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十篇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十篇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3:04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篇1

关键词:医事法;卫生法;概念比较

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4.229

1相关理论概述

1.1医事法概念。医事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制定法律规范,以确保公民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1]。医事法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医事法主要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各种医事法律;广义的医事法主要是指对社会上的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卫生服务部门关于医疗具体事项的法律规定,确保公民的健康权益不受侵害。医事法涉及医疗行为、医患关系、医疗事故、医疗责任等。

1.2卫生法概念。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卫生法,只有关于卫生法的医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卫生条例规定。卫生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卫生法规定主要涉及公民、法人、医师任职资格、卫生管理体制以及社会其他卫生活动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与处罚,是我国卫生监督部门的主要法律依据。例如食品安全法、空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2医事法与卫生法概念比较

2.1词义比较。通过对医事学与卫生法的概念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出,医事学与我国的民事法、刑事法等专业的法律学科同属一类。医事学是指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事务的具体规定,是对医疗行为、医疗责任实施的法律规定,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从而推动医疗安全,避免医疗事故,不属于保障人类健康生存环境范畴。而卫生法的概念主要是对公民、法人、医师任职资格、卫生管理体制以及社会其他卫生活动的权利义务进行规范与处罚,是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的法律规定,卫生法是医事法的重要体现。对于“卫生”一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人们对“卫生”的理解是防卫生命安全。现如今,“卫生”一词的解释是“预防疾病,改善生存环境和生理需求,确保身体健康”。从卫生的词义上我们可以总结成为通过对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健康防治,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规定确保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公民健康权益不受损害。从词义层面上来讲,显然“卫生”的范畴大于医学的范畴,医学事物成为组成卫生事物的一部分。但是从法律层面上来说,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确保公民的身体健康,但是卫生法是对医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卫生条例规定,属于医事法的一部分。针对医事法与卫生法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医事法与卫生法内容比较。卫生法的概念,决定了卫生法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是对疾病的预防、健康环境的维护、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法的一些规定已经不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根据医事法的概念,可以得出,卫生法是组成医事法的重要部分,医事法包括卫生法,医事法的内容范围更加广泛。目前社会各界学者对于医事法和卫生法的概念仍然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很多学者认为卫生法比医事法的内容涵盖广泛,医疗事务只是局限于医疗活动和医患关系之间的法律,对于卫生法而言,卫生不仅涵盖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其内容还包括医疗、药品、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防治、卫生安全规定等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相关的一切活动[2]。但是无论是医事法还是卫生法来讲,其主要目的和任务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3医事法与卫生法发展探析

3.1健康利益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身体健康是没有疾病,身体健康是生活的更高标准,身体健康是每个公民都应享有的权利[3]。首先,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这就要求必须通过科学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对患有疾病的病者运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健康诊治,诊治过程中所发生的医疗行为活动,也就是医疗事务。健康不仅是指身体的健康,也是精神健康。所谓精神健康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生活质量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环境主要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活质量主要是指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卫生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中很多不成熟的因素,这就要求卫生法对社会中存在的影响公民身体健康的因素做出详细的法律规定,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卫生法的规定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适应健康利益发展要求。卫生法涵盖的法律规范比医事法广泛,凡是关于影响公民身体健康的社会因素都属于卫生法范围。

3.2法律实务发展分析。从法律实务方面来说,我国的食品、药品问题导致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健康危害,通过医事法解决显然不可能,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这些都是社会问题,无论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多么高超,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卫生法做出强制要求,规范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健康安全隐患,规定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三废排放标准,督促企业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不受侵害。从法律实务发展的趋势分析,卫生法在保障人民健康权益中作用重大。

4结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主体和患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医事法和卫生法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医事法与卫生法的概念,对两者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探析。只有加强卫生法的法律监督,正确理解医事法的法律规定,才能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莫洪宪,刘维新.医事刑法研究论纲[J].现代法学,2011,06:107-115.

[2]张彩霞.全球卫生法:全球卫生治理的新趋势[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10:60-66.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篇2

论文关键词:城市,人口将康素质,亚健康,对策

国民健康指标是衡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把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实施人口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并提出“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施全民健康工程”的口号。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帮助的城市。开展健康城市最重要的特征是使政府、群众、志愿者们通力合作,关注城市的健康,并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处理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城市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环境和健康状况。目前,建设健康城市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目标,而人口健康是健康城市的首要指标。因此,对人口健康素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口健康素质的科学内涵剖析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之初(1948年)便在其宪章中对健康下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满(complete)状态。1989年wHo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新标准,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这就是“健康四维“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多维健康概念不但在学术界,而且也在普通人群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健康作为一种完美的境况更应看作是一种理念和追求。健康是多维的,亚健康也必然是多维的。目前,对亚健康状态尚无一个公认统一的定义和判断,国内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世界亚健康学术大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亚健康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起草小组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最新概念。其概念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的诊断标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亚健康状态的界定标准:

①排除疾病源因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②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病前状态(中间状态)。

③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④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二、人口健康素质的结构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理想状况”。由此可见,没病、没痛、没残障,准确来说并不就等于完全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上的良好表现同样是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虽然给出了健康定义,但问题是如何解释健康?什么状态可以视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理想状况”。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到底何为健康,按健康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如果把人体的健康水平用一条直线来表征,健康与疾病可谓是直线的两端。健康到疾病之间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1 个体健康水平一维表征图

如图1所示,个体健康水平除了疾病、健康两个状态以外,还有第三状态--亚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全球调查结果告诉我们,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疾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999年,wHo宣布:亚健康与艾滋病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敌人。目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已把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疲劳、肌肉疼痛、失眠等)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法国把亚健康视为“人类的新传染病”。我国近10年才开始重视和关注亚健康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与日俱增的情况。初步调查显示:高级知识分子、企业家、艺术家的亚健康发生率高达70%以上;城市中新兴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it业、新材料业、广告设计、新闻及行政机关等行业或部门人群中高达50%;步入中年的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接近50%。当前国民亚健康问题加剧,全国老龄人口快速增加,急需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宣传疾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知识,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亚健康防治,关注健康长寿。

本研究对通过对亚健康状况情况进行的大样本调查,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人亚健康测量问卷》,人口健康素质可以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等三个维度来考察,具体见下图:

图2:亚健康问卷结构

三、提高城市人口健康素质的对策及政策建议

(一)建立动态的心理监测预警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快速建设期和发展期,我国大中城市也同时迈入了“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高发期,尤其是经济发达沿海城市。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做好心理健康,必须建立一个反映灵敏、准确的心理监测预警系统,应对个体及群体心理危机的发生。

1.建立专门的心理监测预警机构。

由点及面,由上至下,层层铺开,为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有效地协调多个单位和机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性医院、公共卫生机构、120、110、热线电话、学校、妇联、青年团、老年人团体、媒体和其他机构;在居委会、社区街道、城镇等部门,由公共卫生医疗部门设立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或专人负责心理监测预警,从而在整个社会编织起一张生命健康的安全保护网络。

2.加快队伍建设。

一方面,政府要整合现有资源,从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进行人员选拔,建设一支由心理学专家、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及精神卫生控制工作人员组成的心理队伍;另一方面,支持现有人员提升素质,并加快选拔和培养有志于心理工作人员的力度;第三,向不同类型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建立心理监测预警的信息队伍。

3.加快制度建设。

逐步完善和健全社会心理监测预警的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干预活动的有效进行。尤其对于危害程度较深的突发灾难事故的心理干预,更需要制订周密科学的应急方案,明确宣传部、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交通局、气象局、民航局、安全生产监管局、铁路火车站、科协、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完善的配套的应急机制。同时,对已经接受心理监测预警介入的人员进行心理动态跟踪。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媒体和其他方式获得公众对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的支持,提高公众的精神卫生意识,促进有心理问题的人尽早寻求帮助。通过建立医疗、卫生、公安、教育、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救助网络,设立专门网站,定时通告社会注意和帮助高危人群。特别针对压力巨大、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行业,通过讲座、培训、辅导等各种措施,提高心理监测预警的覆盖面。同时,要树立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理念。思想上,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认识理解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对象上,要面向全市公民;策略上,要立足预防为主;方法上,要坚持教育性、系统性、常态化。

5.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心理监测预警,必须动员各方的力量,构筑全方位、多途径工作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市政府—危机干预专家指导小组—社会各类基层部门”等立体网络。

6.提高危机干预的效果。

在危机干预时,需不断评估干预措施是否产生了预期效果,以便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做出调整和修改,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周期性的开展“心理体检”,将其纳入健康检查体系

通过定期体检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与习惯。不过一个人的健康实力与健康管理范畴还不止于此。wHo关于健康的定义,除了生理健康,还有心理与社会适应力水平,而这两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与健康实力。

因此,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工作压力、情感困惑、抑郁等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主要“心结”。而一些压力和情绪长期得不到舒解则可以导致躯体化症状:如腹痛、胸闷、背部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种食物、气促、心悸、头晕、等症状。有调查显示,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超过半数并未见生理性病变,而更多是心因性疾病。因为心理状况隐藏在内心,人们只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却很少像身体状况那样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项调查显示:全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调查局部地区各类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在14%到17%。然而,实际上到医院就诊的比例,远远低于发病率。

生理体检是为了能够主动掌握身体的情况变化,对可能发现的问题及早治疗。“心理体检”也一样,许多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也具有生理疾病所常有的“潜伏期”,如果尽早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及早发现,则可以防止心理问题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且有利于生理功能的全面健康。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内有一种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力量,即良好的情绪的力量。70%的病人只要消除了恐惧和忧虑,病就会自然而然地痊愈;98%以上的疾病会因为心情愉快而出现明显好转。

心理体检并不是生活中的奢侈品而是如跑步、健身一样是日常就可以进行的基础服务“心理体检”应该定期或者根据个人情况不定期地进行,从大健康的概念出发,整合考虑躯体、心理与社会适应因素在健康中所起的作用,在身体体检的基础上,加入心理体检。

(三)增强身心健康的保护因素,减少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

1.危险因素

凡引发人们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被称为危险因素。如:治安不好、居住环境差、文化氛围不好等。

2.保护因素

凡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因素被称为保护因素,如幸福感、对市民的认同水平等。

(四)加强身心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行为改变。诚然,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是艰巨的、复杂的过程。许多不良行为并非属于个人责任,也不是有了个人的愿望就可以改变的,因为许多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受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卫生服务等影响,更广泛的行为涉及生活状况,如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工作条件、市场供应、社会规范、环境状况等。因此,要改变行为还必须增进有利健康的相关因素,如获得充足的资源、有效的社区领导和社会的支持以及自我帮助的技能等,此外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改善他们的健康,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所以健康教育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六)建立城市健康促进计划

健康促进的概念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宪章》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这一定义表达了健康促进的目的和哲理,也强调了范围和方法。

《渥太华宪章》并提出了健康促进的五点策略,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超越了保健范畴,它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使他们了解他们的决策对健康后果的影响并承担健康的责任。

1.健康促进的政策由多样而互补的各方面综合而成,它包括政策、法规、财政、税收和组织改变等。

2.创造支持性环境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对健康采取社会-生态学方法的基础。健康促进在于创造一种安全、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任何健康促进策略必须提出:保护自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

3.强化社区性行动健康促进工作是通过具体和有效的社区行动,包括确定需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做出决策,设计策略及其执行,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核心问题是赋予社区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4.发展个人技能健康促进通过提供信息、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活技能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群众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并做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卫生部门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临床与治疗服务而必须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也要求更重视卫生研究及专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变,并立足于把一个完整的人的总需求作为服务对象。

综上所述,健康促进的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完整,因为健康促进涵盖了健康教育和生态学因素(环境因素和行政手段)。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结果。健康促进是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郑康生,汪晓阳.人口健康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教育[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张彦军.增强知识分子健康意识的现实意义[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38-40.

