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空间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1:48

城乡空间规划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发展;策略

abstract:theproblemofurbanandruralplanningandspatialdevelopmenthasgraduallybecomeoneofthekeyfactorsinfluencingthe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planninginchina.andChina'surbanandruralplanningisfacingaveryseriousproblemofspatialdevelopment.therefore,weshouldstandintheheightoftheimplementationof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tofindthepracticalproblem,aprofoundunderstandingofinnovationanddevelopmentmode,promotethegreentransformationofgreatsignificance;standingontheoverallsituationof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grasptheinnovativedevelopmentmodel,promotingthegreentransformationofthecoreconnotation.Simplediscussiononthestrategymeasuresonproblemsindevelopmentofthespacetodealwithcityplanningandconstructioninurbanandruralareasinchina.

Keywords:cityplanning;spatialdevelopm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国城乡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在现今形式下的城乡规划工作已经不仅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对整个城乡规划中的空间发展问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怎样更好的处理现今形势下城乡规划空间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城乡规划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城乡空间发展的现状

1、城乡人口的变化与空间的转移不同步

由于城镇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就业机会较多,大量的农村人口向这些经济发展较好,就业机会多的地区涌进,使得城市暂住人口的增加是城市人口大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与居住空间转移的不同步,“空心村”现象较为严重。

2、城乡的空间关系紧张

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居住空间,城市就不得不向周围的县镇扩张。这就导致了农村空间随着城市人口的涌进,而不断被侵蚀。另外,因为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用率普遍不高,尤其是乡村居民对于土地的利用简单粗放且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3、城乡产业布局关系严重错位

目前来说,农业的产业化和农产品的结构调整,以及分散的农业空间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并且由于民营企业、个企、私企的迅猛发展也是造成城乡产业布局错位的主要因素,产业的发展使得乡村用地开发的强度明显增加,非农业用地规模急剧增加,而农业用地则不断的减少,进而使得农村无地可种,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人口向城市大量涌进,城市为了扩大建设规模继续侵占乡村这一恶性循环。另外,由于人们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对农村土地结构的调整、民营个企的建设、城乡地区结合部的集体土地出让等之间的关系协调不一致,且呈现秩序混乱的状态,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还减少了农村农业用地。由此可见,加强城乡地区的规划、管理,统筹规划城乡空间结构,以及打破城乡规划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尤为重要。

二、做好城乡规化的策略

1、规划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规划的水平决定了今后城乡发展的水平。因此,各级规划部门必须谋大局、管大事、看长远,既要立足当前,给当展指明方向;又要预见未来、符合长远,给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在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过程中,要做到前瞻性,应多方征询意见和建议,推动总体规划的公众参与。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参与,认真听取专家、部门和公众意见。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规划草案通过公共场所、报纸、网络等途径公示,设置固定渠道收集反馈意见,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规划上报审批时,应当附具公众意见采纳的情况说明。规划批准后,应当通过固定场所、报纸、网络等途径公布,并设置查询途径,便于公众查询。

2、规划要强化协调性。加强总体规划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调控。深入研究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态势,以及当前经济形势下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策略,合理确定城市的区域定位、发展目标和战略,注重与周边地区在产业、空间、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重大政策决策要经过咨询研究部门的论证。每有重大决策,都先由具有真才实学专家组成的政府咨询机构进行专题研究,各自独立提出可选方案,并组织内部讨论会加以讨论,再由政府领导拍板决策。规划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不断创新城乡规划管理机制,健全工作制度;要加强规划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

3、规划要保持严肃性。规划部门、各县(市)区要严格规划审批,强化大局意识,加强规划监察,坚决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变更城乡规划。探索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目标、途径和规划技术方法,按照节约型城乡建设要求和集约发展、节能减排、生态友好等原则,合理确定产业和空间发展战略,在功能布局、土地利用、综合配套、建设标准等方面贯彻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理念。

4、科学划定城市规划区,保障城乡规划依法实施和管理。划定城市规划区,应当考虑城乡统筹的要求,满足规划控制和依法实施管理的需要,包括建设用地、在成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布置的各类基础设施、各类需要规划保护的区域、江海岸线以及其他因城乡建设和发展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设区市的城市规划区宜覆盖市所辖区的行政区域,县级市和县城的规划区宜尽可能覆盖县(市)的行政区域。规划区范围的规划内容和深度应适应规划控制和管理需要,且能为编制下一层次规划提供必要依据。

5、坚持城乡规划法的各项基本原则。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地方政府不仅要提高执行力,需要审慎看待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尤其是对地方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还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主导作用,在挑战中发现和抓住机遇,在调整中积蓄经济发展后劲。为此,要超前做好未来中长期基础设施需求预测和总体布局规划及建设计划,消除市场的盲目性,为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打下基础;明确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规划和项目审批方面事权,中央政府应致力于建立一种激励地方政府相互合作的利益机制和监督机制,使地方政府将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融入上级政府的总体规划中,便于规划的统一协调。在当前地方政府仍然延续“争投资争项目”思路的前提下,应强化中央政府协调基础设施投资的能力,保留对某些全局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经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6、保证地方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对于城乡基础设施落后,各部门相互独立,城乡建设缺乏统一科学性规划。一些新换届的政府领导热衷于推进“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有些工程的实施往往缺乏长远规划指导,在城市交通等基础建设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造成了巨大浪费,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利于地方可持续发展。今后应努力杜绝“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中倡导在统一规划指导下的科学、合理安排和实施,在关注地方政府政绩的同时,更加注重政府的中长期规划,关注每一届政府在任期内对规划连续实施的绩效,关注普通百姓的切实利益。

三、开展规划创新,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1、弥补当前城市规划体系当中的空间缺失

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就包括城镇规划体系,主要关注在于城镇建设用地,对于城乡空间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非建设空间和区域开发的强度区域城镇建设容量的空间关注等。此外,在城镇规划体系中,乡镇政府普遍关注的是乡镇的发展,致使城市化地区的建设缺乏明确的指导,非城市化人口也缺乏有效的空间引导。而作为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之一的城乡规划,就需要改进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关注城乡空间发展问题,进而推进规划的全面覆盖空间落实和实施。

2、提供统一的城乡空间管理依据

由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空间界限日趋模糊,与城市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功能性设施越来越多的被转移到以前的农村地区。因此,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下,将城乡空间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之下,是大势所趋,同时也保证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统一的规划,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城乡规划管理在城乡间的不平衡,区域整体调控和对乡村空间调控的不平衡,以及城乡规划在制定相关制度和实施上的不平衡。

3、协同促进城市化模式的转换

乡镇的布局规划是县(市)区域城市化发展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对这种城市化的模式进行合理的引导,进而有效的存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另外,要通过农业非农业的产业空间的分离来促进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居住空间的分离,实现引导农村集中举止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人口的空间转移。

4、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调整

首先需要乡镇的布局规划为主要依据进行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居住地建立在规划点上,并在居住地规划点上建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严格保护农村耕种用地。同时,根据布局规划转移村级工业,对工业企业进行集中布局,减少资源和用地的过度开发。

5、探索并建立以城乡区域空间开发管制为主的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机制

这里主要包括从城乡区域的层面确定空间开发管制范围空间开发管制的标准和区域空间开发管制的措施等三个方面的主体实施要求。如在规划的开发管制区划方面提出了优先发展

区域,引导发展区域,控制开发区域和综合整治区域为主要内容的地域空间区划方法;形成了包括空间组织核心城市、区域绿地、区域发展策略、协调建设重点分区发展要点和行动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分区开发管制内容;

形成了以城镇布局协调、交通部局协调、水资源布局协调环境生态协调以及土地资源协调为重点的管制协调要求等。可以说,城乡规划区域的空间开发管制是根据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的新要求,通过对实践的创新探索和认真总结提炼出来的是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在管理内容与管理目标上的突破与创新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改进与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方

向。

6、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像空间结构体系

城乡规划单位或者是设计人员,需要构建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以此提高城乡规划的要求。另外,城乡规划在保障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努力制定一个能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的发展方针,确立最优城乡结构模式。

7、城市规划体系要加强区域战略问题研究

城乡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为了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规范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保障社会发展整体利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准则。然而,事实上城乡规划的编制缺乏从区域空间层次自上而下式的发展规划指导,公共性与综合性不足。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条件下,中国城市大规模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城市规划体系要加强区域战略问题研究,重视宏观政策指导下的区域发展。

总之,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消除“二元结构社会”的制度进步与创新实践,是国家着眼于中国社会的未来持久健康发展而实施的利益再平衡工程,是实现中国资源空间价值,即实现中国经济社会总价值与国民个人总价值提升的国家工程。因此,城镇化是城乡规划空间发展的未来趋势。在经济学领域对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最先系统研究的是发展经济学。外国学者多数认为,农村城镇化是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城镇化不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城市化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在我国,农村城镇化是和农村现代化、非农化联系在一起的,农村城镇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解决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城乡空间规划篇2

关键词: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现状;举措

一、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内涵

所谓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是指在城乡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相关法律、法规、条例一定程度的制约,对城乡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达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它是通过市场调配城乡资源与政府参与城乡资源调控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增长的方式。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城乡资源科学的、合理的配置。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偏重于大、中城市的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现代行业,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没有从政策、规划等方面注重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而是仅仅片面地依靠市场对城乡资源进行自发性的调节,这必然会导致优质的城乡资源流向经济发展基础好、基础设施配套佳的大、中城市,从而使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阻碍乡镇经济的正常发展,进而在整体上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而由政府参与制定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方案,既可有效地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问题,又能提高城乡资源的利用率,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建立实现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要建立完善、配套、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实现利益合理分配的目标。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和城乡各项经济建设,都应以一定的利益分配作为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前期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必然导致利益分配经常出现不公的现象,这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发展的活力。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案,不仅应该充分考虑到影响城乡利益分配和城乡资源配置的各种因素,还应重点考虑到市场的千变万化和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所带来的风险性。

3.政府要完成的宏观政策目标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环境建设工程。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因经验不足、认识不到位等原因,政府及相关部门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造成了对大气、水、林地、土壤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影响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通过制定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案,有效地加强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自发经济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及时制止城乡经济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行为,科学引导城乡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作用

党的十提出“五位一体”的五大建设,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理念来进行城乡空间规划,对改善城乡发展中的不均衡,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空间规划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看城乡空间规划不可或缺。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是保证城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在设计城乡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城乡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道路,这是保证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空间结构规划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由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四个步骤构成。从宏观方面看,城乡空间规划有城乡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具体包涵城市、村镇功能分区,人口数量分布,交通枢纽建设,城市防洪减灾工程和公共绿化地的多少和布局。从微观层面来看有建筑间距密度,道路建筑红线,日照标准、城市容积率,间距比等指标。

2.城乡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基础设施、设备也日益改善。日益完善的设备设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部分人和一些企业,只注重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引起了大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城乡绿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日增,极端恶劣天气出现频率提高,严重地影响了人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城乡空间规划中,我们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3.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是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基础。在城乡空间规划中,要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率,为城乡的土地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竞争有序的市场,大力促进城乡绿地、人行道和车道的合理划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从市场运行方面来看,合理的城乡空间规划可以克服土地开发中的市场调节失灵的弊端,使得城市土地开发竞争的成本降低,提高市场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城乡发展一体化还有很多阻碍因素,如工农业发展不均衡,工农产品价格差别,城乡人口素质的差距,同时城镇化发展,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我国大、中城市发展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视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保护耕地,合理用地,平衡工农业发展,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三、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现状

因政府对于市场经济下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经验不足,导致规划不够科学和合理。具体表现为:

1.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不完善,政府城乡规划实施手段不明确。由于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计划经济模式,系统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管理理论进入我国较晚,因而政府与科学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较高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一定距离,以致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使乡镇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但同时也使政府面临较重的行政管理压力,政府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实施机,更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加以实施。

