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十篇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十篇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02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1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内容 

什么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呢?所谓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由四个方面所构成,分别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先明确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从而为后续讨论奠定基础性作用。 

(一)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 

首先是信息意识,具备这一意识的学生对信息具有较强的敏感度,能够敏锐地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同时还具备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判断出所拥有的信息是否符合需要,从而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予以解决。其次是计算思维,就是运用计算机领域的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机思维的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思维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与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 

首先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具备这一方面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的优势和局限之处,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来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培养创新理念。其次是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如今的社会是以信息发展为主的时代,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感,在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遵守信息法律规范,不仅需要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而且也要积极地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 

二、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明确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后,这一章节对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有效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有利于在教学目标的作用之下促使教师开展良好的教学活动,实现核心素养培养这一目标。因此,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从个性与共性的角度出发,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又将学科知识的教学予以兼顾,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能够促进自身发展和符合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并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制定,从而有效发挥教学目标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到“For/next循环语句初步”时,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确立这一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以及理解这一语句的功能和执行步驟,而技能目标就是能够分析简单的For/next循环语句的功能和尝试编写简单的For/next循环程序,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推动课程的开展。 

(二)重构教学组织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还需要从重构教学组织方式入手,以项目方式整合课堂教学活动,并且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和数字化环境、资源和条件,从而促进目标的实现。而重构教学组织方式一般包括项目情境的设计、方案的交流、项目实施与评价这几个环节,其中情境的设计是第一个环节,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的交流与讨论,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引导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最后在进行评价环节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时,通过约1分钟电视剧《汉刘邦》片段来引入课程内容,再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所给予的问题,比如说“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整除13余6、整除17余8的最小自然数”,让学生分析问题并写出算法,在交流与讨论的基础上推动课程的开展。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时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宜泳.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2).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是小学义务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需要学生合理开展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动用想象力和运用数学理论知识的复杂学科。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广大教师在课堂上教育的关键点。本文根据当代信息技术的科教手法,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

1、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扩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当今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课堂授课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小学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并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科技性等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扩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独特结晶,其主要的构成部分是数学人文、逻辑思想、数学意识,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审美表达是数学教学的切入点,换句话说,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让学生爱上数学,并让学生掌握合理和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经历一个“愿意学、敢于说、勇于做、能做好”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把学习数学与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主动地思考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统计表与统计图”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的理论知识时能有较高的感悟和理解,比如下面这个统计图中,a、B、C分别占有46%,38%,9%的比例,求D的区域占整个圆的百分比。根据图中的示意,我们可以得到D的百分比的求法是1-46%-38%-9%=7%,由此得到D占整个圆的百分比是7%,教师要充分锻炼学生的数学核心思想,让学生遇到概率数学题目时,有效地围绕中心思想,即概率知识,进行解答,能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度。锻炼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2、采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元素――丰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要求极高的学科,要想学好数学,学生不仅要熟知课本上的理论教学知识,还要有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对许多复杂的理论知识和数学逻辑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记忆,教师要做好引导的作用,利用好网络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发展学习耐心,提升做数学题的运算速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采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元素,能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强有力的效果,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核心内容就是逻辑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利用网络资源教学让课堂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有:抽象推理、数学模型、运算能力、数据分析、空间概念等,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元素,对学生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模型结合”的教学方法,即通过让学生观看数学模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多面体的结构了解,如粉笔盒可以近似地看作“正方体”,钢笔可以近似地看作“圆柱体”等等,教师要从现实世界到数学内部,把数学课堂上的研究对象推广到实际生活中,引发学生的构思和想象,再通过各种命题的推理和演算过程,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加强运用技巧,使小学数学课堂具有“实用性”、“多元性”、“核心性”等特点。

3、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探究――提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效率

社会和科技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势必会成为当代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教学理念,既然选择了网络资源教学作为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师就要有效地运用其优势,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的探究过程,把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多运用一些例子,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探究和学习,利用科技技术,找到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学习内容,另外,教师应当多找一些关于教学内容的资料,学生感兴趣了自然就会认真听课,自觉地集中课堂思想,紧跟教师步骤学习,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课时,教师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答关于直角三角形的数学例题时,充分发挥数学核心知识,比如下面这题,在直角三角形aBC中,两条直角边边长是3和4,求另一条边的长度,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得斜边的长度为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再开方,最终得到5,教师要严格培养学生的做题经验,让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让学生具备了“核心素质”的学习观念和意识,才能落实小学数学核心教育的高效课堂。

