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生态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4:41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篇1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moreattentionareturnnedtotheriskofproject,thelossandthe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thisarticlemainlyrecounttheenvironmentalriskofthemidwestConstruction,proposedenvironmentalstateindex,fandormulatepre-controlprogramsaccordingtotheactualengineeringenvironment,toavoidtheriskreasonably.

关键词:环境风险;环境状态指数;预控方案

Keywords:environmentalrisk;indexoftheenvironmentstate;pre-controlprogram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120-02

0引言

文章中的环境风险,主要指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而造成工程成本损失或工期损失等的环境状态。通过变后环境状态指数与原有预期环境状态指数的对比,选择不同工程环境风险预控方案,提高环境风险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工程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1.1工程环境风险类型及其结构组成环境风险因其产生风险的因素分为:区域自然环境风险、现场施工环境风险、基坑作业环境风险、周边社会环境风险以及项目自身经济环境风险。如图1能够清晰地看出工程环境风险的各项分支以及具体环境风险因素。

1.2环境风险状态指数根据中西部工程环境实际状况,结合工程实际以及气象局的综合情况,列出部分主要环境风险因素的调控水平、危害性系数、发生概率等,如表1。

其中,Ck――第k类工程环境风险的环境状态指数;C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环境状态指数;pki――施工单位对风险因素i的调控能力,调控水平越高则数值越大,最大为10;ski――风险因素i对建筑施工的危害程度,最大为1;fki――风险因素i在陕西省发生的概率;k――工程环境风险类型:1――区域自认环境风险,2――现场施工环境风险,3――基坑作业环境风险,4――周边社会环境风险,5――项目自身经济环境风险。

2工程环境风险状态

2.1环境风险基本状态的构建结合工程环境状况,以及有关规范标准,建立环境风险基本状态,并根据规范要求制定相应处理措施,具体见表2。

2.2实际施工过程中环境改变系数及变后环境状态指数构造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令基本环境状态系数为1,良性、恶性改变分别以其具体改变幅度取值,为了实际计算简便,以一定幅度范围制定取值标准,具体状态改变系数见表3。其中,t――基本环境状态系数,因其为环境状态初始值,故令t=1.0;t-――具体施工环境向不利于施工操作的恶性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一般取1.0~2.0值;t+――具体施工环境向有利于施工操作的良性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一般取0~1.0值。

正常施工环境下,工程环境风险的预控与处理方案按照本文下一章节中的调控程序进行预防与控制,而对于环境风险的恶性改变,则应采取加强预控程序,

其中,mk――第k类工程环境风险的变后环境状态指数;m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变后环境状态指数;t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环境状态改变系数。

3环境风险调控程序

分别从基本环境状态和恶性环境状态出发,对工程环境风险的预控程序进行探讨。

①基本环境状态下环境风险预控程序。(图2)

②恶性环境状态下施工单位环境风险加强预控程序。(图3)

参考文献:

[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S].北京,1999.

[2]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S].北京,2005.

[3]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1992.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研究分析

在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益中,其确定内涵首要任务的是实施环境效应评价的其作用主要是通过评价内容的建成的指标体系、覆盖范围、是否合理的选取的指标等,对最终评价效益的结果可靠性存在直接影响[1]。要重视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持续的时间,还要统筹考虑工程建设的所有过程;包括设计规划、建设实施以及工程建成后的生态环境整体效应。

1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恶化是现今全球面临的重大的全球性问题,现代社会发展社会对自然资源开发程度日益提高,使得我们进行反思,如何在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由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采取适宜措施,来解决问题。21世纪以来,我国虽在污染治理、水土保持、江河治理、植树造林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之一系列问题如:水资源危机加剧,水资源污染加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森林剧减,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水库、湖泊淤塞,土地沙化,土壤退化、重大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面临着逐渐恶化趋势。现在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是水利行业发展大方向,生态环境稳定又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开发速度加快,从我国水利发展历程看来,有几个趋势是比较明显:水资源从单向用途走向综合利用。现代水利工程除了灌溉、发电之外,还与城市供水、防洪、船运、调水、生态与环境等多目标相辅相成。一水多用,建设水利工程为多目标服务已成为的决策、论证基本原则。单项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发展为所在流域综合开发一部分,形成所在流域水利整体稳定系统,例如新疆多年来陆续设置了三个流域开发管理局(伊犁河、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其中主要的塔河治理主要解决了生态环境问题,以变工程水利成为资源水利的发展思路。现代水利建设实施的加快,造成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峻。因此,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利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问题调查分析

兴建水利工程以更少的水浇灌更多的地、带来更多经济利益是目标,但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以某些社会、自然环境和占用土地为相应代价;规划建设时的我们要考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2]。

2.1工程建设有利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可以解决旱涝灾害。对于我国而言,不同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南方雨季强降雨频发造成洪涝灾害,而北方水资源相对不足,常见干旱少雨影响了总作物生长、影响产量,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对于合理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解决旱涝严重灾害,促进当地经济健康的持续发展,如南水北调、都江堰的修建,就是其中的改善生态环境代表性工程。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现今人口不断增加,对于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现有的水资源越来越无法满足正常的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而通过相关水利工程的兴建,可以解决改善建设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能增加空气湿度,可以促进植被生长,能为当地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合理规划修建的水利工程能够优化水文环境,能够对水污染情况及时有效治理,对区域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优化。以黄河上规划修建的水利工程为例为例,通过兴修水利工程,利用蓄水、排水等操作,可以有效增加下游的水流速度,对泥沙进行有效排泄,保证黄河河道的畅通。解决由于上游土地沙化等现象,解决产生泥沙的淤积和拥堵现象。

2.2工程建设不良生态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效应在自然环境方面,工程兴建水文气象的改变,对水域河床底部冲淤变化,对区域动植物、对影响水域中细菌藻类、及水生生物的变化效应,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在社会环境效应方面,对地域人群的健康,对文物古迹淹没,对防洪区域规划,对人口迁移问题考虑,灌溉、发电、旅游等产生的环境效益变化等。故在建设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须全面勘察,确保对环境影响的方面和影响的大小进行准确计算,做出不同比较方案进行比较考量,对不良影响提出防治相关措施。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空间效应上须加大力度重视规划及具体措施防治,对整体自然界影响效应进行公正评估,其中人们生活环境、陆地、河流等生态环境对人类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3合理建设降低不良生态环境效应

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以改善不良人类居住生态环境为本来的出发点,为人类以及区域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可以实现的方便,但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难免会有些消极的影响,为了使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效应能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我笔者勘察研究提出以下对策。

3.1施工前的规划

规划前先进行详细地质勘测。不同的地质地区能否修建并且修建什么类型、规模的水利工程设计规范都有明确规定,在施工之前必须要把当地的水文资料和地质条件的进行细致调查计算,充分考虑之下再进行项目建设,然后根据正确依据来编制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以保证建设实施项目防洪能力、岸坡稳定性,规避地震因素的能力[3]。

