运动科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9:31

运动科学研究篇1

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选自《物理教师》2002第一期p1)。平抛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处理方法又常在静电场内容中应用,对这部分内容适当地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

一、平抛运动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是受到空气阻力的,但是在F阻

例1.在空气中将一个羽毛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去,羽毛的运动是平抛运动吗?

解析:不是,因为不满足F阻

二、平抛运动的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替的方法

平抛运动的特点:1.忽略阻力;2.水平初速度为v0;3.只受重力;4.轨迹是抛物线。因为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这条曲线很不好研究,为了研究它,我们把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直线运动,从而使要研究的问题简单化。这种化曲为直的等效代替方法,就是一种研究、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我国古代曹冲就是用石头代替大象而巧妙测出大象重量的。

例2.下列属于等效代替法的有()

a.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B.平抛运动中,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关系

C.数学上的换元法

D.牛顿第二定律中m一定,α∝F合;

解析:牛顿第二定律中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根据等效代替法的含义可知,此题答案为a、B、C。

三、平抛运动中的数学方法

物理和数学是紧密联系的,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要求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在平时学习中应用数学方法十分必要。

在解决平抛运动问题时除了要弄清基本物理公式和简单的数学关系外,还应会用如下两个数学推论。

推论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φ,则tanθ=2tanφ。

证明:如图所示,由平抛运动规律

tanθ=■=■

tanφ=■=■=■

tanθ=2tanφ。

推论2: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上图中的a点和B点。

证明:设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从原点o到a点的时间为t,a点坐标为(x,y),B点坐标为(x′,0),则x=v0t,v=gt,又tanθ=■=■解得x′=■,即:末状态a点的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与x轴的交点B必为a点水平位移的中点。

例3.从5m高处水平抛出一球,着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求小球抛出时初速度是多大?(取g=10m/s2)

解析:

错解:依y=■gt2带值得t=1s,θ=45°,x=y=5m,v0=■=■=5m/s错误原因:认为φ=θ;

正解:方法1:依上推论1,如上图tanφ=■tanθ,tanφ=■,x=2y=10m,v0=■=■=10m/s

方法2:依上推论2,如上图所示,B为a点水平位移中点,而BC=y,则水平位移x=2y=10m,v0=■=10m/s。

总之,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在高中力学学习阶段,这是第一次研究和分析曲线运动规律,因此,要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模型并理解掌握平抛运动规律及解有关问题,的确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规律、掌握解题思路,更好地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方法和有关题型总结。

运动科学研究篇2

在课例研究中,我们发现以投掷教学活动为例,教学材料和形式的花哨并不一定能使幼儿体能得到有效锻炼。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证研究,是一项身心都要高度付出的活动。

一、理论学习,调整设计

为了更好地加强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适宜性,我们学习了一些测量方法,旨在通过对教学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运动量、运动密度、平均心率等方面进行检测,并分析相关数据,以验证体育教学活动是否科学和有效。

以中班投掷活动“战胜大灰狼”为例(如表1),通过测量方法得到的数据没有达到幼儿运动练习密度的适宜范围50%―70%,因此本活动练习密度不达标。究其原因,此教学活动准备材料需要:每人一块定位垫,8张大灰狼图片悬挂在四个触跳架上,4个平衡木,8把椅子,8个小圈,教师设计了一连串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活动中3―4位老师要随时待命,根据情节需要,随时摆放器械,变换场地布局。整个16分钟的体育教学活动,场景转换了3次,配班教师忙于器械调整和摆放,幼儿实际用于投掷练习次数很少,紧密型练习5分钟,集体游戏中每人投掷了2次,大量时间是排队和等待,孩子的活动量不容易达标。

二、实践研讨,设计再调

在一研基础上,教师们觉得这样的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现象,于是对原活动进行了调整、实践。

1.抛繁就简

中班投掷《战胜大灰狼》中,教师们更关注的是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所在,设计一连串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是,这样做的工作量很大,而且教学活动组织需要多人配合,场景转换过程,往往要“乾坤大挪移”般的繁复,孩子的活动量不容易达标。在二研中,我们提炼出“抛繁就简”活动设计策略,如该活动被重新设计和命名为“我是投弹手”,教学活动材料:定位垫、网球架和沙包。场地布局:原有方形场地。活动过程中,大量时间在原有场地内进行,利用定位垫,完成热身运动、教师示范讲解、幼儿练习动作等一系列活动环节,整个活动环环紧扣,运动频率逐渐加强。

2.有来有回

在投掷练习时,幼儿投出去的投掷物必须自己捡回来再投,或是为幼儿准备更多的投掷物进行游戏。在活动中,由于幼儿四散练习,投掷方位和远近就有很大的随意性,常常会发现有的孩子捡完投掷物后就“闲逛”起来,并游离出大家的练习区域。通过实践研究,我们采用了“有来有回”的投掷方法,幼儿分成两队,远远地面对面站立,投掷――互捡――再投掷,节省了四散寻找投掷物的时间,并且加强了投掷练习的密度。

3.对症下药

在投掷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幼儿的动作发展,设计难易程度不一的游戏活动。游戏活动设计了两个区,(1)高射炮投掷区:距离2米处放遮挡板材,重点练习投掷过程中保持一定高度;(2)彩虹线投掷区:每隔0.5米用一种线条表示,投掷过程中让幼儿记住投掷点的颜色标记,以记录投掷距离。这两种区域的设置,一是让幼儿重视投掷练习的抛物线高度,二是让幼儿加强练习投掷的力度。如此对症下药,才能针对性很强地让幼儿提高投掷的能力。

通过数据对比,中班体育活动“我是投弹手”的运动密度为65.9%,说明幼儿运动密度达标,整个教学活动运动量分配合理、科学(表2)。

但是,在二研中我们发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类动作发展概论》和幼儿园原有的课程目标(借鉴五大领域),三者对各年龄段幼儿基本动作――投掷的表述并不一样(见表3)。