总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是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新目标和新理念,是深化改革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重要核心内容,也是当代小学数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一定要从日常的教学工作入手,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再数学课堂中加入有效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教学,促进“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可持续、全方面的发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科教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章红波.信息技术与现代化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Z1期

[2]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英语教学.《江西教育》.2009年30期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3

信息素养,是一种凭空理论,还是一种学科信仰?素养是可以“教”出来的吗?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期《热点解码》将与您一起讨论信息素养的本质内涵与价值取向,启发您去寻找更多、更开放的思维观点。

自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被纳入中小学的必修课范畴以来,至今已有五年多了。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讨论着这样一句话――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可以从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及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分析入手。

众所周知,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的。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这一概念也逐渐演化成信息时代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的认识虽然是见仁见智,但总体描述却大同小异。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李艺和张义兵二位专家认为,要全面认识信息素养,需对其进行多视角的综合论证: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上;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上;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上;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方面。专家们还特别指出,信息技术教育不是上述四个方面的简单叠加,而是从信息处理到信息文化的不断升华。信息素养的科学结构,也不能简单界定为单纯的信息活动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而是建立在上述四个层面相互融合基础上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其中,信息处理是基础,信息问题解决是关键,信息交流是根本,信息文化是导向,四者相互依存并构成一个统一而丰满的整体。

从发展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教育虽然脱胎于计算机教育,但与计算机教育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以信息技术运用为主的大众信息文化应运而生;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又使信息科学成为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一员。基础教育不仅要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应肩负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之重任。显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看作大众信息文化和信息科学两个不同母体在基础教育的映射。从对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课程的调研分析来看,我国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短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素养表述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沿用了本次课改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分解和细划为11条,同时,针对每一条又作了详细的诠释。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4

信息素养的界定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提出的信息素养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认识的范围也越来越宽广,有技术和技能方面的,有信息情感r值方面的,还有获取信息渠道途径方面的……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策略

随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出台,学科教学的培养方向从学科素养走向核心素养。如何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笔者通过学习“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等课程,结合自己近期教学和交流的经验及反思,认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要重点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信息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尽管一直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但一直教不得法。如果了解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师就能选择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方法。

当前,信息技术教师要特别加强提升学生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指导学生如何甄别信息的真伪,引导他们关注具有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的信息。教师要设定恰当的核心问题,并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问题,鼓励他们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学习途径、探究方式等进行引导和支持。学生以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进行相关的评价和归纳提升,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仅拥有知识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还得有有效运用知识的意识,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2.数字化学习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学习创新是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指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在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学习指导等资源,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下完成一个全新的图文混排作品,这就是数字化学习创新。可以说,每一节以作品为任务的教学都是在让学生创新,因为学生做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copy的除外),只是创新的水平有差异。而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就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形式。当然,新课程中提到的数字化学习还要更宽泛,如利用微信、在线学习系统、网络公开课等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依照核心问题的设计原则,设计并提出核心问题需要营造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还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会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鼓励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信息活动。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获得了与计算机互动的体验,及时获得了相关反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知识,修正知识,探索核心问题的最终解决。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体现为独立操作,其中包含对信息的独立获取、分析和处理。在独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比较完整地体验应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感悟和操作能力的提升,促进自身学科素养的达成,并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当然,学生仅靠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还比较局限,还应该有足够的协作性学习。协作学习有分工合作、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看到问题解决的不同思路和途径,产生思想碰撞,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并且对知识产生新的领悟与理解。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如果预设到学生现有知识无法解决问题,或解决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难度,则要适时搭建脚手架,使学生的问题解决活动能顺利开展。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5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由体制、理论、法规、人才四个支撑要素构成,而人才在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才既是这个体系构成的关键要素,又是综合集成其他要素形成体系的主体力量,无论是个体素质结构还是群体结构,都必须与系统各要素实现有机契合。

