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4:29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产业一体化;鄂州市;城乡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6-1478-05

在建国初期,鉴于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国家制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实施农业服务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偏向政策,形成了垂直式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建设模式和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村经济相对立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由于中国未及时进行制度和政策的调整,固化的城乡二元体制和与其配套的户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城乡分割的强制性政策制度,造成城乡居民无法平等地共享现代文明成果。针对这种状况,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它通常是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平均利润率(反映生产效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和信息流状况(反映社会经济联系)、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反映生活水平)以及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反映生活质量)来共同反映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绝不是简单的城乡同质化、所有农村城镇化。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目标不是要把农村都变为城市,不是追求城乡一样化,而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走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道路。

从2008年被湖北省确定为该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起至今,鄂州市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树立了新的模板[1]。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鄂州市产业一体化的实践和探索角度出发,研究城乡一体化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效应。

1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1.1农业产业化逐步实现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一直是鄂州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的重点。近些年来,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显现了竞争力增强、带动力加大的新态势。第一,龙头企业异军突起。鄂州市围绕大宗农产品深加工,主导产品精加工,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着力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有基地、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4家(其中省级4家),涵盖10大类,注册资金合计达18462.7万元,从业人数5090人,总投资额73554万元(其中市外资金11440万元,占15.6%),固定资产净值

54068万元;第二,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围绕水产、畜牧、蔬菜、林果4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建成了3.3万hm2优质水稻基地、3.3万hm2无公害水产板块基地、2.67万hm2蔬菜基地、2万hm2双低油菜基地、10个花卉苗木基地、12个畜禽养殖小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农产品优质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第三,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鄂州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全市已建立了136家农民股份有限公司、37家各类农产品专业协会,另外还有300多个农产品营销专业户,常年从事农产品经销业务的个体商贩有近万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基地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1.2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过去,鄂州农村的经济结构以种植粮、棉、油为主,其他产业比重较小。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明显快于农业,且第二、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粮棉油产值产量虽然大幅度增长,但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到2007年全市现价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6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7%,比1978年的69%下降了52个百分点;非农行业总产值264亿元,其比重由1978年的31%上升到83%,上升了52个百分点。在非农行业中增长最快的是第二、三产业,从1983年起,农村工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推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2007年农村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从20%上升到56%。农村商饮服务业比重由4%上升到12%。农业内部结构从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共同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已从30多年前的副业转变为支柱产业。近年来种植业由过去以种粮为主逐渐转变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并重的发展结构。

1.3城乡产业间有效互动

鄂州市在推进城市企业的发展链条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多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鄂州市城乡间形成了经济效益的“多赢”格局。一些企业在将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向农村转移的同时,还让众多的农民在家门口直接就业成为产业工人,使农民实现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既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及在城区建厂成本高的矛盾,又促进了农村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增加了乡镇收入,实现了企业、乡镇、农民三方共赢。其次,提高了农民素质。城市企业向农村延伸,推动了生产要素的集中和整合,带动了农村的社会化、专业化分工,使一部分农民由第一产业转移到加工、销售、运输等第二、三产业,脱离单纯的农业种植模式,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第三,企业下乡设点办厂使乡镇闲置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带动了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1.4产业建设投入不断扩大

在鄂州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改制以及大量引进外来资金,大大增强了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尤其是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大量外资、合资企业的入驻兴建,既引进了资金设备,也带来了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了鄂州市整体的产业发展水平。2009年,全市有亿元以上项目80个,比上年增加11个,增长15.9%。全年共争取4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74个,总投资额达到21.5亿元,争取的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010年初确定的115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鄂州电厂二期、武大有机硅、银龙管业等35个项目试生产或投产;航宇国际商贸城、磨石山铁矿、金刚石科技园等15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华顶机电工业园、华工科技等58个项目开工建设,比上年增加11个。全年共争取国家和省发改委投资项目370个,争取到位资金7.13亿元,带动项目投资近40亿元。到2011年底全市完成招商引资总额132.9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完成9870万美元,同比增长70.1%。

2鄂州市城乡产业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2]。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趋势应该是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然而近年来,鄂州市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现象仍然存在。

由表1可见,一方面,从纵向看,2008~2010年鄂州市产业正处于调整之中,但总体特征始终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重已进入“标准区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偏高,并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相对来说还偏小。一直以来,占据鄂州市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在现阶段消费饱和、资源不足、环境恶化、金融危机等不利条件下,越来越难以为继,只有依靠现代服务业为其提高产前开发、产中物流、产后营销等专业,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以求得生存发展。

与此同时,鄂州市产业中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存在着不合理。就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人力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状况进而反映产业结构的生产能力。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应为,随着该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表2中可以看出,鄂州市在2008~2010年的3年中,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比重明显高于“标准区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已经比较合理,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偏低,这说明鄂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具有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另一方面,从横向上来说,鄂州市产业结构与湖北省其他部分地区城市产业结构比较,同构现象严重,缺乏比较优势,竞争力尚不强。

从表3中可以看出,鄂州市与周边城市相比较而言,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一样比较突出,而第三产业除了武汉市外都明显发展不足。这样处于低端的产业结构相对缺乏竞争力。同时,这9个城市的主导产业都集中于冶金、纺织、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区域产业高度的同构现象一方面使得工业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的配置,造成生产上的简单重复,大量产品积压;另一方面加剧了低水平的竞争,使消费品市场出现了结构性过剩。

2.2产业关联度低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三次产业间及各产业部门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互为市场,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机整体。产业间关联关系的内容包括产业间的产品和服务关联、就业关联、技术关联、价格关联和投资关联。

按照产业关联关系理论对鄂州市现状进行分析会发现,一些优势产业表面上态势良好,但其上下游产业并没有在区域内形成配套和协作的关系,内部联系不紧密,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例如,2009年鄂州市在出口产品中,纺织服装出口4605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0%,全年有美阳服装、枫树线业和翔雅服饰3家企业出口过千万美元,分别为1659万美元、1478万美元和1123万美元。但是美阳服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长期从事对日本的来料和进料加工贸易业务,成品主要销往日本、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区。这样一方面该企业既没有使用本土的原材料密切联系农业,也没有带动该市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日元汇率持续走低使得该公司经营陷于困境的情况下,地方商业银行也没有在资金提供和专业指导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3]。另外,枫树线业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制线企业之一,其采用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制线配套设备大多来自意大利、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没有充分显示与鄂州地区轻工业、重工业的产业关联。并且,鄂州市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布不协调也是产业关联性低的表现之一。

2.3产业集群有待发展

产业关联度低只是制约鄂州市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部分原因,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还需进一步引入产业集群理论深入分析。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组织,它们同处于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一般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一是地域空间上的集中性;二是资源要素上的共享性;三是文化背景上的相似性;四是集聚产业间的关联性。波特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强调集群理论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这是一个折中主义的菱形分析框架,即将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归纳为6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状况,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等,这些都是产业必备的竞争要素;二是需求状况,主要指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情况;三是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主要指该地区的支援产业与相关产业及这些产业所具备的竞争力;四是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支配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组织管理;五是机遇,包括偶发性事件和机会对地区竞争优势的影响;六是政府的作用[4]。

鄂州市影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因素还体现在:一是要素市场体系一体化程度还不高。建设用地管理还不够规范,土地占补不平衡。二是内需普遍存在不足。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下降,而社会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使得背负着养老、上学、看病三大重担的老百姓消费能力低,特别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地区消费需求不足。三是基础设施条件滞后。鄂州市水资源丰富,丘陵岗地占耕地面积的40%,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农业耕作机械设备陈旧,农业的生产环境较差。

3鄂州市以产业一体化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

3.1促进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第一,鄂州市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引领城乡产业发展。改造提升冶金、建材、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鄂钢、鄂州电厂、顾地科技、鄂重等一批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带动支柱产业整体素质提升;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船舶工业等产业加速发展;构建工业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冶金、能源、建材、模具材料、纺织服装等5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工业千亿元产业工程”,培育具有竞争力和较强抗风险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撑城乡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壮大水产、畜牧、蔬菜、林果4大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社会资金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发特色农业资源;加快发展项目农业,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招商引资,引进和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项目。第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城乡产业发展。鄂州市通过出台《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在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商务服务产业体系、信息服务产业体系等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总投资200亿元的环梁子湖、红莲湖运动休闲旅游区,投资10亿元的三国吴都旅游风光带,投资10亿元的百里长港生态旅游廊道等重大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实施。着力开发农业的多种潜能,在沿路、沿湖、沿江一带开辟建设87个特色果园、菜园、花圃、鱼池等观光农业园正在抓紧建设实施。

3.2坚持走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

华容创业园紧连葛店开发区,是鄂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园区之一,是鄂州市政府于2006年3月批准成立的。园区现有人口3.5万,工业企业3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是华容区工业经济的密集区。主要产业有高新科技、轻纺服装、冶金建材、新型墙体材料、日用轻工等。华容创业园功能分区明确,主要吸引先进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条件成熟的区域配套发展房地产)。园区充分抓住武汉产业“退二进三”和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面向武汉及沿海地区招商引资。2007年从武汉市引进总投资4.5亿元的富晶电子项目、1.2亿元的武汉市实佳机床制造项目、总投资均为1.3亿元的小港置业与巨丰物流项目等。到2012年底,园区企业总体投资规模达到45亿元,并形成年税收过百万元以上企业30余家。园区着眼于促进可持续发展,从加强园区建设管理等基础工作入手,科学合理地规划园区产业区建设,形成了同类产业相对集中、产业群不断发展壮大的新格局。

