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十篇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十篇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2:14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职高专院校“概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57-02

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论”课向来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如何通过“概论”课教学使得高职高专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其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方向标和行动指南,成为大学生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之,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重视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概论”课教师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融入的前提和基础

按照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一般原则,要让学生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概论”课教师的素质。首先,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其次,教师要有影响学生心灵的人格力量。“概论”课教师是“人师”,是大学生的“政治导师”,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化身。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行为和方式对学生起导向和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概论”课教师不仅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要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教学的准则和行为指南,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表率作用。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内容

一是融入教学重点。比如“统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为重点;“共同理想信念”以立足高职院校特点成为职业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强大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传统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以职业道德、诚信修养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为重点。二是将教学内容专题化,加强教学的系统性。“概论”课教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为要素,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学中的系统化、理论化,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因此,要突出教学重点,通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教学,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把握。系统教学的做法虽然全面系统,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淡化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答,而专题教育,则可弥补其不足,以其明确的观点、深刻的分析、鲜活的事例、透彻的说理,拓宽学生视野,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基础”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概论”课教学得到有效的拓展和补充,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构建若干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主题突出、鲜明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专题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并促使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创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时效性。在教学中,要在准确把握教材内涵和突出教学主题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拓展丰富教材内容,不断赋予教学内容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格,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应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在课堂上适当运用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要根据教材适当组织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参加“爱我校园,从我做起”活动,让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开展“我诚信,我美丽”活动,反对作弊行为,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举办“大学恋爱利与弊”的辩论赛等等。让大学生在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优化“概论”课教学方法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无不浸润着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判断和意识选择。教师应紧紧抓住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状况和价值观特点,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思想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实际综合素质和素养的提升密切相连,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二是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概论”课教学中,彻底冲破传统的单纯灌输与枯燥、说教的教育模式,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注重启蒙和参与,采取诸如问题讲述、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课后实践、网络资源共享、多媒体等灵活多样、操作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由于教学对象层次不同,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时,“概论”课教师不但需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考核中

目前,高职院校一般把“概论”课定为考试课,形式主要是闭卷考,成绩的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项组成。这种考核方式会给学生一种错觉,认为学习这门课就是上课听听,考前再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这完全违背了“概论”课的教学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是“概论”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材论述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笔者认为,要把理论变成学生的实际行动,根据“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考核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应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由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实践组成。闭卷考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平时成绩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的践行情况,从而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理论原理,又能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篇2

一、要重视学科属性所决定的共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课程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在整个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学科体系中的课程,他们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本性、共同的教育对象、共同的培养目标、共同的任务,.这就是让大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格人才。理论课各课程共同的学科属性,决定了他们具有共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共同内容的融汇贯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一,要注意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指理论课各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则是分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哲学课应在教给学生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同时,重视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特别是分析中一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而教师在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理论和具体问题。可见,理论课各课程的关联度极高,如果课程之间缺少相互支持,理论内容的学习必然显得支离破碎,形不成整体优势。因此,在新一轮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中,必须重视理论课各课程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建立起既能实现学科属性要求,又能体现各课程特点,能自我调整完善的各课程相互支持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内容体系。注意在相互依存的不同课程、不同层次水平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理解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构筑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素质平台。

第二,要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理论创新成果、前瞻性认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内容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十分重要,但是,大、中、小学的各门理论课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些内容,简单重复的学匀使学生不胜其烦。因此,高校理论课教学中,经典内容的讲解应凝炼,重点解决好相关课程的诸多重复问题,并且,要对经典内容推陈出新,使之富有新的时代气息。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应结合今天的实际,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突出讲解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一贯的追求,从而做到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学生获得更鲜活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与创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宝贵的部分,是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中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开创性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通过教学,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同时我们应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理论还会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又要求我们不固守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理论课教学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理论课教学也如此。教学中对社会的走向,祖国的前途和未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会达到预期目标等问题作出合理的超前性预测,这既是学生的愿望,也是理论课教学面向未来的要求。当然,展望未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应向学生说明,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前瞻性认识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依据,只有三者有机统一,才能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三、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论课虽自成体系,但涵盖了不少学科领域,如史学、社会学、生物学等,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整合作用。理论课与历史学相整合,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去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与伦理学相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自然科学知识相整合,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和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相整合,有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优良品质。总之,在科技不断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只有注重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这种整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课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中的核心作用。

二、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讲座等基本前提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可能取代其他人文素质课,但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艺术品性,‘形成木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素质中却有着特定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课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以实现大学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丰富和拓展理论课内涵。

第一,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有着它萌芽、积累、成长和最终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重新整合和创新,吸取了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科学、政治、经济.、伦理.、宗教、法律、艺术等各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和精华,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教学中注意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蕴涵的人文价值与科学精神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然科学和前人研究成果的联系,了解其广阔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马列主义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人文底蕴。

