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3:33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篇1

abstract:inthe12ndFiveYearplanperiod,Hebeiprovinceisfacedup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Beijing-tianjinmetropolitancircleandBohaiRimRegion,andimportanceandurgencyofregionaldevelopmentisbecomingincreasinglyobvious.thispaperfirstanalyzesthehistoricalevolutionofHebeiprovinceregionaldevelopment,thenfocusesonpresentcharacteristicsofregional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makesatrendanalysisonfutur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ordertoprovideresearchoutlinesandpolicysuggestions.

关键词: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泰尔指数

Keywords:regionalcoordination;urbanandruralcoordination;theilindex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159-04

0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从城市尺度向区域尺度跨越,城市的职能和集聚效应已不仅仅局限在城市本身,而是更多地作用于整个区域内密切相关的城市群和城镇群,空间发展布局也围绕核心城市进行结构和布局调整,促进着经济、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部,北京和天津辐射的核心层,自从国家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以来,无论从京津冀地区间的省际协调还是河北省内的地区均衡发展来看,河北省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是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现阶段着手研究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河北省区域发展历史沿革

一般而言,区域有三大基本类型:即自然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越来越多的形成了相互依赖或者相互竞争的战略联盟,即经济区域,这种由区域内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状况和经济联系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不再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行政管理的束缚,以各种资源要素间和产业间、地域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市场供求联系为基本纽带,不断推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河北省区域发展大体经历五个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河北省在强调自然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为主导的生产力布局思想,实施“提高两线”(京广、京山铁路沿线)、“狠抓两片”(黑龙港与坝上)、“建设山区”(太行山和燕山)、“开发沿海”的思路,大批大型骨干基建项目的投产建设,带来经济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河北省经济区域的划分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经由“山海坝”(1985)、“环京津”(1986)、“以城带乡、铁路与沿海两线展开”(1988)、“一线(沿海)、两片(石廊开放区)、带多点(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建设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区和保税区)”(1992)、“环京津、环渤海”(1993)、“外向带动、两环结合、内联入手、外引突破”(1994)的思路转变。在这一特定时期发展思路极大的拉动了河北省经济发展,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缺乏规模特色,经济中心区域始终未形成,同时在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与协调性较差,缺乏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使得经济差距逐步拉大。

1995年以后,河北省正式确立了“两环开发带动战略”,根据河北省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特点,主要以加强与京津经济技术区域合作为内涵的区域经济战略。到了“十五”时期,为了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河北省将把新型区域经济战略与新的开放型经济战略提升到同一层级,形成两环开发带动战略与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形成的“双向开放”战略。

“十一五”时期,随着全国范围的“经济圈”、“经济带”、“增长极”不断涌现,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河北省将经济区域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提出了“加快发展中间一线,积极推进南北两厢”的区域发展战略,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五市为中间一线,建设全省经济发展的隆起带;以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为南厢,加快发展步伐,使其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张家口、承德为北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河北省面临着环京津都市圈、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京津冀地区区域规划》、《河北省唐沧地区发展规划》有望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内“南资北移”的加快,河北省将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吸引资金、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

环首都经济圈包括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兴隆县、承德县,地理位置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环首都经济圈的15个县(市)首尾相连,面积达35889平方公里,占河北总面积的19.12%。截止2010年底,人口达578万人,占河北总人口的8.05%,大部分县市在30万以上。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将有效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迅速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

沿海经济隆起带包括11县8个功能区,即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滦南县、唐海县、丰南区、黄骅市、海兴县、北戴河新区、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新区、渤海新区、以及在沧州沿海和唐山曹妃甸分别设立的冀中南、冀东北工业集聚区,总面积10748平方公里,占河北总面积的5.73%,截止2010年底人口达434万人,占河北总人口的6.03%,沿海经济隆起带有秦皇岛港、京唐、曹妃甸两大港和黄骅港等港区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运输通道,其中的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煤炭输出港,曹妃甸深水港是位于环渤海地区中心地带的天然深水良港,是国家“十一五”最大工程之一,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特大矿石、煤炭、原油和集装箱等物流集散地,沿海经济隆起带拥有景色宜人的沿海生态,被称为是最具有发展旅游业和商业潜力的地区之一。

冀中南经济区以石家庄为中心,包括石家庄、衡水、邯郸、邢台4市中沿两条复合交通干线的18县(市)即京广沿线的正定、鹿泉、栾城、元氏、高邑,临城、宁晋、内丘、沙河,永年、武安、磁县,京九沿线的深州、冀州、武邑、枣强,南宫、清河,总面积15928平方公里,占河北总面积的8.49%,截止到2010年总人口1334.5万人,占河北总人口的18.62%。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奶、油、肉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冶金、煤炭、纺织、建材生产基地。冀中南经济区也是河北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为信息化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人才队伍。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特征分析

由于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三大区域长期受到行政分割和政策因素的差异,以及在要素资源禀赋、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上的不同,使得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

2.1河北省经济总量增长迅速,经济总差距逐渐减小

河北省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在全国排名由第8位上升至第6位。2010年,冀中南经济区国民生产总值达4476.18亿元,占到河北省经济总量的21.89%,其次为沿海经济隆起带和环首都经济圈,分别为1640.79亿元,1394.23亿元。“十一五”期间,环首都经济圈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最快,达17.09%,高于河北省总体平均增速,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增长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2.60%,11.07%。

对于经济差距分析本研究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定量研究,与其他指标相比,泰尔指数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分解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从而便于考察和揭示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各自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以及各自在总差异中的贡献率。一般来说泰尔指数越大,表明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差异越大,当泰尔指数取到零时,则各地区之间不存在差异;当泰尔指数达到1时,则所有收入被一个地区单独占有。由于泰尔指数具有可分解性,我们将河北省的地区经济差异分解为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三大区域各自内部的差异,用于分解的公式如下:

theil=■r■log■+■r■■r■log■

其中,r■表示第i个地区的GDp份额;p■表示第i个地区的人口份额;r■表示第i个地区在j大组中的GDp份额;p■表示第j地区在i大组中的人口份额。

由图1可知,河北省整体经济水平总差距逐渐缩小,泰尔指数维持在0.4以下,三大区域内部的差距之和对地区总差距的贡献率都在90%以上,决定着河北省经济总差距的走势。

三大经济区域内部,“十一五”期间,沿海经济隆起带经济差距虽然正在呈逐步缩小的态势,但其经济差距在三大区域中差异最大,达到了0.1065746,沿海经济隆起带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渤海湾滩海地区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强力推进曹妃甸港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开发建设,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刺激下,从2007年开始沿海经济隆起带内部经济差距有逐渐上扬的趋势。在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内部,丰南区2010年人均GDp水平达到763067元,是三大区域中人均GDp水平最高的地区。

