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5:45

社会调查特征篇1

[关键词]流动儿童 认知特征 社会适应

一、问题的提出

据有关部门推算,2008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2亿,在2亿左右流动人口中,6--14周岁之间的学龄期儿童人数超过1000万,这些学龄儿童成为城市的特殊流动儿童群体,他们与留在家乡的留守儿童一样,也面临学习、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也容易面临心理发展、人格成长、情感矛盾、社会认知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难题。这个群体迫切需要我们加以关注。

由于受到学籍、户籍的制约以及城市学校教育资源有限、家庭经常流动和经济困难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流动儿童经常面临入学难、受歧视等困境。城市边缘化生活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困难、不稳定学习活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容易造成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和对社会生活的不满。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始大力改善民生,流动儿童教育成长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笔者对流动儿童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于了解流动儿童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问题,以及采取对应的教育措施引导和帮助流动儿童形成良好的认知特征和促进其社会适应,有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认知特征是个体对人、事、问题、社会加以感知、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社会适应与个体的认知特点有密切的关系。社会适应是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和维系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流动儿童认知特征的研究文献很少,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有一些研究。邹泓等(2005)4耐九城市流动儿童对城市的主观感受、受监护情况、受侵害情况、歧视以及童工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孙璐(2006)就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调研显示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方面处边缘化状态,他们处在既有希望又常怀失望、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而冒险又要为承受旧传统而忍耐、痛苦和懂憬并存、自卑和自强同在的境地。唐贵忠等(2007)对重庆市城区小学在读流动儿童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总体良好,但在参与集体活动和课堂发言方面还显得不够积极,提出应重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

这些年,流动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得到重视。邢延清、黄辛隐(2008)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中女生的亲社会行为比男生要好;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小学阶段比初中阶段要好,其中五年级表现得最好,初三年级表现得最差。而且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如本地学生好,存在差异显著。汪清(2006)研究表明,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和交往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显著好于民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与同一学校中的非流动儿童相比,师生、同伴关系水平较差。

我们看到,关于流动儿童认知特征的研究较少,关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较丰富。我们编制间卷调查分析了流动儿童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状况,探索流动儿童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有效培养流动儿童形成健全的认知特征和促进其社会适应的对策。

三、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我们根据国内外关于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有关研究,参考了有关研究者编制的问卷,初步形成《儿童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调查问卷》。根据问卷试测时儿童的反映和测试后的意见反馈,修改形成调查问卷,采取学生自主评分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问卷采取五级评分法,即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有时符合有时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这五个等级。

调查对象为某市流动儿童学校小学4--6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70份,有效率为90.00%。被试中男生为151人,占55.93%;女生为119人,占44.07%。

四、分析与讨论

我们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流动儿童的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表现出复杂的特点,大多数流动儿童的认知特征表现较好,他们有良好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绝大多数孩子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但是调查中也发现,有些流动儿童出现了一些认知特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流动儿童觉得社会不公平

调查显示,不少流动儿童认为社会不公平,家人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这一认识也与其父母有关。在“我觉得社会很公平”这一问题上,流动儿童有21.56%的人做出否定回答。在“我家人遇到过不公平的事,我觉得社会不公平”、“我的父母觉得社会不公平”、“家人挣钱很辛苦,我觉得社会不太公平”等问题上分别有22.54%、22.55%和23.53%的儿童做出肯定回答。调查还显示部分流动儿童感到政府对农村来的学生关心不够,在“我觉得政府对待外地农村来的学生比较关心”上,有14.70%的人做出否定回答。

(二)部分流动儿童认为社会上好人不多,人际关系冷漠

调查显示,大多数儿童感到同学关系较好,在“我觉得周围同学还是喜欢自己的”问题上,流动儿童只有18.62%的人做出否定回答。但在“我会向同学倾诉自己的心事”这题上,流动儿童有48.04%的人做出否定选择,说明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对人有明显的戒备心理。在“我觉得人们间的关系比较冷漠”上,22.55%的流动儿童做出肯定回答。在“我觉得社会上还是好人比较多”这道题上,有10.78%的流动儿童表示完全不符合或者基本不符合。

(三)相当多的流动儿童认为城里同学的家长歧视农村来的孩子

相当多的流动儿童感到城里同学的家长看不起农村来的儿童,“我觉得城里同学的家长看不起外地农村来的学生”这道题上,有40.20%的流动儿童做出肯定回答。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孩子的感觉是很真实的,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关于“我觉得城里人待人还是好的”这道题上,流动儿童有15.68%做出否定回答。流动儿童表示不喜欢住在城市里可能与此有关,在“我不太喜欢住在城里”的问题上,有25.49%的流动儿童做出肯定选择。

(四)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的社会道德行为有问题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表现出社会道德行为有缺陷。关于“我觉得应主动去帮助遇到困难的人”、“我觉得应帮助父母做事(如做家务)”、“我会帮生病的同学做值日”三题,分别有6.86、14.70%和10.78%的流动儿童作出否定回答。像在捡到东西还人、乘车排队、不随地吐

痰、不践踏草坪这样基本的社会公德行为,流动儿童的表现也不理想。在“我捡到东西会主动还给失主”、“我乘公共汽车时会主动排队”、“我不会践踏草坪”12.74%、11.76%、7.84%的流动儿童做出否定回答。对“我常常会随地吐痰”、“我有时会乱扔垃圾”有12.74%、16.66%的流动儿童做出肯定回答。

(五)部分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行为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部分流动儿童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存在问题。在“我常常和别人一起分享我的食品”、“我愿意和别人一起玩我的玩具”、“同学哭了,我常常会去安慰他”、“同学遇到挫折时,我会主动去鼓励他”、“看到别人伤心难过,我会感到难过”等题分别有14.10%、13.72%、20.59%、15.68%、20.59%的流动儿童做出否定回答。在“同学哭了,我常常会去安慰他”这道题上,有22.77%的男生、35.44%的女生表示完全符合。

五、对策与思考

针对流动儿童表现出来的认知方面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流动儿童形成良好的认知特征和促进其社会适应。

(一)关注流动儿童问题,重视改善流动儿童的待遇-

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并关注流动儿童问题,要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教育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改善他们就学的条件,使其能够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改善民生,善待流动儿童,帮助他们形成对社会、政府的正确认识,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和行为。

(二)重视品德教育,培养流动儿童良好的社会认知

学校教育对流动儿童认知特征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教育中应重视流动儿童良好认知特征的培养。特别是在品德教育中更要关注良好认知的培养,比如在品德教育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树立一定的榜样,使流动儿童进行模仿和学习,对流动儿童的良好认知特征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和导向功能。教师要重视学生良好社会认知的培养,善于抓住各种教育时机,并结合孩子平时的表现进行个别指导。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不少流动儿童感到社会不公平、人际关系淡漠,不愿住在城里,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这些儿童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学校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他们的错误认知、消极态度和情感。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移情训练等方法,引导流动儿童改变看问题的方式,懂得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够设身处地和推己及人,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认知特征,最终能够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

社会调查特征篇2

自鲁思?本尼迪克特发表《菊与刀》以来,把日本社会作为一个具有集体主义特征的社会群体来考察成了一种固定思维。国内有关日本社会的各种研究也基本上在这种先入为主的认识上展开。一直以来,强烈的连带感与归属感、强烈的安全感与满足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对日本社会的公认。然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更是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变革。黄亚楠在其著作中指出,2002年日本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以及国民个人号码的编成象征着日本个体社会的开始[1]。日本已然走进了“个体社会”,但是目前有关日本个体社会的相关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对迈进“个体社会”的日本社会缺乏全面的把握,甚至这样的社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都缺少相应的研究。那么,由“集团社会”成长为“个体社会”后的日本社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呢?

