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文旅融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58

促进农文旅融合篇1

发展美丽经济

党的报告和最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农村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是推进农旅融合,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农旅融合应该确立怎样的规划思路,如何更加健康地发展,发展中有哪些困难障碍,最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大有可为,推进农旅融合应拓宽视野,拓宽思路,进一步完善对策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大有可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符合我市“三农”发展趋势、要求。从调研看,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对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市推进农旅融合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推进农旅融合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党的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三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推进农旅融合有利于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生活富裕,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有之意,农旅融合发展农村产业新业态,正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旅融合发展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现代农业产业经济,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进而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环境优美,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正是遵循“两山”理论,把我们过去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同时,它反过来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使乡村更加优美。

(二)从资源条件看,我市具有农旅融合发展的较好基础。

我市农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村落、古宅、古道、古桥、古树等众多。据统计,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村落有321个,其中中国传统村落有53个,数量列全省第三;部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市古树名木有近3万棵,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有1300多棵。这些古村古宅、名树古木等等,象一块块“活化石”,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和记忆。近年来,我市比较重视森林、湿地保护,大力创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截至目前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6个,其中部级2个;已经创建省级以上湿地公园7个,其中部级1个。这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是我市农旅融合很好的资源。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洁化、美化、绿化得到很大进步,全市建成了156个精品村、268个秀美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创建了一批农业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精品农业园区,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11个,示范性家庭农场251家。这些同样为发展农村、农业旅游创造了较好的基础。

(三)从我市实践看,农旅融合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近年来,我市农村农业旅游产业逐步兴起,从我市广大农民群众的实践看,农旅融合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效益良好、效果明显。许多农业特色产品基地开辟休闲游后,不仅农产品销量增长、销售渠道拓宽,而且节省了采摘劳动力成本,销售价格提高,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效益非常明显;有的农业龙头企业,休闲游门票收入超过了农产品销售收入,如浙江锦林佛手文化园、武义县大博金火龙果基地等等;有的精品村推出乡村旅游后,每年仅停车费就可收入几百万元,如永康市圆周村等等。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市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000余家,年接待游客超2300万人次;有农家乐经营户1500多家,年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它们都效益良好,而且吸收了大量农民就地转移就业。

二、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的建议

农旅融合发展势头较好、前景很好,但仍处于起步、初创阶段,发展中问题也不少。总体来看,规划思路不够明晰,“低小散”情况比较突出,缺少大项目支撑,缺少高知名度品牌和有较强吸引力、竞争力的农业旅游产品;各地自发发展,受自身档次较低、客源季节性等制约;发展中困难问题仍不少,扶持政策措施也不够有力。根据调研发现的矛盾问题,我们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同时着力做好“完善规划思路、大力促进融合、加强品牌创建、克服发展障碍”等四篇文章。

(一)强化思想认识。

我市“三农”发展有较好基础,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任重道远,各级政府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把农旅融合作为重要抓手、载体。要将乡村旅游纳入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农业发展要坚持产业融合化,推动农业从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转变,使农旅融合美丽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农旅产业在空间布局、产品开发、业态培育、基础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整体谋划,加快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产业互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二)完善规划思路。

农旅融合要始终保持生命力、有较强的竞争力,有赖于符合农业和旅游发展规律的先进发展理念和发展规划思路,这方面有三个思路可供参考:

一是重视大项目引领。

金华旅游的特点就是大景区不多,缺乏强势产品带动,没有大景区就难以形成响亮的品牌,就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市横店影视城从无到有,成为5a级景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其成功经验说明,有足够创意的大项目也能成为大景区。因此,要重视我市特别是市区农旅大项目建设,形成大景区,增强其对农旅融合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引领作用。建议在我市的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中,规划一些有一定规模、较好创意、较高档次的项目,使其成为我市农旅融合的龙头,像无锡市的田园东方。市区石门农场,面积大,典型丘陵地形地貌特征,自然资源和现代农业资源都比较丰富,也可深化其开发利用研究,使其成为我市农旅融合的龙头项目。

二是强化众多小项目的竞争力。

我国旅游市场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特征,同时当前农村中众多农业、农村旅游中小项目,对当地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创收都起到了较好作用。因此应继续积极鼓励中小农旅项目发展,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它们的竞争力。一要通过编制产业规划,加强设计引导,促进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强化整体性;二要提高精致性;三要强化特色性;四要注重配套,游玩与停车场、住宿、餐饮服务等相互配套。

三是与浙中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相契合。

去年,我市提出建设浙中生态廊道,认真编制了浙中生态廊道规划。根据规划,浙中生态廊道以生态为基、江河为脉、文化为魂,将成为一条生态环境最优美、文化资源最丰富、人与自然最融合,最适宜于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绿色产业发展的网络状生态经济带。我市农旅融合发展应与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相契合,重点沿廊道布局,充分利用廊道生态、文化、自然、基础设施等资源,使两者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大力促进融合。

农旅融合要认真把握旅游市场发展变化规律,充分挖掘利用农业农村的旅游潜力,着力做好旅游与农业农村各元素之间融合的文章。

一是与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开发等相融合。

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文化村落的保护要注重文化开发、更多考虑旅游功能的融入;农旅融合发展要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创造的村容村貌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充分依托传统农村文化保护开发成果,开发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等等。要以农旅融合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促进古村落保护开发。

二是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森林公园创建等相融合。

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布局规划要与农业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森林公园等规划建设相协调,充分依托现代农业种养殖项目,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在农业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森林公园建设中要重视植入休闲养生、休闲观光、休闲采摘、农业科普、农耕体验等元素,开发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等不同主题旅游,利用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开发回归自然游,使其各具特色又都颇有吸引力。

三是与我市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融合。

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如茶叶、火腿、酒类、竹木工艺品等等的加工制作,这些加工业背后有不少历史文化内涵。要依托这些加工业的龙头企业,挖掘文化价值,建设博物馆、体验园,开发具有金华特色的农业农村旅游产品。

(四)加强品牌创建。

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注意力经济,这一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品牌建设很重要。有好品牌,来过的游客还能回头再来,没有来过的也想来;有好品牌,来的安心、买的放心。因此,在农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品牌建设。

一是要大力创精品。

要在农旅融合大项目建设中,确立差异化形象定位,塑造较大区域范围内“第一”与“唯一”的特色品牌,促进我市旅游大品牌的形成。同时重视中小项目的精品建设,重视品牌创建管理,品牌示范带动。

二是要创建区域品牌。

重视区域旅游形象策划、产品策划,围绕核心旅游产品,创建区域农村农业旅游品牌。这方面丽水市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丽水市民宿发展创建了统一的“丽水山居”品牌,丽水市旅游农产品创建了“丽水山耕”品牌。“丽水山居”“丽水山耕”大大提高了丽水民宿、丽水农产品的知名度、信任度、放心度,既扩大了销售,还提高了相关产品的附加值。建议更加重视我市农旅产品区域品牌创建策划、运营管理、宣传包装、营销推广等工作。

(五)克服发展障碍。

当前农旅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各方面应加强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一是建设用地问题。

农旅项目像众多设施农业一样,需要一定的建设用地。目前普遍反映比较难。建议认真研究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加强和上级国土部门沟通,借鉴先进地区做法,更好地落实好有关政策,为农旅融合项目发展用地提供支持。

二是土地经营权保障问题。

农旅项目的用地大多通过土地流转取得,其中不少是直接从农民手上流转取得。有很多业主反映,这部分土地经营权不稳定,不确定性很大,影响业主投入。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土地流转保障机制建设,强化土地流转法律服务,既保护农民承包权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业主的经营使用权,提高其信心,促进其投资。

三是融资问题。

要完善抵押贷款措施,促进农旅融合项目发展能更多地得到金融部门融资支持。要加大旅游专项资金和涉农扶持资金的整合力度,形成对农旅融合发展支持的资金合力。

促进农文旅融合篇2

关键词:农业旅游业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252-01

目前,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产业边界也被不断的突破,旅游产业融合就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农业旅游正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融合的产物,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正形成一种热潮,基于此所形成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研究不断。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使得农业与旅游取得双赢的局面。