在环首都经济圈的三河市人均GDp达58314元,是涞水县人均GDp的6倍。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且工业经济结构单一,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环首都经济圈内部15县平均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河北省县域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在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由于距离较远、自然地理差、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接受北京经济辐射能力弱,大致呈现“东富西贫”的态势,其内部经济差距的贡献率占到三大区域内部差距之和的34%-43%。

冀中南经济区在河北历史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较好,地区内经济差距水平变化不大,其内部差距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三区域内部差距总水平的30%以下。其中,武安市因其丰富的资源而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2007年钢铁行业纳税25.6亿元,占其县域经济全部税收的70.5%,2010年成为冀中南经济区内人均GDp水平最高的地区,达57359元。

2.2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和三大经济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逐年递增,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0年环首都经济圈为28675元,分别比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高311元,3718元,并且超出全国平均水平9566元;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看,2010年沿海经济隆起带最高,为6541元,环首都经济圈和冀中南经济区分别为5403元,5518元。沿海经济隆起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最高,分别为20.91%,11.17%,其次为环首都经济圈,冀中南经济区增长率最低。

为了更精确地计算河北省和三大经济区内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问题,分别城-城之间的差距指数、乡-乡之间的差距指数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指数。

theil=■■■×ln■■

其中,■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从图2可知,“十一五”期间,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以及农业税的全面取消,河北省整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总差距呈逐年缩小的趋势,但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远远大于城城之间和乡乡之间差距,可见,河北省地区经济差距主要由于城乡差距过大引起的。从图3可知,在三大区域内部,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城乡收入差距最大。

2.3三产结构趋于优化,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大,且趋同性较强区域的经济结构与其发展水平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会消除发展结构上的障碍,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说,经济发展又将会带来其经济结构的优化。本研究利用三次产业的比重来衡量河北省区域发展中产业结构协调程度。

总体上看,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三大区域的二产、三产之和占地区GDp的比重都高达80%以上,其中,冀中南经济区最高为92.67%,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环首都经济圈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分别为83.58%、82.39%。三大区域第二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最大,都在44%-5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均在37%-43%。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为10.1:46.75:43.14,可以说,三大区域基本上转变了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重农型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向“二、三、一”产业结构转型,但是由于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程度较低,且第二产业结构存在升级缓慢、科技创新能力弱、整体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使得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均衡性、协调性不强。

从贡献率来看,冀中南经济区的二产与三产贡献率分别为50.56%和42.11%,第三产业已基本具备赶超二产的能力,在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最优,环首都经济圈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7.59%,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但相比之下,环首都经济圈国有企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使得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在沿海经济隆起带非国有经济所占份额较大,与其他两区域相比,其区域经济适应市场竞争和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更强。

2.4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分布极不平衡“十一五”期间,三大区域总人口整体变化不大,呈上升趋势,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4.1‰,低于河北省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6.61‰,截至2010年,三大区域总人口达2339.8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32.52%。

河北省人口密度为368人/平方公里,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南密北疏态势,加之北部地区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中南部地区相对偏高的生育率,使得三大区域中,冀中南经济区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达822人/平方公里,环首都经济圈人口密度最低为158人/平方公里,有限土地资源和急剧增加人口之间的矛盾使得冀中南经济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2.5城镇化进程较快,质量有待提高“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城市地区对周边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吸纳农村人口人数逐渐增加,城市化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三大区域平均城镇化率58.58%,相比于河北省城镇化率高出15个百分点,也高于2009年全国平均水平46.59%。三大区域中,城市化水平大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其中冀中南经济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化聚集效应发挥得较为充分,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环首都经济圈,村庄密度较大,农村人口多,城市的向心力作用较低,城镇化水平和宜居条件呈现明显的由东南平原向西北山区递减的趋势。

2.6固定资产投资额快速增长,资金结构有待优化

基本建设投资是改变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方面,发展环境的优化是吸引外资和内资的必要条件,而经济实力的提升又可以提高基本建设投资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形成基本建设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十一五”期间,三大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以调整投资结构为主线,加快了优势主导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方向的项目投资,以新增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性循环模式正在加快推进。2008年,随着国内外经济逐渐回暖和“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活动的深入展开,三大区域都加大了对城乡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和住宅建设的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保持了对经济的有力拉动,市场投资需求旺盛。2010年,三大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8086011万元,占到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05%。

3“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趋势分析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以及冀中南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十二五”时期将是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有以下几点:

3.1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得到提高,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得到加强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之间经济合作的加速推进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预计2015年,河北省生产总值突破40000亿元,年均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较2000年翻两番,达22300元左右。从区域看,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将分别达3500亿元、2350亿元、8000亿元,GDp增长率分别保持20%、10%、14%。同时,由于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与冀中南经济区在港口与岸线资源、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很强的互补性,具有区域整体协调的良好基础。

3.2省内经济差距减小,地区内部差距仍然是总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随着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项职能,以及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河北省整体经济差异会逐渐减小,且各区域内部差异仍然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发展较好的冀中南经济区将作为增长极,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带动周边地区或关联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沿海经济隆起带将依托地缘优势,环首都经济圈主要依托地理位置、能矿资源、劳动力和潜在市场优势,展开区域间的协调合作。

3.3居民生活更加富裕殷实,更加追求生活质量与自我个性随着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居民生活水平将稳步提高。据预测,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达到24300元、8200元,保持年增长率8.5%。同时,收入水平的变动将影响人们的出行习惯,从而引起客运需求结构的变动。一方面,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将导致货运需求的增长,人们外出购物将带来客运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刺激人们出行的欲望,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旅游、休闲、探亲访友等出行消费将逐步增加,出行范围进一步扩大。