本文拟从传统日本社会的公认特征入手,根据内阁府大臣官方政府进行的“关于社会意识的舆论调查”的多年调查结果,对调查结果中的相关项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先行研究文献,对日本“个体社会”的特征进行实证性分析,以期从传统社会公认特征的变化对“个体社会”下的日本社会特征进行把握,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一、连带感与归属感

日本人在自己所属公司之外的人介绍自己时,首先需要表达的并非是“我是谁”、“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而是“我来自哪里”、“是哪个共同体的成员”,即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自身的归属场所。换言之,人们更看重对方作为社会人归属的场所,而不是重视对方作为自然人的资格。日本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社会地位时,更喜欢突出场所而不是资格[2][3]。个人的资格问题则是第二位的[4]。这种潜在的意识就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即“我是属于这儿的,不是属于那儿的”。

这种强烈的连带感和归属感被认为与其实施的以雇佣制度密切相关。因为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强化了企业的竞争力,员工的归属感和连带感都非常强烈。企业是员工引以为傲的社会归属场所,企业为自己的公司职员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同时公司职员也对自己的公司显示出强烈的连带感和归属感。

但根据内阁总务府进行的“有关社会意识的舆论调查”的调查结果来看,这一点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内阁总务府统计局对社会印象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反面回答中认为“缺乏连带感”的比例虽然有所反复,但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由1993年的最低21.6%上升至2007年34.4%的最高值。而且从横向比较来看,“缺乏连带感”在所有11项负面调查项中位居第三或第四位,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

另据1983年和2009年实施的《世界青年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回答“一次没换工作”的比例在1983年为70%,时至2009年,虽然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相比仍然最高,但该比例已经降为45%;回答“换工作4次以上”的比例在1983年仅为1%,但在2009年达到2.9%。这一调查表明日本公司员工的流动性在增大,同时也显示出日本公司职员对公司的归属意识在下降,对公司的依存度正在逐渐下降,即“不再对公司百依百顺,不想干了就走”的倾向日益增强。

这一趋势也可以从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劳动力调查》来得以印证。据该调查显示,非正式员工在80年代为20%以下,90年代上升为20%以上,而2003年以后则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且仍呈上升趋势,最高时达34.4%。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近些年的雇佣状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非正式员工的比例上升。“无归属”的临时工已经达到1/3还多,即员工中有1/3以上的人没有固定的所属企业,亦即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可以依靠的归属了。没有了所在的“家”,“连带感”和“归属感”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从这两组数据中,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当下日本人认为彼此之间连带感的缺乏趋势上升非常明显,而且这样认为的比例比较高;“一次没换工作”的比例出现大幅下降,而“换工作4次以上”的比例也有所上升,这一点也显示出人们对公司的归属感即忠诚度有所下降。在过去的终身雇佣状态下,因为所属的公司能够给自己提供各个方面的较为完善的保障,成为个人生活的缓冲地带;同时,作为双赢关系的另一侧,公司员工则对自己所属的公司忠贞不贰。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下日本人“不再对公司百依百顺,不想干了就走”的倾向日益增强。可以说,进入“个体社会”后,日本社会呈现出连带感和满意度的下降。

二、安全感与满足感

在相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另一个比例较大的调查项是有关安全感与满意度相关的调查结果。

据内阁府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对“现在的社会现状(负面)”调查中,认为“对生活不安”的人从1993年的16.3%上升到2009年33.9%的最高值,变化非常明显;同时,在“现在的社会现状(正面)”调查中,认为“安定”的比例则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从1975年的12.2%上升到1989年的38.6%,之后呈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一直保持在20%以下,最低时为2002年的11.6%。

另外,从“全社会满意度”调查来看,认为“不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总计)的人占一半以上,最高时达59.5%,而认为“满意”(“满意”和“稍微满意”总计)的比例虽有略微上升,但仍然在40%左右徘徊,其中认为“满意”的比例仅为4%左右,认为“稍微满意”的比例则近40%。虽然该调查仅有2009年至2012年间的统计数据,但一半以上的不满意率也很能说明当下日本国民的心理感受。当下日本社会安全感的缺失从该组数据中可窥得一二。日本国民的安全和幸福难以再依靠自己所在的团体,失去了缓冲地带的日本国民必须直接面对包括生存危机在内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风险。

“不安定”成为近年来日本社会的流行语,由于临时工占日本总劳动人口的1/3,这说明日本1/3的劳动力处于“不安定”状态中,他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2008年震惊日本列岛的秋叶原杀人事件,造成7人死亡,10人负伤。凶手加藤就是汽车配件厂的临时工。他对工厂的许多做法心怀不满,把个人怨恨发泄到社会上,对社会进行最野蛮、最变态的报复[5]。

从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体社会”下的日本人对于个人生活的安全感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在这也与近些年来众多的日本公司放弃终身雇佣、众多的临时员工失去来自所属公司的稳定的生活保障有关。因为,在过去的终身雇佣制下,公司员工对自己所属公司忠贞不贰,公司职员成为绝对服从经营者意志的“孩子”[6],公司职员深深依附于自己所属的企业;另一方面,公司员工通过所属集团内的协调,能够享受到诸如终身雇佣制、论资排辈的薪金制、退职金、养老金制度以及公司内部提供的其他福利制度所带来的细致入微的关照。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关系给公司职员以及他们的家属带来了对生活的安心感――自己所属的集团可以为自己与社会生活风险之间构筑一片较为稳定的缓冲地带,个人不必直接面对社会生活的各种风险。这种员工与公司的双赢关系对于个人来说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具有强烈归属感的企业员工与企业产生了一种良性互动,这也是这种“集团社会”能够长久存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如上所述,近些年来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不断解体,无固定工作场所的临时工所占的比例在2010年已经达到34.4%。相对应地,在原有的雇佣形式基础上形成的互利共生的关系也出现动摇。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双赢关系日渐瓦解,员工再也难以从公司获得各方面的良好保障,这种一直以来为自身提供栖身之地、提供保护的集团、共同体已经不能再提供这样的保护了。不管愿不愿意,为数众多的人还是无情地被“扔”向了社会,这部分人都将直接面对和承担来自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风险,再也没有过去那样的安全缓冲地带为他们提供保护。

生存的经济基础弱化,对自己生活的不安感和对社会的不满出现明显上升,陷入了对自己生活的不安和对生活的不满中,这不能不说是走进“个体社会”的日本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社会责任感

在内阁府实施的“关于社会意识的舆论调查”中的一系列调查中,有关“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比较多,主要有“对当下社会印象”、“对社会的贡献意识”、“选择社会志向还是个人志向”、“选择国民全体的利益还是个人利益”等调查。

在该调查下面的“当下社会印象(正面)”调查中,认为“责任感受到重视”的比例上升到2012年11.2%,在所有9项调查中居第四位;在1991年至2012年(无1999、2001、2003年数据)的“当下社会印象(负面)”的调查中,认为“社会无责任感风潮很盛”的比例则多年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一直维持在五成左右,在所有11项调查中位居第一或第二位;认为“自私自利”的比例由1991年的最高值59.5%下降到2012年的35%,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在11项调查中从第二位降到第三位。

但在1971年至2012年(无1973、1999、2001、2003年数据)进行的“选择国民全体利益还是个人利益”的调查中,认为“更应该重视国民整体利益”的比例在近些年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在2009年达到56.6%的最高值,其比例远高于认为“更应该重视个人利益”的比例。同时,在1974年至2012年(无1994、1999、2001、2003年数据)进行的“对社会的贡献意识”调查中,回答肯定的比例由20世纪80年代的50%左右上升到近几年的近七成,远高于否定回答的比例。在另外的“社会志向还是个人志向”的调查中,认为“更应该关注国家和社会”的比例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三成左右上升到近些年的五成以上。

