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存在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0:57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篇1

[关键词]社区教育;存在问题;提升方略;

在中国,社区教育的形成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初期,在总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经验得失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社区教育经验,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现在一般认为,农村社区教育就是立足于农村社区,以成人学校为主体、农村社区为教育领域,根据农民年龄、文化、爱好、就业取向等形成的符合农村特点,旨在加强劳动者素质和提升社区文化的教育形式。

一、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村社区的形成还没有一个长期的时间,不少农民集中居住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再加上农村社区教育的配套没有完全跟上,因此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缺少必要的联系。当前农村社区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能够找准需要培训的对象。综观当前急需培训的对象,理应是刚刚步入社会的“新农民”,即未能考上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这部分人群既易于培训又必须培训,因为他们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源。为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必须形成对接,不能彼此分离,导致最终的脱节。

2.缺少必要的认识。由于受到传统的小农思想的影响,不少需要培训的农民都认为接受社区教育并不是他们当前的必须品,不少农民认为,与其花时间接收培训,不如出去打些零工,小富即安的思想制约着更多农民参加社区教育。同时,由于社区管理者对社区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社区教育就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导致社区教育难以顺利开展。

3.缺少必要的资金。当前,农村社区教育更多地属于政府进行主导,因此要想使社区教育有效开展,就必须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4.缺少必要的队伍。农村社区教育难以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社区教师资源有限。一方面,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师人数有限。资料显示,海安县各乡镇从事农村社区教育的在编人数看,一般一个乡镇不超过8人,师生人数比与基础教育师生人数比,不足十分之一。另一方面,从事社区教育教师的素质有限。专职的社区教育教师几乎没有,更多的教师是基础教育转行的或者是各学校退休的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过硬的不多。

5.缺少必要的制度。长期以来,农村社区教育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即使有相应的地区性制度进行保障,在执行的程度上也打了一定的折扣。

二、化解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的提升策略

1.转变理念,提高认识。与社区管理部门联系,首先引导管理者从“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角度来认识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广播、宣传栏、有线电视等,在整个社区营造出“学习为再就业,学习可谋发展”的浓烈的学习氛围,引导广大失地农民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入手,充分认识、积极参与,进而热情支持。

2.转变形式,学为所用。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由于不少的农民已经很难像学龄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此阶段的培训应该采取“学为所用,学有所用”点对点式培训。即由企业下“订单”(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学校出“菜单”(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开设相关课程,由农民自愿选择),政府来“买单”(培训费用由政府负担)的模式,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后续保障,增强农民的学习内驱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农民社区教育一定要立足于受训者的需求,如学校开设了“计算机操作、园艺、蔬菜、保洁、烹调、餐饮服务”等应用类,“书法、绘画、二胡、京剧、象棋”等休闲类课程,让农民按需要参加培训。

3.延伸课堂,提升效率。为了提升培训的效率,社区教育内容要根据新时期培训的要求,一方面,全方位采用了信息化技术的手段,通过计算机、投影仪、oa管理软件等来提升培训的效能;另一方面,根据需求,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以“点对点”式的分散培训,来满足不同时段、不同类别学员的培训需求。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篇2

【关键词】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在制度建设、人员配备、服务模式等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也还存在一些资金、人员、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困境。针对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对策建议,给我国推进城市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提供借鉴。

一、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宣传途径单调。社区居民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的接收主要通过电视、报刊,以及社区宣传窗等途径。而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居民来说,一些高科技的途径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他们来说,社区所采取的一些活动是他们了解健康教育知识的唯一途径。在与社区居民的访谈中了解,社区在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方面做的还不够到位。还有宣传单、手册,色彩单调、简陋、不新颖,引不起关注;墙报、展板只使用一种文字,限制了居民的观看;条件限制,电子媒体使用得少等,这些不利因素都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单调。健康教育的形式过于单调、机械、形式不够生动、活泼,往往只停留在理论讲解上,欠缺说服力,不能直观、真实的反应问题,不能贴近居民生活,对接受健康教育的居民吸引力就不足。不同层次的人群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不同,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没有充分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单方面灌输,忽略了与居民之间的互动,一个季度换一次板报内容和偶尔的健康教育课,难以唤起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社区居民对其信任度不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匮乏,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是以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为依托组建而成。由于待遇不高、工作条件比较简陋等原因,难以招聘并留住高职称、高学历的医护人才。现有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够全面,缺少全科医生,缺乏最基本的预防和保健人员,更别说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了,重利轻防的观念,导致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行之有效的指导措施和健康干预力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楚不到位,缺乏健康教育工作的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机构的任务分配。

(四)城市社区居民缺乏健康教育意识。社区中的群众生理状况、生活条件不同,知识结构有差异,因此对保健的需求和提供服务的条件也有不同。目前我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形式是多样的,有咨询活动,举办讲座,向居民派发资料,定期出版宣传栏等。但由于针对性不强,内容单调,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因此居民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低。讲座的对象也较单一,多是中老年人,因此受教育的范围受到限制。

二、完善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栏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一种常用手段。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公告是健康教育领域所的第一个公告,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因此,宣传栏内容要渗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要有更多的医学科学知识与自我保健知识,使观众从中受益;当然,在版面设计时,应融医学知识与艺术于一体,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由浅入深,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在接受健康教育知识中,同时也享受到艺术的美,让观众一看便知道其中的医学道理,使其能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以改进或引以为鉴。还有利用好社区健康教育的阵地,在候诊室,全科诊室,输液室放置宣传资料、健康教育处方免费取阅;定期开展视听教育,利用幻灯、录像、有线电视,为社区居民与病人提供较形象的直观的画面,对相关知识和技巧掌握的方法,行为进行示范的教育。

(二)增加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要让居民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如健康讲座、义诊、免费体检、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等,也可以通过组织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在讲座前10分钟教做降压操、糖尿病运动操、糖尿病患者烹饪比赛、组织减肥运动项目、高血压患者松静训练、更年期妇女体育活动等。让居民群众参加一次健康教育活动,就能获得双重的收益,甚至更多。还有可聘请一些水平高、经验丰富、口才好、沟通能力强的各级医院的专家到社区来进行健康讲座,尽量使用多媒体讲课,做到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增加讲座的吸引力。应针对人群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内容、地点开展健康教育。结合给社区居民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慢性病随访、就医等机会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三)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应加强对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培训,提升综合素质,鼓励在职学习、晋升职称,引进所需人才,进行个人的绩效考核,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强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表达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强化现有在岗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进行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等能力的培训;采取措施从高等院校引进当前健康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学历高、能力强的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四)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意识。在社区“六位一体”的全科医学服务中,健康教育占有相当重要位置,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人群疾病发生率。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最简单、最易接受、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全科医务人员应当把居民的健康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史命,把社区的健康教育作为快乐的事业。让健康教育在社区得到重视,必须首先转变居民的健康观念。转变居民健康观念的目的,就是通过普及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激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吸引高学历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一线,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广泛深入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引导居民建立健康理念,自愿采纳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动治疗。

参考文献: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不健康生活方式及老龄化的影响,我国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飄防和控制给予较高的重视,我国现已将健康教育列为“六位一体”的首位,并加大经费的投入,旨在通过健康教育影响人们的健康行为,从而预防和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该院对所辖社区的部分居民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8月一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社区居民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文化程度在小学水平以上的居民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中,女120例,男180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8.9±12.3)岁,其中含有120例慢性疾病患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均自愿参与该研究,排除认知、精神、意识、语言有障碍者;生活不能自理者。

1.2方法

对300名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及问卷调查,从中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居民健康状况、健康知识的来源、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等,为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根据调查所得资料制定健康教育目标、组织及实施方案,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健康教育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与分析。健康教育活动的措施:(1)宣传核心信息:包括定期测量血压,对于35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一次血压;40岁以上,尤其是由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者,要定期做糖耐量检查;成人每天摄盐量不超过6g,讲解营养过剩、热量过度摄入、缺少运动、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少盐;(2)制作健康教育材料:制作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宣传小册,并由社区居委会发放给社区居民;在社区出入口处放置相关健康知识宣传栏;(3)培训社区健康教育骨干人员50人,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每个社区选出几名在社区中具有一定号召力的人、社区居委会专门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人、社区居民同伴(配偶);(4)在各个社区举办关于高血压防治、糖尿病防治等健康知识讲座;(5)开展参与式活动:举办家庭自测血压、限盐烹饪大赛、全民健身运动等活动使社区居民参加,同时通过有奖问答、文艺演出、聊天、画问题树等形式学习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6)入户访谈:社区健康教育人员入户宣传核心健康信息及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如何自理;(7)对配偶或密切生活的同伴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指导、监督配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干预后,对入选的社区居民进行相关健康知识与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社区居民中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变化,生活质量量表中包含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一般状况、精力8个维度,总分共100分,其中评分情况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2.结果

