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2:15

服务实体经济调研篇1

   调整担保方式,开发特色产品,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邮储银行成立之初,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认为小微企业贷款市场潜力巨大,但针对小微企业行而有效的金融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尤其是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县域的小微企业的服务更是缺乏。而这些遍布在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小微企业客户分布分散、风险也相对分散,与邮储银行的机构、人员能力匹配性较好。因此,在产品设计与推广重点上,邮储银行瞄准“弥补金融空缺”:将小额贷款确定为核心的战略性业务,把小企业贷款确立为长期、重要的战略性业务。大庆邮储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已覆盖全辖区域,推出了商户小额贷款、小企业主个人商务贷款及小企业法人贷款等服务小微企业的系列化信贷产品。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特点,邮储银行设计了额度循环支用的贷款使用模式和灵活的还款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小微企业节省利息开支,降低融资成本。为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还将陆续推出保证、联保、房产抵押、设备抵押、经营权抵押、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担保方式,真正做到“贷动小企业,赚动大未来”。自开办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以来,截至2012年9月末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9237笔,投放金额20.39亿元,小微企业客户切实得到了实惠,给当地金融市场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产品功能难以满足需求。一是信贷品种单一。主要是提供小额短期贷款,仅限于解决短期资金需求,不能满足农村多元化的信贷需要。二是额度小。现有贷款额度与充分满足发展养殖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量相比,仍有较大缺口。三是利率高。目前涉农贷款月息最高达1分3厘(年利率15.84%),远超过城市居民贷款利率。四是期限短。目前农贷产品约期通常是每年的3-11月,由于期限短,农民无法在价格最好的时期出售粮食,贷款约期与农业生产、销售的周期不相适应。养殖业与加工业的资金流转周期较长,通常在1到3年,不到1年期的贷款不能满足需求。

   (二)信贷管理薄弱,操作不严谨。一是贷款调查“形式化”。部分信贷人员对农户调查流于形式,仅仅是让农户填一下农户贷款档案表,并没有深入分析或跟踪掌握农户信息档案变动情况,甚至有些不做实地调查,仅有农户自己提供的调查数据,使贷款的真实用途及使用情况失去了监控。二是贷款信用等级评定“随意化”。部分信贷人员不能认真对待信用评定工作,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上不能根据当事人的经济实力、人品、信誉、从事的行业等方面进行评定,而是敷衍了事,随意性较大,导致部分农户贷款与实际使用情况不相符,贷款种类划分不准。三是操作不严谨。部分借款人为凑足规定的联保户数量,拉拢个别非自愿人员组成联保组,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保,但基层金融机构有未对这类联保组进行严格审查的现象,一旦贷款出现风险,极易出现联保户之间相互扯皮,不负保证责任的局面。

   (三)企业素质有待提升。一是小微企业自身营利能力不足。大部分小微企业处于生产链低端,效率低,利润微薄,市场竞争力较弱,营利水平有限。二是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部分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随意性较大、缺乏审计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计难度。另外,部分小企业主素质和信用意识不高,时有拖欠贷款利息,逃废银行贷款等情况。三是企业自有资产少。部分小企业基本是小作坊作业,仅有一些加工机具,规模稍大的也是租赁厂房经营,贷款抵押物不足。

   二、建议及措施

   (一)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多渠道增加农村信贷资金供给。大庆邮储银行要按照自身的市场定位和支农方向,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农户资金需求的支持,积极服务“三农”。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和引导农村地区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信用担保公司和各类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发挥公司和协会聚集资金能力强,与市场连接紧,对市场信息判断准的特点,带动广大农户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优势。

   (二)积极探索,着力解决农村贷款抵押物缺失问题。如针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季节性强,需求量大等特点,积极开办和推广存货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针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种养基地存在着原料供应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紧密联系的特点,由龙头企业、农民企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农户资金周转问题。

   (三)发挥各方力量,不断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大庆邮储银行应与地方政府、社会中介、公检法等部门加强联动,协同发挥力量,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农户的信用意识。建立鼓励诚信、惩罚失信的奖惩机制,增加违约成本,全力打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四)健全制度,严把信贷管理防线。一是健全农户贷款档案。真实、全面地对借款人的资信、经济实力、经营状况、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动态记录和监督,逐步实现档案电子化管理,增强信息共享。二是健全各类管理台账。规范统计口径,定期复核台账内容,确保信贷信息真实全面。三是严格风险防范管理,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信贷岗位考核、问责机制,明确信贷人员责任,加大监督、查处力度,严肃追究形成不良贷款的责任人。

服务实体经济调研篇2

abstract:theserviceindustriesincollegesandsocialdevelopmentoflocaleconomicaretheneedsofuniversities,industryandsocialdevelopmentoflocaleconomic.thecollegeisserviceprovider,andcommunicatorbetweenindustriesandlocaleconomicsociety.Constructingitsinternalmotivemechanismistheneedofservic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thispaperwillconstructcollege'sinternalmotivemechanismfromaspectsofmechanismsoftalentstraining,scientificresearch,serviceandsafeguard.

关键词:普通高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机制

Keywords:college;industries;localeconomicsociety;internalmotive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38-02

0引言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所提供的服务均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国家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更需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为解决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重复设置、资源分散、办学效益低下、学科结构单一等问题,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00年对252所普通高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本科院校199所。其中,合并32所,划转教育部管理36所,划转地方管理127所[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成后,这些高校在行业、政府、社会之间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总体来看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1.1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很多高校抓学术,轻服务,进而导致高校与社会严重脱离。第二,高校社会服务的定位不明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高校忙于扩大招生规模,未能及时定位。服务定位直接决定服务质量,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从而导致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第三,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许多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差,其社会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缺少话语权,同时在服务的技术层次上一般以中间技术为主。第四,社会服务效益低。从经济效益上讲,高校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获得的经费有限;从社会效益上说,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评价、社会赞誉不高。最后,普通高校因其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使其学科专业和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高校很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优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解的偏颇,也与高校在走向社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行为有关。

1.2高校服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通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做出了贡献。但目前主要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改制后,高校学科结构发生变化,总体呈现出“多科化”、“去行业化”甚至“综合化”的趋势,削弱了高校传统的学科专业特色,使得高校渐渐远离行业。第二,高校与原行业之间的沟通渠道狭窄。高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不断被弱化,进而原行业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扶持也日趋减少,从而导致高校发挥传统特色优势、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进一步缩小。第三,高校来自原属部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锐减。改制后,使原行业部委对这些高校的支撑弱化,经费投入减少甚至取消,政策上也没有倾斜。最后,高校本身对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普通高校实力下滑,导致这些高校对原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行业优势日益消退,甚至产生了不断被边缘化现象。

总之,高校服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以上问题,多源于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探究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内部动力,旨在更好地满足行业和地方的服务需求,形成普通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良好的内部动力机制。

2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及相互关系

所谓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服务系统内部各主体对服务产生的内驱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只有把外部动力因素的作用真正转化成内在动力,才能实现其动力功能,形成真正的服务动力。

2.1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包含了三个主体,即普通高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下面就从服务的三个主体来阐述其内部动力因素。

2.1.1普通高校内部动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普通高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政府在加大对教育力度的同时,也对普通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通过评估等手段,来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若办学水平不能达到一定要求,就会被淘汰出局。普通高校相对底子薄,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二是,高校之间竞争激烈加剧。全国有一千多所高校,高校之间竞争激烈。普通高校在政策上倾斜、师资队伍建设、生源及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无法同中央部委所属的重点高校相比,从而导致资源更倾向于实力强的名牌高校集中。三是,民办高校、私立高校等多种形式的高校迅速崛起,电大、自考、成教、函授等不同办学层次冲击着普通高校。普通高校求生存,谋发展,就需要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原所属行业,拓展自身特色,同时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与地方的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通过服务,获取资源。因而,普通高校需要以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来获取资源以谋求发展。

