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3:49

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篇1

2018年,我院通过加强领导,部门协作,广泛宣传,强化措施,明确职责,严格督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就我院公共卫生工作落实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加强领导、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计划,得到了各位领导的重视,结合我镇实际,我院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并对领导小组成员做了具体分工。 

二、强化培训、定期督导。今年以来,我院不定期的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培训,并多次进行督导检查,保证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按照计划完成。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与健康教育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建档总数为29327人份,真实率100%,整理原有档案,生补死撤,利用现有档案,为临床一线提供参考。制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全年进行健康教育讲座120次(其中卫生院12次,村卫生室108次),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132次(其中卫生院24次,村卫生室108次),开展12次公众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和230次影音播放记录(其中卫生院154次,村卫生室176次),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截止12月底为0—6岁儿童免费接种免疫规划疫苗6372余针次,接种率98%,建证率达到100%。全年传染病疫情报告6例,传染病网络直报率达100%,无传染病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对传染病患者及时登记,上传,追踪。

3、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截止12月底共发放叶酸片781瓶,产前健康管理孕妇322人次,孕产妇健康管理率80%,我镇辖区内0—6岁儿童总数为2393人次,全部纳入管理系统,新生儿访视322人,访视率90%。

4、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 35 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随访的同时免费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随机血糖监测,并针对辖区慢性病人群开展连续科学的健康评估、干预措施等,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成立了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对我镇重性精神疾病进行排查、摸底,掌握重性精神疾病人复发、住院、迁出、死亡、走失等情况,对辖区内确诊的148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

6、老年人健康管理。今年65岁体检,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队,并配备了全自动尿分析仪、50maX光机、三导联全自动心电图机、B超等设备,把65岁体检工作做到了实处,体检2472人,并及时把反馈卡发放到群众手中,所到之处,人人称颂党的政策好。

7、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在院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以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非法行医等工作出发点,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认真实施产品质量和食品放心工程,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对中心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处置,到各村巡查非法行医,排查公共场所单位和个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8、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服务: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辖区居民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一年来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院将在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依照县卫计局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医疗质量、服务水平、规范管理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百姓享受放心、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四、2019年度工作计划

1、加强健康扶贫的细化工作

党的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结合提出这一要求,我院健康扶贫更是要求精准、精细。首先,对贫困人员按照服务协议的要求,落实好相关服务政策;其次根据因病致贫人员病种、病情,制定详细的诊疗计划,定期随诊,达到控制病情以及治愈的目标;再次加强常见病的预防控制,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有针对性的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减少因病致贫存量,控制好增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2、优化医疗环境

当前,在全省开展的“改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专项行动中,我院始终树立“从细节上改进服务、从管理上提升质量”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改善医院环境上下功夫。公共卫生数字化接种门诊的建设,在原有的三室分诊基础上提升到四室分诊,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具备预检登记、候种室、接种室、留观室四大区域。

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新医改基层卫生院零差价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对于基层卫生院来说,重点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实施政府补偿政策以来,通过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现了药物零差价制度,配合医保和新农保的改革,基本实现了对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覆盖,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医疗保健质量。新医院会计制度已实施多年,在新形势下的基层卫生院药品成功财务管理中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药品成本进行科学核算,已经成为基层卫生院药品会计核算的重点工作。

一、新形势下基层医疗卫生院开展药品成本核算的意义和目的

对药品成本进行核算是基层医疗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运用会计手段来实现对药品流通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进行归类汇总,并给予核准和控制的过程。基层医疗卫生院通过对药品成本进行核算,可以真实的反映其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以此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院的药品核算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形势下基层卫生院强化药品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加强对基层卫生院药品预算管理

树立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医院药品在预算管理,如结合年度药品采购计划,编制药品预算方案,并对年末的各项药品发生额与预算进行比较,从而改进药品的预算管理目标。同时,对预算内容上,要结合医院资金的管理,包括对药品收支预算和参与药品招投标进行管理,还包括对非基本医疗药物采购的会计管理。对涉及到往来账款要进行有效的预算,如对当前药品成本占医院总经营成本的比例,如果比例过大,给医院的资金管理带来隐患,从而影响了医院的各项业务开展。

