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十篇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十篇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5:39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篇1

关键词: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1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历史发展

对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予以保护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健康和全民族素质的大事。我国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早在1952年,纺织工业部和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关于保护女工、保护孕妇的通知》,具体规定了对纺织女工的特殊保护。1979年,卫生部、国家建委、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联合颁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对妇幼卫生用室和哺乳机构的设置作了具体规定。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令第9号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法规,也是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的专项法规,对女性的劳动权利、女职工的“四期”保护和禁忌从事的劳动等作出了专门规定。

1992年4月3日,我国第一部关于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颁布。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设“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专章(第7章)。《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使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有了法律保证,成为进一步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保障妇女基本权益的有力法律武器。从此,我国妇女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有了一片法律的天空。

与此同时,各地区、各行业管理部门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了大量关于妇女劳动权利保护方面的实施办法和细则。由上可以看出,我国《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公布实施,使我国对女职工权益的法律保护形成了从宪法、基本法到专门法规和规章的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劳动权益保护制度。

2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现状概述

虽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但在当代生活中,怀孕期妇女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却日益严重,许多妇女在怀孕期被辞退或变相辞退。有些企业虽不辞退她们,但通过别的途径如增加工作量、加班、调离原有岗位等迫使她们不得不主动辞职。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或害怕被辞退后难以再次找到工作而忍气吞声,或担心影响胎儿而直接辞职,有的则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在权益被侵害后救助无门。有一项对2543名产妇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四成多被调查者表示休完产假后难以回到原工作岗位,约七成多企业女中层管理人员受制于生育。怀孕歧视是就业性别歧视的一种,法律规定基本完备,然而孕期歧视却有令不止。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的保障单靠简单的法条是无法禁止的。不仅仅是中国,在发达国家也存在着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受损的现象。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国会通过的1978年《怀孕歧视法》通过已有几十年,歧视却从车间蔓延到管理层,而且各州均发生歧视,且多发生在低收入妇女中。

3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分析

3.1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法律原因

可以看出中国对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所制定的法律则很全面。《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劳动法》、《母婴保健法》等都进行了规定。然而法律的规定却过于原则化,如《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对于企业如果使用变相理由变相辞退的责任追究机制却尚未明确。在劳动法中也有规定女职工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但是如果是女职工“被自愿”辞退却无法得到救济,还有的地区甚至通过行政文件开了解雇怀孕期妇女的口子。

3.2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企业原因

在事业单位、国家机构中妇女劳动权的保护地是比较好的,而在企业中很多女职工因怀孕被开除或被变相辞退。究其原因,企业始终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此外在企业中的女职工大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技能比较简单,加上工作岗位供小于求,所以即便辞退一两个职工企业仍然可以找人替代。从企业的利润考虑,都是十分乐意这样做的。企业还善于钻法律的空子,不直接开除女职工,变相增加工作量,调离原有岗位等。

3.3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自身原因

从女职工自身的角度来说,其维权意识一般也比较薄弱,许多女职工不知法不懂法。另外,这种辞退的方式具有普遍性,看到周围的妇女因为怀孕被辞退便开始习以为常,甚至不认为自身的劳动权益受损,安心等到生产后再寻找工作。对于,她们来说法律似乎离自己很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别说去提起仲裁、诉讼了。

4完善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思路与对策

4.1注重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氛围

由于我国妇女对权利意识的普遍缺乏,尤其是农村地区,对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更是比比皆是。因此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强宣传,通过公益广告、电视节目等方式,不断扩大社会对于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关注。复杂的法条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体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因此宣传方式应当简洁明了,使之成为一个社会的常识。

4.2注重维权打造怀孕期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多重保障

我国现行立法对劳动争议的案件采取了仲裁前置的程序,其立法本意是想通过仲裁这种方式尽快解决纠纷,实际上却造成了劳动争议解决的“三审终审”的局面,不管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都会使劳动者不堪重负。因此应当结合我国现在的社会情况、人口素质情况提供仲裁之外的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法律援助制度。这不但可以减少维权的成本,还使维权变得切实可行。

4.3加强妇女职业培训增加女性就业机会和能力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他们解雇怀孕期妇女的根本原因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很多妇女从事的工作属于简单的体力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即使解雇了对企业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因此要妇女自身要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增加企业解雇的成本,这样其自身失业的几率也会小一点。

4.4不断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保障体系建设

女工怀孕,企业不但失去了一个劳力,而且还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此外,根据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两种制度并存:第一种是由女职工所在单位负担生育女职工的产假工资和生育医疗费。第二种是生育社会保险,企业又支付了费用,导致有些企业想方设法地辞退怀孕的女职工。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也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潘锦棠.中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J].人口研究,2003(2)

2慈勤英.关于女职工生育期劳动权益保护的探讨[J].人口学刊,2002(2)

3郎晓波.经济发展状况与妇女权益保障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

4张琳琳.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篇2

内容提要

女职工是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女职工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女职工的作用和积极性的发挥,关系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女职工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发展产生,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粗浅的看法,呼吁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问题,进一步加强女工的劳动保护。

关键词:女职工劳动保护内容问题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对职工的劳动保护特别是女职工的劳动保护规定的不够明确,因而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对女职工劳动保护不力甚至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的案件。我国女职工已占职工总数的近一半,忽视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它不仅仅是涉及劳动保护的法律问题,而且是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女职工在劳动和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的特殊劳动保护措施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为什么要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一)女职工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需要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女职工和男职工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不同,如妇女生长发育机能、生理机能(血液循环、呼吸等机能),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机能(基础代谢,对高温、寒冷等条件的承受机能)与男子不同,体力一般比男职工差,特别是女职工“四期”有特殊的生理变化现象,所以女职工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有毒有害因素一般比男职工敏感性强,如对一些毒物特别是脂溶性毒物女性吸收力高于男性。另外高噪音环境、剧烈振动、放射性物质等都能对女性生殖器和生殖机能产生有害影响。因此要做好和加强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工作,避免和减少劳动生产过程给女职工带来的危害,更好地发挥女职工的生力军作用。

(二)对妇女的特殊劳动保护,关系到我国下一代健康体质的延续

女职工担负着抚养下一代的重任,在工作中如果不重视劳动保护,不但损害女职工的健康,而且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如持久的立位兼负重作业,使腹压增高,骨盆肌肉、韧带松驰,引起子宫脱垂;未成年女工持久立位作业或步行,并伴有重体力劳动时,将影响骨盆的正常发育,引起骨盆狭窄或发生扁平骨盆;有些毒物可引起月经障碍,妨碍胎儿的正常发育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等;处于哺乳期女工,某些毒物进入体内后,可随乳汁分泌排出,以致婴儿发育不良,患病率增高等。因此女职工特殊保护工作关系到我国下一代人口素质,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证。