2.我国城乡空间规划实施过程中没有健全的公众参与机制,公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够。一是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没有保障。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的法律地位模糊,城乡空间规划中的划许可公众参与程度比较大,而规范执法因没有相关制度作保障公众参与程度比较低,规划评估起步较晚,公众参与的程度更低;二是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实施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城乡空间规划实施中公众参与的机制主要表现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主体、方式、过程等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个层次、每个阶段参与的主体,方式由规划单位或部门自行决定,这无法切实有效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听证权、监督权;三是公众主动参与意识淡薄。我国公众主动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实施的目的比较狭隘,因而导致参与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公众参与只有在政府组织下才能进行,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参与的方式,这在一定度上限制了公众充分行使参与权。

3.城乡空间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评价一个城市、城镇是否宜居,主要看城市、城镇的布局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保持了良好的、有益健康的生态环境,其规划是以人为本,其规划是否具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城乡空间规划缺乏前瞻性,引起城区中公共设施缺乏,道路拥挤,户外活到空间狭小,对生态环境造破坏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科学的、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举措

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城乡空间规划,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

1.城乡空间结构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是城市、城镇大家庭中的主体,进行城乡空间结构规划要以人为核心和导向,理解和尊重人民的利益,切实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结合当地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实际,制订行之有效的方案、政策,提高公众参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促进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转变以城市为主导的传统规划观念,以区域发展战略取代过去单纯的城市发展战略。一方面传统的城乡空间结构中,由于片面地重视城市经济发展,只重视城市的空间规划,农村的空间规划被忽略,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更多地考虑广大农村区域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农村区域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大力整合城乡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结构,实现城乡间的功能互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城乡空间结构安排上,应站在有利于整个区域发展的高度上,打破城乡、大、中、小城市的等级结构规划的桎梏,实现资源利益的有效分配,应体现城镇区域聚居点的梯度性,营造城乡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3.强化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的严肃性,高度重视规划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要逐步强化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法律、法规对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在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强制规范作用,提高规范的严肃性。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特别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关、停、并、转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大力发展环保型、能源节约型企业,运用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

4.城乡空间结构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在城乡空间结构规划中,要遵循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发展协同化,整合、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的建设,规划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各行业的服务水平,做到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建设,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促进城乡各项建设要素的合理调配,实现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平衡,实现城市对农村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虹,秦丽媛,李哲莹.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2(16).

[2]邢磊.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5).

城乡空间规划篇3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18(6)

城市社区的形态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学者归纳了使用社区一词的两类不同语境,分别突出社区的功能性和地域性[1]。处于城乡结合部以大规模农民动迁安置小区为空间载体的“过渡型社区”,则在社区形态上,既区别于传统的农村村落社区,也有别于城市街道社区和现代都市社区,无论是建设规划、功能,还是成员结构和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过渡型社区强调的是这类社区的过渡性特征,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变迁的一种过渡阶段,这类社区既包含着城市社区的特点,又顽强地保存着农村社区精神,在这类社区中农民将要完成最初的市民化训练,成为农民的完全市民化的一个缓冲带。由此可见,建设这类社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地的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问题,本质上是农村城市化不可逆转的关键环节,核心是要促进农民身份的转变,从农民转变为市民,成长为公民。然而随着这类居住社区成员日益复杂,原本就遭遇困难的农民城市化而今还同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社区认同构建。因此,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的科学合理规划,直接关乎城市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关系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层治理的完善,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结构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独特作用。

1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规划的困境

目前,对社区规划关注比较多的社区类型主要是城市商住社区、新农村社区、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移民安置社区和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灾民安置社区,专门针对处于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的研究相对较少。至于研究的视角,较多则集中于地理学和建筑学等理工学科,从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这些人文社科的角度探究社会物质空间结构以及人居环境对不同社会群体造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心理特征、社交网络等各方面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研究碎片化、理论程式化。理论预见不足、应对不力,必然导致实践的举步维艰。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过渡型社区在空间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日渐凸显出来。物质空间的设置应当与包括人们交往方式在内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相吻合,否则就会产生问题。[2]以往社区空间规划的实践中,总是忽视对转型时期村民或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习惯的关注和协调。同时,由于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健全的评价指标,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造成财政损失,资源浪费的同时,还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地理空间安置不合理;(2)居住空间规划不科学;(3)社会空间碎片化;(4)心理空间原子化。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很大程度上削弱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严重阻碍失地农民身份转变、融入城市的进程。本研究以2012年5-8月在苏州工业园区若干过渡型社区的一次问卷调查为基础,问卷发放数量依据社区规模和常住人口确定,调查方式以调查者逐题询问为主。本次问卷调查共打印发放问卷500份,实际收回问卷数量5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498份。

1.1地理空间配置不合理

地理空间,是指居民生活区所处的周边系统环境以及社区的整体规模。周边系统环境,包括学校、菜场、医院、公园、商业街、交通等能满足现代人生活、休闲、娱乐等各种需求的场所安排。“过渡型社区”居民地理空间配置不合理,首先表现为社区整体规模过大,不利于公共资源的分配,同时直接到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调查中认为小区规模适中的居民只占了62.2%。以苏州工业园区L镇LH五区为例,该社区内共建有148幢多层结构的居民楼,占地面积远远超过一般现代都市社区,无论是东西走向还是南北走向,步行都需要耗时近三十分钟。在同等居住人口的承载量上,相对于高层或小高层建筑规划而言,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而随着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扩张和商业开发,使得LH社区日益被周边商业住宅小区包围,成为“都市丛林”里的一块“飞地”。另一方面,特大型社区的空间规模也带来了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无法得到恰当使用和妥善维护,如配置在小区中间地带的体育建设设施的利用率就受到了很大影响。政府在建设该类动迁安置社区时往往考虑要降低成本,因此,通常每个小区只在小区中央地带配备体育健身设施,但由于小区太大,小区内边缘地带的居民健身不方便,从小区西北角的148幢步行至小区中央休闲娱乐区最快也要15分钟。硕大的小区,住着几千户居民,却要共同分享屈指可数的几套健身设施,这使得社区建设评估的达标,未必能达到惠及民众的真实效果。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受访居民认为小区体育设施布点合理的仅占28.7%,经常使用的只占了16.1%。

1.2居住空间规划不科学

居住空间,是指小区内部物理空间的规划设计效果,主要包括楼层、楼高、楼距、车库、绿化、路灯、电子眼、防盗门等硬件因素。“过渡型社区”中居住空间规划不合理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安全性、整洁性和舒适性。

第一,由于过渡型社区中人员结构复杂,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类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区,往往外地租住本地房屋的人口比例占了一半以上,加上各种设施维护和管理缺位,导致小区治安情况复杂化,存在种种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两点。首先,电子眼、防盗门的失灵,小区路灯又常常遭到破坏,因此在监控、防御和保护三重体系都失去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偷盗现象较为严重,调查中居民对安保设施的满意比例仅占29%;其次,初期规划时,偌大一个小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只在东、北两个方向各开一个门,导致许多地带的居民因出行不便而就近破坏小区围栏的现象遍地开花,带来安全隐患。

第二,“被动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往往难以一下子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尽管在认知上也了解到相关行为的不妥,但还是有一些人喜欢在公共空间养鸡种地,晒粮食晒衣物。因此,在这类社区中还常常可见好好的草坪被失地农民老太太改造成一个个小菜田,还有在“菜地”里找虫子吃的老母鸡,与周围整齐的绿化相互交错,显得凌乱无序。小区里的长凳上、运动器材上,甚至很多树上,都摆放着各种粮食、衣物和被子,而明确表示反对此类行为的,仅占受访人中的52.9%。种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美观整洁,破坏了小区整体景观风貌。

第三,过渡型社区的居民习惯了独门独院,前后通风的庭院家居。而许多地方的动迁安置小区公寓往往为设计在六层以内的多层建筑,这样不用安装电梯,虽然可以节约成本,但是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于平房居住的人,或者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上下楼梯很不方便;同时楼间距狭小(受访人中有45.4%的人认为楼宇间距不合理),楼层间距偏低,没有电梯,有些室内南北不通风,门窗窄小,隔音效果差,不利于家居隐私的保护,很难想象居民在这样的新环境中会有良好的心情[3];其次,由于该类小区建设时,一楼往往设计为每户一间的封闭式车库,初衷是方便住户停自行车或电瓶车,但是却沦为简易出租屋或老人自住,使得车库小店、车库住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调查中受访人明确反对车库住人或出租的仅占35.5%。车库住人现象,往往影响小区水电等资源的正常使用,可能引发火灾,给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对小区的安全管理增加难度;而社区中的许多原失地农民比较节省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往往堆积许多陈年旧物,不舍得扔掉,堆放在楼道里,一旦发生灾害,将会影响人员的及时转移。

1.3社会空间碎片化

所谓社会空间,主要是指居住区内部阶层之间、邻里之间、身份之间的关系网络及互动。根据我们的调查,像苏州工业园区L镇LH社区这样的“过渡型社区”,大多数情况是:一半成员是本地的失地农民,另一半则包括其他各种社会阶层,如外来务工人员、当地无业游民、附近高校的求学者、初入职场的城市白领、蓝领等等。“半熟人社区”的生成,由此造成该类社区的社会资本和人际信任度的相对下降,进而带来两方面的主要矛盾。

第一,本地人口之间及其与外来人口居民之间社交空间的碎片化。首先,由于原来自然村落的社区共同体被城市化所打破,动迁入新社区的本地居民,也仅有原来的1/3还是来自于同一村组,地理结构空间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传统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差序格局完全被打破,原来的组织结构称为张家村、李家村,变成了现在的甲单元、乙单元,很多过去的熟人关系被打乱,取而代之的是401与402的陌生人。有研究表明,社会要素远超出场地局限成为制约邻里交往的瓶颈,社会距离的阻碍作用远大于空间距离[4]。楼道的占用,水电表的使用,以及各种装修问题使邻里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其次,在本地人看来,外来人口都是陌生人,正是他们的到来使小区犯罪率不断上升,带来盗窃、抢劫、传销、敲诈勒索以及赌毒等治安问题;而对于外来人口而言,本地人对待他们总带有种种偏见,甚至歧视,很多事情在不能以身作则的同时,把小区混乱的现状全推给了他们,却忘记也是这些外来打工者建设了新兴的城市新空间。除此之外,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如此多的需求,各种竞争必然日趋激烈,这也更加深了双方的隔阂。

第二,居民与管理者之间关系的矛盾。在一个居住区中,必然存在着不同身份的人员,管理者、居住者、服务者等等。管理者和服务者是否专业,直接影响着他们与居住者的和谐关系;同时,居住者能否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也成为影响整个小区的长久发展的主要问题。受访人中,仅有25%的人明确表示遇到问题会寻求社区居委会或社区干部的帮助。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从一开始,很多居民就是被动搬迁,拆迁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等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完全很好的解决,使得他们对社区的管理者很容易就失去情感上的信任,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求助无门或踢皮球的现象,使得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连结纽带和居民之间凝聚剂的功能更加弱化;其次,在管理中还常常暴露各种漏洞和弊端。比如前面说的社区安全问题,除了小区硬件设施的差强人意之外,小区保安专业化水平的欠缺也难以让小区居民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有居民表示:“小区里的保安都没用的,报警也不管报,连个老太婆都不如,他们就是混饭吃。”事实上,很多保安也是失地农民,年过半百,被安置了保安的工作,又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这些人不仅不会熟练操作监控仪器等现代安保技术,而且一遇到任何危险,也无能为力;其三,对于深具中国传统小农意识的失地农民来说,早就有各扫门前雪的陋习,这对于本来就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农民而言,难以接受现在的小区还要交物业费,如果打扫卫生的阿姨再偷偷懒,维修工师傅经常拖三拉四或者干脆不闻不问的话,物业费的收取则就更是难以为继,进而引发居民认为物业只会收钱的抱怨。

