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十篇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十篇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1:34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1

一、网络维护及建设

1、城域网维护建设

1)、在分公司的正确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运维部全体人员的勤奋工作。城域网维护截止11月份,运维部共处理用户故障非电子派单电话报修518次,电子派单3687次,安装用户1869户,搬迁用户288户,平移用户147户,开通副机用户152户,提高了网络覆盖质量,更有力的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2)新区网络新建工程立项7项,实施7项等几个光节点网络覆盖面积,促进了业务发展和业务收入的增加。

3)、完成城域网建成管道建成4.98千米及配套设施建设。

4)、运维部必须及时认真上报当月的《网络维护月报表》、《安全隐患月报表》、《电子派单周、月报表》、《新装用户月报表》的工作。

2、网络优化建设

运维部在分公司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实时对城区网优不彻底区域地点进行不间断的网优及线路改造工作。

3、乡镇网络建设

1)、根据省、地公司和县分公司安排,在分公司领导亲自带领下,年初对全县所辖区乡镇网络进行了数字电视整转前的规划与设计。

2)、20XX年对全县所辖区20个乡镇中16个乡镇的网络进行优化改造及1个乡镇网络的新建工作。

3)、县乡联网乡镇有线电视用户整转平移3540户,乡镇有线新装电视用户1629户。全县乡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数5169户。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运维部承担分公司工程建设的主要队伍,面对工程建设、网络安全干线安全重要任务,要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无论是组织工作,还是技术工作都存在较多的难题。为此,分公司把开展技术培训作为一项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的重要措施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但多次派员工参加省、地公司举行培训学习,经常利用部门开会时间组织运维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还和邻近兄弟公司进行面对面经验和技术的交流,提高了维护人员的技能。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1、目前运维部整体须加强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2、特别注重安全生产搞好网络干线巡检工作。

3、运维部目前极其缺乏新技术、新业务的尖端人才,针对下一步的数字双向网络、数据等新业务,加强能承担新的维护任务技术的培训及业务学习。

4、加强运维文档的管理,提高维护质量。做好每月必须及时认真上报的各类报表。

5、随着城区网络的进一步扩大,交通工具的问题不多地制约着运维部的快速反应机制。

四、20**年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网络维护质量管理和科技维护水平,提高网络运行质量。

2、继续抓好、抓实省一二干线巡查工作。

3、积极配合做好城域网、本地传输网、城区管道及乡镇网络建设服务等工作的准备开工建设及其他工作任务。

4、按计划搞好网络新建、小区新建的立项及建设和竣工及验收工作。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2

一、乡财市管改革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状况

我市在未实施乡财市管改革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在管理和业务上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不细化。在对乡镇的财务检查中发现,多数乡镇编制的预算不细化,表现在公务费只反映在政府办,其他部门只有工资等人员性开支,没有编制公务费,而实际上有些经费应反映在具体的部门中,比如计划生育经费。

2、收入管理不规范。一些乡镇收入不及时入账,收入反映不真实、不准确的现象比较严重,少数乡镇甚至有坐收坐支行为,“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未全面落到实处。

3、支出管理不规范。部分乡镇不按预算执行,使得乡镇政府的财政预算流于形式;对超预算的开支没有严格规范的审批程序,由主要领导说了算。支出的重点放在保证领导的接待费、小车费和“政绩工程”等,而在机关正常运转经费、干部公务报销等支出方面却无资金保障。部分乡镇由于支出上没有对照预算项目严格执行,导致了隐性超支情况的存在。

4、乡镇银行账户管理不完善。多数乡镇在账户撤销问题上,不是很积极,或者说根本没有考虑过账户撤销问题。有些乡镇直今仍存在农业税账户、三提五统时的自筹资金账户、预算外收入账户以及一些应该撤销的临时账户。

5、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如未按规定进行账簿登记;暂存款有总账而无明细科目;银行存款支付错记现金,造成现金、银行存款余额不符;使用会计科目不正确,与原始凭证不相一致;有白条支付现象;行政事业往来款长年挂账,未及时清理。

二、乡财市管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我市乡财市管改革坚持六个基本原则,即: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乡镇既得利益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债权债务主体不变、独立核算主体不变。

1、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乡镇人民政府在市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及预算调整方案,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组织本级预算执行。

2、乡镇既得利益不变原则。乡镇按财政体制算账,乡镇结余归乡镇使用,乡镇的各种既得利益不变。

3、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原则。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归乡镇。除政策性规定的项目外,市财政不集中、不挤占、不平调乡镇资金。

4、财务审批权不变原则。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审批。

5、债权债务主体不变原则。乡镇原有债权由乡镇享有,债务由乡镇负担。

6、独立核算主体不变原则。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财务核算,乡镇对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承担法律责任。

我市乡财市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网络管理”的管理方式。

1、预算共编。乡镇根据当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编制本级财政综合预算草案,经市财政局审核后,提交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市财政局备案。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乡镇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需报市财政局审核,审核后的预算调整方案报乡镇人大审议批准,报市财政局备案。

2、账户统设。乡镇原在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账户一律撤销,由乡镇财政所统一分类开设乡镇财政账户,即“结算专户”、“专项资金专户”、“收入专户”、“零余额账户”和“村级资金账户”。

3、集中收付。,乡镇预算内外所有收入,通过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入专户”进行核算,由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直接缴入市国库或市财政专户,乡镇不得挪用和挤占预算内外收入。市财政拨入的待结算资金、以及从市级各单位各部门拨入的往来资金、专项资金,必须分别纳入乡镇财政总预算“结算专户”和“专项资金专户”进行核算;对工资、运转经费、其他一般性支出和专项资金支出由乡镇按照审批的用款计划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凭证,并经市财政局批准后将资金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给用款单位或个人;村级资金实行“村财乡管村用”。

4、采购统办。乡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劳务的行为,必须在预算范围内,编制采购计划,经市财政审批后,实施政府采购。

5、票据统管。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罚没收据等各种票据,其管理权全部由市级财政管理,实行票款同行、以票核收,不得坐收坐支,严禁转移、隐匿各项收入。

6、网络管理。乡镇财政所与市财政局联网,财政支出实行网上申请、审核、支付和查询,财政局从网络管理平台监管乡镇财政收支,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我市乡财市管改革取得的成效

1、强化了预算管理。通过网络平台,乡镇的每一笔支出,都必须要有额度、指标,因此乡镇用款必须考虑预算,必须要有财力,从而改变了原来预算流于形式的状况,强化了预算管理。

2、收入管理得到规范。专门开设“收入专户”,该户只收不支,直接解缴到市国库或市财政专户,规范了管理。

3、支出管理得到加强。乡镇支出通过网络平台,采取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方式,由原人工控制支出预算转变为网上控制支出预算,由原来乡镇支出的随意性转变为支出的严格性,强化了支出管理。