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具体内容

对女职工实行劳动保护,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根据宪法保护妇女的原则,为了保护妇女在劳动中的特殊权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过一些行政文件,指导各地加强女工的劳动保护工作。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过一些规定。各单位根据这些规定,也制定了不少措施保护女工的特殊权益,建立了一些女工保护制度。近年来,在加强我国劳动法制的建设过程中,女工劳动保护的法律保障受到重视。国务院于1988年7月21日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于同年9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妇女劳动保护法规。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根据这个规定,陆续制定了一些条例和办法,使我国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有了较为明确的法律依据。1995年1月1日开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章专章规范了女职工的特殊保护。1990年劳动部颁发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对女职工在劳动保护方面作出了具体的特殊的保护规定。

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基本任务是防止职业有害因素对女职工的健康及生殖机能的不良影响,保护女职工健康并能繁育健康的下一代。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安排女职工从事无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规定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有矿山井下、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Ⅳ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作业。”

女职工“四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如下:

(1)经期:高空、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孕期: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女职工禁忌从事铅、汞、苯、镉等作业场所属于《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第Ⅲ、Ⅳ级的作业,制药行业中从事抗癌药物及已烯雌酚生产的作业,放射性物质超量,人力进行的土方和石方作业,第Ⅲ㈩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高处作业等。

(3)哺乳期: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已内铣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已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第Ⅲ㈩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作业场所空气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的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

(二)做好女性生理机能变化过程中的劳动保护

1、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决劳动合同。

2、女职工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及以上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3、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女职工在哺乳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女职工比较多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自办或联办的形式,逐步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等设施,并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照料婴儿方面的困难。

三、目前我国企业执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法律对女职工特殊保护作了规定,但是在现实中,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履行法律对女职工的保护却并不是一件易事。近年来,女职工特殊劳动权益受损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全国总工会女工部的一项权威调查也显示,女职工劳动卫生、职业安全及健康保健问题堪忧。突出问题有:

1、女职工“四期”得不到保护。2003年10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牵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一次《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78.5%的妇女在经期没有受到特殊保护;40.1%的妇女在孕期没有受到特殊保护;25.6%的妇女在哺乳期没有受到特殊保护。甚至经期还在从事高空、低温、冷水作业和三级强度的体力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还要上夜班等。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则大多不承担女职工孕期保护。有的企业干脆就在合同上明确规定,女职工在聘用期间不得怀孕生育。宁波市女职工委员会曾对31家非公有企业的调查数据表明,31家企业有13家企业女职工怀孕不能报销定期产前检查费,9家企业从来未进行过妇科病检查,9家企业规定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仍要做夜班或加班加点,且没有安排1小时的工作休息时间,许多企业也没有按规定执行哺乳期待遇。

2、女职工产假待遇难以落实。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则根本不参加生育保险,也不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因此女职工不仅产假工资无保障,生育费用得不到报销,甚至连哺乳时间都没有,或者将哺乳时间累计从工资中扣除。

3、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卫生、职业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女职工长期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尘、毒、噪音严重超标;因急性中毒、爆炸、火灾等造成女工死亡或致残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女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分析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法律不健全。从法律上来讲,我国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是有法可依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在现实中,侵犯女职工权益的现象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加上法律、法规规定的尚不尽人意,而且有些规定又滞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致使在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出现漏洞,也给在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出现了“无法可依”的局面。

2、制度不健全。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均没有健全建立女职工劳动保护机构,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尽管各地都设有妇联,但能够到此投诉伸冤、请求法律援助和保护的毕竟是少数,由于妇联的职能限制,在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她们有时也是束手无策。尽管《劳动法》也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但仲裁机构对这类案件受理和裁决一般都有从企业利益着想,甚至受到非法干预,即使诉讼到法院,处理结果往往也有不尽人意。更有甚者,有的单位在女职工诉诸法律时,采取的措施是处分、开除甚至诋毁名誉,进行人身攻击,严重地侵犯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3、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的毒害可谓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的思想不仅存在于男人的脑海中,也存在于女性的心灵里。很多女职工当自身的特殊保护权益受到侵犯时,她们宁可自己受气,也不愿意诉诸法律,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

四、维护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对策

(一)加快女职工特殊保护法律法规立法步伐

女职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出台的,法律法规的滞后不能涵盖现实的情况,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和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运用同一法规,因认识上的不一致而执法上的不统一。如“不得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理解上不难,但操作上、执行上就比较困难。企业给职工换岗位,岗位不同待遇不同,不同意换岗位,协商不成给点补偿就可以解除合同,因为怀孕就变换岗位的理由不能成立,这对女职工的保护明显不利。这就要求《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要有个细则,或是对其条款进行修改、补充。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的一些条款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内容和措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在执行中有一定的问题。如《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不得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产假工资照发”等条款,由于工资制度的改革,工资结构的调整,“基本工资”的概念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基本工资,且差距较大,执行中问题不少。因而急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步伐。

(二)建立有效的维权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得到落实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资金、设施、管理等方方面面,其贯彻落实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关心和努力。要健全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门机构,使女职工劳动保护做到有章可循,伸冤有门。建立专门的咨询监督部门,督查女职工劳动保护情况,使侵犯女职工的合法权益的人和企业没有生存之地;建立仲裁机构和妇女“维权法庭”,专门受理裁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案件,将这类案件区别于其他民事行政案件。

各级行政及工会要同心协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维权机制。将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与职代会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结合起来,与企业实行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结合起来,与行政安全生产结合起来,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结合起来,建立起有效配套、相互制约、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企业维护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机制。同时,应配备一支不仅有事业心,有为女职工服务的热情和奉献精神,还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专业知识的德才兼备的女工干部队伍,使广大工会女工干部敢于维权,善于维权,真正成为维护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代表者。

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的行政部门,应加强劳动监察的力度,实现源头维权。在鉴证劳动合同的同时,纠正在合同期限、劳动权益、解除条件等方面侵害女职工利益的约定和条款;在审查集体合同的同时,重点审核有关企业女职工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卫生保健、保险福利等内容;加强劳动用工年检制度,对企业女职工超强、超时劳动,违反男女同工同酬及在孕、产、哺乳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各级妇联要明确维护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是妇联组织的职责,积极了解所在市(县)、区企业的规章制度,了解企业有关保护女职工权益的情况,必要时要参与企业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从制度、规范上、从企业的行为上实现维权。

