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4:02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岩土工程;采矿工程;必要性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大类专业的一个基本的方向,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有关岩石或土的利用、整治或改造的科学技术。

而采矿工程是一门致力于矿床开采理论与方法,实践采矿新技术的专业。随着我国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大采矿的格局,即由原来的地下采煤、露天采煤以及金属矿开采等专业方向很强的分类,逐渐演化成现在的综合采矿专业,因此,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在本科教学改革深化之前,我校采矿工程专业除了开设公共基础课之外,专业课程主要有煤矿开采学、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岩石力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电工学、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矿业经济学、矿井瓦斯防治、采矿工程英语、测量学、矿山机械设备等,专业的就业方向基本面向煤矿企业和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就业范围局限性很强。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本科生就业的范围逐渐由局限的煤矿相关单位逐渐扩展到公路、建筑和水利等行业,因此,本科学生培养的目标和相应的课程设置也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自然成为需要增加到新采矿专业学习的范围之内。

2、采矿工程专业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采矿工程是研究将矿物从地表或地下合理采出的过程,其中必然要设计到对岩土体的开挖和利用,而且事实上,人们采矿活动过程中也确实面临着大量的岩土工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露天采矿边坡设计及稳定加固技术

在露天采矿过程中,随着采矿深度和广度的增加,矿体边坡的设计和稳定性研究是采矿工程中面临的首要岩土工程问题,特别是对与贵重矿体,合理边坡角度的设计和加固方法能够提高矿体采出率,从而创造巨大的效益。

(2)井下开采中巷道围岩稳定性问题

在井工开采的矿井中,巷道是最基本的矿井构成单元,其围岩稳定性的研究不但是采矿工程专业人员,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工作者进入到煤矿,从事巷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巷道围岩稳定不但保持了矿井的通畅,保证了井下工作人员和矿物的顺利运输,对于整个矿井的有序生产也有重要意义。

(3)采场围岩稳定性及开采优化设计问题

采场作为矿井生产的工作车间,肩负着矿井主要的生产任务,如何保证采场围岩的稳定,是岩土工程专业深部岩土力学行为研究方向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这也是采矿工程师们的重点攻关课题。矿井采场的开采优化可以使采场围岩的运动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可以控制围岩的运动时间和范围,从而降低对采场内机械和人员的危险性。

(4)采空区处理及地面沉降问题

矿物的开采必然会形成一定范围的采空区,采空区垮落会导致地表沉降,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采矿科技的发展,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充填开采)成为采矿工程研究的内容之一。

采矿工程中面临的岩土工程问题不仅仅有以上几个方面,在采矿的保水开采、三下开采以及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等方面也有很多岩土方面的内容。

3、《岩土工程》开课内容设置

采矿工程专业开设《岩土工程》成为必要的课程,而且根据对培养目标和培养大纲的设计,本课程可以作为采矿工程三大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先修课进行讲解。但是由于采矿工程的特殊性,对于本课程的设置不能直接照搬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因此,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采矿工程专业面临的众多岩土工程问题和对《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导入性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将课程按照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知识分为两大部分,分别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和基本问题解决方法的案例分析。

岩石力学的教学内容为岩石与岩体的概念与关系;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包括物理与水理性质,变形特征和基本的强度理论;岩体强度、变形及工程分类;原岩应力的一般规律以及测量方法;洞室围岩、岩基及岩坡稳定性分析和岩体工程的喷锚加固案例。

土力学的教学内容为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流网及其应用;地基土基底压力计算,有效应力原理,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土的抗剪强度计算;挡土结构的土压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边坡和围护结构稳定分析,挡土墙结构设计;地基的破坏模式及极限承载能力,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及其确定方法以及简单的土动力学基本原理。

通过设置以上的学习内容,重点讲解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结合案例进行土木工程行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传授岩土工程中的基本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办法,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采矿工业的发展,社会对采矿工程专门人才的要求和储备有了新内涵,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渠道和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普通本科层次的采矿类人才培养合理考虑以土木工程企业需求,在原有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岩土工程》课程,不但可以增加采矿学生对岩土工程专业知识的接触和理解,对于将来就业于土木工程行业的学生是一个知识的普及和储备,而且开设本课程可以在基础概念和知识方面对接下来的专业核心课程起到一个铺垫作用。

[参考文献]

[1]席培胜,刘兰.案例教学在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vol.29(2):132-133

[2]未良莉,王潇.采矿工程专业设置专业导论课程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111-112

[3]王炳文.采矿专业岩土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教育,2011,(4):45-46.

[4]陈海波,姜海峰.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263-264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篇2

目前中国以矿业为特色的高等院校近20所,其中90%拥有材料专业。材料类专业作为工业的基础行业,在矿山机械、耐磨材料、表面强化处理等矿业工程应用广泛的领域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1,2]

随着教育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些在材料类专业具有优势和特色的高等院校逐渐将人才培养方向与科研领域扩展到矿业材料领域。矿业特色高校材料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本科生就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矿业特色高校的材料类专业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政策,主要包括:发挥自身在矿业方向的特色优势进行专项人才的培养,发挥自身在矿业系统的影响力为人才寻求出路,发挥自身在矿业领域雄厚的科研实力发展项目、吸引资金,转而投入到人才培养和建设方面。以上所有应对措施都离不开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本文旨在讨论在此环境下,校企合作模式对推进矿业特色材料类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并且研究出相应的规范和措施,为此类高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寻求更广的就业去向,丰富矿业特色高校材料类专业和煤矿类企业的沟通渠道与合作模式,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工作。[3-5]

一、在理论教学环节增加工程实践内容,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专业人才培养是以构建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所有高等院校均将此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手段。我国材料类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分析方法”“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学”等多门材料专业基础课程中建有部级精品课,可见此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对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而作为专业特色类高校,人才培养如果沿袭知名院校的培养方法,在培养质量和培养能力上均处于落后阶段,培养出的学生竞争力就会偏弱,因此必须构建独特的专业知识培养模式。黑龙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第一,学习国内知名高校的课程知识体系,提高我校材料类专业教师的授课能力,发挥我校教师年轻、学习能力强的特点,吸取部级精品课程中的精华部分,充实到自身的授课过程中,方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第二,基础知识授课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课程的知识体系加入工程实践内容的讲授,并辅以实验观察教学和实践动手教学,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

第三,工程实际教学中加入矿山工程实际的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工程实际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了解所学知识具体应用到矿山工程中,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认识。通过以上方法培养出的材料类学生具有矿业特色,在就业市场中具有明显的竞争力。通过对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生的回访和对就业企业的走访调研发现,我校材料类毕业生能够在工程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反馈信息良好,达到了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实施3+1培养模式,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速对企业的适应

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学校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保证培养出优秀的且适合企业的人才是后续校企合作的保障。[6]目前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接收企业普遍反映学生适应能力差,而学生普遍反映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较大。通过调研以及小规模的实践发现,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

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全日制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大学前三年将所有的理论课程结束,最后一年进行实践锻炼、生产实习以及盯岗实习等相关的实践锻炼类训练,提前将学生送到煤矿企业或相关类型工厂,在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去进行实践操作。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可以由学校的指导教师和工厂的指导师傅共同指导,选题方式可参考如下两种形式:一是根据工厂的实际生产需求进行选题,工厂的指导师傅主要指导设计和操作,学校的指导教师辅助指导;二是根据工厂的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由学校的指导教师参与攻关,工厂的指导师傅辅助操作。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提前将学生和企业带入了磨合期,增加了双方双向选择的机会,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适应企业要求的同时,也促成了企业对学生的认识和认可程度,为双方将来的双向选择打下了基础,并且做出了时间的提前量,一旦双方均不满意,均有继续调整的时间。