而且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前测、中测和后测都表明,各年龄段幼儿投掷能力,不管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都是男孩优于女孩,证明投掷能力有性别差异性。

三、再次统整,验证完善

1.目标调整

通过学习,从表3中可以看出,五大领域中的投掷只有动作要求,目标指向性不够清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通过对南北方的幼儿进行检测得出的数据,既有动作的描述,又有距离的描述。而《人类动作发展概论》根据人的投掷动作发展的顺序,确定了投掷动作发展的五个阶段。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小班上学期幼儿在学习单手投掷时,最初不会向前迈一步;到了中班上学期,他们迈出一步,但是迈出的腿和投掷的手在同侧;最终,经过教学和练习,到大班下学期他们已获得成熟的投掷动作模式,即向前迈步,并且迈出的腿和投掷的手是异侧的。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依据《人类动作发展概论》中的投掷阶段性特征,重新梳理、调整了课程中关于基本动作――投掷的各年龄段目标(见表5)。

新的各年龄段幼儿基本动作――投掷发展指标,使教师能更科学地分解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使体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更适宜各年龄段幼儿的动作发展需求,也使体育教学活动的序列性与递进性更为科学规范。

2.评价指标调整

运动科学研究篇3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运动训练科学;研究方向

引言

运动训练科学的基本理论在1960至1970年基本形成,而研究则在1990年后正式开始。运动训练科学属于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科学的产物。传统的运动训练科学遵循的是小数据研究理念与模式,然而,随着大数据的到来,小数据所展现出来的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不能完全的反映运动训练的模式,而大数据的分析存储、收集、使用数据的能力则在运动训练科学中逐渐应用。从训练人员身上的传感器、可穿戴设备以及场内的摄像头,再到服务人员手中的互联网以及终端设备,这其中大量的数据已经被收集起来,进而为以后的训练服务应用。不论是受伤运动员的训练还是教练的战术布置,都已经更加完整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可见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运动训练科学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也为运动训练科学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其在科学化研究和运动训练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解决了在运动训练中许多遗留下来的问题,并且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思路,为运动训练科学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

一、大数据时代下运动训练科学的研究现状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不论是运动员的恢复、预防或伤病,运动竞赛的过程,运动的训练的评价和效果,还是在竞赛过程中的战术分析与安排、运动员的选材、运动训练的时间等都与大数据有着紧密地联系。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从众多的数据中寻找在运动训练中各种数据之间的联系,发现隐藏在运动之中的秘密,从而准确的为运动员或者在训练中提供有效的数据,帮助运动员到达合理的身体状态与竞赛成绩是对运动训练科学是极为必要的。如今大的数据的出现帮助在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棒球、羽毛球等运动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为竞技赛场增添了一丝色彩,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运动训练科学领域的认知。

高尔夫球运动受到了各国运动员的喜爱,如今运动员也正是依靠数据分析来帮助他们在技术方面、训练方面更加全面,以此提高他们的训练成绩。例如trackman技术是帮助运动员测量在每次击球后的击球方向、旋转速度、角度和力度等,然后通过数据软件等进行分析,帮助运动员了解自己的数据之后,更加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就通过数据来展示运动员在场上的得分、进攻、掩护、挡拆、对抗数据,经过近四十年的数据积累,裁判可以根据比赛回放等来进行更好的判断,教练也可以利用数据对战术进行分析安排。截至目前为止,凡是聘请了数据分析师的球队俱乐部平均胜率都打到六成以上,而其他俱乐部仅有40%的胜率。在某些运动中运动员可以通过佩戴传感器来检测运动员的心率、垂直弹跳以及加速度等,从而保障运动员的生命安全,并且制定相应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在德国,每一个足球场地四周布置传感器,甚至在每位球员的训练中也都放置了传感器来对运动员的运动变化细节进行分析。这些数据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到终端平台中,有由教练对这些运动员的运动轨迹、攻击范围以及运球的速率等相关信息进行战术分析;在网球的训练中,也有许多场地安置了传感器来捕捉网球的发球速率、旋转、发球角度等来判断球员的打法、击球特点。为战术的安排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而运动员的发球失误率以及非受迫性失误上升时,教练则会判断球员的体力或者心理状态不足。除了这两项运动外,乒乓球、羽毛球、棒球等都通过这种独特的数据方式来帮助球队以最小的经济利益获取成功,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二、大数据背景下运动训练科学的研究方向

(一)明确运动科学训练研究对象

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想确定运动训练科学的研究方向,首先要明确习研究对象。而我国近代运动训练科学是一种实体的研究,不依赖于其他事物外部复杂的实体。而在实体的研究中主要利用分解还原的研究方法,在数据的研究模式采用小数据研究。例如,在竞技体育中将各项竞技因素分开,单独训练体力或者技术,并且以弹跳力能力、心率肺活量、肌肉围度等指标来确定运动员的能力。然而,在运动训练科学的研究表明,实体是依附于关系的,关系甚至比实体更加重要。例如,核算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产生生命,原子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分子。故而,对于训运动训练科学来说,关系要比实体更加重要。如果我们能在运动训练科学中找到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就能准确的分析在运动训练中的技巧与对策,从而提高运动员运动训练的效率。

(二)明确运动训练研究视角

我国近现代运动科学训练都是单向度,如研究运动技术或者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等。我国运动训练科学的研究方向首先要由单向度多向度发展,促进运动训练科学的有效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国运动训练科学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需要迎接\动训练科学思维研究的变革,融入大数据的变迁,顺应时代的变化,明确运动科学训练研究的对象以及视角,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和运动技巧,从而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作者简介:

白曼利(1981.3-),女,民族:汉族,籍贯:陕西咸阳,学历:研究生,专业: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运动训练,职称:副教授。

杨江林(1982.1-),男,民族:汉族,籍贯:云南丽江,学历:大学本科,专业: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运动训练,职称:副教授。

参考文献:

运动科学研究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体育;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91-02

