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现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9:57

国际经济学现象篇1

一、贫困化增长的理论分析

(一)贫困化增长的含义美国经济学家萨尔瓦多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现在已经被许多高校作为《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的教材,在该书第七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中,说明了贫困化增长(immiserizinggrowth)出现的原因。贫困化增长也称为“不幸的增长”,由经济学家杰格迪什·巴格瓦蒂提出,主要是指即使福利效应自身可增加国家福利,贸易条件也有可能下降很多,以至于使国家福利出现净下降。

(二)贫困化增长出现的主要原因根据巴格瓦蒂的观点,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原因与贸易条件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使得一国的出口在贸易条件不变下大大增加;如果该国是一个大国,那么出口的增加过大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若这种出口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非常低,则会导致该国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再加上该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很强,以至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引起国家福利的减少,从而出现了出口越多越穷的奇特现象。(三)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国际经济学理论中提到的贫困化增长问题,主要容易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其对外贸易增长迅速。据统计,2005年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1.4221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78.5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然而,伴随着不断扩大的贸易规模,贸易条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据测算,与1995年相比,2004年贸易条件下降了近35%。国内有不少学者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研究结论就是贸易条件呈现出总体恶化的趋势,而贸易条件的恶化导致贫困化增长现象的产生。贫困化增长现象不仅出现在了中国的贸易领域,更有甚者,在中国的教育方面也越来越明显。

二、《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中的贫困化增长现象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大学双语教学试点,其规模逐渐扩大,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但是随着双语教学的不断成熟,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并没有与其规模成正比,相反教学质量正不自觉地陷入“贫困化”陷阱。

(一)双语教学的“三多”现象

国际经济学现象篇2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 研究对象 职业发展

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现代社会分工中,各个产业都有自己的独立性,而经济原理则能够广阔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当中,不同行业联系在一起。站在宏观角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际贸易输送大量人才,确定研究对象及职业生涯发展展望,对优化现代经济体制改革作用显著。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的对象则是经济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市场的高度开放,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之一,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面对wto。

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位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之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市场更是面临着空前良好的发展局面,国际贸易的年增长量逐年攀升。加入wto,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使得我国各个产业以及贸易体系得到更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外资并购节奏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成为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十多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量逐年攀升。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批准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贸易涵盖面逐年扩张。基于此,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人才,不单单需要掌握国际外贸的理论专业性的知识,还需要对国际贸易谈判规章当中的各项基础法律流程、营销技术以及基本的产品专业知识进行明确。在wto的环境下,国际经济与贸易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相关人才,当然也关系到整个国际贸易市场的完整性。

2.专业导航。

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研究对象,并不单单局限于国内的高校应届生,还包括联合办学的高级人才。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教育体系也逐渐走向开放,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我国经济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会遇到较多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专业的冷热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人才,一直是当前的热点。这种人才,能够精通外语、国际贸易规则等,是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

3.专业培养。

针对当前高校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际情况,已经有上百所学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专业的角度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般理论以及实务基础。当然,在一些高校的专业改革当中,已经增加不同类别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使得该专业的学习更具特色。不但能够增强该专业类别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够提供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出价值特色,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使得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以及专业的适应性要求,发挥出就业适应能力与价值。该专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文理兼收、兼容并蓄。对个人的训练更加全面,既考验逻辑思维的训练,又形象地诠释整体思维的训练价值,经济类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能够实现更积极的参与交流,就业前景广阔,职业发展前景良好。虽然在专业导航层面,涉及到的因素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学生,但依旧需要对这一专业内容具备自身的摸索与探索,增加实用性。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发展前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发展前景已经十分广阔,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该专业的重视度以及人才需求逐渐提升,成为一种全新的热门职业,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下面针对就业方向以及就业方式进行具体阐述。

1.就业方向分布较广。

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复旦大学公布的资料显示,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外贸公司以及期货公司等,同时也涉及到政府经济部门。而当前针对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人民大学也已经给出相对乐观的回答。即该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进出口公司以及外贸机构等。同时,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泛,包括国内企业以及跨国企业等等,使得职业发展前景良好,能够推动该专业的持续发展。

2.就业方式差异。

就业方式差异方面的分析,主要是从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直接就业包括政府机关、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外贸公司等直接的单位进行就业,强化职业技能。当前现有的沿海城市当中,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良好,对国际贸易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国家放宽企业的进出口权之后,许多中小企业具有外贸自营权。而间接就业方面,主要是国际贸易的相关人才考取研究生或者出国继续深造。经济类专业的考研形式特别严峻,就业形式与其他专业类别相比较而言,能够发挥出就业价值。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培养探究,需要站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视角下进行探索,深入探究内在的发展价值。当然,想要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培养,可在内部条件与外在条件的基础之上,发挥出优势。第一,内部条件方面。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应该调整良好的就业心理,在思想上转变,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这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社会并融入到社会环境当中。同时,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增强大学生的个人竞争能力,为自身营造良好的就业机会。第二,外在条件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在近年来十分良好,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在逐渐的减弱。基于此,针对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分析,世界经济已经被拉动。中国外贸以及金融也都已经呈现出复苏的发展趋势。同时,与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签订培养订单,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与构建。通过这样的方式,站在战略高度建立企业合理的人才结构,制定中长期人才的需求计划。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良好发展的今天,活跃度、发展状态良好,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广大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认知到社会形势,清晰地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抓住就业机会,才能够将所学的专业性知识反馈给社会,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国晖,吴易风.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4(04):118-136.

[2]李红,邹月媚,彭慧丽.国际文化经济学:文化合作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J].浙江学刊,2013,10(03):167-176.

[3]张卉.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技视界,2012,10(19):142-144.

国际经济学现象篇3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科界定基本原则

一、广义国际经济法的“水果拼盘说”

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多门类、跨学科的边缘性综合体,是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

这一学说的立论基础在于,对某一涉外经济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既要涉及调整经济流转关系的法律规范,又要涉及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法律渊源既包括双边条约、多边条约、国际习惯、国际惯例等国际法规范,也包括涉外民商法、涉外经济管制法以及冲突规范等国内法。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由此得出结论:国际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是“国际经济法律关系本身极其错综复杂的忠实反映;也是科学地调整这种复杂关系,对其中的法律症结加以‘综合诊断’和‘辨证施治’的现实需要。”

由此可见,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从对某一类社会关系进行共同调整的角度出发,认为凡与此相关的法律规范便足以独立地形成一个法学门类。这一学说立足于实用主义,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确实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广义说的观点将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调整,将不同性质、不同部门的法律规范杂糅在一起,难以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造成这一问题的症结何在?笔者认为,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混淆了“法学分科”与“法律运用”这两个不同层面的法律问题,因而在立论基础上存在严重缺陷。

诚然,国际经济关系涉及的主体繁多,错综复杂,的确需要对其中存在的各种法律症结进行综合诊断与辨证施治。但这是法律运用层面的问题,而不是部门法学分科层面的问题。我们并不能由法律运用上的综合性要求必然地推论相关的法律规范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不同法律部门的综合运用并不等于相关的法学分支就应杂糅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事实上,在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到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中所述及的各种法律规范,相关国家的刑法规范(如一国关于“信用证诈骗罪”的规定)也可能在特定情形下得以适用。如果按照广义说的论证逻辑,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刑法规范岂不是也应纳入广义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当中。

以此类推,内国经济关系虽不如涉外经济关系复杂,但同样有必要对其中的法律症结进行综合诊断与辨证施治。对内国经济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也会同时涉及内国民商法、内国经济行政法和内国经济刑法等法律规范。试问,按照广义说的理论逻辑,这些相关的内国法律规范是否也应混合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呢?