两组数据虽然各有侧重,但在反映社会责任感上较为一致。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以下结论:与归属感的下降、安全感的缺失相反,虽然生活状况、社会满意度有所下降,但综合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各方面调查数据来看,人们社会责任感上升还是非常明显,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并没有因为归属感的降低和安全感的缺失而下降,反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这也显示出,虽然日本已经或正在进入“个人社会”,但有些方面也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个体社会特征。

四、结论

此前的日本社会研究中,认为日本社会是具有集体主义特征的社会已经成为基本认识。但是,一定的社会现实才能产生出一定的社会意识。集团主义、归属感、安全感、社会责任感的强烈与否跟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在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社会基础上,这些感受和心理上的认识自然也就强烈。

社会调查特征篇3

关键词 出版社 营销人员 胜任特征 研究

一、研究方法、设计与工具

本文通过多种渠道包括预试及文献回顾、专家讨论与访谈等对出版社营销人员的胜任特征进行收集,然后,对出版社营销人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有关体会及实践经验方面的特征进行认同研究。采用SpSS11.0处理问卷调查,进行统计。

1、收集项目和预试问卷编制

对某大学出版社18名业绩比较优秀的营销人员进行30~60分钟的一对一访谈。其中包括资深业务经理和主管系列经理各5人,8名组训系列专业,男女比为10:8。通过深度的访谈对得到内容的归类和整理,得到项目共166个,其中144个事反应频次超过1次,通过随机排列这144个项目,制成调查问卷对出版社营销人员胜任特征进行研究。

2、预试

预试通过向两个不同组营销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共48份,采用非常、基本、不好说、不太符合、不符合五个层级的评价法进行问卷评价,问卷最终回收率为83.3%。

通过SpSS11.0软件包和独立样本t检验法的分析发现两组人员在62个项目上的得分情况有比较明显的差异,通过最终的修订,将确定下来的80个项目分为23个有关态度项目和57个有关行为的项目。

二、数据和分析

对某大学出版社不同层级的营销人员进行真实调查。调查问卷以各种形发放,并且回收到有效的问卷有147份,另外,本次调查还对其他出版社营销部各层级人员进行了问卷发放,有113份有效的问卷被回收。最终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的调查调查问卷。

1、独立样本t检验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两个组相关人员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在47个项目两组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即确定了这47个项目为出版社营销人员胜任力的基础因素,进行分析。

2、效度和信度分析

通过运用目前比较流行的内部一致信度的评定方法对收集到的260份出版社营销人员的调查问卷进行计算得出,内部总体信度为0.92,所以,依据nunnany超过0.7为佳,所以这个数值表现比较优秀。

通过对出版社营销人员六个构面信度的估算,包括成就导向及行业认同感、营销技巧及顾客服务导向、人际了解及专业化导向这几个方面,此外,删除了与其相应构面总相关在0.4以下的10个项目,剩余37个项目。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经过专家及资深人士的讨论及意见,所以具有比较连良好的专家效度,通过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因子分析方法,而且正式调查问卷Kmo为0.942,因此,通过因子分析法对47个项目的分析,对出版社营销人员胜任力特征的56.239%进行了解释。(如表1所示)

三、结论以讨论

本研究通过一些列方法的运用,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对构建的六方面因素的特征模型进行了分析。

1、人际了解共同及专业化导向特征

人际了解沟通特征是出版社营销人员通过寻找适合的客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及对客户资料的了解开展营销工作,同时为客户提供必要的帮助,理智、冷静的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给客户一个良好的感觉,通过真诚的感染,得到客户的尊重和理解;同时,利用现代化技术或者信息资源平台或者电话的方式与客户加强联系,良好的运用相关工具给客户专业人士的导向。

2、行业认同感及营销技巧胜任力特征

首先,出版社营销人员应当对营销工作感到非常乐意,能在团队协作中找到满足感,认为从事出版社营销工作能够快乐。同时,出版社营销人员在与不同类型的客户交流和沟通的时候,能通过合理的装束及言谈举止给客户良好的印象。通过不断的适应客户、调整自我获得更多客户的信赖及认可,进而对于出版社及自身的形象进行推销。

3、顾客服务及成就导向导向胜任特征

对客户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言出必行的诚信,用实际行动博得客户的认同和信赖,通过对待客户的用心和努力维持关心,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通过各种渠道拓宽客户资源并获取认同。同时,在工作中建立起成就的导向意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对于既定的目标要尽全力完成,通过逐步的提升目标,提高自身能力,而且经常对自身的缺点进行总结。居安思危,获取不断向上的成就。

总结:本研究通过文献的回顾及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主要影响胜任力的因素模型构建,通过相关的分析,在六个方面进行了对出版社营销人员胜任力的分析。

(作者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张杨.出版社整体营销策划的价值和所建立的条件[J].华章,2007(11).

社会调查特征篇4

关键词:社交焦虑;人格特征;医学;新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自我意识还不完善,心理发展很不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处理学习、社交、生活、爱情等问题时常常会引起烦恼、焦虑、恐惧自卑等消极的情绪。医学专业新生不仅仅具有其他专业大学生相同的特点,而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医学生”身份。医学生作为未来的专业型医务人员,承担着人类健康服务的重担。特殊的专业和特殊的社会角色,不仅要求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康的人格特征[1],这对医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既关系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也与今后作为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诊疗和社会心理康复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存在着密切关系[2],而心理健康方面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人际关系和社交焦虑问题[3,4],且越来越引起心理工作者和社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探讨医学专业新生社交焦虑及人格特征的关系,了解医学生大学早期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早期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来自全国不同城市和乡村的河北某医学院校2018年9月新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大一新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57份(85.67%),其中男生97人,占37.74%,女生160人,占62.26%,年龄17~19岁,平均年龄(18.22±1.14)岁,被调查者均无躯体及精神疾病史。

1.2调查工具

1.2.1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采用社交回避和苦恼量表(socialavoidanceanddistressscale,SaD)作为调查问卷。该量表为watson与Friend于1969年编制,用于测量被试者的主观焦虑感受和因焦虑而产生的回避行为。量表有28个题目,其中14个条目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个条目用于评定社交苦恼。评分方式采用“是一否”评分制[5]。国内SaD总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5;回避与苦恼分量表的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77、0.73,重测信度为0.76,大学生的均值为(9.1±8.0)。可作为我国适龄大学生社交焦虑评估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依据彭纯子等[6]对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在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研究,将总分16分定为SaD划界分,初略筛查出社交焦虑者。

1.2.2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采用龚耀先修订版本,该问卷包括88个条目,每个条目有是和否2个选项:(+)为正向计分,即答“是”加1分,答“否”不加分;由4个分量表组成,其中e量表为内外向,n量表表示情绪的稳定性(神经质),p量表表示心理变态倾向(精神质),L量表表示掩饰性(回答问题是否真实可靠)。根据受测者在各量表上获得的总分进行评价,判断人格倾向和特征。问卷前先由工作人员把总的评分方法和要求向受检者交代清楚。然后让其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1.3方法

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员接受问卷内容的规范培训,接受调查者可当场对问卷内容提问,调查员当场解答,问卷调查表统一发放和回收,最后进行问卷统一评价。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字2检验。相关系数用r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性别医学专业新生社交焦虑发生率比较

医学专业新生社交焦虑发生率为35.41%(91/257),男生社交焦虑发生率34.02%(33/97),女生社交焦虑发生率36.25%(58/160)。不同性别医学专业新生社交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362,p>0.05)。

2.2不同性别医学专业新生艾森克人格特征比较

医学专业新生男生艾森克人格特征的e维度评分、n维度评分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和女生的p维度和L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是否存在社交焦虑问题的医学生人格特征各维度评分比较存在社交焦虑的学生e维度评分低于无社交焦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维度评分高于无社交焦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艾森克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对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与人格特征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社交焦虑水平与e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374,p<0.05)。与n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481,p<0.05),而与p维度、L维度无相关(分别为r=0.152、0.423,p>0.05)。