第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同志十分强调要培养人的民族精神,并且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对教育创新的本质和价值取向十分重要的丰富和深化。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而生长起来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也有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内容,如:关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朴素思想;旨在培养人的“自德”精神和高尚行为的“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等,有不少值得继承发扬的积极内容。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为世界的文明进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与重大作用,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革命批判精神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开放精神、国际意识、统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处理好理论课教育教学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期,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必然影响高校学生,并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非主.流文化主要包括不与社会要求、期待发生冲突的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和与社会要求、期待相冲突的“反主流文化”。可见,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积极性的,也有负面的消极性的。如何使学生对非主流文化作出积极的选择,也是理论课必须重视的问题。从教育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人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主流文化对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课程文化,有他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趣,教学中对非主流文化的理性分析,主动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非主流文化中消极方面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文化鉴赏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才能达到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并努力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目的。

三、要注意理论的应用潜力的挖掘,重视应用性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他的实践性,只有与实际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其真谛,掌握其实质,也才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应用性内容。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学习贯彻

一、要从“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相统一的角度来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旗帜居于统领地位,道路和理论体系是旗帜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体现和展开;旗帜以道路和理论体系为支撑,道路和理论体系以旗帜为标志,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之中。

二、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来把握

围绕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别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毛泽东思想是基础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是创新理论。另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都应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那么,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继承关系和发展关系两个层次上。

(一)继承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根本之点

具体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一,实事求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看,它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看,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还是实事求是。第二,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有这些,正是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中表现与具体运用。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无不渗透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活的灵魂。

(二)发展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发展包括延续性发展与创造性发展。延续性发展,比如,关于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1964年年底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人民公布了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宣布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设计了小康社会和“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这些都极大地拓展和细化了毛泽东提出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发展,比如,创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方式,集中表现在通过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转贴于

三、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来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包括十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制度论、体制论、环境论、条件论、战略论和发展论等组成并遵循一定逻辑关系形成的有机体。制度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问题;体制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党的领导制度和体制;环境论包括和平发展理论与和谐社会理论;条件论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战略论包括现代化的整体战略论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以及“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等战略构想;发展论包括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这六论共十四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系统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纵观这六论,有一条鲜明特色贯穿始终,这就是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主线是改革开放,主题是科学发展,本质是社会和谐,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问题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当中不断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并且内化为素质。一是要提高思维层次,加强战略思维与哲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用科学发展观谋划部队建设的能力;二是要提高能力素质,努力学理论、学科技、学管理,更好地胜任本职,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三是要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巩固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10.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篇4

一、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的科学涵义

要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首先我们必须搞清范畴的涵义。所谓范畴,就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是反映客观事物诸种矛盾关系的基本概念。范畴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思维开始从原始状态进入逻辑思维阶段。列宁曾把客观世界比作复杂的自然现象之网,把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范畴比作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他说:“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1]78人们认识世界要经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范畴在这一过程中也随之得到不断丰富、发展和完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认识和实践中普遍的、必然联系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概括,也是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简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是指反映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及其特性与关系的基本概念,是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手段和工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主要包括,论述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揭示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经济理论范畴构成的,例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收入分配制度、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科学发展、小康社会、以人为本等,这些范畴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和骨架。

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的基本特性

1.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就其形式看,具有主观性,即它们都是人们头脑中的精神性的东西;而就其内容而言,则具有客观性。即它们既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思辨的产物和推理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对大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果。例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等范畴都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继续不断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是人们对客观实践的经验进行提炼和加工形成的,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概念就其抽象性、分割性来说是主观的,可是就整体、过程、总和、趋势、来源来说却是客观的。”[1]178

2.确定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反映和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普遍的、本质的内在联系的思维形式,具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但是,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受社会主义实践深度和广度的相对性和有限性的制约,作为主观反映的思维方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也具有相对性和暂时性。这就决定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范畴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相对的,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新范畴会不断取代旧范畴。例如,计划经济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由于历史的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范畴,突破了原有的范畴,即提出了适应时代和国情发展的新范畴。此外,还有从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再到和谐社会这类范畴;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再到“三个代表”,最后到以人为本范畴,都体现出范畴的确定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言:“范畴也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性的和暂时的产物。”

3.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从感性的具体到科学的抽象,对整个过程运动的性质、属性、特征概括出最简单的规定和压缩性的基本概念。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进行科学的抽象,就不可能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认识上升到本质思维的高度。例如,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最后抽象;和平与发展是对当代世界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是对当代世界时代主题的归纳和总结,是对当今国际形势和世界潮流发展的科学抽象;制度与体制是对社会制度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抽象;计划与市场是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抽象;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坚持的原则与对外关系所奉行的方针、政策的抽象;等等。这些范畴的提出不是随意的抽象概括,而是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

4.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必须要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系统出发,探究其范畴之间的联系、运动及其规律。无论是提出、阐述还是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问题,都应着眼于其系统的整体性;对于该系统整体中的各要素、层次等也应置于系统整体中考察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既然是系统的,其间必然具有层次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系统的层次是按照其逻辑结构的组织程度、推演次序和运行规律区分的。这些层次包括彼此关联、排列有序的核心范畴、基本范畴、一般范畴、具体范畴。例如,社会主义本质作为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处于中心地位,由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如先富与共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逻辑特征,是整体性和层次性的辩证统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的功能