1.4心理空间原子化

不同形态居住区的地理空间、居住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总和直接影响着社区中每个个体的心理空间,而个体心理空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就是对小区的整体感受和认知,包括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心理空间是社区生命的精髓。而任何一个居住区中居民的安全感通常来自于对周围邻里和周边环境的熟悉程度和信赖程度。然而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的生成,改变了传统村落社区的熟人关系,许多陌生外来人口悄无声息地搬到自家对门,加上各种资源占用的矛盾,别说安全感,很多时候,只要能各自相安无事就算不错。基于我们的调查,发现:首先,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租户,都具有一定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社区参与欲望,近4成的人对小区事务感兴趣,七成左右的人乐于为公共事务付出时间和金钱;与此同时,该类社区也存在着诸如严重缺乏表达沟通的正常渠道的问题,绝大多数人在行为上却又都很少参加社区活动、群体组织。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与过去的村落社区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在于生产场域与生活场域的分离。然而,既往的研究表明,除非居民积极活跃地投入到社区活动中,否则,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实际上,这类小区中,由于打破了过去的熟人纽带,再加上各家各户装修好的单元房进出不如过去自如,居民之间的交流已经大不如前,邻里之间的交往逐渐减少。如果社区中的基层组织再不发挥其作用,鼓励、组织各种活动和团体的话,这种建立在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感和认同感基础上的共同体意识恐怕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2“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规划困境的影响因素

造成“过渡型社区”不同层次空间出现多种问题的原因有诸多方面,除了现代化带来不可避免的快速城市化和人口集聚化的客观因素之外,各方的主观因素同样起到明显的影响。为了分析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对由拆迁引起的历史性问题对过渡型社区构建和转型的影响暂时不做讨论,在此主要从观念和实践等方面归纳出以下几方面原因:

2.1观念上的盲从

首先在观念上,构建城乡结合部动迁安置社区的时候,设计者往往简单照搬城市商住小区的构建模式,忽视了城市商住小区本身的构建也在不断完善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另外,管理者更是盲目遵循政策要求,没有形成尊重失地农民生活习惯与引导居民融入城市生活并举的意识,小区规划与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脱节。很多失地农民,尽管有经济补偿,内心还是倾向于过去的生活方式,草坪种菜和晾晒衣物这样的行为,屡禁不止,体现的是城市社区建设中所要求的“卫生、整洁”与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习惯的惯性相互冲突,反而使得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形同虚设,无形中也损害了社区管理规范的权威性。

实际上,类似于农民自给自足的种菜习惯与小区整洁之间的矛盾,是否有另一种解决思路的可能?如果在城乡结合部的过渡型社区中,通过统一规划开垦部分空地供失地农民,自愿承包种菜,每年收取租金的形式,那么既能方便管理,保证小区的整洁美观,又能保留农村乡土气息,尊重农民意愿,经过妥善的操作,想必能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支持。实际上,我们的调研发现,有一些社区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苏州新区的某一社区,就实行了将小区绿地承包给住户种植观赏植物、收益分成的尝试,效果良好,既赢得了小区的整洁美观,也为住户提供了获取经济收益的机会。

2.2建设中的粗糙

建设过程中的粗糙施工也是导致新建居住社区中居民对生活环境不满的重要原因。建设一个现代居住社区与传统村落的自发形成不同,是在政府的调控和组织下,进行的有理性、有步骤的规划,是“规划的变迁”。过去是先有人,后有房子和村社,而今先建造房子,后搬进住户。在这一社区变迁的过程中人类理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然而,如果其中缺少了对人性的需求的关照,那么很可能遭遇计划的失败。以小区中的体育设施为例,为了给予小区居民更好的休闲健身条件,城乡结合部的动迁安置社区往往也像城市小区一样基本都配备了运动器材和简易的儿童游乐器材。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城郊居住区的规模。因此,硕大一个居住区,只有中心一块地方有运动器材,导致住在靠的居民要走很多路才能走到活动场所。这样就导致原本是出于好意的理性设计,因为没有考虑周全,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在大型居住区内,安排运动器材位置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分散布点的方式,把原本安排在同一个地点的多种运动器材,改为分散到辐射影响圈大小合适的中心点上,每个点上只需要安排两到三个小型运动器材就行了。这样的话,既方便了社区群众,也不会过分提高成本。

2.3管理上的混乱

小区的硬件建设只是营造家的感觉的前提和基础,而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育更需要依赖小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前文已经提及的大多数安全隐患和问题矛盾,追根究底都是错位、缺位和越位管理造成的结果。有一个问题是城市乡村社区都经常面临的棘手问题,那就是小区路道被占用,搭大棚办白事的问题。管理上的缺位、失察,让这个问题长期悬置得不到妥善处理,却依赖管理的错位,一味试图通过堵、通过禁来解决,然而事实证明是事倍功半。如果在管理上改变策略,回归人性需求,那么这个问题的处理似乎也不全然无解。如有些社区就专辟社区中的某个公共场所或者活动室,给居民提供办理相关事务的方便,仅仅收取象征性的费用,就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有效减少了经常性的违章搭建行为。

再比如,很多时候小区里的草坪会被践踏成小路,一到下雨天泥泞难行,风和日丽的晴天也成为小区中扎眼的“亮点”。管理者要么视而不见,或者好一点的,重新铺上草坪,但是没过多久又陷入“泥潭困境”,要解决起来也可考虑顺势铺路或在相关地段铺设镂空路砖等方式来解决。

3“过渡型社区”居民生活空间合理规划的再思考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合作共治”是构建和谐幸福的“过渡型社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空间层次必须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3.1地理空间:借鉴城市经验

人类社会的行动集并不会因为所处的空间不同(农村邻里空间—城市邻里空间)而减少,都市生活带来的可能不是互动总量、关系总量的下降,而是互动结构与关系结构的变化[5]。过渡型社区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实现农民身份认同的转变,因此,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小农观念,从“大城市里的乡下人”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对于构建真正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社区共同体,具有基础性战略意义。比较有效的改变途径,是为农民的生活环境营造一定的消费氛围和服务氛围。具体说来,消费氛围的营造就是在“过渡型社区”周围建造一定规模的商业街或商业中心;在大型社区中,或者在几个中小型社区附近设置廉价菜市场和平价超市。同样道理,服务氛围就是在大型社区中设置一个社区医院、社区学校,或者几个中小型社区共享一个社区联合医院、社区联合学校。在过渡型社区构建的过程中以城市经验为雏形是必然的。但是城市经验不是绝对的、万能的,即使是过渡型社区也应该保留有自己的特色。

3.2居住空间:尊重田园传统

失地农民是过渡型社区的主体,他们对社区的整体感受对小区的发展具有独特意义。重塑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让城市吞噬农村,更不意味着“乡土”的终结。相反,尊重和积极引导农村特有的景观和习俗及其转化,不仅是维系乡土本色的需要,更是城市反思现代化的解药。尊重田园传统的本质是生态治理,正如前面已经提及的,要做到这一点,最为根本的是要从观念上作出改变,管理方式上注重技巧,管理手段上引入现代技术等。

3.3社会空间:构建多元网络

空间在被社会关系所生产的同时也生产社会关系。[6]过渡型社区中本地居民存在市民化困境,外来人口存在社区融入难题,两类居民并不是天然隔离的,而是共存于过渡型社区这一独特的空间形态之下,日常生活存在众多交集,发生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联系,双方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又产生众多的摩擦。过渡型社区因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必须同时处理好流动人口融入和失地农民市民化两大问题,过渡型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善治使得社区本身如同一个“容器”一样能够包容这两大不同类型的存在,只有两类群体融为一体,过渡型社区的治理才能成功。所谓“容器”效应是指过渡型社区因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必须同时处理好流动人口融入和失地农民市民化两大问题,作为“容器”的过渡型社区核心要素是信任、合作、互惠,过渡型社区的有效管理有赖于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两类群体在持续的互动过程中经过重复的博弈而建立的合作与互惠的多元网络。

构建社会空间的多元治理网络,就是以建设包容性的新型城市社区为中心,以农民市民化和外来人口本地化为抓手,以镇政府服务、居委会自治、社会资本发育为支柱的多元共治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其中在制度和政策上落实常住人口的参与管理是最为基础的政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将过渡型社区的建设与治理真正成为全体社区居民(包括外来人口)的全体责任,促进社区空间一体化和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强化。

3.4心理空间:积累社会资本

社区的硬件建设只是营造家的感觉的前提和基础,而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育更需要依赖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生活空间的变化,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对巨大的环境差异不可能立即适应,因此内心缺乏认同感和安全感。这就对小区的管理带来了巨大考验。从前面的调查数据来看,居民并不缺乏关注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和热情,但是缺乏沟通渠道和组织。这就是过渡型社区积累社会资本最基本的前提。因此,探索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互动交往的空间形态和制度平台,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事务的渠道,培育多样化的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促进社区网络社会资本结构的形成和人际信任度的提升,从而拉近人们的心理空间距离,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人们的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是值得社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加以重视和关注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所在。

4结语

城市化浪潮中的“过渡型社区”不是自发生成的,而是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变迁,使得“过渡型社区”的生成与演变,带上了强烈的人为规划的色彩。在这种“规划的变迁”[7]图景之下,失去土地的原住民和原先也几乎都是农民的外来流动人口,各种异质型群体共居于“过渡型社区”这一特定的空间场域之中,共同经历着错综复杂的转向城市新市民的历史进程。社区空间和交往空间的转换,“国家的视角”[8]与“农民的道义经济学”[9]的相互碰撞和对话,也给主导着这一进程的政府和社区的管理者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问题。因此,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认知,他们的融合、他们的理解,对于决策者来说,必须协同考虑,共同解决,而这一切工作的基础正是全方位打造科学合理的居民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丁志铭.农村社区空间变迁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23-28.

[2]宋言奇.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空间效应[J].城市问题,2004,(5):47-50.

[3]何华玲,胡梦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郊农村社区重建——基于苏州工业园区L镇CF地区的调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135-138.

[4]赵衡宇,胡晓鸣.基于邻里社会资本重构的城市住区空间探讨[J].建筑学报,2009,(8):90-93.

[5]桂勇.城市“社区”是否可能?——关于农村邻里空间与城市邻里空间的比较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18.

[6]HenriLefebvre.theproductionofSpace[m].BlackwellLtd,1991.

[7]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城乡空间规划篇4

关键词:GiS技术;城乡规划;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城市”工程的普遍开展,城乡规划实践呈现出许多新面貌。作为“数字城市”工程的核心技术,GiS可普遍应用于城乡规划实践的各方面,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规划、管线管理等。GiS具有反映地理空间关系及综合、统计各种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能力,为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开发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它的普遍应用将使城乡规划工作走上自动化、科学化的道路。

1.GiS技术和城乡规划的概念

(1)GiS(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空间信息系统,集测绘学、环境科学、城市信息学、地球管理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技术。GiS为特定应用目标建立,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支持下,用于数据的输入、存储、查询和检索,对有关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更新,同时GiS技术还具有空间模拟、科学预测等多种功能,能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先进工具,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管理决策[1]。

(2)城乡规划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下,城乡规划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些国家对城市规划的理解是在强调城乡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一方面重视安排好城市形体包括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等,另一方面更重视社会与经济目标的实现;另一些国家强调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城乡规划的设计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还有一些国家认为城乡规划就是城市空间的布局,它是建设城市的一种技术手段,它的目的在于合理、有效的创造生活与活动环境。

我国对城乡规划的理解是城乡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它是为了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城乡规划就是合理的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以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及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2]。

2.GiS在城乡规划领域应用的必要性

(1)城市化的进程对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世界的经济、社会和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包括环境污染、耕地减少、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加大了城乡规划的工作量,传统的城市的运作方式已跟不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城乡规划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城市进行规划和管理,GiS技术就能满足这种科学管理方式,它保证了空间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准确反映了城市的现状与发展。

(2)随着城乡规划和管理的数据增长加快,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集聚中心,它传递的信息包括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等方方面面,多层次和多样化数据反映着城市现状和变迁,并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中。传统方法不能有效的利用、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而GiS技术可以实现支持处理、分析和有效存储海量数据,并利用遥感技术对数据进行及时更新[3]。

(3)城乡规划管理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要求。城乡规划的任务是对城市建设的经济和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策。传统的规划管理由于人力、时间所限,常以常规分析方法对城市空间作定性处理,这样很难对数据进行充分地分析。GiS技术能客观的、科学的对城市相关的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城乡规划相应的数学模型,辅助城乡规划和管理。

