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37

产业融合的作用篇1

一、产教融合的实质

2013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作了题为《提高行业指导能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讲话,强调“把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将职教园与产业园同步建设、融合发展”。所谓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依托产业,积极开办专业,与产业深度合作,互相支持和促进,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我国颁发了《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物流专业成为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然而,通过调研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学生就业层次也主要是一线操作岗位,且不受企业欢迎。其专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专业定位较低,调查的物流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电商、快递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基层操作岗位,且上升空间小,而这些岗位群即使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农民工都可以胜任。二是学校实训条件不足,设备落后,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三是专业实训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很好与产业融合。四是产业和企业参与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不够。

三、产教融合的途径

我国资深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曾对湖北省物资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提出:“研究现代物流结构要素、建设现代物流专业基地、培养现代物流行家里手、开拓现代物流发展商机”。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结合教育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性观点,研究产教融合的突破口,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提高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产教融合,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一方面,由于物流行业起步晚,中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因此,产业、行业、企业界应逐渐认识到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企业核心优势、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作为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更是认识到深刻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基石,与企业进行实质性合作,培养人才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发展能力就落到了实处,做强做优也就有了基础,思路逐渐清晰,高职发展愿景就更加美好。

(二)坚持“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原则。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合作,最终的结果都希望是“共赢”,但共赢的前提是双方责权问题。一是学校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和管理状况,引入产业中管理和技术较为先进的企业,且愿意开展校企合作,把人才培养作为双方共同的目标和责任。二是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性教学生产计划,让学生融入生产,让生产产生效益。学校培养人才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同时解决了企业技术资源和人才招聘成本的问题,校企双赢。

(三)找准切入点,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产教融合应该是产业和企业元素有目的和方向的融入。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配套教材、专业师资、教学实训等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每个环节的特点及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动态,找准切入点,积极适时进行调整和改造,将产业元素有针对性地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

四、产教融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学校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学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还要受国家、企业、区域、学生等多方面的限制。现代物流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性”的中、高端物流管理技能复合型人才。实施产教融合,根据地方区域物流企业实际,在聘请企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论证的基础上,确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带动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群的发展。同时,可以根据区域物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物流专业方向,从而形式特色。

(二)促进学校实训设备资源的完备。

物流企业使用eRp、仓储和运输管理等信息系统,利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全自动分拣系统、电动叉车、驶入式货架等先进机械设备进行物流作业管理,完全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实习和实训的要求,解决了学校实训条件不足,设备落后的问题。只要产教融合顺利,学校需要,即可安排,满足了职业教育需要,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学校师资资源的完善。

一方面,企业派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能工巧匠作为专业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队伍人才库,每学期担任专业核心技能课和实训课教学工作,还可以帮助学校联系落实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岗位,指导学校专职教师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制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让教师通过在企业实际岗位挂职锻炼,获得实践经验,进行教学改革。

(四)促进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的提升。

产教融合应落实到实质上,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目前,物流企业多而杂,门槛低,且不同的物流行业有不同的项目特点,能提供专业学生成批量实习实训的较少。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有些物流行业也有淡旺季。学校根据企业和教学需求,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有序安排学生进企业实践。起初,把企业基层岗位变成学校的教学一线,而且能做到“员工怎么工作、学校就怎么训练”,提高实习实训教学效果,促进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

(五)促进学校专业技能大赛的发展。

行业企业经常进行技能大比拼,学校也有专业技能大赛,产教融合将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同步的水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有现代物流存储与配送作业优化方案大赛,企业为大赛提供实训平台,可以通过学生在企业实训,让企业员工与学生同台比拼,从而发现问题,找准努力的方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步伐,促进大赛与产业同步发展,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成为企业受欢迎的人才。

五、结语

产业融合的作用篇2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供销合作社;产学对接;人才培养

0引言

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是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设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新兴专业。当前,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形成发展瓶颈,亟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突破发展过程中的困境。本文以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实践为切入点来研究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在供销合作社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背景下,农村合作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与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接机制与模式,从产学对接视角来研究如何既促进农村合作金融专业提升专业规模和专业建设质量水平,又拓展农村合作金融专业服务行业的新途径。

1产学对接是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1.1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为服务三农,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我国应用型高校陆续开设了农村合作金融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心理素质、高尚职业道德,掌握现代农村金融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技能,了解农村合作经济领域相关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各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经过近几年的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农村金融市场输送了一定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作为新设的专业,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第一,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从课程到实训都与传统的其它金融类专业类似,没有体现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第二,专业招生规模一直没有扩大。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从成立以来,各高校的招生规模每年都不大,没有体现专业规模优势和农村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增长需求;第三,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的专业契合度不高,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稳步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似乎并没有为专业学生打开施展才能之门。

1.2产学对接是解决专业发展困境的最终途径

产学对接指的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应符合产业发展需求,为产业发展服务,实现以专业适应产业,以产业引导专业的目标。产学对接在目标层次上要高于校企合作,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产学融合,实现专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上述困境,究其根源可以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积极与产业对接,没有得到产业支撑,没有从产业发展中分得一杯羹。因此,如何依托产业,利用产业,与产业融合是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向。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市场多年,在农村形成了广泛的基层组织体系,具备天然的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优势。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供销合作社大力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并取得巨大成效,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见证者和积极参与者[1],这些都赋予了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强大的创新力、生命力和源动力。

2产学对接产业基础和产学对接内容

2.1产学对接的产业基础

与城市金融比较,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还欠发达,农村普遍存在金融产品匮乏、融资难等现象,这极大制约了农村的发展[2]。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供销合作社是面向农村、为基层农民服务的经济组织,服务农村金融市场是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同时,随着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业务转型的推进,供销合作社自身实力增强、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也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熟悉金融业务的人才,具备了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和条件。当前我国供销合作社依托农村金融市场开展了多种金融服务实践,比如参股村镇银行、参股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典当公司以及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设立合作金融性质的资金互助社等,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注入活力,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又为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2.2产学对接的内容

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的发展困境源于脱离产业,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丰富实践为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因此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与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实践对接,从产学对接角度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拓展专业发展空间[3]。

2.2.1专业课程对接

当前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承接了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的专业课程还是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投资学等传统课程,这些课程很难体现专业的差异化特点,也与金融产品快速创新的农村金融市场不相适应。从供销合作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开展的金融业务来看,其主要着力点在小额贷款、担保、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和资金互助等合作金融组织,因此专业课程对接意味着农村金融专业应全面改革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从传统的金融理论课程体系束缚中走出来,根据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建立以小微金融业务为主的新兴农村金融业务模式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同时加大金融营销、金融礼仪、口头表达、金融应用文写作、金融法律法规等课程,彰显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特色,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与其它金融专业差异化发展。

2.2.2实习实训对接

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实习实训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主要地位,基于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实践,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产学对接人才培养中应着重实现实习实训的对接。首先,实习实训内容对接。当前农村合作金融专业实训还是银行柜台业务操作、证券投资等传统的金融专业实训内容,没有体现农村金融市场最新特点,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依据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内容,专业实习实训应转移到以小微金融业务为主的实习实训之中。以小额贷款实训为例,应着重开展对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用于生产、经营的小额贷款实训,加强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个体工商户小额贷款实训,同时开展大学生创业贷款及农民脱贫致富贷款的实训。其次,实习实训环境对接。供销合作社在开拓农村金融市场中创办了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机构和组织,以安徽省供销合作社为例,形成了以合肥德善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德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安徽德润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德合典当有限公司、安徽德众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因此,农村合作金融专业既有的,以银行、证券为主的校内实习实训环境,无法满足与供销合作社开展的金融业务进行产学对接,需从整体上构建专业实习实训环境体系,开设相关的小额贷款、担保、典当、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业务操作实训项目,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软硬件实习实训设施。

2.2.3教师队伍对接

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教师主要教授货币银行、证券投资及财务等方面的课程,对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及互金融机构的业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所欠缺,因此教师队伍对接是实现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与供销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产学对接的关键因素。实现教师队伍对接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对于小额贷款、担保、典当这样的操作性很强的金融业务,专业教师如果没有相应企业的工作实践很难培养合格的适应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人才。二是企业一线工作人员走进课堂。在教学设计中,对于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习实训应由企业人员来指导,使得学生获得的技能与农村金融市场无缝对接。教师队伍双向对接机制可以有效加强师资力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4]。

2.2.4校企合作对接

产学合作的落脚点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成效是决定产学对接成功的关键。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产学对接的校企合作主要立足于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实践来看,其涉及的金融组织较为广泛,既包括传统的银行类金融机构,还包括许多新兴的金融组织,这些金融机构或组织在业务模式上区别很大,产学对接的人才培养要求校企根据农村金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体系、考核方式等。二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习实训资源。以教材为例,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为新设专业,相关的涉及农村金融业务的教材稀少,质量不高,应用性不强,因此校企合作应着重开发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及担保、典当等具有农村金融特色的校本教材,满足教学需求。三是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农村合作金融专业已有的实训基地一般是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等,在与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实践的产学对接中则需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以小微金融业务为主的新的校外实训基地,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的契合度。

3结语

农村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与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接是拓展专业发展空间,实现专业服务产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产学对接的关键或基础在于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程度,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才能融入到产业中,并从产业发展中获益。因此,在产学对接中,农村合作金融专业除了要实现专业课程与小额信贷、合作社互助融资等理论和实践课程对接、实现专业实训与供销合作社开展的金融业务对接、实现专业教师知识和技能与产学融合要求的对接,实现专业与供销合作社参与的金融企业相互合作的对接,还要着重探索对接的机制,找到校企双方利益的契合点[5],实现校企双方共赢,才能推动产学对接不断深入开展。就学校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资源,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也在于能获得合格的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因此,产学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的利益汇合点,从这一点来说,高校农村合作金融专业实施的产学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既能推动专业发展、又能满足企业和产业人才需求,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作者:刘岚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合作时报.供销合作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eB/oL][2014-02-20]..

