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综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1:34

药剂学综述篇1

药剂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围绕着剂型、药用辅料、药物制剂过程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知识。通常制剂学、调剂学也属于药剂学的范畴。根据药剂学的知识框架,一般将药剂学分为三个篇幅: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物理药剂学)、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和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三部分彼此独立有相互联系。很多药剂工作者通常从事某几个领域的研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药剂学的教学中,现有教学理论知识往往比较陈旧、知识更新较慢,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很难适应医药科研开发单位的用人需求,大学4年所学知识与实际脱节严重。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学生掌握最先进的药剂学发展动态,因此,有必要探讨基于科研为基础的药剂学教学新模式。笔者结合自身科研经历,浅谈基于科研为基础的药剂学教学新模式,主要包括Seminar科研教学法、综述式教学法、学术沙龙式教学法和开放实验式教学法。

一、Seminar科研教学法

在科研的过程中,往往进行定期总结汇报,定期举办Seminar。Seminar,即小型研讨会,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室的定期研究总结汇报。在国外比较流行,在国内也有许多重点院校的实验室采用。Seminar的特点是灵活、实用、高效、系统。

首先,Seminar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往往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要进行总结式汇报,汇报时间和地点较为随意。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探讨,学生也可以就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幻灯片、口述等形式呈现给组内的各成员,灵活掌握内容和讨论时间。

其次,Seminar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不需要像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固定于教室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分散在自己的实验室或研究室内,根据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实地进行教授。教师一般每周或每两周开一次Seminar,鼓励学生思考并积极提出建设性的问题,因此具有很高的效率。

最后,Seminar教学法具有系统性。由于在Seminar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进行发言及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得到碰撞,往往印象更为深刻。再结合理论教学的学习,往往会有事半功倍、思路豁然开朗的效果,更能系统性地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

二、综述式教学法

科研的训练往往离不开撰写综述(Review)论文。通过综述论文的撰写,可以广泛地搜集此领域资料,发现最新研究动态,及时找出该领域的成果及局限性,对某一领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将这种思路用于理论教学将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和反响。如在学习药剂学第三篇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中的第二节聚合物胶束时,学生往往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内,完全理解聚合物胶束诸多的知识。教师可以拟定综述题目为“聚合物胶束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的应用进展”,并要求字数在八千字以上。针对该题目,学生需要首先在教科书上全面了解聚合物胶束的定义、分类、载体材料、形成原理、形态、载药方法、释药机制、质量评价等基础知识。但这些知识不足以回答它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的应用的问题。因此,学生还要调研大量文献,搜集在抗肿瘤药物领域的聚合物胶束文献,并进行仔细阅读分析,最后分类总结,形成综述类的研究报告。教师可以将比较优秀的综述与其他学生分享,要求该综述作者进行发言,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通过搜集、分析、整理、推断等过程,综述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学术沙龙式教学法

学术沙龙是更加系统的学术讨论,研究者需要阅读该领域大量文献,并进行总结,以幻灯片的形式,向与会者进行演讲、陈述。讲述结束后,与会者可以提出质疑和挑战性的问题。在国外大学中,学术沙龙是集思广益的最佳形式,一般每人会就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学术沙龙的汇报时间也会更长。将学术沙龙的思想引入实际的理论教学中,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首先,学术沙龙是基于学术,都是对前沿知识的探索和了解。药剂学中出现了很多前沿性的知识,如药物传递系统(DDS)、靶向制剂系统、缓控释制剂系统等。这些知识更新速度快、新颖性强、内容庞杂等特点,比较抽象、晦涩难以理解。鼓励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分配一个领域的题目。组内成员集体查阅资料、进行总结。最后,全班统一集中进行学术沙龙式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各类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本着学生讲授、学生吸收、教师点评的方式,合力完成药剂学的理论学习。

四、开放实验式教学法

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或实践基础上的,可能在课堂上教学讲授十分钟的知识,而实际只需一分钟就可领悟。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如药剂器械)难以理解,而如果将学生引入实际操作中时,可能使学生更易产生兴趣,身临其境地接受知识。开放实验式教学法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情况拟定小型实验题目,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该实验,并形成实验报告。这种实验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不同于本科理论课的验证性实验内容,而是根据教师的科研经验所拟定的题目。学生通过查阅研究论文、文章,进行独立设计、操作及最后完成实验。再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有着更为切身的体验的感受,有助于理论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Seminar科研教学法、综述式教学法、学术沙龙式教学法和开放实验式教学法,都是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为药剂学的教学效果提高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尽管这些教学方法还未大规模展开,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将可能极好地补充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产生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教学变革。

参考文献:

药剂学综述篇2

1宫血康合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处方组成】党参45g,黄芪30g,白术30g,茯苓30g,当归45g,白芍45g,生地50g,熟地50g,益母草50g,香附30g,黄芩15g,川芎30g,阿胶15g,鸡血藤45g,甘草(炙)12g。

【制法】上药中阿胶另放;当归、香附、川芎、白芍、益母草加工成50目的粗粉,按渗滤提取法,用95%的乙醇渗滤提取,回收乙醇后另放备用;药渣同剩余诸药入回流锅内,温水40oC浸泡30min后加热回流煎煮;收集挥发物蒸馏液200mL备用;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800mL,加入阿胶溶化,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加入醇提液和挥发冷凝物,调整体积至1000mL,加防腐剂,装瓶即成。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液体,味甘,微苦,气香,带少量沉淀,摇之即散。

【鉴别】①取本品10mL,加乙醇沉淀,滤过,取滤液0.5mL,用纯水稀释致3mL,滴加α萘酚试剂数滴。水浴温热至清澈,然后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约1mL,二界面出现红紫色环。②取本品清液0.5mL,加茚三酮试液数滴,沸水加热2~3min,溶液显蓝紫色。③取本品50mL于分液漏斗。加乙醚50mL。振摇-静置-分取乙醚层,水浴蒸干,加乙酸乙酯0.5mL溶解,做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0.5g碾碎,加乙醚20mL振摇,浸渍8小时,滤过,滤液蒸干,加乙酸乙酯0.5mL溶解作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二溶液2~4mL,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色谱相对应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査】相对密度不应低于1.02。pH值应为4.0~6.0,其他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合剂项下有关各项规定。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主治妇女贫血,月经不调,产后出血,腹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30mL,,每日3次,

【规格】每瓶100或250mL装。

【储藏】密闭,避光,置阴凉处。

2讨论

中药制剂具有中药特点,因此,在制剂过程中必须按中药的要求和特点进行制作。

处方组成:处方须来自药典或精典经验处方;处方治疗的目的必须明确,疗效可靠,并被反复使用证明有效。组方中的每一味药都需经鉴定无误后方可入药,并根据要求进行炮炙后应用,如白术麸炒,甘草蜜炙,香附醋汁,黄芩酒炙等。