再进一步而言,我们必须从深层次来探讨如下一个问题,即法律运用的综合性能否替代法学分科的必要性和严整性呢?也就是说从法理的角度而言,法学分科的意义何在?尤其是在学科界限日益模糊、例外情形层出不穷的新情形下,传统的法学分科的是否仍有必要?笔者认为,某一部门法学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内部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法学分科可以形成一种严整的知识体系,便于认识、分析、运用和预测。学理通说上以独立的调整对象作为划分部门法学的标准,“独立调整对象”不仅要求以某一特定领域的社会关系作为调整对象,而且要求这一特定领域的社会关系必须具有质上的共同性。试以民法为例:平等主体之间物权法律关系、债权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婚姻法律关系和家庭法律关系虽然相对独立,但上述各种法律关系仍然可以抽象出其质上的共同性,形成民事法律关系,形成民法总则中的各项内容。不仅如此,民事法律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精神又可以抽象出民法的基本原则。析微而知著,一个严整的法学分支必须能够形成“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关系—具体法律关系”的逻辑体系。我们并不是为了刻意追求逻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因为只有这种“从抽象到具象”、“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体系才是真正有助于我们便捷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预测发展的,尤其是有助于我们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创设各种各样的学科,其目的就在于此。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认为其以跨国经济关系作为调整对象,似乎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但事实上,诚如广义说自己所承认,跨国经济关系既包括跨国经济流转关系,也包括跨国经济管制关系,而这两类社会关系在性质上殊有不同。广义说将经济流转关系和经济管制关系这两类不同的社会关系放在一起进行调整,既无法进一步抽象出两者之间的共同性,无法形成学科的总论,也无法真正提出学科的基本原则,难免带有人为拼凑的色彩。由此可见,我们决不可因为法律运用中的综合性否认了法学分科的价值。这或许并不是学术领域纷争的问题,而是人类认识事物规律的本质要求。

诚然,随着“公法私法化”、“私法公法化”、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渗透等趋势的出现,传统法学分科的界限日益模糊,学科界线周边出现了许多“灰色区域”。但我们认为,决不可因为灰色区域的存在而否定法学分科的必要性;相反,例外情形的存在更有助于我们在一个新的角度上认识事物的本质。理论是清一色的,泾渭分明;但是社会关系却是模糊的,黑白之间存在诸多灰色的过渡。学科分类时必须在这一灰色区域中厘定临界点,因此种种例外情形的存在在所难免,不足为奇。对于灰色区域中的例外情形,可以个案处理,也可以作为例外情形以特殊的方式予以解决。但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了萘李、骡子等杂交品种后便否定门、纲、目、科、属、种等生物学分类;同样道理,我们亦不能因为法学分科中一些特殊情形或例外情形的存在而否认了法学分科的价值。任何科学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百分之百地贴近现实,也不可能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完全正确的结论;科学的作用只是通过初略的分类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基本正确的结论。

综上而言,部门法学的分科应当是严整的,但在部门法学的运用上却应当是综合的。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虽注重了法律运用的综合性,却忽略了法学分科的严谨性,将法律运用和法学分科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广义说所主张的国际经济法犹如一个水果拼盘:从营养结构和口味搭配出发,人们食用时需要的是各种水果相互搭配的水果拼盘;但我们却难以承认水果拼盘是另成一类的水果,更不可由此而否认水果分类的价值。

二、国际经济法的学科界定

那么,如何对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进行学科分类呢?笔者认为,如下两点论断是我们分析的出发点:

(1)国际经济关系当中既包括横向的经济流转关系,也包括纵向的经济管制关系;

(2)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法律调整,既涉及各国的国内法规范,也要涉及各种形式的国际法规范。

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将所有调整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分成四大部分(如下表所示):

经济流转关系经济管制关系

国内法规范(1)冲突规范/民商法(3)经济行政法

国际法规范(2)国际商法(4)国际经济法

表:调整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分类示意图

(1)调整跨国经济流转关系的国内法规范是各国的冲突规范(如我国《民法通则》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的规定)及其指引的内国民商法(如我国的新《合同法》);

(2)调整跨国经济流转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则是作为统一实体规范的国际商法(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3)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国内法规范为各国的经济行政法(如我国的《对外贸易法》);

(4)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则构成国际经济法(如《建立wto协定》及其附件)。

上述四个部分配合在一起,共同对跨国经济关系中涉及的不同层面的法律问题进行调整和规范。在这四个部分中,国际商法可以通过优先直接适用成为成员国国内国民商法的组成部分;而国际经济法规范则通过间接适用,转化为成员国的内国经济行政法。

上述分析中亦可看出,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将上述四个部分糅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水果拼盘,貌似完整,却忽视了每一部分各自的特点,无法形成一个真正的、严整的独立法学学科进行研究和学习。

同时,将国际经济法界定为调整国际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并不是简单地回归到狭义的国际经济法学说。本文所主张的国际经济法,与狭义说所主张的国际经济法有如下两点区别:

(1)部分学者主张,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国际法规范是狭义国际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但是,经济流转关系与经济管制关系在性质上殊有不同。笔者认为,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应独立地构成国际商法体系,与内国民商法对应,而不宜纳入国际经济法的范畴之中;

(2)本文所界定的国际经济法是建立在对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同时也汲取了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关于法律运用综合性的观点。

因此,至多而言,我们只能说本文对国际经济法所做的学科界定是在一定程度上、在一个新的视角上对狭义国际经济法学说的回归。或许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有的学者在批判广义说的基础上,提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间经济协调关系以及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体系”,认为国际经济法包括“经济的国际法”(本文上表中第(4)部分)和“涉外经济法”(本文上表中第(3)部分)两大部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从调整对象的同质性出发将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作为一个整体予以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国际法与国内法毕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其在调整对象、制定、效力、实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区别。因此,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虽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仍不可同日而语。否则,内国涉外民商法与国际商法在性质上也有共同性,是否也应把各国的涉外民商法纳入国际商法的范畴当中呢?

综上,笔者认为,应将国际经济法界定为“调整跨国经济管理关系的国际法规范”较为妥当。同时我们亦主张,在解决一个具体的跨国经济问题时,不仅要运用国际经济法,还要综合运用内国冲突规范、内国涉外民商法、国际商法、内国涉外经济管理法等不同法律部门或不同法律部门的分支。三、国际经济法学科基本原则的重塑

诚如前文所论及,一个真正的法学部门应当能够形成“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关系—具体法律关系”的逻辑体系。换言之,无法提出学科基本原则,这一“法学部门”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法学分支学科。

从法理学的角度而言,“原则”是相对于“概念”和“规范”而言的法的三种要素之一。与一般原则相区别,基本原则应当贯穿于其调整对象内的各个领域,贯穿于其法律关系的始终,用于指导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贯串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类法律规范之中的主要精神和指导思想,指的是这些法律规范的基础和核心。”

持广义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学者提出了“经济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全球合作原则”等作为广义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基本原则。如果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的理论是严谨的,这些基本原则就都应贯串于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等国际经济法分支领域,都应当既适用于调整国际经济管制关系的法律规范,也适用于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法律规范。但事实上,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所提出的这些原则都难以真正满足作为法学基本原则的要求,因此也难以发挥基本原则对于整个学科的指导作用。试举一例说明:甲、乙是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两个公司,双方签定某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并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试问,甲乙双方的这一跨国经济关系与一国的经济主权有何直接关系?与不同国家间的公平互利有何直接关系?与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又有何直接关系?