1前言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管理。中职体育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优秀身体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运动训练作为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组成环节,则需要为国家培育专业体育人才。但是,竞技体育技术不断发展,运动训练成绩和人体极限越来越接近,几乎很难刷新体育运动纪录。为了更接近人体极限,刷新运动训练成绩,再创体育极限成绩,各界都加大对体育运动训练的科研力度,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中职体育运动训练管理,是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有效路径[1]。

中职体育运动训练是在科学运动训练理论指导下,应用先进科技对运动训练活动进行全程定量科学控制,如运动训练科学论断、训练目标、训练手段、训练恢复、训练反馈等。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科技,是中职体育运动训练的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科学选材,建立正确清晰的视动表象,准确分析运动技术,科学监测体能,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体育运动训练数学模型,提高运动训练成绩。

2信息技术在中职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采集运动训练数据体育运动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科学系统,要确保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必须采集、分类、储存、检索相关运动训练数据,基于运动训练数据的采集,实现对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目前,在体育运动训练数据采集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研究成绩,如运用传感设备、各类测试仪器等计算机系统设备,对运动训练实行全程跟踪管理[2]。

在中职体育运动训练中,采集运动训练数据是很重要的基础工作,对后期运动训练科学性有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基于有效、真实的原则,可以结合不同的运动训练项目选择差异化的采集方法,如在篮球运动训练中,可以利用视频图像、传感器等远程指导监控可视化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存储和处理运动训练数据在采集中职体育运动训练数据后,还需要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鉴于采集到的数据类型繁多,如专业数据、数字、视频、图像等,想要顺利进行后续数据处理,就需要统一各类型数据格式,如应用Dao数据访问对象和Data空间形成的数据访问技术,既可以存储各类型数据,还可以使用各类设备进行存储。

处理中职体育运动训练数据就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繁多的数据中有效提炼运动训练中的科学方法和合理信息,尤其要提取处理那些易被忽视的潜在且有用的信息,剔除有噪声和模糊的数据。

3信息技术促进中职体育运动训练科学化路径

信息技术促进科学选材在中职体育运动训练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中职生作为专项运动训练员,进行系统的科学训练,可以实现科学有效的训练成绩。所以,在中职体育运动训练前第一任务就是科学选才。中职体育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从生物学、遗传学、数学等各学科综合计算的优秀运动训练员的定量数学模型,提炼出科学选才的各项训练标准,按照标准选才,科学确定运动训练员。

信息技术建立正确清晰的视动表象中职体育运动训练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正确清晰的视动表象,利用多渠道的试听媒体提供训练信息,将训练运动变化特征以直观真实的时空变化呈现出来,是优于传统运动训练方法的。中职生运动训练新动作,在其过去训练中往往将新动作和习惯动作混淆,而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中职生将训练新动作的运动冲动和视觉形象有效结合,尤其是那些运动技术复杂、需要瞬间完成的非常态动作[3]。

在中职体育运动训练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等信息技术,采用重放、停镜、慢动作等手段,将训练动作的技术环节以影像、动画形式清晰示范给学生,并辅以示范表现和讲解,让训练员不仅可以清晰观察训练动作技术细节,还可以领悟每一动作环节的要领,抓住训练动作的关键环节,突出运动训练的重难点。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技术尤其是常见错误动作、动作技术重难点,制作课件、视频,向中职生进行讲解观看,在体育运动训练前和中职生分析对比训练动作,提出运动训练中的常见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分析解决运动训练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中职生快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深化对训练动作的认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运动训练水平,提高运动技能。

信息技术准确分析运动技术信息技术在中职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且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分析诊断运动训练技术,准确分析诊断学生运动训练动作技术,利于学生提高训练成绩。尤其是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辅助运动训练系统,有机结合计算机和体育训练,利用计算机各类辅助系统帮助教师采集、存储、处理中职生运动训练数据,帮助教师日常运动训练管理,仿真运动训练结果和做出运动训练决策,实现对中职生运动训练的全过程控制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计算机训练系统在中职体育运动训练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生物学、运动学、信息科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规避传统体育训练中的经验缺陷,在运动训练中按照系统训练最佳目标进行训练,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训练系统结合中职生个体特点进行专项运动训练,突破中职生专项训练成绩,大大提升运动训练成绩,实现最优运动训练程度。

信息技术科学监测体能在中职体育运动训练中,利用信息技术对中职生训练员的体能进行监测是重要的训练环节,如训练员的心电、心率等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同时利用计算机及时反馈中职生在运动训练中的负荷,结合体能监测结果和运动训练负荷及时调整合理的运动训练强度,实现科学的运动训练效果。

体育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背景下对中职体育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在运动训练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需要具备基础运动训练理论和技能,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应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将运动训练内容直观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以新型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正确应用于中职体育运动训练[4]。

4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中职体育运动训练教学现代化手段,也要传承传统体育运动训练模式,有机结合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基于时展要求完善中职体育运动训练教学系统。这就需要中职体育教师熟练掌握运动训练技巧,在教学中设计多媒体教案,真正反映运动训练内涵,将运动训练中的重难点和技巧环节直观呈现给学生,强化运动训练动作技术,挖掘信息技术优势,提高体育运动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波.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模式中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

[2]程橙.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J].教育,2014(2).