经统计,社区区居民在上述健康知识上的知晓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的知晓率;社区居民慢性疾病患者在定期测量血糖或血压、遵医嘱服药、常参加步行、慢跑等锻炼及戒烟戒酒等健康行为患者干预后在上述健康行为上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社区中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上显著优于活动前。

3.讨论

3.1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且由这些慢性病造成的死亡率已占全部死亡的70%而目前多数居民仍处于重治疗轻预防的阶段,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持续居高不下。因此及时对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防止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有策划的健康教育活动,从而使社区健康教育得以规范化,使健康教育知识能真正深入到社区居民的生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专职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是搞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该研究中对社区健康教育骨干进行相关培训,同时加强健康教育网络的建设,进一步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在健康教育形式上,板报展示、发放宣传手册、知识讲座等仍未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本研究中采用诸如入户家庭访谈、组织参与式活动、启用同伴教育及文艺演出、烹调比赛等方式进行,群众参与度较高,从而获得较好的收益。此外,对于已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是延续医院健康教育到家庭,进一步普及健康保健知识,有利于病人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2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度不够,政府政策不到位。近年来,各部门虽对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视度加强,但仍有少数部门领导对其认识不足,对社区健康教育发展支持力度不够。(2)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经费不足。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在社区健康教育方面经费不足的现象,导致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因此仅能以单调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缺乏吸引力。(3)负责科室和监管部分不统一。(4)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时往往依照常规进行,常忽略社区人群的异质性,并未深入社区了解居民真正所需,就盲目制定计划执行。同时在宣传手段上,不能根据社区居民文化水平、年龄阶层等因素,对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不能充分利用,从而使健康工作的实效大打折扣。(5)专职人员缺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人员往往较为缺乏,且常身兼数职,故对健康教育工作投入精力有限。并且存在非公共卫生专业及临床医学专业的人员从事健康教育工作,部分兼职人员专业知识面较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因缺乏合理的工作考评、晋升机制、激励制度,也会导致社区机构健康教育人员的流失。

3.3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1)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网络。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护人员为主体,以健康教育人员骨干形成纵向网,以社区主管领导牵头,以社区为单位,社区内各单位协同参与的横向网络。社区健康教育应由社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领导,街道办事处设置对应机构,共同负责健康教育工作。(2)政府应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发展总体规划,设立专项经费,并出台关于人员培训、考核标准、工作规范等,制定全民健身、控烟等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辖区人口规模,配备相关设施及专职人员,促进社区健康教育的发展。(3)社区领导的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各部门的支持使社区健康教育书顺利发展的保障。应发动社区各层次人员参与活动,争取社区各部门的参与与支持,从而更好发展健康教育工作。(4)以社区诊断为基础,开展活动。将健康教育的计划设计、实施、评估为工作程序,通过评估社区健康需求,确定主要健康问题并分析引起健康问题的环境因素及行为因素,按照健康问题的严重性、普遍性、可预防性等情况,确定优先项目。针对危害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等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5)设置专职人员,加强培训。设置专职的健康教育人员,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提高其参与性和责任感,从而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4.结语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篇4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蓝图的描绘如下:①生产发展;②生活宽裕;③乡风文明;④村容整洁;⑤管理民主。这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更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更是指出,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建设,因此其核心内容就是:①发展农村经济;②提高农民收入;③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的,而培育新型农民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作为成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教育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由此可见,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且其的教育问题以及素质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有着关键作用。

(2)农村社区教育社区,英文为Community,最先出现在西方社会学中,其概念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一般分为两种,即城市和农村社区;而在我国,农村社区是以城镇为界定的,即县级以下的为农村社区。基于以上理论,本文中所出现的农村社区主要指代以乡镇为中心的区域规划内的所有村庄和居民组成的社会群体。笔者认为农村社区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广泛的社会教育组成的,其可以对农村社区领域内所有的农村居民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育。

(3)农村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社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社区发展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而农村社区教育则指为了达到满足社区成员各种层次的需求,从而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的目的,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力量来优化社区的配置与资源,同时使用各种教育形式来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素质的教育。由此可见,社区发展的重点可以概括为人的培养、发展和教育。而根据我国社区教育专家厉以贤教授的观点,社区教育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实现社区发展,所以农村社区教育的有效、成功模式可以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综上所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可以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从而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以此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的探索是我们在现阶段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

二、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社区教育的基础设施存在问题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然而由于农村经济长期的落后状况,致使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民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普遍不足。农村居民甚至村干部,对社区教育及其相关政策的了解与认识都不够,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理解仅停留在休闲娱乐或学习农业技术的层面上,然而并未意识到农村社区教育实质性的目的。基础设施如大型机械的不到位以及学习地点的局限性更是给农村社区教育平添许多的困难,造成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普遍热情不高,仅停留在“凑热闹”的程度上。

(2)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社区教育设置的内容主要是为了满足社区内成员各种需求,因而其包括正规或非正规、职业性或文化娱乐性的教育内容。而以行政管理功能作为分析点,可知社区工作主要归属民政部门的管理范围,而教育工作则是由教育部门的管理范畴。基于此分析,有部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为社区教育专门设立了管理机构,然而还是有很多省(市)仅从教育厅的某一相关分支中增加这一方面的管理,这样就造成管理部门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经费来处理农村社区教育问题。

(3)农村社区教育的教育资金存在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本来就不高,而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惯性,农村经济比城镇经济更是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绝大多数农村的经费都被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教育经费较之城镇更是少之又少,而农村比城镇大的多的人口基数更是导致农村社区教育的资金严重不足。笔者认为农村社区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很大程度的阻碍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妨碍了农村社区居民素质、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4)农村社区教育的教育资源存在问题社区内能够用于社区教育活动的一切财力、物力、人力以及文化资源的总和就是社区教育资源,其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即社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目标,外界环境中的人力和财力向农村的运输越来越多。然而在农村社区教育过程中,各个部门却常常是各自为政、独立操作,同样部分内部人员对社区教育工作热情也不够,这种状况导致了农村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5)农村社区教育的推广发展存在问题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社区教育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然而事实上农村内部社区教育发展与推广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正是由于各个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而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水平又几乎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因而各个社区间的社区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因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关于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改进方案

(1)从农民角度出发,提高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学而优则仕”,因而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低于普通教育,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以及企业选拔人才往往以学历作为参考标准。这种情况导致农民这一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想要保证一个地区的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固然重要,然而如何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素质更为重要且对本地的发展更具长远意义。因此,如何从农民角度出发,使其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并乐于加入农村社区教育中是政府在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构建应该考虑的基础问题。

(2)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往往因为身兼数职而无法对农村社区教育进行很好的管理,因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是十分必要的。理顺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在于明确政府与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因而农村社区教育需要从制度层面到组织机构进行建立、健全,从而保证农村社区教育的顺利进行与推广,反之,农村社区管理层面的政社合一、职责不清则将直接导致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职能错位。因此,政府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来支持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将发展社区教育与自己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分清各部门间的职能,创造出适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

(3)打破城乡二元化模式,建设乡镇社区教育模式通过“新建、重组、合并、共建”等方式打破城乡之间的差异,组建乡镇教育共同体,将乡镇两者的教育资源资金整合,促进乡镇社区教育的共同发展,开展社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一体化社区教育模式。利用网络化的办学方式构建农村教育体系,通过各个街道办事处的分校推广农村社区教育,以城镇的社区教育为中心,以城镇社区教育为范本,将社区教育乡村化,密切联系农村实际,尊重农民意愿,使教育内容方法更通俗易懂,促进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便于农民的学习以及在农村的推广。

(4)加强农村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农村社区教育资源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队伍问题。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可以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而其中专职教师仅占很小的部分,而且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都不足。而这种情况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农村社区的教育需要更多具有全面专业知识的师资力量,因而如何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是农村社区教育机构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农村社区教育机构需要通过探索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途径达到引导现有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发动各方力量投资兴建社区教育设施,整合社区内的教育网络。

四、结束语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篇5

一、教育康复矫正职能是社区矫正的应有之意

作为一项系统的制度的社区矫正是随着刑罚制度的逐渐演进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从演进的历史趋势来看,刑罚明显呈现由重至轻的发展轨线,从普遍使用肉刑和死刑过渡到现代的监禁刑,再从作为刑罚主要手段的监禁刑过渡到罚金、缓刑等监禁的替代措施和其他不用直接控制人身而采取非监禁控制措施的中间刑罚。之后,又出现了一种从刑罚向和解与赔偿等恢复性司法过渡的趋势。刑罚的这种历史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刑罚观念的进步、刑罚方法的人道和对刑罚效益的重视。随着人们对罪犯之间的交叉感染、监狱内部被关押人员的拥挤、监禁成本高昂等传统监禁刑弊端认识的深入,社区矫正这一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应运而生。

