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十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十篇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5:18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深度参与全球生产分工,与此同时,城镇化获得超常规发展。至2015年底,广东省常住人口达108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9%。城镇化率达68.7%,居全国前列。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超过84%,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省有8个城市人口超500万,占全国超500万人口城市个数的10%。[1]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形成了约1.5万平方公里的都市连绵区,已取代东京大都市区成为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巨型城市区域”。[2]

然而,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过程中,发展与积弊共存。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能源消耗持续攀升,环境压力越来越突出。长期以来,以粗放低效的土地利用模式推动的城镇建设,既缺乏城市规划在空间组织上的前瞻性引导作用,又因为无筛选的招商引资导致产业和城镇面貌的普遍趋同,最终形成了城镇空间的无序蔓延,部分城市土地开发强度超过30%的国际警戒线。[3]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又导致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钟摆式交通明显,绿色出行比例明显偏低,交通和居民生活能耗快速增长,高于全省综合能耗增速。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的7%。同时,雾霾、水体黑臭、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环境污染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特征,[4]正成为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和人口大省,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大省和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省份,实现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早在2010年广东省就被列为国家第一批低碳试点省,2013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订《关于共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引入部省合作共建机制,率先探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战略正式确立。本文在评估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战略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低碳生态城市战略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同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政策建议。

二、战略实施情况

(一)政策先行,规划引领

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实施高度重视政策、指引和规划的统领作用,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指引和管理规程,并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纳入到各类规划之中促进各地市落实实施。2010年以来共出台直接相关政策10余件,制定专门的技术指引7项,包括《广东省城低碳生态城乡规划管理规程》《广东省城市低碳生态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指引》《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广东省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引》《广东省旧社区低碳生态化改造建设指引》《广东省低碳生态社区评估标准》等。在《关于开展“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市加快编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创新绿色建设发展模式,并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实施。要求各市应以探索编制“碳规”为契机,将低碳生态规划与“三规”等其他规划衔接融合,与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并体现环保、产业、交通等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经批准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并严格实施。在《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工作方案》中,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作为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在《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将“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作为广东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将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作为专门章节。

(二)部省合作,全面推进

2013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城乡建设部签订《关于共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广东省成为首个以部省合作方式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省份。协议明确,指导各地研究编制实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指导有条件的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支持创建国家低碳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等多层次、多类型的试点示范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省政府统筹安排一定数量财政专项资金,鼓励各市、县财政相应配套和安排创建试点示范资金,带动社会资金,募集不少于200亿元资金投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支持国际低碳生态合作项目优先落户广东省。为推动协议落实,广东省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纳入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框架,配套出台城市低碳生态建设规划编制指引、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引和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指引等文件,积极构建“碳规”体系。深圳光明新区、肇庆新区中央绿轴生态城被列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珠海市成功创建中欧低碳生态城市综合试点,成为全国两个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推进了城市紧凑发展规划、清洁能源利用等9大领域共27个试点项目。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了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推进生态控制线管理立法,搭建生态控制线地理信息平台,严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同时,指导各地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深圳光明新区开展“全国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景观。

(三)绿色建设,体制保障

构建广东绿色建设体系,全力推动建筑节能减排。颁布《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法规依据;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绿色建筑发展的方针和对策。先后颁布了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材产品的地方标准,印发了建筑节能构造和太阳能利用等方面的建筑节能标准设计图集,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配套政策,在全国率先《广东省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建筑用电约束性指标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推动规划用地用电指标试行工作,各市也相继制定发展绿色建筑的实施细则。“十二五”期间,广东省新增绿色建筑611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并实现了绿色建筑各地级市全覆盖,绿色建筑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新建建筑节能竣工验收执行率达到100%,建成节能建筑5.2亿多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过2050万平方米。

(四)重点工程,落地实施

率先建设绿道并实现升级。制定全国首个区域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和绿道网建设规划――《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按照“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标,率先规划建设贯通珠三角的省立绿道网。此后,不断优化绿道网络体系,因地制宜推进粤东西北地区绿道网建设,加快开发绿道网综合功能,合理引导绿道“公共目的地”和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全省累计建成绿道逾12000公里,新建社区体育公园逾300个。珠三角绿道网连续获得“中国人居范例奖”和“迪拜国际改善环境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荣,“广东绿道”品牌全国叫响,被评价为“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近期又印发了全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2015-2030年),全省统筹,构建具有岭南特色、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综合效益良好的风景名胜区体系。组织制定省域公园体系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完善各类公园绿地,提升生态绿地建设水平,推动成为低碳生态城市示范省建设标志性工程。

三、目前存在问题

自2010年启动低碳试点省建设以来,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战略虽然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影响着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持续推进。主要表现在战略导向不明、体制机制缺乏、投入渠道有限、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

(一)战略导向不明

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实施需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衡量标准,需要构建具有指导意义的指标体系来引导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方向。[5]广东省虽然很早就意识到明确战略导向和目标指标的重要性,并在2013年立项开展了《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广东省地域广阔,资源环境禀赋迥异,不同地区城市发展基础差异明显,出台一套适用于广东全省又兼顾地区差异的指标体系难度特别大,至今该指标体系都未正式公布。由于缺乏省域层面的目标引导性,导致地方城市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目标不清、导向不明、动力不足、浮于表面、难以推进等问题,已经成为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战略深入实施的直接障碍。

(二)体制机制缺乏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涉及众多领域,而且其建设发展具有渐进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就尤为重要。低碳生态城市的多专业、多领域、多部门交叉特点决定了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的重要性。目前,虽然广州、深圳、惠州、中山等城市编制了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但由于缺乏部门协同推进机制,规划实施普遍面临较大障碍,存在束之高阁的问题。同时,低碳生态城市具有典型的目标导向性、理念创新性和手段多样性的特点,对传统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也需要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和制定配套政策来保障战略的落地实施。比如由于缺乏管理规程、激励政策等配套措施,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和要求难以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得到有效落实和监管。[6]

(三)投入渠道有限

低碳生态城市作为省域强力推进的战略,如何用有限的财政资金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战略生命力的保障。目前由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项目的收益机制尚不明朗,而且有些领域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障碍,市场经济主体普遍没有积极性。比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制于我国的电网政策和上网利益分配机制、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受制于碳排放交易的标准和程序、绿色建筑补贴政策难以落地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来源有限等,这些都是影响低碳生态城市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因素。

(四)公众参与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影响日益突出,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的生活方式又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倾向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要实现城市的低碳化发展,仅有规划和技术层面的支撑是不够的,最根本的还是引导公众形成低碳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7]目前这方面也是广东省推进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薄弱环节。比如由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意识薄弱,有些地市领导干部对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认识不到位,有的甚至把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与发展地方经济对立起来。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将节能低碳发展要求作为发展的限制,公众的绿色低碳生活意识也有待提升。这些市场主体的意识和行为直接影响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实施效果。

四、战略深化建议

(一)明确目标指标,建立考核体系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是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具体化,也是低碳生态城市的实施指引和管理准则,其建立有助于明确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政策导向,为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明确指导。广东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制定要坚持可监测、可评估和可考核的原则,充分吸纳各领域、各行业专家及一线工作者的意见。为了保障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差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差异化建设要求,在评价重点、评价项目、指标值确定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处理,提高目标和指标体系的适用性;②指标的数量不易过多,并尽可能定量化,尽量使用单项指标,慎用加权指标;③指标属性要进行分类,比如分控制性指标、引导性指标和地区特色指标等。

在制定明确、可操作并有社会认可度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与之配套实施的考核体系。比如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总框架下,积极探索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任务和考核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严格责任追究,从低碳生态发展角度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加强低碳生态城市考核评价体系的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政策

有针对性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广东省创建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省为契机,以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导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从规划编制到实施全过程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机制。加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与各级法定城乡规划的衔接,在法定规划中落实低碳生态要求,充实完善现有规划。将低碳生态发展要求纳入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流程,从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工程规划等“一书两证”的发放及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强化管理。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环境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节能减排减碳、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消费、碳汇培育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建立碳排放权、节能量、排污权和水权交易制度。

完善的配套政策是低碳生态城市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适时出台广东省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责任部门,落实任务分工,用综合性公共政策推动战略落地。同时,省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合作,制定财政、金融、建设、环保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积极指导各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工作。

(三)强化资金保障,引导多元投资

持续稳定的投入和相对明确的市场化收益机制是低碳生态城市战略实施的重要动力。首先,设立专项资金。借鉴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推进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的奖励办法,以及广东省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由省财政设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专项资金,保障制度设计、政策储备、技术研究、培训推广、督促考核等工作的开展。其次,设立扶持资金。针对示范工程和试点项目建设,设立我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扶持资金,出台扶持资金申报、评审及管理的有关办法。第三,搭建融资平台。引导鼓励金融机构、民间资金对低碳生态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低碳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并制定税收减免、容积率奖励等多种激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第四,创新绿色建设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加强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节能改造、产业低碳转型等提供信贷、担保、融资等服务,支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新技术推广应用,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类项目信贷投放。通过容积率奖励、地价优惠、审批手续简化、税收减免、价格调控、财政补贴等政策,推动低碳项目建设。在政府采购、城市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本地化的低碳产品。

(四)引导公众参与,营造舆论氛围

持续有效的公众参与是低碳生态城市战略成功实施的重要标志。广东省引导公众参与,营造舆论氛围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涉及的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开展持续性的氛围营造和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博、网络、手机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先进单位和典型做法,形成标杆效应,带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在低碳生态城市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公众参与作用,特别是低碳社区规划中,要提供公众全过程参与的机制,使规划理念和关键措施充分得到公众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引导其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定期开展低碳行动志愿服务,倡导低碳消费和行为方式,在社区街道和乡镇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低碳知识普及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观念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政府率先垂范,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企业明确并履行其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社会责任,主动节能减排,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低碳节能环保产品;市民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主动选择绿色低碳出行。

五、结语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宏观政策调控,积极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对于广东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①的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也是广东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然而,低碳生态城市战略实施的复杂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道路不会平坦。广东省应继续秉承“开风气之先”的风范,尽可能保持战略的严肃性和实施的延续性,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丰富低碳生态城市战略的内涵,弥补短板,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为省域层面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探路。

说明:本文得到以下基金项目支持: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2016年科技计划项目(穗科创字〔2016〕172号):面向广州旧城更新的微气候仿真模型与调控技术研究;广州市节能专项资金(建筑节能分项)项目(J-2015-02):广州空港经济区重点开发区绿色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指引研究。

注释:

①“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是在2012年末视察广东时提出的殷切期望: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参考文献:

朱小丹同志在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2016.

