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9:06

泡沫经济的概念篇1

第一:泡沫是传统经济学的阴魂

大家都知道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几个假设基础上的学问,而这些假设都是不现实的,仅仅是为了研究经济而做出的假设。虽然能才假设基础上建立传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但传统经济学确实越来越不适用于当今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像打开手电筒,让一个醉汉爬上去一样。

而泡沫经济就源自于传统的经济危机理论,逻辑很简单,传统经济学都是假设之下的,泡沫经济还能怎样?泡沫又有什么客观现实的意义?因此,泡沫只是传统经济学的阴魂而已。

第二:泡沫在世界观的冲突中蒸发

中国人接受的都是二维世界观的教育,主观加客观就搞掂了这个世界。但除了二维世界观,还有其他的哲学流派。看经济有没有“泡沫”?“泡沫”与通胀是否有必然关系?“泡沫”能否用来卖钱?如果我们换个世界观,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制度经济学比较推崇三维世界观。三分法之一认为首先是“物与物的关系”,由此产生自然科学;之二人为是“人与人的关系”,进而发展出了社会科学;这之三便是“符号体系”,或者说是“意义与价值”,也是人们通常说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广义的,反映的是人们的精神与心智,进而产生“文化”及“文化选择”。

“一个概念卖了多少多少钱”,是因为概念的经济学价值恰恰是能够缩短人们认识世界的时间。而“时间”在诸多生产要素之中,是唯一的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不我待”、“寸光寸金”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能够帮助人们节省时间的概念都是价值不菲的,节省了时间就是延长了我们的未来。

所谓的“泡沫”,如果换在三维世界观去看,是实实在在的资本投入和资本收益,只要有恰当的方法,是完全可以量化的,而不是虚幻。因为,“时间”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去而消失,不会因为某几个人满口泡沫而变得虚无,只能向资本的“质量”进行转化,而资本的“质量”通过股市向货币“数量”进行转化。

在股市中谁赚到的钱、赔的钱,都不是假币,还说什么泡沫?

第三:泡沫是方法论的无能

“会计学”只是在传统经济学下衍生的管理工具。经济发展了,经济学的发展没能跟上,尤其是我们应用的经济学还停留在原地,还在用传统经济理论下衍生的会计方法,这能适应我们的经济建设吗?

泡沫经济的概念篇2

无论从市场情绪、炒作热点、推高估值的方式,还是从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创业板当前演绎的“大戏”与2000年前后纳斯达克“科网股泡沫”有着惊人的相似。

事实上,即使是创业板的“玩家”们,现在也并不否认创业板泡沫的存在。看多和看空创业板的两个阵营,分歧仅在于“泡沫能否持续?泡沫能持续多久?”

互联网大背景:一个是技术革命,一个是应用拓展

“创业板泡沫”是否比“纳斯达克泡沫”更厚实?从两者相同的互联网发展大背景出发,我们试图寻找差异。

2000年达到顶峰的纳斯达克泡沫依托于互联网在美国“从无到有”的兴起,这毫无疑问是一场纯粹意义上的技术革命。

而创业板泡沫尽管也顶着“互联网”、“互联网+”的帽子,但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它的变革集中在互联网应用的拓展,很难说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革命”。

从演进过程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舆论媒体和各种研究报告都大力推崇科技服务引导的“新经济”,而唾弃以传统制造业等为主的“旧经济”。当时美国的投资者坚信,互联网技术作为一场纯粹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将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变化。

在政府政策层面,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先后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和“因特网-ii”以及“下一代互联网”计划,在技术进步和政策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热门行业。

在当时互联网新经济的热潮面前,很多传统的投资理念被颠覆和嘲笑,许多美国投资者都认为“这次不一样”,更关心上市公司被勾画的“美好前景的故事”,对于所投资的公司是否能实现盈利并不关心。投资者为了追求短期的投资收益,纷纷放弃“老经济”而追逐受益于“新经济”的股票。

在本轮创业板的泡沫演进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资金对于“互联网”概念的疯狂追逐,许多创业板股票一旦“触网”就会一飞冲天。但值得思考的是,作为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应用拓展,“互联网+”并不比互联网的诞生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也难以成为“创业板泡沫”更加厚实的理由。

互联网环境存差异,但泡沫未必更厚实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王汉峰更为细致的对比了当前互联网背景与纳斯达克泡沫时期的互联网背景差异,他认为,当前互联网发展阶段已经非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时期可比。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已达47%,美国已接近90%,美国泡沫顶峰期也只有40%。互联网已经演进到移动互联网,解决“随时随地”问题的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并且,互联网支付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各种模式商业化基础设施已经具备。再加上中国“地广人密”,并正在简政放权、鼓励创新,这可能是比美国更加优越的移动互联网“温床”。另外,当前中国的宏观周期仍在走向宽松,这与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时期美国持续紧缩不同。同时,a股市场散户为主,也在助长对互联网概念的投机。

不过,王汉峰也并不否认创业板的泡沫化和泡沫破灭因素的存在。他指出,基于上述这些因素,可以认为目前创业板“泡沫”演化可能会与当初纳斯达克有所不同。尽管短期走势难以预测,但从中期来看,其持续的时间可能甚于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而流动性紧缩、监管趋严、股票供应的超预期增加、基本面难达预期等则可能是导致泡沫破灭的潜在因素。

泡沫与泡沫并没有本质不同

回顾美国“科网泡沫”时的纳斯达克指数走势,业界普遍认为,“科网泡沫”共有两个时期,一个是酝酿期,从1991-1998年,纳斯达克在此八年时间内上涨了280%。第二个是泡沫期,从1998年10月到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在仅一年半时间内从1419点上涨到了5048点,涨幅高达256%,而同期标普500仅上涨45%。

相比“科网泡沫”,创业板的行情演进来得更为猛烈――从2012年末的585点开始,到当前的超过3500点,创业板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上涨超过500%!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纳斯达克泡沫的破灭并不等于互联网的破灭,事实上互联网在兴起后已经对人类的生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但当年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股中,有三分之一却走到了破产、退市或者被彻底边缘化的境地!

泡沫经济的概念篇3

关键词:房价波动;风险辨识;房地产市场泡沫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10-0013-04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由于房地产占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并且与产出、通货膨胀具有强相关性,以及通过信贷渠道对银行系统稳定的重要影响,从宏观上进行房地产价格波动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因此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转向了房地产与金融系统稳定和宏观经济稳定方面。而问题是几乎所有定量的风险管理技术都是应用到个体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这些技术有VaR技术、merton模型、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缺乏应用的宏观层面的风险管理技术,其中准确的度量风险是利用有效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因此从宏观层面提出对房价泡沫所产生的风险进行辨识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房价风险度量方法设计

(一)房价风险的界定思路

风险现象指不确定性现象或信息不完全现象。由于立足点不同,关注的风险也不同:对于股票等金融资产所处的金融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风险在于收益的波动,并且是高效的市场,具有非常高的流动性,所以采用VaR技术进行分析的时候采用的是日数据,统计学分析精度高,技术侧重于预测未来风险;而对于房产类的市场,具有相对平稳的长期运行的趋势,如宏观经济运行一样,有一个典型的运行周期,它的风险所在在于相对于长期运行趋势的偏离也是相对于均衡的波动,对于宏观政策制定者来讲,它关注的是价格波动风险而不是收益风险,并且是非有效市场,流动性很低,数据基本上是季度数据和年数据,由于数据有限性,另外受政策干预也很强,所以房价泡沫风险侧重于通过度量当前风险度准确地判断市场。

本文建立了度量房价泡沫风险的分析框架,由于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有产出(GDp)和通货膨胀率(通常用Cpi的变动率来反映)两个指标,因此相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房价泡沫风险辨识指标也分为两个:一是基于产出的房价泡沫风险值,用以度量超出实体支撑的房地产价格波动风险;二是基于一般物价水平的房价泡沫风险值,用以度量房地产价格波动引发社会资源配置失衡产生的风险暴露。

(二)基于产出的房价泡沫风险度量方法设计

房地产价格与产出的强关联性,可以判断出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实体支撑,超出实体支撑一定程度后,泡沫一定会破灭,这也是为什么泡沫分为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的原因。

房价(缩写为Hp)泡沫风险值定义为Hp相对于其长期运行趋势的最大的偏离,数学定义如下:

对Hp,GDp取自然对数,并对其长期趋势进行H-p滤波方法拟和,得出序列(Hptrend,)和(GDp-trend,),可以得出两序列的相对波动率曲线(VHp,)和{VGDp,},并且两曲线具有可比性,那么,波动率风险可以表示为:

VHp=lnHp-Hptrend (1)

同理:VGDp=lnGDp-GDptrend (2)

