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4:54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篇1

论文摘要:多媒体竞争的信息时代,传播方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对比美剧在国内市场的失利与风靡,我们可以发现。合适的传播模式和策略,将会是决定跨文化传播成败的关键点。  

 

在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下,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过程中伴随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使得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并且整合,产生了文化全球化的现象。作为生产和消费文化的受众,由发达多样的媒介,我们可以在世界的不同地方注视同一个文化符号、分享同一种文化现象;它们不仅是原貌呈现,并且其更新也具有了即时性。比如现在谈到美国,人们不再只注目于其标志性符号可口可乐、麦当劳或者是万宝路,在经历了星巴克与嬉皮士的风靡时代之后,与奥巴马、金融危机并肩而行的是一股“美剧热”。 

美剧从引进到风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之前在国内的收视败北到如今的引领风骚,究竟是什么让美剧能够一跃成为受众的新宠?笔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电视时代:遭遇滑铁卢 

 

在此,我们以《绝望的主妇》为例。这道美国所推的文化“主菜”曾经在多国收视率极高,被誉为“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而2005年在国内的收视率仅为0.4%,完全不及同时期播出的韩剧所拥有的良好收视率。现实效果与预期理想的差异,以及之前《成长的烦恼》、《老友记》等剧的“碌碌无为”,似乎都昭示了美剧在国内市场的无可作为。 

根源:文化及语言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文化和语言被公认为是最能抵消外来电视节目影响的两项因素。主要由于电视传播所面对的是国家和地域中最具代表性和大众性的民众,多具有传统和保守的意识形态。 

首先,“文化折扣”的现象造成难以解读美剧魅力。“文化折扣”指根植于某种文化的节目文本,可能在某种环境里具有吸引力,而在其他地方吸引力减弱,因为受众会发现很难认同文本所论及的事物的风格、价值观念、信仰、制度和行为方式。正是由于

其次,风格的塑造适合电视剧模式。当电视作为传播媒体时,受众多是被动接受。他们观看电视剧的目的,多是工作之余的消遣和打发时间,观看也往往呈现出无意识的伴随状态,比如同时在谈话、进食、做家务或是打瞌睡,他们需要的是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不需要运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的剧情。韩剧在传播上为受众提供了特定的模式,比如剧集长、情节发展缓慢、温馨、家庭氛围浓厚,非常适合主妇们通过电视观看。以至于其风格作为一种标志性概念逐渐被大众所认可与接受,为进一步占领

信息时代:涅槃重生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篇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及网络构建研究”(16BXw0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天龙(1980-),男,甘肃武威人,西安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媒介与农村社会发展;闫欣(1993-),女,山西吕梁人,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农业信息传播活动的不断变革,使得农业信息传播活动内涵更加丰富。面对当前我国农业现状以及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要求,农业信息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愈益凸显出来,从而使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构建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相比,我国农业信息传播实践活动中无论是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有效传播、信息的有效接受、信息的传播渠道与媒介等都还比较落后。因此,探讨和揭示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内涵逻辑、分析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构成、运行,有助于为我国农业信息传播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参考。

一、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要素

讨论农业信息传播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对其内涵有一个科学的界定。《辞海》对“体系”的解释是: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理论体系;语法体系;工业体系。[1]《现代汉语词典》对“体系”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2]韩儒博(2011)认为体系是元素及其上层所属系统间有机组成的整体。[3]传播体系,又称传播系统,指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整体。黄家章(2010)认为传播体系除传播系统包括的几个要素之外,还包括保障传播活动正常运行的软硬件环境,如理念、政策、制度等。[4]目前,学界对传播系统有四要素说、[5]五要素说、[6]六要素说[5]等不同的说法。宋建武(2014)?J为现代传播体系是现代传播关系与现代传播手段的结合,其实质也是一种“人―机过程”,现代传播关系是传播主体间的社会关系。[7]借助关于体系的解释,笔者认为传播体系是指由多层级的传播系统和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目前,学术界对于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在对上述体系和传播体系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对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给出一个操作化的定义,即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是指由政府、媒体、个人等构成的复合主体围绕“三农”的信息需求,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向受传者传播农业信息的内部传播系统和外部保障系统组成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虽然,农业传播体系的运行受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及农民主体素质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影响,但起本质和决定作用的还是构成要素和结构。由于农业信息传播体系具有复杂性、层级性等特征,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由两大系统构成。

(一)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内部传播系统

1.传播者系统。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的传播者较为复杂。有关农业生产生活的信息种类比较繁杂,不同的传播方式和信息类型涉及到的传播群体和个体不同。总体上看,农业信息传播者系统包括:政府部门、大众传媒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精英农民等。

政府是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力量。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地理上较封闭、经济文化上较落后,政府部门在农村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对农业信息的整体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各方力量为农民服务。这一主体具有特殊的层级性,国家、省市主要是承担政策设计、资金安排、基础设施规划等工作,而区县、乡镇两级政府才是政府农业信息传播的核心力量。

大众传媒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包括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传播机构。目前,我国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台的方式,由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通过传输系统把信息传输到农村。随着农村传媒环境的变化,新兴媒介普及率逐年加大,大众传媒对农村文化建设、农业政策了解、国家政策传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研机构及农业院校是农业信息的创造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农业科研机构承担着国家重大农业项目的研究,进行科研攻关、知识技术的推广与传播。农业相关院校更重要的是培养农业专业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将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传播到农村地区去。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为传统农业科技传播的中坚力量,是进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生力军。在农业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农业生产安全等方面,我国农技推广机构成绩显著。近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也在不断探索新手段来服务农民,如农技110、农业科技特派员、手机短信等,有效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农村合作组织及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是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兴起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由精英农民自发组织,为普通农民提供技术和农机支持、农产品收购、市场信息供给等服务活动,通过聘请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农民技术员服务广大农民。目前,在农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这种机构较为成熟,在西部等农业欠发达地区,则相对落后。

此外,涉农企业为了更好地推广公司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设有专门的信息服务组织,既负责产品的营销、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与推广,还承担着对农民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涉农企业大都以当地的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电话、专家、网络、上门服务、宣传册等形式向农民传播科技、政策、市场、天气等多种信息。这些主体通过与农村合作组织、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合作与互补,成为农村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精英农民或者职业农民是农村社会中的精英团体。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先传播给他们,他们通过自身的示范,再向普通农民传播。精英农民具有代表性,他们思维开阔、经济条件好、社会动员能力强,是农业信息的放大器和示范者,具有“场”的辐射功能,通过他们自身的生活生产方式、话语体系等影响着普通农民,并最终影响着他们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2.受众系统。受众是内部传播系统的主体性要素之一。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根据受众的信息需求服务受众。当前,我国的农业处于转型期,受众对“三农”信息的有效?鞑ズ屠?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在以往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时代,强调传播者“自上而下”地向农民传播信息,受众群体没有充分得到尊重,导致传播的信息与受众的需求产生偏差。因此,在现代传媒条件下的“三农”传播,需要从农业、农村的现实发展和农民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把农民受众当作传播系统的主体性要素来设计传播过程和信息内容。必须明确在内部传播系统中传受双方的角色和地位趋于平衡,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传播体系服务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作用。

此外,受众系统的结构十分复杂。农村受众受地域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性别不同、思维观念不同,呈现出农民群体的多样性特征。就受众个体而言,部分农民思维开阔、创新意识强、信息接受能力强,而部分农民则保守、懒惰甚至顽固。这为信息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农业信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精英农民或职业农民作为农业信息“二传手”的作用。

3.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是内部传播系统的客体和重要元素。传播者将信息通过媒介传播给受众,受众通过媒介渠道接收到农业信息。因此,农业信息是传播者系统、受众系统与媒介渠道系统的粘合剂。当前信息社会中农业信息是革新农民观念、改善农民行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要了解信息的特征和分类,进行科学、高效的传播,使得农业信息价值最大化。

农业信息传播体系中的信息也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农业信息在系统中是流动的。主要包括七类信息:农业政策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市场销售信息、天气气象信息、新闻时政信息、文化娱乐信息、生态环境信息。不同的信息类型传播途径不同。从信息的流向来分主要有两大类信息:自上而下传播给农民的信息和自下而上“三农”所需要的信息。李红艳(2010)认为,乡村信息具有乡土性、自主性与依附性的特征。[8]乡村社会时空上相对封闭,农民接受信息依赖于周围的熟人社会,由于传播次数增加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和扭曲的情况时有发生。

4.传播媒介与渠道。传播媒介与渠道系统是承载农业信息、连接传播者系统与受众系统的桥梁。著名媒介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强调了媒介与讯息的特殊关系。传播媒介是一整套传播和储存人类文明智慧的形式与技术手段。在现代社会,知识、技术、思想、行为、习惯都可以先通过信息的表征再通过媒介来传播。著名传播学家勒纳认为,大众传媒具有移情和塑造现代人格的作用。可见,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传播媒介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后,农村信息传播媒介呈现出多样性,广播、报刊、图书、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组成了现代传媒环境。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使大众媒体的基本属性面临着重大变革,一方面大众媒体迎来新媒体的挑战,另外一方面也带来非常大的机遇,使传统媒体能够结合新媒体的力量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信息传播。

传统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农家书屋、文化站、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等传播形式。这些传播渠道贴近农民的生活,具有广泛的传播力,是大众媒介传播的有益补充。而新媒体具有先天性的传播优势,能够及时、便捷地传播“三农”信息,是农村传播媒介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农村信息的传播应选择适合农民接受、适合信息表现、适合传播者传播的形式。这样能够很好地发挥各传播媒介的作用,快速、高效地传播信息,大众媒介与传统渠道的互补,能够合力形成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传播媒介与渠道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信息传播。

(二)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外部保障系统

由于内部传播系统具有复杂性,涉及到政府、企业等,还涉及到复杂的信息与媒介渠道等传播客体,使最终服务的对象更加庞杂,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层次体系。因而,需要有良好的外部保障系统来促进信息传播体系的健康运行,它主要涉及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

1.政策。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制定的标准化行动准则。传播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系统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其职能的确立和发挥在当今传媒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9]传播政策是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和国家为发展传播事业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是促进传播事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近年来,我国国内大众传媒本身和整个国内国际政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播政策也应根据政策和传媒环境的变革而有所变化。

农业信息传播具有传播“三农”所需要的科技、市场销售、文化娱乐等重要信息的职能。其中有些方面需要利用公益事业和政府主导的方式来完成,有些方面则需要市场主导来完成,这就需要相应的传播政策来为其服务。符合国家意志与传媒环境的传播政策能够促使农业信息及时服务“三农”。在推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针对农业信息传播的不同方面,应该制定不同的政策手段,但所有政策都应该集中于利用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激励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传播能力建设,最终提高国家的传播能力。[10]

2.法规。传播法规是规范传播活动的重要保障。自1906年《大清印刷物专律》被视为近代以来新闻传播立法的源头。百余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散见于不同效力等级的多层次新闻传播法律法规,在规范新闻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1]传播法规包括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行政法规在内的所有法律规范形式。[12]传播法规具有强制性、约束性等特征,而传播政策具有引导性、激励性等特征,彼此正好形成互补关系,对信息传播活动起到规范的目的。

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012年又对其重新进行了修正。除此之外,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出关于信息传播方面的专门法律,只有其它相关法律中关于信息传播特别是农业信息传播活动的相关条款和规定。随着传播实践活动的深入,专门性传播法规的制定就显得极为重要。

3.体制。体制是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形式。体制是制度的中观层次,具有格局和规则两方面的含义。体制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整体意义上的组织制度,是它们的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总称。[13]体制是社会组织中人与人、机构与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与相互关系。[14]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方式直接决定了大众传播体制。[15]传播体制涉及到传播者与传播组织、传播组织与传播组织间的相对位置与相互关系以及管理职能权限划分。

农业传播体制是农业信息传播体系中内部传播系统得以运行的重要组织制度基础。农业信息传播涉及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群体等。农业信息的传播需要由专门的政府涉农机构来统筹,全盘制订计划、组织协调、布置任务,必须理顺传播主体间的复杂关系,其他传播主体要分工明确、通力协作完成农业信息的传播任务。农业传播体制的改革需要依据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农村传媒环境和“三农”传播的现实情境展开。