3.2水利建设项目合理设计构造减小不良影响

在水利工程构造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须进行详细地质的勘查研究,在具体施工计划上报前进行工程构造的具体设计,其中包括对于建设项目原流域、区域内动物的生活环境的变化进行论证,对项目实施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的生存条件的变化详细分析,调查研究具体了解其生活习性,有效减少水库范围内被淹没的范围。

3.3明确水利施工阶段的生态环境要求

水利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对环保措施方法确立并制定相关流程。应切实对修建水利工程观察和总结,结合当地区域地质进行合理施工,在施工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设计中对于施工的工艺流程,不得自作主张修改施工计划流程,还要进行企业、项目班组环境生态保护培训教育。具体的方式就是实名化扩散所有污染物中有关施工现场人员,将施工保护所应该负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将其归结布置在合同中,使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有法可依,有规章可以遵守,有具体相关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可以依靠。

3.4实施环境勘测确保生态环境保护

所谓水利建设项目中对环境的勘测,就是在水利建设项目在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设施,与相关有资质的环境监测企业签订合同,然后在施工期间对影响区域地区的大气、水质等相关影响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然后通过与建设项目施工前和施工不同阶段时期的监测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处理数据并应用相关合理方法改善施工中不合理程序,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施工手段方法进行排除,确保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不良效应降低到最小。

3.5施工企业卫生免疫减小生态环境伤害

在水利项目施工阶段要对于施工场地、区域的卫生条件进行合理设计并严格实施,还要进行相关监测任务,同环境勘测计划流程相同,先要建立施工企业卫生专门防疫机构,设置项目中卫生免疫相关管理负责人,施工企业在施工区域设置卫生管理机构在具体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所、生活场所之后,能够避免因施工众多的来自各区域、各生活习惯的人员聚集一起,而一定程度上避免流行病的传播或扩散,这样在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有效地顾及了工程所处的生态环境良好运行。

3.6落实施工后期任务保障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完成后,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停止,施工完成后要继续做的是,须将在施工过程破坏植或等景观安装相关要求及时的恢复,同时还要对施工区域的进行规划修复,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施工区域原有生态平衡状态。这其中有众多、广泛的内容,如要顾及附近居民的发展、原区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还要使施工影响区域动植物的数量、种群、栖息场所等相关因素尽量达到原来水平且能够长期稳定发展要求。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总是会给项目建设区域生态环境带来这样那样影响,但其中有利也有弊,实施水利工程能够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会一定程度上破坏原来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我们争取让实施的水利工程项目长期稳定运行,生态环境向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先勇.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1628-1628.

[2]王孟实.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J].吉林农业,2016(19):93.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篇3

一、以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专业建设与专业改革,应遵循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指导方针。通过近几年对生态环保类企业调研、本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专业实践人员访谈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得出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各级环保、城建、农林、水利、牧业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部门,据此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城市规划部门、生态示范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理站、森林公园等行业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环境规划、排污管理、大气污染监测、水体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征费、使用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能从事城市管理规划、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高端技能型培养为本位,以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这一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素质、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目标,根据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专业技能特点和培养要求,进一步完善“13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企业、行业共建一个平台,与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三个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技能培养与行业标准、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培养过程三个阶段(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即:

三个阶段能力细化分项基本技能培养文字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查询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专业技能培养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生态环境评价能力、生态环境规划能力、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继续学习能力培养3满足行业需求,服从岗位设置,构建课程体系

本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秉承“专业服务行业、课程服从岗位、内容符合要求、教学切合实际”的理念,通过对环保行业职业岗位设置和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调查分析,根据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职业素质,结合职业标准,对应构建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专业拓展课程体系和职业素质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下图所示。三、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依据,深入开展专业调研,聘请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课程开发。对每项工作内容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完成每项任务的工作过程,分析每项任务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并综合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规范的相关内容,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科学制订课程标准,完成整体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单元设计,实施项目引导等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通过专业任务开发,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加强教学团队成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专业及专业群的技术力量,先进的实训设备等资源优势,开展相关任务的开发、技能培训等工作。与森工环境监测站合作,承担部分森工林区环境调查任务项目,通过任务开发提高团队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学生参与到项目工作中来,项目内容即实训内容,在团队成员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团队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保证团队发展目标的实现。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是我省生态建设的主体,森工总局环境监测站是以生态环境监测为主的专业机构,与我院同属森工总局。发挥行业优势,整合双方资源,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建生态环境监测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平台。承接森工环境监测站的部分工作项目,例如,生态环境保护、林区生态环境资料调查、林区水质分析等工作。在教师、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团队完成项目内容,在工作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实现生产性实训。

2010年9月,为推进森工系统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人才培养力度,经森工总局和省环保局与我们学院共同研究决定,双方合作共建“森工环境监测与指导工作站”,从而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好局面。

自2010年起,双方共同完成了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锅炉烟尘(污染源)监测、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亚布力名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下辖23个林业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水样采集技术规范教学,迎春林业局污水处理厂及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2011~2012集中供热锅炉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监测工作。每一批学生参加监测前黑龙江省森工环境监测站都要结合实际的监测项目作培训。通过培训,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地表水、地下水)从监测点位的布置、采样器的使用、样器容器的洗涤、样品的保存、运输等。监测点位布置原则、气候条件影响因子、采样器具的操作使用等具体内容。在工作中教学,教学中工作,让学生能学用结合。

五、加强监督评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为加强监督和评估,设立了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织以及学生教学信息站等质量监控机构,监控对象涵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体系和教学效果,同时确立了监控的关键点,对教学输入质量、教学运行质量以及教学输出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

1.监控方法

一是实施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校外专家等多层级听课制度,听课要求明确;二是根据学院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专业、课程、毕业设计、实训基地等专项评估;三是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评价,如督导评教、教师自评和互评、学生评教、聘请企业专家评教等;五是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多途径及时采集学生反馈的教学信息。除了学生网上测评、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以外,还通过教学信息员、教室日记、教学信箱,以及教学工作QQ群等现代技术手段和平台来交流和收集教学信息;六是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抽样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分析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性情况,采集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今后培养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用于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调整课程设置。

2.教学质量评价形式

(1)学生评教

问卷测评:根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问卷。问卷可以由督导听课时随堂进行发放,也可以在召开学生教学工作座谈会时集中发放。随堂发放的问卷往往采集学生对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意见,座谈会上发放的问卷,则是采集学生对该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意见。问卷回收后均经统计和分析处理,反馈至相关教师或部门,要求及时整改,以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座谈会评教:每一学期,面向所有班级至少组织一次学生教学工作座谈会。座谈会可以结合教学检查工作进行,每班至少要有2名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解答学生疑问,同时倾听学生对学期教学工作的意见,如课程设置、教学设施、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等。意见由教学秘书整理归类后及时分解反馈至相关教师和部门,督促改进。

