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4:41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经济性;内涵;变化;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生产是各行各业活动正常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建筑设计是整个项目工程开展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建筑的前期策划、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等各个阶段。为提高建筑设计的合理性,经济理念是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关键,对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筑设计的经济性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保证建筑设计经济性的合理化,从而促进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针对建筑设计的经济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建筑设计经济性的内涵

建筑设计的经济理念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等各个不同的阶段。受自身特点的影响,建筑项目的实施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其建造和施工过程的能源消耗均涉及到经济理念。建筑设计的实施目标是一个多元化的目标体系,各目标间相互联系、制约、协调、平衡发展。面对建筑项目实施的巨大能源消耗问题,对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和经济的合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筑设计必须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实行。因此,建筑设计需要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对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组合以及技术选择等各个方面均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实现在有限的经济资源条件下达到建筑建设要求的目标,促进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二、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变化

受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在现代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视角下,建筑设计的价值理念也正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新时期对建筑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复杂性也越来越大。对于建筑设计领域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设计产品观念的变化

新时期,对建筑设计时的经济学视野的知识面层次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建筑物具有商品属性,树立了最终建筑物是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产品观念,在注重设计职能的中立性和公益性意识的同时,面向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二)建筑设计市场竞争机制的变化

在现代经济体制下,建筑产品生产的指令性任务减少,委托性任务的增多大大增加了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在满足方案技术和美术要求的基础上,将经济效益作为关键因素,从而保障建筑设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建筑设计产品供给方式的变化

建筑设计产品供给方式已逐渐转变为招投标定货与自主开发现货两种方式并存的状况,建设单位对于建筑设计方案的要求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

(四)建筑设计产品需求方式的变化

目前,建筑设计产品均为多元化分散消费主体的需求方式,以需求定供给的建筑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对建筑设计方案的要求变得更加切合市场需求。

三、建筑设计经济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化是在有限的资源下,满足建筑设计的艺术要求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建筑设计工作的具体实施来看,建筑设计经济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筑设计思想陈旧

设计中的错、漏、补,使工程造价出现“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

(二)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缺失

在某些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中只片面追求新、奇、特与豪华高档,而不考虑建筑的适用与经济,造成了设计产品的实用性严重缺失。

(三)建筑设计技术与经济理念的偏差

在建筑设计中,部分设计师缺乏经济观念,导致设计思想保守,只是注重立面造型而不注重经济方面的分析比较,很难实现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化。

四、如何实现建筑设计经济的合理化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化是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促进整个建筑项目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全面促进建筑设计经济合理化的实现,从建筑的空间组织结构设置、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组织等环节实施建筑设计的经济性策略。对此,本文针对如何实现建筑设计经济的合理化提出了战略对策。

(一)集约化对策

在建设实践中应注意立体地开发用地空间,发掘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益,提高城市容量。在建筑空间的构筑中,还应积极采用轻、薄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节约建筑空间。同时,要注意结合废水净化、雨水收集,设置循环用水和分质用水系统,并积极采用各类节水设施、设备,有效地控制用水量。

(二)适宜性对策

技术设置要做到切实可行、经济有效,就必须从地域经济的客观条件出发,与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相适宜。此外,建筑设计要与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相结合,以有效地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耗、物耗。

(三)循环利用对策

建筑的循环利用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使用。主要表现为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结构构件、照明设施、管道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

五、结语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在整个项目进行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设计的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为顺应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建筑工程的发展逐渐趋于高效化、集约化和经济化。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必须在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宏观的经济性理念,制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标准,运用各项经济性措施,实现建筑资源利用率以及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使得建筑在经济性和艺术性上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吴博.建筑设计中地方风格与追崇主义之间的矛盾关系[J].技术与创新管

理,2009.