由此可见,目前“公认”的广义国际经济法学基本原则似乎无法满足作为部门法学基本原则的要求,广义说理论无法提出大一统的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原则。由此亦可佐证,广义国际经济法难以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门类。

以下,笔者将就本文所界定的国际经济法,即调整国际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规范,提出指导这一学科的三大基本原则:

(1)经济自由化原则:经济自由化原则要求各国在管制跨国经济交往中应当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为外国资本、技术和服务提供市场准入;应当逐步扩大外国资本的准入;应当逐步开放本国资本市场,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经济自由化原则的经济学基础是大卫李嘉图在国际贸易领域提出的“比较利益理论”(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这一理论主张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且得出国际贸易将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这一重要结论。

(2)经济公正化原则:经济公正化原则有四重内涵:其一,一般情形下,要求各国在管制国际经济交往时应当符合“非歧视(non-discrimination)”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各国要平等对待外国人,给予外国货物、资本和服务“最惠国待遇”,另一方面还要求一国应平等对待本国人与外国人,给予外国货物、资本和服务“国民待遇”。其二,允许一国在管制跨国经济活动中,对他国政府和企业的扭曲自由经济的措施采取对应措施(counter-measure),例如允许一国针对他国企业的倾销行为或他国政府的补贴行为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等。其三,允许一国在管制跨国经济活动中,针对危及本国根本利益的事项,临时采取一些限制经济自由交往的措施,例如wto协定中关于保障措施的规定,关于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的规定等。其四,由于历史上西方列强对殖民地国家的侵略和掠夺,由于各国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异,要求发达国家在管制跨国经济交往中,单方地给予发展中国家更为优惠的措施,例如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

(3)经济便利化原则: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运输与通讯方式的不断改善,随着关税壁垒的大幅度消除,国际经贸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经济管理便利化形成日益强烈的诉求。经济便利化与自由化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经济便利化不仅要求在执行非关税措施措施时程序应简化和协调,不应有过多的文件要求;而且各国有关涉外经济管理的各种程序应当具有透明度,政府应当采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设备,政府各部门之间应当有效配合。

综上而言,经济自由化、经济公正化和经济便利化正成为三股重要的潮流,推动和指导各国的跨国经济管理行为。之所以将上述三项原则确定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如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上述三项原则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为背景所提出的。虽然存在种种质疑和批评,但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这已无庸置疑。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全球gdp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3%,而全球贸易额年增长率却达到7%,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总额已达到全球gdp总额的29%。与此同时,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增长,从1990年的2,060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12,700万亿美元。据统计,在2001年,全球6.3万家跨国公司,其年销售额超过14万亿美元,几乎控制了近50%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经济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和经济便利化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发展背景中提出的,旨在协调各国外经贸管理行为,使其顺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2)上述三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国际经济交往的内在诉求。部门法学基本原则的提出,应当从其调整对象出发,应当体现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诉求。平等、公平、意思自治、诚实信用以及公序良俗之所以成为民商法的基本原则,根本缘由在于它们都体现了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本质,是市民社会健康运作的内在诉求。经济的本质是无国界的,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管制跨国经济交往的行为必须在维护基本的经济公正的基础上,促进经济自由而便捷地开展。由此,经济自由化原则、经济公正化原则和经济便利化原则应运而生。

(3)上述三项原则是真正从法的价值层面提出的法律原则。笔者认为,部门法学的基本原则必须从法价值学的层面来概括,才能真正发挥对具体规范的统率和指导作用。部门法学在逻辑体系上总是从调整对象中汲取其价值层面的精神实质,并将其法律化为法律的基本原则,再由这些基本原则来统率具体的法律规范。以目前研究最为成熟的部门法学——民商法为例,前述平等、公正、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其实都是自由、正义、效率等法价值在部门法学的具体体现。将经济自由化、经济公正化和经济便利化确立为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原则,其实也正是自由、正义和效率这三个层面的法价值诉求在这一学科的体现。

反观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所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公平互利原则亦是从法价值层面提出的原则,其在同一调整对象范围内可以纳入本文提出的经济公正化原则当中;但全球合作原则则是从手段上提出的,无论南北合作还是南南合作其实都是实现经济自由化、公正化和便利化的方式,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原则似乎有所不妥。学者在研究wto规则时,提出将非歧视、互惠、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市场准入、关税减让、取消数量限制、公平贸易、透明度等作为wto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其实均可以经过整合,纳入贸易自由化、贸易公正化和贸易便利化的框架之中。

本文没有将经济主权原则作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是说经济主权无关紧要,也不等于我们主张在国际经济管理中放弃经济主权。毋庸置疑,经济主权始终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基石。

国际经济学现象篇4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视野下,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广阔、内容复杂,但其基本问题是国家和国家及非国家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等。

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国际关系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主要是指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特别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进而主要从政治的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关系的一切因素的学科。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关系的政治活动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

一、全球化视野下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国家间关系的学问。然而,“国际关系”在其历史进程中,已经极大地超越了原本的含义,开拓全球空间,包容整个世界。但直至今天,国际关系仍不能算得上是一门比较成熟的社会科学,但是从现实中已经涌现的大量国际关系研究的专业机构,学术刊物乃至时事报刊看,国际关系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性较强的学科。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国家出现就有了国际关系。但是古代对国际关系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学科,而是主要散见于古典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的某些部分。国际关系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的事情。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设立第一个国际关系教席,一般被认为是国际关系学科建立的标志。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才有了比较象样的可称为一门学科的轮廓,国际关系学者们在理论体系、主要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对象等方面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全球化正在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也改变着国际关系,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加以重新审视,重新铸造。迅速变动中的国际关系以全球化作为新的逻辑起点,获得了意料不到的扩展空间,以至于我们再也不能把国际关系仅仅看做国家间关系,我们更应该把国际关系视为“全球关系”,这种新形态的国际关系注重所论关系的全球规模,更注重所论关系的本质意义的变化。它既有全球政治学含义又有全球社会学寓意,既包括国家间关系又包括跨国关系。国际关系日益与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水乳交融,合为一体,明显地表现出“全球关系”的整体性和趋势性。

国际关系在全球化趋势下迅速拓展,使得对国际关系学的界定从传统走向未来。于是关于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也成了一门范围广阔、问题复杂的科学。从其原初意义上来说,人们通常把它视为“关注国家间的联系并且主要关注对外政策”的科学,或“关于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科学”[1]。西方学者通常把国际关系学定义为研究关于国家权力关系的学科。由于当今国际关系现实与走势所决定,必须要扩展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视角,使它成为一门把绝大多数社会科学、并适当包括自然、物理科学在内的理论观点,兼收并蓄的独立科学或边缘学科。这一界定使研究范围拓展到全球空间,强调的重点从国家中心主义的国际关系转移到合作共治的全球关系。这种新的视角与观念重视国家合作共治,关注非国家行为者参与全球政治的重大作用。研究所有行为者之间的关系,是为了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的全球化的现象,理解全球政治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关系内涵的深化,它的研究对象也在深化。非国家行为者的出现,为国际关系注入了新鲜血液,它们与国家不同,其观念、视野、关注与工作方式都是全球性的,不强调中央权威和权力,而是努力通过全球共治来管理全球事物。非国家行为者作为一种清新力量迅速崛起,导致国际关系行为者的多元化。多元化的行为者之间的互动,打破了行为者一元说及其国家中心主义。原先只有国家间的关系一种,现在演化出三种互动关系,共同构成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这种复杂多样、新旧交替的互动,充分反映了当今国际关系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丰富内涵、鲜明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全球化视野下国际关系学的基本问题

我们学习和研究一门学科,抓住这个学科的基本问题是最重要的。所谓“基本问题”,就是说它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贯穿于一切的、内在的能赋予学科生命力的东西,是该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核心[2]。全球化视野下国际关系学的基本问题作为原社会学层次意义上的问题,它必须揭示学科全部研究内容的本质联系,由它可以推导出学科的范畴体系和概念体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基本问题必须是从研究对象高度抽象出来的一对客观辩证的范畴;第二,基本问题必须是贯穿整个当代国际关系始终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第三,基本问题必须能够有效说明与解释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其它理论问题,或者说基本问题可以派生出当代国际关系的其它范畴与概念。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竞赛在今后国际力量的角逐和国际局势的发展演变中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分工与合作的不断加强,经济的作用已不仅仅在于增加国民财富,促进社会繁荣,还日益成为一国保障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推行政治、军事和外交战略的重要手段。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各种行为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核心是国家间的利益关系。这构成了国际关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权国家和其他行为体各有其特定的利益。它们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活动,力图引导或影响国际形势的发展,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环境。各种行为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或相悖的利益。共同利益和暂时的共同利益,可以构成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不同或相悖,则是引起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国家利益是影响、推动或制止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行为的基本动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威望和地位等。在不同类型的或相同类型的国家之间,彼此的国家利益经常存在着差别和对立。国家间利益的不协调是绝对的,协调一致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就要求一国的外交政策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还要协调同他国、本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利益关系。当代科技的进步,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各国和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变得日益重要,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当今国际社会,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国际形势剧烈变化,动荡不安;广大发展中国家仍要为维护和捍卫本国利益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国家利益依然是国际关系的核心。