2.1.2行业内部动力近几年来,我国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低碳经济已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这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具有本行业齐全的学科专业门类、综合的行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与行业企业联系密切,与行业协会、学会和行业科研院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较深的感情,在本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着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跨度大的学科交叉以及数量巨大、源源不断脱颖而出的创新型人才,使其在探索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在制定行业科技发展规划、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而且,普通高校能够无私地、全心全意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服务。积极承担的科研任务,且大多数均有较明确的为行业中长期共性关键技术服务的应用目标。其科研团队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人员来自工程或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实践,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1.3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信息的创新、处理、应用等因素的整合能力[2]。而作为面向社会,竞争性地提供知识产品、教育培训和科技服务的社会组织,普通高校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等方面恰好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当地社会对普通高校也就不断产生新的期望和要求,要求高校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为其解决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和领导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职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会整合地方的各类教育科技资源,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积极地对普通高校的社会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的行为,客观上也构成了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强大牵引力。

2.2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之间相互关系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三大主体的内部动力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系统。在服务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会随时产生多种作用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动、推动作用,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产生阻滞服务的进行。所以,在服务过程中,应仔细深入研究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所涉及因素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系,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使各动力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积极作用,避免各因素的消极作用,以形成利于服务健康运行的合力,推动服务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在这个系统中是以普通高校为纽带,服务行业与地方,同时通过服务,又拓展了行业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因而,构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的构建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涉及三个主体以及多个层面,是个复杂的系统。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构建其内部动力机制。

3.1人才培养机制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自身原行业高校特色和行业的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积极探索“3+1”模式,确定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教育上,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安排上,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各专业的特点,抓好预测并事前设置,部分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从而毕业生毕业后就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研究生培养上,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沟通与联系,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计划,并组织该项计划的实施,积极制订、实施高校为地方企业和行业培训人才,并为企业员工和行业系统单位员工开设学分或非学分课程的计划,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3.2科研机制科研要面向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与地方企业搞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地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①科研工作紧紧围绕行业和地方社会发展的重点,促进行业和地方重大问题科学地解决。普通高校的科研只有紧紧围绕“科教强省”、“科教兴市”等地方发展战略,从原行业和本地区资源出发,注重捕捉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地对策研究,才能找到三者相互发展的“耦合点”,更好地服务于原行业和本地区的建设发展。②建立成果对接机制,提高行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成果的对接机制实质上就是成果的流通渠道,普通高校要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要积极邀请或聘请社会、企事业和行业方面人士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在科研计划、科研立项,乃至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努力与行业和地方联合,加快产学研合作,从而取得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并要加强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的信息沟通,如积极参加技术交易会、网路信息沟通、开展厂校联合等。

3.3服务机制为了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普通高校还应建立一些实体性或半实体性的专门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或实施校地、校企合作事宜。这些机构包括: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合作研发机构、信息咨询中心、校企联络办事处、董事会等。

3.3.1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提供成果转让一站式增值服务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三边合作中,普通高校可更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等活动中,为此,可建立专利技术推广机构。美国许多大学都建立了大学专利公司,专门提供技术转让服务,推销科研成果,同时也帮助大学教师确定商业上可能有利的研究项目,承担各种专利任务[3]。这样可以凭借行业和地域优势,加强横向联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3.3.2以互补性为基础,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共建研究开发中心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一些高新技术、尖端技术项目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技术交叉集成性,开发难度大、耗资大、风险大,共建研发中心可以共同承担的。

3.3.3信息咨询中心普通高校是行业和区域信息中心,理应成为行业和政府的智囊团、行业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参谋。普通高校应该主动接受行业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委托,组织有关科技人员,为他们进行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对策及其它专门的重大决策,或重要产品的研制、开发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制订确实可行的方案,为行业与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3.3.4校企联络办事处联络办事处是实现高校与行业、地方“对接”的重要平台。学校设立企业联络办公室,帮助教师与行业、地方企业牵线搭桥,以便建立固定的、畅通的联系渠道。

3.3.5高校董事会和校友会普通高校应通过建立董事会密切与行业、地方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与行业、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行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相互协作与支援。同时,董事会和校友会是普通高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学校的重大事项应该由董事会参与,使普通高校更好地适应行业与地方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校友会可以协调高校与行业、社会的关系。

3.4保障机制普通高校要长期、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就高校科研状况而言,目前普通高校中有很多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主要是职称评定,看重论文的发表与成果的评审与鉴定,忽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缺少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因而,普通高校要发挥自身管理机制灵活的优势,调整政策,整合资源,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他们积极为为行业和地方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从管理体制而言,目前部分普通高校既接受教育系统纵向管理,又接受地方政府横向管理,束缚了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能力的全面发挥。为此,在管理权限上,要扩大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决策统筹权,让地方政府通过经费评估、监督等手段调控高校,使高校主动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教育法规上,既要明确对高校与社会双方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又要对高校内部在为行业和地方建设服务中的人员编制、职称评定、收入分配、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保障服务地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服务实体经济调研篇3

关键词:城市化服务业发展

城市化发展为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服务业的发展则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由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呈现的规律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之后,往往会进入一个缓慢发展过程,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服务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举措。所以在城市化背景下考察服务业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促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使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需求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化和服务业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虽然应用的方法和角度存在一定差别,但都一致认为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种一致性也存在着内部差别,即是城市化带动服务业发展,或是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还是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现根据这种差别展开如下分析。

(一)城市化推动服务业发展

H.钱纳里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研究了1950年-1970年间100多个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服务业劳动力份额也不断提高。Singelmann(1978)最早认为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因为城市设施为服务产品的供需双方直接面对面提供了条件。通过对七个工业化国家1920~1970年的劳动力转移情况的实证分析,他发现城市化是促进一个国家从农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要因素。此外,城市化还促进了政府服务和其他非营利服务行业的发展。Daniels等(1991)分析检验了美国大、中、小城市的区域服务业成长过程,认为城市形成的区域性市场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提升。Harris(1995)证明了城市是服务业中许多行业的核心载体。Yoshimaaraki等(1997)的研究显示城市化促进了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增加。tiffen(2003)的研究表明服务业将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而得到较快的发展。Chan等(2006)认为城市化推动了服务业的扩张,进而刺激了服务业的产出和就业的增加。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Singelmann(1978)、Daniels等(1991)、Harris(1995)、Yoshimaaraki等(1997)和Chan等(2006)强调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化

moir(1967)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与城市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他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低级阶段,城市化与第二产业联系更为紧密,而在发达阶段城市化则与服务业的劳动力份额的联系更为紧密。这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更大。Vance(1970)认为服务业具有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门类众多、手工操作比例仍然很高等特点,这使得服务业不可能像工厂那样可以大规模地向郊区迁移,并且只有在城市中才能找到所需的大量不同性质的劳动力,因此服务业在就业中占的比例越高,城市化水平就越高。Black&Henderson(1999)对城市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第二产业、服务业对城市化有不同影响,在不同的城市规模上城市的主导产业类型存在差别,服务业对城市化推动作用更强。

Vance(1970)强调的是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化水平的显示作用。而moir(1967)和Black&Henderson(1999)则强调服务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不同的是前者考察立足于经济发展阶段,而后者强调城市规模变化。