[2]于敬.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现状与问题[J].对外经贸,2013(3):106-108.

[3]黄艾,祝志勇.构建产业学院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专业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3(18):65-68.

产业融合的作用篇3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思想,体现了中央对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实践的更进一步思考。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充分把握了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实际,抓住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本质。“融合”高度概括了当前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发展的逻辑,更强调了两者的紧密依存。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化的更好实现和信息化的推进,将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和形成。同时,也对信息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基础设施同时,更注重工业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应用,更注意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高效利用,让信息资源成为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能源”。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在发展中利用信息技术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融合中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也将增强产业发展的动力。产业融合比较容易发生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在与传统产业融合过程中所促成的相互边界模糊或相互边界消失,使传统产业转换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融合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融合有两种作用:一种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作用,体现在融合降低了交易费用,降低了社会的协调成本,从而更有力地促进了进一步的分工专业化。在这种情况下,分工是主要的,融合是辅的,是为分工服务的。越是融合,越是分工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即使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状态中,工业化作为基础,也需要继续发展。融合的第二种作用,是信息化本身独有的作用,就是直接创造价值,创造异质性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是融合为主,专业化为辅。

融合所表现的渗透性、替代性、互补性和结合性特点,模糊了产业边界,深化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政府管制政策也带来了挑战。融合的作用尤其在信息产业发展中表现突出,不仅引起信息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的变革,同时也对政府管制政策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技术进步、放松管制与管理创新,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出现的技术融合降低行业间的壁垒,使得各产业的边界收缩或消失,使之相互介入、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最终达到产业之间产品、业务与市场的全面融合。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产业融合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而且这一新变化的社会价值含量只有在信息化本身的历史意义中才得以体现,也就是说,产业融合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信息化这个大背景。反过来,产业融合也加快了信息化的进程,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计算机、通信与电子消费类产品之间的融合使得信息产业真正获得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所实现的融合改变了“死尸融合”的窘境,带来了信息产业的空前繁荣。可以说,产业融合和信息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随着产业融合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它将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综合影响。

政府要为融合创造好的支持环境。一个好的支持环境可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降低交易费用和使交易活动加快,保护市场主体(企业)的合法权益,改进市场的决策与管理。如今,在中国发生产业融合的部门大多是高新技术部门和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部门。这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比如企业的创新精神的激励,知识产权的保护,信息、技术、法律等服务的支持和制定政策和措施维护市场公平性和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政府在促进产业融合过程中,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机制的建立,包括组织协调机制、企业为主体机制和提供必要服务的中介机制。这些机制在实践运作上没有统一的模式,政府应为三大机制建立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建立融合的协同机制。当协同形成机制完成时,产业和企业间的关联将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行为,即白发地进行协调一致的、集体的规则运动,这将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协同行为主要包括战略协同和资源协同这两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的,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这种自发性协调一致的协同行为所产生的融合,一方面,整合了物质、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融合的风险,改善成本结构,增强核心技术和提高业务能力等,另一方面,使得技术在不同类型产业和企业间扩散和创新,实现融合创新,不仅如此,它还将企业的意识形态在不断复制和扩张中最大化自身价值。

培植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业态。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是产业融合的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的形成过程都会出现新的产业形态,这些产业形态往往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积极培育这些新业态对于提高信息产业的效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产生了融数字和网络技术与传统业务为一体的新业态。由于这种新业态兼有高科技和传统产业的优势,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传统产业应该积极接受高科技产业的渗透和改造,高科技产业应该坚持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形成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

产业融合的作用篇4

论文关键词:金融;政策支持;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

一、概述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在产业发展中制定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导向性作用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它们构成了一国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我国把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而经过长期的酝酿,在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我国将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设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实际上,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针对这些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从本质上说,产业升级包含了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涵盖了资源、技术、金融等因素的综合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金融支持而言,金融对一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在我国,金融作为一种资金配置机制与产业政策相互交织,已经成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核心机制。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体系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升级的重要保障。从金融发展的思路探讨如何通过构建良好的金融支撑以实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性。鉴于此,本文将从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视角,结合一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所起到的支持性作用,分析其传导机理,对其传导路径的具体形态进行设定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其意义在于能够为我国产业政策制定及其与金融财政政策的结合提供参考。

二、相关文献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研究集中在产业升级与发展、金融发展对产业发展作用和角色,以及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就积极运用金融发展理论来研究金融与产业的关系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大都表明,金融具有明显的支持产业发展的效应。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代表性的如丛林等(2002)分析了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解释了相关的作用机理。另一些实证研究则以数据证明了我国金融体系和产业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性。范小雷(2007)的研究证明,发达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并存在一定的影响路径,这一研究为我国相关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张亮(2009)从制约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提出要从深化体制改革、放宽民间金融资本投资途径提升战略性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效率。段一群等(2009)基于金融发展和装备制造业增强率关系模型,对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进行了区分,并对两种金融方式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对比,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这一基本条件。顾海峰(2010)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一般过程,对金融发展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综合当前的研究发现,对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凸显出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路径和机理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实际上,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看,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内在包含了三种实现方式,即支持产业选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前提,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初级目标,在实现了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后,产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的升级,即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大力推进,通过研究金融支持战略性产业的路径和实现机理,有利于深刻认识产业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金融支持的传导机理和路径分析

(一)金融支持产业选择的路径和机理

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首要意义在于它能够支持产业选择,尤其在一国进行产业规划和制定产业政策及其相关配套政策时。在这里,根据金融支持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市场性金融支持,其对产业的优化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政策性金融支持对产业优化选择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涵盖了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的金融活动。政策性直接金融对产业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国家运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产业施加影响,给予一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实际上,对于有潜力的幼稚产业,政策性直接金融能够对这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扶植作用,帮助其分散风险。政策性间接金融指的是政府通过相关产业金融政策引导市场性金融活动,从而实现产业选择的目标,具体涵盖了信贷、差别利率、资本市场准入等方面。其中,信贷倾斜政策主要指的是政府能够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方向,从而实现其产业规划和发展的意图,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投资信贷政策倾斜来抑制产业的过度化投资,另一方面则能够扶植幼稚产业、引导潜在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消费信贷政策则能够通过引导市场需求支持产业转移,而出口信贷则通过引导出口促进或抑制产业的发展能力。差别利率政策主要基于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而进行,以实现产业选择为目标,通过政府非市场化的利率干预而鼓励或抑制产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准入政策主要基于证券市场上进行的产业选择活动,政府的干预能够支持产业选择。

其次,市场化金融支持对产业优化选择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政策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产业选择,是政策性选择机制,而市场化的金融政策则依据市场机制进行了市场化的选择。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依照市场规则,资本收益率高的产业必然获取更多的资本。当然,如果市场性金融选择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竞争,它将不能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可能导致市场化金融支持进行产业选择的失败。实际上,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无形机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市场性选择对于资源配置有很大的优势,但作为一个不成熟的经济体系,单一的市场化配置容易扭曲金融支持的作用,导致部分处于幼稚期的潜力产业无法获得市场化金融支持,因此,发挥市场化金融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阶段性适时采取手段推进政策性金融发展,将更加有助于产业的选择。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路径

首先,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离不开政策干预,但更离不开市场机制和市场性金融活动,因此国家出台一定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必然要通过引导金融发展而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通过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种形式实现,其中的作用机理和效率也存在差异。比如,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其重点在于实现动态的存量转换及增量发展。通过间接金融体系,国家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二次配置,对产业进行不同层次的筛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体系。经过类型和比例上的筛选,产业结构才能区域合理,此时要进一步地实现产业群的增量发展,这就需要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支持,利用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进行货币创造,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再比如,直接金融也能够支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它主要以资本市场为武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化的目标。一是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从而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强优质企业的资金实力,从而获取持续的经营能力,相应弱化劣质产业的资金浪费,实现市场上的优胜劣汰。同时,资本市场进行资金募集往往能够分散风险,这是处于初创期的优质产业所需要的。二是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信息披露能力,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这主要是指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具体分析企业的收益,使得投资者更能获取产业的信息。三是资本市场上的并购行为也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尤其通过股份制流通,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能够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效率。

其次,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在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含义。这是因为,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着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得产业的发展需要由资源推动过渡到创新驱动上去,这离不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的转换。同时,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持一般具有间接性,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到技术创新,能够改善产业的技术结构从而提高技术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另外,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更是需要技术创新活动,这就使得金融支持的地位更加凸显。其内在实现机制是:金融资源通过初次配置能够实现产业的选择,通过二次配置则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化,通过这两次配置过程,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的路径就是在前两次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三次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而实现产业高级化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两种路径扮演了主要的支持角色。

产业融合的作用篇5

【关键词】旅行社产业;产业融合;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2012)07-0103-05

一、研究背景

产业融合的现象源自20世纪70、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扩散,最初表现为产业之间原有的固定边界逐渐模糊化甚至消失,两个或多个产业的企业之间大量的业务交叉、战略联盟和并购重组。后来,融合进一步扩展到传媒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服务业等其他领域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发展成为新的产业业态。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也正促使传统旅游业向新时期旅游业发展,使得旅游行业内部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和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这个时期的旅游业产生了跨界融合的发展迹象,一些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国内学者也对此现象给予了密切的关注。陈琳(2006)率先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研究农业旅游的发展;李美云(2008)从旅游景点业与动漫业之间的产业边界特征出发,探讨了两者融合的过程和模式;杨颖(2008)从产业融合的理论视角对旅游业多业态现象分析后指出,旅游业正在与其他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进行产业融合;徐虹(2008)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郑四渭(2010)基于产业融合理论,从供给、需求、支撑三方面分析研究了城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机制;邢中有(2010)探讨了产业融合视角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麻学锋等(2010)指出,当前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四条路径。以上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但现有成果主要集中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应用研究,还缺乏关于旅游产业一般融合理论的系统论述,尤其对旅行社产业融合关注较少,研究不够深入。而旅行社业作为旅游业的龙头产业,在产业融合浪潮的推动下,已突破过去传统的入境、团队、观光和包价等商业模式,出现了各种类型与层次的融合现象。笔者认为,旅行社产业融合是指旅行社产业与其他产业或旅行社产业内的不同类别产品相互渗透对接,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各种新的旅游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以行业实践丰富着产业融合的内容,从而使产业边界模糊化,逐步形成新型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旅行社产业融合的动因

