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2:59

农业概述篇1

史正宪等(2010)的《近年来中国农民教育问题研究述评》把“农民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农民就业与发展农村经济的途径之一”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农民创业教育也是近几年随着三农问题的出现才兴起的,国内关于农民创业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尚处于探索阶段,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农民创业教育就是帮助农民发现和捕捉刚刚出现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机会,从而在农民创造新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时培养必备素质的过程。农民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受教育过程中的特殊性,因此创业教育在指导农民如何创业时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新的时代背景要求创业者具备“创业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创业素质,而农民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培养的这种类型农民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对于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农民创业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创业教育的主体方面,如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相比大学生而言,参加创业教育的起点较低,参加创业教育中会因为创业理论晦涩难懂而难以继续下去等。创业教育客体方面,如创业教育环境方面,具体而言,像政府对创业的支持不够,缺乏相应的法规政策等,这些因素会使参加创业教育的农民不能学以致用,打击他们参加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农民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将是致命一击。因而,各级政府、农业院校以及相应的研究机构要不断增强农民的创业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合适的创业教育模式,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环境。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首先是对我国农民的创业教育现状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导致这种现状的成因。其次结合山东寿光市的调查,分析山东寿光市调查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最后就生态农业视角下如何大力推进农民创业教育提出基本对策。本研究的创新点就在于选择生态农业这个视角进行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研究农民创业教育,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新思路。由于对农民创业教育的研究本来就少,而且目前还没有学者从生态农业这个角度对农民创业教育进行研究,笔者没有可以借鉴之处。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也是研究的难点所在。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农民”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奴隶社会,可分为自耕农和隶农。封建社会则有自耕农和佃农之分。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民族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农民的分化成贫农、雇农、中农和富农等阶层。①由于农民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多维性,很难对这一概念作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国外在讨论“什么是农民”时也面临很大困难。在当达国家,农民(peasant)完全是个职业概念,指的是经营Farm(农场、农业)的人。关于农民这一概念的界定,学术界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从职业的角度界定,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实施以后,“农民”的含义逐步演变为拥有农业户口的人。当前我国有许多来自农村的在读大学生或已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虽然拥有农业户口,但是他们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具有干部身份,所以笔者不把这一群体归在农民之列。本文所界定的农民首先是拥有农业户口的人,不仅包括在本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也包括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创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论,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讨会上提出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能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能够独立谋求职业出路,具备开拓型和创业型特点的人才的教育。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创业教育国际会议将创业教育定义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人的教育。它通过开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他们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它主要包括创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两大方面。”

……………

(二)理论基础

1.创业理论

创业教育研究包括创业的基础理论、外部环境、创业者、创业过程以及创业结果等方面。创业基础理论较多,包括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领导理论等。目前研究者比较关注的是创业者行为,行为理论也因此成为创业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行为理论认为,与成熟组织的管理者相比,创业者面临的不确定性要大。创业者通常采用直观推断的思维与决策方式,并试图使其决策方式的潜在影响达到最大化。行为理论则侧重于从行为角度研究创业,这点与其他基础理论不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业者是创业活动的主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酝酿者、初学者、熟练者、持续者、习惯性创业者、拓展者。赫费(Hofer)和比戈维(Bygrave)认为创业过程包括9个重要的方面:始于人的毅力行为、发生于单个企业、涉及状态的变化、不连续性、整体性、动态性、独特性、先行变量以及对变量初始状态产生的敏感结果。然而,从过程的角度,通常认为创业过程包括机会识别和信息搜索、以及资源获取与经营战略两部分。②创业的外部环境。创业研究不能仅仅关注于单个创业者的特征和行为,而将创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基础作为外部变量。因此,考虑外部环境的社会系统观点更有助于解释创业过程。目前创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创业结果由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绩效及创业退出组成。目前对创业企业绩效的研究较成熟,对后者的研究还不多。而且,创业动机的多样化、创业者类型的差异以及组织

形式的不同,构成了创业的异性质,因而对创业者绩效的衡量极具挑战性。权威人士认为,为避免测度中因变量和自变量的不匹配,可以通过新创企业成功的数量和比例或者它们所创造的总价值来分析创业者的“创业生涯绩效”,据此来进行研究也许更为合理和有效。……………

三、我国农民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探析......13

(一)我国农民创业教育的现状........13

1.创业教育体制不完善.....13

2.创业教育投入不足.........14

3.创业教育对象整体素质偏低.....17

4.创业教育目标忽视可持续发展.......20

5.创业教育师资缺乏.........20

(二)我国农民创业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21

1.农民的培训教育发展缓慢.........21

2.义务教育普及太晚.........22

农业概述篇2

引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逐步推进,中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即中国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性增强。到2009年底,到2009年底,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5.99%、41.03%、34.74%,“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13%(数据来源于《2009年全国农业机械统计年报》),比1978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在东北地区甚至达到85%。其中,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更为显著。小麦、水稻、玉米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9.37%、55.33%、60.24%,且这三种粮食作物的机耕、机播、机收三项作业基本全部是以柴油作为动力能源。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柴油化[17]的过程:一是装备;二是具体能源品种消耗。装备上,农业机械总动力自1993年以来一直以柴油发动机动力为主,并且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2009年农业柴油发动机动力为70410.41万kw,比重为80.47%,比1993年提高了14.91个百分点。农业机械用能源品种上,农用柴油自1993年以来也一直是农业机械用能消耗的主体,尽管消费量基本是逐年增加,但比重仍维持在1993年水平。2009年全国农用柴油消费量为2855.77万吨标准煤(柴油折标准煤系数:1kg=1.4571kg标准煤),比重为62.69%,仅比1993年下降0.52个百分点。综上,农用柴油是保障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实现和粮食生产稳定的最重要能源投入。另外,中国各级政府历年来都非常重视“三夏”和“三秋”等农忙季节时农用柴油供给稳定的保障工作。尽管农用柴油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保障物质且消费量逐年增加,但是学术界至今仍没有系统地分析农用柴油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农用柴油投入增加是否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农用柴油是否是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贡献率(简称“农用柴油贡献率”)的测算来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1模型设定