3.GiS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及应用

(1)GiS使城乡规划更为直观和理性。地理信息数据包括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通过对道路、建筑、人口等相关信息的查询,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直观的规划资料。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以地理空间数据及城市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开展基础地形图数据的测绘、入库与动态更新,建立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化与智能化。在规划最终成果的制作阶段,提供基于GiS标准的规划成果数字产品,使规划管理部门可以得到直接为GiS系统所接受的规划成果,方便规划管理部门更好地利用GiS技术优势,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服务。

(2)GiS具有数据存储管理和海量分析功能。GiS具有强大的图形操作功能,支持土地集成化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土地权属界线信息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并支持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使城乡规划更具科学性和透明性。GiS在各地规划审批中的应用较多,例如,通过数字化制图后,将海量空间信息以数据库形式存储,利用GiS技术搭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图形绘制系统,支持规划业务审批,存储业务审批图文信息;利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项目报建时,通过申请卡,记录到属性数据库中,制作数字化地形图景,并对建设工程规划进行准确定位,进行规划审批工作[4];将适时更新的影像图叠加上基础地形数据,开展现状地图的绘制,进而开展土地利用的调查分析等。

(3)GiS对城乡规划有辅助决策的作用。利用各种基础数据资料,基于GiS环境的空间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各类规划编制的条件分析、方案制定与评价选择提供空间分析支持和决策辅助。GiS可以辅助规划师,通过对规划方案的模拟、规划方案的选择、规划方案的评估等进行辅助决策支持。利用GiS有效的管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以确定商业中心位置,并根据分析数据进行潜在市场的分析。GiS对城乡规划的动态调整提供技术支持,GiS可以对城乡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反馈,以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例如,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时,GiS可以对总建筑物层数、退进变化的高精度三维地理模型进行总量的调查,进而开展拆迁分析,预估拆迁工作量;将GiS利用在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分析包括城市道路红线位置、主干道车辆流量、人行道上流量等具体内容,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有效信息。

4.结语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经济的长足发展,城乡规划技术创新逐步具备了条件,GiS技术的积累、研究和实践也日趋成熟和完善。GiS技术提供了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综合服务,对于组织和管理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系统,它为城市规划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帮助,是城乡规划建设创新实践的技术基础,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GiS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为计算机数据管理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城乡空间规划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小城镇;总体规划

"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Urban-ruralarea"andmasterplanofSmalltowns/ChenZhicheng,HouLei,LanGuisheng

[abstract]traditionalmasterplanningofsmalltownsisbasedonurbanizationandgrowthleveltheory.itplacesemphasisonlyontheplanningofthetownshipzoneandignorestheplanningofthetownshipareaaswellasignores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areas.ofthe"fivecoordination"strategies,the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urban-ruralareaisbasedonthenewideaofurbanizationandadvocatesthepatternofnetworkdevelopmentforurban-ruralareas.thisideacanbebestpresentedinthemasterplanofsmalltownsasplanningthetowhsipandthetownareaatthesametime,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industrialspace,coordinativegovernanceofregionalspace,integratedcoordinationofurban-ruraltraffic,etc.

[Keywords]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urban-ruralarea,smalltown,masterplan

城乡矛盾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是各学科长期致力于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规划层面而言,小城镇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地域空间,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最基层衔接点。因此,笔者拟以小城镇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参与的大量小城镇总体规划实践,在对小城镇总体规划传统思路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新发展观为指导,对城乡关系进行重新思考与界定,提出城乡发展应相互协调与融合的观点,并将其应用于小城镇总体规划中,使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路与时俱进,克服传统规划产生的弊端,适应城乡发展的新趋势。

1、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1.1对象

小城镇作为乡村与城市之间过渡的载体,其不定性导致了人们对小城镇范围的理解存在分歧(目前人们只在小城镇包含建制镇这一点上取得统一认识),这些分歧主要有两方面:①是否包括小城市;②是否包括没有设镇建制的乡集镇。由于本文主要涉及到对城乡关系与总体规划的研究,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到小城镇与乡村直接联系的紧密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随着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相继开展,总体规划中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建制镇。因此,本文将小城镇界定为:对周边农村区域有确切影响的建制镇,不包括小城市及没有设镇建制的乡集镇。

1.2范围

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乡村人口非农化和乡村地域综合化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生态化和城市地域空间的扩张,城市与农村的分界日趋模糊,城镇和农村地域相互渗透的作用增强,形成了连片的城市化区域,即城镇密集区。这些地区城镇与乡村差距不大,因而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出现了将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合二为一的做法,即明确镇区规划区范围为小城镇功能区范围,覆盖小城镇的整个行政区域,如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些小城镇。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差距仍然比较明显,乡村相对比较贫困。本文讨论的城乡关系与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是针对我国大量存在的城乡二元化比较明显的地区而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包括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两部分,镇区规划区为建制镇辖区,镇域规划区为建制镇行政区域。

2、传统规划思路

2.1规划特征

目前,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以镇区规划为重点。在规划内容上,总体规划侧重于镇区性质与规模的确定、用地功能的组织、总体结构的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及市政公共设施的安排等方面,涉及面比较广。镇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村镇体系的等级、职能和规模及相应的市政公共设施规划,而对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域联系的分析和研究则深度不足。就成果而言,无论是规划说明书还是规划图件,镇区规划都要比镇域规划详尽得多。规划审批与实施也主要围绕镇区规划展开,镇政府的资金也基本投向镇区建设,镇域规划形同虚设,只是被作为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被完成,镇域规划蓝图成为镇区规划的“附属品”。镇域规划不被重视,使得总体规划对整个镇域空间资源没有起到合理配置的调控作用。

总的来说,现状小城镇总体规划具有几个特点:突出镇区规划,弱化镇域规划;与广大农村腹地结合不紧密;忽视城镇与农村的相互联系和融合。

2.2规划动因

2.2.1理论意识

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现状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路主要建立在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关于空间集聚的内核基础上。

(1)城市化集聚观。对于城市化的概念,由于人们认识角度不同而各有不同的理解。人口学家Christopherwilson在其主编的《人口学辞典》中对城市化所作的解释为“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地理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居民聚落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位再分布,并呈现出日益集中化的过程。社会学家则把城市化看成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由农村社区转向城市社区,并由此引起各种社会关系变化的过程。城市化指标的测度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三是城市用地比重指标等。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从测度指标上都可以看出,城市化普遍被理解为要素在城镇空间的集聚,且城镇规模越大,相应的城市化水平越高。

(2)增长极理论。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J·Boudeville和其他许多学者一起将经济学家提出的“产业极”概念引入地理空间,他把增长极与极化空间、城镇联系起来,认为增长极是指在城镇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将原来为某种推动型工业的“极”与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这个“增长中心”相结合,提出投资应集中于增长中心,进而通过这个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的理论。

集聚理论具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空间集聚理论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区域推行增长极战略的效果存在差异。城乡二元化地区由于产业之间缺乏关联效应,小城镇推进型产业与当地产业无紧密联系,基础结构落后,无适宜的外部环境。因此,增长极战略不完全适合贫困的乡村地区,如要在这些地区培育小城镇增长极,就必须同时重视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与空间联系,否则容易造成增长极“飞地”经济的现象。

2.2.2政绩驱使

依照我国《城市规划法》,小城镇总体规划由镇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由于受政绩的利益驱动,一些基层官员不顾发展规律,片面强调做大镇区规模,重“外延”,求“大”求“高”,不切实际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

2.3后果与弊端

由于空间所“关心”的主体为镇区,这就导致出现了小城镇的规模过度扩张,而农村地区则相对不景气,城镇经济发展以牺牲农村经济增长为代价等不合理和不协调的现象。很多地方出现了“盲目”的造城运动,镇区脱离实际,规模过大,发展速度过快,出现了大量占地较多的公用设施、超规模的基础设施(如宽马路、大广场)及大型工业园区,进而导致了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农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城乡二元化仍然突出,小城镇并没有起到规划预期中的对周边农村地域的扩散带动作用,这与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相违背。

3、规划新思路

3.1城乡统筹发展观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是“五个统筹”中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实质是把城镇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镇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

转贴于

(1)城市化新理念。以城乡统筹发展观为指导来确定城市化发展理念,城市化不只是一个人口转化、经济结构和地域景观空间变化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对人类社会进行整合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空间集聚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空间关联的过程。按照科学发展观思想,城市化侧重于改善城乡地域系统的有机构成,不断优化城乡关联结构和构造一个有序的空间组织,使城乡发展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并为不同规模层次的城镇居民和不同聚落类型的城乡居民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保障他们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城市化并非要将所有的乡村都变为城镇,不赞成为刻意追求城市化指标而忽视农村发展,而是提倡通过理性选择,促使城乡公平发展,保持城乡社会稳定,这也与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新发展哲学观一致—改变传统城市化中只追求集聚经济效益的线性产业布局。

(2)城乡网络化。城乡统筹发展观,在承认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同时谋求城乡协调发展,力图使区域城乡互补性和协同性发展中的整体效应最大化,改善城乡发展中的空间结构关系,使人们增强城乡网络化发展意识,重视调控城乡发展的协同关系,提高城乡空间的组织化程度。其实施途径应该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均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使城乡居民在具备现代化和网络型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共享现代文明。这就是曾菊新所倡导的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2001)。其中心含义旨在使一定地域内的城乡之间的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紧密、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3.2规划应对

3.2.1理念转变

目前,规划理念已从关注“空间变化过程”和“空间集聚过程”转到关注“空间关联过程”和“空间重组过程”,从城乡发展为线性因果发展理念转到城乡网络化协调发展理念(图1)。将小城镇与农村地区结合起来,把城乡统筹发展、网络化发展作为一个地区城乡有序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指导一个地区城乡发展全过程的基本模式。

3.2.2内容完善

对应城乡统筹发展观,小城镇应由侧重于镇区规划转变为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并举,同时进一步完善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镇区规划,要立足于城乡区域,用区域的眼光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确定镇区适度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增长极(点);镇域规划,则要强化对广大农村地域的研究,对城镇与农村关联度及融合度的研究,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域上。小城镇总体规划新旧思路比较见表1。

镇区作为镇域增长极,镇域作为镇区发展腹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镇区要依据镇域的分析研究,切合实际制定镇区规划;镇域要在遵循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同时,突出城乡关系的融合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主要体现在镇域中,针对镇域规划现状,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产业空间统筹发展、地域空间统筹管治、交通设施统筹协调三大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

(1)产业空间统筹发展。

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发展实际上是指城乡之间多元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和有机关联,主要内容有:①根据小城镇和乡村产业体系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结构模式,促进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协调化和城乡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②对城乡产业结构体系在空间层面上进行相应调整,促进城乡产业空间的有机融合与城乡空间产业的合理布局。

农业经济要求根据本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按照农村产业化发展要求,引导分散的农户从小规模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积极努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在空间布局上,建立农业特色基地、农业示范点、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区,对农业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农业经济发展带。

工业经济要求改变目前主要局限于农村内部的农村工业化发展策略,依据产业关联效应,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传统工艺,以及有地区资源优势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依照专业化的垂直分离组织方式,生产城市中大中型企业所需的零配件或配套产品,确立主导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小城镇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小企业能对市场的需求做出适时快速的调整和变化,加上地方社会网络的植根性、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相同的文化背景,培育具有柔性生产特点的中小企业新产业区,形成一批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中小企业集群。规划布局上,布置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利用横向联系形成新产业区;适当考虑在某些行政村规划农产品加工点,与交通和规划中的农业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以便利地获得原材料;利用交通联系,构建农村经济产业发展轴等。

第三产业中要重点发展商贸业、信息通讯业,发挥其与乡村物资交易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的功能,使小城镇成为商品集散地。同时注重对其他特色资源的整合(如旅游资源),并做出相应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2)地域空间统筹管治。