本身VHp,VGDp就可以定义为非条件Hp-at-Risk和GDp-at-Risk,指它们相对于趋势的波动。那么基于产出的房产价格波动风险HaR定义为Hp超出GDp波动的那一部分,这部分是条件Hp-at-Risk(conditionalHouseprice-at-Risk),数学表示为:

HaR=VHp-VGDp (3)

出现超出一定比例可以定义为Hp存在泡沫,可以根据国家之间差异具体情况而言,一般10%-20%以上可以定义为泡沫(正向指泡沫,负向指泡沫破裂市场低迷)。

(三)基于一般物价水平的房价泡沫风险度量方法设计

另一个是基于物价指数的房价风险值,用以度量资源的局部失衡程度。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价格引导资源配置,而泡沫使资源配置局部失衡,泡沫是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造成房地产价格大大超出一般物价水平增长幅度导致的。资产价格相对于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体现了局部失衡的程度,反映了潜在的风险暴露。Cpi指数可以很好地体现一般物价水平。Cpi不仅体现商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还能体现其他的一些指标变动,如货币供应量、居民购买力、汇率等引起的整体价格水平变动情况,同时国际上通用的做法也是将房地产价格分为名义房价和真实房价,真实房价是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房价。所以房地产价格相对于Cpi的波动可以反映真实房价相对于其他商品的相对波动,体现了资源配置局部失衡的程度,反映了潜在的风险暴露。因为Cpi指数是相对值,所以对Hp序列进行转换,取与Cpi相同基期,将房价绝对值换算成指数形式Hpi,使两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换算公式如下所示:

Hp/Hp*=Hpi/100 (4)

Hp是基期所对应的房价。对Hpi和Cpi长期趋势进行H-p滤波方法拟和,得出序列{Hpltrend}和{Cpitrend},可以得出两序列的相对波动率曲线{VHpi}和{Vpi},即是波动率风险,也可以叫做非条件Hpi-at-Risk和Cpi-at-Risk(Uncondi-tional),数学表示为:

VHpi=Hpi-Hpitrend (5)

同理:

VCpi=Cpi-Cpitrend (6)

那么基于一般物价水平的房产价格波动风险HaR2定义为Hpi波动超出Cpi波动的那一部分,数学表示为:

HaR2=VHpi-VCpi (7)

与上面相似,出现超出一定比例可以定义为Hp存在泡沫,可以根据国家之间差异具体情况而言,一般房价风险指数10-20以上可以定义为泡沫(正向指泡沫,负向指泡沫破裂市场低迷)。

三、实证检验与应用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GDp,Cpi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省略;Hp数据来源于各国的官方统计网站:英国(1962-2005yearly),officefornationalStaffs-tics;美国(1967,1-2005,4quarterly),BureauoftheCensus;香港(1993,1-2005,4quarterlyl,CensusandStatisticsDepartment;日本(1955-2005yearly),the

JapanRealestateinstitute.

(二)基于产出的房价泡沫风险值度量

“房地产市场需要实体支撑”有如下依据。

依据1:很多研究表明房价与产出两变量具有强相关性。

依据2:通过单位根检验,HaR均值回复至o,说明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围绕经济周期波动,房地产市场由于价格增长超出实体而虚长的财富最终还是会缩水,最终与实体经济发展相一致。2004年nobelprize获得者Finne.Kyd-land,edwardC.prescott也指出,经济周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的波动,而不是经济围绕着基本趋势波动。图1a定量地揭示了基于产出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与房地产市场破灭程度。由图1.1a可直观地看出英国历史上3次房地产泡沫,分别是1970-1975、1977-1980和1988-1990,而第一次风险值最高,超出实体经济波动20%。同时可以看出2003年、2004年风险值升高,2004年超出10%,可以判断已经存在房地产泡沫。

由图1.3a和图1.4a可以直观地看出历史上著名的香港房地产泡沫和日本地产泡沫。香港HaR在1997年非常高,接近30%,且HaR曲线90%概率水平下均值回复至0.001,说明香港的房地产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直是超出实体经济运行的,也就是说明1997年的泡沫至今还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吸收。日本的地产泡沫1990年超出实体经济运行80%,而泡沫破灭的风险值也是最大的,达到-20%,使得日本经济长达10年一直处于实体经济运行以下,2002年刚刚开始复苏。

(三)基于一般物价水平的房价泡沫风险值度量

通货膨胀体现一般商品价格水平,房地产价格超出通货膨胀运行部分体现局部相对于整体价格偏离,反映局部失衡程度,产生泡沫风险。由图1b可以看出,房价的波动要比一般物价水平剧烈得多,在上升期,各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远远超出其他市场的发展速度,房价飙升,市场繁荣,房地产市场持续加速波动,此期间房地产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平均水平市场风险大。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波动程度远远超出以往,2005年风险值超过10%,香港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以后,房价回升,2005年年初风险值接近20%。

(四)两种风险度量工具综合分析

综合来看,可以直观地判断泡沫与市场风险类别,政府可以在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宏观调控:

情形1:两个指标都高。这说明资源局部失衡,且这种资源失衡程度超出实体支撑,过多的资源涌入房地产市场造成房地产泡沫,如图1.1,1.3,1.4透明圈内部分所示。图1-3可以很好地揭示香港1997年房地产泡沫风险情况,1997年第二季度,局部失衡超过40%,超出实体支撑超出20%,泡沫破灭后引发了长时间的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图1.4所示1990年左右日本地价波动幅度非常大增长得离谱,并且两个指标惊人的一致,说明地价泡沫完全是资金大量涌入土地市场造成的。同时由图1.1可以看出英国2003-2004有典型的此种泡沫迹象。

政策建议:此时房产市场的泡沫,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控制资金继续涌入房地产市场进而控制泡沫继续发展,或者采取措施以减少泡沫破裂的损失。这些政策包括有针对限制房地产业贷款,可以通过政策、法规等各种手段,或是给予其他行业优惠政策等。

情形2:当HaR很高,HaR2相对平稳。这说明整体物价水平偏高,表明通货膨胀严重,整个经济有过热迹象。如图1.1阴影圈内部分所示英国70年代初期价格上涨一度超出宏观经济发展速度20%。

政策建议:此时不仅房地产市场有泡沫,整个经济发展都存在不稳定性,需要整体的调控,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比如减少货币供应,调高利率,紧缩财政政策等。

情形3:当HaR2很高,HaR相对平稳。这种情况不是很典型,只有美国出现,而且与情形1接近,但还是与情形1有细微差别。此时虽然资源配置局部失衡较为严重,但基于产出的房价风险值很小。如图1.2美国的情况所示:美国的房地产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没有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危害。2005年的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基于一般物价指数风险值达到历史最高超过10%,说明有大批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造成一定泡沫,很可能存在大量投机行为。但基于产出的房价风险在4%左右,虽然也处在其发展历史的高位,但相比较其他国家的典型的泡沫而言,处于实体可支撑范围。

政策建议:此时应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调整,打击市场恶性投机行为,阻止泡沫继续膨胀引发宏观经济运行风险。

情形4:对于泡沫破裂急剧向下波动情况,与上述情况相反。

(五)上海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波动风险度量

定量度量上海房地产市场风险。房地产市场具有局部性,对区域的房地产市场的分析采用相对应的区域的GDp和Cpi。

数据的来源与说明:上海GDp,Cpi年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局(1952-2004yearly),2005年度GDp数据根据上海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较上年上涨11.1%计算得出。通过对跨度50年的年度数据进行趋势拟和增加运算精度。上海房价月度数据来源于中指研究院房地产统计数据库(2000,1-2005,12monthly),加权平均将其换算成季度数据。由于缺乏上海GDp,Cpi的季度数据,所以本文将计算得到的VG-Dp,VCpi年度数据进行扩展,采用年度平均数据作为当年四个季度数据,对计算的精度虽然有影响,但从全年看,对其趋势的估计影响不大。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Hpi以2000年2、3月份为基期,Hpi=Hp×100/基期房价,Cpi数据是以1952年为基期,等于100,将其转换成2000年为基期,然后将2000年以后年度数据扩展为四个季度数据,求相对变化率。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2005年第1季度资源配置失衡程度已达到10%,超出实体经济运行部分属于正常范围,不到7%,第2季度则泡沫现象明显显现,资源配置失衡程度已达到30%,超出实体经济运行部分达到15%,经过一系列的宏观政策调控,第3季度有所下降,但风险值仍很高。第4季度两个指标基本降到了合理的水平。这次泡沫属于局部资源配置失衡导致的,所以,发展其他的投资渠道,刺激其他行业的发展,引导资金流向是调控的重点。

从图中也可以看到,在2001年年初一度出现房地产泡沫现象,但资源配置失衡程度没有2005年年中严重。本文认为原因在于当时股市运行态势良好,当时我国证券市场市值已经占到GDp总值的5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增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加入wto,创业板