[2]章新海.试论建筑设计与经济的关系[J].工程与建设,2006.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文化;经济现代化;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及优势确保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世界经济危机虽然对我国国内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维持稳定发展趋势。这一现状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全性及抗风险能力,充分肯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策略与战略的科学性。但是,全面小康社会构建中,市场经济文化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全面小康社会构建需求,新时期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强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引导。以国家政策、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完善。

1市场经济文化的重要作用分析

现代经济领域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经济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与经济文化有着重要关系。经济体制、发展模式需要以文化及价值取向进行引导,以文化为动因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通过自由竞争使市场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实现科学的市场经济文化建设、加快经济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目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利用文化支撑作用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市场经济文化内容的探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崭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借鉴性,因此经济发展活动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经济文化核心价值观,指导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展。根据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市场经济文化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合理的个人利益与价值观、价值评价与社会导向、商业氛围及经营理念等几个方面。针对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确定文化内容、针对社会主义特性完善文化内容,以此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2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分析

2.1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促进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发展

在世界经济环境影响下,我国经济环境不可避免收到了冲击与应用。为了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彻底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质,以市场经济现代化为目标开展经济体制的完善工作。依靠市场经济特征实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应用,实现健康的市场竞争、市场整合与市场分配,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满足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战略目标要求。

2.2以政策引导及国家宣传为基础,促进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

针对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政策的分析与探讨。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以宣传工作为中心,提高经济体系内各组成部分对经济文化的关注。通过国家政策倾斜、引导工作的开展,保障市场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对行业发展、行业法规等进行规范,促进各行各业行业协会的建设,以行业协会为基础,满足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

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市场经济文化需求的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针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政治、社会会、文化、经济的并列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各因素的协调、促进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的关键。针对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文化的需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应对市场经济因素、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借助市场本身的调节功能,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文化为依托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市场经济规律发展。通过协调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内容,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满足我国经济体系转变与改革的需求。

2.4以市场经济文化为引导,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现代化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引导,以此为基础实现高度综合的社会发展。通过国民经济工业化、知识化以及劳动生产力、国民收入的持续性增长,实现经济的改善,实现国内经济公平环境的建设。根据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明确经济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市场经济文化构建、引导及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现代化目标实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目标的实现。

3以诚信经济文化为重点,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缺乏经验借鉴,因此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推进,以此实现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针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我国应规范企业的经营。以企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遵循、诚信态度及法律法规的遵守,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诚信和规则为基石,以规则文化为重点,建立有法必依、坚决执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以文化强化、经济强国为中心,针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化引导、政策规范等实现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经济文化对经济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为了满足我国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的需求、满足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必须加快市场经济文化的构建。通过政策、法规、宣传、舆论等方式,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新兴产业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正确理解“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两型社会”建设与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形式,实现的科学发展,在本质要求上一致。

“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总理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总书记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市场、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各种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使人民享受到最优的社会福祉,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节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另一方面是要求对资源、能源消耗实行减量化,其目的是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资源管理水平得到较好提高。这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的减小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即是指立足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中之内。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追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我国中部崛起的又一大战略举措。

二、建设“两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两型社会”建设同样如此。要想不断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其关键还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定“两型社会”的规划中,大力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环境整治,统筹城乡发展,关注生产和食品安全,这些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两型社会”建设应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不断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够保证“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五个统筹”,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两型社会”的建设,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友好发展。

(三)“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发展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自然资源结构的关系来看,并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人们要逐步改变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状况,改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同时要求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重点从源头上减轻大气、水、土地的污染问题,加大流域、区域原生态的防治力度;积极推广生态工业园,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和农村的污染防治;加强环境保护的城际、省际、国际合作,最大限度地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接受和拥护,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的原则,实行严格的资源生态保护。两型社会的内涵就是要积极地发展生态文明,让生态为文明的观念广泛传播。同时,生态文明的发展,也会切实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三、发展新兴产业是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发展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主要是指随着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在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绿色发展的经验。我国在“两型社会”建设规划里,特别是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中,也是将发展新兴产业的目标与标准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要求自觉而积极地发挥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加快探索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探索有效的政府引导和经济激励政策,研究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落实,密切跟踪低碳领域技术进步最新进展,积极推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与国外的联合研发,以此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品质,增强“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内涵。

