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精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8:42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篇1

对脊髓动脉最早的描述来自于adamkiencz(1882)和Kadyi(1889)等,即脊髓的动脉是由多来源的节段动脉吻合成的动脉链[1]。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人们对脊髓动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Corbin和turnball等应用灌注和微血管造影术对脊髓的小动脉进行了形态观察和初步的定量研究[2]。金保纯、周怀伟等观察了国人的脊髓动脉来源、配布及分支、分布,并对脊髓横截面的毛细血管面积进行了定量分析[3,4]。由于人们对脊髓血供研究的不断深入,深化了对脊髓缺血性疾病的认识,脊髓血供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试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资料作一综述,旨在阐明脊髓动脉构筑特点及与临床脊髓缺血性疾病的联系。

1脊髓动脉的来源

脊髓动脉具有多来源的特点。多个节段性动脉发出的根髓动脉在脊髓表面相互吻合,形成3条纵行动脉链和软膜动脉网营养脊髓。这些节段性动脉分布范围大致如下:①上段颈髓由椎动脉颅内段分出的脊髓前、后动脉供血,下段颈髓由椎动脉颅外段、颈深动脉和颈升动脉等供应;②胸、腰段脊髓自上而下由肋间动脉、腰动脉和髂腰动脉供应;③骶尾段脊髓由骶外侧动脉供应,偶有骶正中动脉甚至闭孔动脉的分支加入。

上述节段性动脉的后分支发出脊髓支进入相应椎间孔,称为根动脉,左、右共31对。根动脉在椎间孔处分支,分支处被称为根动脉的“分支点”[5]。根据分布情况,可将根动脉的分支分为三种类型:①根固有动脉,终支营养神经根、硬脊膜、椎体及椎弓,后根固有动脉还发出神经节支;②根软膜动脉,终支加入软膜动脉丛;③根髓动脉,根动脉分支中少数管径较大的终支穿过脊膜到达脊髓[5]。有文献报道,只有外径在0.6mm左右的动脉才有可能穿过脊膜到达脊髓[6]。由此可见,根动脉与根髓动脉在概念上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肋间动脉和腰动脉在肋横突关节内侧发出根动脉,根动脉再逐渐上升到椎间盘下缘水平进入椎间孔;每相邻两节段性动脉的平均距离为3.6±0.3cm[7]。这对脊柱、脊髓手术入路如何避免损伤根动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前入路打开椎管,建议在椎间盘水平而非椎体中部;术中需结扎间动态时,应在肋横突关节外侧结扎,以免损伤根动脉。

在椎管外的这些脊髓营养动脉,于同侧及对侧均有广泛吻合。在颈部,椎动脉与颈升动脉、颈深动脉之间长成一个有多重吻合的“枕下十字吻合通路”[8]。单侧椎动脉中、近段梗塞时,梗塞部以远的椎动脉不仅可由同侧的枕动脉、颈深动脉和颈升动脉代偿灌流,而且还可由对侧椎动脉通过“枕下十字吻合通路”代偿灌流[8]。在胸、腰段、毗邻的肋间动脉、腰动脉之间及与对侧同名动脉之间有广泛吻合;骶尾段的骶外侧动脉在骶骨前面也有广泛吻合。因此,这些节段性动脉在单侧被阻断后,通过吻合可由对侧或同侧的节段性动脉进行代偿。这对在某些病理状态下保持脊髓血供有重要作用。

在椎管内,根动脉的分支在硬膜外腔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形成广泛的吻合,这些吻合在颈、胸区相对丰富,这对脊髓血供在压力状态下的调节有代偿作用。

2髓周动脉网

脊髓的营养动脉在脊髓表面共同构成髓周动态网,该网的组成是:①由脊髓前动脉及前根髓动脉的升、降支在前正中裂吻合成一条前纵行动脉链;②由脊髓后动脉及后根髓动脉的升、降支在脊髓后外侧吻合为成对的后纵行动脉链;③横行围绕脊髓并联系着3条纵行动脉链的软膜动脉网。

2.1前纵行动脉链及前根髓动脉

前纵行动脉链位于脊髓前正中裂,纵贯脊髓全长脊髓前动脉以双支结合型最为常见,由椎动脉颅内段在橄榄体中部平面发出,沿延髓腹外侧及上段颈髓腹侧下降,在C2-C3节段(可低至C4)与位于前正中裂的脊髓前正中动脉吻合。前正中动脉由根髓动脉的升、降支吻合而成。在颈髓,该动脉可呈岛状、环状弯曲,管径较大;自胸髓以下较直。前正中动脉全程粗细不均,常有狭窄或中断。在前根髓动脉汇入部,管径增粗,特别在颈、腰膨大部尤其明显。腰膨大动脉汇入后,前正中动脉管径明显增粗,并持续到腰骶段。在圆锥处,前正中动脉变细,有时向脊髓后外侧发出与后纵行动脉链联系的圆锥吻合,再向下延续为终丝动脉。

前根髓动脉在不同节段加入脊髓前正中动脉。平均数目在颈区3支(1-6支)、胸区3-4支(1-5支)、腰骶区1支(0-4支)[9]。前根髓动脉左侧出现率(85%)高于右侧,可能是主动脉偏左之故[3]。在前根髓动脉中,有2支管径明显较粗,分别称为颈膨大动脉和腰膨大动脉。颈膨大动脉多出现在C5-t3节段左侧(C7、8最为常见),外径0.78(0.42-1.22)mm,分布至颈膨大区。腰膨大动脉多出现于t7-L4节段左侧(t9-t11最为常见),外径0.96(0.64-1.22)mm,最为粗大,且大多数情况下为下部胸髓和腰、骶髓唯一的前根髓动脉[10]。由于腰膨大动脉在下部脊髓供血中的的重要性,手术中应特别注意加以保护。

前根髓动脉注入脊髓前正中动脉的夹角,自上而下逐渐减少。在颈段近乎直角,在腰、骶段则呈锐角。值得注意的是,腰膨大动脉在硬膜下行程较长(3.6±1.6mm),与前正中动脉的夹角较小(20.1º±5.5º),容易在脊柱骨折或椎间盘突出时两者同时受压,造成脊髓缺血[7];而且腰膨大动脉硬膜外行程较短,并靠近肋横突关节,因而在肋椎关节离断术时应注意保住,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7]。

许多学者观察到前纵行动脉链在中段胸髓是行程中较恒定的狭窄或中断部位[2,3,9]。有人认为该部位是乏血区,易发生脊髓循环障碍[3]。而周怀伟综合形态学、组织计量和生物力学观测,认为脊髓任一平面内单位面积血流动量相等而否认脊髓供血薄弱区的存在[4]。人们也已认识到,脊髓的血流量与脊髓代谢功能相匹配,而且脊髓的血供储备仅能满足其最低的代谢需要。在细胞数目多、代谢率高的颈、腰膨大区,耗氧量大,对缺氧也越敏感。临床上脊髓动脉硬化性血管病病例中,软化灶也多在颈、腰膨大区而非中胸区[3]。因此,表面的乏血区有无实际临床意义,需用生理代谢、血管造影及解剖形态等综合性实验方法来进一步论证。

近年来,较多学者对腰膨大动脉与前正中动脉交汇点进行也研究[11-13]。在腰膨大动脉汇入点上、下的脊髓前正中动脉管径相差明显,约为1:4,应用相应的流体力学公式换算结果,汇入点上、下的前正中动脉血流阻力约为50:1,这较好地解释了在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中使用无泵转流术时,仅能使腰、骶髓血流量增多,并与远端动脉压有关;而下胸髓汇入点以上血流量既无改变且与远端动脉压无关[11]。在下胸髓和腰、骶髓根动脉汇入前正中动脉及前正中动脉发出中央动脉处,血管壁内膜和内弹性膜之间存在着内膜肌系统,属平滑肌,相当于中膜厚度的1/5-1/2厚。内膜肌系统和内弹性膜共同调节血管交汇处口径,从而调节该处的血流阻力[13]。在胸、腹主动脉瘤手术中使用转流术时,内膜肌系统的作用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2后纵行动脉链和后根髓动脉

后纵行动脉链由脊髓后动脉与后外侧动脉吻合而成,纵贯脊髓全长。脊髓后动脉起自椎动脉颅内段(少数起自小脑下后动脉),在延髓及上段颈髓后面下降,至颈髓脊神经后根附着处延续为脊髓后外侧动脉。脊髓后外侧动脉沿后根附着处前、后方下行,途中有后根髓动脉汇入,构成2条后纵行动脉链。后纵行动脉链在颈髓可有短距离的中断;在胸、腰髓常见重叠和扭曲。

后根髓动脉与前根髓动脉相比,管径较细(0.31±0.10mm),但数目更多,平均19-20(14-25)支[9]。分布在膨大区的后根髓动脉相对较粗,但未见有象颈、腰膨大动脉那样灌流区域广泛的大后根髓动脉。

周怀伟认为有部分后根髓动脉与前根髓动脉来自于一个共同的根动脉干,分布于相同的脊髓节段,形成一个半环形-脊髓前后动脉环,以左侧多见(62±8%)[14]。当发出动脉环的根动脉梗塞时,可使位于脊髓同一平面的前、后根髓动脉同时受累。这可能是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有时会出现深感觉障碍的原因。

2条后纵行动脉链间有较多吻合,形成脊髓背侧血管丛,在颈、腰膨大处吻合支多而且较粗。由于后纵行动脉链更多地保留了胚胎时期血管丛状分布的特点,吻合丰富,因此脊髓后动脉梗塞较前动脉梗塞少见。

