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6:33

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篇1

关键词:传播学;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有着一定年代的综合学科,其兴起的时间是上个世纪60年代,而传播学是一门与各个学科都有着一定联系的学科,其渐渐成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不同的领域中都有所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就离不开传播学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其视觉符号多是一些线条、光影等要素,其本身不具备任何的意义,但如果通过一定的组织将其表达出来,例如画成一幅画就能传达出传达者想要表传达的信息。而这恰恰就是传播学中的理论。在传播学的角度中最直观的交流符号就是图像、图形。因此,笔者就传播学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1传播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其基本的含义主要包括:其是通过视觉通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其实一种双向性质的信息传播行为方式、其信息载体是设计图像、其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交流。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说,其设计就是通过将图形、色彩、文字、材质等元素进行组合,从而达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而传播又是世界的普遍现象,所有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本身的传播。视觉传达擅长将一些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通过一些要素的组成更形象的传达给收信方。

2在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存在的传播要素

2.1传达者

传达者其本质就是在传播活动中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传播者,传达者根据设计中对各种信息进行挑选,然后向传播对象传达有价值的信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其传达者的构成比较复杂,由客户、设计公司、设计师共同组成。在这当中,设计师根据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与修改,所以设计师又是传达活动的执行者。

2.2传播内容

传达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就是传播内容。其中,传播内容可以不是语言符号,也可以不是实物,在传播的过程中对这些并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是,在视觉传播活动中,因为其视觉符号是一种特定的表达形式和手段,因此,设计师需要将这些所接受到的信息具体化形象化传播给客户。

2.3传播媒介

视觉传达设计的桥梁就是媒介,通过媒介的传播才能更好的将信息传达给受众者。当然,不同的媒介其属性也不相同。

2.4受传者

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传达者必然也有受传者,也称之为传达对象,也就是在视觉设计中接受视觉信息的人。其可能是群体,也可以使个人。在传播的过程中,只有受传者接受认可传达者所传达的内容,才能算是完成了整个传播过程。

3如何有效利用传播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

现如今,视觉传达设计中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若想在众多的竞争中抓住群众的眼球,则必修要在信息传播中表现出与众不同,从而使得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能得到有效而准确的传播。而笔者就如何进行有效的传播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

3.1创意的创新

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的创意是否新奇且形象具体是受众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连传播的内容都不够新颖不能让接受对象满意,那传播则很难完成。因此,视觉作品的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独具匠心的创意才会使得受众者产生兴趣同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是传播的主导者,所以,设计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用异于常人的想法实现信息的传播。

3.2针对性的进行创意的修改

社会各个层次有着不一样的群体,同样的也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思考。因此,设计师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受众者给予不同的创意,创造其所喜欢的视觉形式。例如,针对儿童的视觉设计,其创意就不该是生涩难懂的,而应该是浅显易懂的、符合儿童好奇心的,具有浪漫色彩的,这样就能吸引儿童的目光。所以,在视觉传达的设计中应该针对性的进行创意,从其受众者、信息类别、媒介与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不同的创意设计。

3.3有效的对传播媒介进行整合应用

现如今是一个多媒介共存的社会,因为各媒介之间的原理都是想通的,而媒介的整合就是利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交融,从而达到信息更有效的传播。这种整合能使得媒介的优势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而视觉传达设计中也离不开媒介的传播。例如,近年来走在街上就能看见各种电子屏,其上面精美的广告,使得大家对其辨识度、认可度都很高。这种新型的广告媒介就是视觉传达设计有效传播的方式。

3.4加强对受众者的研究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与受众者都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他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设计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受众者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而受众者在得到设计师给予的设计内容时也希望自己得到的是自己满意的设计。因此,受众是视觉传播过程中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设计师应加强与受众者的沟通,从而使得设计作品具有受众者想要的效果,以达到相互的一致性。

4结语

总之,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其视觉传达的设计需要传播学理论。而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其若想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视觉传达设计中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才能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实现更好的传播。

作者:丁鼎单位:热带海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屏.论视觉传达设计信息的传播与接受[J].西北美术,2000,2(3):26一28

[2]周旭.信息传播、信息认知与视觉设计艺术[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2,3(06):528一530

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篇2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理性价值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检索:.cn

一、视觉传达设计与理性

(一)理性

理性属于哲学范畴,具有很深刻的内涵与外延,社会价值极高。而要探讨理性具有的社会价值,必然会提到伟大哲学家马克思・韦伯关于实质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模式,两种模式揭示了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用理性观念与理性方法。但是从价值论的角度出发,人类对周围环境的理性反应,并不限于为了生存与解决问题,人们更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有精神追求,即价值理性模式。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模式包括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种,理性要素包括理性的理论方面与理性的实践方面两个,理论方面是指视觉传达设计中理性的思想观念,包括一切与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的视觉认知生理学、心理学、设计规律、审美判断规律等,以及一切有关社会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标准、社会伦理道德等人文思想,实践方面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理性的技法操作,用来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实用价值、功效价值、精神性文化价值。视觉传达设计中理性的理论方面与实践方面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指导,后者为前者提供实证依据,缺一不可。但是二者各自具有相对独立自主性,理论的逻辑完整性与时间发展的必然性是各自独立,不能相互取代。

二、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

理性概念的内涵是不断拓展的,因此视觉传达的理性设计也是不断完善的。随着现代主义的发展,设计面临的问题日趋繁杂,这些都提醒我们,视觉传达设计只依靠工具理性是不够的,还需要价值理性的支持与指导。现代消费群体的更替,要求更为标新立异的设计产品,而全社会对设计者的责任、设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更要标准,人们更多的关注工具理性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不良效果,更多呼唤价值理性的支持。