发挥社区作用,共同关心女职工。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化,如何保证闲散在社区的下岗、协保人员的特殊劳动保护,成为企业工作的难点。为此,呼吁动员社区力量,发挥社区作用,共同关心下岗、协保人员的特殊劳动保护,使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得到真正落实。

(三)增强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广大女职工应立足本职,努力工作,以自己无可挑剔的业绩,赢得自信,赢得他人的尊敬。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认真学习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执法守法的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当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犯时,大胆挣脱束缚自己的封建枷锁,拿起法律利器捍卫自己。

总之,女职工是劳动者中的特殊群体,法律上对女职工给予特殊保护是由女职工身体条件和所负担的任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民族优秀体质的延续。为此,本文呼吁各级政府及至全社会共同重视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问题,进一步加强女工的劳动保护。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篇3

本文对我国大陆地区有关女职工生育期间权利的、法规、规章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同时指出了在实施中存在的。女职工生育期间的权利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健康权,包括〔一〕不从事有害健康的工作的权利,我国劳动法根据女职工孕前、孕期、哺乳期的不同需要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二〕休息、休假的权利:女职工在孕期享有正常作息、工间休息的权利;流产和生产享有产假。〔三〕其他权利:产前检查按出勤对待、劳动时间内给予哺乳时间、单位应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照料婴儿方面的困难。二是劳动保障权: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享有不被解雇的权利、不被降低待遇的权利、享受生育保险的权利。

我国劳动法意义上的职工是指由用人单位所录用雇佣,并在用人单位管理下从事劳动以获取工资性收入的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1]我国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个体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2]一般认为“劳动者”不包括国家公务员、军事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农民、个体工商业者、家庭保姆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基于女职工的生理特点和繁衍后代的社会职责,我国《劳动法》及有关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对女职工进行特别保护。具体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健康权

健康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劳动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第四级体力劳动是指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3]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1.矿山井下作业;2.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Ⅳ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4.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5.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六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二十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二十五公斤的作业。女职工在月经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1.食品冷冻库内及冷水等低温作业;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3.《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第Ⅱ级(含Ⅱ级)以上的作业。[4]对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我国法律除了禁止单位安排其从事以上作业外,还进一步赋予其以下权利。

〔一〕不从事有害健康的工作的权利

1.孕前保护

根据劳动部《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第五条,已婚待孕女职工禁忌从事铅、汞、苯、镉等作业场所属于国家技术监督局《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标准中第Ⅲ、Ⅳ级的作业。

2.孕期保护

《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1〕不从事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第三级体力劳动指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的劳动,相当于重强度劳动。[5]

〔2〕不从事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怀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2.制药行业中从事抗癌药物及已烯雌酚生产的作业;3.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4.人力进行的土方和石方作业;5.《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6.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如风钻、捣固机、锻造等作业,以及拖拉机驾驶等;7.工作中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如焊接作业;8.《高处作业分级》标准所规定的高处作业。[6]

3.哺乳期保护

关于哺乳期,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和《劳动部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第十四条规定,哺乳期应为十二个月,即从婴儿出生之日起至满一周岁。《劳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根据劳动部《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第七条:乳母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1.第六条中第1、5项的作业;即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Ⅲ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2.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的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

〔二〕休息、休假的权利

1.孕期休息

《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在其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夜班劳动系指在当日二十二点至次日六点时间从事劳动或工作。劳动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对“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的解释是:一般都应执行本规定。对于女职工比较集中的企业,不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确有困难的,请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暂时放宽执行,但要在较短时间内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本规定的要求。《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是国务院1988年7月21日颁布的行政法规,其位阶低于全国人大常委会1994年7月5日颁布的《劳动法》,《劳动法》禁止安排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从事夜班劳动,任何单位不得再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任何理由安排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从事夜班劳动。[7]此外《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还规定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2.流产产假

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女职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产假;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四十二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3.产假

《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的解释:女职工产假九十天,分为产前假、产后假两部分。即产前假十五天,产后假七十五天。所谓产前假十五天,系指预产期前十五天的休假。产前假一般不得放到产后使用,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国家规定产假九十天,是为了能保证产妇恢复身体健康。因此,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至于教师产假正值寒暑假期间,能否延长寒暑假的时期,则由主管部门确定。产假属于法定假期,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女职工提前上班,应按基本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8]

〔三〕其他权利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篇4

牙齿具有咀嚼食物的功能,是保证营养摄取的重要前提,孕妇牙龈受大量雌激素影响而肥厚,易发生牙龈炎致牙龈出血等,所以孕期需要加强牙齿的护理。孕妇正常的牙齿护理是:(a)孕妇于起床后,进餐后以及睡前要认真用软毛牙刷仔细正规刷牙,注意去除牙刷间的乱丝;(b)饭后口腔内酸性唾液分泌增多,所以主张使用碱性漱口液中和,因为这种酸性唾液最损害牙釉质并为细菌……

1、的支托

怀孕期在体内激素的刺激下,乳腺管增生、乳腺泡发育,组织发育增大。易,对刺激敏感。孕妇常有触痛、胀和沉生等不适感。此时,穿戴合适的乳罩可达到满意的效果。首先,穿戴乳罩支托,避免乳砂与内衣的接触,可能性减轻不适。其次,穿戴乳罩可以维持正常而又美观的外形。由于没有随意肌,若不用乳罩支托,孕期的外形则容易改变。合适的乳罩应该具备可以随意松紧的特点;随着胸围的增大,乳罩大小需要相应调整;乳罩支持所在的正确位置应是连线在肘与肩之间的水平位,防止的重量将乳罩往背部方向牵拉。

2、的清洁

清洁不仅可以保持乳腺管的通畅,又有助于增加的韧性、减少哺乳期皲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初乳出现阶段,初乳易在处形成结痂,应该先以软膏加以软化,然后用温水试除。如果产前使用肥皂或酒精清洗,除去了周围皮脂腺所分泌可保护皮肤的油脂,过于干燥,很容易发生皲裂而受损害。所以计划母乳喂养的孕妇,不主张使用肥皂和酒精来清洁。的护理应该暴露于阳光和空气中进行。孕妇每天准备一条干净毛巾和温水清洗,擦洗时切勿造成的刺激感或酸痛。在怀孕的最后3个月,使用干毛巾磨擦以增强的韧性,有助于预防破裂。也可指导孕妇,在清洗后,用少量油脂置于大拇指和食指上然后拇指和食指轻柔地旋转30秒,将油脂均匀地涂在整个上。

