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00

信息时代的影响篇1

关键词: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教学;现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阶段,网络文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科学技术也将从各个方面影响甚至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当然也会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让我们感受信息传递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走进信息世界。

1.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书本中的知识并有必要的在黑板上书写,这种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形成沉闷压抑的课堂氛围,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情感的表达,人格的塑造等等,这些都是现在的互联网无法比拟的。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孩子们原有的求知欲望被压抑的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众所周知学生是一个自控能力较差和注意力集中时间最短的群体,而且他们的学习动力最大的来源是兴趣,毫无生机和特色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种种迹象表明,传统教学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却亟待改革。

2.信息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

什么是信息呢?其实信息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在计算机领域,信息是利用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传递和交换的信号、消息等有意义的内容。什么是信息技术呢?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与处理信息所用到的技术,它主要包括遥感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世界里。无论是学习,听广播,看电视还是上网浏览,其实都是在获取信息。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递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世界上每个地方的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联系,人们可以和自己兴趣相同的人建立群组,一起分享每个人的经验,想法和知识,这种交流不分地域、国籍和种族,并且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流传与更新。

3.计算机技术的继续发展

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计算机技术。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呈现为超高速、超微型、平行处理、智能化。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各种交互设备已经出现,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表现就是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信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教育的改革,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那就是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构成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以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来浅谈现代教育方式。

3.1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适当的把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并设计制作合适的教学课件,仍然参与教学的全部过程,把教学信息以多媒体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以此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完善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出现使得教学方式有了极大的改观。多媒体课件通常运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一些计算机制图、制作课件的软件来完成的。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编辑和处理,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教学中应用的图片,声音,文字等资源,每个学习者在从网上下载资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分享自己的经验、理论等等,在一种更为生动教学环境下来传达信息与知识。它具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和延伸教师功能的作用。这是长期以来教学方式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教育这一领域的一大飞越。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分为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5个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后,可创设情景、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意、有序地观察事物,同时也可使课文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字词变得容易理解。有效地把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那么就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者难以完成的五个阶段。比如在讲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时,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学生的理解只有一只青蛙坐在井底,井边上有一只小鸟,而运用多媒体后可以把画面呈现出来并配上音乐和对话,那么学生的兴致就立即被激发了,他们也会有更强的想象力。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同时,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也极大地增强了。这就是现代教育呈现的巨大的优势之一。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和学生的互动交流。

3.2远程教学模式

远程教学模式是计算机技术与教学结合的另一伟大创举。

远程教学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最常见的是电视教学,广播教学都属于远程教学的范畴。它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受教育这种学习策略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4.现代教师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发展

以往,是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有些事情应该怎么做,而现在,是教师启发学生,这个世界可能是怎么样的,有些应该怎样想,我们怎样去主动获得知识,这是从传授知识想启发智慧的转变。教师们应该适应这种转变。信息技术能够拥有文化但却不能直接将其转变为人的内在人格,我们作为教师就要承担起这个重责,不能单纯的依赖网络技术,而要将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传统的文明精神来将文化濡化为人格。未来是充满竞争的,我们的学生能否在经受住竞争的冲击,并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而又不失原则,所有的这些都对我们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根本的挑战!

在信息时代,教师要有信息意识,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才能适应这样的时代并成为合格的信息时代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曲振国.当代教育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信息时代的影响篇2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学方法影响改革

一、信息时代对教学带来的深刻影响

当前,世界上正在进行着一场以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为主流的科学技术革命,人类生活正在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迫切需要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先进的教育来培养,而新时代教育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

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使传统单一的讲授法无能为力。静态的图片、模型无法达到生动展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而利用信息技术对抽象的概念、原理可通过虚拟动画演示得清晰明白而且谨严逻辑。这是已往课堂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具体地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给教学带来了以下深刻变化:

1、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内涵和资源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流的信息技术变革了学习,我们现行的学习行为和技术面对新信息技术的无限扩展需要转变,重塑自己的学习个性和风格,从而获取高效能的学习业绩。

最初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技术工具是书本、黑板、粉笔等向学生传递信息的物质手段。近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技术对于教育领域却影响甚微,直到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视听技术在大众传媒中亮相之后,才迅速被引入到教学教育过程中来,由此展开了从媒体技术到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但是,到了信息技术时代,技术对教育的参与完全不同于教育技术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技术不单纯是一种媒体,而是作为一种外来特质存在于系统中的各种关系和要素当中深深地变革着整个系统。全球性的信息经济、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全新的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对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又必须借助技术的力量,从而确保学习的高效能。

2、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内容和方式

互联网已经成为提供教育的可行的、并且是需求甚大的工具。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远程教育的发展,互联网不但改变着获得信息的方式,它还改变着学习内容和手段的性质。它改变了学生、教师、学校、商店、应用软件公司以及出版社各自的作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内容和应用软件提供商进入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并极大地影响着学习的体验。技术的进步迫使员工把学习当作工作的一部分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始终。网络教育使参与式、启发式教学真正成为可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都基于将学生置于给予对象和接受知识的地位。而网络教学告诉人们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结果,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们了解发现知识的方法和体验知识发现的喜悦。

3、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环境和系统

网络等技术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现在学生自己就可以通过检索数据库、专家教学系统自测自学,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向世界各所学校调阅资料。技术可以用来模拟真实的环境,使用者在其中可以与环境相互作用。可以为探索和启发式活动提供一个逼真的情景,使学习者能够构建适合环境和过去经验的心智模式,模拟环境中提供的相互作用能使学习者看到实验的结果,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经验。技术改变了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关系,技术使教师的职责也发生重大变化,它将不再是以传播知识为主,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对话是教与学的核心,在网络上促进这一过程的技术对远离教师和彼此相距甚远的学习者来说提供了整套的一个专业所包括的课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习者表达学习成果的方式多元化,让学生选择自己进行评价的一种办法,充分体现了一种在“做中学”的教学观念,是一种非常直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途径。

二、探索并改革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

既然新时代给我们的教学带来那么深刻的影响,毫无疑问,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寻找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目光首先聚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英文缩写为Cai,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名词,指的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项重要的新颖教学方法,又代表一个十分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为什么选用这种教学方法呢?它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

Cai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60年代是Cai的启蒙期(主要在美国),70年代是Cai的试验期(主要在美国、西欧、日本),80年代由于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Cai得到很大的发展,90年代的Cai则进入了一个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时代,特别是90年代末,internet网络的广泛应用,使Cai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着重来分析网络化Cai和多媒体Cai的特点。

(1)网络化Cai传统的Cai缺乏人际情感交流,过多依赖这种Cai方式会对沉重的人格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网络化Cai能够把纯粹的人-机通讯与计算机媒介通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Cai的不足。以internet为基础的Cai具有以下特点:

①信息资源丰富。internet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资源库,利用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功能,特别是通过www浏览器,学生可以在这个无边无际的信息空间中自由探索。