2.3软膜动脉网

软膜动脉网由根软膜动脉和3条纵行动脉链的横向侧支共同组成,横行围绕脊髓并连接着3条纵行动脉链。前纵行动脉链及其横向侧支供应脊髓横断前2/3,后纵行动脉链及横向侧支供应后1/3。软膜动脉网吻合后支较纤细,在前、后纵行动脉链之间只能发挥有限的侧副代偿作用。因此脊髓后动脉梗塞范围与前纵行动脉链供血区域有明确分界[15]。

3脊髓内部的动脉

脊髓内部的动脉来自中央动脉系统和周围动脉系统。

3.1中央动脉系统

从脊髓前正中动脉发出经过前正中裂进入脊髓的小动脉称中央动脉。一般在不同平面左右交替起自脊髓前动脉,但在腰、骶段可共干发出,再在矢状面上分成上、下2支分别进入左、右侧脊髓。中央动脉与脊髓前正中动脉颅侧的夹角,在颈、胸段呈锐角,而在腰、骶段呈直角。颈髓和腰、骶髓的中央动脉数量较多,分别为12.24±2.33支/cm、15.30±3.54支/cm,胸髓的较少,为10.78±2.80支/cm。

中央动脉进入灰质后,在矢状面上发出纵行的升、降支和水平支。胸髓中央动脉以纵向分支为主,而颈、腰髓中央动脉以水平分支为主。在颈、腰膨大区可见中央动脉纵向分支之间有重叠。此外,也有人观察到中央动脉之间的间距、口径、纵行分支长度与身高有关[2]。中央动脉的分支进入实质后主要供应中央管周围灰质、灰质前角、侧角、后角底部及皮质脊髓束等。

3.2周围动脉系统

周围动脉系统由脊髓后纵行动脉链分支及软膜动脉网的垂直穿支组成,后纵行动脉链的分支向尾侧以锐角发出,主要供应灰质后角;由软膜动脉网发出的垂直穿支围绕脊髓向心性排布,主要供应白质,亦可到达中央管周围灰质和灰质前角。

3.3脊髓内部的毛细血管

在灰质中,毛细血管密度较大的部位见于前角和外侧角,而后角中部及两大系统交界区(通常为后角底部及中央管周围)毛细血胞密度最低;白质毛细血管密度居中[9]。

在脊髓的两大供血系统之间,未见毛细血管前水平的吻合。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细胞柱由相同的动脉系统供应,不同系统之间有一纵向交界区。因此,引起全身血压降低的疾病如心肌梗塞或完全性房传导阻滞会造成交界区铅笔样的软化灶,主要在胸段。病人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痛、温觉障碍[16]。因中央动脉左右交替进入脊髓,铅笔样软化灶也可左、右交替出现,类似不完全性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

综上所述,脊髓的动脉构筑与脊髓缺血性疾病密切相关。人们虽已做了大量研究,但仍有许多争议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表面的乏血区定义、定位与临床表现不相符,实质内微血管定量指标缺乏等。随着生物力学、生物体视学技术在脊髓动脉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人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脊髓动脉,为临床脊髓缺血性疾病诊治提供更精确、量化的形态学资料。4参考文献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372

tumballim,Bloodsupplyofthespinalcord:normalandpathologicalconsiderations.Clinneurosurg,1973,20:56

金保纯,李金库,王景德,脊髓动脉及其配布形式。解剖学报,1985,16(1):24

周怀伟,孙宪成,苏显儒,脊髓供血的生物力学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2,9(3):223

DommisseGF.thebloodsupplyofthespinalcord.JBoneJointSurg.1974,56B(2):225

纪荣明,孙波,刘峰,等,脊髓的血管解剖及其构筑,解剖科学进展。1997,3(1):37

JikeLu,ebraheimna,Biyania,etal.Vulnerabilityofgreatmedullaryartery.Spine.1996,21(16):1852

LazorthesG,arterialvascularizationofthespinalcord:Recentstudiesoftheanastomoticsubstitutionpathways.Jneurosurg,1971,35:254

tvetenL,Spinalcordvascularity.actaRadiologica,1976,17(3);258

Sandsonta,FriedmanJH.Spinalcordinfartion:Reportof8caseandreviewoftheliteration,medicine,1989,68(5):287

SvenssonLG,Rickardse,Coulla,etal.Relationshipofspinalcordbloodflowtovascularanatomyduringthoracicaorticcross-clampingandshunting,JthoracCardiovaseSurg,1986,91:71

taoZhang.HarstadL.psrisiJe,etal.thesizeofthdanteriorspinalcordarteryinrelationtothearteriamedullarismagnaanteriorinhumans.Clinanat,1995,8:347

parkeww,whalenJL.BungerpC,etal.intimalmusculatureoftheloweranteriorspinalartery.Spine1995,20(19):2073

周怀伟,张文萃。脊髓动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解剖学通报,1984,7(3):214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政府采购效益

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后,对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采购制度,并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弊端与不足,要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管理水平,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采购体系,就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将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与政府采购管理相结合,改善政府采购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才能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促进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

一、供应链管理理论视角下政府采购相关研究

在现代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格局逐渐完善,使得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生改变。供应链管理是时展的产物,它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强调供应链上参与者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以此提高供应链效率。供应链管理理论应用与企业采购研究工作中,但是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却涉及较少,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探讨,将政府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并分析供应链管理在政府采购中的应用研究。

供应链管理理论视角下政府采购研究就是将运用在企业管理中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和方法应用到政府采购工作中,并采用比较法、数据法以及研究法等对政府采购模式、性质、流程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政府采购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此利用企业供应链管理理论推动政府采购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与精髓

供应链管理提倡将企业公共管理理念的方法引入政府管理中。供应链管理强调各个参与者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并以优化供应链上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供应链的有效性与精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思想与方法。它是能够建立在通过上下节点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运作得以提高效率的信念之上,以此改善传统单一的竞争方式,而朝着竞争与合作相互发展的方向迈进。

第二,供应链管理能够体现出准确采购、快速响应以及同步运作的有效性。供应链上下节点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交货准时、快速响应、成本降低以及资产管理的优越性等优势,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三,供应链管理能够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整合供应链战略管理层次。供应链不仅仅局限于物流与资金流的相互融合,还在信息资源流上高度集成。信息系统能够将供应链信息进行传递,而且安全性很高,从而减少信息出现不真实或错误的情况,以此保证供应链系统与消费者需求保持步调一致。

三、政府采购的供应链体系

(一)政府采购的定义

政府采购的定义没有实质性的规定,但大部分都是根据采购主体、对象、资金、采购流程以及目的等来划分的。政府采购就是政府各级机关单位为了组织开展,实现其行政管理或社会管理职能,并取得一定公共利益的需求,以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度,使用合理财政资金来获取资源的交易行为。政府采购管理意指政府为达到预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相关管理工作,以此获取供应商的产品或资源的活动。

(二)分析政府采购的特点使其能够适应供应链管理

首先,政府采购的对象是以用户为主体、采购量小且品种多来满足用户需求;政府采购要满足用户需求,并具备快速供货的能力。其次,实现政府采购信息化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网上采购、电子采购等方式来改善传统采购方式,并以此为政府采购未来发展方向。最后,政府采购管理目标是复杂性与多样性并存的一种管理模式。

(三)政府采购的供应链体系

在技术创新领域、企业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等方面都涉及到采购供应链。政府采购各环节相互联系,其管理程序就是一条价值链。由此可见,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其充分证明政府采购中实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可行的。但从实际情况来分析,政府采购与企业采购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要想利用企业采购中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来完善政府采购工作,就需要建立政府采购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证明在政府采购中采用供应链管理是具备可行性的。

四、政府采购中实行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首先,建立政府采购的供应链体系能够提高政府采购管理水平,节省政府开支,降低采购商品的管理成本。另外,政府采购供应链可以促进政府公共预算支出透明化,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并扩大公用竞争力,提高商业交易的公正性,进而保证采购质量。

其次,政府采购能够落实各项社会政策目标。通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施加压力,也适当保护了民族工业。政府采购所落实的社会政策能够为民族工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水平,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采购工作的革新与发展是一场政府部门,也是全社会的改革运动。它转变了社会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这种转变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是无法预料的,其可能形成的新观念、新秩序是值得人们研究和探索的。供应链管理视角下政府采购管理研究只是理论上的探索,希望政府采购未来发展的研究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并获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篇3

具体来讲,管理会计将在以下诸方面促进企业的精益管理。

一、管理会计支撑更好的企业竞争战略制定及落地

精益管理,既讲“精”,又讲“益”,企业的竞争战略不仅关乎企业的“益”,也涉及企业的“精”,正确的企业竞争战略不仅可以使得企业占据市场,增加利润和股东收益,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所以企业战略是精益管理的牛鼻子,牵住了企业竞争战略这个牛鼻子,精益管理才可以在企业落地生根。

现实中,企业的竞争战略往往是在对未来和竞争对手不确定的情境之下作出的,所以难免具有较高的失败率。管理会计大师卡普兰曾指出,西方企业70%-80%的新战略实施都是失败的,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中国企业正在从低价战略转向价值增值的战略,这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过程,其中充满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失误和错误,而一旦出现重大的战略失误,造成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所以中国企业对提高新战略成功率的愿望更加迫切。