4.机制。机制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内在核心问题,有着复杂的构成和作用原理。机制一般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事物变化的内在原因及其规律;二是外部因素的作用方式;三是外部因素对事物变化的影响;四是事物变化的表现形?B。[13]传播机制是保障传播系统科学合理运行的外部性要素。

农业信息传播机制主要是指农业信息传播系统内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与外部保障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稳定的、开放的、反应迅速的传播机制能够保障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传播机制是运行过程的“范畴”,制约着农业信息传播的过程,所以传播机制必须与传播者系统、受众系统、农业信息和传播媒介与渠道多个传播要素结合起来探讨。

二、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结构

结构是要素的排列、组织和秩序。构成体系的元素在排列次序上有所不同,体系的性质、特征、功能就会有所不同。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排列和作用,构成了系统的基本结构。[16]结构是体系功能的内在根源,隐藏着规则总体和逻辑关系。[17]当今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结构随着传播技术和“三农”需求的变化正在由互不联系的单向度纵向信息链整合为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现代传媒技术使用之前,电视传播系统、农业科技推广系统等都是单向度的纵向信息链结构。随着现代传媒技术和“三农”信息需求的变化,政府农业信息传播系统、互联网传播系统、电视传播系统、广播传播系统、农业科技推广系统等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构成了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传统的单向度信息链结构正在加速向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转变。

(一)单向度纵向信息链结构

农业信息传播的结构必须要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考虑到传播者系统中政府的主导地位。纵向的信息链结构体现出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层级性、系统性与指导性,体现出由上到下的信息传播特征。与受众最为密切的是县乡镇政府、大众媒体和农业推广机构等政府组织以及农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非政府组织。

单向度信息链结构中包括战略层、监管层、执行层和目标层。农业信息传播结构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中央政府是农业信息传播结构中的战略层,其功能主要是制定宏观政策,做好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统筹全局。省市政府是农业信息传播结构中的监管层,其功能主要是监督中央政府的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做到上情下达。县镇政府是农业信息传播结构中的执行层,距离农村受众群体最近,其功能主要是向农民受众传播信息,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处在第四层的农村受众群体作为目标层,是整个农业信息传播活动的核心。

(二)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

随着多种传播渠道的建立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普及,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传播结构出现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的图景。所谓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是指在农业信息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上下级间、不同的传播渠道、组织间基于互动的需要,按照农业信息、传播媒介、渠道的特征走最优化的传播路径,使有关信息及时到达农民群体。

分布式互动信息链结构是对传统单向度纵向信息链结构的完善和补充。一方面传播主体间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来传播农业信息;另一方面能有效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信息的重复传播和某些信息传播活动的缺失。中央政府战略层要根据不同区域实际,将不同的媒介、渠道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农业信息的生产、传播、特征,构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农村发展、满足农民需求的分布式互动信息链传播结构。

应当指出的是,传播结构核心问题不在于对农业信息传播活动的边界界定,也不在于以政府为主还是以媒介和渠道为重,而在于通过有序的传播结构优化农业信息传播活动。认可政府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必须明确农业信息的传播需要分布式互动信息链传播结构,发挥不同层级信息传播组织的积极性和不同媒介与渠道的优势,合理、高效地传播农业信息,使各传播主体间形成有益的互动。

三、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功能

一般意义上理解,体系的功能就是指具有特定要素和结构的系统在内部与外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18]农业信息传播的功能,指农业信息传播实践过程中诸要素所具有的基本价值和作用,即农业信息传播体系能干什么的问题。总体上来讲,农业信息传播体系具有四大功能。其中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传播农业信息,二是满足信息需求。其它功能都是在主要功能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一)传播农业信息

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最根本的目的和功能就是向“三农”传播信息,以适应农村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农村生产需要的各种信息是传播的内容,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它如同农业生产资料一样,是人类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生活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是改造农业生产的有力武器。

农业信息传播体系中的不同媒介与渠道具有不同的传播特征,适合传播不同的农业信息。比如电视具有形象、直观等特征,可以有效传播农民不易懂的科技类信息,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农民。另外还可以依靠其权威性重要的市场信息、天气信息等内容。但电视缺乏互动性,不能有效满足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而互联网媒介,可以使用所有的传播符号,具有快速、交互等特征,易于传播“三农”急需的各类信息,但传播内容的虚假性可能是一个问题。所以,需要整合各类传播媒介与渠道的优缺点,发挥各自的特征来传播“三农”所需要的农业信息。

(二)满足信息需求

以往的农业信息传播实践活动主要是自上而下向农民传播信息,但随着农民对社会的进一步了解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变得复杂起来。传统媒介交互性不强,这是媒介先天性的缺陷,但是合作社、农业推广机构等组织机构可以与农民进行有效沟通。由于其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农民与传播者的有效沟通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传播者与农民的互动成为可能,所以新型的农业信息传播体系需要发挥各种传播媒介与渠道的优势,做到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传播农业信息的任务。但当前我国农村现实环境中尚不是所有农民都能够与媒介和传播者有效沟通,所以,在农业信息传播实践中,需要强化精英农民或职业农民与传播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农民。

(三)普及科技知识

对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现代农业生产来讲,科技知识是开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科技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化的信息,能够有效改进农业生产,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农业信息传播体系能够有效地向农民群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等。农民的知识的积累、交叉、融合可以产生新信息,创造本土化的农业知识,满足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当前在农村地区,科技知识的普及要注重通过精英农民或职业农民的带动来传播。

(四)服务农民生活

从信息服务的角度来讲,信息传播活动是一项典型的服务性活动。做好农业信息传播活动,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受众意识,认识受众群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受众的特征、农村的文化、农业的需要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增强农业信息传播的服务功能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农业信息传播服务主要包括生活服务和生活咨询。生活服务方面侧重提供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的新产品信息和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新技术等信息,生活咨询侧重提供气象、交通、物价、农业生活当中的基本用品市场信息等。

此外,提供文化娱乐也是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文化娱乐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民可以借助大众媒体和新型互联网的娱乐功能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文化娱乐信息要体现文明健康,欣赏性、幽默性等特征,以满足农民的文化娱乐需要生活。

四、结语

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是一个绝对动态和相对静态组成的复杂系统。相对静态是就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结构而言的,绝对动态是就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运行而言的。在一定的传媒条件下,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结构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是不变的,它不仅处于自身运行的过程之中,还处于技术不断革新的社会变革之中。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运行是就农业信息在体系结构中流动的传播过程而言的,是动态的。

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无论是它的变迁还是运行,都会辐射到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构成要素上来,从而引起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动态的过程性。[19]考察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运行,必须联系社会变迁来研究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要素、结构、功能及其运行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

农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动态过程性主要表现在诸要素与子系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要考察体系的运行必须了解体系所处的背景以及内部的运行逻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系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二是体系内农业信息的传播与流动。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篇3

随着人们对新闻信息接受习惯和传递习惯的改变,使得微博传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传统新闻传播媒体地位受到了挑战。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创新的文本报道形式、丰富的新闻报道语言以及泛华的新闻内容等。微博传播自身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有利于新闻信息传播快速、及时、有效,符合受众在信息化时代下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但就近两年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效果来看,微博传播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素,直接影响了微博传播新闻效率。本文将着重探讨改进微博传播的有效对策,促进微博更好的服务于新闻传播、服务于受众。

一、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影响

在近年来的“微博年度报告”中显示,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换言之,我们已经步入微博时代,微博正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但就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表现来看,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素,直接影响微博传播效果。下面是对微博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弊端总结:

(一)信息影响力受限制

由于微博用户通常信息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一些用户选择直接复制链接进行信息传播。这种方式的新闻信息传播,不能很好的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造成信息被忽略,直接影响信息传播效果和传播范围。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现代化社会中,这中微博信息方式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降低了新闻信息传播效率,从而影响了信息影响力,直接造成新闻信息传播范围缩小。

(二)信息碎片化严重

微博传播新闻信息具有一定不连续性,微博用户在采集和新闻时,呈现一种动态的碎片化状态,另外因受微博字数限制的影响,需不间断地信息从而补充大量的后续片段,因此微博信息的传播带有明显的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受众需要较长时间和持续耐性才能完成对这些碎片信息的全面阅读。同时,由于微博中专业把关人的缺失,信息可畅通无阻地得以和传播,定程度上会引起受众的误读。

(三)微博谣言传播广泛

微博用户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发性和自主性较高。由于微博平台的开放性,使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假新闻”现象,甚至造成谣言的大面积传播。例如,从2009年的“艾滋女”事件,到2011年的“食言抵御核辐射”事件,再到2013年“北京打的”事件,由于微博用户的无中生有,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由于微博用户的广泛,以及信息的便捷性,为微博谣言提供了传播基础,直接影响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正确性以及判断性。

二、改进微博传播的有效对策分析

为有效规避微博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弊端因素,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提高微博传播有效率,促进新闻信息传播真实性和及时性,实现微博更好服务于受众。

(一)创新新闻采编及形式

微博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因此,为促进微博的传播效果更为显著,首先要从新闻采编入手。新闻采编手段要具有创新性,充分结合微博自身的开放性和自由性,适当应用“犀利”手法进行新闻事实背后真实现象的抨击。就目前微博发应用布行形式来看,虽然有了“长微博”的功能,但受众在进行微博新闻信息浏览的过程中,还是会侧重于段微博的浏览,即节省时间,同时便于受众更快领会新闻中心主旨,达到新闻信息阅读的目的。因此,在微博新闻采编方法的应用研究中,要着重对短小篇幅新闻信息的采编进行技巧研究,提高受众接收新闻效率。例如,《广州日报》在新浪微博的信息中,对部分新闻信息采用幽默简短的方式进行传播,如在气象预报中称“雷雨行踪飘忽,出门可能中枪‘冰筒挑战’,小伙伴出门前一定记得带伞”。这种新闻信息的形式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容易受到受众的关注,实现信息传播价值。

(二)促进微博信息全面化

为改善微博新闻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现象,要尽可能的实现通过“140”字的短微博,为受众有效传播具体的新闻信息重点。阿多尼和梅尼把真实分为主观真实、符号真实和客观真实三种类型,客观真实是指由事实组成、存在于个人之外并被体验为客观世界的真实;符号真实指对客观外界的任何形式的符号式表达,包括艺术、文学及媒介内容;主观真实指由个人在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的基础上建构的真实。人类的传播活动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论微博内容如何零碎,均是由微小的事实单元构成的,需有效组合加工这些信息碎片,从而建构更加全面的、完整的新闻内容并将其传播。另外,微博碎片也体现出不同的解读倾向,这也为受众提供了观察事件的多个角度,避免了从单一角度出发武断地去观察和思考新闻事件,解决了微博140字内容所不能解决的新闻深度问题。

(三)降低微博谣言影响

由于微博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很容易造成谣言的大面积快速传播,因此要降低谣言的影响,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要加强微博信息管理力度,一方面建立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强制性手段进行管理,例如,目前我国出台的“新浪微博社区管理条例”,通过相关制度进行规范新闻信息传播行为。通过法律法规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谣言的传播率,杜绝“秦火火”类似事件的发生。我国目前规定在未知新闻信息真假的情况下,任意转发信息超高500次以上,则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这个规定的直接目的在于提醒微博用户在进行新闻信息转发和直接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广大用户负责。其次,是要加强微博用户的防范意识。谣言的大面传播与微博用户自身的辨识力差有着重要关系,微博用户对谣言的判读能力不高,在尚未进过准确判断后就进行信息的传播,一方面影响了用户自身对新闻信息获取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推动了谣言更为广泛的传播,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微博用户相关知识的科普力度,提高用户对谣言的防范意识。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篇4

论文关键词:复杂网络;灾害信息;传播特征

灾害是指由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坏的现象。由于灾害发生的突然性和破坏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灾害信息传播上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的媒体形式层出不穷,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以及即时通讯软件、“博客”等新型网络形式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因此灾害信息传播已经不可能受到单方面的控制。