(2)教师自评

结合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任课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求对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进行书面分析总结。分析材料经教研室认定后交系部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3)教师互评

教师互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教研室或系部组织公开教学活动,教师集体听课评课;二是由教研室组织专题教研活动开展交流和互评。第一种方式为主要方式,特征是多人评一人,评议对象明确。第二种方式比较自由,以交流为主,评议对象发散。

(4)教学督导评价

由于教学督导组织按院系两级设置,因此教学督导评价由院系两级双管齐下。学院教学督导处和系教学督导室每学期均各自组织督导员对教师进行随堂抽查听课,预先不告知,过程有交流,事后有反馈。院督导处对教师进行有重点地抽查评价,系督导室以每学期对所有参与授课的专兼职教师随堂评价1次为最低要求。评价指标与教师互评听课的教学质量评价表同。听课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至教师本人,评价材料存入教学质量档案,评价成绩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评优评先和晋升职称挂钩。

(5)企业专家评价

为了考查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结合度和实用性,建立了企业专家进校听课的制度。从大中型企业邀请部门负责人或技术骨干来校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听课评课,企业专家所给予的意见建议以及所带来的行业企业信息,启发了教学改革思路,推动了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工作。

3.有效利用信息

在整个质量监控体系中,监控的过程只是手段,对所采集的信息如何进行处理和利用才是监控的重点工作,监控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信息的有效利用,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同时开展问题跟踪和研究等活动,以实现教学运行过程的及时纠偏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信息的利用过程中做到以下几个几点:一是多渠道采集信息,对信息进行比对和评价,提取有效信息和共性问题;二是对梳理的问题根据轻重缓急进行落实和整改,及时纠偏,防止让信息采集流于形式;三是对问题的解决和落实情况及时做好反馈,尤其是向学生反馈;四是对突显的教学问题进行跟踪,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五是将监督评估的结果与教学工作绩效考核挂钩,建立奖惩制度。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篇4

从专业结构看,国外发达国家大多专业方向丰富,专业设置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过去环境科学专业受母学科制约,专业方向划分过细。目前我国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教育正在向宽口径、适应面广等方向发展,以改变过去那种在本科就开始培养“专业人才”,以至分配面窄,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状况。从办学要求看,无论在国内和国外,其办学导向都是与社会需求尽量取得一致。在培养目标上,各国普遍强调要对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培养,在“知识”“能力”和“做人”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和结合;在国外,比较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多年以来强调培养“专家”和“专门人才”,着眼于毕业后的职业,要求毕业后能“专业对口”。因此,培养学生只重深度,不重广度,近年来虽已逐步扩大培养口径,但还不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种缺陷已经暴露出来,表现最突出的是毕业生工作适应面窄,适应能力差。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实施方面,国外设置的课程类别大致与我国相同,全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外实施学分制与我国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是,国外学生在选修上的自由度非常大。专业课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在指定选修课和必修课中也设置若干门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允许在校内其他系或学院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在我国,学分制中规定的必修课学分多而选修课学分少,而且在选修课中,也只有本系开设的选修课程或一些全校性的选修课可供选择,而这些选修课少到若漏选一门则可能学分不够,使学生在近乎完全同一的模式中学习,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应付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国外不严格限制学习时间,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而我国依然实行四年制本科教育。

二、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环境科学的独特性决定了高校环境类专业所需基础课内容广,专业课门类多。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何在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制订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1.拓宽基础,文理渗透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范围内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多渗入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的内容,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人文修养,尤其是必须进行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无统一模式,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宽厚的基础,几乎数理化、天文、地质、生物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都设有必修课或选修课。基础课主要集中在数学、化学、力学、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环境类专业其文科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3%,体现了文理渗透、加强素质教育的意图。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还开设职业写作、职业技能等多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Brown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执委会成员的职责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爱好制订有效的和多样化的专修课程计划,使所选课程密切相关,并以一体化的论文为终点。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2.发挥特长,办出特色我国目前办环境类专业的院校不少。各高等院校应发挥各自特长,办出自身特色,不应强求统一模式。要注重专业课程的补充更新,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多设选修课,扩大选课自由度目前,我国高校选修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小,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这样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同校同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都相似,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国外高校这方面做得较好,如德国Stuttgrat大学选修课约占总学时的30%。英国的一些大学为解决因师资不足造成选修课缺乏现象,甚至可跨校、跨国选修课程。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此外,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并让他们在高年级阶段围绕该研究方向与内容选修相关的专业课。这样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毕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可能差别较大,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室工作、项目设计、野外实习等形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讲课时间应少于实践课时间,精讲多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实验能力、科研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参与学术交流。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多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或参与完成实际工程,对提高就业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1.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模块和内容体系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模块大致如图3所示。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的改革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路就是:第一,把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按照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认识规律的要求,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组织、选择和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第二,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工程原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五个基本模块,各模块所设基本课程见图4所示。这样的课程结构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层次的课程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更能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在具体办学当中,各大学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各有不同。如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涉及到了化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各个方面;工业类大学则侧重工业的特点,开设了一些偏重于环境工程方面的课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作为其主干课程;地矿类大学将其专业课偏重于地质学方面的内容,如中国地质大学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地质类的课程;师范类大学侧重环境管理和生态学方面的培养,主要开设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理学、植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作为其主要专业课程;林业类大学主要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偏重于资源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课程而体现出其专业特色;化工类大学主要开设了有机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化工工艺学等偏重于生物和化学类的课程作为其基础课程,体现出其在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方面良好的专业基础;农业类大学则十分重视土壤、资源和生态方面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与调查、土壤-植物-环境分析、养分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普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

2.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仍然比较薄弱,还不能完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为培养合格的环境保护人才,全面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环境科学实践性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则显得尤为必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提出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认识性环境实习、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四个环节。认识性环境实习。主要包括:①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现状,如森林、灌木、草原的天然分带性,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干旱戈壁、沙漠环境现状,城市环境特征及现状;②环境演化及其环境效应,如河流源区的森林涵养水源效应,沙漠绿洲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效应;③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如干旱内陆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戈壁、沙漠生态环境及问题,矿山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④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技术,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地荒漠化及沙漠治理技术,“三废”污染防治技术等。(2)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环境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学科知识,这就决定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包含有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环境监测与评价》必须要有各种监测仪器使用操作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包括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有污水净化机理的实验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等实践教学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安排大气颗粒污染物物理性能检测、大气污染物净化等试验和安排去火电厂参观烟气除尘装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固废的收集、转运、分类贮存,压实、破碎、分选、固化,发酵堆肥,热解、焚烧,填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过程。(3)生产实习的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生产实习的内容既包括专业课程设置所涵盖的内容,也包括教科书中还没有反映的相关内容。主要有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调查分析方法,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污染控制原理和治理技术方法,环境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管理等。环境生产实习要求学生亲自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工作,如参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参加一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4)毕业论文的内容。毕业论文实行导师制,即由一名本专业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或校外相关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指导3~5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可涉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所有知识点。