过去普遍存在于中国企业的“拍脑袋”决策机制必须改变,依据企业高层管理者经验的决策机制也必须扭转,中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必须严谨认真,一着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所有这一切呼唤新的决策支撑体系,而正在全国范围推广的管理会计不失为最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它能够提供更好的辅助决策的信息,它不仅提供基于过去事务的财务指标数据,还能提供基于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状况的成本、竞争力、软实力等宝贵数据,而这些数据对制定和实施竞争战略更有实际价值,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提高实施新战略的成功概率。

尽管管理会计对企业制定、实施正确的竞争战略有重要作用,但如果企业高管不能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价值,管理会计对精益管理的作用就不能完全发挥。这就需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转变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对管理会计的看法。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只依赖财务数据作出生产、经营决策,而要更多地依赖一些非财务数据,特别是在平衡计分卡上所体现的数据。所以,各企业在进行精益管理的过程中要把平衡计分卡当成实施公司战略的基础,并据此进行内部沟通和资源分配。

二、管理会计的成本核算系统有助于价值流分析

精益管理模式下,企业活动围绕价值流展开,企业要有效管控价值流,就必须对价值流进行有效分析。在产品从上游原料供应商最终流向消费者的过程中,价值流活动既可能增加产品价值,也可能不增加产品价值,甚至可能减少产品价值。价值流分析的最终目标是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浪费(广义的浪费),减少流动过程中的停滞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因此,完整的价值流管理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整个价值流发生的所有环节进行控制,相应地,就要求与价值流活动范围一致的管理会计为之服务。

中国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不再以低价为主要竞争战略,而主要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这种差异化的竞争战略能够使企业创造更多的产品价值,但也面临客户多样化、服务多样化带来的价值流多样化,如有些硬件开发者以几乎相当于成本价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终端产品,但它赚钱的方式就在于硬件所搭载的服务上。所以,在多样化的价值流基础上,如果还采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话,企业决策者很可能得到一些错误的信号,他们可能不明白不知道哪里挣钱、哪里亏损、挣了多少、亏了多少,这就不利于企业决策者的决策制定和调整,也不利于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特别是当企业考虑是否进入某一领域时,如果对相关的价值流不能很好理解,简单地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就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进而导致错误的决策,最终结果必然是:要么错失良机,要么铤而走险。

实施差异化战略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更高了,客户数量更多了,但利润并不一定增加,关键要看差异化带来的收入的增加是否超过了成本的增加。要切实保障差异化战略的成果,就必须加速生产周期,做更多的集成和采购,要提供更多的工程技术和行政等方面的支持,进而促进销售和回款。值得指出的是,收入增加必须与成本增加匹配的原则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采用作业成本法对有关的价值流活动进行核算与分析,其目的就是要将成本一直向下驱动,找到每一个产品、服务以及客户所对应的成本。

构建于管理会计和精益管理基础上的精益成本管理是实现价值流控制的重要工具。那么什么是精益成本管理呢?

精益成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就在于追求最小供应链成本。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地消除不为客户增值的作业,杜绝浪费,从而达到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特殊化多样化的需求,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精益成本管理是构建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前提,以供应链成本最小为目标,从而实现对整个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如何实现供应链成本最小,正确确认和计量它,显得十分重要。从总体说,供应链成本应是为保证供应链正常运作而支付的各种成本和费用的总和。供应链成本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国外有的学者提出供应链成本应包括:取得成本、运行成本、培训成本、维护成本、仓储成本、环境成本和回收成本。这种供应链成本划分方法主要基于供应链作业过程来进行的,但并没有考虑不同类型成本对整个供应链成本产生的影响和重要程度,不利于对供应链成本中关键性成本的控制和管理。鉴于这一原因,在考虑供应链成本作业过程相关性的同时,对关键性的影响供应链竞争力、客户满意度的成本予以足够的重视,供应链成本可划分如下:采购成本、设计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和服务成本。

精益成本管理以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融合精益采购、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益物流和精益服务技术,把精益管理思想与成本管理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精益成本管理。它从采购、设计、生产和服务上全方位控制企业供应链成本,以达到企业供应链成本最优,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精益成本管理思想十分丰富,管理方法很多,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法体系。如果孤立地看每一个思想,每一种方法,不能准确把握精益成本管理的精髓。精益成本管理的每个管理思想,每种管理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之间有联系的,一种方法支持另一种方法,方法又保证思想的实现,只有把供应链的精益管理思想与方法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益成本管理系统,才能发挥每种方法的功能,才能达到系统的最终目标:质量是好的、成本是低的、品种是多的、时间是快的。精益成本管理不断追求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这是系统的最高层次的目标。

精益生产的宗旨是在企业整个供应链环节杜绝一切浪费;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动因为切入点,作为整个精益成本管理的基石;敏捷制造的目标是速度和满意度,以达到综合性竞争能力;eRp系统实现了整个供应链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梳理了业务运作流程。精益成本管理以供应链作为整个成本管理的连接纽带,以eRp汇集供应链各方的信息,达成精益成本管理目标。

三、不确定性和风险管理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来说,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风险也伴随价值流的全过程,要进行精益管理,就不可以忽视价值流中的风险。而要对价值流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必须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大师卡普兰将风险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可预知的风险,这种风险一旦不能得到适当控制,对组织和品牌的伤害非常大,但是它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内部审计、预警系统可以避免;第二种是和战略相关的风险,这种风险虽然不可避免,但也是可控的;第三种是外部风险,它是外部不确定、不可控的事件所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

中国企业在自身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典型的风险,近些年来比较突出的主要有如下三类: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篇4

【关键词】:医院供应室;战略管理;风险;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171-1

医院供应室是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宗旨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心脏”科室,其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全院的医疗器具的回收、分类、清洗、检查、包装、灭菌、贮存、发放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保管和供应,为医院开展各项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物质保证。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也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科学、规范管理。我院供应室管理的基本做法主要体现在“三注重”。

1注重建设战略化

20世纪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战略管理是确定使命,根据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院供应室形成的建设战略架构为:以增强工作人员意识为控制院内感染的前提,以合理的环境布局为控制院内感染的基础,以健全的领导管理体制为控制院内感染的保障,以加强制度化管理为控制院内感染的根本保证,以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为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以加强无菌物品的管理为控制院内感染的核心。

不可忽视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和比较性研究已经证明,集中管理可以提高消毒供应工作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可节省医院的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因此,管理模式集中化、清洗方式机械化、处理程序规范化、质量管理标准化是我院供应室管理的战略选择。

2注重风险防范与预警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供应室是医院污染物品的集散地,很易成为医源性感染的媒介,因此加强风险管理意识,降低和避免不安全的风险因素,是供应室的重要工作。

我们知道,医疗护理风险管理即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进行管理的活动。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医务人员的安全以及医院功能和效益的发挥,通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损失。我院供应室近年来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供应室风险成因,正确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质量标准、风险管理措施等,重新评估和确定工作中的不安全风险因素,对各个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并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和预警,差错率显著降低,风险达到最小化,为临床提供了高质量、安全的消毒灭菌物品,为预防医院感染及保证医疗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3注重精细化管理

研究表明[1],医院感染是目前影响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难度加大。手术切口感染在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总数中占有重要比例(在美国排第三位,在英国为第二位,均占14%~16%),其预防中,除加强手术部及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管理外,加强器械与用品清洗、消毒工作的管理是重要环节。精细化管理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之道[2]。为达到兼顾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工作目标,我院尝试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供应室日常工作中来。

精细化管理是对于管理工作要作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它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供应室管理,关键是以“安全、低耗、高效”为目标,以高标准严格把关每个环节的工作,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杜绝浪费,并坚持改进工作方法,做到“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密。在工作中,所有员工重细节、重过程、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从而实现兼顾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工作目标,从整体上提升供应室效益。

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后,我院供应室的管理由单纯经验型、粗放式管理转向科学化,能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纵横结合,广泛性与综合性结合,独立性与协同性结合,程序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管理承上启下,保证了每个程序的工作质量。

4讨论

我们认为,进一步把风险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确保供应室战略目标的达成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篇5

关键词:物联网;RFiD;供需平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物联网及其应用得到不断发展,正在成为经济、科技等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传统的供需平衡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这种简单、静态的供需管理方式已经保证企业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将物联网技术与供需平衡管理相结合,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物物感知,追踪产品,能够快速地实现供需平衡,有利于提高社会物流的快速分配。

1物联网概念及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首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自动化识别实验室在1999年提出。

通过十余年的发展,对物联网基本可以定义为:通过无线射频识别(FRiD)电子标签、无线传感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传输协议,以有线和无线的方式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运用“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3-6]。

1.1RFiD技术

1.2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涉及到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嵌入式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制造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是多学科高度交叉、新兴、前沿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2物联网体系结构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大致认为有三层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上图2是面向供应商的物联网网络拓扑结构,主要由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传感器、数据库服务器及信息系统等构成,企业内部通过建立局域网进行信息传递,RFiD标签数据的读写主要通过无线网络完成,而企业间只要通过互联网与各种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实现信息的共享。在RFiD电子标签数据读取方面,可采用固定式和手持式两种读写器,其中手持式读写器采用802.11x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RFiD网络与企业局域网在物理上分开,通过交换机相连。

4物联网发展前景

epC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供应链和物流、城市公共安全、工农业安全生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卫生和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它正日益成为备受全球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epC物联网及移动泛在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创新形态发生转变,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人为本的创新形态正在显现,实际生活场景下的用户体验也被称为创新模式的精髓[7]。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推动物联网健康发展,这将是epC物联网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

参考文献:

[1]余雷,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233-235.