1.范畴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和结构框架的基本单位。范畴是理论体系大厦赖以建立的“砖石”或“原料”,没有范畴也就不可能有理论体系。范畴的水平如何,直接制约理论体系的水平,可以说范畴是科学理论体系发展程度的显示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必然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基本范畴内容的精确、丰富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必须加强对其范畴的研究。从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来看,往往是先奠定一些基本范畴,然后再对这些基本范畴进行推演、拓展,逐步产生理论的分支体系与范畴体系。例如,当我们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时,就要重点阐述该理论体系的基石,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改革开放理论,这四大基石与整个理论体系的联系绝对脱离不了“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本质”两个范畴,正是这两个范畴支撑着整个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结构及其内部联系;当我们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时,必然要涉及“和平与发展”范畴;当我们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时,我们必然要提及“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范畴离不开“制度与体制”范畴,因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是密切相关的。显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基石既与“一般原理和中国特色”范畴相联系,也与“制度和体制”范畴相联系。可见,每组范畴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它们与每一基石之间的关系。这些范畴及其所构成的范畴体系,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网络和构架,是整个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也看到,离开范畴和范畴体系,理论体系是不存在的。不仅如此,随着范畴和范畴体系的丰富,理论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范畴和范畴体系是构建理论重要的前提和基本要素,有了范畴和范畴体系,才能构成真正科学的理论体系,使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并有其丰富的内容。显然,在理论形态上有若干个范畴与理论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及其严密的逻辑结构。而这样严密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只有从作为逻辑起点的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核心范畴出发,才能一步一步地推演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才能最终构建起来。可见,逻辑起点是整个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石,没有它就没有科学体系的内容。人们完全可以透过这个“窗口”,了解或提出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内容安排以及范畴构架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弄清楚了,实质上也就是把它的科学形态的基本“骨架”搭起来了,而通过这个“骨架”又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本质特征及其内容范围。

2.范畴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科学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既要考察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又要考察其理论来源和基本原理,还要研究主要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关系结构和普遍联系。实践一再证明,这些基本关系处理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效。这些范畴作为基本规律“认识之网”的“纽结”,以静态的方式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丰富内蕴。可以说,任何理论体系都离不开范畴这个纽结和中介,整个理论体系就是以基本范畴为关节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范畴,体现着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因此,在理论研究和应用中,我们不仅应该注重对社会主义发展总体规律和基本范畴的宏观把握,而且必须十分注重这些规律和范畴在具体操作层面的运用,因为它们所对应的问题,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所要阐明的是一些基本原理未曾涉及和展开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有若干重要范畴,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其内涵,注重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运用。例如,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计划与市场、发展与稳定、速度与效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科学发展、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改革开放、党的领导,等等。无疑,最基本的范畴当属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始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呢,即必须是科学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性范畴,也是今后继续着力解决的课题。再如,其核心范畴社会主义本质,它所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主线,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特质和内在要素的稳定联系。它是自马克思以来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在最高层面上最系统、最简洁的概括,廓清了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东西,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和宗旨。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篇5

《旅游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其他相关学科重要的选修课之一,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地理学》的教学研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多集中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讨。教材是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托,可是《旅游地理学》教材可谓五花八门,关于《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本文拟在梳理《旅游地理学》课程发展基础上,选取典型《旅游地理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以社会文化地理学等视角思考《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建构。

一、《旅游地理学》教材的发展

国内旅游地理学发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成为国内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科学研究的标志。中国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也起步于1979年,1980年杭州大学招收了全国首届旅游专业本科学生,而地理学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学科背景之一。1982年中国最早的两部有关旅游地理的文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印的《旅游地理文集》和北京旅游学院编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面世。与此同时,旅游地理开始走进高校,后者就是陈传康在北京旅游学院授课的讲义。1988年卢云亭编著的《现代旅游地理学》和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学》,以及1990年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成为《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建设的开始,并逐渐推动了《旅游地理学》课程作为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步入大学讲坛。1993年由保继刚、楚义芳和彭华编著的《旅游地理学》成为高校旅游地理学教育的标志性教材,该教材的评审委员认为,该书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内容新颖,系统清晰,综述了国内外很大比例的文献,又有独立开拓和深入浅出的特点,是一部成功的教材。陈传康先生认为“该书的出版不仅会推动高等学校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发展,而且也将促进旅游地理学其他方面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增设旅游专业,由此催生了对旅游教材等的旺盛需求,作为旅游教育基础课程之一的旅游地理类教材也开始陆续出版。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不论是在地理科学专业,还是旅游管理及其相关专业,《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主干课程,同时,对《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据笔者统计,截止2013年,国内共出版了高等院校《旅游地理学》教材(不包括高职高专)31本。1988年至1999年的12年间,出版《旅游地理学》教材10本,2002年至2013年的12年间,达到21本,出版教材数量比之前增长了1倍。特别是翻译出版了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有助于拓展国内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国际视野。

二、《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体系的类型

Stephenwilliams(2010)将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区域旅游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从欧美国家到发展中地区;另一种是关于不同区域旅游地理的问题及讨论。在国内,由于教材编者的学科背景、编写目的和教材使用对象的不同,各个版本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存在差异。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本文根据教材内容结构的视角,将《旅游地理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系统论、部门论和资源论。