(二)发展新兴产业应以发展循环经济型和低碳经济型产业为主

1.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循环经济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手段,以市场机制为推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科学发展观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发展循环经济,国家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产业布局,要求各类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群或产业链。这些产业的发展,无疑会对我国的“两型社会”建设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2.发展低碳经济型产业。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排放二氧化碳比较少的经济,实质是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低碳化产业、促进低碳化消费,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即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多赢,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开放合作,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致力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与科学发展观和“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完全一致的。中国政府在2006年底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低碳之路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要融入低碳发展的理念,结合中国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从优化经济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以使用低碳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以低碳经济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进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低碳化,以最终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郝继明.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3)

[2]吴亚平.“两型社会”探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则内涵;创新分析

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运用建筑技术和现有的各种资源,结合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业主的要求和设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空间构筑。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其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的深化阶段都始终贯穿着合理性这一理念。工业社会以来,建筑发展构成了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动因。但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又使之成榈贝能源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建筑发展的可持续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合理性的建筑设计原则内涵

建筑巨大的物质消耗在对建筑合理性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合理性的要求,使建筑设计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进行。但是,建筑可以通过有效的设计方法,在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组合和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有限的经济条件达到建筑的建设要求,或在限定的经济条件下创造出较多的使用价值。因此.全面地分析建筑消耗、合理平衡建设成本和消费成本是提高建筑合理性的关键。另外,还要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对技术设置进行恰当的选择,有机协调建筑诸要素,提高综合效益。这些构成了建筑设计合理性理念的基本内涵。此外,由于建设可用资源的有限性,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高效利用,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善于把技术问题语经济指标相结合,通过经济分析和经济比较以及效果评价等手段,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筑设计师只要能把控制好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设计阶段的每个环节之中,全面评估先进技术的经济合理性,又能实事求是的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先进技术,就有可能真正达到建筑设计的经济目标。

另外,还要认识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对建筑经济效益的含义应从两方面加以理解:其一,指建设资金投入的经济回报;其二,指在建筑全寿命过程中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良好的经济回报是建筑发展得以不断延续的必要条件,而社会资源的优化和高效利用则是建筑发展由粗放型转入集约化、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两方面内涵是相辅相成的。

2、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影响因素

建筑设计合理性是在“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要求下,用较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或在相同劳动消耗下,获取最佳使用效果。从建筑设计工作实践来看,影响建筑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设计思想陈旧设计中的错、漏、补,使工程造价出现“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这主要是由于有些建筑设计师知识更新慢,不了懈飞速发展的建筑科技的最新趋势,设计理念落后。②华而不实的建筑创作,忽视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现在某些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中只是一昧贪大求洋,片面追求新、奇、特与豪华高档,而不考虑建筑的适用与经济。③工程技术与经济观念相分离。有些建筑设计师缺乏经济观念,导致设计思想保守,认为降低投资成本是业主的事,是财务人员的职责,与己无关。有的不进行方案比较和优化,拿单一方案一画了事。有的虽作比较也只是注重立面造型而不注重经济方面的分析比较。这样以来,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就很难做到。④闭门造车的设计过程。现在很多工程中,建筑设计师对工程前期的研究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筑策划的概念,缺乏可行性研究,埋头专注于方案设计,使得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直到施工阶段才暴露出来。⑤相关政府部门对设计的审查、监督不到位。

3、合理性的建筑设计原则

①“少费多用”原则。意在借助有效的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材料、资源消耗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效益。在人类发展与资源危机的矛盾日渐突出的今天,它不失为一条重要的合理性设计原则。“少费多用”原则还体现在建筑空间组织、利用的高效化方面。这要求不仅要重视对每一平方米面积的有效利用,还要对三向度的空问做充分的发掘。②集约化原则。城市、建筑发展与土地资源总体供求矛盾是当今环境危机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建设实践中应注意立体地开发用地空间,发掘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益;结合旧城改造,拆旧建新,提高城市容量;在建筑空间的构筑中,还应积极采用轻、薄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以少占建筑空间。在全球推进可持续性能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进程中,建筑节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中应结合相关技术的进步,提高能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另外,要积极结合自然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以减少空调、照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③适宜性原则。当前多种技术体系并存的现实首先是与地域经济差异相对应的。技术设置要做到切实可行、经济有效,就必须从地域经济的客观条件出发,与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相适宜。另外,建筑设计中与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相结合,常常会使方案的建构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耗、物耗。如今,“设计结合自然”、“设计结合气候”已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一个单纯从技术合理化角度出发,而忽视社会人文要素的建筑方案是很难得到使用者认可的,甚至与其经济实用性的基本前提都是相背离的。④循环利用原则。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使用。主要表现为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结构构件、照明设施、管道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