“非典”前期,由于政府和主流大众传媒保持沉默,使得各种谣言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传播,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恐慌。由此可以看出灾害信息传播一旦失控,会使本来失序的社会更加混乱,并由此带来衍生灾害,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的信息传播状况下对灾害信息传播方式和特征进行相关方面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在灾害信息传播方面主要是从新闻学的方面来研究:灾害报道应该实现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及系统介绍灾害信息的发展史等。没有从灾害传播本身的特征进行研究,忽视灾害传播特征对灾害信息传播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对灾害传播的控制,有必要针对灾害信息传播特征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首先对灾害信息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对灾害信息传播方式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1灾害信息传播的过程分析

根据当前灾害信息的多样化,其传播内容主要可以分为政府和主流大众传媒的灾害信息和各种谣言、负面信息两大类。各种谣言、负面信息是指由于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隐瞒或虚报、延迟报道而产生的各种、负面的受众不信任的信息。

本文以Fink(1986)提出的危机4阶段论为基础,对灾害信息传播过程进行了相关分析,给出灾害信息传播的4个阶段,分别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恢复期。以2007年台风罗莎信息传播过程为例(数据来源:百度指数),分析这4个阶段(图1)。

(1)潜伏期由灾害发生到灾害信息开始传播的这一阶段。随着现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潜伏期的时间越来越短。要对灾害信息传播进行控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灾害信息传播的潜伏期对灾害进行有效控制,减小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台风罗莎10月2日08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4日02时加强为强台风。即10月2日至10月4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潜伏期。

(2)突发期从灾害信息开始传播到灾害信息开始迅速传播的阶段。突发期是年阶段中时间最短、对受众心理冲击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如果在突发期内对灾害信息进行刻意隐瞒或虚报、延迟、模式化报道,会使受众失去对传播者的信任,增加公众的疑惑,导致社会危机及衍生灾害的产生。10月5日、6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突发期。

(3)蔓延期灾害信息从迅速传播到平息的一个阶段。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灾害信息从迅速传播到平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即时通讯软件、多种传播形式使得灾害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即使当灾害得到平息和解决时,在新型传播媒介中仍会存在很多议论和大量负面信息。台风罗莎在我国大陆l0月10日结束,但其仍然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10月7日至l0月16日为台风罗莎信息传播的蔓延期。

(4)解决恢复期灾害妥善解决、人民生活恢复正常、物质生产得到恢复、社会恐慌得到平息、整个社会恢复到灾害发生前的状态。在解决恢复期中,做好灾害信息的传播机理和影响的研究工作,总结灾害信息传播的经验和教训,为完善和健全相关的防灾体系提供依据。以10月17日起为台风罗莎的解决恢复期。

2灾害信息传播网络

2.1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形成

目前国际上在流行病传播、计算机病毒在in.ternet上的传播等领域利用复杂网络进行研究是比较多的。此外,国内外专家对谣言的传播也进行了相关工作Zanette研究了在小世界网络中的传播情况;moreno等发展了Daley等在1964年提出的谣言传播模型,认为非均匀网络传播过程最终听过但不传播的人数与感染概率有着紧密联系;

Dotts和watts认为无论是社会网络还是信息网络中的传播蔓延现象,相应的模型都可以归结为泊松模型和临界值模型。

灾害信息传播的基础是社会网络,因此可以应用复杂网络的观点来阐释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灾害信息传播的网络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

用节点表示灾害信息传播中的个体,如果两个个体之间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直接发生传播与被传播关系,就认为这两个个体之间存在连接,这样就得到了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而可以建立相关模型来研究这种传播行为。而灾害信息传播模型研究的关键是传播规则的制定和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2.2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结构

2.2.1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结构的划分

灾害信息的传播途径与谣言基本一致,可以参照moreno等人提出的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方法对灾害信息传播网络模型的结构进行分析,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的个体分为灾害信息未知者(igorants)、灾害信息传播者(Spreaders)、灾害信息知情者(Stiflesr)三种类型。i(t)、s(t)、和r(t)分别代表这三种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

如图3所示,灾害信息在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未知者之间传播。灾害信息传播者向它的邻居节点传播信息。当接到信息的节点是灾害信息未知者的时候,灾害信息未知者以入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而如果信息传给了灾害信息传播者或者灾害信息知情者,则前者以1/a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

2.2.2网络结构中各参数的分析

参数a代表着信息传播过程中数据会出现丢失的情况,并不是每次连接都成功。参数是表示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在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前连接的灾害信息传播者或灾害信息知情者的平均次数。

灾害信息传播者把灾害信息传递到它的相邻节点时,如果该节点为灾害信息未知者,后者也将以入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成功。如果后者已经知道了灾害信息,则会导致灾害信息传播者失去传播信息的兴趣,从而以l/a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此次信息传播的小过程失败。

2.3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

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反映着网络内部结构的不同和系统功能的差异。它的统计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均路径长度是指所有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的平均值,它描述了网络中节点间的分离程度,即网络有多小,也就是灾害传播网络中所有传播途径传播信息的平均长度。

(2)聚集系数用来描述网络中节点的聚集情况。在灾害信息网络中表示灾害信息传播者与灾害信息未知者、灾害信息知情者的关联程度。

(3)度和度分布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相连的边数称为该节点的度。节点度分布是指网络中度为k的节点的概率p(k)随节点度k的变化规律。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度就是表示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向k个灾害信息未知者或灾害信息知情者传播信息。顶点的度指标用于描述该传播者对传播网络中其它传播者的直接影响力。节点度的分布函数反映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宏观统计特征。

(4)介数分为边介数和节点介数。节点介数为网络中所有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节点的数量比例;边的介数是网络中所有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边的数量比例。介数反映了相应的节点或者边在整个网络的作用和影响力。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节点介数说明该节点对于网络中信息流动影响的大小。介数的分布特征反映了不同传播者在网络中的地位,即其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对于评价各种传播媒介的重要性、评价防灾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基于复杂网络的灾害信息传播特征分析

3.1网络节点的大规模性

一个重大灾害发生后,其信息传播网络的节点数必定十分庞大。要做到灾害信息传播既维护了公众的知情权,又不会造成社会恐慌和由此带来的衍生灾害,就应该对大规模的灾害信息传播网络节点进行分析,找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即公众信任度高、社会责任感强、在网络的影响大的节点。衡量这些节点是否关键的主要依据是它们的介数和度分布。

3.2网络连接的稀疏性

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并不是所有节点的聚集系数和度分布是相同的。主流大众传媒由于其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受到公众的普遍信赖,那么主流大众传媒所代表的节点的聚集系数和度就要比其他节点的高。在这一区域的网络连接就比较密集。反之,过于失实的灾害信息会受到公众的质疑,其传播范围就比较小,则这部分的网络连接就很稀疏。

3.3连接结构的复杂性

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节点是由主流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传播者和受众组成,因此每个节点都具有自己的动力学特征,且各个节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整个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也就具有极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不能简单的用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对其进行分析。因此,灾害信息传播网络具有连接结构的复杂性。

3.4信息传播的时间复杂性

信息在网络中传播所花费的时间与下一节点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传播节点的度和介数及信息的可靠度等有关。沿海的人们对于有关台风的信息就会比较关注,而对于内陆城市的人而言,此类信息就不很重要。这就体现了灾害信息传播的时间复杂性。

3.5信息传播的变异性

在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向灾害信息未知者传递信息的这一过程中,信息内容是否不会发生变异以及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这就是信息传播的变异性。

3.6信息传播引发衍生灾害的可能性

灾害本身具有破坏性,由于灾害信息内容不同,公众对灾害信息的关注程度也不同,必然导致信息传播的速度不一样。而灾害信息的传播也可能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甚至形成衍生灾害。例如在“非典”期间各种有关SaRS的信息肆意传播,引起某些药品的短缺、物价的抬高以及社会不安定因素突增。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可表现为信息中心增多、传播过程的重复性。

4结束语

本文将灾害信息传播过程分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恢复期等4个阶段,并以台风罗莎信息传播过程为例对4个阶段进行分析。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即除了对信息的内容、结构和流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外,还将信息传播的时机纳入分析框架中。认为准确地把握信息传播时机,对于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持同样意义重大。

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当我们看到信息传播活动的积极影响时,也不能忽略其负面的作用,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旦出现信息不稳定的现象,将会对社会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等造成不利的影响。所谓信息稳定,我们将其定义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内容、流量和结构必须同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实际上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内容必须真实、流量必须适中、结构必须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常态,否则将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信息稳定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信息内容稳定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传播过程中,其内部所包含具有实质意义的东西处于相对平衡的一种状态。笔者以为这里的信息内容稳定应当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信息内容的有用性;二是信息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的一致性。

1.信息内容的有用性是信息稳定的基础。信息内容的有用性指的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其内容必须真实且有价值。虚假信息的传播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失范。2007年年度假新闻之一的“纸陷包子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真相是,编导訾北佳为了完成任务,以喂狗为由,要求卫某等人将浸泡后的纸箱板剁碎掺人肉馅,制作了二十余个“纸箱馅包子”。与此同时,訾北佳秘拍了卫某等人制作“纸箱馅包子”的过程。在节目后期制作中,訾北佳采用剪辑画面、虚假配音等方法,编辑制作了电视专题片《纸做的包子》播出带。訾北佳捏造事实,编制的这一虚假新闻,向受众传播了内容不稳定的信息,不仅引起了北京市观众的恐慌心理,对国家形象也造成了影响,可见虚假的信息内容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巨大的。

信息的价值也是信息内容稳定的一大因素。如今的网络社会存在着“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的双重问题,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各种信息以零成本的条件在互联网上传输和扩散,使网络成为信息的海洋;另一方面,缺乏把关人的网络也滋生了假新闻,充斥着各种失实、侵权、色情、暴力的信息。实际上,与网络信息的总量相比,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少之又少,网络上大量无价值信息的存在,使其易成为引起社会问题的隐患。由于网络缺乏有价值的信息,网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暴力、色情信息上,而这些暴力、色情信息的泛滥,致使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这两个空间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在网络“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一些缺乏价值的网络信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关注,甚至演变为社会热点事件,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秩序。2006年上半年发端于网络的“女子虐猫事件”和“铜须门事件”,都是因为网络信息的不稳定,最终升级以致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秩序。

2.信息内容的一致性是信息稳定的保证。信息传播过程是传者选择加工信息,通过某种渠道传递给受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传播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根据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信息内容的一致性,对社会秩序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受到传播者个人主观因素以及传播渠道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传播内容往往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尤其表现在国家农村政策信息的下达执行过程中。政策类信息内容的不稳定主要表现为政策变通。

政策变通可以分为“功利性变通”和“表意性变通”,它一方面指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中央文件的内容进行变通处理,变通后的政策与上级所要传达的中央精神已相去甚远,政策的实质意义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尽管名义上、形式上符合政治要求,实际上却有意歪曲、偏离了政策目标,甚至与政策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也指政策主体不顾客观条件和形式发展的变化,有意或消极不作为地机械照搬政策,致使政策目标不能实现或者不能完全实现。常见的变通的方式主要有:敷衍政策,只做表面工作,或者只宣传不执行;对政策断章取义,歪曲政策原本的含义;扩大或缩小政策调整的范围、对象,使政策的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利益等。政策变通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它是传播者对于传播内容的曲解,这种现象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了政策信息内容的稳定,使政策的执行偏离目标,失去执行的意义。

保证信息内容的稳定要求信息传播每一个环节的从业者都树立起责任意识,信息者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信息传播者也必须保证信息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因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的“变通”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信息结构稳定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搭配和布局上处于相对科学和合理的状态。就是说,社会传播者提供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的比例应当与社会秩序相适应,否则,信息传播就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使社会出现不稳定。笔者认为,要保证信息的结构稳定,一方面要保证信息传播时,传者提供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结构比例与社会秩序相适应,另一方面还必须在传播过程中,使信息传播的多方主体都有话语权,以保证信息的平衡,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