直接催生社区矫正制度的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得退伍军人回归社会辅导制度。二战结束后,美国许多在战场拼杀已久的老兵退伍回国后遭受多种社会不适应症困扰,不能适应回归后的社会生活,宁愿重回部队服役。他们急需帮助使之从军队生活回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因此,有关政府部门便组织人员前往退伍军人住所,向他们提供咨询,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做好接受教育和重新就业的准备。这项活动的效果很好,遂被美国引进刑事司法系统中。经过逐步的演进和完善,现在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社区矫正制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对被矫治对象进行教育康复,使得早日回归社会的职能。

我国从2003年开始试点社区矫正,2004年5月,司法部颁布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规定社区矫正的任务是:(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二)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促使其成为守法公民;(三)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其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康复矫正,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促使其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社区矫正的重要职能之一。

二、提高社区矫正质量应刑罚执行与教育康复矫正并举

社区矫正实质上既是刑罚执行工作,又是运用专业的理论和技术解决矫正对象面临的思想观念、社会态度、心理、行为、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家庭、社会支持、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问题,满足矫正对象的正当需要,促使其回归社会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社区矫正实践中,既要重视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工作,又要重视社区矫正康复矫正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提高社区矫正的水平和质量。

2012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其中规定了社区矫正刑罚基础制度,要求建立矫正对象一人一档;强化了定期汇报、及时汇报,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月见面制度;规定了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变更居住地汇报、审批制度;要求社区矫正人员认真执行公益劳动制度、集中教育制度、思想汇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效增强了矫正对象的在刑意识和守法遵纪观念。同时,《办法》还规定了社区矫正工作奖惩制度,做到该表扬的加以表扬,该惩罚的一定要惩罚,有效强化了刑罚执行功能和效能。

强化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区矫正的威慑性、严肃性和规范性,落实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性质,而且可以深化矫正对象对社区矫正的认识,规范其行为,促使其走向主流社会。但是作为具有行为恶习和犯罪意识的犯罪人员,社区矫正对象面临着众多复杂、多样的问题,同时也有多样的需求。仅仅靠加强对其严格规范的刑罚执行,并不能彻底实现促使矫正对象回归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的根本目的。实际上,无论从刑罚执行角度,还是从康复矫正的角度看,社区矫正都是一个大预防的概念。《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此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要求社区矫正应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的教育,培养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并要求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同时要求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措施等。社区矫正工作的根本目的要求我们应在深入认识矫正对象面临的问题,了解矫正对象的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康复矫正工作,与矫正对象一起解决面临的问题,加快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速度,成为守法公民。

三、强化社区教育康复矫正工作,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为守法公民

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康复矫正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多措并举。目前,我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康复矫正仍然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需要予以加强。

首先,应加强对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培训和建设。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社区矫正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所在。社会工作具有“预防、治疗、补救、发展”四项功能,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工作能够满足康复和矫正社区矫正对象问题的需要。社区矫正的任务和实践表明,社区矫正涉及三个方面的实质性内容,一是刑罚执行,二是教育康复矫正,三是社会保障。因此,社区矫正的性质也应包括刑罚执行性质、教育康复矫正性质、社会保障性质三重性质。由此来看社区矫正工作者的队伍建设也应当包括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工作者、社区矫正教育康复矫正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由于矫正对象存在问题及需求的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专业性的康复矫正成为必然。《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目前,各地比较关注的是司法所队伍的建设问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司法所的人员编制有限,目前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主要应承担刑罚执行的工作,而且司法所由于人员来源、知识结构、工作性质等方面的限制,难以保证社区矫正中康复矫正的专业性。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的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负责社区矫正的康复矫正工作,并逐步提高矫正社会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对保证社区矫正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第二,应针对每个矫正对象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开展康复与矫正工作。每一个矫正对象面临的问题都不相同,所需要的帮助也不相同,因此,应广泛开展个案工作,有针对性进行一对一的康复和矫正,为每一个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个性特征、悔罪表现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监管和帮助措施,并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适时予以调整。

第三,加强对矫正对象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研究并开展工作。尽管被矫正对象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是也有许多社会矫正人员共同存在的困扰,对这些共性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在较高的层面上统一认识,制定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如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问题,无论是假释人员,还是缓刑人员,在刚进入社区矫正系统时都存在社会适应问题,这成为他们进入社区矫正系统后最初一段时间内重新犯罪率高的一个基本原因,因此,有必要探索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刚进入社区矫正系统时的社会适应工作,帮助矫正对象快速适应社会。再如矫正人员的就业问题,心理调适问题等等共性问题,都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第四、充分发挥矫正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促使矫正对象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教育工作是一个相互沟通、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要取得最大的效果,既需要教育者尽职尽责,也需要被教育者的积极配合,因此在社区矫正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矫正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可以组织有积极性的矫正对象,由他们现身说法进行法制宣传,还可以组织社矫人员集中进行讨论,让他们明确自己有那些优势,存在哪些问题,让他们对自己下一步教育矫正提出规划和建议等等,其目的就是提高矫正对象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加强自我管理、规划自我发展。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篇6

关键词:村改居未成年子女教育对策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村改居”即以城市居委会或社区委员会为模板,通过在组织机构、资产股份、福利服务、环境设施等方面进行调整变革,实现农村城市化,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在教育体制方面,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必然带来城乡二元教育体制的差异,这种差异虽然当今学界有所涉及,但更多关注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城市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①。截至目前,很少有人注意到地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之中间带的村改居社区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相关的研究也基本无人涉及。有鉴于此,本文将对村改居社区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

本文选择某社区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某社区作为较早的“村改居”社区,自身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浙江杭州某社区原是中泰乡百亩村,一直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茶叶、蚕桑,是个有名的贫困村。2004年5月经批准撤村建居,由百亩地村改名为某社区,从此,全体村民变成了社区居民,千百年来的农居生活方式观念开始转变,新建新型社区居住区,让居民逐步走向城市化生活方式已成必然趋势。

自2004年某社区“村改居”以来,公正地说,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也有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区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如社区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社区管理与现实情况相脱节;居民身份的变化与本身认识上的差距,显示出较强的农民情结;由村干部过渡而来的社区干部缺乏培训,管理经验欠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村改居所处的社区环境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成长。作为都市的“飞地”,其“亦村亦城”的社区生态环境是导致村改居家庭教育问题繁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引导“村改居”完善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就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村改居”社区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针对中泰乡某社区100户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个人访谈对象根据性别、年龄、职业等不同层次的标准来划分。根据调查,我们发现:

1.“村改居”社区形成后未成年子女的业余生活已经开始丰富,未成年子女可自由支配时间更加充裕,但传统的农民思想对教育影响依然存在。

比较图1-1和图1-2可知,在“村改居”社区形成之前,社区未成年子女的业余时间主要用在学习文化课、帮父母做家务等方面,形式比较单一;而“村改居”社区形成之后,该社区未成年子女的业余生活明显丰富,用在学习艺术和其它方面的时间增多。通过采访该社区的书记,我们了解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影响着着未成年子女的业余生活。一是物质水平,该社区由过去的务农为主,转为经商和集体企业,生活水平提高,社区居民有能力来帮助孩子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二是自由时间增多,农民不再以土地为生,子女也不用再将更多时间用在农务上。

但由于长期知识与文化的贫乏,“村改居”家庭沿袭传统思维,“教育无用论”、“上学不如打工”之类的思占据一定地位,限制了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种观念认为孩子能够具备基本的读写识记能力就好,缺乏对孩子更进一步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未成年子女的“三观”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村改居”社区形成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比例相对增大,但学习资源匮乏,教育基础薄弱仍是影响“村改居”未成年子女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村改居”过程中,社区居民的经济条件变好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也相对增多。但社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大型的图书馆或者青少年宫等学习资源丰富的场所缺乏。同时,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大多数家长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习资源丰裕的地方。“村改居”社区未成年子女的学习资源相对城市未成年子女的仍然较少。

在具体科目上,和城区学生相比,初中段的“村改居”社区未成年子女学生普遍反映英语、电脑、音乐、美术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在杭州实施的就地入学教育体制,导致“村改居”家庭子女一开始就处于一个较低的起跑线上,并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成长。而义务教育收益的远期性,也使地方政府有意无意会忽视义务教育基础领域投入。

3.“村改居”社区家长文化素养没有得到提升,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教育的帮助仍然较小。