1农业旅游的范畴界定

祁黄雄(1998)、张永贵(2001)等认为: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仅仅是一种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有“观赏农业”、“观光农业”、“农村旅游”等多种不同概念的集合体。

刘杰(2004)等认为:农业旅游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体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农业示范、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农业艺术与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陈琳(2006)认为,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农业旅游使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和行为成为旅游活动的内容,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张文建(2011)认为,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

从对农业旅游不同定义的分析、比较中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一些较为一致的看法,即认为农业旅游是由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体验、休闲、度假,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2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意义

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带动农业实现新的增长点,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庞云杉,常少林(2011)等认为,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可以帮助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乡村农业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利益,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可以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帮助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文建(2011)认为,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当然,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振之(2011)以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背景,提出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有着双赢的效果。二者的相互融合帮助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新兴产业帮助形成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张莹(2006)提出了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三农”效应表现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密切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农村的生态影响巨大。旅游效应表现在:开拓旅游新领域,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

3农业旅游的融合模式

学者们大多集中于研究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刘华楠(1998)根据我国地形、地貌、人文的多样性和气候、生物、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与特点,认为我国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和方向有十类,即都市农业型,生态环保型,绿色食品基地型,民俗风情型,新、奇、优、特产品型,人文景观型,地形地貌型,科技先导型,动植物品种示范推广型及农业博览会型。

梁留科,吴次芳,曹新向(2002)等从项目开发上认为农业旅游分为观赏型,实践型和综合型三种旅游模式。孙爱丽(2003)对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此类旅游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出现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三种开发模式。

张莹(2006)认为,农旅互动开发模式归纳为田园模式、乡村模式、科技模式和商业模式四大类,每大类又各自包括不同的具体类型。农旅互动产业组织模式则分为:“企业+农户”模式;“企业+社区+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和“示范农户+农户”模式。

4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

颜醒华,李勇泉(2004)指出,农业旅游要想实现高层次的融合与良性互动,必须着手于加强农业旅游区的统一规划,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构建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灵活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搞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农业旅游创新的体系。

张莹(2006)认为农旅互动在产品的开发上要进行突破,通过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特色来培育品牌。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来完善旅游设施,加强宣传促销,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进而努力实现农旅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郑俊挺(2011)对福州市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包括提高对农业旅游的认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业旅游配套服务的建设,提高农业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农业旅游协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旅游产品档次,丰富淡季农业旅游产品,营造农业旅游浓郁的乡土气息。

孙杰(2012)认为农业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提是要对农业旅游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同时要加强农业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注意保护环境,打造体验型椎体旅游产品,重视资源开发的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1]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8(1):48-50.

[2]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6):48-49.

[3]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2):214-217.

[4]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27-29.

[5]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2011,10(26).

[6]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促进农文旅融合篇3

(一)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

在环境、科技、需求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原本具有明显分界线的产业出现了一定的融合现象,这种产业融合使得各产业在产业发展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提高,实现了资源节约、产业进步的目标。从本质上说,农业旅游也是产业融合表现的一种,即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并延伸发展而形成的新型的产业形态,它包括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充分结合了两大产业的优势,扩大了旅游产品的种类、数量与活动内容,不仅满足了旅游产业优化和广大农民的生存发展需要,还实现了旅游业、农业向新型产业化模式的转变。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农业旅游的游客接待人数达到了3亿人次,是全国旅游总量的1/3,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359家,遍及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农业形态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农业旅游正在成长为一个新型的旅游业增长核心点,为我国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背景因素

1、系统性思考观的引入。随着人们对于系统性思考观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更青睐于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关系融合成一体来处理。农业旅游的产生过程中,系统性思考观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了对内部产业创新、完善、升级的重视,从源头上有效推动了产业融合的进步。换言之,系统性思考观使得农业与旅游业不再有着很深的界限,让人们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最终实现了两个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2、旅游资源观的改变。传统的旅游观念是对山河大川等名胜古迹的开发,这种思想制约了旅游业范围的拓展。时代的进步造就了新的意识的形成,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山水和文化古迹,开始走向所有能够激发旅游者兴趣、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旅游资源,农业旅游就是其中最具功能性的一种。在农业旅游范畴内,农业劳作、田园风光、农产品加工等都属于比较热门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观发生转变的今天,农业旅游价值逐渐突显,对它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3、农业改造的迫切需求。我国的农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数量大、剩余劳动力多、农业收入低等多方面问题的困扰,农业改造的需求十分迫切。在这样一个农村发展背景之下,农业旅游的进行是改善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进步的较好选择之一。农业旅游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农业产业链,加大了农产品的消费范围,进而提高农业的价值和收益。

4、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现如今,虽然我国城乡统筹的理念早已提出,但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情况还十分普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的城乡收入之比为2.77:1,城乡收入差异较大的情况依然存在。而农业旅游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产业,带来的益处则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的深入发展[3]。5、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在建国之初,人们的需求往往在于能够吃饱饭、穿暖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已经转变为对物质文化的热衷。农业属于有形消费产业,具有自然、休闲、恬静的内涵,而旅游业则属于无形消费产业,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的人们对于自然、休闲、恬静的满足。总的说来,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农业旅游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更好地发展。

(三)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融合过程和变化

1、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过程。该过程实质上是利用农业的资源和旅游的服务来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涉及市场调研、研发、生产、加工、宣传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自身的价值所在,不仅如此,与农业产业相关的农村生活与风貌也是农业资源的一部分。旅游服务的加盟,使得农业旅游的开展有了坚实的基础,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农业旅游融合产生的变化。总体来说,农业旅游融合产生了诸多新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还在产品创新、发展模式上得到很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产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农业生产的众多内容囊括在内,满足旅游功能的充分体现;第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农业旅游由城市的休闲产业向农村延伸和渗透,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衔接点;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的高效化。实现了传统农业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并添加了回归自然的内容,为产业的增长打下基础。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分析

(一)理论依据与形成原则

1、理论依据。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新模式的构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理论内容,即产业融合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现代服务理论以及系统思考理论。其中,产业融合理论是农业旅游新模式形成的核心理论;体验经济理论是以旅游资源为前提、以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导向、将表面活动与深层内容融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形态理论;现代服务理论将农业、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充分结合,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旅游服务理论;系统思考理论则为农业旅游的部分到整体、短期到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农业旅游的发展不能顾及长远利益而破坏环境,应该实施可持续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2、形成原则。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形成包含了基础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三大原则。首先,遵循产业融合等基础理论,以此为切入点,对农业旅游模式的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其次,从系统理论为出发点,多方面看待问题,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良好;最后,实行创新的理念,为农业旅游提供一个崭新的面貌,推动其新模式探索工作的进行。

(二)农业旅游新模式的基本架构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必须要以产业融合为基本理论,从产业融合的市场特点出发,从而推动产业优化、扩大创新力度,进而实现以农业、农村、农民、旅游业为结合体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将农业与旅游业充分融合,互相提高、互相进步,实现以农业资源为内容,以旅游业为服务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三)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分析

1、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是农业旅游的本质特征,必须要对其中发生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针对变化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一,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产生了劳动人群、劳动内容以及劳动地点的转变,即劳动人群由单纯的农民转变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劳动内容由传统的农事活动转变为农事和服务活动,劳动地点由乡村转变为乡村和旅游地;第二,在认识到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转变之后,保留其中的有效作用,消除不良影响,如保证人与人、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农业旅游的环境设施、服务水平、活动内容等;第三,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实现产业整合。可以通过加强创意与资源、外观与内涵、功能与表现、开发与保护、多样性与特殊性等五个方面的统一性,来进一步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

2、农业旅游反哺农业和旅游业。一方面,农业旅游大大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不仅将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还实现了产业旅游的扩展;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推动了旅游产业优化出新的形态,完成了要素的资源化、内容的丰富化、模块的紧密化。总之,农业旅游为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空间,拓展了它们的产业范围。