运动科学研究篇5

关键词自由落体运动科学探究

一、历史的回顾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大量的物体自由下落的观察,直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即“重快轻慢”。由于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且该结论符合生活经验,这种论断流传了近2000年。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根据直接观察得出的结论常常是不可靠的,将观察加直觉作为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失败所在。(虽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或观点有一些错误存在,但是这些错误并不能掩盖他的成就,我们要正确的看待他的成就和错误。)

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伽利略说,假如一块大石头以某种速度下降,那么,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小些的石头就会以相应慢些的速度下降。要是我们把这两块石头捆在一起,那这块重量等于两块石头重量之和的新石头,将以何种速度下降呢?如果仍按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势必得出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一方面,新石头的下降速度应小于第一块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加上了一块以较慢速度下降的石头,会使第一块大石头下降的速度减缓;另一方面,新石头的下降速度又应大于第一块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它的重量大于第一块大石头。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不能同时成立,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是不合逻辑的。伽利略进而假定,物体下降速度与它的重量无关。如果两个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同,或将空气阻力略去不计,那么,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将以同样的速度下落,同时到达地面。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1589年的一天,比萨大学青年数学讲师,年方25岁的伽利略,同他的辩论对手及许多人一道来到比萨斜塔。伽利略登上塔顶,将一个重100磅和一个重一磅的铁球同时抛下。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铁球出人意料地差不多是平行地一齐落到地上。面对这个无情的实验,在场观看的人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这个被科学界誉为“比萨斜塔试验”的美谈佳话,用事实证明,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坠落,加速度一样,它们将同时着地,从而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这就是被伽利略所证明的,现在已为人们所认识的自由落体定律。“比萨斜塔试验”作为自然科学实例,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既然物体自由下落跟质量无关,那么它到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伽利略用推论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后,就开始研究落体运动的性质。

二、伽利略的探究之路

(一)猜想与假设:伽利略相信,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简单的。他从这个信念出发,猜想落体运动一定也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应该是速度均匀变化的。那么怎样才算是均匀呢?伽利略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比如每过1s,速度变化2m/s;另一种情况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比如每下落1m,速度变化2m/s。他通过观察与思考,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下落物体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增加的。

(二)实验验证:有了这样的猜想之后,伽利略先是数学推导,他发现如果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那么将会推导出十分复杂的结论,这与他认为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简洁明了的”是相违背的。因此,他就验证“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这种情况是否正确。他通过数学运算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0,而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即v∝t,它通过的位移就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即x∝t2。这样,只要测出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比如,通过位移x所用时间为t,那么他只需要检验通过4x用的时间是不是2t就能检验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

但是要验证还有一个困难。我们知道,物体下落时很快的,而当时的计时工具很落后,只能靠滴水计时,滴水是不能够测量自由落体运动所用时间的。那怎么办呢?

别担心,伽利略是很聪明的,他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自由下落小得多,用的时间也就长得多,测量起来也就相对容易得多。伽利略做了很多次实验,换了不同质量的铜球,让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又改变斜面的倾角,最后他得出: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只与斜面倾角有关,与小球质量、开始滚下时的高度都无关,而且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

但是,小球沿斜面的运动毕竟不是落体运动,还是不知道落体运动的规律是什么样的啊?你研究了半天跟落体运动没关系,你这不是白忙活吗?这时候,又体现出了伽利略的聪明之处,他将在斜面上得到的结论做了合理的外推。斜面上得到的结论不是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吗?如果倾角增大到90°,这不就是落体运动吗?至此,伽利略就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尽管伽利略的逻辑和思维都让人十分钦佩,但是还是有人会问: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还是会见到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呢?其实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当然伽利略也是这么回答的。当空气阻力的影响很小时,我们可以忽略空气阻力,将落体运动看做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还特别指出,在科学研究中,懂得忽略什么有时与懂得重视什么同等重要。

三、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运动科学研究篇6

关键词:足球;科学化训练;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1.训练监控的概念

一些人认为,运动训练监控实际上是在运动训练领域的作用和实践过程中将监控的理念和监控的方法带入其中。例如,冯连世从生理角度切入,认为训练监控就是“将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训练过程中,帮助教练员不断调整训练计划,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能力”。我国也有相关学者曾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教练员对训练实施的控制方法就是训练监控,而其实践效果和预想效果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及时对其进行有效调节,能够更好地保证训练质量,实现效果最大化。在运动过程中对其进行监控,不是专指对训练效果的监控,还包括对比较重要的训练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监控。

而“足球运动是一项复杂的运动”,通常的训练方法指的是:教练员通过有条理的指导,让运动员进行重复性训练,“以此来保证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可以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和水平,其中包含足球意识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不仅有利于\动员的身心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而足球监控对运动员来说十分重要,例如,我国学者刘丹认为,“实现成功的参赛并不是监控的最终目的,而是一个新的训练阶段的开始,监控过程是由无数个训练阶段和无数次成功参赛组成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训练的监控过程不仅有训练监测,还有训练控制的过程,通过这两个过程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比赛胜算,还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而保证训练过程才是训练监控的重点。

2.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

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进行监控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身体机能水平监控、身体机能状况监控。而身体机能水平监控是对身体有氧或无氧机能的监控;身体机能状况监控是对身体中的血液与神经系统情况的监控。而对身体机能水平的监控,一般都有赛前与赛后监控。例如,在考试之前,为了提高训练质量,就必须先对运动员的身体进行监控了解,从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而在考试之后,也要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情况进行监控,从而及时了解所采用的训练方法是否有效。因此,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进行监控是需要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才能进行的。

3.足球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

针对运动员训练的负荷监控主要有几个方面,分别是训练课程负荷、集训负荷、特殊渠道负荷,还有在比赛之前都会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负荷监控和高原训练监控等不同项目的监控,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负荷监控,事实上是为了推测怎样的负荷是运动员所能承受的,并通过训练来让运动员的身体逐渐适应负荷。所以,在训练中运动员的运动负荷程度就是监控的最终目的,通过适当的负荷训练来判断出运动员的身体承受能力,可以更好地调整负荷训练的力度。

4.通过不同位置的训练来监控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对于训练监控体系来说,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十分重要。身体状况又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分别是身体的速度、身体的力量、身体的耐力、身体的柔韧性与身体的灵敏这五个组成部分。所以,在身体监控中,要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监控。例如,我国相关学者对我国男子足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的位置分布主要是前锋在速度方面的素质最好,其次是前卫与后卫,而守门员这方面的素质最差。通过这些研究分析,可得出:需要根据不同运动员的自身素质来培养运动员在场上不同位置突出的运动素质,以提高比赛胜算。