②时间不限,空间不限,国界不限是internet的最大特点。在internet网络上,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称为“地球村”,internet为用户提供了几乎无限的时空自由度,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internet终端,人们都可以自由上网。这种时空自由度特别适合于远程教育、业余教育、开放教育等。

③人-机优势互补。利用internet进行教学,学生既可通过人-机通讯方式与网上教学软件、信息资源库进行交互式活动,又可通过各种计算机媒介通讯工具如e-mail、语音信箱、视频会议系统与教师和远程专家会话,或者通过“群件”如BBS公告栏、新闻栏、留言本等工具与同学合作学习,讨论学习难点等问题,或请专家指导学习和解决难题。利用internet的优点,人们在网上建立了许多虚拟的教育/教学系统,出现了虚拟教室、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大学等新的概念。

(2)多媒体Cai。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Cai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质上,在原有的任何Cai模式中都可运用多媒体,使得教学信息更为丰富,教学过程更为生动有趣,学习效果更为明显。多媒体的应用还使Cai的模式更为多样,具体表现为:

①Cai软件产品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Cai软件产品主要以面向特定教学目标的“课件”为主,如特定的某类指导程序、某类程序的演示和练习等,现在生产的Cai产品,主要面向信息的软件,如电子百科、分类资料库、缩合数据索引等。

②由于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学程序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由计算机控制变为学生自主控制,由局部网络共享资源到全球互连网络资源共享。

③传统的Cai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并为学生服务的,并局限于课堂教学上,而现在的Cai不仅为在校生服务,而且还可以为在职职工、家庭主妇、退休老人、下岗职工等人员服务,他们不分时间、空间、地域,通过电视广播、专线网络、internet网等方式获得远程可视化教育。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起到替代教师的作用、学习伙伴的作用、学习助手的作用以及学习工具的作用。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师作用

利用计算机的特点,替代教师工作的具体表现为:传授知识替代课堂教育的效果、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单元检查和组织测验、教学管理。

(2)学习伙伴的作用

学生不仅从教师和家长的辅导中接受教育,而且还在与伙伴一起游玩、彼此竞赛、参加讨论、共同合作、互助和激励的过程中接受另一种形式的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可以利用丰富的人机对话手段,快速的计算处理能力,按照模型模拟各种现象与场景,扮演与学生友好合作、平等竞争、相互启发、相互议论、共同探索的好伙伴或对手,发挥如下的作用:鼓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与促进学生去“发现”规律和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助手与学习工具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下的输入、输出设备,可以替代学生的纸、笔、计算器、计算尺等,从而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质量,具体表现如下:教师备课的帮手、学习易于使用工具、实验中的“万能”仪器。

综上所述,正因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有那么重要的作用,才使它具有那么大的诱惑力,才会让它在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并不断地极速发展。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时代的教学必须选择以计算机为媒介,亦即Cai的应用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更是改进教学方法的需要。

再伟大的设想没有付之行动,一切都还是空想,再先进的设计蓝图如果找不到生产的基地,一切都还是纸上谈兵。开展Cai需要强大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需要先进的设备和快速畅通的网络以及丰富的网上资源。我们应深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也应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所以首先制定一个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三年或五年规范显得优为心要,拿出资金付出行动则更是宜早不宜迟。

结束语

面对信息化社会,教学方法的改进已经迫在眉睫,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把其作为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以期通过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最终实现教育的变革。面对国际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多角度、多方式地加强对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南国农《信息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0、8-9

信息时代的影响篇3

关键词信息时代煤炭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经营哲学。这种观念的核心在于满足顾客的需求,即“顾客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为有效的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产品与服务,进而抢占更多的市场与利润。按照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要求,煤炭企业的发展必定离不开市场营销这一范畴。市场营销战略要求企业进入特定的市场,并从事生产经营。通过使用经济学、心理学、政治手段和公共关系等方法,获得相关方面如经销商、供应商、消费者、营销机构、公务人员、资本集团以及宣传媒体等的合作与大力支持。信息时代煤炭行业的营销手段是对传统市场营销手段的升级与深化发展。煤炭企业应该通过市场营销来了解顾客的需求,从而生产出顾客需要并广泛认可的产品。而信息时代的网络营销使得煤炭产业能够直接面对客户,大部分产品价格趋近于公开,中间商利润降低,对进一步整合市场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市场营销理念是指企业营销活动的行动总纲和行为准则。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创新首先应从理念上开始创新。由于信息是市场营销者必须掌握的部分,故营销者关注信息的关键内容:第一,制造关键信息。用以迅速吸引客户,引起客户的注意与思考。第二,掌握信息的传播途径。用以广泛的宣传,笼络老客户,吸收新客户。第三,接受与判断信息。这个环节是市场营销中的重中之重,合理的处理信息能大大提高营销效率,降低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浪费。第四,随时掌握最新消息。在营销中,许多信息具有时效性,超过了特定的时间有些原本十分重要的信息完全失去了价值。

市场营销的目标是了解,发现,发掘可能的消费者。通过详细地调查与分析生产出优良的产品和适合消费者的服务,从而吸引消费者主动购买。在大规模进行市场营销的时代,小公司、小企业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竞争。但在新的信息技术时代,小公司甚至个人都能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找到相应的消费群体。新型信息技术的出现加快了大规模市场向细化市场过度的步伐;针对小顾客群体的小批量产品正在迅速发展。企业规模正在逐渐失去它原有的优势,企业成功的关键更加倾向于向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与服务。同时,新型信息技术不但实现了客户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而且实现了企业的各个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这种沟通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减少了重复劳动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信息对于市场营销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提取与整理,煤炭企业在销售中完全可以占有主动权。煤炭企业对自己实现对称销售,对于客户则实现了不对称销售。煤炭企业由于占有信息优势,对自己的产品、市场状况非常清楚,有明确的销售策略与服务对象,从而在市场营销中享有主导权。而出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产品不完全了解,但却被企业强势的宣传与优质的服务所吸引,从而对产品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消费者不能通过传统经验判断产品的准确价格,所以企业将有巨大的利润空间。由此可见,市场营销的核心在于分析、提取、整理、再次分析相关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再次分析,市场营销将呈现自己巨大的价值。

营销活动的终极目标是销售能力与品牌竞争力的提升。蒙牛集团的“超级女声”,美的集团的“美的下乡”,“人人网”的迅速普及等无不借助现代化通讯设备与广告传媒实现了营销的目的。由于营销的出现,营销目标与消费环境相互之间的影响逐渐加深。这种状况下,信息的优越性无可比拟的显示了出来。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中,煤炭企业与以往相比,在信息方面更为消费者所熟知。企业必须面对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传播环境。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已经成为煤炭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第一要务。建一套适应新型媒体环境的信息收集、传播机制及应对机制是不可避免的过程。通过新媒体,顾客可以迅速的找到不同商品价