3、农业旅游背后的城乡一体化。从农业旅游的未来发展前景来看,产业融合并不是农业旅游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平台,一个促进区域经济升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平台。现如今,我国城乡差异依然显著,农业生产力不高、农村经济能力不高、农民收入不高,形成了“三不高”的现象。所以,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更长远、更广阔的眼光去看待,实现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进而推动区域之间和谐发展。例如,建立旅游式的田园城市,就是完成产业融合下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4、农业旅游的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农业旅游是产业融合的结果,而产业融合则是创新的产物,创新是农业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产业融合下的竞争日益激烈,必须要以多元素的融合理念,引领农业旅游的创新发展方向,如丰富的活动内涵、拓展不同市场、提升消费档次等等都可以作为多元素融合理念的重要内容。此外,这种多元素融合创新发展的模式,使得农业旅游相应地产生了诸多新的形态,促进了更多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比如说,农业旅游可以在医疗服务上加以改善,建立田园疗养管等;在艺术上创建展览馆,扩大艺术农产品的影响力;在教育上建立乡村夏令营等,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上建立特色婚庆服务,为游客的新婚添加自然色彩。

(四)相关农业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的实施,需要相关产业政策作为依托,良好的产业政策对其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4]。第一,农业旅游的发展必将资金支持政策放在首位,唯有资金充分,农业旅游才能有更快的提升,“三农”问题也可以顺利缓解;第二,农业旅游离不开宣传营销政策的支持,不管是观光农业还是生态农业,它们都需要更广泛的市场氛围作为基础,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旅游,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和游客,实现发挥农业旅游的作用;第三,法律是农业旅游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不单单保证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还保证了农业旅游项目的健康稳定进行,进而保证广大农民的利益;第四,对于农业旅游来说,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可以避免发生过度开发、过度破坏的情况,有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结语

促进农文旅融合篇4

扶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Y构升级,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品质、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抓好农村三产融合这件事,就抓住了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牛鼻子”。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资源优势,推动绿水青山成为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是乡村独特优势,为把优势资源化为优势产业,一号文件提出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眼于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一号文件提出,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

为了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号文件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安排。比如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方面,一号文件提出完善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在人才支撑方面,一号文件提出整合落实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全面对接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必须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着力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农产品网络零售商增加,交易种类日益丰富,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及民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模式大量涌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预计,到2020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40%左右。

针对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制约瓶颈,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着力解决从村到乡镇物流配送的“最初一公里”问题。

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关键是促进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向后延伸。为此,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马铃薯主食产品。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

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必须打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返乡创业园是集聚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些园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促进农文旅融合篇5

摘要:榨菜种植是涪陵农民一种传统的生计型农业,如何实现涪陵榨菜种植户的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榨菜文化传承与旅游农业融合模式以及探索榨菜文化与旅游农业融合的对策,来实现涪陵榨菜种植户的生计方式转型。

关键词:生计型农业;旅游农业;榨菜文化;旅游产业

榨菜起源于涪陵,是涪陵的一张名片,也是重庆和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大品牌。涪陵榨菜自1898年诞生并推向市场、走向世界以来,以其特色鲜明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与欧洲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并位居世界三大名腌菜之首,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地球牌”涪陵榨菜一直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品牌。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则直接冠名“涪陵榨菜”出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乌江牌”涪陵榨菜则成为中国榨菜的代表性品牌。

截至2012年底,全国榨菜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产量310万吨,加工250万吨,产成品108万吨,实现榨菜产值165亿元。其中,涪陵区青菜头种植面积达71万亩,产量127万吨;产销成品榨菜43万吨,出口榨菜1.5万吨,出口创汇16500万元,实现产业总收入82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4.43%,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地位十分突出。

当前,榨菜种植是涪陵农民的主要生计方式之一,然而作为一种传统的生计型农业,榨菜种植在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不能给涪陵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了。那么什么是生计型农业呢?百度百科对生计型农业的解释是指农业生产者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进行劳作,其产品除主要为自己家庭成员所消费外,剩余量用于交换其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如农具和衣服等。赵玉琴则指出生计农业的经营目的是为了获得农业产品,以维持自身或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或者

有交换但目的是为了维持生计的农业。

目前对于榨菜种植户而言,榨菜的种植也仅仅只能够维持生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榨菜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和人力。据统计,从育苗到收获,1亩青菜头需要15个劳动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开支至少250元。以2011年涪陵青菜头行情为例,青菜头产量一般为2吨/亩左右,最低保护收购价400元/吨,总收入在800元/亩左右,除去直接开支,劳动力价格40元/天,占当今农民工100元/天基本收入的40%。可见,榨菜产业劳动力的廉价程度,与现代经济形势不相符,与现代工业价值不接轨,比较效益十分低下。

由此可见,涪陵榨菜种植户依然是处于生计型农业状态,这种生计型农业对于这些农民家庭而言至关重要,其主要功能就是维持家庭生计和发展,即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能够满足家庭的日常生活、人情往来等各项开支,使得家庭能够维持、发展下去。对于涪陵榨菜种植户的大部分家庭来说,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并不是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的经营性资本,也即农业生产不是货币伦理取向的,而仍然是家庭伦理取向。为此很有必要改变现有状况,下大力气促进涪陵榨菜种植户的生计型农业转型,而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转型方向就是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这是因为涪陵榨菜文化源远流长,而通过榨菜文化与旅游农业融合就可以很好地实现涪陵榨菜种植户的生计方式转型。

一、涪陵榨菜文化

在中国名目繁多、品味各异的酱腌菜制品中,涪陵榨菜可算得佼佼者。它以表似碧玉、红如玛瑙的外观形态,鲜、香、嫩、脆的特殊风味,以及营养丰富、方便可口和耐储存耐烹调等许多优点,佐餐、调味等多种用途而驰名中外,与欧洲的酸黄瓜、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榨菜、薇菜、竹笋)之一。涪陵榨菜作为佐餐食品,在深圳大运会上笑迎天下客。毫不起眼的小小榨菜,却可以被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被作为航天食品与杨利伟一起进入太空,成为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工作人员的佐餐食品,这就是涪陵榨菜以百年积淀书写的品牌传奇。

涪陵榨菜文化则是涪陵人民近百年来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主要以榨菜为载体的商业文化。作为涪陵的符号,榨菜的原型青菜头从公元15世纪前就以泡菜的形式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数百年来,榨菜早已成为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融入涪陵人的心里。在这里,对于传统榨菜加工技艺的坚守,已经成为涪陵人诚信的重要体现。在他们看来,能够以前人“三清三洗”“三腌三榨”的手法为消费者奉上咬劲更脆、口味更鲜的榨菜是一种责任和自豪。

在丰富的榨菜文化元素中,因其精致悠久、独特闪亮,榨菜工艺文化特别是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文化以其耀眼的姿态强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虽历经百多年风雨,依然倔强地延续着自身命脉。这些涪陵榨菜人年久积累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已成为涪陵珍贵的非物质文化历史遗产。现在,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作为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者,被保护与光大。

百多年来,自榨菜之名与技艺从邱家流出,涪陵榨菜人便代代为之拼搏奋斗、挥洒心血。百年风雨路,从榨菜的发明到榨菜产业由小变大、由弱趋强的过程中,涪陵榨菜人不断探索、勇于进取,在革新技术、优化产品的同时不断将产业做稳、做大、做强。其间贯穿的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儒家经济智慧,其间彰显的,是涪陵人刚韧自强、兼容务实、开拓进取、开放创新的人文精神。

二、榨菜文化与旅游农业融合

模式下的榨菜种植户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与榨菜保护及其传承的传统模式不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榨菜文化保护与传承更具持续性,因此,榨菜文化旅游农业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其保护与传承的模式之一。然而不仅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通过发展壮大榨菜文化旅游农业的同时,也能实现榨菜种植户的生计方式转型。

目前,榨菜文化开发形式比较单一,榨菜企业及其相关组织应充分利用旅游市场与相关单位组织签订合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实现榨菜文化真正融入旅游农业,使榨菜文化旅游真正成为涪陵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清新自然又纯朴的青菜头,对于长期生活在都市快餐文化和肤浅浮躁的流行文化中的人们来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涤,当人们看到满山遍野的青菜头时,既能够愉悦心情,同时也满足了他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因此,加强榨菜产业文化与旅游形态的融合不仅仅是发展涪陵旅游的需要,也是传承与发展榨菜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的关键一招。

