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十篇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5:07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篇1

全面实施强制免疫是秋季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要亲自组织部署,即日起迅速开展秋季集中免疫行动,确保在10月15日前全面完成集中免疫任务。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确保国庆周年庆典期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暴发、流行,是当前动物防疫的中心工作任务。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迅速行动,对各项防控措施进行再检查、再落实、再加固。各乡镇(街道)人员有变动的,要对防治动物疫病领导小组进行调整补充,并组织专门免疫工作组,确保集中免疫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切实负起“政府保密度”的责任。

二、强化免疫措施,提高免疫密度

1、普查登记。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所有畜禽全面开展踏栏普查并登记造册。

2、组织免疫,建立免疫档案。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按照“不漏一处,不存死角”的要求,做好秋季“集中免疫”的组织工作。安排驻村干部(各行政村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村干部和动物医院动物防疫人员一起,对没有免疫、超过或即将超过免疫有效期的畜禽逐村逐户开展集中行动,按照《年度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要求,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制免疫工作,确保“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确保10月15日前全面完成秋季集中免疫任务。

动物防疫人员要严格按规定运输和保存疫苗;按照《年度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要求,选择合适疫苗进行免疫注射;规范免疫操作,做好各项消毒工作;对免疫畜禽进行登记,建立免疫档案,及时加挂牲畜二维码耳标。

3、各乡镇街道免疫结束后,要组织人员对动物医院的免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免疫到位、数据准确,并于10月20日前将《县秋季猪、牛、羊强制免疫情况汇总表》、《县秋季禽流感集中免疫汇总表》(以村为单位进行汇总)上报县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

在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加强狂犬病、鸡新城疫等动物疫病的免疫。

三、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规范免疫操作

农业部门要组织防疫人员开展免疫操作技术培训和指导,了解各种疫苗的特性、适用范围、保存和运输要求和免疫副反应处理。畜牧部门要配合乡镇(街道)做好免疫工作部署和免疫监督抽查。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篇2

这次全县防控禽流感及畜禽春季防疫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根据国际、国内禽流感疫情发展的形势紧急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分析当前禽类传染病的发展形势,总结我县几年来畜禽防疫工作,安排部署全县禽流感防控及20*年畜禽春季防疫工作。下面,就当前禽流感防控和全县畜禽春季防疫工作,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形势,站在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高度,

重新审视动物防疫工作。

最近,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部分省区市接连发生了H5n1亚型病毒引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造成大量家禽死亡,大量易感禽类被紧急扑杀,致使禽类出口贸易被停止,给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牧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部分国家出现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导致人死亡的事件。目前,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正在进一步扩大蔓延,给牧业生产安全和人类的生命安全敲响了警钟。

现在,对病源的调查还没有得出确切答案,一些专家认为是候鸟迁徙带毒而引起的。如果这种提法成立,那么寒冷的北方就是候鸟的原栖息地,随着春季和夏季的到来,栖息南方的带病毒候鸟将陆续迁徙北方,这样势必给北方造成极大的威胁。我县位于我国的东北,春、夏两季将有大量的候鸟从南方迁徙而来。因此,随着气候的变暖,我县也将成为严重的受威胁地区。

据20*年末统计,我县禽类饲养量已达到1180万只,有175、5万只禽类及3、85万吨禽蛋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如果防控不利,一旦我县发生禽流感,发病禽类将大量死亡,疫区范围内的禽类将被全部扑杀,投资几百万元,历时三年建设的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所取得的成果将毁之一旦,畜禽产品贸易将被长时间封锁,将给全县养禽业造成高达2、26亿元的经济损失,占全县牧业总产值的30%。这不仅将严重影响全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且完全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和社会稳定,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控禽流感工作极为重视,总书记、总理分别做出重要批示,并强调指出:出现疫情坚决扑杀,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第37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并制定了禽流感防治工作预案,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加大力度,认真搞好疫病的防范工作。总理还亲自到禽流感疫区主持召开防控工作会议,国务院成立了以国家副总理为组长的防控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先后两次召开新闻会通报疫情。

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对防控禽流感工作高度重视,省长洪虎、副省长杨庆才先后多次召开了全省防控禽流感工作会议,代市长蓝军同志当选市长第一个会议就是全市禽流感防控工作会议。国家、省、市主要领导对防控工作都非常重视,分别就防控工作做出指示和要求。去年,我省的局部地区发生口蹄疫、疑似禽流感等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潜在的威胁仍然存在。我县的畜禽防疫工作,由于县、乡(镇)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来没有重大疫情发生,但是疫情隐患也相当严重,20*年5月,我县三岔河镇等少数几个乡镇出现了禽大量死亡现象,被确定为疑似禽流感病例,县牧业局在省、市牧业局的全力支持下,控制了疫情,没有造成我县禽类的大面积死亡。据了解,近几年,在我县还有牛羊口蹄疫等疫病零星发生,虽然面积较小,但是也说明我县的畜禽防疫工作仍存在着问题和漏洞。

发展牧业生产,前提是必须做好畜禽防疫工作,没有较好的畜禽防疫工作,畜禽产品也根本站不住脚,出不了门,也就更谈不到畜牧业的发展。最近几年,我县部分乡镇发生的牛、羊口蹄疫和疑似禽流感疫情,足以证明畜禽防疫工作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畜禽防疫经费不能全部到位,据牧业部门掌握,仅从*年到20*年,全县各乡镇累计拖欠畜禽防疫经费高达350万元,牧业部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开展畜禽常规免疫工作。这里值得提出的是,由于资金问题,从*年到现在,禽流感免疫工作没能纳入我县常规免疫程序,这是极其危险的;二是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对畜禽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市政府要求,县、乡(镇)两级政府主要领导是畜禽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但是,我县仍有部分乡镇的少数领导同志对此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还有极少数乡镇领导同志认为搞畜禽防疫就是为了收费,完全误解了畜禽防疫工作的真正含义。事实证明,畜禽防疫工作开展得不好的乡镇,畜禽疑似病例发生的就偏多,群众遭受的损失也就越大;三是部分基层畜牧站干部职工尤其是村级畜禽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畜禽防疫费不

能及时到位,乡镇畜牧站根本没有办公经费,村级畜禽防疫人员多年不能得到劳动报酬,有的乡镇畜牧站没钱购买疫苗,甚至还有的乡镇畜牧站已经处于瘫痪状态。

据了解,多年以来,乡镇畜牧站除畜禽防疫费外,根本没有一分办公经费,有的乡镇连最基本的畜禽防疫费都收缴不上来,还有的乡镇即使收上来了,乡镇政府也不愿意交给畜牧站使用,一到畜禽防疫季节,乡镇畜牧站长就得一遍一遍往乡上跑,和要小钱差不多。出现以上问题,是多年来对畜禽防疫工作的不重视造成的,也是引发我县发生畜禽疫病的直接原因,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做好禽流感防控和畜