3.4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融合和布局调整加快,产业合理分工和良性互动格局进一步形成冀中南经济区将发挥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交通便利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围绕钢铁、化工、食品、建材、纺织服装和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沿海经济隆起带将发挥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产业集聚程度较高、技术创新能力强、中心城市地位突出等比较优势,打造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港口和临港开发区建设,推进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区发展,推进重化工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建立以中心城市和港口为支撑的大流通服务体系。环首都经济圈将发挥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四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力和活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业和生态林业。

3.5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将有突破性的提升,农村人口加快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密度不断增强。预计2015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54%,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城市化水平已经较高的冀中南经济区,会进一步实现交通同环、信息共享、电力同网、金融同城,建成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在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沿海经济隆起带和环首都经济圈,将继续以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质量为重点,并有选择地发展一批有基础、有条件的县城等中小城市,特别是沿路、沿边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和经济活力较强的特色城镇。

3.6更加注重环境问题,倡导低碳经济,尽快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河北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和河流淤积严重,土地沙化与沙尘暴问题突出,水资源短缺和地表水污染等。“十二五”期间,政府将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遵循区域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证城乡发展的水源、绿色食品供应,协调流域上下游、开发与整治、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区域内生态环境整治为先导,加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工程,以及科学合理的城乡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发展低碳经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造林绿化工程,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预计2015年,通过社会经济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在基本消除贫困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改善,恶化趋势得到遏制;2020年,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能够得到基本解决,区域内部生态安全和生态健康得以保证,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结语

对区域协调现状的研究和分析,鼓励资源和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并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产业分工,寻求双赢或多赢局面。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河北省三大区域规模将不断扩大,定位更加明确,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区域的产业发展趋于专业化、规模化,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将日益紧密。

参考文献:

[1]武春光,于成学.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J].统计与决策,2008,18.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篇2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分析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现有研究中,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并未完全统一,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观点:覃成林(1998)、张可云(2007)等认为区域协调发展表现出来是一种“过程”,该过程中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相互紧密,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形成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和谐;彭荣胜(2007)认为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区域之间是相互开发、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其他有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模式”一种“战略”,等等。本文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区域之间联系逐渐密集,依赖逐渐加大区域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包含着无数“状态”。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要求

(1)以人为本,落实地区公平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也必须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区域经济之间共同协调发展,实现各区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做到各区域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内实现整体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要发挥好国家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个区域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从健全财政体制入手,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要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社会事业。(2)协调发展,提高各地区发展效率。按照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相协调,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达到全面协调必须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处理好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以及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和市场协调。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3)强化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通常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取得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把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给予扭转。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1)实现地区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是国家实施公共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政府要在不同时期参照不同的标准,提供较为公平的、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这意味政府必须在极大满足社会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保障社会个区域、各群体人民享有相同的权利。(2)区域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收入的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是中国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发展一直是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国家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各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控制在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适度范围。(3)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区域环境、经济基础、发展历程、潜在优势等情况存在差异,所以需要结合自己的特征,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此为支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4)资源利用效率加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较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和生存的主要基础,在新的发展历程当中,必须把生态环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强调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集约型发展。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去协调发展的新内涵,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以期为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8(1)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篇3

[关键词]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首先,秉承着产业承接和吸收同步、环保、产业技术适度的原则,选择利用适合的产业和技术加以承接。其次,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创建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重塑沿海开放高地优势。“一带一路”地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全面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国内大环境下实现双向投资协调发展。最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以政策为导向使本土产业和转移产业实现融合,避免出现转移产业同质化问题。此外,长三角区域政府推动本土产业转向中西区域,基于宏观经济调控下创建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区。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篇4

【关键词】武陵山地区;系统耗散结构;协调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025-02

区域协调发展是各级政府、管理者和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武陵山地区地处我国中部较发达地区与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结合部,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里山同脉、水同源,长期以来有着广泛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国务院3号文件将武陵山地区的协调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给这片区域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但是,就目前而言,这里还处于比较分散状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何实现该地区的协调发展,仅有外界的力量是不够的,这还需要武陵山地区各区县内在的驱动力量,即内在驱动机制。

一、耗散结构理论及武陵山地区区域系统的界定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是被实证科学主流所认可和欢迎的,该理论提出后,广泛应用到包括社会经济领域等的人类社会系统,对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经济学、哲学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运用该理论来分析区域发展问题,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是指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区域系统,在区域协调机制的作用下,区域内各地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克服冲突、打破制约,达到相互依存、互惠共利、结构合理的区域发展模式,同时推动区域的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形成彼此和谐一致、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区域良性循环态势。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一座绵延了渝、鄂、湘、黔4省市、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大的山脉,那就是巍巍武陵山。武陵山脉覆盖的地区称武陵山区,现在也习惯称武陵山片区、武陵山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重庆市的黔江区、酉阳、秀山、彭水、石柱;湖北省的恩施州,所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八个县市和红庙开发区;湖南省的湘西州,所辖县市为: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湖南省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湖南省常德市部分区县,如桃源、石门等;贵州的铜仁地区,辖铜仁市、万山特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等,人口约1500万。这里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居住,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秀丽的风景,梵净山、张家界、凤凰古城、黔江的小南海闻名遐迩。这一地区是相对独立、具有明显区域化趋势的地区。长期以来,该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子系统通过各种复杂的物质、信息、技术、人员和能源的流通与交换,并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而组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结构的复杂区域系统,具有复杂性、开放性、空间层次性、组织性和自组织性、动态演化性等复杂系统的特征。

二、武陵山地区区域系统协调发展耗散结构机制分析

武陵山地区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有涨落存在、有非线性因素,因而是一种耗散结构,存在自组织现象,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因此,该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动态变化环境中,通过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等作用方式,为协调发展的实现提供动力和基础。

武陵山地区尽管处在开发与开放中,由于受历史、环境、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其程度不如我国其它地区,但是系统内部之间彼此都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要素的交流,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存在着广泛的竞争与合作;同时武陵山地区作为整体面向全球开放,在全球范围内同其他区域展开竞争与合作,参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近20年来,这种开放、竞争、合作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追求这种开放、竞争、合作已成为当地区县(市)政府的奋斗目标。