1、系统论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旅游是一个空间系统,以系统论视角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结构,被很多《旅游地理学》教材编写者所采用。Leiper(1979)旅游空间体系模型具有代表性,如图1所示,旅游的地理空间要素有三个:旅游客源地(tourist-generatingareas)、旅游目的地(tourist-receivingareas)和旅游通道(transitroutes)。这些要素置于不同的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环境中。Leiper旅游空间体系对于后来的地理学者认识旅游的空间性产生深远影响。保继刚、楚义芳在国内最先采用了该系统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框架。在旅游客源地方面,包括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旅游流预测;在旅游目的地方面,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特殊旅游地(城市、主题公园等)、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区划和旅游规划等;旅游通道的内容主要是旅游交通。该教材所建构的内容框架体系对以后编写的教材影响很大,如吴国清(2007)、李悦铮(2009)、崔庠(2006)、陶犁(2007)等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见图1)

另外,还有一些《旅游地理学》教材从系统论的不同视角进行教材内容的建构。在李永文主编的《旅游地理学》(2013)教材中,编者强调旅游系统的地理学分析,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旅游系统思想为指导,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管理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旅游业)入手组织教材内容;张林等编写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基于系统论和新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借用李蕾蕾(2004)从新文化地理学角度提出的从属性(attributes)、空间(space)、时间(times)、方法(approaches)和世界(worlds),构建的人文地理学aStaw研究框架,建构教材内容系统,包括旅游需求系统、旅游地域资源系统、旅游媒介系统和旅游地域系统等;谢双玉、胡静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则借鉴皮尔斯(pearce,1989)关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的论述――“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供给的空间模式、需求的空间模式、旅游地地理、旅游流、旅游影响和旅游空间模型”,同时根据旅游要素的特点,将旅游系统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大子系统,即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流和旅游影响,讨论它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2、部门论

地理环境是由各地理环境要素构成的系统,地理学向来有部门地理学的传统,即分别研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一系列分支学科。按照地理学二元划分,又有部分自然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显然旅游地理学是部门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从旅游地理环境各要素考虑,同样也存在部门旅游地理学。因而,部门论也成为一些《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建构的视角。在冯学钢、黄成林主编的《旅游地理学》中,以旅游者(t)、资源(R)、环境(e)和发展(D)为主线,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部门旅游地理学的内容框架――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环境地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发展等;冯淑华、田逢军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分别从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文化地理、休闲旅游地理、旅游景观地理、旅游环境地理等不同部门地理要素的角度和领域构建教材的内容体系;朱创业主编的《旅游地理学》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相互作用,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为主线,采用部门地理学的思路,将全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旅游资源地理,第二部分旅游环境地理,第三部分旅游经济地理,第四部分旅游社会地理。

3、资源论

20世纪80年代,在旅游地理学发展初期,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导向是高校旅游地理学教育和科研实践的核心理念,这也反映在《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建构中。1988年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是国内高校第一本教材,编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全面评价旅游资源,综合论证其发展条件,为正确开发和合理布局旅游区、旅游点,科学地确定其发展方向,有条件地组织客流等提供理论和数量依据。正是基于这种资源论的视角,该教材内容结构以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为主线,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地与旅游观赏、旅游规划等;同年,卢云亭著的《现代旅游地理学》既是一本学术论著,也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被许多高校使用的一本经典教材。全书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的旅游三要素统筹内容架构,但仍以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游环境)为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概论、风景区与旅游区、观景与构景原理、自然地理造景要素分析、人文地理造景要素分析等,资源导向的内容占全书各章的60%以上。另外,1989年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区规划为主要内容,其内容体系也具有资源论的特点。至今,这种资源论导向仍然影响着《旅游地理学》教材的编写。在2009年郑朝贵、胡善风编著的《旅游地理学》中,旅游资源概述、旅游开发、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仍是教材内容体系的主体。

二、教材内容体系存在问题

从旅游专业视角来看,《旅游地理学》应是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在目前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由于许多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重叠,使《旅游地理学》正面临被弱化和被边缘化的挑战。如图2所示,在《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中的旅游者行为、旅游市场、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规划、区域的旅游影响和旅游GiS等内容,在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有概述性质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均包含了这些内容,还有相应地更深入的课程,如《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统计学》、《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资源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

从地理学专业视角看,《旅游地理学》只是很多高等院校地理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在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其地位远逊于《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与旅游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现实地位不相匹配。现行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大多内容庞杂,理论性和系统性不足,缺乏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研究新思潮的响应,这或许是影响其在地理学专业教学中地位的原因之一。(见图2)

三、《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重构思考

20世纪90年代,人文地理学出现两大转向:一个是社会的转向,一个是文化的转向,这样的转向将人文地理学进一步拉进人文社会科学的轨道,也使得人文地理学成为影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先锋学科和重要基础学科。人文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对空间分析和空间过程的解释,出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研究取向,区域、空间、地方、尺度、移动、时间等成为研究的核心概念。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逐渐摆脱先前资源导向的影响,出现社会转向、文化转向的趋势。从原来被划归为经济地理学,转而归属在社会、文化地理学之列。在Stephenwilliams(2009)编著的《tourismgeography:anewsynthesis》(第三版)教材中,增加了旅游对地方的塑造、遗产、旅游的地方认同形式等内容。C.michaelHall和StephenJ.page(2006)在编著的《theGeographyoftourismandRecreation:environment,placeandSpace》教材中以环境、空间、地方作为内容建构主线,并指出新文化地理学对于分析作为生活主题的旅游和休闲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可见,为了避免与旅游专业中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对于地理学专业来说,响应旅游地理学的社会转向和文化转向趋势,本文思考在Leiper旅游空间体系框架下,如何结合社会、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