1.1基本测算模型农用柴油对农业总产值的作用:一是通过直接投入影响农业总产值,即农用柴油的投入产出弹性(简称“农用柴油弹性”);二是增加农用柴油投入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影响,即农用柴油贡献率。本文采用KLem模型估计农用柴油贡献率测算所需的相应参数,即假设中国省级农业生产函数是弱可分的,把农业生产要素分为资本(K)、劳动力(L)、柴油(D)和中间物质(m)共四组。KLem模型的函数形式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农业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测算,除CD生产函数外,还有项目有无比较法、索洛余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特尔斐法等),即:(式略)公式(1)中,Y为农业总产值,t和H分别代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和农业成灾率。估计(1)式,获得第k项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估计值β赞k。在要素贡献率测算中,为了把规模效应纳入转换效应之内,须对参数估计值施加规模报酬不变约束(∑β赞k=1),则系数估计值作下述相应调整:(式略)公式(2)中,β赞′k是调整后的参数估计值。相应地,第k项要素投入增加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贡献率测算方法为:(式略)公式(3)中,x′k为第k项要素投入的相对增长率,即用第k项要素投入的年均增长速度除以同期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农业转换效率可由公式ea=1-β赞′kx′k计算得出,表示农业转换效率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作用程度,即规模效应、技术进步、成灾率等因素影响。CD生产函数框架下,生产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函数可等价地演化为生产要素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的测算函数。(1)式两边同时减去农业劳动力的对数,整理得到(式略)即利用公式(1)的估计结果,公式(4)从农用柴油投入数量的角度,可测算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而公式(5)从柴油和劳动力的投入结构变动的角度,可测算柴油劳动比率的增加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因为在数据给定的前提下公式(1)、(4)和(5)的参数估计值是一致的,所以本文只分析公式(1)情形下的农用柴油贡献率。

1.2粮食主产区的模型设定中国农业生产在区域上存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粮食“非主产区”概念的提出见《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的概念。曾福生等研究证实粮食主产区对全国粮食产量安全的保障贡献最大,并且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高达70%左右[9]。另一方面,粮食主产区对农用柴油的消费量和消费增长率都明显高于非主产区。2009年粮食主产区消耗了1211.2万吨农用柴油,是非主产区水平的1.62倍;而1993年的数据仅为517.1万吨和1.23倍,即1993~2009年间粮食主产区对农用柴油的消费量越来越高,且消费量的增长率明显高于非主产区。此外,中国农业生产政策一直存在偏重于粮食主产区的倾向。所以,农用柴油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应该存在差别。根据公式(3),本文须检验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农用柴油弹性估计值β赞3的一致性,以确定β赞3是否是引起两类地区农用柴油贡献率差异的来源(由于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农业总产值和农用柴油投入水平是事后观察值,区域间农用柴油相对增长率的差异是给定不变的。这样只须检验两类地区农用柴油弹性估计值是否一致。)。检验采用模型结构稳定性虚变量方法,设立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三个样本(全国样本是指除之外30个省的数据;粮食主产区包括全国30个省中的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共13个省;非粮食主要产区则包括全国30个省中余下的17个省);并设立粮食主产区虚变量c,c=1表示粮食主产区,为c=0表示非主产区。基于模型(1),检验模型的设定如下:(式略)估计方程(6),并运用Z统计量检验估计值β赞′k(k=0,…,6)为零的原假设和F统计量检验β赞′0~β赞′6同时为零的总体显著性原假设。如果检验结果是不一致的,用全国样本的弹性估计值测算要素贡献率会产生偏差,这样就必须分别设定并估计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以获得准确的要素弹性估计值。

1.3农业支持政策的模型设定从2004年起,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成体系的实施对中国农用柴油消费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2004年全国农用柴油消费总量的年度高达15.53%,是1993~2009年期间的最大值;且2004年之后全国农用柴油消费总量保持在高消费水平的路径上增长。2004~2009年期间农业支持政策对农用柴油投入增加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直接的就是农机具购置补贴、石油价格改革对渔业、林业的补贴以及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的实施;间接的主要是能促进农业总产出增加的政策影响,前提是农用柴油的应用技术保持不变。把样本期1993~2009年分为政策实施前(1993~2003年)和政策实施期(2004~2009年)两个阶段。所以,从要素贡献率角度思考,2004~2009年期间实施的农业支持政策应该会使得农用柴油贡献率在2004年前后两个阶段发生变化。把样本期分为政策实施前(1993~2003年)和实施期(2004~2009年)两个阶段,并检验两个阶段模型参数估计的一致性。本文仍采用模型结构稳定性虚变量检验方法,并设立农业支持政策虚拟变量d,d=1表示政策实施期,d=0表示政策实施前;用虚变量d替代公式(6)中的虚变量c,并作相应的参数检验。如果虚变量d的所有参数估计值通过参数检验,可证实2004起实施的农业支持政策导致了农业生产函数结构在2004年前后两个时期发生了改变相应地,根据公式(6)下述两个方程:(方程略)公式(8)和(9)分别表示农业支持政策实施前和实施期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α赞′k(k=0,…,6)是虚变量d的相应参数。

1.4农业资本存量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文首次在省级农业生产要素贡献率测算中运用农业资本存量度量各省农业资本的投入水平。在已有的要素贡献率测算研究中,多用土地、农业机械或中间物质投入作为资本替代,鲜见直接使用农业资本存量概念。1993~2009年全国30个省的农业资本存量的测算采用永续存盘法,公式为:(式略)公式(11)中,Kit表示第i省第t年农业资本存量,Ki0为农业资本积累初始年份的存量、iit为当年农业资本投资额、Kiit为农业资本存量缩减指数、δi为农业资本折旧率;gi是1978~2008年以2008年不变价计算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iit用第一产业固定资产形成额度量。全国除江西、广东、海南、重庆和外,26个省1978~2002年第一产业固定资本形成额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1978~1992年江西和广东的缺失数据的处理沿用王金田等在2007年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重庆原属四川省管辖,假设重庆在1978~1996年期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形成额增长速度与四川一致,由此进行推算,并对四川省数据作相应调整;海南初始年份为1989年,初始年份为1993年。对2003~2008年31个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形成额,假设各省第一产业固定资本形成速度在年度间无差异,用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发展速度推算第一产业固定资本形成额,因为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是中国计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最基本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公布了各省2003~2008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业资本折旧率δi直接采用wu在2009年的研究成果的计算结果。农业资本存量缩减指数为用2008年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缩减指数。各省农业总产值按2008年不变价格计算,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劳动力采用“有效劳动”概念,即用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数乘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底数,使各省农业劳动力在同质化基础上作比较。省级农用柴油消耗数据,现有《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三个官方来源,后两者的数据表现不及前者,本文采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4~2010)公布的农用柴油使用量指标;中间投入是指以2008年价格计算并除去农用柴油成本的中间物质投入,农用柴油成本是农用柴油消耗量与农用柴油价格的乘积,农用柴油价格是用农用机油价格指数和2003~2006年各省农用柴油价格数据推算得到。