四、结语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篇5

生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为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整体环境出发,将各种环境的资源相融合,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结合,开展系统、全面、可持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生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生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新兴的一种研究取向,自20世纪中期西方开始出现。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开始更多关注这一研究取向,对其进行分类和界定,研究其理论取向及意义,根据其观点对心理学研究模式进行新的探索。研究内容也陆续从以生态危机及环境保护为初衷的生态心理学角度扩展至研究人—环境交互作用的注重实际应用性的生态心理学,谋求人与环境有机和谐,并致力于提升人类生活幸福感。生态心理学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也为更加系统地、动态地、发展地研究心理打开了新的思路。生态心理学观点在各个学科当中都有运用。它系统宏观的思想可以给予各项工作许多启发,并十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个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实际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需不断提升,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需不断改善。利用生态心理学观点整体把握、综合考量、系统操作并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和谐、稳定,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路可结合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探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各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逐渐占有较重的地位。2011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机构设置、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硬件软件等方面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开展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正在逐步走向理念人本化、队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发展科学化的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主要体现为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相辅助,以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相配合,进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排查,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已有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与此同时,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强调心理问题与危机的防范处理,除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外,重点针对已经出现问题和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学校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错认为仅仅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缺乏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维护;第二,很多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质不足,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面学时设置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不足,学校其他教师及行政人员不重视、不理解、不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导致工作开展不力;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较为单一,目前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往往只有课堂,相应的社会实践课程少,且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第四,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网络资源、社会多元思想等多方面的环境影响,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1],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受到诸多影响。

2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生态心理学,狭义上可界定为: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根据吉布森和巴克等人的思想),是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有学者先后对国内外生态心理学本身进行了梳理、分类和界定,概括出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学者们达成以下共识:第一,生态心理学受深层生态学理论影响,以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认为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2];第二,生态心理学强调环境或背景性因素的重要性,反对脱离环境孤立研究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第三,多元的交互的因果解释对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3];第四,生态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交互作用,研究对象是人—环境,研究要在真实环境中进行[4]。从生态心理学观点可以看出,心理学不应该仅研究人的意识和行为,更应重点研究人的心理和所对应的环境因素。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意义与价值。

2.1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研究的意义及应用概况整体主义是生态心理学遵循的原则,研究侧重于谋求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机和谐,并致力于提升人类生活幸福感。自兴起以来,将实验室心理研究扩展到了社会应用性的心理研究,其观点对心理学研究及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很长远的发展趋势。研究者发现:“更为宏观的社会及自然环境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不仅仅是对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的被动响应,还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塑造它们的宏观环境”[5]。因此,生态心理学观点将研究对象从个体与近端环境扩展至宏观环境,可以为各领域研究创建更多视角,将生态学理论融入各领域理论体系,更系统全面地、贴合实际地研究问题。目前在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运用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对心理疗法的探索、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构建、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作用、对教育活动的启示等。如在心理疗法领域,荒野疗法、家庭疗法都运用了生态心理学观点,行之有效,应用广泛;在教育领域,生态学习观、情境教学观应运而生。这些研究的结论将有助于系统全面地思考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2用生态心理学观点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研究价值生态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与环境各自分别是一个生态系统,个体与环境的组合同样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同理,在高校中,大学生、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各自分别是一个生态系统,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以往大多数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将大学生自身与外在环境隔离开,习惯于对学生做单一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预防和处理,以不出现问题为目标,很少采用积极手段维护学生的和谐心理;在学校整体环境上,仅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学生家长、学校其他教师及工作人员极少参与,如此很难真正实现各个独立生态系统与整体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想要构建大学生和谐心理状态,不仅需要做针对大学生的工作,更应融合环境,把握整体情况,共同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其更加系统、全面、行之有效、可持续。

3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根据生态心理学观点对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可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整体研究,要考虑到其相互之间的共生关系,结合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可从整体环境入手,坚持横向全面发展,纵向可持续发展,系统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1从整体环境出发构建和谐心理环境大学生心理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依托于整体环境情况,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不能割裂联系孤立地看待心理活动。任何心理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实现的[6],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从整体环境出发,作用于学生心理这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将各种环境的资源相融合,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有助于改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3.1.1注重培养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上文提到,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之一是过多强调心理问题与危机的防范处理,而缺乏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维护。若要构建整体和谐的心理环境,不能孤立来看学生的心理活动,应改善原有的仅针对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提高学生自身调节心态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培养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促进其内心全面和谐发展。

3.1.2建立全员心理教育的体制机制学校环境与校园文化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当前很多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一个部门来完成,学校各级人员(包括领导、行政人员、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片面并具有局限性。全员心理教育是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在体制机制上,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强每一位教师的心理知识素养。除对问题的处理以外,在日常管理、教学、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传递心理教育讯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得到教育,共同营造一个时时温暖、处处温馨的和谐心理环境。3.1.3把握“互联网+”时代开展全面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时代为人的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了新的媒介,社交、娱乐、学习……以上种种活动均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来实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有两方面启示:一是防范。即要注意大学生在新媒体获取的信息是否对其积极心态有不良影响。二是利用。即主动通过新媒体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对学生心理状态“察言观色”,如通过微信朋友圈观察学生实时心理状态,通过个人博客博文看学生的心路历程,通过微博使用情况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取向,通过播客、小咖秀等作品上传观察学生的气质个性[7]。把握“互联网+”时代这个社会环境,开展全面的心理教育。

3.2从横向与纵向双向考虑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生态心理学观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整体主义和可持续原则,开展系统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教育活动。可从横向和纵向双向考虑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1从横向角度全面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多项工作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从生态心理学观点出发,每一项工作都应站在宏观的角度系统地探索其开展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方面,结合人—环境的交互作用,第一,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尽可能多利用情境教学,创设相应的相对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更直观地处在真实情境之中,深入体会教育内容,掌握处理方法;第二,改善仅有课堂教学的现状,多结合实际的社会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在心理普查方面,除了利用相关心理普查量表进行筛查以外,可以基于生态心理学视角建立新的心理健康标准,以弥补目前心理健康标准存在的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缺陷,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宏观考查心理健康问题,全面地衡量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关注个体的症状表现,而且注意心理健康问题与环境的关联性,在相互影响中审视心理健康的表现及其影响[8]。在心理咨询方面,生态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被破坏,这时可采用荒野疗法、森田疗法、冒险疗法、自然疗法等,在行动上回归大自然,在思想上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从而改善与环境的平衡状态;对于未出现问题的学生应多注意动态平衡的维持,尽可能将工作重心从“治”转换为“防”。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方面,可在个人成长性质活动基础上开拓团体性质活动,重在协调学生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开展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为主题的活动,加强学生与环境的互动;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以增添心理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处于积极温暖的校园环境中,心理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2从纵向角度开展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纵向开展主要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应具有持续性,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不能只顾眼前,不能只把重心放在处理问题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之积极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学会遇到问题积极调节心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持续,学生心理得以长久健康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才,其自身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应加强师生互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加深校园文化影响,让学校、家庭、社会、文化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的整体环境,使学生得到系统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保障大学生健康和谐的心态。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随着生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更具实际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珲.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5,(14):63—65.