如表1所示,以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地)和旅游媒介(旅游流)作为内容建构的脉络,采用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第二种模式,即旅游地理的问题和讨论模式,以发展史、旅游者、流动、空间、时间、地方、环境、区域、规划作为各章的核心概念,主要篇章架构包括:导论、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旅游者行为、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旅游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旅游地的时空演变、旅游中的地方建构、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旅游规划。主要内容涉及到旅游者体验、旅游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和地方依恋、旅游流空间扩展及对国际旅游系统影响、旅游空间生产、旅游空间与权力、地方与地方感理论、凝视中的旅游地方建构、社区旅游的地方性、低碳旅游、旅游生态足迹、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旅游反规划等比较新的旅游地理学所探讨的问题及现象。(见表1)

四、结语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阐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本文试图在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探寻其建设途径。

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奴隶社会有、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且各自的核心价值形态各异。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为标准,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不同的社会形态,正是社会形态决定了其核心价值的性质、特征和基本内容,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比以前的核心价值先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正是在吸收了人类文明各种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于是,造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特征:

1.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结构。任何文化和精神都不是无源之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样无法也不是空中造楼,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某种最广泛被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提供此种表现形式,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如通俗易懂、影响深远等等。能胜任此项重任者,有且仅有中国传统文化智识资源。传统文化智识资源与时代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纵向特点。

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人治社会,虽然伦理的政治化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但中国文化蕴含宝贵的伦理道德资源,是不可辩驳的事实,此种资源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渴望的。管子的“思维”是历史上中国伦理道德最早的系统表述,“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1]从此“礼义廉耻”深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孔子确定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孟子把仁、义、礼、智“四端”定义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2]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促使了伦理道德思想在中国的不断丰富和深化。

当前中国社会,“和谐”是时代的主题,所以中国传统智识资源中的“和”文化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早在《尚书》上就提出了“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理念;儒家提倡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不仅儒家追求“和”,其他学派亦不乏此种主张,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它包括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政令和谐及协和万邦等内容,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还在继续影响着当代中国。

2.中华文明成果与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的结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成果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与西方优秀文化的融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横向结构。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无比感叹:“几千年来,中国人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成功经验”。[3]该种政治文化上的核心既是爱国主义。屈原、范仲淹、文天祥、岳飞、史可法、顾炎武、林则徐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各自表现了爱国主义的不同内涵:反对侵略、维护独立、民族至上、国家至上、忠君爱国、声讨国罪、学习外国、忍辱负重和为国献身等。爱国主义从古至今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种巨大力量,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力量。

在当今,爱国主义具有其时代内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同志指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也有其西方文化传统的出身。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观,而“自由”正是近代以降西方的最高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汲取西方文化传统的精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价值追求,直接促使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胜利,这些价值理念的进步性是毋容置疑的,那这些价值理论能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用呢?当然可以。因为“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缺陷,不在于价值理念本身,而在于这些价值表现为资产阶级性质和它的虚伪性”。[7]对那些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元素,应该不是排斥,而是改造,把它们转化为社会主义性质的。

3.开放式结构。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在结合中也会不断产生出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而产生出新内涵;时代精神更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类文明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发展,新的内容会不断产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会不断充实,永无止境,生生不息。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当且仅当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才有可能。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马克思主义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因此,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在《第179号的社论》中鲜明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9]马克思主义要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必须不断时代化,才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碰到的新问题、面临新情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2.确立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何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何关联?理论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很容易植根于人们的头脑。每个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因其概括性、形象性、简明扼要、易懂易记等特征,价值观的教育和推广,具有价值体系的教育和推广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高度抽象,概括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理论界曾展开积极讨论,但众说纷纭,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王艳丽等人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田海舰等人在认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认为还应加上人的自由发展;陈静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点、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毕孟琴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抽象和提炼为“共同富裕、公正民主、科学文明、人本和谐”;朱剑昌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应包括民主、平等、公正、互助、诚信和科学。[10]可喜的是,虽然存在差异,但也取得了不少共识。但可见上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主要集中于集体或制度层面,甚少涉及个人层面,而我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来看,荣辱观应该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内容。鉴于此,徐国民先生区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认为个体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11]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原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区分可能难以令人信服。基于此种现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了这场争论,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12]这一概括充分汲取和体现了理论界探讨的成果,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表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确立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意识形态的教育与灌输,二是社会道德的潜移默化,三是诚信建设。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是直接的,但因为其方式以说教为主,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效果欠佳;而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确立和普及,那将是根深蒂固的,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而且还将左右社会风气,形成有利的建设氛围。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诚信建设是最低道德要求的制度反映,从制度上唤醒和激发社会的道德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结构昭示的一种文化环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之产生和其建设不能脱离的文化依托,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还是道德建设,仅当成为一种文化方式,内化于中国当代文化之中,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是从内容结构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途径的根本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瀚光:管子直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5页。