1.榨菜种植户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榨菜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模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随之提高,对精神消费追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返璞归真的需求日益高涨。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旅游业态应运而生,以农家乐和民俗游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在各地方兴未艾。乡村旅游业提供的产品是一种精神价值和服务,具有突出的文化特性,离开了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必将缺乏生机与活力。

榨菜历经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而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青菜头的种植及其榨菜的生产在广大涪陵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已经日常化,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这朵生长于乡野的奇葩通过与乡村旅游融合,在为当地榨菜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展自己平台的同时,还能够激发灵感,实现榨菜品种的创新,加强榨菜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不失为发展与传承榨菜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涪陵的乡村旅游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不断扩大,优秀旅游乡镇以及星级农家乐逐年增加,涪陵区政府和领导还积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还给予创建成功的单位一定奖励,如果按此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榨菜文化与涪陵乡村旅游的融合式开发将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榨菜发展与传承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同时还丰富了涪陵乡村旅游活动和促进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2.榨菜种植户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榨菜文化与休闲度假游融合模式

在每年青菜头收获季节,阳光下的菜地,绿意盎然;大江两岸,风力大、地势开阔平坦处,或沿江丘陵的山脊上,浩大的青菜头晾晒阵势蔚为壮观:一排排与江岸平行的高大晾架上,无数条竹篾串缀的青菜头联珠串玉迎风披挂,近观犹如千万道翡翠珠帘与柔和的江风相亲相戏,远望仿佛长江浪涛层层拍向两岸,强烈吸引着过往游人的视线。

平凡的腌菜池里平凡的歌谣也唱出了榨菜人豪爽豁达、勤劳肯干的品性,也使单调而繁重的踩池劳动变得活跃而有趣。对此场景,诗人聂焱豪情迸发,他在大型情景舞蹈诗《飘香·涪陵记忆》的《酒歌》中写道:“高粱酒,苞谷烧,硬邦邦的脚杆软绵绵的腰。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踩它个长江乌江水滔滔……”。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度假旅游正逐步成为旅游消费的宠儿。休闲度假旅游是以游憩、娱乐、度假、休养为主要目的,直接关注人的内在感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

因此当榨菜文化与休闲度假旅游融合时,就不仅会强化休闲度假区的文化主题,打造旅游特色,而且还能扩大榨菜文化的影响力和促进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3.榨菜种植户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榨菜文化与观光旅游融合模式

旅游者总是希望通过旅游能够领略到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以及风土人情等,将榨菜文化纳入涪陵旅游线路无疑是观光旅游的一大亮点。当传统的榨菜生产流程及其工艺出现在旅游线路上时,游客在观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更能实地领略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绝佳境界。榨菜生产中的一些传统工艺是适合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呈现的,而且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下,榨菜传统工艺更显得优美和清新,同时还为旅游景点增添一道独一无二的靓丽风景。在体验消费时代,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游览,而是渴望在差异化的体验和活动中获得难忘的、意义不同的独特回忆。这种榨菜文化与观光游融合式开发比会馆茶楼类型的榨菜工艺呈现更容易使榨菜文化走进观众,观众也更容易接受榨菜文化,与此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涪陵观光旅游发展和促进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三、通过制定榨菜文化与旅游

农业融合政策促进榨菜种植户向旅游农业转型

1.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涪陵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榨菜企业及其相关组织为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优秀的旅游产品,利用政策倾斜引导榨菜文化与旅游农业融合发展,进而在完成对榨菜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同时,也自然地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和促进榨菜种植户向旅游农业转型。一方面,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榨菜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地方法律性保护制度。随着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榨菜文化,但在目前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下,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盲目利用与开放使得其保护与传承工作适得其反。鉴于此,可以吸取国外文化保护方面的措施经验,文化遗产保护要先行立法,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措施。因此,对于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政府应加快颁布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科学地规划、保护、传承、管理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让榨菜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应当加快完善和出台支持发展榨菜旅游农业的系列配套政策,推进榨菜文化旅游产业融入到涪陵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游和观光旅游当中,依托“大木花谷”等一些成型的旅游文化集聚地,进一步刺激榨菜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帮助榨菜种植户开发旅游农业。

2.加大对榨菜旅游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榨菜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且是开发榨菜旅游农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政府财政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才可以让榨菜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此,涪陵区政府应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安排,加大对榨菜旅游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在榨菜旅游农业的软件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另外,可以向国家申请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来弥补榨菜旅游农业建设中的资金短缺。最后,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单位进行合作,通过政府引导或是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榨菜旅游农业的开发与创新中来,从而通过上述措施帮助榨菜种植户实现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3.打造榨菜旅游农业品牌

旅游品牌的底蕴是文化,要充分挖掘旅游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和精神享受,旅游品牌才能得到认可。创建榨菜旅游农业品牌的重点是宣传和促销,要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相应的促销方案,通过媒体宣传、实际行动以及各种文化节庆等渠道,宣传榨菜产品及其相关的旅游农业产品,逐渐扩大影响,真正让品牌成为榨菜旅游农业开发的无形资产。近年来,为了促进榨菜文化及其相关旅游农业项目的发展,涪陵区政府已成功举办了多届榨菜文化节,通过举办榨菜文化节来展示榨菜文化,促进交流合作。借助榨菜文化节这个窗口和平台,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和喜爱涪陵,关心和支持涪陵,来涪陵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最终促使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4.开展多种形式的榨菜旅游农业宣传活动

2009年10月15日,一部被标注以“中国重庆涪陵榨菜文化的艺术演绎”的大型情景舞蹈诗《飘香·涪陵记忆》在重庆南岸区文化艺术中心剧场华彩亮相,这台由涪陵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长江师范学院联合打造,涪陵辣妹子集团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重庆文化艺术节展演剧目之一,以榨菜文化为题材,展开一幅美轮美奂、生动灿烂的艺术画卷。这样的形式充实了涪陵榨菜文化的内容,也为榨菜旅游农业的打造提供了典范。开展其他的活动,如可以利用编印各种宣传手册、摄制电视专题片、举办新闻会、报刊和电台(电视台)广告宣传、组织新闻采访团采访、举办“榨菜杯”歌咏赛和摄影展、组织丰富多采的游乐活动、安排高质量及高规格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举办“涪陵榨菜百年历史展览”、举行榨菜文化专题研讨会及特产经济专家论坛、编写榨菜食谱和举办榨菜美食烹饪大赛及研讨会、开展榨菜书法作品比赛、修建榨菜陈列馆等宣传手段,全方位宣传涪陵榨菜及其榨菜旅游农业。

5.建设榨菜博物馆旅游项目

中国榨菜看重庆,重庆榨菜看涪陵,百年传统产业,不仅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有许许多多科研成果以及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当今世界是文化一体化的时代,榨菜博物馆、会展中心便是传承和发展榨菜文化的有效载体。建议在榨菜之乡涪陵,建设一座占地面积不小于50000平方米,涵盖榨菜耕作文化、腌制文化、包装文化、销售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科研成果展示、榨菜科技园区、产品交易中心等现代化的“中国榨菜博物馆”,让榨菜种植户在博物馆进行榨菜生产流程的演示,并且建议每年12月1日为中国榨菜节,同时,国家榨菜产业管理办公室要在博物馆举办一次让榨菜种植户参与的全球性的榨菜交易会,以便于总结经验,弘扬文化,共商未来,并最终促使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6.建立健全榨菜旅游农业资源

榨菜主产地一般都民俗风情浓厚,因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着力优化榨菜旅游资源,强化榨菜民俗节目排练,与此同时还要让世界各地来涪陵或是其它榨菜主产地参加榨菜交易会的客商,不仅领略中国榨菜文化的魅力,还将目睹漫山遍野春意盎然的绿郁葱葱,在搭架串菜等榨菜生产现场,观看丰富多彩的高质量、高品位的榨菜龙舞、榨菜舞蹈、榨菜腌制比赛等文艺节目,从而促使榨菜种植户由生计型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

参考文献

[1]何侍昌,李乾德,汤鹏主.榨菜产业经济学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2]袁明宝.生计农业:中国小农的现实表达与发展转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页),2013(12).

[3]赵玉琴.再造中国农业:生计农业向营利农业转变[J].发展,2006(10).

[4]陈中文等.湖北黄梅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9).

[5]杨永超.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消费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2013(8).