(三)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配第研究成果基础上,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条件》一书中提出配第-克拉克定律。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这样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分布在第一产业逐渐减少,在第二、三产业将不断增加。他还认为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这种变动是由于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以及人们向高收入产业移动的倾向造成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Gnp之父”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国民收入对产业结构演变作了进一步分析,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都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总体上升,但劳动力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国民收入的相对比较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这说明服务产业具有很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性。Riddle(1986)利用1981年的截面数据对中等收入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messina(2004)应用面板数据对oeCD成员国制度与服务业就业进行分析,认为政府部门规模、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克拉克、库兹涅茨等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农业部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都呈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服务业部门)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则显上升或大体不变的趋势,而城市化水平通常由非农产业部门劳动力或国民收入所占比例来进行衡量。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呈上升趋势,而服务业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这进一步体现了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是一种协调共进的关系,特别是以劳动力指标进行衡量时这种关系更突出。Riddle(1986)和messina(2004)都认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同时也要求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从以上文献分析可以看出国外有关城市化和服务业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不少,不管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都认为城市化和服务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有关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方面的论证相对较少。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有关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晚,经过分析发现所有的研究按照不同的侧重点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

(一)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实证研究也有规范分析,还有实例分析,但都一致认为城市化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江小涓等(2004)在研究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以及服务业加快增长的潜力过程中,认为城市化水平是影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重要因素。李辉(2004)在分析了我国各省1998-2002年的增长数据后,发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同时发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高敏(2005)具体分析了我国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对服务业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为:(1)较差聚集效应的农村城市化模式不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2)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发展道理抑制了生产的发展空间;(3)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间接抑制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郭文杰(2006)利用现代经济计量方法构建多变量的模型,采用中国1978-2004年度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与城市化等经济因素的综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城市化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引致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产业集聚的邻近效应节省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从业人员结构的改变最终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卿前龙(2006)析了城市化对休闲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李井奎等(2007)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其分析结果再一次应证了服务业具有较高的空间集中度,并且受城市化因素的影响较大。李勇坚等(2008)在分析户籍制度、城市化与服务业增长关系时,考虑了城市化滞后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教育在所有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投资方向―通过低成本、高速度的教育,将农民推进城市”的观点。

(二)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谢文惠(1996)认为不同的产业类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也不一样,农业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服务业是城市的后续动力。钱敏泽(2001)认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由于第二产业与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使非农就业比率不断上升造成的。李健英(2002)认为服务业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经济源泉和后续动力。俞国琴(2004)认为服务业发展会增强城市的吸纳能力,有利于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曾国平、曹群(2005)的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整体保持了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并具备了继续扩大就业的潜力。曾芬钰(2002)认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呈减少的趋势,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速度开始快于第二产业,因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直接转移到城市服务业中,加速城市化进程。另外,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整体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发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秦宪文(2004)认为社会化大生产需要配套的服务性行业,如金融保险、通讯科技、商品流通与市场营销行业、以及休闲娱乐、教育医疗等体现城市功能的行业,服务业的发展满足了这种需求,能够使城市经济聚集效益和扩散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彭荣胜(2006)通过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证明了服务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祁苑玲(2003)指出当今世界服务业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途径。都沁军(2005)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质量和增加城市化的动力。

(三)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

林汉达(1998)认为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会影响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过小的城市难以形成较强的人口聚合效应与规模效益,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有利于加速市化进程。李健英(2002)认为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基础,服务业是城市重要的经济源泉和后续动力,服务业与城市化之具有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杨宜勇(2005)认为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非农就业增长,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而城市化的发展也促进服务业的较快扩张。同时他指出从二者发展的逻辑顺序和长期进程来看,主要趋势是先有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然后有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城市化率的上升。晏维龙等(2004)对商品流通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具有纵向和横向强相关性。郑吉昌等(2004)也对服务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季斌(2007)以1985-2003年的时间序列指标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南京市城市化水平和城市服务业发展的联系,分析表明两者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即一方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城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刘维奇(2007)分析了我国服务业与城市化的相关性,认为城市化使服务业产业化成为可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促使自我服务向社会服务转移;服务业的发展直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是城市化进程中吸纳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唐德才等(2008)应用理论模型对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一方面城市化水平提升促进服务业产值增加,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赵卫明等(2008)以浙江省为例对经济快速增长、地域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域结构的演化包括两个最为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二是空间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表现为服务业比重的持续上升,空间结构的高级化表现为城市化过程。二者相互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外研究还是国内研究,都体现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系统关系。从城市化推动服务业发展来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必然会出现新的发展机遇,虽然可能会存在某些因素影响服务业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但从长远来看城市化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是必然的。因此,如果能够对这些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则可能会缩短这个曲折的过程。从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来看,当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则可以使城市化水平向更高、高深层次推进。从城市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来看,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相适应并不断向前发展将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如果城市化水平发展过快,就要充分发挥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如果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城市化发展过快,那么就要充分发挥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以实现城市化和服务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15.

[2]李辉:《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财贸经济》2004年第7期,第16-19页

[3]高敏.中国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制约作用分析[J].经济经纬,2005(4):51-53

[4]郭文杰.服务业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9):91-97.

[5]卿前龙,.城市化与休闲服务业的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

[6]李井奎.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学刊,2007(1):172-177

[7]钱敏泽.非农就业比率与城市化水平关系的比较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8):24-28.

[8]李健英.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相关性的中外差异分析[J].南方经济,2002(8).37-41.

[9]俞国琴.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4,(12):58-63.

[10]曾国平,曹跃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2):30-33.

[11]彭荣胜.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54-58

[12]李勇坚,夏杰长,.户籍制度、城市化与服务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9)

[13]杨宜勇,顾严,魏恒.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相关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5,(4):5-12.

[14]晏维龙.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4(2).75-83

服务实体经济调研篇4

20xx年是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之年,江西调查总队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以“三个提高”为主线,着力在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方式、夯实服务基础上下足功夫,全力开拓江西统计调查事业的新局面。

(一)创新服务理念

统计调查部门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要积极创新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统计调查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不仅要敢于表态,更要善于表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判断,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重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调研,“快、精、准”地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成果。

(二)增强服务能力

增强调查服务能力,就是要着力提高数据质量,加强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今年我们工作要的重点有:一是根据现行抽样调查网点的现状,加强对提高调查网点代表性的研究,结合全省农村住户、城镇住户和规下工业等调查样本轮换,研究各调查主题制度方法的配套改革,不断改进各主题网点调查数据收集方法,进一步提高调查数据质量。二是在提高数据采集、监测、处理、审核、评估、应用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三是高质量完成常规调查任务。如:农民工流动监测调查、企业景气和规模以下工业调查、各种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入、粮食产量、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农村贫困监测等等,并切实提高数据质量。四是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分析,注意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准确的信息、科学的判断和政策建议。

(三)拓宽服务领域

今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开基之年,江西调查队系统围绕“创业服务年”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开展优势产业、低碳经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培育发展情况和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资源与环境、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调查研究,加强对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全民创业情况和企业景气等的动态监测。同时在服务对象上,由单纯为领导、部门服务向为全社会服务转变。把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产品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按照“内容更丰富,数据更翔实、用户更广泛”的要求,努力延伸统计信息社会公众的服务平台,通过统计网站、《江西调查》、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公开各类统计指标诠释、热点统计调查信息,努力拓宽服务对象。