2面板数据检验和模型设定检验

2.1面板序列的同质与异质性检验面板同质性检验决定了后续建模方法的选择,而同质面板是指面板中各截面的时间序列具备齐方差属性。本文采用Bartlett齐方差检验方法来检验模型所涉及各变量的面板同质性检验。Bartlett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农业的总产值、资本、劳动力、柴油、中间物质五个变量在1%的水平上拒绝了齐方差原假设,即所有变量的面板都是异质性的(表略)。这表明,对这五个变量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应该采用异质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即采用aDF费舍卡方统计量检验方法。aDF检验结果显示,农业总产值、农用柴油和农业中间物质投入在1%的水平上拒绝了存在截面个体单位根的原假设,农业资本和农业劳动力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表略),即模型中的五个变量都是平稳面板序列。因此,五个变量可直接作回归分析,而不会产生伪回归问题。

2.2模型设定检验首先,应用F统计量检验模型(1)的固定效应是否显著,再应用B—p拉格朗日乘数方法检验其随机效应是否显著。若模型(1)仅固定效应显著,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方法;反之,仅随机效应显著,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若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者都显著,则采用Hausman卡方检验做决策。与混合效应模型相比,全国、粮食主产区及非主产区三个面板数据模型的固定与随机效应在1%显著水平上都显著;Hausman卡方检验结果进一步显示,与随机效应设定相比,固定效应模型更适用于本文设定的三个面板数据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必须考虑截面个体异方差和面板序列自相关问题。否则,会导致参数估计无效,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统计学意义。本文应用wooldridge方法检验面板序列自相关问题,用调整wald方法检验截面异方差问题。,全国、粮食主产区及非主产区三个面板在1%显著水平上都不能拒绝存在一阶面板序列自相关和截面个体异方差的原假设。为此,本文采用D—K估计法(“D—K估计法”是1998年DriscollandKraay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的简称修正一阶面板序列自相关和截面异方差的模型设定问题,以获取参数估计量协方差矩阵的一致性估计。并且D—K估计法对截面相关性问题也是非常稳健的,尽管本文的面板数据不支持截面相关的B—p拉格朗日乘数检验(B—p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所需的残差相关矩阵是奇异阵),但地理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以及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两个市场的相互依赖性,可能会引起省际间农业生产行为存在关联,即产生截面相关问题。

3模型估计结果和分析

3.1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设定检验和估计结果运用模型(6)来检验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农用柴油弹性系数估计值的一致性。模型(6)的直接估计结果显示,变量c•lnL、H和c•H的系数估计值无法通过10%显著水平的t检验。根据逐步回归的模型筛选原则,决定保留c•H项,最终结果见表4。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这两种设定下的资本、柴油、中间物质投入、技术进步和成灾率估计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且粮食主产区设定总体显著性的F统计量为15.97,在1%显著水平支持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技术和农用柴油弹性系数都不一致的结论。所以,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函数应该分别估计,以获得农用柴油弹性的合理估计值。表5是全国、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三个样本省级农业生产函数的D-K估计结果。估计结果显示,全国、粮食主产区、非粮食主产区三个样本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拟合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就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而言,直接使用全国样本的估计结果(0.0587)会明显低估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的投入产出弹性(0.0587<0.1183),并会高估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0.0587>0.0206)。表5中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系数的估计结果显示,粮食主产区为0.1183,即农用柴油投入每增加1%,农业总产出增加0.1183%,增加农用柴油投入可以推动农业总产出的增长;相应,非粮食主产区为0.0206,即农用柴油投入增加也可以推动农业总产出的增长,但作用明显小于在粮食主产区的推动作用。

3.2农业支持政策设定和估计结果根据公式(7),用D—K估计法分别拟合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估计结果见表6。粮食主产区的初步估计结果显示,变量d•lnL和d•t的系数无法通过10%显著水平的t检验;且变量的剔除操作并没有引起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发生明显波动。这表明2004年起实施农业支持政策没有对粮食主产区的在的农业劳动力和中性技术进步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而对d•lnK、d•lnD、d•lnm和d•H进行系数估计值同时为零的总体显著性的F统计量(F(4,12)=11.44)在1%显著水平上支持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改变了政策实施期内粮食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行为。非主产区的初步拟合结果显示,成灾率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不显著,并且农业支持政策对成灾率的冲击效应也不显著,故在模型中予以剔除。对农业支持政策冲击变量d•lnK、d•lnL、d•lnD、d•lnm和d•t进行系数估计值同时为零的总体显著性F检验,检验结果为F(5,16)=36.2681,在1%显著水平上拒绝了系数估计值同时为零的原假设,即农业支持政策也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行为产生了实质性的冲击。根据表6的估计结果,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都形成了正向冲击。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从政策实施前的0.0903上升到0.1103,政策冲击效应为正的0.0200;同样,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从政策实施前的0.0242上升到0.0565,政策冲击效应为正的0.0323。从政策效应的冲击规模来看,粮食主产区略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因此,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均具有正向冲击作用,且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冲击作用更大。与不考虑政策冲击效应的分析对比,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在补贴政策实施前后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是不一致的。农业支持政策通过对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的较大冲击,传递给了农用柴油贡献率的测算结果。考虑政策冲击效应情形时,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分别为0.0903和0.1103,相应的非粮食主产区系数分别为0.0242和0.0565;不考虑政策冲击效应情形时,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分别是0.1183和0.0206。因此,如果不考虑政策冲击效应,粮食主产区的估计结果会明显高估政策实施前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而非粮食主产区的估计结果会明显低估政策实施后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相应地,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前的农用柴油贡献率测算结果会明显偏高,非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后的农用柴油贡献率测算结果会明显偏低。