总之,现如今针对足球运动训练的监控体系已逐步成熟,对训练监控的定义与过程也有了统一认识,可根据现实情况以提高技术训练与比赛胜算为最终目标,通过训练过程的科学控制,促使训练监控的核心内容能够达成共识,从而提高训练质量。

参考文献:

运动科学研究篇7

关键词:体育文献计量;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1-0111-04

analysisoftheseswrittenforamasterofSciencedegreeinthehumanmovementsciencespecialtybetween1999and2009inChina

LinHua,XiaXue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

abstract:BybasingtheirresearchspecimensontheseswrittenforamasterofSciencedegreeinthehumanmovementsciencespecialtybetween1999and2009inChina,theauthorsanalyzedthesethesesintermsofthesistopicselection,thesisresearchsubjects,thesisresearchmethods,andapplicationvalueofthesisresearchachievements,summedupthecharacteristicsandchangingtrendofthesetheses,andrevealedthefollowingfindings:withtheexpansionofthescaleofrecruitmentofgraduatestudentsstudyingforamasterofSciencedegree,intheselectionofthesistopicswrittenforamasterofSciencedegreeinthehumanmovementsciencespecialty,thereweremorefundamentalapplicationresearchesthanpurefundamentalresearchesanddevelopingresearches,andthereweresignsofinadequatenoveltyoftopicselection,repeatedtopicselection,anddeviationoftopicselectionfromsportspractice;thethesisresearchsubjectsaremainlyanimals,seldomthehumanbody;thethesisresearchmethodsweremainlyexperimentalmethodsandquantitativemethods;morethesisresearchachievementswereappliedtothecompetitivesportareathantomasssportsfitnessandscholasticphysicaleducation.

Keywords:sportsbibliometrics;humanmovementscience;thesiswrittenforamasterofSciencedegree;China

学位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集中反映某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现状,是衡量研究生学习、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数据源,检索项为学科专业名称,检索词为运动人体科学,检索范围从1999~2010年,匹配条件为精确,截止2010年5月12日,由此获得963个检索结果,其中通过筛选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学位论文35篇,最后将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全日制硕士毕业学位论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是研究人体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体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基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1]。根据体育科研成果的性质可将体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3类[2]。其中基础性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类,而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又常被归为一类,以“应用研究”统称[3]。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4]曾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2年以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多是以生物学传统的动物实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技术动作分析等微观实验研究为主,而近些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逐渐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如蛋白质组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等,在运动性心脏、骨骼肌以及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研究也有所突破,从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向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跨学科研究,以系统整体观点来综合宏观和微观研究,依托基础性研究突出应用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用基础性研究论文有509篇,占54.85%,应用性研究论文次之,有327篇,占总数的35.24%,而开发性研究和纯基础性研究论文数仅占8.19%和1.72%。

结果显示,纯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选题较少,虽说运动人体科学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应用基础性研究课题的属性,但其本身还是存在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内在结构,只有各研究类型均衡发展,才能够有效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步。因此,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这个特殊科研群体中,应特别注重科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来看,研究内容丰富,选题方向多样,能够体现当前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新问题。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传统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的同时,一些新型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呈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如低氧训练的生物学基础、高原训练和运动员机能监控、人体功效学、生物力学研究及运动器材研发、体育工程学等。

2002年以前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集中,在骨骼肌生理、心血管机能、疲劳与恢复、营养、激素及内分泌、机能评定、免疫等方面,研究高原训练、代谢方面的论文分别有7篇和6篇[5],而现在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高原训练和代谢的增加到37篇和96篇。如今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传统研究领域更加深入,同时还有些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增加,如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纳米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中医保健以及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等。不过,近年一些研究如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自由基生物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已应用于运动人体中,但硕士学位论文中还甚少涉及。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础[6]。交叉和综合选题成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普遍现象,不仅涉及到同级学科不同方向之间的交叉选题,还涉及到同级学科之间和跨学科之间的交叉选题,使研究课题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此,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要拓宽研究视野,突破思维局限,敢于创新呈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根据研究目的所选择和组成的客体,本文通过对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梳理,发现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的有409篇,占44.07%;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208篇,占22.41%;以军人、老年人、患病者等为研究对象的有104篇,占总数11.21%;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有93篇,占10.02%;以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有67篇,仅占总数的7.22%。

由此可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最多,而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选择的群体相对广泛,选择研究对象最多的是运动员,其次是大学生,少年儿童相对较少。

3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一门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研究方法手段,而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利于该科学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科学研究的进程,作为体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同研究方法手段发展也是分不开的[7]。从本文分析的硕士学位论文看,大部分论文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范围研究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测量法等,采用最多的是实验法,这也符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特点。而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位论文多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8]不同的是运动人体科学论文的研究习惯以实验为基础,以客观量化的数理统计为依据,以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为辅助研究手段进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研究。

从质与量的角度可将研究方法分为比较、归纳、分类等的定性分析法,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法及运用数理统计而仍以定性方法研究的半定量分析法。在本研究中发现,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的学位论文占总数的63.79%,定性分析法研究占13.69%,半定量分析法研究占22.52%。其中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的分别占82.27%、80.53%、70.15%。结果充分体现研究论文多以定量数据分析为主。

4硕士学位论文的应用价值

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成为生物学、医学的一门主要研究方法,是探讨生命奥秘、人类疾病机制及治疗等不可缺少的手段。运动人体科学与生物学、医学一样,同属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单从研究对象选择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多以动物实验为主,大多数运动机制是在动物实验中实现的。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基因表达形式也逐渐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热点。

研究动物的优点在于动物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个体差异较大,在模拟人体运动的某些研究中是比较有用的,其实验结果也带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尤其在选择一些诱发性动物模型时,能够在短期内复制出大量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模型运用于不同研究目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正确的掌握和运用动物实验方法,可使实验者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还能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减少研究的盲目性。但动物实验同时存在着很多缺陷。运动人体科学毕竟是要研究人运动的一些机能机制,动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运动特征及环境与所效仿的人类运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体育领域中,从实用价值角度看,人体实验的研究更能直接说明问题。

