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十篇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十篇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1:49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篇1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方法

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工作三大支柱之一,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高校后勤服务于教育事业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高校后勤的根本宗旨是“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其最终目的是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因此,高校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和育人的双重功能。

同志在2013年8月19日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学校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切实完成相应任务;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后勤服务人员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一.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审视

首先,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老师的“教”和大学生的“学”已从简单和单一的主客体关系向多层次和多元化方向发展。教师主要在课堂的主渠道发挥作用,而大学生的成长是覆盖全校园和全学习阶段的,这样就产生了教育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使得后勤做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成为必然。同时,多种沟通方式和教育载体的运用,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吸取知识、发展个性的空间,也要求后勤部门的工作特别是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补充,成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甚至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全局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后勤人员作为“不上讲台的教师”,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后勤管理和服务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依托于服务,是“服务育人”的德育工作者。

其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大学是大学生走入社会进行职业生涯的前站,而后勤服务可以说是大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进行职业精神教育的生活教材。后勤员工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表现,后勤员工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准。特别是后勤员工面对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以及非学术的学识,都能感染大学生,受到教益。无形之中把后勤职工的优良品德、高尚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大学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工作水平和工作风貌。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样,后勤服务也可以让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大学生心田。通过以开设“营养套餐”、“特价菜”、“经济菜”服务窗口等创新形式,千方百计调剂花样精工细作,确保大学生饭菜价格不上涨、质量不下降、份量不减少,让大学生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伟大正确。通过以开设“清真菜系窗口”,照顾高校日渐复杂的大学生群体的饮食,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院后勤服务的公益性及政治性作用,让大学生在无声中感受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用这些实际行动、工作标准告诉大学生如何有效地正确认识核心价值的内涵。

二.新形势下高校服务育人功能实现的条件和方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服务育人意识。

1.充分认识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价值,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由于工作性质、特点和环境的不同,为了保障教室、食堂、通信、卫生以及水电供应等的正常运作,后勤服务人员常常侧身廊角檐下、或埋头灶堂伙房,看似矮人一等,淡然无华,但其社会价值却不可低估和忽视。这一点在我国近年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可以说,没有后勤服务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如此之快,大批青年学子就可能难登大学殿堂。事实证明,惟有寝食无忧,学生方能安心学习,教学方能顺利进行,学校方能平稳发展。作为后勤人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不要妄自菲薄,以饱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为学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强化服务育人意识。后勤系统基层党组织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要以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在推动后勤改革事业稳定向前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注重抓好员工队伍的建设,将服务育人的教育活动贯穿后勤工作的始终,努力培养一支不断进取的服务员工队伍。一要重视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开展爱党、爱国、爱校、爱岗教育,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充分发挥党员的“五带头”作用,践行公开承诺,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战斗力,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作为长效工作机制来抓。二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充分认识学校后勤工作的教育属性,始终围绕教育教学中心,牢记“服务育人”宗旨,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创收与服务、服务与育人的关系,坚持后勤姓"教"的原则,时时刻刻不忘服务育人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制订文明服务公约,加强员工队伍的工作作风建设,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加强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教育。

(二)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强化服务育人实效。

服务贯穿于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后勤服务要以为学校和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高效服务作为首要工作目标,把师生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服务水准的“晴雨表”。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运用各种手段与措施,强化服务育人的实效,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营造后勤文化氛围,让服务环境育人。“春雨润物细无声”,现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在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大学生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其生活的环境质量和大学生息息相关,并持久地产生直接影响。从实用到艺术,从绿化、净化、到美化、知识化,可以行“无言之教”,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坚持育人宗旨,营造育人环境。大力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精心设计制作校史、校貌,为师生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如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餐厅中设置网络、电视服务,推行文明用餐,突出高校文明、高雅服务的育人氛围;在校园中建设艺术雕塑、人文景观,让大学生能领略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在宿舍中将校训、学生管理要求张贴上墙,将校园文化与宿舍管理完美结合,培养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生活品味。

2.注重细节,优化过程,让服务行为育人。注重细节,优化过程。当今我国管理学界流行一个理论,即“细节决定成败”。这对我们也有很多启示和现实意义。服务工作实际上是永无止境的,要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增进与服务对象的亲近感,让服务对象获得充分的物质享受与精神愉悦。优质的后勤服务其实就是各个细节的总和。后勤各部门要根据满意度调查中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措施进一步优化和规范服务过程、服务行为,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医教结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呼吁学校探讨如何处理学生学习障碍背后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时,既不能运用强制手段给学校教职工增添额外的工作负担,也不能简单地将处理这些问题的任务推到教师身上,而应当把协助学校建立一个支持性的问题解决系统作为目标,有计划地、公开地组织动员社会的各种设施资源,使区县、社区、街道和整个地区都能够为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各种提供支持,共同促进学生成功成才。”[1]

3.搭建与大学生交流平台,让实践活动育人。在高校后勤服务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大学生参与管理与服务,可以增长其才干和实际工作能力。如在后勤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建立与后勤服务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社团组织,如大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文明护校队、或者聘请一批大学生作为后勤服务的督察信息员,反馈服务情况,督查服务质量,就能让大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增进对后勤工作了解和情感,培养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增进责任感,思想可以得到升华,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高校要与医疗部门共同制定相关制度,进行资源整合,积极发挥心理卫生学会、心理学会等学术团体的作用,加强与心理咨询学会、教育界学术团体的合作”[2]后勤服务还为贫困大学生和其他类别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和自主创业岗位,有些岗位还带有一定技术含量,如家电、电脑维修,这就能让大学生在参与服务活动中把理论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训练了思维,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充分体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也为今后毕业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机制。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内涵是要通过科学管理,建章立制来得以保障实现的。通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使管理服务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会到后勤服务所带来的育人作用。

1.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实行规范服务。规范服务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保证,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要使所有工作岗位都按照社会同行业标准作为工作的服务标准来实施。实行分级量化考核,出台日常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明奖罚,有效促进日常服务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更加科学,使服务更加规范。并且随着运作的不断深入,定期在师生中组织满意度调查,查找管理漏洞,完善相应的制度,不断优化服务水平。

2.实施民主管理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实施民主管理,让广大师生了解后勤服务,设立民主监督台,建立多渠道、全天候的信息传递与沟通,后勤服务部门与大学生会联合实施伙管会值班制度,每天公布菜品采购价格,定期召开大学生座谈会,督促落实大学生所提意见、建议。建立全天候投诉值班制度,设立后勤服务热线,推行服务承诺制,邀请院系生活部委员作为讲解员引导大学生代表参观食堂,主动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并实行服务首问负责制,让师生投诉有门,论理有道。

