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测试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3:13

微生物测试报告篇1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室;管理;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102-02

虽然在发达国家因临床微生物学性质和任务的需要,微生物诊断,无论从专业设置、人员结构、工作程序等都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我国,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微生物室管理方法十分必要。

近年来建立的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工作模式,作为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核心,主要包括:改革工作模式中实行分级报告,加快检验速度,实行临床对话,打破“界面”现象,全面开展抗生素应用的实验监测及技术改革,实施全面及全程的质量控制等。实践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 分级报告可克服传统微生物检验报告慢的弊端

由于感染类型的改变,尤其是院内感染的增多,对细菌学诊断快速报告的要求更为迫切。快速报告是在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同时,将原有需经过长时间流程的一次性报告分多级报告。从标本进入实验室后,快速进行各项试验,随时将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价值的信息通报临床,通常分三级:

第一级,早期报告。标本涂片、革兰染色及标本合格性评价, 0.5~2小时内报告。

第二级,初步报告。培养的早期结果、快速鉴定和快速药敏结果, 12~24小时报告。

第三级,终报告。细菌培养、鉴定、各种抗生素实验系统报告和分析评价。

2 加强临床对话打破“界面”现象

目前大多数微生物室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现有工作任务的要求,突出表现为缺乏临床医学、抗生素学、医院感染学和流行病学知识,缺乏介入临床意识,与临床严重分离。通常除完成日常技术操作外,很少了解病人的免疫状态和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少了解临床对实验结果的应用。甚至不能评价检查结果,造成实验资料的“浪费”。加强对话,强调实验室与临床相互渗透,通过各种途径与临床交流信息、介入临床,建立相互信任的依赖关系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具体实施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不定期编发《通讯》,向临床介绍各阶段感染病原谱、细菌耐药性资料、新项目推荐、医生问答等;参加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会诊,不定期巡查病人,结合检查结果,共同讨论诊疗方案;实验报告中,补充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和对进一步检查以及抗菌药物合理选择的建议;组织小型报告会,向临床医师介绍微生物知识和技术进展;利用电话报告与医师互通信息、了解病情等。对话质量的高低,是体现实验室资料利用的标志。

3 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

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是抗生素使用混乱的地区之一,实验室指导尤为重要,微生物室的管理强调对抗生素实验进行重大技术改革和全面耐药性监测。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开展项目少,所监测的药物也不全,也很少将本实验室监测结果与国内外的结果进行比较。缺乏将个体检测数据,归纳为系统的流行病学资料的意识和能力。其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直接药敏试验;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参与全球及我国细菌耐药性热点问题的研究,并采用先进的wHonet软件处理资料。

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的指导,很大程度取决于报告速度,直接药敏试验(或快速药敏试验)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措施,是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此项技术与纸片扩散法(K-B法)有良好的一致性,能提前24~48小时报告结果,对指导临床抗菌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不仅对本单位抗生素应用的宏观指导和经验用药的参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地区流行病学提供资料。为处理和分析大量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可以使用wHonet软件。软件所具备的功能和所能提供的信息模式,科学地反映了细菌耐药性状况,是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先进手段。计算机在临床细菌学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使细菌学资料能够系统化,并全方位的满足临床医生及卫生防疫、行医部门管理的需要。关于细菌耐药性热点问题的研究,是临床实验室不能忽视的。

4 全程及全面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实验的质量控制不同于其它检验项目,针对其工作性质和任务,可以实行“全程及全面质量控制”的概念,指出:临床细菌学检验除参与各级室间质评活动外,室内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标本收集至检验报告和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之中,其中前后两个阶段渗入临床。标本收集的质量控制是影响检查结果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可以制订《细菌学检查送检指南》,医师人手一册,经过实践和总结,可以作为规范列入专著,成为微生物检验质控的重要方面。标本检测过程的质量监测及报告发出后的结果解释、应用评价和信息反馈, 以及将细菌分离谱和耐药谱与国内外的比较等,均在此列。全面质控,主要包括实验室人员素质培养、工作环境及仪器状态的监测、培养基、试剂的监测、细菌鉴定考核、药敏试验质控等。

5 结语

临床微生物室的管理关系到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也关系到临床检测的真实性,所以加强临床微生物室的管理是不容怠慢的。对于如何加强临床微生物室的管理,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对以后管理临床微生物室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跃.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07(08)

[2]娄峥,葛平.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2004(02)

[3]杜海文.医院细菌室工作人员应注意的问题[J].职业与健康. 2001(04)

[4]吴炜,王传光,程锐,雷李培.麻醉科通气设备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9)

[5]曹霞.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a]. 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

微生物测试报告篇2

1、现代临床微生物学中对病原学诊断的基本要求包括:

(1)提供可靠的临床标本;

(2)了解正常的菌群;

(3)结合临床,准确进行实验;

(4)病原学诊断需准确、合理;

(5)微生物实验室应及时报告实验的结婚;

(6)加强对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

现代感染性疾病诊断最重要的一步为采集恰当的标本,从而要求临床医师能够获取代表感染性疾病的标本。细菌进行实验的前提是了解知晓人体的正常菌群。在做微生物实验时,应联合临床,做定性、定位和定量的实验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恰当的临床实验标本由临床医师提供,然后进行全面的讨论分析,从而更加的为患者负责。微生物室应在涂片结果,敏感结果以及最后结果出来时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对病情做有力的报告。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应对各种检验项目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现代临床微生物学要求参与医院感染疾病的监测、管理和控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有:加强对病原学诊断、微生物抗药性以及环境、器械的监测;加强医院的消毒与灭菌;对流行病进行试验,并加以控制。

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医院感染的要求有:

(1)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

(2)临床微生物室参与医院的教育工作;

(3)对消毒隔离加强管理;