[3]陆永庆.“英年早逝”与高校健康教育[J].体育学刊,2002(4):412-415.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篇3

“健康中国战略与卫生基本法立法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社会法室召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西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光明日报》报社、《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健康报》报社、《中国医药报》报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与会。

“健康中国”战略、卫生改革大背景下――基本医疗卫生法的立法定位

a方:“大健康”当下立法,推动“健康中国”战略

讨论1卫生立法范畴和功能:医疗卫生法pK“大健康”法?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刘继同――跨出医疗立法,着眼“大健康”立法

2004年我曾提出过“卫生国策”的理论。2012年前原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健康中国2020'’研究报告,时至今日,“健康中国”已成为国家战略,卫生政策上升为国家基本“国策”,标志中国进入“大卫生时代”。当前,基本医疗卫生法的立法非常紧迫、意义深远。同时,“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对改善国家形象也意义重大。从卫生基本法的立法意义来看,是因为现在虽已制定大多数卫生技术性规范依据和医改文件,但还缺失与医改相配套的立法。

再一个问题是立法的理论基础,目前医疗改革的基础是卫生经济学,这导致一个核心卫生政策问题:健康照顾的责任主体是市场,而不是国家。2008年我提出我国应建立“卫生财政学”学科体系,研究卫生费用由谁担负,担负主体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等问题,这个理论基础非常重要,过去医改之所以失败就在于理论基础出现偏差。还有立法方略的问题。由于卫生问题较为专业,因此在各种卫生立法中,外界的参与相对较少,以前过于强调医疗,但我们还需要一个“大健康”的概念,以配合“健康中国”战略,在观念上应当侧重预防、侧重公共卫生;同时关注康复、临终关怀等一直被忽略的重要健康问题,与此相关的安乐死的立法问题也应当纳入健康法的范畴当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江宇――卫生立法宜采取综合性“大健康”视角

“健康中国”概念的提出适逢其时,目前该概念已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我认为原因有很多: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增长乏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医保制度不健全,居民看病负担重。当前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日益攀升,一个人发生重大疾病,就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一些本来没有多大负担的家庭,可能会因此陷入巨大的债务之中,阻碍消费、投资和人力资本的提高。二是为了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近些年医患冲突已经表现为较严重的社会矛盾。三是涉及发展方式的转换。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在疾病谱上却体现出发达国家的特点,城镇化、高消费、高资源消耗等都可能产生疾病影响;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发展方式不健康,都会转化为医疗卫生系统的负担。所以,“健康中国”战略不仅是卫生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都需要解决和弥补的发展中问题。

“健康中国”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我看来,“健康中国”绝不是“医疗中国”,不能把“健康中国”搞成“健康服务业”,把医疗问题等同于看病吃药。未来无论是制定法律还是政策,“健康中国”战略应该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最小的层次,即健全医疗卫生体制,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二是建立有利于健康促进的大卫生体制。医疗卫生对维护人的健康的作用是有限的,可能也就是起到10%~20%的作用,重要的是文化、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休息、城市布局、交通布局、产业布局是不是符合健康的需要,这需要以国家的综合治理、预防性政策为主导,这个原则需要体现在卫生立法里面。横向来看,卫生立法比教育立法更具有综合性。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卫生法学系副教授刘兰秋――基本法制定应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国情

从世界各国的卫生立法情况来看,做法都不一样。除了日本制定有《肝炎对策基本法》《癌症对策基本法》等之外,域外各国的医疗卫生领域尚未见到直接以“基本法”命名的法律,但如果将基本法理解为该领域具有全局性的、规定国家、政府、医方、患方及保险等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责任的规范性文件,那么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法律,如英国《国民保健服务法》、法国《关于患者权利和保健系统质量的法律》以及《关于公众卫生政策的法律》等。这些法律中并非只是规定纲领性、政策性的内容,也规定了很多具体性、实质性的内容。在立法内容方面,目前国际上只有保加利亚等少数一些国家制订了内容比较全面的健康法(Healthlaw),这里的“health”,可以指“卫生”,也可以指“健康”,我认为是指“健康”。保加利亚的健康法规定得很详细,不仅有患者权利和义务,从业人员的权益,还包括献血、医学教育、食品安全、营养、劳动卫生等问题。另外,南非、匈牙利也有健康法(Healthlaw),但相对聚焦于医疗问题。

我国制定基本法应结合国情,现在适逢国家提出“健康中国”战略,肯定需要制定有利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法律。而“健康中国”战略就是要保障公众和患者的健康权,至于如何保障,在立法上可以充分探讨,但期望通过一部法律来承载“健康中国”战略是不现实的,需要多部法律来保障。对基本医疗卫生法,既不能持法律万能主义,也不能持法律虚无主义。

讨论2.定名、定责任主体:卫生基本法pK基本卫生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卫生领域的基本法要涵盖健康

作为卫生领域的根本大法,这部法律首先应高于各部门的具体业务工作,具备宏观视角,规定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定位、基本价值、基本框架。政府、社会、个人都是医疗卫生领域的参与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都要明确,但政府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着重明确政府责任。具体而言,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科学制定法律的名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定的名字是《基本医疗卫生法》,而不是《医疗卫生基本法》。需要明确的是,究竟如何为一部法律定名,最重要的是要考察一下这部法要解决什么问题。目前我国确实需要制定一部卫生领域的“基本法”,而不是解决“基本医疗卫生”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根据医改给出的概念,“基本医疗卫生”就是常用的药品、常见病、基本的医疗保障,这只是健康里面的一部分,远远不能涵盖健康问题。因此,首先要强调立法的目标是制定卫生领域的基本法,它应该涵盖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公平路线、人人享有”,这也是宪法第45条的具体化,以弥补宪法这一条缺乏可执行的法律,缺乏可诉性的不足。

从立法目标来看,法律的名称宜确定为《卫生法》或者《国民健康法》。目前确定的名称《基本医疗卫生法》容易引起误解,即认为这是一部规范“基本医疗服务”的法律,而不是医疗卫生领域的“根本大法”,所以,如果仍沿用“卫生法”一词的话,宜改为《卫生法》。那么,是叫“卫生法”还是“健康法”好,需要在立法难度和效果之间做一个权衡。健康的范畴远远大于卫生,从终极目标来说,应该叫《国民健康法》,不仅涵盖医疗卫生工作,还应该涵盖各个部门、领域和健康有关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工作、教育等影响健康的领域。但这样做的话,摊子铺的太大,立法的难度和时间可能更长。如果名字叫“健康法”而内容上主要是医疗卫生,又会导致两张皮,名不副实。所以,如果短期内无法制定一个能够涵盖一切健康相关领域的法律,还是不宜用“健康法”,而是用“卫生法”为宜。

第二,应从政治上明确卫生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在法律的前言或总则部分提出,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民健康协调发展,国民健康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当人民健康和其他发展目标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当有优先发展健康的制度安排。《教育法》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要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卫生法至少也应有类似甚至更高的表述,因为从国际上看,多数国家都把确保国民健康权写入宪法,作为基本人权和国家的基本职责,卫生保障的是生存权,是最基本的公民权利。

第三,明确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原则和目标。目前医改也提出了一些原则,但是大多数还是从部门工作的角度出发的,而没有回答“整个医疗卫生体系要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比如,“保基本、强基层”,“政府管基本、市场管非基本”,这些话在原则上都是对的,但是,保基本怎么算保住了底线?基本和非基本服务之间是什么关系?综合起来要实现什么目标?如果仅仅是各部门碎片化的出台一些政策,谁都没有责任对总目标负责。政府为“保基本”确实花了不少钱,但是由于大医院仍然在扩张,不断从基层虹吸资源,最终群众的负担仍然是上升的。那么,谁来为“群众负担上升”这事负责?这就需要在卫生“基本法”中,对于医疗卫生体系的总目标作出规定,至少应当包括:国家保障人民健康水平随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居民医疗卫生负担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降低、缩小地区和城乡之间健康水平差距、保障人人能享受可负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消除因病致贫和返贫现象等。有了这些硬约束,才能倒逼具体的政策落实。应该充分总结新中国的历史经验,充分体现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面向全民、卫生工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思想。

第四,明确中国医疗卫生制度的基本框架。目前,对于中国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采取什么保障模式、服务模式?公立医院要不要办、办多少?要不要基本药物制度?医务人员的薪酬如何确定?等等问题,都还存在不同看法。卫生基本法就是要给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画个像”。像《教育法》的第二章就是“教育基本制度”,规定了“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并且详细规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教育督导制度等,统称“教育基本制度”。类似地,医疗卫生领域也要有几个基本制度,像基本医保制度、基本医疗服务制度、公立医院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采购制度等。像公立医院制度,起码要写几条,明确公立医院的出资责任、资产属性、职责定位,以便为将来制定公立医院法或者管理条例提供依据。再比如社会办医,在目前我国还没有《非营利组织法》的情况下,在卫生法里先明确如何对非营利性医院财务进行管理,杜绝分红行为。