[2]张飞舟,样东凯,陈智.物联网技术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3-57.

[3]杜洪礼,吴隽,俞虹.物联网技术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11(03):06-08.

[4]周.物联网概述[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10):63-64,68.

[5]张铎,姚黎荣.畅想物联网供应链解决方案[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1(03):32-36.

[6]赵红梅.epC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研究[J].通信技术,2012(04):57-59.

[7]黄广文.基于RFiD和epC物联网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篇6

【关键词】多节段退行性颈椎病;责任椎体;有限化手术治疗;诊疗经验;刘晋闽

刘晋闽教授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骨伤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在诊治退行性颈椎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系统的诊治方法。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以退行性变为主,属中医学“项强”“颈肩痛”“痹证”等范畴。而多节段颈椎病是指影像学上存在多个节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椎管前方或后方病变压迫脊髓和神经[1],并引起相应临床表现的混合型颈椎病。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及普及,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多节段颈椎病的发病率和诊断率越来越高。如今,对本病的准确诊断及有效治疗给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收益颇丰,现将刘晋闽教授诊疗多节段退行性颈椎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多节段退行性颈椎病的概述

在病因病机方面,刘晋闽教授认为,多节段退行性颈椎病多病程较久,逐步发展而来;或在原有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经受外伤作用,而使疾病加重,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内因外因共同作用所致。

颈椎病的临床分型方面,目前比较认可并广泛用于临床的是6种分型: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脊髓型颈椎病[3]、交感型颈椎病,以及混合型颈椎病。但是,临床上大部分颈椎病尤其是老年性退行性颈椎病都可以列入混合型颈椎病范畴,而很少为典型的单一因素颈椎病。对此要综合考虑其发病及疾病进展情况。

通常,多节段颈椎病涉及的椎体数至少有2~3个,即3~4个椎间隙受累,多涉及C3~7水平。由于颈椎椎管在解剖学上固有的上宽下窄特点,C3~4平面脊髓受累的几率小于C6~7,C2~3平面则几乎不受累。下颈椎作为整个颈椎序列的“底座”,对承受压力、维持稳定提供支持。有学者提出,颈椎从过伸位到过屈位的运动过程中,C4~5和C5~6之间的承载的压力负荷最大。生物力学测试也证实颈椎在前屈位及后伸位时C4~5的应变值最大。由于受到长期的应力集中效应,下颈椎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平衡失调[4],最终导致下颈椎的病变。

由于多因素致病,多节段受累,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亦表现出不确定及多指向性,体征较少。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肢疼痛、四肢麻木、双手握力弱、肌肉萎缩、双下肢活动不灵、有踩棉感、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活跃或亢进、偶有不同程度的大小便障碍等。因此,这给临床医生在诊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治疗原则

有限化手术方式作为现代外科发展的趋势,是指仅切除病变节段部分或全部椎板,依靠扩大椎管及神经根管有效容积的方法,达到减压的目的[5]。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倡导避免行单一的大范围减压,提倡应针对不同病因及致病因素精确定位,抓住主要矛盾,找到最直接、主要的致病因素,进行有限化的精准手术治疗。主张采用尽可能小的手术创伤,达到彻底减压并维持术后的稳定性,尽量避免预防性减压和非症状区域的减压、固定手术,尽可能达到减少破坏正常结构、最大限度改善症状的目的[6-7]。采取不同方式治疗颈椎病的目的是改善由脊柱退变产生的复杂的临床症状,而非逆转颈椎退变本身;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评价也应主要从临床症状是否改善来评价,而不仅仅是从影像学X线、Ct及mRi的变化来评价[8]。因此,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多节段退行性颈椎病患者,责任节段的精准定位尤为重要。

3责任节段的定位

准确的责任节段定位是实行多节段颈椎病有限行手术治疗的前提和关键点。刘晋闽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判断定位。

3.1症状与体征功能检查法在多节段颈椎退变定位中起重要作用,特别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指征及手术部位选择有着指导作用。术前要求做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仔细询问病史,抓住重点,结合辅助检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为精确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相比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和症状的描述更具真实性和可借鉴性。由于影像学与临床症状、体征存在不完全对应性,影像学反应疾病性质亦有局限性,所以只能把影像当做辅助检查,而不作为终极的诊断依据。查体时也不能受到影像学检查阳性的影响,必须做到仔细全面,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消除颈椎退变产生的症状是手术的目的,要求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到症状和体征上,最终达到改善症状和消除阳性体征的目的。常用的关键感觉和关键肌定位方法参照美国国立脊髓损伤学会(naSCiS)及国际截瘫学会(imSop)

1990年制订的标准,见表1、表2。

3.2影像学检查X线作为骨科疾病诊断的常规基础检查方法,在宏观形态上为椎体病变及椎管狭窄提供间接证据,是mRi和Ct必须参照的基础资料。颈椎正侧位和过伸过屈位X线片对判断生理曲度及序列稳定性非常重要,应作为颈椎病术前检查不可或缺的项目。通常,受累颈椎节段椎间隙可见不同程度的狭窄,椎间关节存在退行性改变,椎体前后缘可形成增生骨质及韧带组织的骨化,这给责任节段的定位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Ct检查对骨组织显像好,可以清楚显示颈椎各椎体及小关节的退变情况,在显示椎管横断面形状、测量其矢状径及面积方面具有优势性,这为多节段椎管狭窄的诊断提供了直接依据[7]。此外,Ct还可明确颈椎病所致椎管狭窄的原因,对椎体大小关节的关节突骨赘,后纵韧带骨化及椎间盘突出的显像较清晰,且可鉴别脊髓受压与脊髓萎缩。Ctm有助于了解脊髓及神经根的受压情况[9]。

mRi常用于观测神经根受压与椎间孔狭窄征象,可以直观地评价影像检查阳性结果与临床症状的关系。mRi显示椎间盘突出和神经受压情况较敏感,且矢状位成像可同时清晰地显示所有颈椎间盘,有助于全面地观察颈段椎间盘病变和脊髓前后位的受压及损伤情况。其对软组织成像好,可以区分椎管前后的压迫是骨性还是软组织引起。有神经症状的患者须行颈椎mRi检查[9]。

3.3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在形态学上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颈椎各节段的病变部位并由此推测神经受压的情况;但是,形态学的改变与神经受压情况往往不完全对等,并不能如实反映受压神经功能的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弥补影像学的不足,它不仅能反映受损神经根的功能损害程度,尚可用于神经根感觉损害的定位。肌电图作为目前有效的电生理诊断方法,可对受累神经根病变进行相对准确的定位,为责任节段的定位和手术减压提供参考,从而避免过度减压;此外,还能对外周神经病变或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神经病变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刘晋闽教授指出,尽管现代检查技术日臻成熟;但是,影像学检查作为颈椎病的辅助检查,只可从形态上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而不应作为最终诊断依据。具有一定经验的临床医生会发现,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阳性没有完全的对等相关性,不可将两者直接相对应,更不可根据影像学检查直接推断责任椎体病变。对责任节段的定位和判断,应同时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加以确诊。其中对体征的仔细检查尤为重要。首先,患者就诊缘于不同程度的症状和体征,诊治目的也是改善症状,解除痛苦,消除阳性体征;其次,通过体征判定责任节段最为廉价、直接、客观,临床可行性更高,更易被患者接受;此外,仔细全面的体格检查往往突出疾病的复杂性,但综合考虑判断可以从中找到关键线索,明确重点。综合电生理检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帮助早期诊断受损节段、部位、范围,及其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10]。此外,对复杂的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不符的多节段颈腰神经根性疼痛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可考虑行SnRB。其能安全准确定位颈腰椎神经根病变节段[11-12];但该检查有创,技术要求高,普及率尚低。

4责任椎定位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

治疗方面,综合刘晋闽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及文献支持,认为相比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多节段颈椎病,责任节段的确定并进行有限化手术治疗具有诸多优势:①避免过多切除椎体,不破坏非病变部位的椎体及附件;

②常规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对脊柱的前中柱破坏较大,不利于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对椎体周围软组织损伤较大,严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且发生假关节的比例大[13],且多间隙减压由于术中操作难常出现减压难以彻底,而确定责任节段进行有限化治疗则可有效避免;③不破坏椎间高度,明确责任节段后,仅行重点节段的减压往往可缓解症状,可以减少颈椎的融合节段,并可降低长节段融合率低及并发症高的不足[14];④减少手术耗材费用,为患者减轻经济上的负担,更易被患者接受;⑤无多节段的危害,如固定节段多、力臂长,钢板两端单皮质固定的螺钉应力过大,易出现移位、松动等术后并发症等[15];⑥保留了相邻脊柱运动单位的微动,避免了长节段减压融合带来的术后颈椎僵硬,前屈、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等并发症;⑦颈部活动受限以及大量内固定物的植入还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以及心理上的阴影,这与现代对健康新定义背道而驰。因此,坚持精准定位、有限化治疗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对责任节段的确定尚存在操作上的难题,如影像学的差异及误导、影像学检查与体征不符合、各级临床医生经验的参差不齐、精确定位责任节段的高难度及复杂性等,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与临证总结。

5多节段颈椎病诊治经验小结

刘晋闽教授指出,多节段颈椎病诊断与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坚持影像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统一以明确责任节段,找到主要致病点,缩小手术范围;术中进行有效彻底的减压,力求解除症状;恢复颈椎的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植骨融合重建颈椎序列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提倡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颈前路单节段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盘切除术等。