[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易芳.生态心理学之界说[J].心理学探新,2005,(25):12—16.

[4]易芳,俞宏辉.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J].心理学探新,2008,(28):16—20.

[5]窦东徽,石敏,赵然,刘肖岑.社会生态心理学:探究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新取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3—53.

[6]李梅.从生态心理学的视野看心理健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9.

[7]吕妍,马小晶,王军胜.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7):223—224.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篇6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显著增长,林业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得林业的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笔者通过对目前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林业生态化的发展优势。

关键词:

生态建设;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要求也逐渐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促使各行各业都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林业的发展迅速,对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方向,林业的发展也朝着生态化的方向转变。

1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阻碍

1.1公民法治观念欠缺,环保意识不够在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中很多森林资源都位于山区,这些地方普遍经济不够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平与法制观念也不够。很多当地的村民都只看到砍伐树木短期的经济效益,完全不懂得从长远角度来考虑森林资源可以带来的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加上当地资源的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保障,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村民会为了短期的利益去大量非法砍伐树木,这不仅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破坏,这也会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1.2森林保护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森林保护管理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内容庞杂,这给实际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障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林木的生长状况要采取有效监督保护,对于林木的采伐及采伐后的尺寸验收要进行监管,对于林木的加工运输过程要实现有效控制,同时对于森林内的野生动物也要进行良好的保护。

1.3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面临相应的阻力从我国现有的林场分类经营管理体系来看,分类管理经验仍然存在相应的阻力。按照现行的林场分类经营管理模式来看,商品林的经营已经完全成为商品经营行为,相应的获利方也是投入者。但商品林在生产过程中也占用了林场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得应当有一定的成本的,但林场却并不能从这其中获利,林场的经营成果主要是通过所有权进行分配,这种资源的无成本使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林场中另一个促成部分也就是公益林,这部分林业并不能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对于这部分非商品类生产对象林场必须头发相应的资源并且对其进行经营管理,这样的资源投入对于国有林场而言又不太合理。

2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的需求

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是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的生态系统,在维护与调节自然环境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系统不仅能够很好的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还能够防止风沙及水土流失,是自然环境中非常珍贵的一种天然屏障。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更加注重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型重工业的发展使得环境逐渐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对空气、泥土、河流的污染也日益严重,社会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对林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林业建设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林业建设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对林业重新定位林业资源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的保护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林业的发展目标要有多转变,改变原有的林业就是木材的发展观念,大量的看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森林资源,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因此林业部门要转变发展观念,要实行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2确保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森林资源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由于林业资源的面积大覆盖面广,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加强管理,防止不法人员对森林进行乱砍乱伐,保证林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3综合发展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要首先把生态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森林资源是地球的肺,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因此,林业资源的发展要以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为前提,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实现林业资源由经济林向生态林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4生态建设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转变,林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依靠的主要力量,这就要求林业的建设必须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为适应生态建设发展的需求转变,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林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林业作为保护国土的一种措施,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对于天然林国家应该加强保护措施,多采取人工林的采伐,这样才不会造成原始资源的缺失。

3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林业发展指导思想

3.1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主要目标社会的发展是要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对林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要目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林业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林业部门转变发展观念,以保护环境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建设。

3.2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重心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形成,以寻求各种方法弥补经济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在新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就要把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效益作为发展的重心吗,采取相应的措施架起那个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变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的局面,更好地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

3.3将适应时展作为根本要求实现林业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变,主要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使得我国的经济处于世界发展的前沿,经济发展加速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林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就要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加强林业生态化的建设进程,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4结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逐渐形成,这也对我国的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原有的以发展木材为主的观念,逐渐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观念上转变,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主要目标,全面实现林业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变,促进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建国,万丽君,陈建成等.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8(4):235-139.

[2]蒋敏元,黄正梅等.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J].林业科学,2011,41(2):258-261.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篇7

关键词:生态理念;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少,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程建设。以往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并不理想,虽然在提高粮食产量和减少水文灾害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时也对农田水利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问题。近些年,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做到既保证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源,也要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不破坏农田周围的环境及生态,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可重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随着人民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要稳定的发展可持续农业,维护当地的环境生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1]。

一、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意义

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称之为农田生态水利工程,也是水利工程的一种,是农业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新兴学科,既是为农业发展、农田灌溉提供方便的农田水利工程,也是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生态工程。农田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以生态学指标为要求,以灌溉农田为目的,要达到二者的相互统一。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引入了生态建设的先进理念。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为了能够吃饱肚子,大规模的开荒种田,虽然当时粮食增产了,但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加重。这些环境问题使我们认真思考农业生产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对环境的治理当中。在现在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加大研究,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也要对当地的环境生态进行必要的保护,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弯路,要留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健康的、绿色的、能够持续发展的农田生态环境[2]。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以生态指标为要求,提出了生态建设的理念,为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对策

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是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方向,但是目前还在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

1、加大培养生态农田水利建设人才,提高建设人员素质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人才是关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是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主体,要贯彻落实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就要从建设人才上下功夫[3]。在生态农田水利工程的人才建设方面,首先就要从意识上抓起。要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对于生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时刻保持警惕,在实际工作中不忘生态建设的初心,时刻以生态建设指标来要求和指导各项工作。要做好这个方面,需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认识层次,通过组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对一些先进、成熟的生态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学习和参观,使建设人员对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有切身的体会和思考,通过这种办法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思想认识。另外,也要通过各种办法来提升农田水利建设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只有专业技术过硬才能在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得心应手,才能从容应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从源头做起,即各类农业院校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加强生态建设教育,要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还未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时就受到生态建设理念的熏陶;当然,更要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这才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立身之本,使他们能够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各科研和技术部门也要组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进行生态建设专业知识培养,以此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4]。同时,要将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针纳入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考核制度,并设定一些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热情,将生态理念建设带到实际工作当中。