由图2-1可知,高中学历的家长与初中学历的家长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可见“村改居”社区家长整体文化水平并不高,因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无从下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仍然停留在“村改居”建设之前。

“村改居”家庭教育问题与城中村家庭家长教育方式滞后也有直接关联。由于“村改居”家长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面对汹涌的城市化浪潮,面对周边不断变化的城市化环境,他们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方面感到无所适从。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无法跟上快速变迁的时代,明显缺乏应对现代城市社会的科学教子能力。在调查访谈中,超过90%的学生表示,父母亲是很关心自己的学习,但只是口头表示。至于家长,他们也普遍反映,“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才有效。”在很多家长看来,关心孩子的学习就是看看作业有没有按时完成。至于子女的学习效率到底有多高,他们不知道如何测评,监督效力自然难以提高。无奈之余,家长只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老师的教育上。

4.“村改居”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家长缺位现象,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程度退化。

由图2-2可知,一半左右的家长几乎从来不陪孩子学习,而每天陪同孩子学习三小时以上的却只占到了百分之二左右。80%的“村改居”家庭的孩子放回回家后都在社区内和其他同伴游戏,而不是在家中学习。父母也表示,自己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学习起不到帮助作用,因而没有陪伴子女学习的机会。

“村改居”社区在向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有逐步丢失的倾向。农村家庭教育特别注重以身作则,传统的农村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天然的教育课堂,子女们从父母每天辛勤的农作中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子女们在和父母亲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共同劳作中,体验到的不仅是生活的艰辛,也是一种合家协作的亲情沟通。由此可见,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是一种实践教育,也是一种亲情教育。但如今“村改居”家长已经基本上脱离农业生产,靠着房租、地租等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再加上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的甚至终日沉迷于打麻将、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子女的影响。这些未成年子女从小生活在这种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对于父辈的艰辛生活缺乏亲身体验和感受,甚至认为目前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由此为子女的德育教育埋下了许多潜在的隐患。

三、“村改居”社区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改善对策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村改居”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城乡混治”,使许多“村改居”居民在逐步摆脱农村自治模式的同时,又没有被有效纳入城市社区的管理范畴,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游离,也影响到“村改居”居民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在上述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本文初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营造社区良好育人氛围。改善“村改居”社区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现状,政府是关键。要充分发挥政府领导作用,必须理顺体制机制,要依照居委会的法律规范和管理章程,创设相关机制,公开竞聘选拔一批年轻干部。

在此基础上,提升“村改居”社区的硬件设施和软环境。居委会要确保公共财政投入向教育倾斜,要增加在场地建设、育人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要鼓励民间组织的发展。要发掘社区亚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吸收“村改居”之前村落好的育人因子。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路、微博、宣传栏等各种媒介,引导居民关注精神文化需求,重视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

2.重视家庭教育,提升家长素质。家庭是子女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村改居”社区家长普遍存在缺位。这种缺位表现在:一是文化程度不高,知识水平较低,教子无方,呵斥责骂是普遍现象;二是不够重视,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步改善,“读书无用论”的观念也在不断表现出来,思想上轻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并没有给予较多的关注。

具体而言,“村改居”社区要明确家庭教育在社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层面的规划设计中,纳入家庭教育内容,通过奖惩表彰等机制,激发社区居民活力。社区可以和相关家庭教育专家进行对接,通过上门拜访、社区讲座等各种方式,扭转居民对教育的不正确看法,端正其态度,并讲授相关家庭教育的技巧方法,通过社区文化教育,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

3.树立开放性教育理念,推进教育均等化。社区可以做好与学校对接,与社会公益群体对接,与社区群众对接,多管齐下,做好未成年子女教育工作。一是切实提高“村改居”社区学校办学水平,注重教育的精致化、精品化和精英化,关注学生个体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关怀,打造优质教育。二是结合社会公益项目,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的社区未成年子女教育志愿者队伍。社区利用周边高校等教育资源,合作成立志愿服务队伍,也可着眼社区,发掘社区退休的专家、艺术家等,调动其积极主动性,鼓励其“老有所为”。社区可在岗位设置、活动平台、资金设施等方面给予必要帮助,为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作者单位:1.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杭州市求是小学)

参考文献

[1]李菁怡.论“村改居”中的社区自治与居民参与[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4).

[2]刘瑾瑜.直面“村改居”难题[J].农村经营管理,2012(108).

[3]宋悦华,谷媛媛.加速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问题与对策探讨[C].2011(9).

[4]苏天从.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7(1).

[5]黄家泉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教育的影响[n].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篇7

关键词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07-0079-05

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是存在于农村社区之中专门针对农村社区成人建立的教育机构,是服务农村社区发展必不可少的平台。与任何组织机构一样,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要发展,要切实为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服务,必须具备明确的目标。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运行与发展正是在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目标的不断实现来获得进步与发展的。“组织中存在多种类型的目标,每种目标又有不同的作用。”[1]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是全面服务于农村发展的,农村发展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是多样的,同样存在着多种类型且作用不同的目标。目标是引领组织发展的核心要素,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有序运行与发展受制于目标的清晰程度,因此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有序发展需把目标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梳理,从而形成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层级体系。从层次上看,目标可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目标,总目标、分目标或操作性目标。从时间上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主要包括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或阶段性目标等。我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仍处于初期,层级目标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有助于组织结构的稳定。本文主要讨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层级目标。

一、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的内涵

从词源学的意义来看,目标由“目”与“标”构成。作为名词意义上的“目”主要指人的眼睛。《说文》中的解释为“目,人眼。象形。”即为此意。作为动词意义上的“目”主要指用眼睛看。《正字通・目部》解释为:“目,凡注释曰目之。”[2]“标”在古汉语中可释为“旗帜、柱竿”之类的东西[3]。综合上述两方面意思,“目标”的词源学意义可释为眼睛所看到的东西。由于眼睛与所见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要接触到所见之物需要积极参与行动。目标的引申意义为人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所追求的结果,是对人或事物发展的预期结果描述。目标的实现过程即人与目标之间距离不断缩小的过程。

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与深化,目标与组织结合而形成组织目标。鉴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关于组织目标的界定也存在差异。有学者把组织目标概括为五类:认知的、聚情的、象征的、辩解的和评价的[4]。认知性组织目标以理性组织分析家的观点为代表,认为目标是制定行动方案的基本准则,也是决策与行动的方向与约束。聚情性组织目标以自然组织理论派别的观点为代表,认为目标是组织人员获得认同感的动力源泉。象征性组织目标是组织获得合法性、社会支持以及资源的源泉。辩解性组织目标指组织目标制定是为过去的组织行为提供合理性论据。评价性组织目标指组织目标是评价组织运行结果的依据或参照。认知性、聚情性、象征性、辩解性以及评价性组织目标都是从组织目标功能的视角而言的,同一目标可能具有几种特性,而只是其中的某种特性占主导地位而已。

综合前面关于组织目标的分析,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可界定为对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存在与发展预期结果的描述。鉴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仍处于发展初期,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主要倾向于认知性、聚情性、象征性以及评价性方面的特征。

具体来说,目标的认知性有助于组织的程序化与规范化;目标的激励性有助于把原本零散的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目标的聚情性有助于组织成员产生心理上的认同;目标的象征性有助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获得社会的认同,并获得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目标的评价性指目标的可测评性,其有助于组织对资源的分配与调控以及调整组织的运行方向。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只有具备上述特性,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二、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的制定

一般而言,制定目标比实现目标更为重要,实现目标更多是根据已制定的目标进行技术上的操作,而制定目标直接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组织能否顺利运转。根据研究需要,本文主要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依据的确立与目标制定思路两个维度展开讨论。

(一)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

就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来看,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从普遍意义上看,有研究提出组织环境、组织自身以及组织成员三者是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5][6];有研究以教育组织为例,认为上级要求、工作实际以及外部环境是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7];有研究针对行政组织提出,上级要求、本单位具体情况以及外部环境是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8]。

上述三种观点都把组织环境列入了组织目标制定依据的范畴,可见环境作为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无可厚非。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是服务于农村社区发展的组织,是以社会问题的解决为目的的,目标是问题的升华,而问题源于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第一种观点中的组织成员与第三种观点中的本单位具体情况有类似之处,因为本单位具体情况包括组织成员情况,组织成员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目标源于问题,从问题的所属主体来看,所有问题的主体都是人,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人。人是教育组织必不可少的直接构成要素,教育组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通过人的变化来实现的,教育组织的目标也就是关于人的目标,因此,组织人员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

