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十篇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十篇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0:22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篇1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生物课堂教学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并明确指出:“教育部将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一轮的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也必将成为改革的灵魂。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基础教育的素质养成目标,必须通过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而达成。具体到生物学科,就是如何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一线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开展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实现课堂的转型,是重要的课题。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为例,浅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和组织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基于素养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是分学科进行的,如何才能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相统一?其实两者并没有冲突,只有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分解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各学科的教学贯彻下去,才能使培养核心素养具有可操作性,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囊括了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着一定的的优势。当前,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更加注重生命观教育、科学通用概念教育、科学实验方法和探究能力教育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从生物学视角出发,每一点都是知识、技能、情感的融合,兼具个人和社会价值,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部分。

崔允t教授在《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一文中明确指出: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关注需要发生转向,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即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关注“学生学会什么”,这都需要教师更多地思考。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应发生转变,即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

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一课中,笔者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上网搜索资料,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认同科学探究的历程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需要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小组学习构建血糖调节的动态物理模型,探究血糖调节的过程,从而归纳总结运动中和饭后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m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反馈调节并且能类比推理体内其他激素调节过程;体会模型建构的方法及好处。(3)学会做小医生,网上搜索当前治疗糖尿病等激素失调疾病的方法并在课上分享,从而了解日常预防疾病的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基于素养的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品格并培养其持久的能力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的重点,该过程往往离不开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当前,课堂中生物学科素养教育的落实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构建落实型课堂;落实个性化教学,放飞每位学生;发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体现学科特征。笔者正是以以上几点作为启发,寻找生物课堂核心素养教育的切入口。

2.1了解学情,准确定位

教学活动离不开学习的主体――学生,为了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控,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做到“以学定教”。其中,“设计学前准备、制定教学任务”尤为关键。

高二的学生已在初中学过激素的概念和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教师要求小组利用互联网查找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科学史、糖尿病的病因与治疗方法以及激素药物的使用现状,并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堂上讨论的问题以及制定符合学情的学习任务也至关重要。在本节课中,笔者将课堂教学分为“小组分享课前收集的科学资料”“设置情境――小组合作构建血糖调节物理模型”“小组展示血糖调节的概念模型”“小组分享当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期间设置的情景与生活息息相关,如“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是稳定的吗?”“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学生完成相关的“讨论与思考”,突破重难点。

2.2科学规划教学环节

本节课为模型建构课,学生需动手操作,笔者参考“学讲方式”,即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通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流程为:自主先学资料分享小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总结学后反思课后拓展。

2.2.1小组探究任务明确

本节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笔者设计的探究任务1为:小组合作构建血糖调节的过程,归纳总结出马拉松运动员运动时血糖调节模式图。笔者要求每个组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交流讨论,确定发言人,如小组中谁来扮演甲乙丙,运动时及饭后指令由谁发出,由谁归纳总结等。

2.2.2及时收集和解答问题

理性思维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学生在合作的过程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任务之外,还会产生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问题。可让学生把问题写在本子上,教师挑选普遍性的核心问题在课堂上予以解答,实现有效教学。例如,是否身体中所有激素的调节方式都类似于血糖调节?升高血糖的激素只有胰高血糖素吗?在小组活动的环节中,教师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提问与倾听,在问题的反馈中提高合作的深度。

2.2.3多样化的交流展示

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以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本节课中笔者安排了多样化的交流展示。学生在本次教学中不仅能口头表达,还能借助黑板、多媒体、图片道具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例如,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血糖调节的模式图,并进行讲解。

2.2.4学后反思及拓展

学后反思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巩固学习的成果。本节课知识性目标主要是通过模型建构,让学生掌握核心概念――反馈调节。因此,笔者留下的反思任务是:回顾血糖调节的过程;试举例说明生活中反馈调节的实例。

从课堂来看,学生能写出血糖调节的机制,并对其他激素调节机制产生疑问;掌握了模型建构的一般方法;认同激素的发现过程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在了解日常预防疾病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最好的课堂应该是在学生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产生新问题。笔者在本节课中也留给学生拓展题:查阅资料,说明血糖调节只有激素的参与吗?以甲状腺激素为例,你能写出其反馈调节的过程吗?这些问题既是本节课的延伸也是下一节课的引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3角色转换,组织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课堂教学,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由课堂知识的主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参与者。

2.3.1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中,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要体现在对学情的掌握、对教学的设计、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对问题的适当点拨上,使教学环环相扣。笔者是这样引导教学的:以马拉松运动员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其中一个小组演示血糖调节模型建构过程;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修改得出血糖调节模式图;通过模式图引导学生建构核心概念――反馈调节。在归纳模式图时,笔者是这样点拨的:血糖调节的核心是实现机体的稳态即血糖浓度的稳定。血糖浓度过高需要什么激素降低?浓度过低需要什么激素升高?