的推出,开放式基金的设立等吸引了大批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弱化了资源配置失衡引发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程度。

四、结论与建议

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国内外没有关于基于宏观经济运行的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定量度量工具和方法。本文从宏观经济风险管理和金融系统风险管理的角度,借鉴金融风险度量工具VaR的概念提出Hp-at-Risk的概念,建立了度量基于宏观经济运行的房地产价格波动风险的分析框架,通过基于产出的风险和基于物价指数的风险两个指标,分别度量其超出实体支撑的风险和市场局部失衡的风险。

这两个指标很好地揭示了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产生的泡沫和泡沫的破裂,且定量地度量了泡沫和泡沫破灭的程度,结果直观明确,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一)通过对HaR的平稳性检验,得出房地产价格波动的运行规律: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形成的均衡――经济周期波动,房地产市场由于价格增长超出实体而虚长的财富最终还是会缩水,最终与实体经济发展相一致。

(二)通过两项风险指标的综合分析,判断泡沫的不同类别,采取区分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当两个指标都高,需采取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当HaR很高,HaR2相对平稳时,则需采取针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全范围的调控;当HaR2很高,HaR相对平稳,应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调整,打击市场恶性投机行为,阻止泡沫继续膨胀引发宏观经济运行风险。

(三)英国、香港房地产市场有过热迹象,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也达到历史高位,均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最后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检验出上海房地产市场在2001年和2005年出现泡沫,并明确论证了两次泡沫的差异,给出了现实的合理解释。特别指出的是分析得出2005年上海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是由于资源配置局部失衡导致的,应该通过积极拓展投资渠道,尤其是要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分散资金流向的方法解决,验证了目前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FlanklinallenandDauglasGale,BubblesandCrisis[J],theeconomicJoumal,2000,110(1):236-255.

[2]张晓晶,孙涛.中国房地产周期与金融稳定[J].经济研究,2006,(1):23-33.

泡沫经济的概念篇4

没房子的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赶紧追涨(三声)防涨(四声)。追着猛涨的房价,怕买迟了吃亏,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说是怕通货膨胀来了,手里的钱贬值;另外一派呢大吹冷风,说是这种涨势纯粹因为防止通货膨胀下的投资恐慌心理造成的,是泡沫吹破之前最危险的时候。

两派都振振有词,都拉着“著名经济学家”们的观点针锋相对。

这帮无耻的“著名经济学家”!!!

(我挺痛恨那些台上嘴里跑船,台下背地数钱的无良经济学家。据我统计,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们有80%不是好玩意儿。)

咱先说说这激进的追涨防涨派。

这帮人对经济比较敏感,天天上网看新闻,吃饭看报纸,那叫一个忙啊!看什么呢?看新闻啊!尤其是经济新闻,恨不得把眼珠子瞪出来看清铅字背后的经济小道消息。他们选择买房,是判定了房价的上涨的趋势和通货膨胀一定要来的趋势。这两个趋势到底有没有问题呢?

房价上涨,这是必然。其一是从2008年开始的房市萎缩,很多刚性的购买需求观望已久,已经憋不住啦!

您想啊,这老太太把女儿嫁给了一个傻小子,这傻小子说啦,金融危机来了,房价会掉,丈母娘您老人家等等,先不买房,等掉到底了再说行不行。

丈母娘一想有道理啊,这女婿有眼力啊!于是,这房子就先没买。

但是到了09年,为了解决金融危机的问题,中央不断地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利率一降再降,这些丈母娘们有一些憋不住了,就赶紧施加压力,开始催促女婿买房子,以表明这女儿嫁的人并不低人一等。当这些女婿们开始买房的时候,房价开始上升了。

更多的丈母娘开始把持不住了,开始怀疑这女婿曾说的等房价掉到底再买的说法纯粹是缓兵之计。“你不是说等房价掉到底吗?现在已经开始回升了,你还不买,为什么!”声声质问如炮弹砸向新女婿。那些还没有结婚,就等着买房结婚的也不少,准丈母娘就更有发言权:“如果实在买不起房子也别勉强,但是我女儿绝对不能嫁给一个租房子住的男人,我不能让她受苦……”这压力更大啊!

婚房的刚性需求终于在丈母娘们的集体压力下开始开闸了,买的人多,涨的也多,涨的越多,买的就更快,一个价格雪球正在高速地奔向开发商满脸狞笑的怀抱。

其它方面的刚性需求开闸,也是大势所趋。

在刚性需求开闸后,追涨的投资炒房客们蠢蠢欲动,资深的仍然等等看,而那些不资深却自认为很懂行的人却已经一猛子扎进去,梦想着第二个炒房暴富的美梦了。

你看房价涨是有道理的,因而我们理解这追涨派的心理也是比较容易,也相对正确的。

通货膨胀会不会来?答案是肯定的。09年上半年,全国发放贷款7万亿,增发货币量超24%。刨去货币在流通中的正常损失,还得加上下半年的货币增发,这一年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可真不低啊!再说了,就算没有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依然存在,只是比较温和罢了。你想想看,5年前的一份中午的工作快餐是多少钱,而今天呢?这不是通货膨胀吗?

所以,通货膨胀始终存在,只是因为金融危机来了,短期的通货膨胀会比较大。

鉴于这两个原因,追涨防涨派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不过,我的建议是,如果您是买自住房,那么建议永远都是早买早好,如果是投资房,那么目前房价还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阶段,您呐,是不是可以考虑商铺什么的,毕竟商铺买来还可以便利地收入租金,同时增值也会比较快。

接下来说说第二派的泡沫欲破派。

说是房市泡沫要破了,现在的泡沫变得更大是因为大家的通货膨胀恐慌造成的投资失控。这个观点我可能就要略微反驳一下了。

首先,人人都在说泡沫长泡沫短,您得知道究竟什么是泡沫。

所谓泡沫指的是一种资产在一个连续的交易过程中陡然涨价,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在这时的经济中充满了并不能反映物质财富的货币泡沫。资产价格在上涨到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必然会发生暴跌,仿佛气泡破灭,经济开始由繁荣转向衰退,人称“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两大特征是:商品供求严重失衡,需求量远远大于供求量;投机交易气氛非常浓厚。

房地产泡沫的主要特征有:

1.房地产泡沫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一种形态;

2.房地产泡沫具有陡升陡降的特点,振幅较大;

3.房地产泡沫不具有连续性,没有稳定的周期和频率;

4.房地产泡沫主要是由于投机行为,货币供应量在房地产经济系统中短期内急剧增加造成的。

(泡沫及房地产泡沫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出处不明,仅为普及概念而用)

近些年,房地产泡沫被认为最多最火的时候应该在2003-2007年。在那个阶段,报端常见温州炒房团四处出击,房价飙升。2007年7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06亿平方米,2008年底全国商品房1.64亿平方米。说实话,这个数据涨了不少,有一定的危险信号。不过您先别害怕。咱中国房地产空置的概念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解释,是竣工以后没有卖出去或者没有租出去的意思,同国际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咱们再看2008年的数据。08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3%。尽管08年销售下降较多,但是一年销售的就是将近5亿平方米啊!想想看,08年有多少人在投机炒房的?!08年的销售面积中有多少是泡沫的?!

所以啊,咱们不能听媒体忽悠。

媒体上说商品房空置如何如何啦,其实还是要看数据的。

总的来说,我认为,目前的房地产价格没有到顶,如果您想买房自己住,那么赶紧出手;如果您想卖房,也可以考虑出手了。

等房价暴跌,您就甭想了!暂时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运行在政府的调控下决不可能出现像

美帝国主义那样的惨状,和谐社会也决不允许老百姓一生最大的投资急速贬值。这难道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吗,呵呵?

话说到这儿,该点点题了。

这两天,媒体上说,09年9月份房地产市场价量齐跌,似乎又发出了某种信号。但是我不这么看。媒体嘛,有些话可以相信,有些话就要琢磨琢磨了。您想啊,连经济学家都可以为某些经济体代言,大肆宣扬一些严重背离经济学基本规律的观点(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化流氓也不怕,就怕还是个经济学家),帮助这些经济体忽悠老百姓,那您说,是不是咱们看新闻的时候得多长个心眼儿啊。

想看清楚远方,您呐,学学经济学,备个望远镜吧!