虽然各国间还存在着利益的分歧、对立和斗争,但在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这将推动国际机制朝着协调与合作的方向发展。大致表现为三种基本状态:一是竞争。一国为了实现其国家利益,必然要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内同他国相互竞争、追赶、超越,从而使本国不断发展。二是合作。国际合作是指各种行为体之间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在利益和目标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定程度的协调和联合。三是冲突。国际冲突是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因彼此利益和目标不同而造成的矛盾和对立。另外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不断推动下,交通、通讯手段日新月异,世界经济迅速走向国际化。各国经济利益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同时,各国还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激增、自然资源匮乏、核战争威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需要国家间通力合作,共同解决。转贴于

三、全球化视野下国际关系学的分析方法

现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关系学学科研究出现了新现实主义、新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范式,我们必须要进行辩证的分析。该学科就方法论原则来讲,仍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坚持现实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学理的分析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就具体的方法论运用来讲主要是: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等[3]。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存在这一基础与根据出发,建立起科学的唯物史观及其理论原则,并将社会历史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经济和政治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发展“合力论”的思想,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思想,国家理论,帝国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理论、民族解放运动理论、战争与和平理论,始终从唯物史观出发,从历史观发展的角度去进行研究,通过这种战略性研究,揭示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具有的复杂、多元意蕴,揭示出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具体形式等等。这样就能够自觉消除唯心史观,看清国际关系的本质,看清国际关系演变和发展的历史线索。

2、历史分析法

研究国际关系或任何国际问题,都要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予以考察,根据它们产生和发展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进行分析,寻求其发展、变迁的原因,既要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生产力发展这一根源,又要考察人类历史活动的动机,正确对待领袖人物和人民群众在国际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一个事实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方法,它的弱点是,历史经验不一定适合于解释当今国际关系的新变化。所以国际关系学要把传统的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总揽全局,又要把握历史、时展的主要线索。

3、经济分析法

它强调世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国际关系是世界生产力的表现,它必须与世界生产力相适应,并随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即从国际关系是世界生产力的放映并受其制约的观点出发,分析国际关系的现象与趋势。同时,我们要重视国际关系的反作用,强调两者是辩证的、互动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各国各地区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关系的加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它国家和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以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使用这一方法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益关系的核心决定性问题和线索,同时,它从其他科学中脱胎而来,从众多学科中得到借鉴,形成综合性、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4、阶级分析法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化与国际经济政治化的趋势日渐加强,我们考察国际关系时,要注意它是否体现阶级关系,以及体现何种阶级关系,要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及其互相关系的阶级属性,分析国际关系的社会政治和阶级内容,从本质上揭示国际现象。但是,国际关系不等于阶级关系,切忌简单化、扩大化。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季良.国际关系概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10.

国际经济学现象篇5

边际效用探讨的是人们内心的满足程度。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去解决经济问题,这种思考方式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经历了重大变革,细胞的发现、达尔文相对论和万有引力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从研究神的存在开始转向研究人自身的发展,从人类起源到内心活动都是人们的探讨范围。为了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学者不但要思考如何使资本收益最大化,还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利用当时最新的理论方法去解释经济现象,这个时候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在人们视线,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自然成为了当时学者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一、边际效用价值论、心理学与经济学

要明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首先就要说明本文的经济学所指的范畴。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解释国家治理与财富积累的一门学科,后来西方学者为了推行“全球化”,便去掉了“政治”一词将其改名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及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要被共产主义取代,扎根于辩证唯物主义而极力回避描述人的主观意识。综合历史中各经济学流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时间以19世纪80年代心理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为界,不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心理学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多,每增加的一单位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描述的是人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判断,即欲望。商品或服务能否满足人的欲望,取决于个人的心理感受。

因此,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质上是以人的主观心理感受来衡量商品和服务给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作为分析人的满足程度的切入点,使得欲望、需求诸如此类的心理感受变得可以考量,它考查的并不是人的满足程度总量是多大,而是单位增加量的大小和变化。边际效用价值论为考查人的满足程度带来了真正可以操作的方法,这一操作方法的产生正是源于人们开始从心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产生的。

2.边际效用价值论与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边际学派最早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其代表人物庞巴维克对边际效用的论证是:心理上的感觉决定了人们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判断,买卖双方根据各自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而达成交易,成交商品的价值即为客观价值,客观价值是边际效用价值的完成形态。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使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了新的研究视角,边际效用价值论第一次让经济学者把纷繁的经济现象和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结合到了一起。后来的经济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心理学解释经济现象,心理学也成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一部分,例如凯恩斯用“流动性偏好”解释收入该如何分配,以及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交叉学科――经济心理学,它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经济学兼心理学教授乔治?卡托纳创立的。

3.心理学的研究对经济学的重要性

经济学以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致力于解决社会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资源分配关系到个人就会有逐利动机,因此不能忽视人的心理活动。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经济活动参与者背后的动机,只有掌握了经济动机,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以经济现象的角度,去考虑经济现象发展之下人的活动,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启迪经济学者的研究,例如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个案分析法能使经济学者关注经济活动中个别人的行为,防止共性的理论掩盖个性的现象。

二、本文的写作目的

学者有关心理学和经济学关系的论证从未停止过。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所谓新经济就是心理学”。经济学家在解释自己的理论时提出了很多基本概念,比如价值、选择、产权、机会成本、贸易等,它们是经济学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家则认为,这些概念都包含了人类的行为及心理成分[1]。研究经济心理与经济行为的相互关系,能够为经济行为的预测和调控提供可靠的心理科学依据,并为我国制定改革方案和推进改革事业提供可靠的心理科学依据[2]。经济学者借鉴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实验经济学的创始人,VernonSmith因“在实验经济分析尤其是选择性市场机制研究中引入了实验室实验”而获得诺贝尔奖[3]。

心理学和经济学紧密相连,前者自然会对后者的方法论产生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实践辨证法基础上的系统抽象法,具体来说囊括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本文作者认为,心理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产生了影响: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增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用性;明确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三、心理学研究对经济学的影响

1.心理学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心理学让经济学者开始探讨人的心理活动,扩展了经济学者的研究对象,经济学者的研究视野不仅仅局限在用纯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在亚当?斯密、李嘉图之前的经济学者几乎都在研究如何积累财富,当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反抗封建统治的时期,经济学者转而探讨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合理性以及资本如何获得最大收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学者才开始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普通的个人身上,体现在边际效益价值论的产生和后来的心理学成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真正覆盖到了完整的社会生活之中。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例如商务谈判、买东西讨价还价,如果只从实现均衡价格的角度去分析,往往得到的结论是简单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博弈双方的反复要价的是心理变化。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对经济社会的心理预期会影响政策的有效性,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建立在完全信息之上,只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政策才会起到作用,这表明,心理预期已经成为了经济学者考量的不可或缺的变量。当前,人们的心理活动已经是构成市场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人们心之所想的判断,才是完整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确保了解释经济现象的完整性。