(一)工具理性的表现

马克思・韦伯提出了工具理性的具体特点:“功利的、实用的,讲求普遍有效性、可操作性。表现在理论上是形式化、数学化;表现在方法上则是精确化、程序化;表现在实践上则是可操作性。”具体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工具理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1.工具化科学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科学技术包括摄影技术、印刷技术与电子技术,这些科学技术深深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质量与传达范围。其中印刷设计内容广泛,有印刷工具、印刷材料、印刷工艺等,发展历程从古代的手工操作,到现代的机器操作,最后来到现代期的电子计算机控制操作。特别是近代的机器操作,使用了机械物理、光学、化学等科技,对印刷品质、印刷效率的提高贡献巨大,让印刷品设计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主流,为大众生活获取信息提供了光明渠道,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还深刻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形态、设计的方法。

2.工具化认知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视觉生理和心理的认知规律,能够起到有效传达作用,作为一种工具,能极大提高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接受与认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设计者既可以用来排除识别和解读设计语言的工具,还能提高艺术表现的有效性,让设计作品除了完成传达消费者所需的信息任务外,还能令消费者有愉快审美的体验。

3.工具化设计

设计的具体认知方式与最终价值目标是美,即设计之美。设计之美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具有工具化属性,是理性设计方法的结果。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追求的是商业利益,因此设计之美的创造至关重要,通过美来传达信息。这种明确的功利性思维活动,让设计行为具有了存在价值,设计者在设计之初都是为了贯彻和实现功利目标,设计行为都是围绕这唯一的目标进行。因此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并不是以审美为目标,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在功利目标的指导下,设计出具有美感价值的作品,实现设计诉求。设计之美,是一种最佳和最可感的工具,可以解决视觉信息诉求问题。

(二)价值理性的体现

工具理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更加娴熟,然而价值理性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探索甚少,应该逐步加强。价值理性主要包括人性化设计、道德伦理设计等。

1.基于发展需求的设计

人性化设计强调艺术设计的评价标准除了刺激消费,更应以人为本。根据人的需要来设计。过去刺激消费的设计观念是“独苗”,这种设计观念指导下的设计引发了许多问题,比如资源重复、能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而人性化的设计与绿色设计坚持以人为本,与环境友善,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不管意念还是表现,都找到了更全新、更深刻的生命内涵。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在改变,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已经得到认可和追求,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正好迎合消费需求,并推动新消费观的传播。因此应该引起设计者足够的重视,并在实践中积极应用,许多发达国家也已经采取有效措施来规范视觉传达设计行为。

2.基于社会责任的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包括显性影响力与潜在的影响力。影响力虽然有限,但不能过分的看重或者忽视。我们不能指望设计者通过视觉传达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更不能要求设计者承担起价值体系的建构者角色,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可能的影响力,否则是对消费者不尊重、对社会的不负责。视觉传达设计不单是在推销某种产品或服务,更是在引导某种生活方式。设计者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的价值取向体现在设计行为中,通过设计活动满足社会需求,价值与需求相互促进。因此这种价值必须是价值理性的思想与方法,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理想应该包括伦理道德,以此满足人类追求的人文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

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日益增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更为广泛。每当新的技术出现,就会引起消费需求的改变,视觉传达设计相应发展变化。视觉传达设计的工具、材料、技法都在改变,并出现创新的设计观念与设计方法,而创新的坚实基础就是理性的设计哲学与方法。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正呈现多元化、动态化、计算机化、优化的走向,学会巧妙利用科学技术,用科学的理性观念与方法论解决更多的设计课题,以此建构并完善设计理论与实践。

(一)通过理性设计促进设计与需求的良性互动

视觉传达设计中渗透理性观念与方法,是时展的要求,是现实商业竞争的要求,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是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丰富成果,其发展已经离不开理性观念与方法的支持。作为实用主义文化的优秀组成元素,视觉传达设计的工具理性融入客观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反过来,物质文明的进步带动了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需求与设计之间的双向互动;作为人类造物思想与精神文化的优秀组成元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理性融入人类健康、合理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反过来,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提升设计的自身价值。可以说,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理性形成了需求与设计之间双向互动的良性发展。

(二)通过理性设计促进设计教育的规范化

在中国,理性观念和方法的提倡与学习,是发展现代设计教育体制的前提。截止2012年,我国已经有一千多个院校开设了设计艺术专业,每年投身到设计行业的毕业生不下万人,虽然规模和人数比较庞大,但是整体设计能力与设计素养良莠不齐。各个院校在设计教育资源的配置、设计教学思想的指导、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存在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其评价设计艺术专业教学成果的体系也不完善。而社会需求的是智能型设计人才,需要具有很强实践设计能力的设计师,显然学校的设计教育已经不符合社会的需求,究其根底,理性设计思想和方法的缺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起因,若加以合理应用,一方面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标准来规范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教学、学习、管理等;另一方面,提供严肃的学术准绳给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保障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通过理性设计推动设计科学的发展完善

视觉传达设计科学要想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科学,少不了原有设计科学的基础与支持。(1)关于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种类和数量已经非常多,我们可以广泛对其进行总结;(2)心理学研究的进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即科学心理学来理解视觉传达与接受的机制,对审美情感产生机制有清楚的认识;(3)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对其作品的地位与作用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分析其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构成的模式。综上三点,视觉传达设计可续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如果再加强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理性与意义的进一步研究,则会加速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科学的发展与成熟进程。