(二)加强对基层卫生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改革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对于各类经济活动都实现了有效的监督。新形势下,基层卫生院虽然实现了基本医疗药品零差价,仍有必要通过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实现对药品的成本核算。具体来讲,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对各类药品进行准确的核算,并通过对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机制,运用财务管理的方法和程序,从价值上来实现有效的成本效率控制。主要从以下几点来着手,一是从责任的落实上,做好财务核算人员的职责分工,并结合定期的成本核算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从汇集的财务信息中选择科学的方法来确保药品成本效率核算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二是从行政监督上来确保药品成本核算制度有效实施,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必须要从自我评估中来加强对药品成本的的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药品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和漏洞,结合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修正和改进。

(三)加强对药品采购流程过程的成本核算控制

从概念上讲,药品的采购成本主要是从药品的采购到入库整个过程中的一切费用,而实施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以来,药品主要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主导下统一指标采购,更是从药品的采购渠道上进行了全面的分类汇总核算,以实现对各类药品的明确分类,并结合其药品价格进行明确,以便于实现对药品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同时,在对于药品销售商的管理中,对于部分集中采购药品而进行的打折等情况,要通过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财务科目上增加折扣科目,以便于对医院药品采购中发生现金折扣的药品进行单独核算。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药品折扣,作为药品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基层医疗会计人员能够切实将核算工作做到实处。

(四)从药品的存储和领取过程中加强成本核算控制

在药品的存储和领取过程中,由于药品在库房之间的流动,从而产生一定的费用成本,而在药品成本核算工作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并能够从加强对药品库房的对账管理来确保药品成本的一致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药品在售价上的调整,需要结合药品管理实际进行核算,并且不能违背基本医疗药物的零差价原则,并与药品物价监管部门进行及时的协调,切实从药品的成本核算控制中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审计监督控制

建立会计审计制度,从各基层医疗卫生院的会计工作实际来强化监督,如在实施内部管理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对各项资产物资的管理监督、交接记录的分析,以及相关药品物价执行情况的检查等,以实现对各基层医疗卫生院会计工作的绩效考核,从而提升基层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升

在做好基层医疗卫生院药品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为此,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上,来不断加强对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业务技能培训,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纠错和防错能力,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使其既要满足“核算型”的要求,又要适应“科技型”的需要。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院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以满足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的综合人才队伍的形成。

三、总结

总之,作为公益性的基层医疗卫生院,必须能够从过去的依靠药品单价来维持生存的工作态度中转变过来,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切实通过制度监督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成本核算机制。同时,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更应该从日常医疗卫生管理服务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药品成本核算方法,执行好基本医疗药物零差价的惠民政策,以最低的花销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满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篇3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医改办的统一部署,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于去年8月正式启动,经过一年的积极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人民群众得实惠,卫生事业有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的医改目标正在逐渐显现。为进一步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顺利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覆盖成果

我市先后分三批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覆盖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零差率销售。但是,还存在药品种类和品规少、配送不及时、药款返款不及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

(一)严格药品管理。按照省卫生厅《关于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目录>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杜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违规使用和销售非基药的通知》要求,对基本药物(含增补)实行网上统一集中采购,原则每月采购不得超过3次,急诊急救等特殊药品,可应急采购。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采购计划,须由其所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审核后,统一提交采购订单、统一接收药品、统一网上入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须在到货后4个工作日内完成网上入库确认,对送达合格的药品要及时签字验收,对不符合质量、有效期要求及破损的药品,有权拒绝验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基本药物品种配送监管,并指导本市中标企业制定好全覆盖配送方案,制定好配送环节出现配送不到位的解决预案。

(二)严格执行回款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完成药品验收入库及网上确认后,要在30日内向同级国库支付中心付款。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及时足额向药厂或配送商支付基本药物货款,确保基本药物货款在30日内及时足额支付。

(三)增加配备使用品种。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加强425种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配备数量不少于200种和400个品规。要加大对基本药物及其制度的宣传,引导群众认识、相信、使用基本药物。要进一步加大基本药物临床使用培训,逐步改变基层医生不合理用药习惯。

(四)严格督导监管。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实行分级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行政和纠风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本辖区国家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回款和使用情况,对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不彻底的地方,要采取约谈形式进行“一对一”推进和“驻点”督导。对使用非基本药物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先免除院长(主任)职务,再调查处理。