制法:制法是制剂中关键一环。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必须将多味中药的成分提取干净才不失传统疗效。根据处方中中药的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性质,使用适当的方法提取。如使用高浓度乙醇提取,乙醚提取,酯溶,水煮,蒸馏,或两种以上方法并用,犹以煎煮回流、水提醇沉综合提取最为常用。根据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煎煮时间,次数及提取的其他方法,力争提取完全,成分全面,尽量减少无效杂质介入为原则。贵重品,精品,剧烈品,毒品,易挥发品,不溶于水的药品,和易溶于水的药品,须要按其性质采用先煎、后下、包煎、溶化、磨制,水飞等另外加工,采用特殊方法加入。防腐剂的用量,加入方法,根据需要确定。还要对药剂矫臭、矫味等;集药学精湛技术于其中,这些都需要仔细考虑。

性状:是药剂的直接观感。药剂的色、香、味、形、沉淀有无是质量标准鉴定依据之一。

鉴别:本项是用各种化学的、物理的方法鉴别药剂有效成分的重要依据。依据药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特殊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现象,如显色反应,沉淀生成等。并常用薄层色谱来鉴别药物的特定化学成分的存在,定性或定量某种药物,以此鉴别药物成分。鉴别的依据:①方法依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制定。②操作步骤依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执行。③鉴定结果必须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显示方法和指标。

相对密度和pH值:按规定的上述步骤制成的制剂,调整至规定的体积;精密测定得出相对密度和pH值,是界定药剂质量标准之一;其他如澄明度、稠度,混浊度、乳浊度等均应符合《中国药典》对药剂的要求。

功能主治:须经反复运用证明有效,要求准确,并有足够的病例数来证明。申报时应有本制剂药物临床应用研究的总结报告。

适用范围:只能按照此项审批的范围执行;制定标签说明书不能超过此范围。

用法与用量:用法分为外用或内服。外用适量;内服每次计量是按原处方的要求,根据原生药的用量计算得出的,同时还要考虑药物的作用,可能发生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提出服用方法、次数、时间及注意事项以警示。

规格和储存:规格要根据便于服用和分装确定。储存必须有保证药品性质稳定的条件,不易变质,确保药品安全有效。诸如密闭、避光、置阴凉处,有的还需在冷处保存;并注明保质期。

药剂学综述篇3

一、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药剂的制备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过程,涉及很多物料、机械设备和单元操作,单纯的讲解难以使得学生对制备过程产生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深涩难懂。多媒体教学由于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可使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还可使学生减少听课中的枯燥感。多媒体课件集多媒体信息于一体,具有较强的表观能力和对人体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刺激。根据心理学研究,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远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2]。多媒体技术在药剂具体制备教学中显示了其强大的优势,它可以模拟生产过程和实验室制备过程,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对后期的实习和工作也带来很大的裨益。例如在颗粒剂制备中涉及多种粉碎、制粒和干燥操作,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使这些设备和操作过程在课堂上变得鲜活起来,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其工艺过程,直观的了解最新制备技术。同学们对各种片剂的制备工艺有了直观印之后,很快明白如何根据处方要求和药物性质选择相应的制备工艺,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讲解各类制剂时,尽量展示各类制剂及其包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介绍注射剂时,展示各种注射剂,让学生了解各种注射剂如何灌装和封口;介绍胶囊剂时,可通过视频观看胶囊如何填充及包装,使学生对其使用的仪器和操作过程一目了然。但也应注意过多使用多媒体会存在一些问题,大量知识“板块式”出现在幻灯片或投影上,往往学生还没有对其消化吸收,教师已经进入新的知识界面,这样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建议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适度运用“板书”形式教学,使知识系统全面且重点突出,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相关知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国外企业管理教学中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我国备受关注。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解析,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3]。药剂学作为综合性应用学科,可通过从各种传媒报道的案例中选择案例教学,如在讲解剂型对于药效的影响时,如果只是依照书本上的几条来讲,不但枯燥,而且学生对剂型的重要性不会有切身的体会,采用传媒报道的案例,如丁桂儿脐贴,不仅吸收快,作用迅速,而且比传统剂型更方便,使用更安全,对于儿童特别有利,因此产品一上市,就为企业赢得了上亿元的销售业绩。这样的例子既通俗易懂又紧贴实际,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知识,而且引导他们对书本知识做更深的思考与讨论,也提高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理运用双语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知识突飞猛进,只有具备国际交流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握新技术、新理论。同时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不断注入前沿的知识和理念的同时,应注意教给学生自己捕获新知识的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我们所提倡的双语教学不同于普通英语语言学的讲授,其重点不是在英语知识的语法与训练上,应注重将药剂学知识用专业英语描述给学生,使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产生英语语言学上的整体理解与感受。总之,开展药剂学双语教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其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专业人才,使得他们能更好地适应药学科研与生产工作。

四、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悬念”

“悬念”是引人入胜的常用方法,在许多文学及电视剧作品中经常会用到,其目的就是使读者很快就被讲授的容吸引,欲罢不能。在药剂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悬念”这一授课方法,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创造性,增加授课魅力,提高教学质量。若照本宣读,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教师要想办法把枯燥抽象的内容尽可能展示的生动直观。例如,在讲授“气雾剂”一章时,可首先拿出一瓶“云南白药”气雾剂,然后问学生“大家都知道,这个可以用于跌打损伤,你们可知道这是如何制备的?”学生自然会被吸引,就会想知道如何制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中,为接下来新课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利用这一授课方法,让学生自己产生好奇心,进而投入的聆听,主动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增强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药剂学实验教学是药剂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验证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和巩固药剂学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剂型的制备过程、评价方法以及药物剂型的设计方法,为今后从事药物研发培养基本技能,增强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通过删减部分验证性实验,引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课程改革,使学生掌握普通制剂如片剂、胶囊剂、乳剂等剂型的制备过程,让他们提前接触药学实际研究工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的严肃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六、注重现场教学方法

药剂学综述篇4

关键词:三维一体化;药剂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227-02

实验教学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1-3]。《药剂学》作为药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的课时比例接近1∶1,因此《药剂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好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药剂学》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有两大特点[4]:一是实验内容以经典剂型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为理论教学服务,实验内容相对陈旧;二是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缺乏独立的考核体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机械性的、被动的,从各课程学到的知识也是不连贯的,互相割裂的,或时有重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按照国家本科评估指标体系要求,课程实验中自主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时数不低于实验教学总时数的40%。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药学学科实验技能、拓宽药学实验设计思路,《药剂学》综合性、设计性和自主性实验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课题组老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对《药剂学》实验教学进行探索性改革,逐步建立起一种以基础性实验为基础,以综合性实验为铺垫,以开展设计性实验为主体的“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修订实验教学内容,编写《药剂学》“三维一体化”实验讲义