[2]李:孟子高级读解[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3]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栋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版,第294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5]: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页。

[6]: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实增订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5页。

[7]戴木才,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深化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9期。

[8][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20页。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篇7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唯物辩证法;内在逻辑联系;内在整体;外在整体

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但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在理论界却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着重提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视角。

一、整体性是唯物辩论法运用的具体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革命性、科学性最强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也是适应实践发展要求并能指导社会实践不断前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以及构建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时,世界观、方法论是立足点,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没有唯物史观,没有唯物辩证法,不可能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解剖,也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的伟大发现,更不可能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显然,没有世界观、方法论作为研究的立足点,就没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了。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学说之所以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唯物辩证法首先具体化为系统方法的运用。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它所属的整体中加以考察。系统方法在运用中强调的就是整体性,是要把需要研究的对象放到整体中来认识,不仅强调整体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强调这种联系是有一定结构和规律的,说明整体、部分、要素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说明整体离不开部分、要素,整体是以部分、要素为基础的,整体大于部分、要素,是部分、要素的集合,但不是简单的相加、机械的捏合。当马克思从对法学、历史学、哲学的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以后,他把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运用于政治经济学领域,在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运用了系统方法。

从最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要从“整体的联系”上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作出构想开始,到《l857一l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五篇结构计划”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序言”中公开“六册结构计划”,直至《资本论》“四卷结构计划”的形成,不仅反映了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开展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用于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整体,而且也反映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内在关联,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整体、部分、要素的运动变化。《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也是从整体角度展开的。马克思是把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个由多种要素按一定顺序和层次组成的社会有机体来阐述的。在这个社会有机体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局部的,而是多种要素既包括社会关系层面的要素,如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也包括产业部门层面的要素如工业、商业、银行业、农业等的集合,这个集合就是整体。从整体性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机械地捏合在一起的,而是处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并通过一定的结构和这一结构的运动变化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列宁肯定并赞扬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整体性研究。他指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每一种这样的生产关系体系都是特殊的社会机体,它有自己产生、活动和向更高形式过渡即转化为另一种社会机体的特殊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唯物辩证法还具体化为抽象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的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的统一。逻辑的方法就是思维推理的方法,就是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展现的各个范畴之间的辩证逻辑联系。而历史的方法是指按照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逻辑的推理、范畴的辩证逻辑联系无疑是对历史的一种理解,是用概念体系来理解历史。一般而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就从哪里开始,思维的逻辑进程要符合和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也要看到,思维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不是绝对一致的,历史的发展往往具有跳跃性和曲折性,思维逻辑进程要处处跟随它就必然会受到无关紧要材料的干扰,因此,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只能是大体的统一。无论怎样,逻辑反映历史,既可以展示现存的社会结构整体及它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揭示社会结构整体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趋势。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研究社会结构,就是对这个社会结构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体研究。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无论是“五篇结构计划”还是“六册结构计划”,在篇章结构的布局上以对商品、货币、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市场、危机等问题的研究,不仅反映了一国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体,而且还反映了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体。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关于商品、货币、剩余价值生产等问题的分析都是逻辑反映历史、理解历史的过程,正是在对各要素内在逻辑联系分析的基础上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体研究。

二、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着的理论构成的,而这些相互联系着的理论就是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解相互联系着的理论就是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容基础是什么?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必须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立足点,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容基础包括哪些。从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开始,到列宁完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组成部分的研究,为我们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样也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提供了前提。

从整体性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否定三大组成部分作为内容基础。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必须是主要建立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基础之上的。这是因为:第一,尽管马克思自己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但是,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发展的思想成就是不能也没有必要被淹没的。没有这三大组成部分为内容基础,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我们也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包含的内容远远不止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还涉及了社会学、历史学、文艺学、新闻学等内容,但是,这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容是其中最主要、最根本、最具有实质性的内容,它们由此也就应该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构建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

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这就是说,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但它又不是简单地对应于这三个组成部分,而是对这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理论的高度概括。“一以贯之”的“之”,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容,“一以贯之”的“一”反映的就是整体性的理论。只有贯穿于三大组成部分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才是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了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理论对客观世界表现出整体反映,对客观世界、人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表现出整体研究,而这种反映和研究不仅强调了客观世界、人、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各自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客观世界、人、人类社会不同层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正是这些不同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才使我们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我们还可以从理论体系构建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次的理论、核心层次理论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实践结合层次的理论、这两个层次理论与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实践结合层次的理论,那么,我们就会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层次性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就是在理论与理论、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联系中反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正在于理论的发展和运用,正在于它具有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贯穿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也通过实践化、时代化、民族化反映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关于规律性认识的实践化、时代化、民族化,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内容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深入透彻的研究和贯彻,既表现在世界观、方法论的研究上,也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三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整体反映的研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理论,即无论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或是其他,都是对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运用。