1.信息传播的内部结构应"-3与社会秩序相适应。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内部结构在搭配和布局上处于相对科学和合理的状态。就是说,社会传播者提供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的结构比例必须与社会秩序相适应。最常见的信息结构不稳定现象就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报喜不报忧”和只讲阴暗面。所谓报喜不报忧,就是媒介在传播信息时,只报导正面信息,这一现象似乎成了电视媒体与纸质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潜规则。然而,一旦有重要事件发生,这种不透明会给民主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使社会信任机制动摇。当这种社会阶层间的基本信任关系失去的时候,社会就有极大的离心的危险,流言的土壤从而形成。一旦遇到大规模社会危机,民众因没有可以信任的信息来源,最经济的处理方法便是模仿其他群体的行为并参与传播行为继而感染其他的群体成员。这种恶性循环极易导致大规模的社会风潮甚至暴乱。2003年的sars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政府和媒体在最初的关于sars的信息中忽略了信息的结构稳定,一昧地向受众报道正面的信息,掩盖负面信息,以至于这一事件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事件进一步升级。而当公众认为无法从官方得到可信的信息时,流言便形成了,进而导致社会恐慌,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信息传播的结构比例应当与传播主体相适应。绝大多数媒体还是希望秉承着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其所要报道的事件,但“以偏概全”的报道时常发生。为什么会这样?这主要是因为信息传播过程中,其结构比例与社会传播各相关主体不协调。要杜绝这种情况,保证信息结构处于合理状态,就必须使社会传播的各相关主体具有话语权。2007年3月13日广州《信息时报》在a3版“广州焦点”版面刊登的香蕉林感染巴拿马病毒和“香蕉有毒论”导致了国内各大城市的经销商“谈蕉色变”,百姓也开始担心食用染病香蕉对人身体有害,一时间“香蕉致癌”的谣言也随之传播,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海南的香蕉从每公斤3元左右,跌到了每斤0.1—0.2元,仍无人问津。然而,4月5日,在海南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厅联合召开的新闻会上,农业厅副厅长简纯林指出:香蕉枯萎病与食用香蕉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简纯林透露:海南香蕉价格下滑,虽然还有香蕉种植面积扩大、主产区严重干旱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媒介不科学、不准确的报道所造成的影响。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看到,《信息时报》在报道中采用了专家的话,却没有采访与事件直接相关的广大“蕉农”或农业厅领导等相关社会传播主体,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结构比例与社会传播的相关主体不相适应,其结果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研究发现,现今社会一些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往往被忽略或得不到实现。有学者分析:由于农村社会自身存在的弱点、政府的科层体系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对农传播的忽视与偏见,分别切断了农村社会情绪的人际传播链、组织传播链和大众传播链,使农村的社会情绪难以进入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然而这些群体作为社会相关主体,其话语权出现缺失现象,势必影响到向上级传达的信息结构稳定,影响到高层对基层情况的把握,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它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信息流量稳定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数量和速度必须与整个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信息的供给过量或供求严重不足都会影响社会秩序。信息流量虽然不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但它与社会政治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

1.信息低量对社会秩序影响的分析。信息流量的不足,对社会秩序造成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信息低量容易滋生谣言,引发社会恐慌。我们看到,sars期间,由于媒介信息量的不足,权威信息缺失,人们倾向于接受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信息,而这种密切的“强关系”连接起社会征较为相似、具有同质性的人群,这些人彼此间具有高度的互动,他们由于来往较为密切,信息交流较为充分,因此,信息的重复度(冗余度)也很大,而且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交流双方获取的有效信息量相应地也较少,人际传播中的“熟人效应”产生同质化信息的广泛传播,从而使谣言迅速扩散。信息低量的状态下,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一种“饥饿”状态,当人们无法获得更多信息时,一旦在自己所处的群体中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就会滋生谣言,引发恐慌。

其二是信息低量或许可以暂时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但长期的信息低量会导致社会信息贫困,出现社会表面上的超稳定,而表面上的超稳定恰恰是社会出现危机的前夜。2000年震惊全国的“江西丰城8.16事件”就是由于当地基层政府对历年来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信息进行拦截和封锁,为了本级政府的利益,在传达上级文件时,不开会、不学习、不传达、不落实,将中央文件封锁在少数人中间,使当地农民无法获取适量的政策信息,当地社会表面呈现出“超稳定”现象,当长期处于信息低量状态的农民从某杂志社办的一期增刊《农民减负手册》上获得了一些政策信息时,人们就会不辨真伪地通过人际传播渠道传递这些信息,进而引发当地农民集体上访。

2.信息超量对社会秩序影响的分析。信息低量使社会出现不稳定,同样,信息超量也会使社会出现不稳定。互联网的诞生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先进技术的诞生,而且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凭借其巨大的技术力量将人类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出现信息超量是常有的现象,虽然它为社会成员间的沟通和社会主张的表达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往往会削弱社会的控制力,特别是现代互联网的交互性、共时性、开放性和跨地域性等特点,信息超量必然导致信息污染,这将给社会政治秩序稳定带来严重威胁。今天,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的巨大信息流动也对中国政治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抵御信息对中国政治稳定的冲击,关键是控制信息适量流动。

信息在短时间内的超量供给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它的影响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受众在大量不必要的信息冲击下,可能会恐慌不安,也可能会漠然·置之,逐渐形成冷漠感和逆反心理。例如:选秀节目在出现之初,人们因为新鲜特别关注,而如今当选秀节目越来越多,呈现出超量的状态时,人们反倒越来越冷漠。第二,超量信息可以看作是与传播目的、传播内容无关的干扰,也就是一种人为的“噪音”。网页中不时弹出的网络广告如果对网民来说不具价值,就可以看作是超量信息的一种表现,因为它常常成为人们在网络上获取有用信息时的“噪音”。第三,信息超量供给将引发“过度”的社会参与,使社会参与失控。上文提到的“江西丰城8.16事件”在爆发之时就呈现出信息超量的状态,大量信息在短时间内涌向受众,受众一时难以消化,就会引发“过度”的社会参与,从而演变成社会事件。

据日本《信息流通调查报告》估计,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发展,人类标准供给信息量每年约增加四倍,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无用信息所淹没,人们不得不为传播和搜集信息而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过量信息的冲击之下,信息的超量还有可能给受众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恐慌和不安。同时,信息的超量传播,所引发的受众对信息内容的冷漠感和逆反心理,同样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威胁。

信息传播时机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内容的获取和传播在时间上要适宜,就是说在信息的采集上应该适时,在信息的播发上也应该适时。适时的信息传播决定着传播后的社会效果。笔者认为,对于一般社会信息的传播,应注重时效性,尽可能做到及时传播;对于易引发争论的特殊题材信息则应注重时宜性,特别要把握传播时机。

1.一般信息的传播要注重时效性。新闻的客观规律显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新闻的时效越强,其价值也越高。追求新闻时效,一方面保证了媒体的利益,使其在经济上以及长远的媒体形象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受众的知情权,使其对自己置身的环境变化有所了解,能够据此作出反应。因此,对于一般性的社会信息,传播者应尽可能地及时传播。拖延信息传播时间,不仅会影响社会效益的获取,还可能对社会秩序产生不良影响。

《新闻调查》栏目2006年l0月23日播出的节目《高招谜局》就反应了信息传播不及时的问题。《高招迷局》这期节目报道的是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散布虚假、误导性招生信息,违规招收本科生,甚至还存在伪造假文凭的可能。节目播出后,在该校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甚至引发了群体性抗议和学生骚乱。骚乱的产生,不仅因为事件本身的恶劣性质,还因为这期节目选择的播出时机。教育部《关于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通知》是2004年6月出台的,即从2004年起,民办高校不再拥有自主招收国家学历文凭考生的资格。节目播出的2006年,正是2004级学生面临毕业的一年,江西服装学院在招收这批学生的时候并未明确地向学生说明他们的就读身份问题,《新闻调查》记者在这个时候揭露学校由于不规范招生造成多数学生拿不到文凭的问题,瞬间激化了学生的情绪,所以,当学生们看到《新闻调查》报道的时候,这种焦虑情绪就爆发出来。

倘若这则消息是在2004年学生入学时披露,知情学生可以及早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不至于最终要以游行和暴力的方式来表达意见。正因为传播者贻误了信息传播的最佳时机,从而成为了影响社会秩序的不安定因素,由此可见,注重一般性社会信息的时效性,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和保证。

2.特殊信息的传播要注重时宜性。在及时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应注意:对于某些特殊题材的信息,尤其是容易引发争论、激化矛盾、诱发其他社会问题的信息,应根据其性质的不同,特别把握传播时机,做到适时传播。因为对于个别事实来说,如果孤立地看,它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如果把它放在事实系列中去,把它同事实整体相比较,它又是片面的,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因此,我们在注重信息传播时效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播的时宜性。

事件发生时,如果不适合传播,就应该先将信息“压”下来,待到适当的时机再予以。央视对“3.14烧”事件的报道,就注重了信息传播的时宜性。2008年3月14日当天的《新闻联播》并没有对“3.14烧”这一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报道,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正值一年一度的“两会”,是讨论和部署政府新一年工作的关键时刻;另一方面在未明确事件性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报道也是不明智的。央视在这一事件上谨慎地选择了报道时机,随后的几天,在这一案件告破,形势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央视《新闻联播》及各大栏目均对“3.14烧”事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报道,使受众了解到事件的全貌。

信息传播要与当时的政治形势、社会形势相适宜,在注重传播时效性的同时,也要受到时宜性的制约。但是,对信息采取适时传播的做法,并不是回避信息或者隐瞒信息,而是等待信息传播的最佳时机,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酒店行业;节能信息;传播

当今社会的经济增长点就是节能项目,但是我国企业的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节能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节能信息传播障碍。针对建筑节能,酒店业属于重要的经济部门,酒店不仅是耗能大户,也是节能的关键。节能信息传播补偿和信息传播内容欠佳是酒店推广节能的重要阻碍因素。这就需要加强酒店的节能信息传播,以此为基础,促进我国节能事业的发展。

一、概述节能信息传播

当前世界上的市场经济国家都非常重视节能信息的开发和传播,并且实施各种节能信息项目,精心开发面向市场的节能信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德国在节能信息引导方面具有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一方面利用社会服务机构可以收集很多节能信息,此外还可以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体大力宣传有关节能减排的各种政策,同时还利用各种手段开发节能市场,满足节能信息需求。针对信息传播机构,对比我国和国外的情况,我国当前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节能信息机构,在节能信息的传播方面发挥一定的优势,但是针对信息传播对象、信息质量、信息载体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传播信息的节能刺激和驱动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节能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一)节能信息传播者

人们的生活都和信息传播具有密切的关系,信息在传播研究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播属于一个循环不止的过程,也出现了环形模式。传播属于社会内部的粘聚力,并没有明确的模式和规律。节能信息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主要发起者,信息传播者对于传播活动起到决定作用,并且节能信息的采集和筛选加工以及传递等都起到主导作用。传播者的角色和类型不同,其承担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不同的,此外对于传播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划分传播者。节能信息传播者需要具备权威性,具备权威的节能信息传播者,可以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信息传播者还要具备可信性,要想获得受众的信任,不能捏造事实,也不能传播虚假信息。节能信息传播者在实际传播过程中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控制性,但是传播者不能支配节能信息,要想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要明确受众的信息需求。节能产业需要节能信息传播者掌握行业的最新信息动态,节能信息也可以将企业节能的发展趋势和特性体现出来。

(二)节能信息传播媒介

节能信息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播媒介属于节能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传播节能信息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节能信息传播者针对目标受众,实施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利用哪种媒介实施信息传播可以获得最大化的节能信息传播效果。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其媒介达到特点是不同的,因此获得信息传播效果也是不同的。

(三)节能信息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在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属于核心因素,传播内容对于传播者和受众发挥着驱动作用,有利于传播更好的发展。节能信息的真实性越高,那么对于受众就会产生一定的说服性。节能信息和目标受众需求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提高受众的卷入度,可以更好的诱导受众态度。

(四)节能信息传播受众

传播活动中信息的接收者就是受众,本文的节能信息的传播对象就是酒店行业。酒店在传播过程中属于一个环节,在节能信息的传播和反馈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酒店属于节能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实施酒店的节能信息传播主要是为了提高酒店的节能意识,此外还可以提高信息传播产品的实际消费能力。酒店属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它也是节能产品当中消费能力比较高的行业。要想提高节能信息的传播效果,需要重视信息的表述形式和传播媒介选择以及信息内容,使信息的注意率和受众到达率不断提高。酒店受众可以反馈节能信息传播效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双向沟通的方式,通过合作互动接收信息,最后获得积极的反馈。通过受众的反馈可以了解酒店的节能信息传播效果,通过酒店受众可以显示出节能信息传播的效果。