纵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和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多从研究人类运动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研究合理运用到运动实践中。

除了以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外的519篇论文中,研究成果与竞技体育有关的论文230篇,其中基础性研究63篇,应用性研究119篇,开发性研究48篇,主要研究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运动员身体恢复的手段和方法、新技术、特殊仪器应用于运动员训练等。如低氧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有40篇论文与低氧训练的机制及应用有关。

从多维角度思考,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既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也是衡量体育科学研究社会价值的最好尺度[9],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除服务于竞技体育研究范围外,在全民健身范围内,人类健康与健身运动领域也应得到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必将接受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将体育纳入“一级预防”的“预防医学”框架之中。在我国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10]。在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与群众体育有关的研究有115篇,占总数的22.16%,主要研究包括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身体形态、机能及身体素质的研究,各种力学负荷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现代文明病”的根治及抗衰老与体育运动保健的研究,人体体质健康状况及因素分析,不同人群运动健身的特点与方法,运动与营养膳食处方的指导等。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少年的增长比例更大,成为儿童时期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儿童单纯性肥胖可作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诱发因素之一。学校体育也成为现在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之一。学位论文的研究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有174篇,其中包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状况、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运动对学生生理机能评定、体育院校学生专项教学训练素质等。

5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发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多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纯基础研究及开发性研究比例相对较少,选题方向不均衡,但随着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日益发展,创新性研究课题也将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的必然趋势。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以动物模型为主导,继承自然科学研究传统的研究模式,但为了能更好在体育运动领域发挥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作用,直接采用人体实验将是运动人体科学应用于运动实践的突破点。在设计实验,采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成败的关键,在硕士论文研究中应重点考虑如何将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的优势相结合。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还是以传统的实验研究与定量分析法为主流验证结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综合方法应用将在今后运动人体领域科学研究稳步发展,移植更新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必将成为体育领域科学研究的重点。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分析来看,其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价值更多的还是局限在竞技体育范围内,应用于大众运动健身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瑞元,周越.体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现状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41-1445.

[4]贝尔纳JD.科学研究的战略[G]//科学学译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5]张瑞华,朱晗,张哲,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32-1234.

[6]张雪霞.从学位论文选题的跨学科现象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13(1):88-91.

[7]黄翠,藏威,李国金,等.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7):1367-1370.

[8]方千华,黄汉升.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2):127-130.

运动科学研究篇8

1前言

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2体育科学的内涵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

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

4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

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

4.1要从多视角、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

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

4.2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

5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

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

5.1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

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

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

5.2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

5.3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

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

5.4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

5.5生物自然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

生物自然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某些门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边缘性分支学科。人是地球这个星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级的生物体。人体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运动形式,但也包含了许多低级运动形式,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体运动,因此,研究人体运动,必须充分利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要借助力学、物理学、化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由于力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融和渗透,产生了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体育科学引入力学、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自于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从而又派生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物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边缘、交叉学科。

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是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运动生理学也必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如运动神经生理学、运动消化生理学、运动血液循环学、运动气体交换学等。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中的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也将应运而生。

体育生态学是在体育科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体育运动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体育运动效果的作用,进而为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促进身心健康服务。上述这些生物自然学科21世纪都会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运动科学研究篇9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体育理论和竞技体育学研究导向不强

作为国家体育类最高级别的科研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学立项资助基金项目,从宏观上反映了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及发展方向[1],对体育学科学研究提供了导向,起统领作用,反映了国家对体育学科学研究的宏观指导,其课题研究居于国内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前沿,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体育学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调查统计得知,竞技体育学14年来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58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1.65%,位列第四;体育理论立项55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1.04%,位列第五,而社会体育学立项99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9.88%,位列第一,同时体育社会学立项63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2.65%,位列第二,社会体育学和体育社会学两学科立项约占立项总数的32.53%。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从立项单位到体育工作者,都把研究重心放在了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忽视了体育基础理论和竞技体育学的研究。体育基础理论在体育学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我们客观、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体育的知识基础,也是实现体育跨越式发展和应用研究创新的“基石”。社会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有“文”,更需要“理”的基础来支持。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入口窄立项难

近年来,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方式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体育学科申报自然科学基金较晚,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仅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在2006年申请的立项被立项为化学科学部的重点项目,资助经费180万元,8年来体育学科的立项课题多数为面上项目,共计4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仅立项3次,体育学在自然科学基金上的立项相对其他基金项目较少,并且资助率较低,立项难度非常大,如历年来获得面上项目立项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8年间申请了约69个立项课题,被批15个,资助率21.74%,且大部分都是面上项目。体育学科学研究也隶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畴,我国体育院校的体育工作者多是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为主,如何从生物科学和化学科学的角度,充分重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去实践科学研究,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产业等学科应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的指导下进行科学体育实践活动,体育的每项技术动作都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等基础理论学科密切联系,没有基础研究的体育学科学研究,其两脚只能悬在空中,没有基础学科做坚实的保障我们无法探寻科学研究的本质。

二、体育科学研究的对策

(一)科学研究理念与时俱进

当以技术革命为基本核心推动工业革命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发展的时候,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以科学信息技术体系为基本框架,从而建构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社会发展蓝图———随着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保障学科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人体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等深层次、细致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运用玛雅技术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结合,可使将来体育能够脚踏实地的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保障学科上去研究教育学、训练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运动与养护、运动与健康等学科,去发展和完善体育学科,进一步深层次地探究人的全面发展,否则以教育和训练结合为主导的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则显得十分苍白。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应充分发挥体育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把握好体育软实力的导向作用,加强对体育学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步争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研究,充分发挥现有的经验优势,多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