的差异,并做出相应的消费措施;营销者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快速的网页浏览和便捷的服务,使不同的价格趋于一致。这种现象将对分销商分布广阔的煤炭公司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各种网络与媒体,营销市场中的商也将发现以上价格差异,从而加剧了各地区的价格混乱程度。信息的细化将有助于企业分析市场行情,使企业围绕信息流进行生产的模式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海量信息的出现,大量的信息为企业实现信息的筛选、比较和评估提供了可能。但是企业如何在海量的商业信息中对特定的产品和品牌投以关注,同时又有效的控制成本,是所有企业与营销者所面临的一个巨大考验。另外,连续的商业信息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反感情绪,即使最终达到了宣传的目的,消费者也很难接受或深入理解。但是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措施,如:电影植入、移动传媒等,顾客容易接受且在不经意间就会关注,从而实现了营销目的。通过把特定的信息“镶嵌”在受众必定会注意到的地方,营销者就很容易的传播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此即“制造信息”。制造信息由于并不占主体部分,故其特点是:快速,能够迅速解决问题或者满足先飞着的心理需求。新型信息技术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正如古人所云“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如果企业产品出现了重大问题,或者企业内部出现了重大问题,客户以及广大消费者都会迅速通过各种媒体得知这一消息。结果将导致企业信誉度大幅度下降,各种市场营销策略失效,竞争力严重下降。

煤炭企业是传统行业,传统营销的信息主要是连通、贯穿产品的整体销售与产品知名度的上升,以及企业品牌的传播等。煤炭行业在大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都占有不可替代地位的。如何确保煤炭企业原有的市场占有率,并继续开拓新市场是信息时代关乎煤炭企业兴衰的重要课题。从营销学来看:采取合理高效的办法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充分发挥经济优势、地理优势,确保企业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用煤需求、稳定并扩大市场占有率是所有工作中的重点。营销的扩大不能仅限于煤炭的经营,还应参与煤炭的生产与加工过程。时刻关注市场走向与市场需求,及时更新设备与生产工艺,提高营销的整体运行效率,确保重点客户如冶金、炼钢、化工行业等大客户的需求。通过建立客户档案,细化市场,可以对储存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客户进行分析,不断推出新的、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引导市场,正如惠普提出的3c策略:客户驱动、竞争强化、变革成为常量。

对于档案中的客户资料要认真分析,找出不足之处,确定营销目标与重点,采取合理的策略以提高营销效率。由于信息对产品策略、产品价格、营销渠道、促销策略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分析客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销售层次的排列。对不同客户进行分类,按销售额从高到低分几个等级。以此确定未来销售的中心与重点。

2)商品的详细分类。通过比对历史销量,确定每种商品在不同客户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不用的客户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

3)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如交通,天气)的历史营销状况,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积极培养新客户。

4)查找并对比客户的信用,实行信用分级,设置交易条件、信用限度。对于信用状况差的客户,应拒绝与之交易。

5)通过比对,选择信用优秀的客户,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打造忠诚的客户。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市场是最重要的导向,煤炭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应从市场需求出发。信息是重要的资源而非参考依据。市场信息的研究将为营销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使营销更加有目的性、更加有效率、更加容易促进销售。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新信息技术营销将成为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石,同时也将成为煤炭企业市场营销中最大的推动力;但是传统的市场营销也有其自身的有点与不可替代性,二者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相辅相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一不可。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

参考文献:

信息时代的影响篇4

一、会计假设形成的线索

会计假设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条件下,面对错综复杂的会计环境,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和趋势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会计信息系统赖以存在的、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定。它与一般的假设一样,具有无法直接加以证明的真理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只有依据这些假设,会计核算的范围、与期间才能得以界定,会计人员也才可能确定收集和加工会计信息的程序和。

会计假设不是随着会计的成长与推广而产生和形成的。在人们认识和提出会计假设这一概念之前,在实践中早已为人们不自觉地运用了。直到1922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w.a.佩顿提出了会计假设的概念,会计学术界和会计职业界才开始普遍意识到,会计假设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其他新兴思想一样,会计假设理论体系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其诞生初期,会计假设经常会与会计原则、会计惯例等概念混淆。直到20世纪50至60年代,会计假设的研究逐渐达到了高峰,人们对会计假设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和明晰,最终形成了为会计界基本认同的四个会计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以及货币计量假设。

考察会计假设从提出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它是与时代的经济环境、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具体地说,一直沿用至今的四个会计假设是与工业时代经济环境的特征相适应的:会计主体假设是对较为稳定而独立的会计空间加以假定;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是在较低经营风险和信息时效要求的环境下对会计的时间加以限定;货币计量假设是对当时有限的会计反映手段加以确定。

二、信息时代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来看,网络技术无疑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其中尤以internet技术及其于商业中的最为引人注目。internet开放的网络结构使得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户都能够很方便地加入到其中,享受到网上通讯、购物、娱乐等便捷的服务,这使无论是还是全球的internet用户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并使得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商务(e-Business)应运而生。网上交易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交易成本因信息传播成本的降低而大幅下降,使得大小企业均可通过电脑网络进行全球化的经营,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同时,企业内部的局域网——intranet技术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它能够加强企业内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与交换,促进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企业之间已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脑网络来进行贸易和各种经济信息的交换;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也将更多地依靠intranet来进行信息的沟通和管理。这样,便会直接导致会计所需处理的数据及其处理的过程,愈来愈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并流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使传统的手工计算技术以及理论与方法体系受到了空前的冲击,会计将面临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变革。作为会计实务与理论基石的会计假设,在信息时代的经济环境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与挑战。以下分别就这些假设将受到的影响进行探讨和。

1、会计主体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强调的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实体。这个实体是有形的、相对稳定的,它从空间上界定了会计活动的范围,强调的是会计信息提供对象的特定性和单一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便捷和紧密,为众多企业相互联合形成一个合作组织来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完成单个企业不能完成的市场功能提供了可能。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公司(VirtualCorporation)的出现,更突破了联合公司间空间和时间的间隔,而且分合迅速,联合、协作方式多样,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中所强调的单个的、独立的企业实体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上各独立法人企业组成的临时联盟体的新情况。会计主体这一传统假设已不再能为网络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立场提供基本的支持。而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出现了企业兼并浪潮,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跨国公司的增多,大型工业生产的全球化合作,都使得企业的空间范围在无限地延伸和扩展。合并财务报表业务的出现,实质上是对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归集与合并,体现出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主体的财务状况,也从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原有的会计主体理论。因此,将有围墙的会计主体理论运用于无边界的企业,似乎有些不再合适了。

2、持续经营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

在传统财务会计中,持续经营假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许多会计基本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都是基于该假设而提出并与该假设相配合和适应的。

信息时代,的发展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也使企业的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方面,由于技术的更新周期缩短,市场需求的变化显得更为频繁和多样,使得研究与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本身就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作为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的临时性联盟体,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有可能立即解散,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按期配比变得不能切合实际。以上这些都对相对稳定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挑战,使企业对主体自身以及外部关联企业持续经营状态的估计和假定都面临考验。此外,信息时代将技术引入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天地,受此影响,企业的兼并或分拆,资产重组或剥离变得愈加频繁,已经难以按传统的假设,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的静态观,受到了来自许多动荡不定因素的挑战。