对于产业融合产生的动因,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见解,比较代表性的观点有:国外学者约菲亚(1997)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政策管制放松和管理创新或战略联盟等是产业融合产生的主要动力;雷(2000)认为,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产业之间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能够首先发生技术的融合,即一个产业的技术革新或发明开始有意义地影响和改变其它产业产品的开发特征、竞争和价值创造过程;国内学者马健(2002)则认为,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经济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原因;吴少平(2002)认为,产业融合是由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三者共同推进的;厉无畏(2002)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进行探讨,认为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最大化效益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尽管各类学者的观点有异,但对探索旅行社产业融合的动因有着很多的借鉴作用。笔者认为,旅行社产业融合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动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图-1)。

(一)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是旅行社产业融合的推力

随着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模式化的旅游方式,他们不仅要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还要享受到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服务,甚至要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中去。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之后,消费者对精神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消费者在“我喜欢的”或“单独为我定制的”产品与服务中自由、尽情地体验游历中的快乐,从而使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现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让游客的上述需求得到了充分释放。正是游客这种不懈的需求或欲望,也促成了旅游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二)技术创新和进步是旅行社产业融合的拉力

伴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传统产业之间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找寻新的业务增长点,各传统产业均围绕着信息产业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调整。旅行社业作为一种传统的服务型产业,近几年来,在网络化及电子商务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以旅行服务为主体的专业旅游网站和各种介绍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信息的综合性网站的出现,标志着旅行服务业正利用计算机技术,使传统的旅游业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尤其是以携程、e龙为代表的以融合型产品的创新为标志的新型旅游服务企业的崛起,充分体现了产业融合的产生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企业自组织的过程。其中,由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而产生的融合型产品的替代效应对产业融合的实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体现了信息技术产业和传统旅行社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

(三)强关联性和对效益追逐的冲动性是旅行社产业融合的驱动力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产业内部各个行业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旅行社业作为整个旅游产业系统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的发展涉及到很多相关的产业或行业。其突出表现的强关联性特点是进行产业间互相融合发展的天然需求,符合旅行社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旅行社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旅行社业也只有通过产业内部及产业间的积极融合,才能走出“弱、小、散、差”的不利局面,才能实现整个旅行社业的协调均衡发展。尽管当前旅行社业发展中呈现出的融合化发展趋势形态各异、方式多样,但是在提高产业效率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上,它们却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取得最大的产业投资收益为目的,因而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既是旅行社业发展内在规律的作用结果,也是旅行社业融合化的内在驱动力。

(四)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是旅行社产业融合的主导力量

目前,国内旅行社业呈现出中国国有大型旅行社、新兴的股份制旅行社和网络旅行社“三架马车”并驾齐驱的竞争格局。随着旅行社业同业或跨产业的兼并逐渐增多,这将会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加强产业间的竞合关系,减少产业间的进入壁垒,促进产业融合更快地向垂直纵深体系发展。同时,产业融合化的发展又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进一步优化。大型旅行社将通过收购、扩张和产业升级,逐渐形成大规模的集团化运作。根据艾瑞咨询《2009-2010年中国在线旅行预订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携程通过增持台湾易游网股份、如家股份、建国股份以及收购线下旅行社等措施,进一步整合了上下游产业链,加强了渠道控制,开拓出新的市场和营收增长点;同时,又有为数众多的小型旅行社提供特色化服务或作为大型社的;而处于中间层次的旅行社将逐渐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或是成长为大型公司,或是被淘汰挤出市场。

(五)政府的管制放松是旅行社产业融合的外在助力

在产业融合中,政府的管制环境是影响融合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因为管制的放松降低了产业的进入壁垒,使产业或行业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对旅行社业的经济管制进一步放松,限制性条件减少,旅行社业的投融资平台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放,允许更多的民营、外资力量介入到旅行社业当中,如后来修改出台的《旅行社条例》等相关规章便是很好的例证。通过内培外引的系统化发展思路,国内旅行社业充分借鉴吸收了较成熟的国际旅行社管理经验,加强了股份制改革的多元化资产结构调整,充分盘活了产业资本的运营,更加敏锐地把握了当今新的旅游市场需求。因此,政府的管制放松是旅游社产业融合的外在重要助力。

三、旅行社产业融合产生的效应

(一)成本节约效应

产业融合可以通过影响要素条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研究表明,产业绩效与技术状况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由于拥有共同的基础资源,导致产业的单位平均成本减少。同样,旅行社产业的融合有利于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旅行社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伴随着本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传统的旅行社业跟新兴的电子商务产业融合过程中,双方打造的信息查询、线上交易、后台支付等系统都是共用要素,而各参与主体的商家和消费者使用平台系统的频率越高,则共用要素的功能发挥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这也是网络产业与旅行社业融合过程中产生联结经济的突出表现。

(二)风险规避效应

产业融合还有一种防范风险的效应,它也来源于共用资产和要素。一般的多元化经营,由于产业跨度很大,管理层和员工对新的产业及其业务知识不熟悉,于是操作风险和经营风险也相对较大。但在产业融合中,企业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可靠的共用资产,在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对融合产业的资产保持较强的驾驭能力,相比进入一个资产构成体系完全不同的产业来说,这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进入新产业的风险。例如,正是航空技术的进步对大众旅游的促进作用,催生了旅行社业的发展成熟,两者的相互延伸与渗透衍生出了一个新型的业态——旅游包机公司。旅行社通过类似“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可以把促销费用、商业风险等转嫁给其下游的旅游经营商而规避一定的风险。

(三)竞争合作效应

旅行社产业融合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内部化过程。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原先固定化市场边界与业务边界的产业部门相互交叉与渗透,原先产业之间的非竞争关系逐渐转变为竞争关系。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及偏好发生变化,市场的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不断增强,旅游服务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也不断增大,促使旅行社业的市场结构在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推拉中不断趋于合理化。同时,旅行社产业融合还有利于实现与其他产业、企业间内外组织的网络化,利用互补的技术平台,共享信息资源,从而降低研发成本,使得旅行社业能更迅速地组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

(四)产业升级和增长效应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在融合的过程中,旅行社业原来依托的产业价值链可能发生断裂分解,并与渗透进来的相关产业价值链混合,经过重组之后,新的产业价值链中融入了其他产业的链条环节,促使价值的增值得到重新的分布,这个过程也是深化我国旅行社产业价值链的过程。通过技术革新,旅行社业融合可以开发出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操作流程和服务产品。这些开发内容渗透、扩散并融合到旅行社业中,改变了旅行社业的组织路线,丰富了旅行社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改变了原有服务产品的消费特征,也使得旅行社业的价值链不断得到扩展。因此,旅行社的产业融合不仅仅是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更是价值链的全面整合。

四、旅行社产业融合的障碍

我国的旅行社产业融合顺应了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符合产业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旅行社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层次,仍面临一些发展障碍。

(一)技术层面上的障碍

旅行社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融合过程中,由于技术刚性的存在,使得旅行社业旧的生产经营模式对外来的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影响了高科技产业改造升级旅行社产业的扩散和融合,阻碍了旅行社产业信息现代化的建设进程。虽然我国在线旅行服务发展迅速,但其在技术、功能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电子商务领域,其所经营的主体旅游业务在旅游电子商务销售额中却少之又少。尽管网络支付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在线旅游产品成交访客比例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线上旅游社产品的特性是属于提前预付“服务价值费用”,顾客只有在旅游体验后才能感知这次购买行为决策的正确与否。

(二)制度层面上的障碍

我国旅游社产业管理体制一直以来都是条块分割与行业壁垒并存的体制,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地方政府、旅行社企业和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有市场公平竞争的平衡环境,地方政府在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地方保护行为,设置了各种进入和退出壁垒,如以携程为代表的网络业在融合旅行社业务中就遇到了行业进入的审批障碍,从而使旅游社产业融合仅局限于某一区域或领域,产业融合的规模效应下降;同时,中国旅行社业采取的是水平分工体系,是一种人为而成的限制业务范围的做法,众多的旅行社无法实现业务上的专业和特色化经营,不能形成细分市场的领导者。

(三)产业地位上的障碍

旅行社是典型的旅游企业,它对相关的基础行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旅行社业过多地依赖旅游资源禀赋的特点,不但不利于构筑旅行社的客源优势,而且使旅行社在产品开发和日常运营上长期处于被动局面,这样迫使旅行社业在与餐饮住宿业、娱乐购物业和旅游交通业等交易谈判过程中成本上升,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营销市场扩张和产品组合定价时面临巨大障碍,削弱了旅行社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且,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与消费资源之间的网络虚拟距离趋于零,旅行社业不再是旅游者消费旅游资源的唯一途径。而传统旅行社业仍然在利用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行产品销售和分销,无法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导致了旅行社产业的地位逐渐弱化。

五、推动旅行社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理顺政府调控职能,完善政府管制政策

旅游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产业融合的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出新的管制方式,制定合理的行业发展规划,使管制内容从严格的市场准入转向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等方面上来,建立旅行社行业制约和风险经营的规则,形成旅游行政监管和市场优胜劣汰的双重机制,协调好各方主体利益间的分配关系,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以维护和保障旅行社业市场竞争的产业环境。再者,在具体对待旅行社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可根据需要设立不同内容的专项基金,充分调动各成员主体的积极性,以实现利益分配最大限度的平衡;政府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抓紧出台促进旅行社产业融合的相关规定,以优化旅行社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建立各种能增强旅行社产业融合发展的合作平台。