3.3推进城乡产业间的转移扩散与承接

鄂州市按照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思路,遵循产业发展的特点,打破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区划界限,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到农村设厂。为将政策落到实处,政府各有关部门深入一线,帮助企业搞好选址、规划、立项、报批等服务,解决退城进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了工作进度。鄂州市工商联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鄂州市100位民营企业家参与联村活动,形成100个企业联系100个村格局,还积极动员担任湖北省工商联常委的8位民营企业家到鄂州考察,参与民营企业联村建设活动[5]。例如湖北瑞华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法,在鄂州市涂家垴镇建立了20hm2的中药种植基地,由当地村民负责药材种植,公司再集中收购,每公顷可为村民带来收入39000元。目前像刘瑞法这样的民营企业家参与的类似项目活动的已有65位,实行1个企业联系1个村,1个企业扶持1个经营户,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

3.4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农村

资源要素的配置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乡一体化的成功与否,关键要扭转资源要素配置总体上向城市倾斜的局面,大力促进资源要素配置向农村倾斜,逐步实现城乡资源均衡配置。鄂州市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村,不仅从政策环境、信用环境、科技投入、劳动要素、土地要素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而且建立通过对口帮扶和多形式、宽领域、深层次的帮扶机制,推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服务、项目等资源流向农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及社会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城乡资源统筹的难点、焦点、分歧点都容易集中到土地问题上。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做到既盘活土地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又避免损害农村和农民的利益,相关部门坚持做到:①城乡土地一盘棋,从规划上做到心中有数;②严守耕地红线,不能减少口粮田、保命田;③导入市场因素,科学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经营权流转要有偿进行、自愿进行、依法进行。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既要严守国家土地政策,又要考虑农村土地经营的变化系数;既要政府主动规划,又要导入市场元素催化;既要依法依规,又要“以地生财”。

3.5大力发展特色中心镇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行中要注重整体规划,防止出现“城乡结合部”和“贫民窟”。要依据各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水平、居住环境、收入水平、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方面的基础条件,实行各具特色的共同协调发展。鄂州市将其10个特色中心镇功能分别定位为:段店――鄂州市三江港城组成部分,重点发展生产生活配套产业;汀祖――鄂州市东南部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重点发展冶金及机械制造业、采掘及其延伸工业,相应发展轻工业;碧石渡――鄂州市主城区南部的卫星城镇,重点发展机械、建材工业;燕矶――鄂州市主城区东部的卫星城镇,重点发展金刚石刀具加工;蒲团――以养殖业、种植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水乡城镇;太和――鄂州市南部产业服务基地和重要交通枢纽,重点发展非金属矿加工工业、农副土特产加工与生态旅游;沼山――鄂州市南部的重要门户,重点发展旅游业、农牧产品深加工业和非金属矿开采加工业;梁子镇――部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城镇,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水产品深加工;长港――鄂州中部重要现代农业基地,具有江南水乡特质的宜居新型城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休闲旅游;涂家垴――以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城镇。

参考文献:

[1]吴建华.鄂州市农村新社区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城乡建设,2010(9):54-56.

[2]李悦,李平,孔令丞.产业经济学[m].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国家外汇管理局鄂州中心支局课题组.对日出口纺织加工业还能走多远――对汇改后湖北美阳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J].武汉金融,2006(5):24-26.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篇2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不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目前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已有很多进展。夏安桃2003)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动力机制、模式、制约因素、措施对策进行了研究综述,试图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1];姜太碧2005)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动力,内涵包括:城乡制度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关系统筹。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自上自下混合型[2];孙文久等2011)在对现阶段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动力机制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重新确立、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改革思路[3];汪寅(2009)从实现城市统一制度、建立城乡共赢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统筹城乡产业结构等方面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路径选择[4];赵保佑2008)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包括:政府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主体,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重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5]。

总的来说,目前基于主体功能区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文献并不多。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每种空间单元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都有一种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分类模式打破了以往行政区划的城乡分隔模式,有利于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因此,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种理论创新。

二、主体功能区与城乡协调发展

(一)西安市主体功能区划分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篇3

【关键词】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

城乡产业的协同共生,指的是城乡各地域单元和各产业之间经济组分的协和共生,所形成得高度和高效有序的整合,是实现城乡内各地域单元和各产业的整体化运作与相互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的协同共生重视社会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互补和共生关系,使得产业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通过利用和发掘城乡各产业间的共生与互补关系,实现城乡产业的动态平衡,协同共进。达到产业间双赢的经济合作,做到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多维度评价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的众多学者在研究和识别城乡产业协同的发展时,更多的是依据反映产业结构一般变动规律的国际标准结构来进行论证,国际标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找到我国城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但是,诸如此类“国际标准”的参照,只能最多提供一种关于产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的大致线索,却不能称之为根本的判断依据。国有国情,区有区情,导致本国产业结构与国际标准结构发生偏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和地区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偏差的存在并不就能表明这国的产业结构是不科学合理的。一般当涉及到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时,人们倾向于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对单一的结构化协调标准。实际上,城乡之间的产业构成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协调系统,对我国城乡产业结构的成熟度评价必须进行多维度考量,必须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一)从质、量统一的角度看,城乡产业间的协同不仅是城乡各个产业中量的分配上的充分适度,也是产业中质的连接上的协调藕合。城乡产业的各部门是一个协同共生的有机整体,产业内任何部门的存活与发展,必然会受到其它部门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制约和影响着其它部门的存活和发展。这种制约和影响不仅表现为量的规定性,也表现为质的规定性。从量上来讲,表现在城乡各产业间投人和产出的关系、各产业间增长速率的快慢、各产业间发展模式的相互配合上等;从质上讲,表现为各产业间的功能协调情况、产业技术水准及素质标准上等。所以城乡产业协调共生成熟度评价涉及众多因素,有的可以通过数量来反映,有的则属于感性认识,难以量化。因此,要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定性的描述转化为定量的分析,以期综合科学、客观合理地反映城乡产业间的实际情况。

(二)从产业的区域配置上分析,城乡产业间的协同共生不仅是静态比例的适度分配,也是动态联系的不断发展,城乡产业间的结构构成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不仅要重视空间水平上不同层次的产业共存,注重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间配置,还不能忽视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我国正处在现代化中期和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的初步体系,然而城乡产业间区域配置、部门设置以及发展都不平衡。因此,我国城乡产业协调共生成熟度的评价标准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基本现实。

(三)从社会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产业间结构协调不仅指的是合理化的城乡产品结构,也指的是合理化的生产要素结构。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总供给是由上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总产出构成的,而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系统的总需求则构成了下一时期的总投入。在产品结构上看,产业间的结构协调应当是能灵活充分地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从生产要素的供给上看,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则应随着市场资源的丰富与稀缺情况进行调整,高效充分的使用生产要素,从而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

二、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评价原则

(一)目标一致原则。综合评价需定被评价对象和目标。被评价目标由评价体系来体现,被评价目标要与评价体系必须保持高度一致。

(二)科学性原则。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应该遵守现实事物的发展规律,充分使用现代管理技术,从而保证指标评价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合理科学。评价体系要较为科学客观地反映出城乡产业间的发展状况和不同指标因子间相互联系,方便能较为准确地衡量地区间城乡产业协同共生的发展水平,体现出科学性原则。

(三)针对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时,不仅要考虑使得研究目的和各个不同指标的作用尽可能的全面选择外,还要有针对性地专门考察各个产业的基本特点和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本条件。不管是对于什么产业,其基本的存在与发展条件依托于产出的效率、市场的吸纳能力以及投入的保障。对区域产业来说,基本的产业特征包括优势性、层次性及地域性等几个方面。所以,评价一个区域产业的有关指标,既要能反映出区域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客观条件,也要能反映出该区域产业的基本产业特征。

(四)可行性与有效性原则。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还要避免盲目的求精、求全,而应当追求评价的体系精简高效。对城乡产业评价指标的的选取和评价,包含面甚为广泛,要有不同的大量侧面统计资料予以支持,但这些数据很有可能难以在现实的统计数据库中收集到或者或根本不存在。因此,就需要我们从现实出发,多方位多角度的收集有效数据,通过借鉴公开出行的统计年鉴、充分利用能够搜集到的有关数据数据来建立城乡产业的评价体系。

(五)独立性原则。评价体系中首先要保证不同层次水平的评价指标的相互独立性,从而保证不对同一评价目标进行重复性计算,避免因重复计算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评价结果的失真。此外,保证不同指标间的独立性也是各种加权法计算的前提,但不同指标间可以是从属关系。

(六)政策相关性原则。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是解决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定量的评价既受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设施配套水平以及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受政策的影响,政策对城乡产业统筹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指标体系应能适当反映区域政策在推进城乡产业统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作用。