泡沫经济的概念篇5

泡沫经济是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是产生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泡沫一旦破灭,经济危机就有可能随之而来。1990年的日本、1994年的墨西哥、以及1997年的东南亚都留下了泡沫经济破裂的累累伤痕,不仅给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股票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资产定价泡沫是诱发泡沫经济的重要因素,不断膨胀的资产定价泡沫是出现泡沫经济的先兆①。因而研究我国资产定价泡沫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资产定价泡沫的动态演变过程,对抑制过度投机、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保持股市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②。国外关于资产定价泡沫的研究按两个方向展开:(1)研究资产定价泡沫的存在性和动态演变过程,并试图给出经验上的证据(abreuandBrunnermeier,2001等);(2)在一般均衡下,研究资产定价泡沫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回答资产定价泡沫是否能够存在,如果存在,对经济的效果如何,尤其是对资本存量、消费和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影响(tirole,1985,1990;weil,1987等)。在研究资产定价泡沫对经济影响的这些文献中,有认为股市泡沫对经济有益的,也有认为资产定价泡沫对经济有害的。tirole(1985,1990)认为如果经济是动态有效的,则不可能存在正值的资产定价泡沫;如果经济是动态无效的,则资产定价泡沫会减少过度积累,增加人均消费,消除经济的无效性。1987年,weil将tirole的结果推广到随机的情况,得到了相似的结论。Shleifer和Summers采用噪声交易模型研究了资产定价泡沫的效应,得出结论股市泡沫创造了额外的价格风险,增加了经济中的不稳定性,减少实质资本的投资收益,使经营管理者更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投资。Yanagawa和Grossman研究了内生增长经济中的资产定价泡沫,他们发现资产定价泡沫(如果存在的话)可以阻碍经济增长,减少后代的财富。在我国,关于资产定价泡沫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中基本上都采用第一种路径①,即检验我国证券市场上资产定价泡沫的存在性及确定合理范围等(董贵昕,2001等),而对于第二条研究路径尚未有人涉及。本文将在国内外已有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技术进步和随机实质资本投资收益率的跨时迭代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资产定价泡沫对经济的影响,推广已有的结果。同时对中国转轨时期经济的动态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我国资产定价泡沫对经济的效果。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节引进具有技术进步新古典生产函数的跨时迭代模型,进而给出黄金律和动态无效的概念;第三节讨论具有随机泡沫的跨时迭代模型,分析泡沫存在的条件及资产定价泡沫对资本存量、消费和动态效率的影响;第四节将第三节的结果推广到具有随机实质资本投资收益率的情况;第五节实证地研究中国转轨时期经济的动态效率,并将上文的结果应用于中国的现实经济;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跨时迭代模型、黄金律和动态无效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考虑一个代表性消费者的有限期界跨时迭代(oLG,overlappinggen-eration)模型(Samuelson,1958等;),其结果如下:1•家庭假设每个人生存两期,第一期年轻时,工作挣得工资,用于消费和储蓄;第二期年老时,退休靠第一期的储蓄生活。这样,在每一时期,经济中都有两代人组成:年轻人和老年人。假设t期出生的个人在t期的消费为C1t,在t+1期的消费为C2t+1,其效用函数为u(c),并且效用函数是时间可分的,则t期出生的个人所获得的效用的贴现和为:u(c1t)+(1+θ)-1u(c2t+1),u′(•)>0,u″(•)<0.其中θ>0为主观贴现率。设t期出生的个人无弹性地提供1单位的劳动,得到实际工资wt,消费掉c1t后,剩下的用于储蓄st,供年老时消费,t期出生的年轻人的储蓄用于形成资本的存量,与t+1期的年轻人提供的劳动相结合,得到t+1期的产出。假设t期出生并在t期工作的人数为nt,其增长率为n,即,nt+1=nt(1+n),则t期出生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者所面临的最大化问题是:maxu(c1t)+(1+θ)-1u(c2t+1)(1)满足下列约束条件:wt=c1t+st(2)c2t+1=(1+rt+1)st其中rt+1是t+1期的利率,0<θ<1为主观贴现率,它是外生给定的参数,每个人都把wt和rt+1视为给定,在(2)式的约束条件下,选择c1t和st来最大化(1)式。从而由优化理论(龚六堂,2000;Ka-mienandSchwartz,1991)得一阶条件为:u′(c1t)-(1+θ)-1(1+rt+1)u′(c2t+1)=0(3)2•企业假设企业是完全竞争的,生产函数是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生产函数:Yt=F(Kt,n^t)(4)其中n^t=atnt是有效劳动投入,技术进步at是劳动增长(labor-augmenting)型的,且at的增长率为常数μ,即,at+1=at(1+μ),为简单起见,把初始化的技术进步水平a0正规化为1,从而(4)式变为:y^t=f(^kt),f′(•)>0,f″(•)<0(5)其中,y^t=Y/n^t为每个工人的有效产出;^kt=K/n^t为每个工人的有效资本存量;f(y^)=F(y^,1),f(•)满足inada条件,即f(0)=0,f′(0)=∞,f′(∞)=0。竞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得边际产品与要素价格相等,即:Ytnt=[f(y^t)-y^tf′(y^t)]at=wtYtKt=f′(y^t)=rt+δ其中δ为折旧率。(6)3•均衡在封闭经济中,家庭的资产等于资本的存量,即总投资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消费:Kt+1-Kt=wtnt+rtKt-c1tnt-c2tnt-1(7)其中,nt-1是t-1期出生的人口数;c2t是t-1期出生的年轻人,在t期年老时的消费。将(6)式代入(7)式得:Kt+1-Kt=atntf(y^t)-Ct-δKt(8)其中Ct=c1tnt+c2tnt-1为总消费,c1tnt为年轻人的消费,c2tnt-1为老年人的消费。将(2)式代入(7)并解差分方程得Kt+1=stnt,即:^kt+1=(1+n)-1(1+μ)-1sta-1t(9)即年轻人的储蓄等于下一期的资本存量。4•黄金律与动态无效将(8)式两边同时除以atnt得:(1+n)(1+μ)^kt+1-^kt=f(^kt)-^ct-δ^kt其中^ct=Ct/n^t为每个工人的有效消费。在稳态的情况下,^kt+1=^kt=^k*,于是稳态的每个工人的有效消费c*为:c*=f(^k*)-(n+μ+nμ+δ)^k*(10)要使c*最大化,则^k*必须满足下式:f′(^k*g)=n+μ+nμ+δ(11)称(11)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goldenrule)(phelps,1961)。该式表明在经济永远持续(没有最后一代)的情况下,当^k*=^k*g时,每个当期和后代的成员都最大化了消费,即达到了pareto最优。但是,在经济中,如果^k>^k*g,即在资本的存量超过了黄金律水平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减少资本存量而增加消费,从而使效用增加,这样,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就不再是pareto最优了,这种过度积累的经济称为动态无效。很容易证明,在这个模型中,若取对数效用函数μ(c)=lnc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f(k)=αkβ(0<β<1)时,黄金律的资本存量为:^kg=αβn+μ+nμ+δ11-β从而动态无效条件为:1-β(1+n)(2+θ)>βn+μ+nμ+δ于是,若时间偏好率θ和人口增长率n很小,折旧率δ和技术进步增长率μ很大,而且资本份额β很小的话,资本过度积累就可能发生,从而经济会出现动态无效。