3.3柴油生产投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3.3.11993~2009年三类区域整体水平分析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贡献率达到7.53%;但农用柴油不是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最大投入要素,相比较,农业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农用柴油,高达19.31%。在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贡献率是三类区域中最高的,为20.53%;农用柴油具有与农业资本同等的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在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的贡献作用是三类区域中最小的,只有2.15%,除农业劳动力外,农用柴油对非粮食主产区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资本-劳动-柴油-其他中间投入中是最小的。

3.3.2农业支持政策实施的影响分析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无论全国范围内、粮食主产区,还是在非粮食主产区,都使得农业生产对农用柴油投入的敏感性增加,三类区域的调整后农用柴油弹性系数分别从政策实施前的0.1834%、0.0347%、0.0866%上升为0.2227%、0.0831%、0.1331%。尽管如此,三类区域农用柴油贡献率在政策实施前与实施后的表现差异较大。在全国和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贡献率分别从7.87%和19.26%下降到3.84%和3.06%,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这两类区域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的下降幅度高于弹性系数的上升幅度。例如,全国1993~2003年柴油的相对增长速度为0.9087,而2004~2009年仅为0.2887。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贡献率则从2.47%增加为4.81%,上升是因为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的下降幅度低于弹性系数的上升幅度。

3.3.3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对比分析1993~2003年期间,农用柴油投入在粮食主产区的贡献作用明显大于非粮食主产区,因为农用柴油的弹性系数和相对增长速度在粮食主产区都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差值分别为0.0661%和0.3379%。2004~2009年农业支持政策实施期间,尽管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0.1103%)高于非粮食主产区的(0.0565%),但是由于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0.5785%)明显高于粮食主产区的(0.1376%),从而导致农业政策实施期间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的贡献作用要大于粮食主产区的贡献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农用柴油贡献重要性的区域对比分析。1993~2003年期间,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省级平均农业总产值增长拉动的重要性,粮食主要区为排第二,仅次于其他中间物质投入;而同期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拉动的重要性在资本、劳动、柴油、中间投入四类中是最小的。因此,就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的重要性而言,农用柴油对粮食主产区的重要性要大于非粮食主产区。2004年起实施的农业支持政策提高了农用柴油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作用,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值分别比政策实施前增加了0.0303、0.0200和0.0323,达到0.0868、0.1103和0.0565。但是,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值的提高在区域上并没有演变为农用柴油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反全国和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贡献率与政策实施前相比分别从7.87%和19.26%下降到3.84%和3.06%。因此,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的下降是导致全国或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贡献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农业概述篇3

世界人口的增长幅度是惊人的,1830年世界总人口才10亿左右,1930年达20亿,1960年30亿,1984年为46亿,2000年已超过60亿,预计到2025年会增加到80亿,由此而来的就业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严峻。我国资源短缺,尤其是人均资源短缺的情况令人十分担忧,土地产出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利用率低。而另一方面,光温等气候资源的的控制能力较差,农业生产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耕地减少是不容置疑的,人口增长也是难以逆转的,人地矛盾加剧会更加突现出来。加入wto后,农业面临世界范围的竞争,农业如何发展是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拥有众多农业人口的中国,面对世界性难题,面对新的挑战,每个人不得不思考许多问题。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和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以人为本的农业战略具有长远意义。

2设施农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最有效途径

设施农业生产系统作为高耗劳动力的产业和高效利用土地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在人口增多和土地锐减的国情下,能够保持长远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设施农业能够有效地延长作物的生育期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加温温室可周年生产,节能温室每年可增加5个月左右的有效生长期,塑料大棚可增加2~3个月的生长期,可使园艺作物产量提高2~5倍,太阳能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成倍提高。在荷兰,温室黄瓜产量可达76kg/m2,是露地正常产量的20倍;温室单产达300枝/m2,是露地正常产量的8~10倍。在与外界隔开的现代化植物工厂里,产量的提高幅度更大,像美国的“生物圈二号”,番茄从播种到果实成熟只需56天,而在常规生产中播种到采收需要5个月左右;在日本植物工厂里,菠菜生长期仅20~25天,较常规缩短5~10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数十倍。土地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有助于缓解人类社会生存的矛盾,意味着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可能。(2)设施农业作为克服多变气候的一种手段,可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有稳定的产量和质量,保证产品的按期上市或交货,在国际市场中赢得稳定收入。因此,设施园艺在今后的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会成为园艺产业的龙头,在解决加入wto后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设施利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园艺植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种苗业、特种植物(药用植物、工业用原料植物)的生产、育种都能利用设施。目前设施主要用于园艺作物的生产和一些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生产,今后随着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人口增长的压力,应用领域会逐步扩大,如苗木的快繁、组培苗的驯化、冬寒地区禽畜的产羔和越冬、菌类栽培、鲜食玉米的速成。(一年可生产四作)、特种养殖(鱼、虾、龟)等。

3走设施农业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农业概述篇4

【题目】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联合协作研究

【绪论】供销社推动农合社发展的路径探析绪论

【第一章】【第二章】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现状

【第三章】供销社助推农合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业概述篇5

关键词:水果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632221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梅州市梅县区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水果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和普及建设。近年来,梅县区农村金柚水果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进一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1目前梅县区农村水果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发展模式

目前梅县区金柚水果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产值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柚类商品生产基地,金柚已成为梅县最具特色的主导农产品,成为梅县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因此,组建农村水果专业合作社是大势所趋。目前该区水果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发展模式有能人带动型、农超对接型、企业带动型这3种。

2梅州市梅县区农村水果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模式的分析

2.1梅县区宝鑫水果专业合作社属于能人带动型

基本情况介绍:宝鑫水果专业合作社有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并具有较好经营理念的人才,通过积极发动宝坑村及桃尧镇隆文镇的周边农户以果树、资金等方式入社,组建了金柚生产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有农户180户,有销售专业人员8人,整个水果专业合作社有技术人员5人,主要从事金柚生产种植及柚果销售人员共有283人。该社2016年金柚产品及销售总收入达500多万元,利润收入120万元。固定资产及设施总投入3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200多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各级领导对水果专业合作社都大力支持,区、镇2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宝鑫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2015年给予其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的财政资金补贴,在生产技术和销售方面也都给予了指导和支持。