3、会计分期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

会计分期假设是财务人员在时间上人为地把连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结果用起讫日期加以划分,以计算损益、编制报告,形成会计期间。会计分期所强调的时间段落划分会受到信息提供的成本、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以及企业风险监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考察一下信息成本与会计分期的关系。在过去的手工会计环境下,会计循环中的每个步骤都需要耗费一定数量的人力劳动以及笔墨和纸张。因此,分期越多,次数越频繁,提供信息的成本会随之提高。然而,在信息时代会计实现电算化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只需将各类明细信息搜集并录入计算机中形成一个具体而齐全的基础数据库,往后各种报告及报表可由计算机依据一定的指令从基础库中自动搜集、分类、汇总相关的数据制成,成本低廉。而企业只是在形成基础库的环节中花费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沉入成本,以后基础库中的数据被使用的频率越高,以此为基础产生的报告和报表越多,单位报告与报表的成本就会越低。这与手工环境下,信息成本与会计循环次数成正比的情况正好相反。因而,从信息成本角度出发,信息时代已为缩短会计期间、提高信息的及时性提供了可能。

其次,一下投资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对会计分期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们往往需要迅速、及时地了解的经营状况,以便对股票价值的快速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传统的每年各一次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已逐渐不能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信息,会计信息披露的频率可以因成本低廉而加快,股票投资者毋需等待半年甚至一年,从中报或年报中获悉有关信息,而可以及时地从中每月、每旬、每周,甚至每日获取有关信息,更准确地预测其未来的投资收益。还可避免由于获取信息时间上的不对称,使少部分人从所谓的“内幕消息”中牟取非常回报。因此信息时代对传统的会计分期要求将会有所改变。

最后,从管理者对企业风险进行监控的角度来考虑对会计分期的影响。管理者对企业风险的监控,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作为其对风险分析和判断的基础的。企业经营风险控制频率的确定,需要从性(即提供信息所带来的收益是否大于提供信息所耗费的成本)和必要性(即是否有必要更为频繁地进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在手工环境下,报表提供越频繁,信息成本越高。而在中,有形资产是企业的主要财富,有形资产的主体构成是资源,企业只要占据了一定的自然资源,便不会面临太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同较低的经营风险水平相比,花费较高的信息成本进行频繁的监控,是不经济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到了信息时代,专有技术、专利权、与开发等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的主要财富。企业未来的竞争将主要依赖于人的智力和创意的竞争。这都使企业处于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经营风险大大增加。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经营风险的控制,缩短报表提供的周期。由于机技术的,信息成本可大幅下降,也为缩短会计期间提高风险控制频率创造了条件。

4、货币计量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是为了满足人们将不同性质的资产加以汇总反映的需要而提出的,使人们能够以货币作为工具来考察企业经营状况的全貌。在信息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企业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将会超过有形资产,在资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将会逐渐加大。然而,货币计量是基于一定的交易价格而发挥作用的。企业内部自创的专有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因为并未对外进行交易而缺乏较为客观和公允的评价价值,使这部分未来对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的计价一直非常模糊。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上的交易也日渐频繁,为了方便结算,货币已经出现并在不断地推广、使用,无纸化趋势将成为货币未来发展的一大主流,这将对以某种纸币作为主要计量手段的传统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世界迈向信息化的过程中,网络将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快捷的信息传递使商品的价格、汇率、利率的变动更为剧烈,1997年波及东南亚诸国的危机及嗣后全球股市的“多米诺”联动效应便是生动的写照。在这次危机中,东南亚多个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使这些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货币计量假设中要求币值稳定的前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前后各期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也大打折扣。

三、结论和建议

会计总是为了适应一定时期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并与商业需要密切相关。进入信息时代,会计假设作为会计实务与的基础,自然应当适应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作出相应的变革。以下就会计仅设在信息时代的重构,谈几点建议。

1、会计主体假设应由过去强调单个绝对实体的信息使用现转向网络时代的相对主体信息使用观,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不管其有多少个部门或多少个独立的企业组成,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

这一定义是将经济利益的高度统一性作为衡量和判断会计主体的标准,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作为不与外界发生联盟关系而独立运作的企业,即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或依照一定的协议而相互协作的企业,其内部各个部门明显地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可直接视作会计主体。其二,对于存在着共同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企业联盟体,如网络公司等,各企业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的职能分工,如同单个不联盟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一样,为着相同的利益目标而协调、高效地运作,因而也可将其视为一个会计主体。

信息时代的影响篇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独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浅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中美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影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浅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研究金融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就业问题的研究情境学习理论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大数据视角下医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5374131-5610149-1.

[3]陶皖,罾冢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以信息系统专业为例,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3年28期)

[4]朱培栋,等.网络思维:互联网时代新思维[J].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8(12):51-53.

信息时代的影响篇6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形式,是典型的标志,是课改的需要,是时展的必然。现如今,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走进教室,就会发现班班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条件好的还配有电子白板。多媒体把图像、声音有效地结合起来,大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低年级教学尤为重要。它的优势在低年级教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让课堂气氛“活”了起来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课上,巧妙成功的课堂引人,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分数》时,在课的开始借助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与八戒分享食物,从分4个苹果到2瓶矿泉水,再到分1个蛋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多媒体的课件导入顿时就让数学课堂气氛“活”了起来。

2.多媒体让课堂容量“大”了起来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全面地提高课堂效率。记得在我读初中那会儿作业都是老师一黑板一黑板地写,我们不停地跟在后面抄,擦了就没有了,而且浪费时间。现在有了多媒体就能使教学内容、资料等清楚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节约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还比较系统。

如在教学《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时,复习了这样的题:“大瓶果汁900ml,小瓶果汁是大瓶果汁的213,求小瓶果汁有多少ml?”接着又出示了新课内容“小瓶果汁600ml,小瓶果汁是大瓶果汁的2/3,求大瓶果汁有多少ml?”这是两道不同类型的题目,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地把两种题结合在一起,方便了学生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用分数乘法计算,什么情况下适合用方程计算,多媒体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

3.多媒体让n堂教学“直观”了

都说数学课堂是理性的,是抽象的。但是多媒体能让静止的课本“动”起来,它能将教材中静态的内容动态呈现,这不仅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而且解决了常规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加强了学生的直观现象。

如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时,数学教材后面的展开图比较小,而且不齐全,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看出正方体和长方体展开的效果,特意制作了课件,让学生看到这两种立体图形展开后的效果以及再拼起来的效果,并且很直观地看出展开后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是如何分布的。大大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二、弊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并不是说我们的数学课堂每节课都需要多媒体的介入。多媒体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高频率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些课件比较花哨,伴有声音、动画,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就会被漂亮的画面吸引而无暇顾及老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我们的多媒体课件界面要美观大方,方便学生观看,同时不能太臃肿,要少而精。要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使其真正用在“辅助”教学上。

