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十篇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十篇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5:39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篇1

文化是什么?从广义上说,一切和生活有关的东西都可以说是文化。当然,如果这样说,文化就真的大得没有边了。我这里说的文化还是稍微聚焦一些比较好。这个文化指的是和人类社会某一个方面有关的某种特定的思维、逻辑、方式、风俗和习惯等等。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文化、饮食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等,当在此列。

以英国为例,英国创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工业革命是源头。它对英国创意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影响全世界的标志性的事件,通过工业革命,英国和整个欧洲找到了现代的社会。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人和机器,理所当然地成为那个时代的主题。这给那个时代的思想者提供了巨大的探讨背景,同时也给时代的实践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那个时代成为一个奋斗的、创富的、实现梦想的时代。在不知不觉中,这个社会的文化色彩渐渐显现。

1765年,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以及同时期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两个标志性的事件。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英国文化中沉稳大气的元素就是来自于当时综合国力的体现。

同样地,工业革命对西方社会结构也产生了影响: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城市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改变。相对于现代文明,英国的工业革命实际上是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把人类从手工业、作坊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时代,才有了现代社会城市的基础。这些影响对于英国文化气质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英国文化中浓厚的多元化特点就是来自于那个年代城市的迅速发展、民族的融合和各种价值观的碰撞。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篇2

【关键词】应用物理学;工业革命;人类文明

1应用物理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1.1应用物理学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一座里程碑,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在劳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极大的提升了当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打破了以往只有靠人力来进行生产的局面,使人类文明迈向了一个新时代。当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功与应用物理学是分不开的,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正是当时的“牛顿力学”与社会生产力的结合,当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应用物理学的发展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应用物理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反过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又推动了应用物理学的研究。

1.2应用物理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就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言,应用物理学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生产技术层面而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当时的社会生产主要是依靠人力劳动的,然而在应用物理学的推动下,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代替了大部分的人力劳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即机器劳作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应用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工业依附于农业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工业资产阶级以及工业无产阶级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逐渐的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中的新兴力量。同时,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一个全新的社会生产体系逐渐的发展起来,蒸汽机技术逐渐成为社会中的主导技术,与其相关的钢铁冶炼业,交通运输业也逐渐的发展起来。

2应用物理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2.1应用物理学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推动而言,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奥斯特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该现象的发现,打破了一些传统的观点和想法,从那以后人们就开始更多的研究电与磁之间的关系。经过物理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研究,终于在几年以后,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确立了被后世所推崇的“电磁感应定律”,同时这一定律的发现为后来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发电机的发明与使用,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充分利用电力的社会,这与应用物理学的进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分不开的。随着应用物理学的不断发展,当今的超导材料使得发电更加的有效率,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2应用物理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现与使用对当时的社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电磁感应”的发现,才使得发电机的发明与使用成为现实,并进一步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物理学的强力推动,使电力的广泛使用成为现实,为人类社会找到了一种新型能源,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电力社会中。同时从电磁感应实验以及应用物理理论研究到电气化时代的到来,电力成为新型主要的能源,同时电力设备也逐渐的发展起来。电力能源在今天依然是我们社会中主要使用的资源,电力设备也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就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便利生活。由此可见,应用物理学对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3应用物理学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3.1应用物理学推动微电子革命

应用物理学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将人类社会发展推向了更高的层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一些物理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研制成功了晶体管,这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发明创造。因为,在晶体管发明以后,人们就可以用较为小巧并且消耗功率较低的电子器件来代替之前的电子管了。在应用物理学的推动下,电子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为以后集成电路的问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应用物理学与新时期新能源的发展

应用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新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核能源是新时期一种利用较为广泛的新型能源,核能源所蕴含的的巨大能力,成为各个国家都积极研发使用的新型能源。除了核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新型能源业在逐渐的被人们所使用,在应用物理学的推动下,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都进入人们的视野,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4结束语

应用物理学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应用物理学在几次工业革命中的推动作用,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劳动生产,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同样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应用物理学理论基础的支持下,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生产率,使人类文明的发展更为迅速。而在第技术革命中,应用物理学则直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强有力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应用物理学在不断的探究与发展之中,同样也有利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江先国,王静波,米仪琳.开设文科物理课程的探索[J].物理与工程,2004(01).

[2]孙超,黄浪欢,刘应亮.氮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制备与光催化性能[J].功能材料,2005(09).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篇3

关键词:历史;工业革命;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72-02

随着课程改革在江苏的开展,新教材全面启用。由于新旧教材在教学内容、编撰体例上存在很多的不同,习题也需要更新换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旧题都不能用了,事实上一些比较经典的高考题在高三的复习中还是在被大量地使用。本文就是笔者将一道旧高考题在不同专题复习中加以运用的实例。

原题如下:(2000年上海卷・41题)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2分)(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8分)生产力方面:(2分)_____社会关系方面:(4分)国际格局方面:(2分)____(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一、明修栈道:直奔主题,依模块分理之

一般来说,这道题目经常被用在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中两次工业革命的专题复习中。在复习本专题时,由于课本在这一章节中对(1)(2)两小题的答案有比较明确的叙述,学生还是能够比较轻松地解答出来。但是在回答第(3)小题时往往会遇到困难,通常不能答全。第(3)小题参考答案如下: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3)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或答变法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不难发现,本题答案散落在三本必修教材中,对学生的概括要求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的新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编写的,无形中比以前按时间顺序编写的旧教材,对学生答题更为有利。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教材必修1、必修2、必修3中发生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相关事件,理清时间顺序。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必修1中涉及的事件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必修2中涉及的事件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必修3中涉及的事件有: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必修1中涉及的事件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注:必修1中没有的内容);必修2中涉及的事件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必修3中涉及的事件有: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些历史事件中分析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一一对应如下: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序幕;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近代工业产生;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和义和团运动表明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不难发现,这些影响正好可以分为政治(包括社会性质和爱国救亡运动)、经济、思想(向西方学习)三方面,也正好与新教材的编撰体例相吻合。

最后,再将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归类和对比,以加强学生对本题的印象。(1)社会性质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爱国救亡运动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3)社会经济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工业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向西方学习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按照这种方式得出的答案,其实比原题提供的要更加完整,也更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这种解题方法如能被学生熟练掌握,今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学生也能游刃有余。

二、暗渡陈仓:追本溯源,反其道而行之

第二种运用方法其实不是直接在解答这道题目。

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第10课“鸦片战争”和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介绍了近代的四场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材重点介绍了这四场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在高三的复习中,必然要将三本必修教材融会贯通,因此需要补充这四场战争在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影响。

首先,也是引导学生回忆在三本必修教材中分别发生在这四场战争之后的相关事件(已经在第10课“鸦片战争”和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两课中提到的有关社会性质方面的影响除外),理清时间顺序。

鸦片战争后发生的相关事件有必修2中的太平天国运动、必修二中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必修2中的开眼看世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发生的相关事件有必修2中的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必修3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甲午中日战争后发生的相关事件有必修1中的义和团运动、必修2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必修3中的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发生的相关事件有必修1中的辛亥革命、必修2中的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必修3中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然后,结合“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两课中提到的这些战争的影响,按照新教材的编撰体例:政治(包括社会性质和爱国救亡运动两个方面)、经济、思想,可以形成以下结论:社会性质方面: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爱国救亡运动方面: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无;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社会经济方面:鸦片战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社会思想方面: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中日战争,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民主义。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列强发动这些战争时的世界形势。联系这些战争发生的时间,学生不难答出:两次鸦片战争正是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而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正好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这时再展示上述那道高考题,学生必然恍然大悟,根据结论就可以轻松得出答案了。

上述两种方案,其一的关键在于理清时间线索,抓住答题要点;依托教材编撰体例,理清答题思路。其二实际上是借用了列强侵华专题,从影响入手,追本溯源,反其道而行之。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新教材的编撰体例――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在有些时候是非常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答题思路的。很多重大事件的背景、影响通常都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这三方面分析,教师如果在平时复习中注意引导和训练的话,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再者,这样的答题训练,也能够让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前因后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弥补因新教材弱化时间顺序而导致的学生时间先后概念的缺失,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篇4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生产方式;变革;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浪潮的推动,技术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发展的历史,逐渐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被新技术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种影响与变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变革,使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经济形态,面向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信息传输与获取方式,还改变了社会的资源配置模式,推动了社会经济与组织的变革与发展。文章通过详细分析了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于影响,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1人类生产方式的内涵与作用

1.1生产方式的内涵

生产方式指的是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一种生产力因素的结合形式,需要交换形式与资源配置的结合才能实现其作用,生产方式具有社会属性与物质属性,分别表现在社会生产与物质生产两个层面。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性质的决定因素,而物质生产方式是通过社会生产来表现的。社会生产形式是社会范畴的方式,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与技术属性。技术属性指的是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社会属性指的是分工协作的程度,通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才能发挥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与效果。

1.2生产方式的地位与作用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纽带,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必须依据生产力选择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会影响生产资料的消费与分配方式,决定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传导机制。生产方式会对社会变革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实现对上层建筑的改变。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信息网络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现代化的生产方式逐渐向网络化与社会化过渡,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2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

2.1劳动方式的变化

劳动方式是物质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革命通过改变生产技术条件与生产形式两方面对劳动方式产生影响。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是互联网,而互联网是在保证个体独立的情况下实现信息共享的方式,互联网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利用,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生产技术与工艺提供了现实动力。

