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6:55

数字化管理实践篇1

【关键词】生物;数字化;探索;实践

一、用数字化管理各功能室

用microsoftexcel软件以对实验室所有功能室的不动财产和每次购置的仪器、药品建立电子账务,形成数据库,并建立各功能室所有财产的类别目录,得到专用文档,以便于查找。为使实验所用物品摆放有序和取用方便先把各功能室进行编号为i、ii等,接着再把各室的存放柜贴上相应的标签,如:玻璃仪器、模型类、工具类、薄片标本类等,每个柜的不同层上又有标签指示,最后对号入座放入物品,这样对陈列的物品做到“定室、定柜、定点”。

我校生物实验功能室有:

编号为i的是仪器药品室,存放和管理常规生物实验器材。

编号为ii的是48座的普通实验室,内部是一系列不动产实验设施。

编号为iii的是36座的普通实验室,内部是一系列不动产实验设施。

编号为iV的是48座的探究实验室,内部是一系列不动产实验设施和数字化实验系统所用到的电脑、传感器、采集器等设备。

编号为V的是标本室,放置常见动、植物标本。

二、用数字化管理财产

陈列的物品做到“定室、定柜、定点”后,再把各室的仪器药品柜编号成玻璃仪器1号、观察类2号、计量类3号、模型类4号、工具类5号、薄片标本类6号等;玻璃仪器又分为称量类1.1、溶解类1.2、加热类1.3;在溶解类中又产生分支是广口类1.2.1细口类1.2.2;其中的广口类又分为容量50ml1.2.1.1、容量100ml1.2.1.2、容量250ml1.2.1.3、容量500ml1.2.1.4;就这样作出每个物品的树枝状检索图准备与已经输入计算机相对应的功能室的设备或物品的目录形式超级链接,由于在实验室建构时分批购入的仪器、药品均有总目录,可以对其进行扫描存档并打印使用。

对各功能室专用文档首页目录上每一物品根据所在位置建立检索图,例如50ml烧杯,可以建立如下树枝式检索图:

由此可以看出50ml烧杯最终定位为:生物仪器药品室i、玻璃仪器柜1号、溶解类1.2类、1.2.1层、1.2.11点处。超级链接为i―1―1.2―1.2.1―1.2.1.1。

同样,药品类也给其建立各自检索式的超级链的超级链接。

三、用数字化管理实验教学实践

随着探究实验室的扩大使用,笔者发现与之匹配的数字化实验系统将成为实验教学实践的主要手段,也必将变为我们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在此有必要做以简单介绍,该系统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平台,是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多功能的测量和记录系统。它能够独立地或者与传统的仪器结合起来进行实验,通过传感器快速而高精度地完成力、热、声、光、电等各类实验中数据的实时采集,并由连接的计算机完成数据的处理、计算、分析来展示真实的实验结果。主要有硬件和数字化实验室专用软件(用于传感器数据的采集、数据表现与数据分析)构成,其中硬件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实验中测量的各种非电信号转换成标准的电信号,并把这些电信号传递给采集器)、计算机和采集器(采集器是传感器与计算机的接口,它的作用是把实验中各种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到计算机中)三大部分。数字化实验系统可以完成常规仪器难以完成的实验,其独特优势有:1.超强数据信息化处理功能;2.对实验过程数据的可视化采集和动态呈现优势;3.对数据处理程式化的过程无误性优势;4.获取并共享资源的先进性手段优势;所以,目前已开始进入中学实验教学各个领域,有待于各位同仁逐渐探索。

四、用数字化管理资料

每一次实验后都会产生许多资料,需要记录的包括:实验日志、借物帐册、生物实验准备通知单、仪器损坏赔偿记录、仪器室事故记录、仪器维修记录、仪器报废记录等。面对品种如此繁多、复杂多样的实验信息,若单靠手工记账式管理,不仅实验室管理负担重、工作效率低,而且查找、统计起来十分不便。若用microsoftexcel软件以数字化对实验室动态管理的记录方式将这些仪器药品档案资料做成电子账册,记载、整理、保存乃至最终汇总产生消耗易损仪器情况、常用药品剩余情况和实验开出率等上报学校的结果,就方便快捷多了;这类实验室资料形成的数据库,是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的凝聚着管理者于实践活动中的理性思维。

总之,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方式对中小学实验室进行管理,是《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与装备标准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实验室进行数字化管理后,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突显了教学时间与效率,任课教师、实验教师的联系也大大加强了,向教育装备管理现代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现在正值转型期,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学校的财务管理、教师考核管理、学籍管理、班级管理乃至各项校务安排都将用数字化系统完成,一个个数字化校园拔地而起。

【参考文献】

数字化管理实践篇2

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高校档案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其照片档案的管理工作面临着不小的发展困境,它很难走出被忽视和被遗忘的尴尬境地。事实上,照片档案与纸质档案相比,它有着更多的优势,比如说真实性与生动性等,它以一种更为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历史的面貌,传承着文明与文化。因此,高校应该切实重视起照片档案的管理工作,它可以更为逼真的记录下高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各方面的工作与活动,是传统纸质档案无法替代的。那么,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照片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对策,让照片档案在网络时挥出更大的优越性。

二、高校照片档案的管理现状

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档案管理经费还不够充足,加之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更多的重视纸质档案管理工作,很少顾及到照片档案,导致了照片档案管理工作有些混乱,无法做到及时归档,开发利用率也不是很高。

(一)照片档案的管理意识不够强。

高校针对照片档案的管理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这就造成了不少高校的照片档案无法做到及时归拢,分散在各个部门甚至个别人手里。这就使得一些反映高校重大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照片档案容易丢失或损坏,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二)照片档案收集整理不规范。

我国高校照片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缺乏足够的管理意识,因此,高校档案管理者对其收集整理就显得不够积极主动,很多年份长的照片并没有保留好相关的底片,甚至也没有相关的文字说明。那些照片拍摄者也由于时间久远而无法准确的回忆和认知,这就使得照片档案的保存利用价值被人为地降低了;