2.心理学增强了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经济行为是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心理学的思想。以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为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在于企业如何生产、消费者如何花钱,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国家该如何制定经济政策,这些模型无外乎都是对经济现象的简单描述并且建立在苛刻的假设条件之上,如果不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即使理论很完美,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我们也不会觉得它们的实用性体现在哪里;只有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了大家熟悉的心理因素,我们才会觉得模型是有生命力的、是为我们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才真切体会到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外在环境塑造的,并且人的行为反过来会影响外在环境,这就要求经济学者不仅要提高分析个人的经济行为的理论性,还要重视考虑了心理作用而产生的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确保研究成果甚至政策制定是切实可行的。心理学极大地推动了博弈论的发展,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模型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完全”到“不完全”的转化正是经济学者对心理学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现状描绘。只有从相关人员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我们才会说这是理论完整的运动过程,也是理论的实用性所在。

3.心理学明确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

心理学本质上以人为研究对象,经济学与心理学应该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学科,因为它们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有关人的,并为人服务的学科。经济学的理论也不应该脱离心理学有关人性、认知、理性和欲望的限定,不应该停留于表面上地描述、解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的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行为。经济学者在思考经济问题时参考了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就能明确人的目的和动机,并综合考虑人所处的环境和人本身的条件,把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会有助于产生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学理论。做到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从前的以资本、利益为研究方向,经济学者便掌握了以人为本方向,经济学的研究也会顺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四、结论及建议

综合了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加以完善和补充。因此未来经济学的研究仍要参考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但要注意的是,经济学者要吸收利用心理学中有利于解释人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成分,而不是简单地将心理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相加。另一方面,经济学者在解释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我国国情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矛盾是公有制经济和官僚资本的矛盾。因此我国的经济学不能忽视政治因素,我国的经济学适用于经济学的叫法。我国的经济学理论不仅要扎根于本土的经济现状,还要依靠本土的心理学研究。只有我国的百姓才是最了解我国现状的,国外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不适合解释我们自己的心理状况,外国的文化入侵、国内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容易让我们迷失在物质欲望之中不能自拔,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带给我们牢固的心理依靠。因此我们要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心理学。

国际经济学现象篇6

      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理论性非常强,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根据国际经济学课程特点,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economics)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国际间资本、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和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问题。和大多数经济学科分支一样,国际经济学也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延续和应用,可以说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研究各国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科分支。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也得以迅速发展,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国际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系统的计划过程。它是教学活动中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通常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许多教师很注重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但对于上课前对课堂上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却很少花精力。这种做法的后果往往是课堂上氛围比较沉闷,教学缺乏生动性。尤其对于国际经济学这样一门经济学理论课程,课程本身理论性非常强,存在大量图形与公式,内容较为枯燥,如果不做好教学的设计,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究竟如何才能做好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结合几年来的教学体会,笔者感到,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节奏的变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有关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理论课程,教材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图形分析和理论推导,但是一堂课下来,如果内容一直是枯燥的图形分析和理论的推导,极易导致学生产生疲劳感,影响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节奏的变换。教学内容也如同一首乐曲一般,有节奏上的不同,数学计算、图形分析、理论推导等这些枯燥严肃的内容,就是沉重徐缓的乐章,节奏缓慢;时事评论、案例分析等轻松内容,就相当于一首首节奏轻快的歌,在节奏缓慢的乐章当中不时地穿插几首轻快活泼的插曲,立刻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不会因为内容的枯燥而失去注意力,产生疲劳的感觉,教师也相对要轻松。比如,在讲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部分,即包括罗伯津斯基定理、贫困化增长、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等理论内容,需要讲解大量的图形,如果自始至终,一个图形接着一个图形地分析,教师讲得再生动,由于内容沉闷,学生也很容易疲劳,但是,如果节奏不时变换一下,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如下设计:首先以一个轻松话题入手,联系到这次课的内容,然后再详细介绍罗伯津斯基定理,讲完定理后,适时地穿插生动的案例,变换一下节奏,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再接着讲解贫困化增长,之后结合某一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分析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并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这样,尽管理论性很强,但是由于节奏的不断变化,整个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往往不容易走神,效果自然就好。

 

2  注重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抓住学生注意力

 

       脑神经专家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20分种不到。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决定,每一次课的课时最少也要2~3个课时,也就是80-120分钟,从一节课来看,也有4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理论内容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也相对比较困难。本人总结自身教学经验,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中要保证每一节课当中的每一部分内容的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每一次课既是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同时讲台也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设计就如同一场表演的编排,节目能不能引人入胜,每一阶段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节目的编排是关键一环,有悬念的节目才能让观众欲罢不能。因此每一次课是否能抓住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适时制造一些悬念,制作一些“陷阱”,让学生主动往里跳,这样学生兴趣提上来,自然注意力集中,而且还能同时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设计好这些悬念呢?我们必须试着站在学生角度来感受,就像一场表演要考虑到观众感受一样。同样以上面提到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讲课之前,学生要进入状态往往有个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快进入听课状态,了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先在讲课前,向学生提问什么是“荷兰病”,当然,如果没有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可能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是“荷兰病”,该名词必然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与疑问,这时,教师可以先大概把“荷兰病”的现象说一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荷兰病’?”学生必然会急于知晓,此时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在本次课程的内容中寻找答案,讲解完罗伯津斯基定理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荷兰病”产生的原因,这样学生反过来思考这一问题,既可引起学生兴趣,注意力自然集中,无形中又能让学生运用学习的理论解释现实,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3  注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国际经济学现象篇7

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理论性非常强,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根据国际经济学课程特点,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economics)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国际间资本、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和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问题。和大多数经济学科分支一样,国际经济学也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延续和应用,可以说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研究各国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科分支。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也得以迅速发展,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国际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系统的计划过程。它是教学活动中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通常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许多教师很注重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但对于上课前对课堂上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却很少花精力。这种做法的后果往往是课堂上氛围比较沉闷,教学缺乏生动性。尤其对于国际经济学这样一门经济学理论课程,课程本身理论性非常强,存在大量图形与公式,内容较为枯燥,如果不做好教学的设计,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究竟如何才能做好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结合几年来的教学体会,笔者感到,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节奏的变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有关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理论课程,教材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图形分析和理论推导,但是一堂课下来,如果内容一直是枯燥的图形分析和理论的推导,极易导致学生产生疲劳感,影响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节奏的变换。教学内容也如同一首乐曲一般,有节奏上的不同,数学计算、图形分析、理论推导等这些枯燥严肃的内容,就是沉重徐缓的乐章,节奏缓慢;时事评论、案例分析等轻松内容,就相当于一首首节奏轻快的歌,在节奏缓慢的乐章当中不时地穿插几首轻快活泼的插曲,立刻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不会因为内容的枯燥而失去注意力,产生疲劳的感觉,教师也相对要轻松。比如,在讲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部分,即包括罗伯津斯基定理、贫困化增长、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等理论内容,需要讲解大量的图形,如果自始至终,一个图形接着一个图形地分析,教师讲得再生动,由于内容沉闷,学生也很容易疲劳,但是,如果节奏不时变换一下,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如下设计:首先以一个轻松话题入手,联系到这次课的内容,然后再详细介绍罗伯津斯基定理,讲完定理后,适时地穿插生动的案例,变换一下节奏,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再接着讲解贫困化增长,之后结合某一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分析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并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这样,尽管理论性很强,但是由于节奏的不断变化,整个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往往不容易走神,效果自然就好。