2.3.2协调者和参与者

课堂上,教师要做“站在现实后面的”参与者,走下讲台,参与到各小组的学习中,收集相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5个教学时机:指导预习的时候,教师要让一步;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慢一步;展示拓展的时候,教师要退一步;研讨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停一步;总结反思的时候,教师要缓一步。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例如,总结血糖调节机制时,小组代表把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小组间相互查漏补缺,教师略微点拨,最后再归纳总结。

2.3.3激励者

新课程倡导“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激钛生。笔者通过“小组积分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欲;采用“奖品制”激励学生,使其在成功中树立自信。

3基于素养的教学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评价中最有价值的理论,理论指出要注意学生自我参照的评价,即把评价结果与学生学前起点进行比较,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在课堂上,教师应多以启发性、鼓励性、引导性语言与学生交流,并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此外,课后,小组内的成员要针对本节课进行自评和互评,记录在本子上,供教师参考。教师要选择精当的习题检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巩固学习成果。

新一轮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指向,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准绳。然而,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堂课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模糊的认识会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清晰,关键是敢于尝试。

参考文献:

[1]徐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6(20):115-115.

[2]赖海元.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生物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J].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2010.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篇2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随着国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视和深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育人的重要目标。[1]2017年新修订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将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核心素养[2],因此课程、教学、评价都要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实施。下面以“Dna的复制冶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摇摇

一、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分析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生命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理性思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科学探究是理性思维的实证过程,在形成生命观念、进行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义务。[1]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将课程目标定位在核心素养上,需要我们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关注学生学会什么,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4]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的生物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的原生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和生物学基本观点[5],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

(一)确定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对生命现象及其运作的理解和认识,是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生命观念、思维和方法,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有机升华。“Dna的复制冶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内容,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6]。学生已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Dna双螺旋结构等知识背景,教师在分析学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理解结构和功能的内在联系;运用假说———演绎法推测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感悟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通过分析推测复制过程的经典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的方法,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建构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功能的概念,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大胆想象和猜测,培养科学的思维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找准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三点

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本课程的价值追求,也是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本节课学科核心素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准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立足点、切入点、支撑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功的关键性前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了启发式、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确立了本节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立足点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切入点是体验假说———演绎;支撑点是科学探究。

(三)定位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助推剂

精心设计教学主线,准确分析教情、学情,确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助推剂。教师把科学探究的过程设计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思想和方法[3],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达成对生命的理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素养基础。

二、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教学中,在层层设疑、解疑、演绎推理过程中,学生体会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课堂围绕“发现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冶这一探究主线实施[6],处处渗透着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达成课堂的核心素养目标。

(一)利用前概念创设新情境

前概念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利用学生已有概念的回顾,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图片呈现问题: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建构生命观念。指导学生推测:Dna复制的场所可能在哪?进一步引发思考:一个Dna复制后形成两个子代Dna的4条链可能的组成方式有哪些?问题解决的同时伴随着新的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教学中发挥科学前概念的正迁移作用,使之成为学习新概念的铺垫、资源,成为新知学习的新增长点。

(二)立足核心素养点,开展探究活动

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在每节课都要充分体现和落实,根据学习内容、学情等不同,每节课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点,围绕培养点开展探究活动,有效的探究活动不仅直接影响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的落实,也间接影响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达成。在本节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立足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等生命观念,演绎与推理、归纳概括、建构模型等理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品质等。1.科学探究建构Dna的复制方式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习中,沿着“发现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冶这一主线,感悟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Dna分子复制的方式。发现问题。根据导入环节设疑:一个Dna复制后的子代4条链可能的组成方式有哪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绘图、板图交流可能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全保留复制、弥散复制。作出假设。学生根据问题交流结果作出假设: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Dna复制是弥散复制。演绎推理。教师设置了5个递进的问题:设计此实验的关键思路是什么;怎样区分用肉眼看不到的Dna分子;若亲代Dna用同位素15n标记,放在含有14n的环境中培养,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别含有哪种n元素;实验中如何将不同n元素组成的Dna分子区分开;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都分别进行离心,结果怎样分布。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绘图、板图交流,在师生交流过程中,预测Dna三种复制方式形成的子代Dna的可能情况,以及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实验验证。学生利用学具动手制作Dna复制的模型,模拟复制方式,初步建构半保留复制的概念,体会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佐证学生的推理结论。得出结论。在前面推理、模拟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讨论———探究建构Dna复制过程本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首先教师呈现科恩伯格的两个实验研究,指导学生合作讨论分析、获取信息、找关键词,推测Dna复制可能需要的条件:模板、能量、原料、酶等。其次,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演示Dna复制的动态和连续变化过程,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交流以下问题:Dna复制的条件、场所、时间、结果?Dna复制的特点、意义,如何保证其准确性?同时结合大肠杆菌半保留复制图例,用数学方法计算三代中含15n-Dna的比例。在此过程思维的碰撞中,聚焦构建概念,学生再次体会生命观点。