技术条件出现变化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生产组织的格局。传统生产组织方式效率较低,逐渐暴露出反应滞后等缺点,为了适应信息化的生产发展,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的纵向传递与外部信息的横向连通。信息技术革命打破了信息资源传播的固有格局,提高了社会劳动形式的专业化,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2.2生产形式的变化

信息技术主要通过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对对生产形式产生影响,资源信息流动是资源优化的基础条件,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度与流动性能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互联网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信息传递上能保持信息的及时性与全面性,网络应用的普及突破了用户间的信息流通障碍,推动了信息自由化、合理化的发展。受资本主义的金融经济市场危机的影响,我国开始重视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相关部门通过信息网络掌握全面的信息,从而实现科学的干预,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2.3生产的社会形式的变化

生产的社会形式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典型判定标志,在信息网络发展的今天,信息和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者从消耗劳动力过渡到脑力,信息转化为资本的现象比较普遍。生产资料与劳动者间的交换不再通过资本的环节,使生产资料与信息的流动面向社会化、自主化,因此传统不平等的生产资料占有现象逐渐弱化,对立的经济矛盾也逐渐减少。信息网络时代的生产方式变化较为明显,但这种变革并没有克服资本经济的本质缺陷与内在矛盾,但不同程度地缓和了社会矛盾。

3信息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信息网络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信息技术为科技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的过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人们可以借助网络掌握最新的经济与科技动态,开辟了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形成的信息网络有助于企业与院校之间的联系,搭建了科研机构与社会的联系桥梁,有助于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变为渠道生产,加速了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为实现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贡献了力量。

信息技术革命提高了我国生产社会化程度,为资料公有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率,有效增强了就业与协作的联系,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实现,顺应了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信息网络增强了经济市场活力,促进了社会市场化的进程,能有效促进企业组织管理的创新与改革。信息信息技术革命还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从劳动方式与生产形式两个方面对人类经济生产产生了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了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将实现时代性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琦.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D].沈阳师范大学,2015.

[2]田彬.互联网技术革命视域下的人类生存方式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宋伟.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

[4]张冠文.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D].山东大学,2013.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篇5

关键词:十月革命;西伯利亚;社会团体

中图分类号:K51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3)01-0066-03

当前,社会团体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关于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俄国社会团体的活动和影响问题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俄罗斯关于十月革命前社会团体发展问题研究得比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同时由于研究资料相对匮乏,也使得研究比较薄弱。笔者试以西伯利亚地区为例,就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社会团体的活动和影响展开论述。

应该说,俄国十月革命在西伯利亚地区的表现特征与欧俄地区有所不同:一是工人阶级的数量非常少。工人运动从规模到数量上都无法与欧俄相比,工人阶级的斗争力量薄弱;二是存在党派联合的现象。虽然个别党派在部分地区的发展很广泛,如社会革命党、民族自由党等。但各个党派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实力都不足够强,它们只能采取联合的方式,与强大的反革命势力进行斗争;三是士兵在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伯利亚地区聚集了很多的军队,除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军队,还有一些投靠外国势力的叛军。士兵的觉醒,壮大了西伯利亚地区的革命势力。

须强调指出的是,党派联合的现象与俄国各类社会团体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活动息息相关。同时,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社会团体对西伯利亚地区社会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显然,党派联合只是社会团体实践产生的结果之一。而社会团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提供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

革命时期,西伯利亚地区各阶级、阶层的民众纷纷参与、组建社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主要形式有:委员会、合作社、联合会、联盟、协会等的。他们通过参与上述形式的社会组织来维护自身权利,如士兵委员会、土地委员会、农民委员会等的实践活动推动了革命进程。其中,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西伯利亚地区工人阶级人数少,而农民人数众多,且多为自耕农。虽然西伯利亚农民受到的阶级压迫没有欧俄地区残酷,但是在革命进步组织的影响下也积极参与革命。由于西伯利亚地区没有地主,农民就去占领教会和修道院的土地,给革命以有力的支持。还应指出的是,十月革命期间,进步人士组建的很多具有政治目标的社会团体,在西伯利亚地区展开了积极的活动。如,西伯利亚革命法庭在1917年12月至1918年5-6月间的实践,有力地支援了革命势力的发展。要知道,当时存在着反革命势力的司法审判系统,如州法庭、县法庭和米尔法庭等。革命法庭建立了工人和士兵代表的联盟,并开始在一些不大的居民点发展起来。这些现象是民众自治、自决意识的一种体现,也正是因为自治、自决意识的逐步觉醒才使民众积极地汇入革命的洪流中。

当然,反革命势力也利用民众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发起了反革命的活动。很多反革命社会团体在西伯利亚地区展开破坏活动,如土地委员会,其成员多为原西伯利亚地区的官员、资本家,他们吸收底层民众参加土地委员会,妄图阻碍革命进程。在西伯利亚地区十月革命时期,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社会团体,还是无产阶级的社会团体,都为西伯利亚地区的未来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在不同阶级思想指导下的实践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是,社会团体的不断涌现,却为广大民众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实现了不同阶级立场的民主人士大联合

一些学者认为,自19世纪后半期以来,人道主义、革命性和社会主义思潮将进步的知识分子联合起来。由此,人们开始将社会组织的实践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的表现形式来加以研究。而社会运动则是进步人士思想宣传和积极实践的结果。很多阶级立场不同的人士都站到了一起,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西伯利亚地区的社会运动。

社会团体成为联合各界人士的有效载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1917年二月革命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政府,而这个政府没能发挥其实际的效用,在很多地区尤其是边缘地区存在着权力真空。无政府状态加剧了社会危机,民众生活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一些以互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团体产生、发展的社会原因。其二,俄国民众一直生活在村社中,他们对“互助、联合”的思想和理念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是社会团体发展的历史原因。正是具有这样的现实和认知基础,西伯利亚地区的人们才更具革命性,易于接受先进的思想。其三,诸多进步人士在1905年革命时期就已活跃在西伯利亚地区,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从文教卫生到阶级对抗,可以说,与当时西伯利亚民众息息相关的领域中,都有他们的身影。而他们参与的媒介就是各种类型的社会团体,这些社会团体在西伯利亚地区都曾积极活动过。如,社会革命党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组织与农民建立了广泛的联盟,到1917年秋,这种联盟组织几乎遍布托木斯克省所有的县(除了卡宁县)。由于西伯利亚农民要比欧俄农民富裕,因此他们在革命面前显得更加摇摆不定。社会革命党人对西伯利亚农民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他们的活动对于西伯利亚地区革命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而民族自由党人在1917年3月至1918年5月间在西伯利亚地区也展开了频繁的活动,他们通过参加地方自治机构和社会组织来左右局势。这些民族自由党人主要在鄂木斯克、托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伊尔库茨克等地活动,建立了一系列半官方性质、联盟性质以及公益性质的组织,其联络的民众多为知识分子和军校学生。到十月革命前,其建立的军校学生组织达到22个,在西伯利亚地区联络的会员达2500~2600人。他们主张西伯利亚地区“独立”。1917年5月21日他们在鄂木斯克还创办了《西伯利亚言论》报,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他们在随后的民意调查中,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当然,这主要反映在他们活动的主要区域内,如托博尔斯克、鄂木斯克、托木斯克等地。

应该说,具有鲜明政治目的的社会团体的活动,为民众的觉醒打下了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当然,也有一些社会团体受到阶级属性的影响在十月革命时期对民众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对于一战期间西伯利亚地区军事工业委员会中资产阶级的活动,是应该给以肯定的。但列宁也指出,一战时俄国资产阶级的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他们向工人灌输了一种关于阶级联合、阶级和平的虚幻理念。列宁进一步指出了资产阶级通过军事工业委员会对工人阶级实施影响的企图,并通过比较“邀请工人加入军事工业委员会”和“法国工人加入资产阶级政府”问题的实质,深刻揭示了俄国资产阶级的险恶用心。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的角逐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因此不同阶级立场的民主人士的联合与斗争也就越发显得反复无常。

三、实践了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理念

俄罗斯学者a.И.希格利克认为,革命前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构一样,都属于社会政治组织,因为这些社会团体都是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者。而社团实践的社会属性取决于该社团组织成员的社会阶级构成。由此,一些社团隶属资产阶级的构成体系,而另一些社团则属于反对资产阶级的组织构成体系。

国家权力的思想在俄历史和传统中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便在1917—1920年间也不例外。更突出的是,在革命和内战中,关于国家权力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是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最基本、最主要的问题。应该说,西伯利亚反布尔什维克的社会运动在反革命社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1917年秋,反布尔什维克势力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了代议制的区域机构,谋求行使全部国家权力。1918年春夏之交,反布尔什维克势力在“西伯利亚自治”的口号下,试图俄罗斯东部的苏维埃政权。1918年11月在西伯利亚政府的基础上创建了新政府,并在西伯利亚地区组建了地区议会,妄图通过否认革命势力的合法性来夺取西伯利亚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他们在1917年10月至1918年11月间提出了从“西伯利亚自治”到“复兴俄罗斯”的政治构想。

根据西伯利亚地区机构的产生情况、法律地位、针对的问题等要素来看,最初时期,它们的本质是社会组织,但是渴望具有国家职能。值得注意的是,在革命时期很多社会组织都带有类似的特征,如以工人、士兵、农民为代表的委员会(国民议会、军工委员会等)。当时,哥萨克部队、军事单位、大学、铁路委员会、工会、合作社等都被认定为“革命民主组织”。这些积极争取发挥国家职能的社会组织在十月革命进程中起到了革命中坚的作用,对革命进程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篇6

【关键词】右江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模式;共耕社

【作者】陈一榕,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南宁,530006;梁玉珍,广西百色粤东会馆副研究馆员。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133-005

onproductionpatternsof“JointFarmingagency”inYoujiangRevolutionaryBase

ChenYirong,LiangYuzhen

abstract:attheperiodofagrarianRevolution,Youjiangrevolutionarybasehadeverfounded“jointfarmingagency”inthevillageshavingbetterfoundationamonghemasses,thenreceivedgoodresults.inthispaper,weanalyzedthesocialbackground,contents,implementationmethods,effectandhistoricallimitationsofcreatingthe“jointfarmingagency”.