[6]杨强.生态文明工程与农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战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13(10).

促进农文旅融合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城乡统筹;发展战略;Swot-peSt矩阵法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5-0091-03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区位与市场整合研究”(批准号:0604039a)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坚,湖南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与资源开发。(湖南邵阳42200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战略思想,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目前,此类的研究才刚起步,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一般发展模式方面,较少考虑我国各地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巨大差异。本文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的契合点角度,采用Swot-peSt矩阵分析法,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地域条件,对其发展战略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促进乡村旅游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的契合点

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就农村论农村、就城市论城市的局限,是用系统的观念来考虑城乡发展的问题。城乡统筹是将城乡看作是一个系统,通过平衡系统的各个环节,协调系统内的各方利益,优化配置系统资源,促进城乡这个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通过城乡互动达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产业等方面的融合。城乡能否得到统筹发展关键在于上述方面的融合是否能获得有效的解决,而乡村旅游因具有良好的经济带动作用和社会效益,使其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因而也使得乡村旅游成为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

1.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融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差距逐渐拉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4∶1。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必然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彻底改变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乡村旅游以农民为经营主体,游客在乡村进行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休闲体验即全部旅游的基本活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都是在农村旅游区发生,旅游产品的生产到销售、旅游项目的开发到游客的接待等工作基本上均由农村居民承担与负责,因而从经济上保障了农村居民能从发展乡村旅游业中获取收益。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融合。

2.有利于构建产业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我国城乡产业各自独成一体,缺乏协调与关联,体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农村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经营效率低下。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处理好城乡产业分割的关系,努力寻找城乡工农产业的关联点,推进城乡产业和谐、统筹发展。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潜在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欲望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农业资源借助这种产品实现了更高的附加值。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发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交叉与渗透,建立起两大产业的互动机制,并可通过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充分发挥旅游业的“龙头作用”,带动相关行业如农村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轻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3.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社会融合。城乡劳动力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就业的机会、就业的岗位存在着不均等,同时,这也是农村居民收入偏低并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估算,我国目前大约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到2010年还将至少增加6350万左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造成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的一个关键原因。

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它每增加3万元收入,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同时,乡村旅游业的就业门槛低,人力资源结构总体上向初级技能劳动者倾斜,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失为能有效减轻农村就业压力的一个减压阀,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融合。

4.有利于带动乡村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分割状态,而且在文化上也存在矛盾。城市文化是发达的经济环境下孕育出来的产物――强势文化,代表文明、进步、时尚、流行;乡村文化则是传统农业生产的附属品――弱势文化,暗示着原始与落后。在两种文化的互相作用中,弱势文化日益受到强势文化的冲击。

旅游是以特殊环境和特殊文化为依据的活动。因为交通闭塞而保存完好的乡村民俗民风,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朴实、恬静的乡村环境与农村生活方式,对于“世故”的现代都市人具有异常的魅力与体验价值。而城市人的来访为乡村带来了城市的空气,让乡村人感受到城市的文明,同时也促使他们意识到乡村各种资源的价值,从而有意识保护自己的文化、环境。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而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冲击,城乡文化进一步地得到了互相认同与融合。

二、城乡统筹中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因素分析

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来分析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因素,可以把发展城乡统筹这一战略目标与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各种内部、外部的战略因素紧密地结合起来。Swot-peSt矩阵法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具体而言,采用Swot-peSt矩阵法分析乡村旅游,可以把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众多复杂因素归纳到统一的框架内进行系统的分析,它将政治(p)、经济(e)、社会(S)、技术(t)等环境因素划分为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o)或威胁(t)两类因素集,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部优势(S)或劣势(w),从而便于我们辨别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提供依据。正基于此,本文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国内外条件进行了专题思考与讨论,得出以下Swot-peSt因素分析表。

通过Swot-peSt矩阵分析法可以看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机遇:一是国家政策扶持奠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外部条件,给投资者以最大的信心支持;二是城市居民在休闲时间里消费观念的转变,使休闲旅游成为生活必要部分的趋势愈加明显,城市居民成为了乡村旅游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这是城乡统筹中发展乡村旅游的逻辑起点。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异于城市风光的乡村旅游资源,以及广大村民的支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优势。最大的劣势与挑战,一方面来源于各地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巨大差异,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巨大障碍;另一方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雷同与村民素质的提高难度,可能会带来产品创新程度低、城市化倾向明显、自然人文环境遭到破坏等不良影响,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困难。

三、城乡统筹中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模式

基于城乡统筹角度选择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模式,就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下,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家政策环境,发挥乡村旅游最大的资源特色与优势,选择正确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模式与战略着力点,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在区位因素、地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都市郊区型、景区边缘型、远郊型3种地域类型。

都市郊区型旅游区地处都市郊区,它直接面对周末度假、采摘、务农、民俗佳节庆典活动等需求稳定而庞大的都市客源市场。在许多大城市已形成了数十到上百公里的环城市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带,并随着交通工具和道路条件的改善,这一范围将逐渐扩大。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因为有稳定的市场需求,不难筹集到发展旅游所需的投资,所以,可以采取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模式,如选择股份制、公司+农户、个体农庄、农户+农户等模式,开发出休闲观光型和务农参与或体验品尝型产品。

景区边缘型旅游区一般处在著名风景区的边缘,是依靠景区的游客和一些乡村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依托景区的辐射作用,实行资源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动开发,将农业和自然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开发为乡村旅游产品是此类乡村旅游的特征。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吸引和指导旅游景区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这类乡村旅游市场的规模与质量依赖于景区的等级与知名度,同时对旅行社也有一定的依赖性。因而,联合开发战略模式是其必然的选择,他们可以选择农村社区+景区+旅行社发展模式,或公司+景区+农户型的发展战略模式,开发休闲观光型和务农参与型产品。

远郊型旅游区多处城市的边缘或山区,一般交通不便,缺少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经济的条件,它以秀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与淳厚的人文风俗以及朴实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环境构成的巨大反差,形成了乡村旅游的资源特色,代表地区的形象和拳头旅游产品,对游客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但由于乡村经济的乏力与投资的风险,交通条件的制约,决定了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举步维艰,需要政府给予扶持。因而,应该选择以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模式,采取政府主导、旅游投资商与村民合作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模式等,开发休闲观光型和休闲度假型产品。

四、城乡统筹中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实施的着力点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符合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而且拓宽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同时,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机遇,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期阶段,其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规制与引导:其一,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对于资源较好、但基础设施较差的旅游区应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其基础条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可进入性环境。其二,建立健全旅游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尚无规范、健全的乡村旅游相关法规,而且,各地方政府也未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进行引导、约束,这就造成了我国乡村旅游在总体上处于盲目、自发、低层次的发展状态。在法律缺失的管理环境下,经营者们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等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法律惩处,游客的基本权益也得不到法律的保障,这些状况反过来又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因此,政府应尽早加快旅游法律法规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保护与挖掘乡土文化,打造文化兴旅的黄金大道。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城市居民,其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享受田园风光和体验乡村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离开了乡村文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就等于无水之鱼,必将失去生机与活力。因此,对于乡村旅游而言,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保护与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传统农耕文化、乡村民俗风情文化、乡村饮食文化等,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打造文化兴旅的黄金大道。

3.强调农村居民参与,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需强调与坚持农村社区居民参与的基本原则,让广大的农村居民主动参加到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经营活动中来,确保自身能从发展旅游业中直接获益。例如,在云南碧塔海,由于西线旅游的开发采用了当地区域农民参与的开发形式,1995年附近的红坡村朗茸社藏民参与碧塔海旅游收入上升到7000-8000元/户,这既保持了当地区域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又避免了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导致资源利用减少而造成的返贫。

4.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纪念品,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拓展是旅游资源开发中较为独立的一个内容,在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轻工业、手工业、农业、副食品生产等行业关联性强,是这些行业的联结点,开发旅游纪念品对于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乡村旅游纪念品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该资源,通过对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产业融合并拉动旅游消费。

参考文献:

[1]徐福英,马波.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

[2]陈秋玲.世博会与浦东商业新一轮发展战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3]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促进农文旅融合篇7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迁,乡村城市化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乡村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乡村城市化的本质和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的融合,提出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型转变的建议,并建立新型的基于乡村城市化的旅游发展形态。