世界银行.东亚变化中的城市图景:度量十年的空间增长[R].2015.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珠江三角洲全域空间规划(征求意见稿)[R].2015.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R].2016.

李迅,刘琰.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学刊,2011(4):23-29.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篇2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城市在城乡规划布局上逐渐走向科学化和合理化,但城市发展到今天,城市低碳发展问题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和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从城乡规划层面探讨城市低碳问题,是我们城乡规划工作者一个时代课题。本文以国内外部分城市为例,阐述低碳城市及低碳理念,研究城乡规划在城市低碳问题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城乡规划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交通等方面对城市低碳的影响,并指出高品位、有前瞻性的城乡规划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低碳理念;规划引领;低碳城市

当前,我国己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快速增长与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矛盾问题,是我们城市面临的重要而突出问题。现在,全球气候变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在新时期能否从城乡规划层面转变城乡建设方式,强调低碳型城市建设,提高城乡发展质量,是我们城乡规划工作值得研究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如何树立城市低碳理念,科学地编制城乡规划并通过高标准的城乡规划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

1低碳内涵与城市低碳

低碳是环保的其中一个代名词。研究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研究课题。城市是低碳减排的关键,而城乡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势必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在历史上,“低碳”一词比较早一点的时候,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低碳经济”概念中。我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发达国家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主要包括:发展清洁技术、清洁能源;推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建筑;制定高效的交通运输规划;倡导资源回收利用和绿色消费。低碳城市的本质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2低碳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树立低碳理念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今城市中得以广泛应用。目前,国外一些城市在低碳发展某些领域起到了领跑的作用。例如伦敦指定了包括碳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目标,建立伦敦气候变化管理局、设施分布能源管理供给部门等;东京逐渐普及建筑节能,进行天然气发电,同时充分进行余热利用等;柏林建立了完善的热点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发展微型发电等;哥本哈根则建立了广阔的热点联产和区域供热网络,同时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等。在国内,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的区域。据规划,生态城的电力热力能源全部由当地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获得,步行、自行车和燃气电池公交车将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建筑屋顶将使用草坪和植物的天然隔热层,同时城区80%的固体废物实现循环利用。此外,当前国外有些城市在新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基本上都以先进的规划设计为基础,运用低碳应用技术,建设低碳宜居城市环境。有些城市还通过联合开发、综合经营城市等方式,在地源热泵应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积极合作,进行新能源利用和环保技术应用,从而打造生态城市。因此,在当今低碳的城市建设理念已在城市中日渐得以广泛应用。

3城乡规划引领城市低碳

城市化必然带来对土地的大量占用和开发,建设与耕作争夺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时期,节能型、低碳型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对于如何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集约、低碳发展,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环境,成为了当前巫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科学编制和高标准实施城乡规划是城市集约、低碳的前提和保障。从总体上说,不同层面的城乡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引领的作用也不同,城市总体规划,在更大程度上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则从更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

3.1城乡规划引领城市产业低碳发展

我认为,城乡规划是引领城市产业低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要本着科学发展的观点,通过城乡规划深入分析产业发展规律,通过科学的城乡规划布局,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引领城市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乡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因此,科学的城乡规划有助于城市产业的升级转型,从而引领城市产业低碳发展。

3.2城乡规划引领城市用地低碳利用

城市集约、低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得以迅速增长,而农业用地则急剧减少,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土地必须走集约和低碳利用的道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以城乡规划引领土地集约和低碳利用具有很大必要性。通过高品位的城乡规划,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稳定的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于防止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大城市病的发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降低城市内耗,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要通过城乡规划,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应适当集中紧凑布局,以减少交通能源消耗。事实证明,编制和执行好城乡规划,将会有利于引领城市用地集约和低碳利用。

3.3城乡规划引领城市房地产低碳开发

房地产业在城市发展中,是一个城市的龙头行业之一。通过城乡规划,大力推行绿色建筑,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标准、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另外,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规划报批、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通过建立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审批标准与审批制度,以及研究出台精装房规划设计标准,减少装修材料的损耗,有利于在旧城改造中应尽量保留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群、庙宇和街巷,避免大拆大建。可见,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有利于引领城市房地产低碳而适度开发。

3.4城乡规划引领城市交通低碳出行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因此,交通是影响城市低碳的主要环节,我们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二十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因此如何通过城乡规划引导城市交通低碳、节能、环保是我们城市必须长期引以重视的社会问题。引领城市交通环保、低碳出行,

要坚持以城乡规划为原则。

4结语

总体而言,我们应注重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城市建设中构建低碳城市系统,应从城市整体的形态构成、土地利用模式、综合交通体系模式、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固碳措施等多方面来考虑,完善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措施;推动服务业低碳发展;推动移动源、分散源的节能减排。我认为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各行业、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与配合,同时坚持城乡规划引领,正所谓规划先行,城乡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理应发挥龙头作用,把低碳理念、低碳做法贯穿到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城乡规划手段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篇3

中国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参加了会议的开幕式并进行了主题演讲。仇部长以复杂科学与城市转型演讲为题,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从建筑美学的城市到功能主义的城市,然后向宜居生态城市转型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复杂科学理论如自组织理论等进行了对城市发展的探讨。在随后的两天中,来自全国各地20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在3个会场进行了多场学术交流及论文宣讲。7月9日下午,由邹经宇教授主持,大会进行了低碳绿色城市的论坛专题研讨。

此次研讨会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王蔚博士应邀参与了此次研讨会进行了论文宣讲,其论文《二手集装箱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获得此次研讨会的优秀学生论文奖并收录在会议论文集中。

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主办,研讨会的目标是为与会的海内外规划、设计、科研、营造、管理、房地产开发、经济、社会学等领域内的从业者、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提供平台,营建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以应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生活的挑战。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有低碳绿色城市规划设计、低碳绿色城市的社会文化发展、城市规划与环境的新技术、工具和方法、低碳绿色城市的住宅建设、低碳住宅的设计开发创新、低碳住宅管理与评估、住房问题与和谐社会等。

第九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房屋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香港)委员会

国际城市论坛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篇4

关键词:农家乐;低碳;开发;对策;北京市郊区

中图分类号:F590.75;X3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691-06

低碳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理论为指导,在旅游活动中采用低碳技术与低碳消费,尽量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增强游客环保意识,实现资源效能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旅游形式[1]。低碳旅游应当通过旅游发展形式、旅游理念和旅游方式的转变,在保证旅游质量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开展有助于降低碳排放的旅游项目[2]。与生态旅游着眼于“生态”、提议通过更少的人为扰乱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所不同的是,低碳旅游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创新构建的推动下,扩大低碳理念与低碳技术,通过低碳旅游活动与低碳产品的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区域碳排放降低承担社会责任[3-5]。

农家乐旅游(以下简称农家乐)以乡村自然风光、人文古迹、民族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载体,主要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林、牧、渔业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为城市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的休闲旅游活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将目光投向农村,寻求一种有别于城市的静谧、安逸和健康的休闲方式。他们渴望置身于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满足对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亲身体验。一些脑袋灵活的农民见许多城市人跑到乡村里来寻求“返璞归真”,便利用自己的农家小院办起了吃住便宜的休闲园地。由于城市人喜欢到那些流水潺潺的溪河和田园中去观光度假,因此当地农民又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联合起来进行花草培植,从而建设成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休闲农家乐和花卉培植及观赏园地,农家乐旅游由此兴起[6]。

低碳农家乐是指在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喝农家酒、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中运用低碳技术和低碳措施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7],低碳农家乐将会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3]。低碳农家乐的特点:一是低消费。农家乐本身就是一项消费低廉的旅游形式,在采取低碳措施后,如采用公共交通工具、拼车、自带必备生活物品等,必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加低廉的消费成本。二是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行。低碳农家乐采用低碳技术和消费者的低碳措施,从旅游的全过程来减少碳的排放,达到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目的。三是享受安全的食品。在人们都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低碳农家乐还能为旅游者提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8-11]。

1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开发的现状

北京市在农家乐开发方面起步较早,且拥有发展农家乐的独特优势,成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前沿阵地。目前低碳概念已经开始推广,并逐步在北京市旅游行业铺开,这也是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目的是最终形成全民绿色旅游理念,低碳农家乐也必然成为今后农家乐发展的风向标[12,13]。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郊区共有民俗旅游接待户近20000户,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户近7000户,市级民俗旅游村110个,从事民俗旅游的农民超过了5万人,2004年全市民俗旅游收入超过7亿元[14]。

2010年1月,密云县建成了北京市首个低碳旅游试验区,试验区已启动旅游模式的转变,降低旅游行为中的“碳排放”。当地政府大力鼓励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的小型乡村酒店和民俗接待户开展经营活动,在餐饮、住宿、沐浴等接待服务中有效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新型能源,不设立大规模高耗能的旅游景区,鼓励景区和其他旅游企业使用降低能耗的技术,推行包括自行车骑行、露营等低碳活动方式,并精心为游客设计相关线路,方便游客选择低碳旅游出行方式[15,16]。