禽春季防疫工作。

禽流感防控工作和今年的畜禽防疫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的要求及我县畜禽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应全力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制定紧急预案,召开紧急会议,落实工作责任。

为有效防控禽流感在我县发生,各乡镇政府要按照市、县应急预案的作法立即制定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在畜禽防疫资金、物资贮备、疫情监测点设立、疫情处理、预备队伍和人员组建等方面都要做好临战准备,同时,各乡镇应立即召开全乡(镇)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就财政专项紧急防疫资金、农村防疫费统一收缴、紧急免疫用苗、地毯式消毒用药等资金落实工作和应急防疫队伍组建工作做出部署,特别是要把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及国务院以及省、市政府会议精神落实到实处,警醒各级干部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迅速行动起来,扎实有效地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

(二)立即实施“地毯式”大消毒和禽流感疫苗紧急接种免疫等积极预防措施。

根据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国际动物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以及我国的专家认为,预防和控制禽流感最主要、最重要的措施是对易污染的禽舍、堆粪场所、经营禽类产品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易感禽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这是目前发生禽流感的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做法。因此,各乡镇要立即组织防控工作。一是开展“地毯式”大消毒。对易受污染的畜禽舍、禽类产品集散地、冷库、畜禽粪便堆积地、畜禽定点屠宰场(点)、家禽交易市场及受禽粪便污染的地方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各乡镇要统一抽调人员,组成消毒大队,分成若干个小组,深入到村屯,逐家逐户进行消毒;二是全面进行禽流感紧急免疫注射,由县牧业局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统一组织购进禽流感疫苗和消毒药品,以各乡镇为单位,由各乡镇统一组织免疫注射,并建立免疫登记卡,免疫登记卡由县牧业局统一组织制定,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屯、屯不漏户、户不漏鸡、鸡不漏针,确保免疫率达到100%;三是发挥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作用。检查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进出县境的所有车辆进行消毒。四是各级财政、公安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在财力、人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三)严密监控疫情动态,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为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禽流感疫情,全县每个村都要设立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监测点,指派专职兽医技术人员值班,发现可疑疫情及时上报,为严格保密制度,防止疫情泄密,按照《国家保密法》和《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规定,对可疑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必须经省级认定的专家组进行现场临床诊断定性,初步判断后,立即采取隔离封锁等控制措施,疫情报送一律不得明传,疫情报告要以乡镇为单位,每天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及防控领导小组报送一次。

(四)统筹兼顾,及时开展畜禽春季防疫工作。

鉴于当前畜禽防疫工作的严峻形势,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求,今年畜禽春季防疫工作从2月10日开始到3月20日结束,历时40天。各乡镇在开展禽流感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开展畜禽春季防疫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项目,保证资金、保证时间、保证密度、保证质量。

(五)积极筹措资金,保证经费,确保各项紧急防疫措施落到实处。

多年来,多数乡(镇)政府主要领导认为,收缴畜禽防疫费是牧业部门的事,乡镇政府没有责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省、市政府要求,畜禽防疫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费用,必须由乡镇政府统一组织收缴后,再交给牧业部门使用。乡镇政府负责落实畜禽防疫经费和防疫物资贮备。但是,全县真正能按照要求做的寥寥无几。因此,从今年开始,各乡镇一定要保证畜禽防疫经费足额到位,畜禽防疫费不能及时收缴到位的,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坚决不允许有新的拖欠畜禽防疫经费现象的发生。对

以前拖欠的畜禽防疫费,由县牧业部门制定还款计划,各乡镇应按照计划适时偿还,决不能因防疫经费问题而导致疫情发生和蔓延。从当前的形势看,这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所以,要求各乡镇政府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保证禽流感防控经费和春季畜禽防疫经费在2月15日前全部到位。

三、成立组织,加强对禽流感防控和畜禽春季防疫工

作的组织领导。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篇3

为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确保动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做好全县春季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春防时间

2012年3月1日至4月10日。

目标任务

全面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宣传培训、强制免疫、疫情监测、防疫监督和督导检查五大行动,力求做到内疫不发生、外疫不传入,确保动物疫情稳定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按照规定程序,适时做好免疫接种。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监督做好对规模饲养场的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的程序免疫工作,确保规模养殖场免疫密度达到100%。其他动物疫病免疫按照《2012年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要求执行。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到领导、责任、经费、免疫效果四到位。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动物防疫监督站要做好防疫人员组织调配、疫苗与消毒药品供应、防疫技术指导等工作,做到应免尽免。要严格落实“双轨”责任制,乡镇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各乡镇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副乡镇长为直接责任人,凡因免疫工作不落实而导致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发生和流行的,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二)加强培训,科学免疫。春防开始前,各乡镇要集中对村级协防员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免疫注射方法,实施科学免疫,确保免疫抗体达标。各乡镇畜牧干部、兽医防疫人员、村级协防员要全力以赴,深入村户做好免疫注射、登记、免疫卡填写、耳标佩带工作,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要建立健全免疫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畜禽防疫档案建档率、免疫证发放率、大中家畜耳标佩带率达到100%。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养殖环境的消毒灭源工作。

(三)加强保障,加大投入。春防经费由县、乡镇财政共同投入。县财政解决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强制性疫病免疫疫苗及消毒药费用;乡镇政府按每年每户不低于4元的标准筹措防疫经费,用于解决消毒员、动物保定员、部分疫苗、免疫标识、防疫人员培训等费用。实施强制性免疫的,实行免费免疫。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篇4

___县面对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完善和深化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__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动物防疫服务收费,从防疫工作机制、防疫投入机制、防疫考核机制、工作责任机制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新型动物防疫的长效体制。

一、完善防疫工作机制。坚持“政府发包,中心运作、村级协助、部门监管”的动物防疫运作方式,动物防疫服务由乡镇政府面向全县范围内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开发包,再由服务中心面向取得畜牧兽医服务资质、并自愿加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会员公开发包,签订防疫服务合同。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防疫服务运作机制。一是实行防诊分离制度。全面推行动物防诊职能分离,动物防疫员在承包防疫服务期间不得从事动物诊疗工作。对于防疫员从事动物诊疗工作的,一经发现,一律终止防疫服务承包合同。二是科学设置防疫岗位。原则上每2—3个村划定为1个动物防疫小区,每个防疫小区设置1个防疫服务岗位。全县防疫小区设置总量不超过40个,各乡镇在组织防疫服务发包前,将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设置方案报县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各服务中心在核准的岗位数量内发包防疫服务,并报县畜牧局备案。三是推行季防月补,实行常年防疫。积极推进防疫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常年防疫的新机制。实行“三个转变”,即防疫由过去的春秋防疫转变为常年防疫,由注重生产中间环节防疫转变为注重源头防疫,由重生产环节防疫转变为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并重防疫。在做好春秋两季重点防疫的同时,抓好其它季节补栏畜禽的防疫,使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确保防疫服务质效。四是着力构建“一村三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全县111个行政村配备了行政督导员(乡镇驻村干部兼任)、疫情信息员(包村防疫员兼任)、工作协调员(村主任兼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时空覆盖的预警网络。