(四)优化服务环境

我们今年注重打造调查服务的软环境,努力把江西调查队系统建设成为服务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四型”机关,在系统内营造“争做服务型干部、创新型干部、务实型干部、廉洁型干部”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学习,增强统计调查能力。要在总结调查队组建四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思想、意识、观念进一步转变到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上来;加强统计业务知识和经济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提高数据质量、做好统计调查工作的能力。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调查队系统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完善各级调查队领导班子考核机制。继续加强业务建设和人才培养,落实《江西调查队系统人才工作规划(-2013)》,充实业务人员力量,提高一线调查人员的比例。为“三个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服务实体经济调研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原则

作者简介:张云霞(1973-),女,湖北罗田人,江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5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07-02

一、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满足知识经济的兴起、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增强,但同部委直属高校或西方发达国家的地方高校相比,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起步晚、实力弱,在管理和建设方面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问题。

1.外部管理问题

由于我国地方高校主要由政府管理,所以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对地方高校干预过多。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以及地方高校本身基础薄弱,当前我国政府对大学开展社会服务仍然干预过多,不利于调动各类机构开展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制约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在一些重大社会经济决策方面,政府也很少听取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缺少对地方高校的引导和激励。

二是政府对地方高校的资金投入不足。我国教育投入一直不足,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的投入更加式微。政府投入往往过多考虑经济效益,对地方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不太重视,对地方高校的经费和物质支持不够,这必然会影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另外,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中,政府往往侧重于地方高校的物质建设及形象工程,对智力投入不足,不能很好地利用地方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从而阻碍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

三是政府对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缺乏指导与协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高校与企业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机构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地方高校可以利用知识主动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也可以为地方高校提供训练和应用场所,促进高校发展。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有利于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然而在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由于政府的缺位,使得校企双方的合作难以为继或扩大。

2.自身建设问题

影响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高校自身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非理性的办学定位及办学规模造成资源浪费。任何大学都必须从现有的实力和条件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办学定位。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对自身的性质、特点、师资力量、办学设施等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不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千方百计拔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从长远来看,地方高校定位的不切实际必然会导致它丧失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难以形成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型教育体系。

二是趋同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科和专业是高校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领域、范围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规模决定的。但是,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受到很多限制,低水平重复设置比较普遍,不能按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及服务地方,制约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的领域和范围,影响了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是科学研究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由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零星散打,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匮乏,难以形成气候,科学研究总体实力差;一些科研选题全凭个人兴趣或学校要求,脱离社会实际,与市场脱节,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率不高,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水平。

四是地方高校缺乏与地方之间积极互动的主体意识。一些地方高校由于与当地政府、企业间缺乏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没有深入了解当前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展情况、对区域内的资源未能进行很好的分析,对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不了解,因而难以真正把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对当地政府的发展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路径等缺少了解,不了解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使得地方高校难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与社会衔接,从而使得高校社会服务往往是有规划无落实,影响了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

五是服务地方使命感的缺乏以及社会服务机制的不完善。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往往把对社会、市场的教育服务等同于对社会现实需求的简单服从和适应,在服务社会和市场的过程中未能实现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此外,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机制的不完善也不利于地方高校潜在社会服务能力的充分发挥。一部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完善,对开展社会服务者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各部门的职权划分不明晰,管理组织不完善,开展社会服务的队伍“散”、“乱”现象严重,组织协调不力。

二、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对策研究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在优化社会服务职能时必须明确政府宏观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加强高校自身的建设。

1.政府政策引导

一是扩大地方高校的办学自。长期以来,政府对我国地方大学管理过细过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放权,鼓励地方高校发挥各自的优势,自主培养人才,合理配置资源。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政府对地方高校主要进行宏观调控,削弱政府在微观领域的介入范围和力度。政府部门在制订教育方针、发展战略、组织协调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大学社会服务系统的建立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信息平台的搭建,在高校与社会之间充当中介,建立透明的市场体系。

二是在财政和税收政策上扶持地方高校。一方面,各级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对地方高校资金投入的法律保障体系,以确保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能够足额按时到位,保证地方高校持续稳定发展,保证其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制订相应的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对地方高校进行投资,逐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投资体制。同时,对于地方高校技术成果的转化项目要给予税收政策上的优惠。

三是促进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最终要在企业实现,大学介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形式。在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中,政府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使地方高校与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加强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还可以鼓励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允许并支持地方高校和企业的专家教授、技术人才进行考察和调研;协助和组织地方高校和企业联合培训在职人员。

2.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自我优化

一是转变观念,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地方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创新思路,打破单一服务模式,坚持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意识,树立合作双赢的服务观,走多方面开展服务之路。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摒弃为办学而办学的观念,应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以大学的精神文化辐射和影响社会。

二是合理定位,转变发展方式。地方高校的准确定位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引导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地方高校在进行定位时,必须坚持从学校自身的条件出发,考虑人才培养的规格,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类型和层次,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办学目标上,地方高校必须针对地方当前和长远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包括专业、类型、层次、规模等在内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明确办学目标。另外,在进行定位时,还要考虑自己的办学特色。只有找准自己的方向,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地方需求,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学校才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专业建设。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为地方社会提供服务,而合理的专业是实现这些服务职能的重要保证。要结合地方实际和自身基础,利用地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找准适合自己的学科发展方向,设置对口专业,建设自己的特色专业,发挥专业的龙头作用和品牌效应,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是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学校要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性、开发性研究并重的原则,紧密结合学校和地方的实际,立足于地方需求,从地方特有的资源出发,根据地方的需要调整研究方向,优化科研平台,培育具有地方特点的科研特色。地方高等学校科研部门应该积极牵头,搭建科研平台,为服务企业提供硬件保证。同时高校采取多种灵活的科研方式,为地方提供人才、技术和咨询等服务,利用高科技成果吸引企业投资,为地方创造财富。而企业可以依托高校科技力量,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校企合作,促使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地方社会和高校的双赢。

五是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不是权宜之计,必须构建和完善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机制。社会服务机制涉及观念、政策、措施、操作方式等方面及其相互联系,要在科学的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形式等方面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强化提供服务的条件和能力。

三、我国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职能应坚持的原则

1.人才培养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高等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和探究高深学问为主要内容的培养高层次优秀职业人员的活动。从职业人员的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的塑造到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门化趋势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知识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使命――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不论时代怎样变化,高等教育始终以人才的培养为基本核心。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高校既承担着保存和传递知识的使命,又承担着创造和应用知识的使命,而这些作用的发挥最终需要通过人才的培养来实现。只有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在我国大学的外部规律中,社会服务主要以有偿服务为主,缺乏公益性。这主要是因为大学面临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为了自我维持而不得不采取这样的策略。高校社会服务的有偿性使得一些地方高校产生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创收上,过分强调高校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严重背离了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偏离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作为负有为人类社会及其未来培养人才和发展学术崇高职能的大学,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是责无旁贷的。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履行,将不利于大学的维持与生存。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社会服务,同时也为了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地方高校应该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倾向,做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统一。

2.突出特色

地方高校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时,要考虑差异性,根据学校自身的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扬长避短,打造社会服务的强项和品牌,克服同质化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特色是战斗力,特色是生产力,要异峰突起,出奇制胜,要在异和奇上做文章。”①地方高校突出特色是满足社会发展要求,适应地方经济区域化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积极融入当地经济建设,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充分了解服务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才市场、民众需求等状况,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可靠、互利的合作关系,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全方位服务于社会。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特色是地方高校长期追求的目标。