二、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

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65个公办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全部通过竞聘上岗,乡镇卫生院竞聘上岗人员1056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竞聘上岗人员628人。改革后,65个乡镇、18个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定了考核办法,充分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但是,还存在分配制度流于形式、保障制度不健全、综合改革不规范等问题。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落实规划。全面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城市社区卫生中心机构规划设置(2011—2015年)的通知》,同时,各地还要制定本地社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对现有公办、医院办、企业办的社区卫生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科学合理设置。二是落实补偿。对非公办社区卫生机构,保持原补偿渠道不变,即由地方政府按照核定任务和收支情况,对其承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补助补偿,仍以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原有模式进行。在政府补偿补助的同时,仍要按照原有管理体制渠道承担管理和投入责任。三是鼓励创新。鼓励各级政府在医改政策框架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可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编制核定、资金投入按照属地化原则,根据各地城镇户籍人口等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编制控制总量、补偿补助资金投入等,全部核定、落实到当地政府,由当地政府根据相同标准落实辖区内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编制控制总量和补偿补助资金。编制无法落实的,由当地政府核定虚拟编制,做为政府落实补偿补助资金的主要依据。对于公办、医院办、企业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可以按照有关政策转移给地方政府,成为公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四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退机制。鼓励、引导、督促各地政府按照区域规划,建立公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本辖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鼓励和引导医院办、企业办、民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渐向中、高端医疗服务过渡,逐渐退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范围。新建立的公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按照现有编制政策予以办理设置手续,核定人员编制,并落实相应补偿补助。

(二)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重点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保持稳定。按照职能、职责要求,切实保持现有人才队伍的稳定,有效完成目前基层医疗卫生基本任务。二是优化队伍。要着力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和技术结构,使医疗卫生技术专业人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三是培养人才。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特别是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人才不足的,要空岗以待,按照政策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招录。四是引入人才。要利用事业需要、感情沟通、政策引导、待遇水平、发展前途等引入需要的人才,优化现有人员队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三)进一步调整分配制度。在分配制度改革上,要按照“四督导、四考核、四挂钩”绩效考核机制,调整分配制度改革。“四督导、四考核、四挂钩”的第一层次是指省、市联动会同有关部门,对县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配制度改革进行督导、考核,考核结果与省级以上财政对县(市、区)财政投入规模与力度挂钩;第二层次是指县级政府对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体绩效进行督导、考核,考核结果与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挂钩;第三层次是指县卫生局对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情况进行整体督导、考核,考核结果与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挂钩;第四层次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本单位医务人员按照考核制度和机制进行绩效督导与考核,考核结果与每名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挂钩。真正建立起符合本地实际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制度。

(四)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健全托底补助办法。各地要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任务和收支,完善托底补助办法,建立财政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工资和运行经费适时足额到位。对于不能按时、足额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工资的,要追究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及主管工作人员的责任,依法依纪予以处理。二是增加诊疗项目。各地要全面落实一般诊疗费政策,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加强人员技术培养培训,开拓医疗收入渠道,增设中医适宜技术、家庭医疗服务、临终关怀等诊疗项目,尽可能全面地满足辖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医疗收入,减轻当地财政托底保障压力。各地在核定医疗收入时,卫生部门要沟通协调好,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留有一定弹性,以调动其积极性,支付未能预测的支出。三是加强内部管理。按照新的体制、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四是加大投入。各地政府要按照医改要求,调整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医改和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全市医改顺利推进。

三、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按照《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确定孙吴、逊克等8个县(市)医院作为省级试点单位,并已于9月8日正式启动实施。非试点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尽快确定本地县级医院改革试点单位。

(一)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思路和原则。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必须坚持公益性质和主导地位,完整准确地把握试点的政策框架,按照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的方向,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提高与控制并行的原则,在国家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框架内,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为核心,以转变机制、提升能力、加强协作为主要内容,着眼群众得实惠、医疗卫生事业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加大实施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路子。县级医院改革必须坚持以下六项原则:必须坚持促进公平性、维护公益性;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全面协调推进;必须合理布局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发展;必须科学制定政府对医院的补偿范围和方式,切实落实政府补偿责任,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必须构建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必须加强预付制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院良性发展。

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篇4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国家和省以及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综合改革,加快建立一个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坚持基层医疗卫生公益性,强化政府职责,突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实施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药物、保障制度综合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建立新的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

(三)实现目标。通过推进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药品、保障制度综合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满足,从降低药品价格和改善服务中得到明显实惠;医务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

(四)实施范围。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国营农场医院。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市卫生局统一管理。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严格界定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同时,政府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因事设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依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结合服务人口及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情况,合理核定需要的人员,根据市编制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核定的人员编制,作为其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一般为3年。实行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有关规定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

(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

根据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物价上涨、经济增长因素和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特殊因素核定。

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任务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

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岗位任务和绩效工资制度的要求,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