(4)对抗菌性药物进行试验,快速准确试验的报告。

临床微生物室对微生物的检验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若在临床实验中发现微生物的感染问题,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沟通,及时与控制感染的科室进行必要的联系;一般提醒临床对于病菌的来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菌的传播与扩散;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经常定期抽调人员去参与医院进行的教育工作,从而更加准确的对微生物菌体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正确消毒对微生物菌体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包括正确的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指导和监察,并且在特殊情况下,参与对特殊耐药细菌的实验工作并制定消毒隔离的措施。临床微生物室应定期对微生物耐药性的监测结果,这将对临床的救治成功率大有帮助。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在现代医学中对实际临床中的感染控制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微生物学要求紧密结合与临床之间的关系,并且还要牢牢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对常规的微生物检验工作要快速进行,判断要准确,并且应即有速度又有质量对实验结果做出报告。临床微生物学要求实验结果与临床尽可能的相符。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加强对教育培训的宣传,并能对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实验的结果做出合理准确的解释。现代临床微生物学不仅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们,或是对医学工作者的知识更新都是极其有必要的。医院应切实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的工作,从而为服务临床做到更好的服务。利用临床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技能来进行临床微生物学的检验。临床微生物学需通过检验系统,从中了解各类微生物的特性,快速、有效的做出对病原学的诊断及微生物检验报告,为治疗、诊断措施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依据。为医学感染控制提供病原学诊断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从而达到减少、避免和控制病原体的效果。微生物实验室工作者应加强对微生物标本的提取工作,然后写出对其的研究报告,为医学临床提供帮助。现代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包括:获取标本信息,并且学会妥善保存与保护,提高对微生物的检验率。利用微生物学知识学会多种对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从中选出最佳的检测方式,还包括系统鉴定程序,以及对检测中存在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测试报告篇3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222

abstract:microbialroommonitoringandmanagementofhospitalinfectioninimportanceoftheworkandfoundthatmicro-organismsexistinthenewsituationroomofsomeoldproblems,proposetheirownsolutionsaccordingly,thusfurtherensuringthatthemanagementofhospitalinfectionsurveillancecarriedoutsmoothly.Hospitalinfectionmonitoringandmanagementisthefocusofhospitalmanagement.inthispaper,thestatusquoofthemicrobiologylaboratoryandputforwardasoundmanagementsystemtostrengthenthestandardizationofbuilding,strengtheningthedailymanagementofanumberofmeasures.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到医院的许多部门,尤其是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的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医院感染的监测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客观、及时准确的临床病原微生物鉴定及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控制医院感染至关重要。因此,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的监测中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1]。在医院感染中的病原生物学检验和医院环境的病原微生物学调查,保证灭菌、消毒的质量,推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建设和执行医院的卫生制度和措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目前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多数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现状,可以说与医院感染监测的任务和地位所要求的相去很远,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从医院外部环境看,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工作滞后,领导重视不够,观念落后。由于长期相关部门对细菌检验的收费标准定价过低,严重影响临床细菌学检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分析等质量。目前还有一些县级医院仍将细菌室作为缓冲室可有可无,细菌检验可做可不做,硬件、软件落后,不但制约了微生物实验室的相关工作,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工作。

从医院内部环境看,目前微生物实验室所用的检验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采样及样本容器的不规范:比如痰样、尿样、便样,更不用说厌氧菌培养样本等,忽视在监测分析前的质量保证;②样本运送的不畅通:如采好的痰液和尿液不能及时的送检;③分离培养不标准:如一个痰液培养应该使用几种平板,应该有什么样的培养环境等等;④菌种鉴定的不标准;⑤细菌药敏检测方法的不规范:使用K-B法检测却没有对药敏平板及药品纸片进行定期的检测;⑥报告结果单纯,没有结合临床作任何解释;⑦保存不重视;⑧目前多半实验室仍仅限于对常见的普通细菌的鉴定,药敏,对一些难于分离培养的细菌如嗜血杆菌,L型细菌,支原体,厌氧菌,真菌等缺乏认识和培养鉴定技术;⑨由于临床医生对细菌方面的知识有限,造成对细菌检验的不重视[2]。

针对这些问题,①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以及其他防止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制定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规划及措施;②定期向临床科室报告医院感染菌谱及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以供医院感染管理和临床医生用药参考;③对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定期监测;④微生物实验室作为一个检验专业,有责任向广大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关部门的信息[3],参与全院微生物及使用抗生素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提高送检率;⑤加强对医院重点科室和人员的病原学监测。发现异常细菌或有流行趋势及时通报相应科室,同时上报院内感染科,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我国也与世界各国一样面临着感染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多的威协,尽管新的抗生素不断地研制和生产,但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递增越来越给人类增添麻烦,近年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手段逐渐提高,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但至今仍是检验医学各学科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目前国内药敏试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我国卫生部推荐的是按美国nCCLS推荐纸片扩散法(K-B法)和肉汤稀释法miC,但目前所用的方法仍未统一和标准化;②市场所供的药敏试验的培养基、药敏纸片及miC稀释板等缺乏严格的质控,质量难于保证;③细菌检验队伍力量薄弱,从检人员知识老化,缺乏对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以及标准化的了解;④药敏结果报告慢,尤其是临床实验室脱离临床,缺乏沟通致使药敏试验结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所需。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需要:①按培养要求选择高质量的培养基和适合各种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如Co2浓度、厌氧环境、温度等等;②认真执行nCCLS的标准化方法并加强室内质控,分析前的质控、样本及分析后的质控审核,发送报告,反馈临床信息,密切联系临床;③对市售的药敏培养基,药敏纸片miC稀释板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④试验用的抗生素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应由医院控制院感委员会中临床医师药物学及微生物学专家共同按实际情况选定和查审;⑤加强地区间、国际区合作交流,学习新方法,引进新技术和配置必要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强硬件和软件的投资,综合培训从检人员的素质,重视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队伍的建设;⑥密切监视耐药菌群如: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和耐高浓度氨基糖甙类的肠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耐头孢曲松的淋病奈瑟菌,耐泰能的肠杆菌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在我国出现和传播。

综上所述,微生物实验室作为一个检验机构,要有计划地向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有关部门的信息,指导临床有的放矢地使用抗生素,增强广大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根有据,探索更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医院感染[4]。

参考文献

1王文平,周敏,杨进波.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025-7026.

2程龙,程明,张桂华,等.控制细菌耐药性发展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101-102.