总而言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组织环境与组织成员。组织环境作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环境是问题的来源之一,问题是目标制定的前提和基础,环境是目标制定的依据;二是环境是组织资源的提供者,把其作为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可避免在目标追求过程中出现资源不济的情况。人员是组织的主体。从学员的视角来看,以其为目标制定的依据使得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目标更加贴近居民的现实生活,更有助于居民现实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使制定的目标不至于超出其接受能力的范围。从师资的角度来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的制定把师资作为依据,其目的主要在于对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师资进行预测,以使所制定的目标能顺利达成,防止心有余而力不足情况的出现。

(二)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思路

由于组织环境与组织人员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在目标制定过程中需要从组织环境与人员两个维度出发,制定的目标才能契合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自身的需求。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致力于农村社区现实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发现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首要环节。问题主要源于环境与人员,问题的发现需从这两方面入手。问题的发现是目标制定的第一步,接下来需实现问题向目标的转化,修订并最终形成目标。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的制定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

图1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思路

步骤一,对组织环境与人员展开调查并提出问题。目标制定的第一步需要从环境与人员中发现问题,这里的人员主要指组织学员。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是服务型组织,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社区居民,他们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主体,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主要任务。就组织环境而言,组织环境的问题归根结底也是组织学员的问题,学员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指学员自己能意识到的问题,而环境问题则可归为环境主体所认为的社区学员面临的或即将面临的问题,如农业部门认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是农业技术落后,需要对村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其中,农业技术落后的问题可归结为来自环境的问题,而农业技术培训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问题提出的前提是发现农村社区的真实问题,这需要对组织环境与组织学员展开调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归类形成问题库,为目标的制定做好铺垫。

步骤二,根据问题拟定初步目标。问题库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基本前提。由于问题库涉及到农村社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社区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把所有问题都转化为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对问题库中的问题进行筛选,根据问题的紧迫性和价值来确定可能转化为初步目标的问题。首先对亟需解决的问题优先考虑,再对余下的问题进行价值评估。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以及需求,按照价值大小进行排列,最具价值的问题优先保留,价值很小或不具价值的问题放回问题库中。然后,把筛选出来的问题作为初步目标制定的依据,并制定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初步目标。如,在一个传染病多发的社区中,对居民开展卫生教育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制定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初步教育目标。

步骤三,对目标进行资源评估。初步目标是基于社区问题而言的,能否作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最终目标,还需对实现资源与条件展开讨论,即进行资源评估。资源评估的目的是确定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能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何种资源。如果可供给的资源无法满足需求,则该初步目标只能作为组织最终目标的备选。如果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有充足的资源满足某目标对资源的需求,则该目标被优先纳入最终目标的范畴。对初步目标实现所需资源的评估内容主要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能提供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三个维度展开,对于组织目标而言,缺少任何一种资源都将直接影响到目标的成效。

步骤四,修订并确定目标。目标资源评估淘汰了实现可能性较小的目标。尽管被保留下来的目标已初步确定是组织最终目标的来源,但毕竟是初拟的,接下来需要根据前面的评估情况对初步目标进行修订。目标修订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根据社区现实情况,对目标的表达进行修订,以使其尽可能准确化;二是对部分目标进行方向上的调整,以使其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实际相吻合。此外,在目标修订过程中,根据资源情况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可酌情删除部分目标。

三、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体系的形成

达夫特认为,组织目标分为组织总目标与操作性目标两种类型。“总目标通常称为使命(mission),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使命描述了组织的愿景、共享的价值观和信念,以及组织存在的原因。”[9]“操作性目标(operativegoals)指明了组织实际经营过程所要达到的结果,说明组织实际上正在力图实现什么。”[10]就两种目标的关系来看,操作性目标可视为总目标的具体化形式,总目标的实现依托操作性目标的实现。操作性目标通常又可分为具体的子目标或阶段性目标,这样总目标与操作性目标及其子目标就构成组织的目标体系。根据上述目标体系形成思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要符合农村社区发展的要求,同样要形成以总目标与其子目标或阶段性目标为构成要素的组织目标体系。

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目标是农村社区教育组织活动的导向,必须具有社区性与教育性两大特征。社区性指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必须是基于社区的,是为解决社区所面临的问题服务的。教育性指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必须具有教育性,既不是经济的扶持,也不是物质的资助,是一种智力的开发与技术的传授。由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共同构成了目标体系,其目标体系的构建也需要符合社区性与教育性两条原则。从农村社区所面临的问题来看,问题领域较为广泛,总目标需要建立在社区层面上,可以从发展性的视角把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界定为促进农村社区整体发展。农村社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对应的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次级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目标。次级目标仍不具备操作性,需要把次级目标分为更具体的三级目标。如,政治目标可包括社区居民民主自治教育目标、国家政策教育目标、居民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等。根据教育实践的需要,社区居民自治教育目标还可以分为更细的四级目标。一般而言,四级目标已属于课堂教学层面的内容,在这个目标体系中不把其作为主要目标来探讨。根据上述目标之间的层次关系,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层级目标体系。

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层级目标体系是从组织功能的视角或者说工具性视角而言的,强调的是组织对农村社区的发展和促进功能。总目标是从社区层面而言的,类似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发展方向,具有笼统性与模糊性的特征。次级目标是基于问题的分类而制定的,政治类问题属于政治教育目标的范畴,经济类问题属于经济教育目标的范畴,文化问题属于文化类目标的范畴,等等。三级目标是次级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在对现实问题进行提炼的基础上形成的,三级目标是课程目标转化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根据前提的目标制定思路直接能制定出的目标。总目标与次级目标事实上是对三级目标的归纳与概括,三级目标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层级目标体系中最核心的、最重要的目标构成部分。总目标与次级目标存在的目的是推动组织的规范化、程序化运行与管理。

此外,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还有其自身的目标,即组织的自我保全和发展。组织自我保全和发展的目标需要依托于组织的功能性目标,功能性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组织建设的性价比是组织自我保全这一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功能性目标能按预期达成或者达成程度超出预期,同时资源的消耗量小,那么组织的效率则高。这样组织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组织自我保全的目标就容易实现。反之,其自我保全的目标则难以达成。

参考文献

[1][9][10][美]达夫特(Daft,R.L).组织理论与设计(第10版)[m].王凤彬,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6.66.69.

[2][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2467.1277.

[4]w・理查德・斯科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9.

[5]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1-104.

[6]张新国,陈敏.组织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57-258.

[7]余新家.教育行政组织原理[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101-103.

[8]彭国甫.行政组织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5-56.

StudyontheConstructionofGoalSystemofRuralComunityadulteducationorganization

YanGZhi

(CollegeofFurthereducation,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18,China)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篇8

目前,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专著有不少,但大部分是从经济学或空间地理学的视角进行探讨,专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或结构优化的论著较为少见,相近的研究散见于论文,主要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本研究参考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等全文阅读数据库。以“区域高等教育”、“教育结构调整”为搜索词,选择符合条件的论文共185篇。综观已有的研究,“区域高校布局结构、均衡发展问题”、“区域高校结构调整与区域互动问题”、“区域高校管理体制、调整机制、合作机制问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路径问题”、“高校区域服务问题”等研究较多,下面便根据研究内容或观点的相近性进行归类并进行简单述评:

1.区域高校结构调整与区域互动问题研究张振助(2001)的博士论文重点讨论了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国际比较、宏观环境、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等;王新华等(2005)认为许多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性高校过度地追求规模和发展速度,导致了高校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发展目标路径呈现较高的相似性和趋同性,脱离地方实际,缺少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等,认为地方性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确定合理的办学定位;贺祖斌等(2010)的研究则以广西为例,认为广西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发展适应性不强,应通过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构建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极”,以提升落后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进而调整区域高校布局结构;李锦奇(2010)的博士论文以辽宁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为研究范畴,界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时间、空间和概念,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结构与规模、质量与效益、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国家高等教育结构之间关系;刘六生(2011)的博士论文则主要以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及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对省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规模、质量与效益、区域结构与国家结构之间关系,或是从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视角,探讨省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的理论问题。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增加从区域共生、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构建区域高校与区域社会之间理论与实践体系的研究;需要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深入调查和时空比较,或是在系统收集区域高等教育布局、形式、科类和层次等结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高校发展之间关系。