三、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产业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基础。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的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又能用量化手段进行评价的指标因子而构成的整体,能够科学、准确、全面地反映我国城乡产业之间协同共生的发展状况,也能对城乡产业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综合判断,从而体现出城乡产业之间协同发展、相互融合的成熟度水平。乡村和城市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单元,既存在相互竞争与冲突,同时也存在相互合作与依赖,以共生理论的角度来看,基于上文所提到的成熟度评价指针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目标一致性、客观性、代表性、可比性等设计原则,笔者将以城乡产业之间共生接口、共生关联度和共生协调作为三个方面入手,将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评价指标设定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城乡产业发展水平指数

城乡产业间的发展状况是城乡整体发展水平的展现,而城乡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则是城乡统筹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区域生产总值的提高与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是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直接展现。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城乡财政投入比等。

(二)城乡产业设施配套水平指数

城乡产业设施配套是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支撑体系,主要表现在城乡住房,教育、医疗、信息等公共服务配置,公路等基础设施等

(三)城乡产业政策与实施指数

城乡产业的保障政策与城乡产业的有效实施是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因子表现产业政策数量增长率与财政对三农投入/耕地数。

(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指数

城乡产业的结构调整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有效方式,是解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突破点,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块。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由资产结构、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这三部分组成。产值结构反映了就业结构和资产结构,由就业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形态来决定。根据大量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可以从资产结构、产值结构、产业结构这三方面的协同来进行研究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分析资产结构、就业结构、产值结构三者的协同关系。

(五)城乡产业关联度

在城乡统筹的发展过程中,要使得乡产业之间形成协同共生的发展状态,就必须要在城乡的产业结构上形成关联,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城乡产业关联度是指城乡之间以各自的资源为基础,通过三种产业的相互联系,促进三种产业的不断融合。城乡产业关联主要用“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比”,“一产比重”,“二产比重”,“三产比重”以及“非农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五个指标来描述。

四、小结

从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城乡产业发展的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城乡产业结构的失调。要解决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必须要调整城乡失衡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布局的关键路径是促进城乡产业的协同共生。而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历程不同,城乡产业结构的分布及表现也不同,各区域产业协同共生度的成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一套合理科学有效的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评价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评价对对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乡产业协同共生成熟度可以作为衡量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判断标准,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个评价标准衡量和比较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情况,并对不同区域实行科学适宜的产业经济政策提供合理依据。

参考文献:

[1]吴焕新,县域循环经济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攀登,2008.3

[2]王惠民,刘云山.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集团经济研究.2006,3

[3]全伟,王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3

[4]王传民.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石磊.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段晶晶.县域城乡关联发展测度与评价――以大西安为例.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刘湘.我国东中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徐贵荣,冯俊.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4

[9]漆莉莉,部地区城乡融合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

[10]李鹃.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1]常欣.青岛市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与优化.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刘海明,谢志忠,黄初升,杨健,赵莹.福建省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分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13]曹伟,周生路,吴绍华,王军,刘勇,陈理凤.城乡统筹中的土地利用研究进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5

[14]李铁生.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郝云宏.经济师.2005/6

[15]张吉庆,喻科,何伦志.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3/14

[16]祁学津.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熟度的地区差异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7]王君.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篇4

关键词:统筹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城镇体系;村镇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529-04

自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来,我国开启了以城乡一体化推倒城乡“二元墙”的历史进程。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是城市与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城乡一体化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载体与潜力所在。规划是对未来发展的谋划与部署,规划能够科学有效地引导未来的发展,须具备规划对象明确、理念先进、体系健全、功能清晰的特征[1]。从规划的视角探讨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明确规划的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规划推进的层次和体系应健全,规划的目标及对城乡协调发展的贡献应清晰。但是,目前对统筹城乡规划的研究多为一体化目标的愿景描述,如通过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人口分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一体化规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从城乡发展的空间层次来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的规划彼此衔接互补,才能在发展起点上明确城乡各自的主体功能与发展定位;在城乡传导机制上依托载体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城乡薄弱环节的村镇地域上强化规划引导,实现资源配置最优与空间利用最大化的目标,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1宏观层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到“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主体功能区理念是基于我国空间开发秩序失衡、各地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被视为填补我国空间规划空白的重要内容[2],对指导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基础性规范作用。

1.1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在理论上丰富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创新了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完善了区域规划体系,实践中促进了区域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政府对区域分类指导和调控。尽管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推进实施有各种阻力,但“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相比于“十一五”规划依据开发强度划分的四类功能区,“十二五”规划更加具体和形象,依据区域形态划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类。作为空间规划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看似与统筹城乡发展关联性不大,实际上,落实主体功能区对城市与农村两大类地域系统明确各自定位,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城乡协作关系过度强调城市与农村的生产职能和商品交换,而对广大农村地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林区、牧区)所拥有的生态环境职能和优势却未赋予价值内涵与量化补偿,抹杀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强化了城市在要素集聚与生产交换方面的优势,却弱化了广大农村作为比较优势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农村在城乡关系中处于被动、弱势地位。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及配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不同区域明确主体功能定位,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形成布局合理、形态各异、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是保障城市与农村两类异质单元得以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改变某些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城市像农村、农村像城市”的怪相。

1.2各类主体功能区推进策略

省域层面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应把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一种基础性战略规划,在国家和省域两级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在各市、县域亦可借鉴区划思想实行功能分区,如广州增城市等就是通过主体功能区划分来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对开发密度较高的区域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发展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引导一般产业向城市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从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对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实行重点开发,使之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提高综合承载能力,集聚更多农村富余人口,为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减轻人口压力;对担负一定生态职能的区域实行限制开发,发展符合地方承载容量的特色产业,并逐步引导超载人口转移到重点开发地区。这类地区切不可盲目追求工业化和城镇化而破坏生态环境,因为开发地区的生态破坏会影响到更大范围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尤其对该区域的农村和农民而言,更是失去了未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各类自然保护区实施严格禁止开发的保护策略,控制人为因素的干扰与破坏。

2中观层面——完善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组织的地域载体,由大、中、小城市和村镇组成,城镇体系结构包括职能结构和等级规模结构两方面。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结构决定功能,城镇体系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镇体系组织生产要素的效率与效益[3]。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两大地域单元——城市和农村,正是处于城镇体系的两端,实现城市带动农村的目标,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明晰职能结构和等级规模结构,即明确职能分工以实现功能互补和交错发展,健全等级规模体系以实现功能的传导和辐射。

2.1城镇职能结构

城镇职能结构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层级城镇所承担的职能及彼此的协作关系。目前我国中西部城乡差距较大的省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上存在功能定位模糊、同质化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剥夺问题[4]。具体表现为城市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发展的拉动,且第二产业对农业的拉动有限,第三产业滞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缺乏立足各自区情的特色产业,大城市集聚过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而对中小城市及村镇扩散辐射不够。

鉴于城镇职能结构在城乡关联、协同发展上的作用与地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在中观层面应着眼于城镇职能结构的完善以提高其对城乡协调发展的贡献。在职能结构规划上应按照各城市之间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分工协作在产业链上的契合[5]。如图1所示,中心城市在产业链条的两端从事高附加值的行业,如上游的总部经济、研发设计、人力资源培训和下游的物流、营销、结算、售后服务等;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形成互补,从事中间环节的加工制造、组装等环节;中小城市作为二者之间的过渡,承担相应的产业分工,以此促进区域内城乡地域分工网络的形成。同时,广大的县域与农村需要立足区情,挖掘自身拥有的比较优势且和本地农业关联密切的加工业、特色产业,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收入,实现就地城镇化。

2.2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是城镇体系中不同等级规模城镇的数量及比例关系。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征城镇体系的发育程度,也反映城乡关联及协调发展水平。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现为不同等级城镇的数量合理及匹配科学,可以发挥各自的规模与职能优势,对集聚产业、承载人口、促进城乡关联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我国各省域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现为中西部省域呈现首位分布的特征,首位城市垄断性强,等级序列存在中间断层,制约了城镇功能的传导与辐射。而城乡发展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省域的等级规模体系较为健全,依托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构建的等级体系发挥联系城乡的载体与纽带作用,生产要素在不同等级城镇之间得到高效配置,城镇规模和功能在动态升级中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发展。

本研究用城市经济首位度和城乡发展差距来衡量城镇等级规模体系。城市经济首位度是衡量区域城镇体系的一个指标,是指区域中第一位城市规模与第二位城市规模之比,城市规模可以用城市经济总量来体现。城乡发展差距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的比值来测度。以2010年数据为例,对中国主要省份城市经济首位度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对比。由比较结果(表1)可以看出,中西部省域城镇体系发育程度整体滞后于东部,多数省域仍处于单中心增长阶段,城市经济首位度普遍较高,大于首位度的合理取值区间1.5~2.0。东部省域城镇体系发育程度较高,省域内部不再依赖单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呈现双核心或多极化增长,城乡发展的网络化组织体系日益健全完善。

因此,发挥城镇等级体系组织区域经济运行及城乡关联的职能,省域层面必须兼顾各城市规模的壮大与全省合理的梯度层级,避免出现城镇体系的中间断层导致孤岛效应,制约城镇职能的扩散与城乡分工的协作。需要在全省范围内规划省域主中心、省域副中心、区域性中心等不同层级的中心城市,发挥各自在不同空间尺度与地域范围的组织、引领作用。并且需要培育县域在统筹城乡关系中的核心作用,使县域成为连接农副产品“进城”、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下乡”的桥梁纽带,依托县域经济实力的壮大和城镇设施的改善,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完成城镇化。