(三)照片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高校照片档案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与完善,很多制度并没有能够切实落实到位。一些极具保存价值的照片档案缺乏足够的保存条件,无法很好地进行归集与归档。一些照片档案还存在着失真褪色等问题,这就让高校照片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充分有效的利用照片档案,还有些已经存档的照片被借出使用后,并没有及时收回,这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高校照片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分析

高校照片档案是高校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形象记录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档案的价值不断凸显出来。但是,高校档案部门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是,在照片档案管理工作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从而造成了照片档案质量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也影响了其价值的有效发挥。那么,高校如果采取数字化管理模式,就会让照片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多的优势。这些数字照片是通过先进的设备获得的,并以数字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是一种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平台进行处理与传送的静态图像文件。这些数字化管理方式下的照片档案,将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大优势。

照片档案是由摄影人员拍摄得来的,那么,在进行留档的时候,摄影人员就可以从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挑选出一些较好的照片,并对其进行再次加工和编辑,让图片更具可参考性。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学校的立档要求对这些照片进行删减和编辑,最终让这些照片档案保持在一种最佳的数码拍摄效果上;

(二)方便存档和检索利用。

这些数字化处理的照片在拍摄完成以后,通过计算机等的处理与加工,并标注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就作为档案存入到计算机中,还可以把它们进行刻盘保存。高校的档案管理者还可以通过校园网传送给其他地方的计算机。这就让不在一个时空的使用者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进行照片档案的检索与利用。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些数码照片还拓展了自己的应用范围;

(三)不容易褪色或变形。

数字照片被存放到电脑上以后,只要不进行人为的破坏,就可以被长期保存下来,并且不太容易发生褪色或变形的问题。这些照片档案比起纸质档案更为形象直观,可以再现高校发展过程中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各项重要工作。那么,网络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者更要实施好数字化管理模式,让照片档案更好的保留下来,为将来的照片档案发挥出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打好基础。

四、高校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由于高校照片档案相对于那些传统的纸质档案来说,具有更为逼真和直观的优势,它能够把高校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历史更好的再现出来。因此,它在高校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档案管理者就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当前照片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并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让照片档案管理工作更为科学化、合理化与规范化,并通过数字化处理手段来构建一个完善的照片档案管理数据库,真正做好照片档案的归档工作,让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信息资源共享作用。

(一)高校应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照片档案管理意识。

高校档案管理中对于照片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照片档案的管理效果。因此,高校档案管理者就应该充分认识到照片档案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做好相关的归档与整理工作,确保高校整个档案工作的顺利且均衡的开展下去。那么,高校照片档案管理工作要想很好的实施下去,仅仅依靠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基本上是不够的。这就需要高校档案管理者不断加大自己的宣传力度,提升档案工作在整个校园内的影响力,逐步引导高校师生树立起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尤其是要不断提升高校领导层的档案管理意识,这样有利于真正在高校校园内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档案管理工作氛围。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诸如校史展览等宣传活动,让照片档案更为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师生面前,让高校师生在阅览完这些照片之后,脑海里形成了对照片档案的一定认识。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和教师参与到一些活动的拍摄与制作中来。如此种种,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照片档案在高校师生中的影响力;

(二)高校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照片档案管理机制。

当前,高校照片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有些混乱无章,很多照片档案都无法得到及时的归档与开发利用。为了改变这种管理现状,高校就应该进一步规范照片档案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高校根据相关的《档案法》、《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等档案法规,并依据各个高校自身的不同情况制定并实施合适于自己的照片档案管理制度,让照片档案管理工作有一个明确且详细的管理条例,让档案管理者可以有一个工作依据,从而在高校校园内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照片档案管理网络体系,确保照片档案的及时且完整的收集与利用。同时,高校档案管理者还应该建立一个照片档案管理数据库,真正对其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这些照片档案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图像文件,档案管理者需要对其进行及时且到位的结构化组织,否则,它就会变得毫无规则。这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针对照片档案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数据库,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并建立一个目录数据库,从而让使用者更为方便检索与利用。此外,高校还应该妥善保存好照片档案数据库,定期做好相关维护工作,确保照片档案的完整性;

(三)高校还应该完善照片档案管理的各种配备。

数字化管理实践篇3

一、出版社总编办的图书资料管理

出版社的出版业务管理核心部门是总编办。总编办的性质,其一是出版社编辑部门的办事机构,必须处理编辑部门的综合性事务;其二是社长总编的秘书机构,时刻为其出版决策和出务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其三是上级出版管理部门和出版社政策执行监督的机构。其四是出版社图书资料保存、管理的部门。总编办的资料事务繁杂,种类也很多,工作量大,涉及图书编辑出版的整个流程。多年来的出版工作实践,出版社已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出版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地的变化,图书资料亦由纸质介质逐步被电声数字化所代替。随着数字化的推广和普及,总编室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结合管理工作实践,以下就结合数字化应对新情况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二、数字化对总编办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

数字化新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下的在线阅读、电子出版等,对出版行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数字化管理的效能大大提高。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数字化管理模式,促使工作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化,流程速度加快,从而使工作效能大大的提高。管理系统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案头手工数据的处理。

2.管理方式和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传统图书资料的管理方式变得更加系统、简单、智能,大量手工的工作数字化后完全由计算机来处理,方便查询、统计、分析图书资料情况,能快速准确为社长总编的决策提供实际数据支持。

3.数字化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岗位素质比传统管理下的要求要高得多,也促使管理人员知识的更新要加快。通过数字化系统应用,能腾出更多时间在服务管理上,而不再需要埋首于日常事务的处理中。

4.能够真正发挥图书资料的价值和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借助于数字化系统,将生产情况、经营情况、发展情况等做出统计分析,为未来发展及项目决策做好参谋。

三、总编办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仍有相当多的图书资料元数据未能达到数字化的要求标准,使数字化工作的后续工程无以为继。如图书出版后要求存档的数字格式数字化文件文件,其的格式不一,有word格式的,有pDF格式的,也有排版文件样式的;有的是各部件并不齐全,或只有正文电子档,或只有目录而无内容电子档,或无封面、无插图等等。