三、具有泡沫的跨时迭代模型

以上我们仅仅考虑了投资于实质资本(realcapital)的情况。下面我们假设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除了可以把储蓄投资于实质资本之外,还可以投资于泡沫资本(如股票泡沫),投资于实质资本的收益率为1+f′(^kt+1)。假设泡沫资本的供给m是固定的,从而有Bt=ptm,这里,βt为泡沫的总价值,pt为泡沫的价格,这意味着泡沫大小的变化完全归因于价格的变化,故投资于泡沫资本的收益为pt+1/pt,于是每个工人的泡沫水平为bt=Bt/nt=ptm/nt。由此得在跨时迭代模型中,年轻人在时期t满足的预算约束条件(2)变为:wt=c1t+it+btc2t+1=it[1+f′(^kt+1)]+bt+1(1+n)(12)其中it为投资于实质资本的储蓄。代表性消费者在预算约束(12)的条件下,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u′(c1t)-(1+θ)-1[1+f′(^kt+1)]u′(c2t+1)=0u′(c1t)-(1+θ)-1(1+n)bt+1u′(c2t+1)/bt=0(13)由(13)中的两式得:1+f′(^kt+1)=(1+n)bt+1bt=pt+1pt(14)该式为两种资产之间的套利方程,它意味着投资于两种资产具有相同的收益。如果f′(^kt+1)>n,按人均项泡沫将增长。布兰查德和费希尔(BlanchardandFisher,1989)针对没有技术进步的跨时迭代模型,详细论证了确定性泡沫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经济是动态有效的,泡沫不可能存在;如果经济是动态无效的,则可以存在具有正值的泡沫稳态,这时利率等于人口增长率,而泡沫将按人口增长率增长且与经济增长率相同,从而泡沫消除了经济的动态无效。对于含有技术进步的跨时迭代模型,具有相似的结论。在现实经济中,泡沫通常并非都是确定性的。现在我们假设泡沫是随机的,不妨设遵循下列过程———突发爆裂的泡沫:bt+1=(απ)1bt+εt+1(具有概率π)=εt+1(具有概率1-π)(15)其中εt+1是一个随机扰动,且e(εt+1)=0。这个过程中泡沫在每一期以1-π的概率爆裂,以π的概率继续存在。此时满足约束条件(12)的情况下,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et{u′(c1t)-(1+θ)-1[1+f′(^kt+1)]u′(c2t+1)}=0et{u′(c1t)-(1+θ)-1(1+n)bt+1u′(c2t+1)/bt]=0(16)其中et表示时期t获得信息集的条件期望。如果泡沫在时期t已经存在,即bt>0,则上述一阶条件为:u′(c1t)-(1+θ)-1[1+f′(^kt+1)][πu′(ce2t+1)+(1-π)u′(cn2t+1)]=0u′(c1t)-(1+θ)-1π(1+n)bt+1u′(ce2t+1)/bt=0(17)其中,ce2t+1=it[1+f′(^kt+1)]+(1+n)bt+1,cn2t+1=it[1+f′(^kt+1)]。由(17)得:π(1+n)bt+1bt=[1+f′(^kt+1)][π+(1-π)u′(cn2t+1)u′(ce2t+1)](18)上式的经济含义为:个人持有泡沫资本需要一定的风险补偿(riskpremium),而且个人的风险厌恶程度越高,持有泡沫资本所要求的补偿也越大,因为;u′(cn2t+1)/u′(ce2t+1)通常随着风险厌恶的增加而增加,所以风险厌恶程度越高,(18)式右边最后一项也越大。如果个人是风险中性的,从而有u′(cn2t+1)/u′(ce2t+1)=1,于是有:1+f′(^kt+1)=π(1+n)bt+1bt(19)(19)式可以看作(14)式中随机扰动εt+1=0时的套利条件。对于风险中性的个人来说,持有泡沫资本相对于持有实质资本来说也存在风险补偿,因为泡沫具有1-π的爆裂概率,因此个人对于承担泡沫爆裂的风险需要获得补偿。在具有泡沫的跨时迭代模型的市场均衡中,类似于无泡沫均衡的(7)式和(9)式,我们有:Kt+1-Kt=wtnt+rtKt-Bt-c1tnt-c2tnt-1即^kt+1=(1+n)-1(1+μ)-1(st-bt)a-1t(20)比较(9)式和(20)式知,无泡沫的跨时迭代经济中的^kt+1要大于具有泡沫的跨时迭代经济中的^kt+1,因此,具有泡沫的跨时迭代经济中的实质资本收益率会更高(因为实质资本的边际产品递减),从而其对应的消费比无泡沫的跨时迭代经济中的消费大。即^kBt+1<^kDt+1f′(^kBt+1)>f′(^kDt+1)CBt>CDt(21)其中,c为个人总寿命期的有效消费,下标D和B分别表示无泡沫的跨时迭代经济和有泡沫的跨时迭代经济。由(21)式知,如果经济是动态无效的,那么泡沫会提高经济效率,使资配置达到pareto最优。那么我们不禁会问,在什么条件下,随机性泡沫在跨时迭代经济中持续存在。在第二节中我们已经提到,布兰查德和费希尔(BlanchardandFisher,1989)证明了泡沫只有在一个动态无效的经济中(即f′(^k)1+f′(^kDt+1)(24)这是一个比动态无效更加严格的条件。

四、具有随机实质资本收益率的跨时迭代模型

在上文中我们始终假设t期所有个人都知道实质资本收益率1+f′(^kt+1),因而投资于实质资本是无风险的。然而,现实中投资于实质资本的收益也是不确定的。我们假设f′t+1(^kt+1)遵循以下过程:f′t+1(^kt+1)=f′t(^kt+1)+βt+1(具有概率p)=f′t(^kt+1)(具有概率1-p)(25)其中f′t(^kt+1)+pβt+1为正①,f′t(^kt+1)表示有效资本^kt+1在t期的边际产量,而f′t+1(^kt+1)是有效资本^kt+1在t+1期的实际边际产量。假设βt+1是服从白噪声的随机变量,从而在没有任何信息的情况下,βt+1的预期值为0。我们假设投资者可以收到关于影响t+1期实质资本收益基本面消息Ω的一个噪声信号σ∈{βt+1,0},该信号满足:pr(σ=β,Ω=β)=p,pr{σ=β,Ω=0}=1-p(26)概率p揭示了t+1期实质资本收益率变化βt+1的可能性,当然βt+1可取正值也可取负值。如果βt+1>0,则表示个人是乐观的,预期实质资本收益率将增加,反之,表示个人是悲观的,预期实质资本收益率将减少。由(25)式知,在t期f′t+1(^kt+1)的期望值为et[f′t+1(^kt+1)]=f′t(^kt+1)+pβt+1,从而实质资本的预期收益率是高于还是低于确定的实质资本收益率,完全取决于βt+1是正还是负。在(12)式的约束条件下,一个代表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u′(c1t)-(1+θ)-1[1+f′t(^kt+1)+βt+1][πpu′(cee2t+1)+1-π)pu′(cne2t+1)]-(1+θ)-1[1+f′t(^kt+1)+βt+1][π(1-p)u′(cen2t+1)+(1-π)(1-p)u′(cnn2t+1)]=0(27)u′(c1t)-(1+θ)-1(1+n)bt+1/bt[πpu′(cee2t+1)+π(1-p)u′(cen2t+1)]=0(28)其中cee2t+1=it[1+f′t(^kt+1)+βt+1]+(1+n)bt+1,cen2t+1=it[1+f′t(^kt+1)]+(1+n)bt+1,cne2t+1=it[1+f′t(^kt+1)+βt+1],cnn2t+1=it[1+f′t(^kt+1)]。对于风险中性的个人来说,(27)式和(28)式变为:1+f′t(^kt+1)+pβt+1=π(1+n)bt+1bt(29)当实质资本的收益率不确定时,与(14)式相比,股市泡沫的收益率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29)式中的实质资本的预期收益率比(14)式中的实质资本的收益率是高还是低。对于具有随机实质资本收益率的跨时迭代模型来说,均衡条件(20)式仍然成立。与(24)式类似,稳态随机泡沫存在的条件为:π(1+n)(1+μ)>1+f′(^kDt+1)+pβa-1t(30)

五、现实经济是动态无效的吗

跨时迭代模型表明:在动态有效的经济中,不可能存在泡沫;在动态无效的经济中,如果存在资产定价泡沫,则适当的资产定价泡沫对经济有利,会提高经济效率,使资源配置达到pareto最优,消除经济中的动态无效。那么,实际经济确实会过度积累吗?发达国家和中国经济会是动态无效的吗?①在经验研究实际经济的动态效率时,由于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和标准不同,因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方法之一是判断经济中的资本存量是否超过了黄金律水平,即是否超过了利率等于经济增长率所确定的资本存量水平。ibbotson(1987)和Cohen等(Cohen,HassetandKennedy,1995)人采用该方法,分别利用1926—1986和1980—1994年的美国数据,针对不同的基准利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前者认为美国经济是动态无效的,而后者却得出美国经济是有效的结论。究其原因,在利用该方法时存在一个问题: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利率?是企业利润率股票收益率,还是短期国债的无风险利率?在战后的美国,平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平均无风险利率,但明显低于利润率(BlanchardandFish-er,1989)。方法之二是amSZ准则。1989年,abel等(abel,mankiw,SummersandZeckhauser,1989)人将不确定性引入了跨时迭代模型,提出了一种判断经济是否动态有效的标准,即动态有效的条件为资本净收益大于总投资。他们发现自1929年以来,美国和其他6个工业化国家②的资本净收益大于总投资,从而说明这些国家的经济是动态有效的。实际上,在确定性的均衡经济中,这两种检验方法是一致的,此时,资本净收益等于真实利率与资本存量和乘积,投资是经济增长率与资本存量的乘积。而在不确定性的均衡经济中,二者是不同的,amSZ准则是前者的推广,在实际中更为适用。下面将该准则应用于我国经济,来判断我国转轨时期经济的动态效率。

1•amSZ准则

设Vt是t时期除息后股票市场组合的总市值(或经济中有形资产的总市值),Dt是t时期股票组合的股息(或经济中资本的净收益,即总收益减去总投资)。如果对于所有的时期t和所有的状态,有Dt/Vt≥ε>0成立,则均衡经济是动态有效的;如果对于所有的时期t和所有的状态,有Dt/Vt≤ε<0成立,则均衡经济是动态无效的(abel,mankiw,SummersandZeckhauser,1989)。该准则表明:如果一个国家商品从公司到投资者是净流出,那么均衡经济是动态有效的;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商品从公司到投资者是净流入,那么均衡经济就是动态无效的。这个准则是1961年phelps的黄金律的推广,将它应用于实际经济判断其动态效率也非常简单,由于每个时期的Vt通常都是正的,所以只需比较一个国家经济生产部门的现金流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即可。