第五,明确政府责任和法律责任。保障居民健康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既然规定了权利义务,就一定要有问责机制。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将卫生发展作为政府执政的主要目标之一,并形成了强有力的问责机制以保障卫生发展目标的实现。政府责任最主要的是投入责任、监管责任。我国财政卫生投人占财政总预算的比例仅有6.4%,而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分别为13.3%、11.5%、9.8%、10%,还远远不足。即使不像教育法那样规定具体比例,但也要确定一个基本原则。同时要明确问责主体,按照《宪法》45条,如果一个政府不能在公民生病时给予有效帮助,实质上是违宪行为,应该有程序,让患者可以提讼,否则落实政府责任只是一句空话。

第六,明确信息公开和信息披露。医疗领域的信息披露,是规范医疗卫生行为的有力手段。比如,公立医院的收支信息、医保基金收支信息、药品采购和使用的价格、数量、厂家、品规等等,药品的出厂价是多少,采购价是多少,医院用了多少药,用了哪个药厂的药,都要向社会公开,这就会使一切灰色利益无所遁形。医疗卫生是公共事业,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一切非盈利机构的财务信息都应向社会公开,这是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卫生法学系副教授刘兰秋――不拘泥于“基本法”表达,我国急需高位阶法律

从域外情况来看,只有日本、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有在某一法律领域制定基本法的法律传统,如日本法律体系中有《教育基本法》《农业基本法》《科学技术基本法》《环境基本法》等诸多冠之以“基本法”之名的法律。而且,日本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讨论制定医疗基本法的问题,社会各界对于制定医疗领域基本法的必要性也已达成广泛共识,他们认为要解决日本医疗领域面临的四个难题,即保障患者权利、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充实医疗提供体制以及维护全民保险制度,就必须制定医疗基本法,但日本至今没有出台这部基本法。韩国也有《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社会保障基本法》《食品安全基本法》等直接命名为“基本法”的法律。除了日本和韩国,法国也有些法律中冠名“基本法”,如法国的“国内交通基本法”(Loid’orientationdestransportsinterieurs),该法规定了交通政策的基本方针。除此之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名称中并不体现“基本法”一词。就我国的情况而言,除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之外,我们很少在某一个法律领域制定一部直接体现“基本法”一词的法律,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讨论的制定医疗卫生领域基本法的问题应该是就这部法律的制定主体和效力层级而言,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制定通过一部在效力上仅次于宪法但高于普通法律的“法律”,也就是“基本法律”。这个“基本法律”不同于日本、韩国和法国这些国家中直接冠名“基本法”的法律,不能只规定大的原则和方针,而应就具体内容作出规定。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重视,虽然我国和日本都在讨论制定医疗卫生基本法的问题,但所面临的国情有所区别。日本现行的医疗卫生法律有100多部,法律规定比较详细,如仅就医疗保障问题,就有《健康保险法》《国民健康保险法》《护理保险法》等多部法律。我们现在虽然有十余部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但医药卫生法的位阶比较低,尤其是欠缺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一部高层次法律,很多问题缺少法律的明确规定。

山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带头人孙淑云――比之基本法,基本医疗卫生法更具实操性。

从战略角度谈,究竟是制定医疗卫生基本法还是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法?如果是医疗卫生基本法,就是调整医疗卫生活动的基本法律,但医疗卫生活动的领域很广,包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健康教育、医疗保障,每个具体领域又很复杂,包括法律结构、法律关系性质、政府责任等都不可同日而语。对此若要制定基本法,制定原则性的条规非常繁复,很难设计,难以操作,不客观,不实际。

而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法则比较实际,它本身也是一个体系,2009年的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四个领域、两个逻辑层面:即各种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各个层次服务的法律。

因此,基本医疗卫生法体系有两个:第一个逻辑层面是组织法,包括公共卫生机构组织法,公立医院(非盈利医院)的组织法;营利医院组织法,药事企业法,各种相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机构、以及健康教育机构等的组织法。第二个逻辑层面是基本医疗卫生法律体系,具体包括5个方面的法律:一是公共卫生法律,目前立法较多,纯公共产品,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立法相对简单;二是初级卫生保健法,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作为准公共产品如何提供,提供的方式,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个人责任如何分担,政府如何治理,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院怎么建设,怎么投入、怎么免税、怎么提供低价服务,这些机构与民众的法律关系性质如何定位等;三是医事服务法,属于民事法律范畴,与初级卫生保健法不在一个范畴。四是药事监管法;五是医疗保障法律,内部有医疗救助法律、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基本医疗福利法律等。现在最缺的是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法和医事服务法。这样的体系每一部分都有其逻辑和独立的调整对象,都有其保障的独立法律权利,这样的法律规范设计较为容易,共同组成基本医疗卫生法。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刘继同――福利性oR公益性?定性决定责任划分

现在医改总在提“基本”,但是一直没有界定清楚,没有回答什么是“基本”,别的国家也不这么表述。我建议,需要制定的法律就是“健康法”,先制定出来再说,至于虚实怎么结合,那是下一步的事。

卫生立法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界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性质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界定医疗卫生是福利性,还是公益性。20世纪50年代,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医疗卫生是福种l生的,财政部、卫生部经过调研最后明确了这个性质。改革开放后,1997年第一个医改方案将医疗卫生的性质改为双重属性,即公益性和福利性。但是,公益性和福利性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公益性的责任主体是模糊的,谁都可以是公益的,市场、社会都可以,只要是“利他”的都是公益性的。福利的性质却非常清楚,100%是国家责任,尽管提供方式可以是市场的,即“公共产品属性,私人提供’的现象。

两个性质的界定和区分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性质决定责任划分,相关责任划分和承担形式均来自于定性。以精神卫生法立法为例,也没有界定精神卫生服务是什么性质;第二个问题,需要对制度框架立法和对服务体系进行概括和安排;第三个问题进行原则性立法,需要明确大的原则应该是什么,而不是特别具体的微观服务的立法,因为微观立法是技术性的,医疗卫生界以外的人很难说清楚,也不是法律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世界各国卫生制度当中的很多弊端在我们的体制中都能看到。我们需要对医疗卫生重新定性,包括很多西方国家的学者都将医疗卫生事业定性为福利性事业,只不过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有市场机制。美国学者介绍,总统奥巴马推行医改5年来,美国健康公平性大大提升,医保几乎达到全覆盖。站在“国家问题诊断”的角度来看,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化太严重,现在有必要回归其福利性,而不是公益性本质属性。

另外,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关于福利问题,全世界只有我国采用的是“社会保障”这个概念,而不是“社会福利”这个概念,这跟世界上多数国家不同。国际劳工组织所定义的“社会保障”只是个小概念,等同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遗属津贴,其他东西都涵盖不了。我们现在对概念的认识很混乱,把“社会保障”作为包括所有福利项目的大概念,这在对外宣传上也有不好的影响。我们需要走向“福利国家和福利社会”,国家需要承担基本福利责任。为什么现在老百姓没有改革获得感,最大的原因就是很多问题由个人负担,包括医疗教育、二孩养育等,学者的立足点应当高于行政人员、高于实务人员,站在普适性发展规律的角度,为了国家最高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来考虑立法问题。

我国能否避免福利国家发展道路?我认为必然要走向福利国家,但不同于西方的福利国家,我国可以有自己的模式。如果连医生都解决不了自己的健康问题,那么我们所建立的制度就存在问题了。我们建立医疗卫生制度的目的是实现健康福祉,而不是功能异化。医疗领域容不得半点市场因素,这是国际上很多专家早就论说过的。著名医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认为,医生不能在公开市场上出卖他的劳动。政府应该做它需要做的事情,承担起很多责任,医疗卫生领域最为典型。

讨论3.原则性立法,还是技术性立法?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卫生法学系副教授刘兰秋――纲领性法律和微观小法同步推进,适时修订

我的看法是:在我国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首先,要明确制定的法律是宏观、纲领性的还是部门性的,这二者实际上并不排斥。医疗卫生是一项涵盖医疗、公共卫生以及医疗保障等诸多内容的社会事业,期望以一部法律对整个医疗卫生事业进行提纲挈领的规定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尝试制定统领性的卫生法,但当前的立法重点应该是遵循“精细化”的路径对医疗卫生领域进行分门别类的法律规制,因为现有的十余部卫生法律不够用。以医院管理的法律为例,目前只有一个《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几十年来的医改实践中,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在效益和公益之间有所摇摆,这需要法律来解决和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医疗卫生是一项事关全国亿万百姓包括广大医务人员安康幸福的事业,关乎国民的生命健康权以及医务人员执业权利的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或多或少、或近或远地会影响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命运与福祉、生命与健康,对于这样一项重要事业应尽快纳入法治轨道。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有很多重要问题都需要立法规范和保障,纲领性立法与部门性立法应同步推进,只要实践需要,就应当推进制定各个具体医疗卫生领域的小法。

其次,医疗卫生法律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法律自身也要求与社会生活相契合。这就要求遵循“静态性立法”和“动态性修法”的原则对待医疗卫生立法工作,使得法律具备与社会生活共同生长的机能。未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将会遇到新的发展机遇,同样会面临新的挑战与矛盾,如何通过法律的修改使得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问题依然在法律的规制之下,是必须要考虑的。我们现有的十余部医疗卫生法律往往存在“稳定性有余、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所以应高度重视法律的修改工作。这几年法国、德国一些国家除了制定了很多部有关医疗保险、健康促进以及医疗伦理方面的法律,这些国家医疗卫生领域的法律修改也是立法常态。

山西大学法学院民法和社会法讲师曹克奇――卫生立法目标应定位于基本法

在法律位阶上,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存在一种位阶,称之为基本法。基本法的功能在于避免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的落差过大,因此,需制定基本法,再以基本法为基础,制定该领域具体事项的法律。从内容上看,基本法是规定特定领域的立法原则、架构、主要内容和基本事项等,又被称为政策立法。我国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就是典型的劳动基本法,之后又陆续制定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普通法律。现阶段,我国卫生立法的目标应定位于基本法,规定卫生立法的基本原则、架构、主要内容和具体事项,并逐步制定完善规范具体事项的普通法律。

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文勇――基本法制定,更应着眼于基础

健康问题涉及各个领域,需要各领域的条件和环境作为支撑,同时,健康问题也影响各个领域。“健康中国”战略确实非常重要。我国《宪法》规定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也是党的“五个全面”方略之一,因此,宏大的战略应当有战略性的法律相匹配。现在新一轮医改进人深水区,这个“深”不仅仅指细节,在我看来更是指关键性问题、影响重大的问题、方向性问题,这些问题是具体立法解决不了的,但是问题总要解决,那怎么解决?以往的解决方法是政策性的,效果如何?我们看到,有些改革措施推行不下去,有些措施到了基层就变味,有的地方措施五花八门,还有些改革有权无责。这些问题表明,依靠政策推进改革的方法并不理想,如果缺乏统一的、有贯彻力和执行力的法律,那么改革难以保障,依靠法治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个必选项。