2.版权意识淡薄,未能将数字出版销售的权力请作者一并授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专门下发出版合同标准格式给各家出版单位,有相当一部分的出版单位认为合同条款过于冗长,将其简化,只列出几条重要的出版要约条款,恰好将应争取的权力放弃了。

3.对于本版历史的图书资料数字化投入少,没能更有效地应用数字化技术,将图书资料进行数字化后,以电子产品的形式投放市场。当然,数字化后,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可以二次或三次重复应用。

4.图书资料重复的较多,在内容和形式上没能创新,老是停留在低水平的雷同中,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辟如说一个有思想的创意,抓住了市场的眼球,市场销售反应突出,带来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跟风雷同之作立即层出不穷。

四、对策与建议

数字化时代要及时转变思想,由过去的管理职能部门逐步转变为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服务性机构。同充分发挥数字化系统的功能和优势,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

1.建立一套适合的数字化出版管理系统

(1)根据本社个体的实际,深入调研,从每个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出发,建立一套真正为第一线岗位人员量身定做的管理系统。(2)根据出版管理系统要求,制定好各种标准要求,规范要求存档的图书资料格式统一,由责任编辑负责作为出版操作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在系统中上传,不必要安排专人上缴,也避免了其中的部件缺失。(3)根据数字化时代出版的特点和要求,重新审视产业动作方式,变革传统出版产业链运营模式。用数字出版的思维做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在内容策划、编辑加工、承载方式、传播渠道等诸多方面与传统出版存在很大差异,在管理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将纸质图书内容通过管理手段和系统功能的实现直接架构上新媒体载体,使出版社从内容服务商上升为内容提供商。

2.管理规范化,流程标准化

实现流程标准化,完全可以避免因编辑或管理人员的畏难情绪导致工作上的失误。总编办首先要完成角色的改变,引导业务编辑从内容编辑变身产品策划师。要让编辑们培养数字化的思维方式,根据市场需求、技术手段、阅读方式,主动策划投放不同渠道的产品;将图书资料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对资源进行二度创作,可以形成内容差异化的不同数字产品,而不是简单地将已出版内容被动地提供给平台商、渠道商。

3.加大数字化管理的投入

传统出版的工作流程包括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印刷发行,而数字化出版工作需要根据不同载体的数字产品,装载相应内容,选择不同运营方式,推送给对应读者群。其工作流程则包括产品策划、内容创建、开发集成、运营服务等方面。每家出版单位的历史都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沉淀,有着无数编辑的心血结晶,才造就今天出版的大繁荣大发展局面。因此,慎重对待历史上出版的图书资料,打开这个宝库,加大历史资料的数字化投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收益。

数字化管理实践篇4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消防指挥;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n711

火灾的发展一共分为四个阶段,主要是火灾发生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迅猛阶段和熄灭阶段。火灾发展的初始阶段一般发生在起火后的十几分钟之内,这个阶段的火焰不高,因为可燃物质的燃烧面积较小,火势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灭火工作是最佳时机。如果火灾的发现及时,处理火灾的方法合理,将会使用简单的灭火器灭火即可。随着当今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灭火技术和设备,下面将主要的探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微电子技术、探测传感技术的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1.1自动化消防控制系统

火灾的自动化消防系统主要包括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报警控制器两个部分,还包括防烟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控制设备和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还有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以及电梯的回降控制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火灾应急广播、火灾应急照明、消防通信设备和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设备等总共十类控制装置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装置。

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的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包含火灾报警装置、触发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其他的辅助功能装置。其具有很多的功能,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始阶段,把燃烧产生的热量、火焰和烟雾等一些物理量,使用火灾的探测仪器将其变成信号,之后传送到火灾报警的控制器中,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帮助人们及时的发现火灾,同时启动消防联动机制和连锁的减灾系统装置,用来驱动各种减灾设备和灭火设备,帮助消灭初始的火灾,减少损失。

1.2.1触发装置

火灾的自动报警系统触发装置的组成包含有手动火灾报警的按钮和火灾探测器。手动的火灾报警按钮是安装在经常有人出入的便于操作的公共场所里面。如果有人发现有火灾发生,直接按下手动的按钮,用报警器传递报警的信号。火灾的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核心的部分之一,是通过研究探测物质燃烧过程中出现的物理现象作为依据的,属于一种自动的检测触发装置,能够不间断的进行探测保护和坚实区域内的火灾信号。可以根据火灾探测器探测的火灾的参数的不同,将其分为感温式、感烟式、可燃气体探测式、感官式和复合式等几种类型,下面主要讨论其中的几种火灾的探测装置,进行合理的选用。

首先是感烟式火灾探测装置,它是一种能够进行检测燃烧或者热解而产生的液体或者固体微粒的一种火灾探测器。感烟式的火灾探测器主要应用以火灾发生的前期、早期进行报警的装置,对于发现火灾是很有效的。一般在火灾损失较小的重要的地点,火灾发生的初始阶段有阴燃的阶段,能够产生少量的热和大量的烟,对于没有火焰辐射的火灾很适合使用。其次是感温式火灾探测器,这是一种能够响应异常温度的,能够探测到温差和温升的速率的一种火灾探测仪器。这种感温式的探测器常用的有差温式、定温式和差定温式这三种,其中的定温式探测器主要是用于当环境的温度超过或者达到预定值的响应的时候;差温式的探测器是在环境的温度上升的速率查过原定的预定值时候进行响应;差定温式的探测器具有定温和差温两种主要的功能。对于其他的探测器不一一进行探讨,都是能够发现火灾的重要仪器。