结语

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方案构思、还是方案设计以及技术深化的阶段,始终都贯穿着合理性的理念。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从当今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

【参考文献】

[1]王立山.人类思维概念系统的生成结构[J].中国人工智能进展:2013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篇5

论文摘要:次贷危机的全球蔓延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在当前这种出口需求紧缩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刺激内需,对于现阶段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 4月美国全面爆发次级按揭贷款危机 (简称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后来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并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次贷危机 的全球蔓延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对出口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次贷危机还导致全球股市震荡,中国股市也出现 了巨幅震荡和急剧下滑,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2008年 l1月,国务院提出2010年底之前投资 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 10项措施。在当前这种出口需求紧缩的‘隋况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刺激内需,对于现阶段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当前首要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未实行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会为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一个有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够进一步拉动更大的投资需求。根据世界银行最近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投资需求系数将达到 3.1~3.8,即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每投入 1美元,就能拉动社会投资需求 3.1~3.8美元。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比重,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进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而且在投资过程中还能将一部分投资转化为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水平。通过这种轮番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全面增长,为战胜金融危机提供保证。 

2.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克服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在助推地区经济起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地区开发获得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近年未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基础设施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某些地区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仍未消除。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这些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 

3.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市化水平还较低,目前仅有3 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 70%~90%的水平,也落后于世界平均 45%的水平。这种状况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后劲,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造成城市资源的浪费和整体利用水平的低下,束缚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增进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连接,进而充分发挥市区经济的带动效应,有效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4.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我国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其配套建设中,如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等建设,就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品,配套研发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让更多的技术更新换代,这将促进高科技成果加快向生产领域转化的步伐,从而也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领域分析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许多方面,为此,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实际需要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重点发展一些关键行业。

1.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优良的交通运输对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间、各国间的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发展 的经验表明,铁路干线对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极强。如 日本的北海道干线,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干线法国的巴黎一里昂线,我国的哈大线、京广线、京沪线、陇海线,都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轴线,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会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这是被客观历史证实的经济规律。进入“十一五”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交通设施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加大交通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2.通信行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大力发展通信行业,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的今天,各类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信息交换的需求俞加旺盛,发展通信行业有利于促进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3.电力行业 

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开发程度较低,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尤其是电力行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电源结构不合理,水、火、电比例失调 ,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电网结构不合理。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国家电网线路停运330多条、输电杆塔倒塌 196处,导致我国南方大面积断电,同时致使国内南北铁路 电气化大动脉的中断。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既可弥补电力行业薄弱环节 ,拉动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又可增加电力供应,促进城乡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4.农村基础设施领域 

与城市相比,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尤显薄弱。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特别是要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 的战略意义。

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对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出发点来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分析发现在现阶段宜采取如下途径来进行资金筹措。

1.由当地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 

美国有许多州早已采取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的资金筹措办法,而且施行多年实践检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通过发行债券,可以筹集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需的投资额。同时,由于其具有追索偿还权,还会激励当地政府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实行 b0t融资方式 

通过bot融资方式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大企业的雄厚资金和先进 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基础设施项 目投资的完成,而且由于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在一定期限内由外方来经营并由其自身来承担经营中的风险和损失,这样就可以迅速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发展。 

3.鼓励私人进行投资 

研究表明,未来私人投资将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这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国外,私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一般占全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 12%~ 18%。在阿根廷 ,私人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则高达70%;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直有私人参与除供水之外所有基础设施部门投资的传统;在菲律宾,私人投资也高达 40%。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作法,放开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资金筹措限制,鼓励私人参与投资。 

4.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篇6

[关键字] 城市建筑 经济性 建筑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码] C[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106-1