二、完善防疫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动物防疫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防疫服务资金的规范管理,减轻养殖户防疫负担,为防疫服务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全面取消防疫注射收费。自20__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五种强制免疫疫病防疫注射收费,实行免费防疫。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防疫注射费取消后,动物防疫员的防疫注射收入由县财政纳入预算,实行定额扶持,财政扶持防疫费的标准调整为:大村(人口规模20__人以上)每年50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__人)40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0元的标准,并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实行年度适当调整。三是调整防疫物资资金支出比例。将动物防疫物资费用支出比例由原来占防疫总额的30%下调为15%,调出的15%资金作为防疫服务费纳入防疫服务项目发包。四是实行协会补贴制度。积极支持各类养殖户组建畜禽养殖协会,并鼓励协会会员实行畜禽全面防疫,协会会员开展五种强制免疫外的动物防疫注射费由县财政每年按5万元标准纳入预算,由县畜牧局进行验收考核,达到标准后将防疫注射费拨付到养殖协会,由养殖协会兑现到会员。五是强化村级协作责任。动物防疫保定费按远办发[20__]1号文件规定,从10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由乡镇政府按大村(人口规模20__人以上)全年5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__人)4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元标准指导各村予以落实。保定费用拨付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由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工作量预付给防疫员,防疫员自行解决防疫保定用工支出,也可由各村按以上标准将防疫保定费支付给保定人员,协助防疫员开展防疫。20__年秋防前夕,县财政投入5万多元资金购置50余台冰箱,配发给工作在一线的50名动物防疫员,从20__年起,全县每年新增财政预算27.3万元支持动物防疫工作。全县财政年投入动物防疫发包经费总额达到64.75万元,比改革前的4.2万元净增60.55万元。

三、完善防疫考核机制。坚持动物防疫服务质效县、乡(镇)、中心和村四级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各级考核责任,完善考核形式。一是实行分级负责。县畜牧局主要考核动物防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乡镇政府、各村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免疫耳标、免疫档案、免疫证“三位一体”标识率和动物实际防疫注射畜禽数考核。适当调整各级在服务质效考核评分中的权重,将县、乡(镇)、中心、村考核比例分别由过去的50、20、20、10调整为40、20、30、10,强化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考核监管职责。二是实行重点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对春秋两季季节性防疫实行重点考核,其它月份补栏畜禽防疫实行随机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方式,其中春秋两季考核在百分制中的比例占80%,随机考核占20%。三是实行按量计酬。将动物防疫量纳入考核兑现的重要指标,考核评分实行防疫小区畜禽年饲养量、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三者相结合,通过三个指标加权平均指数计算防疫员的实际防疫得分。具体计算方法是:防疫员防疫得分=防疫小区畜禽年饲养量×实际免疫密度×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防疫员防疫服务报酬=防疫小区防疫费总额(扣除15%的防疫工作经费后)×防疫得分/100。四是分季兑现服务报酬。服务人员报酬分春秋两季考核兑现,每年春防结束后,即7月30日前组织专班人员对防疫员进行考核,按照绩效挂钩、按量计酬的原则,考核兑现50%,剩余50%在次年1月31日前考核兑现。兑现余额部分一律结转下年,实行县管乡(镇)用,专帐专管,用于下年防疫服务发包。

四、完善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搞好相关协调配合,为完善畜牧防疫服务体制改革提供保障。一是强化乡镇领导责任。切实加强强对动物防疫服务工作的领导,将深化完善动物防疫服务体制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加强防疫服务体制改革特别是免费防疫服务的宣传,增强农民群众的动物疫病防疫意识,调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好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的科学设置,积极指导服务中心实施防诊职能分离并强化监管,搞好防疫服务发包;加强对防疫工作的检查督办,认真研究防疫工作中出观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发展。二是强化畜牧部门指导责任。县畜牧局协助乡镇确立动物防疫公益项目发包内容

,制定规范的防疫服务发包合同和考核办法供各乡镇参考使用,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动物防疫技术培训,及时组织开展服务人员资质公开招考和认定工作,加强全县畜牧防疫服务的指导和监管,按规定加强防疫抗体的检测。组织动物检疫站加强畜禽加工和调运的检疫,达到以检促防的效果。三是强化服务中心主体责任。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照“以量计酬”的方式搞好服务费的核算和发包,防疫服务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公开竞包,防止简衡照顾,切实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强化服务人员开展防疫服务的抽查监督和督促,不断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强化部门配合责任。县财政部门负责防疫扶持经费的筹措、调度和管理,在每年3月20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篇5

摘要:多年来,全省各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把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和管理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为促进全省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畜牧兽医站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全省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给乡镇畜牧兽医站带来了新的冲击,一些地方出现了撤并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把畜牧兽医站下放到乡镇管理的现象,乡镇畜牧兽医人员思想波动较大。笔者通过对全省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与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清了全省基层兽医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基层兽医站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国家在基层的事业单位,是农村动物疫病防治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骨干力量。多年来,全省各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把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和管理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为促进全省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畜牧兽医站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形成给畜牧兽医站带来了竞争压力,而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技术水平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服务面缩小,经济包袱沉重。特别是全省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给乡镇畜牧兽医站带来了新的冲击,一些地方出现了撤并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把畜牧兽医站下放到乡镇管理的现象,乡镇畜牧兽医人员思想波动较大。

为了努力保持乡镇畜牧兽医机构和队伍的稳定,积极探索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与发展的路子,我就全省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省现有乡镇畜牧兽医站1608个,实有职工19735人,其中退休职工2536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2.85%;在职职工17199人,其中国家编制内职工6947人,占在职职工的40.39%。