刘晋闽教授认为,退行性颈椎病常出现多节段病理改变征象,精准的诊治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术前应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明确责任节段,并与患者进行仔细全面的术前谈话,提高手术的远期疗效和患者的依从性。与退变相关的脊髓病和神经根病的诊断必须结合影像学检查,坚持“症”“片”相统一的思想。功能检查法在多节段颈椎退变责任节段的判断中起决定作用,临床诊断必须以病史、症状、体征为主,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影像学检查为辅,同时参照将症状、体征、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所获取信息串联起来形成的“证据链”,对责任节段做出精准的诊断和定位。诊治上综合考虑,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化有限化治疗。

6病案举例

患者,男,71岁。因颈项部酸痛伴右侧肢体麻痛2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部酸痛,伴有右前臂、手部麻木无力及右小腿酸胀无力感,于当地卫生服务中心行针灸、理疗治疗4周,颈项部酸痛及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感无明显好转。近1个月来,患者手指麻木症状逐渐加重,以右手前臂外侧及拇指为甚,1周前患者自觉右手指麻木无力感加重明显,右手握力下降,拿东西易掉落,不能握筷,遂来诊。体格检查:颈项部椎旁局部压痛阳性,颈部活动无明显受限,颈椎间孔挤压试验(-),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右手握力减退,右手肌力Ⅲ+级,右手前臂外侧及拇指背侧感觉减退;左侧肱二头肌腱反射(++),右侧(+);双侧肱三头肌腱反射(++),双桡骨茎突骨膜反射(+);右侧Hoffmann征(+),左侧(-);双上肢肌肉未见明显萎缩,双上肢肢端血运正常。X线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4~5椎间隙狭窄,C2、C4~6椎体前缘骨质增生。mRi示:①C5~6椎间盘膨出伴向后突出,颈髓受压明显变细,椎管明显狭窄。②C3~5、C6~7椎间盘向后突出,颈髓受压略变细,椎管狭窄。Ct示:C4~7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诊断: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肌电图示:右正中神经、桡神经部分性损害。综合病史、症状、详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认为本病例病变部位主要在C4~6节段,C5、C6神经节段;经保守治疗1个月后无效,病因考虑为后纵韧带骨化压迫颈髓,故选择前路入路行手术治疗,予前路C5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中予C5椎体次全切,充分行C4~5、C5~6椎间隙水平椎管前方及C5、C6右侧神经根管减压,解除C4~5、C5~6间隙水平对颈髓的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性。术后患者右手前臂及手部麻木感较术前明显减轻,右手肌力逐步恢复,术后1周拆线出院;出院时右手握力恢复可,肌力Ⅳ+级,双桡骨茎突骨膜反射正常,可自如行握筷、写字等动作,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证实术前诊断和定位准确无误,手术治疗有效。

7参考文献

[1]汤立新.颈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盘切除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1):123-124.

[2]中华中医药学会.神经根型颈椎病[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8-80.

[3]崔敬虹,饶耀剑.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2):74-77.

[4]冉茂东.颈椎病的生物力学研究综述[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327-328.

[5]吴卫平,冉永欣,谷加炎,等.有限化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J].临床骨科杂志,2000,3(1):15-16.

[6]钟远鸣,宁运乾,吴志坤.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责任节段”的定位诊断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2):69-71.

[7]el-abedK,Barakatm,ainscowD.multilevellumbarspinalstenosisdecompression:midtermoutcomeusingamodifiedhingeosteotomytechnique[J].JSpinalDisordtech,2011,24(6):376-380.

[8]陈仲强,刘忠军,党耕町.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2.

[9]买小军,王学琦,卢万春,等.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3):220-222.

[10]林敏婵,卢泽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电生理诊断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9,21(3):144-155.

[11]刘侃,吴闻文,郭继东,等.多节段腰椎疾病的定位诊断及有限手术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28(5):519-534.

[12]SassoRC,macadaegK,nordmannD,etal.Selectivenerverootinjectionscanpredictsurgicaloutcomeforlumbarandcervicalradiculopathy:Comparsiontomagneticresonanceimaging[J].SpinalDiscordtech,2005,18(6):471-478.

[13]DasK,Coulswellwt,SacaG,etal.Useofcylindricaltitaniummeshandlockingplatesinanteriorcervincalfusion.technicalnote[J].neurosurg,2001,94(1):174.

[14]刘百峰,袁文,徐盛明,等.多节段颈椎病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J].脊柱外科杂志,2006,4(1):25-28.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篇7

能否抓住“行业本质”为企业成败根本一说来自郎咸平先生,在其著作中,行业本质成为分析不同行业中成败得失的重要因素。在他看来,迷失行业本质的企业注定是不成功的企业,是难以有大作为的企业。郎先生意为:技术、资金、人才并不是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只有认清行业本质,企业才能把技术、资金、人才用对方向,才能持续成功。

郎先生提出“认清并抓住行业本质”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基础,缺乏这一点而盲目进行外延式的市场竞争或发展规划,只会导致企业越来越偏移成功之路,并有可能导致企业加速走向失败。就如同经济学者经常提到的“中国经济30年内走过的是一条无法持续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一样,在认识行业本质上存在偏差也会导致企业只能存活一时,而无法永葆青春。

如何认清并遵循行业本质来确立企业战略?在我看来,行业本质具有两个层次,一个在市场层面,一个在企业运营层面。在市场层面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体现出来的行业特性,在运营层面则是为了满足市场层面竞争需求而在企业内部使用资源的方式和效率。市场层面的价值属性和运营层面的共同规律构成了行业本质。

从五个层次把握产品精髓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产品层次理论”将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的价值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利益(CoreBenefit)、一般产品(Genericproduct)、期望产品(expectedproduct)、扩大产品(augmentedproduct)和潜在产品(potentialproduct)。

产品并不是静态的实物,而是一个内涵丰富、动态和有生命的概念,它所产生的效用和价值是不断变化的。五层次结构理论能完整地解释消费者选购和消费产品的全部心理过程,即如何从“核心利益”向“潜在产品”逐层扩展。

众所周知,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本质。但是,恰恰很多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没有按照产品五个层次理论认清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竞争只是表面现象,失败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竞争,在于被消费者抛弃,而这正是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价值的不认可。

在某一个市场时期,同一个消费群体对某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层次需求有着类似的评判。但是,消费者的价值需求和评判标准是随着行业市场状况而发展变化的,对于产品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和评判也有着变化。比如,消费群体在某个时期对某种核心利益最为关心,可是如果有某个企业在一般产品层次上超出大多数企业,也能获得消费群体的青睐。

市场营销的目的就在于把握消费群体对于产品五个层次需求变化的趋势和方向,同时通过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营销行为引导消费群体对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需求和评判。企业必须将资源紧紧围绕着满足消费者价值变化的核心来开展市场营销,才有可能获得消费群体的认可。这种价值需求和评判的标准就是产品精髓。

手机行业在2005年之后变化巨大,众多原本优秀的企业都倒下了,其中日本的松下、三菱、neC等在欧美和中国市场全军覆没,而国产手机厂商在一度强势崛起之后又迅速滑落到惨败的境地,2007年摩托罗拉也进入到了不得不重组以挽救手机业务的窘境。但同时,韩国三星、LG崛起,苹果手机横空出世,成为行业内最亮丽的企业。

对手机行业“冰火两重天”的境遇进行分析,会发现原因在于失败的企业未能把握消费者对于手机产品的价值需求和评判的变化,而成功的企业也正是成功于此,技术、渠道、资金、广告等不过是竞争的表象。

摩托罗拉的研发体系不可谓不庞大,每年用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其全球采购体系、质量控制体系、销售渠道体系不可谓不健全,但是因为沉醉于技术和品牌的“自我”之中,而忽视了消费者对于最快速最新潮的时尚外观、更强大的随身娱乐功能、更方便的易用性等价值需求,结果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太长,导致新产品推出不力、产品竞争力下降而失去了市场份额。

国产手机的一度崛起是在庞大人海促销战术、无孔不入的终端拦截战术、著名影视明星代言、低价格、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讨巧的外观设计等模式效用下产生的,但此后国产手机就失去了冲击力,不是销售渠道和终端不够强大、价格不够低、广告宣传不够多,而在于没有遵循和引导消费者对手机的价值需求。

三星、LG则是成功的案例。两家韩国企业都推出了更符合东方人审美观念的外观设计、更多新潮功能、更符合消费者情感需求的手机,三星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企业。

2005年到2008年,手机已经经过了从简单通话到文本沟通再到视频通话和网页浏览的功能转变、从专门商业工具到多功能的电子玩具再到随身的商务工具或时尚饰物的价值转变。现在,手机产品的精髓是“消费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最便捷、最亲密的工作工具和生活伴侣”。而这也恰恰是诺基亚、三星、苹果等企业所认知和努力的方向。

可想而知,即使国产手机价格再低,渠道和终端再密集,广告宣传再多,产品也只能成功一时而无法持续。而诺基亚、三星、苹果等成功者的营销,则紧紧将手机产品精髓作为核心,技术、渠道、广告、价格、品质等都依据这一精髓而展开,从而在产品的五个层次上都超越了其他企业。