2信息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2.1物联网的概念

对于消防技术中的信息化主要是需要对物联网的技术进行探讨,物联网是通过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机关扫面器和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化的设备,根据约定的合同,将任意一种物品和互联网相互连接,进行相关的信息的通信和交换,能够实现智能化的定位、识别、监控、跟踪和管理的一种信息化网络。它的设计使用的技术原理是在互联网使用的基础之上,使用数据通信技术和RFiD共同组成一个能够覆盖诸多事物的综合性的网络系统,最终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信息共享、物品自动识别和彼此之间的“交流”。物联网在消防信息化中的应用,可以从整体上划分为三层结构,主要有传输层、感知层和应用层。其中的传输层主要是进行读写设备的采集的数据,之后通过使用无线的网络进行传输;感知层是通过使用读写器等来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应用层主要是通过其中的中间件,将数据导入消防栓、消防车辆、消防装备和消防档案等消防工作的管理系统中,进行有效的应用。

2.2物联网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物联网有很广泛的应用,它的应用范围广到能够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其中物联网在消防部队中的应用主要有:首先物联网在消防侦查装备中的应用。在火灾的现场进行侦查是制定消防工作计划的前提,因此需要在火灾现场随即的安置传感器,充分的对火灾现场的每个点的烟雾浓度、温度等环境的数据进行勘察,监控火灾发展的趋势,之后与现场的指挥平台进行集成,再运用GiS插件的技术,充分的检测火灾现场的环境,为现场的指挥员提供准确的、实时的信息,能够充分的提高整体的火灾救援水平。其次是物联网在消防设施中的应用。使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类建筑中的消防设施的实时状况,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消防监控中心,主要包括数据压缩、数据打包、数据解析、数据传输、指令的发送和数据的安全加密等等,可以充分的实现消防监控中心对全市内所有建筑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最后物联网还能够管理消防装备。使用无联网可以实现消防装备物资的出库、使用、入库、维修和报损,对其中每个环节的控制,减少因为人工的登记造成的失误,大大的提高了整个消防中心的物资管理的效率。物联网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整个消防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火灾一旦发生必定会造成很大的人员的伤亡和经济的损失,因此要有效的控制火灾的发生,将火灾控制在产生的初始阶段,维护社会的安定。这就需要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方面充分的加强对消防工作的改进,其中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消防报警系统、消防的灭火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还有物联网在消防信息化中的应用,也大大的提高了整个消防部队的整体战斗能力,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荆胜南,周文高.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

[2]黄卓统.浅析自动化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19).

数字化管理实践篇5

一、档案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内容的重新认识与教学体系的新构建

传统档案管理实践技能的教学立足于纸质档案等的实体管理,其教学设施与方法也围绕着纸质等档案实体的管理进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这就需要重新构建档案学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体系。具体而言,新的档案学实践技能培养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传统档案管理实践技能的教学。传统档案管理实践技能的教学立足于物性档案实体的管理,实践技能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研、检索和信息资源的提供利用等环节;从整理方面涉及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的分类、组卷、案卷排列、案卷编目和案卷上架等方面。由于我国保存着数量极其丰富的纸质档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纸质档案还将大量产生,因此传统档案管理实践技能的教学还将是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基本构成部分。

2、现代化档案管理实践技能的教学。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许多与传统纸质档案所不同的新型档案文件,尤其是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档案大量增加,大有取代传统纸质档案之势。现代化档案管理实践技能的教学,就是要研究新型载体材料和不同记录方式档案信息的管理问题,尤其是数字化档案的管理问题,培养学生管理现代档案的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

二、档案传统实践技能的培养

1、档案管理实践教学的理论准备。针对现行档案种类繁多、形成情况复杂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国家档案管理标准,阐明档案实体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如将档案整理工作划分为区分全宗、档案分类、组织保管单位、案卷排列、案卷编目和上架管理等基本环节,阐述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设定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让同学进行练习,这样,同学在档案整理实操之前就能全面认识与学习档案整理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技能。

2、设立档案模拟管理试验室。为设立档案模拟管理试验室,我们和云南省档案局相联系,由他们专门下发《关于挑选部分过期档案移交云大档案专业作教学之用的通知》,将一些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移交给我们,供学生实际整理档案之用。在收集档案时,应注意将各种类型的档案收集齐全。在收集同一类档案时,则把各个阶段形成的档案文件收集完整,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档案的形成过程和内部有机联系,并根据内容和形式特征对档案文件材料进行科学的分类与整理。

3、建立实习基地。我国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各种档案都有自己的特定管理方法。为弥补档案模拟管理试验室档案数量少、种类不齐全的缺陷,我们和省内多家档案馆(室)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定期进行实习。目前,我们建立的实习基地有如下两种类型:

综合型实习基地。所建立的综合型实习基地主要有云南省档案馆、昆明市档案馆和云南大学档案馆等,这类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具有数量多、种类齐全、整理规范的特点,而且每年移交的档案都经过了初步整理。在这类档案馆实习可以使学生对各种档案进行综合分类、案卷排列及编写案卷目录和撰写全宗介绍和专题指南等,增加他们的实习内容,提高管理各种档案的综合能力。

专业型实习基地。现存档案,尤其是科技档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各种科技、生产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对档案产生的各个环节,以及形成的文件类型做深入了解,掌握科技生产工作的具体环节与档案产生的内在有机联系,更好地锻炼同学管理科技档案的实践技能。目前所建立的专业型实习基地有昆钢档案馆、昆明市城建档案馆、昆明市规划设计院档案室等。

三、现代档案管理实践技能培养的学习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就是把档案管理纳入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整体规划和实施计划,有步骤地使档案管理从理论到方法、从技术手段到管理措施等,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转变到以采用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标准化、自动化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为了培养学生管理声像档案、缩微胶片档案和数字化档案等新型档案的实践技能,我们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针对性教学:

(一)建立新型档案管理试验室。新型档案管理试验室和传统的不同,传统档案模拟管理试验室主要以模拟管理纸质档案文件和图纸为主;而新型载体材料档案管理试验室则以模拟管理照片、录音磁带、录像带、影片、光盘,缩微胶片档案,以及数字化档案的物化形式――软盘、磁带、硬盘和光盘等电子档案为主。建立新型档案管理试验室,让学生学会各种现代档案的管理方法与技能,对他们今后从事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数字化档案管理实践技能的教学。主要方法如下:

1、阐述原理,让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具体模式就是实现档案馆(室)档案信息收集、处理和开发利用的数字化,而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运用,则是培养学生数字化档案管理实践技能的核心。为此,我们以图示的方法展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原理,让学生利用数据库软件自己设计简单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基本步骤如下:

(1)新建项目,建立×××档案管理系统。(2)建立数据库,如党群档案、行政档案、基建档案等档案管理数据库。(3)在每一个数据库之下,依据不同的需要和分类方法建立档案信息存储表。(4)对每一个档案信息存储表建立相应的查询表单,通过时间、题名等检索途径查询档案文件。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操作步骤,在教学中更为具体和复杂,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学习与运用现行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就是要设计与开发出可使用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将输入计算机的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排列、编目和输出利用,以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有序化和利用的快捷化。目前,许多档案管理部门都在开发标准化、通用化程度较高的档案管理软件。我们除了对相关软件进行介绍外,主要让学生学习与运用云南南天网络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档案局(馆)、国家档案局科研所开发的《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amiS)》,昆明理工大学档案馆研发的《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等档案信息管理软件,以适应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

四、档案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发展的展望与思考

1、档案信息化管理实践技能的培养问题。伴随着新时期国家信息化、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发展,社会对档案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档案信息化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对于培养具备合理知识结构、良好的专业技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档案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加强档案信息化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强化实践技能学习模块的设计与教学,以适应社会对档案管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数字化管理实践篇6

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在教育行政管理上的创新。它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力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社会实践信息的管理一直采用手册记录,人工统计的方式。每逢毕业季,一所高校6000左右学生的社会实践学分核算统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统计后毕业生的实践手册的管理与规整,历史数据的保存与统计,这些对历史数据的管理操作若继续采用传统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基本是不可行的。

2项目需求

现有的实践活动,校方发起的主要是志愿者活动,型式比较固定,选择也较少。除此之外,寒暑假工也是学生社会实践的一大组成元素[1]。寒暑假工相对于学校组织志愿者活动灵活性较高,但是也就是因为具备较高灵活性,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现在学生参与寒暑假工是常出现的问题有:寒暑假期间需要参与寒暑假实践的同学人数较多,寒暑假实践需求旺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寒暑假工中介去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的,但是中介提供的实践信息存在不能确定性,学生组团去到实践单位后,发现名额已满,被放鸽子的事件也时有发生[2]。由于寒暑假工的审核难度较大,在审核寒暑假的时候通常只是根据实践单位的盖章和实践新得去审核,至于盖章是否是真,实践时间是否达标等问题都没有进行深究,存在一些管理漏洞。社会实践管理平台与企业合作,通过验证的企业开在平台上实践活动。这样一来,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安全有效的审核成为了可能。有了更多的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和能力去参与社会实践。如此,学生能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我,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特色课程的目的也更好地实现了。

3系统功能设计

3.1系统运行环境

系统运行在windowsserver2008操作系统上,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8;网站业务逻辑编码采用[3];webapp采用Jquerymobile编码[4];weB服务器采用iiS7.0;前端网页开发采用Dreamwearcs5+FastStone;移动端测试器材采用android\i-pad;图片制作工具采用photoshopcs4。

3.2系统实现

通过网站的形式展现社会实践数字化云管理平台。系统的管理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图2与图3分别是学生申报个人社会时间活动及集体活动的流程图。

3.2.1权限管理的实现

本系统的权限管理由用户、角色和功能三部分组成。对于功能部分,我们将系统中的功能理解为通过url访问的资源以及网页中以下操作的控制。在功能表(functions)的url字段中我们实际存了两种数据,一种是网页的url,另一种是操作的标识字符。在用户登陆后,我们判断用户的角色,获取用户可以访问的网页资源;在具体展现一个网页时,检查用户充当的角色是否拥有某一操作的标识字符,若有则展现,否则隐藏。这样一来,用户充当不同的角色就可以访问不同的页面,或者访问统一页面,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功能权限。

3.2.2业务流程的实现

实现业务流程控制的主要工作就是准确记录活动所处的每一个阶段。在本系统中记录活动所处的阶段主要有两个字段,一个是活动表(activities)的progress字段,另一个是学生参与活动表(stuact)的progress字段。活动表的progress字段用数字标识活动的不同阶段,每个数字具体标识的意义如下:0:活动未审核;1:活动审核未通过;2:活动通过审核;3:活动已确定参与人员;4:活动结束。学生参与活动表表的progress字段用于标识学生参与活动的不同阶段,用文字直接标识。系统中学生参与活动的标识阶段有6种,分别是:登记活动、确认报名、报名待确认、确认参与、未被选择、未参与活动。通过活动表的progress字段和学生参与活动表的progress字段的结合使用,可以准确控制活动流程。活动表的progress字段控制活动的生命周期,表示一次活动走到了第几个流程。学生参与活动表的progress字段控制学生参与活动的各种状态,表示学生参与一次活动的具体情况。系统在不同的阶段或改写活动表的progress字段标识,或改写学生参与活动表的progress字段标识,实现实践活动的业务流程控制。

3.3关键技术

(1)通过导出pdf表格代替原来的手册,导出带水印pdf文件作为学生成绩单。(2)将原有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流程总结转化为程序处理流程,实现活动生命周期内关键流程步骤文件保留。(3)实现活动报名的并发控制。(4)网页浏览器兼容处理和移动端兼容android和ioS,实现信息也pc和移动端的无差异表达。

4系统特色与创新

社会实践管理平台的出现将全校的学生的实践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管理起来,学校统计学生实践数据,不再专门需要组织人力去完成;系统自动统计并生成成绩单,快速且准确,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由于不用手册,改用电子章或打印表格代替,学校每年不用去印刷实践手册,节约了印刷手册的费用。同时,由于没有了手册,每年统计实践得分时,班干抱着一大堆实践手册跑的场景也成为了历史。社会实践管理平台是得管理实践信息更加轻松高效。由于本平台使用网站系统和webapp两种形式实现。所以,不仅在pc端可以运行,在移动端也可同时兼容。