平谷区凭借其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也开始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平谷区是生态涵养发展区,“国家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3%,绿化率达到6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以上,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13,17]。走进平谷,就仿佛溶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有绿色绵延不绝的千山万壑,有绿色盘回蜿蜒的水系河谷,有纵贯百里的绿色生态走廊,有2万hm2春华秋实的绿色林果庄园。在2010年第二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论坛上,经评审团专家评审,京东大峡谷旅游区被评为“中国低碳乡村旅游示范地”;鱼子山村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在乡村旅游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平谷区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先后得到了国际旅游业管理协会、中国国际品牌协会、中国县域经济协会的认可。

延庆县在开发低碳旅游中也不甘落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其他几个开发低碳旅游的先锋区县一样,延庆县作为首都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2007年,延庆县成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国家示范区;全县建立了生态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地区环境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与有序,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18]。延庆县还制定了《延庆县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三年行动方案(2010-2012年)》,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行为,努力营造绿色文明生活,为低碳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011年4月23日,中国旅行社总社在延庆县推出了“绿色低碳我先游”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低碳旅游爱好者的加入。

怀柔区在发展低碳旅游上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2010年5月26日,怀柔区渤海镇栗花沟和北旮旯乡情驿栈2个景点与共青团怀柔区委签订了加盟“低碳绿色乡村游·青年社”协议书,从此,2个景点在共青团怀柔区委、怀柔区旅游局的指导下,开展“鼓励自行车骑游,推荐低碳风味食谱”等多种形式的低碳环保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低碳绿色乡村游”活动用餐、住宿的指定景点。作为“低碳绿色乡村游·青年社”的成员单位,渤海镇栗花沟、北旮旯乡情驿栈将宣传倡导“低碳旅游”、“生态环保”、“健康生活”新理念,引导广大青年和游客拥抱大自然,走进新农村,在赏景游玩的同时体验低碳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此外,怀柔区的农民也积极成为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多种“低碳生活”方式在怀柔区全面展开。农贸批发市场的绿色无公害标签供不应求,生物质燃料、沼气、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也运用到了农民的生活中,坐公交去爬山成为一种时尚,传递祝福的纸制贺卡也被手机短信、QQ视频、电子贺卡所取代。优美的环境、优质的空气,健康的“低碳生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低碳旅游爱好者慕名前往[19]。

门头沟区目前在低碳农家乐的发展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有规模的低碳旅游景区,也没有树立低碳旅游品牌。门头沟区作为比较偏远的京西屏障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从而得以保留住原汁原味的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并且田园特色突出,避免了农家乐发展的趋同性。特殊的地理位置酝酿了门头沟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门头沟区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13],这些都是乡村农家乐旅游低碳发展的基础。

目前,北京市各郊区县基本都开始了低碳旅游的规划与发展,虽然还未形成规模,但也都慢慢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20]。

2发展低碳农家乐的Swot分析

低碳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北京市郊区的农家乐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北京开发低碳农家乐既存在优势(Strength)和机会(opportunity),也存在劣势(weakness)与威胁(threat)[21]。

2.1北京市郊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优势

北京曾为六朝古都,积淀了几千年的文明和历史,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并积聚了深厚的乡村文化,如具有北京特色的时令节日、丰富神奇的民间工艺、各具特色的戏曲文化等等。而门头沟区保留了较多的京西古村落,极具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此外,门头沟区的民俗文化也保留较好,独具特色,是其发展农家乐旅游的优势之一;如妙峰山的民俗庙会、具有门头沟煤窑窑工特色的九龙山娘娘庙会、享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柏峪村秧歌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京西古幡乐、“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川底下村、中国琉璃瓦和琉璃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京西琉璃渠、民间舞蹈京西太平鼓、方言土语斋堂话等[13],这些极具京味儿的文化素材为门头沟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些独特乡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创新与包装,与新的低碳农家乐相结合,必将勾起人们对传统老北京生活的回忆,吸引那些在单调同质化严重的现代化生活中追求新奇的游客前往。

按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京郊多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基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也是北京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这些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发展低碳农家乐提供了物质基础。以怀柔区为例,它是北京市北部地区防风固沙天然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98%的地区为北京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承担着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供应、涵养北京市饮用水水源,调节大气环境质量等的政治任务。在此基础上,怀柔区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一个空气质量好、水源优质、环境优良的休闲旅游胜地。政府也大力推进农家乐旅游的改造升级,积极发展富民型的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及环境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促进产业融合化发展[22]。

2.2北京市郊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劣势

2.2.1京郊农家乐设施条件比较差北京市郊区目前各区县都已经开发了乡村旅游项目,经营农家乐已有一定的年头。但是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能力还都不足,尤其是道路设施和卫生条件还不完善,符合绿色环保条件的商户不多,已经采用低碳方式经营的商户较少。各区县之间的农家乐缺乏自己的特色,存在重复建设、开发层次不高等问题,造成了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

2.2.2农家乐经营过于分散,集约化规模经营程度不高北京市郊区的农家乐大多为散户家庭经营模式,无统筹规划,盲目经营,规模小,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农家乐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各自的特色,还需要各家联手起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扬长避短,取得他人的支持实现共赢。过于分散、势单力薄势必会造成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使规模效应形成不起来,而且小规模经营不利于行业统筹管理,无序竞争也影响了经营的效益。

2.2.3农家乐发展过于看中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北京市郊区的农家乐存在着过于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情况。有的农家乐对游客服务不够热情、不周到,甚至出现“宰客”的现象,不利于农家乐的长远发展。此外,一些农家乐舍不得投资,没有更新设施,环境卫生状况不佳,这也是农家乐发展的不利因素。

2.2.4经营水平不高农家乐经营人员大多是中学或中学以下学历人员,中专、大专及以上毕业的人员较少,素质普遍偏低,对新观念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强,市场化经营管理和竞争意识薄弱,服务水平自然不高。农家乐多以为居民到景区旅游提供食宿、娱乐服务为主,加之受经济能力制约,他们开展低碳旅游服务的专业性、投资低碳设施的自觉性均不高。

2.3北京市郊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机会

2009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强调不仅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制定实施《全国乡村旅游倍增计划》,围绕大中城市普遍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带,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而且要认真实施《入境旅游发展计划》,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提高市场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增长。未来北京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总体思路为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因此,建设极具北京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并将其由区域影响推向国际化,不仅可以提升北京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规模,促使其规范化、国际化,而且可以刺激入境旅游消费,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增长,达到“双赢”的目的。

2009年,北京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按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北京市大部分市郊属于生态涵养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这些地方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及高新技术研发、后台服务、文化创意等低碳高端产业;二是积极发展富民型的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及环境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融合。此外,在严格控制全市排放总量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城区和山区之间关于碳排放控制指标的碳交易制度。碳排放量高的城区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将拿出一部分经济收益对生态保护区即山区进行补偿。这实际上是将碳源排放空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将碳汇吸收能力作为一种收益手段,通过有效的交换形式完成合理的交易过程。

低碳农家乐的开发可以使用各类低碳技术或循环经济中的技术手段来为低碳农家乐进行开发服务,比如低碳建筑的运用、节能灯的使用、节水设施的安装、集中供暖技术的运用、现代化沼气的配备等,还可以大范围使用太阳能,在山谷等风大的地方使用风能发电,此外还有类似生态厕所等设施,都可以大大降低碳排放的数量[23-26]。农家乐不提倡使用私家车出游,鼓励绿色出行,可以选择自行车或者步行等健康的出行方式到达目的地,从而尽量降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2.4北京市郊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威胁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还没有消除,经济的恢复和振兴仍需时日。与此同时,国际旅游业也因为经济危机而进入短暂低谷期,发展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27-29]。为消除金融危机对旅游市场的不利影响,提升消费信心,各国各地的旅游产业纷纷变换花样,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各地的旅游项目来吸引国内外游客,拉动本地的经济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给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比如天津市和河北省环京地区的农家乐在进一步发展壮大,对北京市郊区农家乐就将产生最直接的威胁。天津市和河北省环京农家乐旅游休闲区离北京市较近,包括天津市各区县以及河北省的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等城市所辖的县(市),从北京出发1~2h车程就能够到达,对北京市的部分农家乐游客来说,去这些地方比在北京市的农家乐更加方便快捷,这些新出现的选择无疑会给北京市郊区的农家乐带来竞争,客源将产生分流[30]。

3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开发的对策

北京市郊区发展低碳农家乐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北京市郊区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农家乐的旅游形式,切实把旅游、经济的发展向低碳化方向转变[31]。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的开发离不开北京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企业(农户)与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共同支持,所以开发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也必须从这三方面来考虑。

3.1制定低碳农家乐开发的相关法规、制度及标准

目前,全国性的《旅游法》尚未出台,更谈不上有低碳旅游相关的法律可循,但也有一些环境保护法和循环经济法已经出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32]。北京市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立法机关应根据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北京市地方性低碳旅游的法规制度,其中包括对低碳农家乐资源开发进行规范、对破坏生态旅游环境的行为进行预防与处罚等的法律法规,从而为北京市低碳旅游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绿色旅游景区(Greentouristattraction)征求意见稿作为行业标准提供了建设与管理生态旅游区的技术规范,它是现阶段评定低碳农家乐的依据之一[33]。根据该标准,建设和管理绿色旅游景区要遵循三大原则,即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原则;重视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原则。同时要符合两大要求,即旅游资源保护要求,包括保护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景区生态安全的要求,包括生态系统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和游客容量控制、环境认证。根据京郊农家乐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低碳农家乐标准[34-37]。