(二)重视体育学科中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

通过对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工作者很少有从基础学科的角度去研究、去探索体育学。例如,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既有对人体自身器官如骨骼、肌肉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也有对人体整体运动如各种项目动作技术的诊断,既有对人体模型的力学分析,又有对人体运动的实验测试。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电子学、机械学、材料学、光学、玛雅技术、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对人与体育仪器器材关系的研究正朝着又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体育工程学发展。人们不仅关注竞技体育,也开始重视全民健身,这为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契机。但就是如此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近几年的体育科学研究中却寥寥无几,我国在竞技体育及其他领域取得的成绩,总结其规律、探讨其本质时很难进行科学的量化和评价。

(三)优化课程结构

运动科学研究篇10

关键词:科学计量学;体育科学;科学知识图谱;关键词;共词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110-05

近年来,有关体育科学研究前沿的探讨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卢元镇教授在第7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做了有关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前沿评述的主题报告。李凤英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研究了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几个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朱唯唯等统计了CSSCi期刊的关键词词频,通过被标引最多的前100个关键词的归类分析,确定了当前我国体育学的研究热点。上述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各具特色,同时也表明,体育学者正突破过去以定性分析、主观思辩为主的研究范式,开始尝试运用科学计量学这种新手段来把握体育科学研究动向。而在当前的科学计量学方法中,一种有效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和探测知识前沿的新领域与新手段――以知识单元为分析基础的知识图谱和知识可视化方法,正在蓬勃兴起。作为科学计量学最新发展的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它是以科学学为研究范式,以引文分析方法和信息可视化技术为基础,涉及数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诸学科交叉的领域”。利用这种研究方法,可将科学前沿领域的海量文献数据信息转换为可视化图像,展示单凭个人经验难以直观获得的学科前沿领域的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等等。目前,尚未见到该研究方法在体育科学领域的应用。

1 数据来源和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美国科学情报所(iSi)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和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3种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探索》和《运动科学杂志》(以下简称“3种期刊”)。ResearchQuarterlyforexerciseandSport(《锻炼与运动研究季刊》)创刊于1930年,是体育科学领域最早的一份综合性权威学术期刊,由美国体育教育、健康娱乐与舞蹈协会出版社发行。Quest(《探索》)作为另一种体育科学领域较早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3年,由美国国家高等体育教育协会创办并由人体运动出版社发行。根据2008年期刊引用报告(JCR),这两种期刊都是SCi收录的71种期刊中被引半衰期均大于10年的10种国际体育科学期刊。其影响因子分别是1.214和0.677。虽然是国际性期刊,但这两种期刊主要反映美洲的体育科研情况,为了能更客观体现国际体育科学前沿,我们还选择了英国运动科学协会的综合性期刊JournalofSportsSciences(《运动科学杂志》),它代表了欧洲体育科学研究情况,其影响因子为1.625,5年影响因子为2.296。上述3种期刊的影响因子都较高,反映其学术影响力也较大,因而刊发的论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际体育科学的发展情况。从上述期刊中下载2005年至2009年间发表的全部2528篇论文,数据的最后更新时间为2009年11月28日。

加菲尔德认为科学研究前沿的名称可以从来源文献标题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单词或词组提取出来。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往往只是3~8个词,在论文中所占篇幅最少,但却是论文的精髓。人们不仅可以利用关键词检索到文献,还可以通过关键词了解到文献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本研究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法来确定研究前沿,具体方法包括共词词频分析法和共词聚类分析法。蒙纳克认为“共词分析技术就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代表性术语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分析,得到某一学科领域研究发展的方式和趋势。共词分析的一个主要途径是确定这些代表性术语之间的概念图谱或知识网络结构,通过一系列类似图谱就可以相当详细地描述某一学科领域的主题。”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共词聚类则是在共词分析的基础上,以共词出现的频率为分析对象,利用聚类的统计学方法,把众多分析对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共词网状关系简化为数目相对较少的若干类群之间的关系并直观地表示出来的聚类的过程。通过聚类分析,能把这些关联密切的主题聚集在一起形成类团,表达某一领域分支的组成。

本文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借助由美国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开发,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绘制知识图谱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来绘制3种期刊近5年的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知识图谱。Citespace是由Java语言编写的基于共引分析的引文网络可视化软件。运行该软件时,可以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或最小生成树算法,对科学文献引文共引网络的路径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可以通过显示高频主题词来确定国际体育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共词分析功能,选择的阈值为100,形成了2005~2009年3种期刊出现的100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的共词知识图谱,字体越大,表示出现的频次越高。同时对现有的100个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将CiteSpaee软件自动标注的颜色相同的高频关键词放置在一起,目的是将研究前沿领域细分和归类,于是得到20个聚类,每个聚类之间的连线多少代表聚类间的相关程度,根据这20个聚类的连线我们将其分为7个研究前沿知识群,这些前沿知识群亦是当前国际体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学术领域。我们将各知识群的高频词数据导出,得出了高频关键词和前沿知识群。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前沿知识群1中,performance(成绩)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出现频率达到180次,它也是3种期刊所有关键词中的第1高频词,其他的高频词还有sport(运动)、soccer(足球)、players(运动员)、skill(技能)、homeadvantage(主场优势)、decisions(决定)、basketball(篮球)、expertise(专门技能)、acquisition(获得)等。从这些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如何提高运动成绩是体育科学研究者最为关注的课题。这一方面说明随着以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为核心的现代奥运会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对金牌的争夺更加重视,如何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成为当今

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前沿,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当今时代,运动成绩的提高越来越需要体育科学和技术研究的支持。此外,体育学者们对足球、篮球和游泳等项目的心理学研究颇为关注,其中主要涉及运动员技能获得、主场优势与成绩的关系等。图谱显示,与知识群1联系最为紧密的是知识群2。知识群2几乎全是关于心理学的关键词,高频词包括knowledge(知识)、skillacquisition(技能获得)、task(任务)、intervention(干预)、motivation(动机)、self-efficacy(自我效能)、achievementgoals(成就目标)、anxiety(焦虑)、education(教育)、coaches(教练)、intrinsicmotivation(内在动机)、perceptions(认知)、stress(应激)等。