武陵山地区系统内各子系统发展不平衡,在社会进步、资源禀赋、环境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非均衡产生无序,从而导致系统远离平衡态。交通、能源、信息、人才等要素在各地的时间和空间上配置出现差异,黔江、铜仁、恩施、怀化、张家界、吉首等六个区域中城市心明显要强于其它地方,且越来越向这些地方集中,这种集中加大了其它地方的要素配置压力。同时,武陵山地区各地政府颁布的新政策、新规定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功能定位、企业实施的新发展战略等也不平衡,争当龙头、争做高地的心态导致竞争的无序,这种不平衡性和无序性加剧了该区域的非均衡化。

三、武陵山地区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

如果系统中只有竞争,则系统会越来越不稳定,最终导致系统的分解;当系统内只有协同,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最终将会趋于完全的相同状态,系统也就达到“平衡态”,同样意味着死亡。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构成区域系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人口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资源、经济、环境、社会与人口子系统之间既彼此冲突又相互协调,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外部控制参量达到一定阈值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人口子系统之间通过协调作用和相干效应,可以使系统由无规则混乱的状态变为宏观有序的状态,实现系统的协调发展。以“锰三角”为例,长期以来湘黔渝“锰三角”地区各自为政,相互竞争,企业“散、小、低、弱”,给当地的资源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也严重影响了锰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7月,为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共同应对区域性环境问题,“锰三角”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锰三角”区域环境联合治理合作框架协议》,走向了协同发展的道路。

但是,由于渝鄂湘黔四省市从行政关系上各自独立,其自我循环意识较强,该区域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体制性和结构比较明显,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区域内竞争与协同并存,总体上竞争大于协同。武陵山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六大中心城市的竞争。这六大中心城市虽都处在武陵山地区,但它们分属不同的省市,行政地位、经济实力相近,彼此竞争,互不相让,没有同在一个经济区的共同厉害关系,也缺少一个绝对中心来统领整个区域的内在凝聚力;另一方面,各地在产业发展上求大求全,均强调“一个不能少”,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使得产业结构趋同加剧,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过度竞争和封闭竞争严重,许多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不必要损失,还造成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武陵山地区之间的协同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把武陵山区划为全国十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此后多年,武陵山地区多次召开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县(市)政府协作会议、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民委协作会议和旅游局构筑“大武陵旅游圈”会议。2004年,国家民委在黔江区举办了首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各地党政代表团经常互访交流成为常态。2007年,黔江区率先提出建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构想,得到多数武陵山地区的地、市、州、县的认同,并就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达成基本共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力争资源市场相通、体制文化相融、能源产业互补,重塑武陵山区的社会、经济和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协作区将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争取国家重大政策支持,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公平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和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合作体系,打造区域协作品牌,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没有真正成立起来,失去了协调发展的合作平台和协调发展的最好时机。尽管如此,各地之间的协调合作并没有停止,其协作集中体现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产要素流通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上。产业发展方面,该区域内在第一产业的合作上,主要以特色农产品的相互补充为主要形式,依托大企业实现农产品的跨区域流动;在第二产业上,虽有协同与合作,但跨行政区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没有形成,产业结构亟待升级;在第三产业上,特别是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各地正在统一规划,共同宣传,并就区域内“无障碍旅游”达成共识。基础设施方面,武陵山地区在机场、港口、跨行政区道路建设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渝湘高速、沪蓉高速、黔恩高速、武陵山机场的建成通车、通航,黔张常铁路的前期、黔毕昭铁路前期等工作的有序推进,都是合作的成果。生产要素方面,在人口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方面的双向流通逐年增加。在资源整合、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合作。

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武陵山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竞争和协同共同推动的结果,竞争的结果产生极化效应,协同的结果产生扩散效应即辐射效应。从系统的动态角度看,竞争使得武陵山区域系统失稳导致区域功能、性质发生更新和演替,为新的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从系统的静态角度看,武陵山地区由于竞争而产生协同效应,达到结构和功能上的互利共生和协作互补,同时也构成了规模布局合理、职能互补、动态平衡的区域内部空间结构,使得各项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因此,竞争和协同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篇5

【关键词】新疆;旅游产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6.011

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凸显。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愈发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研究多集中在旅游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通过何种路径影响区域经济水平等方面[1],而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的反支撑作用则缺乏深入研究。事实上,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耦合的关系。忽略两者关系的相互作用,必然会造成对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之间真实关系的认识产生偏差。基于此,本文在了解新疆区域经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相互协调的内在机理,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为新疆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一、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方面,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旅游业的消费结构是跨产业和多产业融合的综合结构[2]。旅游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游客聚集到消费聚集,由传统旅游产业到泛旅游产业融合,由泛旅游产业融合到泛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三层次递进过程[3]。在递进过程中,旅游产业带来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区域平衡效应等一系列的经济效应[4],从而对区域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产业层面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力、形象提升等各方面的支持。具体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刺激旅游消费,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旅游竞争力,从而为旅游发展提供支撑作用。就游客层面来说,经济的发展满足了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条件,促使居民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更多休闲的时间并产生旅游的动机。

2.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内涵

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一种现象;是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5]。耦合度就是描述系统或者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指标[6]。协调度是度量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协调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发展趋势,是评价协调状态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7]。本研究把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作为两个相互耦合的系统,构建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和模型,定量测度和分析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与协调程度。

二、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模型和方法

1.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指标选取的客观性、系统性、核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新疆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其中,区域经济综合指标体系由8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进出口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旅游产业综合指标体系由7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入境旅游人次、旅行社数、星级宾馆数、a级景区数。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14)》、《新疆旅游统计年鉴(2014)》、新疆各地州市的统计局官方网站以及旅游局官方网站。

2.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计算方法

公式中,C表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k为调节系数(k≥2)。C∈[0,1],C值的大小决定了系统之间耦合水平的高低。C=0时,系统之间处于一种无关状态,系统将呈现一种无序发展的态势,由于本研究只涉及两个系统,因此本研究取K=2。

D为耦合协调度,t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待定参数,表示区域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度,表示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1。由于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的相互协调促进是不对等的,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一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旅游产业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因此本研究中给予=0.6,=0.4。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状况,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等级进行划分(见表1)。