三、定向培养,针对煤矿类企业需求培养专项技术人才

针对煤矿类企业,在矿山机械生产方面对于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矿山耐磨件的表面耐磨、耐蚀性能,矿山机械结构件的综合力学性能,矿山设备表面强化处理工艺上均有针对性的人才需求。而作为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大学科背景下,学科方向的划分也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细化。这就要求矿业特色高校的材料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做到有针对性的人才输出。[7,8]

通过在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实践,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总结出如下几个措施:一是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新版的材料成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包括材料表面技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包括金属腐蚀与防护,无机非金属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加入碳素工艺学等一系列针对煤矿企业的课程。二是针对性的毕业论文选题。要求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向矿山机械、矿山耐磨件、新型耐磨工艺以及石墨制品及其深加工方面倾斜,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了解将来在煤矿类企业所能够从事的生产和科研工作。三是针对性的实习环节。本科生实习实践环节是培养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对黑龙江科技大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更为重要。黑龙江科技大学在让学生参观常规国有大型生产企业的同时,逐步向矿山机械类企业倾斜,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深刻了解此类企业的生产现状以及产品市场动态,真正做到供需所求。

四、成果服务于地方重点经济建设,寻求专项进行突破,获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紫金模式;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

福州大学创办于1958年,地矿专业是福州大学初创时期就设立的工科专业之一。在随后的三十多年里,该专业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地质勘探和采矿专业人才。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陈景河等一批企业高管都是福州大学的毕业生,虽然他们知道母校的地质、采矿等专业已停办多年,还是抱着希望回到母校求助。校企双方领导“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组建紫金矿业学院,复办地质、采矿等专业的协议。在教育部和福建省政府的积极支持下,2007年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正式成立,并于当年招生,由此开启了“紫金模式”的探索。

一、校企合作构建工程教育大平台

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校企双方共同构建的工程教育大平台,从决策和运行体制、工程教育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紫金模式”的探索和培育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1.战略愿景的“耦合”和“顶层设计”体制

福州大学确立了建设“创业型东南强校”的战略目标,把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取向;紫金矿业走向世界舞台,有赖于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和创新驱动。校企双方的战略愿景在合作办学理念上取得高度“耦合”,并以理事会的权利和责任机制,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体制。紫金矿业学院理事会的成员由校企双方代表组成,理事长由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担任,福州大学主管领导出任副理事长。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聚焦学科设置、办学条件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训练和项目设计要求等重要事项。

在紫金矿业学院筹建初期,校企双方就共同关注院长人选。本科毕业于20世纪80年代福州大学地矿系、时任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的刘羽教授得知学校筹建紫金矿业学院消息后,欣然应允学校的聘任,辞去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职务,出任紫金矿业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在他的引领和多方努力下,一支来自国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年轻学术骨干以及选自工程界的工程型师资队伍快速形成。校企双方的决策力、学院层面的执行力以及教职员工团队的凝聚力,形成了培育“紫金模式”的强大合力。

2.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实训基地

在专业复建的初创时期,尽管资金短缺,学院还是调剂出部分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如矿物标本采集等。如今,紫金矿业学院教学大楼内矿物标本种类初具规模,实验装备条件不断改善,部分应用研究成果向实践教学迁移,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

紫金矿业集团在签署协议之后就做出决策,投资1.5亿元建设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上杭教学基地。基地集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集团下属的矿冶研究院和测试公司,以及“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驻该基地,企业的各个工程实验室均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场所开放使用,从而形成了紫金矿业学院工程教育优质资源的集约式和开放式效应。实训基地周围是紫金山金铜矿矿区,分布着露天金矿采场、井下铜矿采场,以及金铜矿选矿厂、冶炼厂等大型工矿企业。教学基地和生产现场的整体布局,形成了工程教育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3.打造“工程型”师资队伍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高校师资队伍的学位“门槛”越来越高,但对工程教育而言,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效应,成为制约工程教育水平提升的“瓶颈”。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的举办双方从一开始就高度关注师资队伍建设的取长补短,合力打造出一支优势互补、爱岗敬业的“工程型”师资队伍,成为紫金矿业学院提高办学水平的中坚力量。

首先,学院在人才引进中高度重视具有工程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学校主管部门视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聘任方式,不断充实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师资。

其次,校企双方联手推动工程科技项目合作,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合作,提升工程科技素养,使一批青年学术骨干既具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又经过工程实践历练,成为“工程型”师资队伍的生力军。

再次,通过企业遴选和学校培训的合作机制,形成多样化的“工程型”师资结构。虽然企业的一线工程科技人员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但缺乏教学规范训练。为此,福州大学教学研究与师资培训中心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定期为企业教师开展教学培训,并坚持开展校企双方专业教师联合备课,规范课程大纲和授课内容,提高了“工程型”师资队伍的教师职业化水准。

目前,紫金矿业学院取得“工程型”教师任职资格的人数55名。学校与教务处聘任的“工程型”教师主要担任专业选修课程和毕业实习设计指导,学院聘任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担任学生的顶岗实践、野外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进入“工程型”教师队伍的企业人员,其教学业绩纳入企业的年度考核。

二、“紫金模式”人才培养举措和实效分析

1.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探索

校企双方从国家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发,把造就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紫金矿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素质教育、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归纳出“一个贯穿,三个适应,三种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求,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指导方针。

“一个贯穿”,就是把全员教书育人贯穿培养全过程,形成以爱国、奉献、创业、创新为主线的素质教育。地矿产业关乎国家战略利益和民生大计,又是条件艰苦的特殊行业,从招生、培养到就业,都会面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各种考问。建院以来,校企双方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鲜活而又富于家国情怀的校园和企业文化活动。紫金矿业集团除了为学生支付学费外,对学生培养倾注了许多人文关怀。无论是入学教育,还是毕业典礼,企业高管都会亲临参加。董事长陈景和率先设立奖学金,每一次奖学金颁发,都是一次励志创业的生动教育。从学校到企业,全员教育人成为优秀传承。

“三个适应”,就是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市场“国际化”的大格局,适应企业“大型化”的新趋势,适应资本运作“证券化”的新形态。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程教育相比,培养要求的外延与内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校企双方根据这些变化,定期讨论教学设计、修订教学计划。

“三种基本能力”,首先是终身学习能力。紫金矿业学院不但重视工程学科的知识结构,而且通过增设选修课和前沿科技讲座等方式,促进数理逻辑、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文理交叉,为学生构建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方法二是英语实用能力,在公共外语教学之外,学院坚持实施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强化口语训练;三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在工矿企业实践环节,训练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2.施培养过程的“3+1”方式

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本科教育实施“3+1”的培养方式。本文以采矿工程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阶段,学生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三个学年,完成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部分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接受工程基础实践教学以及实验、工艺技能等训练。学校和学院承担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以及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学科交叉课程和前沿科技讲座由校企双方分别承担。

第二阶段,学生在上杭教学基地一个学年,完成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多为限定性专业选修课)和集中工程实训。采矿专业设置11门限定性专业选修课,其中井巷工程、采矿学、采掘机械与传动等8门课程均由集团的“工程型”企业教师开课。集中工程实训采用“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

集中工程实训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提前进入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体验,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熟悉企业管理流程和工作团队。为此,在集中工程实训之前,学院和企业主管对学生的就业意向开展调研和指导,安排学生和就业意向企业进行“预就业”签约,确定学生的工程实训和毕业设计具体项目。经过这种“上班顶岗”式的工程实训,毕业生就业之后大都可以很快进入职业角色发挥作用。