我国的卫生发展不仅是改革的问题,也不仅是医药卫生的问题,而是国民健康问题,其错综复杂,牵涉面广,彼此互动,既可能相互牵制也可以相互促进,这就决定了医药卫生范围以外的很多内容也应纳入到卫生立法中来,否则难以解决医改的条件性、关联性问题,改革难以彻底,所以,这样的立法必定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不限于医改范围。

改革和发展,看点是“旨意”,而不是就事论事。立法范围是宽还是窄,这不是个意愿问题和价值判断问题,而是科学规律问题。任何立法都应当是科学的,应当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和社会科学规律。制定基本法,并非说法律名称一定要带“基本”两个字,而是说它应该发挥基础性的功能。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李志强――卫生基本法应倾向于原则性立法

健康中国战略是个很大的概念,其法律保障必然是一个很庞大的法律体系,如果要对健康所有的因素进行法律调整、整合到一部法律里面,这是不可能的,除了医疗卫生之外,还有食品安全、污染治理、生活方式等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甚至国外一些卫生法研究中也将意外事故等都纳入到卫生法中,范围就太大了,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内,没有必要把这些边缘的内容考虑进来。

具体说到卫生基本法的规定,我倾向于原则性立法,原则性或授权性的规定应该多一些,因为确定法律标准既不能高也不能低,只能原则一些,把党和国家的一些卫生政策转化为法律。

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申卫星教授――应制定一部医疗卫生领域的基本法

卫生法的立法调整范围涉及一些概念问题,如卫生和医疗的差别,医疗的范围比卫生要小,卫生至少还涵盖公共卫生。有专家提出采用大健康的概念,特别是“健康中国”战略本身就是从部门规划到国家发展战略,其意义重大,也有助于国家形象的提升,但是此次立法则要从现实出发。

大健康概念比卫生概念还要大,在国外,如伤害预防、职业安全、环境卫生、人口甚至一些健康文化因素等都属于健康范畴。比较起来,健康、卫生、医疗、基本医疗,四者之间的外延逐渐递减。基本医疗是最低限度的保障。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会议提出过这个问题,到底是基本医疗卫生法还是医疗卫生基本法,“基本”的限定对象是什么?如果是框定基本医疗,那么范围就比较窄了。

我认为医疗领域缺乏一部基本大法,它应该是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宪法,医患关系是最基础的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人离不开医院,从出生到死亡,这么重要的社会关系却处于法律保护范围之外,没有一部基本法来调整,显然是不周到的。对比教育领域存在根本性大法,医疗卫生领域也得有这么一部。

怎么看待将要出台的基本医疗卫生法与既有法律的关系?出台基本法的好处包括:单独立法容易造成法律价值不统一,内容上会有缺失甚至冲突等。这实际上反映了对概念的认识,甚至反映了如何看待医疗卫生的性质,到底是公益性的、福利性的还是商业的、消费者的?性质反思对立法很重要,这直接涉及国家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任务,包括投入、覆盖人群的范围,都会受到影响。这几个问题连在一起,现在看来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结论,医疗卫生基本法和基本医疗卫生法两者问有很大差别,下一次还需要再明确。

关于立法,有理想和现实两种态度。冷静理性的看法是,如果希望通过一部广义卫生法,把医疗、卫生、环境、意外伤等问题都包括进去,是不现实的。另有观点从立法技术角度出发,提出全国人大定的名称是“基本医疗卫生法”,要改成其他的名称不现实。目前的这个名称也是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人大前后经历了几次变化,其他版本多方面认为很困难,所以最后才定为现在的名称。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篇4

关键词:生殖;健康咨询;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健康或亚健康的育龄人群。因此,如何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深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内涵和拓展服务领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而我国从事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相关人员的心理卫生专业知识有限,难以对服务对象的身心症状及时识别和干预。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构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这一交叉学科。现就构建该专业的意义、可行性、理论知讽体系、专业模式、相关的身心疾病的分类、诊断、咨询和治疗体系,技术服务平台的标准、技术服务常规和管理规范等进行探讨。

1构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意义

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成为健康的新标准。正是这一新标准的推动下,生殖健康作为人口、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其主要任务是为生育调节、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性心理和行为及其他与生殖活动有关的各种躯体/精神亚健康状态或疾患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全方位服务。与此同时,随着传统医疗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社会心理因素在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也日渐深入,促进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向更深层次发展,拓宽了服务领域,也将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在涉及为健康和亚健康育龄妇女的优质服务方面提供全面的医学信息支持。

2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基本概念

生殖健康的概念: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的框架内,生殖健康指的是,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相关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适。

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概念:运用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理论技术及与生殖健康相关学科知识,对生殖及相关活动中出现的身心反应或症状给予医掌心理咨询和综合干预治疗,改善心境体验、消除情绪症状、调整不良认知和行为,以提高身心健康/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

3构建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现论基础

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应用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精神卫生学的内涵已远远超越传统精神病学所覆盖的范围,例如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或抑郁症发作)、各种焦虑障碍(焦虑症、惊恐发作)、躯体化障碍(慢性疼痛)、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失眠症)、适应不良(短暂抑郁反应)、应激相关障碍(心因性反应)等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轻性心理障碍给予高度重视。现代精神卫生学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依照精神(心理)症状学与生物学统一的观点,以感觉、心境、认知和行为等心理过程为基础,使用现象学的方法描述精神和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临床相),应用心理评估检测技术,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了标准化分类与诊断。

现代医学心理学和身心医学理论认为,身心疾病患者常有特殊的生物易感性和心理社会易感性。从生物易感性来讲,不仅指躯俸免疫力下降,还包括遗传、发育和脑结构/功能(包括神经环路以及神经元突触、受体、递质等)的易感状态,并表现为感觉、心境和认知行为的异常现象。从心理易感性来讲,身心疾病的发生多由需要与动机的内心冲突和不良的认知模式所致。当外在环境不能满足个体的内部需要,或动机在实行过程中受挫时,就会出现内心冲突,导致与应激相关的身心疾病发生。在此过程中,负性认知模式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易患身心疾病的人常常做出不现实的评估与认知,以致出现不合理、不恰当的反应,这种反应超过一定限度与频度,并与生物易感性结合,便会导致疾病。

4已有的工作基础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是国家精神卫生重点学科,在精神卫生学、医学心理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等方面经验丰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十多年来,在计划生育领域开展了生殖健康与精神卫生学综合研究和实践,完成了国家计生委、卫生部等立项的“避孕节育身心反应的预测与诊治”等系列课题;研究发现:避孕节育药具的副作用或身心症状是一组在生理心理应激条件下,以躯体症状、躯体化症状、躯体形式障碍等临床表现为主的,并与感知觉、心境和认知障碍有关的多维临床相的身心症状谱。

5已有的技术服务网络资源

中国政府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在全国的市、县、乡和城镇社区均有健全的计划生育网络及各级医学技术人员;各级组织和医疗技术人员已有20多年的从事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工作的医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国家计生委提倡和推行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项目和政策为学科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5.1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专业的理论体系依照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建立大卫生观和大咨询观,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医学人文关怀。将现代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综合基础医学(生殖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和外科学、妇产科学、泌尿外科学、儿科学、性医学、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社会学和伦埋学等相关学科的理沦知识,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实践相结合形成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心理咨询治疗专业这一交叉学科。

5.2从专业学科理论基础来说,它由两方面组成

5.2.1精神卫生学、医学心理学及身心医学的基本概念。精神卫生学知识主要包括脑科学与病因学、现象学和症状学、诊断学和治疗学基础理论知识。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心理评估技术、应激的应对机制与原理、认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形式、方法、原则和目的;身心医学中身心症状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理论等;此外,各种躯体和精神疾病及药物对生育、节育、和的影响。酒精、烟草、药物等物质滥用和其它不良行为对生殖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相应的身心反应的研究和实践的知识。

5.2.2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相关的基础医学(生殖与遗传)和临床内科、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上的妇产科学、泌尿外科学、妇幼保健、性医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篇5

【中图分类号】R193G4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13)08-0897-03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

健康素养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也是近10a来全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特别关注的一个研究议题。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从公共卫生角度诠释了健康素养的含义,认为健康素养代表着“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持健康”。随着对这一领域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步认同健康素养是一个涵盖个体综合能力的概念。2000年nutbeam提出了目前最广为采纳的健康素养理论模型,将健康素养分为3个层面:反映个体对实用健康相关信息的基本阅读、理解以及表述的“功能性健康素养”;关注个体运用个人和社会技能,参与日常生活中健康活动和交流的“互动性健康素养”;强调人对信息的评价分析能力,关注个体能否运用这些技能发展有效的个人、乃至社会和政策活动的“评判性健康素养”。随后,Zarcadoolas等又将健康素养归结为基本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和文化素养4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健康素养包含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内涵。它集中强调了作为一种认知和社会技能,有益于个体交流和清晰表达自我健康的需求和倾向,参与有关健康的事务。健康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念上的一个新发展,其理论框架包括健康促进、健康保护、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利用。

1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1.1青少年健康素养界定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不仅有助于其有效地应对自身健康问题,也是保证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目前,国内外有关成人健康素养的研究日趋增多,对成人的相关判断标准已逐步达成共识,但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以及相关的判定标准尚不统一。

美国州立学校教育主管官员委员会(CCSSo)通过《美国国家联合评价学生标准》项目(SCaSS)组织诸多专家的论证,将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按照金字塔层次划分,由低至高分别确定为核心概念、获取信息、分析影响因素、决策制定、目标设定、人际交流、自我管理和倡导等能力。即一个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应该掌握有关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概念;具有获得真实有效健康信息、健康促进产品和健康服务的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和减少危害健康的危险行为;能够分析文化、大众媒体、科学技术及其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同时具备运用人际交流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运用目标设定和决策的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倡导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的能力。

由此可见,涉及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与对成年人的认定基本一致,指向的是一种保持和促进健康的综合能力。但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更为强调以自身的发展为基础,能够动用身边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包括家庭、同伴、教师、医生、网络等,来帮助自己获取、理解和应用健康的知识、信息与服务,逐步实现对个人健康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环境和他人健康的倡导和促进。

