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9:43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篇1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6)01-0096-07

一、什么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都明确提出要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优化经营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纵观世界农业发展规律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现实,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两者组合在一起就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什么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诸多说法:有的人认为是四个,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的认定是一致的;有的人认为是五个,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园区;有的人认为是三个,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笔者认为是两个: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因为,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是很难严格区分的,二者的基本特征大体相同,都是以家庭作为经营单位,都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都是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等等,所以应该划归同一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营主体的联盟,是主体间的一种合作方式,而不应划为一种新的经营主体。农业园区只是农业经营的一种方式,园区肯定是由某个主体经营的。如果它由企业经营,那就归入农业企业;如果它由农户经营,就归入家庭农场。所以,我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该是两个,即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这两者区分明显:一是经营规模大小不同;二是劳动力构成不同,家庭农场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而农业企业以雇工为主。

什么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建立以政府、农业科研单位、农民民间组织、农村供销合作社、涉农企业为主的农业服务网络。农民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购买化肥、农药、种子、农业机械、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业技术指导,而这些需求仅靠某一个机构来提供是很难满足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的,因此就需要多种机构和部门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服务体系共同为农业经营主体服务,这个服务体系就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由以下方面构成:

一是政府,包括农技站、植保站、兽医站、园艺站等专门为农业服务的机构,而且从国家农业部到乡镇政府都有类似机构,虽然这些机构多数已划为事业单位,但它们依然由政府拨款、政府管理,所以应代表政府为农业经营主体服务。

二是农业科研单位,如农业大学、各级农科院等,它们不仅要研究各种农业科学技术,还有将研究出来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出去的职责。

三是企业,如各种农资经营企业、农机销售企业、农业咨询企业、庄稼医院等。这些企业多数是民营的,也是经营积极性最高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是目前最有动力和活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它们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了化肥、农药、种子、农业机械、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农业技术指导。

四是民间组织,如农业科技协会以及一些公益性的社团组织。

五是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不仅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农资,还收购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后来这两项功能都弱化了,尤其是收购农产品的功能几乎没有了,现在只剩下销售农资的功能了,而且由于民营农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它的市场份额也缩小了。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替代旧体系的缘由

(一)旧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所谓旧的农业经营主体是指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形成的经营主体――农户,农户在我国有2亿多。旧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突出特征是经营规模小,严重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旧的农业经营主体缺乏经营积极性。旧的农业经营主体之所以没有经营积极性,主要是因为对于大部分农户来说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已经不是农业了,而是农业之外的收入。农业之外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方面:(1)打工,中国的农民工目前有2.8亿,平均每个农户有一个打工者。每个打工者每个月工资按2500元计算,一年可以收入3万元。而我国户均6亩地,3万元是6亩粮食利润的10倍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农户只要有一个打工者,其农业收入只占其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农户咋可能对经营农业有积极性?!(2)经商,这里包括开办商店、酒店、工厂等,农民开办的各类企业约4000万个。(3)财产性收入,如郊区附近农民的房租收入、土地租金收入等。(4)转移性收入,如政府的各种补贴,在外工作的子女给农村父母的赡养费等。

由于农业收入只占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所以,很多农户就不愿意给农业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追求产量和质量,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实际上是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

上世纪80年代,农户之所以经营积极性很高,农户经营成为农村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是因为当时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农业,打工、经商的机会很少,其他收入来源也很少,农民只能一心一意搞农业。而三十年后的今天,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所以,农民没有了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2.旧的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科技兴趣不大。农业的竞争靠科技,但绝大部分小农户对现代农业科技很漠视,在农村搞个技术培训班,常常要给农民发一袋化肥或两袋洗衣服、甚至五十块钱才愿意参加培训。因为规模小,是否采用科学技术对收入没有太大的影响。笔者曾经问一个农民为什么不参加村里举办的“鸡的科学饲养培训班”,她反问我:我才养了三只鸡,再科学饲养,三只鸡一天能下四个蛋不?

我国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如何用越来越少的耕地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只有一个办法――提高单产水平,而提高单产水平,一靠科技,二靠农民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以及使农业科技得到推广呢?只有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假如让一个农民养5万只鸡,种300亩地,他肯定会全身心投入经营活动,并且千方百计依靠科学技术,因为,养5万只鸡有没有科学技术,经济效益就会有巨大差异。

中央提出了四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这四个主体表面上看,是完全不同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经营规模都比较大。只要规模大,农民就会认真经营并乐于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基于此,我们要用新主体逐渐替代旧主体。

(二)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需要。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建立的从国家到乡镇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就是各级农业部门分管的农技站。这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之所以在时代曾发挥了良好的农业科技推广作用,主要因为这种体系能够和生产队的集体生产相对接。实行农户经营后,这种体系与农户很难对接。作为农技人员,付出了劳动,既无法从农户收取费用(因为农户不愿付费),政府也无法给予相应的经济报酬,起初是政府财力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付报酬,现在虽然有资金了,但农技人员给农户的服务数量和质量难以考核,因此也难以支付报酬。因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农技人员没有服务的积极性。虽然这个体系至今依然存在,但不能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有效的服务。然而,农业生产经营者需要在新品种、新技术方面给予指导,需要在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产品市场营销方面给予帮助,因而就需要建立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业服务的需要。

新的农业经营主体需要替代旧的农业经营主体,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替代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总而言之,新的农业经营体系需要替代旧的农业经营体系。

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经营主体的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按照中央精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因此下面分别阐述一下如何培育这四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家庭农场的培育。培育家庭农场,必须明确家庭农场设立的条件,这样农民才有为之努力的方向。家庭农场应该具备三个条件:

1.适度规模。规模过小,就依然属于旧的经营主体;规模过大,家庭劳动力就不够用,因为家庭农场必须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另外,规模过大,管理难度也加大了,多数农民不具备这样的管理能力〔2〕159-171。那么,适度规模应该是多大呢?笔者认为适度规模应该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家庭农场中主要劳动力的纯收入等于或大于城镇职工的平均收入;二是依靠家庭主要劳动力能够让农场正常运行。这两个条件是确定家庭农场规模的依据。我们查看了陕西省家庭农场规模的条件:种植粮食,关中和陕南100亩以上,陕北200亩以上;种植果树30亩以上;种植蔬菜20亩以上;养猪300头以上;养羊200只以上;养牛100只以上。以每个家庭农场夫妻两个劳动力计算,按以上产业五年的平均利润核算,这样的规模能够使家庭农场中夫妻的纯收入等于或大于城镇职工夫妻的收入,而且这样的规模,夫妻两个劳动力基本可以使其正常运行。