3.“紫金模式”实效分析

经过10年改革和探索,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工程教育改革取得了可喜成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先后被列入教育部、福建省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其人才培养模式被确定为福建省质量工程改革创新实验区项目,福州大学“紫金模式”工程教育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

在校企双方紧密合作、探索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矿业工程”两个学科取得了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地质工程”学科取得了工程硕士培养资格。

到目前为止,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已经培养了712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9.5%。除了合作办学的紫金矿业集团吸纳部分毕业生外,为国内同行业和相关单位输送了大部分急需的专业人才。

三、“紫金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矿产行业的态势变动,“紫金模式”无疑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坚持变革图强,才能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继续谱写新的探索篇章。在此,本文仅提出几点思考。

一是如何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双方的战略愿景“耦合”。众所周知,企业与大学在各自发展战略目标方面,价值取向不尽相同。福州大学建设“创业型东南强校”的战略定位,决定了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新一轮的合作办学,不仅需要大学考虑工程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还需要大学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智库作用。以紫金矿业集团为例,黄金和铜产品仅是金属加工产业链的中游产品,是否可以在产业链高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不管这一问题是否可能成为校企合作的战略对话议题,但对巩固和发展校企双方的紧密型合作,不失题中应有之义。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龙软制图;矿图;煤矿企业;绘制矿图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使得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现在化和信息化的阶段。信息技术在煤矿企业的应用,也使其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和现在化的阶段。最近几年随着各种类型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绘图软件在煤矿企业的应用,使得煤矿企业的地测数据和绘图基本上满足了企业运营的需要,极大的改善了煤矿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龙软制图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煤矿企业的制图效果,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本文将对龙软制图在煤矿企业的应用展开全面的探究和分析。

1龙软制图软件的特点

1.1功能强大

龙软制图软件将CaD制图软件绘图的强大、方便和实用的绘图编辑功能,与GiS软件的直观、灵活和高效的数据管理、存储、查询和分析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对获得的地理数据资料进行高效的分析,方便矿山日常基本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另一方面能够根据分析得到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很好的处理矿山处的地理属性以及应该建立怎样的图形间的拓扑结构。相比单一的绘图软件和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龙软制图软件的功能更加强大。

1.2系统稳定性和通用性强

龙软制图软件是一个稳定性的软件,能够很好的满足地质测量专业功能,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和组件化的功能。同时,龙软制图软件是为商业化的通用平台设计的一款软件,能够根据不同煤矿企业的具体的生产特点适当的调节软件的功能,调节软件的数据结构和模式。龙软制图软件在通用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完成自动处理地理和地形图的功能。

1.3更高的适用性

所谓更高的适用性是指龙软制图软件能够通过矢量化的功能,完美的解决传统煤矿系统的瓶颈问题。能够针对煤矿企业的具体特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正向和逆向断层等复杂的问题。并且能够对获得的矿区数据资料和信息以及处理之后的结果,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以及对空间数据库的支持,同时更好的实现煤矿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

2龙软制图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

在本部分将结合煤矿企业平面图的具体特征,对龙软制图在煤矿企业的应用,从数据库的配置到巷道的设置再到巷道延伸展开全面的探究。

2.1数据的配置

所谓的数据库配置就是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在SQLSeRV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一个适合的数据库,并且将创建的数据库配置到打开的龙软制图软件的过程。在进行数据库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应用最适合的数据库,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制图软件融合。为今后有效的开展各项具体的提取数据和自动生成巷道和绘制相应图片,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数据库配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数据库和绘图软件有效的链接起来,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2.2巷道设置

不同类型的煤矿企业,其图形上的相关巷道属性也不相同,例如巷道的导线点的名称、格式等不同。龙软制图为巷道设置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设置格式,以方便其很好的应用到各个煤矿企业。下面将对巷道导线点的名称和高程设计等展开全面的研究。

(1)导线点名称注。名称注包括注记的方向和位置两个方面。修改注记方向,主要是对名称注记的文字的方向,以及文字方向与导向点的方向进行标记。如果巷道是平行的,那么注记的方向就是沿着导线点的方向。如果注记的方向是垂直的,注记的方向是与导向前进的方向成逆时针90度的角。注记的位置是指设计注记和导线点位置之间的关系。其具体的位置可以在导线点的左侧、可以自底部也可以在上部,具体的位置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以及对图片的要求来定。

(2)导线点的高程标记设置。高程的标记和名称的标记有着相似的方法。通常采用的设计方法就是采用多一个小数点的设计方法,通过设置小数点的位置来标记,另外设计的方法有地板和顶板方法。

2.3延伸巷道

延伸巷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链接数据库,这个操作主要是实现数据的提取,将绘图需要是数据资料从数据库中获取出来。(2)巷道类型的选择。在老巷道或者没有巷道的基础上,开拓和选择出新的巷道,选择巷道的导线点等。(3)巷道的绘制方法,交互绘制巷道是延伸巷道最为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图形的逐个的导线点进行选择,采用全自动的方法以此来绘制出整个巷道、整个工作界面、整个的采矿区以及整个完整的巷道图。

延伸巷道的具体绘制方法为:首先,对巷道的导线点的高程、名称等数据进行设置,根据提出的数据资料绘制巷道。然后,、根据上述的方法对巷道图不同维度的图形进行绘制,以确定煤矿企业在不同的维度方面的结构和属性,进而通过软件绘制出不同方向的图形。

最后,将不同维度的结构图进行有机的组合,以绘制出横纵交错的经纬网络图,完成整个采掘工程的平面图形的绘制。具体图形结构如下图1所示。以全面的展现出煤矿企业不同矿区的地理结构图像,以便煤矿企业参考这种模式有效的开展后续的经营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3总结

龙软制图软件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特征。首先,其能够使得煤矿数据资料的提取和存储变得更加灵活,并且获得的数据资料更加符合绘图的需要,使绘制的数据资料更加符合煤矿企业实际应用的需要。其次,这种绘图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性,能够针对煤矿企业的具体特点绘制出最佳适合的图形,该软件能够有效的和地理管理信息系统链接,提高煤矿企业各方面管理的高效化。最后,龙图绘图软件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能够很好的带动企业向着管理科学化、数字化和现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使得煤矿企业参考用的图纸具有更高的标准和质量。总而言之,龙软制图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有效的支持了煤矿企业高效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在炳,张庭林.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mSGiS2.5)[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05).