1.2健康素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第六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健康促进曼谷》,明确将提高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认为健康素养作为一种有效资源,可以通过使个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为个体和社会带来效益。eichler等通过系统综述发现,美国每年由于低健康素养所导致的额外花费占到全部医疗卫生费用的3%-5%,平均每个病人因低健康素养每年多增加的医疗费用达到143—7798美元。研究证实,是否具有健康素养及其技能,相比年龄、收入、工作状态、教育水平、种族等对个体健康状况和健康结局具有更强的预测性。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素养,才可能驾驭复杂的卫生保健体系,以及在非临床背景之下更为广泛的卫生环境。

低健康素养问题不仅关系到成人的健康结局,而且已成为影响或危及儿童青少年人群健康的一个潜在因素。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指出,在八年级(即初中)学生中,有26%的学生素养得分低于基本阅读水平,超过1/4的儿童青少年无法认识和理解与健康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概念。2005年,Gray等通过定性研究对英国、美国中学生的功能性、互动性和评判性健康素养现况进行探讨,发现青少年这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都面临着相应的问题与挑战。我国2008年首次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指出,15—24岁青少年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6.3%。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和各种行为形成塑造的重要时期,其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形成密切相关,较低健康素养的儿童青少年更易发生吸烟等健康危险行为、其他问题行为(如侵犯他人、携带枪支)、肥胖等。Brown等就健康素养对早期青少年养成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索,结果显示理解健康信息有困难、自我效能低是影响学生将所学健康知识付诸实践的阻碍因素。台湾学者以1601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健康素养明显关系到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和健康促进行为,特别是有关营养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健康行为。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系统进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童青少年是各种传媒,特别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人群。面对媒体中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健康信息与服务,他们需要具备寻求、判断和应用健康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因此,让儿童青少年学会有效获取和准确应用健康信息及服务意义重大。Ghaddar等对美国得克萨斯州261名高中生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个体的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寻求网络健康信息资源密切相关。与成人相比,尽管儿童青少年接触临床医疗系统相对较少,用于医疗服务的费用也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儿童青少年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一些疾病(如哮喘、结核病、糖尿病以及一些精神性疾病)在17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帮助患有以及面临这些疾病威胁的儿童青少年人群,合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掌握必要的自我健康管理等技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可能风险,直接关系到他们成年期以及终身的健康。

2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

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个体获得健康素养的媒介,而健康素养的充分提高又受文化、语言以及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掌握基本阅读、认知能力的可能和机会,也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获得教育继而提高健康素养搭建了平台。manganello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与诸多的影响因素有关,尽管儿童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家庭、同伴、大众传媒、医疗卫生系统等因素都存在作用,但在整个框架中,仅有教育系统与健康素养具备双向的相互关联作用。

学校健康教育早已被公认是一项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进而促进全社会健康的有效策略。Kolbe概括了学校卫生和健康促进计划可以达到的4个目标: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增进健康,提高教育的成果,增进社会的成果。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健康的学生才是最成功的学习者。有证据表明,将促进健康素养技能的发展作为学校健康课程的一部分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投资。Higgins等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模型,以学报的健康教育课程为传播媒介,初步探索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认为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帮助学生通向发展健康素养的途径。StLeger研究也证实,学校健康教育最有可能以多种形式,如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养成。笔者也曾对中国学校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相关作用进行过探讨,结果提示尽管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水平还是有限和不平衡的,但学校确实有能力实现促成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目标。学校健康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提高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最赋潜力的方式。

3机遇和挑战

目前,提高人群健康素养已成为21世纪全球所面临的挑战,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一项投资,学校健康教育如何帮助儿童青少年发展必要的健康素养,为成年期及其终身健康奠定基础,更是面临着可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篇6

健康,需社会共同参与

“健康城市是长期致力于创造和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开拓并扩展其资源,使城市居民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互协助和支持,并发挥最大潜能,达到最佳状态的城市。”在《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一书中,明确地定义了健康城市的概念,书中指出“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为摒弃源于西方国家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低经济效益、低生态效益、低社会效益这种传统生产方式对人类发展造成的严重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生存战略。”

这里的健康城市已超出了狭义上的健康概念,它不再是居民个人的事,也不仅是卫生部门的事,而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部门的共同职责。因为我们生存的环境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只有在产业、环境、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以及各个方面的管理中都贯彻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才能使城市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健康乐园。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指出,建设健康城市是要求在应对健康问题上,从被动和末端处理转向以预防为主的源头治理,从单纯依靠医疗技术手段转向运用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手段,从依靠单一的卫生部门力量转向依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力量,从政府的独自治理转向社会的共同参与。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一书在此背景下出版,旨在更好地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健康城市建设中的促进作用,该书是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和北京民力健康传播中心共同组织编写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专著,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桑国卫副委员长题词,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作序,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名誉理事长王彦峰担任编委会主任和主编。

该书汇聚了近五年来全国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的探索光华,糅合了各城市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和规划精粹。在深入探讨了健康城市建设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广泛分享了所获经验的同时,积极寻求更有效更切实的健康城市建设途径,为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正如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序言中所说:“该书的付梓为系统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市建设的实践和理论提供了示例,而这些建设健康城市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探索对于促进各省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健康城市建设由点到面、全面铺开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健康铺就城市底色

《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这样描述建设健康城市与建设世界城市的关系:“建设健康城市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世界城市是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城市,其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来源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强大状况和社会环境运行的良好状况,而健康是它们运行的基础。”

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必须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发展之路,特别是要加强在城市规划、管理、运行中各个环节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因此,当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彦峰、北京健康教育协会会长金大鹏、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鸿春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送呈了《继承奥运健康遗产努力把北京建设成健康之都》的建议后,刘淇书记对此建议高度重视,并于2010年10月27日作出重要批示,批示内容为“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体现以人为本,北京建设‘健康之都’的目标是合适的,请政府研究推动此项工作”。

北京市在2011年初组织市委、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和区县的决策研究人员组成“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联合课题组,从15个方面对健康城市建设问题开展了研究,每个方面都包括本部门工作与建设健康城市关系、本部门工作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本部门建设健康城市的对策思路和政策建议,共3个内容,通过对健康城市的政策研究,以期为推动北京市健康城市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对策思路并形成了《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一书。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编委会副主任王鸿春对该书的形成过程作了介绍:“编委会组织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15个部委办局和东城区、西城区共100多人参加的课题组,对北京市的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市容环境、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社会保障、人口发展、城市交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社区建设、全民健身等领域的工作与健康城市建设的关系及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各领域建设健康城市的对策思路和实现路径。”

《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一书指出:“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更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端形态。在世界各国城市的发展都在摒弃传统工业化模式,转而寻求更为健康的新型工业化模式时,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就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建设健康的世界城市,从而通过建设健康城市,促进世界城市的建设,实现健康城市建设与世界城市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将健康的钥匙交给大众

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首先要让人们树立自我健康管理这一新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把自我保健知识传播给大众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公民自我保健指南》主动承担起了这一任务。

“自我保健是中国公民健康的一项基础工程。”《大众自我保健指南》中提出,“疾病预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这要求对全民进行健康教育,普及自我保健的概念和知识。”

事实上,大众已经逐步意识到等到疾病来时再吃药看病,既花钱又受罪,远不如平时多注重养生保健,锻炼身体,预防疾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享受幸福美好的人生。这是自我保健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落实“大卫生”“大健康”观念,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基础。

与传统医学以疾病和病人为关注对象不同,自我保健更加强调自我发现、自我保护、自我处理、辅助医生进行自我治疗的保健行为方式。通过宣传自我保健的概念,广泛传播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使大众依靠自己和家庭的力量对身体进行自我观察、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等工作,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健康状况的保健方法,以达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推广自我保健,对于缓解医患纠纷,减轻国家医疗负担,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打造和谐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公民自我保健指南》从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创造性、知识性的角度出发,选取了大量公众最关注并且应知应会的诸多自我保健问题,以通俗易懂、活泼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期将健康的钥匙交给大众。

《中国公民自我保健指南》在关注传统保健领域,比如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的同时,还注重突出与时俱进的创新特色。它从树立自我保健新理念的高度出发,涵盖了生命全过程保健、特殊职业保健、创新保健技能等内容。尤其是引入了自我保健领域中非常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自我药疗概念,让大众通过利用相关的卫生知识和保健方法,靠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力量,对身体进行监测、观察、治疗、护理和养生,并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养生保健方法,通过长期坚持,逐步养成有益于保健的良好生活习惯。该部分内容在引领大众走出自我用药误区、树立自我保健观念方面,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

不仅如此,《中国公民自我保健指南》在内容呈现的形式上,也创造性地引入右脑开发的研究成果——思维导图,为大众准确理解、掌握和应用自我保健知识提供了一种科学、直观、高效的新工具。

把健康知识送给大众,是医疗卫生工作应当长期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国人迫切需要一场自我保健的革命,这需要大众积极行动起来,掌握健康知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维护健康作出切切实实的努力,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改善全民族健康素质的目标。《中国公民自我保健指南》的出版无疑将对自我保健的革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篇7

一、非法行医罪,属《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之一。

刑法336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中,明确地指出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从事医疗活动即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非法行医的行为只要达到情节严重这一标准即可构成犯罪,不以造成危害后果为构成犯罪要件。危害后果是加重量刑的依据。本罪是行为犯、后果加重犯。

二、本罪特征

客体方面侵害了国家对医疗事业的管理秩序和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

客观方面表现为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主体方面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即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间接故意

非法行医罪条文中使用了两个关键性的概念即“非法行医”和“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必须理解这两个概念,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非法行医罪。

三、什么是非法行医?非法行医中的法指的是什么呢?