5结语

数字化管理实践篇7

关键词:数字化矿井探索实践方案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而数字化矿井以数字信息集成平台为核心,将实时数据流进行集成,同时针对统一信息平台开发各种综合应用,形成集成化、网络化应用。本文旨在论述数字化矿井系统开发的背景、总体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就数字化矿井的实践方案提出建议。

一、数字化矿井系统发展的背景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实践方式。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在这个大形势下,矿井开发采用数字化就显得更为紧迫,我国矿井开采明显存在粗放、低效和高风险的情形。在党和国家积极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降低能源消耗的正确决策下,发展数字化矿井开采模式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更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数字化矿井发展的总体规划

数字化矿井系统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监测技术对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等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和现场控制平台。其中,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广到井下,在矿井范围内建成一个以工业以太网加现场总线为网络平台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形成一个贯穿矿井上下的计算机网络,并以工业以太网加现场总线为纽带。

此外,数字化矿井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规划中要注意保护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禁止任何危险品或者作业危险器材被带入矿井周边。

三、数字化矿井发展的必要性

1、数字化矿井发展的优势。数字化矿井能够明显发挥出数字信号,这是加工信号,对于有杂波和易产生失真的外部环境、电路条件来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此外数字信号系统的传送也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快速性和高可靠性,便于必要的远距离运输;数字信号还适用于数字特技和图像处理;数字化电路结构较简单,因而电路工作稳定、技术人员能够有效摆脱传统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束缚,并缩短了节目制作时间。

2、数字化矿井发展的意义。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矿井作业中,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损耗,数字化的上述优点就可以弥补传统矿井工程的局限性,保证了施工安全,并对现场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采用数字化矿井系统开展井下作业时,不必担心通信的故障问题,也不会有通信中断的隐患,数字信号本身就会为矿井施工人员提供了较顺畅、理想和清晰的通信环境,在工程建设中,即使有一个环节或步骤出现暂时故障,需要其他人员及时予以补救,也不会因过去通信不畅而引起隐患的再度进展,采用数字化技术,直接联系多方人员配合鼎力相助,很快就会把故障排除,确保矿井任务工程的安全运行;数字化矿井技术能指引施工人员科学、正确、规范、合理地完成矿井作业,数字化系统的应用克服了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给工程带来了诸多方便;数字化矿井坚持总体规划,分部实施,重点突破,持续改进的原则发展,利用矿井计算机有关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等现有资源,结合施工企业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发展的需要,覆盖了生产监测监控、自动控制和企业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并将其与实际作业任务相结合,将数字化的优势全部运用在矿井作业上。

四、数字化矿井的实践方案

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数字化矿井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要聘请熟练运用计算机编程的技术人员前来调试矿井系统,保证矿井系统安全、平稳、有效地运行。

2、制定综合信息数字化矿井管理办法,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综合数字化网络监管异常情况处理程序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让整个数字化系统在运行时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使数字化系统在矿井工程中的应用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3、系统数字化控制中心必须配备中专以上学历、熟练计算机程序、网络操作、精通煤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工作认真、踏实、负责人的管理人员。监测人员既要懂得安全监测仪表的使用,又要懂得矿井通风方面的相关知识,更要学会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要做好传感器的日常维护、调校等工作。

4、施工人员在应用数字化矿井系统的同时,还需树立主人翁的安全理念。安全与每一位职工休戚相关,施工部门的负责人要定期开设数字化系统培训讲座,重点对新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举行专门研讨座谈会,并由每位员工提出使用心得,全体分别讨论;搞好安全生产是每一位职工应尽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职工不能单纯仰赖数字化系统的配套使用给矿井作业带来的诸多优势,而要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时刻把正确、有序、安全的操作规程记在心里,用在实际作业中,克服麻痹大意、粗枝大叶、凑合和侥幸等各种不良施工态度和心理。

结语:

数字化系统的探索、发展和实践,给矿井生产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解除此前威胁矿井作业安全的各种后顾之忧,使矿井生产不再单纯依赖于传统、陈旧的机器设备操作,而采用前沿技术成果——数字化系统,规避了施工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工程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维,孙继平,王柏燕-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及移动台基站研究[J].中国矿业出版社(煤炭开采版).2011年01期.

[2]孙继平,李继生,雷淑英-煤矿井下无线通信传输信号最佳频率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孙继平-矿井移动通信需求分析及网络结构的研究[J].煤矿设计.2008年12期.

数字化管理实践篇8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信息安全管理 iS027000规范 评介

[分类号]G250.76

目前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解决之道是依赖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等技术措施进行防范保护,虽然近几年也有学者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灾难恢复制度、人员培训、法律法规等角度进行探讨,但是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领域“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非常明显,这与信息安全领域“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黄金定律是相违背的。因此,如何在危机四伏的信息和网络环境中,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管理的改进大幅度提升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等级,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体系标准以规范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已成为当前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领域的重点课题。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黄水清教授的新作《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是基于其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完成的研究成果,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此书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论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作者在深入对比分析一系列国际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将在企业和政府机构广泛应用的iS027000系列标准引入到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领域,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防范体系,对于推动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水清教授指出:“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即保持数字图书馆各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使得数字图书馆传递给用户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可核查性、抗抵赖和可靠性。其中,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完整体系和内核,真实性、可核查性、抗抵赖和可靠性是数字图书馆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服务的质量标准。”该书的所有研究紧紧围绕这一定义展开,从标准选择、方法选取、模板制定、实践验证4个部分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