微生物测试报告篇4

姓名:XXX国籍:中国目前住地:广州民族:汉族户籍地:广西身高体重:153cm43kg婚姻状况:已婚年龄:29岁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普通求职应聘职位:生产助理:生管员、工业/工厂类:化验/质检/研发/品控、物料管理/物控:工作年限:4职称:无职称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月薪要求:2000--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工作经历:公司名称:广州市**食品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6-12~2009-01公司性质:中外合资所属行业:粮油,食品担任职务:食品检验员工作描述:主要负责原材料,成品的感观、微生物常规检验及结果分析,跟踪负责公司质量关.完成QS(质量安全)的申报及年审工作.对冷冻食品的生产工艺,政策法规,食品标准熟悉.对iSo了解.离职原因:公司名称:广州**新药临床研究中心起止年月:2005-09~2006-11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化学化工,生物制品担任职务:临床协调员工作描述:1.试验前准备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CRF,确定研究中心,选择合格研究者,鉴定协议,发放试验用药品;2.试验进行中,监查试验进度,确认知情同意,审阅CRF,核对原始资料,管理试验用药品,保证相关资源供应,协助报告不良事件,评估研究者/中心试验情况;3.试验结束后,回收和销毁未用试验用药品及相关物品,指导研究者按规定保存必备的试验文件,确保申办者按协议支付全部试验经费,试验结束报告.离职原因:公司名称:中国**基酒生产基地起止年月:2005-03~2005-09公司性质:所属行业:粮油,食品担任职务:化验员工作描述:负责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对原材料,成品的抽样检查测定及理化分析,废料样品的测定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跟踪报告.离职原因:实习期满教育背景毕业院校: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最高学历:大专毕业日期:2005-07-01所学专业:生物工程第二专业:食品工艺培训经历: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2002-092005-07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微生物发酵工证2002-092005-07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生化药品制造工证2002-092005-07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食品检验工证2006-122009-01广州市多蜜儿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生产安全生产员语言能力外语:英语良好国语水平:精通粤语水平:精通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化验室的工作,锻炼了我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熟悉一般计量检测设备的操作和特性.能独立并熟练操作理化,微生物检验,熟悉食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品质管理流程.对标准化管理,品质管理有一定的了解.CRo公司的工作,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素质,使我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及判断力,良好的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详细个人自传性格开朗,个性随和,虚心好学,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能跟同事进行很好的团队合作,富有较强的责任感.流利的粤语,普通话,,日常英语会话,熟练使用地excel,word等办公文档.

微生物测试报告篇5

【关键词】尿沉渣;镜检;染色法;评价

尿沉渣镜检,是将新鲜尿离心后,经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尿沉渣检查可以弥补尿液理、化检查不足造成的漏诊,可以了解泌尿系统各部位的变化,对辅助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但是,尿沉渣检查结果仍应与尿理学、化学检查结果相互参照,并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

1尿沉渣检查方法

1.1尿沉渣手工制片镜检

1.1.1直接镜检法将尿液充分混匀,取其中1滴尿直接涂于载玻片上,依据各种有形成分的形态特点,用显微镜观察作出报告。

1.1.2玻片画框法用标定好的滴管加混匀尿2滴涂满蜡笔画好的25.2mm×25.2mm框内,静止3min后累计20个高倍视野细胞数,结果以每微升细胞数报告。细胞数/μl=t×1/20×a/B×1/V。式中t=细胞累计数,20=所观察的视野数,a=标本分布面积,B=高倍视野面积=(高倍视野直径/2)2.π,V=标本用量(μl),高倍视野直径=目镜中光栏直径/目镜放大倍数,光栏直径可用千分尺测出。

1.2自然沉降法将尿液在室温下放置一定时间(15min~30min)后,移去上层的尿液,保留底层大约0.2mL左右,然后混匀,取其中1滴沉淀于载玻片上,镜检同直接镜检法。

1.3离心沉淀法尿液10ml离心5min,相对离心力(RCF)为400,弃上清留沉渣尿量0.2ml混匀,吸取20μl,滴在玻片上用18mm×18mm盖片覆盖,先用10×10低倍镜观察全片,再用10×40高倍镜仔细观察,检查细胞至少10个视野,检查管型至少20个低倍视野,报告以高倍视野所见最低至最高数字表示。建议国内逐步以每微升细胞数报告。

1.4染色法包括湿润染色法及特定成分染色法。

1.5特殊显微镜检查

1.5.1相差显微镜法相差显微镜又称相衬显微镜,是以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照射标本,产生明暗不同的反差识别,有助于增强透明与半透明的有形成分的轮廓,尤其是透明管型、不典型红细胞、血小板的辨别。

1.5.2干涉显微镜法在不同位相时,当两种相同颜色的光波相遇时,其亮度发生增强或减弱的变化,从而提高物体的清晰度,可观察到细胞或管型的三维空间结构。

1.5.3偏振光显微镜法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光有双折射性的物体进行鉴别,可观察活细胞的内含物、神经纤维、植物纤维的结构细节和动物肌肉纤维等。可分析变性过程,观察到细胞的死活:正常细胞对光偏振呈左旋,肿瘤细胞多数呈右旋,可显示盐类结晶在自然光下见不到的精细结构。

1.5.4透射电镜法利用电子束作为“照明波源”可明显提高分辨率,将尿沉渣标本切成超薄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准确分辨出细菌管型、白色念珠菌管型、血小板管型、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等。

2尿沉渣定量计数板法

取一定量(10ml)尿液置特制的离心管内,在规定离心时间和转速的条件下离心沉淀,移去上清尿液,保留一定量的尿沉淀物,取1滴滴人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然后换算成一定体积(1/μl)内尿有形成分的含量。

2.1LiUcc型尿沉渣计数板计算室为正方形边长9mm,池深0.125mm,混匀尿滴入池内计数规定区结果除以5,细胞少时计数全室结果除以10,即为每微升细胞数。

2.2牛鲍计数板法将混匀尿充池,计数9大格细胞数×10÷9,即为每微升细胞数。

2.3FR定量板法混匀尿10ml于Biostd离心管内,经1500r/min离心5min,倾去上清余0.25ml沉渣即留在管底缩小区内,将沉渣混匀滴入FR板内,计数10大格即得每微升细胞数。每板10人份一次性使用,保湿,细胞形态及分布稳定。

3干化学法

将试剂包含在纤维素中作为反应部分粘附在塑料支持片上干燥而成试纸带,以镜检为标准半定量检测尿中成分。Schumann认为干化学检查阴性再镜检是浪费时间,周仲玲等认为即使干化学检查全部阴性,而滴虫、霉菌及病理性结晶等仍需镜检。1996年的推荐方法中确定,干化学检验只有符合下列四项要求才可以不作镜检:尿白细胞结果为阴性;红细胞结果阴性;尿蛋白为阴性;亚硝酸盐为阴性。来源于肾科标本不适合干化学筛选,应一律显微镜检查。丛玉隆等6349例研究结果:干化学分析结果同时存在红细胞阴性、白细胞阴性、蛋白质阴性时免于镜检对病理性管型检出率影响不大。