根据本罪侵害的客体方面,本罪侵害的是医疗卫生的管理秩序,那么,非法行医中的“法”自然是指涉及管理界定医疗机构及医生执业资格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1999年卫生部在关于切实做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把实施《执业医师法》与贯彻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件》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紧密结合。清理整顿医疗机构和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

由此可知,合法的行医行为必须是完全符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非法行医则是相对合法行医而产生的概念,只要行为人违反了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了其没有法定执业资格或许可的医疗行为即属于非法行医。

简言之,非法行医就是违反医疗法律法规之许可而从事的一种医疗违法行为。

在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意义下,除江湖游医外,医疗机构及个人均可成为非法行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只是医疗机构不能作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定罪,定罪的主体是实施了该行为的“人”。有些人至所以认为只有江湖游医才是非法行医,就是不完全了解卫生法律法规而作出的主观臆断。

理解了非法行医这一概念后,我们便可对非法行医罪这一概念进行剖析。

四、刑法与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作用

从《刑法》336条的属性及条文内容来看,本罪名是受刑法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来共同调整的一个罪名。不了解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就无法理解刑法336条中的概念。

《刑法》解决的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一主体在非法行医达到什么程度的情况下构成犯罪的问题,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是否有“医生执业资格”。而决定“医生执业资格”的只能是医疗卫生管理法律和法规。

五、什么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对于这一概念,有的人把“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和“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人”混为一谈,也就是把“不是医生的人”和“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根本不同的概念等同了起来。是曲解了并小化了刑法条文中“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概念的含义。刑法中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一概念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定义,它宽泛但不失严谨地涵盖了所有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许可条件而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人。

因此,要理解“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一概念,必须知道,什么是“医生执业资格”。

“医生”是一个职业称谓,就如同律师、教师等人员的称谓:“执业”是指实施某种专业或业务活动:“资格”则是从事某种活动所具备的条件。

因此,“医生执业资格”也就是医生从事医疗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

六、医生从事医疗活动必须具备哪些法定条件?

1,其必须在依法取得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中,按该机构法定的科目范围行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第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2、医师必须经国家通一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也就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执业医师法》第十二条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但此时医生仍不具备执业资格)其必须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依法注册取得某一专业《医师执业证书》,并且是在法定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内执业。

《执业医师法》第十三条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第十四条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第二十一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一)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

3、若从事的特定专业医疗活动,则还必须持有特定的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像计划生育手术必须取得“《计划生育手服务上岗证》;放射治疗,则必须取得《放射治疗专业医师证书》、《放射物理师执业证书》,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取得《放射工作人员上岗证》后才能从事放射治疗工作。再有,从事临床试验工作,还必须取得国家卫生与药品部门的特别认证、批准。

由此可知,行医者,若要取得合法的行使医疗活动的执业资格,必须具备以上各项条件;只有附合了以上法定的条件,才能说这个人或者医生具备了“医生执业资格”。(特别紧急情况下除外,乡村医生另有规定)

七、《医师执业证书》不等同于医生执业资格

有的人认为医师超科目、超执业范围行医不好认定是不是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其理由是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刑法已做出了明文规定。它明确规定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是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只是有些人对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不了解从而不了解什么是“医生执业资格”这一概念罢了。

从上述规定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没有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或者没有医师执业证书的人,是一种“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而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或者有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如果超出了医疗机构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或者超出了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医疗活动,也是一种“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不是医生的人”只不过是非法行医罪主体中的一种而已。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范围之外的诊疗活动的,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第八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卫生技术人员: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取得卫生技术人员资格或者职称的人员。这已明确说明了,医务人员在本专业之外从事医疗活动,就已经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医务人员,就没有从事医疗活动的法定执业资格。

因此,看一个医生有没有取得执业资格,不仅要看他有没有《医师执业证书》,而且要看他所实施的医疗行为与其注册的执业类别、范围等是否相符。只有在持有的《证书》与其实施的行为相吻合条件下,才能说他取得了合法的执业资格。

医学科学本身是一门非常复杂而又严谨的科学,医疗事业又是风险极大的关系到患者生命健康的事业,不同的专业都需要有“不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以及“特定的医疗条件”。这就是,不同的病种需要不同专业的医生来看,比如,妇科与牙科;不同的治疗方式得有不同的专业人员来操作,比如,同为癌症病人,外科医生用手术治疗,而放射治疗医生则用放射源来治疗,他们的治疗理论和操作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级别医院,其服务设施条件也各有差异。

因此,国家通过立法对医生的执业资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提高医疗质量,保护就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也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为什么要对“诊疗科目”进行核准登记、《执业医师法》为什么要对医师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进行注册,并要求医师按上述规定从事执业活动的根本道理。

有的人之所以会对非法行医罪主体概念产生歧义,其根本原因就是把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和“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划了等号。

八、有《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可以构成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对于不是医生的人能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大家无什么分歧。但对于是医生的人是否能构成非法行医的主体,有些人就糊涂了。

我们不仿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无论驾驶何种车辆的人,我们均可称其为驾驶员,但并非只要是驾驶员,就能任意开各种车辆。

比如一个人取得了摩托车驾驶执照“,对于摩托车的驾驶,他自然是取得了驾驶资格的人。但是,在他未取得大客车驾驶执照前而驾驶了大客车,针对于驾驶大客车而言,我们足能认定他是没有取得驾驶资格的人。

同样,医生也是如此,无论注册为那个专业的医师,我们都可称其为医生。其在注册后,只能在相应注册的范围内从事医疗活动,在法定的执业范围内,其当然是取得执业资格的人。但超出其法定的许可范围,其就不具备法定的执业资格。对于其超范围而实施的医疗活动而言,其就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综上所述,一个人只有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及诊疗科目范围内、依法注册取得本专业的《医师执业证书》并且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活动,才能说他取得了医生执业资格。除了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生执业证书》的人,属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外;医疗机构中有《医生执业证书》的人,如果没有按照上述法律、法规的执业要求从事诊疗活动,同样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同样可以构成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九、无证行医与超范围行医

大家都知道无证行医是非法行医,但忘记了超范围行医也是无证行医。根据《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二十一条的规定,每一个医师从事其专业的执业活动都是必须经过注册之后才能获得《医师执业证书》,这个《证书》仅对他注册的执业范围有效,在其注册的执业范围之外,其无资格执业。医疗活动中,还有一些特殊专业则是必须持有特别许可证的机构和人员才能实施的。因此,超出了注册的专业范围也就是处于无证行医的状态。

根据国务院《无证经营查处办法》第四条 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

以此规定,我们也可以明确“未经批准或超范围经营的,均属无证经营的非法行为”。

十、从三百三十六条第二款可以印证非法行医罪主体概念的含义

对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一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刑法336条第二款非法行医罪的娣妹罪“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来得到明确的答案。因为“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中也使用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一主体概念。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行为。

从这里我们看到,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和非法行医罪使用了一个相同的主体概念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那么,在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中即然使用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一概念,是不是只要取得了不论那个专业的《医师执业证书》的人都可以从事节育手术活动呢?显然不是。

我们看看从事节育手术医务人员的资格条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规定,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人员必须取得医生资格,同时还应取得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资格证书,方可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手术。

由此可见,有医生资格而没有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资格证书从事节育手术的人就可认定其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就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一概念的最好说明。

由此可见,有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除了看有没有《医师执业证书》,而且必须根据行为人所实施的具体行为是否得到专业执业许可来判断。就像开车一样,我们不能光看他有没有《驾驶员资格证》而且要看其注册登记的是哪一类型。

如果按照某些人的“只要是取得《医师执业证》”就是取得了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而不考虑其超出业范围这一事实,那么《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等法规中的特别规定、《执业医师法》中的严格要求就没有了任何存在的价值。如果刑法仅是对“不是医生的人”而言的,刑法336条使用“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一概念,岂不是舍近求远,画蛇添足?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从事某一专业的医疗活动,必须拥有与其开展的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执业证书。否则就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就可构成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十一、非法行医的实质

国家政府要求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虽是为了维护医疗公共卫生秩序,但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就医安全。打击非法行医其实质就是打击没有医疗知识及技术而对患者进行乱疗乱治的不法行为。医疗机构中的医生虽然不同于江湖游医,他们是有一定医学知识的人。但是,其超科目、超执业范围行医的实质和江湖游医并没有实质的区别。即,都是在自己不了解相应的医学知识与技术前提下,为了不法的利益而非法开展医疗活动,同样侵害了医疗卫生管理秩序,同样属乱医乱治,同样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篇8

关键词:妇幼卫生保健机构;治未病;模式

中图分类号:R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12-2626-03

theexploratoryStudyaboutputting“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

intopracticeinmedicalinstitutionsofmaternityandChildCare

HULingjuan,CHenZhanlu,ZHaoHuiqing,wUFeng,wenZhanquan,LiRuifeng,wanGYuwei

(administrationSchoolofBei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theeffectivenessofmaternalandchildcareworkreflecsthehealthlevelofthepopulation,qualityofthelifeandcivilizationdegreeforacountry,therol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thepreventionandhealthcareisnotgoodenoughforcurrentmaternalandchildcarework.Basedon"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weshouldestablishthepreventionandhealthcaremodeoftradtionalChinesemedcineformaternalandchildcarenetwork,whichdesignesseveralserviceprocessesofpreventionandhealthcareforalltypesofpeopleandanalysesthesupportedconditions.

Keywords:medicalinstitutionsofmaternityandchildcare;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mo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07-19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10年第13号)

作者简介:胡凌娟(1973-),女,安徽宿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女儿童人数都占到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是社会人口中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它是人类持续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程度,集中反映在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上。妇幼卫生工作的成效,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人口总体的健康素质、生活质量及文明程度,检验社会公平和现代化的水平,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1\]。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关注健康、期望长寿,对中医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的概念越来越重视。而“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保健思想的精华所在,它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具有原创性的观点之一\[2\]。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建立完善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国民的身体素质,进而影响卫生总水平的提高。这一体系的建立要求在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阶段的功能。其中,妇幼卫生服务机构作为保障国家未来人力资源质量的健康服务实施载体,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基本构想

我国是世界上具有相对独立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的国家之一。至2009年,覆盖全国的妇幼保健机构达3020个,妇幼卫生队伍已达50万人左右[3]。农村地区的妇幼卫生保健网由县、乡、村三级组成,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是妇幼卫生服务网络的主导力量,承担着妇幼保健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技术人员培训等主要任务。乡、村级妇幼卫生机构和人员则直接承担着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儿童保健疾病预防等基础服务职能。城市区域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主要由市、区和社区三级组成,通过转诊和上级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开展妇幼卫生工作。因此完善的妇幼卫生网络为“治未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实施的硬件条件。同时,中医预防保健的思想在妇女和儿童疾病防治领域具有先天的优势。妇幼卫生机构目前的预防保健工作主要是以西医预防内容为主,中医预防保健参与度很低,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够依托完善的妇幼网络,实现“治未病”理论在妇女、儿童保健方面的临床实践,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妇幼健康的水平。课题组通过对全国几个主要地区的调研,结果显示,妇幼卫生工作中有许多是中医预防保健擅长的领域,如孕前女性体质调理、育前男性体质调理、孕期调理、产后恢复和保养、儿童体质调理和疾病防护、女性一生各个时期的保健等等。这些领域,中医的优势非常明显,自古至今有许多成熟的预防保健理论和方法,目前需要研究的是依托这类机构实践“治未病”的理念。基于这一构想,应当在各级各类妇幼卫生机构中成立中医“治未病”中心,作为组织实施的专门机构,负责起草中医预防保健实施方案,加强对技术规范、人才培养和培训、服务模式与考核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与指导。整合机构各个科室资源,完善服务流程,拓展服务内容。