(三)课堂总结拓展,课后反馈巩固

师生共同梳理主体知识,重温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深化对Dna复制的整体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学生提出:Dna复制是从一端开始还是两端开始复制呢?两条链复制是同时的吗?是同一个方向进行吗?有些问题远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指导学生对部分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使学习达到一个更新更高层次。结合学生质疑,教师呈现图片,展示Dna复制的多起点、两条链反向延伸的特点,拓展了课堂内容,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课后教师设计了5道重要概念的反馈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深化Dna复制这一重要概念。

三、思考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以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总目标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准确定位每节课核心素养的立足点、切入点,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前提。创造机会,多组织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究活动,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设置递进式的问题,创设学习的真实情景,是启发学生思维,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生物学课程分为初中、高中两个学段,初中侧重于生物多样性及其分类,以及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初步理解;高中侧重对细胞、遗传、进化、生态等概念进一步深入探讨,深入到分子水平探讨生命活动的机制,更加关注生态学和进化思想[5]。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上,两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如何进行无缝衔接,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的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元素,但同时衍生出新问题: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如何利用生物课程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生物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且行且思且实践。

参考文献:

[1]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

[2]赵占良.试论中学生物学的学科本质[J].中学生物教学,2016(1).

[3]谭永平.中学生物课在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和基本任务[J].生物学教学,2016(5).

[4]蔡文艺,周坤亮.以“核心素养冶为中心的课程设计[J].辽宁教育,2014(7).

[5]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10).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篇3

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开展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针对当前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良好开展的课程教学基本理念,同样也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本质要求。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反映数学的价值和本质,充分体现小学数学课程基本的理念和总体的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为学生构建真实的问题教学情境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正式的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的教学当中,不能仅仅通过教师的讲授进行培养,还应该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问题教学情景当中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真实的问题教学情境就需要将现实生活和数学问题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应该多多留意当前数学教学中能够与社会生活相关联的问题,并且能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的.那个汇总设置这样真实的问题教学情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并且,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当中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提倡运用多元化的课堂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的重要要求,运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小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的过程中都不能够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同样在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当中也是这样。教师教授知识是小学生获取知识非常重要的途径,当时并不是唯一的获取途径,学生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行合作学习,倡导构建个人的知识结构。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构建更高的知识体系。同时,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思想,并且能够加深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整合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内容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本阅读;课堂体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呢?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探索出了课本阅读、课堂体验、“历史180”校园之声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

一、课本阅读,铸就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川教版初中历史课本忠于课标,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川教初中历史课本的读本特点,注重课本阅读,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课本阅读,积累历史史料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如在学习“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一课时,课本用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大字小字、辅栏、史海拾贝为我们呈现了大量的信史,通过阅读积累,学生就能清楚的了解认识到俄国农奴制废除的背景,农奴制的废除和俄国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从而更加深刻、更加真实的理解俄国农奴制废除这一对俄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主题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呈现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大量史实,学生就能自觉的从史实中真实的认识到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通过阅读课本呈现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等大量史实,学生就能自觉的从史实中真实的认识到中国人民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日战争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艰苦卓绝的努力,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抗日是夺取抗战胜利的保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博怀和坚持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从而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抗击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观念。在阅读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民主革命这一历史专题时,通过阅读积累课本呈现的大量史实,不仅能认识到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艰难历程,更能深刻认识到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是百年抗争的必然选择。在川教版历史课本中通过大量的历史实物图片,历史地图,大字小字、辅栏、史海拾贝等史实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史。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阅读历史课本,积累历史史料,从史料中得出认识、观点、结论,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的核心素养。