上述两个知识群的高频词充分体现了运动的心理研究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得理想竞技表现(peakperformance)是所有运动训练与体育比赛的目标,也是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现实目标。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是优秀运动员,也有青少年运动员;它也研究群众体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各国体育界近年来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和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越来越重视。因为在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的竞赛中,心理因素对竞赛的胜败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致使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学被广泛运用,各种心理训练方法不断出现。特别是在奥运会中,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和训练等应用服务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虽然我们还不能根据当前的高频关键词来断定2008年奥运会是促使运动心理学研究成为2005年以来的研究热点,但还是能判断出心理学研究是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并越发变得重要。

研究前沿知识群3出现的高频词包括:children(儿童)、exercise(锻炼)、adolescents(青少年)、youth(年轻人)、fitness(健康)、energyexpenditure(能耗)、physicalaetiv-ity(身体活动)、health(健康)、(reliability)信度、responses(反应)、statistical-methods(统计方法)、validation(验证)、validity(效度)等。如果排除exercise(锻炼)、sport(运动)、physical-activity(身体活动),children(儿童)是第二高频词,出现频次达到了53次。可以认为,儿童是当前国际体育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图谱也显示了青少年和年轻人的健康问题与锻炼问题是国际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随着儿童与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行,它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全球性公共卫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有22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儿童超重与肥胖很可能带进青少年和成人阶段,并引发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探究其原因,不健康的饮食和缺少身体活动是造成这一全球性问题的两大主要原因。在意识到饮食和身体活动对预防、治疗肥胖以及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后,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5月通过了“关于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全球策略”,这个策略包括4个主要目标,分别是(1)通过公共健康行动减少由不健康的饮食和缺少身体活动造成的慢性疾病危害;(2)增强对饮食、身体活动促进健康的意识和理解;(3)形成并实施全球性、地区性、全国性的政策及行动计划以促进所有部门持续地、全面地和积极地参与改善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4)加强有关饮食和身体活动的科学研究。高频词图谱可以表明,从2005年开始至今,世界各国的体育科学研究者利用本专业的优势,积极投入到身体活动与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的课题研究中。

2009年12月15~17日,在世卫组织与法国卫生和体育部合作组织下,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世界卫生组织以人群为基础的儿童肥胖症预防战略论坛暨技术会议”,旨在针对导致发生儿童肥胖多重因素,提出各式各样可能的解决办法,形成预防儿童肥胖症的指导意见。可以预见,身体活动与儿童青少年健康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

研究前沿知识群4中的高频关键词有fatigue(疲劳)、poweroutput(功率输出)、electromyography(肌电图学)、power(爆发力)、heart-rate(心率)、oxygen-uptake(摄氧量)、competition(竞技)、success(成功)、endurance(耐力)、exerciseintensity(锻炼强度)、athletes(运动员)。这些关键词说明运动生理学研究是近年来国际体育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在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上,运动生理学是人们最早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学科之一。19世纪,英国生理学家研究了人体在肌肉运动过程中的一些生理学机能特点,至今它一直是体育科学主要研究领域和基础学科,它关注人体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及规律,探讨人体运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理,因而是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从上述的高频关键词来看,当今国际体育科学界以探讨运动训练中的生理机制为主,而运动疲劳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研究前沿,它是这一知识群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频次为33次。自从莫索19世纪开始研究疲劳至今的一百多年里,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整个科学水平的迅猛发展,各种先进实验仪器、手段不断问世,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我国在运动疲劳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田野教授主编的《中国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就全面总结了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此外,肌电图也是国际体育科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肌电图是研究肌肉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测定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可以分析肌肉的生理学特性。肌电图研究起源较早,但它作为运动生理学研究中传统的实验工具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肌电图学进展的非常迅速,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这项检查已被公认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肌肉疾病必备的客观检查手段,是其他任何检查都不能替代的一项检查。

研究前沿知识群5中的高频关键词有:recovery(恢复)、humanskeletal-muscle(人体骨骼肌)、metabolism(新陈代谢)、perceivedexertion(自感用力度)、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enduranceperformance(耐力

成绩)、prolongedexercise(时间延长)、bloodlactate(血乳酸)、strength(力量)等。通过这些高频关键词可以发现,这个知识群是有关疲劳与恢复的研究领域,尤其对strength(力量)和endurance(耐力)等体能类项目而言,它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后的疲劳诊断和体能恢复是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保障,而运动员疲劳及机能状态监控的方法是关键。自感用力度、碳水化合物等营养补充、延长时间的强化治疗都是恢复的主要方法。

知识群6包含的的高频关键词有:kinematics(运动学)、kinetics(动力学)、biomechanics(运动生物力学)、test(测试)、model(模型)等。这些高频词表示起步较早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仍然是体育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动力学和运动学是生物力学的理论基础,因而在图谱上它们3者的关系密切。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体育学科,当前,国际体育学者主要关注该学科在女性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板球项目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动力学测量和模型的建构。

知识群7的高频关键词是gender(性别)、injuries(伤害)、impact(影响)、rugby(橄榄球)等。这说明国际体育学者尤其关注橄榄球运动的损伤与性别差异的问题。橄榄球运动中,运动员在肢体接触上较为激烈和频繁,且动作幅度较大,较其他球类运动容易发生伤害。近几年来,橄榄球运动发展迅速,使其在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1届全会上获得通过,正式成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而女子橄榄球运动是一个起步较晚的新兴项目,第一届世界女子橄榄球锦标赛于1991年举办。起步较晚加上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与男子运动员存在差距,使得女子从事橄榄球运动时的损伤问题备受各国体育学者的重视。除了上述7个主要的研究前沿领域外,当前国际体育学者们还在网球准确性、游泳协调性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