3.2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逐步完善京郊农家乐的各项软件和硬件设施条件,尽快提高质量和档次。增加对京郊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的投入,改善道路交通、住房、停车等基础设施,严格硬件设施标准,特别是卫生条件要尽快大力改善;北京市应在市、区(县)层面组织专家开展对农家乐企业提供低碳技术帮助,比如积极降低北京市交通的碳排放量,采取有效的交通管理办法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提高农家乐经营者的素质,并且尽量吸引高水平人员进入行业,为旅游者提供细致入微、个性化的服务,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组织一些研讨会、培训班,对农家乐经营者进行培训,组织农家乐业主到外地甚至国外进行考察学习,以帮助他们学习现代管理知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及经营管理水平[38-42]。

3.3加大低碳农家乐的宣传力度,培养旅游者低碳旅游意识

北京市政府和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在北京市低碳农家乐教育宣传工作中的责任重大,要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加深北京市民对低碳农家乐的认知理解;鼓励农家乐的经营者自行联系网站、旅行社等宣传自己的农家小院,条件好的经营户可以同时在多个知名网站注册,自行加大宣传力度;支持各行政村做景区网站,将农家乐与景区一起宣传,在村里显要位置公示全村经营农家乐的农户信息,公开管理透明度,让旅游者对当地的农家乐有更多的了解[43-47]。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北京市郊区农家乐的旅游者逐渐养成低碳旅游的意识,在行、食、住、游、购五个方面来践行低碳旅游过程。如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假如是自驾车旅游,就尽量拼车坐满;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自备生活用品;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间,节约用水用电;不随意乱扔垃圾,不参与高能耗、高排放的旅游活动项目;选购环保的旅游纪念品和绿色食品等[6,10,48-50]。

3.4保持古都郊区乡土特色,注重产品设计,增强自身竞争优势

由于较好地保持了与城市具有较大反差的质朴的乡土特色,所以北京市郊区农家乐在质量不高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吸引不少的游客。为了满足城市居民旅游体验休闲的需求,农家乐在外观和形式上应符合自然村的特点及保持农村本色[51]。乡土特色也是传统自然特色,具有显著的低碳特征[52];北京市在开展低碳农家乐旅游时,应认清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优势,避免盲目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以最质朴的乡土气息吸引城市居民,从而保持旺盛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农家乐企业也不例外[53]。参照台湾地区的经验,成功的农家乐经营者时刻要注意在为旅游活动的设计和旅游者体验的服务方面多下功夫,尽可能地提供更多、更有趣的能带给游客独特体验的参与性活动[54-56]。只有提供独到的旅游活动和服务,才能确立自身的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

3.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有实权的民间组织,其职能主要是提供行业指导、参与项目策划,负责专业组织等[57]。北京市可通过旅游协会对低碳农家乐旅游业务进行日常指导与规范;这不仅可以弥补政府专业指导上的不足,还可以调动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减少政府的压力。

总之,北京市郊区低碳农家乐的发展要依靠北京市和各区县政府部门、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共同努力,在统一的低碳理念下,共同做好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2009,8(7):17-19.

[2]周梅.我国低碳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7):124-125.

[3]唐承财,钟林生.低碳旅游的产生背景及其特征分析[a].郭焕成,郑健雄,张玉斌,等.都市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4]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17.

[5]廖忠明,王国权,卢志红,等.发展低碳旅游经济[J].江西科学,2010,28(3):411-415.

[6]高自然,任苏.关于农家乐健康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382-383.

[7]李琳桂.“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5):151-152.

[8]王兵,罗振鹏.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4):38-43.

[9]马东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204-208.

[10]李琳桂.体验经济时代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对策[J].文史博览,2005(14):72-73.

[11]张明川.关于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147-148.

[12]姚海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北京为例[J].商业经济,2009(10):101-102.

[13]北京市旅游局.乡村旅游“北京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14]邵泽慧,黄敬.京郊民俗游一年赚了7个亿[n].北京晚报,2005-11-10(01).

[15]姚春霞,方立强.密云乡村旅游发展探悉[J].科技创新导报,2008(1):64.

[16]王萌.密云建成首个低碳旅游区[n].北京娱乐信报,2010-01-20(05).

[17]杨世彬.北京市平谷区民俗旅游业发展状况调查[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21(5):21-24.

[18]耿红莉,郑爱娟,马丽.延庆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23(4):12-16.

[19]魏明俊.三大板块扮靓怀柔渤海镇[n].中国旅游报,2011-03-16(14).

[20]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10(1):42-46.

[21]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151-153.

[22]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17-22.

[23]廖军华.浅析当前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9):2322-2324.

[24]李环.湖州市“农家乐”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09(6):41-43.

[25]谭锦,程乾.论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体系构建——以四川贡嘎燕子沟景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117-119.

[26]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100-102.

[27]刘啸.低碳旅游——环境经济价值实现的新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37-138.

[28]刘芳.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J].科协论坛,2010(5):113-114.

[29]李小明,张兆干,林超利.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J].河南科学,2010,28(5):626-630.

[30]路紫,蒋清文,刘武琼.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低碳旅游经济发展[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北京,2010.

[31]王辉,宋丽,郭玲玲.低碳旅游在海岛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探讨——以大连市海岛旅游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5):76-79.

[32]安微娜.论低碳旅游与社会责任[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4(1):122-124.

[33]LB/t015—2011,绿色旅游景区[S].

[34]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35]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86-89.

[36]雷琼.低碳旅游景区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46-47.

[37]吴莹.倡导低碳旅游——旅行社发展的新契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7):36-37.

[38]李扬帆,王志旭.浅谈低碳旅游[J].旅游经济,2011(2):79-81.

[39]杜宗斌.乡村低碳旅游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湖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5-376.

[40]金姝兰,金威,徐磊,等.环鄱阳湖区域低碳旅游规划设计[J].生态经济,2011(1):149-152.

[41]黄文胜.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J].今日财富,2009(10):104-105.

[42]丁红玲,武媚.基于低碳理念的桂林旅游发展初探[J].市场论坛,2010(9):81-82.

[43]浦云.构建四川低碳旅游体系设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0):10-12.

[44]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45]李玉清.基于清洁生产的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9):862-864.

[46]谢传胜,徐欣,侯文甜,等.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及发展路径分析[J].技术经济,2010,29(8):29-32.

[47]曹会林.浅议低碳旅游与旅游企业的低碳举措[J].价值工程,2010(4):31.

[48]陈贵松,陈小琴,陈秋华.低碳经济下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56-64.

[49]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旅游学刊,2010,25(2):11-12.

[50]萧歌.倡导“低碳化”旅游方式[n].中国旅游报,2008-01-11(04).

[51]王润,刘家明,田大江.基于低碳理念的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0,3(2):168-172.

[52]蒋小华.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为例[J].中国商界,2010(12):1-3.

[53]刘颖,杨嘉琳.三亚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29):144-145.

[54]韩小荣.我国旅游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104-105.

[55]周元春,邹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9(23):99-101.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篇5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这是人类社会对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结果。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湖南作为中部崛起的省份之一,节能、降耗、减排的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经济的发展初见端倪。换言之,湖南低碳城市建设具有产业、能源、资源、人才、碳汇等方面的整体优势。

(一)“两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总体来说,“两型社会”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绿色低碳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1]2012年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5%,占全省同期生产总值比例近40%。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优化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增长方式,彻底改变“高投资、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集中建设了大型商务、文化、会展设施,提升了岳麓山、昭山等沿江景区品质,使湘江沿岸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色轴心”,推动了长株潭地区以及周边常德、益阳、岳阳、衡阳、娄底五个市区、乃至整个湖南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以及区域之间的共生发展,为湖南探索低碳城市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生态资源丰富和绿色发展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流域面积、人口和GDp分别约占全省的40%、60%和76%,在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湖南共有湿地面积5800多万亩,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维护三湘四水生物多样性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仅洞庭湖就能养活湖南20%的人口。湖南西北的武陵山脉和南部的南岭山脉,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两条脊梁,保有了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而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则孕育了众多水生生物。山清水秀是自然对湖南的恩赐,也是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绿色银行”。据统计,湖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7.13%,森林蓄积量达到4.16亿立方米,湖南林业产业年产值超过千亿元。此外,绿色发展是湖南实现科学跨越的必由之路。湖南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绿色湖南建设纲要》等绿色发展政策。

(三)节能减排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搭建了支撑平台

节能减排是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最有效手段。“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均超额完成国家减排任务,并结合省情实现了砷、镉减排30%和25%。2011年,湖南省深化各项减排措施,组织实施污水处理厂脱氮、火电企业脱硫提标改造、脱硝等重点减排工程,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均完成削减目标,湘江40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水质断面占87.5%,比2007年提高5个百分点;干流镉、砷浓度分别比2007年下降19%、45.2%。全省14市州所在地城市均实现空气质量达标。长株潭城市群“绿心”面积约545平方公里,包括一批森林公园和水库、9个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株洲、攸县等推行优化村庄环境、打造完美乡村,全面推进城镇、村庄道路、水系、庭院和山地绿化,加强水源保护、河渠治理与企业、矿区、生活污水处理,大力实施乡村改水、改厕、改圈工程,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范例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以城市为单元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子,出台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的战略和政策。2009年哥本哈根市政府在世界气候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目标,即哥本哈根要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城市。在欧盟的一些村庄里,张贴着“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此类行为将记录在案”的告示,地方政府如果不能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垃圾收集的服务或不按分区规划管理新住宅的开发,也将受到农村社区居民的。日本对生活垃圾实施严格的精细化管理。加拿大规定以森林为目的地的旅游部门,必须在其门票收入内提取一定比例补偿费给育林部门。欧盟推行二氧化碳税。美国纽约市与河流上游流域就清洁供水进行交易和补偿。在我国,国务院出台了有关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导。杭州、上海、北京、保定、无锡、厦门、青岛、深圳等地都加入低碳城市建设的行列,为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二、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低碳城市建设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节约资源能源、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湖南虽然在加快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中为实现低碳崛起奠定了基础,但仍是一个传统资源大省和农业大省。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制约日趋紧张,践行低碳消费的动力不足,是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低碳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衔接不够