(二)推进技术创新融合,引领信息化市场发育

要顺应产业融合的发展,旅行社企业需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在战略上实施转变,从多个方面共同推进旅行社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旅行社业的产业发展中,各有关利益方应充分认识到产业融合不但可为各自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而且融合发展还将形成一种新的产业范式,将给我国旅行社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商机和业务拓展空间。旅行社企业要从研究顾客需求出发,推进技术的创新融合,克服传统经营模式的惰性和排他性,转变核心能力的刚性,使得企业基于不同技术创新融合之上的核心能力柔性化。旅游业作为以顾客感知价值为主要评价体系的服务行业,积极引导和培育信息化市场的消费环境和消费需求,有利于旅行社业以产品需求的增长来适应产业融合规模扩大的需要。

(三)积极整合旅游经营资源,增强产业话语权

作为“围绕客源整合资源”的服务型产业,旅行社业应充分利用其在时空上的跨越优势,建立完善的旅游供给和需求信息库,积聚客户资源,整合旅游服务资源和技术服务资源,加强旅行社业与旅游供应商和旅游者之间的联系,建设自身的零售和渠道,从而依靠客源信息的规模优势,打通整条旅游产业链。同时,依据产业链和价值链,对上下游的企业进行分析和定位,通过兼并、持股和控股等资本运作方式,组建战略联盟,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大旅行社产业集团,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和增强企业整体创新能力,打破产业间的技术性进入壁垒,缩短新服务产品开发时间,以降低成本进入新的产业,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产业融合的溢出效应内部化。

(四)强化人才培养意识,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推动旅行社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旅行社产业融合需要加快旅游专门人才培养的步伐,加快培养大批既懂旅游社业经营管理又懂信息技术、资本运作和市场营销,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业务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加大创新型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旅行社经营管理、产业融资专家前来创业、就业,营造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应该按照产业融合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健全旅行社职业经理人标准和行业规范,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旅行社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旅行社业整体竞争力。

产业融合的作用篇6

关键词:农业产业融合方式渗透型重组型延伸型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10-03

一、农业产业融合内涵

对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学者发现计算机业、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之间存在产业融合现象,并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引申出产业融合的概念。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产业融合现象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

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一些学者认为,产业融合起始于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某一产业的技术向其他产业扩散,促使这些产业出现技术创新。一些学者则从产品视角出发,将产业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日本学者植草益从产业视角展开研究,认为,“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这个定义是从产业融合的原因及结果两方面来解释产业融合的意义,但是随着产业融合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发生,产业融合的原因已经不限于技术革新或放松管制了,比如在经营方面的创新也会带来产业融合。相对于以上定义,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对产业融合的定义更具综合性,称“产业融合是技术网络平台、市场和产业联盟与合并三个角度的融合。”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而且不管是动因、方式还是内容都会越来越复杂。因此在界定产业融合定义时只对产业和融合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可。鉴于此,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子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象。

按照上述界定,农业产业融合可以理解为农业与其他产业或农业的子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产业特征不同,与农业融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二、农业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1.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传统粮食生产技术成本高,污染大,既不利于解决粮食产量问题,又难以保障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和现代生物产业从技术到产品再到业务及市场等各个方面开始融合,最终形成了生物农业。生物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通过开发农业生物技术,控制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进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2.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种植业和传统养殖业及畜牧业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这些农业产业子产业间存在逻辑上的关联,比如种植业产生的废弃物(秸秆等)经过处理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而畜牧业和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经过处理可以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因此,不同子产业之间按照生物链系统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融合,使系统内各生态环节的投入与产出紧密衔接,进而提高系统内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依照农业生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改进农业产出方式出发,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3.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民收入。我国当前农村户口人数众多,农业经营过于分散,但从产业的角度看,农业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口的就业,农业分散经营也会导致效率低下。从农民收入构成来讲,农业收入所占比重非常小,但土地又是农民的最后保障,农民不会轻易长期租赁。也就是说农民期望租赁价格远高于传统农业所带来的收益。通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才能支付给农民更高的报酬以获得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的顺利流转,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4.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传承农业文明。农业与旅游业等服务业进行融合,利用自然环境、农事活动、农村生活等农业自然文化资源,适应人们观光、休闲、增进人们对农业的体验为目的的需求,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即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不仅生产物质产品,并且提供农业观赏、农事体验、农业教育、农村娱乐等服务产品,使农业资源、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成果、农村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作为一种场景、一种文化,为休闲者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提供了在农村休闲娱乐并接受农业文化教育、传播农业知识、传承农业文明的重要平台。

三、农业产业融合的方式

农业涉及面广,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众多,不同产业间差异较大,与农业的关联点也不一样,进而造成与农业的融合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根据不同产业与农业的关联方式将农业产业融合方式归结为如下三种类型:技术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延伸型融合。

1.技术渗透型融合。技术渗透型融合是指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向农业领域渗透、扩散,进而引起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高新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是全方位的,融合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农业经营包括土地管理、种子培育、生产控制、产品销售和产品追溯等五个模块,相关技术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不断渗透进来,使农业经营更有效率,更安全,收益更高。具体过程如下:

(1)高新技术对土地管理模块的渗透。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不同地块土壤结构、水利条件、种植作物等都会有所差异,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背景下,不同地块的出租人、出租年限以及地块的边界等也需要管理,因此高效精确的土地管理对农业经营至关重要。

承租人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将所有耕地的地号、面积、土地属性、种植作物等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土地电子图文档案,并利用软件制作电子地图,并对相关信息作出及时修订和变更。土地电子档案的建立有助于统筹利用土地资源,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能对作物面积、种类及种植户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对地号位置、面积、土壤情况进行管理,并对农业生产进行实时跟踪,从而实现了农业管理的自动化。

(2)高新技术对生物育种模块的渗透。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效果差,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育种过程中,能够有效改良动植物品种,促进农业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利用航天技术,将种子置于太空中,种子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殊机能。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不同物种的有益基因植入育种作物中,有助于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虫等抗逆性能,提高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农资的使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高新技术对农业生产模块的渗透。传统农业生产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灌溉、施肥等环节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效率和效果都不够好,高新技术的渗透有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比如,在育秧大棚安装传感设备对秧苗实行全天24小时监控,可以实时获取大棚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网络技术传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需要通过自动化设备调节温湿度。将湿度传感设备置于不同地块,可以实时监控土壤湿度,当湿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控制中心会控制滴灌设备向土壤补充水分。施肥前,对土壤样品进行植物营养元素分析,将相关数据传入专家系统,根据植物需要,系统分析出施肥配方。

(4)高新技术对产品营销模块的渗透。农业增值不仅要实现在农业增产,还要做好品种选择、品牌推广以及渠道拓展,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市场。随着公共信息平台在农业中的应用,农场可以通过加入各种加入会员方式获取农产品供求信息,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也可以在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树立品牌,推广产品,并直接与需求方取得联系。另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开展促销活动以及体验型产品推介活动,以增加品牌认可度并拓展销售渠道。

(5)高新技术对产品追溯模块的渗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的追溯既有利于企业控制产品质量,也有助于消费者增强对产品的信赖度。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如射频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农产品从育种到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灌溉、环境、生长情形以及采摘等信息进行记录,配合传感技术可以将农产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温湿度信息进行记录,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也可以增进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

技术渗透型融合固定投资规模很大,只有当土地经营规模非常大的情形下,平均成本才能有效降低,融合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

2.重组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是指将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畜牧等子产业依据生物链的基本规律进行重组,按照系统的思想对各个子产业的资源及经营过程进行有机整合,以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

农业内部子产业融合之前,农业发展是一简单的种养模式,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简单模式,各子产业废弃物大量排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通过对农业各子产业生产流程进行重组,依生物链基本规律将各子产业加以融合以发挥协同效应。下面以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为例加以说明,具体模型如图2所示。

重组前,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成熟后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处理不当会产生环境污染;畜牧业也会产生大量动物排泄物,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严重污染。这两项污染是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生物链规律,秸秆可以经过发酵等处理过程,转化为牛羊等动物饲料;动物粪便经过处理可以生成沼气供生产生活使用,而废渣则可作为植物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发展有机农业。当然,子产业间可以通过交易来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但由于废弃物自身价值低,分布不集中且主体较多导致协调困难,可能最终导致交易成本大于再生资源价值而难以实现。将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形成横跨多个子产业的融合性经营组织,既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加强产业联动,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又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重组型融合形式多样,既可以是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也可以种植业与养殖业重组或者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进行重组,这种融合方式固定投资相对较小,适应性较强,各地可以根据自身产业特点灵活应用。

3.延伸型融合。延伸型融合是指将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及相关资源延伸到农业中来,使之与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

旅游业向农业延伸形成旅游农业,旅游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把农产品生产、农业自然风光、农产品加工等农业资源、农业活动与旅游业的观光、娱乐、购物、餐饮等服务融为一体。融合过程如图3所示。

图中左侧为旅游产业链,由旅游资源规划―旅游产品生产―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销售四个模块组成;中间为农业产业链,由农业资源规划―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组成;旅游产业链各模块向农业领域延伸,融合形成旅游农业,形成右侧的旅游农业产业链。具体过程如下:

在旅游资源规划阶段,一方面根据旅游产业要求,规划建筑、道路、水利、通信网络等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统筹规划,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旅游产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景区景点、购物、娱乐等内容,这些产品经过各种组合能够形成观光型、休闲型、文化型、公务型等综合性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及组合向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融合,形成具有农业特色的农家乐餐饮住宿、园林园艺欣赏、农业生产体验、农业教育、手工艺品制作体验以及土特产等旅游农业产品。

旅游产品销售一般通过旅游运营平台、旅行社、网络零售商等渠道完成,将这些渠道延伸融合到农产品销售领域,并将之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成特色旅游线路,打造旅游农业销售渠道,有助于打造品牌、客户信息反馈、精准营销、扩大客源。

农业延伸型融合能降低资产专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产值。这种农业融合方式固定投入较大,单位产值高,客户集中在城市,适合在城市周边或者在知名景区附近发展。