2.区域高校管理体制、调整机制、合作机制问题研究周振朝等(2002)认为高等教育只有立足于区域,才能获取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契机;张立新等(2007)认为组织制度是保障区域高等教育良好运转的秩序基础,区域高等教育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区域高等教育的各利益相关者,因此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构建协调机制,促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冒荣等(2010)认为当前各高校间无序竞争及非合作博弈现象较为严重,表现为争夺公共资源的零和博弈、学术声誉的“瑜亮式”角逐、分工模糊的市场竞争等方面,延缓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他认为区域集群是促进高校间合作博弈的有效组织机制,应通过建立有序的分工协调制度、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公正的公共资源分配制度,来拓展合作博弈空间,促进高校集群发展;黄敏等(2011)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为综合实力、生均教育事业费、高校的规模等方面,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财政政策合理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及历史原因等,可以通过制定与本区域经济相协调的教育发展政策、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构建高等教育多元筹资机制、推进高校办学体制改革、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等方式进行优化;严全治(2012)认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区域的整体发展,因此区域高等教育只有协调发展才能稳健发展。区域政府应该成为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之一,才能使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不仅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发展水平相当,并与本区域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相匹配。政府在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理论上有三个方向,即调整高校招生计划、调整高校区域布局、调整高校区域布局的同时调整高校招生计划。认为改变目前不同区域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具体路径包括:调整高校的区域布局,建成对欠发达区域高等教育的补偿机制,制定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最低标准等。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了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障碍,探讨了区域高校在融入区域社会过程中如何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调整发展方向、增加合作方式来促进区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综合而言,未来的研究重点仍然需要既注重宏观层面(譬如长三角、珠三角高校核心区与其它边缘区之间的关系等)的分析,又注重各区域内部的特定问题(譬如新兴高校区域的形成与发展、区域核心区的高校振兴、区域高校发展的制度基础与区域管制)等方面研究,引导区域高校按社会需要、层次清晰、特色突出、任务明确方向发展,进而明确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3.区域高校布局结构问题、均衡发展问题研究朱雪文(2002)的博士论文基于“价值—功能—结构”的逻辑,从高等教育价值的视角,认为高等教育的知识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相互融合的,但由于高教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在价值实现上就会呈现出资源的竞争性,使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一方面趋向于集聚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从而形成非均衡状态,而另一方面在地域分布上则倾向于均衡状态,呈现出集中与分散的矛盾;赵宏斌等(2007)从人口和GDp的角度分别研究了我国高校在省级、地级市区域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均衡性和差异性,并与美国高校的区域分布状况进行了对比,认为我国高校在省级区域分布较为均衡,但在省会城市、地级市的分布有较大差距,即在省会城市的分布密度过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会城市与地级市相比高校分布过分集中,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需要对高校布局重新进行规划;梁妮(2008)在其硕士论文中使用国际上衡量均衡性的通用指标即泰尔指数作为分析工具,计算了我国高校规模区域分布的差异程度,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和定性的分析法,探讨影响高校区域分布的因素,对高校区域布局的合理调整提出了建议;刘丽(2009)则运用墒值法,对1998-2007年间各省高等教育发展实力进行综合测评,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逐步从内陆与沿海、北部与南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转变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孙剑萍等(2009)以Gini系数理论为基础,从高校区域布局、高考体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建议[15]。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运用了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目前高校布局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全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及省域内高校资源的不平衡矛盾并存。未来的研究需要以此为基础,更多地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视角,探讨政策创新与区域高校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宏观政策上引导高校按区域需要、结构分层、特色突出、定位明确方向发展的策略及其体制机制构建;需要加强省域高校与国内其它地区或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比较研究。

4.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路径问题研究刘健(2006)以珠三角高校为例,认为珠三角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机会和威胁并存的局面,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明确高校和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加强校际合作及特色建设,发挥区域优势;芮国强(2006)认为在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在发展路径及现实国情的双重制约下,高等教育需要贴近区域实际,构建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地方政府主导应成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舒琴的硕士论文(2007)以高校三大职能为依据,将高校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概括为:科研与开发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结合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面向区域提供社会服务模式;郑存库(2007)指出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应以区域发展需要为基点,立足区域特;赵庆年在这一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他(2008)认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应多元化,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既有时间性也有空间性,分工与合作是区域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理性诉求;指出(2008)由于区域高等教育存在不均等、稀缺性、非同一性、寻求自身发展等特征,因此发展必然存在差异;此外,他对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模式也进行过探讨,认为(2009)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无序现象与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现象存在关联,这种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的有序主要体现在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所建立的科类、层次、类型结构等结构齐全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上,合作与分工是构建效益、规模、质量、结构之间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效举措,也是区域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及诉求;指出(2009)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水平的关系视角看,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呈现许多个性化特征,包括“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发达的经济—很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高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产出水平”相一致的模式等;胡赤弟(2009)对“学科—专业—产业链”进行了界定,认为“学科—专业—产业链”是区域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有效载体,也是高等教育与区域市场、经济、企业合作的一种新模式,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或从全国的视角、或从区域的视角,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位、模式等理论问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为政府在统筹协调、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社会方面提供了不少新的思路。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增加综合运用区域发展理论、经济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等理论,从高校区域空间结构的“形”与“象”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区域高等教育多中心与区域共生、统筹协调与结构分层、区域高校与区域社会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与集群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5.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研究吴绍芬等(2001)对高等教育区域化内涵进行界定,讨论了高等教育区域化问题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耿涓涓(2001)认为高等教育区域化有两层含义:其一,高等教育系统是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二,区域政府、社会有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并有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认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不发达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将会成为热点;李波(2005)从国家、社会及大学之间三维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认为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的互动存在校企合作、大学园区、高科技园、中外合作办学、中心城市办学等模式;谢鹏的硕士论文(2010)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陈伟(2010)则以澳门大学建设横琴校区为例,探讨境外高校如何融入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区域社会的发展,认为横琴案例如果要成功实践,其战略安排和指导思想必须实现三大转变:从“以土地换大学”升级为“以空间换时间”,从盘活地缘资源提升为培育区位优势,从享受“政策利好”转换为彰显“教育红利”。此外,还须在实践操作层面解决好三大问题:吸引足够的生源,提升办学质量并凝练办学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姚海娟(2011)以湖南省为例,讨论了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高等教育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区域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直接影响着高校发展,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高教资源分布合理与否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郭贵春(2012)专门探讨了省部共建高校的发展问题,认为应明确这些高校的战略地位,认识其战略特征,并探索共建高校的战略出路。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内涵、原则等内容,大多数的研究是从高校的视角,探讨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或从科研成果的转化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等角度讨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田野式、实证式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增加实证、田野式的研究,分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用实证、统计的方式说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需要从区域政府统筹协调的视角,探讨区域的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适应性及内在关联问题。

6.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及高校区域竞争力问题研究董友的博士论文(2007)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主管部门的视角出发,以河北省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内涵与特征、组织内部冲突分析与协同机制、组织管理层面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政府宏观管理行为与运作机制、组织环境层面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政府宏观调节的政策工具和机制匹配等内容进行了重点研究;钱韦成的硕士论文(2007)以江西省为例,讨论了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从地方高校供给功能的视角,通过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的需求,探讨了地方高校在江西省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应该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物质投入、科技园区建设及发展职业教育等几个方面,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尚红娟(2010)则以上海地区为例,探讨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对教育竞争力的影响,认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客观地分析高教资源的分布状况、有效配置资源、合理利用有限的高教资源、发挥高等教育竞争力等;肖俊夫等(2011)指出高校通过区域大学联盟等方式促进区域创新,推进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主动参与区域创新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发挥技术创新主力军、知识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和创新知识培养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助推器的重要作用。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从高校主管部门的视角,讨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区域高校竞争力的内涵、特征等内容,明确了区域大学联盟等概念,并从完善组织制度、管理体制的角度提出了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和提升区域高校竞争力的建议,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仍然需要以此为基础,研究如何将高校置身于区域社会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系统思考,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使高校的区域创新力及竞争力转化为区域社会的整体竞争力;需要从区域高校的竞争力研究过渡到区域高校的互惠共享机制及结构优化研究,需要探讨区域高等教育创新聚集效应、网络式发展机制等内容。

7.高校与区域服务问题研究王锡宏(2003)认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需要完备而系统的机制予以保证,需要学校、学院、教师之间在政策、理念、措施等方面建立相互关联,进而构建区域高校内部激励机制、导向机制、评价机制、动力机制、管理机制、自我发展机制等;贺小飞等(2004)认为区域是社会在空间上的反映,而高等教育的区域服务职能则是其在社会服务职能上的空间显现。由于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加之高等教育与其所在区域之间的天然联系,发展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日益重要和迫切;华长慧(2007)认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有利于转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高等教育制度、使区域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匹配;贾立亮(2007)则专门从理工类地方高校办学的特征出发,分析区域服务的特点及模式,探讨了理工类地方高校在区域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徐成钢(2010)提出了“基于协同式学习的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的概念,通过对内涵实质系统的研究和实证分析,提出地方高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若干建议;杨甜的硕士论文(2011)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问题,着重探讨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简单述评: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高校如何转变服务观念,或高校服务区域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方式等内容。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增加高校与区域社会全方位、网络式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需要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视角探讨引导高校服务按区域需要、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方向发展的策略,分析区域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及模式。