三、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通过公式(1)、(2)得出2014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而计算得出二者的协调度(C)、综合评价指数(t)以及耦合协调度(D)。根据下表(表2)的计算结果得知,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六种类型:

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初级协调发展地区

这一类型的地区有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省会城市,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交通中心,同时也是新疆的旅游集散地。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但面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乌鲁木齐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和核心旅游产品。因此,目前处于初级协调水平。石河子市是新疆著名的兵团城市,以红色旅游为主,军垦文化十分丰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但相比新疆多数地区,无论是旅游资源的丰富度还是经济水平的发达度并不是十分突出,然而其耦合协调水平位居新疆各地州市第二,与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和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密不可分。

2.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勉强协调发展地区

该类型仅包括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条件良好,是新疆唯一拥有两个国家5a级景区的地区,现已打造出喀纳斯景区和可可托海景区两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名胜景区。可以说,旅游产业是阿勒泰地区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地处新疆最北端,其旅游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季节和交通限制。

3.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濒临失调地区

该类型仅包括伊犁州直属地区。伊犁州虽然具有资源和交通优势,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全面开放,但伊犁州直属地区的景区品牌知名度远不及国内其它替代产品,尚不具备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其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持续推动区域经济的改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在15个地州市中排名第8位。

4.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轻度失调地区

该类型包括吐鲁番地区以及部分南疆地区。吐鲁番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东疆、南疆、北疆的交通枢纽,但在旅游产业发展实践和效益上却呈现未达到理想效果,这与新疆最早起步的旅游区形象严重不符。由于其经济长期以农业占优势,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水平较低,难以带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都属于新疆的南疆,南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在南疆体现的淋漓尽致。近年来,南疆经济在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稳步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稳定问题,出于旅游安全考虑,大多数内地乃至国外的游客只能望而却步,南疆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政府的指导下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是推动南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5.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度失调地区

该类型包括哈密、塔城两个地区。作为“新疆东大门”的哈密地区以发展工业经济为支柱产业,但工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有限,并且旅游产业开发程度不深,未能把握住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契机。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呈现出“过道效应”。塔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农牧业为主,重点工业项目少,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旅游吸引力较弱,落后的旅游产业与薄弱的经济基础无法相互支撑。

6.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地区

该类型包括克拉玛依、博州和克州。克拉玛依作为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重工业对克拉玛依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与高度发达的经济相比,旅游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博州和克州经济发展非常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别排在第14、15位,缺乏区域经济支撑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相矛盾,旅游产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被落后且与之不和谐的区域经济所制约。在这种形势下,首要问题是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和提升博州和克州两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结论与讨论

文章定量分析表明: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乌鲁木齐市具有聚集和辐射作用,带动乌鲁木齐周边城市石河子、昌吉的发展,从而产生“同城效应”,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呈勉强协调状态;阿勒泰、塔城、伊犁州等北疆地区耦合协调水平由高到低呈阶梯式分布、差异较大;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南疆地区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居中,呈轻度失调状态;哈密、吐鲁番等东疆地区耦合协调水平较低,旅游产业发展并不理想,呈现“过道效应”。总体来说,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普遍呈现偏低水平,北高南低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因此,不同地区根据旅游产业发展条件及现有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的旅游与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新疆省域内区域间的合作以及区域经济对旅游业的反哺支持力度,实现“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推动旅游发展”的协调发展模式,进而推动新疆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

由于数据资料的限制,本研究仅对2014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对新疆旅游与经济发展纵深方向的耦合协调演化趋势研究以及新疆与全国其他省份间的横向比较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刘长生,简玉峰.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不同省份的个体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J].旅游科学,2008,05:23-32.

[2]曾国军,蔡建东.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旅游学刊,2012,05:23-31.

[3]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06:868-872.

[4]刘定惠,杨永春.安徽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J].特区经济,2011,06:188-190.

[5]VefieL.thepenguinDirectoryofphys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press,1996:92-93.

[6]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9-17.

[7]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08:23-29.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篇6

资源是一个经济学术语,用来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是指能给人们带来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客观存在物。世界上有四种资源,即“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目前对于人力资源的定义,业界尚存在对其不同的认知与观点。

二、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中作用

现代经济发展研究中表明,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区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更能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即是将本没有关系的人与人、人与物在因一个共同目标的情况下组织起来,组成一个统一化的整体,通过系统的指挥、组织、协调、控制充分开发人力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旨在为组织的整体目标在最高层次上的实现而开发使用人力资源的能力的过程。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在特定的自然区域内对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做相关策划的全过程。现代区域人力资源研究更侧重对市场化和开放性的研究。现代经济发展表明,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及可以做到对自热资源的替换、对自然资源的短缺起到缓解作用,还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更彻底的开发,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源以弥补原有自然资源的不足。

三、人力资源存量、结构与区域经济市场化相互协调

为促使人力资源能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与区域市场化程度相互协调、相互结合。人力资源要素存量与区域各部门、各行业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双向对接问题。其中任何一方在对接过程中出现中断或受阻、对整个区域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与程度都产生巨大影响。两个即可称为一个整体系统,当系统中出现包含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制约的子系统,当系统含有对各目标有不同评价标准的参与者,亦或是系统中具有存在利益冲突的多个独立的个体或因素时,都需要对系统进行一定的协调。系统协调既是指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共同升级进化。系统进行必要调整是系统整体性的内在需求,其目标是对系统产生的负效应做出减少,进而将系统的整体效应与整体能力进行加强提高,最终目的将系统的整体达成协同、和谐的状态。这种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既可以作为调节系统内部问题的一种方法,也可用之表现出各个子系统内部之间、系统各功能之间、结构或是目标之间的并存关系,体现出相互依赖,共同推进发展的目标。

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要素结构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有人力资源规划系统、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系统、人力资源保护与评价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等不同子系统所组成的能够体现出区域中人与人、人与事的协调运行状态、能力和发展趋势的复杂动态系统。这些子系统既可以做到相互独立运行,又彼此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系统自身的作用取决于系统内部的各要素结构和运行状态。因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功能,既决定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组成情况,又需要各个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区域人力开发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要素结构及其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功能,即有效地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使本身在参与智力竞争中保持一定优势。这种功能通过协调度、有效度和实现度来表现。