一、加强以指挥能力为核心军事能力的人才建设

近年的作战能力评估和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实践证明,指挥能力相对于其他作战能力而言,仍是我军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亟需补强的“短板弱项”。突出表现在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规律研究掌握不够、缺乏实践锻炼、科技素养相对薄弱、运用现代化指挥手段不够熟练、体制机制优化不够、指挥流程繁杂、指挥层次较多和一体化指挥平台融合性、可靠性、安全性不强,运用不够深入广泛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核心军事能力的提升。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现实抓手就是要进一步抓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新装备操作和维护人才的培养。这“四类人才”直接关系着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必须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放在优先培养、优先发展的位置。必须着眼适应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的需要,加强这“四类人才”队伍建设,建成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结构优化、人才相继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以带动我军整体人才队伍建设和能力素质跃升。

要积极研究探索“四类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准确把握各类人才的内涵和外延,科学确立培养的标准和方法。要紧紧围绕提高组织联合作战、联合行动等能力,加强指挥和参谋人才培养;紧紧围绕提高指导部队信息化建设、统筹军事信息技术和系统的开发运用等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培养;紧紧围绕提高研发信息装备、提供信息保障、实施信息对抗等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紧紧围绕提高熟练掌握运用武器、恢复武器战斗功能、延长武器使用寿命等能力,加强新装备操作和维护人才培养,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人才队伍的转型。把人才结构调整的着眼点放在优化作战力量体系构成上。

二、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对作战指挥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决定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要紧贴体系作战能力素质的需求,创新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深化以体系作战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改革。把现代信息系统作为体系作战教学的重要基础,把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围绕体系作战的筹划、指挥、协同和保障,突出战术与技术、指挥与管理的知识融合。

(一)强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基本理论知识

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课程建设中,应紧贴联合作战需求,创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对体系作战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是组织实施体系作战的重要条件,课程重点是体系作战理论、外军体系作战实案、联合训练为主。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必须注重信息意识的提高、信息能力的锤炼,注重能力培养。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特点、规律、作战方法和技术需求,将电磁基础、频谱管控、指挥控制、军事通信、计算机应用和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决策、信息运筹、信息对抗等知识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培养体系作战所必需的信息素质。

(二)突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指挥业务

在体系作战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中,必需强调突出体系作战的指挥业务,科学设置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内容。紧贴需求创新教学内容,围绕战场作战业务,重点突出分析判断作战情况、制定作战决心、组织作战实施、控制协调作战行动等实践性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围绕统筹协调诸军兵种参战力量、统筹安排各个战场的作战行动、统筹谋划体系作战阶段转换三个重点,培养指挥员正确判断和处理体系作战问题的宏观意识、战略头脑、前瞻性眼光和谋略水平。

(三)拓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体系作战指挥专业内涵。

随着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素质已成为体系作战指挥人才的核心素质。作战指挥专业与信息技术学科的交融,是指挥专业建设的必然趋势,必须在抓紧指挥专业信息化改造的同时,大力加强信息类学科专业建设,找准指挥专业与信息学科的结合点,在指挥专业中融入信息理论、信息技术、信息装备等知识,拓展指挥专业信息化内涵,促进信息学科与指挥专业的交融互动,改变片面强调指挥或片面强调技术的指挥专业建设模式,打好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基础。

三、培养新形势下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是院校的系统工程

战场需要什么,教学的重点就应当是什么。目前,院校教学内容体系一定程度存在着信息技术学科与指挥专业相互独立、教学内容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训练脱节、体系作战教材针对性与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与体系作战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效益。因此,转移教学重点,增强教学针对性,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院校应着眼体系作战对指挥人才的需求,通过广泛调研,集体攻关,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确保人才培养沿着正确的方向,有计划、有重点、可持续、高效地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进行系统研究,制定符合规律、满足需要、适应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要坚持把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作为系统工程来抓,根据作战系统的要素、结构、层次和关联度,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布局,突破紧缺人才瓶颈,补齐人才素质短板,加大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力度,防止人才队伍出现结构性、要素性缺失,实现各战斗部位人才的无缝链接。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际教学为重点,突出模拟化、实战化教学。加大教育训练投入,完善模拟训练、基地化训练机制,不断改善教学训练环境条件。

教学方法是最能充分体现教学艺术的基本要素,院校教育应遵循体系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规律,不断创新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体系作战指挥教学应形成“基础理论专题式教学、应用理论案例式教学、前沿理论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体系,应更加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示范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法手段,并加强想定作业教学,提高学员分析、处理、判断、决策能力,最大限度地把学员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主动性调动起来,主体性体现出来,真正达到提升训练思维、掌握理论、提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牟显明.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6