(四)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年,全市范围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零差率销售。现有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国家指导价和省采购价。

(五)积极稳妥推进农场医院卫生体制改革。农场医院改革要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参照乡镇卫生院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进行实施。

(六)推进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补偿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

市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人员经费、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按规定核定的经常性收支差额,不足部分由政府补助,收支结余按规定留用或上缴,体现突出绩效、奖优罚劣的补助原则。同时,探索发挥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作用,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

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离退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用,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由市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核定补助。

政府对行政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实行药品零差率,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予以补助。

在坚持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成立市卫生局领导下的市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中心,对乡镇卫生院财务实行集中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定岗竞聘上岗,根据国家规定和省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具体时间实行绩效工资。

探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风险基金,专门用于实际发生的医疗纠纷赔偿或支付基层医疗机构购买医疗风险保险发生的支出,并规范运作。

三、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调查摸底、方案制订及动员准备。

卫生局负责机构、人员摸底调查,会同人社、编办、监察等部门做好人员身份、工龄、学历、职称、执业资格及奖惩情况确认,提出岗位设置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发改委负责方案报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相关办法征求意见、完善等工作,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宣传培训会议,开展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政策宣传与学习。

(二)实施阶段。

1.机构设置及编制确定。年月日前完成编制核定和机构设置的批复工作。(责任部门:市编办)

全市设1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8个卫生院,其中10个为乡镇卫生院,统一命名东方市镇(乡)卫生院;保留其它8个卫生院,统一命名东方市卫生院,其中东河镇、感城镇卫生院和新街卫生院等3个卫生院为中心卫生院。同时,为解决我市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的医疗问题,特增设一个监管小区卫生所,系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根据省编办、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各市县医疗卫生单位编制和工作的通知》(琼编办108号)精神,由市编办会同市卫生局对全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进行编制核定测算,报省编委审批后落实人员编制。

2.设岗方案报批。年月日—日完成卫生院设岗方案的制定和报批工作。

基层医疗机构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专业技术岗位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设置数量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其中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应占岗位总数的20%—40%;管理岗位、非技术类工勤岗位不得超过20%。核定的人员编制,作为其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3.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年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年基本药物使用比率达到70%以上,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全部实行网上采购统一配送,实施零差率销售。

4.核定收支、落实补助。财政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的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和资金结余及账户设置、债权债务等开展专项核查,全面摸清底数,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心管理,实行集中核算,经费统管。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财政和卫生部门合理测算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并做好预算编制相关工作。

5.制定竞聘上岗办法。年月日前,完成竞聘上岗。

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卫生技术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卫生技术岗位。改革后,卫生院院长由卫生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分期分批进行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为三年。

所有上岗人员全员实行聘用制,由卫生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考试或考核等方式竞聘上岗。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6.人员分流安置。年月日—月日进行人员分流安置。

在编人员分流,可以采取允许提前退休、病退、实行三年过渡安置、鼓励自谋职业、支持学习深造等方式妥善安置,对符合岗位条件的,卫生院如有相应空缺岗位,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用。非在编分流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落实相关保险,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7.绩效考核。卫生部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负责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内部职工工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三)总结评估工作。对我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等,并上报有关工作总结。

四、保障措施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各相关单位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周密部署,统筹安排,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一)加强领导,强化协调配合。为做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物价、药监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保证改革顺利实施。

(二)加强财力保障,强化资金管理。做好资金预算,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确保各项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切实加强监管,优化资金拨付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篇5

(一)加强对基层卫生院药品预算管理

树立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医院药品在预算管理,如结合年度药品采购计划,编制药品预算方案,并对年末的各项药品发生额与预算进行比较,从而改进药品的预算管理目标。同时,对预算内容上,要结合医院资金的管理,包括对药品收支预算和参与药品招投标进行管理,还包括对非基本医疗药物采购的会计管理。对涉及到往来账款要进行有效的预算,如对当前药品成本占医院总经营成本的比例,如果比例过大,给医院的资金管理带来隐患,从而影响了医院的各项业务开展。

(二)加强对基层卫生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改革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对于各类经济活动都实现了有效的监督。新形势下,基层卫生院虽然实现了基本医疗药品零差价,仍有必要通过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实现对药品的成本核算。具体来讲,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对各类药品进行准确的核算,并通过对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机制,运用财务管理的方法和程序,从价值上来实现有效的成本效率控制。主要从以下几点来着手,一是从责任的落实上,做好财务核算人员的职责分工,并结合定期的成本核算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从汇集的财务信息中选择科学的方法来确保药品成本效率核算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二是从行政监督上来确保药品成本核算制度有效实施,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必须要从自我评估中来加强对药品成本的的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药品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和漏洞,结合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修正和改进。