2•我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实证结果

我们将amSZ准则应用于我国经济,研究转轨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动态效率。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采用的样本区间仅为1992—1997年的年度数据,其间的国民生产总值、总资本收益、总投资和净收益等如表1所示。其中,总资本收益和净收益按如下方式计算:总资本收益等于国民收入加上折旧再减去劳动者报酬;国民收入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间接税减去企业补贴再减去折旧;总投资等于固定资产投资加上存货投资;总资本收益与总投资的差即为净收益D。表1显示从1992—1997年,我国资本的总收益小于总投资,净收益为负,其绝对值基本上超过了Gnp的4%,表明我国经济是动态无效的。但从表1的最后一列可以看出总投资与总收益的差额的绝对值对Gnp的比例除1992年外,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这说明我国经济有逐渐向动态有效转化的趋势。因此由上文的结论知:在实质资本收益率确定的情况下,适当的资产定价泡沫(如果存在的话①)对我国经济有益,会增加人均消费,改进我国经济的动态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经济从动态无效向动态有效转化,当然一定要把资产定价泡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其增长率不能超过经济的增长率;在实质资本收益率随机的情况下,资产定价泡沫(如果存在的话)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效果依赖于个人对未来投资实质资本收益率的预期,因而加强投资者对未来实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持乐观态度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应用amSZ准则时,其中隐含了两个前提条件:(1)假设我国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实际上,我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虽然经历了20余年的奋斗历程,但市场经济尚不成熟,可以说仍然处在转轨阶段,还很难说已经处于均衡状态;(2)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并且具有常数收益率。现实中,由于我国垄断行业的大量存在(如电信和铁路等),可能过高地估计了资本的总收益。另外,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使用的样本过少。以上这些原因可能导致我们的研究结果与现实有偏差。

泡沫经济的概念篇6

泡沫经济是现代金融经济的一种重要表现,深入分析这种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并对当代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把握中国经济现状及其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现代金融经济中,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对金融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整体经济出现金融化、泡沫化,那么经济发展就面临着危险的境遇。因此,在经济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中国,预防金融经济的泡沫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注意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泡沫与泡沫经济

“泡沫”(Bubble)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富有特色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范畴,中外经济学家在谈论经济问题时都会涉及这一范畴。著名经济学家p・全德尔伯格对经济泡沫问题研究有着独特的贡献,他的著作《“泡沫”的故事―――金融投机历史回顾》就是对经济泡沫状态的深刻描述。在实践中,最早的泡沫经济出现在1720年的英国,当时英国发生了“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即当时的南海公司因获得英国政府的默许、支持和授权而对西班牙的贸易进行了垄断,之后就对其利润增长状况进行不符实际的鼓吹,进一步引起人们购买南海股票的热潮。但是,由于这种经济是建立在炒作、鼓吹的基础之上的,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非正常膨胀之后,其股价大幅下跌,导致经济过度膨胀之后的必然破灭。类似的事件还有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事件”和发生在法国的“约翰・劳事件”,等等。

具体来讲,泡沫经济就是指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种像泡沫一样的状态,表面看起来十分繁荣,但是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内涵支撑,最终会有破灭的一天。并且,泡沫经济还表现为由于过度投机而使得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严重偏离,进而导致经济随着商品价格大起大落,特别表现为暴涨与暴跌的起伏不定。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过度地集中在某一个部门、每一种行业、每一种商品,在这些特殊领域中反复转手运行,导致部门、行业、商品经济在某一特殊时期内出现扭曲膨胀而致使基础性的生产部门因资金短缺而出现经济衰退。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开始大量出现并形成热潮,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不断增强,泡沫经济形成和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其波及的范围也更为广泛,相应地,这种泡沫经济的危害程度也更大,对其处理难度也更加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程度的增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学者对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二、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原因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泡沫经济总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虚拟经济过度偏离了实体经济,造成市场中的虚拟经济成为了主体,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挤压、限制,其结果是虚拟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远远超过现实资本所产生的价值,经济看似繁荣,实则不堪一击。

在分析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发展的原因时,首先应明确两个基本概念: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和现实资本(actualCapital)。所谓虚拟资本,就是指那些有价证券,包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股票等,它是能够给股票等有价债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和回报的资本形式;所谓现实资本,则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实物形态的资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其实,经济发展中如果主要以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来运行,那么泡沫经济产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主要是因为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资本形态。而当经济发展以虚拟资本运动为主的时候,泡沫经济就非常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最容易在金融领域形成,并且由于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土地作为不动产,土地的价格构成特征使得土地的资本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因此,泡沫经济与房地产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经济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为什么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呢?在当前金融经济中,泡沫经济涉及不充分信息、交易费用、外部性、非理性预期等众多新概念,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创新频繁出现,导致金融市场的运行和交易活动非常容易脱离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中,成本价格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而在金融经济中,它以预期定价为经济模型。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这与泡沫经济本身的双重性有关。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和自由化的今天,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有利于资本集中,这种集中是对市场竞争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泡沫经济终归是一种虚拟经济,其中主要存在的是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因此,一旦这种经济过度发展,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具体来讲,严重的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即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宏观环境较为宽松,这种繁荣局面和宽松环境极易为资金炒作提供机遇。所以,泡沫经济一般总会发生在国家对银行政策比较宽松、自由的经济体中。也就是说,在商品经济出现周期性的萧条之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动降低银行利息,放松银根,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那些有闲散资金的市场主体就会把资金投放到那些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为泡沫经济提供了社会基础。

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对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预先调控和及时约束机制不够。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对那些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投机活动进行监控、监督和制止,尤其是对投机过程中的贷款支付活动缺乏监控机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监控机制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政府都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是由于银行只是收付中介,而政府又难以对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进行干涉,甚至还容易被这种投机所形成的虚假繁荣而迷惑。

三、当代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

通过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经济的内涵及其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地存在一些泡沫,对于促进经济活跃和繁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经济中存在过多的泡沫,并进一步形成泡沫经济,那么这种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必然会有破裂、崩溃的一天,最终造成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致命打击。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正确认识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主要表现为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谓股票泡沫,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内在投资价值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与泡沫绝对额、经济总量、金融资产总量之间的关系有关。同时,股票市场同样遵循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规律,一旦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那么股价与公司未来业绩就会形成较大差距,盈率也会出现太高态势,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泡沫。这种股市中的资金供给与股价发生波动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金融经济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只要资金放开,股价立即就会发生变化。加之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崛起并发展壮大,他们对经济学家、股评家以及一些媒体发生日益紧密的联系,这极其容易发生投机行为。因此,确保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规范也是预防中国股票泡沫的一个主要方面。所谓房地产泡沫,这是与金融泡沫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它甚至是泡沫的一个核心载体。尤其是近几年以来,中国政府、学者和老百姓对中国房地产业到底有没有泡沫,如果有,这个泡沫到底有多大等问题都十分关心。随着买房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有学者就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成分很多,人们购房的能力与房价之间的差距过分悬殊,一般工薪阶层要储蓄30-40年才能买到一套住宅。但也有人认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有限,房地产价格比较高是必然现象,中国房地产不存在泡沫。但是,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系统的关系值得深思和重视,中国的房地产需求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的支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与中国金融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彼得・纽曼,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辞典[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泡沫经济的概念篇7

关键词:冷再生技术,泡沫沥青,泡沫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效益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公路里程数的增加随着也带来了养护问题的研究。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本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泡沫沥青再生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路用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再生和养护技术领域中,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改建、大修、养护的发展方向。

1泡沫沥青简介

1.1泡沫沥青的相关概念

泡沫沥青也叫膨胀沥青,是指将少量的水和空气注入热沥青中,水遇到高温沥青就被迅速气化,使热沥青产生微弱气泡,使体积迅速膨胀至原来的15~20倍,从而形成泡沫沥青。其技术指标时膨胀率和半衰期。膨胀率(expansionratio):指沥青在泡沫状达到的最大体积与泡沫完全消失的体积之比。半周期(half-life):指泡沫沥青从最大体积降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所需的时间,以s计。泡沫沥青的生产原理如图1所示:

图1泡沫沥青的生产原理

泡沫沥青的发展可以分成下列几个阶段:

(1)1928年德国的augustJacobi注册了第一个制造沥青泡沫的专利。

(2)1956年依阿华州立大学的LadiCsanyi博士首次将泡沫沥青用作道路稳定土基层的稳定剂,并注册了专利。

(3)1968年澳大利亚的mobiloil公司以冷水替代热蒸汽改进了原有生产工艺并于1971年注册专利。(4)1990年代后,澳大利亚和南非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南非于1998年提出了泡沫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1.2泡沫沥青的性质

从其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泡沫沥青并不改变沥青本身的各种物理性质,仅是利用汽化反应阶段沥青体积暂时增大,粘度暂时降低的有利条件,在不增加沥青用量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大了沥青同矿料的裹覆面,改善沥青与矿料拌合的和易性,减少沥青混合料中自由沥青膜的厚度,达到提高沥青混合料质量,节省沥青用量之目的。

1.3泡沫沥青的适用范围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适用于各等级公路的Rap料进行再生利用,再生后的混合料根据其性能和工程情况,可用于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基层;三、四级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也可用于市政工程、收费站等其他公路的中下面层和基层,适用范围广泛。当用于三、四级公路或乡村道路沥青路面的表面层时,应采用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等做上封层。

2泡沫沥青混合料

2.1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材料要求

2.2.1原材料

将原沥青砼路面铣刨材料(Rap)装运至拌和厂地,在拌和厂配置设备对铣刨料进行筛分,根据铣刨料的尺寸设置了10mm~H31.5mm两道筛网,将铣刨料分成10mm以下细集料部分、10mm~31.5mm粗集料部分5~131.5mm以上大颗粒部分。其中31.5mm以上大颗粒筛分后不再进行再生使用。为了防止筛分后的铣刨材料(Rap)在自重和高温的作用下,重新粘结起来形成尺寸较大的颗粒,堆料高度不能大于3m,并严禁大型机械在上面停留或走动。

2.2.2沥青

再生混合料使用的道路石油沥青以及用于发泡的沥青,其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itGF40~2004)中关于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中70号a级沥青的规定。

2.2.3集料

施工需要添加的粗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颗粒级配,质量稳定,其质量应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3配合比设计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2~2008)中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仍采用马歇尔试验法,设计程序如下:

(1)对旧沥青路面结构材料取样进行性能检测。

(2)考虑是否添加水泥或石灰等。

(3)确定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范围。

(4)矿料级配设计。

(5)确定合成矿料的最佳含水率。

(6)确定泡沫沥青的最佳用量。

2.4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施工

2.4.1施工准备

1)机械组织

2)旧路病害的调查

施工前对全线进行病害调查,复测弯沉检测和标高,然后分类比较,列出需要铣刨的部位与段落,确定分层铣刨处理的方案。

3)旧路面的铣刨

现场采用分层铣刨,铣刨的速度以4~6m/min为宜;铣刨不可超深,也不要留下夹层:铣刨侧面要清理干净,不得有松动颗粒。

2.4.2拌合

拌和过程中,泡沫沥青温度控制在150%~170%之间。每个工作班随时对混合料进行重新筛分及干、湿劈裂强度试验,每车都必须检验沥青的发泡效果(膨胀率和半衰期)并目测拌制出的泡沫沥青拌和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含水量根据天气状况进行调整.调整幅度为1%一2%。混合料生产要求做到配料准确、拌合均匀。

2.4.3运输

混合料在成品料口装车时分三次装满,每装一次移动一下车位,避免混合料产生离析。装料顺序依次为中、前、后。配备足够的车辆,,考虑本地气候条件、运距并结合环保要求,料车行驶过程均用盖板覆盖,避免污染、并防止泡沫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

2.4.4摊铺

摊铺施工前,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平整度、宽度、高程、强度等项目进行检测,并对其表面杂质清扫干净,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泡沫沥青冷再生下基层的施工。摊铺前熨平板不必预热,以防止混合料中水分散失过快而影响混合料的和易性。

2.4.5碾压

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质量的重要环节。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和碾压步骤至关重要。

3结束语

泡沫沥青作为一种新的路面养护材料,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已在许多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若依照以前的做法,铣刨旧路面后将铣刨料废弃,必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冷再生技术的运用,改变废弃旧沥青砼铣刨料的传统做法,实现再生利用,节能环保,变废为宝。

在我国,泡沫沥青的研究还不太完善,作为冷再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泡沫沥青和泡沫沥青混合料颇具潜力,特别是在越来越注重环保要求的今天,减少污染,节能减排,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将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JtGF41―200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S].

[2]DB033/t7l5-2008,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S].

泡沫经济的概念篇8

中国的12生肖就像阿拉伯数字一样,也是一组神奇的符号。牛年,出乎意料地牛气冲天,不能随机应变的人会错过股市楼市的投资机会。

今年我的贺岁短信中有两句话:“水漫金山方一岁,龙行天下旺三年”。这是用货币金融再加12生肖来预测未来,因为货币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未来3年内可能都刹不住车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几乎必然推高资产价格。2010年是卧虎藏龙,“卧虎”之势在兔年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接着就是龙年和蛇年。这或许是暗喻了新一轮的暴涨暴跌,因为飞龙在天,蟒蛇落地。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当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的周期性危机有4个阶段:萧条――危机――复苏――繁荣,目前的世界经济的复苏已经无可争议,未来的趋势就是从复苏走向繁荣,可持续时间至少3年。

每一个经济周期的繁荣至少都有一个主题,所以用泡沫经济的概念来问则是:下一个“大泡泡”吹什么?下一个“大泡泡”或许就是:中国吹自己,世界吹中国。泡沫经济是货币总量持续上升的必然结果,因为“覆水难收”,流出银行体系的货币一旦体现为广义货币m2的增长,就很难突然减速,经济运行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在货币的洪流中共同受益,谁也不会因为不确定的未来风险而放弃确定的现实收益。这就是经济周期背后的人性本质与群体行为。

中国人对财富的渴望在经过多年压抑后突然迸发,牛气冲天,卧虎藏龙,驱使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也就酝酿着下一个“大泡泡”的周期性繁荣。虽然人们都会说,泡沫吹大了总会破的!但是资产泡沫在达到不可理喻的极限之前却很难破灭,因为资产泡沫就是现代社会的财富形态――流动性溢价,来自于投资人群体的非理性预期,恰如中国的寓言故事“齐人攫金”所描述的那样,被黄金点燃的贪欲会让人忘记风险!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国的中央银行控制着货币流通的总量。在全球化的宏观经济体系中,可比的量化指标中最重要的是两个指标,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是广义货币总量(m2)。若在一张“饼”图的正反两面分别标识为主要经济体的GDp和m2,在正面看GDp,欧盟27国排名第一,接近19万亿美元;美国排第二,约14.8万亿美元;中国或日本排第三第四,按名义GDp计算,中国略高于4.9万亿美元,日本略高于5万亿美元,若按实际GDp计算,中国约为5.2万亿美元,中国略高于日本;英国在欧盟之外以2万多亿美元位居第五。把这张“饼”图翻过来看m2的分布,欧盟仍居第一,中国和日本都超过了美国,位居第二第三,美国第四,英国第五。

这个比较说明了美欧和中日的经济增长模式差异,相比之下,美欧经济更“实”一些。按照广义货币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m2/GDp),中国和日本都在2:1的区间,美国和欧盟只有0.5-0.6:1。更通俗些说,中国用接近9万亿美元的广义货币驱动着5万亿左右的GDp,美国用8.3万亿美元驱动着14.2万多亿的GDp,欧盟用近11万亿美元的广义货币驱动着超过18万亿的GDp。美国的广义货币总量略低于中国和日本,但GDp的总量却远高于中国和日本。

泡沫经济的概念篇9

关键词:房产泡沫;系数;宏观调控

房地产经济可以被看做是相对特殊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关规律,同时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应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对房产经济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涉及到房产泡沫的概念,人们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对比较重视和期待。所以,房地产研究人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资产价格以及基本的价值等都进行了明确地衡量。对于房产泡沫的概念来说,众说纷纭。研究的角度也不同。可见,房地产经济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相对比较突出。

一、房产泡沫定义

在对房产泡沫的定义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房屋的市场以及交易者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具体来说,构成房屋交易的市场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是房屋的租赁市场,第二是房屋的交易市场。房屋市场的发展状体可以从图1中获得。房屋的提供者可以同时掌握一个或者是多个市场,同样,房屋的需求者也可以从不同的市场上来获得房屋。可见房屋的供给和需求需要根据两个市场的变化情况产生一定的价格差。如果房价偏高,房屋的需求量就转向了租赁市场。如果租金偏高,需求也会转向交易市场中,对租赁市场进行供给。