传统《药剂学》教学采取理论课程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理想。《药剂学》实验原有教学内容主要以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已不能适应“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强,进一步影响学生就业与考研深造。在该思想的指导下,课题组对《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再次修订,编写了“三维一体化”药剂学实验讲义。讲义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探索性实验。第一部分内容主要训练学生掌握药剂学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如经典剂型(液体制剂、软膏剂、片剂、注射剂等)的制备,该部分主要为验证性实验,为理论教学服务为主;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实验;选择典型药物(如:黄芩苷)开展教师示范性实验教学;使学生对药学学科科研思路及方案设计有清晰的认识和体会;第三部分为设计性实验,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团队协作完成实验,旨在提升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进一步优化实验内容,建立“三维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

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秉承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科研素质为主旨,不断优化实验内容,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转变成“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式。

1.基础性实验的整合。本实验环节占实验总课时60%,对传统验证型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增删和合并,优化实验内容,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各种常见剂型(如:片剂、液体制剂、软膏剂等)的制备工艺。

2.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示范性教学。本部分内容占实验总课时的10%,通过选择典型药物改进成为综合性实验,以“黄芩苷片的制备”实验为例,从原生植物的认识到成品的质量检查,共分为7个阶段。具体实施情况见表1。

本部分内容的开展主要围绕着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进行讲授,并通过教师示范性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对药学科研思路有清晰的认识,为设计性实验打基础。

3.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占实验总课时的30%。设计性实验由老师每次给出2~3个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包括:(1)文献查阅与综述撰写;(2)开展初步试验方案设计;(3)实验设计答辩,确定实验方案;(4)实验实施;(5)总结与讨论;(6)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在本实验环节中均要求分组组合实验团队,协作完成相关文献的查阅并撰写综述,在此基础上提交初步的实验方案设计书,学生通过ppt汇报实验方案开展实验设计答辩,经老师究其可行性方案审核后,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实验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发现问题后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解决不了主动和老师探讨解决。设计性实验的开展,使本科生较早地参与了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活动,能够了解本领域较新的研究动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今后开展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4.建立《药剂学》“三维一体化”实验考核体系。课题组在《药剂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具体实践“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夯实基础性实验、开发综合性实验设计、完善设计性实验,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性实验实施评价考核方法,以检验设计性实验的完成情况及完成水平。设计性实验效果的评价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不同[5]。验证性实验更多地关注实验结果是否和理论教学一致,而设计性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评价实验效果时更注重实验实施的过程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现将课题组制定的设计性实验实施评价考核方法介绍如下:第一部分考核内容为学生选题后,进行文献调研,撰写综述,根据学生综述撰写情况打分,本部分分值占15%。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为文献调研完成后,每个实验小组上交初步实验方案设计书,根据学生实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等情况打分,本部分分值占30%。第三部分考核内容为组织每个实验小组对实验方案设计书进行ppt汇报答辩。课题组老师听取汇报后,对其实验方案中的问题及可行性进行提问,共同优化实验设计方案,根据实施情况进行打分,本部分分值占15%。第四部分考核内容为开放实验室,每个实验小组实施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束后上交实验报告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本部分分值占40%。

三、“三维一体化”《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及创新性分析

1.教学模式多样化,重点突出设计性实验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在保留传统实验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科研选题及文献调研,开展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自我管理、实验结果分析汇报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为关键点,重点突出设计性实验的开发,旨在巩固传统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科研素质。

2.转变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简单重复验证性实验模式,转变成在授课形式向“教师主导-共同参与-学生主导”的三级阶梯模式过渡,在内容上以“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三维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创造性模式。

3.加强设计性实验过程管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设计性实验环节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分组组合成实验团队,每位团队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安朝,谭桂山,姚瑶,等.注重实践教学培养药学创新人才[J].药学教育,2005,24(4):38-40.

[2]黄小蕾.提高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中国实用医学,2009,4(12):257-258.

[3]赵永娜,李玛琳,黎华丽.构建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9-21.

药剂学综述篇5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4(a)-0133-0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雄激素水平偏高以及长期无排卵等,并累及内分泌、神经以及代谢等多系统。该病具有病程较长及复发率较高等特点,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成为妇科疾病中的难点问题[1]。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为探讨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该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期间对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47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补肾化痰祛瘀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选取该院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共47例,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为(29.6±4.1)岁;不孕病程在2~12年之间,平均为(5.6±1.4)年。配偶生殖功能均正常,均排除其他不孕因素。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该研究,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4例)。

1.2方法

预处理:在自然月经或者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予以复方醋酸环丙孕酮(醋酸环丙孕酮2mg+炔雌醇0.035mg/片,国药准字H20065479)口服,1片/d,连续用药21d。待月经或者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予以第2周期用药,连续治疗6个周期。对照组患者予以在上述基础上予以二甲双弧(0.5g/片,国药准字H20023370)进行治疗,自小剂量开始用药,并逐渐增加剂量,初始剂量为250mg,2次/d,并根据患者的2hinS、FinS水平以及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至500mg,并改为3次/d。待患者的2hinS水平降低或者恢复正常时,可逐渐减量并停药。如症状未恢复,则继续用药。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予以服用补肾化痰祛瘀中药,药用紫石英、川牛膝、天南星、苍术及菟丝子各15g,山萸肉、熟地黄、丹参、皂角刺及刘寄奴各12g,香附10g,陈皮9g,甘草6g。上述方剂1剂/d以水煎服,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月。

促排卵治疗:两组经上述治疗治疗6个月后,于经期第5天予以克罗米芬(50mg/粒,国药准字H31021107)口服,50mg/d,连续服用5d。经期第12天采用B超监测患者的排卵请路况,如果卵泡直径在12mm以上,则隔日进行B超复查;卵泡直径在18mm或以上时,予以4000~6000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以诱发排卵。嘱患者同房,监测患者的卵泡是否发育,如未见发育,酌情增加用药剂量。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1.3.1B超监测于撤退性出血后的第12天进行卵泡发育情况动态监测,并详细记录子宫内膜的形态及厚度,对于优势卵泡直径≥20mm并且逐渐消失、塌陷或者体积缩小了50%及以上,并可见直肠窝中有少量积液者,提示患者有排卵。

1.3.2妊娠判断对于排卵以后基础体温(BBt持续升高≥18d仍不降低,且经尿妊娠试验呈阳性,2周后行B超检查,如存在子宫腔内孕囊并伴有原始心管搏动,为临床妊娠。

1.3.3监测指标分别于月经前或者撤退性出血第3天,闭经患者于就诊当日清晨以及第1个促排卵周期的第3天清晨空腹抽取前臂静脉血2mL,检查LH、FSH、e2、t以及pRL水平。

1.4统计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的治疗周期以及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排卵及妊娠结果比较[n(%)]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激素水平比较