Keywords:YoujiangRevolutionaryBase;economicdevelopmentmodel;jointfarmingagency

“共耕社”是土地革命革命时期右江革命根据地在群众基础较好的乡村创办的一种生产组织。对于当时创办、实行“共耕社”的背景、内容、实施办法及其效果等问题,学界少人探讨。笔者试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欠妥之处,祈请方家赐正。

一、“共耕社”的“激情效应”对土地革命起到的催奋剂作用

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随后,在开展军事斗争、建立革命政权的同时,抓紧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以保证根据地群众生活、革命政府和军用的需要,维护革命根据地社会的稳定。

1.“共耕社”提出的政治、经济背景

地处广西西部的右江地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除了右江盆地是主要的农耕区外,其余都是“八山一水一分地”的石山区或丘陵地带。在一千多年土司统治下的右江地区,绝大多数土地为土司、豪绅或官府所占有,民田多是一些贫瘠的旱田。如“东兰占人口不到10%的豪绅地主,占全县土地的70%”①,“广大‘乡下农民’同土地一样惟土官所主,惟土官所欲,‘生杀予夺,尽出其酋’”②。大革命失败以后,反动政府对民众进行残酷的苛捐杂税剥削,社会经济极度衰败,人民生活困苦。百色起义前,桂系军阀统治下的右江地区,官府勾结地主豪绅对广大农民实行残酷统治和超经济剥削,巧取豪夺,农民要承担30多种苛捐杂税和高利贷。根据1929年12月21日《中国红军第七军政治部:土地革命》中指出:“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农民没有土地,或是土地不足――这是农民一切痛苦的根源。”田地租额收取“十分之五,或十分之六,就是天灾水患……的荒年,也不能丝毫短少!租缴不足就算做欠债,利上加利的剥削!……为地主做劳役,农民是地主的奴隶。”③洋货和洋钞充斥右江城乡,农民只能以低廉的农产品换取贵昂的工业品。整个右江地区经济衰败,民不聊生,流离失所,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受了破产与贫困和被残杀的痛苦”,“广大的农民群众都迫切的需要土地革命”。在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土地革命热潮的影响下,“右江在两月内组织了二十几万农民,斗争的阶段已到了没收土地。”“农民斗争的第一个主要要求是要得土地――耕者有其田”。“农民斗争的第二个主要要求,是豪绅地主阶级的权力――肃清封建势力。”④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迫使人民奋起反抗斗争,要求实行土地革命,迫切要求变革封建土地占有制,获得耕种的土地和自由解放。

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二、“共耕社”的基本内容、形式、分配方式和经济效益

百色起义后,红七军前委和右江苏维埃政府按照中共“六大”精神及十大政纲关于土地革命主要内容的规定,发动群众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热潮。《红七军目前实施政纲》中规定:“没收一切地主阶级土地归乡苏维埃,分给农民,凡没收之土地不准买卖;……没收反革命的财产,交苏维埃处理。”右江苏维埃政府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大纲》中规定:“苏维埃政府所没收的一切土地,完全分配给无土地的贫苦农民。……对于土地的分配,以土地的肥瘠及人口之多少为标准”1930年4月,邓小平和韦拔群深入到东里、板励、旧州等村考察,调查了解阶级关系、土地占有等方面的情况。邓小平和韦拔群、雷经天、陈洪涛一起研究如何开展土地革命及发展生产等问题。参照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实践经验,分析右江农村社会各阶级经济的贫苦来分,有地主、豪绅、富农、中农、贫农。就耕作形式来分,有自耕农、佃农、雇农、乡村手工业者。据此,正确分析各个阶层在土地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土地革命的领导力量、依靠和团结对象、打击对象等都作了具体明确的划分,制订了没收、处理地主豪绅土地财产的原则。

右江革命根据地土地分配主要采取“分耕”和“共耕”两种方式。邓小平亲自抓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在凤山的中亭乡进行土地“分耕”试点,在韦拔群家乡东兰武篆区东里村创办“共耕社”试点。强烈的土地要求催生了共产主义性质的“共耕社”。所谓“共耕”,就是以乡或者屯为单位,一切生产资料属公有,由“共耕社”统一调配使用;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以及农民自己)土地,由共耕社统一管理,共同耕作,各尽所能,社员出工,以吹牛角为号;分配方式则采用全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按人定等的分配原则(即平分的原则)进行分配⑤,视各乡情形也可采取公膳形式。这是初级朴素的“共产主义”。韦拔群动员自己的家属和亲属带头入社,献出田地、耕牛和农具。随后,东里全屯120户570人全部报名参加共耕社。附近村庄群众出现了报名入社的高潮。在1930年3月29日的群众大会上,宣布东里共耕社正式成立,并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⑥。此后,生产资料统一购置、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群众集体劳动,产品统一平均分配,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精耕细作,兴修水利,“办社第一年,粮食获得丰收,总产量比1929年同期增长三成多,除留1万多斤稻谷作军政人员过往食用及留足种子外,余下全部按人定等分配给社员作口粮。16岁以上为一等,每人800斤谷;12-15岁为二等,每人500斤谷;1-11岁为三等,每人300斤谷,社员生活普遍得到提高。”⑦土地革命中的两个试点都取得了成功,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制定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并由右江苏维埃政府分别于1930年5月1日和15日颁布实施。这两个法律法规对土地革命的路线、政策、阶级成分的划分和土地分配原则等问题都做了比较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共耕条例》规定:(一)苏维埃政府为解除工农劳苦群众的痛苦,与保障工农劳苦群众的利益,执行目前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深入土地革命。(二)遵照右江苏维埃政土地问题决议案及土地法暂行条例,没收地主阶级及反革命之土地,分给无地及少地的贫苦农民。(三)土地的没收与分配……方法,均要经过全乡群众大会或代表会议决定。(四)兹各乡群众大会有决定将全乡所有土地共同耕作者,……特颁布“共耕条例”,以资执行。(五)全乡的土地……完全归苏维埃政府管理,由土地委员协同经济委员负责。……(十)全乡群众自十六岁至六十岁之男女,均要负责全乡所有土地的生产工作……(十四)负责耕作之群众,由乡苏维埃政府编十人为一组,公选组长一人,……以有农事经验且能得改组民众之信仰为标准。……(十八)全乡所有耕作工具,如犁耙耕牛等,完全归乡苏维埃政府管理。……(二十一)全乡群众应尽各人能力,改良耕作、工具,使增加工作效力。……(二十三)在共耕初期,粮食仍以由各人负责为原则,但在困难时,乡苏维埃政府亦可向本乡富裕农民征发其盈余之几分之几,作为耕作者火食之用解。……(二十五)乡苏维埃政府审查各乡情形,有可能公膳时,由乡苏维埃政府负责办理。(二十六)由乡苏维埃政府建造肥料贮畜处及公厕。……(二十九)乡苏维埃政府负责计算全乡土地生产的农产品及副产品的数量,及统计人口,按照平分的原则分配。(三十)凡一岁以上之男女均得分一份。(三十一)每年生产不足时,得由乡苏维埃计划用改农事,增加生产量,及各自经营其他副业,如养牲畜、经商等工作以补助之。(三十二)分配剩余的农产品,完全归苏维埃政贮积管,以备不时之需,或作苏维埃政费及建设公共事业之事用。……(三十四)乡苏维埃政府应负责计划全乡的建设事业。……(三十六)共耕系极有组织之行动,故须有严密之纪律,以维持整个之利益与行动。(三十七)凡经乡苏维埃及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议之决定,全乡民众必须共守,不得破坏,如有异议,亦须经过合法手续,在群众大会或代表会议,从(重)新讨论解决之,但在未经复议之前,仍应执行原有决定。……(三十九)参加共耕之民众,必须按照规定工作,绝对禁止怠工。……(四十)如发生有破坏行动,妨碍公共利益及怠工之分子,得由乡苏维埃政府裁判,按罪之轻重惩罚之。”⑧条例中还阐明了深入土地革命的目的和意义,规定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管理原则、耕作制度、分配制度、劳动纪律和惩治办法,具体规定了共耕各时期粮食的管理办法和政府的协调办法,成为指导根据地土地革命的依据和准则。当时,“共耕”只在群众基础较好的乡村试行,强调“按实际情况进行”。1930年8月,思林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阮殿的家乡坛乐村定匠屯也办起“共耕社”,阮殿带头将自己家里20多亩地交给农民种玉米,在他的宣传带领下,先后有那换、那六、那务、达隆等村屯办起了“共耕社”。⑨红七军第四纵队长、奉议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黄志峰的家乡甫圩乡新民村也建立了“共耕社”,凤山县个别村庄也实行共耕。