湖南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工业化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继续加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湖南产业集中度较低,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大企业、支柱产业仍显不足,缺乏带动作用强的大型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高附加值产品少,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2]湖南经济总量排位的基础不稳固,进出口增长偏慢,总量偏小,对区域发展支持力度仍显不够,工业投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投资相对乏力。工业化程度处于垫底位置,工业企业数量、质量处于中下游位置,企业规模小、聚集水平低下。以钢铁、有色、化工、建材为主体的传统重化产业还占据重要地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力尚不够强。2011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只有湖北的1/6、安徽的1/5左右。[3]全省仅有3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园区,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比不足四成,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省份。湖南出售的粮食、生猪、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服务业结构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较高,信息传输、软件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受限。

(二)低碳城市建设与能源资源约束日趋紧张

湖南能源资源严重匮乏,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高耗能行业比重大等问题依然突出,已经严重制约着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4]2011年湖南能源对外依存度55%左右,2011年全省最大电力供应缺口25%左右。湖南人均土地面积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十二五”期间,湖南省预计需要用地8万公顷以上,但国家分配湖南省只有约4万公顷的用地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季节性缺水比较突出,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水污染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在资源约束方面,湖南节能减排的压力比较大,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中部最高,消化增量,消减存量,年均减排2万吨左右。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导致氮氧化物和pm2.5值逐年增加,长沙、株洲、湘潭等地时常有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大幅度下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在增加,部分污水管网不配套、导致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铅、镉的排放在重金属污染物中所占比重达到85%左右,加之历史遗留废渣、尾矿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致使一些河流、土壤存在较严重的环境安全隐患。农业源特别是禽属养殖污染治理任务相当繁重。许多规模化禽属养殖场所全过程综合治理减排工程尚未启动。

(三)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技术创新依赖度较大

建设低碳城市必将对目前湖南发展模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节能环保以及传统发展思路等提出巨大的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现代低碳城市建设与目前湖南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长、高排放发展方式之间存有一定的冲突。目前,湖南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研制刚刚起步,低碳经济的比重还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专利数、技术转移、技术研发人员增长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约了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核心企业规模小,低碳产业链条短,技术创新空间不大,产业集群创新支撑体系不完善,单极发展态势严重,竞争力不强。[5]低碳技术创新通常关乎一个国家相关产业甚至整体核心竞争力,投资周期一般较长,投入费用巨大,研发风险较大,一般企业都不愿承担。这无论对政府、还是企业都是重大的挑战。与传统高碳经济相比,低碳城市建设强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减少高碳存量,发展低碳技术和创新低碳产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因而在发展前期的成本相对更高,回报周期相对较长。

(四)低碳城市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难度加大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不够,随意性较强。有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设置较为混乱、信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和管理者的技能素养低下,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科学化的新要求。有的城市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执法效率低下。不少城市尚未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科学编制、管理低碳城市规划事项,致使低碳城市管理工作机制不畅、信息失灵。“数字湖南”在城市管理中的引领和推进作用日益凸显,但总体来说湖南信息化发展水平偏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宽带网络设备亟待更新,城市光网建设进展不块,无线城市建设在资源共享、优化布点、电信运营商协同等方面有待均衡发展,目前湖南竟无一家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信息化资源亟待整合,“十一五”期间湖南信息化发展指数位于全国第20位左右。[6]这无疑影响了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此外,低碳城市建设尚缺乏可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相关配套政策。

三、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面对城市环境污染、人炸、车辆拥挤、资源能源消耗过大,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更为迫切。因而,低碳城市建设恰好契合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湖南低碳城市建设要大力加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产业升级、节能降耗的支撑能力,着重在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能源、低碳生产、低碳消费等五大方面下大力气。

(一)以制定低碳规划为龙头,强化湖南低碳管理

开展低碳城市建设首先要坚持高起点规划,立足湖南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将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细化低碳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将节能减排真正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地位,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低碳产业的发展质量。其次,尽快出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扶持,以《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纲要》、《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湖南省低碳城市建设纲要》为依托,加快制定湖南低碳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市州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与相关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其三,全面落实《绿色湖南建设纲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保护》、《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湖南省城乡环境同治》等专项规划,改善居民住宅和公共空间布局,美化城乡人居环境,着力发挥长沙、株洲等城市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县城和县级城市,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

(二)以促进产业转移为主线,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围绕低碳产业转型升级,湖南要在第一产业发展上抓住当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低碳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低碳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利用,重点发展复合农林业技术、有机农业技术、生物农业技术等;在第二产业发展上,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技术、水电技术、太阳能应用技术及环保产业、光伏产业、清洁能源、绿色装备制造业等;在第三产业上,发展现代服务业、低碳物流、低碳金融、低碳科技咨询、科技信息、低碳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物流、会展、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业。[7]引导低消耗、高产出、无污染及对交通、环境高度敏感的高端产业进入湖南,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园艺博览、休闲度假、娱乐等城市产业。积极发展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产业,鼓励农村节能减排与生物质能利用转化,打造新能源产业完整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种养结合、低碳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以长株潭城市群为重点,加快建好汨罗、永兴、清水塘等6个部级和24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建成15个具有特色的低碳经济工业园区。把生态产业和低碳产业作为新的技术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产能。对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林纸加工等高耗能行业引入低碳准入制度。加快长沙、株洲、湘潭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打造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生态城市群。湘南地区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现代农业等,加快优势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大湘西扶贫开发区要以“两型化”要求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

(三)以推进绿色发展为契机,美化城市人居环境

森林是城市之“肺”,在湖南低碳城市建设中具有吐故纳新功能。湖南低碳城市建设要充分发挥森林、湿地的固碳、吸碳、储碳等间接减排作用,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脉为构架,以湘、资、沅、澧水系为脉络努力打造“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长(珠)江防护林、石漠化治理、迹地更新、水土保护、矿山植被修复等生态工程,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禁止对世界自然遗产、国际重要湿地、文化遗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植物园以及长株潭“绿心”进行城镇化、工业化开发。推进节能减排,突出抓好湘江流域综合治理、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抓好长株潭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扩大林地种植面积,及时抚育和更新天然林和人工林。加强林业管理,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与采伐审批手续,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将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固沙林、道路防护林等改造成风景林,在生态配置上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以乔木为主,合理配置乔灌草。

(四)以弘扬低碳文化为主题,营造低碳消费环境

尽快制定湖南居民低碳消费实施标准,实施湖南低碳消费品品牌战略,构建以“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低碳管理体系。强化政府在低碳消费中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公款消费行为的跟踪监督。制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标准,对企业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产业规划目录,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完善产业项目准入机制、落后产业有序退出机制,扎实抓好差别化电价、阶梯水价以及污染自愿使用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重要改革试点。[8]新建企业要与政府签订合同,规定每年碳排放量的最大值,已建企业要对碳排放量和减排目标进行量化。建立企业参与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行企业节能减排自愿协议制度和税收奖惩制度等。积极开展低碳家庭、低碳社区、低碳学校、低碳机关、低碳园区等各种试点工作,围绕低碳消费的健康、能耗、环境和社会标准,引导居民形成健康向上的低碳消费习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公共交通、政务、商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低排量车辆和新能源汽车。推行环保车辆补助金制度,严格限制生产、使用大排量汽车,必要时让大排量汽车车主在经济上承担更多的节能减排义务,引导居民低碳环保出行。通过节能补贴等方式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城市建设要预留更多的休闲和出行空间,建造地下停车场或车位、车库,确保居民低碳出行安全。

(五)以完善配套措施为保障,打造低碳城市发展合力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篇6

低碳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为过量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也开始重视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2003年英国政府将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写进政府能源白皮书,其后,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的“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作出了明确承诺。园林绿地系统作为园林中最主要的碳汇必然成为低碳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地系统具有固碳释氧、降低园林热岛效应、雨洪控制,同时它也将成为重要的低碳教育与展示基地。如何在设计中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这些重要功能,是向低碳城市目标发展的重要保障。

低碳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不仅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其建设应从改善城市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改善退化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地环境防护体系;目标在于探索自然的合理利用方式,从而改善生态与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类型可分为挖潜、保土、节水、节能、节材几类。

城市园林绿地还可以作为低碳教育与展示基地。园林绿地系统本身有着巨大的固碳减排的作用,可以通过科普展示的方式,将其通过简单易懂、富有趣味的方式展现在游人面前。将生态固碳和绿化、美化的主导思想贯穿于园林城市建设的整个体系当中。在绿化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体现规划的实践性、操作性。在绿化层次上追求错落有致,力求实现造绿敞开化、景观化、花园化、艺术化,提高城市整体绿化水平。在树种选择上,以固碳能力强、抗污染性好的树种为主;在部局搭配上坚持乔、灌、花、草合理布置,突出自然景色,体现地方风格,做到层次搭配、品种搭配、色彩搭配。

低碳园林的技术措施

1.低碳园林设计原则

如果说生产的首要原则是安全第一,那么设计的首要原则应当是生态第一。设计师应当将理念转向“生态化”,不断探索“生态化”的设计方法和形式,在此提出对设计师的几点建议:

(1)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尊重原有地形为本,适当构造微地形。设计中形成低碳的思想,随处考虑通风、采光以便于节能。

(2)善于使用新能源、新技术:在适当的地方例如指示牌、照明系统等根据可操作性选取可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设计。要保持对新技术的敏锐度,体现新时代设计师与时俱进的时尚视角。

(3)适当控制硬景、加强软景设计。不盲目追求大场面高档次的铺装和过分奢华的硬景效果,适当加强对软景的设计,尤其是绿化设计。在软景设计中发散思维,不断探索软景设计新形式。