(三)加强对药品采购流程过程的成本核算控制

从概念上讲,药品的采购成本主要是从药品的采购到入库整个过程中的一切费用,而实施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以来,药品主要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主导下统一指标采购,更是从药品的采购渠道上进行了全面的分类汇总核算,以实现对各类药品的明确分类,并结合其药品价格进行明确,以便于实现对药品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同时,在对于药品销售商的管理中,对于部分集中采购药品而进行的打折等情况,要通过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财务科目上增加折扣科目,以便于对医院药品采购中发生现金折扣的药品进行单独核算。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药品折扣,作为药品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基层医疗会计人员能够切实将核算工作做到实处。

(四)从药品的存储和领取过程中加强成本核算控制

在药品的存储和领取过程中,由于药品在库房之间的流动,从而产生一定的费用成本,而在药品成本核算工作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并能够从加强对药品库房的对账管理来确保药品成本的一致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药品在售价上的调整,需要结合药品管理实际进行核算,并且不能违背基本医疗药物的零差价原则,并与药品物价监管部门进行及时的协调,切实从药品的成本核算控制中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审计监督控制

建立会计审计制度,从各基层医疗卫生院的会计工作实际来强化监督,如在实施内部管理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对各项资产物资的管理监督、交接记录的分析,以及相关药品物价执行情况的检查等,以实现对各基层医疗卫生院会计工作的绩效考核,从而提升基层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升

在做好基层医疗卫生院药品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为此,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上,来不断加强对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业务技能培训,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纠错和防错能力,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使其既要满足“核算型”的要求,又要适应“科技型”的需要。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院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以满足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全面提升的综合人才队伍的形成。

二、总结

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篇6

显而易见,“全报销”制度对于已经基本纳入参保或参合的无棣县城乡居民来说,住院时减轻医药负担有着现实意义。2011年,无棣县,地方财政收入8.3亿元,在全省县(市、区)排名80余位,财力尚不丰裕,在如今城乡普遍面临“看病贵”前提下,无棣拿什么进行的医改?

一、积极能动,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

2012年7月17日,无棣县制定下发了《关于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实施方案》,按照积极推进医疗服务收费管理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农合结算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医疗机构服务流程、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利民惠民、因地制宜、开拓创新的基本原则,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的医疗服务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全部实行住院“零押金”、出院“一站式结算”。此模式的推行,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彻底解决以往群众“先筹钱,再看病”的难题。

纳入“先诊疗后付费”诊疗服务范围的患者除参加无棣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外,濒危、危重及其他病情危急需要紧急救治的病人,在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就诊时,均可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的诊疗服务。在办理住院手续和住院治疗期间,可与医疗机构签订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并将其城镇医疗保险证、新农合证原件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交医疗机构保管,无需交纳住院押金,患者出院结算时向医院支付报销后个人所承担的费用。

“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的推行,打造了群众生命“绿色通道”,病人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交费程序后置,强化了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全过程的监督,促进医护人员转变观念,改善态度,向病人提供更加规范、优质的医疗服务,病人的总体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体现了对患者的信赖和尊重,有利于增进医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

二、把握时机,试水乡镇卫生院住院“全报销”制度

一是实施“一调双控”,落实经费保障。“一调”指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居民医保起付线调整到现在的全报销标准;“双控”指控制乡镇卫生院次均费用和总体费用,同时制定手术住院单病种费用标准;将县医院、中心医院为主的县内其他医疗机构的次均费用下调不低于10%,同时实行单病种限价管理,控制县内其他医疗机构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作为保障金。

二是分类签订协议,明确责任义务。针对推行全报销工作,县卫生、人社部门制定出台全报销工作实施细则,与各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责任和义务;突出次均费用和总体费用控制、单病种限价管理三个重点,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坚决杜绝次均费用不合理增长和反弹现象。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房屋、人员、设备“三配套”,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严格绩效考核,建立新型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医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社会效益为主的服务模式。充实县合管办力量,理顺管理关系,切实提高监管、服务能力。

四是严格控制措施,保障基金安全。通过总额预付制、单病种限价管理及次均费用限价控制等多项措施,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新农合、居民医保资金科学合理使用,达到合理治疗、基金安全、群众受益的效果。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由原来的150元、80%分别调整为200元、100%;参加居民医保的居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报销比例由原来的500元、70%分别调整为200元、100%。城镇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按照滨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政策结算完毕后,由县财政参照全报销政策进行补差。