“共耕社”的推行,得到劳苦大众的拥护。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土地革命是中国农村彻底改变封建生产关系的一场深刻革命。右江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了地主豪绅的封建统治,没收了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翻身解放成了土地的主人,满足广大农民祖祖辈辈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农民还可以免除地租、苛捐杂税和各种债券,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和一切封建的压迫。其次,各族人民有条件和能力改良耕作方法,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了生存的根本问题⑩,实现了千百年来的梦想。再次是因为右江流域和红水河流域各民族民间有一种原始、朴素的共有思想观念,同采一座山,共耕一峒田,共饮一江水,打猎时见者有份,流行打平伙、分社肉等等的原始共产思想基础,苏维埃提出“共耕社”与其传统观念相合。因此,苏维埃提出的“共耕社”,立即得到右江各族人民的热烈响应,随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没收地主土地、焚烧豪绅地主的契约、废除高利贷债务,开展了对地主豪绅的清算和斗争。各族人民都获得了平等的待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增产,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据1931年8月1日邓拔奇写给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的通讯中说:东兰、凤山两县“农民平均每人都分得了可供几个月米粮的土地,间种些玉蜀黍、薯芋等杂粮就够一年的粮食。每家每年收获的谷米至少都已等于反动统治下的中农了。”“东凤两县的农民群众已经真实地得到土地革命的利益,生活上获得相当的改善了。”因此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使红七军迅速发展壮大。[11]

二、“共耕社”的“激情效应”回归理性后的结局

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摧毁了农村地主阶级统治的基础,巩固了人民政权,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力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下得到了解放,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共耕社”虽然反映了当时广大群众的要求,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一些实际的利益,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但是它终究是一种“激情效应”,超越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与经济基础,违背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不相适应,因而在其实行和发展过程中,其弊端便日益显露出来,最终导致失败的结局。综观之,制约“共耕社”的发展并最终导致“共耕社”终止的主要条件和因素是:

1.右江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和制约着“共耕社”发展的前提条件。右江一带自古被称为“蛮烟瘴雨的不毛之地”,是“三分土地七分石”的大石山区和丘陵地带。在军阀连年混战、封建地主豪绅长期剥削和统治下,右江地区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工业只有手工业、内河航运、商业、服务业等,经济极其落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很难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更谈不上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缺乏“共产”“共耕”的物质基础,这是影响“共耕社”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2.僵化、激进的思维模式,是影响和制约着“共耕社”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历史上,右江一带的土司对土民进行封建农奴制统治剥削长达一千多年。各地土司划地为王,据险自守,各治生业,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过着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生活。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生产力条件下,形成了封闭的思维模式,既缺乏施行“共耕社”的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更缺乏实行“共耕社”的思想基础和实施方法,只凭一腔热情和美好愿望,希望通过“共耕社”,实现梦寐以求的共产主义。因此,“共耕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其弊端便会显露出来,许多的实际问题不能也无法解决,导致了“共耕社”无法坚持下去,并宣告终止。因而,不切实际的思维模式,是影响或制约“共耕社”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3.封闭的文化传统,是影响和制约着“共耕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右江一带的壮族群众世世代代遭受封建豪绅地主的剥削与压迫,尤其是封建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迷信盛行,生产落后,正如韦拔群在东兰农讲所教育学员时说的“我们祖祖辈辈年年烧香跪拜,附近穷人年年来到这里给北帝神像和其他神灵烧香跪拜……但始终摆脱不了被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劳动人民不能上学堂,不识字没文化,不容易理解、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右江地区的经济、文化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封闭落后的文化传统习俗,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无法适应“共耕社”生产模式。这是影响和制约着“共耕社”发展的重要因素。

4.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是影响和制约着“共耕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右江的土地革命总的来说是成功的,它为我党开展土地革命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但由于尚处在探索阶段,自然存诸多问题。首先是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土地所有权问题。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禁止买卖,这在当时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私有制条件下,不能满足对土地私有观念浓厚的农民的要求,势必有碍于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这是影响和制约着“共耕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为我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当时提出办“共耕社”只是一种经济建设的探索,作为一种试行方式,并未倡导推行。原初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在做前人从未做过的“革命性”行动。事实上,“共耕社”的创建和施行,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际利益,更使广大劳苦人民看到了革命的希望,极大地鼓舞革命斗志。但终究是一种政治号召,代表一种先进思想、理念和主义,当时因为战乱及红七军主力北上只实行了一年时间便解体了。另一方面,实行“共耕社”时,在对待富农的政策和策略上,也存在过激行为,把富农作为“土地革命的第二对象”,[12]这显然影响了争取中间阶级作为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中间阶层的背向,关系到土地革命的成败问题。在失去革命同盟军支持甚至起来反对土地革命的外力作用的同时,没有得到土地所有权的农民,激情过后回归理性,长久下去就会出现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外力内因互相作用,“共耕社”这个组织就难以维持而自然解体。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脱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相适应是影响和制约着“共耕社”发展的根本性因素。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过程的考察,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与经济发展是一种自然过程。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同自然史的发展一致的方向,即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阻碍的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进行调整和变革。[13]右江根据地创建的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共耕社”,是建立在封建土地占有制和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基础之上,决定了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极其落后,跨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社会形态,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社会要求以大规模的工业化和高度发达的农业机械化及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和根本条件不相适应,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作为生产力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觉悟,也是刚从封建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有些甚至是从封建农奴制下解放出来,人们的思想觉悟远未达到共产主义高度觉悟的水准。从分散的小农经济飞跃到农业集体化的阶段,实行共产共耕,显然忽视了其内容的复杂性和发展道路的艰难曲折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悖的表现。从犁耙锄时代直接飞跃到高度机械化和工业规模化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代才能实现的形态,跨越社会形态的发展进程。因而,发展到最后,势必影响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违背社会的发展规律,这是影响和制约着“共耕社”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共产共耕性质的“共耕社”即使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样是难以施行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条件。社会主义新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在社会主义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4]社会主义社会尚且如此,共产主义社会要求具备的物质基础就更高。如苏联的集体农庄实行了七十年,最终也宣告解体。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实行的的互助组、合作社和化,客观上虽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最终也宣告解体。1978年12月,以严宏昌为首的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联名签字立生死状,要求“包产到户”,保证包产到户后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粮。30年后的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地证明了这个生死状宣告了“共耕”“共产”模式的失败,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序幕。

综上所述,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办的“共耕社”,是土地革命过程中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党开展土地革命积累了经验和教训。由于“共耕社”这一超前的生产模式,脱离了当时右江地区的社会及生产力发展实际,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最终导致了“共耕社”的解体。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篇7

1.高考指挥棒的导向

毫无疑问,高考命题现在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指挥棒之一。为了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历史教师理应研究高考怎么考。

即使只考察2009年以来的高考,不难发现,不少省区的高考卷都考查了英国工业革命,切入点既有其内容与影响,也有特点,还有起因(含条件、背景)问题。如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在第一次新课程卷中就直接考查了工业革命的条件:

例1:39(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2009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卷,材料略)

浙江卷当然不是偶然现象,2011年江苏卷也是如此――

例2:23(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材料略)。

2012年高考同样有一些省区的试题涉及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安徽卷第20题就是其中之一:

例3: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结合高考试题,研读高考考纲,可以发现,从高考考纲的条目看,各地都表达得言简意赅:“工业革命”或是“英国工业革命”。显而易见,这样的考试条目,是基于《课程标准》又超越了《课程标准》,蕴含着的学习与考查空间更大,为命题者从各个角度的切入提供了条件,当然也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挑战。

2.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本身具有重要学习价值

一般而言,各地的文综高考试卷命制团队都聚集了一批专业水平相当高的学者,他们在制定高考考纲和组织试题命制时不会率性而为,而是基于对历史专业问题的认识,基于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认识,有意通过自身的努力,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对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就应当作如是观。

众所周知,国内外的学者一般都同意这样的观点:人类社会至今已经历了两个文明浪潮,第一个是人类从渔猎采集时代进入农业时代,第二个是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现代文明就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这方面,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R.R.帕尔默的表达洗练而到位:“可以说,工业革命比法国革命和任何其他的革命更为重要。纵观世界历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现代全球文明。”[1](p.359)北京大学马克■教授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第十四章干脆用了如下标题:《工业革命――“第二个创世纪”》[2](p.599)。

由于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特殊而又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时间开始”,“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地方开始”,就成为一代代学者不断讨论的话题。当然,由于所处的时代、立场不同,由于观察的视角和认识的能力差异,形成的观点也是大相径庭。关于这一点,2009年以来的高考试题,足以打开高中历史老师们的眼界――

例4: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2009年全国卷二第16题)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例5: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2010年广东卷第39题第(1)小问)

例6: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2011年四川卷第39题第(1)小问)

例7: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2012年重庆卷第20题)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体

上述四个例题分别是从社会结构、自由贸易、煤炭与历史积淀等视角切入,考查工业革命的原因,这与现行各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视角颇为不同。当然,对这一重要问题,钱乘旦、马克■、计翔翔、斯塔夫里阿诺斯、R.R.帕尔默、杰里・本特里、霍布斯鲍姆等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极有见地的观点,其讨论的深度与广度远远超越了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高考试题。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其内涵又是如此丰富,学习价值不言而喻,历史教学自然应当加以关注。