[2]赵红泽.闫宁.赵志刚.颜邵陵.开源GiS在煤矿web信息系统中应用方案研究[J].煤炭技术,2011(3).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篇5

[关键词]充填采矿;优势;发展;问题;趋势

1.引言

充填采矿技术由于其具有着其他采矿技术不具备的特点,包括自动化程度高、矿石损失率小、操作安全的特点,在矿山开采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矿山的开采众多的开采项目中最大的,占比重最高的。在我们的充填技术中也是具有两面性的,优缺点并存的。我们开采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方面需要注意,人们最为关注的莫过于矿山开采的安全问题,只有保证了安全才会有稳定的生产作业,此外要做好质量的管理,只有有优质的产品才会占有市场。在矿业开采的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针对于具体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这样不断的创新,最终完成任务。

2.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优势

(1)采矿中所添加的充填材料经施工处理成为充填体之后,可有效控制采矿区围岩的支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防止采后空区围岩发生位移,甚至损坏的情况。这样便更加有利于对深部矿石的开采,提高采矿质量和采矿效率。

(2)运用充填采矿技术进行矿石开采,在同一水平线上,该技术最终所获得的采矿率比其他技术获得的采矿率要高,并且能有效降低采矿区的贫化率,为采矿企业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此外,如果利用充填采矿法来开采具有自然倾向的矿床,还可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保证矿石开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作业机械化,可降低开采成本。现在的开采作业已经慢慢的脱离了原始的人力的开采的模式,在充填开采过程中是一体的机械化作业,像是我们知道的凿岩运用先进的凿岩车开采以及运输过程中应用的矿石铲运机等都是机械化的生产。对于这类作业的特点就是初期的投入比较大,第一,资金购买设备的投入,第二,人员的培训的投入。但是,后期会带来丰厚的收益,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3.充填采矿技术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充填采矿技术在应用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采矿技术水平不高、充填材料质量较差等。下面针对这两个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3.1提高充填采矿技术水平,确保采矿质量

目前充填采矿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的生产之中,由于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我们没有具体的行为规范进行全面的指导。在我们进行采矿的过程中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针对于区域的特点进行采矿,这样会避免一味运用老的条例进行采矿,大大的提高了实际的采矿的效率。此外,这对于一些企业在选择方法方面没有问题,在人员的配备,员工的素质不过关,一旦有问题发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对于我们正常的开采工作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想要进行很好的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效率,就要不断的进行科研调查,针对以实际的情况制定方案,正确的选取方案,加大团队的建设,这样在员工这块不断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3.2加强新型高强度充填材料的研发

近年来充填采矿技术在很多的领域广泛应用了,我们也看到了这项技术设计网的方面很多,进行施工的过程很复杂,就拿我们采矿有以下的特点,作业的地点比较集中,作业的流动与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在一方面的具体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所进行施工的方法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就难当前我们矿业开采的现状来看充值材料要偏向抗压性能好,对于温度的影响不大,强度好的新型材料,这样对于原有的材料基础进行不断的更新更好的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

4.充填采矿法的未来发展

4.1骨料与胶结剂构成了矿石填充的主要新型填充材料,其中对于骨料的应用绝大多数都是选择廉价的可用物料,当然一些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被绝大多数煤矿广泛使用。只有一部分的煤矿的胶结剂掺入了粉煤灰与石灰、赤泥等物料,适合矿石填充式的特用水泥并不多,其中高水速凝材料是其专用的充填胶结剂,但是它对于硬岩矿山的一系列应用仍然处于研究实验与推广阶段

4.2随着充填设施的不断完善,其一系列的充填设施仪器也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在整个填充过程中充填料贮仓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它往往容易被人忽视,采用一系列的湿法处理技术产出一系列的分级尾砂与全尾砂等贮存,利用立式贮仓进行实现,这不仅要求对贮存的高浓度料浆要进行稳定可靠排除,还要制定优质制备的高填充料,所以目前对于现代两相散体之间的流动特性和理论研究,进行广泛的尾砂填充应用。

4.3随着充填技术的发展,其低效率的充填工艺将被逐渐取缔,尤其是一系列无公害化,生态化现在填充采矿技术的发展,所以针对我们在井下员工作业的条件应该进行改善,当人们的作业的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的时候,有利于工人的作业,会大大的提升工人的生产效率,十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产。近年来,市场对于矿业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我们的技术也随着不断地完善,今天在采矿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参照工业生态学的理论,为了对矿石废料转化为资料的重新利用,需要解决矿石环境的保护问题。这些充填模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是内循环技术,高经济效益和废料流量,其中第一部分是形成新模式的重要条件,以高效率及高可靠性能,低成本进行一系列填充,这是施工的核心要素。第二部分是其充分条件,就是在该填充模式下,实现经济平衡以此获取新增效益;第三部分就是表示废料的资源化程度,就拿如今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杂很难得道路来说,想要矿业有更长期的发展前景就要不断的进行技术方面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本着绿色环保,为了我们长期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5.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世界的经济在稳步的发展,各行各业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才会更具有竞争力。矿业一直是我们国民增长的重要的组成的部分,为我国的工业生产输送了大量的能源物质。如今的开采慢慢的向绿色方向发展,降低污染,提高产量,保护环境。今天我们对充填开矿技术的介绍,对于大家来说有了初步的认识,该项技术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经过实践慢慢的进行完善,对于我们采矿领域有很大的贡献,我相信,我们该项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的完善实用。

参考文献

[1]万海涛,方勇,肖广哲,秦杨.充填采矿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2011(11):34-36.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篇6

关键词:矿山企业精细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的矿山企业不断改革创新,伴随着矿山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矿山企业如何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矿山生产的消耗,提高产能成为了矿山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而作为当下比较新颖的管理――精细化管理,其含义是指矿山企业在进行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坚持精打细算的管理理念,细致入微地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矿山企业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局面,就必要对自身实行精细化管理,以此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矿山企业在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矿山企业没能实现良好的经营效果,经营效果差,从而没能带来有效的市场竞争,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们暂且不提其他因素,只谈矿山企业自身的管理。在这方面很多矿山企业的管理都不完美,内部管理上存在着很多的漏洞。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的管理较为粗糙,距离精细化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管理人员思想不够认真仔细,在管理的要求上也是只要差不多就行。这样的企业管理理念显然是不行的,是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但恰恰就是这样不健康的管理思想在矿山企业内部盛行。第二,矿山企业员工比较多,俗话说“人多就是力量”,在此恰恰相反,人多不但没有带动效率并且还降低了效率。第三,矿山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不能很多节约资源材料,铺张浪费的情况相当严重,有时候没有进行认真研究就进行生产设计,如此以来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多余的浪费与累赘。第四,企业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在生产的过程中,往往单方面地重视企业的产量,而忽视了企业矿产的质量,长此以往,很容易失去市场,导致生产出来的矿山资源无人使用,对企业来说就没有办法收回成本,损失是巨大的。第五,部分矿山企业的规模巨大,但是企业生产的效率却与之相反,低下的效率使企业入不敷出。

二、对矿山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对于我国的矿山企业来说,要想逐步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要选对突破口,利用恰当的时机,寻找合适的办法,一旦推行开来,就要让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朝着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以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一)保证矿山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精细化

保证矿山企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就要求矿山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熟悉当下矿上生产的工艺流程,根据生产的工艺流程制定相关的成本标准。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平时的管理活动中分阶段地编制出矿山生产的工艺路线图,列出产品在形成时要经过的车间、工段、班组的工序图表。另外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要积极测定各个工序的设备生产能力以及生产消耗水平,将矿山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在看得见的范围内,与此同时还要准确地掌握可控成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系。举例来说吧,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计算采矿成本的时候,第一步就应该准确地掌握采矿应该经过那几道程序――采准、切割、落矿和出矿,在这四道工序中每一道工序又要进行进一步的分工,因此只有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熟悉这些流程,才能在全面了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消耗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量,并最终制定出符合各个工序的标准成本。

再者比如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想得到关于选矿的成本信息,就必须要掌握要熟练地掌握球磨机以及磨碎机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的磨矿量与破狂量是多少吨,,必须要知道球磨机以及破碎机每台一个小时的耗电量是多少,就必须要知道每一顿的精矿是消耗了多少吨的原矿打磨出来的。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有准确地把握了这些基本数据之后,在计算选矿工序成本的过程中才能有所依据。同理,在矿山企业其他工序的生产过程中,都要以此类推,逐步深入地计算好每一道工序的生产成本,然后才将这些计算而来的成本信息通过信息管道传递到相关的矿山管理部门,为上级管理部门正确判断得失,下达命令奠定基础。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矿山企业要想进行生产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就要坚持一工序的核算单位,通过计算每个工序的成本信息,最终传递给上级管理部门,上级管理部门才能更好地下达命令与指示,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体系。