二、课堂体验,铸就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课堂是历史学习,“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的的主要阵地。学生的阅读在课堂,理解在课堂、体验在课堂、认识在课堂、感悟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升华在课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教师应抓牢课堂体验这个着力点,通过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通过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标要求是我们培养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根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呢?课堂合作,情境体验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西安事变的背景、概括、中共和平解决的方针和努力、意义的基础上,创设情境:穿越时空,回到1935年的西安。你就是一位从东北流亡到西安的学生,根据以情境片段段说出你的见闻和感受。片段一:东北沦丧。片段二:辗转流亡。片段三:一二九运动。片段四:西安事变。片段五:民众心声(学生、市民谈论捉蒋、杀蒋、放蒋)。片段六:来到西安。片段七:民众心声(放蒋、、张学良)。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分组开展讨论。在学生讨论成熟时,随即进行课堂展示点评。通过情境体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从而形成热爱党,相信党,跟党走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情境体验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设身处地的走进历史,理解感悟历史,从而从历史中吸取营养,获得独自的内心体验,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境体验重体验,重认同。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可控性强,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情感形成的?认知规律。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途径。

三、“历史180”校园之声,铸就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在开展历史手抄报、历史小论文、主题演讲等历史实践活动之上,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立足于历史教学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性和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文性。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宗旨,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设施,创办了播音小栏目――“历史180”校园之声。“历史180”校园之声,就是在学校的校园广播语音平台的早上7,30、中午12.00、下午17.30开始播音中,开设历史小栏目,播出历史类节目180秒。早上由七年级播放,主要讲述历史故事,中午由八年级播报,主要讲述历史人物,下午由九年级播报,主要讲述历史感悟。我们要求分班分组,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以小组合作写稿,合作播报完成。通过“历史180”校园之声,讲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表达历史思考、历史感悟。我们在注重课本阅读、注重课堂体验的情形下,为学生创设平台,让学生应走出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积累到的历史知识,体验,感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运用,使自己是历史知识,体验,感悟得到深化和升华,助推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文章明.一套特色鲜明的历史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评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教学改革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及重要性

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一直在思考哪些因素决定并影响他们的成长?2012年党的十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内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根本价值,开始从国家的层面深度的思考“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又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贯彻十精神,教育部启动了“立德树人”工程,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十大关键领域,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首要环节,并提出把核心素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的依据,用于统领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同时在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体现了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思路,意味着党和国家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教育部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制定了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并据此对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修改。专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内容结构上,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注重系统性,各具特色”“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3]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制定,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建立健全的社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和指标的确定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015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光明日报》组织了一场以“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为主题的教育研讨,参会的教育专家指出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教育部也在依据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学校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和考试”[4]教育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

二、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选择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相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钟启泉在《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中》论述了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课堂转型要实现从“灌输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变。[5]而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x择,利用设计好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指的是能激发和推进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水平密切相关联的,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6]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我们在处理核心问题时必须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核心问题之中,将知识点的传授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基于核心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及其及其解决为主线的教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建构新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通过课堂教学,达成各学科的课程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三、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课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问题的求解者,也是解答者,从求解者到解答者的转换,需要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的独立学习,也要有合作学习的讨论交流活动,还需要师生间的言语对话和情感交流,需要教师发挥支持和协同学习作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问题的情景设计,激励、支持、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教师有责任、有主张、有行为、有担当。教师可以在知道学生选择应用解决问题策略、调控合作学习活动、指导问题解决成果的总结和展示等方面发挥协同学习作用。由此可见,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学习的共同体

2.重视课堂的设计与组织。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三个方面: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并开展探讨学习或问题分析、探讨活动,整理展示学习成果。创设问题情景是基于问题教学的前提,问题的设置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设问和提问,更加侧重于启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设计着眼点要适中,如果问题的设计着眼点过大,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也会让一部分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没有思路;问题的着眼点如果过小,学生思考的余地狭窄,会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课本上明确的书写的答案,不用学生思考与探索,问题的解决也仅仅是个形式。问题的起点要高,落点要低,既能为学生提供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难以解决,需要进一步学习、思考的学习需求,又能让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使问题得以解决。在整个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对话氛围,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的作出反馈和引导。

3.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理论教育。

学科教学要依据立德树人的方针,依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及培养要求,集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核心素养体系中的9大素养就包括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素养,这些素养的基本要点和关键表现涵盖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的要求。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之一,学科教学要教育学生自觉地集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的培养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科学伦理是科学技术研究与研究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於行为准则。这些思想於行为准则规定了科技工作者以及共同体应该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任何人在做出价值判断的时候都要受到其所拥有的理论、信念的影响。科技工作者接受了科技伦理,就会自觉地把科技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置于伦理的规训范围内,不损害生态环境,不损害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切身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精神不仅仅是从事科学事业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热荨?蒲Ь神包括追求真理和实事求是精神,有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志向,有事不避难、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有严谨的求知态度,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具有尊重事实和证据的品格,具有实证意识,用于弘扬理性,能运用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孙明霞.课堂与核心素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4]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教育部.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第15版。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篇6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顺应国际化趋势的语言,成为在世界上被最多国家运用和学习的语言学科,当然,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国近些年来倡导提高英语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国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作为选拔人才标准的只重视传授硬性知识的英语课堂。并且新课改中强调初中生要真正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初步具备英语学科素养。因此,本文以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讨论现在初中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研究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根据国家政策资料,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身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方面看,核心素养反映了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发展所公认的价值观。在我国,核心素质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地位。因此,本文对初中英语应当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顺应了我国政策发展规律,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二、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无法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因