结束治疗后,两组的FSH、LH、e2、t以及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pCoS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常存在排卵障碍而引起不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睦[2]。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是目前临床调整月经以及降低雄激素的常用药物,其孕激素活性极强,可直接作用于雄激素受体而降低LH的水平,并促进雄激素代谢清除,缓解pCoS患者的高雄性激素症状[3]。二甲双胍常用于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胰岛素血症等,可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及体重[4]。将其与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应用于pCoS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睾酮及LH的降低,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对于单纯应用醋酸环丙孕酮所致胰岛素敏感性削弱以及体重增加等具有弥补作用,且对于肥胖型pCoS患者更具有优势[5]。克罗米芬是临床常用促排卵药物,对于pCoS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临床实践发现,虽然其排卵率较高,但其妊娠率较低[6]。有研究资料显示,小剂量应用雌激素能够缓解克罗米芬的抗雌激素作用,但如果长期应用极易引起oHSS等严重并发症。该研究亦显示,对照组应用克罗米芬治疗后,周期排卵率可达84.2%,但其妊娠率仅为29.2%,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中医药在不孕症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肾虚痰阻及血瘀乃本病的病机。该研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补肾化痰祛瘀中药进行该病的治疗,可起到补肾祛痰、调理冲任改善肾脏精气之功效,可有效治疗pCoS不孕。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补肾药物能够改善机体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可降低体内雌激素环境;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改善盆腔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改善子宫及卵巢血供;并可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卵泡的发育以及排卵[7]。与西药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妊娠率。

该研究结果亦显示,两组的周期排卵率虽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故认为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pCoS不孕可取得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湘岚.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下旬刊):177-178.

[2]王月喜,李正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局的关系[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200-1201.

[3]廖湘玲,陈洋,聂岚等.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药物及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352-2355.

[4]王建业,张亚杰,张素霞等.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49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1):2996-2997.

[5]翠柳.不同药物预处理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131-132.

[6]王泽青,潘丽贞.腹腔镜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8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48-149.

药剂学综述篇6

关键词: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是以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为主并相互交叉的新型学科[1]。制药工程专业经十几年发展,开办院校目前已增至二百多所[2]。《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3-5]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核心课和必修课,该课程的前身是《制药工程基础》,2013年学校重新修订了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对该课程增加补充了车间设计等相关内容,将课程的名称改为《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强化了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对该课程的相关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新内容和新要求,在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我们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

1课程设计的设置思想和教学目标

(1)设置思想《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设计在学习《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理论课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制药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能够查阅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择公式进行设计计算,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2)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先修了《机械基础》、《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制药工艺学》、《中药药剂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由《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可实现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本课程设计需要学生运用制药工程中各类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设计计算等知识,完成制药设备与车间的设计,通过该设计,学生应主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等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获得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设计及绘图的能力。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应获得初步独立从事制药工程设计的基本素质。

2课程设计的题目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第七学期,完成《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的理论课教学后进行,由于前置课程《中药药剂学》、《制药工艺学》、《化工原理》等相关专业课已经学习,学生对制药的整个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固体剂型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剂型,在药物制剂中约占70%,有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多种剂型。在车间设计类型中,我们选择了最常见的固体制剂车间设计[6-8],药物剂型选择了应用较广泛的三种类型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主药药物名称则每年结合学生在第六学期开设的《中药药剂学》的综合性实验的内容,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根据实验的要求自主开展药物的选择、剂型的确定,查阅文献来确定药物的处方、制备的方法。课程设计就以此为依据,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将实验室的小试实验转换成工业化生产,确定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固体制剂车间的设计,并将设计成果以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的形式表现出来.

3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时间是二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和两张a1号图纸的绘制。(1)设计说明书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确定的药物剂型,通过查阅文献自行确定固体制剂的生产工艺,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整个工艺流程,绘制工艺流程的示意图(框图),在示意图上标注洁净区和一般生产区的具体划分。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年产量说明生产的年工作时间、生产班制、生产方式,绘制排班表,进行相应的物料衡算;然后依据工艺流程、物料衡算的结果进行设备选型及计算,绘制设备一览表。设计车间的平面布置,要求对车间设计进行说明,包括人流物流走向、洁净区划分、人净物净措施、安全防火措施等,给出车间总面积、洁净区和一般生产区面积等参数。最后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对整个设计工作进行总结。设计说明书的撰写提纲举例:①设计任务;②设计概述;③工艺流程;④物料衡算;⑤设备选型及计算;⑥车间设计;⑦总结。(2)图纸要求学生完成两张(a1)图纸的绘制,分别完成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D图)和车间平面布置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要求标注出全部的设备、管件、阀门、管道等,车间平面布置图须注明设备名称、位号,标注各房间名称,在图中标注洁净区划分。

4课程设计的考核

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综合考虑出勤、过程表现、课程设计图纸、说明书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等环节,最终成绩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进行综合评定。设计考核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清楚)、图纸的质量(车间布置是否合理,图纸表达是否规范、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楚等)。具体评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定:(1)查阅文献(10分):在课程设计任务书中仅给出生产药物的名称、剂型和年产量,具体的生产工艺需要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进行综合比较来确定,考察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设计说明书(30分):主要考察工艺流程设计的合理性、物料衡算的准确性、设备选型及计算的合理性、车间布置设计方案的详细程度及书写语言的流畅性等。(3)图纸质量(30分):考察工艺流程绘制、车间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图样绘制与技术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图面质量及工作量符合要求。(4)答辩及过程表现(30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设计的要求,答辩时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整个设计内容、准确回答提出的问题。

5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

(1)课程设计前期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开始前进行设计动员、提前下达任务书,进行有关说明。将《生产工艺实习》课程与本课程设计相结合,带领学生参观学院和企业联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深入药厂的固体制剂车间,通过工程技术人员现场介绍指导加深学生对固体制剂车间设计的理解,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2)课程设计中期在学生设计方案基本完成后,进行中期检查,审查学生确定的工艺流程、车间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进行纠正。(3)课程设计考核答辩课程设计结束后进行答辩验收,主要检查设计说明书、图纸的质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表述的能力。对设计有误的地方,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6结语

本文以《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设计这门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课程设计的设置思想和教学目标、题目、任务要求、考核、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通过有益的尝试,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撰写规范的设计说明书,并绘制出标准的固体制剂生产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等施工图纸,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日生,张洪斌,徐红梅,等.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2(3):39-41.

[2]张珩,喻发全,张秀兰,等.制药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药学教育,2015(2):21-25.

[3]潘林梅,李存玉,朱华旭.任务驱动型教学在《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6,27(27):3883-3885.

[4]刘艳飞,刘珍宝,彭东明,等.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4,42(5):128-130.

[5]万春杰,王存文,张珩,等.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药学实践杂志,2011,29(2):158-160.

[6]韩丽娟.浅谈固体制剂车间的工艺设计[J].广东化工,2016,43(11):124-113.