(4)挖掘民族和地方特色,将本土文化渗透到设计中。布雷·马克思说:“一个好的风景园林设计是一件艺术品,对比、结构、尺度和比例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首先它必须要有思想。”这个思想就立足于对场地文化传统的深层挖掘。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瑰宝,并且富于地域特色的景观才是更易于为本地人接受、也是更易于吸引各地游人的。设计师应当充分传承和发扬我国文化精髓,创造新时期世界性的中国式低碳园林。

(5)城市人均绿地指标尤其是中心城区较低。对既有的绿地尤其是已经成林的绿地严加保护,保护好现有绿化成果是最大的节约。对城市现有绿化成果的毁坏,特别是对大树、古树的砍伐或移植是最大的浪费。要推行立体绿化、庭院绿化,尽最大可能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量。

2.植物的设计

园林是一种人工模拟自然的形式,是生态、艺术、实用三大功能的统一,园林规划过程中,合理开发自然和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是园林投资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充分挖掘绿地资源的生态效益。一是要实现所有可绿化用地的充分绿化,见缝插绿,这是对土地资源的最大的节约。二是要以种树为主,科学配置植物材料,以绿为主,乔木为主,植物造景,生态优先,改变园林绿化建设中一些工程过度人工化的倾向。三是在绿地规划设计中,在合理的原则下,尽量缩小纯草坪性的开敞空间,加大林下活动空间的比例,尽最大可能增加绿地的绿量。下面分为六个方面展开论述:

(1)合理选择植物资源,优化植物配置

植物种植设计是现代园林绿地生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植物品种的选择与植物景观生态群落的建立等内容,其中,对乡土植物的大量选择利用是植物品种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颁布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暂行标准中,对于当地物种应用的基本指标也有着明确的要求。然而由于有些建设方的盲目跟风、攀比、猎奇等心理加上设计、施工方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因素,导致当前很多城市绿化中仍存在忽视乡土树种,大量引进外来树种、特别是国外观赏品种的现象,从而直接造成建设和养护成本的大量增加。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由于乡土植物不仅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当地特色明显等先天性的独特自然优势,同时乡土植物对环境和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少有病虫害,具有可靠的生态安全性,而且节约水资源,有些仅依靠降雨就能生存良好,从而减少灌溉、施肥等养护成本。

(2)合理的利用地形地貌,因地制宜

园林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园林的表现手法也是多样的,根据自然的地理条件,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尽量减少对原始地形地貌的破坏,既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费用,又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这是园林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节约型园林的基本原则之一。尤其是对水景的开发,在没有自然水源的地方,硬要建设水景,美观固然美观了,但要依靠大量的人工补水来维持的话,就不是节约型园林所提倡的了。

园林之美在于他的各具特色,盲目以洋风作为潮流,肆意将舞台道具搬入园林,以玩酷充当超前,或追求“奢侈”和“豪华”,既不能表现园林的特色,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合理的利用本地资源,保护原有绿地,开发地方材料、乡土材料,经过巧妙的设计和精心的构思,既经济又能表现地域文化,还能创作有特色的园林。

(3)种植设计模拟乡土植物优势群落结构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优先使用乡土植物,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推广自然植物群落的做法。根据乡土植物对原产地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相对于其他植物材料种植成本低、成活率高,养护成本低,也有利于营造城市自然和谐的风貌的特点,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坚持使用乡土植物材料。同时,做好乡土植物品种选优工作,积极引进适合当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节水耐旱型的新优植物材料,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景观效果。

一般地方植被群落经过长期演替竞争,逐渐形成地方的优势植物品种以及由优势植物品种组合形成的地方优势种群群落结构。这些优势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都是自然界长期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的产物,对当地的环境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基于此,美国生态学家、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了“设计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这种遵从自然演替规律、模拟乡土植物优势群落结构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的景观设计,较传统的只注重景观性的植物配置具有更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目前,这种设计理念已经在国内外很多生态园林建设中被广泛认同和应用。

探索利用野生植被建设园林绿地。野生植被是最符合生态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合理利用野生植被可以大大降低养护管理成本,节约水资源。要在城市的河道两岸绿化中,在一些位置合适的道路绿化中,在一些城市边缘地带的绿化中,甚至在城市中心钢筋水泥建筑密集区域的绿化中,都应该充分利用野生植被。园林绿化部门要积极探索利用野生植被营造生态型的、具有郊野气息的绿化景观,要研究针对野生植被的管理维护标准、办法和机制。

(4)绿化模式以复层式群落为主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以及层间植物所构成的复层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是实现园林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形式。传统的绿化模式更注重观赏效果,而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位以及群落结构与配置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城市绿地人工群落多数种间配置单一化和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的现象很严重,同时为了强调观赏效果,大量使用草坪、人工修剪的模纹植坛以及大量摆放一年生草花等。这种过多运用规则式的配置手法,造成单位面积内的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层次趋于简单,导致部分群落结构单一抗逆性差,最终植物生长不良直至死亡。实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另外,在园林绿地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一年生草花的集中摆放,虽然可以短时间获得强烈的“展示”效应,但短暂的花期过后,则出现景观上的断层与空白。这些做法都是非节约型的,均应在今后绿化建设中加以改正,应该强调多年生宿根花卉的利用,构建乔—灌—花(草)复层式植物生态群落。

(5)合理的选择材料,建设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园林

植物的选择是降低养护成本的关键。植物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植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园林“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以丰富的植物种类相搭配的绿地,较单一植物种类组合的绿地而言,不仅是景观效果上有差异,在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方面也占有明显优势,所以,植物多样性的选择,是降低园林绿地管理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地被植物是园林中用量最大的材料,也是管理中投入资金和精力最大的项目之一,所以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认真的考虑,才能有效的控制后期管理成本,实现节约型园林的目的。

园林硬质景观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包括园林中的道路、广场、园林建筑、园林小品、雕塑等,在规划设计时应当注重其使用率、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等几个方面。使用率方面,应根据服务对象的多少和需求量来考虑其建设的规模和数量;在建设成本上重点应考虑材料的价格和园林建设上的实际需求,不必追求豪华,而应考虑经济、实用、美观,尤其应注重地方材料的选择;维护成本上应从建设材料和施工工艺上来考虑,增加其耐久性,减少使用过程的维护次数和维护量。

严格控制雕塑设置和园林小品建设。在绿地中设置城市雕塑和园林小品,会直接提高工程造价,因此,绿地中的硬质景观要分布合理。确实有必要设置城市雕塑和园林小品的,要根据该绿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来综合考虑,建设精品、经典、能够传世的城市雕塑和园林小品,保证其与周边总体环境相和谐。杜绝低俗粗劣的城市雕塑和园林小品,尤其是在古典园林周边和在历史遗迹上建设的绿地中,更要严加控制。

(6)重视园林的使用功能,建设人性化的园林

园林归根结底还是满足人们户外生活(运动、游憩)所设立的场所,是使用的艺术,因此园林的规则设计应建立在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需求上。

3.施工与养护

建设节约型园林必须以科技为支撑,从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入手,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导则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集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在园林施工阶段,必须实现标准化施工与管理,以避免重复操作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及能耗;对于植物的养护,应注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规范作业,以达到节约与环保的目的。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源浪费型或环境破坏型园林绿化模式的盛行,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篇7

关键词:未来;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之下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合理的设计是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园林景观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了对人们环保节能的思想理念。只有把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出低碳环保的风格,才能对整个社会及居民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激发居民对低碳的重视和关注。所以想要在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就必须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注入新鲜的活力和理念。

1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原则

1.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

城市园林设计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做到科学规划,使设计项目与整个城市区域环境相结合,要在项目的性质、功能和形式等方面准确定位;要做到“三个协调”,即项目设计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植物载体的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等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1.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该原则要求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结合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的情况造景,做到既经济节约,又在层次上体现起伏与韵律变化,避免呆板。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追求奢华,不能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在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改善人居环境,确保居民的身心健康。设计要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增加绿地色彩,注重立体绿化,扩展绿化范围,发展垂直绿化,构建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1.3以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造景强调在设计和建成效果上展示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构建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的绿化模式。采用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相配置的绿化方式,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完美的生态环境。

1.4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绿化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又要遵循美学法则,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发挥好园林给人带来的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在整体布局构图上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协调、对称、平衡、稳定、直曲等形式营造园林的意境美,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完美结合。

1.5地方特色原则

园林绿化设计必须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这就要求在充分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性

2.1以低碳经济背景为前提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会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喧嚣的城市,拥挤的人群,在繁华大都市里到处都充斥着汽车尾气的味道。而人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会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疾病。因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城市园林缺乏生机与活力,草木和植被也没有健康的生长环境。而在低碳经济的背景对城市园林进行绿化设计不仅可以缓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让大自然最本真的东西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想象一下到处都充满绿色和生机的城市是多么的美丽。

2.2以低碳经济背景为前提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会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低碳作为一种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新型发展模式,而在低碳模式影响下必然会兴起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向,在探索低碳经济的同时,必然能够带动一些生产企业加入低碳经济的队伍。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能在节能耗降污染的理念下完成生产企业利益的增收,同时还会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以城市园林作为人们直接接触的自然环境,必须能够更加体现出低碳环保的理念。

3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要求

3.1在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应用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园林作为体现城市面貌的窗口,它的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面貌。既然对园林绿化设计是以低碳为前提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把固碳能力比较强的植被运用在园林中。研究表明,固碳能力比较强的植物主要有,垂柳、碧桃、木芙蓉等。可以在绿化的过程把这些植物种植在园林,就可以有效提高固碳效益,营造自然的园林绿化,从而提高城市的固碳效益。

3.2科学合理的配置营造出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在进行园林绿化的时候不能光注重固碳能力的强弱,也应该主要优势互补的效益。一般来说,对于园林进行绿化时以下几种搭配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低碳高效的能力:

3.2.1落叶乔木与绿灌木的搭配。从理论上来说,首先,灌木类树种在固碳释氧方面的能力要比乔木植被略高一筹,其次,灌木类植被的固碳释氧能力要高于草本植物。对于在种植地面上来说,固碳释氧分别为灌木优于乔木,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应该加大灌木和乔木的种植数量和面积。这样的搭配不仅可以改善单位面积的覆盖率同时也可以增加空间的绿化率,还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的固碳释氧能力。

3.2.2速长植被与慢长植被的搭配。由于速长植被的固碳能力要比慢长植被强,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当速长植被与慢长植被搭配的时候,不仅能实现比较高的固碳效益,同时还能形成优良的园林景观效应和绿化效应。

3.2.3常绿植被与落叶植被的搭配。适当增加彩叶植物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常绿植物要强的多,这可能与其色素(花青苷)在叶片中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有关,从而影响了叶片反射光谱的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但考虑到大部分彩叶植物与落叶植物在秋冬都要落叶,其深秋及冬季的固碳效益接近于零。因此,将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搭配,即可弥补这一不足,保证秋冬季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的同时,形成四季皆宜的植物景观。

3.2.4不同年龄植被之间的搭配。年龄相对较低的树木,固碳能力高于老龄树。值得深思的是,这一点即可成为反对目前盛行的“大树进城”现象又一有力佐证。就单株碳贮量而言,古树远高于常规树种,但由于古树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生长也基本停止,碳贮量较稳定,对固定大气中Co2的贡献较小。但从其它生态效应、景观美学以及历史科学价值等层面而言,保护古树名木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将幼龄树木与老龄树木搭配种植,可在营建低碳园林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需求。

3.2.5乡野植被与园林植被的搭配。某些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固碳率,如水果类植物、垂柳、三叶树、天竺桂、冬青等,且非常适用于南方地区,为此,今后应适当增加此类乡土植物,并与常规树种搭配,既可提高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也可提高该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并有利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应用,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低碳园林植物景观。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低碳就是随之衍生出来的一种社会发展形式。低碳就是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的减少碳的排放量,是把节能减排和降低废气排放的具体形式。而低碳经济就是指就低能耗和低污染为主要前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建设中排出最少量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获得整个社会的产出,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的全面转变。低碳城市就是指以低碳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并且居民以低碳为生活理念和行为特征的建设蓝图。低碳城市所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园林绿化就是城市居民最先接触到的自然环境。所以建设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是倡导低碳生活最重要的环节和关键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想,李海梅.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J].北方园艺,2009,(03).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篇8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实践;规划指标

引言

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多,给城市居民的心身健康来来了危害。因此,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而低碳城市规划作为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实现低碳化城市的目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低碳城市规划理念及实践进行了研究。

1低碳城市的概念及规划理论

1.1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城市的内涵主要包括3个方面:(1)低碳的城市规划建设,包括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低碳城市技术的运用等;(2)低碳的城市生活方式,包括居民低碳的消费理念、企业低碳的生产方式等;(3)低碳的城市运行系统,包括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高效的城市管理方式等。

1.2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使低碳城市由理念到实践的关键所在,也是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构建指标体系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界定指标范围。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应重点关注是否做到了减碳和固碳,并应尽量简化。(2)注重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得以实施。(3)注重指标体系的可考评性。选取的指标必须可以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指导规划实施与成果检验。(4)注重指标值的适应性。由于存在经济水平与资源环境的差异,因此对不同的地区应该划定不同的指标值。

1.3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

在我国现有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基础上,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方法有以下三种:(1)以专项规划的形式纳入现有城乡规划体系;(2)作为一种新型规划单独编制,在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之外;(3)将低碳城市理念融入现行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各项中,并在各项城市规划中落实。

2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2.1城市空间布局

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稳定的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于防止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大城市病的发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降低城市内耗,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大城市的空间由局结构应以组团式为主,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应适当集中紧凑布局,以减少交通能源消耗。

2.2产业规划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

2.3交通规划

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2个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70%以上。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据估算,广州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

2.4房地产开发

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标准、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在规划报批、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建立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审批标准与审批制度。同时,要研究出台精装房规划设计标准,减少装修材料的损耗,在旧城改造中应尽量保留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群、庙宇和街巷,避免大拆大建。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篇9

[关键词]低碳城镇化;就业保障;以人为核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9-0096-05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实现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与传统城镇化发展不同,新型城镇化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全面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和人口集聚的功能。从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障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实现公平、稳定就业,这是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前提与基础。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弊端是:由于城乡劳动制度、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导致城乡居民就业权存在巨大反差,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同步的现象。新型城镇化使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可能,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低碳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带动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应构建适应低碳城镇化的就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就业增长和公平、稳定就业,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这个内在诉求。

一、低碳城镇化是保障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质上是对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反思与纠偏,是传统城镇化发展造成的土地城镇化、“城市病”和农民市民化受阻等问题的倒逼,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由外需拉动转向内需驱动的重大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从物本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型的战略调整。传统城镇化带来的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让位的各种代价,使决策层和社会各界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逐渐趋于科学和理性,基本形成了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的共识:新型城镇化要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全面发展――以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充分有利的条件为最终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同样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而且把“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置于首位原则,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体居民现代化建设成果共享度等作为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总理曾多次表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

实现这个目标,基础和前提在于要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公平地实现就业,并在就业过程中实现劳动力价值。因为“一个人总是要靠他的劳动来生活”;人的主体存在是通过人的生存活动劳动来实现的,即通过人的劳动实现的,人一旦脱离劳动就会失去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因为就业是劳动者参加生产劳动的现实表现形式和主要路径,由此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能通过就业来创造,而且应在就业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落实新型城镇化的以人为核心,就是要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让每个人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人口、进城务工者因新型城镇化发展而受益。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应该更多地落实到对农村劳动力人口、进城务工者等群体发展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上。这是因为在现实中,现行经济体制和传统城镇化模式的缺陷已经事实地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人口、进城务工者等群体在就业机会、就业市场准入、教育、住房、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诸多局限,他们在生存和发展成本、发展机会、发展公平和发展能力保障等方面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往往处于劣势。而低碳城镇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党的十报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方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推进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通过走低碳城镇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机制制度优化来扩大岗位种类、岗位需求、促进公平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尽可能多的人获得更公平和充分的就业权,进而获取满足生活等各方面需求的物质资料,完善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最终做到以人为核心,实现人口的城镇化。

二、低碳城镇化对人的就业保障应该更具公平性

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人都具有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的权利,也就是就业权作为公民劳动权中的核心权利,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所在。不能因身份、户籍、年龄、相貌、民族和学历等差异而被弱化,也不能因为上述因素而被优势群体挤占或替代,更不能被剥夺。每一个人只能有社会生产劳动分工不同之分,而不能存在就业歧视、就业不平等之别。否则,对于不能就业的人来说,其法律赋予的劳动权就会受到侵害或落空,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不公平的。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如果一部分人不能实现充分就业,这部分人力资本就会浪费,无法达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目的,更严重的是还可能会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低碳城镇化发展将由于其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造成一些结构性失业,但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绿色就业岗位。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劳工组织的《绿色就业:在低碳、可持续的世界中实现体面劳动》报告中指出的具有巨大减排潜力并且拥有不同程度的绿色就业开发潜力的产业:可持续农业和林业、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资源回收和利用等。。低碳城镇化能够根据市场规律,有效地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使用效率。因此,需要通过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建立充分尊重劳动价值的薪酬机制,使人的就业更具公平性。低碳城镇化对人就业保障的公平性体现在:应该以劳动者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业务技能、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等内在软实力作为主要衡量尺度,而不是对身份、资源优势以及社会资本(自己及家庭、亲属拥有的社会关系)的依赖;还应体现在打通社会流动的正常渠道,降低社会各阶层的创业成本,降低社会底层的生活成本,提高竞争力,扩大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通道。因此,低碳城镇化必须解决目前城镇化模式下出现的部分群体,特别是进城务工者因户籍、社会资本、创业成本等多种因素所限而被排除在某些行业、岗位之外,并且在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承受着比城市居民数倍的成本压力甚至是权利缺失等不公平现象。

三、低碳城镇化对人就业的保障功能应注重就近就业原则

根据清华大学李强等人的调查显示,目前持农业户籍的人中近2/3表示不愿意转为非农户籍,因为涉及经济利益,如拥有农村户口可以保留农村的土地和宅基地。再加上大城市和省会城市限制户籍,尽管中小城镇的户籍政策早已放开,但由于就业机会少,流动人口难以产生落户的动力。因此,有学者主张,新型城镇化要通过推进进城务工者市民化方式来解决这类群体就业的增长和公平性问题,实现人的城镇化,对此笔者并不完全认同。进城务工者市民化虽然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难点,但并非全部。真正要解决现在进城务工者“在城里留不住、在乡下没法留”的现状,必须完善低碳城镇化规划,明确大中小城市和城乡、城内区域分工,解决工业不集中、居民区和工厂混杂的问题,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强化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就业保障功能,实现就近就业,解决空间格局和社会格局中潜在的巨大浪费现象。现实中进城务工者所出现的就业难、就业不公平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由政府强力主导的大城市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正是在政府的过度干预作用和大城市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大量的优势社会资源向大城市聚集,出现了农村社会资源被大城市挤占的现象,进而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入大城市。当前,社会各界对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日渐明晰,城镇化即城镇的发展是一个生产发展的自然过程,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发展战略应该逐步由原来的大城市发展战略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对就业问题的解决必须有用低碳城镇化来推进等新的思维和理念,要超越过度依赖于大城市作用的初级阶段,转向对中小城市甚至是城镇就业空间和保障功能的挖掘与利用。换言之,就是要树立就近就业的观念并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通过推进低碳城镇化发展,完善中小城市功能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中小民营企业和手工作坊等方式来扩大就业空间、促进社会就业。2013年8月30日,国务院总理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有关专家进行城镇化建设座谈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口就近就业的思路,他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东部要提升城镇化质量,中西部地区要培育一批城市群,实现人口就近就业。”推行就近就业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巨大,经济转型升级和内需拉动将会进一步带动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因而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支撑,中小城市在配套和生活服务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可以提供相当规模的就业岗位,具有留住转移人口的条件;二是就近就业有利于避免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能够减轻大城市外来人口带来的各种压力,有利于缓解“城市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轻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造成的社会压力;三是就近就业有利于减少就业者的工作搜寻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实际上,近年来返乡就业、就近就业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以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例,在2011届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在院校所在地就近就业、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西部地区就业、民族地区就业、贫困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8%、51.8%、19.6%、13.9%和4.9%。