城乡地域空间统筹管治,是一种可持续的空间管治模式,具体包括引导城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通过划分各项建设用地类型,对各类用地进行分区管治,针对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对策;将基本农田、水源、自然环境、交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等不同的空间建设内容纳入到建设用地的分区管治之中,划定农田基本保护区,促进对镇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可将镇域空间划分为城镇建设区、生态敏感区和农业开敞区3种类型,依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内部功能,对各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相应提出建设管治要求及空间发展的优先次序,使城镇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得以协调进行。

(3)交通统筹协调。

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网络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强调城乡之间的联系。罗杰·特兰西克在图底关系理论及联系理论中,认为城市空间是“图”,乡村及生态空间是“底”,认为“图”与“底”通过一些“联系线”可组织成一种关联系统和一种网络,这些“线”可以是交通线等实体要素,也可以是信息、技术、资金等虚体要素。可见,统筹城乡发展,道路交通规划至关重要。

在更大区域内,规划建设与市区、县城的联系通道。市、县城区与建制镇镇区之间、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要有一定级别的公路相连,一般要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并尽量与重要交通干道、交通骨干线相连接;规划网络化的公路交通,加快小城镇镇域内道路的建设步伐,建制镇驻地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一般要有三级公路相通。

4、结语

小城镇总体规划尤其是其中的镇域规划,需要我们付诸实施,而不应该停留在“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尴尬层面。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是规划实施的关键。通过完善现有政策,出台新政策,强化具体措施,营造健康有序的小城镇发展环境。

针对现状规划的不足,笔者认为主要可从几方面加以完善:①完善规划管理、执行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规划决策体制,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制度,坚决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②合理利用资金,除投资镇区进行适度规模建设外,还应将资金投向城乡公路、通信设施的建设等方面,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③改变政绩考评标准,在招商引资、发展镇区建设等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解决就业、抓好农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等标准;④改革制度,创新体制,建立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确保城乡各种联系要素顺畅。

[参考文献]

[1]GrabherG.theembeddedFirms:onthesocial-economicsofindustrialnetworksroute[m].London,1993.

[2]poterm.Clustersandthe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1998,(11)~(12):77-90.

[3]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城乡空间规划篇6

关键词:三原县;集聚与扩散;城乡空间规划

一、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考虑资源在城乡空间的配置和城乡经济活动的空间关系,也只有处理好了城乡的空间作用关系,才能更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而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共同制约着地区经济活动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状况。

二、三原县城乡空间现状及分析

三原位于陕西渭河以北及关中平原中部,县境南北长30km,东西宽37km,总面积577.38km2。是省会西安的北大门(见图1)。

(一)城乡等级规模现状

三原县域乡、镇域人口现状分布,除城关镇规模突出之外,其他均较为平均,多集中在2万至3万之间,城镇非农业人口差异较大,以西阳镇最高,同时镇区居住人口也最多,大程镇次之。按镇域人口规模可划分为四级,详见表(表1-2按乡、镇域人口划分的三原城镇规模等级现状)。而从镇区人口划分来看,陵前镇居住人口最低,距离省重点镇的建设目标尚有较大差距(见表1、表2)。

表1按乡、镇域人口划分的三原城镇规模等级现状表2按镇区人口划分的三原城镇规模等级现状

(二)城乡职能结构现状

三原县职能类型的研究主要从政治文化、工农业、商贸、交通运输和旅游等五个方面给予确认,通过建立职能结构评价体系。

(三)综合实力评价

城乡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较为全面地反映城镇的实际综合实力,这里选取镇区(乡镇)户籍人口和建成区面积两个影响要素进行分析。对三原城乡进行实力等级划分(见图2)。

(四)三原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模较小,空间分散,对县域发展带动作用不强

三原县域辽阔,城镇数量较多,但规模较小,缺乏带动区域发展的城镇和功能较强的乡镇,又存在城镇之间、城乡之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相应也带来了区域联动发展不强,基础设施布局困难,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强等问题。

2.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对外依赖性较强

从全国、全省来看,三原的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与相邻县区相比也处于劣势,反映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对外依赖性较强的特性。

三、三原县城乡系统空间集聚与扩散优化分析

城乡空间演化过程中,集聚与分散作为两种机制是共同作用于城市空间客体的,它通过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要素,形成地域空间上的集中或分散结构。过度的集中与过分的分散都只是作为阶段性的过程而无法持久,空间的自组织与组织将使空间的演化过程产生“有序秩序”[[1]朱喜刚.城市空间集聚与分散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

通过上文对10镇4乡综合实力的评价,可以看出,城乡不同乡镇有不同等级的集聚与分散力度。

(一)城乡系统空间集聚分析

城乡空间集聚过程中采用潜力模型分析方法,引力和指单个城镇与体系内所有城镇(包括它自身)之间的相互作用量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引力和,采用第i城镇与距其最近城镇之间距离的一半,n为城镇总数。引力和反映了该城镇在体系中的集聚能力。)(见图3)

(二)城乡系统空间分散分析

城镇影响范围是城镇体系规划中划分城镇经济区的重要依据,它取决于城镇对周围区域吸引和辐射能力的大小。在区域均质的假设前提下,借用物理学的概念,将中心城镇吸引范围称为城镇影响力的“力场”,影响力大小称为“场强”。因此,用三原县各个乡镇的综合实力作为评价地理场强的综合变量,则某一城镇与其以外任何一点建立辐射力模型大小,可用场强公式计算得出。

(式中:Sik为i小城镇k点上的场强;dik为i小城镇到k点距离;F为i小城镇的综合实力)

首先,考虑到三原县地形并不单一,大体上呈现出南低北高、南平北陡的趋势地形的高低变化对三原未来城镇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次,道路网对三原县城镇的扩散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该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高速公路及铁路站场对城镇的对外联系具有极强的联系与推动作用,其二,其他公路(包括国道、省道以及县乡道等)对城镇低层次的联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次,分析三原城镇分布情况,城乡点并不是依河而建,也较少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在此不予考虑。处于以上考虑,此次三原县城镇空间扩散模型主要选用高程、道路、下线口三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四、三原城乡系统空间规划

(一)等级规模规划

依据空间集聚与扩散理论,通过对人口及综合实力分析,确定将三原各乡镇分为五个等级,中心城市作为第一等级,人口大于20万人,基础设施完善,且具有较高的辐射带动力,主要是原有三原县城;重点城镇作为第二等级,人口为1.5—3万人,;一般城镇作为第三等级,人口控制在0.3—1万人;第四等级则主要包括原有人口较多,基础设施配置较完善的村庄作为中心村,人口控制在0.2—0.5万人;原有分布较分散,人口较少且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则作为基层村,一般人口小于0.15万人,主张将基层村撤并入中心村。

(二)职能结构规划

通过对各乡镇集聚力和分散力的分析,三原城乡总体可分为发展型乡镇和服务型乡镇。

(三)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根据县域城镇分布现状特征、发展条件、发展潜力及开发管制要求等方面综合条件,提出三原县域城镇空间发展结构为“一核、两轴、三片区”。

“一核”一指三原中心城区,为县域的核心增长极;“两轴”指西铜公路城镇发展轴及关中环线城镇发展轴;“三片区”指由中心城区与鲁桥、西阳、安乐三镇共同构成的县域西部城镇发展片区,东部以大程镇为龙头带动陂西、徐木形成的县域东部城镇片区,以及北部台塬区散布的城镇片区(见图4)。

五、结论

在城乡经济系统中,通过加强城市对农村的集聚作用,提高城乡资源配置效率,一定程度内能够有效提高城乡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城市对农村的扩散作用,能够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杜宏茹,张小雷.乌鲁木齐集聚扩散的空间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1.

[2]袁岳驷.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作用机制浅析[J].南方农村,2011.

[3]席广亮,甄峰,瞿青,王波.新型城镇化引导下的西部地区县域城乡空间重构研究—以青海省都兰县为例[J].城市与区域,2012.

[4]张春花.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及其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4.

城乡空间规划篇7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乡统筹发展

UrbanandRuralplanningand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

GuoLing-ling

(KuitunnongqishiSurveyandDesigninstitute(Limited)KuitunXinjiang833200)

【abstract】banplanningisastrategicspatialplanning,urbanandruraldevelopmentisanintegratedcontrolmeans.Urbanandruralplanninginurbanandruraldevelopmentplays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co-ordinatingurbanandruralplanningneedstoadheretoa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theconceptofurbandevelopmentfocusshiftedfromsimplybettercoordinatedurbanandruraldevelopment,promotingurbanandruralareashadbalances,shiftfromone-sidedpursuitofeconomicefficiencybetterbalancebetweeneconomic,socialandenvironmentalbenefits.

【Keywords】Urbanandruralplanning;Urbanandruraldevelopment

1.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1)《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2)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规划编制要关注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2.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2.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规划编制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

2.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按照“三规融合”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制度措施,使各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2.3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城乡规划编制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大众诉求。

3.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1)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区域产业和人口的合理集聚,增强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落实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与乡镇之间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达到城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4.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4.1以城带乡、以乡保城。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鼓励农民进城和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约调整城镇产业建设用地,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基础的特征,保障城镇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

4.2空间集聚、划定城乡。以“三集中”为基本形式,依据城、镇、村三级居民点体系的规划,鼓励各城镇和农村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通过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明确城镇和农村的地域范围,保持农村特色风貌。

4.3设施先行、区域共享。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首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联通,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服务于农村地区,通过在中心村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优先配置,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4错位发展、尊重文化。引导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化发展,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区仅发展第一产业以及利用其农业、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的第三产业,突出农村的文化特色。

5.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5.1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与城镇产业化的富裕城乡。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优势,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又要以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形成既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了乡村的自增力,使乡村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开放型的经济实体。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是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

5.2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城乡。

(1)城乡统筹建设需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而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镇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性,因此要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必须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相适应的健康城镇化进程。

(2)公共服务设施均化等是城乡统筹的另外一个目标。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要对农村地区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另外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筹集资金,可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5.3空间目标:构筑内部资源与外部机遇相匹配的集约城乡。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核心在于高效的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产出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交通便捷、水土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让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产业项目率先上马,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性作用,通过集中建设交通、市政等基础性设施来引导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建设同时要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要禁止或者限制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发展,促使国土开发空间的整体高效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合理国土开发秩序,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和空间资源浪费。

5.4生态目标: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城乡。

(1)城乡统筹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优先关注不可建设用地,优先划定区域绿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控制战略性、稀缺性资源,主动出击应对快速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为城乡可持续发展预留充足的生态空间;要优先划定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环保设施,再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

(2)同时要充分发挥乡镇的生态优势就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工业上实现循环生产、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建立乡镇的绿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2007.第10期.

[2]贾若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决策[m].中国发展观察.2008.