1城市建筑发展存在的经济性问题分析

关于对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

(1)城市建筑经济客观条件,指的是工程师在考虑建筑物功能是否齐全、采用建筑技术是否先进、建筑形式表达是否美观等的基础上,对以上内容的实现,是否也建立在经济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了考究。目前,工程师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仅考虑建筑物功能的实现和外观形式表达,为了争取立项,在工程造价在估算、预算和决算等方面,超出工程实际允许的经济条件范围。

(2)建筑成本的最小化理念,容易让人产生采用廉价材料、采用非先进设备、压缩人工成本等片面剪接。而事实上,城市建筑过程中考虑建筑成本最小化,忽略了建筑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成本,工程项目片面追求新奇、华丽、奢侈和高档,缺乏对社会资料综合有效利用的研究,建筑材料选用昂贵,譬如某城市采购不锈钢建筑桥梁栏杆花费了50万,而同样更加经济、实惠、耐用的钢筋混凝土水磨石栏杆仅需20万。

(3)城市建筑缺乏经济观念,建设思想墨守成规,不做多个技术方案的比较,忽略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只注重造型和功能的实现,政府相关部部门对设计的审核和监督不到位,是很难实现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的。

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创新建议

2.1把握建设总局,减少能源消耗

城市建筑的经济发展,要求具备全局性的观念,在建设某类建筑物的同时,要避免片面追求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他其他建筑项目的效益:

(1)项目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建设用地的经济性,使得建设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对建筑用地的地形、与其他建筑物关系、周边其他环境等进行综合了解,提高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根据建筑现场环境以及施工的特点,合理配置建筑物的群体,有效利用建筑用地,提高建筑物布局的合理性;将建筑物划分成不同功能模块,进行类比布局,充分发挥空间效益。

(2)在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因地制宜地实现建筑设计的经济性:首先是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经济客观条件出发,研究当地人群的消费需求,然后确定建筑设计的风格,切实做到经济可行;其次是建筑物的设计与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譬如气温、气候、地质等因素息息相关,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可以避免建筑物在施工使用时候受到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而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再次是与建筑物所在城市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城市建筑必须建立在当地人群的信仰和审美的基础上。如果建筑方案无法获得使用者(当地人群)的认可,那么经济适用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城市建筑必须当地人群的人文环境纳入工程方案当中,作为建筑项目同步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2.2城市建筑经济性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性的城市建筑指的是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建筑物。城市建筑的经济性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1)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我们为了达到建筑设计中的其他要求,要对有限的工程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达到建设投资的高效性。城市的经济性理念,要考虑到建设成本的高低,将建设问题和经济问题结合,正确处理建筑施工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

(2)现代城市建筑倡导的各种技术,必须是以实际需求为基础,避免盲目追求建筑物的奢华和建筑风格的标新立异,对其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条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状况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引入先进技术的成本压力较大。因此,城市建筑在技术方面除了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之外,还要避免不顾自身经济条件盲目追求先进技术的错误做法,要将先进建筑技术与工程成本允许条件相结合。

(3)建筑风格通常是指建筑物外表所体现的美观程度。目前全国各个城市都是根据不同区域经济条件和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风俗习惯等确定建筑物的风格的。但是建筑风格并非某个区域所有人群的必然价值取向,经济实惠型的建筑往往更受人们的青睐。这就要求建筑项目启动的时候要将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性相结合,达到建筑风格与经济实惠相结合的效果。

2.3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健康舒适的环境,并实现能源节约和科学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1)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是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要求,譬如利用二次水、自然降水以及各种自然水源等。

(2)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无污染和可再生的资源,譬如风能、地热和太阳能等。目前自然采光已经成为建筑经济性考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减少人工光源的使用,而且还能够减少能源污染;自然通风作为建筑经济性的主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室内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总之,在城市建筑中综合考虑这些无污染资源和可再生资源,能够为建筑节约大量的能源。

(3)建筑材料和能源尽量选择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利用自然生长速度较快的材料,譬如竹子;利用当地的材料,减少运输带来经济损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的发展提出的经济性要求,旨在降低工程的损耗、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城市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几方面的经济性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站在城市建筑全局的角度,减少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对建筑经济性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仅做到建筑物功能齐全、美观实用、工程费用合理,并且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玲等.城市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编制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6期:34-38.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篇7