关键词:乡村城市化生态旅游农业生产旅游发展形态

乡村城市化又称乡村城镇化,即将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聚集,将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使城市化要素在农村地区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等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亟需转变。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乡村城市化不但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还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乡村城市化为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融合发展开拓了一条重要的发展道路。

乡村城市化的理论基础

西方关于乡村城市化的理论主要有:结构理论、区位理论、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等。刘易斯创立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区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农业部门的人口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有限的土地和数量众多的人口使农业部门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的收入相对于农业部门要高,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参与工业部门的生产。这一模型忽视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拉尼斯和费景汉提出农业人口的减少将导致农业生产减产,只有在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才有可能为工业部门提供多余的剩余劳动力。托达罗提出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将导致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大,只有在农业部门得到发展并能够留住大量劳动人口的时候,才有可能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而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原因就是其对城市的过分依赖,发展乡村经济并减少其对城市经济的依赖将会有效改变这种落后状态。因此,乡村城市化的本质就是要使城市和农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城乡之间的平衡社区,使城乡能得到整体发展。同时,伴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农业社会逐渐向城市转型。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预测,我国将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的人口将从2005年的5.72亿增加到2025年的9.26亿,新增的3.5亿城市人口中将有超过2.4亿流动人口。人口的激增会给城市带来沉重的压力,如何管理人口增长,如何获得充分的公共融资以提供社会服务,如何解决土地、能源和水等重要资源的供需压力,以及如何处理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都成为了我国政府必须充分认识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能仅仅将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而应该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城市化的本质不是将农村人口都转移到城市,而是将农村建设的和城市一样,使其拥有更多的城市化元素,使农村经济成为整体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并极具活力的一极,这样才能真正的使我国的城市化道路越走越广阔。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达3亿人次,占全国出游总量的三分之一,乡村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然而,为农家乐经济所带动的乡村旅游在近两年来遭遇了较大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

首先,基础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的投资主体大多为个体经营户,其资金实力普遍不够雄厚,投入不足导致不管是娱乐卫生还是食品卫生都达不到要求;其次,特色不够鲜明,品牌意识不强。早期农家乐局限于适应城市居民周末假日的休闲娱乐,没有将其提高到综合旅游的层面,没有着力挖掘旅游产品的特色,更谈不上品牌的建立;第三,组织程度不高,管理亟待规范。个体经营的组织程度低,管理水平很难跟上;第四,环保问题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早期粗放型经营的结果,使得很多地区的农家乐成为了乡村污染的源头;第五,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农家乐的从业人员一般是农民改行成为服务者,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服务质量普遍较差。最后,农家乐也没有将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乡村旅游与农业的发展脱节。

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融合发展模式及其意义

生态旅游包含两个内涵:一是回归大自然,即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二是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生态旅游各方参与者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方面做出贡献。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是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旅游依托的农业资源是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惯,是融观赏、参与体验、娱乐学习、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形式就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利用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环境和资源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形成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销售、观光、品尝、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观光休闲活动,并以此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型模式。在乡村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融合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模式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旅游个性化需求,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农业生态旅游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其次,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转变发展方式。将现代农业融入到生态旅游业中,既可以优化农业资源产业结构及旅游资源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可以拓展农业和旅游业发展功能,提升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发展层次。第三,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多层次发展。农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可以使农业从第一产业走向第三产业,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第四,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整体形象。将现代农业生产融入到生态旅游中,特别是悠久的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完美融合,将使我国旅游更富多样性,提升整体形象。

基于乡村城市化的旅游业发展模式转变建议

(一)培育农业生态旅游消费观念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古迹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不过,正是由于旅游资源的丰富,导致了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容易走上粗放型发展的道路。因为仅仅从观光的角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国内和国外的消费者。但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在乡村城市化的背景下,传统的粗放型的旅游发展道路必须改变,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模式将被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旅游参与所代替。农业生态旅游的核心体验就是返璞归真,使游客不仅能感受到乡村城市化带来的成果,不至于产生习惯了城市生活后突然进入传统农村所带来的不适应,更多的是享受来自田间地头的快乐,得到瞬间的放松,这在压力巨大的当今社会也是不可多得的。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培育农业生态旅游消费观念就是:在美丽中国的指引下挖掘农村文化的深刻内涵,健康旅游、快乐旅游。

(二)提炼文化及生态特质

提炼文化和生态特征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炼农业文化历史和传说。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自人类进入原始社会以来,农业文明的曙光便开始出现在神州大地上,以土地整治、田间管理、集约经营和农牧结合为核心的技术经验和知识体系,成为传统农业社会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构成了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其作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将显示农耕文化的特性,彰显农村旅游的优势。第二,提炼农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文化性。经过了数千年农耕文化的不断积聚、沉淀,也根据不同地域和民俗的影响,形成了各地区有农业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有“世界梯田之冠”、摄影家及艺术家们创作“天堂”美称的龙胜梯田,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高品味的文化内涵。一个农业、艺术、文化的集合体,能够唤起人们文化感受,促使游客去品味和体验。第三,提炼现代农业文化发展成就。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加快了城乡统筹的步伐。按照全会公报的解释,“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问题,而且要建设和培育现代农业文明和农业文化。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并促进三大产业融合

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就是在全国或地区农产品经济中占有较重地位并能长期稳定地向区外提供大量农产品的基础生产示范地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强调生产专业化和种植区域化,尽量使基地连片成规模;强调生产技术规程组织实施的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基地建设和管理运作模式上的创新,形成生产、管理、运营的一体化良性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是以农业生产和服务为主的乡镇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通过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对生产示范基地的资源优势进行分析规划,将生产示范基地的农业科技水平、发展现状集中进行展示,将最新的农业发展成果通过休闲旅游观光的形式向广大游客进行传播。既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农业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支农爱农的社会氛围,又有利于生产示范基地吸收外来科技成果、人才和投资。通过将观光旅游融入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运营,可以极大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四)提升旅游参与度

农业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游客的参与程度。在旅游发展更多考虑游客的旅游体验的今天,消费者参与到旅游过程中去显得十分重要。在传统的观光旅游中,消费者很难在观光的过程中产生融入其中的感觉。而在新型的农业生态旅游过程中,消费者很容易的参与到各种农事活动、民俗活动中去。因此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将农事活动、民俗活动融入其中。我国拥有众多的特色农事活动和悠久的农事历史,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各地可以考虑自身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特色,开展相应的提升游客旅游参与度的活动,最终提升游客满意度。

(五)相关政策引导

在乡村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应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新型农村生态旅游形态发展中的职能作用,促进农村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第一,做好政府引导。结合实际需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并具体实施,制定并落实有关政策、法规,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第二,做好政府协调。合理调节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调节各单位和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第三,做好政府服务。健全信息网络提供信息服务,健全技术咨询和推广机构提供技术服务。此外,还要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服务,为乡村城市化背景下新型农村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侯兵,黄震方,徐海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调控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9)

2.戚晓明.国内外乡村城市化的理论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8)

3.邢慧斌,王子新.当前我国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2005(3)

4.傅丽华.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城郊农业旅游产品设计研究[J].农业经济,2007(3)

促进农文旅融合篇8

引言

2015年,作为“互联网+”的延伸概念,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旅游+”。“旅游+”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与融合能力,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以旅游的发展带动其他各产业的协同联动发展。作为新兴的本土概念,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概念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总结学界的观点基础上,认为“旅游+”是指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式,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能力与融合能力,形成产业集聚作用,以旅游平台作为其他产业和领域的载体,形成新业态,在促进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的同时有效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

当前对“旅游+”的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从实践发展的视角来阐述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旅游+”,指出“旅游+”与“互联网+”一样,具有“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的功能。“旅游+”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征:“旅游+”是需求拉动、市场推动的“+”;“旅游+”是创造价值、放大价值的“+”;“旅游+”是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旅游+”是可以充分拓展的“+”。

一、基于“旅游+”的产业融合的必要性与效应分析

(一)必要性

1.时代赋予的使命

旅游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6年国内旅游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总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着重发展“旅游+”,促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整体发展为“旅游+”创造了条件。新常态需要转换创新驱动,而“旅游+”正在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2.旅游业的渗透性