三、节能信息的网络传播

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是不同的,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可以做到实时更新,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并且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信息的传播效果也不断提升。互联网的数据库比较大,存储海量的信息没有容量限制,通过各种信息内容表达和传播方式,使信息的媒介达到率不断增强。再加上互联网的实时交互特性,可以实现双方的平等交流,这就说明利用网络媒介使信息传播的渠道得到拓宽,使信息交流方式不断得到开拓。针对传播媒介,当前酒店受众对于信息平台网站的信任度仍旧比较低,通过互联网媒介,可以获得最高频次的信息,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企业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网络。当前网路媒介的信息接触强度最高,但是在获取节能信息的过程中,酒店受众的网络运用度和利用度比较差,这就说明网络媒介并没有将节能信息传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当前节能信息平台网站,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酒店对于节能信息的需求。信息平台要想获得良好的搜索效果,就要迅速的到达目标受众,并且可以提高受众搜索的几率,并且使信息平台网站可以获得恰当的关键词。网站的关键词比较重要,如果选择了不恰当的关键词,那么就无法有效的推广网站。当前酒店的节能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信息平台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当今酒店用户的实际需求。当今社会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信息资源也逐渐增大。网络节能信息的内容资源属于节能信息平台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的现状可以明确,酒店用户群体提供专业节能信息服务的平台质量需要得到改进,结合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内容资源。当今社会属于信息化时代,网络属于全新的媒介,针对当前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需要提高节能信息服务平台的排名和访问量,提升节能信息平台类网站的信息更新速度和信息服务质量,有效的改善节能信息的网路传播效果。针对当前酒店节能信息平台类网站,节能信息的网络传播无法满足酒店用户的需求,酒店需要明确受众对于节能信息的需求,从而提升酒店行业的节能信息的网络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当前我国着力于发展节能事业,而酒店行业属于节能事业发展的重点,因此酒店行业需要大力发展节能事业,节能信息传播补偿和信息传播内容欠佳是酒店推广节能的重要阻碍因素。这就需要加强酒店的节能信息传播,以此为基础,促进我国节能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来佳.前途光明任务艰巨——访国家经贸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主任左立明[J].中国能源,2001(10):2-5.

[2]节能,孕育新的商机——记国家经贸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运作机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1(22):44.

[3]国家发改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案例研究93北京燃气大楼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技术的应用[J].中国能源,2007(07):58-59.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信息传播中心案例研究86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应用[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7(04):53-54.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信息传播中心案例研究84——微油低nox燃烧器在电厂的应用[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7,(06):57-58.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篇7

温州“7·23”动车事故作为重大突发性事件留给新闻传播研究很大的空间。有学者称,温州“7·23”动车事故中对舆论的重视是空前的,但对舆论的失控也是空前的。专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自媒体的出现。“7·23”甬温动车事故发生后仅4分钟相关微博就出现在网络上,比国内媒体互联网报道早了2个多小时。12小时后微博相关讨论200万条,一周内微博达到3亿条。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这样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媒体的全媒体时代和全民的媒体时代。

全民媒体时代的重大突发性事件传播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发生的瞬间性,易导致短时间内的认知空白和信息短缺。爆发点的偶然性,增加事件的不可预测性模糊传播的情形。发展后果的危害性,给相关传受主体带来物质精神压力乃至集体恐慌。在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不均衡,产生信息黑市,猜测臆想充斥,大量的信息变异就会产生。

自媒体具有超强的时效性、广泛的传播范围、海量的信息内容以及受众参与的双向传播等特点,舆论监督力量空前强大。自媒体的传播加剧了突发事件传播的复杂性。而移动传播集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和互联网海量信息两大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认为,移动传播是数字传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飞跃,改写了新闻生产的时空观。

“9·11,凤凰;5·12,央视;4·20,微博”。有资深传媒人对十余年来新闻事件第一现场信息渠道发生的变化发出如上感叹。在全民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不仅突破了信息传播的地域和时空限制,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传播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话语权框架。一个信息点的,可以引来众多的围观者参与制作和传播内容,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界限被模糊。

全民媒体的出现,使重大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受众由以往的利益相关者延伸至公众。利益相关者不再是事件主体唯一需要应付的受众,利益相关者界限逐渐模糊。受众更加主动地接受突发事件信息。随着媒体对突发事件不断关注,受众对突发事件的信息需求增大。而受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从自身利益更多转为对事件行为的价值追求。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演化

由长虹公司委托第三方调研机构的调查显示,北京地区每晚百户电视开机率38%。三年前同一机构调研的结果是75%。据CnniC调查,全国电视收视率一年下降13%左右,而在过去3年,网络视频收视率以每年300%到400%的速度增长。

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内容生产面临自媒体、社会化媒体的挑战。信息源、传播者、媒体、受众之间的关系变化正在改变新闻传播性质和形态,新闻报道演变为全民参与的公民新闻活动。突发性事件中,社会化媒体首发优势非常明显,职业记者对新闻资源的占有优势不再。

在全媒体的新形势下,传统主流媒体要用好手中的信息传播权和话语影响权,以媒体传播引导公众传播,以媒体理性涵养公众理性,以媒体责任激发公民责任。传统媒体要改变理念,从运作新闻信息内容到运作新闻信息平台,从运用传统大众媒体到运用网络移动新媒体,从自我静态媒体到互动媒体以及媒体互动。

中央电视台2013年开创全媒体运营的新模式,台网“一体化策划、一体化运行、一体化实现”,实现台网资源共享、共同传播。2012年12月30日,顶风踏雪赴太行山深处、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的两个贫困村考察。“央视新闻”进行微博直播,以“要看真贫”为题,首发了慰问考察的系列报道,改变了时政新闻由《新闻联播》首发的惯例,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在重大突发事件传播中,电视、广播等可通过运用新媒体的新型传播形态和实现手段,达到媒体资讯共享和多媒体传播,从而实现媒体的融合传播。例如,湖州广电集团探索构建“全媒体中央厨房”,将拥有的19个传播平台有机结合,并在抗御2012年强台风“海葵”报道中全面启用,有力地提升了媒介融合传播效能。

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共享和处置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中,电视广播等如何进行信息掌控和信息共享处置是衡量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组织运筹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信息第一时效。突发事件首先表现在“突”字上,这种偶然性和不可知因素符合新闻的本性,事件发生和人们意识之间大都有一段空白。在大数据时代,网上各类信息鱼龙混杂,甚至是前后矛盾,这个时候媒体的第一手准确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温州“7·23”动车事故发生的半小时内,浙江电视、报纸、新闻网站就从微博获得信息,并马上选派记者连夜奔赴事故现场,连续数十个小时,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效的掌握,保证了传播报道抢发第一声。

信息第一落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把握黄金节点和落点是一个关键。突发事件可能看似到处都是新闻,记者往往什么都想写却又觉得没有抓手。也可能现场新闻无从获取,会遭遇很多突发状况,信息落点把控是记者胜任报道的重要素质。

2012年7月北京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人民日报官微发出第一条遇难者人数信息,迅速成为热门转发信息,截至7月27日13:00累计转发22854次。之后,前方记者源源不断地将信息在微博上,在突发事件中凸现了权威优势。

信息要素整理。突发事件信息的基础性要素可以包括事件的名称、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范围、环境特征、主要属性、影响程度、事件发展、措施及成效等。这些基础性要素不能发生误传缪传,模糊传播,以帮助公众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播消息《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陈述“8·17”下班高峰期,在济南路口发生的一起修车纠纷导致警察打人事件。济南公安七次微博事实通报处置,最后发出“打人者已被连夜拘留”,10小时内成功疏导了网民负面情绪。记者第一时间跟进七次权威连线报道,消息短短三分钟,有现场、有故事、有冲突、有评论,还有媒体担当的价值体现。

信息数据共享。大数据领域的权威人士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应充分利用开放数据及时发表真实信息,传播正能量,同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达到信息数据的共享。

信息舆情研判。舆情信息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出现的,通过一定媒介传播的,人们对于突发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随着互联网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特征,并对突发事件传播管理带来大挑战。新闻媒体关注研判信息舆情,有助于突发事件的正确报道。

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媒体互动和融合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应运用自身优势,发挥多媒体传播和自媒体互动的融合功能,准确及时地为受众提供真实权威的新闻信息,引导舆论正确发展,提升社会正能量。

媒体平台运作。电视广播在全媒体时代运作平台的思维,不仅是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更包括以运作平台的思维重塑自己。传统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平台,尤其是电视媒体最具有全媒体基础优势,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功能兼备;数字电视的发展,更让互联网非线性传播和互动传播变成了自身的优势。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看,视音频图文一体化愈来愈成为现实。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把公众利用新媒体的方式、新媒体利用内容的方式移植到电视广播平台上来,整合运用传统媒体平台。

媒体流程再造。在全媒体时代的语境里,电视广播需要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流程再造整合挖掘信息的意义,赋予新闻更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而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温州广播电视台“7·23”动车事故现场报道,在没有事先制定任何直播文案的仓促情况下,一边直播一边完善流程。利用新闻卫星直播车实时信号,记者现场连线报道,与事故遇险人员及家属电话连线,多处救援现场视频对接,同时运用微博信息等多种直播手段,画面信息丰富且具震撼力。

媒体互动传播。传统媒体要实现与互联网、手持移动终端等传播介质互动,使媒体的新闻信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范围、更好的互动参与形式,实时实地推送到多重传播介质上,使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和互动需求。

浙江卫视对雅安地震直播最初就是从微博互动开始,前方出镜记者在从成都赶往雅安路上登陆微博,打开微信,通过卫星连线,做了雅安直播的第一期报道。在雅安地震期间的三期直播节目中,来自于微博、微信的内容消息,占了直播时长的一半以上。

多种媒体融合。随着新兴媒介微信、微博的出现,媒体信息传播量不断扩大、信息传播速度不断提高。电视广播等与各类新兴的社会媒介互为补充,建立微信号、微博号、手机客户端等,及时把信息在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上播发。建立全媒体实时传播模式,实现全媒体渠道整合、全贯通流程再造、无滞后信息传播。

2012年12月,《纽约时报》了一条《雪崩》的专题报道,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事件的全貌。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山坡的视频,读者滑动页面浏览文字报道的同时,还可看到现场视频、3D地貌图、照片集和气象图表等流畅的多媒体组合式呈现画面。

媒体合作联动。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制胜法宝之一就是合作联动。通过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社会媒体、传统媒体与自有新媒体的全方位合作,才能使我们的信息掌握更为全面和深入,从而避免陷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不对称困局。

重大突发性事件传播中的几个关系

将突发事件传播置于和谐社会构建的语境下来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舆论引导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突发事件传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传播融合和自我传播。在自媒体社会化下,现在一些媒体采编人员开设个人微博、微信,发表信息观点。记者的信息观点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媒体,应该受到新闻媒体的严格约束。更重要的是,传统媒体要建立与新兴媒体互动融合平台,着力培养全能型采编播人员,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全媒体运作,真正推动广电媒体“声、屏、报、网”平台融合。而不是固守自我,认为重大突发事件线性播出仍然是观众最好的选择。也不是将新媒体单纯作为广电媒体的推广渠道,满足于将广电节目直接移植到新媒体平台。而要为新媒体量身制作合适的新闻产品,将新媒体的信息作为传统媒体十分重要的有机组成。

二是传播信度和失真传播。广电媒体较之报刊更容易体验到传播速度的第一性,而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媒体的信度又是第一位的。有人总结了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报道要追求的事实、数字、分析、细节、结论、观点六个权威。要在是非之中把握好度,去伪存真,避免哗众取宠。新闻媒体在一定情况下对失真信息的容忍或沉默会助长虚假信息传播,失声传播往往导致失真传播。

三是传播观点与激化传播。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善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新闻媒体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突发事件时评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抢占制高点、赢得话语权。在社会现状“多元、多样、多变”的大背景下,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的评判往往影响公众情绪和社会舆情,媒体观点的展现要主动、理性、平衡,增强社会热点的解读力。要树立“问题意识”,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媒体观点偏激。突发事件发生初期尤其容易出现信息的不对称,新闻媒体不是旁观者,但也不是突发事件的直接发言人、处置者和裁判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四是传播正能量和负面传播。报道一个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并不等于负面报道,关键是看媒体的态度。如何使暗色报道变“亮”、负面新闻变“正”。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往往不可避免带来负效应,容易激活负面情绪,一些公众的心理危机极易转化为社会危机。要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及时为紧张焦灼的社会情绪安装“减压阀”,及时释放正能量。

五是传播人性和悲化传播。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重大事件报道分为三个阶段:事实传播阶段、治疗阶段、解释和采用阶段。”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要将人放在首位,立足于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及生存状况。体现人性化,应尊重媒体伦理,要避免灾难悲观化,在灾难中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通讯系统模型;民族文化旅游;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88Ⅹ(2016)01-0113-06

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对区域旅游发展日益重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信息孤岛式的现状和旅游信息传播相关研究的缺乏,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旅游信息传播研究中,庞闻等对比了5种典型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1],王兆峰等分析了网站信息搜寻对游客决策的影响[2],董亮揭示了旅游形象信息渠道影响旅游动机的机理[3];在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中,孙丽从旅游者的角度,肖广凤等和陈雪奇分别基于麦圭尔信息处理理论和两级传播理论,对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4-6].目前尚无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研究,仅有Buzinde对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媒介进行了研究[7].文中以通信系统模型为基础,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网络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深入解析传播过程,构建符合民族文化旅游实际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以期达到促进区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目的.