关键词: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1.引言

城乡关系是伴随着“城市”的产生而出现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矛盾就此产生,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进一步加剧。近年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及“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目标,进一步为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研究方向。

目前,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构建、对策建议等方面,而忽略了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弄清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及其两者的内在联系,不仅对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实践意义,也是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础。

2.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

2.1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内涵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是指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1]。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是规范土地市场的有效手段,也是发挥市场优化配置作用的必然要求。从构成要素来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主要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工具及交易价格等。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主要包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农村宅基地流转、征地制度改革及交易平台建设等。

2.2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协调和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它不仅代表了经济总量的增加,还代表了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等。协调是指不同区域间或经济产业结构间的平衡与相互促进作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即在协调机制的作用下,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实现和谐的、互利的、合理的、有比例的发展,使事物整体效应达到最大满意度的可持续的发展。

2.3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土地市场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国家实行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以来,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市场体系。成熟的国有建设用地市场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不断的结构调整过程中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因此,完善的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对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完善的土地市场是由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和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两部分组成的。由于土地所有权的二元结构,农村建设用地只能通过“农转用――征收――供地”的运作模式合法的进入建设用地市场。而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或无法通过正常法律途径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征收时,在市场机制和巨大潜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村建设用地开始进行大量的隐易,如将耕地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以租、宅基地非法买卖等,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破坏了政府机构对用地结构及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控,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

因此,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和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二者共同作用于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对经济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不仅是完善土地市场的迫切需求,也是优化土地资源配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2.4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导向作用

2.4.1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对经济主体的导向作用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是构成土地市场运行的三大要素。土地市场通过其价格机制来引导经济主体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土地作为特殊商品在土地市场中进行流通,土地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土地资源的配置,使土地供求双方即经济主体自愿达成有偿转让交易。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可以使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更加公平、透明,避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隐易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通过统一的、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调节土地供求双方的交易意愿,实现土地供需不平衡向平衡状态的转换。

2.4.2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对产业结构的导向作用

土地市场是通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初期,第一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大于第一产业,土地利用结构相应的由农用地向建设用地倾斜,在此过程中,农用地通过土地市场体系向建设用地进行转化。但是,由于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不完善,土地市场受建设用地指标及征收土地的限制,在土地利用结构调节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法满足土地需求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优化升级。因此,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使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内蒙古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3.1自治区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篇8

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国之策。把国家建设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始终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的奋斗目标。历史证明,不谋经济发展,成不了富国,也谈不上强国;只谋经济发展,可以成为富国,但仍旧成不了强国。要真正实现强国目标,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一方面,经济建设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只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有前提和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使我国的经济总量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防建设是国家强盛的支柱。国家发展需要有安全保证,没有强大的国防,任何发展的成果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军之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这一原理反映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就是经济建设决定国防建设,国防建设受经济建设的制约。我们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正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质要求。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国防力量的形态。农业时代是体能型军队,工业时代是技能型军队,信息时代是智能型军队。现在我军正处在机械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的阶段,从根本上讲,也是由我国经济建设状况所决定的。经济建设的好差还制约着武器装备发展水平,要真正把武装力量搞强大,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必须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关系上,历来存在着两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一种是片面强调国家安全是第一位的,不顾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主张加大军费开支;一种是忽视国防建设,无视国家安全需要,主张先把经济搞上去再说。其结果都会造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畸轻畸重、关系失调,最终影响国家建设发展的战略全局和根本利益。当前,我国安全和发展仍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正加紧推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势力仍很活跃,恐怖主义对我国的安全威胁增大。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