旅游业不是孤立的产业,而是与多种产业、多个领域互相联结、互相渗透的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对国民经济、国家政治和社会民生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业的渗透性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实现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现在旅游业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热点,旅游投融资模式不断创新。旅游与金融的融合不断深化,这种产业融合实际上就是“旅游+”的体现,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了实现突破性的创新发展,类似于这样的产业融合必须得到重视和发展。

3.旅游升级的需要

现在我国的旅游业处于爆发式增长时期,但同时还存在很多需要解Q的问题,比如,对旅游企业如在线旅游商(ota)的监管、对景区和游客行为的规范、对游客旅游体验的提升、旅游产品的创新等等,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为了有效地解决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基于“旅游+”的产业融合十分必要。

(二)效应分析

1.行业升级效应

“旅游+”的产业融合,是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会给旅游业带来突破瓶颈、实现创新性发展的机会,有利于全方位地提升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产品优化升级,为旅游业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技术和人才的创新与进步都将形成行业升级效应,推动旅游业不断改革进步。

2.产业联动效应

旅游业是无边界产业,“旅游+”也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金融”、“旅游+地产”、“旅游+互联网”等等,这些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不仅有利于各自产业的突破发展,更可以发挥产业间的联动效应,使得“1+1>2”。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在空间上的产业集群和区域合作作为重要的产业融合形式,也可以产生相对应的产业集群效应。

3.战略对接效应

当前经济新常态下要求推动供给侧改革,而在新常态中依然能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旅游业可以有效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比如“旅游+农业”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4.社会民生效应

在“旅游+”的产业融合过程中,会产生社会民生效应,这些效应包括扩大就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养老以及发挥旅游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等,同时也有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分析

(一)资源融合路径

资源融合路径主要是指其他产业以旅游资源的形式融入旅游产业,即: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产品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和创新性开发利用,形成新型的旅游产品,从而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这种产业融合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外延,有利于旅游产品多样化。如:“旅游+农业”的融合形成了农业旅游,将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作为旅游吸引物融入旅游中。农业与旅游业通过创新性的组合,不仅扩展了旅游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使旅游市场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变革与发展,拓宽了其效益创造渠道,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技术融合路径

技术融合路径是指由于技术或管理创新的推动,将原属于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活动环节,全部或部分地以技术渗透的方式融合到另一产业中,形成新型的产业。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变动,使得旅游业态也必须要不断探索与创新。要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旅游业就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开发贴合市场的新型旅游产品。而旅游创新需要依托一定的技术手段,因此,旅游业应该积极引进其他产业的相关技术,甚至部分产业以技术优势而融入旅游业,形成新型的旅游业态。比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积极地与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相结合,通过“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型的旅游产品,产生新型的旅游形式。另外,旅游信息化是当前旅游业发展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旅游的各个环节,实现“旅游+互联网”,有助于加速旅游业技术改革与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行业升级,大大提升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水平。

(三)市场融合路径

当前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旅游业发展已形成了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各相关产业的企业越来越注重从旅游市场寻找发展契机,通过市场这个切入点将相关产业融入到旅游业中,从而保持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融合路径的应用最为典型的便是房地产与旅游的结合,通过“旅游+地产”,将房地产与旅游要素紧密融合,借助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业产生带动效应,加快旅游目的地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应地,这种产业融合所形成的旅游地产也为旅游i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创造性地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催生出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拓宽了旅游业的获益空间。

(四)功能融合路径

与旅游业具有类似的主要社会功能与作用的产业,可以以相似的功能或作用作为两者相融合的切入点,这种以功能为共融路径实现的旅游产业融合便是功能融合型。功能融合可以凸显和深化旅游的某种功能与作用,同时又创新了该融入产业发挥此种功能的途径,并获得更好的功能效益,使得两个产业的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以这种路径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型业态主要有“旅游+体育”形成的体育旅游、“旅游+教育”形成的教育旅游、“旅游+医疗养生”形成的医疗旅游、“旅游+养老”形成的养老旅游等,这些由于功能融合形成的新型旅游业态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和有效发挥了旅游的某种特定功能,而同时也使得融入产业的发展方式得到创新,充分发挥产业联动效应,实现产业融合后的协同发展。

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是其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四条主要路径,但是在真正的实践发展中,各种融合路径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有交互作用的,有时甚至是多条路径共同推进而形成的产业融合,只是某条路径可能会占主导因素,因而其作用会更加突出。

三、结语

促进农文旅融合篇9

农旅同步是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对于农村地区的产业优化组合、资源配置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重视地区资源优势分析,汇总现有资源类型,在产业规划中发挥出资源的利用价值,形成带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1农旅同步概念分析

1.1内涵

依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所谓旅游就是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进行短期访问。“农旅同步”是一种新型产业融合形式,将农业经济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发展路径。“农旅同步”具有农业与旅游双重特征。

1.2原则

“农旅同步”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地区的传统游戏文化、资源利用价值、现有产业发展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建立规划管理机构,对农业与旅游进行合理规划,并深入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就政策、价值、空间和生态的角度来说,“农旅同步”的规划原则为:第一,关注政策变化,对地区进行统筹规划,发挥出联动效应的正面影响力;第二,把握空间组合形式,通过空间的有效规划实现产业的融合;第三,深入挖掘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与地区文化融合,促进文旅互动;第四,生态理念,需具备长远发展意识。

1.3模式

常见“农旅同步”发展模式如下:一是农业景观+观光旅游;二是采摘种植+体验旅游;三是保健种植+养生保健旅游:四是民俗风情+休闲旅游;五是特色农业+探险旅游。

2“?r旅同步”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带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需要对现有农业发展形势创新模式,建立新型发展模式,发挥出农业的利用价值,针对休闲农业发展与融合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形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高。但是在“农旅同步”发展模式下,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未对休闲农业进行科学规划,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服务质量较低,产业的建设规模较小,对于外部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需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对“农旅同步”的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平衡产业关系,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3“农旅同步”发展对策

3.1农业发展战略

首先,发挥出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等影响,加强运作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宣传管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倡导私营企业参与产业建设,开发多种经营模式,发挥社会资源在农旅中的利用价值。其次,坚持产业联动。需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时空局限,将农旅作为发展重点,加快产业升级,在农旅景区周边布设产业,实现联动发展局面。最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先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合理设置发展目标,对发展计划进行分化,细化各阶段、各地区、各产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在休闲旅游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工作节奏,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创新发展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3.2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第一,需进行地区资源调查,明确资源优势,对产业功能进行统筹规划。为了充分发挥出农旅生产、旅游、生态、教育、医疗、康复保健、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需要结合生态资源如温度、光照、土壤、生物分布等,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需要深度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价值,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承,与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技术结合,建立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等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玩乐购等多样化旅游产品。第二,需要对农业生产以及旅游功能进行统筹规划。农旅综合体规划需要结合地区交通运输能力、产业发展基础、资源分布等,对功能区域和旅游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出时空效应。传统农业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农业的生产基础条件较好,且已经形成了与地区市场相适应的发展规模,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根据现有产业布置以及自然地形地质对农旅进行科学布局,例如,可建立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区,不断引进种植技术和灌溉技术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3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

为了保证“农旅同步”产品的质量、农村景观的生态性、旅游的舒适性,需要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例如,农旅道路规划,需要分化车行、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而车型主要以游览电瓶车、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为主,低碳环保,有效维护地区生态环境。对于大型观光区,需要建立专门的游览廊道以及产业片区栈道,满足农业生产和景观游览的双重需求。对于道路规划,需要依据功能的不同进行级别划分,并设置差异化景观。

促进农文旅融合篇10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企业;财税支持方式;优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40

伴随着近年来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企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和机遇。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有利于农村改革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于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发展则是发展好生态农业旅游的必要前提。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发展十分必要。优化财税支持的方式,促进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发展,逐渐形成高效优质、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

1合肥市促进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方式现状11直接支持

111机制激励、以奖代补

市政府对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新获得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称号等予以奖补;择优支持一批生态农业旅游渔业企业创建部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采用合同约定方式,每家给予资金支持额度50%的预拨专项资金。获得上述称号后,预拨专项资金转为补助,补足50%余款;拨付乡村旅游美食示范村补助资金及旅游宣传促销等奖励资金;鼓励新建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8000万的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最高可获百万奖励。