围绕“产品精髓”形成行业规律

每一个行业在一定时期内都面对着消费者同样的价值需求和评判,这就是产品精髓,也就是行业本质的市场层面。行业本质的运营层面则是为了实现产品精髓而在企业内部施行的资源使用模式,“运营”重在企业内部管理组织体系的模式、质量控制体系的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等,表现在效率指标和财务指标上,比如供货周期、产成品率、库存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只有在两个层面都符合消费者对“产品精髓”的需求,企业才能够持续成功。简单地说,行业本质就是围绕产品精髓形成的行业规律,是企业应该遵循的竞争规则。比如,计算机芯片行业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其核心是“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一倍”,而这个定律恰恰是英特尔等芯片巨头全力以赴实现的,这就是芯片行业的产品精髓,意味着芯片性能与时间对应的规律,落后于这个规律的企业,全部都失败了。

郎咸平先生在其《本质》一书中分析了一些行业的本质,希望给予中国企业一些启示。在笔者看来,对某个行业本质的诠释首先应该满

足对产品精髓的说明,其次要在产品精髓之下显示出这个行业面向消费者和企业内部的规律性。

比如,时尚服装行业的产品精髓是消费者最亲密、最丰富、最个性的时尚潮流伙伴,而要想实现这个精髓,企业就需要在时尚元素的把握、新款服饰的供应速度、原材料的采购与选择、服装样式的设计、卖场环境的塑造和渠道等方面塑造出这种精髓。郎先生所推崇的西班牙服饰企业ZaRa,正是在把握时尚元素的敏感、生产供应速度、原材料选择等方面做到了极致,从而大获成功。我们来看看其他一些行业的产品精髓是什么:

奢侈品行业:使消费者享有荣耀尊贵的身份地位,满足消费者获得社会青睐的心理需求;

汽车行业:使消费者享有安全、舒适、自由的出行体验;

家具行业:使消费者享有舒适、个性、亲切的家居感受;

it行业:使消费者在工作与生活中体验电子化的轻松与愉快;

家电行业:使消费者享受轻松、丰富、快乐的家庭生活;

化妆品行业:成为消费者美丽和青春的伙伴。

郎咸平在其书中对戴尔、苹果、联想、惠普等it企业进行了分析,提出戴尔和苹果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对行业本质的精准把握。

戴尔和苹果的成功在于以产品精髓和消费者价值为核心的战略。戴尔的“定制化生产和销售”高屋建瓴,使得消费者可以拥有比购买成品更多的个性乐趣,极大满足了消费者自我决策的心理需求。苹果超凡脱俗的工业设计和完美的性能表现使其置身于高端,使消费者拥有其他品牌pC难以比及的轻松与愉快。在这此基础上,戴尔不断革新技术,不断改革供应链体系和服务体系,在营销方面则增强网站数据库的管理,近年来进一步开展渠道销售,也是为了使消费者感受到个性定制和现实购物的双重乐趣。苹果则全力以赴挖掘工业设计创意,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强化产品的情调和品位。

联想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联想今年推出了一款将世界最高的五座雪山轮廓融于机身的“F41雪山版”笔记本,刘翔成为其形象代言人,由于机身皓白,它被消费者称为“白雪公主”。此外,联想还推出过火炬版、蔓草纹版等多款极为震撼人心的型号。联想还与可口可乐、迪斯尼、nBa等著名品牌合作,将他们的经典形象融入笔记本电脑的外观。

这些营销举措,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了带给消费者更多的轻松和快乐,身处it行业的企业,就需要像这些企业一样,时时刻刻去研究怎样使消费者得到这样的感受。

企业败因不在“短板”而在战略

众所周知,在市场竞争中有一个经典的“木桶理论”,其核心是指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是最短的一根木板,意为企业要弥补自己的不足。但是,从行业本质角度来分析,企业的各种资源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塑造产品精髓为核心的行业本质来配置。至于企业的短板,如果没有违背行业本质,就不是短板,也就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资源。

苹果公司就是一个例子。由于苹果之前的技术标准与一般pC不同,其采购的部件大多数是为苹果单独生产的,所以其价格高出一般pC部件很多,而且软件也存在很多不兼容。这造成了苹果电脑只能成为特定使用者和爱好者的物品。

但是,从2000年开始苹果依靠优秀而独特的工业设计理念和软件性能推出多款imac电脑后,其市场份额大幅度上升。而在其推出ipod之后,其电脑的市场份额增长更是迅速。这充分说明了行业本质对于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价格、技术标准、销售渠道等都不是决定生死的因素。

企业的失败,最多的是战略上的失败,是没有远见、偏离行业本质的失败。近年来,健力宝、恒基伟业商务通、tCL手机、春兰空调、小天鹅等产品和品牌的没落广为人们评论。人们一般把健力宝的失败与张海的资本投机相联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健力宝饮料产品的市场败局确实是由于其偏离了饮料行业的本质。

健力宝在张海入主后先后开发了众多新产品,先后开发了第五季、爆果汽、a8、宝丰等品牌饮料,在广告宣传和销售渠道建设上投入巨资。第五季使得健力宝的电解质运动饮料一下子扩展到水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四大系列、十五种口味、五种包装,共21个规格,品牌核心价值一下子从健力宝的运动、健康、快乐、经典、中国的味道,跳跃到了轻松、休闲、自我、叛逆、梦幻、时尚。现在这些产品均已经在市场中了无身影,健力宝错误地认为产品品类数量和产品概念炒作是市场竞争的核心。

实际上,饮料行业的行业本质是在快速滋润身体和享受愉悦的同时,对饮料进行情感和健康的包装。无论是第五季还是爆果汽,这些产品都没有在口味、包装、产品名称、饮料功能等方面考虑到产品精髓,而且消费者希望的“快速”,由于健力宝在销售渠道和网络等方面的不足而存在重大缺失。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篇8

【关键词】脊柱结核治疗

脊柱结核(tuberculorsisofthespine)是结核杆菌侵犯脊柱的一种继发性病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椎体结核为99%,是由于椎体负重大、劳损多;椎体上肌肉附着少,椎体内松质成分多,椎体营养动脉多为终末动脉所致。在整个脊柱中,又以腰椎发病率最高,胸椎次之,胸腰段居第三位。本病以儿童多见。

因为局部脊膜炎(pott脊椎病)致脊柱结核,伴椎体萎陷和邻近椎间盘损害、动脉炎、脊髓梗死、脊柱关节炎和罕见的脊髓结核瘤。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1病因结核杆菌由体内其他结核病灶经血行播散至脊柱。

1.2发病机制脊椎结核病变多发生在椎体,少数在椎板、椎弓、棘突及横突。

1.2.1中心型或幼年型:小儿椎体周围软骨成分多,中心骨化部分病变发展后可有塌陷早期椎间隙尚在。

1.2.2边缘型:又称骨骺型或成人型,发生在较大儿童或成人,起于椎体上缘或下缘的骨骺,病变常迅速破坏椎间软组织,使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上下椎体相连。

1.2.3前侧型或骨膜下型:也在成人发生,位于椎前韧带下,常扩散累及上下邻近脊椎。

1.2.4附件结核:如横突、椎板、椎弓根或棘突结核,较少见。

1.3病理脊柱结核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肌肉附着少、血液供应差的椎体,多数为单一病灶,两处或两处以上病灶少见。椎体结核分为两型:中心型多见,儿童为主,椎体常呈楔形而椎间隙正常;边缘型以成人为多,常累及邻近椎体,使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椎体病变向后蔓延可侵犯邻近椎弓根和横突,颈椎或胸椎的椎管内因病灶可压迫脊髓引起截瘫,腰椎因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相应的症状。胸椎结核脓肿常局限于椎旁,腰椎结核脓肿常沿筋膜间隙流注,形成腰大肌脓肿,颈椎结核脓肿常形成咽后脓肿。

2临床表现

2.1全身症状患者常有午后低热、食欲不佳、消瘦、盗汗、疲乏无力等症状。

2.2局部症状

2.2.1疼痛:多为轻微钝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在受累脊椎的棘突有压痛及叩击痛。脊髓及神经根受压时常有神经的放射痛。

2.2.2姿势异常:因病变部位不同,患者所采取的姿势也不同。颈椎结核患者常有头前倾、颈缩短、双手托住头部的姿势;腰椎结核患者站立、行走时头向后仰,腰部僵直如板,拾物时不敢弯腰而取屈髋、屈膝位,以防腰背疼痛,称为拾物试验阳性。

2.2.3脊柱畸形:脊柱结核最常见的畸形是后凸畸形,侧弯不常见。后凸畸形严重者,胸骨向前突出呈“鸡胸”畸形。

2.2.4活动受限:由于病椎周围肌群保护性痉挛,导致受累脊柱活动受限。

2.2.5寒性脓肿及窦道:脓肿可在局部扩散为椎旁脓肿,颈椎结核脓肿可汇聚于咽后壁及颈两侧,腰椎结核其脓肿可沿腰大肌向下引流到下腹部,成为腰大肌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出现窦道,经久不愈。

2.2.6脊髓压迫症状:当脓肿及病灶压迫脊髓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反射、括约肌功能障碍。

3辅助检查

X线片可显示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塌陷、空洞、死骨和软组织阴影等征象。Ct、mRi检查能显示病椎与脊髓的关系、受累的程度及范围。