二、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理论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爱;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31-70-3

0引言

在我国当前社会上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存到外面的城市进行打工,以辛苦的劳动换取一定的家庭收入,在改善家庭经济情况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建设贡献了一定的力量,但是他们却留在了农村的家里,基本上没有时间和父母相处。其实在我国内地城市也存在这样的现象,部分家庭的父母外出打工,而在这些家庭中本应该享受父母关爱的孩子集中起来就成为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相关权威调查反映,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总数已经超过了5800万人,并且其中有57.2%的留守儿童只有父母的一方外出打工,有42.8%的留守儿童父母全部外出打工。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有79.7%左右孩子的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长辈生活,也存在13%左右的儿童被家长托付给亲戚和朋友抚养,甚至存在7.3%的孩子处于无人监护状态。

今年全国两会新闻会上,新闻发言人傅莹说,如何保障和保护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痛点。的确,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个非常突出和棘手的社会问题。对于留守儿童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运动式”的方式排查解决,更不能在政策层面上继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亟须转变理念,以关爱为切入点,从长远和根本上统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1留守儿童问题根源为城乡差异下的“机会不均等”

我国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一直未能从“机会均等”的角度全面思考,也没有形成政策合力,导致这一社会问题渐趋严重,日益凸显。

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认识上的局限,认为留守儿童问题仅是生活或上学问题,并未从深层次意识到“机会均等”对于根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大意义。

二是尚未形成针对留守儿童“机会均等”的综合性政策,部门“单个作战”现象明显,配合不力,更没有“一揽子”关于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等的政策配套措施。

三是缺乏推动留守儿童“机会均等”政策的有效载体,未能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作用,且存在资源不聚焦,服务不配套的现象。

四是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在参与推动留守儿童“机会均等”的政策中积极性不够,能力不足,同时缺乏政策引导。

2当前留守儿童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我国留守儿童大多数与祖辈一起生活,父母监护教育的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农村地区部分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后,一般无法与孩子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隔代教育效果相对较差,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存在一定的亲情饥渴问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都产生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自卑懦弱、性格内向以及感情冷漠方面的问题,在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往往缺乏主动性,甚至容易冲动,即使极小的问题也容易上升为打架斗殴,严重限制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具体来说,我国社会上留守儿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比例超高

从对2000年“五普”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社会上的留守儿童超过了5800万人,并且14岁以下的未成年留守儿童占比例相对较大,已经超过了4390万人,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大的省份,留守儿童在当地所有儿童中所占比重已经明显超过了18%,达到了18%-22%的区间范围内,并且这部分儿童父母双方一般都外出务工,无法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直接造成由于人口不合理流动所造成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2.2监护力度不足

调查研究统计,我国存在80%以上的留守儿童与祖辈或者亲友生活在一起,接受祖辈或者亲友的监护,但是这类监护人一般无法良好的监督儿童的学习,对他们进行辅导和监督,再加上农村地区办学条件的限制,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也往往无法针对留守儿童展开特殊的关爱和教育,不仅造成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间隙,也导致留守儿童在监护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厌学和逃学情况,不利于留守儿童发展。

2.3抚慰不足

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一般处于长期外出状态,儿童对父爱和母爱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导致部分留守儿童不仅存在心理问题,甚至由于行为习惯不良极易出现道德失范或者行为失控问题,威胁儿童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2.4缺乏照顾

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的监护责任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实际监护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而儿童自身防护能力又相对较弱,造成部分留守儿童极易受到外界的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袭击目标。据公安部门的调查研究显示,在近几年我国被拐卖的儿童中,处于第二位的就是留守儿童。此外,留守儿童中女性儿童害也是留守儿童缺乏照顾的重要表现,对儿童成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2.5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当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改善当前留守儿童长期无法得到关爱、无人监护的现状,才能够避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一般来说,当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在家庭或者学校中极易出现部分与其他孩子不同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往往会超越道德和法律对儿童的限定底线,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2.6学习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一般无法接受父母双方的直接教育和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往往无法受到学习方面的监督,甚至存在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和受教育处于无人过问状态的情况。这一问题的存在造成部分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往往将主要精力放置到玩耍和生活中,在不接受充分教育和指导的情况下,各类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在学生身上出现,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产生了更为不良的影响。由此可见,学习问题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上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受到一定的关注。

2.7生活问题

生活困难是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经济条件的限制下,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往往只能够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维持简单的温饱,甚至一旦儿童出现疾病,也只能采用传统的民间方式治疗,一般没有能力到医院中就医,甚至部分儿童只能选择硬“扛”。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留守儿童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负担,不仅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致使儿童对人生存在错误的认识,不重视学习而过于关注生活条件的改善,造成部分留守儿童为了摆脱经济困境而过早的承担劳动任务、选择错误的生活方式等,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3儿童成长“关爱”政策的国外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虽已不存在较明显的留守儿童的问题,但其在推动解决学前儿童成长“关爱”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值得我们参考学习,主要经验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认为学前儿童成长“关爱”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认为“关爱”应包括儿童教育、医疗卫生、家长就业、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也就是说导致儿童贫困和社会排斥的原因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具体表现为:“缺乏教育机会”“家庭收入较低”“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以及“住房环境差”等因素。比如,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所推行的“开端计划”提供四个方面的综合:儿童教育与发展服务、家长参与服务、健康服务、职员素质提高服务。

二是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儿童早教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涉及早教、医疗、家长就业培训、心理健康服务等“一站式”的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帮助处于相对弱势的社区儿童,能够在成长初期获得在智力、情感和身体发展等方面更为公平的机会,为以后适应社会竞争环境打下良好基础。比如,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确保开始”政策,在国内所有社区中建立了“儿童早教中心”,提供综合性的“一站式”立体化服务。

三是强调政府部门间的精诚合作,通过对绩效目标体系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克服部门本位主义,推动涉及学前儿童成长“关爱”的各项政策形成合力,克服相互扯皮的现象。比如,英国通过绩效目标体系推动负责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部门形成制度化的合作机制。

四是确定“合作性”“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监督和质量控制”和“儿童尽早起步”方面的基本运行原则。其中,“合作性”原则重点关注将更多的市场主体、社会大众以及社会相关组织积极纳入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中,从而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高度重视公共服务的权利应该逐步向公民转移;“监督和质量控制”工作的作用在于能够对政府在保证公共服务质量工作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加以确认;“儿童尽早起步”则明确提出应该高度重视为儿童的初步成长创造公平的环境。

4统筹推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1确定实现“关爱”的政策原则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统筹综合推进,建议确定“尽早起步、以留守儿童为中心、合作性和质量监管”的政策原则。“尽早起步”明确留守儿童早教的重要性,推动“留守儿童”免费的半日制学前教育或全日制保教一体的服务,积极创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家园”“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等为他们提供营养保健、口腔卫生、心理保健和社会服务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以留守儿童为中心”明确政策的出台应结合实际情况,以最有利于提升留守儿童关爱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中心。“合作性”明确解决留守儿童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间的制度性合作,也需要政府与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合作。“监管质量”明确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推动此项工作的进行。

4.2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留守儿童问题与我国长期形成的户籍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继续深化改革,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特别要强调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养老、住房保障等问题。这将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4.3发挥好社区的主导作用

推动儿童成长“机会均等”最为有效的载体在社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社区作用的充分发挥。建议国家发改委将“儿童之家”“儿童快乐家园”等相关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纳入“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发展规划中,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儿童提供服务和管护,并加快推进到2020年,90%以上的城乡社区至少有1所为当地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服务的“儿童之家”。同时,还要积极整合和发挥社区的学前教育机制、卫生机构、早教中心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并由社区统筹规划。

4.4制定有约束力的部门协作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综合性政策目标,更没有的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将涉及留守儿童教育、家长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统筹兼顾纳入同一具有约束力的部门协作机制。建议国务院办公厅牵头,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教育部、卫计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妇联和共青团等组织形成专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联席工作会议,从财政、教育、医疗卫生、家长就业等方面科学合理设定政策目标,形成政策合力。具体还建议民政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统筹协调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纳入农村社区建设整体规划,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设立公益岗或聘请专业社工,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境儿童和家庭提供支持服务。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着力建设县级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返乡就业创业的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社会保障等一站式服务。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探亲休假等制度。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要求;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均等享有教育资源和服务。

4.5配套相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一是厘清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家长就业、医疗卫生、心理健康等的现有公共财政资金,围绕留守儿童“关爱”政策进行公共财政资金整合和重新配置。

二是明确推进留守儿童“关爱”政策过程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共同统筹资金,既要考虑中央政府的财政承受力,又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6推进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的多元协作