(一)初中英语课堂过分重视应试知识的传授

据了解,现在初中英语课堂知识的授受多以考试内容和课本知识为基础,而缺乏实用性英语的学习和联系,这就导致了有许多高中生甚至大学生在修读英语以后仍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流畅的交谈,更别提初中教育了。因此转换老师甚至说是整个英语教育体制的教育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将会导致学生会写英语会念英语但是不会用英语的尴尬局面,浙江造册很难过我国英语教育的一旦难题,而初中,作为学生正式学习英语的起点,更是应当担当起这一引导重任,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有所用。

(二)初中英语课堂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通过对部分初中生的调查了解到,现在很多初中生不重视甚至厌烦英语的原因是老师上课太枯燥无聊,让人想睡觉。我认为,初中英语课堂之所以为U发吸引学生,是因为其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传统的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讲台下听着,老师念一句学生念一句的教学方法,对于语言类学科来说,必将导致其枯燥乏味。因此,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使学生对英语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是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缺乏学生互动活动,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养成

仍旧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在的初中英语教育虽然正在由只重视学生的硬性知识培养转换到“听、说、读、写”全面培养,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在锻炼学生听力的时候多采用播放录音的形式,而录音多数经过语速语调处理,与实用性英语还是具有一定差距,“说”的练习也局限于课堂内部,学生之间生僻的英语交流对其实用性英语的形成不具备很大的作用,因此,这些也是现在的初中英语不能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一)提升对实用性英语的重视程度

要想提升初中英语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进一步提升对实用性英语的重视程度,以达到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很明显,初中英语课堂上所传授的课本知识,远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除课本知识等应试知识之外的能够提升他们实践能力的英语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增加课堂教学形式,使课堂生动有趣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心智并不成熟,由此其自身可能无法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之处,甚至因为英语课枯燥乏味而产生对英语的排斥心理。而这种现象的形成,与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有着莫大的关系。要想学生提升在英语方面的核心素养,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才有利于实用性英语的进一步教学。因此我认为,老师应当将学习融入到游戏等更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实用性英语。

(三)教师应组织开展实用性英语教学活动

前文提到,现在的初中英语听力等语速语调经过处理与实用性英语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学生实用性英语的培养,因此,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室可以开展情境?o计教学活动以及开展专题讨论活动,聘请外教等具备实用英语能力的教学人员与学生进行实体互动,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外国人平日里所说的英语,而不是简单的停留在为了符合他们的学习能力而特意处理过的音频资料上。我相信,如果采取这种方法,将会使我国初中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更加高涨,增加更多的学习热情,以此来取得培养核心素养的良好效果。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篇7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生态课堂

化学生态课堂,是指由教师、学生、环境组成的动态平衡、开放有序的生态系统,以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探究、合作、启发、讲授、自学、讨论、实验等方式和手段,创设师生平等对话情境的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及设计最优的教学过程。这种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构建了健康、活泼、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正确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持有错误的教学观念,认为考试成绩的提升是最终教学目的,导致教师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味地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没有发挥生态课堂的创建作用,使得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中慢慢丧失学习兴趣,同时因为错误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不会在生态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消化的时间和空间,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际运用能力差的现状,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下阶段化学学习的开展,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生态课堂的主导,提高核心素养。教师在生态课堂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重视学生在生态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教学方案的设计阶段,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了解学生对生态课堂的学习需求,有针对地调整教学方案,保证教学能始终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化学生态课堂中面临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作出指导,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防止课堂时间的浪费,同时也要减少对学生想象力的遏制,鼓励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点的拓展,完善化学学习综合能力,成为化学生态课堂的一部分。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这个实验教学时,笔者会为学生创建生态课堂,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在课堂的开始前我会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氧化现象,对氧化问题有直观的印象,接着我会将一根氧化的铁块带入课堂,让学生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去掉铁块表面的氧化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部分学生猜测可以通过水洗的方式去除氧化物;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最佳方式是使用化学物品和氧化铁进行反应,完成物质的还原。顺着学生的思路,我会让学生使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在学习积极性的保证下,学生都能主动结合理论知识点完成了实验,并且得出实验结论:3Co+Fe2o3高温2Fe+3Co2,这样,既完成了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也保证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情境教学