3、的护理

正常的为圆柱形,突出于平面,呈一结状。扁平或轻度凹陷者,往往在分娩之后会自然突出。如果内陷,可致产后哺乳发生困难,甚至无法哺乳,乳汁淤积,继发感染而发生乳腺炎。故对内陷者,应该于怀孕5~6个月时开始设法纠正。人体做法是以双手大拇指置于靠近凹陷的部位,用力下压组织,然后逐渐向乳晕的位置向外推。每日清晨或入睡前做4~5次,待稍稍突起后,用手指轻微提起使它更突出。也可用拔火罐方法向外吸出,或用一个5ml空注射器的外管扣在上,用一橡皮客连接另一个5ml注射器,利用负压抽吸方法也有助于外突。每次清洗,软毛巾擦干后,以手指捏住根部轻轻向外牵拉,并揉捏数分钟,长期坚持,可克服内陷使凸。

皮肤的护理

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孕妇的汗腺、皮脂腺分泌增多,阴道分泌物也增加,常导致不适感。经常沐浴、更换内衣可以促进舒适。沐浴和擦身可以在孕期任何时间进行(胎膜已破者禁止沐浴)。经常洗澡既可以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又可以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松弛肌肤、清除污物、消除疲劳、振作精神、促进心神爽快,同时促进皮肤的排泄功能,减轻肾脏的排泄负担。妊娠的最后3个月阶段,由于沉生的腹部致使孕妇身体不易保持平衡,进出浴盆动作苯拙,容易滑倒,所以不主张盆浴,建议采用坐位淋浴方式。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护士要提醒孕妇:(a)沐浴时,地面加用防滑垫;(b)沐浴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发生头晕;(c)沐浴水温适中,过冷或过热均可刺激子宫,诱发早产。转孕妇的衣着

理想的孕妇服装标准是能有助于纠正膨胀的外形,衣着既美观富有时代感,又不紧缩身体。因此,孕妇服应该依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质料制成,其式样应该符合从肩以下宽松、无腰带、便于洗涤。孕期提倡穿弹性好的连,避免穿环形袜带以及园口松紧的长筒袜,因为它们防碍下肢静脉回流,加重静脉曲张。孕妇身体的重心发生前移,常常需要改变身体姿势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此时孕妇穿鞋要考虑安全性,为此不能穿高跟鞋或容易脱落的凉鞋。穿高跟鞋会增加腰和后背肌肉的支撑力量,加重姿势改变的程度而导致背痛和疲倦。许多平底鞋,缺乏支托作用,走路时振动会直接传到脚上,也不便于行走,同样会造成疲倦、腿痛、背痛情况。孕妇的鞋最好:(a)脚背部分能与鞋紧密结合;(b)具有牢固支撑身体的宽大后跟;(c)鞋后跟高度在2~3cm左右;(d)鞋底带有防滑纹。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篇5

所以,在2012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规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作了完善:

一、扩大适用范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仅覆盖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女职工也以城镇为主,《规定》则扩大了其适用范围,把适用主体从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延伸到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所有用人单位以及所有女职工。《规定》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规定。”

二、调整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现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是原劳动部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制定的。《规定》则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放在附录加以列示,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作了调整:一是为突出孕期和哺乳期的保护,扩大了孕期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二是考虑到《劳动法》仅规定经期、孕期、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删去了已婚待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三是为平衡女职工劳动保护与妇女就业的关系,缩小了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不仅如此,《规定》还特别强调了用人单位要将其“禁忌岗位”告之女职工。如果用人单位用工前没有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其行为则严重违法,用人单位将承担相关责任。

《规定》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规定》还特别提出,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性骚扰”。《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履行职责,女职工可以根据《规定》第十四条之规定依法投诉、举报、申诉。

三、规范产假假期和产假待遇

对于产假假期,《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的女职工产假为90天,《劳动法》规定为“不少于90天”。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从有利于女职工身体恢复和母乳喂养的角度,《规定》参照国际劳工组织有关公约关于“妇女须有权享受不少于14周的产假”的规定,将生育产假假期延长至14周(即98天)。对女职工流产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仅原则规定“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实践中各用人单位掌握的休假时间长短不一。为保障流产女职工的权益,《规定》参照原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关于流产假的档次划分,明确了流产产假,规定: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6周)产假。对于产假待遇,根据《社会保险法》,参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以及各地生育保险规定,《规定》对参加生育保险女职工和未参加生育保险女职工的产假期间待遇和相关费用支出分别作了规定。

《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关于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四、调整监督管理体制,明确执法主体与用人单位的责任义务

为保证《规定》实施,也制定了具体措施:

一是明确了部门职责分工。因机构改革等原因,女职工劳动保护监督管理体制发生过多次变化。2011年底,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作了调整,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劳动合同、工时休假、社会保险等事项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现场监督检查。据此,《规定》将女职工劳动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由以前的原劳动行政部门一家调整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用人单位遵守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了执法主体与用人单位的责任义务。

《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用人单位遵守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会、妇女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

二是规定了法律责任。《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仅笼统规定给予行政处分、责令经济补偿、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有关处罚规定,《规定》第十三、十四、十五条还对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所应承担的行政、民事、刑事责任,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处以1000元~30万元不等的罚款。经查实造成女职工损害的,用人单位依法给予赔偿;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规定》第六条第二款、第七条、第九条第一款的,按照受侵害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违反《规定》附录第一条、第二条的,按照受侵害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违反《规定》附录第三条、第四条的,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停止有关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但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也有让人难以满意的地方,主要包括:

一、立法理念上,有隐性的歧视女性之嫌

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特别”二字,画蛇添足

新《规定》的名称较1988年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多了“特别”二字,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虽对此并未作特别说明,但是有些人认为,“特别”二字其实有画蛇添足之嫌,且不说“特殊困难”的表述是否准确,规定的具体内容也并非仅针对女职工“特殊”的生理困难。