4、加大了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网络实施后,严格预算,严格乡镇支出顺序,按照先保工资、重点支出、政府正常运转支出,再专项支出的原则进行资金拨款。对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经费、专项支出原则上采用直接支付方式,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实行一卡通方式,保障了资金及时到位。

5、规范了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于专项资金,专门设置了“专项资金专户”进行管理,并专项资金管理要求,严格拨付程序,保证了资金及时到位,防止了挤占挪用行为的发生,真正发挥其使用效益。

6、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通过专题培训和平时交流,乡镇、街道办事处财政所的会计业务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有明显提高。

7、统一规范了银行账户。通过出台制度,清理整顿,取消了乡镇、街道办事处未按要求开设的银行账户,对账户用途作了适当调整,统一规定乡镇、街道办事处只能由财政所开设账户,其余部门不允许开设账户。财政所只能开设“结算专户”、“收入专户”、“专项资金专户”、“村级资金账户”、“零余额账户”等五类账户。

8、抑制了乡镇债务的增长。通过建立偿债机制,加大对乡镇偿债奖励力度,抑制了乡镇债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乡镇清债偿债的积极性。

四、我市乡财市管改革存在的问题

1、乡镇财政所工作职能问题。乡财市管改革后,乡镇的每一笔支出都要经乡镇总会计、财政所长、会计、出纳、市财政局审核会计审核后,方能支出,这就要求乡镇财政所实行坐班制。而目前的情况是,多数财政所人员要完成乡镇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等任务,要深入到村组工作,有些财政所长还兼村工作组长,使其个别人员无法及时报到账。

2、乡镇历史债务化解很难。化解乡镇债务的根本办法必须依靠乡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和上级给予转移支付才能实现。由于乡镇领导认为,“乡财市管”后,债务就由市级来管理,从而疏忽了财源建设工作,这使乡镇债务从根本上得到化解变得困难。

3、乡镇财政人员总体业务水平不高。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财政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电脑技能和网络技能,但近年来乡镇财政所基本没有安排新工作人员,很多还是原财政所人员,缺乏电脑操作技能,很难适应财政改革的新要求。

4、硬件设施不完善。个别乡镇没有信用社,影响资金清算。目前,后山乡、沙滩乡、龙井乡还没有信用社,影响了资金清算。有的信用社还没有建立乡财市管网络。本应由信用社完成的资金清算等工作都转由财政所办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运行和资金安全。

5、乡镇划拨资金仍存在一定在途时间。目前乡镇划拨资金主要有两种主要渠道,一是从市国库拨款,一是从市其他单位拨款,从拨款到资金到账仍需要几天或十来天在途时间,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对策建议

1、解决乡镇财政所工作职能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对乡镇财政所人员实行坐班制管理,原则上涉及乡财市管岗位人员不再安排其他工作任务,切实做好资金管理和资金支付工作,保障乡镇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

2、解决乡镇历史债务化解问题。建议进行一次全面的债务清理,将清理出的债务进行分类,彻底扎清债权债务账,建立近几年度偿债计划。同时针对目前乡镇的承受能力,将一些债务转移给市级,由市级财政承担,乡镇只承担部分债务,让乡镇真正提高偿债积极性。比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就可由市级承担。

3、加强培训,提高乡镇财政人员业务水平。要组织乡镇财政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聘请专业老师从电脑知识、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财经法规、乡财市管操作业务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培训。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城乡供水管网城乡供水一体化

水是人类生存的源泉,水资源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地区人们的生命健康。况且乡镇医疗水平较为落后,一旦感染重大疾病就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近年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地表程度,地下水也难以逃过污染大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所以为提高乡镇用水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供水管道网络的建设和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机制已经迫在眉睫。完善城市和乡镇之间的一体化供水工程建立,促进供水管道网络增加的速率和质量,改良传统直接用地下水作为水源的供水方式,加快城市向乡镇的供水延伸一体化进程,处理好农村居民的用水质量需求,是能够为广大民众谋取福利和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有效对策,也是统筹规划城乡共同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

1.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意义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具体是要利用城市之间的供水系统网络向乡镇供水系统延伸,实现城市乡村供水质量和网络的同步。最近几年,我国积极进行乡镇人民的饮用水改造工程,扩大村里的水厂容积,把城市网络的供水延伸到乡镇的每家每户,提高乡镇中家用自来水的普及面积。

工业的快速发展让我国大部分的水源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更加推进了排污入水违法企业的增加和居民用水逐渐困难。有一些村镇的地下水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污染痕迹,散发的异味,甚至是水生植物动物的大规模死亡爆发现象。工厂普遍建设在城市的边缘或者是在乡镇里,生产加工期间产生的工业废水给人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但是由于工厂和管理部门的利益相挂钩出现了大量违法乱纪现象,这样的情况给水资源防护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压力,甚至是在枯水季节时期沦落到了只能去邻村买水的窘迫现象。目前的供水系统弊端早已凸现出来,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工程需求也日趋迫切。供水工程的完善不仅能够有效消除当地供水质量安全隐患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近年来的工厂泛滥,工业污水压入地下水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可见我国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和实施上还有很大缺口,政府的手段不够狠厉就会让奸诈的企业赚取不义之财,使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农村生活中一般从河道或者是深井中取水,然而不论是工业排水还是生活排水都会直接流入这些渠道之中,有地方上的一些水厂的水处理设施简陋陈旧,供水的水质根本得不到保障还需要居民每年缴纳净水手续费,严重影响着当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水平。

2.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对策

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建设是完善作为乡镇居民生活正最基础的饮水设施也是政府部门为人们健康生命权负责任的集中表现。饮水工程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相关联,强调十一五城乡引水工程建设的理念和管理机制,为进一步理清城乡改造供水工程步骤和改革思路以及提高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有着深远的意义。

2.1科学引导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

政府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处理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问题,建立出一套健全科学的城乡供水同质网络方案,让具有带头作用的政府行政部门先行其责,使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做到理念制定和行动落实。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管理里小组的部门设立组成结构应该做到面面俱到,包括政府管理部门、财政管理部门、水利整治部门等等,选举负责人来管理和监督整个供水工程的实施建设,安排相关技术人到现场进行彻底的工程勘测和现场调研,从工程设计审计的初期就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可应到社会各界参与讨论结论不明的解决方案,争取在群众给出的方案中选出最适宜的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建设改革方案,并在工程建设时期积极排除万难贯彻理念,确保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影响是一般企业和行政部门没有办法匹敌的,只有政府把整件事揽在身上、放在心上、挂在嘴上、落到实际和重点扶持才能让让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将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这一优化老百姓饮水安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民生过程贯彻到底。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管虽然是公益性质的工程,但也是城乡日常生活中的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加强各级政府的关注意识,保障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管工程的准确定位,从资金上资源上保证投入的充足和管理。管理机制和财政体系的支持和纳入可以让乡镇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也可以更好的做好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管的工程统筹规划。