教育是振兴中华的根本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在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时刻,提升人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我国政府也作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架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目标,形成合理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

一、素质教育——中国21世纪教育使命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决策。1999年6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并且强调:“国运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且明确地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正在积极地探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途径和模式。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全体性,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素质教育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教育的新理念。

二、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1、信息素养是人的必备素质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在丧失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显现蓬勃生机。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有效把握,培养人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

2、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1989年美国图书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提出了学生学习的9大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了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mikeeisenber博士和BobBerkowits博士认为,信息素养绝不仅仅是以往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们共同创造了包括六大技能的信息问题解决方案,简称“Big6技能”,并设计了专门的技能训练课程,开展了长期的实践研究,该项研究已从大学扩展到美国的中小学,受到普遍欢迎。

信息素养已经从其传统的信息检索、存储的基本含义上升华,其涉及各种基本的技能和理念,下图就可以简要地说明信息素养涉及的基本技能与理念。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观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全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国政府正在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作出了“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必然需要探索其发展轨迹开创面向素质教育的模式。本人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素质教育,以提升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全体学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考虑当前的各个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考虑各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差距与不平衡性,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当前的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学生的已有信息技术技能的差距。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现有水平的课程标准,制定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模式,加快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条件的配备,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

2、面向全面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提升人的各种潜能。面向全面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以提升信息素养为核心内容,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而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的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不是一门纯工具性的课程,将是一门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3、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要面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培养。笔者觉得,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一是要学会学习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未来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将面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二是要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去辅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有力地促进其学会学习的能力的提高。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强调能力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面向学生发展之外,还应该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性发展等方面。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革新传统的观念和看法,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四、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构想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都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1、课程目标的架构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其他课程目标具备同样的课程目标取向,其可以分为面向学科体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个人发展三个方向,我国以前的计算机教育主要侧重于面向社会需求,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兼顾三个面向,重点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核心。根据我对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理解,特提出我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架构的设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分领域和分层次的动态的目标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基本知识(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和信息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并列的和相互制约的,核心是信息能力的培养,但是信息能力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知识与操作、基本的信息能力、发展的信息能力(交流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能力),这个能力在发展层面上是递进的关系,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递进性和层次性,但是相互之间并非有绝对的界限,相互之间是可以交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设定,除了体现基本的信息素养之外,在高中阶段,应该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升学做试探性准备工作。

2、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将练结合,忽视学生自我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是探索新型的模式,有关学者提出了新型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统整。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革新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3、课程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评价,比较强调结果评价,不强调或者不能实现过程评价,从而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学习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提交的作业或作品,如小论文、小制作、研究报告、演示文稿等等。要注意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注意观察、指导学习结果形成过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评价的内容一般说来涉及学习目标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技能、情感等。不同的学习单元,评价的重点也应不同。学习成果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突出特点。其意义在于重视学习主体,重视学习者反思,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该充分体现学习者主体地位,以学习者为评价中心和主体,以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为评价目的。

4、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要求构筑良好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本人认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从基本构成上来说包括教师培训、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资源,他们共同构成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资源支持。

信息基础设施是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物质基础,构成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的物质平台。教育信息资源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基础,信息技术强调基于资源的学习,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强大的资源支持。教师作为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主导性因素,其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人力资源最主要部分,教师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和一般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有效构筑,将关系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在良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环境中实施。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型的课程,必须面向素质教育,全面革新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革新传统的教学、学习和评价观,构筑新型的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高文,“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上海教育》2001年第4期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3]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4]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人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新规律.人民教育,2001,(1).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7

信息技术课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明确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面向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培养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教育是时展的必然,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必备技能,已成为现代公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21世纪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繁荣昌盛的主干力量的青少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学生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正确地面对繁杂多样的各类信息,以及信息数量的日益膨胀和信息质量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新的挑战。然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师普遍重教而重学不足,这样长此以往就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不利于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内容编辑到教师的观念以及课堂教学过程等,实际上还停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上,基本上依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机会较少,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只是学会使用计算机的操作,还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明确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面向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整体素质。