五、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内外协调度评价是指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由内致外的协调状况。其外部协调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需要和区域的其他子系统、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和劳动力市场、法律等互相协调。内部协调重点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其管理系统和企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如财务系统、制造、销售系统等不同系统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职能之间的互相协调发展。对区域各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能进行有效地评价,能够反映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的实际效率。要以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活动为主线对人力开发与管理进行有效度的评价,通过数量与质量、时间与空间、成本与收益等资料分析各项活动的有效性。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饭店业协调发展

一、研究背景

19世纪30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对协调发展的研究,Bithas&nijkamp提出在不确定信息下,利用专家知识系统进行环境―经济协调模型的建模方法;Boulding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经济与环境相关性的分析,倡导储备型、休养生息型和福利型的经济发展,其目的在于建立“循环式”经济体系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系统;norgaad提出了协调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反馈循环在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可实现共同发展。协调发展的定义虽表述不一,但其核心却是唯一的,即协调发展是自然环境与人类使用的一种平衡,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

从定性角度看,饭店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导向,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基础设施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增强,这都为饭店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实力的大幅增强、客源市场的迁移带来的业务转型,致使我国区域饭店业防御危机冲击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二者协调发展过程就是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和区域内相互协调关联的过程。从定量角度看,如何准确判断和评定区域经济与饭店业协调发展水平却成为研究的难点,而这恰是本文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一)模型构建

1、耦合理论及模型

耦合是指多个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而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反应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饭店业两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影响的程度定义为“区域经济―饭店业”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区域经济―饭店业的协调程度。依据二者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一般可将其耦合过程划分为低水平耦合、颉颃、磨合和高水平耦合4个阶段。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构建耦合度模型,即:设变量ui(i=1,2,…,m),uj(1,2,…,n)分别表示系统,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为:

cn=n{(u1・u2・…・un)/Π(ui+uj)}1/n

当只有两个系统时,可以直接得到它们的耦合度函数,表示为:

c=2{(u1・u2)/(u1+u2)2}1/2,耦合度值C∈(0,1)

根据耦合度值的变化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当C=0时,耦合度极小,系统之间处于无关状态且向无序发展;(2)当C∈(0,0.3)时,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阶段;(3)当C∈(0.3,0.5)时,耦合处于颉颃时期;(4)当C∈(0.5,0.8)时,耦合进入磨合阶段,两者间开始良性耦合;(5)当C∈(0.8,1.0)时,处于高水平的耦合阶段;(6)当C=1时,耦合度最大,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且趋向新的有序结构。

2、协调理论及模型

“协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同时还要求各子系统、各元素之间相互适应与促进。因此,区域经济――饭店业要协调发展,要在保持其各自内部协调的基础上,使两者在整体上形成良性互动。此外,耦合协调度不仅能区别出由于区域经济―饭店业偏小带来协调度高的伪协调,而且能评判不同区域区域经济――饭店业耦合的协调程度,反映出区域经济――饭店业水平的相对高低。

协调模型可表示为:D=(C・t)θ

t=a×U1+b×U2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协调度;t为反映饭店业与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益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θ、a、b为待定参数,两个系统基本同等重要是一般取a=0.5,b=0.5;当θ=1/6时其方差最小,故取θ=1/6。

耦合协调度可分为以下10种类型:①D∈(0,0.09)时,为极度失调;②D∈(0.10,0.19)时,为严重失调;③D∈(0.20,0.29)时,为中度失调;④D∈(0.30,0.39)时,为轻度失调;⑤D∈(0.40,0.49)时,为濒临失调;⑥D∈(0.50,0.59)时,为勉强协调;⑦D∈(0.60,0.69)时,为初级协调;⑧D∈(0.70,0.79)时,为中级协调;⑨D∈(0.80,0.89)时,为良好协调;⑩D∈(0.90,1)时,为优质协调。

3、系统综合评价函数

设正数X1,X2,…,Xm为描述区域经济的m个指标;正数Y1,Y2,…,Yn为描述饭店业的n个指标。

m

e(X)=∑ai×Xi

i=1

n

H(Y)=∑bj×Yj

j=1

e(X)为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函数,H(Y)为饭店业综合评价函数,ai、bj为指标权重,Xi、Yj分别为标准化后的数据。

(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权重确定

1、指标选取

参考国家法定统计指标来确定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支出、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指标,并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在饭店业统计中常用的相关指标,以及指标的可获得性,选取指标为饭店数、客房数、床位数、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入境旅游者住宿总人天数、住宿总人天数等的规模类指标和像客房平均出租率、平均房价一类的效益类指标。

2、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了2007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样本,数据均来自2008《浙江省统计年鉴》,2002―2009年《浙江省旅游概览》,2006年和2008年浙江省饭店业发展白皮书。

3、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对较为模糊或较为复杂的决策问题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主要步骤为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相对权重,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三、数据分析

(一)权重确定

准则层和方案层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为0.000、0.091和0.061,同时层次总排序的随机一致性比率为0.087,均都小于0.1,说明各判断矩阵指标间的比率赋值合理,其一致性都符合要求,而且层次总排序也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完成层次总排序,从表1可得,第2、3列分别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各子系统指标权重;第4、5列则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各子系统指标在综合系统中的权重。

(二)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由此,依据模型得到各样本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如表2。

(三)区域经济和饭店业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将各样本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代入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各样本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如表3。

四、分析与结论

(一)分析

表2中样本普遍呈现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于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状态,少数样本包括舟山、衢州和丽水呈现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相吻合或略低于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同时,多数样本呈现出饭店业发展水平会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饭店业水平也高,同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饭店业水平也较低,但是绍兴和金华两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饭店业发展水平却明显低下,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表3中样本区域经济和饭店业耦合程度较高的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温州和台州,其他样本都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且耦合类型与表2中饭店业综合发展水平数据所表现的特征吻合程度较高,样本中绍兴和金华的耦合度过低即为突出表现,说明该模型中着重反应了饭店业的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类型中呈现失调态势的样本有舟山、衢州和丽水,其他样本则表现为协调状态,尤以杭州和宁波处于良好协调状态。且耦合协调类型与表2中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数据表现的特征及其一致,较为真实客观地反应出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结论