对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立法目的应该是消除生理上的性别偏见,在保护职业健康的同时,更应从保护女职工平等劳动权利的高度出发,这也与妇女权利最重要的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以及相关国际劳工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此外,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内容也不仅限于孕、产、哺乳期,还有一般情况之下的劳动保护,鉴于性别歧视下女性的弱势地位,只有对女职工给予更大范围的关注才能更有利于推动性别平等。事实上,规定中的很多内容,如禁止性骚扰条款,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也都超出了单纯的生理特点的范畴,突破了“特别”的界限。

2.强调“保护女性”,但忽视了女性平等权利的实现

比如对“保护”的理解。现有的立法体系下女性往往被归入残疾人、儿童、老年人等弱势人群的范畴,并被给予特殊保护,而造成妇女弱势的根源却被忽视了,事实上,妇女并非天然弱者,是由于男权文化下权利、资源、机会的不平等造成的,与真正的弱势群体有本质区别,这种误区使得一些涉及妇女权益的立法中过多强调了“保护”而忽视了“权利”的赋予。

本《规定》同样是以“保护”为立法基点,强调的是对女性特殊困难的保护而忽视了生理特点之下对平等权利如何实现的关注。而考量到规定的具体内容,在保护的概念下亦存在保护不足之处,而在某些条款上又有过度保护之嫌。比如定期妇科检查问题,对女性健康的保护非常重要,国家、用人单位应采取措施定期安排对妇女常见病的检查,目前很多地区也实现了对育龄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的免费筛查,妇科体检问题在2011年的全民征求意见稿中有明确规定,并规定检查时间算作劳动时间,但不知何故在正式公布时却被删除了,为一大遗憾,是为保护不足。

3.女职工劳动禁忌范围过广,限制了女性就业门槛

《规定》附录中女职工的禁忌劳动范围则过于宽泛。根据国际经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应基于对妇女或其胎儿(或婴儿)造成特有危害,其法定适用范围是狭窄的,以避免剥夺妇女平等的就业机会。在制定限制妇女工作范围的规定时,应谨慎评估禁忌劳动范围和标准的必要性,并建立在科学依据之上,这个依据应证明只造成对经期、孕期、哺乳期妇女及其胎儿或婴儿特有的危害,而对男性则应该是无害的,如果对男女劳动者都可能有害,则不是女职工禁忌劳动的问题,而是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问题。

比如在经期、孕期的禁忌劳动范围中都涉及了不同程度的冷水、低温、高温作业,这些禁忌需要有科学、充分的依据来证明其必要性。如果没有科学的依据证明这些禁忌是对女职工及胎儿或婴儿特有的危害,就是一种过度的保护,是对女性就业权利的限制。

二、具体条例上:亮点过于笼统,实际指导意义有限

1.“增加产假”实际意义不大,“禁止职场性骚扰”只一笔带过

毫无疑问,产假延长和人工流产假期的明确是新《规定》的亮点,而公众对产假延长至98天的议论甚至质疑让这个亮点成为了热议的焦点,究其原因是各地或各单位的一些具体规定使得很多妈妈的产假实际上已超过98天,新《规定》的泛泛规定反而造成了一些认识上的混乱,使它的立法意义打了折扣。

再如,关于禁止职场性骚扰的规定应该是新《规定》最具突破性的亮点,但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并未提及,而且新《规定》中只是一笔带过,过于原则和简单,既没有对什么是性骚扰进行界定,更缺乏对法律责任的任何规定。大量案件表明,被害人遭受性骚扰之后通常被迫辞职或是被强制解除劳动合同,有的患上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防治职场性骚扰重在预防,而预防的最有效途径是单位建立防治职场性骚扰的机制和措施,这已为国外实践所证明。同样,防治职场性骚扰也是单位创造安全、良好工作环境的必要内容,因此单位应该为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承担相应责任。新《规定》将性骚扰问题写入是进步,但过于粗略的规定仍只能是水中看花而已。

2.之前呼声很高的“男性陪护假”无任何体现

而被关注的如何通过立法来减轻女性在家庭和育儿方面过重的负担,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推动夫妻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等问题未能在新《规定》得以体现,这也使得新《规定》在创新性、前瞻性方面缺乏了我们所期待的力度和作为。

在2011年公开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很多妇女团体和专家曾呼吁在新《规定》中增加男性陪护假条款,理由是设立男性陪护假体现了育儿是夫妻共同责任,而非女性特定义务,通过法律的指引功能改变传统的性别分工观念。目前在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法律早已明确父母享有育儿假、陪产假,以保证父母分担育儿责任和促进性别平等。当前我国至少已有26省市自治区以地方性法规或政府文件形式,确立了男性享受生育护理假和相关津贴的制度。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生育保险基金大量积余,由生育保险基金来承担此项支出,不会加重企业和政府负担。而女性在育儿上承担的过重负担已成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的重要因素。但最终新《规定》未将男性陪护假条款写入。

3.对社会需对女职工承担的公共服务功能强调不足

此外,生育作为人类社会的再生产,其成本应由社会公共服务来承担,并最终通过立法体现。虽然新《规定》第十条规定了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但依然不具可操作性,公共服务的功能强调不足。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篇6

   据悉,这是全总女职工部去年深入各省市及部分产业工会得出的结论。

   该调研报告指出,女职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些用人单位招工中存在着性别和年龄歧视。如用男不用女,用小(年龄)不用大,招工时用青春期,而签订劳动合同时避开孕期、产期、哺乳期等。

   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不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履约率低。

   有的企业虽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但没有女职工特殊保护及社会保险内容。

   女职工劳动卫生、职业安全及健康保健问题突出。在橡胶、制鞋、化工、陶瓷、铸造、玩具等行业,女职工长期在有毒有害作业的环境中工作,尘、毒、噪音严重超标。一些劳动密集和规模较小的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作业环境差、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近年来,因急性中毒、爆炸、火灾等造成多名女工死亡或致残的事件时有发生。

   女职工妇科病定期检查落实困难。部分公有制企业因经济困难,不能定期进行妇科病检查,甚至取消了检查。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数不给女职工进行妇科病检查。

   在非公和国有企业中,都存在女职工经期、孕期、生育和哺乳“四期”保护得不到落实的现象。有的女职工经期仍从事高空、低温、冷水作业和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部分企业的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仍上夜班。非公有制企业大多不承担女职工孕期保护,招工避开女工生育年龄段,或生育前即终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则在合同上规定女职工在聘用期间不得怀孕生育。

   在产假待遇上,一些国有企业因效益不好未参加生育保险,也无力按《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落实生育待遇。而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不参加生育保险,也不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假工资无保障、生育费用得不到报销。