1信息素养的概念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即促进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2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中学校普遍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对信息素养的培养来说,效果尚且不够,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很大欠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1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学生获取的信息主要还是来自课堂,然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还停留在学会某种操作,掌握某种技能,很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网络课时,根本没有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或者不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认为信息技术课上学的内容现在还用不到,以后再学,对学习信息技术几乎没有兴趣。

2.2学生信息素养不高:虽然少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信息素养的基础能力,但却很少能熟练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去获取有效的信息,在对待来自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时表现得无所适从,面对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不知道如何下手,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补充时不懂得学习方法。

2.3信息道德观念不强: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部分学生在信息道德标准上有很多误区,严重影响别人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造成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开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

3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在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已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目标。信息素养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每个人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4有效利用网络课程提高信息素养的培养

4.1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意识是个体利用信息资源以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注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而不是仅仅限于教学生学会如何操作计算机。

4.2运用网络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能力。师生之间是学习交流的关系,教师要转变师生之间主动与被动关系的观念,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信息技术课上通过学生对访问互联网操作的学习,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收取信息,收集、整理必要的信息,善于管理、传递信息,能准确地将获取的信息传递给他人。

4.3信息道德品质在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培养: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建立健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信息道德品质。注意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不能有涉及到危害社会环境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辨别、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利用计算机进行非法活动是一种不符合社会伦理、不道德的行为,要培养学生负责任和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意识和行为。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方式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必备技能,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教育目标。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也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正确地面对信息数量的日益膨胀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信息技术课上要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以提高学生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需要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贺平.武法提.论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J].现代教育技术.2006(06)

[2]李妍.信息技术中介的探究式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6(06)

[3]陈燕.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环境创设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06)

[4]周斌.谈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倪冰.杜迎春.基于问题解决的多媒体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06(01)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参谋人员信息素质培养

现代社会中,人们每时每刻都与信息的不同存在形式打交道,人们要不断地传输信息和处理信息。随着信息量的膨胀、信息交换频率的提高、价值意义的增强,信息已被公认为是一种资源。信息素质就是获取、评估以及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它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信息素质的核心是信息能力,特别指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和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而参谋人员的信息素质,是指参谋人员在社会生活和军事生活中,通过教育、培养和自我修养所形成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和管理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品质的总和。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将成为战斗力核心资源和决定作战胜负的主导因素。因此,要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提高司令机关作战指挥效能,必须培养和造就具有过硬信息素质的参谋人才群体。

一、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更新参谋人员信息素质培养的新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任何行为都是受思想观念所支配的。培养参谋人员的信息素质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进步的人才观、素质观和教育观,夯实思想基础,才能推动信息素质培养的顺利实施。首先要树立信息素质是现代参谋人才必备素质的观念。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一员,要能适应信息社会和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就必须具备信息素质。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信息高素质人才和信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对参谋人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信息知识教育普及,培养其信息意识,增强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素质。其次要树立信息素质是参谋人员核心素质的观念。一般来说参谋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合格的政治素质、过硬的军事素质、优良的科技素质、稳定的心理素质、强健的身体素质。政治素质一般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纯洁的道德情怀,以及高尚的思想修养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等,是参谋人员的首要素质。军事素质是参谋人员特征最基本的体现,主要包括军事技能、军事谋略和军事指挥能力等素质,是综合素质的主要载体。心理素质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气质、性格、信心、意志等,是参谋人员的必备素质。身体素质是参谋人员应对未来日趋激烈、复杂、快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素质。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素质是科技素质的核心和主体,是信息化军事人才的核心素质。以上各种素质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共同构成了参谋素质的基础。不同的时代,各种素质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我们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以后,信息素质由从属地位走向了绝对的支配地位,处于参谋综合素质的核心。第三要树立信息素质是军队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求的观念。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军部队的广泛应用,对官兵的素质也提出也了许多新的要求。但我军官兵信息素质的现状与这种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信息意识淡漠、信息知识缺乏、信息素质不高、信息能力不强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必将影响信息技术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进行。因此要把提高参谋人员的信息素质作为当前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二、应对信息化战争挑战,构建参谋人员信息素质培养的新标准