3微观层面——推进村镇布局规划

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包括在城镇体系规划范畴之中。但以往我国的城镇规划只涉及城市,对广大村镇而言是空白。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镇规划在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前瞻性、科学性,尊重地域文化差异、产业发展规律、人居环境科学来编制村镇规划,是实现村镇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并且,当前各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受资金匮乏制约,均采用“示范点”带动,以点带面发挥引领、示范效应,而村镇规划正是充分利用有效投入、防止盲目大拆大建、重复建设和二次改造所造成的浪费,因为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尤其示范点的选择与规划应充分体现适用性和推广性,即兼顾点的选择与面的推广。

纵观国内统筹城乡先行地区,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依托“三个集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步伐,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而推进“三个集中”都需要规划先行,发挥规划在引导要素流向、集中和承载产业、人口方面的先导作用。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导向,在村镇规划中重点要解决三方面问题,即村镇发展的战略定位、村镇的等级规模、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3.1村镇发展定位

村镇的战略定位应秉承“生活、生产、生态”的原则,既要提炼彰显村镇的比较优势,又要顺应未来村镇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村镇应在地级市框架下构建各展所长、特色突出、差异化定位、错位发展的空间格局。具有农业基础的村镇应壮大农业的规模优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将提高的附加值来增加农民收入。一些资源型小城镇,应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适度开发,以资源型产业起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丰富产业部门体系,避免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支撑增长。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村镇可以规划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发挥旅游业的强关联带动效应来促进村镇的服务业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

3.2村镇等级体系

村镇的等级规模定位是基于村镇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来确定。在引导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的过程中,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形成县域中心城区—小城区—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的等级体系。因此,立足村镇自然本底条件、服从区域城镇等级体系分工、合理确定各村镇的发展规模和承载人口、产业容量,确定对具有文化遗产性质的村落进行保护,并保证农民建房的选址安全。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避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村镇间的低效配置和浪费的弊端。

3.3村镇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既是提高农村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实现农村要素收益的途径,也是保障城乡发展格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在村镇规划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即要求管住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从而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尤其对项目用地要严格批前审查,根据其行业、产业发展及投资强度等进行严格的项目预审,以确定合理的供地规模,并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实施分批供地,同时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归并,避免“空心村”蔓延,防止土地粗放利用。

在通过村镇规划引导“三个集中”进程中,应吸聚工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加快培育和扶持主业突出、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以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块状经济”来提高规模效益。实施重点镇优先发展战略,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通过政策倾斜和多方支持,促使其转变为现代小城市,提升人口吸纳能力。同时,适应农民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的迫切要求,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严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动土地流转,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带动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壮大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现代市场主体,通过他们引领农民致富。

参考文献:

[1]杨伟民.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8-42.

[2]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4):339-350.

[3]陶良虎.中国区域经济:理论、实务、案例[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208.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篇5

[关键字]城乡规划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4-256-2

0前言

城乡作为区域的两大经济社会系统,城市的空间发展必然与乡镇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总体上具备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条件,但仍未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城乡居民平等地发展和共享成果的有关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影响部分区域的和谐健康发展。

1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制度,可以消除制度障碍,在体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起到引导和保障作用,促进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1]。这有利于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使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城乡地区间经济的互促共进及社区的和谐共融,加快经济社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富民强区进程,同时有利于提高农村整体发展,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重视融合城乡规划建设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使城乡失衡向城乡协调发展。党提出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具有全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措施。

2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开展城乡规划和建设工作,要用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发展思路,进而提高城乡集聚能力及建设水平,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同时积极发展城镇,形成城带镇、镇带村来整体协调发展的模式。

2.1系统协调

由于我国地少人多,资源相对贫乏,因此,城乡发展政策必须要资源和城乡之间发展相协调。系统协调是城乡建设规划的第一任务,在建设规划中,必须专注于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间的协调以及资源、基础设施的协调。

2.2科学整合

(1)空间的整合。城乡的关系是核心与边缘区域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控制与被控制,也可以是带动、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2]。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在不断强化自身经济社会实力的同时,通过交通、信息、商品、流通等网络系统把其周围区域紧密连接在一起,并带动边缘城镇和乡村的发展[3]。应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条件,基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城乡间合作的中转及通道作用。一方面合理发展核心城市,而另一方面改善小城镇,大力支持发展中心城镇和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以综合发展小城镇为主要内容和特征。以江苏省为例,1982年小城城镇人口占城市和农村人口比例15.9%,2002年,此比例已达38%,城镇数目约有700个,多而散。因此,需要加强小城镇科学整合,同时加快中心城乡发展速度,对中心城乡进行重点扶持,优先发展,而小城镇则按照地域或交通的特征进行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在我国已经形成较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了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皆有联系的多功能及全方位的开放模式,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和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网络,在高度发达网络设施的前提下,城乡居民能够共享资源、设施、服务,平等发展,互相融合。可以说它为城乡互动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城乡发展进程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3融合城乡规划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3.1城乡规划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坚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市、镇、乡和村庄这些有密切联系的地区纳入一个统一的规划,并在实施统一规划管理的前提下,加强城市的扩展,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同时发展。保证城市、镇、乡和村庄在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进行资源调配、生活供应和设施共享,同时实现相互依存和密切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等现象。

3.2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坚持专注于城市规划,在市(县)区域内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整合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种专项规划等,规划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法律制度健全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发展的指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一个统一、协调规划的管理体系,根据“三规融合”原则,统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信息共享平台,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加强全局意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来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时机,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土地供应计划,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措施,使重点建设项目和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相协调。

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增加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居民的各种权利,如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及监督权,使城乡规划建设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社会大众诉求。

3.3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作为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来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控制措施,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可以实现区域产业及人口的合理集聚,加强城市辐射效应,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好城乡的协调发展,组织编制并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乡镇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

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给新型城乡创造平等统一的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协调发展的城乡经济社会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活力及农民生活水平,开拓城镇发展前景。从而达到城乡之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阶段。

4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和城镇产业化式富裕城乡。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一个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系统。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优势,实现城乡地区间的合作。又要形成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的运行模式,把城市和城镇、乡村有机的衔接起来,不仅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乡村的自增力,从而使乡村发展起来,形成城乡结合和工农结合的开放型经济实体。

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平等的和谐城乡。城乡统筹建设作为一个整体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劳动力转移,必须依靠城市化去吸引劳动力,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想要提高城镇化效率必须要鼓励自由流动的劳动、工作和健康的生活空间,以适应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个目标。农村地区发展要在制定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被放在的关键位置,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的实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的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分散执政的限制。此外引入市场化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使其多层次和多渠道来增加对基础设建设的投入,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5小结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在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融合城乡规划建设,提供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加大对农村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农村结构调整、经济组织、市场体系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魏礼群.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J].理论参考.2010.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篇6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杭州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财政总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万元,城市化率已达到69.5%,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工业化提升的重要时期,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基础更好、条件更好,理应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上走在前列。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目的是富民,方法是统筹,着力点是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城乡融合。从城市发展形态看,城乡一体、城乡融合,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最佳形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无论是调整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还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都离不开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实这八个方面重点工作,调整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是重要载体。可以说,城乡关系、区域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最核心关系。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可以带动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其他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在更高层面上的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培育新增点、拓展新“蓝海”、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杭州发展中的矛盾之一,就是城乡发展还不够协调、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东快西慢、东强西弱”格局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以改变。五县(市)行政区划面积占全市的81.5%,去年末户籍人口占全市的37.2%,但2009年五县(市)生产总值只占全市的20%,工业销售产值只占全市的20.9%,服务业增加值只占全市的13.5%,地方财政收入只占全市的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占全市的20.7%。2009年与2005年相比,五县(市)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占全市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下降0.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下降0.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个百分点,只有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占比有较大幅度提高。可见,杭州发展的“短板”在农村和五县(市),潜力、希望、后劲也在农村和五县(市)。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是要加快农村和五县(市)发展,培育新增点、拓展新“蓝海”,增强杭州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解决“四农一村”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民工大量流入,杭州“三农”问题已演变成“四农一村”问题。农业、农民、农村、农民工、“城中村”问题,根源在于人多地少造成的资源稀缺性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体制性矛盾。解决“四农一村”问题,不仅要挖掘农业农村内部资源和力量,在“四农一村”内部求突破,更要跳出“四农一村”看“四农一村”,把功夫用在诗外,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通过有效减少农民,让少量农民拥有相对多的土地等农业资源从事规模经营,进而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达到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解决“四农一村”问题的根本出路。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要建设的“生活品质之城”,是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只有农村和五县(市)的全面小康,才有全市的全面小康;只有农村和五县(市)居民的品质生活,才有杭州市的“生活品质之城”。目前,杭州县(市)居民与市区居民、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2009年,市区与五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最高的为1.48,最低的为1.15;我市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萧山区与最低的淳安县相比,萧山区是淳安县的2.21倍,而全市5.6万户低收入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只有3257元;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也由2005年的2.17扩大到2009年的2.27。可见,杭州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重点在农村和五县(市),难点也在农村和五县(市)。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区域差距,更好地让全市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全面小康和品质生活。