饮用水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口感问题,没有哪种合格饮用水会有又苦又咸的口感,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供水水质中个氯氟严重超标。但是如果引用水质一直不发生改变过量摄入氟就会引发中毒现象,影响人体包括牙齿、骨骼和其他软组织的损伤和病变,甚至是动脉硬化、瘫痪的严重疾病,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还会拖垮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所以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建立不仅是势在必行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更应该制定好轻重缓急的引导方案,规划好因地制宜的供水政策,通过水质合格的省份和地区大规模集中供水网络的建设和联网,让网状供水分布和布局遵循统一分配、按需支持的原则向乡镇地方供应饮用水,提高区域性枯水期防范能力和抗旱能力。由政府作为科学引导的主体,做到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供水工程区域集中、统筹规划、坚决执行,为城乡供水一体化贡献力量。

2.2创新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管理

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在组织上和计划上的任务都非常繁重,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具有计划安排、监督审查、考核验收等方面的促进管理体系完善的能力。实现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工程的管理体系机制建设,同时需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管理和统一盈亏的管理运营机制。只有把上下级的利益和权利捆绑在一起才能保证城乡实现饮水资源质量共享、水管网络互联互助,工程资金共同取用等供水系统一体化的管理理念。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也是可以快速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过程中的基本规划、筹集投资、监督管理等工程建设进程。确保城市和乡镇供水网络的连接和同质是为了实现城乡互帮互助的具体体现,也是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

从工程的源头抓起,就要从管理体制抓起,理顺工程的勘测、设计、实施等各个方面的监督管理人员需要排出的关键问题和关注的重点环节,合理增加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从工程执行人员自身的管理和综合素质思想培养做起,把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彻底融合到勘测初期和工程设计中去,让饮水网络的稳定和饮水质量的提高在管理体系的监督下贯彻落实。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的建设不仅是要在国际上和资源共享的理念接轨,更要让自家百姓从心里得到好处。安全饮用水工程不是用来喊口号争政绩的,不能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工程都是渣滓。只有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的饮用水,把供水工程的建设实施放到议事进程的必行项目中,做到监督监测两手抓,才能保障供水安全和水质达标。资金的部分可以采用多种渠道筹备,政府的投入支持是必须争取的,其次是当地先进企业和银行的资金投入,还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建立专款专项基金的形式,让社会各界的环保人士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2.3落实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惠民政策

政府部门的科学引导下资金方面可以得到充足的筹集,为老百姓做事的实惠就体现出来了。坚决不从老百姓那里拿出一毛一厘才是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工程公益性质的突出体现,给人民群众在经济上减轻负担,生活上创造便利的生存

条件,才是政府优异功绩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倡导初衷。供水企业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创新为民办事的方法,在基本的供水改善服务中开辟出重点部分并做到跟踪服务,给有困难的人民群众开设绿色服务通道。城镇供水是我国城市乡镇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实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是体现政府和供水企业能让群众放心满意的工作宗旨。供水企业应该采取走访服务相结合的解决问题工作方法,为乡镇居民解决用水难点问题。倾听人民群众在水质、水压、供水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普及科学用水问题达成共识,为做好大用户的供水服务和供水保障奠定基础,营造了人民和政府及供水企业之间的融洽关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乡镇上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存都造成了难以平复的影响。而面对这样的问题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引导是实现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工程的先行步骤,供水工程既是公益工程又是民生工程,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水平,同时也影响着供水企业的未来效益和规模拓展,因此推进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需要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提高供水工程管理机制的落实程度也是一大重点,在工程实施的各个步骤上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做到对规避和处理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供水工程可以顺利建成。只有从政策上做到为民请命,在过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从理念上牢记社会主义的核心,才能得到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让城乡供水管网和一体化这项为全人类生命负责的任务贯彻到底。

参考文献:

[1]徐子春.加快城乡供水管网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J].管理观察,2013,19:118-119.

[2]吴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03:132.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4

各位领导:

根据《xxx关于xxxx年深化农村税费xx工作的通知》(x发[xxxx]xx号文件)、《xxx办公x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x办发[xxxx]xx号文件)、xx省农村税费改革办《关于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开展“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的意见》和省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局《关于实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省、市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在全省“对经济欠发达、自身财力无法满足需要的乡镇,可以实施县管乡用的统收统支体制,采取‘乡财县管乡用’的方式”。现全省已有xx个县市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省财政厅在xx市xx县试点很成功,并要求2006年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全面推行。我县属于推行“乡财县管乡用”之列,现将我县实施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重大意义。

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是解决乡镇“人员太多、收入太少、债务太重(目前乡镇债务xxxx多万元,乡镇负债面达xxx%)、支出太乱”等问题的较好方式,对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确保乡镇基本需要,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保障乡镇重点支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

“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五统、一管、一审”。即“核算统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网络管理、乡镇举债县级审批”。

(一)核算统一。乡镇财政全面实行“两无一统、综合预算”,即由乡镇人民政府机关统一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乡镇人民政府所属机构(七所八站)一律无会计和出纳岗位,以乡镇人民政府机关为会计核算主体实行统一核算,乡镇财政所有收入均在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综合反映。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统一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

(二)账户统设。取消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在各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县城金融机构开设总预算会计的县级“结算专户”,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乡级“结算专户”,将乡镇原来的“基本经费户”作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单位会计“支出户”。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全部缴入“结算专户”。“支出专户”只能接受来自“结算专户”的拨款。

(三)工资统发。继续实行乡镇干部工资县级统发制度,对乡镇机关全额编制人员工资、社保缴费等由县国库每月拨入财政工资统发户和机关社保局直接计入个人账户。

(四)采购统办。乡镇各项大额采购支出,按照x财采购[xxxx]xx号文件规定,参照县直单位执行。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乡镇财政管理股按照预算计划审核后,交县采购办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乡镇财政管理股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或服务商。

(五)票据统管。

1、乡镇所使用的票据在非税收入管理局统一领取,各乡镇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票据的领取、发放、保管及核销工作。

2、乡镇领用的票据只限于乡镇财政供给单位和乡镇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使用,其他“三权”在上的单位不得在乡镇领取票据。

3、对票据实行“缴旧领新、限量领用、专人管理、当年结清”制度,并做到票单同行,即非税收入管理局凭银行缴款单核销收费票据。

(六)实行乡镇举债县级审批制度。乡镇原有的债权债务要按债权债务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资金来源、约定利率、还本付息等情况,逐一清理核实,建立台帐,制定消赤减债计划报县财政局备案。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原则上乡镇不得再有新增债务,如因特殊情况需要举债的,要实行县级审批制度,呈报分管财贸的县领导审批。

(七)信息化网络管理。全面建立乡镇财税管理信息化网络,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设立网络服务器,乡镇财政所设立网络工作站。县乡财政依托公网,以固定ip方式组网连接,乡镇财政会计业务全部在县局服务器上保存,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财政资金网上远程申报、审批,数据网络汇总,资金运行网上监管,会计核算电算化。