3.《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条目需要重新认识

基于上述讨论,也基于《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实践,笔者以为有必要对《课程标准》相关条目重新认识。

首先,《课程标准》本来就给各方自主理解与处理条目预留了较大空间。

2003年正式颁布的《课程标准》自实施起,就以民主和开放的姿态面向各方学者与高中历史教师。与原先的《教学大纲》不同,它不具有强制性质,而是指导性文件,且较为重视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采用了“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体制,教科书编写者对课标及其相关条目的理解自然会有差异,因此导致教科书的相关表述存在不同。以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为例,笔者手头的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分别如下:

上表表明,岳麓版编写者最“忠于”课标条目,对工业革命的起因用墨最少;人民版编写者将工业革命的起因概括为三个条件和一项保障;人教版篇幅最大,但表述模糊,需要师生自己理解与概括。无论表达如何,应当承认,这正是《课程标准》赋予编写者的权利。可以推论,《课程标准》也赋予了教师同样的权利。

与教材编写者、教师的权利相同,高考试题的命制人也有着较大的自主空间。因此,无论是高中历史教育,还是高考命题,都有着既基于《课程标准》而又不囿于《课程标准》的特点。还是以浙江省2009卷第39题为例,它不但考查了工业革命的起因,还考查了工业革命多方面的影响:

39.(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回头再看此题,这种超越《课程标准》条目要求(当然,此题没有超浙江省的《高考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的导向不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还是应当加以肯定的现象。因为如果只是将高中历史教学限于“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一范围,那就意味着无论是对工业革命的起因,还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没有能够从更为广阔的时空中进行观察与思考,这对高中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对培养高中学生应当具备的历史意识和相应能力,将是一种缺憾。

其次,《课程标准》及其条目本身具有实验性质,远未成熟。

受各种因素制约,《课程标准》及其条目虽有许多亮点,但确实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需要随着认识的发展与实践的深入而加以逐步完善或调整。以“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这一条目为例,如只是将工业革命放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辟与形成这一视域内加以考察,那么这样的条目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上所述,工业革命毕竟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起因极为复杂,可以给后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其影响更是全方位的,人类理应对此有正确的全面认识,不宜将认识限于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这一极为狭隘的一域。因此,严格说来,《课程标准》的这一条目是存有本源性缺陷的。当然,存有类似缺陷的条目不会只是这么一条。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程标准》正式作出修订以前,高中历史教师有责任、也有权利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根据对相关知识点所蕴含价值的判断,对《课标标准》中的相关条目作出适当的调整,而不能画地为牢地囿于《课程标准》。

综上所述,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加以关注。不过,如何才能充分实现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的教学价值?笔者以为,以下三个视角尤其值得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视和尝试。

1.比较性教学

之所以要关注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本身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历史教学当然要充分挖掘并运用好这种价值。

众所周知,历史教学需要关注两个层面,一是史实本身,二是对史实本身的解释。就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而言,可谓是“一身而二任”,既是史实,又是解释,解释寓于基本史实之中。因此,关注国内外学术动态与重要成果,运用比较性教学之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影响历史进程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次不应当轻易放过的良好机会。比较,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至于教师,欲运用比较性教学之手段,就必须进行比较性的专业阅读,这对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极为有益。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问题,著名学者钱乘旦的观点值得重视。他关注“农奴制瓦解较早,为工业准备了‘自由’的劳动力”,“圈地运动迫使农民到工业生产中去寻找出路”,“海外殖民掠夺提供了原始资金”,“有利的地理位置,便于外贸和世界市场之开拓”等导致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重要因素,更明确指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但根本的一个因素却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3](p.222)。显然,钱乘旦更关注“制度”,关注基于制度保障的社会稳定和个人自由。

R.R.帕尔默显然更为看重一个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基因,他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发生,是由于英国社会具有某些政治特点,由于英国依靠早期商业和航海上的成就进入了世界市场,也由于英国式的生活鼓励个人冒险和革新精神等原因。”[1](p.359)

杰里・本特里的观点可能会让高中历史教师与学生感到意外,他提出:“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有着地理上的优势,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4](p.867)

计翔翔教授看来更为关注“社会和政治结构”,在列举了人们普遍熟知的“政局”“资本”“工场手工业发展”“市场”“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后,他话锋一转:“但更主要的是,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标准已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地步。‘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5](p.249)

马克的论述相对比较全面。他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是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结果”,主要包括“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人口增长”和“手工业的发展”等四个方面。他进一步指出:“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除了这些条件外,还有其他种种条件,诸如丰富的煤铁资源、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政局、流动的社会结构、尊重市场价值的政府决策、健全的财政金融体制、便利的交通运输、浓厚的科学技术传统、科学的簿记制度、进取上进的新教精神、健全的专利制度等。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2](p.609)

看来,“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时间开始”,“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地方开始”这两个问题虽经几代学者探讨,仍难以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笔者还曾研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在《世界文明史》、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吴于廑在《世界史・近代史编》等名著中的相关论述,也曾浏览祝立明的《近年来国内英国史研究综述》、汪蒙的《浅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若干条件》等学术论文,结果发现要想列一张英国工业革命起因的明细表几乎是徒劳的,因为肯定会有疏漏。

向高中学生介绍学者们的观点,当然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即使是文科班也是如此。历史教学通过介绍这些观点,应当引导学生解决如下问题:一是通过比较逼近历史的真相,了解引发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真相,在比较中才能逐步明晰。二是在多方感受中认识历史现象的复杂性,切实改变单线思维习惯,逐步养成多元思维的习惯与能力。观点,在比较中才易于见高下,显品位。三是要关注学者们的观察视角和立足点,理解其提出这些观点背后的原因与目的,因为历史是“人”写的。钱乘旦特别关注“制度”绝不会是偶然的,杰里・本特里将煤炭作为认识焦点当是有感有发,计翔翔的观点也一定是事出有因。这三个问题如能较好地解决,则不仅基本解决了重要史实问题,也完成了对重要史实的解释这一重大任务,还帮助学生理解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除此之外,借助这些材料,让高中学生认识一批优秀的历史学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张元教授曾明确指出,“著名史家的重要解释,应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6],他还主张,一些著名史家的大名,要让每一个高中生知道。的确,古今中外的著名史家,即使教科书中不见其事迹,我们仍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知道。

2.聚焦剖析

比较性教学主要有助于师生“辨明历史事实”,多角度地“作出历史解释”。如要较好地“分析历史结论”,“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则聚焦剖析必不可少。

高中历史教学的课时极为有限,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就英国工业革命起因问题而言,可以选择若干要素,通过聚焦剖析,揭示蕴藏在历史表象之后的逻辑,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发挥作用,成为促成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

以农业革命为例,不少学者已指出了它对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如R.R.帕尔默明确指出,“若无此项革命,工业革命是不可能发生的”[1](p.361)。但现行教科书却多半是一笔带过,它本身的事实如何,它是如何助推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大多语焉不详。更为重要的是,现行教科书多半是从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本、开辟了国内市场等视角提及农业革命,却未能揭示它所蕴藏着的丰富且值得后人借鉴的意义,这是一个严重缺憾。因此,农业革命是一个极具聚焦剖析价值的要素。

学者们大多认为,英国的“农业革命”是一个渐进过程。它开始于15世纪末圈地运动的发生,结束于19世纪中期集约化农业的建立。农业革命的主要发动者是大土地所有者,他们因圈地运动而集中了土地,有条件进行集约经营。

“农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组织形式的改进、大批附着于土地的农民的‘解放’”[7](p.177)。

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主要有改良土壤、培育良种、采用新的耕作方法、使用新农具(如“马拉锄”和“播种机”)、开凿沟渠等。其中新的耕作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用条播法,从而改变了过去的撒播做法,有利于精耕细作;二是废弃传统的休耕制,普遍采用轮作制,一年中大麦、小麦、豆类、芜菁等作物轮流种植,可谓“四季无闲田”,谷类作物因此增产,食物供应不断增加。“17世纪英国很少输出谷物,18世纪急剧增加……1697―1765年平均每年出口谷物50万夸特,英国谷物出口到俄国、荷兰和美洲,进口谷物非常少……一时间英国被誉为‘欧洲粮仓’”[2](p.605)。农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畜牧业的发展。有人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发展的巨大成就:农业革命前的羊如狗一般大,现在的羊则如过去的牛,这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多的肉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英国的农业革命,不但是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它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1700―1790年间,有400多万英亩荒地被开垦成农田;1700年一个农民大约可以养活1.7个人,到1800年可以养活2.5个人,”[3](p.2149)农业生产率在100年间提高47%。马克■指出,“农业革命带来了英国农业收成的大幅度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1600―1800年间英格兰人均农业工人产量增加73%,法国只有17%”[2](pp.604~605)。因此在近代,农业经济在很长时期内一直是英国国民收入的支柱,“在工业化时期(1700―1880年),直到1820年代,英国的工业产值才首次超过农业产值而居于榜首。比如,1811年,英国的农业、工业产值分别为107.5、62.5百万英镑;1821年,这两项数值分别为76.0、93.0百万英镑”[8]。

关于农业革命的意义,R.R.帕尔默作过高度概括:“一个农业国要工业化,只能从农业中提取资金。因此,在英国,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由于圈地、榨取小自耕农以及采用科学的耕作方法,在富裕地主这一新兴阶级资助下,英国既增加了它的食品生产,又促使许多农民到工厂工作。”[1](p.632)

如果同意帕尔默“一个农业国要工业化,只能从农业中提取资金”这一观点,那么我们对于苏联、对于新中国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和农民的“剥夺”(本意是让农业支援工业,以后再“反哺”农业)这一问题,是否会增加几分“同情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站在道德的视角进行拷问?