3讨论

社会调查特征篇5

关键词:刑满释放生存状况社会调查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成分复杂化的增强,刑满释放人员的生存状况受到多方面影响。而他们作为需要得到政策优惠和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如果安置帮教工作不能全面落实,就会导致重新犯罪率上升。要做好刑释人员的安置工作,就先要准确把握目前刑满释放人员的生存状况,摸清刑满释放人员生活、心理的变化规律。因此,我们课题组于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对部分地区的监狱、劳教所、社区矫治中心和企业进行调查,掌握了有关上述地区的刑满释放人员的基本资料、就业状况和被企业接纳的程度,为进一步完善安置帮教工作提供参考材料。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这两种方式获得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刑释人员面临的主要生存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可以解决问题的建议。调查选择的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天津的监狱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等4个地方政府机构,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32家中小型企业。抽取调查的刑释人员有1298人,对其中87人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到有效问卷85份。调查问卷直接发放到企业的有50份,回收到有效问卷32份。本文所引用数据均来自本次抽样调查。

一、刑释人员的生存能力特征和环境特征

刑满释放人员的生存能力特征和环境特征是由其生理特征、劳动能力和被企业接纳的程度这三项要素构成,掌握刑满释放人员的个体生存特征和生存环境的特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刑释人员的生存状况。

(一)约八成的刑释人员拥有最佳的就职年龄

在调查的1298位刑满释放人员中,年龄在16至24之间的人数为158人,比重为12%;年龄在25至34之间的人数为880人,比重为68%;年龄在35至44之间的人数为245人,比重为19%;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数为15人,比重为1%。而根据2012年山西省大同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北潜江市的第二季度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集中在16至34岁之间,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比重平均为72%。结合上述材料可以知道,80%的刑释人员拥有最佳的就职年龄。

(二)刑释人员文化层次普遍偏低

将调查的刑满释放人员的按文化层次划分为三类,其中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含未毕业)的占总人数的56%,初中文化水平的占39%,高中(含中专、技校、职校)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5%。同样通过2012年山西省大同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北潜江市的第二季度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学历需求主要集中在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层次,高中文化层次的劳动者逐渐成为人力资源市场求职就业的主体,越来越多的高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在市场进行选择性就业,这一趋势加大了刑释人员的就业压力。

(三)已婚的刑满释放人员不足四成

对刑满释放人员婚姻状况的调查显示,未婚的刑释人员有63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9.2%;已婚人数达476人,比重约为36.7%;与异性同居的人数达22人,比重为1.7%;离婚或丧偶的人数为161,占调查总人数的12.4%。已婚的刑满释放人员不足40%,一方面表明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刑释人员相对较少,同时也表明较多的刑释人员在生活中缺乏伴侣的帮助和支持。

(四)刑释人员中物欲型动机犯罪人数居多

从犯罪动机的角度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犯罪类型的统计,是为了寻找驱使刑满释放人员入狱的因素,再考察这些因素在他们刑满释放后对其影响的程度是否发生变化,最后根据其中会引起重新犯罪的因素,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安置帮教。调查显示,物欲型动机犯罪人数为1038人,比例为79.97%;型动机犯罪52人,比例为4.00%;情绪型动机犯罪117人,比例为9.02%;其他动机犯罪91人,比例为7.01%。为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或欲望,从而以非法手段获取和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的犯罪居多,这些犯罪类型的刑释人员在就业指导和保障方面上需要受到重视。

(五)已经开始工作的人数约为四成,就业积极性偏低

在调查的1298位刑满释放人员中进行随机抽取87人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在回收的有效的85份调查问卷中,表明已经开始工作的刑释人员有32位,比例为37.65%;没有工作的人数为21人,比例为24.71%;正在接受就业或上岗培训的人数为28人,比例为32.94%;退休的为4人,比例为4.71%。除退休的人员,在剩下的81人中,认为不愿意接受培训的有47人,占58.02%,希望靠社会保障金的有63人,占77.78%,就业积极性不高。

(六)超过八成的用人单位担心雇佣刑释人员会影响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向内蒙古自治区的50家用工单位发放“关于雇佣刑满释放人员意愿调查”的问卷,回收到有效问卷32份,其中服务行业(如广播电视局、保险公司)6家,制造业(如信义机械有限公司、玻璃厂)16家,其他性质行业10家,调查的11道问题涉及接纳就业意愿、提供培训意愿和提供心理疏导意愿三个方面。在“是否愿意接受刑满释放人员到您单位工作”的调查中,75%的用人单位选择看情况而定,没有制造业选择“愿意”这一项。而在“不愿意接受刑满释放人员到您单位工作的主要原因”的调查中,87%的用人单位担心雇佣刑释人员会影响企业秩序和企业形象。在问到“如何看待刑释人员”时,44%的单位认为跟刑释人员一起工作没有安全感,44%则认为虽对刑释人员有偏见,但能克服。47%的用人单位认为监狱机关应注重培养刑释人员的公民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这样会使企业更容易接受刑释人员。从总体上来讲,用人单位在选择雇佣刑满释放人员时,较多客观地考虑管理的成本、维护品牌形象这两方面,较少企业对刑释人员抱有情绪上的偏见。

二、刑满释放人员面临的主要生存问题

刑满释放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从他们的生存能力特征和环境特征上看,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这两大特征,脆弱性表现为其在社会生活中极易受到生理和心理的伤害,不稳定性则表现为其重新犯罪率极易推高。脆弱性产生不稳定性,而不稳定性又让社会对其有更大的排挤力,强化不稳定性。在这一恶性循环中,刑满释放人员面临着三大生存问题。

(一)有时间却没学历、没技术、没就业积极性

有适合就业的年龄却无法就业或不愿就业,使得刑释人员中产生了寄生虫和再犯罪者,而劳动力的浪费会产生社会治安问题。根据调查发现,80%的刑释人员拥有最佳的就职年龄,但近6成的刑释人员没有满足市场主体需求的学历或文化水平,其次就是因为技术缺失而过不了就业这道坎。让大多数正值年轻力壮的刑释人员处于待业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自身的惰性,幻想着靠社会救济和刑满释放资金,不愿接受培训和就业指导。因此,政府的矫正中心或相关机构虽然每年都确保六成以上的刑满释放人员能够顺利就业,但在这些劳动者中,就业后五年内被解雇的人数也多得惊人。

(二)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匮乏阻碍刑释人员的自我发展

政府部门对刑释人员的安置与帮教是属于输血型的救助。但如果让他们持续发展,就要使他们能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情况下自救。从犯罪类型的统计中看出,近八成的刑释人员是为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或欲望而实施犯罪,这表明,刑释人员在与社会隔绝了一段时间后,其物质需求会变得更大。在无法保障持续增长的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时,一部分的刑释人员便会重蹈覆辙,而且重新犯罪的手法会更加娴熟和具有反侦察性。另外,因为超过六成的刑释人员处于未婚状态,有的更是因为有过前科或因物质匮乏而无法被异性的家庭接受。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也会使之出现精神上的空虚,从而产生其他类型的犯罪。

(三)多数刑释人员的形象被丑化

刑满释放人员能浪子回头、重新做人,是应该得到社会尊重和接纳的,但由于传统的出身观念和现代媒体出于吸引观众眼球的搞噱头、夸大事实等原因,在新闻、连续剧和小说中,刑释人员大多数被描写为心理变态、难以改造和会报复社会的形象,歪曲了多数刑释人员遵纪守法、努力创业的事实。加上一部分刑释人员在服刑期间确实没有完全得到矫正和疏导,缺乏心理证明、技术证书等材料,使得大部分的企业不敢接纳刑满释放人员,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花销和损失。在自身形象被丑化、难以被用人单位接纳的社会,对于有心改好的刑释人员来说,就是一所无形而又残酷的大监狱。