四、构建中国低碳城镇化的就业保障体系

低碳城镇化建设对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并且应该在增强就业保障中发挥更大作用,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但是,还应重点解决好在促进就业增长中的推进方式、制度保障以及衡量标准等问题,最终实现就业人口规模的增加和就业质量水平的提升。

(一)优化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模式,扩大就业渠道空间

就业问题的解决是经济发展(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和就业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产业发展是前提和基础,制度更多的是在保障层面发挥作用。没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来创造足够丰富的岗位需求,就业制度再完善都是没有根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发挥好产业的支撑作用,这就要求低碳城镇化建设要做到产业发展与对人就业问题的保障协同推进,在遵循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地方产业发展禀赋优势及发展导向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产业发展对人口就业和环境的保障功能,通过增强产业的就业拉动性、产业发展的生态性与可持续性,最大限度扩大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岗位需求。第一,积极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要继续大力培育和扶持乡镇集体经济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人口就业空间,吸引生活不便的偏远地区人口到乡镇就业生活。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证明,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在各种制度缺陷的制约下,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人口在大城市和乡村之间“钟摆式”生活,一方面虽然想但没有条件留在大城市里,另一方面用在城里赚来的积蓄在老家改建住宅,但又不愿长期生活在偏远不便的乡村,造成“空心化”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各种资源的供给负担,造成了土地等资源的浪费。低碳城镇化必须科学规划好县城、乡镇的产业布局,统筹规划好城乡产业资源分配,结合地方资源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等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产业基础雄厚、吸纳就业能力强、污染低、农村人口参与面广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新型产业的发展,谋划发展生产业,加快构建分工细化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以农村农业化带动城乡产业一体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空间。第二,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要大力发展中小型民营企业并引导它们从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升级,向就业率高、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发展,提高就业质量。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能只注重大城市的规划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及规模,而应转向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要保障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这就要求产业发展必须打破大工业的局限,不仅扶持大企业、大工业向低碳化转变,更要重视从事低碳产业的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的发展和扩大生存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劳动者都能够有足够的、各种需求类型的岗位实现就业。事实上,中小企业本来就是解决社会人口就业的重要渠道,目前75%以上的已就业机会和95%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第三,建立绿色产业投资回报机制。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和碳汇交易等机制,让“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引导更多资本投向绿色低碳产业,充分尊重乡村劳动者在环境保护、生态维护方面的劳动价值,引导他们在绿色产业发展中通过对水源、耕地、林业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劳动中获得回报,解决他们的工作岗位需求。

(二)建立健全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

评判低碳城镇化建设的就业保障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是否提供就业岗位、是否实现就业的层面上,更要从就业稳定性、可持续性、就业竞争力和是否实现劳动力价值等方面进行考量。即在低碳城镇化建设中,每个人都应在就业过程中实现人尽其才,并且在综合能力方面得到持续提升,这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社会和企业提高就业质量的应有之义。因为新型城镇化走的是一条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必然趋势。现实中大部分进城务工者和将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之所以与低碳城镇化发展要求不相匹配,既有他们自身能力的不足也有就业单位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劳动力培训缺位的因素,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教育长效机制。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的市场调查和研究,把握好社会、各行业劳动力需求量和就业能力要求,完善劳动者就业能力培训机制,保证培训内容、培训规模与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及其职业技能诉求相适应;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地方政府、企业、个人为一体的就业培训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各层级用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费用的比例,并完善免费培训、培训补贴的相关规定,保证最大范围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口受益。另一方面,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完善劳动力就业培训资源整合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核心的要求从实质上就担负有再造就业环境的责任,提升劳动者素质能力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作为低碳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能力就成为了低碳城镇化建设和促进就业增长、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任务,其关键又在于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规则教育)质量的提高及其功能的发挥。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把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成教中心、企业培训(教育)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和社区教育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整合起来,促进师资、教学设备、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等教育培训资源优劣互补、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培训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使其发挥更大的辐射功能,扩大劳动者就业培训覆盖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截至2012年,中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达到1297所、中等职业学校1万余所。高等职业学校中50%分布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25%分布在西部地区,19%分布在民族地区。可见,对于市县和乡镇一级,劳动者教育培训建设要注意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职业教育领域。同时,要引导职业院校向服务县域经济和支持“三农”发展转型,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探索和创新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层级职业院校的联合办学模式,推进职业院校资源整合,促进城乡互动、资源共享,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把职业院校发展成为进城务工者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重要阵地,提高农村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和农村劳动力综合能力。

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篇10

一、民族地区推进绿色城镇化的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并将“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作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确定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而天祝藏区又是黄河上游和石羊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源补给区和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甘肃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天祝县被划入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无论是遵循发展理念,还是呼应自身定位,推进绿色城镇化都是势在必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支撑。天祝藏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生态系统脆弱,易破坏,修复回归难。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引发和造成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原因,在城镇建设绿色化中,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产方式低碳循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增加藏区生态环境之于经济发展支撑的内在要求。同时,在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政策和土地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影响下,在绿色城镇化中,依托藏区生态资源,带动旅游、农牧业观光等绿色产业发展,是将藏区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根本要求。

二、绿色城镇化的构成要素

2015年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从绿色化到绿色发展理念,已经赋予了“绿色”新的内涵。绿色化或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城镇化,即将“绿色”的内涵和要求贯穿于城镇化的全过程,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践行路径,是城镇化的绿色化。它应有以下几方面重点要素:绿色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科学系统的规划,可以前瞻性、规范性和引导性,保证城镇化的有章、有序、有节,避免盲目发展、无序扩张带来短命建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发生。因此,绿色规划是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先手棋和牛鼻子。绿色建筑。建筑本身是消耗水泥、钢筋、水等能源、资源并占用土地和空间的主要领域,同时建筑的性质与特点又影响着人对能源、资源的消耗程度。

以“四节”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在健康、高效使用中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减轻城镇化之于环境资源负荷,并实现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重要方面。绿色空间。绿水青山、花卉林地在净化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审美价值;在提高城市生活宜居品质的同时,也会产生吸引人才、资金的经济价值。植树造林、种花种草,培植绿色生态空间,是绿色城镇化点睛之笔,赋予城镇以活力。绿色生产生活。落后的生产方式与过度消费是引发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高效益的生产方式和节俭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落实保护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因此,绿色生产生活是绿色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决定着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城镇化品质。绿色文化。以生态价值、生态伦理道德和生态制度为核心内容的绿色文化,是第三文明的内核,是现代文化的重要构成,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同时,文能化人,绿色文化也是“以人为核心”城镇化的内在支撑,是绿色城镇化的灵魂。

三、天祝藏区推进绿色城镇化的路径

(一)绘制科学规划,构建可持续型发展格局

天祝藏区城镇化正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吸取发达地区城镇化经验教训的后发优势。规划的科学在于系统、全面和前瞻性、管用性。要结合藏区资源、环境、气候、人口等现状,加快以主体功能区定位为基础的“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形成囊括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系统性规划蓝本。建立从县域整体到县城、镇、村等局部的空间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本着安全、便捷、高效、节能、低碳的价值取向,吸纳“多中心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等先进理念,完善、细化城乡建设规划,建立绿色建设标准,优化交通、地下管网、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商业、住宅等建筑中的节能设计。规划的效益在于落实,要强化各类规划执行的制度化与法治化,保证规划真正引导城镇发展。

(二)打造绿色建设,构建低碳环保型活动空间

要实现城镇化资源环境代价的最小化,推动绿色建设是关键。要以绿色节能规划和标准为依据,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建筑、设施本身及建筑、设施利用中的节能节材低碳。要抓好新建筑及公共基础设施节能节材工作,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及保障性住房中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鼓励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为村镇住宅提供绿色建筑技术指导。积极推动既有建筑在采暖、采光、通风、供能等方面的节能改造。实施交通、供能、供排水、供热系统及污水、垃圾处理低碳节能建设和改造。

(三)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循环型经济模式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碳基新材料生产基地、新能源基地、高原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藏区生物医药基地,发展低碳、循环型工业产业。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以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为举措,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将农业与服务业相结合,以农牧业+观光、农牧业+休闲餐饮、互联网+农牧业等模式,延长农业链,增加农牧产品附加值。鼓励乡镇服务业发展,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完善,在推进乡镇传统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加快金融、现代物流、文化传媒、信息咨询、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四)打造绿色空间,构建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打造绿色空间,构建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要全民参与,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绿化行动。在空间上要点、线、面结合,全方位绿化。点即是园林型公园建设,线即是城镇大街小巷的道路绿化,面即是园林企业、园林单位和园林住宅区的建设。在绿化中,要注重保护与修复相结合,最大限度保护已有绿地林木,修复工矿企业废弃地和撂荒耕地,珍惜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在种类选择上,要注重生态功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易活易长且养护成本低的林木,并严禁大树进城,破坏原生地生态。

(五)涵养绿色文化,构建节俭低碳型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