更为重要的是,历史事实已经表明,通过农业革命,英国的农业并不是以牺牲自身的发展为代价来成就工业的发展,而是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皮特・n・斯特恩斯指出,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以农业的改善为基础的。……(城市的)这种增长依赖于随着设备和种子的改进以及日益增多的肥料应用促成的农业生产力的提高”[9](p.646)。

如果意识到农业革命对英国资本主义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不只是着眼于农业革命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劳动力和市场,那么后人处理本国的农业问题是否会变得更为理性些?毕竟英国的农业革命不但为工业革命创造了诸多条件,农业本身也得到了显著发展,而苏联、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间的农业政策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就,反而使原本就脆弱的农业更加脆弱,并最终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当然,教师也可以选择瓦特之所以能成为瓦特、英国的专利制度等问题进行聚焦剖析。如生活于19世纪下半期的英国经济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就曾指出,“引发革命贡献最多的两个人是亚当・斯密和詹姆斯・瓦特”[2](p.601)。这不但取决于教师所确定的课时中心,也取决于教师对某一问题的熟悉程度。不过,无论聚焦什么问题,其重点都应当是帮助学生提开思维能力,特别是有助于提升“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方面的思维能力。要有效地进行聚焦剖析,对任何一位教师都是一种挑战。要想决胜于课堂,就得践行“功夫在诗外”,强化自身的专业阅读,扩大与同伴的合作与分享,勤于思考,踏实教学。

3.史法指导

比较性教学与聚焦剖析实际上已蕴含着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不过对学生而言,对应对考试而言,可能具体地分为以下三步指导更易于收效。

第一步是从高考命题的视角指导学生学习,其本质是模仿,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怎么考就怎么学”之策略。

关于工业革命的起因,也出现一些以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据的试题,上述所引的例2与例3就是如此。不过,更多的高考试题显然是基于教材而又超越了教材,其主要立意恐怕并不是要考察学生的学术视野或知识的广度,而是考查学生能否阅读相关史料并依据给定的史料、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有逻辑地形成适当的结论或观点的能力。

因此,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应当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见――教材之结论,善于从各类史料中获取丰富而有效的信息、进而符合逻辑地形成自己的结论,即让学生真正掌握“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应当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这方面,近几年的一些高考试题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平台。以工业革命的起因而论,上述所列的7个例题均极有价值,如果能从容地向学生展示并展开研讨,实现命题者的主要立意,相信主要的收获不会仅仅是开眼界,也不会是仅限于让学生能够应付工业革命的起因之类的试题。2011年的四川卷中就有一个有价值的例子:

例8:材料一: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个考查能力较为全面的试题设计,阅读与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概括知识点的能力,分析原因的能力,中外贯通的能力,都已涵盖其中。如果教师的训练能够到位,学生的学史能力应当是相当地不错了。当然,无论是其中哪一种能力的形成,都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从高一学生开始,有计划、分层次地逐步培养。

第二步是从“解决问题”的视角引导学生学习,其本质是践行,其目标是帮助学生运用获知历史真相、作出合理阐释的基本方法。

高考终究不是历史学科的终点,让学生学会解题更不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高中历史教学之重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把知识与认识转化为“产品”,即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认识来解决问题――无论是考场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地培养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是以工业革命的起因为例,上述的比较性教学和聚焦剖析都是为了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所举的8个例子也都是服务于这个目标的实现。通过上述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应当已初步地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他们的能力达到了什么层次?因此,历史教学还需推进。

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应当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又一个基本策略。圈地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可以放手地引导学生去探究与解决。

包括吴于廑、齐世荣等大家在内的不少中国史学家都基本赞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的如下观点:“圈地于16世纪开始,继续了三个世纪,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虽然圈地运动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10](pp.284~285)简洁地说,该观点试图从两个角度对圈地运动进行评价并实现平衡:一是从道德角度,二是从生产力角度。

不过,不同的声音始终存在。在关于圈地的原因、主要对象、数量、性质、受圈地影响的农民人数等重要史实或问题上,史学家们一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如学者沈玉就指出,“事实上,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在劳动力供应上并无严密的因果关系。圈地运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对农民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圈地为工业提供自由劳动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因而,圈地并未给工业革命提供主要的劳动力来源。工业革命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于人口的自然增长……”[11]

对基本史实的认定既然有分歧,其评价当然更是大相径庭。下面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1:英国农业资本主义所走过的道路,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展的需求下自然形成的,并非出自某种主观的设计或人为的制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实行的土地立法……完全是适应国情和本国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决策,也是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改造,完全不应受到谴责……[12](p.45)

观点2:圈地运动,指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构成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15世纪末,因毛纺织工业勃兴及羊毛价格的上涨,英国的新贵族用栅栏和沟渠圈占农民的土地,把耕地变成牧羊场。被圈地区的村庄房屋被毁灭,农民破产,沦为乞丐和流浪者,或在法律压迫下成为雇佣劳动者。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曾把圈地运动比作“羊吃人”。……[13](p.1537)

上述不同声音给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极佳的问题情景,可以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一展身手。而教师则只要承担引导之职即可。相信这样的过程,会更有效地检验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质量与水平。

当然,高中历史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因此,专业性不必过强。但无论如何,让学生初步掌握逐步接近并获知历史真相的路径,让学生理解人类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解释的多元性应当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教师应在这些方面付出努力。

第三步是从回溯学习过程的视角引导学生思考,其本质是提升,其目标是明确以理性思维探索未知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性分析和思考能力。上述教与学的过程,实际上已内蕴着理性分析与思考过程。不过,对学生而言,可能还是极为感性的,虽也有“润物细无声”之效,但也可能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憾。因此,要让学生较为明确地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点睛之笔”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有必要的,适当时候的小结更能让学生“豁然开朗”。

以“工业革命的起因问题”为例,上述教与学的过程,已涉及史料的收集、比较、运用(阐发)等问题,也已涉及多元史观下的不同解读及评价问题。如何基于这样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教学过程中的随时点拨为基础,最终形成如下板书可能是有益的。

相信多次经历这样学习过程的高中学生,如果遇上他确实感兴趣的历史问题,就会主动地采用这样的方式去探究与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逻辑和展开过程,其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能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提升。当然,如要应对近年来高考中经常会出现的“分析题”,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作者简介】戴加平,男,1957年生,嘉兴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浙江省历史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插图第10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许序雅主编.世界文明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张元.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考[J].历史教学,2012(15).

[7]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郭爱民.1980―2010年国内学者关于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农史,2011(2).

[9]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第三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1]沈玉.论英国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劳动力来源[J].浙江大学学报,2001(1).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篇8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系统外包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织结构和程序的某些总特点的决定因素;科技是单个或者群体工作设计中的直接决定因素,因而是社会结构和准则的间接决定因素。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科技对组织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科技发展与组织中的多种特性相关:组织命令——控制层级的长短;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组织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甚至组织的薪酬成本比例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一个最佳的结构。科技革命一度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张,各种巨型组织不断形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开始不断缩小。

对组织社会心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组织中的个人。科技是确定任务和专业化程度的关键因素。工作群体的大小和构成以及与其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的范围等,往往都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科技影响组织中人的各种作用和身份地位,同时,对每个员工的认为的具体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科技的变革会引起人们工作的不安全感和忧虑感。科技进步的加快,导致员工知识、技能半衰期的缩短,社会对不断学习、更新技术的要求提高,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对生存、发展的忧虑逐渐增大。

对管理系统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知识不断专门化,致使组织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入,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管理系统的基本关注使将活动分解或分割开来,以便由各分系统完成,但是,科技的加速发展,管理系统的重点发生了改变。随着复杂组织中的差异性的不断发展,各个职能之间的合作问题成为了发展趋势,创新要求各个专业之间知识的碰撞和共享,竞争要求各个职能之间更加灵活、快速的协作反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对科技的迅速引进、吸收,导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呈现出跳跃式发展趋势,形成管理水平极其不均衡的态势,管理理念、操作方法、基础平台方面千差万别。科技的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尤为强烈,站在总体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纳。

思维方式的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两级分化趋势。两级分化趋势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得到加强,需要更多参与到组织的战略决策中来,共同寻求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之间的整合;而事务性职能更加弱化,很多职能比如招聘、考核、人员配置等会更多由直线部门负责人承担。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么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积极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以客户服务的理念进行管理操作;要么人力资源部门就会弱化甚至消失,战略职能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行政事务工作由直线部门承担。前者更多出现在我国本土大型企业中,而后者多出现在外资性质或者民营企业中。

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发展引发变革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导致科技的学习、共享更加方便,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变革也就成为组织中的常事,并且变革的周期越来越短。人力资源管理顺理成章地负起了变革的发动和管理的责任,利用各种心理激励和社会互动方法,规划变革进程,引导雇员的态度和行为。