2.2梅州市木子金柚专业合作社属于农超对接型

基本情况介绍:梅州市木子金柚专业合作社是r超对接型发展模式的代表。成立于2007年12月,集生产、加工、销售、社会服务为一体,拥有农副产品进出口权,建立了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木子金柚专业合作社流转果树约3.33km2,该合作社共有社员156人。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人,经营管理人员7人,固定资产投入1500多万元,配备生产流动资金3000多万元。在松口镇城东镇建立了2处面积约1.33km2的金柚产业园区。“木子”金柚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还出口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木子金柚专业专业合作社大胆创新,借助城市连锁超市平台,实现了农产品的供应和超市销售的有效对接。

2.3“企业带动型”广东十记果业有限公司

基本情况介绍:广东十记果业有限公司是“企业带动型”的发展模式。于2010年成立合作社,是梅州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现有固定资产1960多万元。生产流动资金2800万元。现有员工2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8人。在梅县区松源镇羊角村和桥背村建立了2处面积近1.33km2的金柚种植示范基地。该公司近年来沙田柚〔金柚〕产量都在16000~18000t之间,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珠三角及全国各地。

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公司通过示范带动松源镇及周边农户发展种养,并提供生产技术、销售等服务,提高了农民收入,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3农村水果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运行状况

合作社选择发展模式必须按照实际条件考虑发展。合作社发展所要考虑的条件主要包括资金、地理位置、产业集群程度等。资金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础,合作社所在的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方便。地址集群程度好,合作社在销售方面的压力相对就较小,这对经营发展应该是非常有利的。

农业概述篇6

关键词:设问类型;成因;评价;突破方法

结合近年来简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特征描述、成因分析、规律概括与总结、评价与判断,使一些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我根据设问类型不同,寻求不同的突破方法。

一、特征描述和突破方法

1.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要从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方面筛选描述。例如解答2011年全国卷1的36题,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水文条件。

2.地形(地貌)特征,要从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四个方面概括。

3.气候特征的描述: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再从气温、降水入手,分冬夏两季进行概括。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4.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河流特征可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水能。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短、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及流速大小。如以松花江为例,描述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

5.工农业生产特征,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二、成因分析和突破方法

1.自然地理事象成因的分析,要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位置,洋流,河流,自然灾害的原因。

2.人文地理事象(区位因素)成因的分析,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和技术三方面来答。其中经济因素包括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社会因素包括国防、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环境因素包括与风向、水源等;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再者影响工业的区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包括技术的进步对人文事象的区位变化有重大影响。转贴于

三、规律的概括总结和突破方法

要从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演变规律,地理结构规律,人地关系规律等分析。例如地图地球知识、大气、人口知识,这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在此不用多说。

四、评价类分析和突破方法

农业概述篇7

关键词:知识教学;有效实施;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②第一单元内容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包含4课: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虽然看起来仅是一个单元4课内容,但是从教材涉及史实的时间、内容等方面来说,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简史。从教材涉及史实的时间来看,涵盖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从涉及内容而言,囊括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及资本主义萌芽等各行业经济发展历史;涉及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土地制度、朝贡贸易、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等等诸多历史概念或现象。

本单元教学内容复杂,史实密集,头绪多,史与论混合,教学难度颇大。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加之经济史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因此教学难度更大。倘若教学中完全依赖教材叙述,按部就班、一点一滴地施教和学习,其结果学生仍是学得一塌糊涂,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实现本单元知识教学目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反复思考和探究,以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知识目标要求为纲领,以教材内容为依托,采取优化教学内容,细化知识要点的措施,宏观梳理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概貌及其特点,微观剖析重要历史现象和概念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加以论述,以期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列表归纳,系统直观梳理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概貌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概貌”是课标的基本要求之一。虽然教材对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的发展分别做了大篇幅叙述,但教材叙述较分散,学生难以系统把握和对比性地掌握。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列表归纳的方式,横向突出要点,纵向进行比较,系统直观地梳理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概貌。

1.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概貌

2.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貌

二、由此及彼,多角度全方位梳理古代三大行业经济发展特点

“了解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特点”是课标的另一基本要求,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的起源、生产组织、经营方式、技术水平、行业门类、世界地位等方面有宏观认识和整体把握。教材对这部分知识没有具体文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从而解决问题,并训练能力。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①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培育和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②古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古代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实行精耕细作的耕作方法,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脱离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②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③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劳动分工不断细密。④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手工工场。⑤手工业地域分布广泛,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地域分布重心也发生相应变化。⑥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地区,广受赞誉。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①我国商业起源早,逐步发展繁荣。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宋元时期商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②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商人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③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等全面发展。商业发展促使都市、城镇大量兴起。④古代金融发达,类似于银行的柜房、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⑤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厚往薄来”。⑥古代商人组织历经宗族亲缘组织和业缘组织到地缘组织的发展变化,明清时期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出现。

三、由表及里,全面准确剖析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

本单元涉及许多重大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等等。这些知识不仅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因此教学意义重大。对于这些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的教学,应从原因、内容、实质和影响等方面由表及里、全面准确地剖析,最好选择典型例题强化训练。

关于小农经济。①全面分析形成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直接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②从生产单位、生产结构、生产目的等角度掌握其特点。③强调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④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个体农民处境等角度对其进行认识、评价。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①分析出现的原因。②知道出现的时间、地点、部门、标志。③重点剖析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专制制度,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其他原因: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等政策的阻碍和影响等。

关于土地兼并现象。①分析根源——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制度。②了解表现,分析影响。③知道北魏至唐朝前期、明朝等时期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典型措施。④本质上认识:土地兼并是我国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封建国家在不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①知道其含义、原因、目的及商鞅最早提出。②掌握西汉武帝、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措施,并触类旁通,概括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基本措施。③运用两点论,从封建社会的早晚期以及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等方法全面剖析其影响。

关于清代“闭关锁国”政策。①全面剖析实施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决定,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主观原因——“天朝上国”思想。②准确把握含义: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③运用两点论全面分析其影响。