随着高中化学教学进度的深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师使用一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对化学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策略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化学学习机会。教师在生态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从学生的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要求,选择合适的情境创建模式,保证学生在情境中个性化的发展。情境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何在生态课堂中挑选合适的情境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是不小的考验,教师在教学前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想法,将核心素养培养和个性化发展作为情境创建的目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情境设计方案,引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生态课堂,提高化学学习水平。例如在进行《钠的化合物》这个章节的教学时,我会使用问题情境帮助生态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先将过氧化钠放在一团棉花上,引导学生产生联想,随着理论知识点的讲述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过氧化钠有什么性质?这些性质有什么含义?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知识点,完成理论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接着我向这个棉花团滴几滴水,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竟然着火了,对这些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和生活中生火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调动了探究的积极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结合实验现象探究相应的理论知识点,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生态课堂的提升,也较好地满足了他们的化学学习需求。教师在高中化学生态课堂中要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情境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好地提升核心素养的平台,为学生未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生态课堂成功运用的重要保证,教师应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掌握他们现阶段化学学习中的不足,根据核心素养发展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生态课堂的教学效果。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之后,学生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主动融入生态课堂,将化学学习当作是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有效使用生态课堂,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保证教学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化学学习需求,为学生创建高效的化学学习环境。

作者:杨铃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1.通过引入故事,渗透音乐情感体验

故事与音乐的联系具有不可分割性。只有故事的发生,人们才会产生不同的情愫,继而在寻找表达的突破口时便能与音乐产生对应。如此,才能创造出更多风格和节奏的音乐旋律。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故事”都具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起伏有着良好的优势所在。故而,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故事的导入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将音乐情感体验一项核心素养之要素渗透进来,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以《打虎上山》一节的教学为例,由于本节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主角人物杨子荣的主要唱段之一,因此,笔者便借助于此将“杨子荣打虎”的故事片段引入在课堂中展开了教学。如:笔者首先向学生们描绘了东北林海雪原下广阔、茫茫的壮丽景色,并利用多媒体屏幕向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图片来对故事的情境加以渲染。之后,绘声绘色的讲述了杨子荣如何临危受命去剿匪擒“座山雕”,如何上山途中遇虎、杀虎等。将剿匪的险恶与打虎的惊险两相对比,引导学生去体验《打虎上山》选段旋律在表现杨子荣慷慨激昂的战斗豪情的情感。而学生们在对故事前因后果的了解之下,对音乐的情感表达体会也愈发深刻,为素养的渗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结合舞蹈演练,渗透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能力这一要素是音乐素养的重点,包括对音乐的表达、表现能力,欣赏与审美能力等,其核心为利用音乐表达个人的情感。针对于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结合“舞蹈”这一活动来对学生做出引导和启发。众所周知,舞蹈与音乐两者在表达与表现力方面有着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与弥补的联系性,音乐注重激发,而舞蹈则注重表达,具有实践性质。因此,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们跟随音乐的旋律进行舞蹈,在实际行动中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能够很好地将音乐实践素养渗透如课堂当中。例如:以《踩雨》一节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同时,便通过结合相应的舞蹈编排、演练,来引导学生对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进行了实践。如:在舞蹈的编排方面,笔者为了表现小朋友“踩雨”的欢快,首先安排一位学生伴随着旋律出场对着节奏“踩点”。之后,便由其做呼喊状,引出更多的小朋友来一起“踩雨”玩耍,把孩子们无忧无虑在雨中玩耍嬉戏的场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引导学生在雨声后面加ei、hei,其他空拍处拍手,更加衬托了热闹的气氛。诸如此类,大大的渗透了音乐实践的素养,为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利用影视欣赏,渗透音乐文化理解

影视作品自诞生以来,便代表着一种独有的人文素养反映着某个特定地区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特征等。而这一特点,与音乐素养中的音乐文化理解之内涵有着高度的契合点。由此可见,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影视欣赏作为桥梁纽带,引导、启发学生的音乐文化理解,帮助学生加强对音乐主要形式的认知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鉴于此,我们在课堂中应积极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视觉、听觉的双向调动促进学生这一音乐素养的有效生成。例如:在教学《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节课程时,笔者便利用影视欣赏作为突破点,在课堂中展开了教学。如:笔者在教学之余,向学生们播放了当年游击队员被困于微山湖岛上的视频片段,利用紧张的影视情节氛围衬托歌曲的优美、动听旋律,以此向学生们传达游击战士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坚定自若的高度乐观主义精神。而学生们也通过影视的欣赏,了解到了在这首歌曲的背后所隐藏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炮火,深刻体会到了我国传统革命斗士勤劳、朴实、勇敢的精神。学生们在这一线索下,将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革命传统等进行了良好的理解与传承,从而极大推动了音乐文化理解素养的渗透。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篇9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地理核心素养