112专项基金

设立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先进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等专项基金。

113融资担保

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设立“农村中小企业担保资金”,发挥了担保资金在缓解生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作用。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农业发展融资担保基金;放宽贷款条件,允许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现有资产(如塑料大棚、生产机器等)作为贷款抵押,或者政府尝试出面做贷款担保。

114贴息贷款

市级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对市农业产业化指导委员会评审选定的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按企业当年度发生贷款利息额50%的贴息补助,最高补贴限额20万元。

115产业品牌建设

利用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坚持招大引强和培育本土“两手抓”,一方面,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部级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35家,引进战略投资龙头企业46家;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本土企业,把小产品建成大品牌,用小产业开拓大市场。

116财政补贴

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展会的生态农业旅游企业,根据展会规模和影响力等情况,对主办单位或引进单位给予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由市商务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提出意见报市政府确定。

117竞争性分配生态农业旅游项目补助资金

合肥市财政局会同市旅游局制定出台了《合肥市旅游发展资金竞争性分配暂行办法》,对照办法,市旅游局、市财政局组织对2014年各县区申报的旅游项目进行了评审,共分配奖补资金150万元。

12间接支持

121生态农业旅游地基础设施投资

投资交通建设。例如全面贯通长达155千米的环巢湖大道,打造重要景观大道,为环巢湖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基础;区域配套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投资。例如肥东长丰县的草莓大道、草莓文化展示馆、精品草莓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列入省计划的新建农村客运站,市财政按省补标准1∶1配套。

122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优化

2014年合肥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在城区,合肥打造了6大公园,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积极参与引江济淮工程,依托黄金水道建立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安徽省正在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这也间接为合肥市的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带来了综合环境的改善和历史机遇;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正在分期实施中。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综合环境的改善,为合肥市的生态农业旅游企业提供了更长远的发展基础及进一步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

2合肥市促进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方式存在的问题21财税支持规模小,方式少

相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较早的地区,合肥市的财政支持资金规模较小,企业享受到的财税支持十分有限;而财税支持方式单一,方式仍待创新。

22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大

合肥市大部分生态农业旅游地位于城郊,交通不够便利。根据对游客的调查,游客反映主要依靠自驾游或是旅游大巴,缺少公交直通专线。而企业也反映,交通不便带来了游客量的损失。由于网络,自来水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早期企业招聘到的一些人才也因此流失。

一些景区景点休闲、度假、购物等必需设施与服务配套跟不上,旅游者经常感到不便,下表是来自合肥市三个景区的游客对于旅游地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支持系统的满意度调查数据。

满意度调查数据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3%6%37%36%18%

数据显示,大部分的游客对于旅游地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支持系统表示不满意,硬件环境还存在着很大的改善空间,财政支持需要加大力度。

23项目评审过程、决策过程不合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竞争性分配的专项资金项目评审方式有待改善。据某企业负责人反映,在申请旅游项目专项资金支持中,评审会评委由市人大民宗侨外工委、市人大预算工委、市发改委、几所大学的相关领导专家组成。缺乏对该企业所在生态农业旅游地资源和发展前景认识深刻的人士,项目评审缺乏合理性。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不仅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而且影响相关机构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督。

24缺乏间接支持

产业环境营造不够全面:投资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都需要升华,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没有提供间接的知识技术支持平台。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每时每刻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有时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科技人员不足以应对,专家指导和技术支持相当重要,财政资金没有用于投资建立相关的技术间接支持平台。

25缺少对旅游企业前期发展外部性的重视

旅游产业有较强关联性。企业在市场开发等环节的投入具有正外部性,极易造成“搭便车”行为。比如某企业反映的物联网、电商产业链尚未形成,生态农业旅游物联网的建立,不能仅依靠企业的力量,财政缺少对前期发展时期外部性的重视。

26引导作用不明显

政府没有有意识地引导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合肥市的生态农业旅游地产业规模效应还不够明显,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仅仅依靠一两家龙头企业支撑该景区的发展,难以形成合作性竞争和互惠合作网络。

27忽视生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缺乏有效的专门针对旅游企业的融资平台,企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3国内经验借鉴

山东省是中国生态旅游企业发展较好的省份之一,实地调研也显示即使是旅游淡季,山东省微山湖的旅客流量还是相当大,当地的生态旅游企业也被规划得很规范:①日照市财政局大力支持旅游宣传促销,2014年日照市财政局投入908万元资金在央视二套宣传日照市旅游。同时,与人民网、搜狐网等的大型网站合作加大了网页上对日照旅游情况的介绍宣传。②威海市文登区帮助生态旅游企业发展的措施:一是完善生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二是不断强化对外宣传。三是政府的严格监督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江苏省是中国生态旅游企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到2012年,江苏省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村生态旅游景点已经超过2000家。政府对生态旅游企业的财政支持起到了显著的作用。①江海投资29亿元推进部级生态县建设,江海政府投入大量财政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主导、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环保产业协调发展新体系。②江苏溧阳政府多项措施构建生态旅游格局,一是进行形象宣传。二是统筹规划旅游项目体系建设。三是健全旅游业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国内外政府对生态旅游企业的财政支持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政府补贴。比较国内发展较好的地区发现当地政府对生态旅游企业均给予了大力的财政支持。我国目前生态旅游企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地域差异很大,一些有资源优势但是生态旅游经验不足的地区的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要靠政府的引导和管理。政府要进行宏观指导,对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通过减税、补贴、低息等政策,为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规划引领合理利用资金,强化配套设施建设。生态旅游企业是一种对基础设施有很高依赖的一种企业,游客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基本需求的满意程度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好坏。政府主管部门应该规划引导各类资金投入生态旅游区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道路、绿化、厕所的建设。

(3)强化宣传。政府的财政支持除了对企业直接的经济补助和加强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要注意加大对生态旅游宣传和促销的投入。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市场的开拓,而市场的开拓又有赖于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和促销。

4对策与建议

41扩大对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财税支持规模

在财政预算中,应加大生态农业旅游事业费的预算支出,提供更多的生态农业旅游企业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生态农业旅游物联网,信息平台和电商产业链的投入,提升生态农业旅游企业、景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对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合肥市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也很大,发挥其功能和效益,形成有合肥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文化圈。

42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搭建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融资平台发起设立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以政府信用为后盾给投资企业提供担保,保证企业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开展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吸引社会私募资金,利用信托平台等,委托发行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信托产品,吸引社会投资;引导建立地区性生态农业旅游融资担保联盟,当某个企业需要申请贷款时,其他联盟成员企业自动为其进行担保;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简化外商投资审批手续,吸引更多外资。

43减免税收,扩大财政间接支出

增强合肥市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减轻其税费负担。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投资大,回收期长,企业负担重,在开发期对新开发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在购置项目用地的各种费用、设备设施的购置税、企业的营业税上增加减免幅度。土地出让金等可以分期交付;扩大财政间接支出。为存在困难和疑惑的企业提供专家指导,加大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将财政的直接投资转变为补、鼓励性投资。

44营造产业环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机制,打造产业品牌扶持建设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大型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发展;打造产业品牌,营造品牌效应。因地制宜规划发展,丰富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扶持重点企业发展起来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相关企业共同发展,打造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45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生态农业旅游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市场是不会提供的,公共财政应给予保障。加大对生态农业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采用ppp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

46提高项目评审和决策的公正性、公开性,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倾听企业意见,在评审决策前做好调查,确保评审委员会由大部分企业认可的了解情况的专业人士组成。提高评审和决策的公正性、公开性。建立相关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

47扶持生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发展

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低息的财政贷款,解决资金困难;针对性成立生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或中小企业协会,为企业提供免费的专家咨询,技术指导,信息咨询;提高小规模纳税人的税基标准扩大受益面,降低生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的进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相关费用,如登记费、注册资本金等;为地处郊区的创业初期的生态农业旅游中小企业提供大额度的财政补贴。

参考文献:

[1]何忠伟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调查研究,2014(1)

[2]郭建华财政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财政,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