(二)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精细化

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精细化可以从安全细节的精细化以及安全管理系统流程的精细化两个方面着手,牢固树立消除人与物的不安全因素的目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充分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探索生产条件、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安全生产影响的规律,进一步将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精细化。在矿山企业中备有很多的采掘机器,这些机器的要定时维护与维修,排除不安全隐患。检修检查机械要制度化,科学培训企业员工,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争取从各个方面排除不安全隐患,全面提升矿山企业的安全系数,为建立安全矿井以及和谐矿区打下坚持的制度基础。

(三)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

很多大型的矿山企业,内部员工众多,但往往员工众多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多么大的经济效益,反而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矿山企业就必须要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为了作为一名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员工培训与学习,建立长效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责任制,推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力度;加强员工考核,采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与热情。那么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对这几点的认识。

1.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

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第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的执行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企业员工在精细化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以此与组织任何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

2.加强培训与学习,保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能落实到实处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学习,保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个方面。这也就需要矿山企业内部要积极举行关于学习企业精细化管理标准与考核方法的活动,争取让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能熟悉甚至于掌握自己岗位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增强全员执行岗位考核标准的自党性、主动性,使职工上标准岗位、干标准活成为自觉行动。

3.将企业责任具体落实到人

大力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的过程,这一点在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企业责任具体落实到人,也是保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降低能源消耗与材料损耗的重要措施。具体将管理精细化的措施有很多,比如建立档案,以备后期查看,进行编码管理等等。

4.加强对矿山企业员工的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

加强对矿山企业员工的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往纵深方向发展。所以矿山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狠抓各项工作标准、工作任务的考核、落实和现场监督检查,认真分析与总结关于本矿区单位内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制定科学的措施予以改进。从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角度来看,只要是负责进行考核控制的部分都是班组长以上的管理岗位,要推进矿山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就要要求这些管理人员工作认真,高度负责,坚持实事求是,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不讲私情,为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做根本保证。

三、当前我国矿山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首先,矿山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市场竞争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我国矿山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在这样激烈的市场中,在如此艰难的同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站住脚跟,是广大的矿山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此时企业精细化管理应运而生。也唯有真正地将企业管理精细化,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自身成本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更好地投身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去。矿山企业通过将内部管理精细化,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利润,通过完善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还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其次还能促使我国矿山企业更好的参与到国际化市场中去。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对矿山企业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矿山企业在此背景之下,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展开精细化的管理,就难以保证对自身成本的控制能力,从而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很难取得优势。

四、结束语

综上就是笔者就当下我国矿山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进行的粗劣分析。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可以将有效的企业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公司员工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矿山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切记一点,矿山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不同的矿山企业有不同的实际特点,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有效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才能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建峰.田维银.潘进.浅谈矿山企业管理的发展现状[J].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34期

[2]王东海.宁谨思.矿山企业管理模式和现代矿山企业的管理方法.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15期

[3]傅鸣珂,李万亨,李佩基.小型矿山开发管理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专业知识;法律;能力

引言

2011年10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标志着资源勘查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该纲要要求加强基础地质成矿理论研究,研发和推广矿产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查明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立足国内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对地质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也是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对矿产勘查地质技术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技术人员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这一历史重任。为尽快实现找矿突破的新目标,首先要从提高自身能力着眼,强化自身素质的培养,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全力推进地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矿产勘查地质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矿产勘查工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矿产勘查主要目的: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须的地质资料,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经济利益,进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之需要。主要任务:①运用地质、物化探、遥感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寻求并评价固体矿产资源;②对固体矿产资源所处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进行评价;③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研究。任务即艰巨又复杂又艰辛又艰苦。

当前地质工作正在从传统向现代、从单一向综合、从二维向三维的模式转变。找矿工作已远不像以往那样简单,露头矿、浅表矿越来越少,难识别难利用矿越来越多,找矿难度也越来越大。找矿方向逐渐向困难地区推进,找矿深度逐渐深部找矿阶段,地质找矿工作复杂性日益加大,找矿目标更加隐蔽、复杂、多变。这些新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地质技术人员,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①掌握矿产资源勘查专业的基本知识。如:《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学与岩石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勘查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国土资源调查方法》、《地球物理勘探》、《矿石学与矿相学》、《矿床学》、《成矿学预测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矿产开发学》、掌握矿产勘查技术规范等。②由于GpS全球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遥感地质矿产勘查示范系统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为地质研究和勘查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可为矿产资源调查提供重要依据和线索,对高寒、荒漠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地质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矿产勘查地质技术人员应将充分利用这先进技术,实践于区域地质填图中,地质矿产调查中等方面,为大区域的地质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2)要掌握一定的测量、采矿、水文等专业基础知识。

矿产勘查不仅是一项专业性基础技术型工作,而且还于其它专业密切相连。如:测量、采矿、水文、钻探等专业。为此,地质技术人员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GpS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学》、《地形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采矿学基础》、《水文地质学》、《矿产开发学》、《矿产经济与管理》、《钻探基础》等专业知识。随着找矿突破的难度加大,资源勘查行业,更需要先进地质科学的强有力的支撑,更需要相关专业新理论的支持,更需要资源勘查技术手段的进一步提升,只有加强资源勘查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才能促进地质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例如:GpS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是测量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刻变革。而对地质资源勘查行业也带来了变革。矿产勘查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应正确使用先进仪器。要熟练掌握手持式GpS接收仪等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检查校正和保养。能够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地质工程项目,采取相应的施测技术方案及作业措施。达到提高测量精度,减少误差,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测量技术设计、矿山采矿技术设计、水文地质技术设计、钻探工程技术设计等。要多与测量、采矿、水文、钻探工程技术人员交流,相互协助,共同提高。共同倾力完成矿产勘查项目。

2.要掌握一定的法律基本知识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政府规章、重要规范性文件、地质矿产勘查规范等共同组成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地质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为从事地质活动提供了基本准则。矿产勘查地质技术人员要学习及掌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小型露天采石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尾矿库监督管理规范》、《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安全生产安全许可证条例》、《职业病防治法》,还有与经营活动密切联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3.应具备一定的施工项目管理能力。

进入21世纪,地勘行业固有运行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地勘行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创新转变的关键时期。落实找矿新机制,是顺利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吸收社会投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为此,地质技术人员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立足本岗位,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施工管理方面的知识。如:《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项目管理师》、《施工项目管理概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矿产勘查地质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考取国家注册师资格及继续深造的途径,提高自身的知识面、理论层次。为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努力打造既有地质专业理论,又会施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结语

素质是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生理特征。包括大脑、器官和精神系统。广义的素质则延伸至思想、文化、智力、能力、性格、兴趣和风度等多方面。而本文所指的基本素质,是指地质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但它绝不是先天就有的素质,而是指立志在地质艰苦行业中干一番事业的人,只有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域积累,才能在突破找矿上,有所进步、有所成就。

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无数事实将证明之价值、能量。地质矿产行业应把培育人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常太化的任务去做,才有成效。提高地质技术人员的素质,就是增强地质矿产事业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瑞江、李成友.论找矿突破中的科技引领作用[J]地质通报.2013年4月。

[2]毛义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矿井设计;采煤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1矿井设计的基本内容与途径?