3.推行培训工作常态化,提高育人能力。通过开展“厨师炒菜比赛”、“服务员打饭比赛”、“微笑服务评分比赛”“岗位明星评选”等,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掌握各项服务技能和服务礼仪,提高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提高员工育人能力。将培训工作常态化,制订年度培训计划,按要求组织员工开展服务基本知识、礼仪规范、法律法规、学校制度等各类培训活动,分层次、分类别、分批次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集中轮训,并在工作实践中加以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活动,形成比学习、比技能、比贡献的好风尚。

参考文献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篇2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凸显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以梨树县教育为例,近年来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巨大变化,现代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理化生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逐渐普及,新建和改建的食堂、宿舍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校园绿化、美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模式正在向优质教育资源迈进。学校也一改过去只重视分数忽视后勤、唯升学论好坏忽视综合素质的片面教育模式,继而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全力打造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教学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优秀的师资、优秀的育人环境、优秀的后勤保障与服务。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接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还要改善和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要在学校学得好、吃得好、住得好,保证校园安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说,学校后勤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梨树县各中小学校有一大批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的后勤校长管理队伍。他们无私奉献,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持续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成为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他们不论是在财务管理、校园校舍管理、食堂设施设备管理、环境生活管理以及师生福利等方面,还是在健全制度,构建寄宿制宿舍管理体系、开拓创新、勤俭办学、勤工俭学、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都充分发挥了后勤保障作用和优质教育资源作用,成为我们做好后勤工作的宝贵财富。

二、拓展后勤服务空间,打造现代化后勤管理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我们做好后勤工作就又提出了新要求、高标准,赋予了新职能、新任务。因此,我们要在秉承传统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锐意进取,拓展发展空间,思考新问题、接受新任务、研究新方法、探索新途径,不断提升学校后勤保障的服务水平。

我们梨树县教育局从教育现状出发,为满足现代化教育对后勤管理的需求,在后勤管理和服务上狠下功夫,各学校采取成立后勤管理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投入资金、制定计划、培训后勤人员、确定目标、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保障安全等措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活力。比如,梨树镇城东中学、沈洋中学、双河学校、十家堡中小学、梨树四中等学校标准食堂、宿舍建成后,在配套物资和设备的提供、安全使用措施的落实等后勤管理上真抓实干,为师生生活提供了优质的食宿条件和服务,使高标准的食堂、宿舍发挥了最大的服务效能,真正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梨树镇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十家堡中心校、郭家店第一初中、双河中学、城东中学等学校,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开发教学资源,研究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进行多层面的业务培训;利用电子备课室改善教师的备课条件;利用课件和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梨树二中、十家堡中心校、城东中学等学校,充分利用体、音、美、卫等设施设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拓展了教育、教学渠道,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还有学校利用新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和科学实验室,传授实践技能,改变了“黑板上种庄家”的教学局面,完善了实验课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提高素质,集中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综观学校管理工作,离不开学校后勤保障。学校管理工作做得较好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后勤保障和服务作支撑,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管理中后勤保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如何加强和完善学校后勤的各项管理制度,是现阶段摆在后勤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课题。现代教育手段的普遍应用,需要后勤管理者深入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提升科学管理水平;需要后勤管理者深入了解新情况,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做出新贡献;需要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培训和科研力度、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普遍提高后勤管理者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如何建设并维护好学校各方面资源,确保各种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正常运转是后勤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如,学校房舍、装备、设施、设备的管理;水、电、气和器材、器械的供给保障和安全使用;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腐、防鼠、防雷、防意外等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财产登记、建立档案、损耗报废、补充添置、相关记录、管理和使用制度、岗位职责等规范管理都是我们后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任务。对这些建档建制的工作我们应该坚决做好。

4.如何更好地提高现代化教育质量,为师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是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宗旨所在。此外,我们认为还要做好以下工作:(1)要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往往一人负责多岗,要求一人多能。这就需要从事后勤管理的同志要多学习、多实践;不仅懂后勤还要懂前勤、要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做出积极贡献。懂得管理的理论基础,如学习和研究各功能室的用途、实用要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技术要求,维护和使用前的后勤准备工作等必备知识。(2)要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以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全面的育人理念为指导,结合实际制定出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按照规划制定出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分工合理,责任到人,讲究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意识超前、积极主动,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才能真正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服务效率。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篇3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变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新公共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40%,而扩大招生规模首先要解决的是后勤保障问题。1999年―2002年,国务院连续四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2011年高校系统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已建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为动力,以建立行业组织为保障,以重大项目为依托,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改革,实现了高校资金筹集的多渠道化,为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奠定基础;二是通过改革,高校后勤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三是通过改革,使市场机制在高校后勤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四是通过改革,建立了成本分担机制。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实体以准企业化运行模式为主,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在经营策略上普遍存在市场意识不强、成本控制差不严、资本运营差等问题。

文章将以贵州大学后勤实体为具体对象,从其现状、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小见大,找到适合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后勤实体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

二、相关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在《变革的力量》中谈到,由于高校后勤实体决策机制具有时限性强、服务对象反馈性快等特征,要求高校后勤实体在对决策机制进行创新时,必须做到:(1)确定企业经营方向―对未来,通常是遥远未来的情况高瞻远瞩,并为实现远景目标而制定变革策略;(2)联合群众―对需要其合作的人讲明这一既定经营方向,以形成联盟,对远景目标形成共识并投身于实现这一目标;(3)激励和鼓舞―通过唤起人类非常基本但常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价值和情感,来使群众战胜阻碍变革的各种障碍,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也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后勤推给社会,而是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把高校后勤搞得更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李连江指出,高校后勤运行机制应采取准市场的方法是:学校组建后勤管理部门,该部门代表学校作为“甲方”,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只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通过招投标选定的“乙方”,承担具体的后勤服务工作,甲、乙方不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服从管理,而是契约关系;卢杰认为,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改革的模式必须同国情结合起来考虑,不是找到一种模式,把它加到某个高校头上,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各大学倡议,真理的后勤模式选择的学校,因地因学校系统,逐步实现后勤工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翟福生认为,目前我国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与方式是符合我国高校需要的,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在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企业化的同时,还要必须坚持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和“公益性”原则。

三、贵州大学现行后勤管理分析

(一)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现状

贵州大学自2000年起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贵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贵州大学关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整改,并于2005年正式成立后勤服务集团。

贵州大学的维修、信件收发室、校医院、房改和对后勤服务的监管工作都是由后勤管理处管理的。贵州大学机构在2013年改革后,后勤管理处不在负责校医院和房改的管理。贵州大学的后勤实务都是由后勤服务集团负责的。后勤服务实体是在《贵州大学关于成立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的通知》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相结合的后勤服务公司,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南校区,后勤服务公司和贵州工业大学北勤奋服务组。