出谋划策,历来是参谋人员的基本职能,而传统意义上的参谋已经很难胜任未来战争的需要,所以培养参谋人员的信息素质是应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大举措。各级领导干部在培养参谋人才时,需要构建新的参谋人才培养标准。一是培养现代化的科技素质,造就“知识型”参谋。在信息化战争中,知识由潜在的间接战斗力跃升为现实的直接战斗力,这就客观的要求参谋人员要掌握现代科技,特别是军事高科技知识,并且自身能够不断追踪前沿性科技知识和信息化装备知识。二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造就“创新型”参谋。创新能力是参谋人才成长的基本动力和重要体现。信息技术使战争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切军事和战争实践都呈现出新的形态,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不可预测性。参谋人员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三是培养信息化的专业素质,造就“技术型”参谋。这就要求参谋人员能熟练操作使用指挥自动化装备及现代化办公工具,运用军、民信息网络和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查询和搜索情报信息,并进行识别、判断、交换和处理。四是培养信息化的谋略素质,造就“智囊型”参谋。谋略素质是参谋人员最主要的素质。信息化参谋人员要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很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能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准确的掌握信息,抓住关键要素,进行综合判断,为首长定下决心和正确决策提出建议。五是培养信息化战场的心理素质,造就“稳重型”参谋。心理战是信息化战争的样式之一,作战双方的信息宣传与反宣传、威慑与反威慑异常激烈,对参谋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参谋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复杂的心理较量中做到意志坚定、处变不惊。

三、着眼信息化战争需要,营造参谋人员信息素质培养的新环境。

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三个方面。培养参谋人员的信息素质的最佳环境,无疑是具备一定软、硬件条件支持的信息化平台。军事人才是在军事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各级领导机关要带头更新观念,积极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带动参谋人员信息素质的提高,营造一个信息化氛围。首先,通过构建信息化办公平台,强化参谋人员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机关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不仅促使参谋人员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网络处理日常业务工作,还强化了参谋人员的信息意识。这样,参谋人员在进行部队管理、组织战备训练等经常性、具体性工作时,无形中提高了其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其次,通过构建信息化学习平台,来丰富参谋人员的信息知识。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军内外的训练、教学、多媒体等信息化资源,加强参谋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外语知识的学习,使参谋人员能及时了解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懂得信息化战争理论,提高指导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再次,通过构建信息化训练平台,加强参谋人员的信息能力。信息化战争是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需要不断将大量的“信息能”转化为“作战能”。参谋人员信息能力的提高需要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来加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当前,要以构建信息化训练设施为依托,增加参谋人员训练中的信息技术含量,通过将信息知识与训练实践有机结合,使参谋人员在训练中不断提高信息技能和组织谋划信息战的能力。

四、结合信息化战争实际,开拓参谋人员信息素质培养的新途径

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较量将突出的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都无法改变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一法则。所以,培养参谋人员的信息素质,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开拓培养的新途径。一要提高训练要求。信息时代以将传统的参谋技能“读、记、算、写、画、传”赋予了新的要求,所以参谋人员培训需要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注重运用现代化指挥和办公手段,使其熟练掌握信息化“六会”技能,实现人与系统的有机结合。“读”主要包括:电子地图判读,航空、卫星照片判读,计算机地形分析等。“记”主要包括:网络信息的处理、信息检索、基础数据的录入等。“算”主要包括战役战术计算、作战模拟等。“写”主要包括:拟制电子文书、编写想定等。“画”主要包括电子地形模型制作、标图等。“传”主要包括信息传递、网络通信等。二要拓宽培养渠道。在发挥综合性信息院校培养人才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各级党委可以有针对性的选送参谋人员进行脱产培训,或者聘请信息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学,拓宽参谋人员的信息化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选拔地方高校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到部队任职;组织参谋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究;组织参谋人员换岗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参谋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三要注重继续教育。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周期短,一次性教育难以满足信息技术发展和作战形态演变的需要。这就要求参谋人员要尽快更新知识,掌握前沿信息,研究战术战法。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贯彻继续教育来实现。参谋人员培养必须确立在实践中继续教育的观念,大胆把年青参谋放到军事工作第一线去锻炼、摔打。各级领导要着眼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有意识的给参谋“出难题”,大胆“压杠子”,敢于“放单飞”,使其在工作岗位上自觉的、不间断的学习,达到在实践中继续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明武,杨世松.信息素质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2]刘放.论军队信息素质与战斗力[J].湖南社会科学,2005,18(4):196-198.