4尿沉渣自动化分析[1]

尿沉渣分析自动化的研究由来己久,但难度较大。直到1986年才由美国国际遥控摄像系统有限公司研制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高速摄像机式的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目前,尿沉渣分析仪主要有两大类:基于尿沉渣镜检影像分析原理;基于尿沉渣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检测原理。影像式尿沉渣(或称“工作站”)其检测原理与人工显微镜检查原理基本相似,都是直观地观察有形成分的形态,但它须经过严格的定时、定速离心,而后留取定量的尿沉渣,由配套动力装置将其转移至显微镜载物台上刻有标尺的流动样品池内,通过频闪光源灯、相聚光镜、彩色摄像机等,在电脑显示屏上得到清晰的尿沉渣画面,再由操作者在屏幕上统计出各种有形成分的数目,由计算机自动换算成每微升单位的数据。同普通光学显微镜方法相比,其分析标准定量、视野清晰、速度快捷、准确度高。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检测分析中,应用流式细胞和电阻抗分析的原理:尿液中细胞等经荧光色素染色后,在鞘流液的作用下,形成单个、纵列细胞流,通过氩激光检测区,仪器检测荧光、散射光和电阻抗的变化;当仪器在捕获了荧光强度Fl、前向荧光脉冲宽度Flw、前向散射光强度Fsc、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Fscw、电阻抗信号后,综合识别和计算得到了相应细胞的大小、长度、体积和染色质长度等资料,并做出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管型等的散射图及定量报告。

5尿沉渣检查与尿干化学检查法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查法的相关性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检查法两者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因而较难找出两者准确的对应关系。alwall报告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约为干化学仪器法报告(白细胞数/μl)的11%。Loosyt等指出wBC/μl为wBC/Hp的0.8倍,而国内丛玉隆等实验结果为8.7倍。目前认为干化学检查不能精确定量,仅作为健康筛选,因此决不可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丛玉隆等通过6349例常规尿液标本的干化学、湿化学和显微镜法比较发现:干化学白细胞阳性,亚硝酸盐阳性,尿蛋白>250mg/L,红细胞结果>10个/μl为标准,其白细胞的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65.9%,假阳性为34.1%,假阴性为0.80%。如以红细胞结果>10个/μl为标准,其为红细胞的敏感性为99.8%,特异性为76.6%,假阳性为30.9%,假阴性为0.13%。如白细胞检查结果为阳性、尿蛋白结果>250mg/L及红细胞>10个/μl为标准其管型漏检率(假阴性)为0%。由此提出了以上述四项检查作为显微镜过筛的标准。由于试带检查受试带质量、尿分析仪、操作手法等多因素影响,故认为此标准有其局限性。建议对肾疾病患者、以及凡临床医师提出必须用显微镜检查者仍须严格执行镜检以防漏检。周仲玲等实验证明亚硝酸盐、蛋白质与镜检不呈正相关,隐血试验受多因素干扰,故即使干化学全阴性也必须镜检。FCm尿检查是近年来发展的不需尿离心的新方法,FCm法识别细菌,真菌能力强,但还不能鉴别各种管型,上皮细胞,滴虫,脂肪滴。FCm欧洲小组提出男、女参考值有差别。最近pohl报告,FCm的精密度明显高于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CV为1.3%~8.5%,白细胞CV为2.4%~5.6%。作者指出了尿中各种颗粒在离心过程中不仅会破坏,也可能粘附在管壁上造成结果不精确。作者还提出用FCm检查尿液,需镜检复查尿结晶的标本占12%,镜检复查微生物占5%,但认为使用FCm至少可避免70%的标本镜检复查。

6尿沉渣检查评价

6.1总体评价尽管尿沉渣检查方法有不少进展,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1)尿标本成分复杂留取尿标本的方法不标准;尿沉渣成分易受食物、药物等多因素影响。

(2)尿检查方法多种尚未达到标准化目前有自然沉降检查法、离心检查法、定量板检查法、不染色检查法或染色检查法等。我国虽建立尿沉渣检查操作规程,并不断修改完善,但不少医院在工作中仍不能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尿沉渣检查报告方式不统一有的以每视野中最低~最高数报告,有的以平均10~20视野中管型或细胞数报告,有的还以“+、++、+++、++++”的半定量方式报告。

(4)尿沉渣参考值不一致尤其缺乏老年人、儿童的参考值。

(5)缺少能长期保存的尿沉渣质控物,因而难以开展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

(6)尿沉渣检验开展结合临床科研较少,尿沉渣检验与临床联系不够,缺乏科学实验的进一步研究。

对尿沉渣的临床价值,临床工作者有不同意见,如Free指出显微镜检查管型是唯一方法。Schreiner指出尿沉渣是临床实验室阳性率最高的项目。Kesson等认为用干化学证明尿中红、白细胞而无需再化较多时间检查尿沉渣。儿童、老年人有很多疾病是潜在的,Free夫妇提出对这些“健康人”应重视尿沉渣检查。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委员会更认为,尿沉渣细胞学检查可能是发现早期膀胱癌、肾癌的有效初筛试验。

6.2方法评价尿沉渣检查混匀一滴尿法简便但不规范、阳性率低;离心法敏感,检测阳性率高,是目前建议的常规检测法,但需标准化。用酶标板的倒置显微镜检查法,可避免离心倾倒上清液造成沉渣损失和沉淀物容量不一致的缺点,而且该法尿量少(仅需50μl,混浊尿仅需10μl)是一种操作简便、沉渣浓集不变形、阳性率和精确度高的改进方法。用相差显微镜法有助于识别正常和异形红细胞。用染色法使透明管型不易漏检,也有助于各种细胞成分结构的观察。必要时可采用组织化学、免疫化学、荧光染色等新技术识别尿沉渣中各种成分,还可与干化学检查结果对照,流式细胞术提高了尿沉渣各种成分识别能力。

贴于总之,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至今仍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临床试验,期望不断出现新的改革以达到实验器材和操作规程的标准化,有符合质量保证要求的尿沉渣质控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微生物测试报告篇6

【关键词】产品质量;检查方式;样本

我国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都在飞速发展,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也在日益不断的进步。产品质量的检验随着国内外经济技术的交流进步也慢慢变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特定的方法和一定的检验标准,对所需要的产品进行检验,然后再和规定的进行比对的一系列活动就是产品质量检验。样本的取用和产品的检验方法都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检验结果。产品检验中抽取样本的方法是否科学准确将影响着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所以有着科学的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可以保障产品质量的提高。