那么为什么家庭农场中主要劳动力的纯收入要等于或大于城镇职工的平均收入呢?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留在农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如果收入长期低于城镇职工,他们也会离开农村进城打工或做生意。但没有人种地是不行的,因为13亿人要吃饭,所以必须稳定这支农民队伍,而且农村环境艰苦,应该让他们的收入略高于城镇职工,算作对他们的补偿。

2.家庭劳动力为主。家庭农场,顾名思义,应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根据农业部对家庭农场的解释,家庭农场不允许有长期雇工,但可以有短期雇工。陕西省规定:家庭农场可以有短期雇工,也可以有长期雇工,但长期雇工的数量不能超过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数量,比如,家庭农场自己有两个劳动力,那么雇佣长工的数量最多为两个,不能超过两个。限制家庭农场雇工数量的主要目的,一是鼓励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勤劳致富;二是雇工过多,管理难度较大,多数农民缺乏管理能力。

家庭农场是否雇工、雇工多少,谁来监督呢?家庭农场在什么部门注册,就由什么部门监管。有的省份,家庭农场在工商局注册;有的省份,家庭农场在农业局注册。但实际上,监管每个农场到底雇佣多少人,是有难度的。最切实际的办法是控制经营规模,如种植粮食,只要不超过200亩,就不可能有太多雇工;如果养猪不超过500头,一般夫妻两个劳动力就够了,不需要雇工。所以,家庭农场的规模不仅要有下限,还要有上限。

3.一业为主。根据农业部的要求,一业为主指1~2个产业,一般不超过3个产业。因为产业过多,势必无法精通,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保证,必然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这将与设立家庭农场的初衷相违背。如果只经营一个产业,必然精通这个产业,就能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农业部对家庭农场有指导性的意见,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所以,允许各地制定本地区的家庭农场标准。当地农民只要符合本地区家庭农场标准,就可在当地有关部门注册家庭农场。

如何培育家庭农场呢?一是及时公布当地家庭农场标准,让农民有据可依,并有努力的目标;二是基层政府应在土地流转方面给予协调和帮助,使得有建立家庭农场意愿的农民能够获得足够的土地;三是为家庭农场提供公共服务,如道路的铺设、水电的配套、农业科技的指导等;四是资金扶持,对于发展好的家庭农场应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并鼓励银行在贷款方面给予家庭农场一些优惠政策。

(二)专业大户的培育。专业大户是指从事某一农业产业、且规模较大的农户,而且所从事的农业范畴一般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如何培育专业大户呢?

1.科学选择农业项目。相对于小农户,专业大户在选择项目方面应坚持以下两个原则:(1)人无我有。如五彩土豆、微型黄瓜、双矮苹果等农产品市场上没有或者很少,上市后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收益。(2)人有我优。如有机大米、红心猕猴桃、薄皮核桃等农产品比普通农产品优质,价格才能较高。如果专业大户的农产品价格与普通农户的一样,就往往难以逃脱亏损的命运,因为普通农户土地没有租金,自己的劳动力不计报酬,而专业大户的土地是租来的,还要雇佣许多劳动力,其成本比普通农户高的多,如果在农产品价格方面不能高于普通农户就有可能亏损。政府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在农业项目选择方面给予专业大户指导和帮助。

2.科学营销农产品。目前,农民所采用的农产品营销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守株待兔”,就是农民将农产品收获以后放在家里,等着客商上门收购;另一种是“提篮小卖”,就是农民走街串巷地销售农产品。就笔者所知,目前农产品营销的方法至少有一千多种,很多大学都专门设有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已成为一门体系化的科学。而农民对诸多的科学方法基本上都不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落后的营销方法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增收。

作为小农户,是否科学营销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他们的农产品数量较少,但专业大户就不同了,农产品数量多,且成本高,如果不科学营销,收入就比较少,甚至亏损。那么,如何帮助专业大户科学营销农产品呢?一是政府聘请市场营销专家或市场营销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为专业大户进行营销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科学营销的能力。二是政府邀请营销专家帮助专业大户进行农产品营销策划,或者由专业大户聘请专家策划,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三是由政府组织或专业大户自己到农产品营销做的比较好的企业或地方学习,如陕西省武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做的很好,就可以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提高自己的农产品营销水平。

3.科学管理。专业大户由于有一定量的雇工,所以如何管理雇工就显得比较重要,但大部分专业大户缺乏科学管理的能力,所以,政府或合作社就应该在科学管理方面对专业大户进行培训,或者组织他们到管理较好的企业、农场去参观学习,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合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民的必由之路。这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没有任何异议。因为没有合作,单个农户难以进行病虫害、尤其是瘟疫的统一防治;没有合作,单个农户难以应对大市场的竞争;没有合作,单个农户难以建立农产品品牌;没有合作,单个农户无法科学营销自己的农产品,难以做到优质优价。所以,合作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虽然大家都认识到要合作,但合作起来却异常艰难。这是一种典型的“知易行难”现象。

为什么合作这么难呢?一是原来以村为单位的集体经济制度就是一种合作经济,但在这种合作中,社员的利益受到了伤害和侵蚀,即使今天仍然有部分村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在侵吞集体和村民的利益,使农民对合作失去信心,对合作社的管理者失去信任;二是我国正处于商品经济的起步阶段,金钱至上成为一部分人的信仰和追求,于是在商业活动中频繁出现贪污、欺骗、巧取豪夺等不良行为,导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难以相互信任。我们知道,合作的基础就是信任。在信任缺失的条件下,就无法合作。〔3〕这正是中国农民难以合作的根源所在。

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下,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已经不少了,截至2014年底,全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137万之多,但关键是运行良好的合作社很少。那么如何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呢?