认真总结我市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六大战略”,以构筑网络化大都市为主抓手,扎实推进“以城带乡、以东带西”,大力推进“一化七经济”,不断创新理念思路、丰富工作载体、加大工作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探索实践,五县(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不断改善,农村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我市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对这些年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探索实践要给予充分肯定,对一系列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要认真总结,并在今后工作实践中加以坚持、不断发展。

牢牢把握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主动适应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新形势,坚持在总结中提高、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创新举措,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力度,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的要求,以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以网络化大都市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质共享,促进城乡互动、优势互补,推动五县(市)和八城区加快发展、协调发展,整体提升我市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着力提升五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富裕程度,努力使杭州成为全省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

基本原则。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坚持以下六条原则:一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要结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鼓励支持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创新和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二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以民主促民生,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遵循市场规律,严格依法依规依政策办事,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准确把握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按中心城市要求规划建设杭州市区,按中等城市要求规划建设县(市)城,按小城市要求规划建设中心镇,加快构筑网络化大都市,做大城市、做新农村,增加居民、减少农民,走“增城减乡、增居减农”的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路子。四是市县联动、融合发展。坚持城乡互动、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杭州市区在产业、资金、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市区对五县(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融入战略,加快五县(市)融入杭州大都市步伐,变郊县为郊区,实现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共同繁荣。五是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区分功能,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准确把握工作重点,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杭州市区要坚持有效集聚与有序疏散相结合,把推进新型城市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重点,以新城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一主三副六组团”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五县(市)要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六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城乡建设、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五县(市)尤其要突出生态保护,保护好秀美山水、优美环境,成为杭州大都市的生态屏障、绿色郊县。

主要路径。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做大做强杭州市区、县(市)城、中心镇,实现“强城带乡、强工补农”。确立经营农村理念,以村庄整治、农居优化、土地整理为切入点,在五县(市)积极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置换城镇产权住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三个置换”,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努力实现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优化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方式“三个优化”,推进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

主要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规划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要素配置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民生保障一体化新格局,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县(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的比重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2万元,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推进,城镇合理布局、产业有序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局面初步形成,全市城市化率达到72%,五县(市)城市化率明显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先全省,农村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以农村土地使用权管理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统筹的生产要素配置市场进一步健全,农村和五县(市)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主要任务。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六个一体化”新格局:一是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按照“做优老城区、做强新城区、做大县(市)城、提升中心镇、建设新社区”的总体思路,坚持“城乡一张图、全市一盘棋”,完善城乡区域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建设。二是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依据主体功能划分,加强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在有条件的区、县(市)择优选择若干区域作为产业集聚新平台在市级战略层面加以推进,加强中心镇特色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郊区经济,形成主导功能明确、产业特色彰显、城乡区域联动的区域化、差异化、融合化、高端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推进要素配置一体化。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加强城乡统筹的各类要素市场建设,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农村,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市域范围内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四是推进生态保护一体化。以改善环境、提高品质、增进福祉为目的,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积极探索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化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生态型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统筹城乡管理和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品质生活和现代文明。六是推进民生保障一体化。加快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相互衔接的民生保障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人民群众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

主要举措。重点抓好《实施意见》提出的“十七个统筹”:统筹城乡区域规划布局;统筹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统筹中等城市规划建设;统筹小城镇规划建设;统筹农村新社区规划建设;统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现代农业发展;统筹现代工业发展;统筹现代服务业发展;统筹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统筹资源要素配置;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管理和社会治理。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规划是龙头,建设是重点,产业是支撑,生态是保障,改革是动力,惠民是目的。我们要紧扣“规划、建设、产业、生态、改革、惠民”六个关键词,切实抓好上述举措的落实。

工作载体。我们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重点抓好四大工作载体:一是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主要是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区县(市)、挂钩联系区县协作、钩联系中心镇和欠发达乡镇、头组建帮扶集团等四个层面的制度。二是建立区县协作机制。按照城区与县(市)全面合作、联动发展的要求,以产业共兴、项目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乡镇结对、干部挂职为主要内容,建立杭州城区与五县(市)对口协作机制。三是深化“联乡结村”活动。继续由市领导牵头组建帮扶集团,充实帮扶力量,动员更多市区企事业单位参与“联乡结村”共建活动,增强经济薄弱乡镇、村的“造血”功能。四是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万户城乡困难家庭”活动和“1+X”社会结对帮扶活动,重点帮扶5县(市)农村低保户、农村困难户和低收入农户,帮扶结对责任主体每年至少为帮扶对象办一件实事好事。

全面落实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保障措施

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方面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区县(市)优势互补、携手共进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成立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加强基层组织。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西湖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选拔一批政治强、作风实、能干事、会协调、清正廉洁的农村基层干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党组织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中的整合功能、服务功能。

加强人才支撑。认真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城乡人才资源一体化开发,深入实施市领导联系的科技人员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暨“天目彩虹”引智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125”培养工程,积极鼓励支持市区人才到县(市)就业创业,鼓励扶持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自主创业。

加强财力投入。2011至2015年,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在原有预算内各类专项资金及增幅不变的前提下,每年新增1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五县(市)发展。各城区每年也要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对口协作县(市)。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重点产业和重要生态环境建设。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共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

StudyontheSymbioticbetweentheUrbanandRuralintegrationinezhouCity

aiLiang,JiChenglin

(Schoolofpoliticsandadministration,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wuhan,Hubei430063)

abstractinthispaper,throughtheanalysisofthesymbioticrelationshipbetweenunitsintheurbanruralintegrationinezhouandtheco-existence,todiscusstheexistenceofezhoucityintheimplementationof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problemsintheprocessfromthesymbiosistheory,andaccordingtothecurrentezhoucitythesymbiosisorganizationmodeandsymbiosisbehaviormodeofstagecharacteristicsandcurrentsituation,putforward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ezhouCitysymbioticrelationshiptheevolutionofstrategyandtheconcretemeasures.

Keywords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areas;symbioticrelationship

1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共生单元

1.1共生单元界定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与交换单位。当把城市和农村两个独立空间结构看成一个共生整体时,各中心城市、城镇、农村便成了共生单元,它们之间互相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与进化。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共生单元拥有自己的特色。它主要由区域内主城区、新城、特色中心镇与新社区组成,并构成了鄂州市四位一体的共生单元,四个共生单元之间呈现出了内部聚集整合、交通网络串联交错、梯次分明、节点有序的有机模式。

1.2共生单元功能状态

主城区是鄂州市中心城区,在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起基础性带动作用与模范龙头示范作用。主城区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基础上,沿城区两翼向东西拓展,突出主城区在全市域范围内城乡一体化的引导作用,带动和促进其他辅城区与村镇的一体化发展。

新城是鄂州市的辅城区,是鄂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型引擎,同时也是鄂州市城市与农村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连接点。葛华科技新城、花湖工贸新城及红莲湖旅游新城分别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服务业和旅游产业,提高竞争优势。

特色中心镇的发展是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大特色所在。鄂州市立足特色中心镇的承接作用,整体规划、开发与发展,拉开组群式大城市骨架,重点抓好特色中心镇连接提升城乡承载力的这一重要作用,科学地建设中心城镇新型社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建设,有组织的、分层次的引导农民向中心城镇转移。

在农村新社区方面,推进农村与城市统筹协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途径。鄂州市农村地区位于武汉与鄂东城市界地,既可以受到武汉市及周边城市的有效带动,又能够直接辐射鄂州市主城区及新城与中心镇。

2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共生关系分析

共生关系又可以称为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共生关系在组织方式上,有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在行为方式上,有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

2.1共生组织模式

在产业方面,鄂州市呈现多点共生的模式,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具体体现为鄂州市“一带一轴”城乡产业空间布局。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通过协调“一带”区域与“一轴”区域的共同发展,从而使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农村与城镇的共生度。同时,伴随着鄂州市产业发展而来的是商品市场、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等的城乡共同发展。

社会层面,鄂州市着重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城乡交通网络建设、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城乡一体的信息网建设、城乡一体的市场网建设四大方面,使得鄂州市基础设施共生程度相比原来大大提高;注重推进城乡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与体系建设,在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文体事业、户籍管理和就业服务等多方面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

鄂州市城乡共生的特点体现为多方面的协同共生,以市场和产业为基本方向,在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中实现资本、市场、技术、劳动力、原材料和三级产业间的多点共生,形成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的“多点共生,重点发展”的状态。

2.2共生行为模式

鄂州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环境宽松。在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推动力的一体化进程中,鄂州市总体上处于初步加速阶段。从“全域鄂州”视角来看,目前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具体表现为由政府强力主导下的城市偏向型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共生行为模式上则表现为非对称互惠共生。

这种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从经济层面上看,“一轴”的农业产业区与“一带”的工业产业区既相互带动、相互扶持、协调发展,同时两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距。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市场随之开拓延展,但这种开拓的程度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是不对等的。具体来说,现阶段鄂州市虽然积极促成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从工业区域扩散到农业区域,是一种对农业区域的有利影响,但由于城乡地区基础设施及市场的开放程度等固有软硬件条件的不对等,使得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通过流通的市场反而从农业区域回流到工业区域,这加大了城乡经济的差距,对农业区域形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鄂州市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同样体现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