比如:现在的数学教材都有配套的光盘(这也是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果我们每节课都在使用,学生也会觉得乏味,其次里面的每一题、每一句话,并不是我们时刻都想要的,需要我们适当的处理,适合自己的学生、自己的课堂才是好的。

2.多媒体的教学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记得在2007年刚上班那会儿,班上还没有多媒体设备,每天的课堂就是一支粉笔、一块小黑板,尽管这样,感觉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却是满满的,老师可以时不时地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之间有着眼神、语言的交流;而现如今有了多媒体教学反而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首先老师在班上所站的位置就是讲台那一席之地,因为要不停地操作鼠标;其次很多语言通过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学生的眼神关注的是屏幕而不再是教师。这显然是违背教育原则的。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原则

教学活动是教师引起、维持或者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而这些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实践性与工具性特点,更应该有学生主体的理念。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活动的主体。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高效地使用多媒体。

信息时代的影响篇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深入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以互联网为基石的大数据在也随之应用而生,如井喷般波及人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还是娱乐凡是人类涉及的领域都已出现了互联网的身影。人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众多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其对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不少的影响。而其中由于非技术因素造成的危害尤为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惕。

 

一、影响个人信息安全的非技术因素

 

(一)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足。虽然在互联网发展多年的今天,许多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都有一定的认知,但在防范方面却千差万别。1、安全软件使用不当。一些用户知道需要安装防火墙、杀毒等安全软件,但认为安装了这类软件后就可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很少进行定期查杀或者升级,从而使安全软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用户认为自己的网络设备里没有隐私信息,也从来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没必要安装安全软件,这在以手机为上网载体的用户中占有相当比例。据2013年CnniC进行的调查显示,手机用户安装安全软件的仅为70%。2、对一些所谓的新奇网站或软件猎奇心理强。这类网站或软件或以流行游戏为饵,或以情色诱惑为基,或以轻松理财为表面吸引用户去浏览下载,从而在不知不觉中盗取用户终端中的资料和信息。3、安装使用盗版软件。正版软件的生产过程中,都要经过了多道病毒检测,同时会提供相应的功能或安全升级服务,而盗版软件是无法保证软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仅以手机类软件为例,百度手机卫士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移动安全报告》中显示安卓系统平台的盗版应用非常巨大,最为严重是金融类。其中购物类应用占32%,银行类应用占31%,理财类应用占21%,团购类应用占16%。这些盗版应用会造成流量消耗、隐私泄露、恶意扣费、远程控制、购物欺诈等危害。

 

(二)相关企业或供应商内部有效监管不够。1、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制度和措施缺失。以骚扰电话,垃圾或诈骗短信为例,多年以来此类事件频繁发生,有数据显示仅2015年上半年,骚扰电话出现总量为392亿次,每月人均接收骚扰电话14次。我们在严厉打击这些违法事件的同时,应该看到其背后是相关供应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漠视,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从技术层面大幅度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但是至今此类情况依然没有较大改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企业或供应商为了攫取更大的收益,忽视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建设方面的漏洞,或有意放纵此类行为。2、企业内部信息管控缺失。一方面一些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或者落实不严格的情况,相关责任人权限使用存在超权,越限现象,员工私借乱用他人权限情况时有发生,2013年美国“棱镜门”事件正是此类乱象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企业保密协议缺乏有效遏制手段,员工,特别是离职员工将用户信息向第三方出售或者泄露等违法违规行为无法有效制约和追责。

 

(三)相关企业或供应商利益驱动。在当今时代,用户信息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资源,在许多领域能够给掌握这些信息资源的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利润,这些利润是如此丰厚,领人动心不已。以目前获知的情况,一条个人信息的价格大约在5分至1角之间,当用户上升为百万量级以上时,利润可想而知,而且这些仅仅是包含用户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基本情况的资源。如果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通过收集用户在网上的浏览偏好,购物行为等从而分析出用户个性、资金状况,生活和购物习惯等信息,那么这些数据必然会为相应的电商、广告商进行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推送相应宣传等网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潜在的价值不可估量。作为可以获取这些信息的企业,这些信息的价值会驱使他们寻求法律制度的漏洞从而使其产生利润,或者企业间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换,或者泄露出售给第三方。

 

(四)相关法律政策不到位。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出台多部涉及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的法规、条例、办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等,但这些多为行政部门出台的行政法规,我国至今尚未存在一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而且这些已有的法规条例对违法行为界定模糊,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进行操作,刑法有关内容也存在网络环境下犯罪法律关系主体需要进一步扩展、犯罪客观方面尚不健全等需要进一步厘清界定等问题。

 

二、应对个人信息安全非技术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用户安全防范意识。首先要加强宣传,使用户及时了解当前危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和手段,提升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软件或网站等应明了其真实目的,规避安全风险。其次用户应掌握多种安全软件的常用操作,从而使安全软件能够更好地保护信息终端的安全。

 

(二)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行政监管。相关行业应加强内部职业道德教育,制订严格的用户信息保护制度,量化企业内部处罚措施,建立行业内员工诚信体系,随着国家个人信用等级体系的建立,逐步将此类处罚与员工的个人信用相对应。在加强行业内部自律的同时,要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将用户信息保护纳入企业监管考核的量化标准中,杜绝行业内以任何目的的用户信息交换和出售。加大处罚力度,使受处罚企业伤筋动骨,从而能够更好地震慑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三)加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目前《网络安全法》正在拟定当中,国家应强化其中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加快审定,尽早出台。同时对已有涉及个人信息安全的法规以及刑法中相关条款进行更新和修订,以适应依据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从而建立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

信息时代的影响篇8

关键词:现代传媒体育消费观念影响差异

前言

信息时代,现代传媒业的空前繁荣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是运用现代技术传播手段传播信息的载体,是沟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包括: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络)和印刷媒介(报纸、期刊、杂志、书籍)。随着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它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体育信息的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各级电视报道总数达300套,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都开设了多套专门的体育频道,专业体育报刊百余种,且有发展的势头,网络传媒更是人们获取体育信息的广阔平台,其点击率同样居高不下,如此先进而庞大的现代传媒力量如今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各种观念的形成与改变,当然体育消费观念也是其中的内容之一。体育消费作为生活消费内容的一部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普及全民体育意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国民体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体育消费观念不仅制约着体育消费行为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因此,研究现代传媒对于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作用,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使体育走上社会化、产业化之路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0名城市居民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法:在阅读了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统计学等各学科书籍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检索系统查阅中国期刊网相关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调查法:在全国范围内,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2000名城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59份,回收率为92.95%,得到有效问卷1736份,问卷有效率为93.38%,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满足社会学分析和统计学样本的基本要求。