房屋的交易市场可以被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是消费型市场,第二是投资型市场。前者主要是基于人们对住所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交易。后者则是在满足人们投资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类型的交易都是在房屋的交易市场中进行。投资需求和交易需求是房地产交易市场运行的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参数,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会认为房屋会转让给期望价值相对较高的交易者,所以,投资者还可以继续进行投资。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房屋的价格相对较高,他们的支付能力无法达到房屋市场的价格,就会选择租赁房子。

因此,需要对房产泡沫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总体来看,无论研究和结论有多少,人们比较普遍认为的房产泡沫就是指,由于投机行为而导致的房产的市场价格和其基本的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离。现如今,这里存在着两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基本价值的衡量标准和方式如何,如何判断价格偏离的主要应影响因素是投机。

对于房屋的基本价值而言,主要是指在零投资需求的状态下,房屋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来决定。出现房产泡沫的主要原因是房屋作为主要的投资品,但是,往往多数的人会认为如果房屋资产没有用于投资,就不会出现房屋泡沫的现象。为了对以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笔者采集了多方面的资料,做出了不同的假设。另外,房屋的空置率和房产泡沫的产生是否具有必然的联系呢?通过多方的推论和验证,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房产泡沫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房产的价格出现了非合理性增高,另外,由于房屋的租赁也会受到投资交易的影响,使用租金数量来对房屋的价值进行判断往往是不够的,泡沫时期,房屋的投资要远远比投机高出很多。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用租金对房产进行计算,无法符合房屋的基本价值。

二、从租金与价格关系分析泡沫测度

人们在对房产的泡沫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租金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对租赁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映。另外,单纯地从租金方面来对房产的价格进行估算,可以根据一定的租金价格模型来进行。但是在考虑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租金、价格以及泡沫状态等因素。人们在对住房资源产生需求的过程中,需要从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来进行获得,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房屋的投资价值。随着各种不同类型交易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产财富进行分配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找到房屋和货币的价值的相同之处,将房屋看成是一种投资品。另外,人们在持有房屋之后以高价出卖,这就对房屋泡沫产生严重的影响。

从房屋泡沫和租赁市场的关系上看,如果租金低于持有成本,房主也很愿意将房屋租赁出去,如果房屋的资本利润大于持有成本,则房主将房屋进行空置是必然的。可见,从租金和价格的关系的角度来对房产泡沫进行分析,明确提出泡沫的测度问题。

三、调控房产市场的相关政策

现如今,我国的房价正在不断提升,政府要和陆续出台了一些调控政策,在对房价进行抑制的过程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具体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房屋限购令

在我国的房产市场较热的情况下,我国的十余个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都颁布了限购令。主要是在对房产市场进行抑制的过程中,采用行政手段来对交易活动进行控制。采用限购令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对房产证进行限制,第二是对第二套房的贷款形式进行控制。限购令的实施,从根本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很多人都只能选择退房,从某种程度上对购房的投机行为进行控制,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弊端。在限购令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一种临时性的法律和文件,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诸多的难题。另外,临时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无法将规则和标准进行统一,不仅增加了房产投资的风险,还给投机者提供可趁之机。最重要的是,这一法律的实施难度相对较大,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房产的供求平衡程度下降。可见,限购令的实施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廉租房政策

在房屋交易市场中,由于投资和投机方式的不断出现,房价出现了不断上涨的趋势。大部分消费者在买房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租赁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租房的价格也随着上升,因此,用一些廉租房来对房屋市场进行补充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缓解房产市场上的矛盾。可以使得房价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可见,采用廉租房政策可以对房市进行高效控制。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廉租房政策只能在房租租赁市场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但是对于房产交易行为来说,并没有解决实质上的问题。房产泡沫依旧存在。

(三)经济适用房

所谓的经济适用房就是对一些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的住房需求者进行的一种照顾。这一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在我国的房市交易市场中,房屋的价格相对较高,一些低收入的住户无法满足自身住房需求,因此,国家推出了经济适用房的政策。这种方式的优势也相对比较明显。但是存在的问题无法对销售对象的经济状态进行判定,所以,工作难度也相对较大,房价过高,供求积累,政府的经济适用房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呈现出杯水车薪的效果。

(四)交易税

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中国早就以征收交易税的方式试图来调控房市。以二手房市场为例,交易税主要包括契税、印花税、营业税、城建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出让金等。新交易税出台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抑制房价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从长期效果来看,交易税并不能起到抑制房市泡沫的作用。因为只要不交易就不会产生由交易税带来的附加支出,所以只要房屋有足够增值空间,投机者就会继续持有房屋。

(五)房产税

征收房产税可以说是抑制房屋投机行为的杀手锏。在中国房价百压不下的局势下,房产税与交易税的重要区别就是,房产税抑制长期持有空置房,而交易税只抑制短期交易行为。稳定房市的唯一手段只有征收房产税。虽然,过高的房价预期还是会带来房市泡沫,但是房产税可以延长弱泡沫周期,甚至使房产泡沫稳定在弱泡沫阶段。

四、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对房屋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的相互关系,对房屋的基本价值做出明确定义:房屋的基本价值就是在零投资需求的市场中的房屋价格。本文还证明房价与租金比是衡量泡沫的重要参数。用实际房价与租金比和无投资预期下的理论房价与租金比可计算出泡沫系数。并分析了各种杠杆对房价的影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英敏.回顾2006展望2007――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形势分析[J].中国房地信息,2006(12).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调控政策及市场体系研究”课题组,谢伏瞻,廖英敏.2004年以来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总体评价[J].中国发展观察,2007(01).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李剑阁,任兴洲,王微,林家彬,廖英敏,李建伟.中国住房市场发展的基本判断与住房政策走向前瞻[J].改革,2007(12).

泡沫经济的概念篇10

投资泡沫是个博傻问题,只要你不是最后一棒,也许就没那么惨。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增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请注意过度增长和持续膨胀两个限定词,它们伴随着泡沫的产生、发展和破灭的全过程。

市场容量与价值基础

不是所有的投资都可以演变出泡沫的,即使成为泡沫也有先决条件。离我们最近的泡沫就是美国两房酿成的房贷之灾。在美国房地产鼎盛时期的2005、2006年,每年仅房屋交易额就超过了1.5万亿美元,这正满足了泡沫的先决条件之一―足够大的市场容量。

1980年代后期,日本的股票市场和土地市场热得发狂。从1985年底到1989年底的4年时间里,日本股票总市值上涨了3倍。土地价格也是接连翻番,到1990年,日本土地总市值是美国土地总市值的5倍,而美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两个市场不断上演一夜暴富的神话,眼红的人们不断涌进市场,许多企业家也无心做实业,纷纷干起了炒股和炒地的行当―全社会为之疯狂。灾难与幸福是如此靠近。正当人们还在陶醉之时,从1990年开始,股票价格和土地价格像自由落体一般往下猛掉,许多人的财富转眼间就成了过眼云烟,上万家企业迅速关门倒闭。两个市场的暴跌带来数千亿美元的坏账,仅1995年1月至11月就有36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倒闭,当年爆发了剧烈的挤兑风潮,极度的市场繁荣轰然崩溃。1990年代,日本经济完全是在苦苦挣扎中度过,这就是不少日本人哀叹的“失去的10年”。

全球上万亿美元的流动资金是不会对一个仅用数十亿就可以吹破的泡沫感兴趣的。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1999年,美国股市共有475个ipo,大部分都是互联网或者高科技公司,共从资本市场上圈走了超过500亿美元。在2000年互联网的顶峰时期,纳斯达克的市值高达5万亿美元。任何一类投资,如果没有上万亿美元的市场容量是很难成为下一个泡沫的候选对象的。

另外一个可能成为投资泡沫的明显特征就是失去了价值基础。每一个泡沫都必须要有一个动听的故事来吸引投资者。技术创新、信息时代、未来现金流等构成了互联网泡沫的故事主干。当炒作概念的方式遭到市场唾弃之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又成了托起房地产泡沫的故事核心―不幸的是,这故事在中国还在传唱着。

投资冲动与资产泡沫

西方谚语说:“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在投资领域,一直有两个怪圈,一个是投资冲动怪圈,一个是资产泡沫怪圈,这两个怪圈总是相伴相随。四百年前的郁金香泡沫,其疯狂状态让今人不解,但是如今的泡沫经济下,其疯狂状态不亚于当年的郁金香事件,没有人觉得自己会成为接最后一棒的人。当投资者回顾过去十年来什么让他们最受伤时,据说是三大泡沫,那就是:网络股、房地产和金融服务。在经历了最近的几次泡沫之后,资本市场短期还会产生另一个泡沫么?答案是肯定的。

《福布斯》曾经评选出了七大近在眼前的金融泡沫:黄金、中国房地产市场、新兴市场、美国国债、大学学费、交易买卖基金及铜将成为投资者未来所重点关注的投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泡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房地产前需要冠以中国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