二、要做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头兼顾、相互促进

其一,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国防建设力度。当前,国防建设面临着跨越式发展和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重任,对经济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及时将一部分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形成与经济实力相协调和与国防建设需要相符合的不断壮大的军事实力。国家要在财力增加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国防投入,使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适应确保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应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落实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积极支持国防领域的改革发展。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自觉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其二,充分发挥国防建设的牵引和拉动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一是以合理的国防投入推动经济发展。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国防建设并不是单纯的消耗型事业,它不但能产生强大的安全效益,而且能够生成巨大的经济效益。只要把国防投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充分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国防建设就会对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需求拉动作用。国防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如果社会需求不足或需求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经济建设发展和运行困难,那么,扩大国防需求会对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三是以军事高新科技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建设。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于军事领域,尔后再由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转移,推动民用产业的升级换代,这是一个规律。我国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和民用科技产业发展也形成了有力的推动,从“两弹一星”到“神州六号”,国家高科技产业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国防科技工业的牵引。目前,我国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六大军工产业已成为国家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孵化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三,国防建设要在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同时,以多种形式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一方面,积极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始终把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参加和支持国家现代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军要继续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发挥我军善打硬仗、善于突击攻坚的优势,积极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另一方面,国防建设必须在经济建设大局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军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国防建设必须充分发掘自身潜力,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提高国防建设效益上下功夫。例如,加强科学管理、强化质量效益观念,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加强宏观指导,加强对执行规划、计划的监督,协调好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领域以及各军兵种、各战略方向的建设,掌握好军队建设各种资源的投向和投量,防止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进一步改革军队的预算决算体制、优化军费的分配结构、健全军费使用的监管体制及相关法规,提高军费使用效益等。努力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

三、要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互促互动的良性机制

建立完善的体制,协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当前,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关系的处理上总体来讲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一是在一些涉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没有高层次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协调工作,从而使两者只能处于低水平的协调。二是国防建设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联系不够紧密,国家发展规划过于宏观,对国防和军队规划的关照不够;军队规划

独立性太强,有时缺乏国家规划的有力支持。三是积极主动协调的格局还没有形成,代表国家和军队的相关部门往往是有了需求或出现问题时才寻求临时性的协调。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建立最高层次的权威领导管理机构,负责协调两者的规划、评估和监督等。

健全政策法规,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进入法制的轨道。要把党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以增强协调发展的强制性。现行的《国防法》虽然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的有关组织领导管理机制进行了宏观的规定,应对基本法律中有关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条文进行补充和完善,根据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定具体的法规制度,使军队和地方从上至下各级执行起来都有章可循,从而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各个方面最大限度的协调发展。比如,在制定国防投入政策时,能否考虑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科学确定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形成国防费随着国家经济水平提高而自然增长的机制;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地方财政的潜力,通过一定的机制将地方财政纳入国防费预算范畴,加大地方支援国防建设的力度。这样,既可以弥补军费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减缓中央财政的压力。

搞好战略规划的设计,强化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衔接配套。国家战略是一个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协调运行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我们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和设计国防和军队发展,合理确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布局,通过科学的发展规划和计划,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具体地说,除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与国家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宏观决策和时间跨度上的一致外,国防和军队的中长期发展计划,也应与国家的相互配套,如军队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必须既要适应“十一五”期间国家建设的总体部署,又要符合军队自身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较好地体现战略规划层次上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一致。

科学确定国防费的投入比例,保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科学的国防投入比例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关系的具体体现,是支撑协调发展的内在因素。从国家来说,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确定并保持合理的国防投入,使军费所占比重,既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又能满足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从国防和军队来说,要把军队数量和规模控制在国家安全需要和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要适度提高国防费,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篇9

确保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开展法制建设有利于公路工程建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长足发展,而且,在严格遵照现有法律制度的前提下,为了使公路工程建设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应积极探索与公路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不断的趋于完善。

2、推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对公路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公路工程建设与时俱进的要求。为了实现公路工程建设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要尽快完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体制,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促进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深化公路工程内部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且要进行公路工程外部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3、加强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者的行业素质培养

树立一切以公路工程建设为重的观念,加强责任意识。还要对他们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进行提高,可以通过开办学习班的方法对道路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适应公路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还要充分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增加道路施工人员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福利,以调动公路工程建设人员的劳动积极性,确保公路工程建设快速有序的展开。还要实行公路工程建设责任制度,把每个公路工程建设人员的工作和职能划分清楚,人员与岗位要分配到位,让公路工程建设人员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卦能动性,以实现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发展的目标。