3.地方与高校共赢

坚持以社会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高校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建立协调的职能体系。地方高校要从本校和地方实际出发,把产学研结合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地方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地方研究群体,使学校的科研更加贴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与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和项目研发等各类科研课题,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自身以及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协调发展。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地方大学在开展服务活动时应该面向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理顺各级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关系,协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加强自身的建设,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地方高校与社会的共生和双赢,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谋划发展,规划未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董云川.论中国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张云霞.教育功能的社会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5]朱国仁.从“象牙塔”到社会“服务站”[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服务实体经济调研篇6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原则

一、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满足知识经济的兴起、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增强,但同部委直属高校或西方发达国家的地方高校相比,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起步晚、实力弱,在管理和建设方面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问题。

1.外部管理问题

由于我国地方高校主要由政府管理,所以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对地方高校干预过多。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以及地方高校本身基础薄弱,当前我国政府对大学开展社会服务仍然干预过多,不利于调动各类机构开展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制约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在一些重大社会经济决策方面,政府也很少听取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缺少对地方高校的引导和激励。

二是政府对地方高校的资金投入不足。我国教育投入一直不足,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的投入更加式微。政府投入往往过多考虑经济效益,对地方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不太重视,对地方高校的经费和物质支持不够,这必然会影响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另外,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中,政府往往侧重于地方高校的物质建设及形象工程,对智力投入不足,不能很好地利用地方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从而阻碍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

三是政府对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缺乏指导与协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高校与企业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机构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地方高校可以利用知识主动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也可以为地方高校提供训练和应用场所,促进高校发展。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有利于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然而在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中,由于政府的缺位,使得校企双方的合作难以为继或扩大。

2.自身建设问题

影响我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高校自身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非理性的办学定位及办学规模造成资源浪费。任何大学都必须从现有的实力和条件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办学定位。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对自身的性质、特点、师资力量、办学设施等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不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千方百计拔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从长远来看,地方高校定位的不切实际必然会导致它丧失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难以形成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型教育体系。

二是趋同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科和专业是高校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领域、范围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规模决定的。但是,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受到很多限制,低水平重复设置比较普遍,不能按照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及服务地方,制约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的领域和范围,影响了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是科学研究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由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零星散打,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匮乏,难以形成气候,科学研究总体实力差;一些科研选题全凭个人兴趣或学校要求,脱离社会实际,与市场脱节,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率不高,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水平。

四是地方高校缺乏与地方之间积极互动的主体意识。一些地方高校由于与当地政府、企业间缺乏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没有深入了解当前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展情况、对区域内的资源未能进行很好的分析,对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不了解,因而难以真正把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对当地政府的发展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路径等缺少了解,不了解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使得地方高校难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与社会衔接,从而使得高校社会服务往往是有规划无落实,影响了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

五是服务地方使命感的缺乏以及社会服务机制的不完善。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往往把对社会、市场的教育服务等同于对社会现实需求的简单服从和适应,在服务社会和市场的过程中未能实现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此外,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机制的不完善也不利于地方高校潜在社会服务能力的充分发挥。一部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完善,对开展社会服务者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各部门的职权划分不明晰,管理组织不完善,开展社会服务的队伍“散”、“乱”现象严重,组织协调不力。

二、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对策研究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在优化社会服务职能时必须明确政府宏观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加强高校自身的建设。

1.政府政策引导

一是扩大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长期以来,政府对我国地方大学管理过细过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放权,鼓励地方高校发挥各自的优势,自主培养人才,合理配置资源。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政府对地方高校主要进行宏观调控,削弱政府在微观领域的介入范围和力度。政府部门在制订教育方针、发展战略、组织协调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大学社会服务系统的建立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信息平台的搭建,在高校与社会之间充当中介,建立透明的市场体系。

二是在财政和税收政策上扶持地方高校。一方面,各级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对地方高校资金投入的法律保障体系,以确保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能够足额按时到位,保证地方高校持续稳定发展,保证其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制订相应的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对地方高校进行投资,逐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投资体制。同时,对于地方高校技术成果的转化项目要给予税收政策上的优惠。

三是促进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最终要在企业实现,大学介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形式。在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中,政府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使地方高校与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加强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还可以鼓励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允许并支持地方高校和企业的专家教授、技术人才进行考察和调研;协助和组织地方高校和企业联合培训在职人员。

2.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自我优化

一是转变观念,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地方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创新思路,打破单一服务模式,坚持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意识,树立合作双赢的服务观,走多方面开展服务之路。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摒弃为办学而办学的观念,应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以大学的精神文化辐射和影响社会。

二是合理定位,转变发展方式。地方高校的准确定位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引导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地方高校在进行定位时,必须坚持从学校自身的条件出发,考虑人才培养的规格,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类型和层次,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办学目标上,地方高校必须针对地方当前和长远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包括专业、类型、层次、规模等在内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明确办学目标。另外,在进行定位时,还要考虑自己的办学特色。只有找准自己的方向,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地方需求,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学校才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专业建设。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为地方社会提供服务,而合理的专业是实现这些服务职能的重要保证。要结合地方实际和自身基础,利用地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找准适合自己的学科发展方向,设置对口专业,建设自己的特色专业,发挥专业的龙头作用和品牌效应,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是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学校要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性、开发性研究并重的原则,紧密结合学校和地方的实际,立足于地方需求,从地方特有的资源出发,根据地方的需要调整研究方向,优化科研平台,培育具有地方特点的科研特色。地方高等学校科研部门应该积极牵头,搭建科研平台,为服务企业提供硬件保证。同时高校采取多种灵活的科研方式,为地方提供人才、技术和咨询等服务,利用高科技成果吸引企业投资,为地方创造财富。而企业可以依托高校科技力量,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校企合作,促使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地方社会和高校的双赢。

五是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不是权宜之计,必须构建和完善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机制。社会服务机制涉及观念、政策、措施、操作方式等方面及其相互联系,要在科学的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形式等方面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强化提供服务的条件和能力。

三、我国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职能应坚持的原则

1.人才培养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高等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和探究高深学问为主要内容的培养高层次优秀职业人员的活动。从职业人员的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的塑造到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门化趋势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知识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使命——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不论时代怎样变化,高等教育始终以人才的培养为基本核心。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高校既承担着保存和传递知识的使命,又承担着创造和应用知识的使命,而这些作用的发挥最终需要通过人才的培养来实现。只有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在我国大学的外部规律中,社会服务主要以有偿服务为主,缺乏公益性。这主要是因为大学面临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为了自我维持而不得不采取这样的策略。高校社会服务的有偿性使得一些地方高校产生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创收上,过分强调高校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严重背离了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偏离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作为负有为人类社会及其未来培养人才和发展学术崇高职能的大学,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是责无旁贷的。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履行,将不利于大学的维持与生存。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社会服务,同时也为了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地方高校应该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倾向,做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的统一。

2.突出特色

地方高校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时,要考虑差异性,根据学校自身的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扬长避短,打造社会服务的强项和品牌,克服同质化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特色是战斗力,特色是生产力,要异峰突起,出奇制胜,要在异和奇上做文章。”①地方高校突出特色是满足社会发展要求,适应地方经济区域化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积极融入当地经济建设,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充分了解服务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才市场、民众需求等状况,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可靠、互利的合作关系,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全方位服务于社会。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特色是地方高校长期追求的目标。

3.地方与高校共赢

服务实体经济调研篇7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经济协调度;芜湖市

一、引言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研究得到广泛开展,但大多侧重于流域、草地、湿地、矿区或经济发展热点区域。同时,基于LUCC数据,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