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其他国际标准规范相比较,iS027000是一个通用的、普适性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族,核心是iS027001和iS027002,分别描述了组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流程,适用于任何规模和行业的组织。将iS027000采用的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措施(pDCa)过程模式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可以确保数字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实践持续地被文档化、加强和改进。而数字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具有趋同性,与iS027000从业务流程人手进行资产、威胁、脆弱性识别以保障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过程的要求相一致。同时,iS027000的控制措施涵盖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各种可能,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只需根据其行业特点从中选取即可。通过比较,作者确定iS027000是适用于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最佳依从标准,能够用于指导建立数字图书馆领域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且,可以通过制定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模板的方式减少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难度与成本。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一书在第四章和第五章着力阐述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方法的选取问题。信息安全管理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两大过程,两大过程整体遵循pDCa的过程模式,不断循环评估~控制一再评估的过程。其中,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包括资产、威胁和脆弱性三大要素,作者分别用模糊数学、构建威胁场景和通用缺陷评估系统(CVSS)的方法构建了数字图书馆的资产价值评估模型、威胁等级识别模型和脆弱性等级识别模型,然后以iS027005中的风险矩阵模型的一种变形为基础,综合三个子模型,得到数字图书馆的风险评估模型。风险控制模型主要包括资产、业务和控制措施三大要素,作者提出基于投资约束和风险防范策略的风险控制决策模型,将资产、威胁、脆弱性与资产、业务、控制措施两个坐标体系联动。该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模型是本书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研究的方法论。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具有相同或高度相似的业务流程的特殊组织。作者选取了全国30家数字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总结得出数字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以此为基础,分别就资产、威胁和脆弱性的识别与估值问题展开多次深入调查,并采用上述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形成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模板。另外,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作者从iS027002中总结分析得到适用于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控制措施集合,并根据风险控制模型的计算和分析,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模板。数字图书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模板的制定过程是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全过程,但是模板的形成降低了风险管理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就达到了本书的研究目标:大多数数字图书馆可以采取查询资产报表的方式评估组织各项资产的风险等级并采取有效措施。

数字化管理实践篇9

【关键词】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教学拟借助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理念,通过课程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捆绑实施包括以远程教学和教师工作坊网络学习为形式的“空间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o2o模式),以微课教学为形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体验式、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开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研讨式教学等新教学方式,从而推进科教融合、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的课程群教学综合改革模式的实施。

一、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目标

1.以课程资源建设为契机,优化教学条件,推动课程教学方式改革。通过推动多媒体、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进一步深化教学方式改革,优化教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2.以信息化教学为突破,推动课程改革和课程群建设。通过课程资源群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建设,加大信息技术融入外语学科教学研究,更新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观念,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深入推进混合学习,提升教与学效果;推进课程群建设,加大课程群重组整合力度,明确课程群体系下各门课程的定位、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

3.以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为抓手,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打造教学团队。近70%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自愿开展信息化教学,常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近80%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有少部分人是通过各种培训获得的。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建设,引导项目团队教师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与水平。

4.以信息技术与外语学科教学深入融合为目标,以建构学生个人体验知识为出发点,以倡导实践取向的3DR课程教学模式为路径,力争实现课程群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度变革,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注重学生的反思性实践,通过协同培养,引入基础教育一线真实课堂课例,以此推动课程群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直观性。

5.以构建课程群信息化教学应用评价机制为契机,探索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评价标准,完善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营造信息化教学的浓厚氛围,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二、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内容

该课程群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建设拟从课程群信息化教学顶层设计与实施、课程群数字资源开发与建设、课程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评价和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四个方面予以整体推进。

1.课程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顶层设计与实施。根据该课程群建设理念、目标和思路,按照课程教学实施模式,项目组着力探索课程群信息化教学顶层设计与科学实施,其中重点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加强教学,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通过研究课程群中课程性质,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来凝练整合思路;通过把握信息技术的当前应用状况,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分析,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来探索整合办法;通过教学过程的细节描述,明确教学过程和目标,作出技术手段的选择与取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科学判断,信息技术工具作用的有效发挥,虚拟和现实条件的综合使用,来探索课程群信息化教学的科学实施路径。

(2)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变革。英语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了师生互动的虚拟环境,教师可以在公有云共享空间中按照流程完成职业英语的课程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和资源。课中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学生既能实现传统的课堂学习,能实现基于云共享资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分析信息化教学对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估、实践模式、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变革。

(3)利用信息化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探索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契机,以课程群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建设为抓手,评估和优化现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深入系统研究,探索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提升职前外语教师培养质量。

2.课程群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该课程群拟通过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开发与建设来推进信息化教学。为此,项目组将“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界定为包括学生和教师自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软件、补充材料等。

根据《吉首大学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要求》,项目组将课程群信息化数字资源概况为9类(如图2),分别是媒体素材(又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另外,根据教学实际,增加其他类型的资源,如: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单、微课、教学设计、电子图书、工具软件和影片等内容。

3.课程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评价。课程群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另一项内容为探索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评价,积极探索将开发和汇聚的课程群数字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分析评价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的同时,构建对信息化教学本身的评价机制。

4.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以课程群建设为契机,加快课程教师团队建设,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选拔、培养、造就课程教学团队骨干教师,构建一支专业高效、结构合理、敢于创新的信息化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团队。

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的角色由传统的主导者、管理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团队建设重点拟从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训、课程群教师团队集中研讨机制构建、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

5.人员组织。根据《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本科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归属与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按照《吉首大学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要求》,外国语学院拟组建由分管教学副院长牵头的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Y源建设工作小组,整合组建包括课程负责人、参与人、实验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秘书、专业负责人、教学督导、青年骨干教师在内的管理和建设团队,力争为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构建一座师资“立交桥”,全方位参与课程群建设及其相关的数字资源建设。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能力在教学中有效地、系统地运用信息化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并指导学生不断探究更多的信息化学习资源。

6.管理与运作。该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的管理与运作,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实施,分类负责,协同推进”的原则予以稳步推进。

统一规划:项目按照申报方案,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顶层设计方案,既涉及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本身,又同时关注课程系统改革,包括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重点研究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