以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乡镇畜牧兽医站1247个,占乡镇畜牧兽医站总数的77.55%,(吉安市、九江市的全部434个站实行以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为主),其中防疫检疫单独设站数42个,设立中心畜牧兽医站(或防检疫站)39个;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的畜牧兽医站361个(尚未包括已下文但未提出方案的),占乡镇畜牧兽医站总数的22.45%,其中单独设站的280个,并入农业综合站的68个。把畜牧兽医站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的市县主要有:景德镇、萍乡市的全部105个站,赣州市的寻乌、信丰2个县,宜春市的丰城、靖安和铜鼓3个县(市),上饶市的信州、横峰、万年、波阳、德兴5县(市、区),抚州市的宜黄县,南昌市的南昌、进贤、青山湖和湾里4个县(区),新余市的仙女湖区,鹰潭市的贵溪、月湖和龙虎山3个市(区)。

尽管乡镇畜牧兽医站都定性为国家在基层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但只有九江市的德安县编制内的所有38人和部分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第一批(1989年)聘干人员享受了财政全额拨款待遇。全省有87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为自收自支,占

全省总站数的54.1%,其中宜春市、萍乡市的全部、赣州市的96.6%、新余市的79%、景德镇市的78.2%、上饶市的76.1%、九江市的76%、抚州市的73.15的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没有财政补助,全部自收自支。其他站的编制内人员财政给予了部分经费补助,上饶、吉安、南昌和九江4个市财政补助情况较好。

二、各地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进展情况

1、赣州、九江两市的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尚未下发,乡镇畜牧兽医站基本维持原来的体制运行。但修水县农业局进行了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内部体制改革,按区域布局,跨乡镇设立了9个中心站,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管理。信丰县16个站全部并入乡镇农业综合站,下放到乡镇管理,全部办理了有关财务、资产移产手续;寻乌县已明确乡镇站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

2、南昌、鹰潭、吉安三个市和抚州市大部分县、上饶市的部分县已下达方案,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合并到农业综合服务站(中心),统一由乡镇政府管理。大多数县都未开始运作,仍维持原来的管理模式。但新干县的栗江乡已调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去搞选举工作;万安县露田乡畜牧兽医站站长已被调到乡政府食堂当管理员;安福县已在按方案办理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移交摸底工作。

3、宜春、新余的抚州的临川、金溪县经过反复做工作,权衡利弊后,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仍然单独设站,由县畜牧兽医部门负责管理。

4、萍乡市、景德镇市和宜春的丰城、靖安县、铜鼓县几年前就将乡镇畜牧兽医站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乡镇站建设非常薄弱,现仍维持乡管体制。但乐平、丰城、靖安的畜禽检疫工作由县畜牧兽医部门管理。

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与改革的一些好做法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金溪、永新、上高、临川、修水等县就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与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宜春市在上高召开了全市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座谈会。特别是上高县在参观学习湖北省石首市和我省金溪县基层畜牧兽医站改革经验基础上,对全县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总体原则是:统一防检、医阉放开、凭证行医、依法治牧。建好动物防检和动物医阉两支队伍。改革的具体办法是:①落实稳妥的安置政策。对全县184名畜牧兽医人员进行了身份置换。身份置换资金从各站经营结余和固定资产变现等途径解决,不足的,按比例支付。身份置换后,职工与原单位脱离了一切劳资关系,成为社会自然人。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动物防检职能从基层畜牧兽医站剥离出来,组建14个动物防检站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未进入动物防检站的人员可参加考试考核,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后从事医疗服务工作,或取得《兽药经营许可证》后从事兽药、饲料经营活动。从事医疗、人员业务归县畜牧兽医协会管理,可打破区域界限,跨片行医、。③实行严明的竞争机制。基层防检站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合同管理的用人制度。根据乡镇大小、防疫服务面来确定每个动物防检站的人数。动物防检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严格考试考核,择优录用。并实行“三月回头看,半年一述职,一年一考核,合格订聘协议”的约束机制,所有聘用人员试用期一年,不合格者及时辞退。通过改革,实现了人员精、思想稳、面貌新、效益增的目标,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修水县根据乡镇大小和畜牧兽医工作量情况,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布局进行了大的调整,将原来的3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合并为9个跨区域的中心畜牧兽医站。

中心畜牧兽医站作为县畜牧兽医局的派出机构,分别承担辖区内的动物防疫检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中心畜牧兽医站的人员从现有乡镇畜牧兽医人员中择优聘用。治疗、等其他技术服务工作推向市场,依法进行管理。原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采取身份置换的方式,签订解除劳资关系的协议。现有16个站完成了身份置换工作;11个站已确定了身份置换方案,正在按方案进行操作;还有9个站因长期亏损,缺乏支付能力,身份置换经费由县畜牧兽医局和新组建的中心畜牧兽医站在三年内筹集解决。目前全县畜牧兽医工作运行良好。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管理体制不顺。全省有36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下放到乡镇管理,还有部分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要将乡镇畜牧兽医站合并到农业综合服务站,统一乡镇管理。实践反复证明:将乡镇畜牧兽医站下放到乡镇管理,或者撤并畜牧兽医站,势必出现资产被平调、安插非专业人员进站和专业技术人员分流等情况,随后出现乡镇政府和县畜牧兽医部门都不管的局面,最终导致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失控,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如丰城市的乡镇畜牧兽医站98年下放到乡镇管理后,淘沙站增加了10人,其中3人为村支书,4人为村干部,3人为乡镇干部家属。铁路站增加了5人,其中3人为村支书,全站现有行政管理人员6名。全市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由500名增加至700名,工资根本无法解决。导致一半的乡镇站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值得庆幸的是,通过畜牧部门的努力,市政府已于2001年底,将检疫员收归市畜牧兽医部门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原身份和隶属关系不变。同时又把争取将防疫工作收归市畜牧兽医部门管理作为该市畜牧部门2003年的工作重点。

2、散养畜禽减少,畜牧兽医站人员膨胀,僧多粥少矛盾突出,退休人员待遇缺乏保障。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和散养畜禽减少,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业务量下降,乡镇站收入普遍减少,经济上入不敷出。特别是退休人员待遇得不到解决,已制约着乡镇畜牧兽医站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3、公益性执法职能与经营服务性职能不分,影响了畜牧兽医执法工作的开展。

五、对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的意见

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着在农村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任务,承担着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重大责任,承担着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委托的畜牧兽医行业执法工作,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面对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必须对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改革,以改革促稳定、促发展。改革应坚持有利于畜牧业发展、有利于依法行政、有利于内部管理、有利于调动和保护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积极性的原则,完善机构设置,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执法职能,放活技术服务,推进公益性执法职能和经营服务性能的有效分离。

六、几点建议

(一)建议省政府尽快出台我省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方案。

(二)在全省的体系建设方案出台之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强化公益性、放开经营性”和“精简、优化、效能”的原则,在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等公益性职能,放开动物诊疗、、养殖业投入品供应等经营性职