1.提高合作社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员们参加合作社是奔着利益而来的,如果合作后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合作社就对社员没有吸引力。那么如何才能让社员获得更多利益呢?从目前来看,最直接和简洁的方法是从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市场营销方面入手,能把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让社员获得更多利益,合作社就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合作社发展的持久动力〔4〕67-73。

2.完善合作社的民主机制。(1)最高权力机构。会员大会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最高权利机构,一般每年召开一次。成员较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在表决机制上,一般应规定会议必须由全体成员的2/3以上参加,决定事项需要参加人数的过半数通过,对于重大事项需要2/3以上参加人员通过。(2)管理机构。一般规定设立理事会,作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决策机构。(3)监督机构。一般设立监事会,代表全体成员监督和检查理事会的工作。(4)日常运行管理部门。对于规模比较小的组织,一般由理事会负责日常的各项工作,但对于规模比较大、业务内容较多的组织,则在理事会下设立总经理及若干个部门,负责日常事务。

3.完善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机制。对外来资本和社会资本实行按股分红,合作社内部则实行按交易额返还。让每个社员,包括合作社负责人获得合理的收益。利益的不合理分配,可能导致合作社解体〔5〕4-8。中国人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其实,这里的均,不是一定要平均,而是要合理。

4.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进行管理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管理合作社的水平,尤其是提高他们对社员的凝聚力。

5.对合作社分级管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分级管理,事后激励,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升级晋档,对发展好的合作社进行奖励,引导和激励更多合作社朝好的方向发展。

(四)农业企业的培育。农业企业分为三种:一是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企业;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三是将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在一起的企业。

对于第一类农业企业,政府应该采取“不支持、不反对”的政策。不反对的理由是:企业按照市场法则从农民手里流转到土地,并按市场法则经营和获取利润,我们没有反对和限制的政策依据,每个个人和企业都有经营农业的权利和自由。不支持的原因是:一是企业的大规模经营,剥夺了更多农民经营农业的可能性,比如笔者曾调查了一家种植玉米和土豆的农业企业,其种植规模达22000亩地,占到了一个乡镇50%以上的土地。如果按照一个家庭农场100亩计算,22000亩地可以培育220个家庭农场,一家企业剥夺了220户农民成为家庭农场的可能性,所以,不应该鼓励这样的农业企业。二是农业企业规模过大,就为劳动力转移带来巨大压力。如果一个乡镇4万亩地,由两个企业全部耕种了,那就意味着该镇数万农民必须转移出去,这显然是不现实、不可能的。三是能够有资金经营几千亩地、甚至几万地的人,已经是社会上的富裕阶层了,政府不应该再以项目资金的形式几百万、几千万支持他们了,政府有限的资金应该支持目前还不富裕、而且勤勉劳动的农民,这部分农民主要是家庭农场主。

第二类和第三类农业企业,政府应该给予支持。一是这两类企业所做的事情,一般农民是做不了的,因为投资很大,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只能由他们去做;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农民所生产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农民增收,所以应给予他们支持。那么如何支持他们的发展呢?

1.项目资金支持。政府设立相关的项目资金,对优秀的农业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帮助其做大做强。所谓优秀的企业,一是发展前景好,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二是管理规范;三是对农民增收致富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

2.信贷优惠。对于这类企业,一是降低贷款条件,二是提供政府担保,帮助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三是政府可以以贴息办法,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金融机构资金,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要求。

3.税收优惠。这类企业的发展往往不仅仅关乎它们自身的生产和盈亏,而且关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所以政府应积极扶持。扶持的方法之一就是税收优惠,通过税收优惠,让利于企业,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然后企业对农业、对农民增收就有了更大的带动作用。

4.配套设施建设。企业的良好发展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水电和网络配套、甚至包括企业的社会治安环境建设等。

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建立以政府、农业科研单位、农民民间组织、农村供销合作社、涉农企业为主的农业服务网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单位和建制都有,只是缺乏活力和创新,无法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的需要,所以,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新”的内涵主要是激发其活力。

(一)激活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各级政府都有农技站、植保站、兽医站、园艺站、林业站等农业服务机构,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有效机制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农民提供的服务不多,质量不高。许多地方政府也做过积极尝试,如陕西省宝鸡市的“农业专家大院”、海南的“农业110”等。但至今仍没有一个全国普适的、而且行之有效的机制。如何激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呢?笔者认为,应该把农业科技推广分为两类:一是便于市场化的服务,交给市场,把这部分服务从政府服务中剥离出来,把相应的机构变成企业,他们与其他社会企业一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由被服务者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给予服务者一定的服务费;二是不便于市场化的服务,如动物防疫等,尽快研究考评细则,并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6〕195-200。

(二)激励农业科研单位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研单位主要指农业大学和各级农科所。我国大约有六十多所农业大学,每个省都有一个农业科学研究院,每个地市都有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全国共300多个)。目前农科院和农科所做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还比较多,但农业大学主要致力于教学研究工作,对推广重视不够。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激发农业科研单位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积极性:

1.设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经费和专项课题。在农业科研单位的经费预算中,专门单列出一部分经费,只用于农业科技推广,敦促农业科研单位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另外,设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课题,鼓励有兴趣的科研人员申报,从经费上支持和管理科研人员从事推广工作。

2.给予农技推广人员应有的待遇。农业科研单位、尤其是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多数不愿从事推广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待遇得不到保障。比如推广人员由于少,很难晋升职称;推广课题不能与研究课题享受同等奖励;等等。为此,应改革目前的机制。一是在职称晋升方面应向推广人员倾斜,单独制定晋升标准,不能用科研人员的条件衡量推广人员。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年从晋升指标中专门划出一部分指标给予农技推广人员,让推广人员与推广人员竞争,而不是与善于的科研人员竞争。二是对待农业推广成果应与农业科研成果同样的待遇。三是给予条件保障,如推广人员经常下乡,应在交通补助方面给予更多补贴等。

3.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转让农业专利或参与农业经营。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转让农业专利,获取合理报酬。鼓励农技人员参与农业企业经营,或者为农户服务时收取服务费。

(三)鼓励民间组织为农民服务。民间组织包括农业科技协会、社会上的公益组织等。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经费支持。民间组织虽然是自我服务、自我运行的组织,但对于能够积极开展活动,明显促进农民增收的民间组织,政府应给予资金扶持,帮助民间组织发展壮大,使其为社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2.合理引导。有些民间组织缺乏合理引导,服务定位不明确,应该加以合理引导。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约有100多个学生组织,很多都是公益性组织,但他们常常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咋干?老师们应该引导他们为农民服务。比如笔者指导的“三农”协会,12年来为农民推广彩色红薯、帮助农民防治病虫害、在淘宝网帮助农民卖枣,等等,深得农民称赞。该协会被评为全国高校十佳社团。如果各个大学,尤其是农业大学的老师们能够合理引导公益性学生组织为农民服务,这将是很有潜力的一股力量。