2注重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抓住学生注意力

脑神经专家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20分种不到。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决定,每一次课的课时最少也要2~3个课时,也就是80-120分钟,从一节课来看,也有4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理论内容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也相对比较困难。本人总结自身教学经验,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中要保证每一节课当中的每一部分内容的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每一次课既是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同时讲台也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设计就如同一场表演的编排,节目能不能引人入胜,每一阶段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节目的编排是关键一环,有悬念的节目才能让观众欲罢不能。因此每一次课是否能抓住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适时制造一些悬念,制作一些“陷阱”,让学生主动往里跳,这样学生兴趣提上来,自然注意力集中,而且还能同时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设计好这些悬念呢?我们必须试着站在学生角度来感受,就像一场表演要考虑到观众感受一样。同样以上面提到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讲课之前,学生要进入状态往往有个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快进入听课状态,了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先在讲课前,向学生提问什么是“荷兰病”,当然,如果没有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可能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是“荷兰病”,该名词必然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与疑问,这时,教师可以先大概把“荷兰病”的现象说一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荷兰病’?”学生必然会急于知晓,此时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在本次课程的内容中寻找答案,讲解完罗伯津斯基定理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荷兰病”产生的原因,这样学生反过来思考这一问题,既可引起学生兴趣,注意力自然集中,无形中又能让学生运用学习的理论解释现实,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国际经济学现象篇8

关键词:边际效用价值论;心理学;经济学

引言

边际效用探讨的是人们内心的满足程度。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去解决经济问题,这种思考方式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经历了重大变革,细胞的发现、达尔文相对论和万有引力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从研究神的存在开始转向研究人自身的发展,从人类起源到内心活动都是人们的探讨范围。为了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学者不但要思考如何使资本收益最大化,还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利用当时最新的理论方法去解释经济现象,这个时候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在人们视线,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自然成为了当时学者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一、边际效用价值论、心理学与经济学

要明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首先就要说明本文的经济学所指的范畴。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解释国家治理与财富积累的一门学科,后来西方学者为了推行“全球化”,便去掉了“政治”一词将其改名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及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要被共产主义取代,扎根于辩证唯物主义而极力回避描述人的主观意识。综合历史中各经济学流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时间以19世纪80年代心理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为界,不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心理学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多,每增加的一单位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描述的是人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判断,即欲望。商品或服务能否满足人的欲望,取决于个人的心理感受。

因此,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质上是以人的主观心理感受来衡量商品和服务给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作为分析人的满足程度的切入点,使得欲望、需求诸如此类的心理感受变得可以考量,它考查的并不是人的满足程度总量是多大,而是单位增加量的大小和变化。边际效用价值论为考查人的满足程度带来了真正可以操作的方法,这一操作方法的产生正是源于人们开始从心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产生的。

2.边际效用价值论与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边际学派最早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其代表人物庞巴维克对边际效用的论证是:心理上的感觉决定了人们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判断,买卖双方根据各自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而达成交易,成交商品的价值即为客观价值,客观价值是边际效用价值的完成形态。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使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了新的研究视角,边际效用价值论第一次让经济学者把纷繁的经济现象和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结合到了一起。后来的经济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心理学解释经济现象,心理学也成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一部分,例如凯恩斯用“流动性偏好”解释收入该如何分配,以及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交叉学科――经济心理学,它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经济学兼心理学教授乔治・卡托纳创立的。

3.心理学的研究对经济学的重要性

经济学以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致力于解决社会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资源分配关系到个人就会有逐利动机,因此不能忽视人的心理活动。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经济活动参与者背后的动机,只有掌握了经济动机,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以经济现象的角度,去考虑经济现象发展之下人的活动,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启迪经济学者的研究,例如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个案分析法能使经济学者关注经济活动中个别人的行为,防止共性的理论掩盖个性的现象。

二、本文的写作目的

学者有关心理学和经济学关系的论证从未停止过。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所谓新经济就是心理学”。经济学家在解释自己的理论时提出了很多基本概念,比如价值、选择、产权、机会成本、贸易等,它们是经济学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家则认为,这些概念都包含了人类的行为及心理成分[1]。研究经济心理与经济行为的相互关系,能够为经济行为的预测和调控提供可靠的心理科学依据,并为我国制定改革方案和推进改革事业提供可靠的心理科学依据[2]。经济学者借鉴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实验经济学的创始人,VernonSmith因“在实验经济分析尤其是选择性市场机制研究中引入了实验室实验”而获得诺贝尔奖[3]。

心理学和经济学紧密相连,前者自然会对后者的方法论产生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实践辨证法基础上的系统抽象法,具体来说囊括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本文作者认为,心理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产生了影响: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增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用性;明确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三、心理学研究对经济学的影响

1.心理学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心理学让经济学者开始探讨人的心理活动,扩展了经济学者的研究对象,经济学者的研究视野不仅仅局限在用纯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在亚当・斯密、李嘉图之前的经济学者几乎都在研究如何积累财富,当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反抗封建统治的时期,经济学者转而探讨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合理性以及资本如何获得最大收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学者才开始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普通的个人身上,体现在边际效益价值论的产生和后来的心理学成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真正覆盖到了完整的社会生活之中。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例如商务谈判、买东西讨价还价,如果只从实现均衡价格的角度去分析,往往得到的结论是简单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博弈双方的反复要价的是心理变化。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对经济社会的心理预期会影响政策的有效性,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建立在完全信息之上,只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政策才会起到作用,这表明,心理预期已经成为了经济学者考量的不可或缺的变量。当前,人们的心理活动已经是构成市场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人们心之所想的判断,才是完整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确保了解释经济现象的完整性。

2.心理学增强了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经济行为是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心理学的思想。以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为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在于企业如何生产、消费者如何花钱,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国家该如何制定经济政策,这些模型无外乎都是对经济现象的简单描述并且建立在苛刻的假设条件之上,如果不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即使理论很完美,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我们也不会觉得它们的实用性体现在哪里;只有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了大家熟悉的心理因素,我们才会觉得模型是有生命力的、是为我们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才真切体会到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外在环境塑造的,并且人的行为反过来会影响外在环境,这就要求经济学者不仅要提高分析个人的经济行为的理论性,还要重视考虑了心理作用而产生的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确保研究成果甚至政策制定是切实可行的。心理学极大地推动了博弈论的发展,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模型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完全”到“不完全”的转化正是经济学者对心理学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现状描绘。只有从相关人员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我们才会说这是理论完整的运动过程,也是理论的实用性所在。

3.心理学明确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

心理学本质上以人为研究对象,经济学与心理学应该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学科,因为它们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有关人的,并为人服务的学科。经济学的理论也不应该脱离心理学有关人性、认知、理性和欲望的限定,不应该停留于表面上地描述、解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的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行为。经济学者在思考经济问题时参考了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就能明确人的目的和动机,并综合考虑人所处的环境和人本身的条件,把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会有助于产生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学理论。做到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从前的以资本、利益为研究方向,经济学者便掌握了以人为本方向,经济学的研究也会顺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四、结论及建议

综合了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加以完善和补充。因此未来经济学的研究仍要参考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但要注意的是,经济学者要吸收利用心理学中有利于解释人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成分,而不是简单地将心理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相加。另一方面,经济学者在解释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我国国情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矛盾是公有制经济和官僚资本的矛盾。因此我国的经济学不能忽视政治因素,我国的经济学适用于经济学的叫法。我国的经济学理论不仅要扎根于本土的经济现状,还要依靠本土的心理学研究。只有我国的百姓才是最了解我国现状的,国外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不适合解释我们自己的心理状况,外国的文化入侵、国内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容易让我们迷失在物质欲望之中不能自拔,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带给我们牢固的心理依靠。因此我们要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心理学。

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人民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制定必须要考虑到民众的心理接受能力。政策的执行必须保持连贯性,否则会失去民众的信任,在社会上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经济学者必须要重视心理预期对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注重民意,让人民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我国老百姓的诉求,更好地保证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凯平.经济人的心理博弈: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的贡献与挑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03:61-69

[2]方强,海韵,曼达,晓蒙.经济行为心理学刍议――兼及我国经济改革的心理科学依据问题[J].经济科学,1992,04:30-34

[3]皇甫刚,朱莉琪.VernonSmith开创的实验经济学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03,03:243-248