从社会层面看,鄂州市在基础设施领域及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但也应看到,城乡社会间的差距还是存在,社会互动机制还不够完善。具体来说,“一轴”区域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一带”区域的差距还相当大;鄂州市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仍然很大;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城乡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鄂州市在推进城乡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城市污染的改善要比农村污染的改善效果好,城市食品的安全的改进也比农村食品安全的改进力度大。因此,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在社会层面看来,是一种在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偏向城市的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

2.3共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分析鄂州市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的存在方式与特色,我们能够有效的了解鄂州市城乡一体化所处的阶段与实施现状,但同时我们也能清楚的认识到相应存在的问题。在共生组织模式方面,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与割裂性,主要体现在经济与社会多点各自共生而不是协同连续共生;在共生行为模式方面,鄂州市目前主要处于城市偏向型的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阶段,城市与农村在经济与社会政策层面的发展与受惠差距还很大。因此,为合理的促进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均衡、有效、协同的发展,有必要对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共生关系的阶段性演化进行分析与规划。

3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共生关系阶段性演化策略

3.1组织模式

鄂州市应采取措施,由多点共生组织模式向连续的共生模式转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鄂州市应树立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理念,引进开发多点多方面的适合本市发展的产业,并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特色镇或城区聚集。鄂州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葛华科技新城、花湖工贸新城等地区应着力发展工业;红莲湖旅游新城、梁子岛生态旅游区等地大力发展服务业;农村地区依托特色资源,重点发展现代农业。

二是建立城乡高效完整的产业链。鄂州市应着力挖掘工业特色产业,重点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模具材料、纺织服装、冶金、能源、建材等工业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农业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水产、林果、畜牧、蔬菜等支柱产业,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提升现代物流、房地产、文化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水平,最终促使三大产业三位一体的高效产业链的形成。使得鄂州市“一轴”与“一带”经济区域彼此不再是单独发展,而是互动有效,多点齐动,连续共生,协调发展。

3.2行为模式

鄂州市共生行为模式应向对称互惠行为模式演化。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政府在制定政策上,应着力推进鄂州市的发展模式从城市偏利到农村偏利的转变。鄂州市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本作用于宏观调控的辅助作用,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突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培育和调动民间组织对经济与市场发展的作用,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市场,加速城乡要素配置市场化进程,转变长久以来的城市偏向型模式。同时完善服务于农村的咨询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建立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双向流通体制,在经济层面上实现城乡的协调联动发展。

(2)鄂州市应加快促成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保障体系,不仅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同时增强农村地区吸纳劳动力的机制与能力。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体制、保障体制、养老体制、卫生体制等政策上对城市与农村实现对等的政策,推进城乡公共产品与服务均等化,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实现向“居民”身份的转化,推进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共生行为模式由非对称互惠向对称互惠行为模式演化。

总之,鄂州市应破除不合理共生体系带来的弊端,强化优势共生要素,增强鄂州市内部经济发展自主性与内生性,协调城乡经济与社会齐步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最终达到一体化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4结语

共生关系是共生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各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是体现各共生单元之间关系与联系的一种模式。利用共生关系理论分析城乡一体化处于何种组织模式与行为模式,可以看清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与乡之间的关系,认清发展的现实状况,发掘存在的阻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共生关系的演化方向,可以以共生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从一个不同视角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3-iB-061)

参考文献

[1]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5).

[2]孙海军,张沛.2000年以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区域经济评论,2013(3).

[3]俞新天.共生理论:观察社会转型的新视角[J].俄罗斯研究,2001(9).

[4]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5).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篇8

一、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理

 宏观而言,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表征为一种作用与反作用、决定作用与能动影响的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为区域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新要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则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步骤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乡融合、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必要举措,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驱动机理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三个驱动”。(1)驱动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均衡。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均衡配置一方面有助于城乡职业教育在经费投人、校舍、教学实验场地等硬性条件上达成尽可能的公平;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师资、信息、管理等软性资源上达成均衡发展态势。(2)驱动职业教育的人学机会均衡。一方面,由城乡一体化政策引发的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诉求区域人力资源结构的配套升级,这种诉求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刺激区域职业教育的壮大发展,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提升农村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经济收人,进而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刺激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3)驱动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均衡。从空间布局上看,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这“两驾马车”必然大幅度提高中等职业院校、各种技能培训基地对农村的覆盖率;从布局内容上看,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催生的产业结构变化要求区域内职业教育及时调整、更新各种类型与各科专业的学校,调整相应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杠杆机理

 基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耦合性,区域经济在协调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一个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协调与配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杠杆。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向的三个目标,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杠杆作用主要通过三个层次来传递。(1)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要素的公平流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把区域内有限的教育资源公平地配置给城乡不同职业院校,要求区域内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拥有和享用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资源,这可以打破传统区域经济、社会要素的单一流向,使区域内资金、福利、人力、信息、科技等各种要素按需求合理流动。(2)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指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满足社会人力资源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并在两个需求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⑴可见,作为提供技能性人力资源的职业教育能否在人才培养规格、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在系统内部达成均衡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3)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城乡居民收人差距过大是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解决城乡收人差距,提高农民的收人,最主要和关键的就是要减少农民,把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批面向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有助于破解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素养、专业技术上的障碍,通过双向渠道提高农民收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应然表征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不是一个机械的相互作用的“躯壳”,而是由多方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要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互动的应然效应,必须彰显三个互动特征。(1)系统开放性。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是由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系统之间应当不断地进行人力、知识、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和互补,发挥互动的系统效应。(2)交互共生性。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成系统,但两者互动旨在通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结合、渗透,发挥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功能,从而在自系统得以发展的同时推动他系统的发展。(3)多赢互惠性。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应当是一种多赢互惠的战略发展模式,即双方的互动不是强制结合,而是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目标、原则和实施路径,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有效运作,使每个子系统都得到优化,进而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是一种多赢互惠的发展战略模式,但这种战略模式的运行却一直受到我国长期积累着的诸多体制和机制方面的矛盾的制约,这些矛盾构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桎梏和顽疾。

(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

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导致了我国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的问题庞杂、积重难返。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硬伤”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所带来的困扰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单向度的利益博弈机制。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利益博弈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城市取向”,“城乡分治建构的是一个从中心城市出发、依行政权力而衰退的等级框架。”[3]“一言堂”、、一边倒”的现实使利益分配的多方博弈转变成了独家经营。第二,封闭的信息沟通机制。横向上,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区域经济管理部门之间、职业教育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平台;纵向上,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职业教育管理系统之间的沟通渠道严重缺失。第三,缺失的优势资源互补机制。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资源利用上具有高度的优势互补性。职业教育所能提供的人才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渴求资源,而经济实体所拥有的雄厚资本、市场信息、实践平台、技能专家等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所缺少和需要的资源。而在“条条”和“块块”分割的刚性管理体制下,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均存在着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

(二)人才培养体制“脱离市场”

人才培养体制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障碍表现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人才评价与市场脱节。

首先,课程设置与市场的不适切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城乡居民的个体发展需求。大多职业院校热衷于开设服务于第三产业的专业,而忽视直接服务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专业,忽视与农民、农民工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专业;二是由于缺乏市场需求评估机制和协调交流机制,区域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职业院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人才过剩”和“人才缺失”并存的尴尬局面。其次,教学模式与市场脱节集中表现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人才培养负面效应。最后,人才评价机制与市场的脱节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机构、职业教育机构、企业、社会和受教育对象应当共同参与到人才评价之中。而当前的职业教育人才评价主要是一种以职业教育机构为主体、其他“利益相关者”游离在外的单一主体评价机制,这势必阻断职业教育与经济的沟通反馈,从而影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质量。

(三)办学体制“封闭单一”

作为一种开放、多元、平等、自主、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必须向多元化发展。而与之对应,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同样形成了“路径依赖”,政府包揽办学和单一计划办学仍然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主要特征。这种封闭单一的办学体制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带来以下负面影响。

首先,不利于发挥政府以外的投资主体(如企业、行业)办学的积极性,难以将更丰富的经济、社会资源转化为职业教育资源,容易抑制潜在的教育供给,导致单一的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需求;其次,使职业教育的供给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经济活动的多样化需要以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做保障,而职业教育的多样化与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密不可分,因此办学主体的单一性势必使经济社会发展受阻。第三,不能满足区域内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机会供给类型的多样化需求。“经济发展的多元格局和人们收人水平的差异,使社会不同阶层、团体、家庭和个人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4]而差异化的受教育需求则势必诉诸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单一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特别容易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待就业居民的受教育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第四,容易造成教育机会分配上的不平等,即由于政府财力物力有限,不可能全面兼顾区域内经济社会以及个人的教育需求,因此往往会采取通过抑制社会和个人教育需求的方式来实现职业教育供求的外在均衡。

 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体制与机制的构建

 结合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重点、难点以及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现实障碍,笔者认为构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体制与机制,应着力于如下方面。

(一)办学体制及其相应机制的构建

 “办学体制主要回答由谁举办学校,即由‘谁投资、谁办学、谁管理’的问题。”[5]可见,办学主体及其关系以及经费投人问题应当是办学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基于此,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框架下,办学体制改革可以构建“利益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和“统筹协调的经费投人机制”。