能的基础上,分流人员,深化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

1、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采取“先破后立”的模式,先对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整体改制,置换人员身份,再重新组建乡镇动物防检站,三权归县管理。

2、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可采取“先立后破”的模式,先将防疫检疫职能从乡镇畜牧兽医站中剥离出来,组建乡镇动物防检站,作为县畜牧部门在乡镇的派驻机构。

3、合理定岗定编。根据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核定人员编制。拟定每个乡镇可增加1名岗位编制,负责家畜血吸虫病的监测和查治工作。动物防检机构岗位编制为全额拔款事业编制。

4、择优录用,绩效挂钩。乡镇动物防检站的岗位编制人员,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全员聘用制,由县级人事和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采取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原则上优先从原乡镇在编的兽医从业人员中择优聘用。严格掌握聘用条件,严把进人关。为了充分调动实施动物防疫检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基本工资与效益工资相结合。效益工资主要依据防疫密度、防疫质量、防疫效果等综合评定。实行年度考核制度,凡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85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2-0191-01

江城县是一个集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特点为一体的部级贫困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东经101o14′-102o19′,北纬22o20′-22o55′之间,海拔317-2207米,总面积3544.38平方公里,有7个乡镇50个行政村,人口12.4万人。地处中国、越南、老挝三国交界处。有4个乡镇10个行政村与越南、老挝相接壤,相互间无天然屏障,边境村、组,农户借耕、混牧情况较多,人员来往频繁,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逐年增加,加速了疫病传播、扩散,也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如何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我县实际,针对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下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江城县7个乡镇是山区半山区乡镇,村落分布较散,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多为散养。全面实施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雄厚的财力支撑,一年两次防疫工作(春秋两防),每次防疫平均一个乡镇按4万元工作经费计算,一年共需防疫经费是56万元。目前市级、县级财政预算和乡镇自筹的经费不能满足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的需要。

2.乡镇技术人员动物防疫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4人以下的乡镇较多,人少事多,即要抓畜牧科技推广,又要抓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同时还要参与乡镇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工作力不从心,基层动物防疫力量有待加强。

3.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基础设施薄弱。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低,动物免疫注射费用难以收取,村级动物防疫员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难于适应当前的动物防疫工作。

4.我县属边境县,民间通道较多,边民互市频繁,流通渠道多,周边国家疫情复杂,给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防堵工作任务繁重。

5.我县动物免疫反应应激死亡补助没纳入财政预算,畜禽在免疫过程中出现部分应激反应,虽经抢救仍有死亡或母畜流产现象,在补偿不及时的情况下,群众对此项工作思想情绪较大,严重影响防疫密度和质量。

二、建议

1.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强化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建设,提高动物疫病预防、诊断、监测、控制和扑灭的能力,使我县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能力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动物疫病的变化相适应。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按照“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方式,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和市场补针,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保护率。

2.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能力。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体系,强化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

3.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加快县畜牧科技推广中心大楼建设,改善动物疫病检验监测条件,依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动物疫病诊断能力。完善县级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动物疫病报送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强村防疫员队伍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能力。

4.建立和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深化全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法制宣传与执法培训工作,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积极开展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努力实现动物产地检疫乡镇和行政村开展面达100%,屠宰检疫率达100%,实现动物卫生全程监管,确保上市畜禽及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防止动物疫情通过流通环节传播和扩散。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篇7

一、基本情况

据春防统计,全县生猪存栏数16.9785万头,耕牛存栏数7.9836万头,羊存栏数1.5905万只,马存栏数0.8826万匹,家禽存栏70.3157万羽,其中鸡52.1351万羽,鸭16.3252万只,鹅存栏数1.8554万只。

二、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

1、预防注射牲畜情况:

①口蹄疫预防注射情况:全县共注射生猪口蹄疫16.9785万头、免疫密度达100%,耕牛口蹄疫7.9836万头,免疫密度达100%,羊口蹄疫1.5905万只,免疫密度达100%。

②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注射情况:全县共注射鸡禽流感52.1351万羽、免疫密度达100%,鸭禽流感16.3252万只、免疫密度达100%,鹅禽流感1.8554万只、免疫密度达100%。

③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注射情况:全县共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6.1694万头,免疫密度达95.23%。

④常规畜禽疫病预防注射情况:全县共注射猪瘟16.9785万头、免疫密度达100%,猪肺疫1.2471万头,猪丹毒2.1315万头,仔猪副伤寒3.0432万头,炭疽4.5433万头,牛出败4.6607万头,鸡新城疫51.3282万羽,免疫密度平均达98.45%,鸭瘟19.3212万只,禽霍乱1.9755万羽(只)、狂犬病1.8584万只。

3、牲畜佩戴耳标和畜禽养殖场所消毒灭源情况:今年春防全县共对猪、牛、羊佩戴动物耳标26.55万个,对畜禽规模养殖场、肉品交易市场、活畜禽交易市场等重要场所进行灭源消毒,其消毒面积达120余万平方米。此外,发放《动物防疫法》500份,动物注射登记表120本,动物免疫档案10万本。

4、预防注射牲畜反应死亡情况:全县预防注射牲畜共反应1532头,死亡46头。其中:猪反应12头,死亡1头,牛反应45头,无死亡。

5、春防经费情况: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按时拨给防疫经费,部分乡镇拿出钱来适当补助防疫会议伙食、防疫人员预防注射旅差及报酬。经统计今年春防县乡镇共投入防疫经费近15万元。

6、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

我县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上,统一思想,周密部署,以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措施。

(1)落实责任:一是严格执行了“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机制,明确乡镇行政一把手是所辖区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农牧站站长是具体责任人,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二是分类管理,实行重点监控,重点督查。根据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我县实行分类管理,落实包干防控责任制。例如,我局技术骨干每人定点负责1——2个乡镇,每个乡镇技干每人又定点负责几个村级兽医员,每个村级兽医员再具体负责所包的行政村。此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还负责对畜禽交易场所、屠宰场、规模养殖场等实行重点监控。包干人员不仅要搞好疫病普查、建立档案,而且还要具体负责实施本片区内的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疫病知识的宣传。三是完善值班制度,县疫控中心根据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在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季节,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并公布值班和监督电话。四、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措施不力而引发疫情的,按照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落实措施:一是免疫措施,实施强制免疫是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据统计,2009年春季我县共调入禽流感疫苗100万毫升、猪口蹄疫疫苗95万头份、牛、羊口蹄疫疫苗98万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34万毫升、猪瘟疫苗50万头份。对于以上疫苗,我县已对1个种鸡场、2个种猪场、25个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及农村散养畜禽实施了强制免疫。其中,规模养禽场禽流感免疫密度平均高达100%,抗体合格率平均达93.7%。农村散养家禽禽流感免疫密度平均高达93.5%,抗体合格率平均达70%;全县生猪及牛、羊口蹄疫疫苗注射率平均高达95%以上,抗体合格率也均在75%以上。二是消毒措施。今年,我县共组织调入消毒药30件,其主要用于养殖场地、栏舍、运输车辆、人员、器具、饲料、饮水等环节的消毒工作。