一、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产品质量包括设计质量和实用性质量等,质量则在经济学内属于比较广义的范围。很早的时候为了突显出产品本身的存在价值便形成了产品质量,随着社会慢慢的发展产品质量也在不断的规范化,以至于到工业加工的基本步骤。在生产产品中,产品质量便是产品经过一系列测试最终达到的标准如何。产品质量更是产品价值表现的根据,它可体现在使用性能等一些方面。

产品质量的检测即通过一系列标准的检验和实验的方法,对某个特定的产品各方面的属性测试,然后可以获得一系列的产品质量数据,最后再以报告的形式得出结论,使人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该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的检验需要有很大的科学依据,因为它是否合格将影响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与时代的进步。

二、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

(一)应用科学的抽样方法

产品质量检验的最基本步骤便是抽取样本,它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基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抽样的时候,如果取得样本不能包含所有产品的成分,如此便没有一定的广泛性,这样子偶然性太大,检验的成分便存在误差。因此,我们需要依据标准科学的国家规范来对产品合理的取样。

第一,取样的工作人员必须有很强的技术。取样的工作人员要有极高的素质和熟悉的工作流程,比如抽样标准和抽样方法等,这样检验的结果便会比较符合标准。第二,责任感对于抽样工作人员也很重要,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丝不苟。第三,需要将得到的数据仔细的写在报告上。取样报告是监督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部门所能出示的产品质量的具体数据。取样报告要求字面干净,内容可靠,而且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填写。第四,抽取的样本个数要求不能比标准规定的少,不然不能完成产品的检测的要求,即检验结果不可以达到国家的标准检测,也不能代表整个产品的质量问题。

(二)提高其他产品的检测方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产品质量检测也在逐步更新,目前,产品质量检测根据设备跟原理大致可分为感官、物理、化学、产品试验和微生物这几种检测方法。

①感官检测法属于比较基础的一种方式。它一般依靠检测人员的视觉、听觉和味觉来分析产品的质量。一些常见的食品、补品或日常用品常用这种方法来判断。标准的检测人员通过产品的一些外观特征,如口感、色泽、味道、大小、形状等等来判别。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也不用什么特殊的设备,可以增强产品检测的速度,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缺少科学依据,存在人为的主导因素,可能导致严重的结果。

②物理检测法属于比较重要的一种检测方式。它通过产品的一些物理性质来进行分析的。它比感官要标准一些。物理法主要又分为三个检测方面:首先,产品的物理量检测。物理量指的是某个产品的重量、密度、功率及导电率等等。其次,产品的几何量检测。它包括产品的长、宽、高等基本物理形状。最后,产品的机械性能检测。对于产品质量来说,它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产品的机械性能检测有抗拉、抗压及抗冲击等的测试。物理方法通过这三方面分别检测,从而更加精确的得到产品质量好坏的程度。这种检测方法比感官检测方法更为准确科学一些,人为主导的因素更少一些。

③化学检测法即化学分析法,同样是产品质量测定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由于很多产品的一些特征只可以由化学反应表现出来,所以它可以检测产品的许多隐藏特性,从而确定产品的质量。化学检测法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一步检验产品的内在的质量问题。同样的它也分为几个方面,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其中定量又有重量和容量分析等。化学分析法除了以上两大点外,还有仪器分析法。由一些特定的仪器便可检查到产品的物理及化学性能,然后确定产品质量如何。它相对于前两种方法来说,更能深入到产品的内部,可以检查出一些隐藏的问题,从而确定产品质量如何。

④微生物检测法,它针对的是部分产品。微生物检测法是日常食用品的细菌污染程度,即卫生检验。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为了防止人们感染有害的细菌病原体,及细菌的污染,一些药品、食品等和大家平时生活分不开的日用品也相继被我国规定了卫生标准。卫生检验的方法有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大肠杆菌、食用中毒菌等等的检测。微生物检测可以使大众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好转,所以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微生物检测。

⑤产品试验法与前几种方法比同样重要。它是最后为了满足产品的应用性,从而规范了某种产品需要满足的某些技术要求。它的每项技术要求都有相对的试验方法。常用的试验方法由环境、常规、抽样和特殊试验等组成。环境试验根据产品的使用条件由人工模拟出一些特定的条件,从而确定产品能否符合规范要求。产品的工作环境与可靠性是否达标则需要一系列的环境试验来确定。常规试验即出厂试验,在产品上市之前,对它的原材料和性能质量进行一系列试验检验,进而确定整个或整批产品的质量。抽样试验,我们应该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样本抽取,否则抽取的样本不能包括所有的整批产品。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不可能对整批产品都进行产品质量的检测,这时候就需要抽取样本,抽取样本的个数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特殊试验,为了满足市场和产品的全部的供需关系,有些需要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有协议规定,特殊试验便是根据此来进行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质量既与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有关,又与市场企业的竞争力有联系。产品质量的检测要求的技术含量非常高,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与产品质量的检测有重要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强化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增加产品质量检测的水平,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进民.如何加强产品质量检验仪器档案管理工作.《黑龙江档案》.2012年2期

微生物测试报告篇7

关键词:教学改革;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显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87-02

材料科学的发展与材料研究分析测试方法的提高具有紧密的联系。每一种新的分析测试方法的产生,都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1]。因此,在材料科学人才的培养计划中,不论是本科生的培养,还是研究生的教育,《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及其他类似课程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该课程对材料相关学科,如化工,冶金,物理,电子等学科,同样十分重要。在国内外理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基本都开设了类似于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的课程。

材料研究测试方法种类非常多,最常见的如各种电子显微分析设备,X射线衍射仪等。这些设备都属于大型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操作相对复杂。但这些设备是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利用好这些设备,创建出特色教学,以推进学科建设及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当今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2]。

工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外,着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本专业相关知识及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3]。《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是我校为材料学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本文拟以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主题,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体系设置

我院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购进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现代微观检测仪器,不但服务于科学研究,还为材料学热处理专业、焊接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开设《材料微观分析》《现代微观分析原理及方法》等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随着学科的发展,开设课程的专业数目也在增加,如材料加工专业,冶金专业,物理及化工专业,都增设了有关材料微观分析的课程。该课程培养学生基本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等常用近代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材料测试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要求学生能利用这些技术,综合分析材料内部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晶体缺陷以及元素分布,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理论教学改革