1评估体系的理论依据

新时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开辟新的旅游吸引物.我国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存在特殊性,如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主体存在缺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传播渠道不通畅;异文化的主客双方易误读对方的文化符号;社区居民信息利用水平低,对信息交流的态度趋于保守等.总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可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却阻碍了旅游信息的传播.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是使游客能够接收理解来自旅游目的地的全部信息.利用源于香农信息论的通信系统模型研究信息传播问题,使信息接收端能够准确地或在允许失真限度内重现发送的信息[8].因此通信系统模型为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提供了数学分析模型(图1)通信系统模型由信源、编码器、信道、解码器和信宿5部分组成.信息的发送端(信源)发出信息,经由编码器将信息转译成信号,使其能够在传播媒介(信道)中被传递,解码器完成对编码过程的反变换,将信号还原为信息,使信息的接收端(信宿)能够对信息理解和利用.利用通信系统模型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问题有两个优点:①在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不再是信息和信号间的转换,而是不同信息形式间的变换;②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会对各传播要素产生影响,因此设计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特殊性.

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解析

2.1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分析

以通讯系统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实际特点,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图2).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的过程起始于信源,终止于信宿.各类信源(如社区居民、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等)采集文化符号和信息符号,并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向外传递.把关人[9](对信源信息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的群体)在搜集和获取信源信息后进行信息编码活动,即对信息筛选、分类、整理、重构,使之成为适宜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形式.编码后的信息在特定的信道———网络中传输.信宿(潜在游客)在解码中介的辅助下对接收的信息解码,并对解码后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利用.信息传播过程中亦伴随着信息获取、信息反馈和验证.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传播过程是逆向的,信息获取促进了信息传播的进行.信宿通过信道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信道则通过从信源处获取信息来更新信息.游客的旅游活动产生了信息反馈与验证.信宿通过获取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对旅游目的地环境进行重构,形成拟态环境[10].一部分信宿去往旅游目的地进行实际的旅游活动,将会通过所接收到的旅游信息建立的拟态环境与旅游目的地实际进行对比,将差异程度通过多种渠道反馈至信源和信道处.

2.2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要素分析

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是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串联过程,要提高整体传播效果,各个环节缺一不可.2.2.1信源因素决定信源传播效果的是旅游目的地的3大传播主体———政府、社区和企业.政府是最权威的信源,信息的真实程度最高;政府也是各信源间的纽带,承担着信息汇总和认证的职能;同时政府还是旅游活动的主导者,相关政策和投资能直接调控或间接影响信息的整体传播效果.社区是信源中最有活性的部分,社区参与旅游程度越高,源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就越高.企业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在提供自身信息方面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社区的关系决定其反映民族文化的真实程度.2.2.2编码因素编码工作由把关人完成,把关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网站工作人员,另一类是已游览过景区、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游记的形式在网上的游客,但这些游客本身并不是信息最初的来源,且他们信息的过程并不通过把关人的编码,因此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游客就是自己的把关人.把关人的技术水平、与当地的文化差异决定编码的准确程度.所谓技术水平,一是指把关人的知识储备量是否足够理解信源信息内容;二是指编码准确度,即能否准确地将信源信息转译成适于信道传播的形式.而文化差异是指把关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程度.编码问题归根结蒂是信源和把关人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问题,传播关系中的人通过各自的符号解读系统解释获取的符号,并决定如何回应[11].因此具备相同的符号解读和共通的意义范围是形成有效交流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把关人本身的文化背景与所编码信息的文化背景越相近,其编码的准确性就越高.2.2.3信道因素信道是信息传播的渠道.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而言,互联网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渠道,也是文中研究的传播媒介,因此信道水平就是互联网信息传输水平.可以把信道具象化,比喻成能够运输货物的河流,用货物运输效果对应信息传播效果,由河流宽度(信道容量)、运输船的大小(网站影响力)和水的流速(信息传送水平)来决定.2.2.4解码因素解码工作一般由信宿来进行.在信宿进行解码的过程中,会受到除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文中将影响信宿解码的因素定义为解码中介,根据各解码中介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目的地解码中介(如导游影响、当地居民影响等)和客源地解码中介(如人际传播影响、媒体影响等)两类.2.2.5信宿因素信宿即信息的接收者,信宿接收到信息的准确程度受到的主观因素即游客的个体特征,以及客观因素即信息水平的影响.信宿是解码的主体,是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提高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使信宿收到的信息与信源提供的信息相一致,即提高信宿成为游客的可能性,并提高游客满意度.

3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评估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和权重

通过专家评议法对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三轮筛选,最终确定评估指标,并建立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通信系统模型的5大传播要素为一级指标,用ai表示;以各要素影响因素为二级指标,用aij表示;以全面、客观、准确为原则对二级指标进一步进行细化和量化,得到三级指标,用aijk表示,其中将部分无法量化的指标用相关联的指标代替,确保被选择的指标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通过yaaph软件对专家打分进行处理,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3.2状态区间的确定

传播效果评估结果实质上由三级指标的得分所决定,由此可见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因此进一步根据状态对三级指标归类,不仅使评估结果更直观,还能令传播效果的提升有据可依,有的放矢.在确定状态区间的过程中,三级指标得分值的相对高低比绝对高低更有意义.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思路来划分状态区间.

4实例验证

4.1互助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情况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其土族文化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互助县有威远镇小庄村、东沟乡大庄村为代表的民族村寨,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景点,是青海省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青海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将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打造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可以预见,随着青海省旅游业整体飞速发展,互助县的民族文化旅游必然进一步蓬勃发展.

4.2数据获取

采用从相关部门取得的客观数据及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于部分客观数据无法获取,又不能用其他指标替换的重要指标,采用专家评议打分法获取.在整个数据获取过程中,客观数据占82.76%,尽可能减少主观人为性.参与主观指标评判的专家有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旅游研究的学者、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经营者、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各级行政领导和民族文化游客等,多元化的打分群体和大量的评判样本使得评估主观性进一步降低.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指标体系的测算采用0~1的数值来赋值,即分值越接近1,得分越高,分值越接近0,得分越低.

4.3互助县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评估结果

4.3.1整体评估通过已建立的评估体系对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将一级指标的对应指标得分求和,发现在一级指标中,信源因素(a1,得分0.1791)、信道因素(a3,得分0.1241)、信宿因素(a5,得分0.1210)分值较高,表明三者对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起到的综合作用较明显,增强了互助发展民族旅游的优势.而编码因素(a2,得分0.0479)和解码因素(a4,得分0.0920)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的问题主要出在编码环节和解码环节.把关人(网站工作人员等)和解码中介(导游等)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对信息的损漏、误读和误译,是传播效果不理想的症结.目前,互助县对信息处理者有关民族文化培训的缺失是此症结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在二级指标中,信源因素下的政府因素(a11)和信宿下的主观因素(a51)两个指标相对较高,说明在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作为传播主体之一对信息传播效果的贡献较大,而游客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对待互助土族文化的正向态度促进了对相关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而编码因素下的文化差异(a22)得分最低,再次印证了对把关人进行民族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3.2状态评估如前所述,整体评估并不足以支撑提升策略的制定.根据状态区间进行划分,并将三级指标归类,结果如表4所示.位于补充区间的受教育水平、网络利用率等8项指标是传播效果的最短板,说明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传播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网络利用率有待提高,景区的信息完善程度、对外合作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负责编码的网站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对土族文化的理解不到位,信息的网站不够权威,当地居民对解码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互助民族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提升.应采取优先发展、重点培育的提升策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对补充区间的各指标进行优化,是提升传播效果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位于改进区间的网络覆盖率、对旅游的态度等14项因素的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尚可,但仍有发展改进的空间.在保证补充区间的有效提升的前提下,采取逐步优化、稳步提升的策略,逐步对改进区间的因素进行改进和升级,尤其是那些和补充区间因素从属于相同二级指标的关联因素更要重视,如与网络权威性相关的网络关注度指标、与信息完善程度相关联的文化代表性指标等.位于保持区间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公开程度等7项因素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说明互助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公开程度较高,网络媒介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较少,导游和媒体在信息解码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游客的信息素养较高,信息时效性较强.因此这些因素在提升过程中可适当让位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补充区间和改进区间的因素,采取保持为主、实时监测的策略.但要实时监控保持因素的发展情况,避免其停滞不前,成为信息传播效果新的短板.

参考文献:

[1]庞闻,马耀峰,郑鹏.五种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与整合[J].旅游学刊,2012,27(5):74.

[2]王兆峰,谢娟.旅游网站信息搜寻对旅游者行为决策影响的评价分析[J].人文地理,2013,28(6):143.

[3]董亮.信息传播渠道对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三个世界遗产旅游地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48.

[4]孙丽.面对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5]肖广凤,丁丹丹.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J].新闻世界,2012(12):97.

[6]陈雪奇.两级传播理论框架下的旅游营销传播效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2):173.

[7]wUShwu-ing,weipao-Lien,CHenJui-Ho.influentialfactorsandrelationalstructureofinternetbanneradvertisinginthetourisminthetourismindustry[J].tourismmanagement,2008(29):221.

[8]邓家先,肖嵩.信息论与编码[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9]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田原.旅游传播中的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J].旅游管理研究,2013(4):20.