   女职工休息休假权利得不到保护,加班加点超工时现象在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且不能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以服装、鞋业、餐饮等服务业最为突出。据调查,有的女职工人均周劳动时间为76小时,甚至长达90小时。更严重的是,因企业实行计件工资,一部分处于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也需加班加点。

   非公有制企业侵犯女职工人身权利事件不断发生。有些企业厂规厂纪名目繁多,对职工要求十分苛刻,女职工稍有违犯便会遭受惩罚、打骂、搜身和污辱,严重侵犯女职工的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篇7

关键词: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新生儿乙肝阻断;护理干预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在指肝功能检查中,Hbsag持续阳性大于6个月。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者常无肝脏疾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正常[1]。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的发生率约为10%。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及母婴垂直传播,因此应重视孕(产)妇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有效阻断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孕(产)妇312例纳入研究,两组均为初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6例。观察组:年龄22~38岁(28.64±3.15)岁,孕前检出Hbsag阳性89例,孕后检出67例。对照组年龄21~37岁(27.93±3.24)岁,孕前检出Hbsag阳性95例,孕后检出61例.两组年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情治疗及观察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一般无症状,可不予药物治疗。部分孕妇可能可能因怀孕妊娠反应引起肝功能暂时性异常,可给予副反应较小的护肝药物治疗。孕期严密监测肝功能变化,加强胎儿监护,有条件的孕妇可以做乙肝定量分析,对异常孕妇及时进行药物给予。进行乙肝免疫,阻止母婴传播。在妊娠28w、32w、36w时分别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可在分娩前再强化注射1次。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球蛋白200iU,并于出生后0、1、6个月时接种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2]。

1.3护理对照组重视孕期健康保健指导,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孕妇担心胎儿感染乙肝,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心理。护理人员首先应向孕(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的性质,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乙肝的传播途径,介绍阻断母婴传播的相关知识,鼓励孕产妇积极进行治疗和预防干预,以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率。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孕产妇的不良心理变化,告知不良情绪可导致生理、心理一系列改变,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期健康,鼓励孕妇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克服负性情绪,从而顺利度过孕产期。②健康干预:向乙肝病毒健康携带孕(产)妇讲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在怀孕期间加强营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保护肝脏;多食用木耳、香菇等菌类食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在怀孕期间如无特殊反应,可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劳动,但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使体力下降,减弱肝脏的抗病毒能力,导致乙肝病毒扩散[3]。③分娩护理:临产后将乙肝病毒健康携带孕妇安排在隔离待产室待产。护理人员在作皮肤准备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皮肤刮伤。第2产程加强阴道助产,避免软产道损伤出血引起新生儿感染,必要时行剖宫产结束分娩,防止产程过长导致胎儿误吸羊水感染。胎儿娩出后,抽脐血做血清病原学及肝功能检查,及时进行乙肝预防接种,多途径阻断乙肝母婴传播。④产后护理:乙肝病毒健康携带产妇如肝功能正常,可以正常哺乳。告知哺乳期间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清洗,皲裂时涂抹植物油,皮肤如破损则暂停哺乳,避免新生儿吸入母体血液感染乙肝病毒。

1.4观察指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估两组孕产妇焦虑、抑郁心理严重程度,并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乙肝阻断情况。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

2结果

2.1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均明显降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乙肝感染情况比较观察组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乙肝感染率(1.28%)显著低于对照组(7.05%)(p

3讨论

母婴垂直传播是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途径[4],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在妊娠、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的过程。

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对乙肝传播知识相对缺乏,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紧张抑郁心理,既担心胎儿的健康发育,又担心自己身体能否胜任怀孕、分娩全过程。因此,护理干预的内容应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着手。王瑞莲[5]指出,健康教育能够通过信息传播,提高受教育对象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行为干预,促使受教育对象主动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本院对乙肝病毒健康携带孕(产)妇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宣讲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知识,并鼓励孕(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SaS和SDS评分、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能改善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不良情绪,提高妊娠结局。

孕期进行药物干预,分娩时严格消毒,产程中避免产道损伤出血污染新生儿;适当应用助产术,尽快结束分娩,防止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羊水吸入及产道分泌物感染,产后及早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注射,能最大限度地阻断新生儿垂直感染。本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乙肝感染率(1.28%)显著低于对照组(7.05%),提示加强强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情观察及护理,能有效阻断新生儿乙肝病母婴传播。

综上,对乙肝病毒健康携带孕(产)妇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媛,郭佩玲,王青青,等.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毒载量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06):866-869.

[2]邓惠霞.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情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7):1838-1839.

[3]陈韶慧,汪波.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对胎儿宫内感染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03):345-347.

[4]李艳红.心理护理对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08:123-123,124.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篇8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围生期严重的合并症[1]。孕产妇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由于血液动力学及心脏的改变,会使得心脏负担加重,从而诱发心力衰竭,可危及母婴安全,并且引起流产、早产、胎儿窒息。因此,在围产期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2008年2月~2010年5月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26例,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8年2月~2010年5月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26例,在孕前或孕期明确诊断为心脏病,年龄22~38岁,平均28岁,孕25~40周;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7例;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18例,早产8例,低体重儿1例;心功能Ⅰ~Ⅱ级16例,Ⅲ~Ⅳ级9例,发生心衰、心率失常1例。通过加强孕期保健、护理及监测,6~14天26例产妇全部出院,无死亡病例。

产前护理

一般护理:避免劳累保证充分的休息,休息时护理人员应使孕产妇保持左侧卧位和头肩高位,这样可以防止子宫右旋,从而减轻对心脏的负担;孕产妇要适当减少活动量,避免体力劳动;保证患者每天>10小时的睡眠,并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指导患者适度活动。

心理护理:合并心脏病孕妇多数有较长的心脏病史,心理负担较重,加上求子心切,孕妇对妊娠分娩的恐惧、焦躁、不安等心理有可能会加重心脏病的恶化,使后果更加严重。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向孕妇及家属解释病情,告知预防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并向孕妇说明用药的目的及解答各种疑问。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做好充分思想准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饮食护理:在饮食上要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的食物,要注意保证饮食的低盐、低脂,多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切忌一次进食过饱造成消化不良。孕产妇由于活动量的减少要防止便秘的发生,可以多吃蔬菜水果,这样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对于有甲亢性心脏病的患者,要严格注意禁食含碘高的食物,如紫菜、海带、干鱿鱼等。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患者住院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心率、体温等,并且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脉搏<60次/分,>110次/分,呼吸>24次/分,即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早期征象,要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处理;随时准备好氧气、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氨茶碱等抢救药物,若患者出现心律不齐、心慌、胸闷、血压下降等先兆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时,及时通知医师采取对应治疗。同时,加强母婴监测,观察患者的宫缩、胎心、阴道流血等情况,及时了解胎儿及胎盘功能。