四、小结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土地流转有积极意义。农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方式不同,产业融合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可分为高新技术向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农业子产业之间的重组型融合、农业与相关服务业之间的延伸型融合三类。不同融合方式特点不同,适合发展的区域也不同,但都需要专业经济组织进行专业化经营。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论文,项目名称:基于产业融合的南阳市耕地流转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52400410052。]

参考文献:

[1]张建刚等.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2)

[2]厉无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3]钱小林.产业融合理论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

[4]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5]伍婷.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及实证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6]马荣华,尹亚红.产业融合的自增强机制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10)

[7]郭东阳.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2)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产业融合的作用篇7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市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以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为基础,以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保障,以开展“三权三证”抵(质)押融资工作为切入点,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精品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着力点,积极探索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和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和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加大金融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支持,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快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农户等多方参与的机制,加强对接,搭建平台,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作开展。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合理整合涉农奖补资金,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有效撬动信贷投入,激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的内在动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倾斜,更好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注重创新、风险可控。重点完善信贷管理体制,丰富抵押担保方式,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索实践,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改善服务与风险防控相结合,完善农村金融的风险分散、转移和共担机制,确保收益有效覆盖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按照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结合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实际需求,突出地方农业发展特色,选择农业产业优势突出的乡、村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逐步在全市铺开,做到统筹规划,稳妥推进。

(三)目标任务

力争在2015年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力争在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破解支农关键制约因素上实现突破,财政对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初步形成统筹利用财政奖励、政策性担保、风险补偿、利息补贴等支持金融惠农机制;二是力争在支农金融规模上实现突破,实现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的平均水平、增量高于上年的“两个高于”目标。到2017年,基本建立起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农村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实际、具有特色的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支持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重点工作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信贷管理机制

1.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定位明确、覆盖广泛、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金融支农组织体系。一是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以深化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继续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在传统小额农贷、联保贷款等基础上,向“农信社+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发挥其在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制,立足县域经济和“三农”,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和中介组织;四是积极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创造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2.建立健全涉农信贷管理体制。各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防范风险与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关系,克服“惜”贷、“怕”贷顾虑,树立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安全的经营理念,把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调整信贷结构的一个切入点和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契合点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围绕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构成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资产特征、资金需求特点和生产周期,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授信管理流程,合理设置授信额度和期限,下放贷款审批权限,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推行尽职免责制度,通过调动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内在积极性来缓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贷款需求压力。

3.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各金融机构要和各涉农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密切业务协作,共同做好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工作。各级涉农部门应主动配合金融机构做好信贷服务工作,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政策导向等资料,为金融机构授信和放贷当好参谋。发挥主管部门的指导、扶持和服务作用,积极推进产业化组织规范化建设。金融机构应优先对经规范化认定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给予贷款支持。合理确定财政金融职能,加强财政金融沟通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财政支农资金为先导,金融支农资金为主力,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实现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配合投入,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土资源部门要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企业发展用地需求,按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农产品加工项目入驻工业园区,所需建设用地出让价格可以低于园区内其他工业项目用地价格;涉及占用林地的,按最低标准收取植被恢复费。龙头企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临时性收购场所、农林种养殖的设施农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人民银行要积极协调辖区各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适时指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投量和金融服务方式,不断提高金融支农效益和水平。

(二)突出金融支持重点环节

1.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各金融机构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原则,加大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特别对管理水平高、产品特色强、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要优先给予支持;加大对规模效益突出、示范带动能力强、市场和效益稳定的种养殖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信贷支持;加大对股权结构清晰、内部运作规范、利益连接紧密、财务可持续的农民合作社的信贷支持。

2.积极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现有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重点支持现有工业园区以“园中园”的形式,设立相对集中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引导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聚集区。

3.大力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在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地区,全力支持以集聚性、展示性、示范性、效益性、规模性、生态性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4.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优先支持标准化生产、质量体系健全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及其生产基地发展,对缺乏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的,则提高信贷准入门槛,从而促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

5.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各金融机构、各有关部门要把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工作与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支持能够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通过信贷扶贫与产业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合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局面,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三)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工作

1.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办法》、《市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办法》、《市林权抵押贷款办法》等相关政策。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出台符合实际、操作性强、流程清晰的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稳步推进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工作有序开展。

2.加快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规范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不损害农民权益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一是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的思路和办法,进一步提高林权确权颁证率,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的确权颁证工作,对需要办理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的农户优先确权颁证,不断优化、规范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业务办理流程,明晰产权关系,以物权的形式规范和保护农民权益,实现有权必有证,有证可抵(质)押。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农村承包土地、房产、宅基地、林权等矛盾纠纷,保障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和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农村产权数据库,实现档案数字化,为信息的有效利用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和共享渠道,为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工作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3.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市场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服务机构,促进农村产权规范、有序、公平交易和农村资源优化组合,逐步建立权属清晰、主体到位、权责明确、保障严格、流程规范、监管有效的流转管理机制。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及时设立和完善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中心,收集和各类产权流转信息,开展政策咨询、合同备案和抵(质)押登记等管理服务,组织产权流转、招拍挂等交易活动,为贷款抵(质)押物处置、抵(质)押权利的实现提供平台。积极培育市场化、竞争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农村地区为贷款抵(质)押物的价值评估、登记、资信证明等方面发挥衔接作用,同时为农村产权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政策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等服务,为农村产权流转变现提供高效便捷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村资产评估体系,各县(区)要积极组建成立农村承包土地、农村房屋(宅基地)和林权评估机构,满足当地农村资产和权益的评估需求,并及时公布区域农村承包土地、集体建设用地、林地的基准价格,为农村产权的价值评估提供依据和标准。

(四)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1.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各金融机构、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地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经济特点,依照相关法律,进一步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积极规范和完善涉农担保贷款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健全涉农贷款担保财产的评估、管理、处置机制。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用于贷款担保。

2.积极探索金融支农的新模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有关部门要探索建立公司、农户、信贷、专业组织、农业保险、财政撬动、种植基地等有机结合的多种信贷支持模式,有效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探索信贷支农与保险支农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新产品。在进一步扩大辖区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的基础上,鼓励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以订单和保单等为标的资产,探索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

3.创新特色农业金融产品。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特点,结合中药材、特色林果和山地牧业等高原特色农产业实际,创新信贷产品,推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贷模式。探索推广“信用贷款”、“本草贷”、“林果贷”等信贷产品。根据各产业生产周期、资金周转频次和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4.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产品营销力度,采取流动和定点上门服务,扩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积极争取上级行支持,合理扩大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农贷信贷员包村服务。结合各县(区)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通过推行手机银行、惠农卡、惠商卡、信用村镇建设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逐步普及农村金融产品的网络化交易,发展基于现代信息科技的低成本的商业可持续模式。

(五)完善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贷款与其他贷款相比,受自然条件、生产周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且贷款承载主体脆弱,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低。因此,各级政府要通过设立担保基金、风险补偿金以及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建立财政促进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

1.设立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涉农贷款担保基金。市政府设立涉农贷款担保基金,金融机构根据担保金规模,按一定比例发放涉农贷款。同时,要积极探索设立以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企业等为会员的融资担保机构,此类机构实行会员制管理,以民间资金为主,互助、微利为目的,实行民有民管。

2.建立涉农贷款贴息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专项用于涉农贷款贴息。涉农贷款贴息资金由市财政专用账户存储,进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市财政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金融机构配合,制定贴息办法。

3.统筹发挥好涉农补贴资金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科学整合归并国家及地方补贴,创新支农机制,加强与银行合作,更好地发挥支农资金作用,鼓励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发挥“小补贴撬动大资金”效应,合理弥补农村金融风险成本,有效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

(六)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1.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搭建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着力培育“征信+信贷+服务”发展模式,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适时在全市推广。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对有信贷需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制度,确保信用体系建设全覆盖。

2.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要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力量,综合运用各类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对非法集资、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维护金融债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成立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市长为组长,分管金融、农业副市长为副组长,市委农办、市政府金融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住建局、市国土局、市扶贫办、市人行、市银监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协会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二)明确工作责任

各县(区)、相关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市委农办负责研究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相关政策,提出促进工作开展的意见建议,加强与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协调联系,指导和督促各县(区)开展工作;市金融办负责研究制定涉农贷款融资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奖励办法,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引导和协调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设立由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基金,并制定管理办法,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市农业、国土、住建、林业等部门负责研究制定涉及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林权的确权颁证、流转、评估、抵(质)押登记等方面政策并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农村“三权”交易平台,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各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也要建立定期协作机制,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融资问题。各级农业部门要推动建设农业产业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各类农业产业化投资项目等信息的定期和通报制度,促进银行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和项目对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主动将优势突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向上级行推介,争取纳入上级行的项目库。

(三)建立激励机制

为确保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顺利推进,激发和调动全市上下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县(区)要建立有效的工作奖励办法,配套奖励资金,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产业融合的作用篇8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网络结构;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9;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3-0104-09