3.良性机制。民间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为了保持其活力和动力,应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如农业科技协会内部,应实行积分制度,明确每个人的贡献大小,起码应对贡献大的人给予尊敬和某些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于大学里的公益性学生组织,学校应给予荣誉奖励,至少给予一定的证明文书,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公益活动。

(四)焕发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活力。农村供销合作社有场地、有人员、有网络,具有较好的体系基础,只是活力不足,服务内容萎缩了。农村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再展风姿。

1.构建农资营销网络。农村供销合作社应该在省、市、县、镇、村构建自己的农资销售体系和网络,实行统一门头、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把农村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农资领域的“国美”和“苏宁”。这样,不仅农民购买农资很便利,而且可以保证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避免农资小店经常出现的坑农、骗农现象。

2.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农村供销合作社可以与农民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打造农产品品牌。未来十年,将是农产品品牌化的时代。农村供销合作社可以利用自身实力较强,以及较好的网络系统,让农民按照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要求生产农产品,并通过自己的网络体系将品牌化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这样既可以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自己也可以获得适当的利润。

3.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农村供销合作社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和机制。把每个人的贡献与自己的收入挂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对于新进员工实行聘任制,能者留,劣者淘汰,用大浪淘沙的办法选拔优秀人才。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目标是:把农民需要的农资送下去,把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收上来,形成农资、农产品双向服务的模式。

(五)拓展涉农企业服务范围。涉农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如卖种子、卖化肥、卖农药、卖地膜的企业,其优点是服务的积极性高,但最大不足在于服务范围狭窄。我国目前非常缺乏咨询类企业,尤其是市场行情分析类的咨询企业,导致农民常常盲目生产,形成“采蜜效应”〔7〕,造成价格波动。而在国外就有许多市场分析和管理类咨询企业,如美国的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等等。所以,我国急需培育和塑造一批服务于农业的咨询类企业。为了促进此类企业诞生和发展,政府应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五、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耦合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能不能有效耦合,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败的关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耦合的主动方应该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果经营主体不需要服务,服务方再热情也无济于事。只有经营主体需要服务,甚至愿意付费接受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有效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否有接受服务的积极性,取决于是否有较多的盈利,而盈利的多少取决于经营的规模和农产品价格,所以新主体必须是规模化经营,并有较好的市场营销方法,或者政府在农产品价格方面给予保护。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的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需要配合和协作,如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需要与自己的合作社合作,才能在购买农资方面享受优惠;合作社社员之间有效合作才能建立农产品品牌;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相互合作,才能更有成效;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与龙头企业合作,有利于获得企业的服务,尤其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更是如此,如果他们能与企业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则能解决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销售农产品的困惑。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需要有效耦合。

(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内部的耦合。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政府、农业科研单位、农民民间组织、农村供销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多个服务主体之间也需要良好耦合。比如,作为民间组织的农业科技协会就需要与农业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只有这样,农业科技协会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更好地为社员提供服务。政府与农业科研单位也需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把农业科研机构的人才和成果引进到本地区,为本地区农业经营者服务;反过来,农业科研机构也需要政府牵线搭桥,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营者服务。所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诸多主体都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参考文献:

〔1〕李厚廷.农业经营体系的建构――经营形式多元化格局中的农户经营主体地位〔J〕.现代经济探讨,2014(7).

〔2〕倪国华,蔡p.农户究竟需要多大的农地经营规模?――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研究〔J〕.经济研究,2015(3).

〔3〕姜松,王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经济效应及其实现条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3).

〔4〕张丽丽.农业合作社的经济均衡――基于新古典框架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5〕温铁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篇2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循环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战略抓手,以“稳增长、保民生、促改革、优环境、维稳定”为主要任务,注重打基础谋长远,注重保障改善民生,注重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实施“155511”示范工程,池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带已规划了魔芋、黄花菜、黄姜、设施蔬菜、畜牧、优质粮油等六大产业基地;重点新建培育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__县宏泰兔业专业合作社和__县蓝天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已在工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金225万元;__正兴黄花菜专业合作社和迎丰梧桐村香猪养殖合作社正在筹建中;10个示范标准化家庭农场的创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加速对丰标牛肉省级龙头企业、鬼谷腊肉、__杂粮、__农业、正康食品、熨斗茶厂、六台山茶叶市级龙头企业的培育,发挥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在发展产业中催生职业农民,选择有一定规模、有一定投资能力、有产业扩张愿望的农业企业法人,以及蚕桑、生猪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中的种养大户为重点对象,已培育职业农民240人。

虽然我县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自然资源、农民素质、发展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突破传统思维和传统农业枷锁,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还面临着较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配套政策要完善。政府在整合移民搬迁、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源,完善农业金融信贷等惠农政策的同时,要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基金、健全城乡一体的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机制、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范围,进一步加大帮扶的力度和额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创造条件,从根本上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吸引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改善农业从业队伍结构,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平台建设。成立专门机构和中介组织,为土地供求双方提供供求登记、信息、合同签证、纠纷调处、价格评估等服务。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科技支撑要凸显。政府要统筹各部门科技资源,尤其要做好涉农科技人才的管理、调配,提高科技人才待遇,重奖贡献突出的科研成果,在培养年轻后续科技人才的同时,积极探索破解农业技术干部队伍新老断茬现象的用人机制;涉农部门要以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为重点,强化农机农艺融合、产学研结合,以职业农民培育为重点,引领农民科技素质整体提升,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引导经营主体从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等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经济效益;各经营主体要进一步加快科技应用和人才培育,每年要拿出一部分收益用于技术革新和培训,要重点对有文化的年轻人进行技术培训、职业农民培训,为提升科技水平和产业长远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篇3

可以说,更好地认识并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搞现代农业要有适度规模,要适度规模必须有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前提是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家庭经营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是当前各国农业经营的普遍形式。我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要不断完善。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首先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是,现在一些地方仍然随意调整承包地,甚至违背农民意愿,违法收回农户承包地,引起农民上访。为此,要研究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仅不排斥土地流转,而且有利于土地流转。引导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应当明确。2012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比例已达21.2%,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但也有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流转规模,定指标、下任务,甚至变相强迫命令,存在着求大、求快的倾向。土地流转要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步伐相适应;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而不是干部,机制是市场导向而不是行政干预,目的是发展现代农业而不是搞非农产业;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意愿,政府主要搞好指导服务,绝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这是土地流转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为此,要研究完善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体系。