三、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基本原则。

坚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乡镇债权债务关系”等五权不变和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的收支。

(一)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后,对乡镇政府仍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按照《预算法》规定,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明确乡镇财政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预算法》规定的程序报批。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经乡镇人大审查和批准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备案;调整数额较大的,必须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待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原则。实行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资金,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的程序审批。

(四)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各乡镇享有和承担。

四、“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

(一)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对乡镇财政所“乡财县管乡用”全面工作实施管理监督。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统一由乡镇财政管理股核算。乡镇财政管理股全面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负责乡镇财务报帐审核事宜。主要职责:参与和指导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的编制,监督预算的执行,及时拨付预算内、外及其他各项财政资金,准确记录各项财政业务,按时与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对帐,按月编制会计报表,按时审核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办理乡镇财政收支结算,审核和监督乡镇政府单位会计的支出核算,及时指出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乡镇,并按月向县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二)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预决算的编制,办理各项收支结算和对帐、报帐工作。各乡镇财政所设财政所长、财政结算会计(预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出纳、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票证管理员岗位。各岗位可以按照规定交叉任职,但必须健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财政所长不得兼职政府单位会计、出纳岗位;财政结算会计不得兼任政府单位会计;财政结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不得兼职出纳员;政府单位会计不能兼管票证。

财政所长负责财政所日常工作的管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按县财政局授权审核、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财政结算会计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办理与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县财政局的结算和对账,负责非税收入执收管理系统收入数据的录入,打印总预算会计拨款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按月编制乡镇财政用款计划,办理乡镇人民政府经费支出的请拨,负责向乡镇有关领导提供乡镇总预算会计报表,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领取和缴销,监督乡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办理乡镇财政年终决算;政府单位会计负责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支出专户的会计核算,按规定用途支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日常经费,按月提出乡镇日常经费支出计划报财政结算会计;出纳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现金收付、缴存及日常报帐工作,按规定保管备用金,及时登记乡镇现金日记帐;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负责微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与使用,涉农补贴资金基础资料的录入;票证专管员负责乡镇所有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和缴销。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纪检监察、财政、人事、审计、人民银行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xx县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县财政局长任主任,相关副局长任副主任,各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县对乡镇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人民政府当家理财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对原来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从确保乡镇基本运转、有利化解乡镇财政债务,调动乡镇理财积极性等方面制定新的统收统支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三)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规范乡镇收支行为。根据乡镇财政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明确乡镇支出范围,统一和规划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

(四)清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严格乡镇编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严禁在编制外使用人员,属于清理清退范围的各类超编人员、不在编人员和自聘人员财政不供给经费。

(五)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乡镇的债权债务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作出消赤减债计划,安排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坚决制止乡镇村发生新的债务,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乡镇人民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上项目或发放各种津补贴。凡违反规定以政府名义提供贷款担保形成新的债务的,严格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建立化解乡镇人民政府、村债务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债务化解之前,乡镇党政府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拨重用,不准异地任职。乡镇的债权要及时清收,制订切实可行的回收计划,加大回收力度,回收的资金原则上要用于偿还债务。

六、工作步骤

(一)制订“统收统支乡财县管乡用”暂行管理办法。依据我县今年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在学习和考察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及具体管理办法。

(二)清理乡镇资产工作

1、清理乡镇资产、账户、票据。清理乡镇银行账户、票据和现有资产,取消乡镇银行账户,缴销乡镇收入票据;账户的设立和票据的领用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

2、清理乡镇债权债务,对现有债务进行逐一登记造册报县财政备案。

(三)完善网络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确定乡镇财政所人员岗位和职责,开设新的乡镇账户,完善县乡计算机网络,组织人员培训,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实施对乡镇财政收支的核算管理。

七、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是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向乡镇的延伸,是我县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确保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积极主动配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严明改革纪律。各乡镇必须规范操作程序,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不准私分集体财产、滥发钱物,不准擅自开设银行账户(含存折户)、私设小金库,不准使用非正规票据、坐支收入,否则一经发现,将严格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在体制结算中划扣违纪金额。

(三)调整乡镇财政所职能。农业税免征以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工作应从组织农税收入转变到资金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上来。要集中精力做好“乡财县管乡用”的收支结算和对账、报账及机关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直接补给农民的各项资金和补贴的发放工作,加大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同时要大力推进“村账乡管”工作,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四)加强部门协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1、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合理分配人员,理顺业务关系,强化服务意识,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2、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的编制管理,督促乡镇清理,清退超编人员。

3、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务审计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

4、县人民银行要加强对乡镇银行账户的管理,并监督其他金融机构及时划转各项资金,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及时入库、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完善金融机构开户许可证制度,对各金融机构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5、纪检、监察部门要监督乡镇严格执行“乡财县管乡用”有关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建议与要求

(一)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税机构转变的需要,随着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省财政厅农税局经省编委批准已更名为“xx省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处(加挂xx省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局的牌子)。”并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农税局统一更名为“××市(州)、县(市、区)乡镇财政管理局,加挂××市(州)、县(市、区)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局的牌子”。为了工作需要,恳请县人民政府、县编委迅速批复县农税局更名请示。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国家、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形成“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食品药品监督网络格局和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经营、共同发展”的思路,构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并在农村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群众饮食用药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安排

(一)健全机构,明确责任

1、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和县农村用药“两网”建设领导小组分别承担全县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的领导工作。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食品药品“两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有关食品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县有关食品药品“两网”建设的工作部署,协调实施全县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工作。

县卫生局为协作单位,负责配合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抓好各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督促指导他们提高用药质量并自觉纳入全县药品配送网络管理。

县计生委为协作单位,负责配合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抓好计生服务站(所)“规范药房”建设;依托现有县、乡镇、村三级计生网络资源,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积极配合搞好本辖区相应食品药品监督的协管任务。

2、乡镇政府成立由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党政办、计生办、工商、公安、卫生院等部门为成员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食品协管办公室(简称“食品药品协管办”)。食品药品协管办负责人由领导小组组长兼任,成员由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信息员组成。领导小组承担本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的领导工作,主要职责是: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食品药品监管的方针、政策和有关食品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以及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部署,协调实施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督促各成员单位落实监管责任。

(二)落实“两员”,发挥作用

建立健全全县食品药品监督网络,依法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按照“结构严密、运转协调、信息畅通、上下互动”的要求,以在乡镇聘任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村聘任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为主要形式,形成覆盖县、乡镇、村的食品药品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对农村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到位。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原则上从乡镇计生办工作人员中聘任,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从村计划生育专干或村长中聘任。各单位要在10月底前完成覆盖县、乡镇、村的三级食品药品监督网络的组建工作。乡镇、村食品药品监督网络建立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对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进行培训,使之尽快适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需要。同时,制定《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信息员管理办法》,明确职责,规范行为。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或举报有功的协管员、信息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发挥其宣传、举报和协查作用,提高监管效率。