[3]王春生.论军事人才信息素质的培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16(3):36-39.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9

1概述

信息时代决定了知识经济的到来,如何从信息的海洋中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正是信息素养所要解决的问题。高职教育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技能人才。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会如何有效、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力,能够合理地对信息组织、加工,树立关于信息的法律、伦理文化的正确理念,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来说,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一种学习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和推动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进行主动的专业学习,同时还让其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2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i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即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2003年9月举行的国际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表了《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社会》,会议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问题。当代信息社会不断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学生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进行有效的检索,发现有用的信息,并通过适当的分析处理,使获取的信息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作。此外,信息素养还包括能够自觉遵守与信息相关的道德、法律和规范等方面的品德。

3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与目标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人才培养中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的内容,也是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另从教学改革趋势来看,未来的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信息,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般来讲,信息素养教育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三方面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素质和能力。具体一般包括信息采集、分析与处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

4现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对信息素养培养的缺乏

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多方面的、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在信息环境建设和各学科老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潜移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主要解决学生在计算机使用知识和网络办公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必须包含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现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或是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忽略了信息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

4.1专业信息意识不足

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讲授的是对专业信息知识的理解和处理操作的技巧,但对于学生身边的信息却不能与其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信息意识淡薄.不善于主动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并付诸实践。

4.2学生缺乏创新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部分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只会翻课本,对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应变差,缺乏自我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实践机会少,导致信息技术能力偏低,对信息的依赖性强,尤其是网络信息,采取“拿来主义”。

4.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手段单一,都把期末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价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唯一标准,会让学生产生应试心理,为今后专业学习和工作埋下隐患。

5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信息素养培养有机结合的探索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以计算机文化知识、操作系统、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网络和办公软件等基本理论为基础。虽然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导向,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全面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并不是简单的事,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本文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5.1制定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加强学生信息意识,提升技术运用能力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基本上没有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给出合理的参考标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难确保其质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与信息素养的培养最为紧密,因此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制定出适合本校教学的信息素养能力的标准,使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包含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各种软件应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技术。如图5-1所示。

5.2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建设,加强课程教学改革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以教师的信息素质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是知识覆盖面广,内容更新速度快,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前瞻性的目光和超前的思想,才能及时从中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任务中蕴含了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内化。同时采用学生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使其产生成就感、激发创新能力。

5.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校园文化熏陶

网络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种类繁多。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是信息素养的主要标准之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除了讲解传统教学内容外,还需要重点加强网络教学资源检索能力的培养,让网络教学资源成为提高学习效果、拓展学习能力的有力工具。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覆盖面非常广,很容易在校园里面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因此,注重校园文化在学生信息素养中的培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内组织各种与计算机相关的技能比赛或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潜移默化。#p#分页标题#e#

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10

关键词:信息素养;层次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的弊端

很多计算机基础教学都是以计算机常用的软件来展开,一般的教学思路是先注重知识的讲解,然后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培养的目标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在知识的获得这个层次上,而没有培养学生真正的将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来,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基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另外,由于计算机在城市与农村普及的程度有差异,教学对象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学生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大不相同,目前的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采用学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差异,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以目前比较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以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概念及意义

2.1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turkowski)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79年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后来陆续出现有关信息素养人的定义,其中比较有权威的是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在1990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出的信息素养人的标准:

(1)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

(2)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

(3)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

(4)具有识别潜在信息源的能力,能指定成功的检索策略;

(5)能检索信息源,包括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

(6)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

(7)能为实际应用而对信息进行组织;

(8)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现存的知识体系中的能力;

(9)能采用批判性思维,利用信息并解决问题。

2.2以信息素养为教学目标的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信息能力总水平排序数据统计,美国的信息能力总指数是71.76,日本为69.97,澳大利亚为65.59,中国只有6.17。由此可见我国公民信息素养亟待提高,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生力军,更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它表明深化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3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为适应社会新形势下的要求,高校应以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为目标。通过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平台、教学模式与体系等各环节进行改革,以达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改革的目的。

3.1革新的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教师课堂教授,学生自学相结合,构建“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主动学习状态,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调实践环节在教和学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考虑到分层分等级教学实施的客观难度,在授课模式上采用传统课堂授课与课后网络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课堂上讲解主要内容和要点,讲解内容以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参考。