管理的对象向知识和能力倾斜。我国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资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影响下,正在向人职匹配迈进。但是,随着组织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会发生转移:由强调人职匹配向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能力倾斜,这是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又会被置于多层次的转变发展之中。

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依据双方签定的服务协议,将企业人力资源部分业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包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管理的活动。这是科技推动专业化分工在组织层次的体现,“回归核心”不仅是组织战略决策,也是企业职能战略决策,企业会逐步把不涉及企业机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程序较繁琐和经常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出去。外包业务需要遵循一个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业务服务: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即有关公司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核心决策等事项不能外包;只要是常规事务性的工作都能够外包。

基础平台的升级—eHR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创新的生产工具和运作平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得到了升级,eHR成为了国外先进公司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转变的方向。

eHR(electronic-HumanResource)即电子化人力资源,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企业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功效会更加明显,理解并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所蕴涵的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操作技术的转变

招聘。招聘是在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下为企业引入合格人才的活动,招聘活动将从现在的岗位导向标准向重视潜力、发展转变,内部招聘更加受到青睐,招聘渠道更加丰富,招聘、猎头公司在未来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培训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会更加重视培训开发活动,特别是对组织所需的专用知识的培训力度。科技带动技术价值的提升,企业培训开发的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例增加,企业在培训开发投资上的积极性增强。另外,培训开发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从总体上还会降低企业的人员成本。

员工援助计划。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水平,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有所控制和伤害。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对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是比较高的,但关注的重心主要是个人道德和家庭伦理方面。随着科技影响的加大,系统的员工援助计划将会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作变革的员工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专门咨询活动,在我国今后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会占有较大的比重。

能力工资。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增加,创新对于市场竞争和利润增长的意义重大,组织对能力和人员之间的结合和更新程度要求增加,因此,薪酬制度将会从以职位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两者的结合。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篇9

然而,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变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深刻地认识信息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分析其对当下生产形态、分配形态和消费形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基本逻辑,由此,我们才能认识到其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定义时代主题的基础性意义。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信息技术的视野出发,人类的技术,无非就是两类,一类是信息技术,一类是其他技术。广义的信息技术,是人类传播信息的手段、技艺和方法,包括文字、印刷、广播、电视等传统手段,当然也包括当下渗透人们生活之中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我们将今天称之为“互联网时代”,但实际上依然低估了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热刚兴起之时,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整体上仍处于工业社会的框架之下,其主要作用是优化提升工业生产,但并不会对工业时代的模式体系产生根本影响。

当时人们可以预见到的是:互联网会让工厂生产与商场管理更有效率;但是,当人们在想象互联网会让消费者在诸如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商场购物更方便之时,却怎么也想象不到,在不到20年后,沃尔玛模式会被淘宝模式颠覆掉。

实际上,直到三、五年前,互联网界人士才真正意识到,思考互联网革命可能要从百年大计的视野重新理解,要将它作为一个世纪性命题加以思考。

互联网革命的意义,可能并不亚于两百多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由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的工业化进程,重塑了人类社会,塑造了影响人类社会两百多年的学科划分、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而在今天,在互联网革命的影响下,工业时代以来产生的基本社会结构和政治形态,都可能被重塑。

今天的互联网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业体系内单一技术的升级,而是推动了技术创新的浪潮,催生了一系列技术群——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区块链、比特币等等。

这些技术大都是基于互联网而发挥作用的,但它们会对人本身的存在方式产生影响——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观念理想层面。在这样强大的力量推动之下,原有的构成工业社会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公司、比如知识产权等等,它们所指向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它们能否继续以传统定义的形式存在下去,在今天已经是必须认真直面的问题。

从互联网自身的发展逻辑来观察,互联网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技术的创新,如基站的建设,门户网站、手机逐渐普及等等,在中国这个阶段大概发生在2000年前后;

第二个阶段,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创新,在中国的标志性现象是淘宝、支付宝的出现,随之涌现出一大批崭新的商业模式和崭新的企业。现在中国市值最大的两个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就是这种商业模式创新的标杆。

到今天,互联网开始进入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创新的第三阶段。

这个第三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互联网+”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互联网行业所涌现出来的很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突破了互联网行业这一范围,全面向社会各个领域扩展,逐步具有全社会的普遍性意义,并开始深度改变人类的社会形态。

互联网革命重塑生产结构与社会结构

在思想方法层面,互联网革命也给予我们一种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的视角。如果我们从一个极其简化的模型来看待人类社会,可以发现它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节点,一个是连接。

所谓节点,包括人、组织、村庄、工厂、国家这些实体,而联结这种节点的各种各样的交往方式,包括聊天、访客、旅行、交易,也包括现在的打电话、上网、微信等等,都可以视为是连接。

回顾人类社会的演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技术的演化过程中,一段时期内的突破重点会集中在节点上:比如电影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计算机的出现等等。之后,随着节点本身的进化,会促进连接的升级,比如教育体系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等等,都是建立在新节点的普遍运用之上。

而连接方式的升级,反过来又会促进节点的进化:比如当前在互联网影响下出现的云计算、人工智能、超能电池等新事物。

从这个角度观察,过去六十年,人类先在节点上获得突破,如计算机的产生,而大概在三十年前进入了连接技术的突破阶段,如互联网的扩展;那么未来三十年,我们很有可能会在节点上实现更大的突破。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深度连接方式的互联网技术会反过来推动节点性技术的突破。

因而,今天,我们为了充分认识互联网革命对人类物质生活的深刻影响,必须关注其对生产结构、社会结构的重新塑造:互联网革命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和协作(分工)结构。

首先,互联网革命催生了新基础设施。原来的基础设施,是人们所熟知的、产生于工业时代的铁路、公路、机场这样的交通设施、公用设施。

今天的基础设施,其内涵进一步扩展和演变,云网端、云计算、互联网智能终端以及人手一个的智能手机,都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其次,互联网革命催生了新的生产要素。原来我们讲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等。而今天,数据正逐步成长为一个新的、而且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

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获得巨额估值,主要价值依据就是其掌握的巨量数据。数据有可能超越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等,成为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

最后,互联网革命催生出新的协作结构。我们社会原来的协作(分工)结构,产生于大工业时代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但是,产业链体系和市场体系都存在着自身的巨大限制,如资源、制造基地和市场在时间、空间层面的隔离与不平衡,会产生高额成本,也会受到规模限制。

而互联网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可以推动大规模协同与共享,或者叫大规模协作与共享。这种协作方式,远远超过传统的分工与合作结构。

比如淘宝上每天的访客人数接近两个亿,每天产生的交易数量超过两千万,商品规模超过十亿件——仅2016年“双十一”一天就产生了一千多亿的交易额。在有淘宝之前,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即使全世界最大,也就只有7万个店铺,它天然受到实体空间的限制。而今天仅在淘宝平台之上,就何止有700万个店铺?

要突破实体空间的天然限制,需要的是线上与线下的对接与协同。而数量超过亿计的超大规模的协作,必然引发生产、交易、消费结构的质变。此种大规模协作、协同的模式,突破了工业化时代以来的传统分工结构、市场结构,影响极其深远。这些影响,在今天也还只是初露端倪,在未来还会逐步显现其摧枯拉朽的威力。

上述三个新要素,是我们理解当下经济和社会形态的关键。以2017年的爆发性成长的共享单车为例,如果没有新的基础设施——即没有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能力,没有大规模协作的基础,这种新事物是不可能出现的。滴滴打车也是如此。

我们把此种新的经济形态称为共享或者分享经济,说明它的经济形态已经超出了以所有权、使用权为基本概念的经济学内容。

分享经济有三个重要的特质:第一,它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包括滴滴打车、共享单车都依附于互联网平台。第二,它需要大规模参与,参与的主体数量都是数以千万计、数以亿计。第三,它要依靠数据的智能匹配。

为什么五年前不可能出现共享单车?因为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没有现在这么便利的移动支付。现在,听说有投资人想要在菲律宾推出共享单车,但是,菲律宾连基础的移动网路都不完善,也没有网上支付这些先决条件,怎么推共享经济?