三、解决刑释人员生存的主要问题的建议

刑释人员也是一个社会群体,是源于社会的,也终究要回归社会的。政府对刑满释放人员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是面向群体的,是有限的,如果要有针对性的帮助个体的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因材施教,解决刑释人员生存的主要问题,就需要社区和企业的参与。

(一)社区和企业要集中志愿者的力量提供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

社区工作者定期有针对性的向区域内刑释人员提供技术培训或职业教育,鼓励大学生、教师和已经成功就业的刑释人员参与,既可以增加社区内居民的凝聚力,又可以降低区域内失业刑释人员的不稳定性。同时,联合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对刑释人员的接纳和培训,有利于为企业定向提供劳动力,宣传企业的责任心,达到雇员和企业的双收益。社区和企业双管齐下,抓住提高刑释人员就业能力这一主题,能够具体和长远地安置失业的刑释人员,减少安置工作在实施中存在的盲点。

(二)民间组织要为刑释人员开辟“绿色通道”

向弱势群体提供救助的民间组织,要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特殊的“绿色通道”,采取特殊的方式解决刑释人员的家庭关系、生活物资等方面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注重调动刑满释放人员的自主性,重视呵护其自尊心,鼓励其加入民间组织以服务他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资上的需求,使得刑满释放人员能独立“造血”,摆脱依赖政府提供资金的旧观念,成为民间组织的救助对象和救助他人、鼓励他人的志愿者,弱化其对社会的仇视心理,强化其社会归属感。

(三)媒体要多宣传刑释人员自力更生的正面形象

媒体对大众观念的塑造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宣传刑释人员中积极分子的正面形象,既能鼓励刑满释放人员努力融入社会,更能倡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帮助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工作中去。宣传刑释人员的正面形象不是对丑的美化,而是对客观存在的美的强调,且社会媒体的责任感正体现在弘扬正气、传播真善美的工作中。刑释人员的改好需要有好的舆论环境,这样,他们才能感觉到社会对自己的期望,才能更加有激情地重新书写人生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1)》[R]中国法学会

[2]《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0)》[R]中国法学会

[3]《大同市2012年第2季度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R]中国就业网

[4]《合肥市2012年第2季度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R]中国就业网

社会调查特征篇6

【关键词】“90后”;群体特征

原来的“80”开始出现就在社会引起广泛争议后,而后“90后”成为活跃在社会的舞台,人们越来越关注他们。从2008开始,每年将会有“90后”进入高校学习的数以百万计的,“90后”将逐步成为高校校园和社会的核心,所以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来管理这些“90后”?“90后”大学生有什么特点?我们也曾经对“80后”的大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得出适应“8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但这些方法是否也适用于“90后”大学生吗?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根据他们的群体特征,怎样来引导“90后”健康成长呢?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参考数据。本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89份,有效率达98%。

一、“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父母是影响“90后”思想和价值观的最大因素,所以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与“80后”相比,“90后”受朋友和同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比老师还多,究其原因,一是这一代独生子女心理脆弱,害怕孤独,但不告知家长和教师,以主动找朋友(包括网络上的虚拟朋友)通信,另一方面,“90后”对于教师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表示不满,甚至反感。调查结果表明,“90后”要比“80后”需要更多的尊重,更具有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的思想特征。

根据调查结构“90后”的价值取向,将是否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是否幸福为第一选择,它体现了“90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已变得更加务实,他们更注重个性和职业的追求,并为更高的未来预期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对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90后”的乐观和信心,恪守信用,强烈的独立意识,勇于竞争高于“80后”。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的,沉迷于网络游戏,具有懒惰,情绪化,急于求成,缺乏个性。

此外,通过调查分析,“90后”愿意接受大量的信息,但有点过于自信,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也显示出个性,情绪不稳定,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理想生活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90后”被认为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最重要的条件是精湛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博的知识。其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占了近60%,这充分表明,“90后”的大学生更注重于建立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技能。此外,在我们的研究还发现,“90后”乐于助人,慈善活动的参与热情很高。32%的学生经常参加慈善活动,学生的偶尔参加的有62%,只有6%的人从来没有参与。通过与个人价值取向”的思想特点的调查与分析“90后”的学生,拥有主流思想“90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积极,健康向上的,而有些人认为,“90后”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存在的,我们认为,“90后”是奋起直追的一代。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90后”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知识,早熟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同一年龄时期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的“90后”,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这使得他们的人格更为独立,更彰显与众不同的。在一个关于爱好和兴趣的调查,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喜欢学习,阅读所占的比重很少,然而,喜欢上网,看电影,视频游戏明显增加,并有很多“90后”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有了网瘾。调查还发现,“90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非常安静,低调,但在虚拟网络中非常活跃,始终享受这份网上的虚荣感。“90后”对于网络的过分依赖,导致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下降。因此,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的管理,对“90后”大学生指导网络的合理使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网络种的人生观,已成为马上要解决的新课题。此外,“网上购物”也成为“90后”的学生更时尚的行为,“90后”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热情很高,有网络购物的习惯达到3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90后”的学生和“80后”,“70后”,学习观念明显不同。通过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知道如何使用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学习能力,善于发散性思维,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在专业课程的调查,“90后”大学生在职业学校感兴趣的学生仅占18%,有一定的兴趣的占53%,但觉得专业不要紧,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无聊的分别占12%,16.6%和0.4%。结果表明,“90后”的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并没有盲目的,大多数人都会将他们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选择你想学的专业,但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学校要加强引导,努力营造一一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后的学习阅读调查中,可以保持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占76%,只有11%的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他们访问图书馆信息也多种多样:17%的学生通过书店买书继续阅读,21%的学生是通过阅读报纸获得相关信息,学生喜欢看电视或听收音机的阅读程序20%,分享网站读书频道,图书文献的网站42%。这表明,“90后”大学生的阅读信息从以前简单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在线阅读,阅读频率高。

二、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成长过程中慢慢影响的。作为教师,首要任务是转变观念,积极应对,肩上的改革时代的任务后,帮助“90后”大学生。

(1)科学的分析,对90名大学生评价的辩证发展观。实践证明,不同时代的人反映不同时代的社会特征。“90后”大学生的缺点就是社会的负面,反映了消极的时代。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者,处在社会中的地位的前沿,与辩证发展的观点来认识90个大学生的。

(2)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任何一代人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社会的快速发展,让“90后”大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更多元化的信息渠道的接受。同时,他们还承担社会更殷切的希望。人生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标准值等于没有权力,没有意义。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和个人理想教育的社会理想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卢浩浩,周子葳,张琳.90后大学生调查:个性独立思想早熟自信张扬[n].扬子晚报,2008-8-27.

社会调查特征篇7

与此同时,我们还访问了设在华盛顿的世界银行有关机构,与专题研究全球信用体系的资深专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座谈和讨论,听取了他们对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信用体系基本模式的分析,并得到了他们对欧洲及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共信用调查机构与私人信用调查机构进行比较研究的相关报告。通过讨论、座谈和参考他们的研究结论,再结合对美国的实地考察,使我们对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模式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并引发了我们的深入思考。

我国目前正处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初期,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信用体系发育的现状,选择什么样的信用体系模式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公共征信系统与民营征信系统:两种不同的征信模式

(一)美国社会信用体系是以民营征信服务为特征的市场化模式

考察中我们看到,美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主体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征信国家。其具体表现是,不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而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伴随,形成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式建立,并依据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征信服务主体。美国的征信服务机构,都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营征信机构(或称为私人信用调查机构),这些机构具有如下明显特征:

1.在机构组成方面:美国的信用调查机构主要由私人和法人投资组成。美国没有公共信用调查机构,其信用调查报告几乎全部由民营调查机构提供。从征信机构的结构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存在着数千家信用调查公司,在此之后,由于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美国的征信行业进入了一个明显的市场整合期,通过兼并和合并,征信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据美国消费者信用协会(CDia)提供的资料,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由原来的2000余家减少到目前的400家左右,由此带来了征信市场集中程度的显著提高。目前美国的消费者信用报告主要由前述的三大征信机构提供,其余的小型征信公司只在某类业务或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内提供服务。在企业征信服务方面,邓白氏公司则几乎占据了美国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2.在信息来源方面:民营征信机构的信息来源广泛。在美国,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的信用信息除了来自银行和相关的金融机构外,还来自信贷协会和其它各类协会、财务公司或租赁公司、信用卡发行公司和商业零售机构等。其方式是由征信公司与上述机构自愿签订协议,由后者按协议约定向征信机构定期提供信用信息。企业征信公司搜集的数据来源与消费者征信有所不同,主要是美国各公司定期提供的公司内部信用信息和一些政府公共信息,而不是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多数银行不向信用调查机构报告它们的企业信贷数据(主要是出于竞争和保护商业秘密的目的)。

3.在信用信息内容方面:民营征信机构的信息较为全面。不仅征集消费者的负面信用信息,而且征集正面信息。特别是在对纳税人的基本信息数据、税收状况信息、企业地址、所有者名称、业务范围和损益表以及破产记录、犯罪记录、被追帐记录等方面,民营征信机构的数据更多、更全面。

4.在服务范围方面:美国消费者信用数据的获取和使用要受国家“公平信用报告法”及其它相关法律的约束,只有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才能使用相关的消费者信用信息。征信机构必须对信用信息的使用和查询情况予以记录和保存,以备监管部门检查。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消费者信用信息的获取与其是否曾向征信机构提供数据信息则没有对等关系,换言之,并不是只有提供数据者才能获取数据信息,非数据提供者也可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获取相关信息。这表明,美国民营信用调查机构是面向全社会提供信用信息服务。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私人银行、私人信用机构、其它企业、个人、税收征管机构、法律实施机构和其它联邦机构,以及本地政府机构等,这些机构都是征信报告的需求方。但需要强调的是,美国的信用中介服务完全是依市场化原则运作,即信用调查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是商品,因此有价值和价格,按照商品交易的原则出售给需求者(除特殊规定的条件下可免费提供),这是美国民营征信行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制度基础。

在美国,从事消费者征信的机构,均提供消费者的历史信用数据,美国相关法律规定,一般的消费者信用数据可保留7年,破产信息可保留10年。而企业征信机构,一般提供12个月内的企业信用数据信息。

5.在业务范围方面:美国的民营信用调查机构在从事消费者征信和企业征信业务上有明确的界限,大型信用调查机构的业务更是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比如邓白氏公司主要为社会提供企业信用报告和评分(特别是中小企业),而很少涉足消费者信用调查业务;穆迪(moody''s)、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和菲奇(Fitch)等公司专门从事证券信用评级业务,重点为防范资本市场的风险服务;三大消费者信用局则主要对消费者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评分并销售信用报告。虽然在个人信用局的业务中,也会涉及到企业信用信息(如experian和trans  union公司都提供一部分企业信用报告),但是规模很小,不是其核心业务。这种业务上明确的社会化分工,使不同的征信机构重点围绕着各自的核心业务不断创新、研究、设计,并不断推出新的信用报告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公共信用调查系统的特点与模式特征

在与世界银行专家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建有公共信用调查机构(也称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在世行专家调查的56个国家中,有30个国家设有这类机构。公共信用调查机构起源于欧洲,德国于1934年成立了欧洲第一个公共信用调查机构,法国的同类机构产生于1946年。1992年10月,欧共体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将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定义为:“为向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提供关于公司、个人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负债情况而设计的一套信息系统”。通过参考世行对欧洲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共信用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公共信用信息调查机构具有如下特点:

1.机构的组成和主要职能:公共信用信息调查机构主要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或银行监管机构开设,并由央行负责运行管理。建立公共信用调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服务,为央行提供发放信贷的信息,包括金融机构对个人借款人发放的贷款、贷款评级和贷款附属担保品的价值信息等,而不是为社会提供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报告。这就决定了该机构不可能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公共信用信息成为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机构为本国的金融监管部门提供最新的借贷大户和银行风险的基本情况,为强化监管和风险分析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有助于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风险进行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2.信息数据的获得:与民营征信机构不同,公共信用调查系统通过法律或决议的形式强制性要求所监管的包括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参加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按法规的严格规定,这些金融机构必须定期将所拥有的信用信息数据报告给公共信用登记系统,而不是像民营征信公司那样,根据与金融机构间的合同约定提供数据信息。这种强制性的征信方式,使公共登记系统几乎能够覆盖一国的全部金融机构,但是它们并不收集所有的贷款资料,而只是在一个规定的起点上收集信息数据。许多国家规定了金融机构向公共调查机构提供信用数据中的最低贷款数额(各国规定不尽相同),低于这个数额则不需提供,这就排除了相当一部分信用信息数据。而民营征信机构的特点则是可以提供每单笔贷款的详细资料。

3.信息数据的范围: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的信用数据既包括企业贷款信息,也包括消费者借贷信息,与美国民营征信机构中二者在业务上有明显边界的特点大不相同。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包括正面信息,也包括负面信息。与民营的征信机构相比,公共信用机构的信用信息来源相对较窄,例如,它不包括来自法院、公共租赁公司及资产登记系统和税务机关等其它非金融机构的信息,也很少搜集贸易(商业零售机构)信贷的信息,只有不到1/3的公共调查机构掌握信用卡债务的信息。对企业地址、所有者名称、业务范围和损益表以及破产记录、犯罪记录、被追帐记录等信息基本不收集。许多国家公共信用调查机构只当前的信用数据信息,而不提供借款人借贷信息的历史记录。

4.信用数据的使用:许多国家对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的数据使用有较严格的限制。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其数据的提供和使用实行对等原则,即只有为该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数据的机构才能获取数据信息,而且这种信息是经过汇总后的,而不是具体的单笔信贷详细资料。这是因为,公共信用登记系统主要是为监管服务,只有出于提供贷款审查目的才以汇总的方式向数据提供机构提供其他机构的信息。因此,实际上公共信用登记机构的信用数据只是向金融机构提供,而不向社会其他需求方提供,即该机构主要不是提供社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这种对等的原则也决定了这种数据使用不是商业化的,即这类信用报告不是商品,因此,即使有收费也很少。

概括起来,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模式与民营信用调查机构的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是由金融监管机构设立,更多地体现了监管者的意志和需要;民营征信机构是由私人和法人组成,采取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公共信用登记系统主要是为金融监管部门的信用监管服务,而不考虑社会的商业化信用信息需求;民营征信机构是为社会更广泛的信用需求服务,服务范围更宽、更广、更全面。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的数据强制性地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民营征信机构的数据的来源更全面,除银行数据之外,还包括来自商业、贸易等方面的信用信息。公共信用登记系统的数据使用更多地是金融机构内部为防范风险的信息互通,而民营征信机构的信用报告则是商品,强调为需求者提供商业化、个性化服务。

二、两种不同征信模式产生的基础与条件

是什么原因决定了不同国家对不同征信模式的选择?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的考察和对世行的访问,我们感到如下一些因素在征信模式的选择中不同程度地起着作用。

(一)经济发展和信用规模的扩大是民间征信业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民营征信业的起源来自于经济发展中信用信息共享方面的需求。我们从美国CDia了解到,最早的消费者信用信息共享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从伦敦的裁缝行业开始的,由行业内相互之间对消费者守信情况的互通,发展为在固定时间内进行信用信息交流,防止消费者违约和不守信用的现象增加。随着发展,出现了第三方专门收集消费者信用状况并加工生产成信用报告出售给需求者的民营征信机构。在美国,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对信用信息的大量需求。在这一时期,南北战争结束,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银行信用和民间信用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社会的信用需求和消费者借贷活动的增加促进了金融信贷和其它信用方式的发展,进而产生了金融机构、商业机构对消费者和企业信用调查、资信评级的市场需求,民营信用机构和征信业务便应运而生。在一战、30年代经济危机和二战期间,美国民间征信业曾受到很大影响,制约了其发展进程。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信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征信和信用评级等行业快速发展起来。到60年代,美国全国已有2200多个民营消费者信用调查机构,主要业务是收集、整理、加工、储存、评估和销售消费者信用报告。