(1)矿井初步设计基本内容。所谓矿井初步设计是指矿井建设的基本设计文件。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一是矿井所在地区的社会与经济概况,地质状况,地质勘探发展程度,矿井的井田境界及划分、煤炭储量与矿井生产能力。二是矿井巷道布置、开采工艺与采掘机械设备,生产的具体要求,矿井的矿石与歼石的运输和相关设备选择。三是矿井供电与供配电体系、通讯及运输调度能力,矿井的相应安全与生产监控和计算机管理程序。四是矿井环保标准与环境保护的设计依据和条件,地表塌陷治理程度、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污水处理措施以及噪声治理等方面。五是井巷工程量、施工过程、进度指标以及工期,矿井的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量与施工顺序,矿井的工程综合排队与总工期。六是矿井劳动定员、具体成本估算、技术经济研究与分析以及总概算,矿井具体技术经济参数等方面。

(2)矿井开拓及巷道布置改进的主要途径。具体途径如下:首先要合理选择工作面长度,要为提高回采工作面单产提供条件。其次是通过采区巷道联合布置,进而提高生产能力。矿井在进行开采煤层群过程中的采区巷道联合布置作为改进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同时也是生产矿井合理集中生产过程中怎样布置采区与设计新采区经常应该考虑与研究的主要问题。再次是矿井在进行集中开拓时,要全面发挥水平大巷与矿井设备的作用。

2简述各类采煤技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煤炭开采所用采煤技术方法相对较多,在此针对其中主要的几种展开介绍。

2.1走向长臂采煤技术

根据机械化程度的不同,能够将走向长臂采煤技术划分为普通机械采煤法以及爆破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三种主要类型,相较而言,其中综合机械化采煤方式所拥有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在实际的煤矿开采进程中拥有较高采煤效率。在我国建国初期阶段,爆破采煤法广为应用,人工填充炸药爆破以及人工挖煤打眼、人工采煤装煤运煤是爆破采煤方式的主要内容,后来,虽然其不断改进煤炭采集及运输进程,然而多数工作仍需依靠人工完成,可见爆破采煤法相对较为传统,工作效率比较低,导致工人作业安全难以获得有效保障;普通机械化采煤技术指的是基于爆破采煤方式,优化改进装煤及落煤等各个环节,运用采煤机设备自动完成相应作业,实现采煤流程机械化程度强化提升;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可谓是针对煤矿开采所涉及的各个流程均实施改革创新,尽可能选用机械设备就煤炭资源采集、装载、运输以及采空区处理等各步骤人工操作进行替代,全面完成煤矿开采全过程高度机械化,当下,综合机械化采煤方式为我国现今较常使用的采煤模式。

2.2倾斜长避采煤技术

在煤矿开采进程中,该种采煤方式指的是在工作面位置顺着煤层倾斜方向一直向上或者是一直向下实施煤炭开采推进工作,相较于走向长壁方式而言,倾斜长壁采煤作业对应的工作面回风巷跟运输巷实际放置方向为顺着煤层倾斜方向。该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可为上下方向上的采煤运煤作业提供更多便利;该项技术的缺陷为因为选用的是倾斜推进采煤方式,导致煤矿开采速率大大放缓,产生较多不稳定因素,所形成的消极影响十分明显。

2.3放顶煤采煤技术

在厚度为六米之上的煤层开采中,放顶煤采煤技术相对较为适用,由于此类技术要在煤层底部位置进行一个两米至三米长臂工作的合理设置,目的在于破碎之后的顶煤能够从支架后方位置回采出来。在实际煤矿开采施工过程中,为实现最优生产效率的优化获取,建议将综合机械采煤技术跟放顶煤采煤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得到安全、高效、权机械化的煤矿开采流程。

3优化选择采煤技术

3.1普采技术条件

实施普采时所选用设备的价格相对较为低廉,可催生较大产量,相较于综采技术而言,普采技术能够更为良好地适应地质变化条件,且能便捷搬迁工作面,针对形状规则度不高且推进距离相对较短、地质构造发育小的工作面而言,若运用综采技术难以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若使用普采能获取良好成效。与此同时,普采技术简单,且容易上手,可为实际生产提供更多便利。由此可知,对于我国中小型规模煤矿开采而言,其若想充分实现机械化,合理应用普采技术可谓是重点所在。

3.2炮采技术条件

该技术应用优势为技术适应性较强、设备投资少、技术便于掌控、管理工作可顺利开展等,然而由于该技术实施所形成的劳动条件相对较差,且实际作业生产效率很低,结合相关的采煤技术规则可知,炮采技术在不便进行机采操作的煤层甚为适用。

3.3综采技术条件

该项技术优势在于安全高效、高产低耗、劳动强度低且劳动环境好等,然而由于综采技术设备价格甚为昂贵,若所需开采的矿井拥有良好的生产系统且作业管理水准较高、煤层赋存条件良好均可促进综采技术应有优势的有效发挥。参考目前技术水准,结合我国实际综采实践经验可知,在构造相对较为简单且拥有稳定煤层赋存状况、良好顶底条件的煤层倾角是在五十五度范围之内的煤矿开采中可运用综采技术。

4采煤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1优化创新采煤技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实际开采进程中,采煤技术的应用仍存在有较多问题,譬如难以正确配合各个采煤环节,导致不必要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针对开采中所排放的矸石进行处理会导致大量物力及人力的浪费。基于此,应努力开拓创新各项煤矿开采技术,有机协调实际开采、方式选择以及矸石排放等多个流程环节,实现开采效率的强化提升。

4.2有效使用电气自动化设备

在实际开采进程当中,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合理应用,针对具体开采过程运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实施有效控制,尽可能推动采煤事业大力发展为高效信息化产业。

4.3充分实现高效高产开采

尽可能多开发运用“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的开采技术,该类型控制技术能够针对顶板冒煤进行快速处理,实现顶煤回收效率的优化提升,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除此之外,尽量实现各个开采环节的机械自动化,使得采煤趋向于信息化高效便捷,大大提升采煤安全性,减少人工投入。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篇9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采矿专业大学生就业去向以艰苦行业为主,就业形势总体较为平衡,专业对口率较高。采矿专业近年需求较旺但区域不平衡,就业区域相对比较集中。指导采矿专业大学生成为综合能力强、专业技术高的复合型人才,要求针对采矿专业具体情况创新就业指导形式,实现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本文结合我校采矿专业就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提出对策。

关键词安徽理工大学;采矿专业;就业特征;就业指导与服务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倍增,导致面临就业和待就业的大学生群体不断膨胀,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煤炭主体专业近年需求较旺但区域不平衡,就业存在扎堆现象。从总体来看,毕业生竞争力不强,结构性、摩擦性失业并存,就业矛盾比较突出[1]。采矿专业大学生在思维态度、素质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大学生,从而形成独有的特色,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采矿专业大学生就业特征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化水平。以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系近两年就业情况为基础,对采矿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研究,为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 采矿专业大学生就业特征

1.1 就业去向以艰苦行业为主,专业对口率高

根据世界能源国际组织和能源专家的预测,21世纪煤炭作为主要基础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2]。采矿专业学生承担推进采矿技术的发展,提升采矿工程质量水平等重要职责。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少有机会经历艰苦生活的磨炼,选择工作时更倾向于追求安逸,而采矿专业毕业生需要到采煤一线工作,井下工作环境恶劣,从事的行业比较艰苦,甚至比较危险。相比2012年,2013年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艰苦行业就业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采矿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流向。