因而,我们看到新生事物、新生商业模式的出现,也要看到这些新生事物所附着的基本条件,没有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和新协作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生商业模式是很难成长壮大的。

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和新协作结构,正在对现在的经济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某种意义上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一二三产业的传统划分方式。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一个横向分工的概念。

人们按照生产环节进行产业划分。种麦子可以称之为第一产业,把麦子磨成面粉则称为第二产业,而把它制作成包子出售则属于第三产业。

但是,到了现在,这种横向划分显然出现了无法归类的问题。比如,按照传统归类方式,理发属于第三产业,移动网络运营商也是属于第三产业——天差地别的两种行业却属于同一产业。

而如果我们继续以归类方式来作为我们经济统计、政策制定的依据,一定会遮蔽我们对现实巨变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已经开始失效,它已经很难刻画出当下的产业结构特征。

要正确描绘当下的生产结构形态,我们就不能固守横向分工的旧视角,而是必须关注随着互联网革命而来的纵向结构。

什么叫纵向结构?我们现在要观察和定义一个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分析它处于何种生产环节之中,而是应该分析它处于什么样的生产层面之上:

处于最底层,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可以称之为基础设施行业,中国移动就是新时代的基础设施行业代表,其提供的是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处于中间层面的,是平台行业,平台掌握数据,非常关键,淘宝、天猫、滴滴都是此种意义上的平台;最上层,可以称之为自由连接体,它是可以随时连接、随时自主形成的各种商业实体与社会实体。

自由连接体可以直接面对市场,响应市场发展,它可能是小微企业,也可能就是个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在供给端,还是在需求端,越来越多个体从原有的组织、体制、体系中脱离出来,成为半游离状态,他们彼此之间可以进行自由联结、组合,产生出无数种可能性。

未来也许超过一半以上的年轻人,都不会加入任何一个固定的组织,而是成为这样的自由连接体的终端。最近,在一个高校所做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显示,95后的大学生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选择毕业以后不就业——不考公务员,不到公司做职员,而是以自由连接体的方式在家工作。

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也可以同时是作家/出版人/学者等等多重身份,他可以以多重身份自由连接——以后这些人的人生就可以说是“斜杠人生”了。现在,此种自由就业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这必然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就业问题。

这一切都说明,技术变革引发商业模式变化,商业模式变化引发市场生态变化,市场生态变化引发组织变化,组织变化又会带来对人的能力的需求的变化。互联网革命带动的社会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是全方位的。

互联网革命重塑知识体系与治理体系

为了应对变局,引领变局,我们必须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重塑我们的治理能力。

在农业时代,人类知识积累的速度非常缓慢,慢于人类年龄增长的速度,这意味着年长者的经验对于年幼者是有效的,年长者天然拥有知识上的权威。

而当我们进入工业时代,知识增长加快,年轻人拥有的知识未必比年长者少,家长经验和知识权威的有效性,面临学校体系竞争,也受到教育层次较高者的挑战,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一代反对老一辈人知识权威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今天,互联网时代是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知识的代谢和更替非常迅猛,年轻人相对于年长者反而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信息时代的新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平衡正在影响家庭结构中的父母权威。

比如,面对一个智能设备,现在的一个儿童几乎不用看说明书,稍加摸索就能熟练运用,而家长却还是按部就班地依赖说明书指导,并且未必能掌握——这是他们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带来的限制。

当此类的挫败不断出现时,家长的权威就会出现问题。学校教育也是如此。由于信息传播速率问题,学校教材往往刚出版就已经落伍。老师们的竞争对手,也不是其他老师,而是以整个互联网为背景的海量信息。

更进一步,此种趋势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体系,还影响到传统的知识分布方式、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意识形态架构。

近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东方国家就已经面临过类似的冲击,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本土知识体系被以工业化为基础的西方知识体系颠覆和替换。而到了今天,这种知识体系的颠覆和替换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冲击、观念冲击、伦理冲击可能更为剧烈。

面对由此而来的观念混乱和意识形态危机,我们的可能出路不是回到过去,重新拥抱农业文明的知识经验,而是面向未来,直面挑战,在互联网时代重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与此同时,互联网革命给新时代的治理带来了新的难题。面对生产结构的变化、人类和信息流动性的剧增、社会复杂性的几何级数增长,我们无法延续传统等级化、科层制、管制式的治理模式,而是必须探索网络化条件下新的治理形态。

我们在今天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多元主体的平等价值诉求不断高涨,而且日渐难以靠压制和无视的方式加以应对。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时代的治理可以视为是一种网络化的治理形态:不是像过去一般依靠一个中心来进行控制,不是依靠一个政治精英团体、依靠一个霸权国家来维持秩序,甚至也不是一个中心来分层地进行控制,不是所谓的联邦式治理。

当然,在我们看到互联网革命给社会治理带来冲击的时候,也要看到,互联网自身内在的一些技术特性,也为这样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可能。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篇10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对辛亥革命的重新审视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起点,揭开了中国机器生产的序幕,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这也在实际上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现在看来,当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直到甲午战争过后,我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迎来了盛世时期,也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良好发展。这一时期正是中国近代史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根本的关系,一战的爆发使得帝国主义者忙于战争,放松了对我国的镇压和掠夺。于此同时,民族工业的发展与辛亥革命的爆发也有着很大的联系。

从鸦片战争的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一历史阶段被称作中国近代革命史。一直以来,在学术界中,学者都沿用特殊的研究模式来研究和评价中国的该阶段。他们承认辛亥革命具有进步意义,但也认为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当前,史学家以现代化的研究方式给予中国近代史一个全新诠释,这也使我们能够对辛亥革命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有了全新的审视。究其根本,这些观点都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此将其总结为两种学说,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变更说的运用,也就是当代学者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另一种则是学者们肯定了辛亥革命在社会形态的变更中的作用。这里,我们可将辛亥革命搁置在世界范围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全球化的轮廓中,以及与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对比研究中,合理定位辛亥革命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量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资产阶级革命,它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建立了自由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无疑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民主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学者们在研究中可以清晰发现:现代化社会浪潮的掀起主要发源于十五世纪后的欧洲国家,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全球资本主义自由势力发展到顶峰。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资本主义全球化推向高潮,并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环节。在我国,工业发展起步较慢,但工业化的发展却成为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关键。自洋务运动开始,中体西用的发展观念就已提出,也就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在保持一切封建统治关系不变的形势下借助于官办、官督商办或官商结合等方法,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则宣告了此种形势的终结。我们可以从中体西用的失败中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资本主义发源于西方国家,但也只适用于西方国家。而晚清政府采用所谓的“中体西用”这种土洋结合的发展方式,不适用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且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官办、合办等方式完全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不相为谋,因此,这种不切实际的“拿来主义”势必失败。笔者认为,在当时的发展形势下,应紧紧抓住民族资本主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从而带动和实现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第二,晚清政府因其昏庸、腐败、无能注定灭亡。晚清政府想要依靠封建专制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之梦想着实为无稽之谈,该幻想没有认识到官僚体制根本无法承担近代化历史发展的使命这一事实。这与某个外国学者曾对我国晚清政府政治的评价相对应:“中国的晚清时期,他们政治统治的失败是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封建统治的存在,从根本抑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延续,这在有形之中也遏制了民族工业化的实现,如此,何谈国富民强。”

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是持续的

在学术界,学者们关于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有着诸多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具有的历史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今后的社会发展来说,辛亥革命似乎只是滞留了一个“民国”的空口号,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说,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作用显得苍白。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成就在于一战爆发之前,但其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推进也仅仅限于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在其建成不久就被袁世凯等北洋军阀所占有。还有一些学者与持以上两种观点的学者立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具有的意义深远,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进作用具有深远影响力,可延续到一战爆发期间;甚至可延续到一战结束后的几年中。

学者们各自的立场和看法都有自己的理论根据和合理性,但也正是由于论据的不同、观点的相左导致对同样事物的多种不同看法的并存。在此,笔者认为,辛亥革命对民资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可延续到抗日战争的爆发。理由如下:辛亥革命打响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第一枪,了几千年来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这是前所未有的。辛亥革命为民国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消除了顽固的政治障碍,这些都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后来被袁世凯夺走了政权,但是辛亥革命的余绪仍在。孙中山先生的“救国、建国”思想已经在民众意识中根深蒂固。

辛亥革命进一步推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时至今日,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已经不能单单使用一句政治革命的爆发来形容。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的、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社会大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清末中国的社会形态,从根本上转变了中国的社会形势、经济体制以及社会观和世界观,使中国人民摆脱了两千多年沉重的无形枷锁和束缚,带领民众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推动了许多法令废旧立新的施行,这也从根本上帮助了中国人民彻底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以及弊政陋习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掀起的对服装改良的浪潮,给广大工业商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棉纺、纺织、布匹等行业的发展在这一巨大商机面前呈现出了“柳暗花明”的喜人形势。一些商业团体也开始着手从事生产。在1911年12月,上海绪纶公所、衣业公所等10个团体为了维持国产衣帽的生产和销售,成立了中华国货维持会,以“提倡国货,发展实业,改进工艺,推广贸易”为宗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孙中山亲自写信支持中华国货维持会:“贵会对于易服问题,极力研求,思深虑远,具见关怀国计,与廑念民艰热忱,无量钦佩。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但人民屈服于专制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欲尽去其旧染之污习。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因而孙中山建议“贵会切实推求,拟定图式,详加说明,以备采择。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丁观瞻。同时,又须丝业、衣业各界力求改良,庶衣料仍不出国内产品,实有厚望焉。”1912年10月,中华民国参议院正式通过《服制法》,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这实际上是对倡导国货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大力支持。随后,国货运动迅速发展,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分支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国货活动,推动国货运动深入开展。国货运动从衣帽等相关行业迅速扩大到近代民族工业的所有领域,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的成功,中华民国的建立,服装改良思想的被认可等,从根本上提升了工商业者以往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对广大新时期的民族资本家产生了巨大的精神鼓励。在晚清腐败黑暗时期,这些所谓的资本家受尽欺辱,对孙中山先生的救助心存感激。民主制度的建立,以及他们社会政治地位的提升,使其大大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视国家、民族的发展为己任,从此下定决心以忠于国、忠于革命的实际行动回报以孙中山先生为核心的革命党。与此同时,在实业救国呼声的此起彼伏中,这些民族工商业主萌发了救国之心,他们在时代的呼声中顺应现实,以期以实业救国之思想来齐心合力,从而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的长远发展,实现民族自危自救的现实与目的。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不仅仅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在更大程度上聚拢了民心,使民众、工商业主都积极置身于民族工业崛起中,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国家走向富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