[7]刘云肖.口服固体制剂车间Gmp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5(8):281-282.

药剂学综述篇7

[摘要]探讨近几年葛根素口服生物利用度剂型的研究进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葛根素口服剂型的文献报道,并进行总结概述。药物的吸收是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其吸收过程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生理因素等有密切关系。与葛根素悬浮液相比,葛根素各种口服新剂型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

[关键词]葛根素;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

[中图分类号]R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1(b)-017-02

progressesinoralbioavailabilityenhancingofpuerarin

wanGting

Collegeofpharmacy,ZhejiangChinesemedicineUniversityinZhejiangprovince,Hangzhou310053,China

[abstract]Reviewprogressesintheoralbioavailabilityofpuerarinformulationsinrecentyears.Summarizerecentliteratureaboutoralformulationsofpuerarin.Drugabsorptionisanimportantfactorinaffectingdrugbioavailability,whicharecloselyrelatedtodrug,formulation,physiologicalfactors,etc.Comparedwiththesuspension,neworalformulationsgreatlyimprovethebioavailabilityofpuerarin.

[Keywords]puerarin;oral;Bioavailability;Research

葛根素为豆科植物野葛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化学名8-β-D-葡萄糖基-7,4-二羟基-异黄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药理作用[1-6]:①对心肌缺血的作用。通过抗氧化和抗脂质过氧化性能,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起保护作用。②对心肌梗死的作用。诱导非缺血和心肌缺血区的血管生成,治疗冠状动脉疾病;还能增加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的表达,提高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改善梗死心肌的代谢。③对高胆固醇血症和视网膜的作用。促进肝脏中的胆固醇和胆汁酸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减缓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且能调节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的)基因表达,医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④抗血栓的作用。产生肠道菌群,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抗血栓形成作用。⑤降血糖作用。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下游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降血糖能力。但葛根素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为4.62mg/ml,且渗透性较差,导致口服后难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很低,据报道只有3.75%左右[7],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疗效的发挥。为解决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从增加其水溶性和脂溶性出发,对葛根素进行化学结构修饰以改善其理化性质,制成了水溶性的盐、脂溶性的磷脂复合物等,均比较成功地促进了葛根素的吸收[8]。除此之外,还采用药剂学手段,研制出具高生物利用度的新制剂,如自乳化释药系统、口服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口服脂质体等。本文将就近来国内外这些新剂型的研究作一综述。

药剂学综述篇8

【关键词】银翘散;标准汤剂;评价指标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fourkindsofYinqiaopowderpreparedbyarchaicdecoction,Japanstandarddecoction,medicalinstitutiondecoctionanddecoctioncombinedarchaicwithmoderntechnology,selectthebestmethodandprovidetheimportanttheorybasisforstandardizationofdecoctiontechnicsofdiaphoreticrecipes.methodsthemajorcontent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eredeterminedbyHpLCandusedastheevaluatingindicatoraswellastheratioofdryextraction.Resultsthemethodofarchaicdecoctiongotthehighestsyntheticscores,andthevalidatingexperimentalresultwasstable.ConclusionthepreparationmethodofarchaicdecoctioncouldbeusedasthereferencestandardforpreparationtechnologyofYinqiaopowder,inordertofurtherstandardizethepreparationofthestandarddecoctionofdiaphoreticrecipes.

Keywords:Yinqiaopowder;standarddecoction;evaluatingindicator

银翘散出自清朝吴瑭《温病条辨》,由连翘20g,金银花20g,薄荷12g,荆芥8g,牛蒡子12g,淡竹叶8g,桔梗12g,淡豆豉10g,甘草10g组成,临床多用于风热感冒的治疗。该处方药味组成较多,部分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不成熟。本试验通过测定5味主药的有效成分,即君药金银花之绿原酸、连翘之连翘苷,臣药牛蒡子中的牛蒡苷,荆芥、薄荷共有的挥发性成分胡薄荷酮的含量,并结合干膏率对4种煎煮方法(古代方剂煎煮法,日本标准汤剂煎煮法,医疗机构煎煮法,古今结合煎煮法)制备的银翘散汤剂进行综合评价,规范解表剂的煎煮操作,为汤剂煎煮流程的标准化提供示范性研究。

1仪器与试药

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惠普公司),Hp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惠普公司),双波长薄层扫描仪CS-930(日本岛津),SartoriusBp211D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aK-400a摇摆式中药粉碎机。

乙腈、甲醇为色谱纯,磷酸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绿原酸对照品(批号110753-200413)、连翘苷对照品(批号110821-200610)、胡薄荷酮对照品(批号11706-200602)、牛蒡苷对照品(批号110819-200606)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处方所用中药材均购自成都新荷花饮片公司,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张家明老师鉴定,符合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各药项下要求。

2方法与结果

2.1标准汤剂的制备

2.1.1古代方剂煎煮法《温病条辨》中对银翘散用法的记载“上杵为散……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其轻清,过煎则味厚入中焦矣”[1]可知,药材入药前需粉碎,且煎煮时间不宜过长。现代研究中,刘氏等[2]对银翘散的煎煮时间进行了研究,药理实验表明,银翘散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及延长其游泳耐力时间的效应,以沸后3min和6min为优,实际煎煮过程中亦发现银翘散在煮沸3min后即香气大出。因此,把沸后3min作为银翘散古代方剂煎煮法的煎煮时限。本试验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粉碎成最粗粉,置砂锅中,加10倍水,以大火烧开后保持沸腾3min,过滤,滤液备用。

2.1.2日本标准汤剂煎煮法在日本,称取相当于日剂量中药制剂的标准药材,粉碎,加20倍量水,煎煮30min以上,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趁热过滤,即可制得标准煎剂[3]。本试验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粉碎成最粗粉,置烧杯中,加20倍量水,煎煮,保持微沸30min以上,药液至原体积的一半,停止加热。过滤,滤液备用。

2.1.3医疗机构煎煮法参考医院煎药操作规程[4],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置砂锅中,浸泡30min,煎煮2次,第1次加7倍量水,煎煮,保持微沸15min,第2次加3倍量水,煎煮,保持微沸10min,过滤,合并滤液备用。

2.1.4古今结合煎煮方法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置砂锅中,浸泡30min,煎煮2次,分别加7、3倍量水,2次煎煮均保持微沸3min,过滤,合并滤液备用。

2.2色谱条件

2.2.1金银花色谱柱:依利特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9∶91);检测波长:327nm;柱温:25℃;流速:1mL/min;进样量:对照品10μL,样品5μL。色谱图见图1。注:a.对照品;B.样品(下同)图1绿原酸HpLC图谱

2.2.2连翘色谱柱:依利特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8∶82);检测波长:277nm;柱温:25℃;流速:1mL/min;进样量:对照品、样品均为5μL。色谱图见图2。图2连翘苷HpLC图谱