2、将农田水利工程与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紧密结合

全国幅员辽阔,地质信息多样,各个地方的耕地类型和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也形态各异,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就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作物类型等诸多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设计[5]。过去很长时间内,农业生产都是以产量为目标,忽略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至于总是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在以后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既要提供农田灌溉、蓄洪泄洪等农业职能,也不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地理环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系统,需要根据实际的功能需要,把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及人文因素都考虑进来,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站在整体的高度上把握全局,着眼未来,统筹规划,才能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建设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百年工程,是一个区域的系统工程,不能只以一朝一夕的利益为目的,要考虑整体,考虑该区域的整个水利系统,要在整体上对农田水利工程和周围的环境生态进行把控,力求达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效果[6]。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篇8

“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集中力量进行了以自主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这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我国工业化进程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在时空上是一致的,大致历经了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四个阶段。我国工业化进程伴随着经济的腾飞、GDp的增长、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第一,产业同质与无序扩张。如,环渤海地区13个地市,除秦皇岛外都把临海石化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之一,从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泉州,到广东的惠州、茂名、湛江,再到广西北海,沿海都有大型炼油厂。长江中上游干(支)流上化工园区密布,沿江沿河化工石化企业多达40万家,很多化工企业选址隐蔽且规模极小,确切数字很难考证。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石化项目分布得这么散这么广。第二,工业化对农业资源的破坏。最突出的是,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边缘用地大量废弃抛荒,复种指数下降。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现在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但在“占补平衡”中,往往占的是中心地区的良田,补的是边穷地区的生地或劣质地。第三,环境污染加重。王姗姗等(2012)以1982-2008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使用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和边限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工业化水平和环境污染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二氧化硫、工业废气和工业烟尘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重工业化水平及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提高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增加污染物的排放,出口结构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对不同污染物的影响大小及方向都不相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短期内会降低污染物的排放。③第四,环境污染转移。上世纪80-90年代,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受到严重污染。21世纪初,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内地的环境事件不断爆发。苏梽芳等(2011)利用1999-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地区与产业特征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FDi、贸易和环境规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成立。④傅帅雄等(2011)应用地区与产业特征交互作用的经典贸易模型,对中国区域间的“污染天堂”效应进行了测度。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各省环境规制力度不同,污染密集型产业正从环境规制力度大的东部省份向环境规制力度小的中西部省份转移,中西部正在沦为东部污染密集型产业规避高环境规制的“污染天堂”。⑤绑在高速前进战车上的中国不能以停止发展的方式来回应工业化所面临的困境,尽管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随着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和经济着陆阶段,科学进步和创新产生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会缓解环境灾害,但我们不能期待这种结果会自动生成。针对工业污染、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消失、酸雨和大气变化等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应对,同时还要树立以下观点:

1.产业转移不等于降低环境标准。开放型的现代经济,必然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能够自由、合理地流动。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西移,有利于改变原来的工业生产与能源、原材料产地脱节,就业岗位与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能为沿海地区引进和创建新产业腾出空间,又可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可谓双赢。但承接地政府在给以相应的土地、财政和税收等方面政策支持的同时,必须对迁入企业设置更高的包括技术含量、自主创新能力、单位产出能耗等指标在内的市场准入标准。此外,对产业转移必须要有长远观点,特别是西部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地区,对自身的城镇建设、产业布局、生态风险、生态安全等问题都要认真考虑、科学定位。

2.工业化阶段不可跨越不等于各地都要工业化。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是全方位、各领域的,任何社会都要走向现代化,但现代化决不简单地等同于工业化,工业化也决不简单地等同于处处办工厂。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是我国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能为工业化而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本身绝不是目的,它只是提高生产率和收入的一个手段。

3.农业现代化不等于农村工业化。上世纪80年代“村村点火,家家冒烟”式的工业化,不仅占用耕地多,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不利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无论是人口稀少、土地辽阔的美国、加拿大,还是人口稠密、国土狭小的英国、日本,工业都是相对集中分布,农村仍以经营农牧业为主。在我国,以前乡镇企业基础好的发达地区,工业乡镇、工业村可以多一些。一些农业乡镇则没有必要盲目跟风,可以改变发展理念,通过错位发展,搞农业循环经济、乡村旅游、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闯出一条新路。

环境优先论和区域生态状况的评价与反思

工业时代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导致了主观和客观、经济和环境的二元分离、两相对立,它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对大自然的改造、奴役和索取,完全低估了环境的反戈一击。随着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树立,环境(生态)优先论在人们对工业社会的深刻反思中被提了出来。“环境优先”是指“在一些特殊区域或领域,把环境质量状况作为指导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基本衡量标准之一,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和底线来规划和约束各方面工作,使环境保护成为保障人民生存环境、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和首选的手段”⑥。新世纪伊始,我国许多地区陆续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建设低碳社会”等口号,并实施环境优先战略。这些区域或者是经济比较发达,容量资源已有较多开发利用的地区;或者是自然条件脆弱,难以承载大规模经济开发活动的地区;或者是原来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而大规模开发行将毁坏自然遗产的地区。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意味着环境保护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和国家行动的高度。在工业化过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正在有意识地推动两大转变: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由经济建设为中心向经济环境双赢转变。人们在反思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时,不外乎将其归结为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利益驱动、执法问责不严、体制机制弊病等几个方面,实行“环境优先”就是试图对此进行矫正。那么如何评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如何设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呢?国内学者希望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来回答这些问题。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其大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体现综合评价。2008年初贵阳市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就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开展研究,并于当年10月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该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等六个方面的33项指标,它们分别反映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状况,城市生态及环境保护状况,市民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及法制状况,城乡建设状况,市民生态文明素养、文化产业及公共文化服务状况,政府行政状况。高珊等(2010)根据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时代特征以及指标本身的性质,把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其中,目标层用综合指数代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效果,系统层分为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和生态治理四大部分,指标层是从每个系统层提取三个能从本质上表述系统状态变化情况的指标,由总共12个指标组成。⑦

2.突出自然改造。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了中国首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排行榜。课题组首席科学家杨开忠提出,生态文明水平即生态效率(eei),对生态文明水平的测度主要通过“eei=GDp/地区生态足迹”的公式来实现。eei是地区产生单位生态足迹所对应的地区生产总值,它与GDp成正比,与生态足迹成反比。⑧eei由普遍公认的GDp和生态足迹两个指标直接合成,原理简明,计算方便,易于应用。根据测算结果,最高水平组的是北京,高水平组的是上海、广东、浙江等,而最低水平组的是内蒙古、贵州、宁夏、山西。除了个别省区,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与经济发展状况,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相吻合。由于这个指标体系把生态文明水平理解为生态效率,相应突出了GDp在测度中的作用,给人们传递了一个自然环境好、污染水平低不一定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心中对生态好坏的评价。