集中实施:作为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项目,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按计划分阶段集中实施,以确保项目课程团队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分类负责:按照横向的实施项目(即:课程群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开发、课程数字资源应用与评价以及教学团队建设)和纵向的实施课程(共8门课程)予以分类,以课程教师团队为基础,采取课程负责制,即每项课程建设从课程教学改革、课程信息化教学融入与推进、课程数字资源建设、课程团队建设方面予以分类实施。

协同推进:在课程负责制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通过专题项目建设予以协同推进。通过支持课程群所属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新开课程建设项目”、“信息化教学应用立项建设项目”和“空间教学课程立项项目”等配套项目申报、研究和实施,协同推进课程建设;通过组织开展教师微课教学比赛、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提升教师团队信息化教学水平;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验证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建设、协同推进机制。

三、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以信息化数字资源建设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推行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所使用的数字资源必须严格按照信息技术科学规范和要求建设,以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作用。为此,根据项目建设计划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从资源开发的角度,设计了各类资源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应符合的最低技术要求:

1.音频素材建设技术要求。

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11KHZ。

量化位数大于为8位。

声道数为双声道。

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

数字化音频采用waV格式为主。

用于欣赏的音乐为mp3格式。

miDi设备录制音乐使用miDi式。

音频数据都要制作成ReaL流式媒体格式(rm或m3u)格式。

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

英语使用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音频播放流畅。

2.媒体素材建设技术要求。

媒体素材的呈现方式应该遵循回溯检索性学习(theretrievaltask)原则,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内容精准,繁简恰当,表达清晰。

内容符合知识模块要求,知识模块(modules)包括的课程活动有8-15分钟的讲座视频,嵌入式小测验、课后测验和考试、同伴评价题目、在线作业、调查题目、提供背景资料,课程讨论区、视频群聊等。

视频呈现模块化,每个主题约为3-5分钟,方便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观看;重要知识点处,须嵌入交互式问题,方便学生及时检查学习效果;涉及背景资料时要嵌入超链接,方便学生先链接到网上查看资源,然后立刻返回原处。

项目课程数字资源建设,要最大发挥资源库的功能,括资源的索引编制、、修订、删除、传输、审核和检索等等。资源按照学科组织建设与使用,按照物理属性分类存储与管理。课程资源库的系统管理功能,用户管理、网络故障管理、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计费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统计与分析、分布式复制。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群信息化教学改革,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构建职前英语教师核心素养、培养“卓越中学英语教师”为根本目标,以倡导实践取向的“3DR课程实践模式”和科教融合、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混合学教模式以及联合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参与的“协同培养”模式为抓手,以实施“空间教学”、体验式、研讨式教学为手段,以推行“翻转课堂”变革课堂教学呈现模式,以开发“微课”等信息化课程资源,引领自主学习来变革学习方式,通过师范生个人教学实践与反思体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做中学”,必将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包括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与结构建构、课程实践模式选择、课程评价实施、课程资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群教学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莫兼学,华丽.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7):310-311.

[2]秦勤.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171-172.

数字化管理实践篇10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探析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58-01

数字档案馆是电子时代的档案实践环境变化和传统档案学自身理论建构的必然产物,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拓宽了档案学发展视野,代表了电子信息时代档案学发展的基本立场。经过多年的探索,档案学者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与研究上取得诸多成就,但由于社会需求、技术实践以及传统档案馆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在发展上面临诸多困境。

一、数字档案馆自身建设需求和局限性

目前我国档案馆建设上存在的缺陷是目标不够明确并且缺少完整的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对于档案馆的制度以及相关的功能和技术都没有明确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档案馆的管理信息和管理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现在的档案馆的管理有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这样,导致档案馆的档案信息价值和功能未能完全凸显。由于目前我国对档案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档案馆的观念和制度的局限性愈加明显。

二、传统档案馆发展形式

我国传统的档案馆的理论和实践相对是比较成熟的,建立健全了档案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管理流程,传统的档案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这样传统档案馆的历史价值是不可小觑的。数字档案馆主要是依赖于技术和信息的处理。目前,由于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相对不平衡,导致我国计算机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得不到大众的认可和普及。现在很多人还是愿意去传统的档案馆去查阅和寻找档案。这样传统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传统的档案馆不会立刻消失,还会被应用一段时间。数据档案馆和传统档案馆之间的功能价值和服务功能有很大的不同,每种形式都具有存在的意义。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在各种资源投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数字档案馆的发展相较于传统档案馆处于劣势。

三、数字档案馆理论和实践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人们到档案馆去查阅资料的时候希望采用快捷的方式。因此,数字档案馆在维护和提升档案信息价值、满足社会档案信息需求上有着不可替代之作用。而且,随着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多元化,传统的档案服务理念和方式亟需更新。但是,我国的档案馆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很深,这就导致我国档案馆的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很狭窄。数字档案馆主要是依靠数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与传统档案馆的服务模式有很大的不相容的地方。因此,采用数字档案馆的管理模式与使用于数字档案馆发展要求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显得尤为必要。虽然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的服务职能有很大的矛盾,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数字档案馆的实践价值还是值得推崇的,能够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

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及隐私权和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档案信息包含着来源机构、组织或个人(档案信息权利所有者)的隐私信息,如若处理不当会对当事人生产和生活造成困扰。对于这些相关的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数字档案馆的保护措施还是卓有成效的,对这些隐私的保护也应该是必须进行的。数字档案馆也应该对用户的知识产权和信息产权进行保护,对于相关企业的商业秘密,数字档案馆应该采取措施和有关的法律进行保护。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字档案馆的兴起是不可避免的。对数字档案馆的研究必须形成系统的和发展性的思路,继承传统档案学有益的理论成果。当代数字档案馆需要建立数据管理系统,构建合理的数字档案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档案学要有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宏观规划,以数字档案馆模式构建为指引,不断调整、变革现有实践和技术理论,使档案学成为信息时代最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

【参考文献】

[1]冯继成.数字档案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J].机电兵船档案,2010(4).

[2]李孟女.探讨传统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主要差异[J].经济研究导刊,2013(5).

[3]沈新平,李小福,肖丹.知识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1(9).

[4]温献英.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