在理论课教学方面,教师开始只是利用板书,将该课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讲解。教学方法为大部分学时教师在课堂上教授有关的理论知识,在黑板上画图加板书讲解一些电子显微分析仪原理、结构及其应用,这样的讲解优点是理论掌握相对牢固,但对设备的实际应用了解较少。随着教学手段的改进,近些年来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等特点[4],教师既可以讲教科书上的常用仪器设备,又可以讲教科书上没有的最新的仪器设备,同时利用先进测试方法拍摄的电子图片以及最新发表的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报告都可以引入到教学中。但是多媒体教学速度较快,学生对于难点、重点思索的时间太少。板书恰好弥补了多媒体这方面的不足。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学生也了解了最新材料学科相关的科研进展情况。课程主要内容学习完毕后,为学生选择数篇材料学科的论文文献,与学生一起学习,工样可以让学生在遇到科研问题时,学习如何综合利用所学的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进行思路设计、具体分析手段的选择,实验条件的设置等,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对各种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设备的掌握,又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的更新比较迅速,这就需要授课老师随时学习并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授课时及时有效的教授给学生。为此,我院相关授课教师每年都参加全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的学术会议及相关培训班,学习最新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及成果,并将学习到的最新成果及技术及时讲授给学生。

三、实验教学改革

对于本课程来讲,实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程的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应该放在与理论教学并重的位置。为此,课程教学增加了实验学时数,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进行研究能力。

因为大型仪器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对操作者熟练性的要求,一般由专人管理和操作。我院实验室管理设备的老师,既教授理论课,同时又教授实验课,这样可以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设备原理、操作方法,实验分组要尽可能的多组数、少人数,将原来的本科生每组8~10人降为4~6人,研究生则2~4人一组,使每个学生上课时都能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设备。比如在透射电镜显微像分析这个实验中,让学生自己操作得到明场像、暗场像及电子衍射斑点,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透射电镜物镜后焦面的作用,收到理论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上讲授电子衍射斑点标定步骤时,老师虽然按照电子衍射斑点标定步骤,举例说明标定过程,但因为面对的是整个班级的同学,有的同学无法当场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实验中,每组只有4~6人,老师可以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按步骤标定衍射斑点,在每一个步骤中遇到问题当场就能解决,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衍射斑点的标定方法进行晶体结构分析。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也有很大区别。如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多选择非金属材料作为实验材料,在透射电镜实验课中,选择单晶硅、多晶硅、陶瓷样品;在扫描电镜实验中,选择各种陶瓷材料、耐火材料等。另外,还要结合本学院老师的科研领域选择实验材料,如本学院非金属材料专业老师的科研强项是耐火材料,相关老师就要在实验时结合扫描电镜,为学生讲解一些相关耐火材料的实验内容。对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选择钢或有色金属,如中碳钢、铝合金、铜合金等,既加深了本课程理论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

实验课后,实验报告的撰写是对实验课内容很好的回顾和复习,因为实验报告的要求很高,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能仔细复习实验中所用过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材料的各种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相关改革,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孝瑛.材料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学分析[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2]张景兰,周俊娥,陈东来.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5):100-102.

[3]樊广华,霍学慧.大型仪器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18-20.

微生物测试报告篇8

【关键词】自动检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甲状腺激素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1-1618-03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标记免疫技术,可测定内分泌激素、肿瘤标志物、血药浓度、传染病、心血管疾病标志物、贫血及过敏原等项目[1]。CentaUR是拜耳公司推出的最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速度快,测定项目齐,近2年在国内逐渐推广,本文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BaYeR公司)。

1.2试剂:发光试剂是BaYeR公司配套试剂、质控品、标准品。

1.3对象: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10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简称甲减)1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10例,平均年龄40岁。每例取3ml血,离心3000r/min,10分钟,取血清-70℃保存备用。甲亢和甲减诊断符合相应诊断标准[2]。

1.4检测方法: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和磁性微粒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测定方法,其反应原理与放免和酶免中的双抗夹心法、竞争法相似[3],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操作。

1.4.1批内精密度:血清样本10份,分别测定t3、t4、Ft3、Ft4、tSH含量,一批每份重复测定10次,计算其变异系数(CV)。

1.4.2批间精密度:血清样本10份,每天各测定1次,共测定10天,计算其CV。

1.4.3不准确度:由BaYeR公司提供原装3个浓度的标准品,分别测定t3、t4、Ft3、Ft4、tSH含量,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计算不准确度。

1.4.4可报告范围:收集甲亢患者血清标本,t3、t4、Ft3、Ft4浓度靠近厂家提供可报告范围上限作为高值浓度水平(H),厂家提供稀释液作为低值浓度水平(L),H和L按5H+0L、4H+1L、3H+2L、2H+3L、1H+4L、0H+5L的关系各自配制,形成系列检测标本。根据试验结果,采取平均斜率确定高值浓度水平应含有待测物的值,然后依照试验样品配制稀释关系,推算出不同样品中应具有的待测物的值。这些值成为可报告范围的预期值(X),所有检测标本各测2次,其均值为实测值(Y)。以X表示各样品的预期值及实测值,将所有结果作图。若所有点在坐标纸上呈明显直线趋势,则对数据进行回归统计,得到Y=bX+a。理想状态下,预期值与实测值间呈通过原点、斜率为1的回归线,即斜率b为1,截距a为0。实际统计结果b不会正好等于1,a不会为0。若b很接近1,a近于0,则可直接判断该测定方法可报告范围在实际已涉及范围。

1.4.5tSH分析灵敏度:用Bayer公司提供的tSH专用稀释液作为空白样品,用空白样品对0.04miU/L血清按一定梯度进行稀释(见表1),空白样品做10次批内重复测定;对其它系列稀释样品做天间重复测定,做10天。

2结果

2.1批内精密度实验:血清样本10份,分别测定t3、t4、Ft3、Ft4、

tSH含量,重复测定10次,计算其变异系数(CV),见表1。

2.2批间精密度:血清样本10份,每天各测定1次,共测定10天,计算其CV,见表2。

2.3不确定度试验:由BaReR公司提供原装3个浓度的标准品,分别测定t3、t4、Ft3、Ft4、tSH含量,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计算均值,结果见表3。