产时护理

分娩时孕产妇宫缩、腹肌的收缩会加大腹内压,增加了回心血流量,进而加重心脏负担,此时发生心力衰竭的赶驴增大,对此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第一产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产程进展情况,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各1次,每30分钟测胎心率1次,可给予适当镇静剂,并予氧气吸入;第二产程持续给氧、胎心音监护、心电监护,随时观察是否有衰竭出现,并做好抢救措施,避免产妇屏气用力,减少产妇体力消耗,宫口开全后需行会阴侧切、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等措施缩短产程,同时准备好急救药品。胎儿娩出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胎儿娩出后产妇腹压骤减以及血液动力学的急剧下降,会加重心脏负担,而易诱发心力衰竭,护理人员应及时在腹部放置沙袋并用腹带包扎24小时,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同时要观察阴道出血量以及宫缩情况。

产褥期护理

产后绝对卧房休息3天,严密监测生命体征72小时,产妇卧床姿势最好取半卧或侧卧位,垫高头部和肩部,使睡眠保持良好状态,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密切观察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继续给心电监护,有先心衰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其早期下床适度活动避免血栓的形成。喂养方式要适当;心功能i~Ⅱ级的产妇可以哺乳,应注意休息不易过度劳累;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应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指导产妇饮食要清淡,防止便秘,以免用力排便引起心衰。及时评估有无膀胱胀满,保持外清洁,特别是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产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协助恢复心功能的药物,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促进亲子关系建立,做好心理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和宣传教育工作,落实避孕措施,避免再孕带来生命危险。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导致孕产妇心力衰竭、产妇死亡甚至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严格属于高危妊娠,危及母婴生命健康。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防护意识,对高危孕产妇要加强管理措施,努力做好围产期护理工作,防范引发心衰的各种危险因素,对心衰早期症状要及早识别,早发现、早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篇9

怀孕期在体内激素的刺激下,乳腺管增生、乳腺泡发育,组织发育增大。易,对刺激敏感。孕妇常有触痛、胀和沉生等不适感。此时,穿戴合适的乳罩可达到满意的效果。首先,穿戴乳罩支托,避免乳砂与内衣的接触,可能性减轻不适。其次,穿戴乳罩可以维持正常而又美观的外形。由于没有随意肌,若不用乳罩支托,孕期的外形则容易改变。合适的乳罩应该具备可以随意松紧的特点;随着胸围的增大,乳罩大小需要相应调整;乳罩支持所在的正确位置应是连线在肘与肩之间的水平位,防止的重量将乳罩往背部方向牵拉。

2、的清洁

清洁不仅可以保持乳腺管的通畅,又有助于增加的韧性、减少哺乳期皲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初乳出现阶段,初乳易在处形成结痂,应该先以软膏加以软化,然后用温水试除。如果产前使用肥皂或酒精清洗,除去了周围皮脂腺所分泌可保护皮肤的油脂,过于干燥,很容易发生皲裂而受损害。所以计划母乳喂养的孕妇,不主张使用肥皂和酒精来清洁。的护理应该暴露于阳光和空气中进行。孕妇每天准备一条干净毛巾和温水清洗,擦洗时切勿造成的刺激感或酸痛。在怀孕的最后3个月,使用干毛巾磨擦以增强的韧性,有助于预防破裂。也可指导孕妇,在清洗后,用少量油脂置于大拇指和食指上然后拇指和食指轻柔地旋转30秒,将油脂均匀地涂在整个上。

3、的护理

正常的为圆柱形,突出于平面,呈一结状。扁平或轻度凹陷者,往往在分娩之后会自然突出。如果内陷,可致产后哺乳发生困难,甚至无法哺乳,乳汁淤积,继发感染而发生乳腺炎。故对内陷者,应该于怀孕5~6个月时开始设法纠正。人体做法是以双手大拇指置于靠近凹陷的部位,用力下压组织,然后逐渐向乳晕的位置向外推。每日清晨或入睡前做4~5次,待稍稍突起后,用手指轻微提起使它更突出。也可用拔火罐方法向外吸出,或用一个5ml空注射器的外管扣在上,用一橡皮客连接另一个5ml注射器,利用负压抽吸方法也有助于外突。每次清洗,软毛巾擦干后,以手指捏住根部轻轻向外牵拉,并揉捏数分钟,长期坚持,可克服内陷使凸。

皮肤的护理

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孕妇的汗腺、皮脂腺分泌增多,阴道分泌物也增加,常导致不适感。经常沐浴、更换内衣可以促进舒适。沐浴和擦身可以在孕期任何时间进行(胎膜已破者禁止沐浴)。经常洗澡既可以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又可以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松弛肌肤、清除污物、消除疲劳、振作精神、促进心神爽快,同时促进皮肤的排泄功能,减轻肾脏的排泄负担。妊娠的最后3个月阶段,由于沉生的腹部致使孕妇身体不易保持平衡,进出浴盆动作苯拙,容易滑倒,所以不主张盆浴,建议采用坐位淋浴方式。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护士要提醒孕妇:(a)沐浴时,地面加用防滑垫;(b)沐浴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发生头晕;(c)沐浴水温适中,过冷或过热均可刺激子宫,诱发早产。

孕妇的衣着

理想的孕妇服装标准是能有助于纠正膨胀的外形,衣着既美观富有时代感,又不紧缩身体。因此,孕妇服应该依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质料制成,其式样应该符合从肩以下宽松、无腰带、便于洗涤。孕期提倡穿弹性好的连,避免穿环形袜带以及园口松紧的长筒袜,因为它们防碍下肢静脉回流,加重静脉曲张。孕妇身体的重心发生前移,常常需要改变身体姿势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此时孕妇穿鞋要考虑安全性,为此不能穿高跟鞋或容易脱落的凉鞋。穿高跟鞋会增加腰和后背肌肉的支撑力量,加重姿势改变的程度而导致背痛和疲倦。许多平底鞋,缺乏支托作用,走路时振动会直接传到脚上,也不便于行走,同样会造成疲倦、腿痛、背痛情况。孕妇的鞋最好:(a)脚背部分能与鞋紧密结合;(b)具有牢固支撑身体的宽大后跟;(c)鞋后跟高度在2~3cm左右;(d)鞋底带有防滑纹。