贵州大学南、北校区、蔡家关、太慈桥、茶店、小关、罗汉营七个地方的后勤工作都是由成立于2005年的后勤集团负责的。后勤服务集团借鉴公司管理的经验,利用合约的方式来保障学校的后勤服务,让契约方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自己经营管理,以这种方式实现共同发展。在餐饮、住宿、修建、环卫、绿化、物业、水电等方面为教育和科研做了保障。2012蔡家关校区开设了新的贵州理工学院,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搬进新校园,各类后勤服务部也退出了,在同年九月的贵州大学学校,同时,理工大学食堂以契约形式由贵州大学后勤集团的管理。从2005年开始,后勤服务集团经过7年的努力,虽然在体制上有障碍,在市场主体上存在问题,但在餐饮和物业管理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特征

虽然和社会上的企业在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自己经营,自我负责一样,但是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和社会企业还是有所不同,后勤服务集团还是要接受贵州大学的监管,因为他没有设立出独立法人,所有不能真正独立出贵州大学。

(三)贵州大学后勤管理运行成效

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从2005年成立以来,由原来的事业化管理到现在的模拟企业化管理,进行了体制上的转变。

后勤集团贯彻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此来保证对学校全体职工的服务质量。经过共同的努力,后勤集团的工作已经基本达到了科学的发展,规范的进行,精细的分工。这样的贯彻完善了后勤集团的体制改革,由原来的没有到现在的基本完善,使得贵州大学后勤集团有规则有秩序,有据可依。贵州大学后勤集团为了保障服务的及时性、可持续性、有效性,由17名学生组成了学生督察员团队。这17名学生根据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的后勤具体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交到后勤服务集团的信息处,信息部门根据督察团的意见分发到后勤集团的相应的部门,并由部门提出相应的方案进行解决,督察团会在后勤集团解决之后,对解决方案进行再一次的调查了解,直到解决相应的问题。如果相应的部门不解决问题,后勤集团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贵州大学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贵州大学后勤集团与国内多所高校一样,虽然拥有完整、科学的工作机制,但执行力却难以提升。执行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明确,但却没有实际的执行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高校后勤集团无法完全实施企业化。虽然大部分高校一直在模拟企业化,但却依然受到事业化体制的牵制,这就是现存单位体制问题。如何保证后勤集团不以自身盈利为目的为全体师生服务?相关人员务必进行监督;那么又由哪些人员进行监督?在校教师亲属也许会通过关系进行监督,但“亲属监督”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并不能完全履行“有错必罚”,这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后勤集团的服务质量。

2.职工聘用“关系户”居多。后勤服务集团不能保障全体师生的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勤部门的聘用问题:后勤集团聘用的普遍是职工的亲属及熟识的人,很容易出现后勤职工管理才能偏低、学历达不到要求、年龄偏大等问题,后勤集团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后勤服务人才的严重缺失。后勤集团职工普遍年龄偏大且思想保守,缺乏改革积极性,管理才能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引进人才是唯一的选择,但是由于工资低且得不到领导重视,后勤集团即使聘请了合适的人员担任相应职位,也“留不住人”,这也是后勤集团不能快速发展的最大原因。

为了使贵州大学后勤集团快速发展,保障后勤服务质量,必须大量引进相应的人才。同时培训固有员工,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才能以及自身素质。后勤集团的现有员工应充分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改变自身固有思想,与时俱进。这样新的体制新的思想观念才会使得后勤集团又快速的发展壮大。

四、对贵州大学后勤管理模式的新设计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某些公共部门应该实行私有化,或者说,通过合同出让的形式,使更多的私人部门能够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以此打破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上的垄断地位。具体说来,政府可以在公共服务提供这一块引入市场竞争、合同出租等方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良性竞争机制,从而保证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所以,在对贵州大学后勤管理模式的新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念,提升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完善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着力完善“一个抓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加强学习培训,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引进后勤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完善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精简机构,提高效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管理效益。

(二)牢固树立“师生至上、服务第一”理念

加强管理,多措并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全力抓好学生伙食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大力提升学生宿舍(公寓)管理服务水平;强化校内交通车运营管理,注重安全、文明行车,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加强维修工程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三)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类专项重点工作

坚决执行学校统一部署和安排,在确保各项日常后勤服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做好人力、物力、资金的统筹协调,广泛动员、周密计划、精心实施,全力配合学校顺利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四)积极支持后勤研究会开展工作

按照上级组织的有关要求,继续给予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推进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五)及时对改制后公司业绩进行绩效评估

做好年度后勤服务工作绩效评估和总结,肯定工作亮点并加以发扬运用,同时更要找出不足和缺陷所在,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以后开展工作起到很好的预防和借鉴作用。

将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整体改制注册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有限公司,以此来提升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与展望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20多年来,取得了不少成就,制度和观念也在层次上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体制到体制内围,渗透程度随难度增加而变慢。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影响下,高校后勤体制也被要求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更要遵循经济规律。

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管理模式与经营策略也在动态发展着,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形成与各时期、阶段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其生死存亡。本文希望借此引起广大学者和企业家对校园后勤实体的关注,共同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后勤实体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沛建.美国大学后勤管理―中美大学后勤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钟顺虎.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选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9).

[3]赵淑梅.德国高校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4]徐云,郭雯雯.浅议高校后勤改革后服务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2(6).

[5]薛居华.谈高校后勤管理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4).

[6]李连江.高校管理与后勤社会化研究[m].北京市场出版社,2008.

[7]约翰・科特.变革的力量[m].华夏出版社,1997.

[8]卢杰.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企业导报,2010(11).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篇4

多年的后勤工作经验告诉我,后勤工作不仅是事务性、服务性的工作,同时也是思想性、教育性的工作。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就是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一定要追求服务育人的理念,更要强化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思想,努力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序与高效。作为学校后勤管理者,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强化服务于教育教学这一中心

学校工作的内容很杂,各部门工作各负其责,各行其事,但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后勤管理工作虽然是千头万绪,但其出发点必须落到教育教学这个中心上来,后勤管理工作要完全服从教育教学需要去开展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有序、高效开展。只有明白这个关系,才能明确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处理后勤管理工作的轻重缓急。另外,要保证重点突出,如在财力和物力的安排使用上,都要确保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学校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对经费的使用应有急有迟,有增有减,有保有压,尽最大限度满足教育教学经费,对学校其它的事情要压缩或削减经费。