美国的消费者征信机构首先是从地方发展起来的,在较长时间内,征信业务的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条件使人们的流动性受到限制,以及对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规制,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本地金融机构或商业机构获得信用贷款,使得信用信息的供求双方一般都局限于一个地方或城市,因此,地方征信机构的信息更集中和实用。这就导致了地方消费者征信机构数量的增加。从征信手段看,在相当的时期内,美国民营征信机构是靠手工调查来收集、加工信用信息和生产信用报告。

20世纪60年代后,有三大因素促进了美国民营征信业的发展:一是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拉动经济增长,这就促进了信贷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信贷机构对信用报告需求量的大幅增加。二是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导致自动化操作手段代替了手工信息收集手段,加上信息技术产生的规模效应大幅度降低了征信行业的生产成本,使其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并为信用产品提供了新的传送渠道;三是美国于1971年颁布的《公平信用报告法》(FCRa)使征信行业在法律的严格规范下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在有效解决信用信息收集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隐私的关系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大大促进了征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自50年代开始的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了美国城乡居民汽车消费的超常增长,使人们的经济活动半径迅速扩大,客观上要求信用规模和信用活动范围随之扩大。特别是70年代后信用卡等公司的迅速崛起,为征信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社会需求,促进了征信行业谋求业务量的扩大和跨区域的拓展。这些原因综合作用导致了美国80年代后征信行业跨区域兼并和重组的趋势日益明显,其结果是征信机构数量的减少和市场集中程度的提高,进而促进了征信机构核心业务的发展和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趋势,使信用信息更全面更准确。

庞大的消费信贷规模是美国征信行业发展的客观基础。截止到1998年,消费者所有的抵押贷款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包括第一和第二抵押权以及房屋产权贷款),另外,非抵押消费贷款(信用卡、汽车贷款及其它个人分期付款)的总额也达到1.33万亿美元。同时,美国征信行业的发展,还得益于战后美国政府的公共政策长期致力于鼓励金融机构和其他商业机构向城乡居民提供贷款和其他方式的信用支持与服务。这种政策的直接结果是美国利用信贷消费的人口比例大幅度增加。1956年有大约55%的家庭申请了某种形式的消费信贷,到1998年,消费信贷已为74%的家庭所利用。这种消费信用的快速发展在提高国民的投资能力和改善其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更快地促进了美国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迅速增加着市场需求,进而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在此期间,征信服务对于消费信贷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信用报告大大地降低了提供信用的时间和成本,降低了信用提供者的风险,使更多的家庭和个人获得了贷款。

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随着技术进步、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和信用活动的增加,产生了对信用信息服务的社会需求,私人征信机构先于美国而产生,并在经济活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英国等工业化较早的国家,私人征信业发育更早。实际上,美国最初的民营征信活动经验更多地是借鉴于英国等国家的征信业务实践。在20世纪,英国等国家的私人征信活动发展也很快,并且通过兼并和重组形成了一些大型跨国征信公司,如experian就是一家总部设在伦敦的大型民营消费者征信公司,其业务已发展至世界许多国家,在美国也成为三大消费者征信公司之一。这表明,无论是在美国或是在欧洲,经济发展和信用规模的扩大是民间征信业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另一些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建立了公共信用调查机构,而民营征信业相对不是很活跃。但这并不表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慢和信用规模小,而更多的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同和征信理念的差异。

(二)法律制度与征信理念的差异影响了不同征信发展模式的选择

曾有人提出,促使一些国家成立并利用公共信用调查机构的原因,是由于该国民营征信机构缺乏所致。但实际上许多国家(如巴西、智利、阿根廷和欧洲部分国家)是在已经建有民营征信机构的前提下成立了公共信用调查机构。根据世界银行对不同国家的调查结果,选择不同的征信行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法律制度和征信理念。根据一些信用专家的观点,在法律制度上,实行以拿破仑法典为基础的国家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信用调查模式(如法国、意大利等)。因为在这种法律制度下,对债权人的权利保护相对少一些,相应地限制了民营征信机构的发展,而建立公共调查机构的可能性更大,其目的是补偿或部分补偿政府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不力,从而防止信用活动中的风险。

选择建立公共信用调查机构,还基于对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认识和征信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影响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民营征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借款人隐私保护的认识。这些国家实行的是高水平隐私保护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相关法律文件中规定,必须经过借款人的明确认可,方可征集和使用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这一原则还被写入了于1998年10月生效的欧洲议会95/46号文件中。文件规定:“在个人数据处理和保证个人信息自由流动方面必须保护个人利益。”这一文件也被称为“数据保护指南”,这一文件的生效使欧洲一些国家的相关立法变得更为严格。例如法国的法律规定,不仅每次征集信用信息时必须征得借款人的书面同意,而且每次信用报告时必须再次得到本人书面认可。在这种状况下,民营征信机构很难有发展空间。二是这些国家明确禁止征信活动中披露借款人的白色(正面)信息,认为这属于个人隐私,而只允许征集和披露黑色(负面)信息。这种基于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的理念和极严格的信息保护制度,制约了民营征信行业的发展,使其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运作,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公共信用调查系统的建立。因为公共征信机构的信用信息基本上不向社会公开,不存在披露隐私的问题。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以民营征信服务为主体的市场化模式的国家,在征信理念上不同于欧洲国家。例如,一方面,美国除特殊的情况外,一般不需要经过消费者本人的认可,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就可收集、加工、存储消费者信用信息,并销售相关报告;另一方面,在消费者信用报告中,不仅包括负面信息,也包括正面信息。根据美国的征信理念,正是正面信息被采集和使用,才保证了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才能创新出更多的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为社会所用。这种征信理念所带来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制度设计,大大促进了美国民营征信行业的迅速发展,并扩大了社会信用规模,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拉动了市场需求,带动了经济增长。

(三)强化金融监管是建立公共征信系统的决定性原因

社会调查特征篇8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进和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加大对高收入调节力度的指示精神,各级税务机关统一对个人所得税立法精神和职能作用的认识,自觉把调节高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作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首要任务。1994年实施新税制伊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我局和财政部《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意见》,提出“必须注意解决好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否则,将不利于调动全体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不仅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调节个人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切实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征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把个人所得税法贯彻落实好。”实施新税制7年多来,总局和各级税务机关始终一贯地坚持和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始终把调节高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矛盾,作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着力点和归宿点,采取一系列强化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征收管理的措施,并取得了成效。

一是通过建章立制,有效地加强了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征收管理,堵塞了税收征管漏洞;二是通过强化征管,有效地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收入进行二次分配和调节,为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调节个人过高收入起到积极作用;三是通过采取措施加强征管,有效地促进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增长。

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主要有:

从思想认识和总体工作部署上看,连续一贯地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切实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征收管理。从1994年起,除个别年份外,每年总局都根据当年税收工作总的要求和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特点,下发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通知,以加强对全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指导。在这些通知中,无一例外地要求突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征收管理,有的明确列出当年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征收管理的重点,要求对其采取有效措施。如:1996年的通知要求,“着重加强对金融、贸易、房地产、广告、建筑安装、外国企业承包工程项目以及其他重点税源和高收入行业的征收管理,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控管办法。”1997年的通知要求,“要始终把高收入者作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重点。”并将演艺界明星、三资企业的董事、经理、建筑安装业承包人、具有特殊技能的自由职业者、经营规模较大的个体业主等列为重点征管对象。2000年的通知要求,“严格执法,抓好重点税源和重点行业的征管工作。……加强对电信、金融、保险、足球俱乐部、高等院校、新闻单位、中介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个人所得税征管。”