劳动保护法对孕妇的保护篇10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肩难产;臂丛神经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方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可能发生肩难产的产妇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3例,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53例孕妇发生肩难产6例,发生率为11.3%,产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53例孕妇发生肩难产27例,发生率为50.9%,产后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3例,吸入性肺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4%。两组肩难产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肩难产的发生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肩难产;臂丛神经损伤

abstractobjective:toprobeintotheclinicalapplicationvalueofpredictivenursingmethodforparturientwithshoulderdystocia.methods:atotalof106parturientadmit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06todecember2009whopossiblywithshoulderdystociawererandomlydividedintotestgroups(predictivenursinggroup)andcontrolgroup(conventionalnursinggroup)53caseseach.nursingresultsofthetwogroupsparturientwerecomparedwitheachother.results:intestgroup,among53parturient,6caseswerewithshoulderdystocia,theincidenceratewas11.3%.andnopostpartumcomplicationshadoccurred.another53parturientincontrolgroup,27caseswerewithshoulderdystocia.theincidenceratewas50.9%.and3casesdevelopedneonatalbrachialplexusinjury,2caseswerewithaspirationpneumonia.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was9.4%.therewerestatistical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ermsofincidenceofshoulderdystociaandincidenceofcomplicationsbetweenthetwogroups(p<0.01).conclusion:tocarryoutpredictivenursingforparturientcanremarkablydecreasetheincidenceofshoulderdystociaandtheincidenceofpostpartumcomplications.

keywordspredictivenursing;shoulderdystocia;brachialplexusinjury

巨大胎儿的胎头娩出后,前肩被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方法不能娩出胎儿,称肩难产(shoulderdystocia)。肩难产的发生率与胎儿体重呈正相关,体重>4000g的胎儿肩难产发生率为3%~12%,体重>4500g的胎儿肩难产发生率为8.4%~22.6%[1]。巨大胎儿发生肩难产经阴道分娩对母婴均有较大伤害,胎儿可造成臀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甚至死亡。母亲可发生严重的外阴、阴道、宫颈裂伤,甚至子宫破裂等。因此,产前进行胎儿大小的估计和提前进行肩难产的预见性护理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就肩难产的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做出相关阐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可能发生肩难产产妇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3例,以上病人均有肩难产高度可能性,排除妊娠并发症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观察组53例孕妇,年龄26岁~34岁,平均28.7岁;孕周38周~42周,平均40.3周;其中初产妇44例,经产妇9例;胎儿体重3900g~4600g,平均4200g;宫高36.8cm~42.7cm,平均39.1cm;孕妇身高154cm~165cm,平均160.2cm。对照组53例孕妇,年龄25岁~35岁,平均29.2岁;孕周38周~42周,平均40.2周;其中初产妇45例,经产妇8例;胎儿体重3800g~4500g,平均4100g;宫高36.5cm~42.3cm,平均39.4cm;孕妇身高155cm~166cm,平均160.9cm。两组从年龄、孕周、孕次、胎儿体重等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

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1妊娠期预见性护理

①指导孕妇进行科学的饮食,因胎儿的体重与孕妇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指导孕妇保证基础营养的基础上,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胎儿过分增重。以动物蛋白为主,同时增加丰富的植物蛋白,预防贫血及缺钙;多食蔬菜、瓜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膳食中应适当限制含脂肪、糖类较多的食物;出现水肿的孕妇应适当限制盐的摄入。②指导孕妇科学着装,衣服宜宽大、柔软、方便、舒适,不穿紧身衣、不束胸或紧扎裤带,不穿高跟鞋;经常观察孕妇的体重变化及宫高变化,如有异常增长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③指导孕妇进行适当的劳动与休息,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自身气血的循环,有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而减缓胎儿的过分增长,且可起到防止过期分娩的作用。孕妇可从事一般的日常工作、家务劳动、散步等体育活动,但也不宜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睡眠,睡眠以侧卧为好,左侧卧较右侧卧更好。④指导孕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激的情绪,如过悲、过喜等,不良的情绪可导致胎儿发育的异常,增加肩难产的可能性。

1.2.1.2产前预见性护理

肩难产大多为巨大儿,对产前胎儿的体重估计最为重要。巨大儿肩难产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体重儿,分娩前及时诊断,全面检查,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可减少肩难产的发生。一般根据宫高、腹围、先露高低、羊水多少、双顶径、体重等参数综合分析,力求估测准确。常用的临床指标:宫高加腹围大于140cm;b超测量胎儿多个参数,利用多元回归方程预测胎儿体重,诊断符合率高达90%[2]。当预测胎儿体重超过4500g时,应行剖宫产以避免肩难产的发生。

1.2.1.3产时预见性护理

产时预测有巨大儿,伴有产程延长、产程停滞、胎先露下降缓慢。尤其伴第二产程延长应视为肩难产的预警信号。头位不正者,避免行中位产钳或高位胎头吸引术,及时行剖宫产术结束。

2结果

观察组53例孕妇中,发生肩难产6例,发生率为11.3%,产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53例孕妇中,发生肩难产27例,发生率为50.9%,产后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3例,吸入性肺炎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4%。两组肩难产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肩难产发生于胎头娩出后,情况紧急,如处理不当会发生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和新生儿死亡。最常见的新生儿损伤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甚至膈神经麻痹死亡,远期后遗症有神经、精神、心理、发育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口吃等。产妇可发生重度会阴撕伤、血肿、产后出血感染、子宫破裂、泌尿道损伤及生殖道瘘等[3]。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肩难产的发生,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预防必不可少。指导孕妇加强围生期保健,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孕妇的营养状况与新生儿体重相关。加强围生期保健与指导,注意科学的营养与休息,控制孕妇体重过度增长,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糖尿病孕妇除积极控制血糖外,适时终止妊娠是减少肩难产的有效措施。文中观察组病人均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针对肩难产的常见原因及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做出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了肩难产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肩难产发生率为11.3%,6例肩难产病人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肩难产发生率为50.9%,其中发生并发症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4%。两组的肩难产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预见性护理对于高危肩难产孕妇可起到降低肩难产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志英.肩难产的研究进展[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3(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