20世纪90年代煤炭工业低谷时期,煤炭高校煤炭主体专业发展受阻,纷纷减少招生或转变专业方向,采矿专业毕业生少,进入煤炭行业的更少,再加上行业人才流失等,煤炭行业人才短缺,采矿专业毕业生一直是各煤炭企业的香饽饽,供求比不断增加,就业率普遍较高。我院2013年和2013年采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100%和95.36%,专业对口率分别为99.16%和98.73,高于全国平均值77%,高于全国“985”和“211”工程院校平均值69%[3]。

1.2 就业区域集中,就业去向以地级市为主

采矿专业毕业生就业就业区域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内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河南、山东、宁夏几个省份。安徽省内以淮南市和淮北市为主,具体主要集中在大型煤矿企业,如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采矿专业2012届、2013届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地级市,占毕业生的比例都在70%以上,在省会城市就业的,占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8.86%和13.27%,在县级市就业的,占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18.99%和13.72%。

2 就业指导与服务

近年来煤炭行业供需关系与长远战略发展的矛盾凸显,加之煤炭行业在工作环境特殊、经济基础薄弱和众多安全因素影响下,已然影响采矿专业毕业生就业。

采矿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就业中往往还面临着其他特殊的问题,比如:工作环境艰苦,对本专业忠诚度不高;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考研;过分低估自己,信心不足等。针对采矿专业学生状况,除通用的一些就业促进措施外,笔者认为还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更好做好采矿专业就业指导与服务。

2.1 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增强采矿专业学生为采矿事业奋斗的决心

结合采矿专业及煤炭行业特点,做好入学教育,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就业指导课、形势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途径,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认清行业发展前景,引导他们及早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和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4-5]。同时,要使他们了解我国煤炭行业快速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现象,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具有学习热情,坚定选择采矿行业就业的决心。

2.2 加强采矿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对我校采矿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目前采矿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但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薄弱,难以较快适应矿山工作的需要,毕业年后仍不能独立胜任矿山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针对这一状况,在教学过程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改善硬件环境,增加实践性教学学时,具体从课程设计、实习、实验、科研创新、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环节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6]。提升采矿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缩短采矿专业学生独立胜任矿山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周期。

2.3 有效拓宽实习、就业渠道,实现“走出去”战略

有关就业部门积极主动联系或实地考察毕业生实习单位,在各类实习实践环节,带学生深入煤炭企业一线,尤其是省外的煤炭企业,假期多进行进煤炭企业社会实践等;大力开拓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强同煤炭勘探、建设、生产、设计、煤机等煤炭行业单位合作,邀请其来校招聘,同时,利用好校友资源,创造条件,拓宽就业渠道,充分挖掘煤炭行业就业潜力;加大与非煤矿企业、建筑、铁路等行业联系,开拓就业市场;鼓励、引导学生考研深造不仅可以培养煤炭行业更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一定程度缓解就业压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拓宽就业途径。

2.4 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求职技能构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核心能力[7],从就业能力的角度,采矿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特殊性,普遍知识面较窄,与人沟通交流机会相对较少,第二课堂参与度不高,表现在就业能力上主要为表达能力差、组织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差、综合知识能力差,除此之外,还有自我推销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优势不足。以上的不足与缺陷可以通过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来提升就业能力[7],具体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丰富第二课堂等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采矿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变单一、唯专业论的就业能力机制,培养学生成为综合能力强,专业技术高的复合型人才。

2.5 认清国内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合理流向

毕业生就业受经济动因、社会动因和毕业生价值取向等影响较大[8]。学生在安徽度过四年大学时光,老师授课大多以两淮煤田为例,实习基地和就业资源也多建于两淮地区,从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2012年我校采矿专业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在安徽工作的比例为54.21%,2013年为48.53%。

我国煤炭分布呈“西多东少”的格局,全国煤炭行业需要人才,而安徽两淮地区煤炭企业人才基本饱和,西部一些省市急缺人才。要让学生改变传统观念,引导学生了解西部煤炭企业,鼓励学生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盛武,杨力,高明中.煤炭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02-104.

[2]徐学锋.21世纪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研究[J].煤炭技术,2007,26(1):1-2.

[3]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

[4]张向林.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后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3(34):13-14.

[5]杨斌.对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辅导的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3.

[6]华心祝,杨科,涂敏,余忠林,赵光明,张向阳.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03-112.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篇10

关键词:煤炭高校;安全工程;就业;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4-01-05-04

abstract:Collegestudentshavehighself-esteem,goodeducationandhighiQ.Butwhentheyencountersetbacksandchallenges,theywillsuffermorepsychologicalconflictsandstress,whichinturnmayresultintheirpsychologicalproblems.Basedonthecurrentsituationofcoalindustry’senteringahardperiodafter“thegoldentenyears”,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employmentofthesafetyengineeringmajorsandthecontributingfactors,pointsoutsomepsychologicalproblemsduringtheirprocessofjobhunting,andproposessomemeasuresforsafetyengineeringmajorstoadjusttheirpsychologyandmeasurestoimprovingemployment.

Keywords:coalindustry-orienteduniversities;safetyengineering;employment;psychologicalproblems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开始转变为“大众教育”[1],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尽管高校的扩招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但这也同时导致更多的大学生同时就业,形成激烈竞争,学生的就业压力大,也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2]。

在煤炭领域,各大矿业集团正在面临着困境[3,4]。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3年7月的《关于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显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煤炭市场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态势。通报还预测,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煤炭行业所受到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随着各大矿业集团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在就业过程中,安全工程专业矿山方向(以下简称“矿山安全”)毕业生所遇到的困难逐渐增大,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开始显现。

一、安全工程矿山方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

(一)就业现状

1.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

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为大众教育的今天,产业结构性矛盾、待就业总量持续增加以及经济放缓这三重压力影响着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全国大学生毕业总数达到699万人;2014年,大学毕业生总数超过700万人,待就业毕业生总量没有缓解迹象。

2.安全工程矿山方向本科生就业现状

在煤炭行业处于低谷的20世纪90年代,各煤炭高校主体专业的发展均受阻,并开始专业转向和减少招生规模。而在此后的“黄金十年”,矿山安全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成为各煤炭企业的“香饽饽”[5]。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饱和等因素,就业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2013年以来的就业形势开始严峻起来。

(二)原因分析

1.需求减少。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及煤炭企业运行状况的转变,一些煤炭企业对煤炭主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大不如前,并逐渐减少相应的进人计划。近两年部分煤矿企业矿山安全毕业生招聘计划如表1所示。

2.近几年高校矿山安全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黄金十年”间,随着煤炭行业对矿山安全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高校也得以迅速发展,矿山安全作为煤矿主体专业其招生规模迅速增加[6]。

3.研究生和专科生数量增加。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加大,不仅本科生的招生规模迅速增加,研究生和专科生的招生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研究生和专科生有待就业,对本科生的就业形成了压力。

4.企业委培、对口单招等广泛推行。中国矿业大学于2003年开始试行“对口单招”政策,以缓解煤炭行业的人才紧缺状况。随后其他煤炭高校陆续效仿和推行这一政策,10年来,这一政策为煤炭行业培养了近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近年来,许多煤矿企业纷纷推行“非转主”政策,将非主体专业的技术人员利用二学位或委培等方式转为主体专业。

5.煤炭行业科技的发展。

随着煤炭行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行业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加快,建设了大量的高交高效矿山,并逐渐向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

6.课程设置滞后行业发展。

由于高等教育的滞后效应,目前煤炭高校矿山安全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及使用的教材等与行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7.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部分矿山安全学生对就业的总体形势不了解,对就业和工资等期望过高,而对于自身的定位则有失偏颇,没有树立正确的“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二、矿山安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矿山安全毕业生的就业面通常较窄,在参加招聘会的时候发现招聘自己专业的单位少或者工资待遇低的时候,或者在招聘的过程中遭受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从而在心理上形成自卑。