二、以人为本,强化服务育人理念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理念。其一,心里要装着老师和学生,努力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创造便利的条件,更要为师生的学校生活创造舒适的环境,把服好务当成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自觉行为。作为后勤工作人员,要时刻想着师生员工的需求,要思考怎样主动为教研、科研、师生生活服务,变“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你接受什么样的服务”为“你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就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的服务方式。其二,要强化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育人功能。育人功能是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要功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既关系到全校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健康思想品德的培养。因此,必须突出强调后勤管理工作的育人功能,体现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其三,要注重管理工作的创新。要研究在当前形势下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新规律,解决新方法,不断更新管理理念,逐步规范管理行为;同时转变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机制,努力使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三、强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服务效率是根本,服务质量是保证。要想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其一要注意超前。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本质也就决定了也必须超前准备。要注意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以及时令季节的更替,打出提前量,做到提前准备,服务及时主动,不被动。其二要增强预见。常规性的工作可以超前准备,而对一些临时突发,非常规性的工作,这就需要后勤人员多动动脑筋,未雨绸缪,多一点先见之明。其三要考虑周密。后勤管理工作虽然在课堂之外,但它的好坏却直接关系到学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能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秩序,因此要做到周密细致,不出问题。

四、完善规章制度,依法治校

学校后勤管理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其一,要想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就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靠“人治”是要不得的,必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校,这也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章制度要符合教育教学管理规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并且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在制度建设上,我们从人、财、物、事四方面建立健全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其二,学校后勤制度建设要在科学规范上下功夫,一定要体现合理性、严谨性和人性化。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要科学规划,科学指导,使后勤管理工作做到行动时有目标,工作中有指南,建设时有标准,管理中有制度。同时在学校财力能保证教学经费的前提下,要做好预算,达到统筹兼顾;做到重点保证,照顾一般,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成事。如,要健全审批制度,精打细算,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对大型物品的订单采购,要采用招、投标制度,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其三,要重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提高执行度。万不可把各种规章制度只贴在墙上给别人看的,迎合上级检查的。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坚持原则,不搞小动作。让制度真正规范师生行为,在创建和谐校园中发挥作用。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篇5

关键词:高校后勤企业;企业文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现代企业形式运作的高校后勤注册公司或经济实体纷纷建立并发展壮大。高校后勤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一方面促进了高校后勤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其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内涵

高校后勤企业是从高校中分离出来的,作为企业组织的一个特例。它既有一般企业的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属性;既带有浓郁的高校气息,又兼具企业特色;既要合理兼顾和保留校园文化的渗透熏陶功能、管理规范功能、传播功能、辐射功能和育人功能,又要追求企业文化的人本观念、市场观念、服务观念、团队协作观念;既有经营服务的属性,又有教育的属性;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

那么,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概念应如何界定呢?根据对国内学者相关定义的归纳分析,以及笔者多年后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把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定义为:高校后勤企业以“三服务(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三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在长期的服务、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后勤特色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员工素质以及配套的制度载体的集合。它是高校后勤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

二、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特性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以来,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招生人数、占地面积、建筑规模、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扩充,高校呈现跨越式发展。伴随着高校的发展和壮大,高校后勤企业虽然从高校中相对独立出来,但仍是以为高校发展做好保障服务为后勤工作的核心,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广大学生服务,为教职员工服务的重大使命。高校后勤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不能像社会上一般的企业那样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高校后勤企业比社会企业多了一份责任,应以创造更高社会效益为其发展目标,牢记为高校服务是其存在的价值,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基本特性。

1.服务育人功能。高等院校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场所,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最首要和最核心的任务,需要调动学校的一切力量和资源为之服务,担负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进而决定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以服务育人为根本性特征,这也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高校后勤企业的根本宗旨是“三服务、三育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理论可通过指导实践,引导员工服务的同时教育学生,可凝聚员工的力量陶冶学生情操。通过员工精心营造和管理的校园环境感染学生,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后勤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时时充满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勤员工和师生。因此,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后勤企业员工提高素质,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2.校园文化性。高校后勤企业存在于高校校园之中,后勤企业依托于高校,服务于高校中的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因此其自身的组织文化必然融于校园文化之中,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校风、严明的校训、充分体现其特色的办学理念、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可以培育后勤员工的人文修养,深刻地影响着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企业文化确立更高的起点。良好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对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微妙影响和教育作用,促使大学生形成高远的人生格调、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

3.人文关怀性。企业是以人为基本要素的经济实体,服务和管理的主体都是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取决于人的因素。对人的尊严的尊重,“以人为本,师生至上”应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应以人文关怀为本,坚持“社会效益为先”的经营理念,把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为师生创建优美、和谐、舒适、高雅的学习、科研、生活环境视为后勤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尊重员工,关爱员工,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增进彼此了解,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三、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意义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高校后勤企业竞争力的需要,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保障和基础,关系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是保持高校后勤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后勤服务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有特色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使之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凝聚力,促进后勤员工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顺利进行。优秀的企业通过自身的文化建设,能够凝聚人心,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塑造“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团队精神。建立高校后勤良好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高校后勤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篇6

(宿迁学院学生处,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测量学生感知教育服务质量(包括学校环境氛围、教师资源等七大维度)与学生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对学生感知构成学校服务质量的七大维度的重要性进行了测评.进而了解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各项教育服务的满意情况及学生对不同因素的感知重要程度.有助于学校了解自身的优势及薄弱环节,从而为及时改进和提高学校教育服务质量,为该校确定一种优势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校;求学满意度;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17-04

基金项目:本课题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BFDY044),宿迁学院2012年高教研究课题成果(2012GJ06)阶段性成果之一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而言,深入研究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者的需求,并且能够基于“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来改善和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宏观的行业角度来说,从学生消费者的角度来对高校的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评估为高等教育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克服了行政评估的缺点,完善了评估体系,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监控体制的创新.

从微观角度来说,首先通过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可以找出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因素,从而有利于该校了解自身的管理现状,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及时改进和提高自身的教育服务质量,为该校确定一种优势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通过学生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学校可以通过不断改善和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来赢得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塑造学校的声誉和品牌效应,进而在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中,赢得更多更好的生源,立于不败之地.

2研究思路

本文以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和学生满意度为主题,以学生顾客满意度为切入点,通过借鉴服务业的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大学生满意度研究的成果,以江苏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学生作为该校教育服务的顾客,对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满意度的实际情况.具体思路是:

第一,从理论依据入手,界定顾客满意度、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第二,构建大学生顾客满意度的模型,通过借鉴相关成熟问卷及访谈资料和专家建议,确定大学生消费者满意度的指标维度,根据维度编制大学生顾客满意度问卷.

第三,进行预调研,对问卷进行进一步修订.将修订后的问卷在该校部分学生中发放,开展对该校学生顾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第四,收集问卷,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最后,通过对问卷的数据分析,找出该校在教育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策略.

3理论基础

3.1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就是对顾客满意程度的量化描述.顾客满意的程度是由顾客比较购买后的感知绩效与其购买前的期望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来衡量的.一致性程度不同,顾客满意的程度就不同,从而顾客满意度就不同.