(三)形式多样,保障供应

本着提高用药质量,实现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包括县和县以下的药品批发、配送、农村零售药店和药品零售连锁店、乙类非处方药销售专柜、乡镇卫生院统一代购药品等形式。结合我县实际,实行以药品批发企业为药品直接配送为主,连锁、药店(柜)进乡镇到村设置为辅等方式。具体规划:1、县建立农村用药用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为独立的经营实体,药品品种要齐全,服务周到。2、在乡镇设立药械代购点。每个乡镇设立一个代购点,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组织设立并验收,报领导小组决定。设立代购点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乡镇卫生院不具备条件的,由县配送中心直供。乡镇代购点代购对象为本乡镇的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严禁设立门面零售药品。具体要求:要制定《药品配送企业管理规定》,明确配送企业条件、配送程序及相关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定通过GSp认证并具有较强配送能力的药品批发(连锁)企业作为我县药品主体配送企业,负责向乡镇、村卫生医疗机构和药店配送品种齐全、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药品;严禁索取回扣,造成药价虚高等违法行为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允许其他有配送资格的药品批发(连锁)企业补充配送,逐步实现乡镇、村药品集中配送。积极鼓励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到乡镇、村开办药品零售连锁药店或设置乙类非处方药药柜,从而构建全县规范的农村药品购进渠道,保证药品质量,使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三、实施步骤

全县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网络。从6月份开始,用4个月时间进行宣传发动,成立各级领导组织和落实“两员”聘任工作。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建好乡镇协管办,完成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的聘任、建档工作,建立各种工作制度,并着力推进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

第二阶段:培训提高,充分发挥作用。从10月初开始,用1个月时间,对食品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全面培训,并布置任务,明确责任,发挥他们的宣传、举报和协调作用。培训工作应贯穿整个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的始终。

第三阶段:督查指导。从11月份开始,用1个月时间,县领导小组将安排人员督查各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网络建设进展情况。与此同进,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以企业为市场运行主体,坚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推进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从12月份开始,对照本《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认真地对本地“两网”建设进行总结。各乡镇于12月5日前将总结报送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县“两网”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并按时上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网络建设是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保证。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各成员单位责任,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齐抓共管。乡镇政府要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纳入本级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落实后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各乡镇政府是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的主要实施单位和责任主体,要本着践行“*”重要思想、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负起责任,尽快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办公室,做到机构、人员、责任、经费、措施“五到位”,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抓好培训,发挥作用

坚持以强化管理、提高素质为立足点,努力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甘于奉献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对聘任的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要抓好培训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工作交流和业务指导,不断提高监管工作能力。

(三)搞好结合,着力治本

全面开展“两网”建设工作,要结合实施药品“放心工程”,认真开展对农村药品购销渠道的检查和清理,依法查处违法购销行为,加强对过期失效、霉烂变质、假冒伪劣药品的清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取缔无证行医个人“诊所”,净化农村药品流通秩序。要结合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规范药品经营行为。要结合贯彻落实《安徽省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办法(暂行)》,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和用药行为,促进“规范药房(库)”建设,提高用药质量。要结合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优化农村医疗医药市场结构,使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通过结合,着力治本,真正把“两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推动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加强监管,正确引导

在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上,要强调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要加强对药品配送企业的监管,引导其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好药品供应工作。要褒奖诚信单位,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和竞争机制,不搞“配送终身制”。要加强对乡镇、村卫生室医疗机构、药店进药渠道和药品质量的监管,引导其自觉加入到药品集中配送网络。对进药渠道不规范和药品质量难以保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建立不良行为记录档案,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对情节严重者依法从严查处。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6

(一)加强城镇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城乡建设统计主要从数量方面反映我国城乡建设状况和发展水平,从宏观和微观上反映城乡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城镇化监测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因此,推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城乡建设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夯实城镇化监测的分析基础,为加强城镇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推进政府统计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主动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大势,持续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积极适应统计现代化这一发展潮流。2012年2月18日,在广泛试点的基础上,国家统计局成功实施了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等统计四大工程。统计“四大工程”建设成功实施,使政府综合统计工作迈入了“统计报表无纸化、数据采集电子化、传输处理网络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的信息化时代,是政府综合统计系统深刻变革统计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的卓越创举。城乡建设统计是我国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综合统计提供重要的行业基础数据。因此,推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夯实统计现代化基础,不断实现统计生产力的新提高。

(三)促进城乡建设统计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发展,城乡建设统计报表制度在经历了几次大的修订后,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科学、基本满足不同层次管理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制定了与行业管理相适应的、由多种调查形式组成的统计制度方法。特别是2012年10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统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计[2012]150号文件,就进一步促进城乡建设统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第(十二)条专门针对“推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文件要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构建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统计信息系统。”因此,推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城乡建设统计事业的发展。

(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

城乡建设统计是城乡建设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城乡建设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城乡建设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的关切就是城乡建设统计发展的动力。2010年初,当房价数据遭到有些人的质疑后,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新的《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直接采用建设行业管理部门的网签数据代替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报数据。目前,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已成为全国房价走势的重要风向标。国家统计局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改革来源于建设部门统计的基础数据,在满足了社会公众需求的同时,也给建设行业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加强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与分析,提高城乡建设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公信力,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五)实现统计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由此产生的大数据已成为各国争相开发利用的重要战略资源。大数据是生产经营消费活动中电脑或传感器等装置自动生成的电子化记录,不易有人工错误,更加客观准确真实。利用大数据作为生产统计数据的重要参考,并在相关统计领域将整理后的大数据作为原始数据源,有益于统计部门生产出更加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更好地提供统计服务。积极开发利用这一战略资源,要大力研究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提升统计信息化水平。因此,推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大数据的统计应用,为实现统计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改进和完善城乡建设统计系统功能,山东省莱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委托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开发了城乡建设统计报表软件系统,新系统于2007年启用,统计报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政府综合统计顺势而为,通过成功实施“四大工程”建设,使政府综合统计工作迈入了信息化时代。与之相比,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在推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

目前,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系统主要实现了部门级应用,即每个部门能够实现自主采集、输入和查看本机数据。例如,城乡建设统计报表软件系统无论是原先使用的长达公司软件系统,还是现在使用的北京久其软件系统,都主要依托单机操作。工作中,省、市、县等城乡建设统计人员需要在各自部门层层采集、层层上报、层层录入、层层收审统计数据。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导致统计数据中间传输环节过多,统计数据无法实时传送,统计人员无法实时沟通,统计工作效率降低。

(二)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系统无法整合城市(县城)