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方向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我国乡村户数2.68亿户,户均耕地不到7亩,这样的规模显然难有较高的效率。但土地规模经营还是要与人地关系相匹配。从我国资源禀赋和当前工农就业收益看,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50—60亩,一年一熟地区户均耕种100—120亩,就有规模效益。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小规模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将共同构成我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根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业分工分业不断深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这些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从事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够优化集成利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处在起步阶段,自身实力还不强、面临的问题还不少,要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不同主体的特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当前重点是围绕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在农业补贴、资金奖补、项目建设、金融服务、农业保险及税务登记等方面加强扶持,不断提高其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当然,切忌拔苗助长,人为“垒大户”。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以农民为主体,绝不能排斥、忽视农民,不能排斥、忽视千家万户的承包经营农户。农民处在“三农”的核心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要解决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农民问题。如果只是实现了规模,解决了农业问题,而把众多农民排斥在外,将给维护公平、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我们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村、投资农业,但应着眼于服务、带动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不是取代农民、兼并土地。工商企业应重点投资发展种苗、饲料,农产品收购、储藏、保鲜、加工、销售,以及种养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加工处理等农业产前产后业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户特别是规模种养农户,实现合理分工,增值增效,共生共赢。对那些只“代替”、不“带动”农民,甚至违反土地流转“三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规定的工商企业经营行为,应加以引导和规范。要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全国公益机构已达15.2万个,经营性专业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实践证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路径。

公益机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基础。这两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机构基本建立,支撑保障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民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要在全覆盖、有保障上多下功夫,重点在那些具有较强公益性、外部性、基础性的领域,经营组织不愿干、干不了的领域积极发挥作用。

经营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农业生产业增加值占农业GDp的比重已达到12.7%,而我国仅为2.3%,农业经营业还大有潜力可挖。下一步,要研究制定支持经营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原则,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在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销售环节,以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篇4

所谓集约化,就是要改变以往粗放经营的方式,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高的农业产出;所谓专业化,就是要形成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分工体系,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所谓组织化,就是要把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构造有规模、有组织、有科学管理的合作形态,以应对日渐激烈的全球农业市场竞争的需要;所谓社会化,就是要形成农村社会化的生产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以改造小农经济,形成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网络。说到底,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能力,也就是要发展农民之间的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中国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发育,使中国的小农能够转变为有组织的“大农民”。

合作社(包括专业合作和合作金融)在近年发展迅猛。农民合作社的大发展,本质上还是出于农民强烈的自发需求。小农经济到现在还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几千年来,小农经济支撑了中国的农业文明,也发展出中国特有的小农耕作模式与生产模式。但是,小农经济在现代农业的竞争中则具有脆弱性,其局限性在当代表现得特别明显。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不断降低,将是小农经济的必然结局。而农业的现代化,从根本上就是要“消灭”小农,使小农成为有组织的“大农”。

农民合作社提高了小农抗击农业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阻遏“内卷化”效应,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的适度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自助自救能力,加速了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与整合,提高了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合作社的发展意味着农民自我组织能力的增强,也意味着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迁。

未来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和新型农村经营体制的构建需要鼓励以下三类合作:

其一是全过程合作。全过程合作意味着农民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全方位的合作,合作贯穿农业生产的全部程序。全过程合作包括:第一,农业生产上游环节的合作,即各种投入品和消费品的合作,包括化肥、种子、生产工具和机械、农药、信贷等合作。第二,农业生产中游环节的合作,包括生产过程、技术培训、灌溉、农作物管理等领域的合作。第三,农业生产下游环节的合作,即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营销等领域的合作。

其二是农民的全要素合作。农业生产涉及多方面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各个方面。农民进行全要素合作的意义重大,只有实现全要素合作,才能实现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才能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有效配合,才能实现更高程度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才能使农民合作社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殊企业。

其三是鼓励合作社的合作。合作社的合作是合作社的自愿联合。只有实现联合社,实现合作社的合作,要素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更自由、更有效的配置。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篇5

关键词:农业经营体系;农地产权结构;法律逻辑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333143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建设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相关问题。在新兴农业经营体系下完善农地产权机构,主要目的就是优化农村土地的资源配置,促使农业产权的合法化与规范化,创建健全的法律监督系统,深化农村土地产权的改革,进一步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

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中出现的问题

1.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所有权不够明确

农村土地除了国家所有权外,其他都归农村集体组织所有,并由这一组织进行相应的经营及管理。在实际的发展运营过程中,通常是由农村村委会进行统一的规划及管理,按照人口进行土地的分配,但是这一组织通常会忽略农民自身的经济来源,从而导致土地产权及所有权不够明确[1]。

1.2农村田地的分化趋于细碎化

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土地产权制度制约了现代化新型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使得农业用田逐渐呈现分散化。因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较为单一,所以农村无法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综合化的管理,从而导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靠天吃饭”的问题。

1.3农村土地逐渐呈现荒废化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行了城镇化的建设,深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的呈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但是根据相关资料表明,现如今,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挥仍然没有变化,人口呈现老龄化,缺乏劳动力,土地呈现荒废化。随着国家劳动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因而导致了农村生产投入力度降低。

2新型农村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权益

新型的农业经营体制下农地产权管理制度的原则受到了农业用地产权制度的制约,同时也是农地使用权及所有权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农业用地财产与财产管理体系问题,这也是农业用地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涉及到了土地产权的的规定与管理,以及关于农村用地相关经济法规所属权的问题。采用合理的图例产权管理制度能够科学的分配农村土地资源,这样既能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分配原则,也能促使农村土地所有权趋于合理化。严格的规范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与收益权,能够有效的调整农地产权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只有完善农地的承包管理权以及住宅基地的使用权,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

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可以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可以进一步的健全农村经营及管理制度,明确农村用地的产权关系,达到保护农民的目的。提升对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不仅能确保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应用,还能深化农业产业化改革。

3新型农村经营体制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

3.1明确农地产权制度

农村用地产权指的就是农村土地的占有权、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处理权,属于农民财产的主要权利。在贯彻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同时,应确保农民具有土地处理权以及使用权,从而达到减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问题的目的,加快农村土地流动要素的重组,明确农村用地主体。

3.2健全农村用地的法律法规

尽管我国制定了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制约问。在征用农地时需要确保土地市场能够正常运行,健全新型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面对相关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不能阻止农民进行土地交易,不能减弱农民合法权益。

4结论

当前我国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在土地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着相关的问题,因此需要了解产权结构,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确保土地等农业经济发展要素能够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市场中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健全相关法律规定,促使农村相关土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还需要创建完善的监督管理系统,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并进一步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篇6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村土地;信托;方式