结语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产生了更强大更丰富的传播媒介、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这些将更加深刻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包括设计对象、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实践等多个方面。在未来,计算机网络会成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阵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开拓了人类的设计思维,并帮助人们将设计资料、作品归纳和存储起来,给设计师的设计活动带来无限便利,为视觉传达设计发展提供了机遇。设计师要以新的价值理性观念与方法为研究角度,挖掘理性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更深层次价值,采用正确价值观作为设计指导思想,采用理性方法进行设计,从而创作更好的视觉传达设计,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理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弗兰克・惠特福德,林鹤译:《包豪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篇3

物质生活的满足使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刚刚开始新的哲学设计崭露头角,重视内心情感,追求情感多姿多彩,不同的设计花样,以人们内心表达的设计作品展示丰富多彩。感性设计价值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意义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理性价值和意义系统研究变得相对薄弱。视错觉现象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错误。有很多视觉误导的原因,可以是图形元素快中见慢,大中见小,重中见轻,虚中见实,深中见浅,矮中见高,最终都是使人形成与事实不符的判断和感知,其中一部分可以纠正,而另一部分是不可避免。若有效地传播图形信息规律产生的影响,避免因视觉误导偏差而带来理解上的偏差能让设计师运用传播规律上特殊的技能和手法,达到令人想象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空间。

版式设计与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两种重要的基本方式在传统的观念里,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图形可以理解为是以视觉途径来表达意图,并可引起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具体的形状和姿态图形是一种视觉信息,思维是一种可贵的帮助。人类思维可以瞬间变化,也不是思维发生的媒介语言。虽看似抽象却与知觉经验紧密相关,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是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优秀设计作品时,首先要摆正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语言认识。应该注意拉开与西方的距离突出东方文化的特点,繁荣自我文化。图形化的行为表达往往比文字更具实效无论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还是从个人成长的历程来考察,人类的进步和艺术进步离不开。视觉传达设计师都应该在实践与探索中,依据各自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切入点不断的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跟上历史的进步,学会关心拥有的文化遗产,创造力得到迅猛发展,未来需要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它由视觉和听觉符号组成图形设计作为传达视觉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待于从语境学的角度多层面研究其信息载体作用图形通过形态色彩和肌理等传达信息,具有符号性和语义性的双重内涵设计者都希望表达能通过视觉符号的方式快速准确有效图形设计作为国际性语言,是基于视觉性的交流的图形对话虽不能像语言一样进行自由的抽象表述,人与人需要沟通,国家与国家之间需要沟通,民族间宗教间都需要沟通图形具有超语言文字的叙述功能,文字所表述的精确,内容得当,表达感情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中国的现状及分析

经历了商业美术、工艺美术、印刷美术设计、装演设计、平面设计等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演变阶段,起步比较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以视觉媒体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内地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真正发展,新曙光将在现在艺术作品中发挥精湛的创意。应该说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相对起点底。改革开放后,中国设计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国际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开始了东西方文化碰撞、磨合阶段。二十多年时间,国际上各种设计思潮几乎都在中国内地被重新复制一遍。一些大学、中专也纷纷设立艺术设计专业,开始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情感对于设计重要性、论述从情感设计角度来塑造品牌,使得有强大的竞争力。设计目的性实用性和情感体验将设计核心最终概括为使用与情感。

三、避免中国出现无情感版式设计的对策

视觉传达设计以设计艺术学、设计心理学、色彩学、视觉设计美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认识理论基础,以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表现为分析受众心理情感需求市场调研结果、情感理念相关学科专业研究成果、国内外情感化设计的数据信息,结合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定位视觉情感表现研究。从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和设计心理。重要特征设计有效性是现实意义,是设计传达意义中传播设计原理是吸引与被吸引。通过视觉语言产生双向关,把我已经掌握的设计。通过形象的视觉信息指涉让观者在解读语意过程中赋予图形丰富内涵由于图形设计最终是依赖于图形形态来表述意念,大众传达的作品在人们的感情中活了起来。会话系统的进步存活语言的美好境遇中,语用主体言语行为中产生之后被赋予图形表达语境产生在特定,而语用主体之所以做出言语行为,有其特定的主观原因解释为一定动机和目的图形是所有能够用来产生视觉图像并转为信息传达视觉符号,绘写刻印以现代电子技术摄影及处理手段产生能传达信息图像记号图形感觉刺激集合体,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和创造出来为人们所认识,在视觉要素中形成进而提高视觉注意力重要素材。图形很容易引起人们目光的专注,人们的观赏兴趣很浓烈,给人们视觉印象要优于社会中的文字,图形被认为最能传达思想感情媒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桥梁特别在信息时代,如今的视觉的传达变得非常普及,图形信息基本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出现。

由于它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少语言差异文化差别能够普遍地为人们接受和了解,图形传达必将成为全世界人们的期待:

1.从传播理论的角度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信息的符号特征、传播过程结合实例加以分析和论述,将语境的完整传播过程分成图形信息的发送、信息受媒介和环境的影响和受众认知三个过程分别进行研究。

2.从应用角度以视错觉原理和空间图形构成手法的分析为切入点结合其他作者和自己的应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论述,并总结出如平行视错觉的错视规律、矛盾空间图形错视规律等一些具有个人见解和参照价值的结论。

3.有效的视觉传达设计的规律体现在运用在语境传播的信息,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视觉误导还能令设计作品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篇4