2.4可报告范围

2.4.1t3所测结果得到回归方程:y=1.069x-0.2468,r2=0.9966,截距经t检验,ta=1.36,

2.4.2t4所测结果得到回归方程:y=0.99x+0.79542,r2=0.995,>0.95,截距经t检验,ta=0.36,<t0.05(4)=2.776,截距与0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确定厂家提供的线性范围有效,即t4的可报告范围为3.9~387.0nmol/L,见表5。

2.4.3Ft3所测结果得到回归方程:y=1.098x-0.8466,r2=0.9966,截距经t检验,ta=1.90,<t0.05(4)=2.776,截距与0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确定厂家提供的线性范围有效,即Ft3的可报告范围为0.3~30.8pmol/L,见表6。

2.4.4Ft4所测结果得到回归方程:y=1.2508x-6.9132,r2=0.9799,截距经t检验,ta=1.66,<t0.05(4)=2.776,截距与0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确定厂家提供的线性范围有效,即Ft4的可报告范围为1.3~155.0pmol/L,见表7。

2.4.5tSH所测结果得到回归方程:y=1.1709x-7.358,r2=0.9799,截距经t检验,ta=0.83,<t0.05(4)=2.776,截距与0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确定厂家提供的线性范围有效,即tSH的可报告范围为0.01~150.00miU/L,见表8。

2.5分析灵敏度:以tSH为例。分析灵敏度是衡量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aDViaCentaU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成本高,现选择tSH作为代表,分析tSH的分析灵敏度。

用Bayer公司提供的tSH专用稀释液作为空白样品,用空白样品对0.04miU/L血清按一定梯度进行稀释(见表1),空白样品做10次批内重复测定;对其它系列稀释样品做天间重复测定,做10天(由于标本准备不够,故检测次数不一样),记录结果见表9、表10。

2.5.1LLD(检测低限)为样品单次检测可以达到的非空白检测响应量对应的分析物量,通常估计95%和99.7%两种可能性。当以空白检测管的均值为检测的起点0时,那么有99.7%的可能性,每次只做一个空白时,出现最高的空白浓度较该空白浓度均值(0.002miU/L)高3倍,即0.006miU/L。这些浓度相对于样品中具有的tSH量即为检测低限。

2.5.2BLD(生物检测限)某样品单次检测可能具有的最小响应量刚大于空白检测低限响应量,该样品内含有的分析物浓度或其他量值为生物检测限。3S空白为0.006,C-3s之值(正数)最接近0.006的样品管所对应的浓度即为生物检测限。因此tSH的BLD为0.024miU/L。

2.5.3FS(功能灵敏度)是以日间重复CV为20%时对应检测样品具有的平均浓度,作为检测系统或方法可定量报告分析物的最低浓度或其他量值的限值。在实际检测中,根据多个去除空白值后的CV,从中选择最接近于20%CV的对应浓度,即为FS。从表2中可得出tSH的FS为0.024miU/L。

3讨论

血清中三碘甲状原腺氨酸(t3)、四碘甲状原腺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原腺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原腺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以往国内实验室多采用Ria、miRa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此法虽较准确,仪器与试剂也较为低廉,但对操作人员水平要求较高,对实验条件及环境有较多要求,且随着标记抗原的放射性衰减,而使计数不稳定及典线失真,导致结果偏离,结果重复性差,一般情况下(正常范围时)CLia的批间CV小于4%,方法可行,但当样品浓度很低时(0.014~0.025mU/L),批间CV可达15%,而iRma均较高(分别为7.08%、12.1%、33.89%),可能与方法学有一定关系[3],且可产生放射性污染。

近年来,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ia)逐渐代替Ria、miRa,这种方法的反应原理是用能产生化学发光的化合物代替放射性标记物[4],此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遇过氧化物便发生单光子发射,光子数量与结合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上的发光化合物的量成正比,因此反映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Cen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和磁性微粒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测定方法,其反应原理与放免和酶免中的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法相似[5]。其优点是:(1)成熟的单克隆抗体技术或独特的磁性微粒子技术,保证了反应的高特异性;(2)检测范围广:t3可报告范围为0.15~12.3nmol/L、t4的可报告范围为3.9~387.0nmol/L、Ft3的可报告范围为0.3~30.8pmol/L、Ft4的可报告范围为1.3~155.0pmol/L,稳定性好,不需酶促反应,有效期可长达半年;(3)操作简便,采用全自动仪器分析;(4)试剂及标本均采用无吸附材料,故相互间的交叉污染率低,干扰因素少;(5)真正的随机连续检测,样本随到随测,具有急诊优先插入功能。(6)灵敏度高,可达10~15mol/L,重复性好,t3、t4、Ft3、Ft4、tSH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4.4、4.9、3.0、4.5、3.5,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1.9、11.3、3.5、6.2、4.8。(7)分析过程采用全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出现良好的精密度,批内、批间差异均较小,而且此法具有良好的稀释线性。

参考文献:

[1]陶义训.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4.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25.

[3]罗炜,王慧,陈柏铭.化学发光免疫法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aFp的比较[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3):149.

[4]李少林.核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9.

微生物测试报告篇9

关键词:食品检验;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15-02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深刻的认识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食品质量检验是依据某食品执行的产品标准所进行的符合性检验,出具公正性检验报告,检验结果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如果检验项目全部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时,该批产品判定为合格;检验结果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时,则该批产品判定为不合格。食品质量检验是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反映实验室的能力水平。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一、抽样过程的控制

抽样是食品检验工作的头道工序,也是关键工序,如果抽取的样品没有代表性,那么检验数据再准确,结论也不可能准确。因此,抽样工作直接影响到检验报告的准确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产品,在抽样前应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明确抽样依据及方法、地点、数量(包括检样与备样的数量)、封存、运输方式,抽样人员至少两人,应亮明证件,填写抽样单,被抽样单位确认后,双方签字、盖章。如果在市场上抽样,应当场与被检企业联系,取得对样品的确认。(2)加强对抽样人员业务素质及道德品质教育,如对抽样方案进行认真培训,掌握要领。抽样时还要坚持原则,不弄虚作假。(3)食品抽样一般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但要在整批产品中上、中、下几个位置取样。同时,为满足微生物检验,取样时要保证样品不受污染,特别关注运输、贮存温度的要求。如冷冻饮品、速冻食品等样品在运输、贮存时,温度应在-18℃以下。(4)抽样人员不得参与检验,做到抽检分离。