沿江中小城市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优越的地理区位,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地区经济面临全面发展的机遇,但其发展也面临着空间功能整合、生态环境保护、岸线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探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尤为必要。本研究以长江下游南岸芜湖市为例,从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视角,系统研究其2000-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经济协调度的影响。

二、研究区概况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7°58′-118°43′,北纬30°38′-31°31′之间,东与宣城市相邻,西与巢湖市隔江相望,西南与铜陵市、池州市相连,北与马鞍山市相接。境内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岗地和丘陵为主。

2010年全市总人口229.5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5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108.63亿元,人均GDp48306元。是安徽省经济、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

三、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材料

土地利用资料来自芜湖市国土局1999-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2009年二调及其更新数据,其他统计资料来自芜湖市历年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根据国家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及研究区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七种土地利用类型。

(二)研究方法

1.生态服务价值(eSV)的确定

(1)生态服务价值系数(VC)的确定。Costanza等提出的价值系数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广泛应用。谢高地等参考Costanza的研究成果,根据中国实情,制定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本文采用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表,并应用Costanza提出的eSV计算公式进行估算。

(2)生态服务价值(eSV)。价值系数按以下原则操作:耕地对应农田,园地取森林与草地的平均值,林地对应森林,水域对应水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对应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eSV=∑(ak×VCk)①

式中:eSV是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ak是研究区第k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VCk是第k种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

2.生态经济协调状态的确定

(1)生态经济协调度(eeH)。eeH指研究期内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率(eSpr)与单位面积GDp变化率(GDppr)之比。

eeH=■??

eSpr=■??

GDppr=■??

式中:eSpi、eSpj分别为研究区某时期始、末年份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yuan・hm-2),GDppi、GDppj为研究区某时期始、末年份的单位面积GDp(104yuan・hm-2)。

(2)生态经济协调状态的划分。参照已有研究成果,按生态经济协调度对生态经济协调状态进行分类,结果如表2所示。

四、结果与分析

(一)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态服务价值(eSV)变化

芜湖市2000-2010年间各年度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如表3所示。

从整个研究期间2000-2010年来看,芜湖市eSV大致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倒“n”型变化:从2000年的50.489亿元减少到2002年的50.305亿元,减少了0.184亿元,至2003年却增加到50.768亿元,从2003年以后芜湖市eSV呈现逐年下降趋势。eSV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芜湖市社会经济发展,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大量农用地、水域及未利用地;eSV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02年以来芜湖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林地面积的增加带动eSV的增长。

从各种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看,构成芜湖市eSV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水域和林地,这与芜湖市“临江而立、北平南山”的地理区位及土地利用格局密切相关。

(二)生态经济协调度变化

芜湖市2000-2010年生态经济协调度情况如图1所示。

芜湖市2000-2010年生态经济协调度变化整体趋势为先增后减的倒“U”字型变化。

第一,快速增加阶段(2000-2003年)。随着2000年芜湖长江大桥的通车,芜湖市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及基础设施用地不断扩张,部分耕地、水域、未利用地被侵占,2002年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使林地面积大幅增加,全市生态服务总价值(SeV)呈现先减后增的态势。但是,与之相应的生态经济协调度却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直到达到最大值0.057,处于低度协调状态。2000-2003年全市生态经济协调度由低度冲突向低度协调转变,这表明尽管这一时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长速度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中存在潜在的生态危机,但经济发展没有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一阶段全市生态经济协调度的逐步优化与全面启动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密切相关。

第二,曲折减少阶段(2003-2010年)。伴随我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实施,耕地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在谋求当地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重点保障区域内耕地及基本农田面积,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以实现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2003-2010年芜湖市盲目以耕地占补平衡为目的的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致使大量坑塘、滩涂、湿地等具有重要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被填垦为耕地,全市生态经济协调度由低度协调向低度冲突转变,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1.芜湖市2000-2010年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总价值波动与生态经济协调度变化在其方向及速度上并不一致,生态服务总价值的减少并不代表生态经济协调度的降低,合理调整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将生态经济协调度保持在稳定的水平,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芜湖市2000-2010年生态经济协调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字型变化趋势,并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0.057),这主要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退耕还林政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时间和强度密切相关。

3.芜湖市2000-2010年生态经济协调度整体上处于低度协调和低度冲突之间,但就其未来变化趋势而言,全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协调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是今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讨论

1.本研究仅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参照已有研究成果对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并没有从系统论角度将气候、地形、土地利用类型内部关系等因素考虑进去,这是今后需要深化的方向。

2.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比较,在生态经济协调状态分类上,以0.5为刻度将生态经济协调状态划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协调,低度、中度、高度冲突更适合于开发建设初期的边疆地区。对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沿江城市应如何确定合理的生态经济协调程度,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ostanzaR.thevalueofecosystemservices[J].ecologicaleconomics,1998(1).

2.谢高地,张亿锂,鲁春霞等.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1(1).

3.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J].应用生态学报,1999(5).

4.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1).

5.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2).

6.许中旗,李文华,闵庆文等.锡林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1).

7.谢高地,张镱锂,鲁春霞等.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1(1).

8.张华,张丽媛,伏捷等.辽宁省滨海湿地类型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湿地科学,2009(4).

9.陈雅琳,高吉喜,常学礼,李咏红.矿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动态评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1).

10.吴后建,王学雷,宁龙梅,芦云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2).

11.吴建寨,李波,张新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7(11).

服务实体经济调研篇8

从领导考察频率来看,总理以26次居于首位,其次是和,分别考察了15次和13次。的考察活动集中在6、7、8月份,主要就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的考察活动主要集中在5月和8月,分别去了青海、云南、江苏,就玉树灾后重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考察调研。的考察活动主要集中在1月和9月,分别去了河北、上海、陕西和广东,主要就“三农”工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考察和调研。

从时间分布上看,1月中央领导考察18次居首位,主要考察各地经济和民生情况。8月、9月分别考察了12次,密集调研考察主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抗洪救灾”、“改善民生”等。4月、7月分别考察了11次,这期间的密集调研考察,是为了指导灾情、防汛抗洪、慰问灾民。

从地区上看,北京市以13次依然位居首位,青海8次位居第二位,广东7次位居第三,上海因为世博的原因也成为中央领导考察重点关注的地方,其他省(市、区)分布相对均匀。

通过梳理2010年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深入各地开展调研的情况,不难看出,中央高层都把民生摆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加以关注,“心系最基层”更加表明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四次密集调研,九大常委考察26省(市、区)共56次

2010年1月14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上海考察,要求上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同一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使经济回升建立在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而此前的200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上海和江苏考察时,则指出“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对于中央领导在长三角的密集考察均以强调“调结构”为主,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解读称:“长三角要承担起整个国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成为具体的试验区”。显然,对于长三角两省一市而言,尽管会面临着经济转轨阵痛期,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

经监测,中央领导第一次密集调研从1月14日至2月27日,考察了个9省(市、区)共12次。

在各方争议中国经济未来是否会“二次探底”之际,3月中旬到5月中旬,中央高层密集到国内省(市、区),就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行考察调研和动员。此次高层调研的范围北至吉林、南达海南、东抵浙江、西赴新疆,几乎遍布东中西重要经济带。而在考察调研过程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被多次提及。

经监测,中央领导第二次密集调研从3月19日至5月16日考察了17个省(市、区)共20次。

自5月份开始,中央高层频繁在全国各地调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轮调研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体现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以及高端制造产业方面。进入6月、7月显得更为密集,中央领导分赴云南、河南、湖南、浙江等9省市,足迹遍布东部沿海、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内陆等区域。尤其是在6月29日至7月9日,11天内中央和地方层面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就达到6次。