3.偏重环境保护。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了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研究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旨在对生物圈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它提出了生态城市、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框架,在这个框架指导下,许多国家、地区提出了生态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等概念与建设目标。受此启发,王云才等(2007)在对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及其评价体系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城市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城市综合功能为目标,提出了包括生产功能、服务功能、聚居功能、健康安全、管理与影响等五个层面共15个指标的生态城市评价的创新体系。⑨鉴于各地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不同,环境要素是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梁文森(2009)设计了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辐射环境质量、生活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经济环境质量等八个大项36个分项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⑩指标体系的设置体现了研究者对生态文明概念的含义和主要特征的不同理解,有的用目标值法,在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时先为每一个指标确定一个远期目标值,再将当期指标值与目标值相比,得出每个指标相对目标值的实现程度;有的用基期法,先确定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为基期,再用当期指标值与基期指标值相比,得出进步程度。这些研究,从地域看有地方性的有全国性的,从内容看有突出环保的有注重综合的,从性质看有评价性的有指导性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横向纵向比较,有助于以量的精确性来督促和引导人们重视生态建设,可以找出缺点和不足加以纠正,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然而,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和环境优先的战略性能否结合,在实践中能否获得成效,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第一,基于激励制度科学化的领导干部行为方式能否转变;第二,不断创新的环境保护立法和政策能否建立更加良好的环境保护治理结构;第三,环境保护规划能否真正成为其他发展规划的参照、基础和出发点。

“美丽中国”和区域生态建设的政策与前景

党的十再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工业分布及工业化程度的不平衡,地理环境的自然差异及区位特色,人与自然结合的方式及理念的不同,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顾及全局性更要突出区域性。目前,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共识,其具体实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以国家全局为基点的战略性统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不等于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而是国家整体上的战略统筹安排。第一,生态脆弱区保护。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是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环境监管薄弱的地区。2008年《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专门指导生态脆弱区保护工作的长期规划,为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促进脆弱生态区修复进程,实施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建立生态功能恢复和保育的体制机制提供了平台。第二,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底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以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按层级,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该规划提出,要严格控制城市空间总面积的扩张,减少工矿建设空间;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全国耕地总面积,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禁止开垦草原,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稳定草原面积,等等。该规划要求,必须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2.以省域区划为基准的责任制联动。省域是我国一级行政区划,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地域范围。省级人民政府一般与国家层面对接,负责指导所辖市县在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土地管理、人口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中遵循全国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各项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机制。第一,生态省创建联动。自1999年海南省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以来,全国已初步形成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的生态示范创建体系。到2011年底,已有海南、浙江、山西等14个省(区)开展了省域范围的建设,500多个市县开展了市县范围的建设。按照分级管理、事权划分的原则,环境保护部主要加强对建设工作的指导,制订相关建设标准及成效评估办法,负责指标完成情况的审核和向社会公告部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达标情况;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省级生态市、县建设的考核和部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复核工作;市、县环保部门重点抓好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考核工作。生态文明建设的分层管理,解决了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的矛盾,有效地扭转了“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整体恶化”的趋势。第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联动。1997年环保部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通过创建,树立了一批经济持续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的模范城市。到2011年底,有87个城市被授予环保模范城市称号,100多个城市正在积极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第三,环保执法机制联动。尽管受各种因素制约,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环境执法制度、机制、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执法体系,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同时,为依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一些地方还探索建立了环保部门与纪检、法院、检察、公安、监察、工商等部门的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多部门联合打击。

3.以流域范围为基本的跨区域合作。由于生态问题往往是跨区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治理常常显得力量不足,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采用集团军协同作战的形式。目前,我国跨区域合作成效较大的主要有:第一,环渤海区域。1986年5月开始形成环渤海经济圈,达成了许多区域内经济合作和互动框架,逐步建立了经济信息网站、东北亚与环渤海地区经贸合作平台,以对外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内产业链、工业链的顺畅。2000年开始重视渤海环保工作,2008年9月成立了环渤海区域环保合作、口岸合作、人才协作等三个合作组织,以经济带动环保。第二,长三角区域。始于1982年的长三角区域合作最初也主要定位于经济领域。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该规划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规划要求,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继续加强水污染防治,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第三,泛珠三角区域。2004年6月泛珠三角区域的内地九省区政府行政首长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广州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7月共同审定通过了《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专项规划(2005-2010年)》。该专项规划提出了生态保护合作、共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水环境保护合作、大气污染防治合作、环境保护监测合作、环境宣传教育合作、环境保护科技与产业合作等七项环保合作内容。区域合作一般都经历了从经济合作到生态合作的过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主要表现在制定规划和制度上,更重要的是相互约束,形成了跨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4.以经济区块为基础的整体性平衡。20世纪50年代,在生产力平衡布局理论指导下,我国曾把全国分为华北、东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六大区域。60-70年代,从战备角度考虑,又把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以全国发展速度整体放慢为代价,用东部高比例的财政收入补贴中西部欠发达内陆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建设项目等方面向中西部倾斜,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缩小。改革开放后,学界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区域发展思路:第一,陈传康(1987)的“t、Y和多i”思路。輯輥訛其中,“t”指沿海地带和长江流域;“Y”指连云港经陇海—兰新线到新疆,并在兰州另分一支通青海西宁和格尔木,并延伸到;“多i”是指不在这两个结构上的地区的出海联系。第二,戴晔、丁文锋(1988)的“开”字形思路。輰訛輥即,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主轴线,应在沿海、长江和陇海—兰新线结合的“Л”字形基础上再加上京广线,形成“开”字形态势。第三,杨承训等(1990)的“弗”字形思路。輱輥訛即,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中间横穿两大东西向的经济条带,即长江经济带和沿黄—陇兰经济带,而南北两边再加上一些小型东西向的经济带,组成“弗”字形网络结构。第四,张伦(1992)的“目”字形思路。輲訛輥即,东部沿海开放区,东北、西北及西南沿边开放区,长江流域开放区和陇海—兰新沿线开放区形成“目”字形开放格局。其中,东部沿海开放带是“目”字形格局的基础,中间两条东西向轴线分别是长江流域开放区和陇海—兰新沿线开放区,向北、向西、向南的沿边开放区构成“目”字形格局的三个外环。第五,刘宪法(1997)的“菱形”思路。輳訛輥即,以武汉作为中轴,京津、沪、穗深、成渝作为中国北、东、南、西的经济增长极点,在地理位置上呈现出菱形的点状跳跃式的网络状发展格局。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构想,主要是依凭沿海、沿江等自然流通渠道,沿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运输枢纽排列的,大多数着重于国内,有的延伸至国外,强调了自然资源的互补、经济要素的流动,也看到了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大致形象地描绘出了经济行进的脉络。但从目前形势看,说我国经济就朝着原来设想的线路在发展倒也未必,即便有一些影子,南北、东西的差异依然是巨大的。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篇9