浙江省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该地区饭店业发展水平,更有甚者,地区饭店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由于两者耦合程度和综合评价指数不高,直接导致各地区区域经济和饭店业的耦合协调度不高,呈现优质协调状态的区域过少,部分地区表现出失调态势。这充分显示在低等级行政区划地区饭店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而且比较依赖区域经济发展对其的带动作用。同时有统计结果显示,浙江省经济发展空间特征就是东北强、西南弱,而就区域经济与饭店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两者耦合度的特征都能验证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这个特征。由此得出,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饭店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Bithas,K.,&nijkamp,p.environmental-economicmodelingwithsemanticinsufficiencyandfactualuncertainty.J.environ-

mentalsystems,1996―1997,25(2):167―183

[2]Boulding,K.e.theeco-

nomicsoftheComingSpaceshipearth.environmentalQualityina

Growingeconomy,newYork,Freeman,1996:53―57

[3]norgaard,R.R.economics

indivatorsofresourcescaerity:a

criticaleasy.Journalofenviron-

menteconomicsandmanagement,a-

cademicpress,newYork,1990:19

[4]姜子青,曲财亭,刘断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J].环境保护,1992(1):9―12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篇8

职业教育作用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重视。本文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通过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阐述,对比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为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问题,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内容时时更新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发展”是目的,“协同”是根本。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在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着明显的不协调性。概括地说,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具有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功能。

(二)国外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现状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二者协同发展的前提是必须对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系统实行科学地管理,因为只有这样,生产力才能变成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美国政府免费提供土地,实施《土地赠与学院法案》,允许大学变卖这些土地,作为高等职业大学的经费,用以为落后地区的农工人员提供受教育机会,培养出大量的高等技术人才,极大地带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增长,加大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反过来,又翻倍增加对高等职业大学的经费投入。由此,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力就这样被美国政府左右和掌控了。提高决策者对于区域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调控力度的重视,就能有效地控制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尤其当区域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陷入混沌状态时,国家政府适时加大调控力度,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协调力度。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几点建议

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更新“一个观念”。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重普轻职”观念仍然存在,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较薄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因此?要加强职业教育,首先就是要引导社会树立新的职教理念,做到既尊重知识也尊重技能,既尊重科学研究型人才也尊重技能技术型人才,从根本改变“千军万马挤普通教育独木桥”的状况,转变职业教育在不少人眼里是“二流教育”的观念,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谋发展,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观念。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统筹力度,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根据产业发展的情况,明确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职教办学条件,并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第二,要具备“两个能力”。一是职业教育要具备把握市场的能力。当下,职业学校必须具备适应市场能力,职业教育也必须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学校想要生存和发展,这是前提。作为职业教育,不能就教育而研究教育,而是要瞄准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实际上就是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适应市场的过程,也就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调整职业教育战略思维的过程。要求职业教育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目标,要有前瞻性的眼光,还要有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模式的应用机制。二是要具备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自我完善的能力实质上就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原动力。“打铁还须自身硬”。要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又多又好的适应型人才,光有规划,光有眼光还远远不够,还要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吃透各级各类政策,基地的建设,师资的建设,等等,都是自我完善过程不可或缺的内容。第三,要协调好“三个关系”,要建立“三个新常态”。一是协调好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关系。职业教育要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既不能盲目地扩招,也不要一味地缩减。这个“度”的掌握就是要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为基准,经过深度的磨合之后,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二是协调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关系。职业教育的专业是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相挂钩的,也是与社会所需的职业相适应的。我们的提法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联系密切的专业一定要精心设计,做大做强,做精做细;而经过分析和预测后在未来的某个时期可能需要的专业,我们要提前设置,但要控制规模。三是协调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用人标准的关系。这个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前两个问题的总结,而实际上这既是一个客观的要求,也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从现状分析中我们看到,当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往往表现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和从众性。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这个大方向上是一致的,而不同的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各有不同,必须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的放矢,学以致用,才能实现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涉及到二者协同发展的问题,又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政策层面的、法律层面的、体制层面的,机制层面的,等等,需要我们长期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笔者相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入,职业教育的又一个春天也即将来临,而其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关系也将更加紧密,更加和谐。

作者:张越男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卢兆梅.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改革与开放,2013,04.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篇9

【摘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财税金融政策;区域经济;影响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利益获得机制与规划是区域经济关系形成与演变的基本原因,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上。为此,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这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证。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基于统一的开放市场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设,对市场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会使区域间价格趋于一致,从而使区域差距自动消减。

新古典经济学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二元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非均衡发展。1974年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但会出现地区间的非均衡性,而且还会出现“倒流效应”,即: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因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外部环境影响要素不同而出现地区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作用下不断加强并形成循环规律,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落后地区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不断流失并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过程,反复的“倒流”“循环累积”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为此,他主张通过非均衡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各种政策倾斜,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但防止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流向并非象新古典经济学增长理论所假设的仅受由稀缺性所决定的价格影响,还受制度、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并非总是从剩余地流向稀缺地,其流向会受产业集聚和外部性所形成的递增收益效应的影响,市场不能自动纠正区域间发展的差距,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会影响要素流向。因此,政府必须制定适当的产业、财税金融等区域政策并使之法律化以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制度学派将制度要素引入区域经济分析中,认为政府干预是导致空间转移的主要力量,政府应当委托特定的支持部门进行合理分布,来影响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主张国家应通过财税等政策进行转移支付,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相对于世界上其他较大的经济体而言,情况更为严重,沿海与内地,东部、中部与西部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大。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公共基本服务均等化等重要指标分析,其差距呈日益扩大的趋势,而且已出现较为严重的“马太效应”:东部由于具有充实的财力来提供公共产品,使经济发展有更好的外部环境,而中西部由于历史、地理等客观原因,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财力严重不足,从而限制了其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也因此抑制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日积月累的“倒流效应”和“马太效应”,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日益扩大,使得较先进的东部、中部地区进一步发展,而落后的西部地区更加落后,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促进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为把四大板块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落到实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分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提出区分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采取积极稳妥的区域措施。