2.2.3荆芥、薄荷色谱柱:依利特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8∶62);检测波长:256nm,柱温:25℃;流速:0.8mL/min;进样量:对照品5μL,样品20μL。色谱图见图3。图3胡薄荷酮HpLC图谱

2.2.4牛蒡子色谱柱:依利特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1.1);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1mL/min;进样量:对照品5μL,样品10μL。色谱图见图4。图4牛蒡苷HpLC图谱

2.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6.78mg,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2712mg的溶液;精密称取连翘苷对照品4.89mg,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956mg的溶液;精密称取胡薄荷酮对照品2.53mg,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012mg的溶液;精密称取牛蒡苷对照品11.95g,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78mg的溶液。上述各溶液分别作为绿原酸、连翘苷、胡薄荷酮、牛蒡苷对照品溶液。

2.4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上述古代方剂煎煮法、日本标准汤剂煎煮法、医疗机构煎煮法、古今结合煎煮方法的各标准汤剂煎出液10mL,置25mL容量瓶中,绿原酸待测样品用50%甲醇定容至刻度,连翘苷、牛蒡苷、胡薄荷酮待测样品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古代方剂煎煮法、日本标准汤剂煎煮法、医疗机构煎煮法、古今结合煎煮法样品溶液。2.5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分别吸取上述4种对照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记录峰面积和进样浓度。以对照品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绿原酸进样量在0.2712~4.06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10.89X-2.84,r=0.9999;连翘苷进样量在0.0978~2.93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820.8X+9.08,r=1.0000;胡薄荷酮进样量在0.0101~0.10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65.14X-0.19,r=0.9997;牛蒡苷进样量在0.478~3.34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22.48X+0.18,r=0.9999。

2.6干膏率测定与综合评分

参照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项下规定,测定,并以绿原酸、连翘苷、胡薄荷酮、牛蒡苷、干膏率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见表1表1干膏率测定与综合评分结果注:a.所测绿原酸含量与处方中所投金银花药材量之比;B.所测连翘苷含量与处方中所投连翘药材量之比;C.所测胡薄荷酮含量与处方中所投。综合加权评分公式:w=(a/amax+B/Bmax+C/Cmax+D/Dmax)×22.5+e/emax×10。4种制备方法所取处方药量一致。

从表1可以看出,4种银翘散标准汤剂,从连翘苷、牛蒡苷、干膏率3个指标看,日本标准汤剂煎煮法优于其他3种煎煮法,但是方中挥发性成分胡薄荷酮的含量检测不出。古代煎煮法在绿原酸和胡薄荷酮2个指标上优势明显。综合评分为古代煎煮法得分最高。

荆芥、薄荷药材总量之比;D.所测牛蒡苷含量与处方中所投牛蒡子药材量之比

2.7验证试验

为进一步验证所得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以古代煎煮工艺为标准,制备3批样品,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见表2表2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工艺稳定可靠,说明可定义古代煎煮工艺为银翘散标准汤剂制备工艺。

3讨论

《温病条辨》中未明确记载银翘散的煎煮时间,只提示“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这与现代中药研究中对煎煮时间的要求一致,“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min即可”[5]。汤剂的煎煮时间一般根据所加溶媒量和煎取量来控制,多数汤剂皆以煎煮至所加溶媒量的1/2~1/3左右为度,部分方剂还根据方中某些药物的煎煮程度来掌握煎药时间[6]。根据此传统经验操作难以实现中药煎煮的规范化。参考刘氏等[2]实验,并结合实际煎煮体验,认为银翘散煎煮时间不宜过长。

日本标准汤剂煎法在连翘苷、牛蒡苷、干膏率3个指标上优势明显,但是方中挥发性成分胡薄荷酮的含量检测不出,说明该方法提取过程中将挥发性成分损失殆尽,荆芥、薄荷两味臣药的作用被大大减弱。古代方剂煎煮方法在保证君药金银花、连翘有效成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挥发性成分胡薄荷酮,更符合中医“君臣佐使”的用药原则。

张氏等[7]采用HpLC法测定保和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样品的前处理较烦琐,需过氧化铝柱。本研究的样品处理简单,不影响连翘苷分离效果的同时,也避免了前处理过程所带来的操作误差。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的含量测定方法最初均采用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色谱条件,但所测峰和杂质峰重合严重,分离效果差。经过试验摸索,确定为当前的测定方法,所测峰与其他峰有良好的分离,保留时间适当。经方法学考察,均达到要求。

药剂学综述篇9

清营汤是中医治疗温病的著名方剂之一,有关文献对其功能持有不同认识,众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似有通过探讨以臻一致的必要,爰将一己粗浅之见述之于下,以为抛砖引玉之举。

清营汤方源及其制方原意

清营汤方出吴鞠通《温病条辨》,书中提及此方凡三见,《卷一·上焦篇》载:“十五、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1]同篇又有“三十、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1]又在《卷二·中焦篇》载述:“二十、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1]综上所述,清营汤主治病症,吴氏再三强调“热在营中”、“邪在血分”、“舌绛而干”、“烦渴,舌赤”、“舌黄燥,肉色绛”,加以吴氏名之为“清营汤”,足见制方者初衷乃为用治温病邪热蕴于营血病症,然则后世学者基于方中组成各药既有清除营血邪热之品,复寓清除气分邪热之物,以至对《温病条辨》原意并未予以认同。

有关文献对清营汤功能的不同认识

虽然吴氏创制清营汤原意未被后人接受,但其方药组成对于温病邪热已然入营、气分邪热尚未尽除之际,仍有临床实用价值,故有关中医方剂、治法等专著均予录载,以至流传颇广,而且对其功能亦进行补充,只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遂使所说功能并不一致,为了能较为全面地了解有关文献的不同认识,仅据手头资料略予归纳,引录如下。

1、认为清营汤功能为“透热转气”的有以下5书:

①《中医方剂学讲义》说:“温邪乍入营分……犹可透营泄热,仍转气分而解,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本方立意即在于此。”[2]

②上海中医学院编《方剂学》说:“邪热乍入营分……犹可透营泄热,仍转气分而解,本方就是根据‘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意思所制定的。”[3]

③《中医方剂临床手册》说:“综合诸药……使乍入营分之邪热,可以透出气分而解。”[4]

④《医方发挥》说:“本方是治疗邪初入营的代表方……热邪初入营分,是由气分而来,此时……气分症状尚未全解,营分症状即已出现……其治法是使营分之邪仍转至气分而解,即叶天士所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法。”[1]

⑤《古今中医治法精要》在“透热转气法”概念中说:“温热之邪初入营分,气分症状尚未全解,营分症状即已出现……可采用……综合治法,以截止温邪深入,使邪由里达外,由营分转出气分而解……清营汤作为本治法代表方剂。”[5]