7、疫病监测及疫情调查情况

我县2009年被监测的动物疫病有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狂犬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和牛肺疫等9种,其中,每种动物疫病均包括日常监测和集中监测。2009年1-5月监测场点情况为:3个种鸡场,4个商品代养禽场,4个村30户散养家禽户,4个活禽交易市场;2个种猪场,6个商品代养猪场,4个村25户散养家畜户。共采集猪牛羊血清180头份,家禽血清380只份;采集送检血清样品60份、双棉拭子25份。

8、兽医实验室工作情况

县疫控中心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核心机构,它承担着全县动物疫病的监测和化检工作,同时也兼顾全县动物疫病预防的指导工作。2009年上半年,县疫控中心实验室共完成实验200余次,其中动物疫病监测156次,动物疫病诊断44次。此外,组织兽医理论知识培训9期,培训6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21份。

9、动物诊疗及驱虫情况

我县尚有动物门诊26个,其中县级门诊1个,乡镇门诊25个,从事动物诊疗人员35人。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县门诊为群众治疗畜禽1176例,其中猪89例,牛35例,马17例,羊21例,家禽632例,犬猫382例。在动物驱虫工作中,我站已对全县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20684户动物进行了驱虫,驱虫动物总数高达15.85万头(只)。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2009年上半年,我县多次召开乡镇长、分管领导、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和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布置防控工作,同时,县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进行了专项督查,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落实经费,保障政策。2009年,我县动物疫病防控由县财政全额拨款5万元,与此同时,全县各乡镇也安排了一定的防疫经费,切实保障了我县防疫物资的到位及扑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3、强化督查,规范指导。为保证我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督查领导小组对全县25个乡镇的防疫工作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掌握防疫进度和效果。若发现防疫工作中存在问题,便能及时反馈给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并提出整改意见。今年上半年,县疫控中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并发放各种畜禽建议免疫程序1500份,在乡镇农牧站举办免疫技术培训班50余次,培训人员约500人次,发放资料2000余份,规范指导防疫人员开展免疫注射。

4、强化免疫,夯实基础。今年元月至6月,我县在动物疫病普查及掌握畜禽栏存情况的基础上,狠抓基础免疫关。通过县技术干部负责乡镇,乡镇干部负责村级兽医员,村级兽医员负责行政村的管理模式,组建动物疫病防疫小分队,以拉网式防疫为主要形式,突击抓禽流感、口蹄疫的免疫注射工作,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

5、强化监管,科学管理。2009年,我中心重点加强了规模场户、农贸市场的监管工作。一是健全监管网络。各乡镇都建立了以乡镇干部包片、村组干部包户、兽医包村的包保责任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养殖档案,要求每个养殖户都必须有免疫档案,并做到填写规范;三是强化消毒监管,我中心要求所有养殖专业户建好入场(出场)消毒池,并常年保留有效消毒液。同时做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工作。四是强化封闭式饲养的监管,教育养殖户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对禽舍窗户、通风口加设防鸟网,养殖场禁止外人进出,真正做到封闭式饲养。五是加强对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的监管,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区域,一律要求在指定交易点进行畜禽交流,严禁走村串户收购畜禽及其产品。

6、完善预案,及时处置。根据《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进一步完善了《黎平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各乡镇,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要求各负其职,充分做好物资储备、资金安排和应急小分队建立等工作。保证库房疫苗、消毒药及防护设备的储备。一般情况下,我中心库房禽流感疫苗储备5万ml,口蹄疫疫苗储备5万ml,消毒药储备0.05吨,防护服储备200套。在疫病多发时节,我中心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掌握防疫情况,严格要求各乡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保证疫情“早、快、严、小”。

四、存在问题

1、兽医体制不健全。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现行兽医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之目前国际国内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动物疫病已对我县疫病防控工作造成较大压力。因此,当前的兽医体制严重影响了我县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2、村级兽医员队伍不稳定,大部分素质偏差。全县403个行政村,但村级兽医员仅有200名。而这些村级兽医员中,不仅文化及诊疗技术偏低,而且年龄也有所偏大。其次,村级兽医员工资每人每月30元,因工资待遇过低,而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村就兽医员因工资待遇低而流失的人数已达62人。因此,基层兽医队伍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我县动物防疫效果和进程。

3、我县畜牧业生产点多面散,疫情监测和排查工作量较大,再加之民族节日较多,畜禽及其产品交流频繁等因素,因此,对全县动物疫病彻底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4、我县山多面广,交通不便,文化渗透缓慢。大部分群众对动物防疫观念淡薄,畜禽病死多自认倒霉,甚至还存在相信迷信而不相信科学等现象。

五、建议

针对当前我县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1、改革和完善兽医体制,健全动物防疫工作体系。改革和完善兽医管理体制,对于从根本上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高动物产品的安全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增强我县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确保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进一步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当前我县应尽快培养、选拔、聘用一些业务素质精干、年龄青年化的村级兽医员。提高村级兽医员的工资待遇,从主观上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我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顺利高效进行。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篇8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传播和扩散,从根本上切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致力于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防疫、检疫、监督网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在动物生命周期过程中,采集免疫、产地检疫、道路监督、屠宰检疫四大业务环节的信息,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平台汇集到中央数据中心。遵循“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质量,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的工作方针。尽而达到疫病监控和防治的目的。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搞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由张玉光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三、方法和措施:

2009年根据畜牧兽医局统一部署,在总结2008年田园、温泉、卡斯、柯街4个乡(镇)共8个村,32个合作社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春、秋两防同步在全县开展二维码耳标佩带及识读工作,完成生猪佩带率达100%,牛、羊任务数100%。

(一)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具体实施动物标识及溯源体系建设,确定信息员。负责县、乡、村人员培训;负责检查指导乡(镇)二维码耳标佩带及识读工作的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

(二)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确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和规范使用溯源设备。做好二维码耳标佩带、防疫、检疫等相关工作信息的录入和传送。

(三)08年非试点的乡(镇),要采取试点,形成以点带面开展此项工作。

(四)在年末完成任务数100%。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要确定一名信息管理员,确定后报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四、保障措施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崭新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工作涉及面广、法规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繁琐工程,我县被列为全省29个试点县之一,因此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要高度重视,要认真按照畜牧兽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一)组织保障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是溯源试点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要具体组织实施。为确保溯源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各乡镇要成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各乡镇的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制度保障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篇9