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搭建“支架”使得学生从“第一发展水平”(实际水平)达到“第二l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目前,支架式教学在地理日常教学、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等领域应用相当广泛,这无疑推动了地理课程改革,丰富了地理课堂的内涵。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从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地理核心素养包含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那么,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如何凸显地理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主题突出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并实施教学,即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合理布局教与学的思路和过程,有序地安排教学环节,正确建构支架式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对支架式教学有着激励功能。教师向学生明确而具体地陈述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期望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三维目标,从本质上都指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这种指向与支架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完全一致,因此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目标、如何让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高度契合,这应该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每个地理教师都应该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以“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该教学节点涵盖了空间视角、时间尺度、地图技能、抽象思维等诸多地理核心思想,教师在制订支架式教学目标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空间观、时间观,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该知识点的总体目标。至于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要素及地理意义则属于知识目标的范畴,各种光照图的判读则是能力目标的要求,两者设计是否得当,关乎总体目标能否实现,关乎能否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教学情境:形神具备。有的放矢

一堂好课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早有定论,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始终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就是“进入情境”,即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那么怎么进入情境,并以之为突破口凸显地理学科素养呢?同样以“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可以创设如下情境,设置相关问题支架来启迪学生的思维:(1)通过收看视频分析宇航员在空间站上生活期间,有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如果有,周期是否和地球上一致?(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词是否科学?(3)北半球不同河岸,对城市建筑有没有特殊的要求?为什么?(4)南北半球相比,夏半年时间是否完全等长?(5)目前,极地旅游热方兴未艾,如果你参与极地旅游,在时间与季节选择、自我防护等方面有哪些考虑?……以上情境的创设或来自日常生活,或来自时事新闻,或来自社会热点,既考虑问题情境的现实性,也充分顾及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深化对地理概念和过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于促使用地理的眼光和视角来观察世界、思考人生,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更是起到了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教学手段:新旧结合。以生为本

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支架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宽度、高度和广度,在丰富地理课堂内容、完善课堂教学等方面功不可没。但是,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如果反客为主,每节课都片面地追求课件的华丽、炫耀电脑技术的娴熟,而将我们的地理教学冷落一旁,使之形同配角,学生在其中沦为“看客”,其主体地位便无从体现,那这样的课堂就与支架式教学无关,亦与课改精神的要求背道而驰。所以,不管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和发达,它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地理课堂,支架式教学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更是如此。若能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分清主次,这样的课堂就是“生本”课堂。仍以“地球的运动”教学为例,在设置各种教学支架时,可以通过播放诸如有关宇宙的奥秘、恒星的一生、太阳系生命之谜的视频录像或者课件,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育他们的空间观和时间观;也可以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问题支架,让学生自由研讨,合作探究,为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总体来说,支架的设置必须突出学科特质,通过典型的图形支架、前瞻性的问题支架、不同寻常的案例支架,让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步提升,最终凸显学科素养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连贯性。

四、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取舍得当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其在容量、广度、深度、重难点、呈现方式、学科素养培育等方面都有着特定的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的语境,尽管地理学科内容包罗万象,知识体系庞杂,但是支架式教学理念下的地理课堂不能面面俱到,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以提高课程的实施能力。如何才能让课堂简单而高效起来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妨向果农学习,为了让果树结出累累硕果,就应该在果树开花之前,就把旁枝剪掉一些,目的是调节枝叶的合理分布,调节生长与结果的节奏,以保证秋天的丰收。支架式课堂教学也应该删繁就简。只有懂得正确的取舍,才会让地理课堂焕发生机活力。以“洋流”的学习为例,其重点应该是全球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至于洋流名称、洋流类型则属于非重点行列,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探讨和研究。为此,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支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指导,如设置图表支架: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绘制哥伦布先后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航海图,并说明洋流在其中的影响;设置问题支架:郑和下西洋在时间选择上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设置案例支架:秘鲁、日本等海洋渔业大国,其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否相同?等等。这些学习支架简而不繁,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感悟地理魅力,提升地理能力。