2、认为清营汤功能“透热转气”,体现了“气营两清”治法,以及认为清营汤可达到“气营两清”目的,“亦即”或“并有”“透热转气”意思的有以下4书:

①广州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说:“本方是清营透气的代表方……温邪初入营分,根据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提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理论……使热邪转出气分而解,体现了本方气营两清之法。”[6]

②陈伟等主编《方剂学》,所说与上书雷同。[7]

③广东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说:“本方治症是温热之邪由气分转入营分……宜在清营解毒之中,配以清气分之药,达到气营两清的目的,亦即《外感温热篇》所说‘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意思。”[8]

④《中医治法与方剂》说:“本方犀角清营凉血,……银花、连翘、竹叶以清气分热见长,配入方中,不仅协同奏清热解毒功效,并有‘透热转气’的意思,使营热因开达作用转出气分而解。”[9]

综上所述,可见主张清营汤功能“透热转气”者,9书均皆涉及,而认为功能“气营两清”者仅有4见,即此4见亦尚未摆脱“透热转气”之说,只占小部分,似应认同“透热转气”为是。然则学术问题并非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准则,尚需根据正确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实践予以衡量,何况其中尚有某些概念有待澄清,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因而还不足以作为定论。

“透热转气”与“气营两清”功能机制不容混淆

上述中医方剂及治法专著,或认为“透热转气”体现了“气营两清”,或认为“气营两清”亦即“透热转气”的意思,将两个不同功效全然或几乎视为相同作用,如此混淆概念的论述不够妥当,因为对于“透热转气”,《医方发挥》解释非常清楚:“其治法是使营分之邪仍转至气分而解。”[1]《中医方剂学讲义》亦明确指出:“温邪乍入营分……但犹可透营泄热,仍转气分而解。”[2]而“气营两清”则是双管齐下,直接同时将气分、营分邪热一并清除,并不通过宣透作用将入营邪热使之再回到气分,怎能说“透热转气,体现了气营两清”或“气营两清,亦即透热转气”呢?这些混淆概念、不合情理之说,需要力予纠正。

对清营汤功能“透热转气”的不解之处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说,仅举犀角、玄参、羚羊角三药为例[5];吴鞠通《温病条辨》创制清营汤仅历述主治病症,并未说明即是禀叶氏“透热转气”治法所制,可见二者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各自表述。自从1964年南京中医学院所撰《中医方剂学讲义》将两者撮合,认为清营汤立意即在叶天士所说“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于是一唱众和,广为流传,诸凡方剂教材、中医治法专著无不采纳,认为清营汤具有“透热转气”功能,甚至推许为“透热转气”的代表方,形成医家、学者之共识,惟是其中存有不合情理之处,不能令人无惑,由于迄今尚未见有详予说明可释疑团者,爰将一己不明之处述之如下。

1、清营汤中犀角、生地、丹参均无宣透作用,何以能将入营邪热透出气分?既然认为清营汤能将入营邪热透出气分,则必须具有能入营血,并兼有宣透作用的药物,才能在药性到达营分以后,发挥宣透功能,达到将邪热向气分透出的目的,此乃极为浅显之理,毋庸详析者,然而清营汤中虽有犀角、生地、丹参等能入营血之品,却无一具有宣透之性,试问怎能将入营邪热透出气分?此不能无惑者,一也。

2、清营汤方用金银花、连翘均为气分之药,怎能将入营邪热透出气分?基于上说,如欲将入营邪热透出气分,必须具备能入营血、且有透发作用的双重功能。金银花、连翘二药均为气分之药,除了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指出连翘“凡在气分之郁热,皆能已之。”[10]《中医方剂学讲义》还进一步认为:“身热烦渴,是气分犹有温邪……故用……银花、连翘……清泄气分之邪。”[2]《中医治法与方剂》亦说:“银花、连翘、竹叶以清气分热见长。”[9]谓其能将入营邪热透出气分,怎能令人信服?此不能无惑者,二也。

3、据雷载权《中药学》称:金银花“本品有透营转气之功”[11],陈家英《古今中医治法精要》说:“银花、连翘等宣透疏导……使邪由里达外,由营分转出气分而解。”[5]《中医治法与方剂》说:“银花、连翘、竹叶……并有‘透热转气’的意思,使营热因开达作用转出气分而解。”[9]《医方发挥》说:黄连、竹叶心、金银花、连翘“四药合用并能‘透营转气’,使邪热转出气分而解。”[1]此外,广东中医学院主编的《方剂学》[8]、陈伟主编的《方剂学》也说:“黄连、竹叶心、连翘、银花……并透热于外,使邪热转出气分而解。”[7]与《医方发挥》持相同认识。对于以上诸多看法不知究以何者为是,抑或功能并无差别?果真上述诸药均能“透热转气”,是否还要加用犀角、生地黄等药进行治疗?如果不必加用,还能称为清营汤否?如果仍需加用,岂非浪费药材、增加病家负担?此不能无惑者,三也。

4、清营汤是为治疗温邪已入营分、气分邪热尚未全解所制,此时将入营邪热透出仍至气分,岂非促使气分热势愈威,怎能反会“而解”呢?广东中医学院《方剂学》说:清营汤是治疗“温热之邪由气分转入营分……而气分之邪尚未尽解者”[8]之剂,《医方发挥》也说:“本方是治疗邪初入营的代表方……气分症状尚未全解,营分症状即已出现”[1]的病症。两见相同,都突出气分邪热尚未尽解,因此如果服用清营汤确能将营分热邪透出、仍转至气分,可想而知必然会导致气分热势益炽,怎么反会有如《医方发挥》与陈伟等主编《方剂学》等书所说的使“邪热转出气分而解”[1,7]呢?此不能无惑者,四也。

以上四惑,皆在阅读诸家文献论述清营汤功能后而萌发,感到或有违情理,难以自圆其说,或不符推理,自相矛盾。追其源流当是既崇信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说,又将清营汤奉之为“透热转气”治法之代表方使然,不仅令人读后难免疑团丛生、不能理解,抑且由于人云亦云,广为流传,误导后学,诚非治学者应有之严谨态度。鉴于迄今尚未见质疑者,笔者愚钝不敏,敢以同道浙江上虞柴中元先生所说“应为后学指迷、无为贤者讳失”[12]为铭,历举不解之处如上,尚祈高明者赐予开导,以启茅塞。

清营汤功能似以“气营两清”为宜

称清营汤功能“透热转气”,显违情理已见上述,吴鞠通命名“清营”未及清气,疏于全面亦非允当,唯有关文献认为“气营两清”,则切中肯綮,符合实际,深以为然,理由有三,述之于下。

1、从所治疗病症来看,既然气分邪热尚未尽解,而入营邪热已现,理应“气营两清”、双管齐下始为恰当,如下述文献皆有述及。

①《温病条辨》引用汪延珍所说:“此条以舌绛为主,绛而中心黄苔,宜气血两清。”[1]