引言

各个高校为了落实教育局“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宗旨,针对社会迫切需要设计专业人才这一现状,纷纷开展了视觉传达设计这门专业,可是在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在教学质量上的提升,出现了学生没有岗位就业,企业找不到符合标准的人才的尴尬局面。传统的媒体时代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世纪的需求。网络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数字电影电视、多媒体广告短片等媒体相继登上历史舞台。人们企盼视觉传达设计在新精神、新艺术、新工具、新空间、新媒体空前发展的情形下,能够展现出神奇的风貌,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当代高校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视觉传播设计专业人才,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在装潢包装设计企业,专业广告设计工作室,大型广告策划设计企业,广告策划设计企业,企事业单位企划部门从事平面视觉传播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可是根据社会有关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视觉传达设计在高校开设的比重上升,可是高校向社会输入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却比以往下降了超过10的百分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已经严重偏离了社会市场正常化发展的轨道。

2.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师作为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引导者,在促进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质量提升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学校在盲目的开展视觉传达设计这门专业时,完全忽略了学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上是否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大多数情况下,高校并不完全具备专业水平以及较高的教师团队,但却展开了该课程的招生工作。老师一般都是从其它艺术设计类别团队中调派来的,老师的混同教学,引起了教学质量的偏差。另外,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师资团队中,缺乏资深的教授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得没有经验的视觉传达设计老师在授课上出现一些理论知识错误。

3.课程设置的缺陷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有:设计基础、品牌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编排设计等。各校的课程设置根据培养方向和教学特点的不同开设不同的课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可少的,概论性的常识需要通过理论课来巩固,可是不少高校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初级阶段教学过程中,过分的注重理论知识,而一些可供学生发挥想象,亲自动手设计的实践课在初级阶段课程的安排却是少之又少。课程在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这就直接导致了本专业人才无法在实际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发挥自己的知识储备。

4.视觉传达设计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不密切

过去,视觉传达设计的产物通常依靠印刷呈现在大众的眼前,可是现如今,媒体形式不断丰富,观众在各种媒体形式上都开始追求视觉上的享受。但是高校在提升学生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能力时,由于教师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不够完善,亦或者学校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配备的不够标准,使得学生在开发自己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时,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

新时期高校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1.提升师资力量

高校在开设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时要善于挖掘本专业的资深、有特色教师,这样有利于打造本校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同时还可以让资深教师给年轻,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定期展开思想和专业素养方面的培训,推动教学的专业化设计,打造一只强大的,具备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2.完善视觉传达设计软件和硬件设备

视觉传达设计要想达到好的设计效果,仅仅依靠打印机是绝对不够的。现在求职应聘,企业更多看重的还是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技能转变的能力,在求职、工作的过程中,将自己利用互联网技术设计出来的成果,亦或者是考官给出的考查题,自己能够当场在互联网上设计、演示出来,并运用投影做展示,这是自己在众多求职者或者工作者中能够脱颖而出的重要筹码。

3.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时,要始终坚持“立足岗位,服务就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则,在初级阶段的授课当中,同样重视对学生亲自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实体设计训练的密度和强度,相应的组织一些视觉传达设计的比赛,在学生当中形成竞争,学生之间展开竞争更有利于学生设计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教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结语

学校和教师要把岗位实践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商务等活动的视觉传达设计技能水平,塑造复合式,应用型专业人才。把握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篇5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符号;视觉传达设计;具体应用;价值研究

在传统茶文化体系极为完善的今天,应用茶文化元素,探究茶文化理念,构建完善的茶文化传播体系极为必要。使用传统茶文化符号作为整个视觉传达设计元素的符号,不仅能够准确录入视觉传达要素的各项要素内容,同时也能够将人们所期待的理论内涵融入其中,尤其是传统茶文化符号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行为规范,更是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要要素。我们必须准确认知,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过程,实际上是结合具体的设计目标,通过全面系统化整理具体信息,在完善应用各种设计信息的基础上,所开展的设计创作活动。

1传统茶文化符号的定义特征分析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人们对生活理念的理解和认知,其中融入了多样元素,比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其他文化要素内涵等等,当然通过对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茶文化理念中有着丰富完善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态度,尤其是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符号理念,能够感受到相应的美学价值理念及具体内涵。想要实现整个茶文化理念传承的理想效果,就应该认识到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作为一种符号元素,其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相处,同时更是重要的符号理念,通过探究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符号内涵,研究茶文化理念的融入机制,进而满足整个传统茶文化活动在传承应用中的具体需要。事实上,传统茶文化符号不仅是一种理念,还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内容,因此在整个茶文化符号应用创新过程中,通过探究传统茶文化符号的具体内涵,从而满足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将传统茶文化符号融入到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中,需要充分合理选择传承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各种能够直观展现茶文化的茶器具等物质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内容,同时也能够引导人们对整个传统茶文化理念形成全面了解。比如选择物质化的茶元素融入到整个文化传承体系中,其能够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给人们相应文化感受。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传统茶文化符号中所具有的绿色、健康和生态理念,能够使得人们通过这些符号,直接感受到传统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随着当前人们参与各项活动的理念日益成熟,如今人们在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应用整个茶文化体系时,其更注重融入和应用茶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将生活的品质与整个文化理念相结合,从而为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2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的内涵认知