二、食品检验过程的控制

1.指定有资格及能力的检验人员。

2.样品实施盲样。

3.使用有效的检测方法。(1)使用食品标准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检验方法,并随时更新,保证其有效性。(2)标准中有两种以上方法时,首选第一法(一般为仲裁法)。

4.仪器设备要求。(1)选择标准中必备的检验仪器设备,其精度和性能应满足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如,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就不能检验,“婴幼儿奶粉”,因其最低定量限为

5.标准物质和试剂的要求。(1)选择相应的标准物质和试剂,其纯度和有效期必须满足规定要求。(2)标准物质要索取标物合格证书,有可追溯性。如果是进口标准物质,通过实验室比对进行验证。(3)按要求贮存标准物质和试剂,防止失效。

6.环境要求。化验室环境指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气压、空气中悬浮微粒含量及污染气体成分等。其中有些参数影响仪器的性能,有些参数直接影响样品测定结果。例如,温度过低,使天平的变动性增大;湿度过大,使电子仪器和光学仪器的性能变差;空气中的微粒和污染成分对微生物检验影响很大。因此,天平室、标准溶液室温20%左右为宜,仪器室一般温度应在18℃~25℃为宜,微生物检验室为无菌室(一般为100级洁净)。

7.合理的检验流程。收取样品登记编号(加贴唯一性标识、状态标识)下达检验计划领取样品样品制备二次编号(盲样)样品前处理(按检验项目不同分别处理,微生物除外)按项目分别进行分析实验(理化分析、仪器分析、微生物检验)数据处理提交原始记录汇总编制检验报告按规定审批、盖章发放报告三、实验室误差控制。我们进行食品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准确的分析结果,然而即使我们用最可靠的分析方法,最精密的仪器,熟练细致的操作,所测得的数据也不可能和真实值完全一致。这说明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产生误差的基本规律,就可以将误差减小到允许的范围内。为此必须了解误差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免的方法。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我们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大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三、检验结果质量的控制:检验结果质量的好坏常以准确度来衡量

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通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即,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要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必须考虑在检验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这些误差减小到最小。重点注意两点:(1)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2)消除测定中的系统误差。

总之,要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其准确度,除做好以上几个方面工作外,检验人员还要及时了解标准的发展,学习新方法,新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技术素质,确保所出具食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保证食品检验结果的质量。

微生物测试报告篇10

食品安全问题是整个社会的大问题,而微生物检验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关键控制点如下:

一、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

微生物实验室主要分为无菌实验室、净化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净化实验室应采用封闭过滤除菌通风形式,吊顶、隔墙、围护全部采用彩钢板,地面作环氧树脂自流平处理,并设置非净化区、更衣区、净化区。净化实验室应定期进行风速监测和及时更换过滤层罩,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可使用超净工作台;无菌实验室应配紫外线消毒装置,在使用前后都应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并定期进行紫外线强度和空气质量监测;生物安全实验室除了正常管理、维护之外,要注意空气过滤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隔离防护。

二、人员

保证实验结果的质量,首先应重视检验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为技术人员及时了解当今的科技进步信息和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创造条件。卫生检验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经常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交流,以丰富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卫生检验的水平。而作为卫生检验人员应具有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质量控制指导思想.在人员的继续教育方面,微检人员需受过细菌学检验的专门基础教育,并以细菌检验为专业,具有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卫生检验领域新的进展和动态,并须按照国家卫生检验标准来进行操作。

三、培养基、试剂的配置及保存

培养基、试剂的购买,应要求供货商出具“三证”。培养基和试剂使用前首先通过外观、批号、pH值、选择性等进行初步评估,应检查培养基和试剂是否合格,是否在保质期内。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应有记录可查,培养基应按照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力和时间进行灭菌,并且应有高压灭菌效果的监测记录。配制的培养基和试剂应进行无菌试验,并有无菌试验记录,并根据检验微生物指标不同,应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和试剂。基础培养基不仅要求细菌能生长,还必须发育良好,并能使细菌充分表现出其典型特征;选择性培养基按不同细菌的生长条件要求而选择不同的培养基,此外还要选择不同的阳性对照菌株做质控,以检验培养基的质量,如细菌生长、抑制、溶血特征;典型菌落形态、色素等质量情况。配制和倾注培养基时,应注意控制培养基的pH值,因为pH值对细菌的生长影响较大。制好的培养基还应进行无菌试验,即35℃孵育过夜,看是否有菌生长。不同培养基应按不同培养要求,接种相应菌种,按细菌的生长抑制、形态、色素、溶血环等特征,判断培养基的质量。培养基和试剂的贮存应按照其说明的贮存条件来保存,不同批号的培养基和试剂不能混合使用。微生物实验室应配备微检所需的所有试剂、诊断血清和标准菌株,试剂和诊断血清应注意其有效期,并定期用标准菌株监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而标准菌株应注意妥善保存,专人保管,并做好菌种领取使用和销毁的登记制度。各种细菌鉴定用生化培养基,在有效期,应用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检验。试剂如氧化酶、触酶试剂,每天用前须以阳性菌株测试,革兰氏染色液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作为质控菌。

四、仪器设备

细菌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冰箱、培养箱、高压灭菌器、净化台等。对于连续工作的仪器如冰箱、培养箱,每天都要对其进行温度监控和记录并定期维护。高压灭菌器应对其压力表定期进行检定,在进行物品灭菌时,应做高压灭菌效果监测,并且有监测记录。净化台应定期检测风速,要求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风速,若低于0.36~0.54m/s,则应更换工作台上方的高效过滤流罩。对于需要溯源的器具如温度计,应定期进行自校准和检定,因为控制温度在整个细菌实验中很重要的。

五、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质评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评价是对实验室作水平和能力的综合判断,也是对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效果的检验。因此,除了做好室内质控的同时,应尽可能参加范围更广泛的室间质评活动,以提高卫生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1.样品的管理:样品应正确采样,并有充分的代表性,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样,且送检样品的标志应是唯一性,同时要做好样品的交接登记保存及处置等工作。送检样品尽快检验,避免样品保存时污染、腐败变质,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2.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应按国家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或其他实验室认可方法进行。3.检验过程: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每个样本要做空白对照和平行样,以保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4.报告制度:每张报告应有检验者、审核者、签发者的签名,并附有检验原始记录,以尽量避免错误的检验报告,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溯源性。5.完善实验室管理:建立实验室内审制度,及时更新程序文件,以不断提高卫生检验管理水平,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

七、实验室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