②广东中医学院《方剂学》说:“本方治症是温热之邪由气分传入营分……气分之邪尚未尽解……治法上宜在清营解毒之中,配以清气分之药,达到气营两清目的。”[8]

③傅衍魁等《医方发挥》说:“温热之邪由气入营,热伤营阴,而气分热邪尚未尽离……故治法上应将清营解毒和清气泄热之品互相配伍。”[1]

以上三说,均从所治病症的病因、病机角度阐明采用气营两清治法的必要性。

2、从方中组成药物来看,既有清泄气分邪热之品,复寓清营凉血之物,可奏“气营两清”之功。

①《中医方剂学讲义》说:“方中犀角、地黄、丹参清营分之热……身热烦渴是气分犹有温邪,故用竹叶(原方为竹叶心)、黄连、银花、连翘……清泄气分之邪。”[2]

②成都中医学院《中医治法与方剂》说:“本方犀角清营凉血……银花、连翘、竹叶(原方为竹叶心)以清气分热见长。”[9]

③《医方发挥》说:“犀角咸寒,入营入血……既能清除营分热毒,又能凉血散瘀,为方中主药……佐以黄连泻火解毒,竹叶心……专清心气……是以清气分之热。”[1]

以上三说,均从分析方中药物性效,阐明本方将清气药与凉营药合于一方,为证实本方确具“气营两清”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3、从临床具体应用可根据气、营双方的热势强弱进行加减变化来看,也反映了本方既具清气、又能清营的双重作用。

①《医方发挥》说:“若气分热盛而营分热轻,宜重用金银花、连翘、竹叶心等清热解毒之药,相对减少犀角、生地黄、玄参的用量。”[1]

②《中华本草(精选本)》在连翘条中说:“热邪入里,初涉营分而致……斑疹隐隐……可与水牛角、生地、金银花等配伍,以清营透热。”[10]

以上二说,前者指出若气分热重可重用银花、连翘、竹叶心等清气药;后者虽未明言营分热盛,但从“斑疹隐隐”四字推敲,可以认为营分热势较为炽盛,因而需与犀角、生地黄等配伍应用;足见从临床具体应用亦可了解本方具有“气营两清”功能。

综合上述三个理由,认为清营汤是“气营两清”之方,理法相符、药症相当,既具说服力,又有可信度,在教学上可使学生易于理解,在临床上具有指导意义,建议今后对其功能采用此说,舍弃纠缠不清、存有争议之“透热转气”说,未稔能否获得首肯?

【参考文献】

1傅衍魁,等主编.医方发挥[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4:193~195.

2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医方剂学讲义(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89~90.

3上海中医学院编.方剂学(上海市大学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8.

4上海中医学院中药系方剂学中药学教研组编.中医方剂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33.

5陈家英主编.古今中医治法精要[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7:171.

6广州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全国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中医中药专业用)[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59.

7陈伟,等主编.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丛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0:113~114.

8广东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中医学院试用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9.

9成都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中医治法与方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263~264.

10《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55,1458.

药剂学综述篇10

模拟药房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实验室的新型实验室,是模拟实践、实训的教学场所。为了达到模拟效果,模拟药房在设计上要求与现实药房尽可能相同。我校模拟药房参照原附属医院门诊药房规模进行建设,分西药房和中药房。西药房设药品陈列区、处方调剂区和发药区3个区域,药品按品种、规格、剂型和用途分类摆放整齐,设有儿童用药、外用药、注射用药专柜。模拟药房内陈列的药品大部分是药品实物,少部分是药品空盒及其说明书。为了教学需要,模拟药房设有教学区,并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模拟药房的应用

2.1模拟药房在专业知识教学中的应用专业知识是药士资格考试的一个重要模块,其主要内容是药理学知识。药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药剂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根本目标首先是帮助学生获得合理用药和用药指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过渡到临床应用,前者是“理”,后者是“用”,先“理”后“用”,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和总结,实践进一步验证理论,而模拟药房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景教学模式。

这一模块的实践教学形式是:从医院门诊药房挑选30张常见病例处方,让学生在模拟药房找出相关药品,并结合医师处方进行分析讨论。例如:患者赵某,男性,65岁,高血压。先让学生在模拟药房中找到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包括:(1)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2)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3)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4)利尿药:氢氯噻嗪、引达帕胺等。后将医师处方展示,该病例处方正文为“Rp: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20片Sig.50mgbid;硝苯地平10mg×100片Sig.10mgbid;阿司匹林肠溶片50mg×100片Sig.100mgqd”。再结合处方分析讨论:(1)为何硝苯地平与美托洛尔合用?(2)联合应用阿司匹林的意义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点评。通过上述“找药处方展示分析讨论点评”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用药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巩固了书本知识,而且体会到了药理学的实用性,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2.2模拟药房在相关专业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相关专业知识是药士资格考试的另一个模块,其内容包括药剂学和药事管理学知识。药剂学是中等卫生学校药剂专业最主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它包括制剂学和调剂学两部分内容,调剂学部分可以在模拟药房中实践。药事管理学是药学职业教育的必修课程,是药学从业人员的必考内容,它主要介绍我国对药学事业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性。

这一模块中的实践教学形式是:设计一张表格,表格项目包括:药名(通用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要求学生在模拟药房中找到20个不同剂型的药品逐一填写。在看药填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以下知识:(1)直观地看到不同剂型的外观,如:固体制剂有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栓剂等;液体制剂有合剂、溶液剂、糖浆剂、注射剂、洗剂、搽剂等;半固体制剂有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等;气体制剂有气雾剂、喷雾剂等。(2)熟悉同一药物有不同的商品名,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商品名有伲福达、圣通平;同一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维生素C有片剂和注射剂;同一药物、同一剂型有不同的规格,如地塞米松注射剂有2mg和5mg的规格。(3)通过批准文号可以区分药品与保健品、中成药与化学药品。(4)通过药品外包装的特殊标识,可以识别特殊管理药品及甲类、乙类非处方药。

2.3模拟药房在专业实践能力教学中的应用专业实践能力是药士资格考试的最后一个模块,其内容主要是医院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医院药学实践可以通过在模拟药房中模拟处方调配的实训来达到实践效果,我们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从医院门诊药房挑选50张常见病例处方,在模拟药房中开展处方调配训练和比赛。为此,学校制订出统一的评分标准和奖励方法,每班选派6~8名选手参赛,设个人一、二、三等奖,优胜班级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奖励名额约为参赛人数的20%,同时选出优秀者参加市里的比赛。

比赛流程包括:审方调配包装或贴、写标签核查发药指导用药。学生结合理论知识,通过模拟药房实践,可以熟悉药品调剂过程及处方审核要求,掌握处方中常用外文术语。同时学习调剂室工作制度,如:处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差错登记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处方调配比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