要想从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角度出发,探索传统茶文化符号的具体应用思路和方法,就需要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具体内涵和定义进行全面认知。首先,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更多指的是为了传播某项特定的事物,通过应用视觉元素、以及具体设计理论等一系列内涵元素,进而所传达的一种主动性设计行为。因此,在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主要依托的是视觉因素,所以,衡量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效果的基础和关键在于通过合理完善的视觉传达设计活动,能够实现对整个信息的准确传达。因此,在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将文字和影像等内容相结合,通过丰富传播方式,从而提升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实际上,视觉传达设计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实际上也是相关信息传播的过程,同时更是激发人们准确认知的过程。因此,在巧妙认知视觉传达设计的具体活动要求时,要选择合适的符号,从而确保整个视觉传达过程,能够实现准确而完善的信息传递。

在整个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可视化的视觉方式,从而让受众感知具体的理念和创作内涵。因此,良好的视觉传达设计活动,一定是通过对具体内容的阐述和表达,从而给整个受众带来具体信息感知的设计活动。可以说,衡量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效果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其中是否对设计信息进行综合应用,从而提升了整个设计活动的理想效果。在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使用的元素更加丰富,而应用的领域也更为广泛,尤其是随着数字化媒介方式的成熟应用,传统媒介所使用的传播方式与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整个时展的具体需要,因此,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活动时,要结合时展的具体要求,创新设计理念,优化设计元素,从根本上满足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各项要求。不仅如此,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尤其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希望通过视觉传达设计活动,能够更完善的展现更多的元素,以及合理的内容。对于传统茶文化体系来说,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茶文化元素的理解认知更为成熟,如今在对传统茶文化符号认知和应用过程中,其已经超脱了原有的单一物质元素,而且赋予了更多的品质和内涵理念。因此,传统茶文化符号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人们的期待值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3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分析

事实上,想要实现理想的视觉传达设计效果,就需要在对时展要求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充分融入合适的元素,从而确保其能够满足整个时展的具体要求。当然,当前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的方向为多元化,因此,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必须充分结合当前整个数字化发展的具体背景,创新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中所应用的各项元素。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实际上是一种二维平面设计活动,无论是整个设计活动中所表达的理念内涵,还是其中对各项元素的综合应用,都需要充分结合时展的各项元素,进行综合融入,从而提升整个设计效果。当然,当前整个发展过程中所应用的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对表达形式上的突破,而将数字化元素与视觉传达设计活动相结合,其不仅能够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同时更能符合当前整个时展的趋势和方向。

其次,在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需要全面融入各种文化内涵,尤其是要将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丰富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中的理想效果。当然,文化内涵不仅是一种价值理念,更是整个设计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如果缺失了具体的文化内涵,那么其不仅能够影响整个设计传达活动开展的效果和价值,同时更是当前整个视觉传导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最后,在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必须充分注重结合消费者自身的具体体验。也就是说,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活动时,其切入视角和融入的思维理念都需要进行具体转化,从而实现理想的视觉传达设计效果和最佳价值。当然通过对各项元素进行综合融入和具体应用,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设计者自身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理想化开展视觉传达设计活动的基础和关键在于能否让受众感受到整个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所具有的理念应用。因此,在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过程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情感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将合适的传统茶文化符号进行融入和诠释,从而实现理想的视觉传达设计活动开展的效果。

4传统茶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当前,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将茶作为自身健康生活的重要元素,而在多数人看来,茶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健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理念应用。因此,在这一背景推动下,整个传统茶文化有着重要的认知市场。但是,对于传统茶文化符号应用过程中,想要提升整个符号应用的影响力和内涵,就必须选择合适的传承载体,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的具体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如果能够将整个传统茶文化符号融入到整个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弥补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具体需要,当然,将这一符号融入和应用到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活动中,其也从根本上满足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方向和趋势。当然,传统茶文化符号也是一种设计元素,比如其中所展现的生态、绿色理念都是当前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应用这一元素符号,其更能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将传统茶文化符号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活动中,其能够丰富具体的设计元素,同时通过优化具体设计理念,从而展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当前在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其应该从开放性和包容性视角来看待这一活动,尤其是要将受众群体的具体需要融入其中。

5结语

将传统茶文化符号应用到整个视觉传达设计过程时,其并不是将具体的茶文化元素堆砌到整个设计活动中,而是通过探究传统茶文化符号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通过情感内涵的准确融入和全面表达,从而实现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符号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其便能够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同时也能够为传统茶文化符号传播提供理想的空间和载体。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整个视觉传达设计过程的问题和不足也得到了明显改观。

参考文献

[1]史启新.以设计的方式重生试析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3,(06):12-14.

[2]舒鹏飞.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探讨[J].理论界,2014,(18):133-135.

[3]张朝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5,(05):221-223.

[4]李雯彦.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5,(19):103-104.

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篇6

[关键词]视觉传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208-01

课题:项目名称《‘项目驱动”在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在高等院校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使学生具备解决和完成实际设计项目的综合能力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实践操作能力。

一、闽南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闽南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依托海西产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能在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闽南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视觉传达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学习的思想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符合国家考级的外语水平。根据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本专业设置了二个培养方向:a、平面设计方向;B、广告设计方向;C、数字媒体设计方向,经过四年学习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应具备以下要求:

(一)在知识结构方面

1、具备较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了解本专业学科领域的新成就、新发展、新工艺、新技术,获得本专业学科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设计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和较高文化艺术素养。3、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能胜任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设计、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4、掌握视觉传达设计预测及流行分析基本方法,具有独立完成设计方案的基本能力。

(二)在能力结构方面

1、专业能力: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技能和学术研究、创新方法,获取和运用现代设计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能力,并能够初步运用营销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设计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从事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了解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社会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组织协调与现场处理能力、沟通交流与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地运用、处理、翻译中外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相关资料的能力。

(三)在素质结构方面

1、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具备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2、专业素质应具备法律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安全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