顾客满意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与其自身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经济地位、文化程度、性格、价值观等主观因素有关,顾客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感知和评价会因为这些主观因素的不同而不同.顾客满意度同时也是一个变动的目标,能够使这个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未必也会使其他顾客满意;能使得顾客在这种情况下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在另一种情况下未必能使其满意.

3.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认为,一个组织的重要外部功能就是向消费者提供优良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强调尊重消费者的利益和要求并置消费者于整个管理体系的重要位置.1999年,我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将教育行业认可为服务业.“随着20世纪的进展,大学越来越经常地被喻为‘服务站’.”美国学者约翰.S.布鲁克这样认为.这说明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服务”,它的服务产业性质已经越来越显著.

4研究过程

4.1模型构建

根据iSo9000:2000中顾客的定义“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很明显,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直接接受者是学生,学生是高校教育产品的直接消费者.作为高等教育产业的顾客,学生除可以消费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外,对高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提出意见和投诉的权利.因此,教育的成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正如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与配合一样.所以,大学生顾客满意度模型的构建也可以借鉴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大学生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主要由6种变量:学生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满意程度、学生抱怨和学生忠诚构成,其中感知价值=学生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的大小决定了学生的满意程度,是自变量.由于感知价值的大小影响学生的满意程度,进而引起“学生抱怨”和“学生忠诚”等3个结果变量,这3个变量是因变量.感知价值越高,顾客满意程度越高,二者呈正相关的关系.顾客满意与否所带来的结果是顾客抱怨或顾客忠诚,如果顾客对产品或服务满意度较高,他们就有可能成为忠诚的顾客,甚至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潜在顾客;如果对产品或服务感到不满意,就会采用各种抱怨的方式,顾客满意程度与顾客抱怨呈负相关的关系.

4.2指标体系构建

笔者依据对大学生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以LaurieSchreiner等于1993年设计的大学生满意度量表为蓝本,并结合该校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访谈构建了包括学校环境、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关注、后勤保障、母体相关7个因子在内的影响该校学生顾客满意度因素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包括:

4.3实证研究过程

4.3.1问卷的编制发放和回收

本调查问卷是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和焦点访谈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为保证本次调研的科学性和代表性,调研采用非随机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问卷按照一定比例分别在该校7个系的四个年级进行发放(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9份问卷,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308份,有效率为93.6%.根据要求,问卷回收的百分比要在75%以上,方可保证问卷的准确性,因此本次发放的问卷符合标准.

4.3.2感知教育服务质量对学生满意度影响分析

(1)相关分析

将学校环境、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关注、后勤保障、母体相关分别与学生满意度作相关分析,具体结果为下表所示.

根据表2数据可知,各因子与学生满意度间的相关系数都显著大于0,且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学生感知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7个因子与学生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下面本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一步探寻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影响该校学生顾客满意度的各因子所占比例.

(2)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各因子的敏感程度,因此本研究以学校环境、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关注、后勤保障、母体相关这7个因子为自变量,将学生总体满意度均值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根据上表可得出回归方程:

学生满意度均值=0.166﹡学校环境均值

+0.176﹡教育资源均值+0.173﹡师资队伍均值

+0.185﹡教学管理均值+0.185﹡学生关注均值

+0.195﹡后勤保障均值+0.229﹡母体相关均值

(p<0.05)

通过以上回归分析发现,学校环境、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关注、后勤保障、母体相关这7个因子对学生顾客满意度影响都比较显著,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子分别是:母体相关、后勤保障、学生关注,其他因子的影响相对较低.母体相关影响最显著,这可能与该校的性质有很大关系,能够发放与母体学校相同的毕业证书,这也是大部分学生选择就读该校的最主要原因;后勤保障和学生关注影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校学生大部分来自苏南、苏中地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且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较多,所以他们可能更注重对个体的关注、个性的展示和较好的生活条件.

通过这一回归分析,可以发现该校学生顾客满意度的提高,需要从学校环境、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关注、后勤保障、母体相关这些因素入手,尤其要注意母体相关、学生关注和后勤保障这三个方面的改进和提高.

4.3.2大学生顾客满意度与满意度因素重要程度综合比较分析

(1)大学生顾客满意度单项指数分析

a.大学生顾客满意度满意项目分析

根据spss13.0统计分析,大学生顾客满意度排名前三单项变量分别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及阅读环境,满意度均值为3.60,其次为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学生满意度均值为3.49,第三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学生满意度均值为3.41.这些数据表明该校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素质以及所提供的学习资源相对来说较为满意.这与该校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严格考核是分不开的.

b.不满意项目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不满意项目排名后三的分别是:学术活动的开展,满意度均值为2.69;其次是住宿条件,满意度均值为2.72;第三是食堂的就餐环境和饭菜价格2.74.学术活动的开展得分最低,说明该校学生不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掌握,希望学校能够开展更多的学术报告方面的活动,来了解前沿的领域和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食堂及住宿条件满意度较低,这可能与该校大部分学生来自苏南、苏中地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生活上要求高有关.

(2)各项因子满意度均值及重要程度分析分布

根据以上两表的数据,将学生各项因子满意度的实际得分以及学生对各项因子感知重要程度的实际得分进行对比,构建满意度与重要程度的坐标图(见下图).将这7项因子的满意度与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学校应该改进的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如下图所示,横轴代表重要程度,纵轴代表满意度,然后将坐标系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区域Ⅰ——继续加强区,这一区域是学生认为重要且满意度得分较高的区域,这些因素应该继续保持且不断加强,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和母体相关因子;区域Ⅱ是持续改进区,此区域学生满意度得分较高,需要持续改进,区域Ⅲ——后续改进区,该区域是学生认为不太重要且满意度得分又较低,等待后续改进,如后勤保障和教学管理;区域Ⅳ——急待改进区,这是学生认为重要但满意度得分较低的区域急待改进,包括学校环境和学生关注这两个因子.

根据上图分析,师资队伍和母体相关处于第一象限,因此这两个因子可以作为该校的竞争优势加以巩固,这也说明学生对就读院校的实力还是比较关注的.教育资源位于第二象限,说明学生对该校的教育资源比较满意,这得益于该校对硬件环境的大量投入,而其他四个因子后勤保障、教学管理、学校环境和学生关注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尤其是学校环境因子和学生关注因子,在学校环境因子里尤其要加强学校文化氛围和学风的营造.

5实证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大部分学生对该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低.

第二、学校环境、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关注、后勤保障、母体相关这7个因子对学生顾客满意度影响显著.因此,学生对该校服务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显著相关.

第三、师资队伍和母体相关这两个因子可以作为该校的竞争优势加以巩固,后勤保障、教学管理、学校环境和学生关注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尤其是学校环境因子和学生关注因子应重点改进.