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秋季动物防疫文件精神,今天召开全县秋季动物防疫会议。安排我县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刚才,农业局副局长传达了省市秋季动物防疫有关文件精神,局长对各乡镇的春季动物防疫检测结果进行了通报,并对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安排。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

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今年以来。不时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效果,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畜牧业生产得到稳步发展,有效保证了市场供给。但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候鸟迁徙数量不时增加,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隐患不时增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从国内外疫情形势分析,今年秋冬季局部地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可能性很大,面临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防控任务非常艰巨。9月5日,农业部召开了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分析了当前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安排了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屏会议,分析了当前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安排了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争不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各乡镇要从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健康的大局动身,充分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着对国家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列入当前工作的重点,迅速行动,全面动员,周密安排,认真研究解决好动物防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二、强化措施。

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控重点,全县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全面落实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防疫措施。一要做好强制免疫工作。免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免疫和减少动物疫情发生的关键,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的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有效防止抗体平均合格率要达到80%以上。对所有犬实施狂犬病免疫,对畜禽的其他疫病要推行积极的免疫政策,确保重点地区的免疫密度达到100%二要严格执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建立疫病可追溯体系。要依照农业部关于《动物免疫标识管理方法》规定,免疫动物挂标率达到100%并建立免疫档案,对养殖户畜禽存栏及免疫情况要有详细记录,逐步建立起动物标识及疾病可追溯体系。三要切实做好防疫经费的落实。各乡镇要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投入,及时足额落实好免疫、监测、消毒等防控工作所需经费,保证秋防工作能顺利开展。四要依照操作顺序,进一步提高免疫质量。免疫工作要做到操作规范、顺序严格、消毒及时,防止人为传达疫情。各乡镇要依照政府失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严格依照免疫方案和免疫顺序实施防疫注射,要坚持首次免疫和两次补免相结合,认真做好查漏补缺和补免工作,确保免疫质量。五要强化消毒灭源,完全消除疫情隐患。要将消毒灭源和防疫注射有机结合,对饲养、加工、贮藏和销售畜禽及产品的有关场所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对畜禽粪便、污物等要彻底清理,堆积发酵杀灭病原。六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严格疫情演讲制度。各乡镇要充分发挥村级动物防疫员作用,建立定期巡查制度,解每个农户养殖的畜禽健康状况,发现重大动物疫情及时上报,县防治重大动物疫情指挥部接到演讲后,要迅速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依照“早、快、严、小”防治原则,采取封锁、扑杀、免疫和消毒等果断措施,迅速予以扑灭。七要强化动物检疫工作。凡出栏的动物,必需持有动物产地检疫证和免疫证。对集贸市场上白条肉要进行肉品检验,确保上市肉品检疫合格率达到100%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平安。对调入外地的畜禽及产品需凭动物运输合格证和产品运输合格证方可承运。对未经县级以上动物防疫机构同意,擅自从外省、外县调入畜禽产品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和检疫检验,发现疫情的要强制扑杀、坚决销毁。八要加强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的管理。要积极指导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做好防疫工作,加强疫病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要合理配置养殖密度,建立免疫、卫生消毒、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化处置、人员管理等防疫制度。要按有关规定建立养殖档案,及时记录免疫、用药、消毒、诊疗、调运等情况,规范养殖行为。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要实行封闭管理,养禽舍要加设防鸟设施,禁止收购畜禽产品闲杂人员等进入。新建养殖场、养殖小区要在兽医部门指导下进行选地、设计,并配备相应的防疫设施。

三、加强领导。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植物疫情;防控;浙江台州;黄岩区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1-0140-02

黄岩地处浙江沿海中东部,是台州市中心城区之一,全区土地总面积988km2,辖有5镇6乡8街道,570个村居,总人口57.9万人。2006年,粮食作物总面积达10261hm2,蔬菜面积9293hm2,水果总面积为10566hm2。农业总产值12.01亿元,其中粮食总产值1.17亿元,蔬菜、瓜类产值4.06亿元,水果类产值4.31亿元。

1黄岩植物检疫工作总体情况

黄岩植物检疫站于1984年与植保站合作建立,1985年才开始单独建站。期间,虽然经历了行政区域的几次变动,但机构一直保持不变,从1989年开始至今一直实行财务单独核算,形成了具有事业法人资格、有单独的办公场所、专职会计和出纳、对外独立行使植物检疫职权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执法主体。同时,依靠自身的积累于1987年和1995年先后2次建造办公与生活用房,面积共计850m2,目前拥有办公用房100m2,会议室50m2。

黄岩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较为发达,建有台州市西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黄岩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专门从事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农副产品的大量流通导致了外来有害生物的不断侵入和传播扩散,给植物检疫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1988~2007年已经传入的主要外来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水象甲、柑橘黄龙病、美洲斑潜蝇、三叶斑潜蝇、加拿大一枝黄花、四纹豆象、柑橘小实蝇、梨枯梢病等,红火蚁、葡萄根瘤蚜等也将面临入侵威胁。在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方面,以稻水象甲、柑橘黄龙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重大外来入侵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治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稻水象甲于1996年发现,通过组织专业队,狠抓越冬代成虫防治,在1998年就达到基本扑灭的标准;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在2004~2007年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工作也获得台州市农业丰收奖。

2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探索与实践

2.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987年,黄岩农业局针对当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与黄岩毗邻的仙居、临海发现的情况,要求黄岩广大农村干部和村民遵守植物检疫法规,严禁到病区引调水稻种子、稻谷、饲料及稻草;任何单位或个人,凡到外地引调种子,需经植物检疫部门许可,办理植物检疫要求书后,凭证书方可调入,否则视为违法调运;抓好普查与复查工作,争取早发现、早行动、早扑灭,防患于未然。在疫病防范方面,从1986年开始对早、晚稻种子全面推广强氯精消毒处理。另外,还建立了病害报告奖励制度,对报告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疫情的,给予现金奖励,对阻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传入起到很大作用,使水稻细条病比邻近的县延迟3年传入。水稻细条病是于1989年在原黄岩县的峰江乡谷岙村和苍西村及蓬街镇的徐三村首先发现的,面积4.6hm2。疫情发现后,组织区、乡(镇)农技人员,发动群众,采取果断措施,对发病的稻草全部就地烧毁,稻谷就近加工,谷糠就地烧毁。当年,仅峰江乡的谷岙村、苍西村2个村就焚烧病田稻草24t,集中加工稻谷20t,烧毁病谷糠6.5t,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隐患。同时,对病区进行了以种子消毒和喷药保护为主的防病灭病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延缓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扩散蔓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得病区连续多年未发现水稻细条斑病的再次发生。