建设统计范围与村镇建设统计范围城乡建设统计包括城市(县城)建设统计与村镇建设统计。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城市(县城)建设统计与村镇建设统计进行了有机地整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能反映全国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和村镇房屋建设发展状况的《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报表制度》。为了反映城乡的不同现状,城市(县城)建设统计与村镇建设统计在形式上分开单独进行统计。因此,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和村镇建设统计两个相对独立的报表系统。然而,从统计范围来看,只有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和村镇建设统计整合后,才能全面反映整个行政区域建设行业发展状况。为此,城乡建设报表制度对全国城市的城区、县城与村镇统计范围的划分作了明确的规定:“统计时要求做到城市、县城和村镇统计数据不重复、不遗漏。”工作中,省、市、县等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和村镇建设统计分别由不同部门收集统计数据,录入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和村镇建设统计报表系统。由于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系统无法整合城市(县城)建设统计范围和村镇建设统计范围形成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域,无法自动校核两者统计数据是否重复、遗漏。所以,有些地方行政村重复统计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城市(县城)建设统计范围和村镇建设统计范围相互交叉的地方,重复统计问题突出,影响了城乡建设统计数据的质量。

(三)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统计分析

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城乡建设统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结构化统计数据,给我们统计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基层城乡建设统计人员只能从现有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寻找统计分析数据。如果统计资料保存不完整,无疑将增加统计数据收集的难度。即使找到了所有需要的统计数据,在做横向、纵向比较等统计分析时,还需要再次手工整理分析。这些都影响了统计数据多角度、逐层深入地挖掘应用,影响了统计分析的质量和效率。

(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安全保障系统不健全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商务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在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时,也感受到了控制不力造成的风险、损害。比如,2013年支付宝转帐信息被谷歌抓取、如家等快捷酒店开房记录泄露等事件。整体上,2013年我国信息安全环境不容乐观,有74.1%的网民遇到过信息安全问题,总人数达4.38亿。随着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统计部门越来越重视统计信息化安全建设,但是还存在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网络安全设备相对不足、现有系统应用相关配套制度规范尚未健全、存储备份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

(五)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人才短缺

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和组织建设是城乡建设统计事业发展的三大基础。现在市及市(县)以下城乡建设统计人员大部分为兼职统计人员,统计专业知识薄弱,统计信息化知识欠缺。另外,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城乡建设统计工作基础,阻碍了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发展。

三、推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建设统一的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网络管理平台

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可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规划,以满足城乡建设统计业务和办公自动化需要为目的,依托政务网络、公共服务网络和通信网络,建设完整、统一、高速、适用的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基本实现调查对象和调查人员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全国数据中心报送原始数据、各级统计机构在线同步共享的工作模式,转变基层统计队伍工作重点,从过去繁重的数据收集汇总、报表填报转向对原始数据的核查和基础统计工作的督导,有效消除可能存在的中间环节对统计数据的干扰,提高数据汇总效率和生产过程的透明度与可控性。在需要调查员直接采集数据的工作中,普遍应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采集原始数据,并通过网络向全国数据中心实时报送原始数据。从而实现制度设计、任务布置和数据采集、传输、汇总、存储、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提高城乡建设统计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建设统一的城乡建设统计业务应用软件系统

在现有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按照“功能完善、方便使用、标准统一、友好兼容”的总体要求,以规范的统计业务流程为依托,以整合城市(县城)建设统计范围与村镇建设统计范围为重点,以满足各项统计调查数据采集处理、实现不同专业数据共享为目标,建成规范统一、稳定易用、功能强大的城乡建设统计业务应用软件系统。

(三)建设统一的城乡建设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依托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和全国统计数据中心建设,以统计应用软件规范为标准,研究开发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可自定义的多种分析指标,采用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比较分析、预测分析等多种方法,按不同需求对统计数据进行多目标、多角度、深层次的加工、分析和展示,对全行业经济运行态势进行分析预测,提高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力,努力揭示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影响因素,增强对行业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的敏感度,适时提出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发挥城乡建设统计对行业管理和宏观决策的引导功能。

(四)健全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安全保障系统

在现有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安全保障系统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安全保密法律法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明确并完善城乡建设统计数据、统计信息的安全域划分和安全管理保障,完善城乡建设统计信息、统计数据的监察、安全审计等保密系统建设,建立统计信息网络灾难恢复备份系统、统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统计信息网络系统防病毒系统,从制度建设、管理措施、技术手段等方面逐步健全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安全保障系统,确保统计资源安全。

(五)加强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城乡建设统计发展和改革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推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针对当前城乡建设统计人才队伍现状,需加强统计教育培训。首先,需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重点加强对统计制度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统计调查技能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其次,将参加教育培训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第三,实施城乡建设统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将列入城乡建设统计专家库的统计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精心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分析、熟悉国家统计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统计人才,发挥高端统计人才在城乡建设统计方面的组织推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建设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城乡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7

政企联合促发展

据了解,目前农村信息化项目中,田园广播、平安联防是组织实施最好、覆盖面最广的项目,在各乡(镇)村、企业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从2012年起,该县逐渐为四乡三镇6000余户村民均开通了田园广播、平安联防项目,部分乡(镇)村委会的日常文件均使用田园广播传达。其中1个乡(镇)开通了综合办公,改用更加环保的电子流程办公。家校互动户数达到1500余户,全县已有7所学校开通,使用率达80%以上,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和出入校的情况。

青河县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行使农业部门主管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职能,把整合气象、电信、科技、教育、卫生等部门的网络、媒体、技术方面的信息资源通过田园广播、平安联防设施传播到农牧民身边,为乡村老百姓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解决了以往农村信息闭塞的难题,使老百姓走上了以现代信息促发展的“高速路”。

近几年,青河县依据地方特色,大力发展沙棘种植,不仅使防沙治沙综合效益逐步显现,生态明显好转,如今也成了青河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

种植户马合赞说:“今年,我们家种了350亩的沙棘,现在是沙棘采摘的旺季,大概能卖50吨的沙棘果,预计可以挣15万元左右。自己村和别的村的人都过来摘沙棘,大概有300多人,采得多的人一天可以挣到500多元,少的也在100多元,这样大家也可以贴补家用。”

沙棘种植不仅给种植户带来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农牧民创造了赚钱的好机会。家住阿热勒乡达巴特村的巴合提带着两个孩子在马合赞的沙棘地里采摘沙棘果,她每天光沙棘剪枝果就可以达到100公斤,按照剪枝果每公斤1.5元计算,她一天的收入也非常可观。

如今马合赞家里的沙棘林里已经种植了300多亩沙棘,现在除国家退耕还林每亩补助的90元外,每年卖沙棘叶子和果就能增收10多万元。

为了今年青河县沙棘收购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沙棘种植户有个好的收成,青河县各单位也提前协调各单位部门、沙棘企业,多次召开沙棘协调会,提前确定沙棘收购价格。

青河县林业局副局长刘德坤说:“年初以来,为了做好沙棘产业发展工作,林业局主要督促各乡镇政府、沙棘种植户对沙棘林地进行了水肥管理,保证今年有个丰收的前景,在8月中旬,沙棘果成熟之后,林业局协同各乡镇政府以及沙棘各企业老总召开会议,对今年沙棘收购进行片区划分,并且最终确定今年的净果收购价格每公斤5元钱,剪枝果达到4元,预计今年沙棘产量在4000吨左右。”