[4]李霞.心理学与经济学相融合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67-69

国际经济学现象篇9

[关键词]礼仪经济诚信跨文化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合。礼仪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一定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各种经济活动。无庸讳言,人人都在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西方经济学所谓的经济人假设是指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所具有的唯一动机,就是追求自身目标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追求的是自身需求满足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的是报酬或收入的最大化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要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要遵守尊人尊己的“黄金法则”,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如今,合作逐渐代替竞争,礼仪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日益重要。礼仪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无论是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企业注重文化和品牌的创建,家庭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投资,大学生在就业前的各种培训以及终身学习等,都在追求投入与产出利益的最大化。而礼仪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际关系的剂、是现代竞争的附加值。

一、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现象分析

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都追求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庸思想。在人际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是强调集体主义,对个人隐私的观念极其淡薄。而在西方社会,《圣经》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念讲究的是人生来是平等的、自由的,人们努力追求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人以自我为中心,突出自我。因此,在西方国家中,人们都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因此,中西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中西交往中礼仪文化和行为模式的差异。当前,我们这个时代是沟通、交流、合作、发展的时代,国家之间、意识形态之间的壁垒,早已为经济利益、互惠关系所打破,与异国、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礼仪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价值和功能日益彰显。

由于历史上诸多原因,长期以来我们不太注重礼仪教育,大家对涉外礼仪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在对外经贸活动不可避免地引起文化冲突――失礼的问题,常导致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正如北京中美礼仪教育家海迪・李(HedyLee)所说:“中国人富的太快,没时间学习与财富相适应的礼仪。”如《文汇报》刊登的题为《一口痰“吐掉”一项合作》的报道。某医疗器械厂与美国客商达成了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的协议,第二天就要签字了。当该厂的厂长陪同外商参观车间的时,向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去擦。这一幕让外商彻夜难眠,他让翻译给那位厂长送去一封信:“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要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皮管。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一项已基本谈成的项目,就这样“吹”了。

凯伦・布郎杰(加拿大形象设计师)说:“握手是陌生人的第一次身体接触,这五秒钟意味着经济效益。”人际交往中握手常常传达着很多信息。艾丽是中国某著名房地产公司副总裁。有一天,她接待了来访的建筑材料公司主管销售的韦经理。韦经理先伸出手让艾丽握了握,几分钟内就被艾丽送出了办公室,结果可想而知。艾丽在一次讨论形象的课上说明了原因。她说:“首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不但不懂基本的商业礼仪,他还没有绅士风度。他是一个男人,位置又低于我,怎么能像个王子一样伸出高贵的手让我来握呢?他伸给我的手不但看起来毫无生机,握起来更象一条死鱼,冰冷、松软、毫无热情。握手的这几秒钟,他就留给我一个极坏的印象,他的心可能和他的手一样的冰冷。他的手没有让我感到对我的尊重,他对我们的会面也并不重视。这种素质低下的人组成的管理阶层,怎么会严格遵守商业道德,提供优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握手在商业社会里几乎意味着经济效益。以上二个例子仅仅因为一口痰、失礼的握手而导致经济合作失败。

礼仪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深入人心。如:创业人士在上海外贸学院选修的最热门的课程,不是会计法则或国际法的奥秘,而是更为严肃的课程:礼仪风俗。学生有1600多名。因应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奥运的举行,人们掀起了学习礼仪、饯行礼仪的热潮。政府也在推波助澜,如政府出台政策在公务员在职培训时,增加礼仪课程的学习内容,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完善政府的形象,创建更好的透支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礼仪彰显企业的文化价值

1.礼仪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已形成了市场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多极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的新格局。各市场主体为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使用的经济手段也越来越多,礼仪也被当作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于工业企业来说,礼仪是表现企业对客户人性化的服务和关爱的重要途径。服务和形象的竞争力是企业走向世界的国际通行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根子。而服务和形象,最终还是要人来体现。文明礼仪――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礼仪也是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中国古老的商业谚语就有“面带三分笑,顾客跑不掉”、“没有笑颜莫开店”、“童叟无欺”和“诚实经商”等。微笑是人类最美好的形象,微笑吸引着幸运和财富。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来自美国金融巨头查尔斯・斯瓦博,当他被问到如何成为富豪时,他诙谐地回答:“我的笑容价值百万美金。”在英国最大的超级市场连锁店三斯波里,服务台上挂着英文缩写成“微笑”的大牌子,作为企业的口号――SmiLe。Smile(微笑)manage(管理)interact(互相影响)Listen(倾听)enthusiasm(热情)这个企业的“微笑”(SmiLe)口号囊括了成功形象的五个理念。大凡国际化的企业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获得国际认证的重要考评标准。在全球化条件下,工业企业提升服务和形象的竞争力已经成为现代竞争更重要的筹码。

2.礼仪促进经济合作

当今国际交往越来越需要能与人合作的人才,与人合作之时才能实现自身的产出利益的最大化。善于与人合作人际关系好的人,办事容易命顺达。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遵守人际交往的“布吉林”法则。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资本,同时也是一个人影响力大小的客观反映,而这需要尊重他人,包容他人,也就是要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有怎样的心态就有怎样的人际关系,以及与之相符的生活质量,与之对应的就是相应的经济产出。在信息化时代,不接受别人的价值观,无法与人合作就会导致落后于不发展。信息就是财富,得体的礼仪,良好的社交能力则是收取这个财富的手段。不愿获得信息的人等于把自己逐出了财富的家园。机遇意味着财富,这是人们的共识。美国机遇学大师卡尔・彼特说:“抓到机遇抓到命,摸到机遇摸到金。凡是机遇都并不是明明白白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而是需要人们用智慧的大脑去破译。”聪明人会抓住每一次机遇,更聪明的人会不断地创造新机遇。

三、礼仪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中国一贯重视和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践行,我们传统文化的实质就是一种伦理道德文化,各种形态的传统美德是它的价值表现形式。礼仪渗透在文化、制度和道德之中,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历史证明,传统的礼仪道德对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成为协调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要求各种经济活动都要严格按照公平竞争、等价交换、信守合同等规则来运行,并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来保证。礼仪作为一种市场行为,被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去参与竞争,服务于市场经济,它在塑造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方面,在协调各方的经济利益与矛盾方面,在协调经济实体内部的各种关系,增加内部凝聚力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海尔提倡“真诚到永远”,兴业银行承诺:“世界什么都在变,惟有我们的真诚不变!”这些“真诚”无疑为他们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已认识到:卓越的经济效益来自卓越的企业,卓越的企业来自卓越的员工。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礼仪的员工群体才能创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国际上普遍奉行的礼仪是:忠于祖国、不卑不亢、求同存异、重信守诺、尊卑有序。诚实信用的名誉是世界上最好的广告,仅仅因为诚实信用的名誉,很多大商行、大公司的名字和品牌就价值数百万美元。卡耐基说:“如果还没有找到诚实的美德的话,那我们也应该在诚实的品质和名声方面进行投资,这不仅是发财的门路,同时也可以深深地感染和影响别人。”诚实讲信用就是一座丰碑,他人深受影响信任你,自然可以获利。所以,由于一贯讲真话而获得的声誉,要比由暂时欺骗所获得的好处,其价值要高千百倍。

诚信已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同时它也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必要基础,并且确实能够为中国带来实实在在的机遇。就此而言,每一个坚守诚信的中国人,除了主观上为涵育个人的高尚人格,客观上也为树立“诚信中国”的世界声誉做出了一份贡献。事实上,诚信不仅为企业带来财富和成功,诚信本身就是一笔具有重大价值的宝贵财富。在跨文化交流中,重信守诺也是很重要的礼仪规范。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守时代表了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大家风范。商业界的人士都明白,商业活动中某些重大时刻会决定以后几年的业务发展状况。因此,在对外交往中,热爱祖国、新手诚诺,恪守良好的商业道德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四、结束语