五、教学节奏:疏密相间。张弛有度

课堂教学节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支架式课堂教学中,节奏和谐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知道,“支架”的作用主要是支撑、承载、联结等。对于学习支架而言,是否合理有效,关键在于有没有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必须以此为立足点,所设置的“支架”才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边缘,并获得新的发展高度。一节完整的、高效的地理支架式教学课,并不意味到处充斥着所谓的“支架”。就好比建设一幢大楼,只有先打好基础,然后再逐层建造,完工后所有的“支架”还必须撤去,否则就显得多余。教师提供学习支架目的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支架的呈现时机、呈现方式都必须结合学情、校情,具有针对性、适时性等特点。在学生能够顺利解决问题、达到了潜在的发展水平后,教师应及时撤出学习支架,让其独立探究,直至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创建自己的支架,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因此,设计课堂节奏时须考虑与“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找准出发点,抓住着力点,做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篇10

一、核心素养为目标,集中一点解难题

结合“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中生活必备语文素养阶段的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两方面内容,笔者确立了《雨巷》的三大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的意境,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二是抓住“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特殊意象,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言说,培养学生的言说能力;三是结合背景,赏析作品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诗歌的思维能力。

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分析。《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意向含蓄,对中职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只是对每个意象进行碎片化解读,不加引导,甚至将主题讲出来,必将使这首诗歌的教学流于形式,以至于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笔者所教某班级,以女生为主。她们热情、情感细腻,平时喜欢诗歌朗读,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但缺少诗歌学习的有效方法,朗诵水平不高,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创造思维能力更是不足。

基于学情,笔者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突破,紧紧抓住“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作为教学内容,紧扣一个“闻”字,形成了“闻香寻人品雨巷”的“动态合作课堂”设计思路,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和生活对话的过程中找到阅读诗歌的有效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言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动态合作搭框架,闻“香”寻人增素养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笔者采用“动态合作课堂”的教学方法,以“闻香寻人品雨巷”樯杓扑悸罚通过初闻香、再闻香、品诗道等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在经典中阅读生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言说能力,让学生在想象和对话中实践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突破。

1.任务清单做引领,合作学习打基础

课前,笔者设计了“闻香寻人品雨巷”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雨巷》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丁香这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内涵,在此基础上初步诵读诗歌,完成学习任务单。

2.诗中寻香设情境,教师朗诵激兴趣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笔者以寻香导入:“生活中我们都爱花,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香味,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诗歌的字里行间闻到花的香味,下面,让老师来朗诵一首关于花香的诗歌,请你来闻一闻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出教师示范朗读,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

3.朗诵“pK”初闻香,充分诵读品诗情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朗诵“pK”初闻香的活动项目。首先让学生在教师朗诵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寻找诗中体现诗人情绪化的词语,为开展小组诵读“pK”赛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通过个人“pK”、小组竞赛、班级诵读等环节,针对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技巧指导,感悟诗歌节奏美、韵律美。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朗诵积极性,笔者还设计了“吟唱”诗歌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吟唱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美,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实现对第一个教学目标的突破。

4.解读意象再闻香,互动言说抓重点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解读意象再闻香。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诵的基础上,解读“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特殊意象。这一环节笔者设置了闻“香”寻人的活动项目,利用课前发放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讨论。首先是再闻香,在朗诵基础上结合诗歌说说诗中的丁香花是什么香味的,提升对诗歌情感的体悟。接着是寻人,主要是围绕诗中“我”在找谁,循着香味,“我”有没有找到,她最后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诗歌要把她描绘成这样一种形象等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闻香”和“寻人”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悟和主题的把握,实现对教学重点的突破。

5.合作“闻香”出成果,展示评价促言说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围绕“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在“闻香寻人”的基础上开展“闻香识人”的小组活动,即在课前学生预习收集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和丁香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基础上,讨论“丁香一样的姑娘”与雨巷意境之间的关系,这是怎样的一位神秘人物,诗中为什么选择“丁香”这个意象,而不选择桃花、荷花这样的意象?结合中国古典诗词和雨巷的特殊环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概括“丁香”的真正内涵和象征意义,从而由象入境,真正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和主旨,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知道诗歌“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为什么这样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在活动评价环节,笔者引导学生结合《“闻香寻人”小组活动评价表》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点评的方式来评价活动的效果,提出作品的改进建议,为课后完善小组活动作业做好了准备,同时评出了本次活动的最佳诵读小组和最佳成果展示小组。

6.读诗言志又闻香,品诗悟道破难点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部分是品诗悟道再闻香。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笔者适时地将学生引导到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和对生活的感悟与实践中去。诗人难道仅仅是在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吗?如果不是,他又在寻找什么?结合背景,请说说诗人在寻找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与诗人相似的经历?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有什么收获?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再次对诗歌的意象和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延伸到对日常生活的感悟中去,从而引导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文学作品的魅力不在于我们找到了作者内心的答案,而在于每个人都从作品中读到了自己。

三、素养提升要总结,教后说教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