6学生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6.1实施学生顾客满意战略

转变以教师为导向的传统观念,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学生顾客满意观念,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树立“学生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学生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从而不断丰富教育服务的内涵、改进和完善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6.2加强学生事务的专业化建设

第一、树立服务与发展的学生工作理念.转变传统的把学生看作教育和管理对象,漠视学生权益的传统的学生工作方法,建立起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提供服务和支持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生工作模式.

第二、拓宽学生工作内容.当前不能把学生工作仅仅理解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应把对学生的经济、情绪、交往、情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等内容纳入学生工作的范围.

第三、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

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集教育者、管理者与服务者三重身份于一身,因此,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相关的技能,如:教育管理、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学生发展等方面的专业技能.通过对从事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推行职业标准、出版发行专业期刊、建立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职业发展通道等方式,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增加学生工作者的从业动力.

6.3改进学校教育服务质量

该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该校的后勤、教学管理、学校环境和学生关注方面满意度得分较低,因此,学校的后勤保障方面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服务水平需要提高;同时在学校环境方面,要优化校园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学生关注方面,主要是加强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建设.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来提高学生对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6.4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在前面的调查统计中,学术活动的开展这一题项满意度得分相当低.我们知道,学术氛围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一方面通过学术活动的开展,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另一方面它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6.5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

该校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要注意发挥优势和特色.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优势,通过品牌形象的树立,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国锋,王齐妦.我国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指数体系的构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3,2(4):64-67.

〔2〕何祯,王文佳.确定顾客满意度重要影响因素的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254-258.

〔3〕稽小怡.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1):34-37.

〔4〕韩志玉.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方法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6(6):61.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篇7

关键词:高校后勤;科学发展观;发展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全面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各项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高校后勤来说,必须真正落实到后勤“服务、保障、育人、发展”的基本职能中,努力促进后勤工作由经营型向保障型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后勤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断挖掘单位的发展潜力,增强单位的发展动力,激发单位的发展活力,提升单位的保障能力,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力、中层骨干的执行力和党员职工的胜任力,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根本尺度,扎实推进后勤工作,办师生满意的后勤,真正做到保障有力,管理到位,服务育人,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与保障。

       一、保障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天职要求

       保障,就是为学校办学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持。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后勤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后勤保障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后勤保障关系着学校的正常运转,关系着学校的和谐稳定,做好后勤保障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天职,也是后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是要本着“保障教学科研、保障生产生活、保障安全稳定”的原则,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提高保障能力,做到保障有力。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手段等提高后勤保障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要管好用好各种设施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能。要从自身内部挖掘潜力,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控制成本,节能降耗,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增强预见性,加强计划性,研究规律性,确实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期刊网

       高校后勤工作具有广泛性、服务性、琐碎性和时效性。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是我们存在的根基,为学校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是我们最根本的任务。要树立大局观念,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在遇到利益冲突时、在从事各项工作时,要时刻牢记做好保障工作是天职、是前提,确保保障到位,平稳运行。

       二、服务是高校后勤工作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其根本目的是满足高校发展,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因此,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好务是高校后勤的第一要务。

       关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会议多次指出:“坚持姓‘教’原则,坚持为高校师生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是后勤改革必须始终把握的方向,也是组织实施改革的指导思想。”学校是后勤服务的主阵地,只有牢牢瞄准服务阵地,牢牢记住师生是我们后勤服务的主体,时刻把“办师生满意的后勤”作为后勤工作的理念,后勤才有继续发展的后劲。

       坚持优质服务是后勤服务工作的永恒主题。一方面我们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主动服务、方便师生的理念。在服务工作中要拿真心、用真情、动真格,要想在前、做在前、服务在前,力争让师生放心、省心、舒心、安心,力争使我们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服务工作要做到以“师生为本”,要带着感情服务,多为师生着想,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谋师生之所需,围绕师生的需求思考和处理问题,建设方便后勤。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本领。质量是后勤服务工作的生命线,服务无小事,服务无止境。为师生员工服务要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要努力学习,锤炼技术,提高本领,增强胜任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员工。

三、育人是高校后勤工作的神圣使命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的职工对培养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搞好服务育人,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要重视后勤工作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

       广大后勤职工要转变观念,树立服务育人光荣的价值观,充分认识和肯定后勤服务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广大职工要消除自卑心理,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自尊、自重、自强的心理,增强服务育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实践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中,大部分时间都离不开后勤服务工作,从新生报到到毕业离校,从宿舍到教室,从餐厅到校园,事事处处接触着后勤职工,所以长年累月,方方面面,后勤职工的一言一行,后勤的每件工作都对大学生陶冶情操和道德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和生活。从这个角度讲,后勤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工作者是“不上讲台的老师”,后勤育人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部门和职工不可替代的。

       后勤育人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它表露在我们的言谈举止中,显示在我们的待人处事中,蕴含在我们的各项服务中,体现在我们的工作成果中。要通过网站、橱窗、标语等大力营造育人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掌握学生特点,不断提高育人能力和育人技巧。要大力开展学生帮厨、勤工助学、学生督导、技能比武、文明创建等活动,扩大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开展情感型、教育型、研究型服务工作,达到沟通理解、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的。

       四、发展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必然追求

       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后勤的改革和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后勤中,就是坚持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办师生满意的后勤,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努力做到保障有力,管理到位,服务育人。要以实现学生、教职员工包括后勤职工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师生员工的需要,在保障师生员工的需求的前提下,谋求后勤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好、更持久地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期刊网

       高校后勤,特别是作为模拟企业化运行的下属中心实体,在考虑自身发展时,要坚持服务第一,兼顾效益的原则。既不能一味强调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也不能一味强调社会效益现而过于弱化成本核算,两者是统一的,后勤壮大了,就能更好地的发挥其服务、保障和育人的社会功能,而其社会功能发挥得越充分,其经济效益自然就越好,就更能赢得自身发展的空间,在坚持搞好校内服务、保障和育人的前提下做大做强。有条件的可以适当走出去,开拓校外市场,以增强自身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学校。

       发展要讲究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讲长远;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要作到统筹兼顾。

       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无所不为”,分析特点,找准优势,扬长避短,寻求突破。

       发展要牢牢树立以“员工为本”的理念。要紧紧依靠广大职工,发挥其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篇8

一.加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研究工作

成立“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利用研究会平台,以专项课题研究的形式深入探讨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重点、难点、共性问题,分析、掌握高校后勤工作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引导推动高校后勤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在适当时候成立高校后勤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使我市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二.落实“两项优先”工作。

即高校后勤发展规划优先、节能减排优先。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积极落实天津市高校后勤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协助市教委以对高校后勤职工队伍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树立长远发展规划理念,争取政策性突破。进一步提高高校节能意识、技改措施、节能设施更新使用、能源运行科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力度,制定节能减排长远规划和近期实现目标。