2.2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于1996年5月10日在黄岩江口芦村、北城新宅首次发现,当年全区只有2个镇、2个村发现稻水象甲,发生面积为58.8hm2,涉及面积2439.3hm2;疫情发现后,立即引起了区、镇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技部门加强了疫情监测和技术指导,取得了当年发现当年予以控制的成效。但1997年5月,在黄岩南部边缘沿线的院桥、沙埠、茅畲3个镇(乡)又发现稻水象甲疫情,当年发生范围为5个乡镇、18个村,发生面积有366.1hm2,波及面积4562.1hm2;到1998年,发生范围有5个乡镇20个村,发生面积425.7hm2,涉及面积仍为4562.1hm2。为进一步做好稻水象甲防控工作,黄岩区政府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对达标乡镇根据发生面积多少给予0.5~1.0万元不等的奖励。与此同时,黄岩区农业局再按发生面积,补助防治经费30元/hm2。

对稻水象甲防控工作,黄岩区按照省政府“封锁控制、分割围歼、逐步压缩、综合治理、限期扑灭”的20字方针(浙江省和台州市对黄岩提出了要求:在稻水象甲第1代成虫发生期,虫量控制在0.1头/百丛以下的基本扑灭标准),在发生稻水象甲的江口、城关、院桥、沙埠、茅畲等镇乡,每年年初,会同当地政府,认真研究防治扑灭措施,抓住关键时期,选用对口农药,组织防治专业队,开展防治扑灭工作,实现了浙江省提出的3年内稻水象甲不越过黄土岭这一目标。

根据稻水象甲成虫为害早稻秧田和本田初期的特点,抓住越冬成虫防治这一关键,采取“狠治越冬代成虫、兼治1代幼虫、挑治第1代成虫”的防治策略,即可抓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的防治工作。秧田期可选用20%三唑磷乳油、50%倍硫磷乳油或40%水胺硫磷乳油1500mL/hm2。上述药剂用机动喷雾机弥雾时加水150kg/hm2,用背包式喷雾器时加水600kg/hm2喷雾(下同)。本田期除上述药剂外,也可选用0.3%锐劲特颗粒剂15~30kg/hm2,拌细泥150~300kg撒施;5%锐劲特乳油750mL/hm2、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60kg/hm2等任选1种,对水750kg喷雾,在防治过程中进行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行动,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田,保证防治工作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对控制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幼虫取得了显著效果。1998年7月6日,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5个镇(乡)进行实地抽查,共查16个村,抽查197块田,39400丛水稻,平均成虫量为0.046头/百丛,达到了基本扑灭标准。

2.3柑橘黄龙病

自从2002年发现柑橘黄龙病疫情以来,黄岩区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治虫防病,挖治管并重,综合防控”的方针,坚持病株挖除,突出木虱防治,突出种苗管理,加强健身栽培。通过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使柑橘黄龙病的快速扩散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06年,柑橘黄龙病疫情发生态势趋于回落,2007年发病株数比2006年减少15.21%,2008年发病株数又比2007年减少22.21%。疫情防控工作2004~2007年度连续4年在全省综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现将主要工作措施陈述如下。

(1)加强领导。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与蔓延对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区、乡两级政府建立了专门机构,强化对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区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书”,明确了防控责任。部分乡镇(如院桥、高桥、平田等)还将防控责任细化分解到村级,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黄岩区政府办公室每年都发文要求各地继续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并就柑橘黄龙病等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落实。

(2)强化宣传发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2004年开展“一户一宣传”;2005年制作科教片,开展宣传周活动。6年来,共印发宣传资料近21万份,发放张贴防控模式图5000张,播放《柑橘黄龙病科教片》67场次,广播电视宣传100多次,使防控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共开展培训270多期,受训人数为1.56万人次,组织各级各类科技咨询207次,咨询人数达1.21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对柑橘黄龙病的识别能力。

(3)全面开展疫情普查和病株挖除。2002年以来的疫情普查工作,采取群众自报与专业队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片、片不漏园、园不漏块、块不漏株的要求实行全面普查。普查数据分村到户,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疫情档案,并以村为单位张榜公布,依靠群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督促,提高普查数据的真实性。6年来,全区共组织普查队伍4320人次,累计调查柑橘树3496.56万株,到2007年底查明已有17个乡镇(街道),205个行政村发现柑橘黄龙病,累计发病株数为135.37万株,病园波及面积为1816.7hm2。在疫情普查的基础上,采取群众自挖与组织专业队砍伐相结合的方法,彻底挖除病树;对失管橘园的病树,各乡镇(街道)投入经费组织专业队进行砍伐和清理。如高桥街道、院桥镇组织专业砍伐队伍,对辖区内发病橘园的病树逐片逐园进行砍伐,尤其是高桥街道从2004年开始连续4年组织砍伐专业队,每年都历时2~3个月对街道内所有村的橘园内所有病树进行砍伐。6年来全区累计砍挖病株数135.37万株,使柑橘黄龙病的发生范围缩小,减少了发病株数,持续开展的防控工作取得了实效成果。

(4)抓好木虱防治和种苗管理。①加强木虱防治。在院桥镇的唐家桥和上洋乡李家洋村等地设立监测点。2002年以来,每年都不定期木虱防治情报,要求各地根据物候特点和木虱虫情监测结果,重点抓好春、夏、秋梢抽发期木虱的防治工作,并根据木虱发生基数的高低进行分类指导,对虫口基数偏高的果园,连续用药。2007年8月,对6个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123.3hm2柑橘园免费提供防治木虱农药8.6万包,有力地推动了木虱防治工作。2002~2007年木虱防治面积达到12.55万公顷次,防治达标率90%。②抓好苗木检疫管理。在每年的冬、春两季种苗调运和嫁接时期,禁止向省内外疫情发生地调入苗木、接穗;禁止橘农擅自调运柑橘类苗木、接穗;暂停高接换种,以免引起疫情扩散;同时,加强柑橘类苗木市场的检疫检查,6年来共销毁有病橘苗8.6万株,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了病害的传播扩散。

(5)抓示范区建设。将南城街道蔡家洋村和民建村、上洋乡董岙村、头陀镇断江村、北城街道下洋顾村作为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示范区。这些橘园既是综合防控示范区,又是防控效果的展示窗口。如南城蔡家洋村和民建村,柑橘面积65.2hm2,以本地早蜜橘为主,2005年调查发现柑橘黄龙病病株134株,2007年调查发现只有50株;头陀镇断江村33.3hm2橘园,2005年只查到45株病株。另据院桥镇2006年调查:实施健身栽培的果园病株率只有4.3%,而对照区病株率达到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