4、对公路工程实现成本控制

完善对公路工程的财务管理。我们都知道,要想对公路工程获取经济利益,就一定要注意公路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问题,要在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条件下,降低公路工程建设成本。比如,和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而且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合理可操作的施工计划,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进行筛选,各个部门之间要树立团队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等。

5、完善对于公路工程内部的经济管理

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于公路工程的管理和建设人员实行奖惩制度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保证公路建设成本预算的全面性,另外,在整个项目预算的过程中,要对权力、责任、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要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单位,这样就能够进一步确保公路建设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公路运输建设在保证公路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要对公路建设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建设在投入使用之后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公路建设成本的预算管理,这也是确保公路运输经济效益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对公路建设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公路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核算,要对施工中涉及到的各个项目成本进行管理。

6、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必须要实行技术管理

因为所有管理的实行必须要技术先行,技术是其他管理环节得以实现的基石。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的技术管理包括:对公路工程的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公路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及设备进行有效的监管,对施工图纸的设计以及修改进行书写和修改等等。这在施工过程只重视十分必要的,关系到公路工程的进度以及经济效益。要想通过技术管理实现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整个公路工程有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对原材料和设备的成本控制,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次,要认真贯彻并执行国家公路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在对公路实现技术管理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来执行。最后,在技术人员进行图纸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之前,要和投资方就资金、设计等问题进行洽谈,避免发生因双方意见不合,导致公路工程的建设无法实施等问题的发生。

7、进行必要的合同管理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合同管理体系,完善公路工程的合同内容。投资方和施工方在公路工程确定下来后要签订合同,需要设计的内容有很多,包括施工预算、原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施工人员的确定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双方合同管理的项目负责人要进行有效的接洽,避免在签订过程中的失误导致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发生资金不足、工程更改等问题。这样会延长公路工程的建设周期,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给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8、总结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篇10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明确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意义,进而指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和区域选择,最后提出了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具体措施。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意义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工业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同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最终排放量降至最低;既能有效改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状况,又能在减轻资源环境负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国内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

2.能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要求以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通过对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多次利用,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排放;促进废水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以减轻资源压力、进一步减少废物的产生,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缓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3.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在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一方面,从企业到区域层次,甚至到国家层次,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虽然也作了一些尝试性工作,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地停留在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和特定产业的生态链接(生态工业园区)层面上,与发达国家在理念和实施行动方面存在的差距较大,需要加快区域循环经济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大,国外来华投资者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都对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构成一种严峻的考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无疑会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合理使用资源,提高出口产品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亲和力,改善出口产品的环境形象和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实现与国际贸易标准和发展趋势的接轨。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的选择

1.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内涵。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示范区域。

2.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经济发展指标;二是循环经济特征指标;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四是绿色管理指标。其中,循环经济特征指标是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国内其他示范区的重要区别,应该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点。

3.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区域界定和选择。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特征之一是其全方位的渗透特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涉及的领域较多,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既包括生产性的,也包括消费性的;既包括经济层面的,也包括社会层面的;因此在空间上是以一定行政区域为单位实施的,行政区域可以以乡(镇)、区(县),乃至市、省为基本单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以区(县)或市域范围的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主。综合考虑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可优先考虑三类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地区;二是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有待生态治理的地区;三是老工业区或者资源面临枯竭的地区。这三类地区既要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完全能够满足这种要求,因此适合在这三类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试点工作。

三、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对策研究

1.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成立以区域行政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发改、环保、建设、规划、物价、财政、税收等有关部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编制完成《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组织对规划中各项建设任务的分解和落实,督促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合作。领导小组还要对建设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组织检查验收,保证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编制专门规划。制定《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的编制。规划编制的重点是对废物减量使用和资源的再生利用,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制定相关政策。各地区应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采取税收、奖惩、绿色采购、收费等经济措施,从降低生产和消费成本、增加收益入手,借助市场机制推动绿色采购、节能改造等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循环经济示范区还应制定废物处理及循环利用、水资源管理及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政策。在新能源开发和生态住宅、公共资源信息系统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建设。其他政策措施还包括:建立生态信息公告制度、建立鼓励和倡导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制定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投融资优惠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