城乡空间规划篇8

【关键词】乡村规划;制度化;规划实践

我国土地辽阔,乡村众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乡村逐渐消失在历史中,应当如何对待那些即将消失的乡村,应当通过何种措施将即将消失的乡村能够得以保留,使乡村的地域空间特征和文化得到传承,这是历史予以乡村规划的一个使命。

一、我国乡村规划的焦点

目前,乡村规划不在是简单“土地资源权益、以及区域内建筑的拆建问题”,在乡村规划过程中更多的要考虑人民的意见,要坚持“民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乡村规划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将城市的发展成果应用到乡村规划中,从而使乡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同时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关注邻里宗亲所承载的文化,以及传承路径等问题。

现代乡村规划中包含了大量的环境生态、物质空间等问题,这在一定长度上将会导致传统的乡村规划模式与时代的发展造成了脱轨,传统的乡村规划技术和规划模式因为其目标和内涵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而难以得到落实。因此,在乡村规划方案中、价值取向、规划方法等内容应当将谁作为主体,将谁作为规划实施的重点就成为了现在乡村规划实践中的焦点问题。

二、我国乡村规划实践面临的问题

(一)乡村规划中的空间问题

乡村规划过程中的空间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过程中因为考虑不周,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考察不足,经常将城市的空间状态直接“搬运”到乡村中,从而导致乡村原有的空间环境特点遭受破坏,使乡村丧失原有的文化和活力。乡村中的各种建筑都是居民长期生活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适应社会的历史产物,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如果对其进行移植,将会形成“千村一面”的“奇观”,导致乡村失去其原有的外貌,降低了乡村的多元化特征。

(二)乡村规划中公共服务建设达不到标准

我国乡村规划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公共服务数量达不到标准,特别是在医疗、教育、购物等各个方面的便捷性,无法令人民满意。在乡村规划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立受财力的影响,导致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乡村规划中,应当适当使居民的居住变得集中起来,从而使居民能够共享公共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在财政上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的缩小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

(三)依赖规划实践路径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无论是相关的管理人员还是村民对规划都抱有较大怨言,多数村民为在规划过程中很多实际问题得到不到应有的解决;而相应的规划人员也经常抱怨村民在规划过程中不配合,从而导致乡村规划的经常受到制约。

从实际情况来看,乡村空间实践具有自身独特的机制,如果在乡村规划过程中不从内在逻辑出发,很难使规划得达到理想的目标。

三、解决乡村规划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健全规划实践理论

乡村的空间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人在空间中的各种行为的作用的结果,对于空间问题的解决就是对人的问题的解决。乡村的空间是人长期的行为造成的改变行程的,人在价值体系中对社会有着支配作用,价值体制是人来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思想所发生的变化,因此乡村规划过程中,需要建立在乡村理论认知基础上,需要对乡村自身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考察,从特征入手,要了解村民价值观和乡村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乡村秩序的合理梳理,解决乡村规划中的空间问题。

(二)公共服务的建设

乡村规划实践中要做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现代人们愿意选择城市居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中具有良好的医疗、教育、购物环境。乡村规划实践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农村人口密度小,公务设施建立成本高,效益低,但之所以要对农村进行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使农村具备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措施,如果规划后的农村,在教育、医疗等多方面仍然落后,那么则是一次失败的规划。因此,在农村规划过程中,需要选取适当的空间点,依据安排完成相应的空间开发,尽量避免公共服务设施发生累积和叠加,从而有效的控制成本。

(三)从机制上确保乡村规划的合理性

乡村规划被赋予了许多希望,从规划编制上来说,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主要包括:空间建设、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与之相关的土地、资金等问题也都有待解决,看似简单的目标,在完成起来则需要通过多条路径完成,单纯的依靠村民的配合和政府的扶持很难实现最终的规划目标,而且可能会导致每一个目标都无法得到实现。

乡村规划过程中,村民的住、行与规划有着很高程度的关联,因此乡村规划中要做好空间安排。乡村规划的最终成果,对居民在住址上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使用动态图纸,从而将乡村空间规划转变成一种合理的协商机制,使村民可以对住宅地址进行自由选择,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村民空间形态与社会之间融合,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土地空间的集约应用。

乡村规划中,对于新建筑的建设应当尽量在原住址上进行,在建设前需要对建筑使用的最小面积和最大面积进行规定。乡村规划中,需要对新住宅质量、层数以及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建造技术进行合规定,禁止强制要求工期,从而对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尽量通过村民的自主建设和自行选择,将人口增长和土地应用联系在一起,帮助村民判断社会、空间的价值体系,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外部因素对乡村文化空间形态造成的影响。

四、结束语:

乡村规划会对农民的生活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乡村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国家倡导新型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一种新型城乡关系,乡村的发展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乡村规划需要针对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尽量减少在乡村规划中出现的错误,从而留住“最美丽的乡村”,避免我国“美丽的乡村”消失在历史中。

参考文献

[1]李迎成.后乡土中国:审视城市时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转型[J].城市规划学刊,2014(4):46-51.

[2]周岚,于春,何培根.小村庄大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江苏实践[J].城市规划,2013(11):20-27.

城乡空间规划篇9

一、深化规划编制,严格规划控制。

按照2009年工作目标和任务,我局紧抓重点,科学编制各项规划,规划编制工作正有序进行。

一是完善规划编制与审批体系。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为基础,完善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在内完整的法定规划体系,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各层次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确保城乡规划覆盖到全市域每一块土地,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定的规划依据。

二是实现城市设计全覆盖。进一步完善设计单位库与专家库,继续邀请专家对城乡重要地段方案或相关规划方案进行审查把关,将建筑色彩、立面用材、管线综合设计、室外景观设计等纳入规范管理的渠道。提升全市域城市设计水平,2009年实现城乡重点地段、重点地区及镇核心地区城市设计的全覆盖,实现城市建设与新市镇建设的互动、联动。在2008年成功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要注重规划“新三线”(红线、天际线、中轴线),彰显城市特色、优化城市形象,5月20日前编制完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8月20日前编制完成锡澄运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11月20日前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

三是提升城镇整体形象。以规划为抓手,重点推进新市镇建设,突出城乡规划的前瞻性与高品位,开展人居环境课题研究,9月20日前编制完成*市人居环境优化改善研究,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注重规划红线、天际线、中轴线,彰显城镇空间特色。完善被撤并镇功能调整及近期建设方案,围绕“各镇应站在民生、民有、民享的高度,在被撤并镇建设过程中突出功能定位,打破行政区划,做好新形势下被撤并镇的建设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消费市场、人口集聚可能的基础上,明确功能定位、优化规划设计,重点明确了近期建设任务(三年行动计划)和今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加大建设力度,突出长效管理,以更好地落实被撤并镇建设推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是优化土地配置。以国土部门土地利用总规修编为契机,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和各镇(街道)总体规划,加强城乡规划与国土部门土地利用总规的衔接、近期建设项目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确保“两图并一图”,保障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五是完善综合交通规划。梳理全市域综合交通网络,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用地控制,统筹考虑*城乡交通与区域交通的衔接,做好轨道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公交规划、交通管理规划的协调,加快推动形成畅通的城乡交通网络。

六是加强规划控制。严格按照《*市不开发地区控制保护规划》,加强对市域山体、水系等生态敏感区、基础设施走廊、基本农田、重要景观节点的规划控制,为城乡发展强制性预留公共空间,实现功能开发与生态保护构建并举,形成合理的生态空间体系。

七是完成名城申报。严格按照《*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快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申报准备工作,5月20日前完成了规划部门资料申报,按照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规划控制保护进行了全面整理。加强了名人故居等环境整治的指导,进一步彰显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位。

二、创新规划管理,服务村镇基层。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建立健全规划管理服务体系,完善规划管理的内部机制,进一步均衡提升城乡规划和建设水平。

一是按照“一城四片区”的市域空间结构,设立六个规划管理办公室,规划管理人员下乡工作,变“开门服务”为“上门服务”,加强对基层的前沿服务,促进和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城乡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提高城乡统筹规划水平,健全我市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模式。

二是按照规划办的相关职能和范围,制定了工作细则,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六个规划办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抢”项目审批、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水平。认真履行规划监察职能,与各镇(街道)建设管理服务所(科)、行政执法中队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健全违法建设预防、发现、查处的工作机制。各规划办严格按照《*市不开发地区控制保护规划》,加强对市域山体、水系等生态敏感区、基础设施走廊、基本农田、重要景观节点的规划控制,为城乡发展强制性预留公共空间,实现功能开发与生态保护构建并举,形成合理的生态空间体系。

三是从3月份至6月份,各规划办根据各自片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09年城乡规划宣传活动实施方案、2009年《城乡规划法》宣传月活动计划,完成了规划宣传资料的制作,与各镇联系排定下乡宣传日期,对各镇村书记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规划法律法规、规划编制等内容的宣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乡镇管理人员的规划意识,确保规划管理实施的有效落实。

三、强化规划审批,推进阳光规划。

2009年度工作任务量大、时间紧、人手少,为更好地完成全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我们统筹安排,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合理制订了三大工作任务表格:《2009年度局工作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落实我局各项重点工作》(41项)、《2009年度规划局跟踪服务项目表》(430项),明确责任科室、责任人、分管领导和时间要求,将重点工作整理成图表“挂图作战”,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加强督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积极服务城市建设、新市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加强规划审批,创新管理理念,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不走样,不落空。

一是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和省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本着“对外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对内严格流程、规范操作”的原则,完善调整管理流程与技术规程,严格规划集体会审制度,把好“一书三证”发放关,制定建设工程规划跟踪管理记录册,对各类项目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确保规划的实施。

二是继续实行《*市规划局规划公示制度》、《*市规划局业务例会制度》、《*市规划局责任追究制度》,特别加大对违规审批、越权审批和违反规定审批的人和事的处罚力度,真正做到规划审批从高、从紧、从严,限制审批上的个人自由裁量权。

三是继续加大规划公开透明审批力度,组织了全市最佳双月设计奖活动,以“政府主导、专家评审、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形式对09年1-2月和3-4月以来经规划局和市政府领导审批的全市范围内的建筑单体、小区设计方案,就建筑造型及立面设计、环境协调、建筑用材、总平面设计、内部功能组织、节能设计、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进行评选,其中1-2月份在40个方案中评选出长晟豪生大酒店等9个优秀设计奖,3-4月份在22个方案中评选出*国际软件园智富大厦等7个优秀设计奖。评选活动有力推进我市城乡规划与设计水平的提升工作。

四、提升队伍素质,坚持勤政廉政。

一是进一步加强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把提高规划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当作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强对全市各级规划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实施人才兴局战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规划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开放的国际眼光、高超的业务水平的高素质规划干部队伍。积极改进思维方式,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向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参与宏观调控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二是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服务效能,狠抓工作落实,继续发扬“白+黑”、“5+2”精神,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加强反腐倡廉,确保勤政廉洁。对基层、企业、群众反映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高效快捷“马上办”;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要迎难而上“主动办”;对发展中重点重大问题或带有普遍性问题,要深入实际“上门办”;对一些条件暂不具备,但对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要创新思维“变通办”;对一些涉及面广、政策性较强的问题,要不遮不掩“公开办”。

三是进一步加强规划新技术应用。2008年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升级工作,“一书三证”办理的技术规程得到进一步细化、深化,所有建设项目必须进入信息系统方可办理,真正实现了“对外简化手续,对内严格流程、规范操作”的服务目标。2009年继续加强市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与整合工作,加强村镇管线数据入库管理工作,统筹城乡地上和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建立以地形图数据为基础的市域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使规划管理实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同时,建立满足规划管理需要的三维空间数据平台,开展基于数字城市三维模型平台的规划管理应用试点工作,为规划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五、下半年度工作打算

城乡空间规划篇10

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完整版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进行建设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四条本市城乡规划分为城乡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应当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规划区,实现全域规划管控。

市城乡总体规划的规划区为市域范围,区县(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的规划区为区县域范围。主城区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为主城区范围。

第五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合理布局区域的人口、产业、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护耕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符合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需要。

第六条本市应当建立统一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完善空间管控协调机制。

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及乡规划、村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互衔接。

第七条本市设立市规划委员会。市规划委员会对重要的城乡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专业规划方案及涉及城乡规划的重大事项进行论证、协调和审议。市规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第八条城乡规划工作实行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市、区县(自治县)、乡(镇)分级管理体制。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并在主城区和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特定区域设立派出机构;其他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城乡规划工作。

第九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配备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人员。

第十条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组织编制机关和作出许可决定的机关应当及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公开的除外。

第十一条城乡规划的制定、修改、实施和监督检查,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听取公众意见。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并查处。

第十二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开展规划研究,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地理信息和各类城乡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城乡规划档案管理,提高城乡规划实施及监督管理的效能。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

第十三条市城乡总体规划、主城区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国务院审批。

区县(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区县(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应当依据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应当符合市城乡总体规划确定的该区县(自治县)规模、性质等主要内容。

第十四条城乡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性质,城市、镇、乡村空间分布,生态保护空间、基本农田空间与建设空间布局,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重大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因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需要进行空间管制的地域范围,有关专项规划等。

市城乡总体规划应当对市域城镇体系、主城区及区县(自治县)城市定位作出规定;区县(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应当对区县(自治县)域城镇布局、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及其他镇的定位作出规定。

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分布,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城市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城市综合交通、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总体城市设计,有关专项规划等。