4治疗精要

4.1治疗原则: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和系统治疗。只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高度提示本病,即使脑脊液抗酸涂片阴性亦应开始抗痨治疗。抗痨治疗包括①利福平,其副作用为:发热、皮疹、肝炎、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早期常有肝脏酶的一过性增高,贴眼透镜可以变色,且唾液和尿液可变为桔红色。②吡嗪酰胺,其副作用为:潮红、发热、恶心、呕吐、荨麻疹、关节痛、肝炎和高尿酸血症。③异烟肼,其副作用:恶心、呕吐、皮疹、关节痛、周围神经病、谵妄、精神病状态、癫痫、肝炎和糙皮病。④维生素B6。如果利福平引起不能忍受的副作用,可用链霉素替代,如果发生肾损害必须减量。总之,应监控血清药物浓度。副作用:皮疹、眩晕、耳鸣、耳聋、共济失调、肾毒性和重症肌无力变化。

有时临床上用乙胺丁醇代替吡嗪酰胺。副作用:视物不清、视神经萎缩、周围神经病、肝炎及尿毒症。本药儿童禁用。2个月后,如果发现此分枝杆菌属对三种抗生素均敏感,应继续用利福平和异烟肼治疗7个月。

皮质类固醇可用于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伴局灶性神经体征和脊髓蛛网膜下腔阻塞的重症患者。重症患者在全身用药的同时可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症状消失后每周2次,体征消失后1~2周1次,直至脑脊液正常。

4.2处方选择

4.2.1抗痨治疗

(1)利福平:600mg/d,一次口服,儿童20mg/(kg·d)。

(2)吡嗪酰胺:30mg/(kg·d),口服。

(3)异烟肼:400mg/d,一次口服;儿童10mg/(kg·d)。

(4)维生素B6:20mg/d,口服。

如果利福平引起不能忍受的副作用,可用链霉素lg/d,肌肉注射20~40mg/(kg·d)。

乙胺丁醇代替吡嗪酰胺,第一个月25mg/(kg·d),之后15mg/(kg·d),一次口服。

4.2.2泼尼松,成人60mg/d或儿童1~3mg/(kg·d)口服,3~4周后逐渐减量,2~3周后停药。

4.2.3重症患者在全身用药的同时,可鞘内注射地塞米松5~10mg,每隔2~3天一次,症状消失后每周2次,体征消失后1~2周1次。

5经验指导

5.1肾功能衰竭患者链霉素剂量必须小。

5.2皮质类固醇不应作常规应用。

5.3接触者必须行结核菌普查。

5.4手术治疗脑积水或治疗结核病引起的颅内高压。

5.5临床可以出现结核瘤,如果已经出现,开始治疗甚至临床症状好转时其体积可一过性增大。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篇9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神经递质中枢疲劳

运动性中枢疲劳是指由运动引起的、发生在从大脑到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的疲劳,即指由运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能产生和维持足够的冲动到运动所需肌肉的现象。

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形体疲劳、脏腑疲劳和神志疲劳。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筋骨关节疼痛等征候;脏腑疲劳主要表现为脾胃功能失调、肾气不足、气血不足和月经失调等征候;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精神不振、困倦厌训等征候。那么这三种运动性疲劳是否同时发生?还是先发生脏腑、形体疲劳后导致神志疲劳?理论上讲,在运动中是先发生神经冲动后肌肉产生收缩,所以运动性疲劳很可能是先发生中枢疲劳后再发生脏腑和形体疲劳。

1.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指在化学突触传递过程中从突触前膜释放,作为一种信使作用于效应细胞

上的相应受体,引起效应细胞特定的功能改变或突触后电位改变的一类神经活性物质。

2.神经递质分类

2.1胆碱类。乙酰胆碱除了对调节机体运动具有重要作用,乙酰胆碱还与学习记忆行为、觉醒状态维持以及心血管活动、摄食、体温的调节等有关。适量补充胆碱对中枢乙酰胆碱的水平及中枢兴奋传导具有调节作用,对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2单胺类。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和组织胺等。多巴胺对控制运动过程起重要作用,中枢疲劳发生可能与运动过程中中枢系统多巴胺的下降有关,认为长时间运动后中枢多巴胺水平的明显升高可延缓疲劳发生。巴西研究所调查[1],体温调节对肾上腺髓质分泌影响:在运动动态阶段热损失存在双重控制机制:一个涉及损害交感肾上腺系统激活热损失,另一个通过下丘脑胆碱能系统抵消热损失,以增加交感神经活动。

国内的张小强[2]总结了运动对5-Ht代谢及浓度变化的影响和此种影响对疲劳的作用的研究现状:①长时间运动促进了脂肪酸的动员和支链氨基酸供能,从而提高了血浆中游离色氨酸的浓度。②5-Ht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游离色氨酸可以通过血脑屏障。③色氨酸是5-Ht的合成前体。④5-Ht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⑤不管是长时间耐力运动还是急性剧烈运动都能引起大脑中5-Ht浓度的升高。⑥疲劳时5-Ht浓度最高。⑦5-Ht引起中枢疲劳的神经通路可能相关。⑧药物介导显示5-Ht浓度升高,疲劳加剧。⑨补充支链氨基酸对延长运动时间有意义。⑩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机体对5-Ht浓度变化的适应。

另有研究证明,脑内某些脑区5-羟色胺的增高与中枢疲劳的产生有关系,目前在营养干预方面的研究比较注重补充葡萄糖、氨基酸对5-羟色胺的影响。运动中部分神经递质的变化与疲劳的产生有关,但更为确切的结论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所以探讨运动性疲劳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的机制是研究运动性疲劳发生中枢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3];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受到多种神经递质的调节,运动性疲劳后脊髓5-Ht含量降低的机制主要是脊髓本身和延髓Ro/nRp的5-Ht能神经元tpH1mRna表达下调,脊髓前角tpH蛋白表达降低,导致5-Ht合成减少。

2.3氨基酸类。包括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抑制性递质γ一氨基丁酸和甘氨酸等。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神经分子生物学在体育科学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刘宇[4]研究: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被公认为是影响学习记忆的关键物质。海马谷氨酸及其受体的含量,是影响海马突触可塑性的重要因素。运动中谷氨酸及nmDa受体的变化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在运动疲劳的中枢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γ-氨基丁酸的升高是产生中枢疲劳的原因之一,动物实验证实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与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抑制过程有密切关系。

2.4神经肽类。包括下丘脑释放激素类、神经垂体激素类、阿片肽类、垂体肽类、脑肠肽类和其他肽类。苏玉慧发现:tGF一?是一种可在体内或体外由各种正常或已转化的细胞产生的多功能调节肽,运动可使脑内tGF一?日含量增加,产生疲劳感觉,抑制自发性活动行为,所以推测tGF一?与中枢疲劳密切相关,是导致运动性中枢疲劳的主要机制。

2.5其他。包括嘌呤类和一氧化氮,可能还有一氧化碳和神经营养因子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合酶分子是直接调节血管舒张和血液供应,肌肉轻微收缩时诱导肌膜信号缺乏一氧化氮合酶,从而降低的cGmp介导的载体数量,导致肌肉减少运动。还有研究表明:运动疲劳引起大鼠海马和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上调,提示BDnF与GFap参与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神经生物学调控过程。

3.结语

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可以发生在直接参与运动的部位,主要涉及骨骼肌及其与神经间联系的结构部分,也可以发生在控制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还涉及如能量供应不足、氨中毒、中枢氧化还原状态失衡、中枢神经递质改变等。目前认为,中枢神经递质的改变是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evidencethatexercise-inducedheatstorageisdependentonadrenomedullarysecretion.RodriguesaG,LimanR,CoimbraCC,Behav.2008Jun9;94(3):463-7.epub2008Feb29.

[2]张小强.中枢5-Ht与运动性中枢疲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6(2):7-9.

供应链管理的精髓篇10

这是继去年7月7日“海洋玉髓收藏投资价值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后又一次关于海洋玉髓的“头脑风暴”。

在内蒙古赤峰市野驰集团董事长、海洋玉髓首席收藏家徐惠恩的龙蒲惠雅会所内,30多位海洋玉髓的收藏、经营、研究者及部分媒体人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

“海洋玉髓能够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海洋玉髓弥补了市场的空缺”,“海洋玉髓的美学价值还有待于深挖”,“开采海洋玉髓的矿脉,要找准定位,合理开发,尽量追求其天然属性,深挖其内涵……

与此同时,座谈会还一致通过了“海洋玉髓万里行”的市场走访之旅。由徐惠恩带队,组建包括国土资源部主管《宝藏》杂志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环球市场信息导报》主编等媒体领导在内的海洋玉髓考察团。途经赤峰、阜新、沈阳、广州、惠州等多地,对海洋玉髓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番考察调研。

财富“精灵”

6月16日的惠州,湿热的微风拂过脸颊。但海洋玉髓考察团的成员却无心享受南方怡人的天气,他们不顾从沈阳到广州的长途跋涉之累,形色匆匆地赶往惠州港。

在惠州港,这群热衷于海洋玉髓文化宣传的专家们——“海洋玉髓万里行”的队员们,被眼前一片热火朝天、人声鼎沸的场景惊呆了:只见在占地几千平米的石料货场中,人们成群结队,一边手持喷壶喷洒,一边在翻动着形状各异的石块儿;更有光着膀子的“膀爷”,挥汗如雨地在石料堆上一块一块地认真翻找;如果细心侧耳倾听,还不时有诸如“这块儿打磨出来应该能捞一笔”的得意之词。