(二)自负心理。产生自负心理的原因有:1.一些煤炭高校的矿山安全毕业生可能会认为其所在高校属名校而产生优越感,并进而产生自负心理;2.一些同学在学期间成绩较好,认为自己学习渊博、满腹经纶,从而自命不凡;3.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认为煤炭行业就应当是高薪行业,从而对就业市场缺乏了解,对工作岗位的期望也较高,因而产生自负心理。

(三)依赖心理。一些学生缺乏独立面对困难、独立决策的能力,而是把这些本应则由自己决定的事情推给家长、老师甚至学校,完全依赖他们为自己找工作,而不是主动去争取就业机会。

(四)盲从心理。有的学生没有主见,而是随大流,也不去考虑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特长。例如,一些学生执意要到北上广等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功利性太强,然而对于对于矿山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招聘企业并不在大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考入国家公务员也较其他思政类专业困难,因而这些学生的职业定位是不合理的。

(五)偏执心理。有的同学容易走向偏执,将自己在求职中的不顺利归因于市场或社会的不公平,这将会给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从而影响对社会的认识进而影响就业。还有的学生刻意要回家乡就业,无视矿山安全专业的适应性,甚至宁愿不就业,偏执心较强。

(六)焦虑心理。大四学年的上半学期是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多数同学会在这一时期找到工作或签订工作意向。然而,未找到工作的同学看到已找到工作的同学风光无限的时候则会产生焦虑,导致心理紧张、哀声叹气、毫无意志、甚至寝食难安,在行为上则表现得无所事事、行业懒散、反应迟钝。

三、矿山安全就业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

导致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毕业生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虽然多数毕业生可以以平常心来找工作,但有些毕业生认为自己找工作就是要过上好的生活,而不想从零做起,对单位和岗位的要求较高;另一些毕业生则相反,认为工作就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从而消极就业,不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而有些毕业生对煤炭行业有一种恐惧心理,不愿意到自己适合的煤炭行业去工作。

(二)人格缺陷

一些毕业生没有明确的认识到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以及能够满足自身特点等等,自我同一性混乱,不能对自己形成一个全面、清醒、客观的评价。

(三)人际交往障碍

矿山安全专业由于是工科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能要比文科和管理科的学生稍逊一筹,这可以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锻炼和提高。然而有的毕业生性格极度内向,极度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在就业过程中过于自卑、紧张和怯懦,不懂基本的礼仪和礼貌,缺乏自我决断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四)挫折耐受力差

有的毕业生心理脆弱,无法承担挫折。一个小小坎坷就有可能使其遭受严重的打击,从而陷入失望和苦闷中不能自拔。任何人在社会上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就要勇于面对,勇于承担,这才能够在下一次挑战中取得胜利,从而避免一败再败的恶性循环。

(五)不当的嫉妒攀比

毕业生之间时常会比较他们找签订工作的好坏,有的毕业生甚至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后对自己的单位或岗位大加炫耀。这会导致未就业毕业生心理失衡,加大其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嫉妒和攀比的心理,因而必须对这种不当的炫耀和攀比之心加以纠正。

四、提高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工作。2014年上半年,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省市也出台相应措施,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除了一般性的推进措施外,由于矿山安全专业方向的特殊性,推进矿山安全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进行调适以及煤炭高校制定有效的措施。

(一)就业心理问题调适

对于矿业安全专业方向的大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期间要专注于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而面对择业和就业,应先确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好心态,勇于迎接挑战,积极参与竞争。

1.虚荣心理的引导

不论是攀比心理还是嫉妒心理都是虚荣心理在起作用,因而可以从利用几点对毕业生进行引导:

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充分认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使学生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不要太偏执;

对我国目前就业市场的形势要有充分的认识,既要看到挑战,也要看到机遇;对毕业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理解眼前和长远、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

能够使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学生、工人、技术员的对比和分析中找对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不要对别人的评价过分在意,更不要和别人攀比。

2.从众心理的克服

在就业的过程中,引导毕业生按照以下几点去做:

看问题要长远,选择具有发展前途企业和工作岗位;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自己向往和喜欢的煤炭企业和工作环境;

根据自己的气质特点,所选择应与自己气质特点相匹配;

对自己的特长及能力充分认识,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岗位;

能够辩证认识不同地区的煤炭企业的不同岗位的优缺点,避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

3.自卑心理的克服

(1)建立合理的目标。在求职过程中,首先应该确立一个与自己的专业、特长相符合的清晰的目标,并为完成这一目标不断前进。

(2)利用补偿增强自信。缺乏自信的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很容易被击倒,从而变得畏手畏脚,不敢作为。许多事例已经表明,利用补偿的方法可以使一些具有自卑心理的人重获精神力量。

(3)自我认知要改变。第一,肯定自身的价值:任何人都有其自身价值,都有独特的一面,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同时,由于视角的不同,每一个人的某一性格又同时具有好与坏两方面。第二,要不断积极的考虑问题,例如,当求职遭遇挫折,这并不能说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只是说明自己在某一次展示中未能充分展示自己,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或者所应聘的单位与自己的能力特点有出入,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展示。

(4)训练自己的行为举止。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举止,可以让毕业生在外在上给用人单位一种自信。例如,在行走时挺胸、抬头,精神抖擞,步伐稳健,眼神正视别人,在交流的时候,谈吐风雅等。

(5)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必要的。在应聘前和应聘时,可以在做好充足的准备的前提下,在心里暗示自己:我一定行!

(二)高校促进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措施

1.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和就业形势宣讲

高校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职业规划课等方式,让毕业生充分了解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以及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使毕业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价值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和就业心态;引导毕业生抓住西南、西北煤炭新的主产区的发展机遇;结合矿山安全专业特点,培养毕业生脚踏实地、扎根基层、爱岗奉献、不怕吃苦的职业精神品质。

2.以人为本,提高毕业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就业服务和管理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的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聘请煤炭企业优秀校友、专家等来校为毕业生做比职业指导。同时,关心一些特殊群体,如学业困难、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就业心理压力大的毕业生,对这类同学进行分类建档,实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帮扶,把实际帮扶和心理指导相结合。

3.广开门路,拓宽就业渠道

就业管理部门及学院要积极走出去,开拓外省特别是西北煤炭新的主产区就业市场。强化与煤炭企业的联系,邀请煤炭生产、建设、勘探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来校讲学、交流和招聘,挖掘就业潜力。同时,利用学生实习、课程实践等环节,加强与金属矿等非煤矿企业、建筑、化工、铁建等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开拓此类非煤行业的就业市场。

4.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

树立“大安全”的学科观念,以矿山安全为主,能够在矿区生态治理、城市地下工程、煤层气及石油天然气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挑战杯”科技和创业大赛、采矿学科大赛以及节能减排大赛等系列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和指导大学生科研立项。

5.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地区生源结构

地区生源结构是影响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煤炭高校的本省生源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而在内蒙、新疆、山西、贵州等地的招生则很少。因此,在生源的地区结构上可以适当向内蒙、新疆、山西、贵州等地倾斜。另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比例,这些学生的比较能够吃苦,同时,这也是国家所倡导的。

参考文献:

[1]浦瑛瑛.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及调适优化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46-47.

[2]贺江群.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探索高校就业心理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38-39.

[3]景国勋,张传祥.教育创新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9-81.

[4]李楠,宋晓燕,漆旺生.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创新措施及成果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