建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客观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规模化为基础,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阶段各类经营主体形成紧密的产业关联。建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在转变农业生产组织运行方式,依赖多元化市场主体培育[1]。农村土地信托经营方式有效解决了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部分农户“有地无力开发”和部分企业“有力无地开发”问题。这种方式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信任,按自愿、自主、互利原则,在坚持农地所有权和土地用途“两个不变”前提下,将一定期限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委托给作为受托人的信托机构,由其经营管理、合理利用和开发。农户作为委托人拥有土地的最终处置权和受益权,信托机构作为受托人拥有暂时经营权[2]。土地信托将碎片土地通过资本联结起来,提高了农业社会化分工和农地市场组织化经营。较传统土地经营,发展农村土地信托经营具有诸多优势。

一、有利于农地产权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表现为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残缺即:所有权的主体虚无性,承包权缺乏稳定预期性,经营权缺乏相对应的用益物权。农村土地信托方式可有效解决上述缺陷。农村土地信托方式把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于信托平台之上,通过签订信托合同,形成更为稳定的契约关系,尊重农村集体所有的权益,明确并充分保护农民的长远和根本权益,形成一种规范、稳定的土地流转方式。可以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基础上,有效实现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分离,既保障农户土地产权的完整性,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又让其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

由于土地集体委托给信托机构以及农户按照其持有信托单位分享收益,因此可以做到“确权确股不确地”,即只落实成员权和股份权,不落实各成员具体承包的面积、区位,只享受成员应得的收益权。这样有效避免了目前家庭承包制中按“成员权”平均分配和调整承包土地所产生的问题。土地信托经营使得土地股份合作社拥有所有权,农户拥有承包权和收益权,信托机构拥有经营权和部分收益权,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发展更多的用益物权,激活土地的资本属性。土地信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土地看护人”,既没有动摇农民的承包权,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还解决了土地上各项权利的有效分离,利用信托制度的财产隔离功能,做到了归属清晰、权能完整,使产权充分市场化,实现土地收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二、有利于构造现代农业经营方式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采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在经营方式上表现为农地分散经营、家庭自我经营,规模化经营不够。农户的投资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技术进步慢,土地生产效率未得到完全释放,难以实现现代市场经济对农业的要求,呈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在工业化与城镇化推进中,农业收益低下使得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农村土地信托方式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经营权委托给信托机构,实现了土地的归集,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重新整合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从而提高其生产率,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的效益,使得农户收益得到保障。

土地信托经营优势表现在:其一,产前具有集中采购优势。信托机构不仅在购买农资产品上议价能力强,省去大量中间环节,具有价格和质量保证,还能得到农资产品生产商的售后服务。其二,产中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和社会化协作优势。土地信托经营机构将经营规模扩大后,内部分工更加细致,使得个体熟练程度增加,从而提高劳动效率。规模扩大后,土地信托经营机构可利用自身优势,以土地经营为平台,在农业生产与科学管理上有效整合资源,引入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其中。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集约化水平,从而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其三,产后具有市场规模优势。畅通的市场信息和多重的销售渠道使土地信托经营机构在农产品销售谈判中处于主导地位,有利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形成卖方市场,产生价格溢出。避免了单个农户在农产品销售中处于弱势地位,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三、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打造知识型高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强产、加、销一体化程度,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成为农业经营者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当前,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两种组织方式,实现农户家庭经营与市场对接存在内在缺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建立起社员所有的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不清问题。模糊的产权制度将成为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使其最终可能解体或蜕变为私人企业[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资本和技术缺乏,加上农户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和专业人才短缺,使农民间合作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而多数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契约”并不完备和稳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4]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往往没有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收益共享机制,对农户不能产生稳定的收益预期,他们之间的协作生产并不稳固,协作生产经营链条遇到风险很容易断裂。

土地信托方式下,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培育,可消除以上不足。信托方式下的农业经营组织主要包括生产主体和服务主体两大类。生产主体即土地股份合作社和信托机构。前者决定土地能生产什么,给出符合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益的农业生产边界范围。后者决策生产什么以及如何去生产。服务主体即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为其提供经济和技术服务的一系列社会化服务商,发挥传递市场信息、普及生产技术等功能。包括能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治、信息咨询、产品营销、产业链构建、融资保险等方面的服务商。这些服务商能发挥专业化协作和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优势,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起到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信托机构可凭借其经济地位在购买服务时具有选择权和议价权,能与服务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从而引入质优价廉的多方面服务,将知识和资本与土地经营有机融合。信托机构作为信托组织,通过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签订的契约,明确双方权责利,在低成本与高效率基础上,构建对受托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尽管在信托运行中,委托人不能参与任何经营和管理,但能“用脚投票”行使自己的权益,避免了龙头企业方式下不完备的“关系契约”侵犯农户利益问题。信托机构作为金融机构,能依托自身金融优势,建立以土地经营权和未来收益为资产基础的融资平台,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避免资本不足对经营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谭晓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2014(1):16.

[2]蒲坚.解放土地――新一轮土地信托化改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87.

[3]李慎恒.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2008(4):75.

[4]陈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交易的治理[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4):4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篇7

关键词: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构建农业经营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05.022

1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

每个乡(镇)要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政策指导、信息咨询、签订合同等方面服务,规范流转行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注册成立市物权融资服务有限公司,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银行作为合作金融机构,为做好土地收益贷款工作提供了保证;组建了农业集团,与中农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投资框架协议,推动土地流转工作;稳妥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三权分离”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与有益尝试,为加速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提供支撑。

2资金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社

在抓好示范社建设的基础上,进行资金和项目扶持,壮大发展规模,增强辐射力、影响力;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舆论宣传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合作社,发挥规模优势,获取规模效益,形成规模不断壮大、效益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引导合作社围绕主导产业在更高层次开展联合合作,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协会等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化社员结构,增强农产品加工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

3补贴倾斜,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对不同领域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进行认定并对家庭农场进行注册登记,对农业补贴、储粮补贴、农机补贴、养殖补贴等进行整合,并向其倾斜。已经补给农民的,要继续补给农民,新增的补贴,要更多地提供给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发展。

4抓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

通过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提高粮食产量,深入实施“千万头猪富民工程”,促进粮食“过腹转化”;大力发展粮深加工业,促进粮食“过机转化”。积极发展和培育粮食副产品加工业,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通过发展生物质能源等项目,提高玉米秸秆、稻草、玉米须、玉米芯等副产品的工业利用率。