没错,这些人中不乏借助海洋玉髓大发“横财”的主儿。其中,小光头(圈里人戏称)、马四(代号)、张浩等人被奉为“楷模”。

小光头曾经是一名普通的农民,生活平静地犹如一潭死水,即使是一大块石头扔进里面也起不了几圈涟漪。然而如此境遇的小光头却完成“鸟枪换炮”的华丽转身:在短短三四年间,就买上了轿车,住进两层小洋楼。

“如果不是徐惠恩对海洋玉髓文化进行了大力宣传,这样的生活条件,是我这辈子都不曾想过的。”小光头感慨万分。回想几年前的“鬼市”(注:黎明前的交易市场,天亮后散去)邂逅,至今仍令他回味悠长,正是在那里,他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天,小光头在“鬼市”上遇到一名陌生人前来搭讪,交谈中得知,此人虽是所谓的“石头贩子”,但还是有“货”的。

小光头对他摊位上的一块奇石引起了浓厚的兴趣:石料“开过窗”,透过硬币大小的“窗口”,可以清晰看见里面晶莹圆润的羊脂玉般的物体。

小光头随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即询问价格,“石头贩子”开价2000元。小光头的内心有点慌乱:这个报价接近当地农民年收入的一半,如何是好?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抵制住妻子劝阻的小光头决意“奢侈”一把:狠狠心,咬咬牙,回家取了2000元交给“石头贩子”,自己则小心翼翼地将石料包好,像“请财神一样”,毕恭毕敬地将石头“请”回家。

小光头太想知道石头“窗口”下的全貌了,他于是开始“不务正业”:花费良多买了一些有关雕琢知识的书籍,开始潜心钻研雕琢技艺的同时,也自己动手小心翼翼雕琢起买回来的石料。

终于,石料“惊艳亮相”:质地晶莹白皙、圆润通透,里面还有美轮美奂的草花图案。时隔俩月,出乎小光头意料的是,草花奇石竟被人以15万的价格,从他手中“套走”。

得意之余,小光头也不觉狐疑:是我傻,还是买家傻,竟花15万买一块石头?心思缜密的小光头,决意寻找真正的行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不断的探寻中,小光头结实了马四、张浩等人,并通过他们的引荐,得以结识远在赤峰的徐惠恩。至此,小光头才得知,草花奇石是学名为“海洋玉髓”的“海底精灵”。

通过不断接触,小光头了解到:张浩是海洋玉髓的第一发现人,与徐惠恩的渊源颇深。

正是徐惠恩从张浩手里买走第一块海洋玉髓,才有了张浩在海洋玉髓的经营之路上赚的盆满钵满。如今,十家子镇上60%~70%的人都加入到加工海洋玉髓的大军中。

马四的咸鱼翻身,也得益于徐惠恩。这从他反复提到的一句话中不难看出:“没有海洋玉髓,就没有我的今天,而海洋玉髓能被广泛认可,离不开徐总为宣传推广所做的一番努力。”在赤峰,也已形成了主要出售海洋玉髓,兼售巴林石的海洋玉髓一条街,并且收藏投资队伍已渐成气候。

在惠州,这座已形成由深水港、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相互配套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城市。在国家一级口岸——惠州港,拥有着上文开头所描述的景象。

至此,小光头意识到,正是徐惠恩的出现,才使得这一大批海洋玉髓上的加工商、批发商、供应商得以“麻雀变凤凰”;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玉髓产业链。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领军人物,才坚定了小光头收藏投资海洋玉髓的决心。

文化“布道者”

2012年7月7日上午,由国内珠宝玉石界权威人士参加,主题为“海洋玉髓收藏投资价值”的“骏德·财智大讲堂”,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中心顺利召开。

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技术总监王时麒教授,著名书画家、赏石家张原先生,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北京珠宝玉石协会副会长、著名赏石家季荣伦教授,北京珠宝玉石协会秘书长、五寰珠宝商城总经理刘元生,国土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丽霞,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王春生,北京电视台高级编辑杨佑民,作为本期大讲堂的特邀专家,围绕海洋玉髓的美学艺术内涵、物理化学属性、投资收藏价值等展开了充分认真的研讨。

“第一次发现海洋玉髓是在一家古玩店里。老板是张浩的朋友,当他拿出一块质地晶莹白皙、圆润通透,画面宛如仙境的‘石头’时,我完全被震惊了: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漂亮的’石头’?”徐惠恩坦言,专家的观点坚定了我投资收藏的信心,经过近四五年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海洋玉髓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链。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无法忘掉你的容颜。

此后,徐惠恩拿着藏品多方求教专家得知,这种尚未正式命名的奇石,产于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岛,在亿万年前的海洋深处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奇特的地壳变化演变形成;它集宝玉石的柔润通透与黄龙玉及巴林石的奇特草花于一身;更重要的是这种宝玉石级的原料在马达加斯加的储存量极为稀少——综合这种奇石产地、材质、图案的特殊性,专家建议将其命名为“海洋玉髓”。

为了海洋玉髓这个“梦中情人”,徐惠恩踏上了近乎“疯狂”的收藏之路。他斥资近亿元收购矿脉、投资建厂、高薪聘请专业技师团队,常年从料石中筛选、研究、打磨海洋玉髓。

徐惠恩展示了几块精品“海洋玉髓”:有的像著名的英国大鼻子导演希区柯克,有的像海南的椰林,有的上面有甲骨文字,其中一块黑白分明的“眼球”命名为“天眼”等……

看着手中如诗如画的石头,徐惠恩感慨:“海洋玉髓的出材率是特别低的,每一块精品都是从上百吨原石中挑选出来!”

从海洋玉髓原石产地开采的损耗,再到原石漂洋过海到达国内港口,乃至最为关键的后续加工——这些使得海洋玉髓变得更加珍贵。

而正是它的稀缺性,加上徐惠恩的巨资收购,海洋玉髓的原石价格也一路飙升:从2010年4月的30块钱一公斤,跳涨今天70元一公斤,个别石料甚至达到300元一公斤,并且还有越演越烈的势头。

海洋玉髓受到市场热捧的同时,自然也得到多位权威专家的认可。

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武警部队原副司令员刘红军中将曾题写“海洋玉髓集萃”;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在看到海洋玉髓时,也反复把玩赞不绝口;中国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闫振堂,欣然挥毫泼墨“海洋玉髓,神韵天成”;年近八旬的奇石界泰斗侯康乙更是奋笔疾书“海洋玉髓,稀世奇珍”八个大字;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主席贝尔纳·高美斯,在见到海洋玉髓时,随即诗兴盎然,充满激情的写下了《奇石颂》……

“草根儒商”

2011年11月,一场由中华红丝带基金主办、名为“水墨丹青绘大爱”的公益活动在京举行。

徐惠恩受邀专程赴京参加,当他看到“红丝带在行动”画册中一双双渴望健康、上学的儿童眼睛时,当即决定捐赠6块总价值近百万元的“海洋玉髓”。

2011年11月29日下午2:30,北京万达铂尔曼大饭店五楼多功能厅,“水墨丹青绘大爱·2011世界艾滋病日红丝带慈善竞买活动”正式开始。

首次在北京“闪亮登场”的海洋玉髓,从预展开始就赢得了众多竞买者的追捧。最终体量70X80X33mm题名为“孕育”的海洋玉髓以10万元成交,体量95X75X30mm题名为“长天秋色”的海洋玉髓以15万元成交,体量95X80X30mm,题名为“松雪”的海洋玉髓以17.4万元成交。

慈善拍卖会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的黄孟复先生,接见了为红丝带事业做出贡献的徐惠恩及其他企业家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徐惠恩的善行源于他苦难的童年。随父母下放到“塞外边城”赤峰,小时候的徐惠恩贪玩淘气,却唯独喜欢画画,长大后想做一名画家便成为儿时的梦想。但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的第一份工作却是在铁路局做了一名养路工人,工作辛劳枯燥不说,做画家的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正是这种反差坚定了他对绘画的热爱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促使他内心深处的欲望更加强烈执着。

厌倦了每天跟枕木、石子打交道的徐惠恩同父母商量继续回学校求学,恰在同时,在当地的一次专业特招中,他因美术专业过硬被文化局选定为一名国家文化宣传干部,命运似乎向他露出了笑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政府机关工作曾是无数人的梦想。

然而工作一段时间后,徐惠恩内心的不安分和对绘画艺术的渴望又促使他毅然辞掉工作,重新回到学校,经过不懈地努力,两年后,他如愿考入众多美术学子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鲁迅美术学院。

美院的学习似乎让徐惠恩离艺术家的梦想更近了一步,然而造化弄人,大学毕业后的他却被分配到税务局工作。“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机关作风,让他的生活失去了色彩。恰在此时,公交车的一次邂逅,让他与在学校教美术的妻子一见钟情,从此成就了一段夫唱妇随的创业佳话。

1996年,徐惠恩和妻子开始创业,一个小小的装潢门市,为他们插上了翅膀,向着自己的梦想飞翔。之后,徐惠恩一步一个脚印,凭着良好的信誉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短短两年时间就成了同行业的佼佼者。他的公司也慢慢在业界积累起了名气,上门的客户越来越多,业务范围甚至发展到周边的辽宁、河北等省份。

在装饰行业更大发展的同时,徐惠恩开始涉足更多的领域,其中路桥、建筑等又成为他新的拓展行业。

经过十几年商场的摸爬滚打,徐惠恩渐渐摆脱了草根境遇,成为兼具文化、商人于一身的儒商。2012年,徐惠恩相继在北京成立文化传媒、艺术品收藏投资公司,正式进军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