[1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e.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乌托邦

互联网作为当今沟通全球信息的快捷有效的传播形态,日益在人类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1]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的数字化、多媒体、超文本的技术特征以及交互性、开放性、海量性、实时性等传播特征,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工具意义。互联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层面越来越受到青睐,并出现了将互联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观点。[2]我们认为,这些观点的出现,可能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信息传播特征的误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从传播学视角对互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并以此厘清此两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信息传播特征。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3]根据施拉姆的理论,传播至少具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思想政治教育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用自身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念系统、社会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的活动。”[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信息传播的三个要素,即“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信源——传播者)、“自身的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念系统、社会道德规范”(讯息——传播内容)、“社会成员”(信宿——受众),而“教育活动”即为“传递(运行)”的过程。

其次,作为信息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宣传。所谓宣传,就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5]其与思政教育的耦合性在于:(1)都是以特定的思想、理论、观念为内容;(2)都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强调统一思想,强调现实性、针对性;(3)信源都是特定思想或理论的传播者(宣传者),信宿都是社会成员(社会大众)。因此,决定宣传效益的七个因素,即宣传者、被宣传者、宣传内容、宣传场合、宣传时机、宣传动机、宣传方法,也就成为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7个环节。其中,“宣传者不仅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的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毫无疑问,受众相信的人就不会被怀疑;受众怀疑的人就不会被相信。”[6]

第三,作为信息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发生的双向互动的动态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7]。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是传播总系统的子系统之一。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方式和方法,人内传播则是被教育者将教育内容进行内化并由此表现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环节。

因此,从传播学视角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宣传特征的系统工程。

二、互联网络信息传播的局限性

尽管互联网络信息传播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基于反思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其传播的局限性及成因。

(一)互联网络传播的公信力问题

根据2009年7月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显示:尽管有高达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重要的信息渠道,但仅有不到半数(48%)的网民认为互联网信息的可信度高于传统媒介电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比例高达90.5%,但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度却又仅为37.1%。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网络中个体匿名性特质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小化,因此基本不具有现实社会中摆脱不了的各种群体影响。也就是说,他们进入网络传播环境进行“听传活动”的时候,是在由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所以没有了现实中的那种面对面的环境约束——这就使得互联网络传播的公信力问题尤为凸现出来。

(二)信息过载与信息驻留的短期化和浅表性

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在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正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互联网作为目前最新的传播媒介,正以其海量的信息和强大的搜索功能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对如此宏大规模的信息的支配权。然而,网络信息的快速更新带来的负面效果也不容忽视。在网络传播中,信息的快速更新(刷新)造成的信息过载主要表现在信息驻留时间的减少上。

这种负面效果与人类认知规律中的“注意”、“记忆”和“遗忘”等规律有关。根据心理学常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单位时间内呈现的信息总量越大、信息的构成越复杂、信息的区分度越低(单调和雷同)、信息的主题变换越快,学习者对信息的注意就越会被分散,而信息的注意度越低,识记和保持的效果就越差,记忆效果就越差,遗忘的就会越快越多。[8]

(三)机器媒介系统的天然屏障和人的素质与条件的制约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完全是通过机器媒介系统来实现的。根据哈特的理论,机器传播系统中的所有媒介,不但要求传播的一方需要使用机器,而且接受的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作为依赖最新技术而产生和发展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其所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同样也成为制约其信息传播向更广泛和更深入境地延伸的天然屏障,它必须要依赖许多基本的物质条件的支持或存在。因此,通过网络流传的信息,其所要依赖的硬件成本要大得多。

人的知识素质和经济条件也是制约网络信息进一步传播的重要因素。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必须自发,即有能力发出去;网络上的信息必须自取,即有能力“拉”过来。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要具有操作电脑和上网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经济承受能力。而人的这种能力的个体差异在现实中是巨大的,并且由这种差异造成的数字鸿沟是难以逾越的。就我国而言,这就是目前互联网络发展地区间、人群间差异巨大的重要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悖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特征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之间产生了悖论。

首先,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具有效益的前提是传、受者之间的信任。无论是基于经验的“策略信任”,还是基于乐观主义世界观的“道德主义信任”[9],这种信任是必须的。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信任和彼此的熟悉了解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彼此信任的程度实际上与交流者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有很大关系。就网民之间以及网民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而言,由于处于一种匿名性和间接性的松散的交往模式中,导致各方面彼此无法真正了解对方和控制对方,因此很难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机制。由此得知,可信度低的媒体很难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以互联网络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必然会受到这种低可信度的影响,教育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这是悖论之一。

其次,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大的目标是能够持续、稳固地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而根据“注意”、“记忆”和“遗忘”的规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和快速更新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利于受教育者对信息的“注意”和“记忆”,相反是利于“遗忘”的。由于上述若干因素的相互作用,受教育者对思政教育信息原本应有的关注和记忆遭到一定程度的弱化,遗忘的几率相对增加。这种易于遗忘的特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扎根人心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这是悖论之二。

第三,作为具有宣传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在教育过程中人为地造成“知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本着有教无类的态度,力争将思想、理论等传递到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头脑中。然而,互联网络的传播特点使得通过其进行传播的信息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平等和差异,而这种不平等和差异是造成“知识鸿沟”的重要原因。这种差异和不平等的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无疑是失败的。这是悖论之三。

四、悖论给予我们的提醒

上述三个悖论的出现,对于传播学视角下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具有重要意义,也发出这样的提醒:谨防“电子乌托邦”(teletopia)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出现和蔓延。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标志着传播观念的“技术乌托邦主义”的诞生;威廉·米切尔在其所著的《电子乌托邦》一书中,将全新的都市生活建构于虚拟的数字化网络基础上。基于技术至上观点的“电子乌托邦”思想是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乌托邦式期待。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电子乌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的。”“但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而是需要更加复杂的社会条件。”[10]同时,有学者认为,“电子乌托邦”思想是一种对网络文化权力的“异化的‘去中心’”思想,其在深层次上“隐蕴着话语和文化霸权的集中”。[1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本质是人与人的思想交流与沟通。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深刻感是互联网技术无法达到的,也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作为现代化媒介传播技术,互联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但我们认为,媒介技术作为工具的本质以及其中性的特征,使其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它仅仅是一个载体,是手段和方法之一。媒介是人创造和使用的,是用来传播人的思想的。因此,在互联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益,在本质上,应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基于“电子乌托邦”思想的互联网络传播技术决定论和“去中心化”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被高度警惕和防范。

参考文献:

[1]2012年10月3日,在南京地区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得出2396条结果。

[2]如郝湛秋.让网络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n].报,2012-4-29.李李.浅谈如何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J].才智,2011(18).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4]杨威.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1):61.

[5]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

[6]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

[8]南京师范大学,主编.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55-143.

[9][美]埃里克·尤斯拉纳,著.张敦敏,译.信任的道德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29.

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信息传播媒介传播渠道大众化

传统的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信息的单向流通性,为得到受众对信息需求的反馈意见,采取跟踪调查和访谈,收集受众意见等措施,但这些反馈信息都是间接发生作用。互联网时期,信息传播双向流动,受众自主信息成为现实,对信息的流动可以有选择权和发表意见权,形成信息传播渠道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一、信息传播载体

信息传播需要载体,这就是媒介。媒介既承载信息,又是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形成具有独特特色的传播通道。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媒介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在用语言、符号、文字和相应介质进行信息交流过程中,融合了社会关系和媒介技术,形成具备高度情景化的“元传播功能”以及集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信息传载、信息传播工具于一体的媒介。

传播媒介主要有语言媒介、图像符号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互联网,这些媒介各有优势也有不足,正因为如此,它们又对新媒介的产生起到促进以及限制的作用。如语言媒介信息传播面对面、双向交流,具有直接性、真实性,但传播对象有限,传播介质是空气和表情,传播痕迹模糊;图像符号媒介信息传播直观简明,传播介质可用竹木绵帛纸张等,但传播的信息量有限;文字媒介信息传播不受时间限制,深入细致、明确,传播介质较为广泛;印刷媒介可反映图像符号媒介、文字媒介的信息内容,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全面,传播介质主要是纸张,但信息内容繁杂混乱、查存不容易;电子媒介信息传播快速、形象,承载信息量巨大,可重复出现,可复制,但技术要求高,应用成本高;互联网传播媒介技术发展迅速,可承载海量信息和进行点对多、多对点、多对多的传播,传播介质是信息数据化后通过的电子、量子,因此具有多时空多向传播的特点,同时技术环节和漏洞多,容易受到恶意操控,如黑客入侵、病毒和流氓软件横行的传播风险不断加大和危害日趋加剧。

新的传播媒介不仅填补传统媒介的空白,而且融合传统媒介的功能,如广播通过语言传播新闻、历史文化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电视以图、文、声并茂传播各种需要传播的信息,互联网不仅拥有以上媒介功能,还提供互动传播的平台。时下,传统的传播媒介就在面前,如报刊新闻性和历史文化的查存性不可取代,它们仍有发挥其固有优势,形成新旧传播媒介共存互补态势,并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来,就媒介产业而言,最强大的影响力量是技术的变化、内容的革新和消费者的需求,推动媒介产业重构。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将来会大量运用于大众传播领域,未来的新闻不再只是平面上的文字内容,而是讲究“用户体验”――既UX技术,能够制造出令人心情愉悦,有感情的体验结构,大数据、新媒介内容、流媒体、手机应用、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创客文化、货币化、新平台以及人工智能新闻写作1,这样的技术使得未来的大众传播是一种集合人际关系体验、大众传播信息获取、意见互动的立体生态系统;就媒介发展而言,新的传播媒介的产生以及融合其他媒介功能,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传播媒介的消亡。只要存在功能的不可替代,一种媒介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促进媒介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是以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带来的大众传播时期。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承载大量多样性信息和内容,带动了传播组织、机构、产业的发展,也为传播技术发展开拓了空间。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并不是消除其他媒介的存在,而是融合了其他媒介的传播功能。

大众传播是传播组织通过现代传播媒介,对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现象起源于19世纪中叶英国便士报,因其一便士的价格使大众都可获得而得名,并因其广泛的受众基础被称之为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研究发端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在工业革命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中,为满足城市生活需要,面向大众的传播在吸引信息消费上冲破传统约束,蓬勃发展,其中吸引受众的小道消息、黄色纸等传播现象,被指为传播的异化。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及传播异化(大众传播的平民化、庸俗化)的争论而形成了大众社会和大众媒介理论,大众传播研究进入了学科建设阶段,以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等学科群为学科来源,构建大众传播学体系。20世纪中叶,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和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的运行模式、核心体系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形成大众传播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大众传播理论、大众媒介发展史、传播学研究方法、广告学、公共关系理论、传播媒介法规政策和媒介经营管理等。大众传播理论有力地促进了大众传播实践,新媒介技术和产业得到迅速l展,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演变的历史走上快车道,印刷媒介一统天下的情况,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被分解。

随着“浸入式新闻”带来的体验式大众传播时代,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具有“元传播”的特征,“元传播”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帕洛阿尔托学派的领军人物贝特森总结的2,其指的是决定信息有意义的先决条件,也就是信息背后包含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深度决定了信息的类别和构造,以及信息的功能,哪些媒介或是媒介功能能够最大限度满足这种关系构建,那种媒介就能够成为引领网络时代的大众媒介,专注于关系构建体系的综合性媒介,比较成功的就是中国的“微信”,满足了不同朋友圈子的关系构建,成长为了中国普及最广泛的社交媒体。

二、信息传递运动载体

信息传播是传者将信息传递给受者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流通性,如果流通受阻,应当到达的信息没有到达,这个传播就不存在。

信息流通受阻的情况很多,从传者方面来看,有信息供不应求的问题,包括议程设置不对等、信息采集和处理不当等,也有传播组织的运作问题,如根据政治或经济的利益出发,一些信息得不到传播;从受者来看,一方面不需要的信息不接受,需要的信息寻不见,另一方面受者对信息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存在差距,影响信息的正常传播,信息源的信息没有完全到达受者或者受者接到的信息与信息源的信息不符,这种状态是信息没有到达,该信息传播就不可能完成,当然如果受者遇到信息被置换,并且接受了变化的信息,那就成为他信息传播了;从信息流通过程来看,虚假信息以及不法分子的欺诈都会造成正常信息流通的严重阻塞;从技术层面来看,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同时,技术也提高了信息消费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同样为谋取非法利益者提供了便捷、隐藏的欺诈和捣乱的手段,而且防诈骗技术总是跟在欺诈技术之后。人们可以从自身经历作出评价:在信息消费中有几成是完全的信息传播?