三.实施天津市高校后勤“精品工程”战略。

在20xx年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对“农校对接”平台建设、大宗物资集中采购进行实质性研究和科学规划,并推动实施,协助教委做好稳定学校食品价格、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开展学生公寓标准化评估培训和试点工作;继续推进数字化后勤工作,在试点校进一步完善、完备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配合教委力争年内在部分高校推广,初步实现教委、高校两级能源管理平台。形成以“农校对接”、标准化建设、两级能源管理平台为标志的天津高校后勤三大“精品工程”,引领我市高校后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

四.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思想文化建设,提升后勤职工整体素质,活跃职工生活,增强协会凝聚力。开展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大型“红歌会”;以反映基层后勤职工工作和生活状态,树立积极向上精神面貌为主旨的“第三只眼看后勤”大型摄影图片展;以我健康、我工作为主题的体育单项竞赛;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年终开展高校后勤先进工作者和服务标兵评选表彰活动等。

五.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办好协会网站,充实扩大版面,提高服务功能和服务意识,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报道质量,使网站成为全市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阵地、经验交流的平台,相互联系的窗口。酝酿后勤纸制宣传媒介。

六.加强专业委员会建设,指导推动专业委员会工作。对现有专业委员会进行必要的机构、人员、任务的调整,规范专业委员会工作程序,明确工作任务。加大对专业委员会工作的支持力度,指导和推动的力度,促进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和均衡发展。

七.各专业委员会应重点完成的工作任务:

1.寓专会:

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要协助教委完成《天津市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办法》的起草和《天津市高校学生公寓物业合同》文本的修订工作。推动高校学生公寓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落实工作。启动高校学生公寓标准化评估工作。

2.伙专会

伙食管理专业委员会要协助教委完成《天津市高校食堂管理办法》的起草和《天津市高校食堂承包经营合同》文本的修订工作。积极推动食堂大宗物资采购与农校对接信息平台建设。跟踪市场物价变化,做好学生食堂价格成本分析和对策研究。搞好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培训、检查、监督工作。探索实验食堂大宗物资实现政府采购。启动标准化食堂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

3.能专会

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要协助教委完成国家住建部、市经信委节能项目和天津市首批高校节能试点项目的申报工作。协助教委做好高校能源使用统计工作。积极推广先进的节能产品和技术,加强各高校之间能源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的经验交流与合作。搞好新技术培训。

4.商专会

商贸管理专业委员会要协助教委完成《天津市高校校园经营管理办法》、《天津市高校教育超市管理办法》的起草和《天津市高校校园经营合同》文本的修订工作。试行《准入制度》、《备案制度》、《年检制度》。积极支持高校教育超市规划和建设,评估和推寻全国教育超市标准店、样板店。

5.房专会

房屋管理专业委员会要完成工作任务的战略性转变,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公房效益使用、科学管理、低耗保值等做为研究和工作的主要任务。协助教委完成青年教师住房情况的调查。

6.物专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篇9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40%,而扩大招生规模首先要解决的是后勤保障问题。1999年―2002年,国务院连续四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2011年高校系统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已建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为动力,以建立行业组织为保障,以重大项目为依托,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改革,实现了高校资金筹集的多渠道化,为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奠定基础;二是通过改革,高校后勤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三是通过改革,使市场机制在高校后勤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四是通过改革,建立了成本分担机制。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实体以准企业化运行模式为主,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在经营策略上普遍存在市场意识不强、成本控制差不严、资本运营差等问题。

文章将以贵州大学后勤实体为具体对象,从其现状、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小见大,找到适合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后勤实体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

二、相关文献综述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在《变革的力量》中谈到,由于高校后勤实体决策机制具有时限性强、服务对象反馈性快等特征,要求高校后勤实体在对决策机制进行创新时,必须做到:(1)确定企业经营方向―对未来,通常是遥远未来的情况高瞻远瞩,并为实现远景目标而制定变革策略;(2)联合群众―对需要其合作的人讲明这一既定经营方向,以形成联盟,对远景目标形成共识并投身于实现这一目标;(3)激励和鼓舞―通过唤起人类非常基本但常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价值和情感,来使群众战胜阻碍变革的各种障碍,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也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后勤推给社会,而是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把高校后勤搞得更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李连江指出,高校后勤运行机制应采取准市场的方法是:学校组建后勤管理部门,该部门代表学校作为“甲方”,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只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通过招投标选定的“乙方”,承担具体的后勤服务工作,甲、乙方不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服从管理,而是契约关系;卢杰认为,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改革的模式必须同国情结合起来考虑,不是找到一种模式,把它加到某个高校头上,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各大学倡议,真理的后勤模式选择的学校,因地因学校系统,逐步实现后勤工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翟福生认为,目前我国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与方式是符合我国高校需要的,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在推行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企业化的同时,还要必须坚持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和“公益性”原则。

三、贵州大学现行后勤管理分析

(一)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现状

贵州大学自2000年起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贵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贵州大学关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整改,并于2005年正式成立后勤服务集团。

贵州大学的维修、信件收发室、校医院、房改和对后勤服务的监管工作都是由后勤管理处管理的。贵州大学机构在2013年改革后,后勤管理处不在负责校医院和房改的管理。贵州大学的后勤实务都是由后勤服务集团负责的。后勤服务实体是在《贵州大学关于成立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的通知》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相结合的后勤服务公司,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南校区,后勤服务公司和贵州工业大学北勤奋服务组。

贵州大学南、北校区、蔡家关、太慈桥、茶店、小关、罗汉营七个地方的后勤工作都是由成立于2005年的后勤集团负责的。后勤服务集团借鉴公司管理的经验,利用合约的方式来保障学校的后勤服务,让契约方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自己经营管理,以这种方式实现共同发展。在餐饮、住宿、修建、环卫、绿化、物业、水电等方面为教育和科研做了保障。2012蔡家关校区开设了新的贵州理工学院,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搬进新校园,各类后勤服务部也退出了,在同年九月的贵州大学学校,同时,理工大学食堂以契约形式由贵州大学后勤集团的管理。从2005年开始,后勤服务集团经过7年的努力,虽然在体制上有障碍,在市场主体上存在问题,但在餐饮和物业管理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特征

虽然和社会上的企业在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自己经营,自我负责一样,但是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和社会企业还是有所不同,后勤服务集团还是要接受贵州大学的监管,因为他没有设立出独立法人,所有不能真正独立出贵州大学。

(三)贵州大学后勤管理运行成效

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从2005年成立以来,由原来的事业化管理到现在的模拟企业化管理,进行了体制上的转变。