5重视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力

通过打造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深松、深翻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标准,作业质量及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不断增加农机补贴规模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节油、节水、节肥、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大力推广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等环保型机械化技术;从政府公共投入的角度,大力加强与农业机械化相匹配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机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创新人员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市场层面,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的引导,扶持农机经营服务的中介组织,开创农机维修、作业、运输等服务市场,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6科技和创业培训,提高生产和就业能力

一是用技术培训提高素质。通过科技大集、科技培训、广播电视、报纸,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的科技水平;二是就业培训增强能力。通过“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项目,整合农广校、职业培训中心、农机校、广播电视大学、就业培训机构等各方面资源,对农民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教育。

7打造品牌带动,提升影响扩大市场

利用农产品品质的优势和量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了提高效益、提升影响、扩大市场,重点从三个层面推动。一是企业层面,推动做大优势龙头企业,增强企业的品牌整合能力;二是行业层面,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实现农超对接,降低流通成本;三是政府层面,加大对优势品牌和具有一定潜力品牌的扶持力度,优化品牌建设环境,有序推进同类农产品的品牌整合,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8建设体制机制,强化保障功能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篇8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完善的意义探析浅析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趋向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反思《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印发明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紧迫性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与农民视角的研究述评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具体对策从“乌坎事件”看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问题农村土地所有权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公有制视野下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构建规范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论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民法改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韩长赋在国新办会上就《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答记者问浅谈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和客体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及完善对策研究浅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思路浅谈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管理问题试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之克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探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3-01-21.

[2]李宴.公有制视野下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构建[J].中州学刊,2012,(3).

[3]高飞.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失根源及解决路径[J].云南大学学报,2010,(7).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篇9

《蔬菜》杂志主要面向蔬菜业界的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管理人员,以“报道蔬菜产业先进理念、技术,传播业界发展动态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宗旨。主要栏目有:业界观察、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新优品种、土壤肥料、文献综述、试验研究、菜业资讯等。

近年来,各地蔬菜科研、推广单位承担完成了大量科研项目,成功选育出大批蔬菜新品种,提出了系列实用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为了促进发展、扩大交流,特向社会各界征集稿件,欢迎国内外蔬菜科研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论文投稿。

投稿要求:

1.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不接收打印稿,投稿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2.文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练、通顺、重点突出;公式或代号要分清上、下

角标,计量单位采用国际计量标准。表格、图形清晰明了。

3.来稿请写清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含电话、电子邮箱、通信地址与邮政编码),第一

作者身份证号码(发放稿费需要)。

4.稿件写作要求如下:

文章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署名作者应为对论文主题研究及撰写做出主要贡献,能够负责答辩的人员。作者单位应标注支持完成研究工作并对研究内容承担责任的单位,同时写明其所在省市(县)名称和邮政编码;作者姓名右上角和单位名称前应用数字角码标明相互对应关系。

“摘要”应概述研究的目的、材料、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关键词”应选用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较为通用的规范性词汇。

内文的格式,请参照本刊近期发表的文章。前言应概述研究背景和本研究的目的。“材料与方法”应写明试验材料、时间、地点、重复次数、取样数量、方法。“结果与分析”应简明扼要,层次分明,试验数据须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讨论”应结合前人的工作着重论述本文的创新点,避免太远的推论。

文中一级标题序号用1,二级用1.1,三级用1.1.1,均靠左侧顶格书写。拉丁文生物学名的属、种名为斜体,定名人为正体,属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不缩写。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

表格采用三线表形式。线条图须用计算机作图,且该图形文件可在word文件中打开并可编辑,若excel作图须带数据源。照片插图需插入文稿中相应位置(复印件即可),并单独提供图片电子文件或原版照片。表题、表头、栏目、表注、横纵坐标说明、图例、图版说明等要齐全。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应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文后按同一顺序依次列出。常用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篇名[J].期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论文集:[序号]作者.篇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参考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写出,超过3人的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al”;英美德俄等国人名书写时,应姓前名后,名用缩写。

5.来稿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不愿修改的,请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6.如果稿件被录用,编辑部在收到投稿30日内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作者,恕不电话通知,请作者投稿后及时查看邮箱。如未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篇10

【关键词】农业经营组织创新产业集群农业经营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1.42【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会议针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提出了要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就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来说,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在各种农业组织原生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河北省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形成集约化、专业化和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将是未来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关键。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理论探讨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理论剖析。所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顺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变化,通过自发形成或政府引导,形成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生产主体及其关系的总和,是各种利益关系下的传统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称①。从中可以看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题,即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现代农业的践行者与推动者,需明确的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包括各类农产品的生产主体,还包括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的农资部门、农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储运的加工部门及负责销售流通的销售部门等经营主体。各类经营主体的培育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核心和关键。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与组织化程度,影响到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价值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共同构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作用和功能已经从农产品生产扩展到技术服务、统一包装、储运加工、销售流通等各领域。

二是各生产经营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培育多元化的经营主体,还需要考虑各经营主体间的稳定性、凝聚力和吸引力,而这些则取决于各组织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即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要完善各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各经营主体保持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农业产业链条的衔接和农业功能范围的拓展。

产业集群―农业经营组织创新新视角。纵观众多学者在农业经营组织创新上的研究,无论是从分工协作理论提出构建不同形式的经营组织,还是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角度提出要建立和发展龙头企业,其研究重点大都放在对组织个体的研究,而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中可以看到,任何一类组织的产生和功能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性和层次性,其服务的群体也各有侧重,要有效解决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将具有不同功能的组织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因此,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及各组织之间协调互动机制的研究,将是未来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研究的一个方向。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产业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某一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内包括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供应商、生产者、购买者、金融服务机构等,这些不同的企业形成了专业化的分工,集群内不同组织根据自身的特点,专门从事某一价值链环节的专业化经营,实现价值增值和集群内部最优价值链分工,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扩大了本地市场的规模,也使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主体,在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和机遇时表现出更大的弹性。在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中重视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通过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和农业产业化产业区,促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协同发展和网络发展,培育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竞争优势,将是在各种农业组织创新原生模式的基础上深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之一②。