2“治未病”服务流程设计

依托妇幼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提供连续服务的工作流程。妇幼卫生机构的服务具有很多特点和优势,一是人员就医连续性强,尤其是孕产妇,会持续在一个机构就医或咨询,随访和持续性指导比较便利;二是有专门的孕产妇健康档案或资料记录卡,便于有针对性的实施个体化健康调理,三是除患病人群外,服务对象中包括了很多健康体检人群。这些都为“治未病”在妇幼保健机构中开展服务提供了可能。根据目前医疗机构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人群进行服务流程的设计。

2.1儿童预防保健

2.2妇女和育前男性预防保健

2.3孕产妇预防保健

3服务内容

一是孕前体质辨识与保健指导,即依据现有的体质辨识,辨证分型,对孕前妇女的体质进行调理和保健指导;二是孕期保健与指导;三是儿童体质辨识与保健指导,通过研究不同阶段体质分型量表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不同时期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指导;四是产后调理与恢复,充分利用中医药各种调理方法,对健康产妇的体质进行调养,使其尽快恢复,对瘥后孕妇通过巩固干预等手段使其恢复正气;五是妇女日常保健工作,指除孕期与产褥期外其他各个时期妇女的日常保健。如经期、更年期不同体质和辨证调养;六是育前体质辨识与保健工作,针对育前男性体质进行辨识,分型进行体质调理,为孕育做好前期准备。

4实施服务流程的保障措施

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大力宣传推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营造全民重视中医预防保健的氛围,尤其关注妇女和儿童的预防保健。从人才、设备、技术方法的遴选等多方面创造条件,存进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

4.1理念推广

4.1.1全方位宣传中医预防保健理念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或报纸等宣传媒体,积极营造氛围,普及中医预防保健理念。充分利用孕妇课堂、家长学校、儿童保健咨询门诊、宣传栏、制作各种宣传光盘、分发中医预防保健宣传单(册)、张贴画报等多种有效形式,大力普及中医预防保健的知识,宣传中医预防保健或“治未病”理念。

4.1.2深化医务人员对中医预防保健理念的认识

院内各个科室要不断学习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努力提高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医院的各项工作中去。将现有的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育前保健等工作和中医孕前体质、育前体质,儿童体质分型与调理有机结合,在妇女、儿童、孕产妇等领域全面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

4.1.3通过义诊巩固和强化基层群众的中医预防保健理念定期组织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人员深入社区和农村地区,开展免费的咨询和诊疗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基层群众,尤其是妇女对中医预防保健的认识,培育潜在市场。

4.2服务提供平台

整合医院现有资源,包括体检中心或中医体质辨识室(孕前体质、成人、儿童体质辨识保健)、保健养生基地、妇保科、儿保科、男性科、中医科、传统疗法科、理疗科等,形成系统化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各科室充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承担妇幼卫生工作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阶段的服务工作。重点涵盖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教育等部门。

4.3中医药健康档案的建立

建立孕产妇和儿童等各类人群的中医健康档案。培养居民自助和自我保健的方法。培育简便验廉的保健方法运用到家庭,把中医适宜妇幼保健技术等传统疗法传授到个体或社区卫生机构,实现医疗机构和个体自我调护的紧密结合。

4.4中医预防保健仪器设备及技术

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3],总结了调摄情志、适度劳逸、合理饮食、谨慎起居等养生调摄之术,形成了食疗、针灸、推拿、气功、导引、心理、音乐、内服与外用药物治疗等多种调治方法,正所谓“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素问·异法方宜论》)。根据妇幼卫生服务的特殊性,采用一些确有效果的保健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确定的仪器设备,如心理调节、膳食调养、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鼓励个人发掘中医预防保健手段和方法,如一些医院研发的院内药膳、药酒、膏方、帖敷等,适用于女性日常调理、产后体质恢复。还有一些针对儿童的推拿项目,不仅疗效好,而且使用方便,应当大力推广。

4.5妇幼卫生中医预防保健人才

人才是中医“治未病”工作开展的根本支撑条件。根据医院层次的不同,设立中医妇幼保健咨询师、调理师。咨询师可以从现有中医师队伍引进院内选拔,并经过中医预防保健的系统培训,承担中医妇幼卫生技术指导工作。调理师可以通过培养一批具有中医妇幼预防保健专长的卫生技术人员承担。目前中医预备保健人才匮乏是制约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的瓶颈,研究中医妇幼卫生预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07-12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2009ZX1005-015,20100610)

作者简介:张颖(1982-),女,浙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

通讯作者:马建萍(1961-),女,新疆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保健人才的培训和培养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5结论

妇幼卫生服务履行的是公共服务职能,它的宗旨是不断改善妇幼生存和健康状况、进而推动人口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妇幼卫生服务中预防保健工作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而必须应坚持社会公益目标优先、侧重受益性和公平性的原则,提供不具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社会公共产品。2009年已婚育龄妇女人数为2.70亿人,婚检人数有1966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5万人\[4\],这些数据意味着妇幼卫生工作的任务非常繁重,需要政府的投入也非常大,投入不仅包括财政资金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还包括技术和防治方法的研发支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成员的医疗和卫生保健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正的外部性”,政府和劳动者所在的工作单位都是一定的受益者,在维护生命健康过程中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5\]。因此,一方面要增加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投入,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的公共资金投放到价廉适用的服务上去,如具有中医优势的预防保健项目。新增投入应当用来改变那种“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要将妇幼卫生工作中中医预防保健的理论和政策转化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服务,需要政府和各级医务工作者在妇幼卫生服务领域更多地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中国孕产妇与儿童生存策略研究[R].北京:2006.

\[2\]张文斌,王永炎.试论中医"治未病"之概念及其科学内容\[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7):440-444.

\[3\]孙涛.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发挥中医药调治亚健康优势——积极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一点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14-15.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篇9

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兴旺的保证。维护全体公民的健康和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健康教育则是一项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并被列十一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之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1健康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及生活水平的进步,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对健康内涵的全面理解有助于指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

1.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即是使教育对象知识、观念、行为改变的统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调查

今年我院开展了6次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调查,现将调查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2.1调查结果

本年度调查共测试600人,健康知识部分共10题,健康行为部分共6题,测试结果为:居民健康知晓率93%,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76%,调查人群分布情况下:

(一)年龄分布情况:

2.2分析

2.2.1从今年调查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说明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努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我院健教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理论水平和工作技能。

2.2.2在健康知识方面,本次测试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测试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居民对食盐日摄入量,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确认糖尿病的常见症状,艾滋病由性传播,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有利于健康等基本都能回答正确。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应怎样进行药物治疗,艾滋病由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合理饮食与心理平衡有利于健康等回答错误较多。今后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讲座,提高居民对这些问题的了解。

2.2.3在健康行为中,中老年男性吸烟、饮酒者较多,女性较少。基本上都有为琐事烦恼的时间。基本上都有吃过熏腌肉、蛋等食物情况。青中年锻炼的较少,老年人基本上长期锻炼。今后我们将长期的宣传吸烟、酗酒的危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2.2.4对100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及血压控制进行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的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血压控制有显著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与建议

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群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础的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必须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起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学习,如家庭护理、婴儿养护、紧急救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也要开展较纯粹的自我提升、养生修性式的学习活动,如健身操、书法绘画、花卉培植、读书学习等。

我国农村虽然发展不平衡,但带有共同性的是农村人群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收入少,信息交流不畅,生活习惯和行不健康。个人对健康知识的获得基本不投入,政府投入这块相对也较薄弱。而农村人群的行为,生活习惯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源为基础,它的认知成分是刻板的印象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篇10

关键词:加拿大;安大略省;小学;性教育

课程改革与发展是基础教育中的重点问题,也是中加两国关注的领域。2003年,道尔顿・麦坚迪(DaltonmcGuinty)出任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针对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新一任省政府开始实行基础教育改革。2015年,安大略省省长韦恩(Kathleenwynne)颁布了《安大略省一至八年级健康与体育教育课程标准》(2015年版)(theontarioCurriculum,Grades1-8:Healthandphysicaleducation,2015(revised),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于同年9月开始实施。同时,在健康与体育教育课程中加入性教育的内容。中国和加拿大基础教育学制有所不同,加拿大课程标准中的一至八年级相当于中国的一至九年级,指小学和初中阶段,但其中的小学阶段是相同的,均指一至六年级。因此,本文选取《课程标准》中一至六年级的性教育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学性教育课程标准制定背景和课程理念的解读,了解加拿大安大略省小学性教育课程的情况。

一、《课程标准》制定背景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按法律规定,加拿大的教育实行省负责制,《英联邦北美法》(CommonwealthnorthamericanLaw)第九十三条规定:每个省的立法机关都可以独自制定关于教育的法律[1]。在加拿大10个省3个地区中,安大略省是人口最多、文化多样性最显著的省,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课程标准》的分析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理解加拿大小学健康与体育教育课程的全貌。

虽然从2003年开始加拿大安大略省一直实施基础教育改革,但是针对健康与体育教育课程中性健康教育部分内容的上一次更新却远在1998年。近20年过去了,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且青少年个体进入青春发育期的时间也普遍提前。另外,如今年青人普遍使用网络、社交媒体及智能手机,一方面可以轻易获取有用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受到有害信息的侵害。为确保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和具备一定的能力,同时针对小学生性教育内容缺乏、课程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安大略省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来自学者和各研究领域(精神健康、公共卫生、性健康、体育教育、运动机能学)的专家建议,以及家长、教师和学生的讨论,形成了包含性教育内容的健康与体育教育课程,且编制了适合各年龄阶段的课程标准。[2]

二、性教育内容分析

每一年级的健康与体育教育课程都包含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技能”,旨在让学生了解自身,并能与他人沟通与互动,同时学会慎思明辨和解决问题。第二部分是“积极生活”,确保学生能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确保身体健康及人身安全。第三部分是“活动能力”,主要让学生掌握适当的活动技能。第四部分是“健康生活”,主要让学生学习健康的知识,做出健康的选择,了解健康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而性教育就是“健康生活”部分的内容,在“人类发育和性健康”类别之下,教学内容约占健康与体育教育课程的10%。