1.构建利益责任共担的集团化办学机制。集团化办学凸显的是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战略思路,旨在提升区域的内聚性。其主张区域内政府机构、企业行业、职业教育机构在利益互惠、责任共担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资源共享和契约化发展的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从投资主体来看,该机制可以改变政府单一投资的局限,通过引人新的投资者,使职业院校的产业格局变为多个投资者,形成国有资产与投资单位财产分离的办学格局;从办学模式来看,该机制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形成不同的办学模式。例如可以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可以建立校企股份制办学的模式,职业院校与企业按照比例投人办学经费,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厂中校”或以职业院校为主体的“校中厂”等。从办学效益来看,该机制可以在办学集团内部构建生源链、产业链、信息链、实训链、就业链等有效载体,有序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与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使校企合作从“一对一”走向集群式,实现效益最大化。

2.构建多元统筹的经费投人机制。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增长暴露出了政府部门在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投人方面的诸多偏颇:一是办学经费投人总体规模不足;二是办学经费投人主体过于单一;三是办学经费投人城乡不均衡。因此,构建多元统筹的经费投人机制,是确保职业教育经费总额持续增长、拓展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多元统筹的经费投人机制一是积极吸引团体和公民办学、社会捐集资,提高企业、行业、实业家在职教经费投人中的比例;二是职业院校要基于自身的优势和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校办产业,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增加自我筹措资金的能力;三是政府部门要采取合理的经费拨款模式,缩小区域内城乡职业教育的经费差距。政府部门可从城乡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出发,制定城乡各个层次、类别职业学校的最低生均拨款标准并在参照生均培养成本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在校学生数量进行拨付,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地区经济系数、重点扶持系数、人才培养成本系数等参数,采用多参数公式拨款方式进行经费分配。

(二)人才培养体制及其相应机制的构建

 人才培养包括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反馈三个基本环节,基于此,人才培养体制可以相应构建“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市场导向机制”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与评价的联合评估机制'

  

 1.构建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职业教育人才需求预测主要是对人才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作供求两方面结合的有效判断。构建区域内职业教育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政府部门邀请、组织区域内来自工商界、职教界、学术界、行业协会的代表共同组成专门性的职业教育人才预测咨询团,专门负责从事区域经济发展对职教人才需求及其变动趋势的阶段性、滚动式分析预测;第二,以人事系统为依托,构建人才需求信息网络系统,搭建区域职教人才需求、供给信息征集和反馈平台;第三,建立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预报指标体系和分析系统,以保证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2.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市场导向机制。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市场导向机制是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关键枢纽。一是建立市场主导型专业设置模式。区域内各个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当地政府公布的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地方政府发展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来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将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专业结构优化的主要依据;二是地方政府部门、职业教育机构、企业行业建立课程开发的“三方联动”机制。三方紧扣区域产业优势,共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牌特色课程;三是建立政府部门、职业院校、企业行业以及民间机构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机制,探索多方联动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凸显职业教育与培训过程中的实训化特征。

3.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与评价的多元评估机制。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的联合评估机制旨在扩大区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体,发挥企业、行业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在检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的“标尺”作用,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真正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联合评估机制的构建有赖于当地政府部门牵头,组建由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与学生代表共同构成的联合评估委员会,共同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估方案和行动准则,形成有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社会评价反馈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调控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机构还要根据人才培养社会评价信息反馈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三)管理体制及其相应机制的构建

 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框架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可以通过建立“区域大职教统筹管理机制”、“伙伴协作管理机制”和“多边协调运行机制”进行创新。

1.构建区域大职教统筹管理机制。打破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格局,解决职业教育规模过小、办学分散等问题,应当在区域内树立大职教观,建立区域性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区域大职教的统筹管理机制。第一,将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的职业教育、劳动就业部门负责的技工教育和岗位资格认定与培训,以及人事部门负责的人才使用管理制度,统一由区域政府进行统筹管理,通过政府整体统筹和市场运作的结合,实现区域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第二,将区域内分别归属于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的高等职业教育、职成教育管理部门的中等职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部门的技能教育等都归并到一个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筹管理,通过设立职教处(所、科),统筹负责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职业教育调控管理的聚集效应;第三,统筹区域内城乡职业教育的管理。将区域内主要由省(市)级政府负责的城市职业教育和主要由县镇级政府负责的农村职业教育进行“一盘棋”统筹管理,在财政投人、资源配置、招生就业等方面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221-02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县域城镇化的作用

多年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是由于城乡二元化结构造成的,城乡之间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这种差距带来了很多矛盾成为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羁绊。因此,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城镇化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指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7%,城镇化建设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也存在诸多比较突出的问题,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盲目建设带来一系列社会、生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转变粗放的城镇建设模式,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这种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动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及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走城乡一体、生态文明、社会和谐、集约发展的现代可持续城镇化建设之路。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城镇化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最早研究的理论代表有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等几位国外发展经济学学者,他们的理论是以城镇发展带动乡村发展模式为基础的,强调了从经济学全球化的角度考虑城乡发展的适应问题。但这种理论从实践上难以解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根据实践,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好方式是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农村城镇化拉动城乡协调发展。那么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或者作用,我们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新型城镇化要走城乡一体、生态文明、社会和谐、集约发展的现代可持续城镇化建设之路,因此,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势必会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体现如下。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进步,必然会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同时,城镇化的进程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这一过程使得农村劳动力城市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转变,进而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县域城镇化是农村本地区内的城镇化,除了对劳动力转移有积极的作用以外,城镇化的进程必然带动城市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带动的是生活需求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生活质量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产品种类和质量的提高,从而对生产者提出更高要求,生产者要提高其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也就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这其中也必然包括农副产品的生产者,这对于农村地区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合理分配。如城镇化在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引进的同时,促进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城镇化使土地的规划利用效率更高。这样就使各种要素配置得更加合理,促进本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增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另外,县域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解决了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单一、分散的问题,使得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业生产更加集约化、规模化。同时,城镇化也使得农村居民眼界更加开阔,对本地区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认识得更加清晰,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县域新型城镇化过程虽然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很多有利方面,但它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化、人口、环境的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因此,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难免对农村地区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县域城镇化的过程必然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盖房修路使得城市土地供应增加,而这部分增加的土地主要来源于城郊接合的农村土地甚至耕地,如果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必然会造成土地使用上的浪费,这种浪费不仅体现于对农民赖以生存之本的剥夺,也体现于对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未来安全基础的一种威胁。

新型城镇化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分配和流动,如果只贪图眼前利益,求大求快,不注重合理规划,势必造成城镇化发展的失利,不但不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会是发展的绊脚石。

2.城镇化进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问题,不重视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必然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垃圾围城、污水横流、农村地区环境恶化、土地弃耕荒芜等。这与我们追求的生态文明背道而驰,同时也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城镇化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使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迅速减少,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有地无人种、农村传统经济产业无人从事的情况。进城务工的大多为农村地区年轻人,他们普遍比上一代人有思想、有文化,留守村中的大多是老人,即使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他们也无从下手,这样长久下来必然使得土地发挥不了作用,利用效率低下,农技特色产业后继无人,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三、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完善细化城乡建设规划

科学有序的规划是城建的前提和基础,不科学不具体的规划会带来实践中损失,而因规划失误带来的损失是不可逆转的,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定规划时是否本着因地制宜、细致规范的原则。县域城镇规划要坚持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度超前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突显县域特色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县域城建规划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区位特点等详细制定,更要使当地的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产业结构、经济条件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具体实践中各地应以本地区的实际和现有优势为基础,重点发展那些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聚集作用明显的产业。同时,要抓住机遇推动现有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发展农村乡镇和小城镇

乡镇和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生活和生产方式兼具城乡两种方式和功能,承载着城乡联系的枢纽作用,是城乡经济活动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农村经济的很大部分以及城市经济下延的功能基本都在这个层面上完成。同时,这个地区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先聚集的区域,是其适应城市生活真正市民化的前沿,积极推进和大力发展农村乡镇和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包括经济结构综合化、生产手段现代化、乡村布局规范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和乡村文明。农业现代化意味着传统的单一、分散的农业发展方式向集约、高效的现代化方式转变。城镇化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时,农业现代化发展又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要素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五)转变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城乡发展极其不平衡,县域城镇化过程当中要重视解决二元结构向一元化发展的问题,以缩小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要从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诸多方面着手,从综合层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夏家栋.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城镇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篇10

关键词:城乡规划环境规划空间资源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

abstract:inthetwotypesocietyconstructionundertheinfluenceoftheenvironmentofpolicies,inthecityforsustainedtheneedsofthedevelopmentofthehealth,ruralandurbanplanningand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planfullyfusionhasbecomeatrend,thispaperanalyzesthecontradictionbetweenthetwoplanningfocus,inordertosolvethemaincontradictionasastartingpoint,uptotheurbanandruralplanningidea,downtothespaceofcoordinationsystemresourcesandputforwardtworulesofconcreteSuggestionstofullymix.inthemacroscopiclevelmainbodyfunctiondivisionandwithecologicalfunctiondivisionindifferentareasofurbanandruralspacecontrolprinciplecontentsisproposedrequirements,theoreticallyexpandthespaceofurbanandruralplanningcontrolperspective;inthemicrolevelofhebeiprovinceasanexample,detailedthecontentofurbanandruralplanningspacecontrol,practicecanenhancethescientificnatureoftheruralandurbanplanningandoperation.