3、职业资格要求: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包装设计师,装潢设计师,商业美术设计师,网页设计师。

三、闽南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培养机制实践

1、视觉传达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原则和规划思路

课程是实现闽南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保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急剧变革和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人才资源必须在社会市场的配置中发挥效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在课程设置上,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要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模式,着重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实现由单一的专业技能模式的知识教育体系向多元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

2、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分析课程结构,解析课程设置

视觉传达设计在课程设置上以平面设计为主,包括印刷、广告设计、包装、展示设计、图片影像等主干课程,并融合了广告、装潢、环艺等边缘相关知识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的培养目标是宽口径复合型技能人才。目前高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缺乏战略性、结构性思维,原教学计划中课程罗列,课程之间承接性不明显,缺乏系统性,这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明确专业方向,学习效果应用性比较差。因此我们要突破展阻滞的瓶颈,改变现状,对课程进行革新。

(二)重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教学思想与观念主要反映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关键,也是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模式的基本要求,它随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延续而发展,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对课程的设置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3、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

(一)推动“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是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决定性因素,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决定了项目实施的结果。组建一支具备理论知识和职业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行项目化教学法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经验、掌握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精通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视觉传达实际项目的应用与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1)鼓励参赛,培养学生的造型技能和艺术素养。如鼓励学生参加泉州首届极地冰雪节“海峡两岸大学生冰雕创意设计作品大赛”,让专业竞赛项目代替传统的作业训练模式,以“比赛―练习―比赛”的竞赛模式取代“练习―练习―练习”的课程形式。

(2)校企合作,拓展“产学研”一体式实践教学。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充分利用企业或社会举办的项目引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内容,由专任教师、企业设计师引导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实施项目,完成考察、设计、操作、结题检验的全过程。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改善教学条件,强化课程内容,使得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互相促进,实现学训合一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从而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的改革。

四、结语

视觉传达专业的教育是一个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再课堂教学---再专业实践的过程,它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在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中,结合市场变化,引入项目化教学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科知识的传授与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完美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将人才培养模式由“以传统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

参考文献

[1]李跃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8):133-135.

[2]赫荣定,马丽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1):11-13.

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篇7

关键词:创新理念;视觉传达;设计思维;

一、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性思维的内涵

设计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设计本质上是创新,艺术创新是设计生命之所在,创新性和原创性是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是全面的、全方位的创新,不仅是对艺术形式、思想内容、手段、方式的创新,还包括对原有艺术观念的突破;不仅是对前人、他人的不断超越,还包括对自我的否定和再造。人类的思维方式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两大类。设计思维正是由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共同参与来完成的一个有目的的过程。“理性思维给设计以前后的逻辑顺序,即设计的时间属性,感性思维给设计以形象及场所的空间属性,具有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双重属性的思维即设计思维。视觉传达设计思维的内涵在于,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手段、方式和技巧,更是一种思想观念。新的历史时期,要想做出具有时代观念、创新观念的设计作品,就必须在设计理念、视觉图形语言等方面入手,把握人文情感、民族情怀、时代特色。21世纪的视觉传达设计是以欣赏者为出发点的设计,具有国际化、本土化、人性化的特点,视觉传达设计和绘画艺术及其它设计类型的结合,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在设计表现上,视觉传达设计也由静态传达向动态的信息传播延伸,突破二维平面空间向三维立体空间、四维时空空间延伸,互动性、交叉性将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思维的新趋势。

二、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性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是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无论新理论、新工艺、还是新材料的发展,都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视觉传达设计史上的很多里程碑性质的事件都来自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科学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材料的替换,新工艺的介入及绘图辅助工具的使用等方面。任何一项设计都牵涉到材料的运用,对材料的合理选用是设计师的基本任务;视觉传达设计和科学技术紧密相连还表现在设计手段的更新方面,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大大提升设计师的设计速度和质量。新的电脑技术具有计算精密、修改方便、表现真实、批量输出、数据资料便于保存等优点,它作为设计的辅助手段已经越来越普及。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当今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方式,设计软件的升级也为设计师的创作活动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极大支持,苹果公司推出的maC为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的、交互性极佳的视窗操作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如今,在强大的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的支撑下,人类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视觉传达设计理念拥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使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段得到极大丰富。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视觉传达设计在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三、视觉语言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思维创新的重要内容

语言是人类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同样有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设计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达出来,没有艺术语言,也就无所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材质、造型、色彩、文字、装饰等形式元素为艺术语言,通过上述形式元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设计艺术作品。艺术语言以表现艺术作品的内容为出发点,但艺术语言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比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点、线、面、空间、体、光影、色彩、构图、文字等形式元素,本身就能够传达不同的视觉感受,表现不同的思想情感,直线给人的感觉是刚健、挺拔、庄严;曲线给人的感觉是活泼、自由、流动;水平线给人的感觉是舒缓、宁静和安宁。色彩的情感性就更加明显,它包括色彩的冷暖、进退、兴奋与安宁、华丽与朴素、收缩与扩张等。白色常常象征着纯洁、清白、神灵和真理,黑色在大部分文化范畴中往往代表着邪恶、死亡和悲伤,黑色总是和无知、死亡、悲伤以及邪恶黑暗势力所带来的压抑、黑暗与痛苦相连系,红色让人联想到太阳的光辉和沸腾的热血,绿色让人想到春天,想到蓬勃发展的顽强生命力。艺术语言是设计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认识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实现的,所以,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和艺术语言的创新发展息息相关,没有艺术语言的创新发展,就谈不上设计的创新。