一、引言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和机械科学院研究总院于2016年5月12日《2015年度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位列全球第四,有效地缩小了我国与制造强国之间的差距,从不到美国指数的30%,提高到美国指数的58%。总理于2015年6月15日考察时提到“我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总体还处于中低端水平。新形势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在一般消费品领域,更要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汪应洛院士指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相结合是装备制造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两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1〕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结构是互动融合发展的基础,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特征效应分析与验证,可以明确互动融合系统运行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网络现状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保障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刘戒骄以苹果及波音装备制造业为例,分析市场竞争强度与组织方式的选择,提出竞争强度由低到高的不同情况下,企业将选择从一体化组织方式到选择外购,再到采取合作等更加开放的组织方式。〔2〕赵勇、齐讴歌在研究装备制造业服务化保障因素时提出陕鼓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增加相关新建工程成套部等业务部门及融资等服务部门,实现了同一团队组织完成后台支持工作、客户只需与销售员和项目经理沟通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3〕吴建祖、曾宪聚以139家机械设备制造等技术密集型企业为研究样本获取数据,研究表明两职合一和组织冗余对高管团队的创新注意力与企业创新战略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的作用。〔4〕彭学兵、陈璐露以高科技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等行业的数据,提出创业资源整合、新创企业业绩与组织协调关系的假设模型,结果表明组织协调对创业资源整合及新创企业绩效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5〕关于网络组织结构的研究,英国学者JohnH.Dunning结合制造资源的有限性,提出外取制造资源的思想,即企业通过合作的形式获取更多的制造资源,打破制造资源有限对发展的制约。〔6〕Damme认为获得外取资源已从原有的非优势地位转变为企业智慧运作的竞争优势。〔7〕古利特指出具有有限资源、容量及能力的个体或组织就是形成网络结构和合作网络的前提,资源有限的合作方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自身价值及资源外取的需求。网络组织是基本组织结构中的一种〔8〕,Baker将网络组织定义为,一种跨越正式边界的整合的社会网络。〔9〕miles和Snow则认为网络组织是通过市场机制而不是指挥联结在一起的一群公司或者是专业的部门。〔10〕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是社会学家利用数学方法及图论等定量方法发展起来的,近年来管理学科学者们也借鉴社会学领域比较成熟的Sna方法对管理问题进行研究,赵炎、王琦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联盟网络的小世界性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小世界性正向影响创新绩效。〔11〕陈文婕、曾德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丰田低碳技术合作网络的特征及演化,分析发现网络中供应商的地位显著,技术关联网络的规模扩大,网络群聚效应不断增强。〔12〕其中运用Sna研究关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相关方面也有一定研究,彭本红、谷晓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服务型制造业网络内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揭示网络结构与项目治理风险的内在关联,并提出联合策略、契约策略及顾客价值策略等具体策略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规避。〔13〕刘友金、李彬、刘天琦以汽车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湖南株洲栗雨工业园内汽车装备制造业及相关生产业的集群式转移行为进行研究,揭示产业集群式转移的基本规律。〔14〕社会网络特征可以有效反映社会网络的状态,伯特对社会网络特征结构洞的研究将社会网络中的联结缺失称作结构洞,表示非冗余的连接。结构洞能够带来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使得处在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占据优势。〔15〕对于结构洞的测量,伯特给出了四个指标:有效规模、效率、限制度和等级度。〔16〕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关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组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组织学习、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的研究集中在对装备制造业及其配套生产业的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特征和服务型制造网络内利益相关者地位方面的研究。鉴于此,本文拟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分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特征,并对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进行测度,基于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现状提出促进互动融合系统运行的对策建议。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将分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的网络组织结构,并构建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模型,研究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与网络异质性等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社会网络特征效应,丰富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并运用Sna方法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进行测度,揭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现状,进而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结构分析及组织社会网络构建

(一)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结构分析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互动合作,目的是通过合作制造满足客户需求,增加价值收益并且不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内各要素不断进行互动形成了组织的网络结构,通过组织的网络结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可以更多地获得外取资源,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网络结构由核心网络层及松散网络层组成。核心网络层指互动融合系统主体即装备制造业、生产业的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松散网络层指由装备制造业、生产业与系统内其他相关机构的关联形成的网络。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中,装备制造业占据着核心地位。目前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工业比重高,掌握着信息技术、核技术及空间技术等,而且发展规模远大于生产业。生产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通过嵌入到装备制造业生产的上中下游实现与其的互动融合,借鉴彭本红〔17〕关于服务型制造网络的研究,结合装备制造业行业具有的核心地位特殊性,将装备制造业密切关联的生产业部门概括为:研发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销售服务及售后服务。装备制造业作为核心主体与生产业相关部门的联系形成星形的网络模式。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各部门直接紧密的联系形成互动融合的核心网络层,核心网络层具有互动融合的核心能力,合作关系比较稳定;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网络中还存在着另外一些组织和个人,他们与装备制造业、生产业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在核心网络层需要更多的资源满足互动融合的需要时,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客户与装备制造业、生产业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网络组织中的松散网络层。松散网络层与核心网络层不同,松散网络层内的组织不是互动融合系统的核心主体,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中发挥着辅助作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结构是灵活的网络结构,有利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核心产业发展。

(二)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模型构建

Sna的行动者指的是点(节点),不但包括产业,还包括相关的组织。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的研究,其行动者包括装备制造业、生产业及其他相关的组织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用户;社会网络图中的线表示的是行动者(节点)之间的联系,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图中行动者的关系为“多元关系”,包括各要素之间的合作关系,各要素之间合作的紧密程度及在各要素之间流动的知识、物质资源等。Sna中心性、密度、结构洞与异质性是体现社会网络特征的相关指标。

由于社会网内各行动者之间的关联程度难以用统一数据进行衡量,为了明确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的行动者及其关系,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对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进行研究。本次咨询主要目的是对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内行动者之间的权重关系进行确定。本次咨询邀请包括装备制造业研究方面的专家和从事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共20位。我们要求专家根据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发展现状,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打分,将行动者联系的密切程度用1、05、0分别表示,1代表行动者间的关系密切,05代表行动者之间仅保持一般的联系,0代表行动者之间没有联系。在对给出的权重进行处理后,让专家对之前的判断进行调整,直至结果达成一致,利用德尔菲法取得的最终数据,建立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行动者关系权重矩阵,如表1。运用netDraw绘制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模型图,如图2所示。

三、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特征效应分析与检验

(一)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社会网络特征效应分析及假设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是由装备制造业、生产业、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用户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w络特征效应分析,能够揭示有利于互动融合系统运行的条件。

1.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网络中心性效应分析及假设

社会网络分析中利用“中心性”测量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的中心地位,“中心性”分析又包括点的中心度和图的中心势。点的中心度体现行动者在整体网络中的权力,图的中心势则体现社会网络围绕单一行动者或多个行动者构建的程度。

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心势效应。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是互动融合系统中的主要要素也是核心要素,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除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外的其他行动者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用户,这些行动者都是为互动融合提供资源及信息的,也是围绕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而建立联系的。当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图中围绕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中心势较高时,说明其他行动者可以为互动融合提供更多的资源输出,有利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促进互动融合系统顺利运行。

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点的中心性效应。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存在着众多的行动者,行动者需要协调统一、发挥自身优势才能保障互动融合系统组织运行。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工业比重高,掌握核心技术,发展规模远超生产业,在互动融合系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互动融合组织社会网络中,装备制造业同样是占主导位置的核心行动者,装备制造业制定整个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的运行规则,协调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各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在出现冲突时做出合理的仲裁,在互动融合过程中选择发展方向、做出发展决策,保障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的协调统一,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实现互动融合系统顺利运行。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关于网络中心性与互动融合系统运行的4个假设:

H1:围绕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中心势越高,越有利于系统运行。

H2:装备制造业点度中心度越高,越有利于互动融合系统运行。

H3:装备制造业中间中心度越高,越有利于互动融合系统运行。

H4:装备制造业接近中心度越高,越有利于互动融合系统运行。

2.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网络密度效应分析及假设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密度描述的是网内所有行动者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网络密度一方面体现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内各个组织受到整体网络的影响,还体现着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内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当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网络密度较高时,装备制造业及生产业都可以从整体网络中获取更多的资源,有利于装备制造业及生产业产业自身的发展。当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网络密度较高时,有利于知识、技术、信息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的传递,促进个体行动者的优化发展;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网络的密度较高,表明网络内各个组织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形成了组织间更为有效且多方向的联结,政府、行业协会、中介可以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提供更多的支持,增强互动融合的效率,更有利于互动融合系统运行。因此本文提出:

H5: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利于互动融合系统的运行。

3.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网络异质性效应分析及假设

结构洞的存在是具有网络异质性的必备条件。Burt提出结构洞的作用是作为桥梁的角色形成的非多余的联系。Sammarra的研究表明在网络中企业与机构的异质性有助于知识的流动与创新。〔18〕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都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在互动融合过程中对于知识、技术的存量、流动、创新等都存在着极大的需求。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除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外还包含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及用户,他们都占据着与互动融合组织社会网络与外网的结构洞,发挥着桥梁作用,建立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与外网之间的弱联系。行动者往往可以通过弱联系获取有效信息,有利于创新的实现。与科学家的创新过程类似,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往往通过圈外人获得灵感,这就是科学家与圈外产生弱联系所获取的创新思维。在统一网络内部的行动者容易受到网络较高同质性的影响,影响知识的获取与技术的创新。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内部存在着各种机构,有利于网络异质性的发挥。当互动融合组织社会网络内部具有较高异质性时,行动者彼此间的资源得到互补,知识、技术、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促进新思想、新技术的形成,同时还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提供更多的突破性或者替代性的新科技或新技术,有利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推动互动融合系统运行。因此本文提出:

H6: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异质性越大,越有利于互动融合系统的运行。

(二)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特征效应理论模型与数据来源

1.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特征效应理论模型

根据前文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特征效应的分析及提出的系统组织社会网络3个特征即中心性、网络密度、网络异质性效应的6项假设,构建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特征效应结构方程理论模型,图中每一条连接线代表一项假设,如图3所示。

2.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模型出发对问卷进行设计。经过专家评审、小组讨论等步骤,拟定相关测量问题,形成对互动融合网络特征与互动融合系统运行关系的问卷。具体测量问题如表2所示。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制评分,评分1-5,分别为“完全不赞同到完全赞同”。调查对象包括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网络内装备制造业、生产业、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相关从业人员及用户。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及面谈的方式完成,最终形成有效问卷203份。

在变量1系统运行1技术融合能够体现互动融合系统的运行产品融合能够体现互动融合系统的运行市场融合能够体现互动融合系统的运行管理融合能够体现互动融合系统的运行本文采用Cronbachalpha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结果显示量表的总体Cronbachalpha系数为0921,各维度Cronbachalpha均大于07,f明本调查问卷的信度较好。关于测量模型的效度分析,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各测量题项的t值范围在5328―15874之间,远远大于t值大于196的标准〔19〕,表示数据聚合效度令人满意。