后勤集团贯彻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此来保证对学校全体职工的服务质量。经过共同的努力,后勤集团的工作已经基本达到了科学的发展,规范的进行,精细的分工。这样的贯彻完善了后勤集团的体制改革,由原来的没有到现在的基本完善,使得贵州大学后勤集团有规则有秩序,有据可依。贵州大学后勤集团为了保障服务的及时性、可持续性、有效性,由17名学生组成了学生督察员团队。这17名学生根据会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的后勤具体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交到后勤服务集团的信息处,信息部门根据督察团的意见分发到后勤集团的相应的部门,并由部门提出相应的方案进行解决,督察团会在后勤集团解决之后,对解决方案进行再一次的调查了解,直到解决相应的问题。如果相应的部门不解决问题,后勤集团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贵州大学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贵州大学后勤集团与国内多所高校一样,虽然拥有完整、科学的工作机制,但执行力却难以提升。执行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明确,但却没有实际的执行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高校后勤集团无法完全实施企业化。虽然大部分高校一直在模拟企业化,但却依然受到事业化体制的牵制,这就是现存单位体制问题。如何保证后勤集团不以自身盈利为目的为全体师生服务?相关人员务必进行监督;那么又由哪些人员进行监督?在校教师亲属也许会通过关系进行监督,但“亲属监督”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并不能完全履行“有错必罚”,这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后勤集团的服务质量。

2.职工聘用“关系户”居多。后勤服务集团不能保障全体师生的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勤部门的聘用问题:后勤集团聘用的普遍是职工的亲属及熟识的人,很容易出现后勤职工管理才能偏低、学历达不到要求、年龄偏大等问题,后勤集团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后勤服务人才的严重缺失。后勤集团职工普遍年龄偏大且思想保守,缺乏改革积极性,管理才能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引进人才是唯一的选择,但是由于工资低且得不到领导重视,后勤集团即使聘请了合适的人员担任相应职位,也“留不住人”,这也是后勤集团不能快速发展的最大原因。

为了使贵州大学后勤集团快速发展,保障后勤服务质量,必须大量引进相应的人才。同时培训固有员工,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才能以及自身素质。后勤集团的现有员工应充分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改变自身固有思想,与时俱进。这样新的体制新的思想观念才会使得后勤集团又快速的发展壮大。

四、对贵州大学后勤管理模式的新设计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某些公共部门应该实行私有化,或者说,通过合同出让的形式,使更多的私人部门能够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以此打破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上的垄断地位。具体说来,政府可以在公共服务提供这一块引入市场竞争、合同出租等方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良性竞争机制,从而保证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所以,在对贵州大学后勤管理模式的新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念,提升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完善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着力完善“一个抓手”,健全科学管理机制;加强学习培训,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引进后勤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完善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精简机构,提高效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管理效益。

(二)牢固树立“师生至上、服务第一”理念

加强管理,多措并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全力抓好学生伙食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大力提升学生宿舍(公寓)管理服务水平;强化校内交通车运营管理,注重安全、文明行车,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加强维修工程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三)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类专项重点工作

坚决执行学校统一部署和安排,在确保各项日常后勤服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做好人力、物力、资金的统筹协调,广泛动员、周密计划、精心实施,全力配合学校顺利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四)积极支持后勤研究会开展工作

按照上级组织的有关要求,继续给予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推进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五)及时对改制后公司业绩进行绩效评估

做好年度后勤服务工作绩效评估和总结,肯定工作亮点并加以发扬运用,同时更要找出不足和缺陷所在,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以后开展工作起到很好的预防和借鉴作用。

将贵州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整体改制注册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有限公司,以此来提升贵州大学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与展望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研究篇10

关键词高校后勤教育服务管理

高校后勤工作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师生活动服务的部门,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科学合理的整体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做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服务意识

后勤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它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与师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高校后勤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高校发展服务,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高校师生生活服务。高校后勤人员要本着“为高校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使他们增强服务观念,明确服务宗旨,这是搞好后勤工作的根本。后勤人员要增强服务观念,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文明礼貌的服务态度、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排忧解难。后勤人员要思教务之所需,想教学之所想,急生活之所急,要有甘当勤务员的思想,竭诚服务的意识和热情。

二、提升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高校的发展。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与后勤人员的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建立一支良好的后勤人员队伍,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素质,以适应高校后勤工作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后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服务技能,单凭一股工作热情,而缺乏一定的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只是一句空话。因此,高校后勤人员也面临一个培训与教育的问题,作为后勤人员要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要组织后勤人员开展“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结对帮护”等活动,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参观学习同行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并结合高校实际,改善工作效率与效果;开展技术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使其真正做到一技多能,以适应高校发展的要求。

三、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服务管理

高校后勤管理要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目标管理为指引,以规章制度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就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好规章制度。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从制度上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地开展后勤服务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各项制度,制度才有效力,管理才有效果,才能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人尽其才。高校后勤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教学物资的保证,教学设施的配置,生活上的吃喝拉撒睡等等,为了避免工作无序,高校后勤管理必须有分条切块的规范服务程序。一般高校的后勤管理分为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和为生活服务两块,可根据两种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流程及要求。

四、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服务手段

高校后勤部门要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努力做好细节服务和精益化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创新各种服务形式,如“724小时服务热线”,实现食堂、物业、经警护卫等多“多中心”联动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开展“校园服务月”、“校园廉洁勤俭周”、“校园文明日”等活动,将食堂建成“师生之家”,成为学生的第二讲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把师生的“满意度”作为优质服务的检验尺度。

五、抓好基础建设,完善服务设施

后勤服务设施与物资是搞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坚实后盾与物质基础。高校后勤服务主要包括教学楼、报告厅、办公楼、食堂、宿舍、操场、体育场、绿化带等楼堂馆所的建设及管理维护,水、电、气、暖的供应,网络、电话、有线电视的管理维护,各类税费的收缴清算,还包括高校车辆的配置、调度、使用、管理,校园文化环境卫生的清洁、亮化、美化、绿化,教学物资、基础建设设备、日常生活用品、办公物品等的采购、发放,以及高校的安全与护卫等,这些均与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后勤服务设施建设中,要优先选用节能减排设备与器械,及时淘汰落后、有安全隐患的设备与设施,增加美化绿化面积,配置公用设施和娱乐活动场馆等等。为广大师生提供干净舒适、安全有效、保障有力、管理有序、服务周全的后勤服务基础设施体系。

参考文献:

[1]唐志成,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美化明天[J].高校后勤研究,2005,02.

[2]张海强.浅谈事业单位后勤改革后的物业管理[J].现代物业,2008,05.

[3]郭林松,王劲峰.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研究及其管理创新思考[J].现代商业,2010,35.

[4]朱宝忠.当前实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