三、整体性是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的统一

内在整体指的是马克思思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即逻辑进程。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从马克思自身的思想发展来看,逻辑发展进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重要方面。当马克思实现了由唯心主义者转变为唯物主义者、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以后,他以对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问题的分析为思想宗旨,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形成了哲学思想、经济学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以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交融在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严密的逻辑整体,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说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一生致力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探索、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话,那么,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成为马克思进行理论分析、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逻辑主线。思想路线和逻辑主线是高度统一的,没有思想路线,就不可能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逻辑主线:反过来,逻辑主线又是为思想路线服务的,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为人的解放、人类的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思想路线和逻辑主线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整体的核心。第二,从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叙述来说,研究过程到叙述过程反映的就是“生动的整体”到“思维具体的整体”的过程。马克思对理论问题的研究是运用抽象法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抽象分析得出理论观点的过程,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就是“生动的整体”,而研究得出的理论观点要通过范畴的辩证转化构建理论体系叙述出来,这就需要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而这一过程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思维具体的整体”。就《资本论》而言,起点的商品就是通过运用抽象法对“生动的整体”抽象出来的、最能反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现实的、最一般、最简单的经济范畴,而从商品到地租,中间经过了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利润、生产价格等一系列的环节,这个过程就是反映“思维具体的整体”的过程。“生动的整体”和“思维具体的整体”是统一的,因而研究过程和叙述过程是统一的,它们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整体的不可忽缺的方面。

外在整体是相对于内在整体来说的,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从马克思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体现的整体性就是外在整体。说到底,外在整体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开放中不断前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整体性。它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不仅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也要求人们始终要跟踪研究现实的发展变化、密切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每一个突破性的成果。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Q)历史地,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入)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作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体现。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篇8

[关键词]核心价值;系统;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4-0017-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地位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价值认同系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有机体,它应由基本特征、运行轨道和动力来源三个子系统构成,只有把这三个子系统认识好,建设好,使之成为一个相互统一、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才能够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偏向、不移位、不解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系统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其核心价值体系最主要的特征是不同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有益成分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区别是,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体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包含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1]这个主要特征,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旗帜鲜明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区分于其他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最根本的特征。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体现和时代要求。党的十七大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高举这面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给它们打上了中国特色这个时代烙印。当前,我们要把全民族紧紧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必须同时在思想领域也举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认同这面旗帜,认同这个道路和这个体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在形成核心价值体系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没有这个共识,体系的建立无从谈起。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体现由经济基础决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应当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它受这个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反映这个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必然会在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上层建筑中得到体现,使得这个价值体系必然成为与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着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整体”。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部分,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观念体系。[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体现为以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一脉相承,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因此,作为这种意识形态本质部分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也具有中国特色。

二、“四个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导引系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思想领域的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可借鉴的现成经验少,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需要继续发扬“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论断,为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导引系统,为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火车头”和“轨道”。要“摸着石头过河”,必须牢牢握住这四项基本内容,做到“四个坚持”。只有如此,才能走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阳关大道”,确保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移位。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我们党的思想灵魂,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新时期如何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3],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根基,动摇了这个根基,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会偏离方向。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忽视了理论创新和创新理论的运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会失去活力。

2.坚持共同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统一。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设想和期望,理想具有高于现实,超越现实的品格,是感召、鼓励和鼓舞我们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有机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同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才有其现实的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感召、凝聚广大民众共同奋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立足于现实,依靠扎实的工作实践才能实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具有现实针对性,能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社会现实中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不会变成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才不会成为空想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3.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具备稳定性和开放性。其组成部分中既有稳定不变的内容又有发展创新的内容。“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应当成为核心价值体系中永恒的主题。时代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活力。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不断创新。民族精神的永恒和时代精神的创新两者并举,不可偏废,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

4.坚持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引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丰富,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坚持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德、新风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根本要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部分。

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系统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是价值体系的最高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价值本质,决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价值体系的建构。我们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一个共性和特性的统一体,在不排斥局部规定性的同时,由低到高,自下而上,积极形成社会层面上的一元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多样统一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价值观体系无论它有多少种表现形式,其基本的要素在一定时期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些要素应当包括:

1.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分于其他价值观的根本特征,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包括信仰它的理论体系,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这个理论体系”,适应这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创新,维护这个理论体系的绝对权威。

2.基本道德规范。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里通过劳动人民的实践形成的,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区别于动物、文明进步的标志。比方说是非之心、羞耻之心、怜悯之心、父慈子爱、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慎独自省、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公平正义等等,都是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内容。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环境如何变化,传统基本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都是不变的,不能当作封建糟粕给予否定。

3.劳动优先。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自然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不劳而获、金钱拜物教沉渣泛滥的今天,把劳动优先作为有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有利于恢复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又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4.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崇尚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崇尚人民至上,反对个人独裁;讲求集体主义,个人利益自觉服从集体利益,个人把服从集体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幸福,集体保护和发展个人利益,为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讲求人民至上,发扬人民民主,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摆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张声远.关于构建军队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应用理论研究,2007,(8).