农业概述篇8

一、注意政策性新闻陈述主体的取舍。

一则政策性新闻的陈述主体,即消息的来源是否应该在答案中出现,关键要看这则消息的内容是否制度化。一般来说,消息的内容如果制度化,那么这则消息的提出人或部门已不重要,可以不出现在答案中;反之,就应该出现在答案中。

例1将下面一段话概括为不超过30字的标题新闻。

11月26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讲话,让国人再次看到一线光芒。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袁贵仁表示,将把足球作为学校体育课必修内容,把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形成档案,供上一层学校招生参考。2015年初步培训6000名校园足球教师,2017年扶持建设2万所左右足球特色学校,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

样卷错答:袁贵仁表示将把足球作为学校体育课必修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例2将下面一段话概括为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字)

许多农业专家指出,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独立的基础,单单依靠政策性规定,依靠大量的不稳定的措施、办法,而不完善农业立法,远远不能维护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会阻碍农村市场的经济发展。

样卷错答:农业立法必须完善。

错解辨析:上述两例样卷错答均没有注意政策性新闻陈述主体的取舍,因而没有找准新闻的陈述主体。例1中“必修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必将制度化的东西,由谁或哪个部门提出对读者来说并不重要,因此正确答案中应该删去“袁贵仁表示”几个字。例2中“农业立法必须完善”仅仅是代表专家的意见,没有成为制度化的东西,所以其提出者必须出现在答案中,正确答案可这样概括:“许多农业专家呼吁完善农业立法。”

二、注意说明性新闻陈述对象的选取。

每一则新闻都有一个以上的陈述对象,通常我们应该把其中侧重陈述的一个对象作为新闻压缩的陈述对象嵌入答案中。

例3将下面简讯改为一句话消息(不超过25个字)。

上海手表五厂近日试制成功一种新型手表。这种手表的外形同普通男式电子手表相仿,表内储存了200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的日历,既能显示时、分、秒、月、星期、日,又能做加、减、乘、除运算,最多可计算8位数字,同时还有闹钟的功能,并可作秒表使用。这种手表已于元旦投放市场。

样卷错答:上海手表五厂试制成了一种多功能手表。

错解辨析:样卷错答的关键在于没有找准说明性新闻的陈述对象。简讯中有两个陈述对象,即“上海手表五厂”和“手表”。因为说明“上海手表五厂”的只有第一句,其他文字说明的对象全部是“手表”,因而必须以“手表”作为新闻的陈述对象,同时兼顾读者“最想知道的”这一原则,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上海手表五厂试制成的一种多功能手表已于元旦投放市场”。

三、注意专题性新闻陈述要点的归纳。

专题性新闻要点是高考设分的重要依据,能否准确全面概括新闻要点,直接关系到这道题得分的多少。压缩专题性新闻语段,必须明确新闻材料所包含的具体要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字数限制,确定是分条写具体的要点,还是将所有要点加以高度概括,写成一句话新闻。

例4把下面一则新闻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点为754处,到目前为止,在501处地下文物中已开展工作的项目仅42处,不足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4.85万平方米,不足发掘总面积128.76万平方米的4%。地面文物244处,由于规划滞后,文物搬迁选址工作举步维艰,至今搬迁工作无法实施。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开发,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民居、古石刻受到破坏,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的事件屡有发生,给抢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样卷错答:重庆库区文物发掘工作举步维艰。

错解辨析:本则新闻材料是一则专题性新闻,包含三个具体的要点:①地下文物发掘进展缓慢;②地面文物搬迁举步维艰;③文物破坏、被盗严重。题目要求是写一句话新闻,而不是分条写具体的要点,即要求对这三个具体的要点进行高度概括,而样卷错答仅仅包含了一个具体的要点,即第一个要点,因此样卷错答不够全面。可以改为:“重庆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四、注意题型区分概括与具体的把握。

压缩新闻语段要把握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度,什么场合该概括,什么场合该具体,首先要看题目所限定的字数,严格地说,限定的字数越多要求就越具体,限定的字数越少要求就越概括;其次,依据题型,写一句话新闻比写标题要具体。

例5阅读以下短新闻,完成①②两题。

陈一峰任教于广东惠州大学艺术系,为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曾历时两年游历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画下几千幅速写。他的作品,渗透着强烈的乡土情怀。10月15日至20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惠州大学主办的陈一峰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的50幅作品,大部分是他近年来的新作。这些作品造型敦实朴拙,用笔沉郁、厚重,其中的两幅巨制――《战争》与《和平》,画面宏大,用笔豪放,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①将上述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

②这则新闻的标题可以是:。(10字以内)

①样卷错答:陈一峰画展在京举行。

②样卷错答:陈一峰画展举行。

农业概述篇9

关键词:农业发展模式,术语,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n04;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4-0035-05

收稿日期:2013-01-06

作者简介:李军(1968—),男,上海奉贤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通信方式:。

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状况来看,与不同阶段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的术语概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农业知识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术语的丰富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应用的混乱失序。而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整理、分析此类术语,对于提升农业科学的认识水平和应用程度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正因为如此,随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深化,规范其术语表达,实现术语的规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相关术语

农业发展模式是指农业发展的基本类型及其实现方式。从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农业发展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刀耕火种”为基础的原始农业阶段;依靠畜力铁器的传统农业阶段;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农业阶段[1]。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当代中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模式的嬗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新概念、新术语,为农业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表达方式。如何准确、清晰地把握农业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如何认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概念体系变得愈发丰富和复杂,如何规范科学术语因而也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石油农业”“精细农业”“有机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质量农业”“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等诸多农业发展模式新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组织探讨可持续农业等发展模式时,又先后提出了“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绿色农业与绿色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低碳农业与循环农业”等多种农业发展模式[2]。

正是由于农业科学范畴内的农业发展模式新概念、新名称大量涌现,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新术语,所以研究者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定义、指称这些新的概念,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既可以反映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治学态度,同时又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促进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和科学意义。

二术语规范化的必要性

术语规范化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专业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和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果术语不统一、不规范,就会影响各种信息的记录、交流和传播,从而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标准化是指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成熟的农业经验转化为普遍的农业生产、经营标准,提升现代农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以取得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3],进一步凸显了农业标准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农业科技术语的规范化,尤其是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术语体系的规范化是关系到现代农业能否真正实现标准化的重大问题。