“健康生活”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自身的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学会利用健康信息做出安全与健康的选择。而对性教育内容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对食物、家庭、学校及社区的安全、酒精和其他物质、性活动等作出健康的选择。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发育情况及各年级总体的学习目标,健康与体育教育课程的“健康生活”部分的内容被分为“健康饮食”“人身安全和损伤预防”“物质使用、瘾癖及相关行为”“人类发育和性健康”这四个具体的主题,每个主题又包含了三个维度的关键概念。第一维度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有助于健康发展的因素;第二维度促进学生应用健康知识和生活技能做出合理决定,采取有关个人健康和安全的适当行为;第三维度使学生表现出与健康和安全相关联的能力,即他们的选择和行为是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以及社会因素是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安全的。下面将从一至六年级“健康生活”中的性教育内容出发,对比加拿大安大略省小学各年级性教育的内容(见表1)。

为确保一年级学生在自己生病、受伤或受到虐待时能清楚地与人沟通并寻求帮助,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清身体部位的正确名称。因此,一年级的性教育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正确的名称识别身体的部位,包括生殖器的名称等;二是了解身体部位的功能;三是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确保自身安全与健康。

对二年级学生讲授的性教育内容包括:一是自身成长需要经历的阶段,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等,以及这些时期将会发生的身体变化;二是在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维持自身健康需要的知识,比如有关口腔卫生的良好习惯,比如刷牙、用牙线清洁牙齿、定期看牙医等。教授这些内容的目的主要是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帮助儿童了解其身体将会发生何种变化(比如掉乳牙),帮助他们把可能出现的不益于健康的变化(比如疼痛)告V可信赖的成年人。

三年级的学生将学习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家人和同学之间建立健康的关系,包括理解并尊重每个人之间的差异,学会倾听,坦诚沟通等;二是如何克服与他人关系中的不健康方面,比如霸凌、同伴压力、受排挤等;三是掌握可能会影响身体和情绪发展的因素和习惯,包括安全的环境、有爱心的成年人、归属感、体能活动、睡眠、食物等;四是区别看得到的差异(如肤色、头发、眼睛颜色、体型和身材等)和看不到的差异(如和道德/文化背景、不同的家庭类型、技能和天分等),了解如何使每个人变得独一无二;五是向他人的差异表达尊重。学习这些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时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了解差异并尊重差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学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提前。平均而言,女童在8~13岁进入青春发育期,男童在9~14岁进入青春发育期。在大多数学生尚未完全经历青春发育期之前学习青春发育期的变化和影响,能帮助青少年对自己在身体、情绪和社会关系上的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因此,四年级学生将会学到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情绪影响和社会影响;二是青春发育时期个人卫生习惯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及青春期对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五年级的学生开始逐步进入青春期,为帮助青春期的学生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减轻青春期带来的压力,五年级学生将学习生殖系统和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月经和产生的过程、描述青春期产生的情绪变化和压力以及排解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此外,学习这些内容还帮助学生继续了解对所有人表示尊重的重要性,包括尊重早于或迟于同侪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学生。

随着儿童的逐渐长大并进入青春期,熟知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可能会对自己及同侪产生的影响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到六年级时,学生已经发展出某些自我意识和应对技能,通过反思和思辨解决问题,他们将运用这些能力了解成见和意见,并通过对这些成见和意见的质疑,继续学习尊重别人,强化对自己身份的自信。六年级学生的性教育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影响一个人自我概念(即对自己的认识)的形成的因素。第二,青少年时期生理、社交及情绪变化和成见对个人感受的影响。第三,在人际关系中做出决定,这些决定体现出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以及清晰沟通的重要性。第四,对性别、种族、性取向、族裔、文化和能力的J知如何影响一个人对自身的感觉、归属感及其与其他人的关系;第五,学习响应和改变成见的适当方式。

三、性教育教学策略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运用正确的名称辨别身体的部位,教师将用尊重的态度谈及相关的身体部位,并告知学生正确认识身体部位及其名称的原因。为了让学生认识各个感官及掌握其功能,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索自然界时使用感官的方式以及除了眼睛之外可用来获取信息的感官。教师将通过提问学生“为什么在吃饭之前和使用洗手间之后洗手是很重要的”,让其了解卫生常识。[4]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人类发展的基本阶段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及帮助其健康成长的方式,然后举例说明文化差异也会带来生活和成长的变化,以及有助于健康成长的因素。在学习口腔卫生的内容时,教师会通过让学生思考在其换牙过程中保护牙齿的方式来进行教学。[5]

为了使得三年级学生能建立健康的关系,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的关系,包括与朋友、兄弟姐妹、父母和其他人的关系,并考虑有助于使这些关系更健康的行为。同时通过让学生思考解决不良关系的举措来帮助学生了解有助于健康发展的因素。在身体和情感的发展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教师通过提示学生举例说明影响其发展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来达到性教育的初步目的。为了让学生学会尊重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差异,教师会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例子来让学生了解他们的选择和行为是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的。[6]

为了让学生在四年级结束时能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青春期变化”“情感和社交影响”部分时,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切入,向学生提问“当开始体验青春期发生的变化时,你有什么感觉?”来促进学生思考青春期身体变化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变化。在学习“青春期个人卫生和护理”部分时,教师会告知学生在接近青春期的时候,需要勤洗澡、勤换衣服。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使用卫生用品,保持健康的卫生习惯,从而达到让学生应用健康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对卫生的生活做出合理选择的目的。[7]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殖系统部分的内容时,教师会教授学生身体的成熟和发育是青春期变化的一部分。正是这些变化,使得人类拥有繁殖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掌握月经、产生的过程,教师将通过向学生介绍女性月经的过程和月经周期的定义、男性产生的目的及与卵子结合的过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开始理解并接受自身身体发生的变化。在学习青春期的情感、人际压力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导致青少年产生压力的行为,并考虑在应对压力过程中出现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其次,告知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人会拥有不同的情感或感觉,例如快乐、悲伤、愤怒、兴奋等,这都是正常的,有意识并能监测自己的感受是保持心理健康和情绪健康的一部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在何时需要寻求帮助;最后,教育学生在进入青春期时,与同龄人的关系和感觉会发生变化,促使学生能正确应对和处理出现这些新关系和新感觉过程中的压力,并鉴别处理这些关系和感觉的合理方式与不合理方式。[8]

为了让学生在六年级结束时能发展自我认识,教师将告知学生个人的自我概念和情绪健康是会受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及改善情绪健康情况。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理解问题认识到青春期出现各方面的变化及问题是正常的,同时教师循序渐进地告知学生了解自己、关注他人,为应对变化和挑战建立足够的信心,然后让学生思考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将会出现的问题。教师还会介绍青春期少年探索自己的身体的方式。为了让学生学习关系方面的决策问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生活中有一些关系并非眼见为实,那么学会鉴别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引导学生识别健康的关系及具有潜在危机的关系。在进行“成见和意见的影响和应对策略”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将要求学生举出一些可能对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社会包容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刻板印象的例子,然后共同探索改变刻板印象和歧视的具体方式,之后教师将举例说明存在人们内心的思维定势,了解这些思维定势出现的原因及正确处理这些思维定式的方式。[9]

四、结语

为了获得发展和维持健康的关系,学生将需要学习性教育的相关内容,包括了解自己与他人、关系和社交、情感技巧。加拿大安大略省还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年级进行区分,不是简单地区分为低年级学生学习内容和高年级学生学习内容[10]。使得低年级学生可以从根本上学会如何成为他人的好友,并且参与尊重他人的双向交流,学会构建健康和安全的关系;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更倾向于性健康教育,包括同意,这种同意需要明确和有意识的交流,且只能从了解自己底线和尊重他人底线的前提下获得,及更深层次地理解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尊重对象的多元化,包括其性别、性取向、精神与身体能力,以及社会和文化背景。此外,学生在学习如何保证身心安全时也将涉及性教育的相关内容,此时,将要求低年级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要求高年级的学生了解或转发色情照片(色情短信)中所涉的社会、情感和法律的问题,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协作,构建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另外,加拿大安大略省性教育不仅注重强调父母对于女健康教育所起的作用,还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多元化视角。

此外,加拿大安大略省小学性教育内容对天主教学校产生很大的冲击。课程文件中鼓励使用及人工节育的方法减少怀孕及预防性病,这与天主教的信仰不一致。尽管如此,安大略省仍要求天主教学校教授这一课程标准下指定的教学内容。虽然2015版课程标准新加了“生殖保健”这类参考词汇,但实际上也是用来指代堕胎。在天主教的伦理道德中,堕胎和人工避孕是o其严重又邪恶的。而性别身份理论等概念,与天主教人类学中有关个人身份的理论信念是互相违背的。[11]

参考文献:

[1][加]拉・伊・贝莱尔著,崔玉敏译.加拿大的教育体制[J].呼兰师专学报.1995(1):21-27.

[2]ontarioministryofeducation.theontarioCurriculum,Grades1-8:Healthandphysicaleducation,2015(revised)[eB/oL].http://edu.gov.on.ca/eng/curriculum/elementary/health1to8.pdf,2017-04-10.

[3]ontario.Sexeducationinontario[eB/oL].https://ontario.ca/page/sex-education-ontario,2017-04-12.

[4]ontarioministryofeducation.Grade1-aparent’sGuide:the2015Healthand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eB/oL].http://edu.gov.on.ca/eng/curriculum/elementary/grade1hpe.pdf,2017-04-13.

[5]ontarioministryofeducation.Grade2-aparent’sGuide:the2015Healthand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eB/oL].http://edu.gov.on.ca/eng/curriculum/elementary/grade2hpe.pdf,2017-04-13.

[6]ontarioministryofeducation.Grade3-aparent’sGuide:the2015Healthand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eB/oL].http://edu.gov.on.ca/eng/curriculum/elementary/grade3hpe.pdf,2017-04-13.

[7]ontarioministryofeducation.Grade4-aparent’sGuide:the2015Healthand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eB/oL].http://edu.gov.on.ca/eng/curriculum/elementary/grade4hpe.pdf,2017-04-13.

[8]ontarioministryofeducation.Grade5-aparent’sGuide:the2015Healthand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eB/oL].http://edu.gov.on.ca/eng/curriculum/elementary/grade5hpe.pdf,2017-04-13.

[9]ontarioministryofeducation.Grade6-aparent’sGuide:the2015Healthand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eB/oL].http://edu.gov.on.ca/eng/curriculum/elementary/grade6hpe.pdf,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