[2]辛向阳.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学习与研究,2007,(9).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篇9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地方改革;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44-03

[作者简介]王骁炜(1973―),男,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工业大学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研究。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注重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联系各地改革发展实践成果,加入地方特色教学资源,或者编写地方性思政理论课程辅助教材,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1]不过囿于思政理论课程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性质,强调统一思想和意志,与中央保持一致的客观要求,各地在增加地方性教学资源和实践成果的同时保持了谨慎、低调的立场。尽管如此,地方性教材和资源的采纳和应用呈现越来越多的需求,这种需求,本身既是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当前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和研究寻求突破客观束缚和限制,改革创造新的增长空间的尝试。因此,加强和促进地方区域特色资源与全国思政理论教学体系的融合互补,应该是未来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向。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发展维系于地方和基层的改革发展实践

全国高校普遍设立的思政理论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四门课程构成一个整体,既强调执政党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和立场,凸显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注重对现代社会科学和文明成果的教化,意在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和伦理性。

高度的政治性和科学性决定了思政理论课程从思想到内容必须面向社会现实、面向地方和基层实践。课程的内涵和生命力系于全面及时地反映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最新成果,系于有效总结和反映先进政治和文化理念的最新成就,这决定了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程、创新的课程。不论从课程的指导思想还是政策理论上看,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和总结社会发展实践的最新最有效的成果扩充和增益起来的,以思政理论课程的核心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例,就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和提炼升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将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也将不断丰富,在哲学上看,就是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落实到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和研究中,我们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的指导原则,善于从社会发展现实的丰富内涵中去总结和创新理论,并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和学习。而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新成果从哪里来,不是来自高层某个人头脑灵光一现的“英明决断”,也不是来自枯坐书斋和图书馆的专家们的苦思冥想,只能来自社会基层的实践创造,来自生产、科技、服务、管理等具体生产活动的第一线。从过去几十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程体现和包含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内容,大都是在中国各地区各行业的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并经过提炼和推广的结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真实路径,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充分条件。我们注意到这点,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和改革的方向也就洞若观火,那就是必须善于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善于总结和提炼各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推陈出新,比较归纳,最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创新做出贡献。全国高校散布于各省市地区,与各自地方区域联系密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地方发展经验和成果中去提取和总结理论创新,是科学理性思维和理论逻辑演进的必然结果。

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四个层次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049-02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属性,整体性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确立为一级学科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笔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表现形式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四个层次。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要从横向有机构成整体和纵向历史发展的整体角度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横向有机构成的整体强调它的三个构成部分密切联系、内在统一。三个组成部分一开始就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正如列宁1916年11月30日在致伊·费·阿尔曼的信中所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体系要求将每一原理同其他原理和历史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具体表现为,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在科学结论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具体应用。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效果检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实践应用的空间和可能。从逻辑框架的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逻辑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开展贯穿的整个过程,科学社会主义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

具体而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分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进而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前提和基础,没有唯物史观,价值观失去了实现的可能性,价值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才是科学正确的。后者是前者的实践指向和理论意蕴所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关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失去了价值指向,历史观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从横向有机构成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进行研究,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为由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其整体性体现在三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上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

从纵向历史发展的整体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进行研究,就是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仅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而且包括其后的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内容。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程中一脉相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纵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体现为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时期思想发展过程的整体性,集中表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中。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整体角度而言,其整体性表现为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发展史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而且包括其后的列宁、、邓小平、、等伟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内容。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整体性的继承,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程中一脉相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可以被看作开放的整体性。

第二,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历程角度来看,整体性是他们一贯的思想原则。马克思思想始于关注现实和哲学思考,实现了哲学上从唯物主义到唯心主义的转变,进而创立了作为思想基石的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事业指明了道路。以唯物史观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剖析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社会主义纲领,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第三,《资本论》这一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突出表现。它体现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一方面,《资本论》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维。它从哲学高度探讨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前提和依据,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同时,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通过分析资本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以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合理定位,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另一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这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得出的结论。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整体性是以一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把握。其理论研究方法的整体性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即将研究对象放在它所属的整体中加以考察,强调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系统方法首先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得到了运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要从“整体的联系”上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作出构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五篇结构计划”,《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序言中公开“六册结构计划”,直至《资本论》“四卷结构计划”的完成,不仅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而且表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和运动变化。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每种理论都有一定的抽象性,科学的抽象都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只有将理论产生的条件和发展的历史搞清楚,才能真正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在作为哲学问题的主体和客体方面,科学的认识成果要与具体化的人类活动相符合。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则概括出了科学理论产生的整体性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理论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

(三)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

恩格斯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对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作了简单阐释,即思想进程的轨迹紧跟着历史的脚步,思想进程的发展和深入仅仅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理论前后连贯上的一种形式反映,这种反映不是自然的,而是遵循现实历史过程的规律不断修正。《资本论》第一卷中经济范畴的逻辑顺序是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典范: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一般趋势,这与资本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规律相符合。然而,马克思并非处处使逻辑拘泥于现实,而是抓住历史中内在、本质和必然的东西。因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不是绝对的,二者只能是大体的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六个二级学科。六个二级学科在研究内涵和研究范围上不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综合整体上对马克思主要基本原理的内涵、实质和逻辑联系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新的理论成果反映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以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为视角,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思潮;“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具体研究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问题,系统梳理总结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进程和规律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侧重于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是六个二级学科研究内容的前提和基础,二级学科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要求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决定了其理论学科的整体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需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学科的整体性以及理论方法的整体性四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原则,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后,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文本去寻求解决实践问题的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雷声.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J].甘肃社会科学,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