推动留守儿童“关爱”问题的解决要积极听取公众意见,主动形成政府、市场、公众的多元参与机制,方能获得行动“最大公约数”效应。

一是引入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提供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医疗卫生等服务,满足儿童成长所需的基本需求。比如在农村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如“关爱留守儿童社工服务站”“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等,在这些社会组织中引入专业社区;还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实施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培训;提供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服务。

社区教育存在问题篇10

关键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

一、上海市闸北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建设实践现状

当前,加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起骨干作用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对于推动社区教育事业发展,发挥社区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自2001年以来,上海市闸北区围绕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质量,积极探索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建设的方法,坚持开展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专职教师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开展上岗培训,快速获取能力

11年间,闸北区始终坚持开展新进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上岗培训。从中、小、幼学校转岗来到社区,首次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最迫切最急需的是了解社区教育的发展,感受社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社区教育的工作任务,明确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权益和职责。因此,闸北区在开展上岗培训中,重在增强每个教师为社区教育事业奉献的信念,尽快帮助其实现角色转变。上岗培训使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从事社区教育工作所必须的能力(包括社区教育专业基础能力和以业务为主的专业核心能力两大模块)。

(二)开展专题培训,掌握专门能力

社区教育工作随时展而不断更新,工作职责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这就要求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不断掌握新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面对新挑战,开展专题培训尤为必要。如,为完成“社区教育优秀活动方案评比”所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专题培训;为完成上海开放大学休闲文化系列社区教育学分银行课程申报任务而开展的“社区学校课程建设指导”专题培训;为配合完成“百万市民学环保、迎世博”等任务而开展的“学环保、迎世博”专题培训;以及“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撰写通讯报道”、“档案资料整理、分类归档”等培训。专题培训极大提高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专项工作能力,有效推动了社区教育各项相关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拓展培训,有效补充能力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转岗前多从事中小学语外、数理化、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任务,而社区内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居民的学习需求各异。这就需要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突破已有的学科知识背景,掌握开发新课程的能力。因而,拓展兴趣,挖掘潜能,发展技能,在社区教育实践中重新找回自信,获得成功,成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此,闸北区制定实施了“教师进课堂”计划。期间,闸北区开展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调查。根据专职教师需要,闸北区组织开设了电脑应用技术、手工编织艺术、数码摄影摄像、钢琴等拓展培训班,受到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普遍欢迎。他们“学以致用”,学成后在社区学校为居民开设相应内容的课程和培训,将自己所学服务于居民学习。

(四)开展互助培训,增加多种能力

成人学习形式多样。作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同伴中学习,积累经验,获得技能,已成为综合能力建设中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实践探索中,闸北区开展了同类专业、同类需求的“学习圈”自学培训活动。该培训有两种活动形式:一是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组长学习例会,主要通过学习交流,提高组长的班组建设和社区学校管理能力。二是以区教育局举办的计算机应用高级培训班为基础,以担任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高级教师为骨干,组织在街道(镇)社区学校担任计算机执教任务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形成“学习圈”。通过互学、听课、评课,提高专职教师的计算机教学能力。互助培训,促进了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践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了他们的管理能力、教研能力、合作能力,使他们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二、上海市闸北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建设包括队伍整体能力与教师个体能力两个层面。

(一)队伍整体能力问题

1.整体能力亟待提升

11年来,随着这支队伍每3年一轮换,一批多年热心于社区教育的组长、有能力者大多退休或脱离社区教育回到原来单位,以致“能者少、庸者多”。同时,个别教师的师德素质、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就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整体而言,综合能力亟待提升。

2.教师能力差距悬殊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参差不齐,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街道(镇)之间的悬殊,二是教师之间的悬殊。整体能力强的街道(镇)完成社区教育任务较好,弱的则完成质量不高、甚至无力完成;个人能力强的教师忙不过来,而弱者则几乎无所事事。

3.能力提高意识缺乏

众所周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许多能力片面、水平不高的教师,之所以多年来没有拓展能力,提高能力,是因为他们在主观上存在排斥心理。在相当数量的教师身上存在一种普遍、典型的“自嘲”心理,具体表现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拒绝、被动、消极应付,其理由是“反正我们是从学校出来到社区的”,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自己当初从中、小、幼学校“被选择”来到社区从事社区教育,心理上的委屈和不满同时被带到了社区教育领域;二是自己不能胜任社区教育工作成为理所应当,只因为自己原来是中、小、幼学校教师。

(二)教师个体能力参差不齐,潜力有待发挥

1.优势能力类型多样

能力的类型多种多样,有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机械工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判断能力等。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擅长的能力类型多样,有的在口头表达方面见长,有的擅长书面表达;有的擅长与居委文教干部、学员打交道,有的则在此方面屡屡失败;有的善于团队组织管理,有的则处理不善等。

2.教师存在极大潜力

闸北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发展的10余年历程充分表明,从中、小、幼学校转岗而来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经历了普通教育到终身教育的转变和适应,这本身就说明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是有能力的。他们能开发社区教育课程、能组织管理社区学校、能组织开展各类居民学习活动等,说明他们具备无限潜力。社区教育事业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每个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具有极大潜力等待被发现、挖掘和发挥。

(三)综合能力问题存在的原因

无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还是教师个体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1.客观差异因素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中的绝大多数从中、小、幼学校转岗而来,缺乏必要的社区教育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这是一种客观事实。另外,这支队伍中的教师构成复杂,年龄、学历、知识和能力水平等跨度较大,以致造成街道(镇)之间、教师个人之间的能力差异。所以,教师能力差异带有自然、基础、客观性的特点。

2.业务培训因素

在拓展、提升队伍能力方面,尽管闸北区常年坚持开展分门别类的业务培训,但也遇到了困难:一是经过10余年探索,闸北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已经轮换了4次,相应开展了4轮上岗培训。对于4次均留任的老教师而言,存在“培训重复”问题。另外,培训中还存在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培训内容跟着当前任务跑,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这些也成为影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能力无法有效提升的因素。

3.管理体制因素

长期以来,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存在管理和使用之间的矛盾。这支队伍由区教育局从全区中、小、幼学校抽调出来,教师的编制在原来学校,派出管理单位是区教育局,使用在街道(镇),业务指导归区社区学院。以这支队伍的主阵地——街道(镇)为例,街道(镇)对这支队伍“使用多、培养少”、“使用不当”,甚至还有“只用不育、不好就退”的简单做法。表现为:个别街道(镇)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任意安排,有些工作与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建设毫无关系或关系不大;个别教师对自己在街道(镇)的工作职责不甚明了,存在“打杂”现象。无论区教育局、街道(镇),还是社区学院,在这支队伍的切身利益——工资问题上,都无发言权。而这一点却是影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能力建设最为关键的物质因素。由此,不良的管理体制引发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歪曲现象,如“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需要的人员进不来、留不住;不适用的人退不了,凑和用”、“社区”成为某些无为者不认真工作的借口等。另外,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管理制度,包括考核、评价、奖惩、激励等,也存在某些执行不力情况,给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能力建设带来阻碍。

三、加强上海市闸北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综合能力体系,指引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能力建设方向

加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建设,须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体系为指引。目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体系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层面上尚未形成科学合理、普遍认可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建设体系。构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体系,应以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实践能力、反思能力、自悟能力、总结能力为基础,以提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终身学习能力为核心,立足区域社区教育发展需求,积极构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能力提升平台,以服务社区居民终身学习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访谈调研等方法,着力从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和专业核心能力(计划、组织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学、理论研究、指导服务)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二)搭建专业发展路径,推动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建设步伐

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而不是目前从普通教育转岗而来的基础教育教师。要切实提高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综合能力水平,积极搭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把好队伍建设“入口观”,优化队伍建设“育人观”,践行科学“用人观”,树立长远“留人观”,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尽快出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岗位职责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加强社区教育学术研究力量,充分调研全国各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工作职责现状,结合社区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尽快制定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工作职责、任职规定,确保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有一席之地。二是开展社区教育专业建设。在现行师范院校增设社区教育专业,培养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其专业设置要能够结合区域社区教育发展实际,理论与实践并重。三是加强街道(镇)层面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管理和使用。街道(镇)社区学院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和主阵地,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要围绕街道(镇)居民终身学习开展工作。目前,街道(镇)管理者和使用者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安排仍存在一定的随意化现象,“用人不当”、“只用不育、不好就退”的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为此,管理者和使用者应转化用人方式,围绕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合理设计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岗位职责,搭建专业发展路径。四是加强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工作考核,建立激励和淘汰机制,以社区教育事业留人、以人文关怀留人、以待遇保障留人,树立长远“留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