新疆恩利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哈米提说:“为了做好我们2014年沙棘收购工作,我们公司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我们大型冻库、设备进行了调试、维护,2014年8月开始正式收购,本年度收购初步计划在800吨,截止目前我们收购了将近90吨。”

随着11月7日新疆林业业务内部专网一期工程公示的结束,标志着新疆林业信息化以贯彻第三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正式由大规模计算机应用阶段进入大规模网络化建设阶段。

加大信息化建设

今年8月27日,第三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后,新疆林业厅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孙扎根的讲话、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进行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新疆林业信息化目前仍处于大规模计算机应用阶段,已与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智慧林业相差三个发展阶段,应立即着手启动新疆林业业务内部专网建设,使新疆林业信息尽早进入大规模网络化阶段和数字化阶段。为此,新疆林业厅大力贯彻国家林业局指导意见精神,决定从现有新疆林业建设资金当中筹集林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截至目前,新疆林业厅相继启动了120平方米、达到国家a级标准新机房建设、林业厅门户网站改版、专网内网网站建设、林业厅协同办公系统全面升级改造、新疆林业业务内部专网一期工程等项目,累积投入955万元。

新疆林业业务内部专网工程,又称为新疆林业信息化“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规划筹备始于2008年,在新疆林业厅完成机关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后,通过参观考察、软件、硬件设备测试,在2008年12月,形成了新疆林业业务内部专网建设规划。在全国首次林业信息工作会议后,根据“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和“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进行了修改,2010年,经过专家前期和后期论证,形成了新疆林业业务内部专网建设实施方案并立项。2011年,根据第二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式、统一平台、统一管理”要求,为整合资源,终止了当年已即将开标的新疆林业业务内部专网一期工程。该项目计划依托新疆电子政务内网,建立起覆盖14个地州市林业局、87个县市林业局、844个乡镇林业站,以及林业厅9个直属单位、25个林场的林业业务专网硬件基础平台,初步实现网上对公众服务、文件传输、签证审批、信息交流等基本办公功能。目前,新疆林业业务专网一期工程项目已完成招标,工程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一期工程涉及14个地州市、8个林业厅直属单位,工程完成后,林业厅与22个地州、林业厅直属单位实现网络连接和电子公文传输。

与此同时,为落实第三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平台上移,应用下移”的精神,新疆林业厅按照国家a级机房建设标准,新建了120平方米中心机房。同时对林业厅协同办公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林业厅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新建了专网网站、内网网站。正式开始运行虚拟化管理软件,将林业厅服务器、存储及安全设备联接成一大的虚拟平台,为将来云计算服务和智慧林业,进行了基础性建设尝试。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乡镇医院防保所;现代化;应用;研究

社会的不断发展,直接影响着人类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挑战,并不断增进科学技术。对于在乡镇卫生院防保所这样的环境下,对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来完成,因此乡镇卫生院防保所的建设需要迎接更新的技术挑战和面临着有思想的创新。

一、乡镇卫生院防保所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2011年7月,提出了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已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乡镇卫生院预报保健所现代化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内容,所以乡镇医院防保所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必要性。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设乡镇卫生院防保所,并以创新、管理、服务、应急、执行等方面达到先进水平,不断更新完善软硬件系统,以此满足防保所的需要。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和人们对其技术层面上的支持与帮助。因此乡镇卫生院防保所现代化建设对疾病的控制有利,不但提高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疾病控制的工作进展,所以乡镇卫生院防保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持续下去。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化建设的内容

对乡镇卫生院卫生现代化建设预防包括现代设施三个方面的不同,管理和技术的现代化。在具体的应用环境和配套设施的现代化包括乡镇卫生院卫生防护设施。乡镇卫生院也确保了人性化的设计合理,建筑应以人为本,营造的生活氛围。乡镇卫生院现预防疾病控制中心代化建设包括三个不同方面的设施,其中管理与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具体应用环境之下,首先乡镇卫生要要确保人性化的合理设计,其次建筑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然后是完善乡镇卫生院现代化卫生配套防护设施。

以无锡乡镇卫生院防保所现代化设施为例进行概述,一是卫生院电梯大堂和走廊的地板上都配有背景音乐,二是建设特殊的娱乐设施,包括乒乓球室,室等,三是对乡镇卫生院防保所的服务设备进行测试,看是否需要现代化技术的改造,四是提升人员素质和增进技术服务水平,以解决技术问题。因此疾病预防工作是需要卫生领导运用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机制与建设的制度进行对其进行管理,根据现代化标准体系管理卫生院防保所,包含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行政指挥等各类业务综合管理系统,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三、信息技术在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乡镇卫生院的网络安全措施

乡镇卫生院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安全(体现形式:信息可能被盗、删除、修改)和系统盘安全(体现形式:软件可能被损坏,导致系统瘫痪),二是系统安全,包含:访问控制列表、用户认证、隔离防火墙、ip地址配置iC卡,及系统密码。

(二)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在乡镇卫生院的应用

疾病控制中心是乡镇卫生院防保所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基础。从目前国内实际情况而言,国内乡镇卫生院的网络设备还需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使现代信息技术能在乡镇卫生院现代化建设中有成效发展。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就是通过基金来提高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现代化建设。

(三)现代科学技术在乡镇卫生院的应用

在现代的乡镇卫生院防保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除了本身就具有对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工作知识密集型的优点之外,还需要在专业素质要求上提升。院内应坚持以人才为第一首要资源的工作理念,从不同技术层面上运用现代技术控制疾病,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加强高水平科研投入,二是强化了乡镇基层在实践中预防保健的实践能力。因此,乡镇卫生院防保所理应建立科学研究和得到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的研究。

(四)乡镇卫生院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

乡镇卫生院可采用绩效机制(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现代管理方法,进一步使用政策引导自治单元管理,通过教育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以卫生院内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职员的热忱。根据法律,单位与就业人员都具有双向选择的权利,此由政府监管。单位对就业人员是择优录取,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入职上岗,并合理地对乡镇卫生院系统进行完善的管理。同时采取激励人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并实施,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锻炼好人员之外,还可提升他们的素质(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敬业精神是每一位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必备的),增强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全心全意为人民预防保健。因而在技术上,我们要精益求精,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引导、规范我们自己的职业行为。

(五)乡镇卫生院网络系统技术的应用

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的应用系统包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乡镇卫生院共享资源,安全传输疫情准确数据,促进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工作的快速发展),国家卫生防疫信息系统(集中管理监测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在全国范围内传染病的动态信息并共享,以防止传染病蔓延),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个人工作信息情况),相关生物物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生物物品工作),综合办公系统(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在网络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软件则只是挖掘潜力的设计工具而已。所以,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也需要一个实用性强,安全可靠,可扩展且标准的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刘东梅.浅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J].科技风,2008,8(11):83.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9