主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对主城区的镇的空间布局、性质和规模作出规定。

第十五条城市规划区外的镇,应当制定镇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内的镇是否制定镇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镇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主城区的镇总体规划,由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区县(自治县)的镇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报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但是,涉及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管控区的镇总体规划由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审批。涉及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管控区的镇的名单,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镇总体规划应当依据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并符合区县(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确定的镇规模、性质等主要内容。镇总体规划包括镇域规划和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区规划。

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镇的性质,镇域村体系,生态保护空间、基本农田空间,镇区开发边界,城乡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及布局,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

第十六条乡规划由乡人民政府依据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报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

乡规划应当符合区县(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确定的乡规模等要求,内容包括:乡域村体系,生态保护空间、基本农田空间,人口和集中建设用地规模及布局,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规划等。

第十七条村规划应当依据所在地的城市总体规划、镇规划、乡规划编制。

村规划分为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村用地布局、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等类型,内容包括村域资源、人口及用地分析,村域空间功能布局,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集中居民点,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农房风貌控制等。村规划应当划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建设空间范围,并在适宜集中建设的范围内编制村建设规划。

主城区的村规划由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组织编制,由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其他区县(自治县)的村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组织编制,报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以委托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八条市人民政府和主城区外其他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乡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上报审批前,应当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在上报审批前,应当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组织编制机关上报审批时,应当将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村规划在上报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第十九条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应当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得违反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用地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用地指标,道路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相关控制要求,公用设施用地的控制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等控制要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形态管控要求等。

主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市人民政府审批后,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主城区外其他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备案。

主城区外其他区县(自治县)的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条在城市、镇规划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特殊需要,可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不得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修建性详细规划由有关部门或者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并明确强制性内容和一般技术性内容,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定。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公布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十一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综合交通规划、综合管线规划等专项规划,协调交通及管线设施建设与其他建设、地面建设与地下管线综合利用的关系,对重大交通设施、重大公用设施、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统筹安排。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照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应当对地下空间总体布局、重点建设范围、竖向分层划分、不同层次的宜建项目、同一层次不同建设项目的优先顺序、开发步骤、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等进行统筹安排。

第二十二条涉及建设用地或者空间布局的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应当编制专业规划。其中,市域及主城区的专业规划由市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经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综合平衡,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后纳入市城乡总体规划、主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及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县(自治县)域及区县(自治县)城、镇的专业规划由区县(自治县)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经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综合平衡,报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审批后纳入区县(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区县(自治县)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改涉及建设用地和空间布局的专业规划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重大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铁路、高速路、高等级公路、重要管线的线型等内容,应当经相应层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综合平衡。

未编制专业规划或者未经规划综合平衡的,在城乡规划中不予空间保障。

第二十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传统风貌区应当制定保护规划。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主城区传统风貌保护与利用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及传统风貌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由所在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及传统风貌区保护与利用规划,应当遵循真实、完整原则,将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较高、集中成片的区域划为核心保护范围,实施原址、原貌保护,并统筹安排周边建设。

第二十四条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第二十五条城乡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城市性质,城镇体系,生态保护空间、基本农田和建设空间布局,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等。

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开发边界,重大生产、生活用地布局,重大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整体景观风貌,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重大用地平衡,水源地和水系,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减灾防灾等。

乡规划、村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禁止和限制建设的地域范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

第二十六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用地性质,容积率,公园绿地面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用设施用地等。

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修改总体规划;涉及对相关专业规划、专项规划重大调整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对相关专业规划、专项规划进行修改。

通过招标、挂牌、拍卖获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申请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首先经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确定是否需要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认为不需要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可以依法修改;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认为需要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申请人应当向土地主管部门交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经依法修改后重新出让。主城区的,应当经市人民政府确定;其他区县(自治县)的,应当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定。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技术性内容的,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定。

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涉及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应当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并将修改申请及拟修改内容向社会公示七个工作日。因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申请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二十八条编制和修改城乡规划,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人口、土地、经济、测绘、勘察、气象、地震、地质、水文、交通、环境、文物、安全等基础资料,加强空间发展战略、城市设计、城乡风貌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增强城乡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当根据编制城乡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基础资料。

第二十九条编制和修改城乡规划,在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第三十条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乡规划过程中和批准城乡规划前,应当要求本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

第三十一条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编制单位承担。

编制城乡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强制性规定。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管理,对承接本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规划编制单位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二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规划编制与实施动态管理制度,统筹规划和调控城镇建设用地及城镇与乡村建设用地布局,合理引导和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并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乡规划、村规划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经批准的城乡规划应当由本市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实施城乡规划应当统筹兼顾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切实保障公园绿地、避难场地等公共空间用地,优先安排城乡交通、供电、供水、排水、燃气、环卫、通信、广播电视等公用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第三十四条旧城区的整治应当优化功能布局,完善综合交通、市政等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防灾减灾设施,合理确定开发强度,有序疏导居住人员,增加绿地等公共空间,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延续传统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

第三十五条城市新区的建设应当合理安排各类规划建设用地,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加强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建设宜居环境。

第三十六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应当遵循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在符合城市规划、保证公共安全、留足地面避难场所的前提下,优先满足防灾减灾、人民防空、地下交通、地下管线等公用设施的需要。

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建设,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审批手续。

第三十七条鼓励适度集中建设农村居民住宅,注重综合配套。规划、设计应当符合安全、适用、美观的原则,以及国家和本市有关节约资源、防灾减灾等规定,体现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自然环境协调,反映地域建筑文化特征。

第三十八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交通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居民住房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确定优先建设的重点项目。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

因实施主城区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制定分区规划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区人民政府依据主城区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用以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镇规划、村规划的编制。

第三十九条城市的重要区域、重要地段,应当编制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形态、公共空间、交通组织、视线通廊及建筑物的造型、高度、色彩、材质等内容提出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求。

主城区的城市设计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其他区县(自治县)的城市设计由所在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审定。

城市设计应当符合相应层级的城乡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修改城乡规划涉及城市设计的,应当同步修改。建设项目应当遵循经批准的城市设计。

第四十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应当在功能不完善的城市建成区划定城市更新区域,按照严格控制拆迁和建设规模、完善功能、提高品质、加强保护的原则组织编制城市更新规划。

主城区的城市更新规划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审查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他区县(自治县)的城市更新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一条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切实保护自然山体、水体和生态林地,体现山、水、林、城融合的特色。主城区应当保持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结构,严格保护城市组团之间规划的隔离带。

城乡建设和发展应当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统筹安排风景名胜区及周边地区的建设。

城乡规划确定的饮用水水源、生态绿地、江河湖库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机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重大公用设施控制区域,以及因景观特色塑造需要特别控制的区域,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专门的管理规定。

第四十二条市人民政府依据国家关于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房屋建筑等标准、规范,综合考虑本市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本市的规划技术规定。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规划技术规定。

第四十三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准后,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和原审批机关提出评估报告并附具征求意见的情况。

组织编制机关可以根据总体规划评估报告编制年度实施规划或者近期建设规划。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组织编制机关可以重新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重新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进行。

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届满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重新编制总体规划的报告,经同意后,组织重新编制总体规划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四章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第四十四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以下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一)主城区的建设项目;

(二)跨区县(自治县)的建设项目;

(三)法律、法规规定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管理的建设项目。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由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管理。其中,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市人民政府要求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规划手续的,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出具。

第四十五条本条例所称建设项目分为建筑工程项目、市政工程项目和其他建设项目。

建筑工程项目,是指居住、商业、办公、文化、娱乐、教育、科研、医疗、工业、仓储等性质的房屋工程以及停车楼(库),机场、港口、轨道交通、公交站场、长途客运站中的航站楼、航运楼、站房等房屋工程。

市政工程项目,是指各种市政道路、交通设施和公用设施工程,给水、排水、燃气、输油、电力、通信、工业、热力管线和综合管廊等管线类市政工程以及变电站、油库、加油加气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等。

其他建设项目是指广场、绿地、水利设施、监测及管护设施、乡村建设项目等。

第四十六条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管线类市政工程项目,其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单位持书面申请、项目已被纳入经审批且对外的中长期规划的相关证明文件或者项目建议书批复等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不需提供前述材料的市政工程项目除外;铁路、轨道等市政工程项目还应当提供选址、选线说明书及图纸。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

(二)核发选址意见书。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自受理选址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选址的决定,必要时进行技术论证与现场踏勘。同意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或者选址、选线总平面图,核定建设项目的位置、拟用地性质、范围等规划条件,提出规划建设要求,核发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及附件、附图;不同意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三)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单位取得选址意见书及附件、附图后应当开展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后,建设单位持书面申请、土地主管部门的用地预审文件、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等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

(四)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同意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经批准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确定建设规模、划定建设用地红线,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不同意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地下管线、架空线、电力杆塔、基站、市政人行过街设施等不需要办理用地手续的市政工程项目,不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土地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土地批准文件。

第四十七条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划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提出拟出让地块的用地面积、使用性质、开发强度、道路开口方向、配套设施标准、空间形态要求、地下空间利用等规划条件及附图,作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单位应当持书面申请、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

(二)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同意的,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不同意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可以先行设计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审查同意的,自收到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核发审查意见,并按照前款程序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需要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除外。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应当持书面申请、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不需办理国有建设用地批准手续的除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

(二)审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查,自决定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符合规划条件的,办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开展下阶段设计工作;不符合规划条件的,书面要求建设单位修改后提交。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已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阶段通过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的,建设单位可以直接开展下阶段设计工作。

(三)核发与公布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中有关规划的相关材料提交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复核,符合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经放线、验线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公布经审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图的总平面图。

随道路等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的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等地下空间利用工程,道路建设业主应当进行综合管线方案设计并专题审查,统筹处理好各类地下管线的关系,随主体工程一并申请规划许可。

在已建综合管廊内敷设各类管线的,建设单位直接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九条建筑工程规划许可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建筑位置、建筑功能、建筑平面外轮廓线、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层高、建筑四周场地标高、正负零标高、总建筑面积及各类计容建筑面积、配套设施位置及面积、停车位数量、车道开口位置、污水处理设施位置、外墙饰材的色彩及材质、屋顶形式等。

市政工程规划许可一般应当包含以下内容:道路走向及长度、宽度及路幅分配、最大纵坡等;管线位置及长度、管径等;机场、港口、铁路、桥梁、公交站场、水厂、污水厂、泵站、变电站、储配气站、垃圾站、加油加气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等设施的功能、位置、用地范围、建筑面积等。

其他建设项目的许可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在作出工程规划许可时确定。

第五十条临街建筑外轮廓线、建筑外包柱、门廊、采光井、橱窗、阳台、污水处理设施等不得超越建筑控制线;雨篷、挑檐、踏步、花台、围墙、车道变坡线和工程内部管线等不得超越道路红线。

第五十一条快速路与快速路、主干路相交应当采用立体交叉形式,保障交通安全。支路不得直接接入快速路。

快速路公交停靠站及加油站应当临辅路设置;确需临主路设置的,应当设置在与主路分离的停靠区内,停靠区出入口应当满足快速路出入口最小间距的规定。

除直接为快速路服务的设施外,不得在快速路上直接开口。不得擅自在主干路上开口。

第五十二条绿地、广场、交通设施、市政公共设施等用地需复合使用的,在满足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或者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编制土地复合使用设计方案,明确强制性内容,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后,主城区的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其他区县(自治县)的报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审定。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审定的土地复合使用设计方案依法修改相关规划,作为规划管理和建设的依据。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审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不得修改设计方案中的强制性内容。

第五十三条主城区、人口密集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应当加盖,或者采用地埋式建设方案,防止臭气泄漏。

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应当根据规划供水区域、污水收集区域确定。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同步组织开展供水主干管和污水一、二级管线系统规划编制,管径应当符合供水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要求。

第五十四条禁建区、列入土地储备范围或者近期建设范围内的城镇房屋,其所有权人申请进行危房改造的,按照不超过证载建筑面积、不改变原建筑使用功能、不突破原建筑基底和原建筑高度的原则进行控制,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时只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其他区域的城镇房屋,其所有权人申请危房改造的,建设和规划管理应当按照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不超过证载建筑面积、不改变原建筑使用功能、不突破原土地使用权属范围的原则进行控制,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时只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改造后建筑的间距、退让不符合本市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剧损害相邻权人合法权益的,应当取得该侧相邻权人同意。