1农业信息的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信息标准化必然需要首先实现术语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

具体而言,在描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为农业科技术语做出最基础、最通用、最有规律的规范定义与内涵阐释,不仅有助于相关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共享和开发利用,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农业科技信息的模糊化或重复利用,在农业生产、经营上提高决策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例如,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概念的使用上,由于此类术语在概念内涵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交叉性,因而在术语的应用上常常造成语义混淆、概念外延不清晰的缺失。然而,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差异,将其混为一谈必然会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影响决策行为的准确性。因此,提升农业科技术语的规范化水平,是农业信息交换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信息标准化的必然步骤。

2农业术语的标准化对于现代农业理论的建构和更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农业理论及其指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内在动力,也是农业标准化的实现途径之一。纵观中国农业的历史与现状,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传统农业典籍起,农业理论不仅起到了概括、总结农业实践的作用,而且是传播和延续农业知识的基础性因素。因此,农业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就是农业科技术语。换句话说,完善、成熟的术语体系是现代农业理论得以建构的充要条件。对这些术语进行规范化的界定,实质上是对相关理论概念的梳理、辨析,增强了现代农业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减少因概念不统一而造成的诸多障碍。

三术语使用的现实问题

术语规范化的工作不仅与农业标准化的实践密切相关,也与术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正是由于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出现了混用、错用相关术语、概念的现象,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的相关术语建立统一标准才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需环节。

农业科技术语是农业学科语言基本的和不可缺少的核心单位,是涉及“三农”问题信息沟通所必需的媒介,所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在农业科学领域内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问题在于:一方面,在特定的知识领域中,概念是用定义进行描述的,与之相关的术语被赋予约定的指称,因而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术语必然要具有单一化、专业化、系统化与准确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概念、原则、特征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差异,这就导致与其相关的术语概念存在着口语化、含糊化、内涵不确定等诸多缺陷,也使这些术语在概念、内涵、层次关系、基本特征等方面出现了认识不到位、界定不清楚、重复使用等现象,从而造成术语的实际运用与概念内涵不相匹配。

1术语用词的不规范

在术语的使用上,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术语用词的不规范。按照术语规范化的基本原则,术语应当反映所指示概念的特征,词语本身能够确切地表达其意义[4]。然而,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中,部分术语的内涵与名称不能完全对应,从而造成语义的混淆和概念的不明确。例如,“绿色农业”的概念就存在着指向不清的问题。从词形来看,“绿色”是对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限定,突出其注重环境保护、自然无公害的特点。在实际使用中,“绿色农业”往往是指广义上的“大农业”,即包括“白色农业”“蓝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概念在内。诚然,“绿色农业”指称的是该模式的绿色性,即农业生产过程及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其命名的内在理路。然而,“绿色”一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误导了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接受和解读,使人们将“绿色农业”和“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等概念作为同一层级的术语加以认识,随之造成了该术语内涵的狭窄化和片面化。

2术语概念的一义多词

在术语的使用上,另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是术语概念的一义多词。从术语规范化的角度来看,科学、标准的术语应当具有单义性的特点,即一个术语仅指称一个概念,而一个概念也同样仅用一个术语来表达,实现术语和概念内涵的一一对应。然而,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中,一义多词的现象比较普遍,如“质量农业”又被称为“精致农业”,“白色农业”又被称为“微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又被称为“环境控制农业”或“工厂化农业”,“观光农业”则常被“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概念替代。由此造成的问题在于,一个概念以不止一个术语加以表达,从而产生同义词,极易引起使用上的误解和混乱,对于农业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农业科学的传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3术语表达缺乏准确性

在术语的使用上,我们还应当注意到,一部分术语是对外来术语单词的直译,而在直译的过程中其名称过于宽泛,使术语表达缺乏准确性。

例如,“精细农业”的概念就比较容易引起误解。“精细农业”主要是指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精细化。然而,“精细”一词并未突出这个概念的基本前提,即现代化信息高新技术、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现代化高新科技。不仅如此,“精细农业”这一术语指代比较模糊,未能凸显出这一农业发展模式的现代性。换言之,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从词义上看也可以被称作“精细农业”。因此,“精细农业”这一术语存在着概念含糊、不准确的缺失,混淆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差异性。与之相类似,“质量农业”的术语概念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尽管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质量优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质量”一词不仅仅适用于“现代农业”,而且同样也适用于“传统农业”对农业生产以及农副产品质量的关注和重视。所以,这个术语也未能明确概念内涵的阶段性,造成了意义指向的不明确。

总之,从农业实践的角度来看,术语的不规范必然导致农业发展模式间选择的不确定性、随意性,使之缺乏因地制宜的针对性,导致农业发展模式实际运用的多变性、反复性,使之缺乏科学规划的长效性,使人们过度地追求农业发展模式的时尚性和概念的炒作性,致使其脱离实际,带来了发展的被动性。

四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规范化的方法

《GB/t16—1997术语规范编写规定》明确指出:“制定术语规范的目的之一就是协调概念、概念体系和不同语种中的术语”,术语规范化工作“应为每个标准建立相应的概念体系”,“概念的定义应能在某种语境中替代该概念对应的术语”,“概念的定义应以汉语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表达”,“不同语种所表述的定义应在内容上等同,并尽可能使用类似结构”,“应指出国际标准的概念体系与国家标准的概念体系以及不同民族语言的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如果一个标准对于某个语种有所限制或规定,应指出这样的限定”。以此作为术语规范化工作的准则,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建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术语进行规范化。

1充分利用与术语规范有关的各类原始资料,对术语的概念内涵形成清晰、全面的认识

这也就是说,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相关术语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尽可能全面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原始资料中梳理某一种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以及术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切实理解和把握这一术语提出的历史语境及其概念内涵的变化与特点。尤其是对于术语规范化的工作而言,相对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发达国家在定义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方面的先进经验,都值得我们充分地借鉴,而与之有关的各类出版物如专业词典、叙词表等工具书也对于术语规范化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在讨论“可持续农业”的概念时,首先要对与这个名词有关的资料进行梳理,即agricultureSustainabilityinChangingworldorder一书提出“农业可持续性”的思想,《丹波宣言》重申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此后“可持续农业”的观念与实践不断得到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当前我们所认识的“可持续农业”概念。从这种方法出发,我们能够动态地、历史地发掘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具体内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科技术语的精确性。