中华民族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实力的提高,更是与之相符的文明礼仪文化素质的飞跃。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增强对其它民族文化的敏感性认识,尊重差异,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人人注重礼仪的学习和提高,真诚合作,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鲁江: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6

[2]汉纳・比奇:中国人苦学西方礼仪[J].时代,2005.11

[3]胡宝林:细节决定成败全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278~279

[4](加)英格丽・张ingridZhang.你的形象价值百万世界形象设计师的忠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90~191

[5]蒋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8

国际经济学现象篇10

【关键词】现代金融;经济;泡沫;控制措施

一、引言

金融经济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以及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我国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世界变幻莫测,经济泡沫又具有非常复杂的特殊性,这一点我们应该清醒得认识到。由于经济泡沫问题不可预见,这使得我们处理经济泡沫问题变得更加困难。现代金融经济中出现经济泡沫的两大根本性原因是社会以及约束机制,经济泡沫的两大表现形式是股票以及房地产泡沫,这两种泡沫表现的尤为突出。一夜暴富的心理使得很多人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巨大的利益诱惑为股票泡沫的蔓延创造了条件,虽然很多人意识到了股票泡沫的存在,可是在现实面前却又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企图通过这一途径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致使很多人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被股票泡沫所吞噬。房产是一种固定资产,很多有钱人利用自己的闲置资金购买房产,等待房子增值之后再将其卖出,这实际上是有钱人的一种投资手段,但是这种投资手段为有钱人创造价值的同时却为房产泡沫的形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对于股票泡沫以及房产泡沫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对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经济泡沫的蔓延趋势进行准确把握,并且找出与之适应的控制方法以及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现代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现代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

二、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概念

现代经济学界对“泡沫”这个词的关注度很高,而且有很多学者对这个词都有很深刻的描述。经济泡沫现象指的是商品的价格出现了暴涨或者是暴跌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投机过度,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与实际价值不一致,商品的实际价值和商品价格出现脱节。如果说大量的资金,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在某一行业或者是某一产品上,致使资金在这些特定领域中流转,金融经济在这个时间段内就很容易出现扭曲或者是膨胀的情况,致使其它行业的经济也出现下滑。在资产上升的同时价格却在不断降低,其随着预期方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泡沫体现出的现象是资产的暴涨或者是暴跌,甚至于在出现泡沫的某一个时间段内有金融投资异常火爆的现象出现。从整个市场发展状况来看,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最容易出现泡沫现象,并且我国的基础经济基本不会对这两个市场的产品价格有影响。在此需要提出两种不同的概念,即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对于泡沫经济而言,它是由于投机活动而导致的市场价格变化,但是经济泡沫则是由于商业活动的波动,导致社会需求总和社会总供给之间产生矛盾,使得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以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作为前提,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经济泡沫总会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泡沫经济就找不到。

三、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全球金融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经济泡沫是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发展形势过高的估计造成的,如果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设想的情况完全不相符,就会产生经济泡沫。从全球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不管是中国,还是其它国家都出现了在金融经济中虚拟经济占据市场主体地位的现象,这使得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挤压、限制或者是反弹等行为频发。金融经济中出现的虚拟资本所创造的虚拟价值,要远远超过了实际资本所创造的价值,但是说虚拟资本所创造的虚拟价值会产生经济泡沫,这种经济泡沫是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如果说经济泡沫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是说经济泡沫到了某一个时间段可能就会出现泡沫破裂现象,这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近年来,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有不断增多的趋势,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工作者应该从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第一方面虚假信息导致了经济泡沫的形成,我国经济发展表面看起来一面繁荣,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假象,带有很强的欺骗性,不仅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第二方面是人们的贪婪以及对预期收益的感性心理使得经济泡沫产生蔓延,现阶段而言这种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出现的经济泡沫,适当的经济泡沫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有利于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但是说经济泡沫如果过量的话,就会给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泡沫的量过大会沉重打击我国国民经济,破坏人们的经济生活。对经济泡沫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社会因素以及金融约束机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是社会因素。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金融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金融经济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宽松。在这种宽松的经济环境下很多人开始进行资金炒作,商品经济的周期性萧条以及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降也使得很多人在金融市场中最具有增值潜力的资源方面的投资开始增多,这就为经济泡沫的蔓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其次是金融约束机制因素。从我国目前金融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可以说还算比较顺利,虽然如此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漏洞,这主要体现在金融体制以及制度方面,不健全的金融体制和制度也为经济泡沫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金融经济体制,解决金融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四、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的表现形式分析

从我国现阶段金融经济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金融市场经济中出现了两种最典型的泡沫形式,即为股票泡沫以及房地产泡沫。股票泡沫产生的原因,在于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内在的投资出现完全不符的情况,由于两者情况完全不符所形成的股票泡沫在金融资产总量、经济总量以及泡沫绝对额指标大小方面,同经济泡沫在金融经济中的表现是密切相关的。众所周知,在供求关系变化的作用下价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原理在金融经济中的股票市场方面也同样适用。如果说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很充足的话,经济泡沫就会把股票的票面价格的大小与股票发行公司之间的关系所掩盖,并且最终以市盈率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来。

对股票泡沫而言,在未来金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对股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规范化。对于房地产泡沫而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供求关系以及交易成本方面的问题。目前来说金融经济泡沫出现的问题,究竟有多少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予以高度关注。拿房地产经济泡沫来说,房地产价格在持续上涨,一般的工薪阶层需要花费自己30-40年的储蓄才能够购买房子,但是虽然这种情况出现,很多年前的一些楼盘还是没有完成销售指标。高度密集的人口以及稀有的土地资源还会致使经济泡沫的出现,并且促使经济泡沫蔓延。

社会原因以及社会约束机制,使得现代金融经济中产生了经济泡沫,这也使得在整个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问题以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两种主要形式凸显出来,如果能够深入分析经济泡沫出现的原因,对经济泡沫的蔓延趋势进行准确把握,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能够确保整个金融市场经济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可以将经济泡沫对金融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五、控制现代金融经济中产生经济泡沫的策略

1.国家加强对金融经济的干预

虽然说解放经济政策是好事,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经济而言,国家应该予以一定的干预。国家适当干预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有一定促进作用,起码能够保证金融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我国的金融经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出现很多经济泡沫,这需要国家加强对其的干预。国家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干预要适当,不可过度干预,也不可不干预,干预要适可而止,减少经济泡沫产生的同时保证其健康稳定发展。

2.严格控制房价的不合理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地产行业的推动,如果说房产价格过高的话,其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扩张到其它领域,这样会使得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国家已经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这种宏观调控措施需要持续进行下去,需要作为一项长期的措施,而不是短期的措施。国家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上面。

3.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对其约束

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制度以及法律的约束。这要求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制度,甚至于说制定相关的法律对其发展进行约束,以便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虽然说金融经济的发展需要制度以及法律的约束,但是也要给予一定的自由,确保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松弛有度。

六、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泡沫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我国,世界上很多其它国家也有经济泡沫现象存在。要想确保金融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国家需要对金融经济中产生的泡沫现象进行有效控制。控制金融经济中产生的泡沫现象,国家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要对房地产价格进行严格控制,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及法律对金融经济的发展进行约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的经济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确保我国金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可以为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旭峰.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分析[J].中国外资,2013(09):20-25.

[2]胡军燕,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多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05)

[3]王慧.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J].当代经济管理.2015(05)

[4]丁洪福,郭万山.我国通货膨胀惯性及其货币政策启示――基于后顾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实证检验[J].西部论坛.2015(06)

[5]赵俊.资产泡沫定价的方法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5

[6]娄延强赵远.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应对[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3)

[7]priscillaLiang,thomasD.willett.ChineseStocksduring2000C2013:BubblesandBustsorFundamentals[J]taylor&FrancisJournal.2015,Vol.48(3),pp.199-214

[8]张红,李洋,张志峰.中国城市软实力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