第五十五条临时建设应当严格控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临时建设:

(一)因城市建设工程需要建设临时施工用房或者临时售楼用房的;

(二)因城乡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行临时建设的;

(三)在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无近期建设计划、已经依法征收的国有储备土地上需要进行临时建设的。

申请临时建设的,应当向临时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临时使用土地的批准文件、建筑施工图等材料。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临时建设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第五十六条临时建设的使用期限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临时售楼用房和临时施工用房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该工程的综合竣工验收时间;

(二)已经依法征收的国有储备土地上的临时建设不得超过临时使用土地批准文件确定的期限;

(三)其他临时建(构)筑物的批准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临时建设使用期限届满后确需延长的,可以在期限届满三十日前申请延期一次,因城乡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的临时建设,申请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其他临时建设申请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且不得超过批准的土地使用期限。

第五十七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临时建(构)筑物的跟踪管理,建设单位应当对临时建(构)筑物设置明显标识。

临时建(构)筑物不得转变为永久性建(构)筑物,不得进行不动产登记。临时建(构)筑物使用期限届满,或者使用期限未满,但因实施城乡规划需要拆除的,建设业主应当无条件自行拆除。

第五十八条乡村公共设施、公益设施、乡镇企业和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应当符合乡规划、村规划和村建设规划,并按照以下程序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申请书、村民委员会意见及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或者土地主管部门的意见等有关材料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初审决定,同意的,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不同意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三)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在五个工作日内确定规划设计要求并函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两个工作日内函告申请人。

(四)申请人持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建筑(市政)施工图有关规划部分内容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同意的,在十个工作日内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参照本条规定程序办理,但不得占用农用地,不得影响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位于城市规划近期建设用地范围的,不得批准,进行加固解危的除外。

农村集中居民点的建设应当符合村建设规划确定的风貌、样式等内容。村建设规划未确定的,鼓励村民选用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通用设计图集、图则中推荐的风貌、样式等。

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第五十九条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宅基地面积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建筑应当与现状地形、周边环境相协调,并按照以下程序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一)农村居民持户口证明文件、建房申请、村民委员会意见、原宅基地登记证明等材料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同意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不同意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对新申请宅基地或者改变、扩大原有宅基地面积的,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书面征求土地主管部门的意见。

农村居民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申请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新申请宅基地或者改变、扩大原有宅基地面积确需占用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位于村建设规划范围内的,还应当符合村建设规划。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农村居民住宅建设,不得占用农用地和规划城镇道路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作出审查决定前,应当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六十条建设项目需分期建设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单位的申请和土地权属情况,审查分期建设的内容,分期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的配套设施应当优先或者同步实施。

第六十一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据依法批准的详细规划、乡规划、村规划作出规划许可,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零星散居农村居民住宅建设除外。已批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其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和建设依据修建性详细规划。乡规划、村规划与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或者专业规划、专项规划不一致时,其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和建设依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划。

第六十二条城市、镇规划区依照本条例第四十八条批准的建设项目基础竣工和工程竣工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放线单位提供的基础竣工测量报告、工程竣工测量报告等材料进行核实。对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的,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文书及其附件、附图。对不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的,依法进行查处。查处后对规划实施无影响的,应当办理竣工规划核实手续。

道路、桥梁、管线等线型工程只需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供工程竣工测量报告。管线覆土前应当进行跟踪测量。工程竣工测量报告和跟踪测量信息纳入城乡规划数据库和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本条例第五十八条所列建设项目的竣工规划核实,参照本条前述规定执行。

本条例第五十九条所列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工程竣工后,作出规划许可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其建设位置和建设规模进行现场验核。

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

第六十三条有关部门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时不得改变规划核实文书确定的已建成房屋的使用功能、建筑位置、建筑平面外轮廓线等内容;在办理农村居民住宅权属登记时不得改变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确定的使用功能、建筑位置、建筑平面外轮廓线、建筑规模等内容。

第六十四条取得选址意见书之日起两年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未取得有关部门批准、核准文件,且未经批准延期的,选址意见书失效。

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之日起两年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且未经批准延期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失效。

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之日起一年内未进行建设,且未经批准延期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失效。

申请延期应当在期限届满三十日前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经批准延期的,其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其他规划文书的时效由审批机关在核发该文书时确定。

规划文书失效的,审批机关应当依法注销。

第六十五条依法取得的规划许可,受法律保护。

规划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必须变更或者撤回规划许可的,作出规划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变更或者撤回规划许可,并对被许可人因此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依法给予补偿。

第六十六条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被许可人应当向作出规划许可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申请变更的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申请变更的内容涉及规划条件中的容积率、规划用地性质、绿地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因公共利益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

申请变更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涉及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重大修改,但不涉及变更规划条件或者规划设计要求的,应当先按照程序修改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涉及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将修改申请及拟修改内容进行公示,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告知利害关系人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的,重新核发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

申请变更的许可内容涉及变更规划条件或者规划设计要求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涉及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修改申请及拟修改内容进行公示,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告知利害关系人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的,将变更的规划条件或者规划设计要求通报同级土地主管部门。

因变更规划许可内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申请变更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六十七条竣工规划核实后的建筑物使用功能不得擅自改变。

因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调整、城市区域功能调整需要改变一定区域内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现行土地管理规定,同时不得影响建筑物安全使用,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变更竣工规划核实后的房屋用途或者开展经营活动,涉及规划管理许可事项的,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十八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区域位置、景观敏感程度以及建设项目类型,对城市空间形态实施分级管理。

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管理应当注重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和公共开敞空间的塑造。鼓励将滨水、临崖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对应的滨水、临崖环境纳入工程建设范围,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建设和验收。临快速路、主干路、河道等公共空间的商业、商务、居住等用地内,有条件的,应当面向公共空间设置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并与公共空间相融合。

第六十九条需要在司法处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建设的,司法处置土地前人民法院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函请提供处置土地的规划条件,作为有关司法文书的附件。

在司法处置未经竣工规划核实的建设项目前,人民法院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函请提供规划意见。

其他有关部门处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或者未经竣工规划核实的建设项目的,参照前两款规定执行。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函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提供处置土地的规划条件或者规划意见。

在处置土地和未经竣工规划核实的建设项目时,人民法院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将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条件或者规划意见作为处置依据。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七十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城乡规划工作,接受监督。

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中涉及用地规模、用地平衡、重大功能布局、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和城镇开发边界的调整等重大修改;以及涉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控制,总体空间形态塑造等重要专项规划、专业规划,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接受监督检查。

第七十一条上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制度,对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十二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验核放线报告、基础竣工测量报告和工程竣工测量报告等措施,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

有关部门应当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批准的建筑(市政)施工图内容进行建设。

测绘单位、建筑设计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以及国家、本市有关城乡规划的技术标准进行测量和设计。

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在施工现场公示经审定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图的总平面图,接受公众监督。

第七十三条进入规划审批程序的下列违法建设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查处:

(一)取得选址意见书、附有规划条件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通过审查,但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

(二)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的许可内容进行建设的;

(三)擅自改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的许可内容进行建设的;

(四)擅自改变临时建设工程规划批准文件的内容进行建设,经批准建设的临时建(构)筑物逾期未拆除或者使用期限未满因实施城乡规划需要拆除而逾期未拆除的。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查处擅自改变其核发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及附件、附图进行建设的违法建设。

第七十四条未进入规划审批程序的违法建设,形成的违法建筑按照下列规定组织查处:

(一)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绿地、公路、河道和水工程管理范围等专门管理区域内修建的,由有关法律、法规确定的该区域的主管部门组织查处。

(二)不在本条第一项所列范围修建的,属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查处;属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由土地主管部门组织查处。设立了综合执法机构的,可以由综合执法机构统一查处。

第七十五条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对本条例第七十四条所列违法建筑,应当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制止在建违法建筑的行为,并向负有查处职责的主管部门报告。

对在建违法建筑,负有查处职责的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停止建设并限期自行消除违法建筑,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建设现场实施监管。对拒不停工或者逾期未自行消除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负有查处职责的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书面通知供水、供电、供气、物业服务等企业依法停止供水、供电、供气服务;

(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作出消除在建违法建筑的公告,并责成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综合执法机构实施强行制止直至消除在建违法建筑。

对存量违法建筑,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整治计划,可以采取集中调查、集中公示等方式收集、公布违法建筑信息。

第七十六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进行复制;

(二)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根据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勘测;

(三)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行为。

有关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执法人员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并为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保守商业秘密。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第七十七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作出行政许可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行政许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违反本条例规定作出行政许可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有权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行政许可。因撤销行政许可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作出该行政许可的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给予行政处罚。

有关行政机关查处城乡规划违法案件时,涉及依法应当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其他处理决定后,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监察机关或者其任免机关。监察机关或者其任免机关应当依法查处,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有关行政机关。

第七十八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接受公众对城乡规划工作的监督,及时处理单位和个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对违反城乡规划行为的举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处理结果应当及时回复举报人。举报依法应当由其他行政机关查处的,收到举报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移交。

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依法公开,供公众查阅和监督。

第七十九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城乡规划情况纳入督察、考核和对主要领导审计监督内容。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将区县(自治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定、实施城乡规划情况纳入督察、考核。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建设单位和个人违反城乡规划的情况纳入社会信用系统。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区县(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依法应当组织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的;

(二)未按照法定权限、依据、程序组织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

(三)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编制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

(四)违反城乡规划实施建设的;

(五)违反法律、法规干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管理的。

第八十一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依法应当组织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或者委托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编制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权限、依据、程序组织编制、修改城乡规划的;

(三)对经批准的城乡规划、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者建设工程施工图的总平面图未依法予以公布的;

(四)同意修改建设工程施工图的总平面图前未依法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

(五)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擅自改变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确定的规划条件的;

(六)未在法定期限内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其附图、附件的;

(七)超越职权核发或者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附件的;

(八)对发现的违反城乡规划的违法建设未按照规定职责进行移交、查处的。

第八十二条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公布经依法批准的涉及规划用地和空间布局的各类专业规划的;

(二)对未依法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核发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或者核准文件的;

(三)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未依法确定规划条件或者擅自改变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依法确定的规划条件的;

(四)对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或者擅自改变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内容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

(五)对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颁发施工许可证,或者超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规模颁发施工许可证的;

(六)对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颁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或者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内容颁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

(七)对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文书的建设项目办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

(八)对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文书的新建房屋予以不动产登记,或者擅自改变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文书的内容进行登记的;

(九)对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农村居民住宅建设予以不动产登记,或者擅自改变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内容进行登记的;

(十)对发现的违法建设未按照规定职责进行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第八十三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本条例第七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所列的违法建设,应当责令停止建设,并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查处:

(一)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责令限期改正。在限期内改正的,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罚款;对逾期未改正的,依法采取强制拆除等措施,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罚款。

(二)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责令限期拆除。在规定期限内拆除的,不予罚款;逾期未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罚款;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罚款。

违法建设轻微并及时自行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本条例第七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所列的违法建设,应当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罚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条例第七十三条第二款所列的违法建设,应当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当事人逾期未改正、拆除(回填)违法建设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提请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强制执行;当事人逾期未缴纳罚款、未上缴被处没收的违法收入的,可以每日按照罚款数额、没收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第八十四条本条例第八十三条所称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违法建设是指:

(一)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开工建设,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已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通过,且建设内容符合或者采取改正措施后符合规划要求的;

(二)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进行建设,采取局部拆除等整改措施后符合规划要求的。

第八十五条本条例第八十三条所称不能拆除的违法建设是指:

(一)拆除违法建设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二)拆除违法建设严重损害无过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

(三)拆除违法建设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或者相邻建筑结构安全的;

(四)进入规划许可程序,未取得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即开工建设,但建设内容符合规划要求,建筑质量符合规定,且拆除该违法建设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的。

第八十六条市政道路、管线工程项目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不影响规划实施的,处违法建设部分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罚款;对规划实施有影响的,责令限期改正,处违法建设部分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