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创造视觉形象来传达设计师的思想观念,现代主义设计就是以探索视觉语言的新形式为出发点而兴起的设计运动,在设计史上,新的视觉传达设计形式的产生往往建立在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基础上,设计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在继承艺术设计史上历代设计作品丰富营养的前提下,不断超越前人,从而实现视觉语言的创新。如,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反对纯艺术,提出了“美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上形成了明确的艺术风格,在材料的使用上主张朴实、大方,重视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从而推动了设计视觉语言的向前发展;再如,新艺术运动反对浮华、装饰的艺术风格,追求自然风格,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师从自然,发掘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将之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大量使用曲线,组成富于装饰性的装饰图案,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语言。

四、设计理念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思想源泉

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环境孕育出新的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观念。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发展需要设计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进而革新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的创新关系到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传播效果,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革新要重点突出时代特色,牢牢把握时展脉搏,设计作品能够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才能设计出能引起受众共鸣的优秀设计作品。多元化和大众化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元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也是视觉传达设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然之路。多元化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它总是突出个性化和创新性。以前单一的设计方式受到了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冲击,求新、求异、求变是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的前提;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需要推陈出新,需要以个性化的设计理念设计出超凡脱俗的设计作品。视觉传达设计还要具有民族化的特色,设计的民族性是指本民族艺术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设计的民族性不仅表现在设计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民族性,比如设计的主题与题材,更重要的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要体现出本民族的精神特征,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视觉传达设计民族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视觉传达设计民族化的基本内涵。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设计师进行设计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之源,也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根源,所以,一名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必须认真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将之用于设计实践创作之中,从而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设计作品。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是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在图案、文字、色彩等方面体现出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民族精神。所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富有大众化形态,又要体现出民族特色,运用好民族色彩,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字、色彩、图形等视觉元素和民族的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设计作品中表现出民族精神,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风格,以弘扬优秀的民族色彩和文化精神。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还要具有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理念主张节能环保。绿色设计理念和设计师对社会的责任以及社会环境的控制因素有关,在每一项视觉传达设计中,都牵涉到各种材料的安排,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应当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进行考虑,通过对材料的精挑细选,可以将资源消耗、能源耗费、废弃物的产生等污染源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废弃物的处理也是视觉传达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减少废弃物不是视觉传达设计师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在设计方案中提供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和适当再利用的方法,也是绿色设计所要研究的范畴。

综上所述,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本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师必须抓住时展的脉搏,将视觉传达设计的革新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超越前人、完善自己,推动视觉语言的革新与发展,设计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发展道路相融合,从而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的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方四文.《设计艺术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08.

[2]薛曼君.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研究[J],文学界.艺术审美.

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篇8

论文摘要:在设计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当前的设计潮流为人们熟知。本文主要就人性化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体现,即色彩的人性化设计,编排设计的人性化设计,以及文化内涵的人性化设计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要从为人设计的角度出发,把人的感觉,心理,情感放在首位,用爱心去关注人和人性,从而使视觉传达设计更加完善的结论。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人性化设计”一词就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并逐渐成为设计界引人注目的亮点,从而形成一股设计的新潮流。这一潮流到现在已经成为了设计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设计相对发达的今天,受众对某个产品的设计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其功能的层面上了,而是更多的要求其满足感官上的享受,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在这种情形下诞生的人性化设计不仅满足了产品的功能性,也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人性化的产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人文本,为人而设计,人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性化产品是人与物完美结合的设计。也就是说人性化设计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设计,不仅仅是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还反映了人文关怀,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等层面。人性化设计表现为:追求产品的趣味性、娱乐性,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追求更适合人体结构的造型形式,同时强化对残疾人用品的关怀。

在设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设计也可谓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主要谈色彩的人性化设计,编排的人性化设计,文化内涵的人性化设计。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的人性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艺术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说:“在眼睛和头脑里开始的光学、电磁学和化学作用,常常是同心理学领域的作用平行并进的。色彩经验的这种反响可传达到最深处的神经中枢,因而影响到精神和感情体验的主要领域。”由此可见,色彩的设计直接与受众的审美心理相联系,色彩作为事物的表象在人脑中由于人的心理作用和文化因素产生出某种深层次上的审美意义。基于人们对色彩的情感体验、色彩联想和象征的色彩设计,即为色彩的人性化设计。色彩设计的人性化是基于设计心理学理论,以品牌认知为目标,通过对消费者色彩心理及情感体验的研究来制定相关产品的色彩策略。要使色彩设计人性化,就要增加视觉传达作品在感官上的刺激。简单地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就是用来赏心悦目的,色彩的设计与搭配就是为了制造强大的视觉的冲击力,吸引受众的眼球,从而销售产品,实现产品的经济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在购买商品时,视觉因素是最主要的,消费者往往会因为一个产品的色彩而产生购买欲望。

编排的人性化设计主要就是指着进行视觉传达过程中,各个视觉要素的安排要符合人的视觉流程,从而引导受众更有效地去接受产品,以建立品牌认知。著名心理学家阿因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曾指出:人在看一款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有一定视觉流程,这个流程一般是从左至右的从上至下的,最后视觉中心会停留在画面中上的三分之一处。所以要想做到人性化的编排设计就要在设计中遵从这一视觉流程的规律,将各个视觉符号编排到符合人的视觉心理的位置上,这样既能够更有效地传达视觉信息,又符合设计心理学的规律。