(三)互动融合系统社会网络特征效应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1.模型拟合

在数据的信度及效度都通过后,进行初始拟合度评估及模型的修正,本研究首先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CFa)中的极大拟然法(mL),应用amos21软件对初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与拟合度评估,对于拟合度的评估指标本文选取参考文东华提出的检验拟合度指标。〔20〕在对初始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检验中,适配度检验无法与观察数据适配。SRmR、tLi、pnFi等适配度指标都没有达到标准,出现此种情况表示需要对假设模型进行修正。

吴明隆指出在适配度指标无法与观察数据适配时,需要对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的路径删除。〔21〕在初始模型拟合过程中“emi与pSi中心势系统运行”路径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要求。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有关,在发展初期装备制造业占互动融合系统的主导地位、掌握核心权力,生产业由于行业发展规模小、时间短,行业核心竞争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出的复杂、高技术、高标准的服务要求,无法形成优质、高效的互动环节。因此在互动融合系统发展初期,生产业只能作为提供基础服务的合作伙伴与装备制造业进行互动,同时装备制造业由于无法从生产业得到发展需求,促使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内其余成员与其的联系增强,形成社会网内成员主要围绕装备制造业而非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两者的网络中心势。建立在修改模型理论合理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删除“emi与pSi中心势系统运行”的路径。

符合在删除不显著“emi与pSi中心势系统运行”路径后,重新对结构方程进行拟合,经过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拟合指标都达到了标准,且标准化系数均达到显著,模型拟合结果如表3所示。

2.假设检验

根据上文针对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特征效应初始模型的修改,对网络特征效应假设进行检验。在模型拟合过程中,假设H1由于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且在理论分析合理的情况下将其删除,所以假设H1没有通过验证。在修正模型进行拟合后,H2、H3、H4、H5、H6的路径系数多达到显著性水平,并且各项拟合指标也达到了标准,说明这5项假设都成立。即装备制造业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越高,越有利于互动融合系统运行;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密度、网络异质性越大,越有利于互动融合系统的运行。

由上文研究可知,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社会网络的网络点度中心性、网络密度、网络异质性越高,越能够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发展。

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测度及建议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社会网络测度,能够揭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状态,为提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建议奠定基础。

(一)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测度

根据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行动者关系权重矩阵,运用UCinet计算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各点的中心度指数、网络密度及结构洞,结果如表4、5、6所示。

(二)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测度结果分析及建议

1.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心度测度结果分析

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与中间中心度指标显示,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装备制造业的中心性最高,点度中心度与接近中心度指数达到100,说明装备制造业与网内各行动者之间都建立了直接的联系。验证装备制造业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占据的核心主导地位,确保装备制造业在整个网络中发挥协调、决策的能力,保障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顺利发展;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心度测度中,政府、中介及行业协会的中心度也很高,说明政府、中介及行业协会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网络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位置,政府、中介及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发挥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有益的作用,促进互动融合的发展;生产业的中心度整体处于中间位置,无论是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还是对其他行动者的控制能力都不强。这与当下生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有关,由于我国生产业处于发展初期,行业核心竞争能力不足,导致生产业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内从信息到资源都“受制于人”;用户及高校、科研院所的中心度最低,但并不能说明其不重要,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是从价值链上游到下游形成的全链网络,用户及高校、科研院所是处于价值链两端的行动者,所以表现出在社会网络内中心度相对偏低,但用户及高校、科研院所能够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提供必需意见及支持,是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的必要行动者。

2.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密度测度结果分析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的密度为03939,网络中关系的标准差为03643。社会网络分析中整体网的密度取值为0到1,密度越接近1,说明整体网的密度越大,由此可知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的密度并不大。体现出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各行动者并没有受到互动融合系统社会网结构的较大约束,各行动者拥有较强的自主行为能力。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密度较低,可能是由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互动融合系统内各行动者信任程度不高,联系频率较低。

3.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结构洞测度结果分析

从DyadicConstraint(限制度)数据可知,装备制造业的有效规模最大(effsize)达到7559,效率(efficie)最高达到0687,总限制度(Constra)最小为0298,被限制的等级(Hierarc)最低为0036,装备制造业受到网内其他行动者的控制很小。而装备制造业对于生产业的控制则很高,对生产业控制在011-018之间,再一次证明了,装备制造业在整个网络中占据的核心位置,同时也体现出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在互动融合发展中地位的差距;在对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结构洞的分析结果中发现,用户拥有对装备制造业最大的控制,达到006。用户对物流服务、销售服务及售后服务等的控制达到010,仅次于装备制造业对三项服务业的控制015。

4.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测度结果建议

根据上文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测度结果,提出如下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方面,生产业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显现出的中心度水平低,与其行业发展现状直接相关。要增加对生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放宽生产业发展相关的限制性政策,积极促进生产业向着专业化、规模化及碛薪锨烤赫力的行业目标发展;政府、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应积极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建立更为紧密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社会网络。另一方面,为装备制造业、生产业与科研机构创造更多合作交流机会,拓宽资源渠道、优化网络结构提高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异质性水平;用户拥有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较强的控制能力,增强用户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的地位,积极建立用户参与的生产形式,形成用户至上的营销氛围。

五、结论

本文首先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结构进行分析,构建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模型,分析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特征效应,最后对系统组织社会网络进行测度,主要结论如下:

1.分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结构,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模型。

2.分析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心性、密度、异质性等特征的效应,建立系统组织社会网络模型,提出6项假设。运用结构方程进行检验,除“H1围绕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中心势越高,越有利于互动融合系统运行”没有通过验证,其余5项假设均得到验证。揭示了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异质性越高,越有利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发展。

3.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的中心度最高,但生产业的中心度偏低,网络的整体密度偏低,网络中除装备制造业外用户对于生产业的控制较强。

4.根据上文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增加对生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政府、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应积极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拓宽资源渠道、优化网络结构,提高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异质性水平,增强用户在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中的地位,积极建立用户参与的生产形式。

本研究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的分析,丰富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理论,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使用专家咨询法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并且确定权重关系,能够为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网络研究提供借鉴,但存在一定主观性。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增加相关产业数据或结合案例对于互动融合系统组织社会网络关系权重进行确定。

〔参考文献〕

〔1〕汪应洛.创新服务型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J〕.管理工程学报,2010,24(S1):2-5.

〔2〕刘戒骄.生产分割与制造业国际分工――以苹果、波音和英特尔为案例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277(4):148-157.

〔3〕赵勇,齐讴歌,曹林.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过程及其保障因素――基于陕鼓集团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2):108-117.

〔4〕吴建祖,曾宪聚,赵迎.高层管理团队注意力与企业创新战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5):170-180.

〔5〕彭学兵,陈璐露,刘h伶.创业资源整合、组织协调与创新企业绩效的关系〔J〕.科研管理,2016,37(1):110-118.

〔6〕JohnH.Dunning.internatinalproductionandmultinationalenterprices〔m〕.newYork:Geogeallen&Unwin(publishers)LtD,1981.

〔7〕VanDamme,Dirk.QualityissuesintheinternationalisationofHighereducation〔J〕.Highereducation,2001(41):415-441.

〔8〕w・理查德・斯科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149-150.

〔9〕Baker,waynee.thenetworkorganizationintheoryandpractice〔m〕//networksandorganizations:Structure,Form,andaction.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2:397-429.

〔10〕miles,Raymonde.,CharlesC.Snow.CausesofFailureinnetworkorganizations〔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2(34):53-72.

〔11〕赵炎,王琦.联盟网络的小世界性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通信设备产业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3,28(4):108-116.

〔12〕陈文婕,曾德明,陈雄先.丰田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图谱分析〔J〕.科研管理,2015,36(2):1-10.

〔13〕〔17〕彭本红,谷晓芬,周倩倩,武柏宇.基于Sna的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风险分析〔J〕.管理评论,2016,28(2):25-34.

〔14〕刘友金,李彬,刘天琦.产业集群式转移行为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30(4):131-141.

〔15〕刘军.整体网分析――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1-4.

〔16〕Burt,R.S.StructuralHoles:theSocialStructureofCompetition〔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18.

〔18〕alerssiaSammarra,LucioBiggiero.HeterogeneityandSpecificityofinter-firmKnowledgeFlowsininnovationnetworks〔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8,45(4):800-829.

〔19〕KrauseDR.theantecedentsofBuyingFirmsefforttoimproveSuppliers〔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1999,17(2):205-224.