从这次经济调研的重点也不难窥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是刻不容缓,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转变的突破口;与此同时,在粮食主产区的重点调研则再次表明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实现2010年宏观调控的目标至关重要。这轮调研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与近期国家批复的区域发展规划紧密联系。在调研中强调,下半年经济调控的主基调是保持政策稳定,核心是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这次年中经济调研中,仔细观察可以看出,中央高层在调研区域的选择上也颇为寻味。东部沿海的长三角、中部的河南和湖南两省以及西部内陆的云南和重庆成为中央高层调研的重点区域,而其中长三角以及重庆更是近期国务院新近批复的区域规划发展地区。

经监测,中央领导第三次密集调研集中在5月13日至7月18日考察了9个省(市、区)共12次。

8月中下旬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等九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密集赴各地考察调研,调研内容涉及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多个方面。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央高层密集下基层,引发各界关注。有分析指出,九常委考察的地点,既有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也有东北的黑龙江,西部的新疆、宁夏,中部的湖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重大战略,如东部沿海地区深化改革开放、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悉数包含在内。这有助于高层了解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情况,更能统筹均衡发展。

经监测,中央领导第四次密集调研从8月20日至9月14日考察了9个省(市、区)共12次。

中央高层心系基层之――农业农村

纵观2010年中央领导的考察和调研,几乎每一次都会深入到当地的农村,可以说这些都是最为基层的组织,也是最能反映出基层建设的地方。高层领导的考察,也恰恰说明了这些基层组织在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方面的与众不同。经监测,中央领导人共考察了26个省(市、区)的136个点。其中,天津东丽区华明镇有两次,青海玉树县结古镇扎西科村、结古镇扎西大同村、结古镇禅古村,因地震有多位领导前往视察灾情、指导抗灾。

天津东丽区华明镇:亮相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在大城市小城镇建设进程中,有两大突出矛盾:一是土地约束,二是资金约束。天津市经过反复调研,一个新的思路应运而生――“宅基地换房”,以此带来城郊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善。华明镇成为首例试点。华明镇亮相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是北方农村唯一中选的新城镇。农民以宅基地换取新建小城镇的住宅,迁入居住。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垦为耕地,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占补平衡。新的小城镇,除了农民居住区外,还规划出一块可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用出让收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

华明镇3000户左右为一个社区,建立大社区管理体制,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管干分离,通过社会招投标选定养管队伍,进行市场化运作;由一个综合执法机构统一负责小城镇行政执法,借鉴“一个警察管到底”的做法,实行“一支队伍管全部”。除此之外,华明镇还建成427座二代阳光节能温室、规划面积7.省略。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将负责24小时接听、记录、分类群众意见建议,并转交至各相关单位进行及时办理、回复并反馈给群众,还将定期对“热线”办理情况按比例抽查回访,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2010年11月9日,在北京调研时,来到政法民声热线服务中心,他要求进一步畅通市民对政法工作的诉求表达渠道,认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把12345热线办成群众的“贴心号”。

杭州余杭“市民之家”: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2010年10月8日,杭州市余杭区“市民之家”正式启用,将集中办理371项审批和服务类事项,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余杭区“市民之家”总建筑面积近15000平方米,分三层,共有34个进驻部门,300余名工作人员。“市民之家”的功能定位是“两个窗口、三个平台”,即要将“市民之家”建设成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窗口,成为政府、市场和社会互动的窗口,成为方便市民的办事平台、政社和谐的互动平台、关注民生的资讯平台。余杭“市民之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方便办事、政社互动、民生资讯和配套服务,比如,集中一批办事部门整体进驻或设立办事点的方式,形成面向市民、满足区域、覆盖全区的为市民提供审批、登记、服务事项的办事平台;提供茶座咖啡吧、自助上网、票务等便民配套服务,为办事市民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2010年3月29日,贺国强在浙江考察期间,前往杭州市综合性政府服务平台“市民之家”了解“杭网议事厅”为民服务情况。贺国强勉励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

鼎城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服务成果深入人心

2007年,鼎城区司法局成立了“鼎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局党组明确一名业务副局长专职负责中心工作,并从基层、公证、法援等业务股室抽调5名业务骨干到“中心”上班。为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鼎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立了热线电话,由具有亲和力的专职律师担任接线员,全天候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并选拔了56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担任“首席人民调解员”;区司法局还抽调了5名业务骨干组成重大矛盾纠纷调处“流动调解庭”,直接负责全区跨乡镇、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矛盾的调处,实行专职、专责、专车,24小时备勤;健全了区、乡(镇)、村三级调解网络,及时、就近为群众提供调解服务。

自2007年成立以来,鼎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共调处各类矛盾2122起,调处成功率达98.6%;全区民事诉讼案件受理较以往同期相比下降967件,防止群体性上访23起,防止群体性械斗27起,防止民转刑案件21起,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2010年8月22日至25日,在湖南考察期间,深入常德市鼎城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考察基层综治、、警务、调解工作,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要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纳入决策程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中央高层心系基层之――文化场所

文明创建是一项民心工程,中央高层下基层调研各类文化场所,旨在进一步树典型,做表率,在营造创建氛围、提高市民知晓率方面,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文化创建带来的实惠。经监测,中央领导共考察了14个省(市、区)的35个点。

中央高层心系基层之――科研机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世界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中央高层十分关心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考察时都要深入科研生产一线,参观并与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各项技术的自主创新。经监测,中央领导共考察了8个省(市、区)的16个点。

服务实体经济调研篇9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产业协调发展,既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条件。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第六位跃居第二位,发展速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罕见。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中国是否也会像其他国家一样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也随之变化。国内外经济环境既带来机遇,也充满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府正积极着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通过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对产业发展和格局优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给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打来机遇。如前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当前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更能创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动力。

“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国服务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工业、农业相比,服务业领域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行政垄断、多头管理、准入门槛明松实严的状况仍然较为突出。“十二五”是我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克难时期,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也应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服务业的发展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从改善政策与体制环境入手,大力促进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

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市场发育不完善、技术水平落后、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单靠市场的调节力量难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加快服务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间协调发展。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应继续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和健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保障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服务业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和活力。

优化资源配置,理顺政府和

市场的关系

综观国内外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我们应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应有选择地加大公共基础实施及技术支撑领域,同时更多将重心放在调整、强化、改善市场机制的“功能性”产业政策,在政府产业激励与制约政策指导下,应建立以企业为资源利用主体、市场为联结平台、价格为交易杠杆的资源配置模式,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性保障。

第一,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绿色考核政策体系、评价标准和问责制度,减轻GDp、财政收入等硬指标考核力度,弱化各级政府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刚性要求,把服务业发展作为地方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营造“服务型”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管制权利,让各项要素资源回归市场。明确政府对资源流动的责任,使之不再作为运动员参与竞赛。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和机制,强化对要素市场主体和行为的监管。

第二,明确政府对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性政策。包括为实现产业赶超,对重点产业实行倾斜性政策;对落后产业政府采取鼓励淘汰的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保护性政策;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合理价格机制形成政策。

第三,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领域,应在体现国家利益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和完善垄断业攻坚改革,并支持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新兴服务领域,构筑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服务业发展的制度障碍,降低交易成本,为多种经济成分平等进入、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第四,加快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增加服务业的供给总量和供给质量。