一方面,适时制定分类区域政策,并努力增强区域政策的有效性。根据各区域经济板块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具体指导,通过组织制定省级或跨行政区的经济区规划或政策文件,细化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指导各地方明确发展定位。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国家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定位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也随之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相继制定了以产业政策为主,财税、金融、土地、外经贸等政策为辅的一揽子优惠政策;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西江经济带概念,确立了江海互动的发展思路,将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而论,规划将南宁建设成“国际区域通运输枢纽”,将柳州、梧州建设成“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酝酿编制《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准备研制西江经济带发展的财税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实施分类管理,努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注重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分类管理,对于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城市群、都市圈,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成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等核心经济带,以及环渤海经济圈,东海经济圈,南海经济圈等,形成了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新局面,鼓励其继续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实行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例如,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促进这些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区域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一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008年,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实现了约占全国54.3%的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地位。与此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经济发展明显提速,2008年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19.3%和17.8%,比2005年提高0.5和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跃居四大板块首位,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趋于缩小。从西部地区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了《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蓝皮书显示,从1999年―2008年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西部地区GDp由1998年的14647.3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8256.5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和陕西经济信息中心最近的有关经济指标显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挑战,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持续向好趋势回升,GDp平均增速超过1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7%的3.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48204.13亿元,增长34.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30.1%快4.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15.5%的水平,达到18.71%;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全部为正增长,平均增幅达到19.7%。自2001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来,西部12省(区、市)共计减免企业所得税1244.46亿元,极大地支持了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了积极的效应,实现税收由2000年的1360.83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5242.87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已初见成效,而且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从“点”向“面”的发展和提升,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板块,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东、中、西、东北等各个经济区域的发展呈现全面隆起和互动协调之势。

三、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研究评价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要调整完善财政金融政策。由此可见,国家把财税金融政策看作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和杠杆。

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政府通过影响区域经济主体行为,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分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最终引导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重新调整,以缩小因资源禀赋、历史原因以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差距。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旨在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保持发达地区持续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杠杆。在此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对区域财税金融政策各抒己见,有专家通过分析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现状提出了从财政支出责任、合理划分税收以及设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胡洪曙,2009年);有专家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消费税全额留存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金华,2008年);有专家提出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财力在国土空间和功能区之间重新分配的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贾康等,2008年);有专家通过深化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融资及税收改革,规范收费与税收征管,建立财税政策执行评估及责任追究制度,来构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财税政策体系(刘家凯等,2008年);袁天荣等(2009年)专家则提出了以建立税收利益协调机制为主线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政策。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定位,对促进“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已迫在眉睫。但目前对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尚属空缺。因此,“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英]哈维・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区域与区域政策经济学(第三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篇10

关键词:撤县改区;全域城市化;区域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097-02

导论

(一)选题背景

2011年望城“撤县改区”成为长沙市主城区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望城而言,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是重大的历史任务。望城坐拥35公里湘江岸线,成为湘江时代的主力军,撤县改区为协调城乡发展,加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协调联动,全面实现全域城市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选题意义

撤县改区对扩大城市发展空间,统筹区域一体化建设、协调城乡矛盾、减少管理层级、加强大都市实力,提高原县(市)的行政级别,由乡变城,与主城区发展共轨,给予了望城区更大的发展机遇。但在撤县改区后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自治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更进一步弱化,加速了中心城市的极化和近域蔓延式增长,加大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一、相关概念解读

(一)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方针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安排,“十一五”规划首次完整论述区域协调发展的涵义并作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面部署,“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被强调。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义

蒋海清提出在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1]。王文锦则认为,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2]。吴超指出通过复杂的物质、信息、技术、人员以及能源相互交流,互相依赖[3]。徐向东则认为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及各子系统内部元素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形成区域整体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陈秀山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动态协调发展战略,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

(三)全域城市化概念的提出

2009年大连市委七次全会作出了“优化空间结构,加快全域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围绕建设“三个中心,一个集聚区”,各功能区依据现实基础、各类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形成开发建设重心;通过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功能的提升,以及城市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引发城市的集聚效应,提升区域核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四)全域城市化的定义

全域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中后期,区域经济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上级政府的协调和统一推进作用下,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过程从少数几个点通过城镇体系扩散到整个区域,从而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通过人口、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一体、协调的城市化过程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二、实证案例研究—以望城县“撤县改区”为例

(一)背景介绍

望城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境内,北连洞庭湖,南街岳麓山,是英雄人物雷锋的故乡,也是湖南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区和大河西先导区的结合部。辖区内包括高塘岭镇、丁字镇、乔口镇、乌山镇等14个镇和新康乡,总面积969平方公里,总人口53.86万人。2011年望城“撤县改区”,望城区成为长沙市的第六大区。“撤县改区”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望城不再是长沙的一个郊县,而成为了长沙市的一部分。

(二)“撤县改区”实现全域城市化

近几年长沙迅速发展,用地规模逐年增大,人口增多,加剧了城市用地的紧张状况。望城区临近长沙,纳入长沙市城区后,将注入城市更加蓬勃的生机。望城区201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29450万元(含托管的雷锋镇),比2009年增长1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258万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726508万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490684万元,增长12.1%。第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8.7∶71.1∶20.2,与长沙市其他五个城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撤县改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利弊影响

1.垂直管理是否限制望城区发展

全域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中后期,区域经济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上级政府的协调和统一推进作用下,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过程从少数几个点通过城镇体系扩散到整个区域,从而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通过人口、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一体、协调的城市化过程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权利不足的问题严重突出。

2.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凸显

撤县改区后,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交通道路建设的需要,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急切需要征用大量土地以满足全域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大量农业用地将变为非农用地,大量农民不足以维持生存。由于这两方面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伴随着全域城市化的发展而愈加明显。

3.撤县改区后政府管理的集权与分权

望城撤县改区后,原有县域行政单元将落实到长沙市主城区中,必将导致望城建立自上而下的直线型垂直领导体制,避免地方保护主义,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行政回应性,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贯彻执行中央政策以及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干扰。使望城区迎接一场难能可贵的历史发展机遇,主体对接长沙市区规划,望城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将成为滨水新城的典范,成为长沙市新的高端商务旅游区,项目引进和资金扶持,将彻底改变原有单一缓慢的发展方式,赢得崭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蒋海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