2运用语言学知识对术语的概念定义、内涵与外延进行语法分析,规范术语用词,统一术语界定

语言学知识是术语规范化的重要支撑,术语的命名和释义必然要在词汇、语法、语义等相关知识结构中完成。因此,以语言学知识为基础对术语的概念定义、内涵及外延做出分析,是实现术语规范化的必要步骤,而规范化的术语也必然要遵循汉语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规范。当前,科技术语的使用不可避免存在着盲目借鉴西方术语的缺失,不少名词来自外来词的音译,术语用词、词语搭配和概念表述都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通用性原则,从而造成语言的陌生化,为术语应用增添了阻碍。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术语应当按照汉语语法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来加以规范,如“精细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等从外来词中转译而来的名词都要坚持“约定俗成”的准则,将precisionagriculture、efficientecoagriculture等词译为符合汉语规范、且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精细”“高效生态”等。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词语构造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内部结构形式来看,是合成词中常见的偏正式。如“石油农业”“精细农业”“有机农业”“白色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术语,前一词素显然与后一词素“农业”属于同一义类。因此,这种构词法也就成为规范术语命名的一个重要前提。不仅如此,术语的概念内涵同样要根据语言学知识加以界定。例如,“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等概念都应放在语境论的前提下加以探讨,强调这些术语的语义离不开具体的语境,使其虽然在术语用词上与传统农业有所关联,但在概念内涵上又与后者形成了较大的差异,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术语概念的准确性和单义性。正因为这样,语言学对于术语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系统必然要以语言学方法为抓手建构起来。

3对术语进行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编纂术语手册,构建概念体系

在实现术语规范化的过程中,不同术语在词形、词义等方面的交叉、含混无疑为标准化工作制造了相当程度的障碍。正因为这样,对术语进行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才显得尤为重要。科技术语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由此导致的是不同术语的概念内涵往往相互联系,而新的术语又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这样的情形下,术语规范化工作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术语进行分类,按照术语的概念内涵及其主要特征来加以区分,从而形成相应的术语类型集合。因此,术语规范化的工作必然需要对术语作出比较研究,从内涵、外延等不同方面加以辨析。在此基础上,术语规范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编纂术语手册,按照术语的类型特点罗列其定义、概念内涵、基本特征等内容,从而构建起关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概念体系,清晰明确地呈现出相关术语和整个术语系统。

综上所述,对中国现有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规范化是一个影响农业活动的关键问题,对其进行规范是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标准化程度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术语学科学发展和术语规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术语规范化问题实质上是探讨和梳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相关术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完善术语的使用和农业知识体系的实践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靳明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40

[2]李军论中国当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研究之背景、意义与原则[J]上海农业学报,2011(3):51-54

农业概述篇10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关键是农业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农业的增长率。但是相关数据显示,农业技术发展方面缺少农业生产的高标准条件的匹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个单元发生了变化,其技术能力的创新和农业技术产业链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农业科技水平逐年发展和农业科技多层次的投资机制的产生,使农业生产出现了很多不能与市场需求同时进步的缺陷。因此,通过对农业生产对社会和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和贡献的分析,提出了有关农业生产的相关意见和途径,做出如下论述。

1国内与国外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概述

1.1国外对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概述

国外的相关学者认为,农业技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农业增长的关键。农业技术进步的模式与国家原有的农业资源先关,选择农业机械型模式的国家,大部分是因为国家的劳动力不足,所以选择机械的农业技术来代替昂贵的劳动力。农业技术的进步程度与市场的发展方向有不可割舍的关系,市场的多形式的竞争模式,能够促进农业新型技术的产生,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国外的农业研究专家发现,农业生产是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是促进农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1]。

1.2国内对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概述

国内的农业经济学的相关专家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制度与农业技术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国家制度是影响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农业技术的进步也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农业金融的发展可以为农业技术的提高增加投资的额度和力度,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的科学体系的建设是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农业体系中农业生产是农业技术发展的关键。

2农业生产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2.1农业生产业的金融服务和创新监管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周期长,其在发展进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及资金的投入量是巨大的。农业的技术创新在农业相关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由此,其不同阶段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的额度和性质都是不同的。农业生产在金融服务于农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进步的同时,进行资金支持的监管,确保农业技术进步的各个阶段得意顺利进行。

2.2农业生产中农业信息的整合能力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农业技术在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其农业中相关动植物主体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需要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产业部门进行沟通。农业生产中农业信息整合的平台可以为农业技术发展提供相关的技术信息和创新技术的支持,同时提供农业市场变化趋势的需求方向,从而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2]。

2.3农业生产中技术能力的转换和推广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技术水平下的农业技术能力的需求。农业生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的相关需求,使农业生产不断专业标准化,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加速创新技术投入现实农业生产的进程,实现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加强农业生产业对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策略

3.1制定支持农业生产也发展的相关政策

根据近期我国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生产产值仅占了农业生产的总产值的2.3%,其发展的规模较小。我国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关注农业生产要素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使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土地、融资等方面进行大力的支持,促进农业生产能具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对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

3.2新型农村制度的建设

新型农村制度,新型的城镇建设和土地流转的新模式,是农业生产业发展的关键。农业适度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是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农业生产会向聚集型模式发展,使农业的产业链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转型,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3.3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也在逐步的发展。各级政府要紧追国家的发展方向,要积极学习和吸收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明确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的重中之重。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的教育和农业技术信息的分享平台。同时,加大对农村的金融的资金、信息和生产流通行业的建设,加强对农业金融服务行业的监管能力,促进农业生产产业链的形成,加快农业技术发展的步伐[3]。

4结论

国家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家粮食产量的提高,而决定国家粮产量的关键因素即是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是提高农业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生产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农业技术的进步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关键。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概述和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内容的论述,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的策略。希望通过阐述,为农业生产的相关部门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方面提供借鉴。

作者:黄巧玲冼承斌单位: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农业局

参考文献:

[1]尹雷,沈毅.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J].财贸研究,2014,6(2):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