发挥行业优势,制定服务业

发展目标

服务业涉及面广,行业间差异大,体制和政策环境不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不同的服务行业在促进增长、促进就业、改善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各自作用和优势,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要加强服务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服务、沟通、公正、监督”的作用,使之成为政府与服务企业的桥梁。要明确服务从业资质,规范服务标准,构建服务争端投诉和解决机制,保障服务业从业人员和服务接受者的权益。鼓励有条件的行业推广服务企业规模化、连锁化经营,打造服务市场品牌。

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

创新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第一,积极鼓励服务业原始性创新,抓好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进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加强集成创新,力争形成一批产业带动力强、关联度大、优势资源集成度高的服务业战略性产品。

第二,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同时,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继续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狠抓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形成独立自主的技术开发能力,走向独立设计、开发和生产的发展道路。

第三,健全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健全各类科技力量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宏观协调机制,完善推进自主创新的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

给予税收优惠,建立灵活、

高效和规范的投融资体系

税收优惠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将带来产业内溢效应、产生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和规模经济的激励效应。今后,我国服务业税收激励政策的着重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开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发挥好政府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扩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规模,支持服务业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调研篇10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职业教育改革途径

[作者简介]张能云(197-),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与高职教育;张振山(1978-),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研究与评估;方红彬(1975-),男,河北邢台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管理与运行。(河北邢台0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HB12JY065)、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SD122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在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打造全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这为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建设、产业升级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依据国家相关文件指导精神和要求,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文章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实际,探索促进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原经济区(CpeR)包括河南全境及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部分地区,涵盖我国中原大部,涉及5省30市3县(区),面积近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8亿,地区生产总值达4.2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13.3%和9%。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主体功能明确、文化底蕴深厚、市场潜力巨大,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直言:“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应在国内,应在内需市场较为旺盛的中部地区。”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沃森也这样说过:“中国东南部地区已经发展得很完备了,如果还持续把资金、人才往那里聚集的话,整个国家的发展就会失去平衡……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智慧的选择。”由此可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高职教育在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十”明确提出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目标,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职教育孕育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是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结果,应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发密切,必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高职教育本身的蜕变升级,切实提高高职教育“含金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提出:“作为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和进修的终身源泉,高等院校应该系统地考虑职业界及科学和经济部门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区域内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将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与崛起提供坚实的支撑。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只有坚持技术教育旗帜,科学定位培养规格,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专业、课程、师资、实训等内涵建设,使受教育者拥有职业“金刚钻”,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要,适应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的需要,符合时展的需要。

二、将高职院校发展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探索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质量工程建设迅速推进,高职院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生源逐年减少,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有待进一步深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灵活,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等。面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契机,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完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探索学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一)确立服务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是社会变革进步、产业发展升级、分工管理细化的必然产物,“职业性”是其与普通教育的最大区别所在。所谓“职业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现代企业的职业岗位用人标准和需要服务;二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职业教育的这种“职业”属性必然要求职业院校确立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改革,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培养模式、规格定位等诸多方面都要面向区域、立足行业、紧贴企业,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形成产学研共同体。

《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成长性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推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面对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一是要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契机,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作为区域“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的主导作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立足行业、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和“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二是要本着强化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将自身的长远发展建立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办学,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积极参与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列中。三是要学院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推进“五个对接”,即根据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根据产业发展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需要,拓宽继续学习渠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从而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融入具体的办学措施中,践行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以高职院校为主体,整合政府、行业及企业等多种教育资源,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面对诸多挑战,高职院校应主动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促进性,整合多种社会资源,探索建立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机制,形成从项目制定到组织实施、过程管理和服务保障的体系,推进政校行企的深度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办学性质使然,更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培养质量、对接产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增强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应根据“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形势,制定和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奏地推广和试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以及科技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人才与智力资源在行业和企业中的转化。政府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主导力量,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统筹规划职业教育规模办学的规模、类型和结构,协调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提供政策支持。行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方向性指引,同时协调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当地企业则应明确自己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规范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行为,以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地方政府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共同构建由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宏观调控、高校主导、地方企业参与的高职院校发展机制,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针对《规划》中提出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尤其是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以及人才需求和文化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可以集中优势力量,集体攻关开展项目合作,将产学研结合贯穿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之中。为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目标,整合政校行业多种资源,既能突出职业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特点,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又能促进各要素发挥其优势,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

(三)推进校区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

良好的办学环境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在硬件方面,由于部分院校的旧校区占地面积普遍较小,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等因素,学校的发展普遍受到了制约。为改善育人环境,优化办学条件,笔者所在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科学规划,资源共享;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利用学院所在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的优势以及机电类院校的特点,积极推进了新校区建设。

学校依托建成的“机电科技园”,全面实施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为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挥区域内职教集团的优势,整合校内场地、师资、科研等资源,吸引区域内机电类的高技能人才,在校内机电科技园共建装备制造类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吸引区域现代服务企业入驻科技园,培育软件技术开发、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工作室、外包企业等。同时,学院依托新校区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组合新模式,为实践教学搭建良好的平台。围绕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标准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结合机电科技园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根据专业特色,内外结合,有重点地实施建设,实现校内教学认知实习、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校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衔接与融通。此外,做好论证,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保证实训效果,切实提高办学效能。

(四)加强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增强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

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纽带,是高职教育主动、灵活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与地方经济建设脱节。具体表现在对新兴的应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所占比重较低,服务地方发展的特色专业建设缓慢滞后,仍存在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继脱节。地方企业需要大量的经济、建筑、新能源等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但部分院校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不顾自身办学实力和师资水平,忽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盲目增开一些新兴专业,严重背离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专业设置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协调和指导作用下,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原则,完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控机制。引导高职院校根据“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对那些产业需求不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专业进行适当限制,对区域内产业急需的专业进行优先发展,对支柱行业和特色专业加以鼓励,从制度上避免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高趋同性而导致的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和人才过剩。例如,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为装备制造产业链提供人才支撑的机电类专业群,打造“机电专业群”品牌,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在实训、师资的投入,积极拓展与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

课程建设是衡量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规划与管理,各专业要根据职业岗位标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建设,为我们的客户(学生)提供优质的产品(课程)。建立课程改革激励机制,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保证实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引进竞争机制,以项目形式实施课程建设,实行目标管理;积极吸引行业企业,校企共建形成精品课程(部级、省级、院级标准)、优质核心课程、人文素养提升课程等“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

(五)改革管理体制,拓展社会服务,提高办学效益

根据中原经济区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服务化规模和层次,拓展社会服务的渠道和功能,从而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积极配置、整合各种软硬件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多渠道筹资办学的教育资本投入机制,发挥资源使用的最大优势,最终实现高职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社会化,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化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最终达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聚合化的“职校集团”,集合不同层次和特色的职业院校,扩大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实现在集团内部的资源共享,设置与区域产业和产业集群相对应的专业,并成为地方经济人力资源的首要提供地。积极面向中原经济区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解决先进技术成果与生产一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企业优化升级服务。加大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力度,制定政策,明确管理模式和收入分配办法,加大支持力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校内“科技园”“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社会培训中心”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教科研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构建适应技术应用和技术开发的科研体制机制,积极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服务。建立与行业、企业密切协作的机械类、电气类、自动化类、材料类、计算机类等科技创新服务团队,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增强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针对区域内有职业教育需求的社会成员,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等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完善办学功能升级,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办学效益,同时进一步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中原经济区内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互惠多赢。

加快高职院校的转型升级,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是高职教育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客观必然。高职院校要立足行业,服务面向区域经济,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改革管理体制,拓展社会服务,在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刘秀英.高等教育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9).

[2]俞仲文.时代呼唤高职教育3.0版.中国青年报[n].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