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合对所查询资料信息的分析汇总,得出结论。

结果与分析

城市居民获取体育信息的渠道来源情况。对于获取体育信息途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1.19%的人回答通过现代传媒来获取体育信息,8.81%的城市居民靠其他渠道来获取体育信息。显然现代传媒是人们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手段。

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根据我国居民传统文化的背景因素,以及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居民对问卷所设计问题的回答情况,将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第一,节俭型体育消费观。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以节制个人欲望为美德,或受其他如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反映到体育消费方面就是量入为出,能省就省,注重积累的抑制性体育消费观念。第二,健康享受型体育消费观。主要以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体育消费观。第三,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受时尚观念的影响,居民的体育消费以追求时尚为目的。第四,象征型体育消费观。居民的体育消费主要目的是为了显示自身的品位、身份、地位或表现个性等特征,即体育消费的社会表现功能。第五,盲目型体育消费观。是居民消费心理不够成熟和理性的表现,反映到体育消费行为方面就是体育消费无任何目的或目的不明确,具有很强的盲目性。

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持节俭型体育消费观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6.96%,其次是健康享受型体育消费观,占总人数的32.8%,以下依次为: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占15.21%;盲目型体育消费观,占10.02%;数量最少的是象征型体育消费观的人数,占5.01%。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分布较为合理,这与体育消费对于居民自身的价值较为一致。可能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比较低,或受到我国传统节俭观念的影响,因此,持节俭型体育消费观的人较多。同时,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在现代传媒对社会各方面起着巨大影响作用的时候,它对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是积极的。然而令人既喜且忧的是持象征型体育消费观的人只有5.01%,比例较其他四种类型小,但还是存在,所以仍然不容忽视,因为这些人有可能并没有充分理解体育消费的真正价值。

居民自身具体情况与体育消费观念之间的相关分析。经济学家认为:居民自身的性别、年龄、所在地区、学历层次、收入水平等具体情况与其所持有的体育消费观念类型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具体说明其相关关系,我们将以上居民具体情况与其所持有的体育消费观念一一进行相关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任何一种消费观念与性别和所在地区均无显著相关;而与其学历层次和收入水平均呈现显著相关。节俭型、健康享受型以及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同时还与被调查者的年龄呈相关关系。显然,居民的学历层次与收入水平两个变量与五种体育消费观均呈显著相关,它们对于居民体育消费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信息渠道对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影响的分析。由于获取体育信息的渠道不同,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结构也会出现差异。统计数据显示:当城市居民分别选择现代传媒和其他渠道获取体育信息时,对体育消费观念结构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检验p

城市居民选择不同信息渠道分别对节俭型和健康享受型体育消费观态度的影响。由于节俭型和健康享受型体育消费观均与城市居民的年龄、学历层次和收入水平显著相关,因此,我们控制被调查者的以上三项自变量后,即在三个变量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通过现代传媒和其他渠道获取体育信息对节俭型和健康享受型体育消费观念态度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检验p>0.10和p>0.05,说明信息渠道的选择对于以上两种体育消费观态度的影响不大,无论选择现代传媒渠道还是其他渠道,城市居民对于节俭型和健康享受型体育消费观念均持一致的赞同态度。

城市居民选择不同信息渠道对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由于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念同城市居民的年龄、学历层次和收入水平三个变量显著相关,因此,需要在控制以上三个变量的情况下分析不同信息渠道对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念态度的影响。在以上三个自变量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选择不同信息来源渠道引起的城市居民对于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念态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现代传媒手段获取体育信息的城市居民较赞同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念,而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体育信息的城市居民对于此观念持不赞同的态度,可见,现代传媒手段较其他信息渠道更能带给人们时尚、新颖的信息,从而导致人们对时尚体育消费观念态度的不同。

城市居民选择不同信息渠道分别对象征型和盲目型体育消费观态度的影响。由于象征型和盲目型体育消费观与居民的学历层次和收入水平两个自变量呈显著相关,因此,需要在控制居民的学历层次和收入水平两个自变量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分析不同信息渠道对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念态度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p>0.10,说明无论选择现代传媒渠道还是其他渠道获得体育信息而引起的城市居民对于象征型和盲目型体育消费观念的态度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已经较为成熟和理性,对象征型和盲目型体育消费观念持一致的不赞同态度。

不同现代传媒内容对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城市居民主要通过不同现代传媒手段获取信息时,他们的体育消费观念也存在差异。主要通过网络、广播、书籍和期刊获取信息时,有更多的人持节俭型体育消费观念;主要通过电视获取信息的人更多持有健康享受型体育消费观念;主要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的人更多持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念;主要通过杂志获取信息的人更多持有盲目型体育消费观念。主要通过书籍获取信息的人持盲目型体育消费观的人数最少;而主要选择其他六种现代传媒内容的人持象征型体育消费观念的人数最少。可见,不同现代传媒手段的选择能够引起城市居民对于各种体育消费观念的态度的明显差异。而将七种不同的现代传媒内容与五种体育消费观念进行交互分析得出:不管主要通过哪种现代传媒手段获取体育信息所引起的城市居民对于节俭型和象征型体育消费观念态度均分别表现出一致性的赞同和不赞同。这说明: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较为成熟,现代传媒对于人们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也是积极的。

结论

综合以上统计结果,现代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在被调查者中有91.19%的城市居民通过现代传媒手段获取体育信息或体育消费信息,其余8.81%的城市居民则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取体育信息。城市居民由于选择现代传媒或其他信息来源渠道的不同,会引起其对于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念的态度方面呈显著性差异,而对其他四种体育消费观念态度的影响则无显著性差异。据有关数据分析,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相对比较理性与传统,分别有36.96%和32.8%的居民持节俭型和健康享受型体育消费观念;时尚型体育消费观占15.21%,稍显劣势;持盲目型和象征型体育消费观念的居民分别占10.02%和5.01%,说明这两种不理性的体育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更多城市居民的一致认可。另外,城市居民选择不同的现代传媒内容时,可以导致整体体育消费观念比例的不同;而对节俭型和象征型体育消费观的态度并无显著性差异,分别表现出一致的赞同和不赞同。

参考文献:

1.张涛:《影响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

2.雷旭:《西安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商贸》,2009(21)。

3.刘耀荣:《西安市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的调查研究》,《湖北体育科技》,2006(6)。

4.梁建、王锋:《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分析》,《科技信息》,2007(31)。

信息时代的影响篇9

[关键词]网络公共组织治理模式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它已成为个人、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日益

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公共组织治理模式是顺应形势发展的产物,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实现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应用先进通讯技术和电子系统的现代化治理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公共组织又将怎样应对这些挑战呢?本文对此做了初步探讨。

1信息社会中公共组织的特性

从运行的意义上讲,公共组织就是收集、处理、传递、储存信息的场所。官僚制的行政管理意味着通过知识进行统治,它的合理性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1]。因此,从信息的观点看,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公共组织的实质就是构建信息流,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信息。