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现状分析

河北省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集群规模初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类型按组织形式划分,包括专业协会、合作社、联合社及联合会等,其功能已涵盖统一提供信息、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实行标准化生产、储运包装―品牌销售。据河北省中小企业局统计,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是多数县域经济的传统产业,随着深加工技术、层次和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种植到餐桌,从玉米到医药,从饲料到肉食加工的一条龙产业链③。按照领办人来划分,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的表现形式有:

“公司+农户”,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农民合作组织。这是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种组织方式,对家庭经营基础之上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的供给相对来说比较充足,而包括技术、资金、管理和营销渠道等则相对稀缺,这种组织功能的不对等性,使得农户在与公司的谈判和交易中,单家独户的农民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公司+农户”的合作组织难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④。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就是进行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核心的组织形式的创新,于是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目前来看,加强规范,逐步实现独立自主、自我发展的农民自我组织,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将是河北省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进行组织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

涉农部门,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涉农部门主要包括农技推广部门、七站八所和基层供销社,其中就供销合作社来讲,其作为党和政府与农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联结城乡市场,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到2012年底,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新型基层社总数达到1853个,新型基层社的社员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961个,农民社员105万户,辐射带动农民425万户。供销社与农民重新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在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开展综合服务活动、推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⑤。

依托能人,农民自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涌现出一大批在种养殖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能人,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发起和创办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组织方面发挥了核心示范与带动作用,“农村能人+合作组织”成为联结生产与市场、企业与农户的又一种组织模式。由于能人的数量不同,专业合作组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依托个别能人来兴办合作组织;另一种是多个能人联合投资入股来兴办股份合作组织⑥。

龙头经营组织快速发展,其辐射带动作用有待提高。按照“培植龙头、壮大基地、带动农户”的思路,河北省全省各地积极以乳品、肉类、粮油、果品、蔬菜五大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抓好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截止2012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从业人员达43.76万人,带动农户全省合计1053.1998万户,实现净利润2934000万元,出口创汇188490万美元。从产品辐射范围看,2012年产品辐射全省的龙头经营组织达414个,跨省区的有1073个,产品辐射国外的有175个⑦。尽管龙头经营组织在强化企业管理,密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纽带之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从整体竞争力上看,河北省大多数龙头企业以简单加工为主,其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和市场保障能力不足,导致产业链延伸不够,直接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⑧。

各经营主体间合同违约率较高,利益联结机制脆弱。单个农户生产规模小、掌握市场信息少、经济实力薄弱、无法独自承担风险的弱势,是推动农民走向合作化经营道路的重要原因,然而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农民合作组织的稳定性、凝聚力和吸引力还取决于合作各方的利益联结机制。从上述几种合作组织模式看,目前河北省农民合作中无论是“公司+农户”,还是乡村干部、能人带动自发组建的合作组织,其参与者之间更多的是“订单”或“合同”关系,这种关系中公司和农户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合同各方为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违约的现象居高不下⑨。为此,提高合作组织各方违约的成本、积极探索新型合作关系,提升合作组织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也是农村合作组织创新的一个关键方面。

产业集群下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创新框架

产业集群是各要素作用力的耦合,从网络关系构成看,包括两大部分:集群内部的企业网络和外部支撑机构组成的网络。其中外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集群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及科研环境等。内部机构则包括:一是构成农业产业链分工的各类型农业组织,涉及农资供应商―农户或农合组织―核心企业―农产品批发商或超市等,它们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结成纵横交错的空间立体网络。另一部分就是相关机构,主要包括技术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人才培训机构及物流机构等。因此,产业集群视角下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途径包括:

政府及政府政策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和保障。从形成机制看产业集群可分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在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形成阶段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农业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环境等状况,加速包括知识、土地等资源要素在产业区的流动,促进产业集群的自我创新和发展。同时政府在打造市场诚信、维护区域品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由于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要真正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带动各地农业、农村走向产业化、工业化的道路,政府及政府政策的引导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积极培育多种经营主体,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纵向一体化。目前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纵向一体化的方式按龙头企业和参与者的不同,有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典型形态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典型形态的中介组织带动型、以生产者与专业市场经营组织间通过合同形成较稳定的购销关系为典型形态的专业市场带动型以及农业综合企业、各级农业服务体系或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以契约关系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所形成的其他类型等⑩,对于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来说,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组织合作模式,以获取纵向一体化带来的市场规模扩大、交易成本降低等优势。

积极培育农业合作组织,做强做大农业产业链条各节点,实现农村产业组织横向一体化。小规模分散经营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概括,在集群模式下进行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实现农业产业链条的垂直分工,迫切需要提升农业产业链条各节点的竞争力,即构成农业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企业做强做大,形成产业集群的有力支撑。具体到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来说就是:一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其对当地农业的带动作用。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分散农户在集群中讨价还价的能力。可以通过成立联合组织,如合作社方式共同协调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加工等。当然也可以通过跨村、乡成立产业园区增强分散小农户的市场地位,有效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的横向联合,增强集群的竞争力。

积极培育社会服务机构,为农业产业组织创新营造良好软环境。一是为产业链各节点提供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的技术服务部门,如为农业协会、技术服务站等。二是为完成从农资供应商―农户或农合组织―核心企业―农产品批发商或超市等的一系列活动而需要的物流部门,这不仅包括运输企业,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的流通加工、分拣、仓储等,从而实现农产品的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流通价值。三是为各种组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的各种培训机构,随着产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各种组织所需的劳动力资源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因此一些具有针对当地特定产业的培训机构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为各组织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部门,这对中小企业做强做大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需要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的农资部门、农产品统一生产、储运包装等加工部门及销售流通等各类生产主体,同时还需要各类经营主体间专业化的分工和良好的合作,实现农业产业链条的衔接和农业功能范围的拓展。产业集群作为某一产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同一产业链上不同企业的集合,其内在的集群模式不仅能够扩大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能够提升分散小农户的整体竞争力,有效实现农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于河北省来说,从种植到餐桌,从玉米到医药,从饲料到肉食加工的一条龙产业链的形成,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通过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促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协同发展和网络发展,将是在各种农业组织创新原生模式的基础上深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之一。

(作者单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030226)

【注释】

①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中国乡村发现》,2013年第1期。

②姜长云:“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与逻辑”,《产业经济》,2013年第8期。

③⑥河北省统计局:《河北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

④⑦⑤唐代清:“河北省农民组织化现状和对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⑧王振涛,刘颖:“强龙头、抓联结、调结构、促增收―‘十一五’以来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监测分析”,《统计与管理》,2011年第5期。

⑨王爱群,夏英:“基于博弈理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合同违约率问题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