为推进“生活富裕,生命阳光”和谐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大社保体系,充分整合资源,优化职能配置,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现就构建和完善基层大社保组织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务实创新、诚信为民、一流推进”的目标,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各方职能,加强综合协调,增强协同运作,积极拓展延伸,努力使大社保工作不断向广度、深度推进,为广大社会成员编织一张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为稳定社会安装一个“减震器”,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一个坚实的“基座”。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组织网络,落实工作措施,做到大社保工作职能整合、资源统筹、基础夯实、运行规范,构建起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多渠道、可衔接、可持续”大社保体系,确保各项惠民政策都得到更好更快地落实。

三、工作措施

(一)构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组织网络

1、构建组织网络。市社会保障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订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统筹整合全市社会保障资源,全面负责全市就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工作的政策研究综合协调、考核检查、督促落实和审计监管等工作。

各乡镇(街道)设立“大社保工作中心”,在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组建后的大社保工作中心进行职能整合,与社会事务办合署办公。集中行使社会事务、帮扶救助、春风行动、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监察、就业服务、残疾人保障、红十字会工作等职能。中心设主任一名,由社会事务办主任兼任。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与“大社保工作中心”合署办公,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与“平安工作中心”合署办公。

行政村(社区)设立“大社保服务室”。主任由村(社区)主任或书记担任,联络员由大学生村官(无大学生村官的村或社区由其他相应村或社区干部)担任。“大社保服务室”承担辖区内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帮扶救助、慈善事业、残疾人保障、红十字会等工作。

2、规范工作机构。乡镇(街道)大社保工作中心名称为“XX乡镇(街道)大社保工作中心”,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机构职责和本地实际,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职责分工。

行政村(社区)大社保服务室名称为“XX村(社区)大社保服务室”。

3、建立工作制度。各乡镇(街道)大社保工作中心要根据工作职责,及时制定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和公示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同时制订工作例会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情况报告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和基本台帐制度等,确保工作协调,服务提速提质。

4、加强工作保障。乡镇(街道)“大社保工作中心”应及时调整和落实好集中办公场所,有条件的要创建大社保敞开式服务窗口,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打印机等日常工作用品。

“大社保工作中心”工作人员按照职能与人员同步增加的原则,有效整合社会事务办、帮扶救助服务所、劳动保障管理站、工会、残联等机构人员。一般乡镇(街道)人员配备为6人以上,规模较大的乡镇(街道)人员配备为10人以上,确保正常运转,所需人员在所在乡镇(街道)内部调剂解决。“大社保工作中心”所需经费必须列入所在乡镇(街道)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

(二)建立工作机制

1、建立市社会保障委员会工作例会制度。市社会保障委员会工作例会每半年一次,分析解决在大社保体系建设推进中出现的问题。

2、建立市级机关部门联合下乡培训指导制度。乡镇(街道)大社保工作中心或市级机关有关部门根据大社保体系建设推进进度,提出联合下乡培训指导要求,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针对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时间并组织市级机关有关部门到乡镇(街道)上门培训指导。

3、建立大社保信息网络平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手段,实行上联下达和“一站式”服务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大社保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专项经费,由市财政统一解决。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构建大社保组织体系是“专委会制度”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具体体现。各乡镇(街道)和市级机关各部门要有一个统筹就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帮扶救助、慈善事业的大社保观念,充分认识我市构建大社保组织体系的重要意义,要从造福民生、促进和谐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在思想认识上强化和谐理念、强化统筹整合理念,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努力使大社保体系建设更加扎实有效。

乡镇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巩固和扩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成果,健全农村药品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和效能,促进我市农村药品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群众用药需求。

二、目标要求与时间安排

(一)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

1.总体目标:在全市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药品监管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市、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做到组织机构完善、各项制度健全、药品监管无盲区、市场规范有序、群众用药安全放心。

2.具体要求:

(1)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完善市级专职监管队伍(各监管部门)、乡级协管队伍(乡镇设协管站)、村级信息员队伍(村聘信息员)三级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工作机制。形成“市级监管、乡级协助、村级报告”的工作格局,明确市、乡、村三级人员工作职责,建立专协结合、上下互动、监管联动的机制,形成广泛覆盖的监管网络。

(2)建立协管员、信息员的聘用、培训、考核、奖惩和动态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2008年8月15日前,各乡镇、街道完成对药品协管员和村级药品信息员再调整和统计建档工作,落实乡镇协管站(与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设施。

(3)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各辖区药品经营企业档案,实行监管动态化、信息化。

(4)加强对协管员和信息员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每年协管员培训不少于2次,信息员不少于1次,努力提高其业务素质。

(二)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1.总体目标:减少流通环节、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方便农民购药,促进药品配送进乡入村,在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用药需求的同时,确保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便捷、价廉。

2.主要任务:

(1)2008年8月底前,全市所有乡、村药品经营企业全部达到GSp标准并按照GSp要求规范经营。

(2)2008年10月底前,市、乡两级医疗机构分别达到郑州市二级、一级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2009年7月底前,村级医疗机构达到荥阳市乡以下药房规范化建设标准。

(3)引导、支持药品批发企业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集中配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发展和延伸。确保全市药品供应配送率达到100%。

3.具体要求:

(1)引导和规范合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向农村供应药品,形成竞争有序的农村药品供应市场体系。严格审查相关证照和有效票据;建立平等互利、有质量保障的契约关系;建立信息互通、运输快捷的供应网络,做到药品配送主体清晰、质量保证、供应及时、价格合理。

(2)培育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方便农民购药。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引导和整合现有资源,严格规范化经营。

(3)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要把“两网”建设与医疗机构达标活动、药房规范化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药品质量管理,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4)加强对药学技术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1次,提高从药人员素质。

三、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一)加强领导

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市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工商、财政、公安、监察、发展改革、人口计生、商务、广电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的荥阳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我市创建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的领导。

(二)职责分工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对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牵头组织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和验收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宣传教育,人员培训,组织协调以及监督网络建设的指导工作;承担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事务。

市卫生局: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好各级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工作,督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有机结合和整体推进。

市工商局:依法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登记注册,对违法药品广告依法进行查处。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全市药品价格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反《价格法》或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市财政局:负责保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必要的工作经费。

市人口计生委: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搞好计划生育所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管。

市公安局:负责依法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查处暴力抗法案件。

市监察局:负责督察各责任部门“两网”建设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严肃查处“两网”建设中违纪违规行为。

市商务局:负责配合、协调搞好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工作。

市广电局:负责对药品“两网”建设的宣传报道,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知识。

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食品药品协管站的日常工作和信息员的管理工作;将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考核内容。

四、工作要求

(一)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工作的认识,将其作为本年度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充分发挥各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在近几年来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今年各辖区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计划,结合农村食品“三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落实监管人员,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9月底前要全面达到省级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