公共组织运行的主要功能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而获得高质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权与信息的合理结合,这在现代组织别重要。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是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而在“后工业社会”的当今世界,主要问题不是如何有效地组织生产,而是如何进行决策,也就是如何进行信息处理。这就涉及到信息与决策权的结合,也就是信息和权力的转移。而最优的组织结构能够在既定的环境与信息成本条件下有效地配置决策权,从而形成一定的信息流结构[2]。

2公共组织治理模式对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2.1信息不对称

信息的不对称传播是网络时代公共组织遇到的重大挑战。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本身的价值可以作为生产劳动力或者间接增值的生产力,电子网络时代的信息拥有高度的价值,信息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接受者的自身利益,若公共组织收集到的社会信息不准确,那么,由依据这些信息整理分析出来的公共决策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信息传播的不对称可能导致两方面的损伤,一是对公共组织自身利益,二是对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2.1.1对公共组织自身的影响

对公共组织自身的影响主要在于有可能提高信息搜集的成本。公共组织对社会事务的相关信息都是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搜集而来的,若公共组织搜集来的信息不能正确的反映社会事物的实际情况,那么,公共组织以这样的错误信息做出的决策也不可能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公共组织就在错误信息上浪费了资源,同时,组织的日常信息成本也会随之提高,严重影响组织的自身利益。这是社会对公共组织信息传播的不对称,若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信息传播也出现不对称,那么将直接影响到组织最终的决策问题。这不但会影响组织内部的相互和谐,还可能造成少数个人利益为主的风气在公共组织中滋生。

2.1.2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

信息的不对称传播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公共政策不能合理的处理好社会事务。这会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利益。公共组织作为处理社会日常事务的组织,它的主要职责就是治理社会公务,维护公共利益。在信息化时代,社会事务的相关信息的误导可能直接导致公共组织的领导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公共决策,这将严重损害公民的利益,甚至引发社会公民对公共组织的不满情绪。

由此,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要通过建立合法的信息传播制度来约束那些错误和违法的信息传播,确保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这一信息传播制度必须要通过法定部门授权,由专门的执法部门予以颁布和实施,从而保证信息在传播的渠道中尽可能少地出现错误,使公共组织处理社会事务的相关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事务本身存在的问题,最终决定合理的公共政策。

2.2对民主体制和政府权威产生了巨大影响

2.2.1对民主体制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的传播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个人在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的同时可以很方便地掌握大量有关社会发展的信息。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里,市民可以通过网络来参与很多公共活动,甚至通过网络来参与政治选举。与传统的代表性民主体制相比较,现在的网络式参与民主体制显得更具有个人风格。个人的意见可以在网络上普遍的传播,过多的个性化建议可能导致个人参与政治的多样性,多种分歧的参与政治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代表性意见,对现在的民主政治体制造成一定的冲击。

避免对民主体制产生冲击的解决途径是政府通过建立网络政治参与规范来适当限制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体制产生的不利影响。由于网络参与使社会公民和政府等公共组织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所以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它的负面影响则可以适当采取限制措施。

2.2.2对政府权威的影响

现在的网络技术更加重视对电子技术的应用,政府作为公共组织的主导,主要担负治理社会的主要责任,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确实使政府等公共组织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公共组织对网络技术的依赖也成为制约公共组织自身治理社会的能力。政府在公共组织中拥有权威的地位,是主要领导者,但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政府要更多的了解社会事务,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就需要有高新的技术作为基础,否则,政府干预社会事务的能力将会受到限制,政府主导公共事务的权威将受限于网络技术。

要解决影响政府权威的问题就需要通过政府对网络技术的法律规定来实现。任何社会发展环境都是需要制度的约束的,政府权威之所以受到高端技术的限制就是因为在这一领域暂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网络技术的应用方式,高端的电子网络技术应该是应用于维护政府治理社会事务的权威而不是阻碍政府的治理权限。再者,政府也应该更多地与电子领域的技术精英进行沟通,对高新技术人才应当给予鼓励和维护,这些技术精英代表社会各阶级团体的利益,政府要与社会各阶级进行沟通协调才能更好的治理社会。

2.3对国家、民族文化和公民个人权利有重大影响

2.3.1对国家的影响

由于网络时代的信息涉及到社会的诸多领域,所以信息的自由传播已经影响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如何维护一个国家的信息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已经成为网络时代公共组织治理的重要问题。由于国家无法限制网络信息的全球化传播,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使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积极与其他国际组织开展合作,提高国家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只有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较高的地位,才能保证信息的主导权尽量地掌握在自己国家手中。

2.3.2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在如今网络信息普遍传播的情况下,各国的政府等公共组织是不可能阻止国外的信息流入本国的,公民在网络上浏览信息的同时会接触到很多的国外信息,这样,本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可能受到国外文化信息的大量冲击。针对这样的现状,政府应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来维护本国的民族文化:一是在网络上大力宣传本国的传统文化信息,充分展现本国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文化底蕴。二是对包含国外文化的网络信息进行本地语言的规范化传播,用本地的语言文化来诠释国外的文化信息,最终实现发扬本地文化的目的。

2.3.3对公民个人权利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信息普及正导致公民的私人领域缺少安全感。公民自身的特征、习惯、家庭成员资料,工作单位以及工作状况甚至是私人的机密信息在网络上都没有安全感,政府对公民个人的信息保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在保护公民个人权利方面,政府应加强私人数据的保密措施,维护公民的社会经济地位。

2.4社会公众对信息掌握的差距大

公共组织治理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社会公众与政府交流的程度直接决定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多少,公民要与政府进行社会事务的交流和讨论,必须要掌握相关的社会信息,对社会信息掌握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高低。除此之外,掌握信息量的多少还可能与贫富差距和社会结构性失业情况有关。可以说,在公共组织的信息化治理模式下,公民对社会信息掌握程度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自身在社会中的权利和地位。政府需要面对的问题是信息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信息两极分化,在信息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发展环境中,信息的两极分化将可能导致社会公众的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面对社会公众的信息化差距,解决途径有:一是政府应该平衡各地的网络设施建设,对网络信息传播比较薄弱的地区加强网络的基础建设,提高该地区的信息传播能力。二是平衡城乡之间的网络水平差距,使乡村的网络技术水平接近城市的平均发展水平。三是加大对社会公民的网络知识培训力度,使公民更多地了解一些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基础知识。四是规范调整各地区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逐渐减少信息分布的两极分化,从而平衡社会公众的信息化程度。

3结语

网络经济是网络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信息化治理模式下,网络经济更多的是富有生产力的信息,信息的直接生产力是网络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的网络经济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信息的规范制度不完善是主要原因,就拿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代表来说,在我国政府的信息化治理模式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是初步形成了相关的法规来保证买卖交易的合法性,由于我国有关信息化的法规暂时还不够完善,电子商务本身就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我国当前政府等公共组织的网络化治理模式下,网络经济的发展缺乏的是一个稳定的发展平台。只有信息产业的相关法规逐步完善之后,网络经济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新的飞跃。