从制度办法上看,制定和完善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制度及办法。为了贯彻调节高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矛盾的指导思想,把改进和加强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征收管理落到实处,针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特点,根据个人所得税政策精神和征收管理的要求,7年来,总局制定下发了一系列针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征收管理制度和办法,主要有:《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暂行办法》、《关于明确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计算公式的通知》、《关于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机动出租车驾驶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演出市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广告市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业务问题的通知》、《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此外,历年来还明确了对股份制企业派送红股、私人办学所得、个人医疗服务所得、娱乐业从业人员所得、试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所得等项具体征管办法。各级税务机关在贯彻落实总局制定的制度办法的同时,根据当地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情况,如对美容美发、餐饮、桑拿按摩、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场所的一些职业高收入者,也制定了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制度办法,有效地加强了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的征收管理,堵塞了税收漏洞。

从专项检查工作部署上看,一直把高收入行业和个人作为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的重点对象。为了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从1994年起,各级税务机关根据总局的要求,每年组织1-2次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时,总是将高收入行业和个人作为检查的重点。如1994年总局要求,“要把工资外的个人收入和各种形式的劳务报酬、各类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作为检查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要把各类公司、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大户以及其他高收入者作为检查重点”;总局在《关于做好1998年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1997年,总局提出把演出市场、广告市场和建筑安装业作为专项检查的重点,并要求通过整顿使这些行业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落实结果看,这一目标尚未完全达到。因此,1998年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各地应继续将这三个方面作为重点,还应对金融、保险业以及境外所得和城乡结合部私房出租业进行重点检查。”同年7月,为了规范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工作,总局制定下发了《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工作规程(试行)》,其中“第三章范围和重点”规定:“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选定几个行业作为检查的重点。确定检查重点时,应着重选择:(一)高收入行业和个人;(二)社会关注的焦点行业和个人;……”。总局在《关于加强2000年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今年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的重点行业是电信、金融、保险、房地产、足球俱乐部、高等院校、新闻单位、医疗机构、中介机构、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通过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增加收入近50亿元。

 

社会调查特征篇9

【关键词】旅游管理;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2003年起,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增加,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的高峰,是2003年的3.43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剧增,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政府、社会、民众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无烟产业”的旅游业,已经与石油业、汽车业一起发展成为世界三大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不再是奢侈的代名词。据统计,2014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约为3.25万亿。随着旅游消费需求增加,旅游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势在必然。但从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流失严重:汪剑明研究认为,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两年后仍留在原旅游企业的不到20%。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调查显示,河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三年之内的对口就业流失率接近90%。杨卫武等调查发现,旅游院校毕业生行业流失率在20%-40%左右,而综合性大学行业流失率高的能达到70%。大学毕业生是高级宝贵的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探索、构建适应旅游行业要求的毕业生胜任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文献回顾

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在1973年提出了“胜任力”这个概念,认为胜任力包括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能力、技能、特质或动机等。自从麦克利兰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以来,有关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成为热点。在国外,冰山模型、洋葱模型是比较著名的胜任特征模型。冰山模型由麦克利兰提出,他认为胜任力可分为知识、技能等位于冰山水上的显性部分,以及社会角色或价值观、自我概念、个性和动机等位于冰山水下的隐性部分。洋葱模型由美国学者博亚特兹(RichardBoyatzis)提出,他认为胜任力像圆葱一样,从内到外分为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态度、技能、知识等不同的层次,其中动机是内核。塞尼.m.斯潘塞博士(Signem・Spencer)等在传统冰山模型基础上,经过近20年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新的冰山模型,将自我概念特征引入胜任力模型。在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有学者对胜任特征模型进行研究。研究行业包括家族企业、通信业、it企业、高校、医院等领域,研究对象包括高层管理者、管理干部、辅导员、班干部、医生、护士等,构建的胜任特征模型从二维度到多维度不等。

近年来,学者开始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刘新民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青岛9所高校2008年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构建两个维度的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素质和能力。姚若松通过对广州地区的企业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要求,构建了任务管理维度、自我管理维度、人际管理维度、运筹能力维度、冒险创新维度、岗位管理维度的大学毕业生胜任特征六因素特征模型。王蕾等对浙江省某高校2010届毕业生进行研究,构建了四个因素特征模型:核心胜任力、岗位胜任力、角色胜任力、其他胜任力维度。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构建流程

在参考以往有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胜任力特征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笔者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的基本步骤,主要如下:

1.文献分析:在分析以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文献和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确定绩效标准,选取有效样本,区分胜任力强的群体与一般群体。

2.行为事件访谈:请被访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围绕自己的本质工作,介绍3个成功的经验和3个令人感到失望的经历。要求受访者详细描述事件发生的背景、当时的目标、实际采取的行动、最后的结果以及受访者的感受等。访谈时要做好录音和记录,输入计算机,整理成统一格式的文稿。为保证模型的客观、有效,访谈必须做到双盲设计,访问者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要保持中立,不对受访者的描述做主观评价。

3.访谈编码:在对分析员进行培训和反复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胜任特征字典对文字记录进行分析,统计各种胜任特征在文稿中出现的频次,并对表现的复杂度和广度水平进行编码,确定各个要素指标的程度。

4.问卷调查:根据访谈编码结果,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采取五点量表法,请被试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进行1-5级的评定。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进一步完善行为事件访谈的信息。

5.构建胜任特征模型:对搜集、编码的信息进行分析,设计指标,分配权重,建立胜任特征模型。

三、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

通过上述五个步骤,经过试验和调整,得出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包括三个部分:个人特质、岗位胜任力、其他胜任力。

个人特质是个人具备的,能够对工作和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潜质。岗位胜任力是特定岗位上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后天的培养、锻炼可以提升个体的岗位胜任力。其他胜任力主要是指能够辅助个体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或胜任岗位的能力,包括风险承担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学习能力等。

四、小结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特征模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岗位胜任能力是核心,反映了个体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个人特质和其他胜任力是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岗位胜任力的层次和效果,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保障。依据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合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有计划、分层次地引导毕业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场胜任力。

参考文献

[1]王雷.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0):74-76

[2]王雷.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评价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91-97

[3]孙杰,孙宝民.地方高校毕业生胜任力培养方式探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0(4):131-134

社会调查特征篇10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高职专家型教师;能力研究

一、专家型教师概述

专家型教师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在《专家型教师的教学原型观》中他指出专家型教师是具有某种教学专长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也是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结果。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明确说明:“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久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新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培养专家型教师对于我国教师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场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应用型学科,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市场营销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沟通能力、谈判能力、策划方案写作等能力是专业必备能力。

三、高职教育的特征

强调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的院校要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宗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教育部有关《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也指出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快。高职院校现在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强调应用性的特点对于专家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社会对于具有专业技能劳动者需求巨大,社会需求决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专家型教师培养,没有足够数量专家型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大批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合格员工,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高职专家型教师培养必须强调专业性,只有具备专业技能的专家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市场营销专业是具有应用型特征的文科专业,研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特征,确立高职专家型教师模型对于探索高职文科类专家型教师培养路径,提高高职教师总体水平,丰富我国专家型教师理论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的调查

为了科学、客观、系统地得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应具备的诸多能力,为此进行了专题调查。此次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访问。问卷以封闭式题目为主,调查范围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调查对象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管理者、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发放问卷120份,其中,教学管理者40份、市场营销专业教师60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50份,共回收调查问卷120份,回收率为100%,并抽取了一定比例的问卷进行电话复核,以检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为120份,合格率为100%。调研内容主要针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的核心能力、科教研能力等13个方面。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方面,对调查问卷获取的原始数据,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分层处理。定性方面,主要对收集的材料与访谈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客观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