文化内涵的人性化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内涵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文化和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例如有些国家或民族有他们忌讳的颜色或动植物,所以在做标志设计,招贴设计,吉祥物的设计及包装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运用这些视觉要素,从而能使信息的传达更加畅通。此外,为了更好的对某个国家或某民族的人传达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设计具有相应文化元素的设计,以提高视觉传达作品的亲和力,使宣传的主题更为受众所接受,从而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

设计人性化即在保持设计的科学结构和合理功能的同时,在设计中注入包括情感的、心理的、伦理道德的、历史文化等方面因素的人性化。它给人以想像的余地和韵味,引发人的心灵感动、震撼和回味,从而使设计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能给人带来或轻松愉快或亲切温馨或幽默有趣或其他意想不到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使冷冰冰设计富于生命感和人情味。设计的人性化内涵,即是在现实的物质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最优化设计的物质功能,使设计符合和充分适应人的生理结构和行为方式的习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界面;适应人们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的外在需求;同时关注人们的自然情怀和人文需求,在设计中表现人们的人文趋向,使人们的内在需求得到最大、最有效的尊重。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更要从为人设计的角度出发,把人的感觉,心理,情感放在首位,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和平衡情感,既满足人们的心理感受,从而使设计作品更快更好更有效地传达信息,使设计在功能完备的前提下实现其艺术价值,商业价值,经济价值。在这样的要求下,设计师必须用爱心去关注人和人性,只有这样才能以蕴涵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打动人真正做到周到、细腻,使更多的使用者感动。

参考文献:

[1]《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何晓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8

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篇9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在未来的几年,数字媒体创作人才将是市场需求的热点。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将需要20万工业设计师和l5万动画设计师。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环境和人才需求,国内数字艺术设计却是刚刚开始兴起,还未建立完善的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了设计产业所真正需要的核心职业设计人才匮乏和新媒体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对传统的艺术设计的伸展和丰富

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突破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和美学范畴继承了部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依然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艺术理论基础上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1.首先都要满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2.美学的审美理论基础是相同的。3.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是近似的.设计和表现的内容是基本共通的。在数字媒体设计过程中满足功能、审美需求,符合美学、设计法则,运用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声、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的特点来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认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特征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进一步丰富。

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它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备科学性、时代性,因此在新媒体设计中还需要创新的传统设计理论体系,必须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兴学科。

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篇10

关键词: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多感官前言

多感官表达已经成为现代人追求重点,加之受科学技术的影响,人们的感官体验也在增多,视觉传达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如果将多感官表达与现代视觉设计融入在一起,不仅可以获得新的感官体验,还有利于创新现代视觉设计。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感官表达。

一、多感官在视觉设计中的含义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对于信息的传达与方式也比之前重要了很多,现阶段,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并可以对冲击人们的各种感官,这样也就使人们逐渐重视感官体验。通常来讲,感官就是感受外界对人体器官的刺激,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的感官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多感官就是各种感官系统的综合体,它是一种认知理论与模式,并从各个角度与方向改变人们生理、心理,最终使其认识发生变化。将多感官表达应用到传播学中,可以有效消除视觉传播的限制,其所关注的内容是人的生理,并可以使事物更加生动。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与多感官表达方法联系在一起,依然要以视觉传达为主,感官表达为辅,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渗透。

二、多感官表达方法

感官刺激法

为保证视觉传达设计能够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就要通过感官刺激法来表达,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将主旨传达完整,还可以引起大众的注意,让其久久不能忘怀。

感官愉悦法

所谓的感官愉悦实际上是一种浅层次审美,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很少会获得感官愉悦,相反会出现很多令人不悦的声音或气味。因此,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上就要重视愉悦的融入,将带有享受性质的感受传达给大众,这样就可以让大众在体验愉悦的同时,并获得好的感受。

情境体验法

情景体验法就是在多感官表达的作用下,通过晴景交融的方式,将大众带到主题设计中,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作品的记忆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识别率。感官表达应用的越多,所创设出来的情境就更加真实,这样也可以让人们获得更为直接的体验,从而获得最佳没计。

主体互动法

互动是两个主体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是主体相互发展与作用的过程。视觉传达中,受众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使用者,作为信息接受者就要增强产品辨识度,让其主动参与到接受中,而互动就是让受众的各个感官都要参与到体验中,增强产品与受众之间的联系,表现出产品中所蕴含的主题与深意。

三、多感官表达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听觉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无论是信息的传达还是接受都离不开听觉的应用,它也是现代设计师常用之一,与视觉表达同样重要。所谓的听觉表达就是运用声音引起大众的注意,但这种刺激只能是愉悦身心的。现代设计中对于听觉表达的设计不仅局限于消声,还体现在传播速度与面积上,且减少限制,现阶段,很多设计都是通过听觉带动视觉的,如在很多大型商场中,商场经常会播放一些动听的音乐,采取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愉快购物。

触觉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视觉主要是给人的感官上带来美的体验,而触觉则是让人们通过感受深入人心,给人的心理也带来美感。触觉往往与材料材质有关,人们在触摸到材料以后,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柔软度与舒适度,进而对其产生一定认识,这样一来就使触觉成为人们主要关注内容。现代设计也开始注重触觉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如很多手机外型的设计就考虑了触觉因素,以求给人留下美的触觉体验,可见,触觉表达已经成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重点。

嗅觉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嗅觉也是现代传达设计重点,尽管人的嗅觉不是那样灵敏,但却可以记住某种物质的味道,进而给人带来美的体验,使人即便离开了这种味道也会回想它给自己的带来的感受,引起大众回味与注意。如百合花的香味,如果人们不认识这种花,但只要再次闻到,就会知道那次闻到的是不是这种味道。

味觉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