针对网络经济的目前状况,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一是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力度,信息产业是网络经济的主要支柱,信息的直接或间接生产力都是网络经济前进的动力。因此,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对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建立符合国家发展状况的信息政策。信息政策的建立必须跟随着国家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目标的不断发展而变动调整,为了是适应当前国家的整体发展策略。建立信息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协调网络上的有关信息的社会行为。在信息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行为的数据环境,在这一环境中的社会行为通过信息的传递同样可以影响社会的整体发展。制定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信息政策,是政府规范网络信息行为的重要标志,它能保证信息网络的和谐安全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信息时代的影响篇1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近几十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更为迅速。科技的发达,改变了社会的面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并引领了社会各领域一些列的变化。信息化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一切都对一个人的各方面产生影响。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支柱,他们受到的影响是巨大而且重要的,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和前途。

1社会信息化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习空间的扩展使得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信息化给大学生学习带来的正面影响有:第一,信息化的实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学生们不再是仅仅从课堂上、书本上获得知识,他们不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时间来选择。网络的多样性,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深入学习。同时,远程教育的实现,使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可以同时接受一流学者的授课,学生可以和网络上的专家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在网上查阅到本地区所没有的资源。在这种条件下,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鼓励,知识面广阔开展。信息化给学生们开拓了获取知识的新的场所;第二,信息化增强了大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信息社会资源的丰富性给人眼花缭乱的表象,但其背后是复杂的成分。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及时迅速的分析出需要的信息。如果只是一味的吸收,而不辨其是否有用,那就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最终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大学生在利用现代信息来学习的同时,要学会快速的从中作出选择,摒弃糟粕,取其精华。这影响着一个人学习的效果。

(2)信息化给大学生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第一,信息化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使文化作为无形的资产扩散到各地,大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网上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料,他们不再自己动脑思考,只是剽窃已有的成果。“有问题找网络”已逐渐成为他们解决学习问题的习惯。信息化无形中加强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创新意识大大减少。第二,信息化还给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习态度是一个人对学习活动的基本看法及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言行表现。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耽误了学业,大多数学生为了上网而逃课。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现象也大不如从前,时不时会有学生的手机响起,这不但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还耽误了自己的学习。

2社会信息化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学习资料,而且给他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极大地变化。

(1)信息化带给大学生生活的正面影响有:第一,信息化改变了大学生的传统娱乐方式。传统上,学生大都用文体活动来填充课外时间。但现在,高校的附近,都出现了新的娱乐场所“网吧”,它使学生的业余活动转向了网络。通过网络,大学生能方便的查到各种信息。可以收看新闻、查阅报刊、查询电视节目、天气预报、查询信息等。这对于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无疑于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网络使亲朋好友的交流不再受限于地理和经济因素。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和千里之外的亲友取得直接联系。信息化社会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第二,信息化给大学生购物带来无限方便。传统的商业贸易,通常是面对面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如今,网上商城的悄然兴起,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购物需要。网上已建立起不少的书店、二手市场等现实中也有的市场。网络上的物品价格一般都较商店里便宜,这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并且它的可供选择的余地也较大。因此,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2)信息化给大学生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第一,容易沉溺其中,丧志。在当代大学生中,尤其是男生,爱玩网络游戏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长此以往下去,后果是多门成绩不及格,有的自动退学,有的毕业时甚至拿不到毕业证。第二,电脑减少了大学生的读书量,削弱了他们的国语水平。读书量的减少,后果是大学生们的国语水平大幅度下降,从前出口成章的现象不再有。电脑打字也省去了学生们手写的时间,这使学生操纵文字的能力大大减弱,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有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非常高,但是汉字造诣却在日渐下降。这样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知道还能否流传下去。第三,网络使大学生与人交往的时间大大减少。大学生长时间泡在网上,沉溺于虚拟空间,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导致其回到现实世界后,不喜欢与社会中的人交往,与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络就会淡化,与现实中的生活也产生了距离感,容易导致自我封闭,遇到问题时,容易走极端。

3社会信息化对当代大学生思维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社会精神生产的生产方式,这一思想首先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具体地说,思维方式就是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习惯和方法等因素所构成的人们思考问题的程式和方法。它是主体把握思维客体、加工思维内容的相对定型化了的思想方法,是个体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形成理性认识的基本途径。”①大学生身处当代信息社会,不仅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经受了信息技术的强烈影响,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强烈的冲击。

(1)信息化改变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正面影响是:第一,信息化拓宽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网络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不同的文化在网上流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渗入,无形中给了大学生们灌输了新的文化理念。大学生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思维方式也会跟传统的思维发生冲突。第二,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大大加强。大学生生活在校园的安逸环境中,对社会的接触比较少,经历浅薄。但是在网上,能接触到他们在生活中所触不到的世界。这种虚拟的世界强化了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

(2)信息化改变大学生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是:第一,信息化冲击着大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当代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是是发达国家主导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网络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服务信息是由西方国家提供,我国提供的信息仅占少数。西方国家掌握着信息的方向和节奏,使得一些大学生崇拜西方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生活方式。由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这些表象的迷惑,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第二,信息化削弱了大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网络信息流动速度快,更新的速度也快,往往一个信息还没研究透彻,下一个信息就出现了。这样大学生不能专注在一个问题上,不能长久细心的思考一个问题,这样,压制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4社会信息化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随着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毫无疑问的,就业形势也就越来越严峻。由于网络它具有沟通方便、传递快捷、节省时间、效率高等优点,网络信息化在服务大学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载体。

(1)信息化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第一,信息化给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参考性。通过网络信息,大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就得到大量的就业信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第二,信息化使就业的社会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以前,大学生就业往往局限在校园内的招聘,文件信息的传达等方面,这种方式的不便之处就是信息传递落后。网络的出现,让学校和社会零距离,使大学生直接面对社会,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环境。通过网络,大学生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种自身所需要的信息,了解到社会的各种动态,在选择工作时给予了学生很大的参考价值。

(2)信息化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第一,信息化容易使大学生盲目相信别人的经验。网络也许成就了很多人,使他们取得了成功。大学生刚出校门,急功近利的心情比较迫切,都想早日获得成功。网络时代的“一夜暴富”使他们也相信自己会有这个机会,从而不再脚踏实地的工作,都盲目的走别人走过的路。第二,网络带来大量招聘信息的同时,也让大学生们对招聘信息的真假难以辨认。在网上遇到虚假信息的人不在少数。大学生找工作心情急迫,看到信息只会高兴,而很少辨认其真伪。这给虚假公司的信息提供了可趁之机,被骗的人不在少数。

从上述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向我们走来,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就业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它。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肩上的责任更是要求他们要积极地吸收和运动现代技术所带来的新成果,合理妥善的利用这种信息技术,增强自身的鉴别力和免疫力,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支柱,让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注释

①孙林叶,丁晋中.现代科技与信息化浪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教论坛,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