关键词: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

一、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主体思想是以林业的发展促进环境的改善,保障农、牧等其他各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危及后代人发展的战略思路;是通过科技手段,经过合理的区域性布局,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及林业的经营方式,以生态系统为核心,以自然环境的保护为基础,拓宽林业发展的潜力和途径,实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环境稳定性、经济高效性、社会持续稳定性。

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可概括为持续、稳定、适度、协调的发展。即强调社会发展的稳定健康,资源使用合理适度,世代分配均衡,社会管理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在伦理上遵守“人与自然的协调”、“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原理,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及相互促进,要求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即发扬城市生活的种种优点,又不失自然的纯美、清新和平静,达到社会文明公正、经济高效繁荣、环境优美洁净、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效益协调一致原则

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使林业具有强大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在生态效益方面要实现生态再生,使自然再生产过程中的林业自然资源更新速度大于或等于利用速度,在经济效益方面要实现经济再生,使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总收入大于或等于资产的总支出,保证林业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生态工程技术配套原则

生态林业工程技术是将生态学原理与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在人工辅助的能量和物质参与下,使林业生产实现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系统配套,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能流的合理循环。

生态工程技术原理包括:食物链原理、生态位原理、整体效益原理、生物共生互利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性生态建设原理、优化功能结构提高效益的原理以及林业生产限制因子作用原理等。

二、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是集生态学和林业学于一体,利用其理论对其进行生态和林业建设,这不仅有效的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而且通过林业的建设,还有效的确保了空气的净化。目前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一些防护林的建设也充分的发挥出了应用的效果,但在当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

1、生态保护观念意识还较为淡薄

目前大部分人生态保护观念意识都不断提高,这对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林业发展的意义还缺乏必要的认知能力,无论是观念还是环保意识方面都较为淡薄,滥砍滥伐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一些原始生态林业受到较大的破坏,从而导致这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一旦遇到大雨天气,则山体滑坡较为严重,给林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2、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逐渐扩大对生态林业的建设造成了阻碍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不断扩张,一些林业用地大量的被征用,这不仅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建设,而且还对原始生态林业带来了较大的破坏,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无限制的对土地进行征用,对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所带来的影响非常严重。

3、我国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缺乏经验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种树,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不仅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而且还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但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缺乏经验,所以需要充分的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林业工程进行有效的规划,从而更好的推动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绿色环保生态林业工程技术的管理

1、积极更新林业品种

林业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源上控制了林业生态环境的不良发展,维持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支持并带动着整个林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可以围绕天然林进行分类,不断更新林业品种,积极引进新型品种,优化林业资源的经营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并保护天然林,保护林业生态圈,支持并带动整个林业工程的积极建设与健康发展。任何一类林业品种、资源等的引进、培育与发展都应该以生态、健康、良性等为目标,这样才能体现林业工程技术管理的积极意义。

2、生态化可持续管理

无论任何一种林业种植技术、培植技术,都应朝着生态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林业技术所建设培育的工程项目,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本着生态化、可持续化的思想理念,从林业技术的引进、研发到推广,林业主管部门都要进行严格审核,坚决杜绝一切危害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林业品种,同时,应该制定林业技术生态化发展的法规制度,严格要求林业经营企业在法规制度范围内进行生态化经营。

3、创建防护林工程系统

防护林工程是一项大型工程项目,也是生态林业发展的必要举措,我国应该加大防护林工程建设力度,支持防护林建设,拓展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形成一个健全的防护林工程系统,利用防护林系统来防护自然灾害,发挥其自然环保功能,形成一个纯天然的生态化防护系统,从而支持并带动整个林业经济的生态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环保事业.青年工作论坛,2004.(7):13-15.

[2]鲁敏,林玉贵.因地制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1999,(7):23.

[3]王礼先等.林业生态工程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环境工程生态方向篇10

(1)什么是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是一个统称,它包含很多内容,例如防洪、灌溉、发电、水资源保护,新建的、扩建的、修建的水利建设工程及其附属工程。也有一种解释是通过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控制和调整,达到最有利于我们的工程。这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改变,让水资源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没有水的世界不敢想象,自然界的水不完全是人类需要且适用人类的水,基于此情况,人们才大兴水利建设,控制水流,即可疏导抗洪,也可进行水资源的调配,例如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把南方充足的水资源引流到北方水资源相对较缺的地方。按照梳理工程的功能特性分类,水利工程分为防洪工程,农田工程,水利发电工程及海涂围垦工程等。这些水利工程都是根据不同地方的水资源的不同使用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水资源在当地的作用。

(2)影响环境的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对周围地质的影响、周边生活的影响和陆生生态的影响。其中对陆生生态的影响最大,关系到水域周围的生态链的建设。

(3)如何加强生态水利建设。

首先要从水利工程规划入手,提高规划水平。要全面认清开发水域的水资源生态系统,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尽力做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高效,节能。提高规划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a.要实地调查研究,尽可能的提出多种建设方案以备选择;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特色的最优方案并提出建设工程的规模,工程规模的确定一定要按照当地资源确定,切不可盲目。要请相关专业专家在当地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流做出勘测,在技术层面给出最准确的建议。b.政府要完善与生态水利建设有关的相关法律,对于不适宜进行大规模水利施工的区域,例如国家及地方自然保护区,著名的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遗产等区域,进行必要的保护,规定可开发建设的区域,不可开发建设的区域,同时禁止进行大规模以上的水利建设。从保护环境,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入手,对严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水利建设项目,重新考评,无法达标的建设项目,要立即停止建设,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再次破坏。c.转换开发思路,由于现阶段征地成本的日益增高,对于移民量少,占用农用地少的地方,可充分开发,甚至是100%开发,但是对于移民较多且占用耕地多的地方,可不开发或折半开发。水利工程建设不能总看眼前既得利益,也要向长远看齐。对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尽到应尽的责任。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2生态化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议

(1)在防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实行经济效益11:25:45和环境生态效益兼顾的原则,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兼得,也要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利益。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破坏只需一天,但是恢复却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疏通整治河流上游、下游、周边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围绕这些,进行防洪水利工程的建设。

(2)堤线布置和堤形选择的方式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

人为改变河流的流向,使河流统一化,会直接影响当地水域的物种。故,再此建议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补充几点关于保护当地山川湖泊的技术要求,尽量保留当地水域应有的湿地或浅滩。在防堤宽度上尽量采取宜宽不宜窄的原则。尽量做到防堤的功能在保护土地的前提下实现。

(3)关于河流的断面的建议。

在河流断面的设计上尽量要求不要违背当地的自然河流的河床特点,避免因人为化设计河流断面导致河流的均一化。河流的断面设计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4)岸坡的防护结构。

在水利生态建设过程中,交错的岸坡防护结构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因此,岸坡的防护结构应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工程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岸坡防护的设计。

(5)水利生态建设周边的环境建设,即景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