Keywords:urbanandruralplanningenvironmentalplanningspaceresourceecosystemdelineationmainfunctiondivision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瓶颈,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城乡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载体,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蓝本,要想最终实现两型社会目标,就必须追溯到源头,对城乡总体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城乡建设快速推进给城乡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热导等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已逐步弥盖了城乡建设的正面效应,成为制约城市自身健康发展的瓶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了城市人民追求的新目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为了满足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机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已成为必然选择。

从传统“两规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的博弈历程来看,两种规划协调的本质是用地问题,新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已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法律平台。借鉴传统两规合一的经验,从宏观角度分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城乡规划的矛盾焦点应该是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涵养用地的失衡问题,因此本文跳出了仅就城乡规划环保篇章分析问题的小圈子,针对城乡规划的矛盾焦点,上至城乡规划编制理念,下至空间资源的协调性系统提出“两规合一”的具体建议。

一、规划编制理念的融合

城乡总体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把环保规划拿来照搬内容,而是需要从上至下系统的吸纳,规划编制理念是规划编制中的“上”,规划理念类似根基,限定了规划的大体框架和编制方向。因此“两规合一”首先要从理念上融会贯通[1]。

1、规划编制的定位由单纯满足建设规模需求转变为供需平衡的双向协调。传统的城(乡)总体规划,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模式,主要立足于发展的需求决定城市的性质、职能和规模。把环境保护融入城乡总体规划中,不仅要考虑城乡发展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及资源的供给能力,为城乡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和充足后劲。量化城市在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所能接受的容量,通过需求与容量的相互协调,科学统筹城市的定位和发展规模,保障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在资源、环境可容纳的范围内,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规划编制的重点由空间布局和发展建设转向生态修复与经济建设协调进行。传统城(乡)总体规划注重的是人工物质空间的规划,多把空间如何布局,空间上如何安排人类活动及相应设施建设作为首要内容,辅以自然生态环境的点缀,这就导致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忽视。把环境保护规划有机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就需要扩大城乡规划的视野,丰富与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并保障新增内容与传统内容的有机协调,实现从“单纯的建设发展规划”到“禁建区、限建区与适建区规划”的转变。优先考虑自然生态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将城乡经济社会活动限定在合理的空间范围内,从空间资源角度保障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二、空间资源协调性分析

空间资源的争夺是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矛盾焦点所在[2],因此“两规合一”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就是如何在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配置好空间资源,而城乡规划中的空间管制正是实现空间资源协调配置的具体抓手。空间管制具体内容是优先保护区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缓解空间资源压力,优化空间资源配置,通过明确各种地域类型空间管制的范围、形式和程度,确保城乡空间形态和资源丰度,引导城乡合理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3]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很大,把行政分割的城乡空间放到整个国土空间和完整生态系统的大空间范围内考虑,处在不同地域的城乡建设应服从该地域整体的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因此不同地域城乡规划中的空间管制内容应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及生态功能区划的布局对空间资源从宏观层面上加以引导。把城乡空间拆解到小空间范围分析,主要抽象概括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三种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禁建区、限建区与环境领域的受保护地区在空间界定上有重叠部分,因此城乡规划在具体编制及实施空间管制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中受保护地的点状分布情况,保护地的具体类型及保护的具体要求,以求在空间管制范围划分上更加合理,在管制措施制定上更加具体,增强空间管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宏观层面上空间资源协调性分析

主体功能区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上述开发定义和理念,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4]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都属于城市化地区,开发内容总体上相同但开发强度和开发方式不同。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农产品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上述三类区是以行政界定的市(县)为基本单元。禁止开发区是一类特殊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根据保护需要呈点状分布,不以行政边界界定。

生态功能区划是在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及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划分生态功能区。主要划分了生态调节、产品提供和人居保障三类生态功能区,其中生态调节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洪水调储等五小类功能。[5]生态功能区主要是以行政界定的市(县)为基本单元。

上述大范围空间的两类区划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其中主体功能区划中的优化和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分别与生态功能区划中的人居保障区,生态调节及产品提供区基本对应,。对应情况具体见图。

由图可知,主体功能区划中的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包括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居住保障区及部分农产品和生态调节区。其中居住保障区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开发政策基本一致,农产品提供和生态调节区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开发政策不一致,后一类地区看似在开发政策上存在矛盾,但对该类地区的空间资源进行详细分解可知,两类规划分别对同一大类地区不同位置的空间资源做出了具体要求。由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印发时间较生态功能区划晚,区划基础信息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此两类规划中没有提及的空间资源部分应执行主体功能区划中的相关要求。根据上述分析,站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战略布局高度,从宏观层面对处在不同地域的城乡空间管制提出原则性要求。

处在优化和重点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划)与居住保障区(生态功能区划)交集中的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大都市群地区应控制城市蔓延扩张,其中应减少工矿建设和农村生活空间,扩大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绿色生态空间。不断优化生态系统格局,净化水系,提高水质,严格保护耕地、水面、湿地、林地、草地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好城市之间的绿色开敞空间。其余地区的城乡应扩大城市规模,减少农村生活空间,扩大城市居住、公共设施、服务业、交通和绿色生态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系统的侵占和影响。

处在优化和重点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划)与农产品提供和生态调节区(生态功能区划)交集的地区:主要是东陇海、江淮、冀中南、臧中南、黔中地区,这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其它地区应该执行主体功能区中关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政策和要求,东陇海的苏北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带、江淮的大别山水源涵养地带、冀中南的太行山地水土保持地带,臧中南的防风固沙及热带雨林地带应执行生态调节区的空间管制要求,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形成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空间结构,人类活动占用的空间控制在目前水平,保有大片开敞生态空间,水面、湿地、林地、草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扩大。

2、微观层面上空间资源协调性分析

以河北省为例,探讨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小范围空间的充分融合。《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涉及空间目标指标一项,描述为“全省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海岸线、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明显加强,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2%以上。[6]”并结合相关专项规划,主要对管理权限内的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提出了具体的保护与管理要求。城乡规划法仅原则性规定了三区的划分方法及管制要求,为了进一步细化、实化城乡空间管制内容,本文主要从禁、限建区划分范围及管制具体要求两个层面分析城乡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融合,以求在微观层面加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禁建区、限建区划分范围及比例

在划分禁建区和限建区时首先要囊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受保护的各类地区,并且应扣除重叠面积。这些地区大都已经划定了保护界限并呈点状分布在城乡空间中,囊括的方法并不是这些区域的简单加和,应从维护生态整体性和功能性角度出发,有意构建相关保护地的生态廊道,以联通点状保护地,营造相对开敞的生态空间,加强生态要素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充分发挥出禁建区、限建区的生态效能。总结我国东、中、西部典型地区空间管制规划得出,只要地区内地形不复杂(山地、沿海等),禁、限建区的比例一般在85%左右,其中禁建区一般达到10%,限建区75%,[3]结合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河北省城乡建设规划中禁建区比例应该达到12%以上。

(2)禁建区、限建区的具体管制要求

结合环境领域管理及保护重点,主要对城乡规划禁、限建区中的水源地及自然保护区的管制要求进行细化,其余空间资源根据其功能类型应分别符合风景旅游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对应领域专项规划的要求。

水源地空间管制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结合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水源地规划,对城乡规划中的水源地地区提出了三类具体管制要求,一是水源保护区常规环境管制要求。除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对保护区行为进行管理外,土地规划部门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对已划入水源保护区的区域,要严格土地审批,禁止新、改、扩建项目;对已占用水源保护区用地的原有单位(项目),应结合区域改造,逐步搬迁。二是饮用水水源风险管制要求。针对水污染事故的突发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一级保护区内交通穿越风险管理,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在水源保护区内定期开展生态监察。三是保护区内面源管制要求。结合城乡规划,合理村庄布局,在水源保护区周边等重点村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工业企业污染、生活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的防治工作。

自然保护区空间管制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结合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相关专项环境规划,对城乡规划中的自然保护区提出具体管制要求。城乡规划中的禁建区、限建区划分应具有一定预见性并呈动态开敞状态,以适当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结合生态环境规划,城乡规划中的禁建区、限建区应自动纳入根据需要新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对受到严重威胁的典型生态系统、珍惜濒危物种、珍贵海洋生物资源以及自然遗迹等,实施抢救性保护,并纳入配套的一批生态廊道,将主要的自然保护区连片成网。除上述传统的自然保护区,城乡规划还应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关注程度,并将其及时补充纳入禁建区、限建区范围,从空间资源的配置上给予优先保障,切实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自身发展,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本文从两种规划矛盾焦点即空间资源分配问题作为研究的突破点,上至城乡规划编制理念,下至空间资源协调性分析系统地提出了“两规合一”的具体建议。从宏观层面以主体功能区划及生态功能区划为导则和基本框架,对不同地域范围城乡规划的空间管制内容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并以河北省为例,从加强城乡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从空间范围划分及控制措施制定等微观层面具体细化了城乡规划空间管制内容。

参考文献

[1]段宁.“两型社会”背景下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转变与内容创新.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623-630

[2]曹春霞,丁湘成.空间规划体系的协调机制研究.科技建设,2009(4):640-648

[3]金继晶,郑伯红.面向城乡统筹的空间管制规划.现代城市研究,2009(2):29-34

[4]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国土资源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