同时,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能力考核。采用网络考试和学习支持系统,探索上机、笔试和网络化考试等多种考试模式,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考核学生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3.2构建一个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支撑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将学科知识、资源与教学平台相结合。适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弥补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统一的教学进度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现状,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提供新渠道,以达到知识分享和共同学习的最终目的。在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基于web2.0的网络教学平台,可充分发挥信息需求的个性化和信息交流的双向性等特点。

web平台将与课堂教学形成优势互补,并具有一下特点:

(1)个性化:教学平台将在学生使用系统前进行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级,分级结果将作为后面呈现学习内容的参考。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其呈现内容将根据个人的等级而不同。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群体来说,网络学习平台将实现个性化教学。

(2)智能性:平台将具有智能性。不仅根据学生的等级不同呈现不同的内容,而且会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不同和学习的成绩不同,随时调整他的等级,即该平台具有自主学习的功能。

(3)数据分析: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问的问题,常遇到的难点等进行深度分析,分析结果将为教师课堂授课提供参考依据。

3.3全新的教学模式

3.3.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将教学内容分为一个或多个教学任务,将计算机技术融合于学生的专业中,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明确,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3.3.2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的教学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学习本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达到了“学以致用”,将学到计算机技术真正的用在学习中。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以及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3.4多层次的教学体系

改革后的新体系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第二层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第三层为计算机应用技术选修课。该体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

3.4.1层次一――大学计算机基础

以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主要以计算机操作扫盲为目的,内容陈旧,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要。为此,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其他操作系统、office软件、计算机基础和体系结构,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网页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原理和设计。获得的成效如下:

(1)在强调学生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得学生具备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自学新软件和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明确部分自学内容,并强调教师指导学生的自学形式;

(3)按照新教学方案的要求编写的新教材,使用效果较好。

该体系从2004年实施以来,效果显著。在连续三年进行的课程网络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要求满意,认为不仅学会了计算机操作,而且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有效地消除了入学新生计算机能力差异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3.4.2层次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

根据学校文科、理科以及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开设程序设计课程和技术应用课程。

(1)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课程。国内高校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部分以语言和语法知识为重点,而忽略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过多强调语言和语法,造成多数学生能读程序,但不会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分别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强调语言和语法知识的教学只需能够实现算法即可。具体方法如下:

①按照“提出问题算法设计语言语法编写程序”的顺序组织教学,并重点训练算法设计能力。采用先算法设计后语言语法的顺序开展教学,符合认知规律,避免了复杂语法的干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能力。

②在实践上机环节,强调程序调试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我校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普遍较强。

③改革了考核重点和方法。从原来的客观题80%、编程题20%,调整为客观题30%、编程题70%。从而重点考核学生的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能力。

该方法从2003年开始实施,随着教师对该方案的深入理解和贯彻,使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逐年提高。

(2)技术应用课程

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对计算应用能力的需要,开设了“mSaccess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深化了文科专业学生的数据库、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

3.4.3层次三――计算机技术应用选修课程

学生在学习了前两个层次的课程后,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适应日常工作和学习的一般需要。从2004年起,开设了“web程序设计”、“高级程序设计“等选修课程,帮助部分优秀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

以此为基础,我校学生参加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成绩逐年提高,如表1所示:

4围绕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方法与经验的结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具有广泛的辐射作用。因此,要建立培养信息素养和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就必须积极开展教材建设,根据学生的具体使用要求不断修改和完善课程体系所用教材。我们主编、参编的教材明细如表2所示,这些教材的使用有效地推进了教学方法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罗英均.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J].科技资讯,2006(14).

[2]刘晟.对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现状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6(4).

[3]张宏.黄丽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探讨[J].焦作大学学报,2006(4).

[4]李慧.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12).

[5]陈志国,王芳,刘敏.开创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5).

[6]王宏儒,孔婷,刘伦源,等.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4).

[7]龙凤姣.信息素养教育概念及其形态的历史演变[J].情报探索,2009(4).

[8]赵春燕,邵杰,闫长青.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8(1).

ResearchonteachingSystemofComputerBasicCoursewiththegoalof

CultivatinginformationLiteracyofUniversityStudents

XionGCong-cong,ninGai-jun,wanGYan,manChun-lei

(instituteofComputerScience&informationengineering,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tianjin30022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