可见,信息从传者到受者之间,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这就是传播渠道问题,传播渠道就是信息传递运动的载体。

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宣传、新闻传播、舆论监督以及实用、娱乐和文化积累等功能,传播渠道也都具有单向传播的特点。由官方或民间的传播组织和机构,为某种目的收集、组织、处理和向大众传播信息,受众表现为被动接收,即使电视的互动专栏,也是根据一定议题设置,在有限人群里互动。因此,这些媒介力求充实信息内容,开辟栏目,吸引注意力,来尽可能地满足大众信息消费要求。报纸以承载信息全面、细致来获取受众的青睐,广播电视以即时新闻传播和提供娱乐节目取胜。

大众传播是信息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方式,大众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为一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的线性的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媒介的控制者,主要有特定的社会机构、媒介组织、传播的主体,传播内容的“把关人”等等,来自不同信源的信息总是首先汇集到他们的手里,经过层层把关,筛选、过滤和加工,制成符合他们标准的产品后再传输给受传者。而相对于传播者来说,受传者始终是被主体施控的客体,他们无法直接面对丰富的信息源,只能在传播者提供的信息范围内进行有限的选择。传播者与受传者地位的不对等,给传播者赋予了过多的话语主导权和控制权,扼杀和窒息了信息传播中的民主意识和自由平等精神,也是旧的单向灌输式的传播模式的基础。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动摇了传播者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

大众传播新的发展表现出信源多元化、技术融合化、内容个人化、传受交互化、关系平等化的优势。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信息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及时也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造成信息声势。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占有先天优势。

现代传播是信息传递和接受的运动过程,以信息为源头,媒介作载体,需求为终端,通过一定的渠道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介的单向传播状态,而且在构建信息高速公路时,需要满足双向和多向、立体交叉流通体系的内在要求。人们在适应新媒介系统的同时也会按照自身关系构建的需求来塑造媒体,这就是信息传递活动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促使了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方式也会产生渐变,信息需求和交流更为多样,从而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大众媒介的技术发展,尤其是进入数字化的互联网时代,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承载空间,不断提升了大众的信息需求,形成大众传播的多向、立体交通信息传播渠道。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人们可能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传播者,大众主导媒介的能力不断增强,数字技术支撑的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的发展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

通过信息传播大众化分析,可以看出:信息传递运动载体不仅仅是媒介,还有信息传播渠道。

信息传播渠道是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传播渠道与传播媒介就如同道路和交通工具一样,媒介发展到什么水平,渠道就要与这个水平相适应。传播渠道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例如,人际传播渠道是人c人面对面的交流,决定了只能使用人体器官媒介(如发射媒介――嘴,接收媒介――耳)和空气媒介。但是,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又是大众传播渠道了。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但大众传播媒介则完全不同。可见,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三、信息传播渠道

通常,信息传播渠道的种类可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机构)传播、大众传播、互联网。

人内传播或内向传播,指个人接受信息并自我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总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不可能独立于他人和社会而单独存在。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的思考和摸索过程,当个人与群体、与社会发生冲突时也需要进行思考和反省。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了解他人和自己,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因此,人离不开内向传播这种形式。

人通过感观协调,对信息反映的对象进行回顾、记忆、推理、判断,就发生了人体内部的信息交流,称人内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客我和自我进行自由沟通以达到自我的内部平衡调节,通过这种思维活动进行正常的信息编码,以保证人类其他传播活动的正常进行。人内传播既是出于人的自我需要,也是出于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为了及时对周围变化了的环境做出适应而进行的自我调节。

人内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他的本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因为这是人的媒介行为的社会化的开端。

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存及各项活动都避不开与他人交往,在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

人际传播分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直接传播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类语言、体态语的传递信息,间接传播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递信息,使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拓展人际传播的范围。

人际传播具有以下矛盾运动特征:个人的独白或自言自语不会构成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语言;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出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即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影响。

人际传播的网络是相互交流信息的人们之间所形成的某种交往状态,一个人可以定位于多种人际传播网络的四种模式中,即环型网络、链型网络、丫型网络、轮型网络。在环形网络中,群体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适合于解决复杂的问题,但效率不高。在其他三种网络中,群体成员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因此它们的缺点是不利于发挥和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它们的优点是:传播速度快,解决简单问题的效率高。

人际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大众传播当中,媒介总是采用特定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构架内容,而以人际传播形式呈现可以更好地帮助受众提升参与性、亲切度,进一步消灭受众与媒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媒介的社会整合功能也由此增强。

群体传播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Verband),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另一位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成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organisation),另一类是非组织群体。

群体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信息传播在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对群体意识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群体意识越强,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往往成为外界对群体施加影响的切入点。

组织传播指组织成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组织传播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沟通保障。

组织内传播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活动关系(部门、职务、岗位以及其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播形式可分为两种,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一般来说,横向传播是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相互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纵向传播则有单向流动的性质,因而,根据信息的流向,纵向传播又区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下行传播就是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它是一种以指示、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上行传播就是下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和要求的信息传递活动。

组织外传播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入与信息输出。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组织任何与外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都带有信息输出的性质,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是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

各级政府都是一个组织,当然就要进行组织传播,但是这是一种特殊的组织传播――具有主体的权威性、信息的独占性、媒体的被动性、受众的无选择接受和巨大的影响力等特点而有别于其他的组织。

四、大众化的信息传播

大众化的信息传播主要条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媒介的大众化,即大众传播媒介;二是传播渠道的社会关系化,即基于数字技术的互联网渠道。在传播方式上,前者是以单向、大规模传播信息活动为主,后者是以双向互动传播行为为主。

(一)大众传播渠道

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传播渠道具有单向性。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包括报社、通讯社、杂志社、广播电视台以及其他媒介生产和音乐、影像制作公司等。传播媒介是以公共法人或企业法人的形态存在的,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组织的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二是信息传播渠道的延伸性。大众传播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如高速轮转机的发明使大规模的印刷得以实现,远距离传播技术使广播、电视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媒介,如今,激光印刷、通信卫星、网络技术等科技的发展,使大众传播在规模、效率、范围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现代信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是大众传播渠道的对象是大众。受众不分群体和阶层,即只要接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都是大众传播的对象,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一般大众信息需要为目的的。四是大众传播渠道的经济性。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传播组织作为以信息为产品的产业,其产品的价值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大众所看的报纸、电视都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的,即信息具有普通的商品属性;但是信息又不同于其他普通的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产品,人们对信息的消费是精神上的消费,即意义的消费,包括法律、宗教、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等等方面。五是大众传播的制度性。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为导向,其传播过程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很多国家将大众传播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英国学者J.科纳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过程是“通过大型组织的工业生产活动产生出来的,这种生产组织的政策和职业规范存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的结构中来”。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认为“大众传播应在国家的调控的范围内”。这些观点强调了大众传播和社会制度的关系。实际上每个国家的大众传播都有各自的传播制度和政策体系,这些制度和政策都在维护特定社会制度上起作用。

(二)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渠道生态系统

具有以下特点: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强时效性,多媒体的集约性,交互性与易检性,传播环境的个性化。

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具有超大储存能力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把人们带进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技术使人人都可成为信息的信息源,无数的信息源就像涓涓细流汇集成信息的海洋。网络传播内容的海量性还取决于计算机提供的强大的搜索功能,如你可以在工作单位或在家里,轻松地检索到包括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世界上600多个国家图书馆和400多个专业机构的馆藏目录,以及各种专业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各种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社会政治信息等。网络传播这种海量性和开放性的完美结合,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真正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各种信息和不同文化通过互联网交流、沟通、对话、碰撞、互相融合和取长补短,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元整合和人类的文明进步。

信息传播的强时效性:任何传播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效性是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点。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传统媒体在传播的时效性方面虽然做了很多的改进,如尽可能缩短报纸的采写、编辑、印刷和发行的时间,电视上开办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频道等等,但传统媒体作为专业的传播机构,必须由专业人士来运作,采集、制作和信息的成本较高,且有一套较为复杂的流程,因此要做到随时随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网络传播具有方便快捷,时效性强的特点,在任何地方、时间发生的事件,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和一条电话线,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出去,实现“我见即你见”。互联网的运用,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周围世界发生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帮助人们消除对事物认识的种种不确定性。它不但极大减少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而且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多媒体的集约性:互联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多媒体的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所谓多媒体,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静态图像、视频动态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逻辑连接、综合一体,进行数字化处理。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大多数是单一的媒介形态,如书籍、报刊是纸质媒介,承载的是符号信息,广播是声音媒介,承载的是听觉信息,广播的听觉也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接的、亲身的感受,而是对语音所表达的语意的辨认;只有电视是一种综合媒介,它不但涵w了符号信息、听觉信息,而且还具有视觉信息,使接受者对外界事物产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电视的视觉信息稍纵即逝,既不利于储存,也不便于反复阅读。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形态之间的技术鸿沟,同时又集中了传统媒介形态各自具有的优势,把文字、数据、声音和图像组成能够使人们随心所欲提取和转换的“超文本”。

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与易检性:网络传播在传播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双向交互性。从技术上讲,网络传播无非是将世界范围内属于不同群体和个人的计算机以及外设联结在一起,实现其相互间的通信。虽然网络可以被任何组织和个人所利用,但网络却不属于任何组织和个人,换句话说,网络属于整个的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只能参与而不能控制。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是受传者,网络传播实现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突破了“舆论一律”的传统传播格局的,有利于人们自由平等地发表各种意见,有利于发挥大众的创造性,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

传播环境的个性化与社会关系化:大众传播的单向流动过程,必然形成受众的不确定性及受众对信息的被动接受,使信息传播往往采取高冲突的传播方式进行,人们购买和阅读载有大量自己不需要的信息的报纸、或守着电视机面对着不喜欢看的节目和广告而不断地转换频道,面对资金和时间上都是一种浪费和负担的景况也无可奈何。而网络传播使受众有了信息选择权,使信息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在网上搜寻信息时,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传播者“推”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从网上“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自主的选择和组织。新媒体传播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关系化和个人化:完全浸入媒体社会的接受者不仅完全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社会关系构建的目的自主的选择信息,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上“预定”信息,也可以生产具有“个性”的信息,进行传播。

五、传播渠道大众化分析

信息需求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们通过媒介获取信息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和满足个人需求,当个人和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寻求新的媒介。为此,媒介技术和传播组织(机构)不断革新,加大信息量和传播速度,设计和构建便捷的传播渠道,努力适应不断增强的信息需求。尽管如此,人们的信息需求以及选择权和意见表达权,由于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性,也在信息传递运动中有所体现,这些传播过程中的结构性阻碍会使得传播渠道的另一端堵塞。

人际传播渠道早就存在,信息是双向流通,虽然简单,但人们在解决信息需求时有选择权和意见表达权,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较高。人际传播渠道对媒介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大众传播的单向性,缺乏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权和意见表达权,虽然采取意见反馈和跟踪调查等手段,也只是实现了一种间接性的交流,更多的是借助人际传播渠道来弥补。在社会组织、企业内部,人际传播表现在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社会组织、企业与外部公众之间的沟通。人际传播的具体形式很多,如与员工的交谈,与客户的交流或电话联络,社会组织、企业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对象、内容、情境等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人际传播形式,如举办的报告会、恳谈会、洽谈会、联欢会、演讲会、座谈会等等。

公共政策的传播高度重视组织传播渠道,其传播渠道主要以政府传播渠道为主,统合利用大众媒介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和非正式传播渠道,并借助新型传播技术,构建电子政务平台,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变单―传播平台为多元化传播平台,形成跨媒体的综合传播平台,通过不同的媒介渠道向群众传播公共政策,注意民意动态,及时收集和处理意见反馈,提高政府组织对信息的整合、解读能力,积极引导非正式传播渠道,建立完善的正式的传播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

随着数字技术的升级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互联网的大规模信息传播,充分显示出其传播特点,其中交互性、互文性作用极其明显,以上的传播不同种类也正是“元传播”社会关系种类的体现。如在浸入式新媒体这个平台上,政府职能网络化为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服务、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上理财、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收发电子邮件、玩游戏、查阅资料、交友聊天、看新闻等,提升了大众的自主意识,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表达新传播理念、凸显个体个性特征的人际传播,人们通过微信、微博、QQ等,从自己的认知和兴趣出发,接受和传播各种信息,构建朋友圈,保障信息的输入输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人际传播的本质属性决定其在互联网时代的枢纽地位,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双向或多向流通的因子是人人都可成为传播主体,这些传播主体直接通过人际传播渠道,各种信息,引起信息流通的秩序发生变化,信息流通渠道冲突状态出现,如上所述,各种信息流通渠道为达到精准传递信息的目的,都在信息流通的双向性上作出努力,这就为解决信息流通渠道冲突问题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信息流通渠道的大众化和大众信息流通渠道设计构建正在展开。

信息流通渠道设计和构建如高速公路一样,要分出各向车道和立体交通系统,设立注意和禁止标识,这些标示就是历史当下的社会关系种类。若需要通过新媒介建立真实有效的社会关系,就必须保障新媒体传播行为的安全性,因此在网络欺诈、黑客横行的信息环境中,要提升各项防火墙的技术水准,提前预判,提高迅速识别和拦截的能力;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和法律,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媒介责任体系,强化媒介机构的社会责任,保障大众信息利益和隐私不受侵犯;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大众的信息意识和能力。

注释

pieroScaruffi:2017theFutureofmediaReport,30,10,2016。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菲利普・萨顿.《社会学(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匡文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w出版社,2012年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克劳斯・布鲁恩・杨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5]曼纽尔・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