产业融合的作用篇9

【关键词】农村资金保障型农村金融体系台湾借鉴

50年来,中国台湾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重视农村金融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始终把农村金融作为调适生产结构、改进农产品运销、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产品市场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台湾农村金融体系属于农村资金保障型,能够充分满足其农村资金的需求,与大陆地区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村各类正常资金需求形成鲜明对比。大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正在积极构建有效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金融体系。因此,台湾农村金融体系无疑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模板。

一、台湾农村金融体系的组成和职能

目前台湾农村金融体系主要有管理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服务性金融机构等四类。管理性机构包括台湾“中央银行农业金融策划委员会”、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省政府及县市政府。台湾“中央银行农业金融策划委员会”负责策划审议农业金融政策、农业金融体系、农贷计划、农贷利率及农业资金分配等事项。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于1984年由农发会改组成立,为台湾“最高”农业行政机关,办理农业金融业务,其主要办理各项政策性专案贷款以及中美基金农业部分贷款计划的研拟与推动。台湾省政府农林厅与县市政府农业局系负责协助推动各项农业贷款计划的行政机关,同时每年办理农渔贷业务检讨与农贷教育工作。

台湾商业性金融包括专业农村金融机构和兼业的商业金融。前者包括“中国农民银行”和台湾土地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为农业专业银行,为供给农业信用、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产品运销、增加农民收益,负有调节农村金融及供应农、林、渔、牧的生产及有关产业所需资金的责任,代管农业发展基金贷款业务,及办理多项政策性贷款业务与自办的农贷业务。台湾土地银行为台湾当局指定的唯一办理不动产信用兼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旨在配合推行住宅、农业及土地政策,发展经济建设。后者包括一些非农村的商业银行,20世纪70年代,它们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业务日益缩小,一般对农村办理抵押贷款,期限较短。

合作性金融机构有3家:第一家是台湾省合作金库,它由台湾产业金库于1946年改组成立,旨在调剂合作事业暨农渔业金融,辅导农渔会健全发展,并配合政府农渔业政策致力于农、林、渔、牧之生产、运销、服务所需资金的融通。第二家是农会信用部,是农会的业务部门之一,为基层金融机构,并以其所属行政区为业务活动范围,为会员及其同户家属服务。第三家是渔会信用部,它是渔会的业务部门之一,为区域性基层金融机构,办理会员金融业务,以渔会组织为其业务活动范围。

农村服务性金融机构有2家:一家是农业信用保证基金,宗旨主要在于协助担保品不足的农渔业者,增强其授信能力,适时获取所需资金;亦为农业金融机构分担融资风险,以顺利开展农贷业务。另一家是台湾“中央存款保险公司”,专门办理存款保险,对参加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包括作用合作社、农、渔会信用部等)的存款及信托资金提供保障。

二、台湾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和优势

1、农村金融网络完善,农贷资金管理制度严格

台湾农村金融网点众多遍布各地,形成严密的金融服务网络。1995年仅农会信用部就达1171家,平均每个农会拥有1.4个农会信用部,每千公顷耕地上拥有1.3家农会信用部,70%左民借贷往来依靠农会信用部办理。台湾省合作金库的网点也比较发达,在市镇都设有支库或办事处,并在重要业务地区设立处。合作金会信用部等以合同形式委托办理通汇业务,结成广泛的通汇网络,从而加强金库、农会信用部之间的横向联系,大大提高了农村资金融通的效率。

此外,还建立了严格的农贷管理制度:一是农贷资金的使用范围,必须密切配合当局农业政策,以发放农业生产贷款及调节合作社团资金为主要内容。如台湾省合作章程规定,85%以上资金必须用于发放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运销、社团周转等贷款。二是严格限制贷放对象。合作金库及农会信用部一般只对合作或本区域内农会会员实行放贷,并对贷款用途、额度和期限进行严格审核。从而保障了农贷的性质,减少了农贷资金的外流。

2、农村金融和合作金融一体化,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健全

台湾农村金融除了与兼业性金融机构互相配套,形成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外,农村金融与农村合作金融一体化,也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一大特征。台湾农村金融系统是由最高决策台湾“中央银行”农业金融策划委员会及其最基层的农渔会信用部组成,而台湾的合作金融系统,上层是台湾省合作金库,基层是农渔会信用部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合作金库既是台湾合作金融系统的中枢,又是台湾农村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部更是身兼农村金融和合作金融的基础单元。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渔部,行使组织资金融通职能,吸收农会会员剩余资金,并把绝大部分资金用于各项农贷,体现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又承接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的信贷业务。这种农村金融与合作金融一元化的有机组合,对活跃农村金融起到了重要作用。

3、农村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农村信贷资金规模较大

台湾的农村资金来源多渠道,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大多采取股份制形式,广筹资金。如合作金库、信用部都采取股份制,台湾省合作金库也是由台湾省政府、农渔会、农田合作社、合作农场合股组成。二是除金融机构外,还有一些政府及事业机关也提供农贷,扩大了农贷的规模。如台湾省粮食局,为配合当局的粮食政策掌握粮源而向农民提供贷款,包括实物贷款、现金贷款及灾害救济贷款等。

三、台湾农村金融体系对大陆的借鉴

1、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必须目标明确

台湾农村金融体系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始终贯彻一个目标,即为农业和农村提供充裕的资金。也正是因此,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农民、农村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支持、金融支持,才使台湾农业迅猛发展,顺利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目前,内地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其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要保证改革成功,首先必须明确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农业、农民、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充分发挥资本和金融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有效解决“三农”对资金的需求问题。反思、回顾大陆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可看出历次改革基本上都以农村金融本身为目的,如农村金融机构的实现赢利目标等,由于改革的评价标准不同,对历次改革成功与否的评价不一,其中一条重要的标准是,满足“三农”对资金需求。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三农”的资金问题,农村金融改革都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大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明确、正确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农村金融体系不仅未能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支持,相反,大量的农村资金和农业剩余资金却通过金融渠道输入到城市、非农产业。可见,明确、正确的目标是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

2、政府要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业资金的特殊性,农业贷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非均衡性,因此要弥补农业金融体系交易成本较高的缺陷、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困难、保证农业资金供给,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农村金融体系正常运作,台湾政府非常重视对农村金融的支持,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通过官方农业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资金;二是农业信用保证基金为农渔业者授信,为农业金融机构分担融资风险;三是台湾“中央存款保险公司”专门办理存款保险,对作为合作社、农、渔会信用部等存款及信托资金提供保障,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避免农村资金流向大机构,由它们再流向城市;四是严格的农贷管理制度使农贷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和农户。如台湾省合作章程规定,85%以上资金必须用于发放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运销、社团复周转等贷款,合作金库及农会信用部一般只对合作或本区域内农会会员实行放贷,并对贷款用途、额度和期限进行严格审核。

在构建内地农村金融体系过程中,要保证农业资金回流到农村并确实用于农业,而且能够吸引城市的、其他非农产业的或国外资金投向农业领域,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台湾的这些措施值得借鉴。

3、构建职责明晰、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台湾农村金融体系机构繁多、成分复杂,但各个机构职责明确、分工合作,较好地满足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及政策性金融等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在提供农业生产性资金、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等方面,发挥各自独特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的相互竞争不仅提高了农村金融的效率,更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成功运作。

大陆应借鉴台湾地区经验,结合实际,建立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是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性金融的共生、共存、共赢;不仅商业性银行要多元化,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都应该多元化;不仅各种类型的金融之间要分工和竞争,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内部也要竞争。

4、充分发挥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优势

合作金库既是台湾合作金融系统的中枢,又是台湾农村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部更是身兼农村金融和合作金融的基础单元。这种独具特色的合作金融组织保证了农业信贷能够满足农村各种资金需求,为台湾农业发展、农村改善、农民收入增加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是内地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重要课题,目前大陆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互助社,是合作金融的某些回归,有必要进一步反思内地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方向问题,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雷启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三农”实证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单玉丽:台湾农村金融体系及资金运作之探索[J].亚太经济,1996(6).

[3]伍成基:台湾农业金融体系和农民银行情况介绍[J].农村金融研究,1997(3).

[4]类淑志: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重构[D].复旦大学,2004.

产业融合的作用篇10

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

“文化产业”一词的出现迄今已有60多年历史,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历史背景、经济发展过程、政府政策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各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也各不相同。尽管文化产业在不同国家尚未形成被广泛认可的统一定义,但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之定义,即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构成文化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了由内容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等环节构成的产业价值链。其中,将各种文化资源转化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构成了文化产业的技术边界;文化内容以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体现,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化产品构成了文化产业的产品边界;经过创意构思、生产制作等环节后,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实现价值交换,则该空间范围就构成了文化产业的市场边界;作为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企业,成为文化产业的主体,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边界。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产业融合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渗透,逐渐形成融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是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通过相互渗透、交叉,逐渐形成新业态、新产业增长点的动态发展过程。

虽然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都有各自相应的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和企业边界,但是结合目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我们可以发现,在旅游产业中一些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服务的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中有一些专门为旅游者提供参观、游览、鉴赏和购买产品的企业又发挥着旅游的作用。⑤这表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在实际发展中已经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

通过前面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边界分析,可以看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传统产业,其产业边界不同于界限清晰的传统产业。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构成要素非常丰富,导致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边界基础极具开放性、延伸空间非常广阔。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间更易发生渗透、交叉、融合等现象。

(一)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基础。Lind指出,产业融合是由技术变革引发的产业边界重新界定。①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和应用,将各种技术整合在一起又产生了新技术,各产业通过新技术对本产业进行改造,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并不断创新工艺,即形成技术融合。产业间通过技术边界的渗透形成技术融合,再通过技术融合形成产业之间的共同技术基础,这样通过共同技术平台的建立为两个产业的融合提供基础条件。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资源开发技术与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产品创作与制作技术的结合即为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技术创新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间不断扩散,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创意”,并通过“创意”实现两个产业的技术融合。以创意为基础的技术融合,可以改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生产技术和流程,在为消费者提供新产品、新服务的同时,降低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旅游、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有利于消除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技术性进入壁垒。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利用“创意”,可以开发影视旅游、演艺旅游、旅游游戏软件等具有关联性的产品,这样在丰富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原来各自经营内容和形式的同时,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因此,技术融合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并且成为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二)产品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原本就具有共同的资源基础。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而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遗址和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工艺、饮食等文化资源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源作为两个产业的共同生产要素,可以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创意”开发技术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既能保护有形文化资源,又能传承非物质文化,还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实现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赢。因此,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成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标志。

(三)市场融合。根据“需求呼唤需求”理论,技术创新和融合改变了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的需求特征,给原有的产品和服务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同时,市场需求的扩大又进一步促进原有产品的创新,进而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产业融合在更大范围内出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市场融合,主要通过市场营销的创新整合、共同品牌的培育、资本整体运营管理等方面来实现。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方式与旅游产品营销相结合,将使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和旅游产品的销售模式发生改变。如互联网与旅行社相结合形成旅游产品的在线销售;传统的文化演出经过全方位的改良后开发成实景演出,吸引到的消费者不仅是当地居民,更多的是外地的旅游者。还可用某个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将区域内的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统一涵盖在内,通过旅游市场与文化市场的融合,两个产业互相借力提升区域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市场融合将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