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稳妥有序,突出公益、综合改革,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加快建立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机制,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全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等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务人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运行效率显著提高,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1、明确机构职责。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市卫生局统一管理。

①乡镇卫生院的职责。乡镇卫生院以维护农村居民健康为中心,综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承担市卫生局委托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以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所需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的相关工作,对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进行统一管理。

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提供与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进行统一管理。

2、核定机构编制。根据市编办、财政局、卫生局《关于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等问题的批复》规定,我市共设18处乡镇卫生院、2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编制1710个(具体编制核定见附件1)。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增减相抵的原则,科学调整和使用本单位医疗卫生人员编制,不得擅自增加编制总量。核定的编制总数,作为其确定岗位数量和核拨人员经费的依据,实行统筹安排、动态调整。

3、科学设置岗位。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公共卫生等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优先满足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专业和中医药岗位需要。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岗位总量的90%,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90%。其中,乡镇卫生院用于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专业、中医药岗位分别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20%、20%和10%,并逐步到位。岗位设置方案由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上述规定编制,报市人社局、编办、卫生局共同核准。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1、实行竞聘上岗

①机构主要负责人的选聘。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聘任制和任期制。由市卫生局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每届任期一般为3年,可按规定程序连续聘任。

②其他人员的竞聘上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工作人员,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按照核定的编制及岗位设置情况,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做到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符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进入的人员,均应按照岗位任职条件和规定程序参加竞聘。优先聘用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中医药等急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把岗位任职条件关,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有准入要求的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市人社局、卫生局要根据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实施竞聘上岗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具体的竞聘上岗办法并监督实施。

竞聘上岗工作结束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同竞聘上岗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聘期等内容,确立聘用关系,聘期一般为3年。市人社局、卫生局按规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竞聘上岗和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审核认定。

2、招聘新进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出现岗位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时,一律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规定实行公开招聘。优先聘用定向培养的医学生、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养计划的培训学员。招聘的医疗、公共卫生人员一般应具备卫生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应具备护理专业学历和执业资格,其他紧缺的专业人员也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

3、安置未聘人员。按照省人社厅、发改委、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妥善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在编正式工作人员中的未聘人员,采取系统内统筹调剂、实行三年待聘制、允许提前退休、鼓励自谋职业、支持学习深造等途径和办法妥善安置。对编制和人事计划外的未聘人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确保单位正常运转、确保稳定的前提下,自行妥善处置,今后不得在编制计划外自行聘用人员。

(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1、开展绩效考核。在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的指导下,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建立有激励、有约束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和满意度评价。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体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数量和质量等,基本医疗服务具体考核医疗质量、规范用药、医疗费用控制和工作效率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定期组织内部绩效考核工作。#p#分页标题#e#

2、实施绩效工资。市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已出台了《关于印发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该通知的规定,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四)规范药品采购机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要全部通过省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坚决杜绝网下采购行为。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货款结算制度,按规定及时上缴基本药物货款,确保基本药物足额供应,及时配送。

(五)推进补偿机制改革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要求,在确保政府卫生投入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市财政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划足额安排;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财政补助的办法补助,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实施步骤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要按照制定方案、核定编制、设置岗位、竞岗聘用、绩效考核、实施绩效工资、总结验收的顺序,深入扎实地推进,确保年9月底前完成。

(一)学习培训,制定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改革文件,准确把握政策要求,理清工作思路和方法,找准改革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要围绕落实综合改革任务,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使广大基层卫生人员明确要求,掌握政策,增强信心,积极投身改革。

(二)核编定岗,竞聘上岗。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核定的编制数量以及岗位设置规定,于8月15日前完成岗位设置方案制定及核准。严格按照岗位竞聘规定组织竞聘上岗工作,确保8月20日前完成。

(三)妥善安置,保持稳定。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关于妥善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的要求,制定具体办法和工作方案,于9月中旬完成未聘人员安置工作。

(四)绩效考核,兑现奖惩。市卫生局负责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在市卫生局实施考核基础上,由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确定绩效考核等级,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安排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结果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挂钩。8月底前全面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并规范开展绩效考核工作,9月底前实现绩效工资制度入轨运行。

(五)考核评估,总结验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成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要及时考核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保改革成效。

五、保障措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和协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着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把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参与改革的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纪律意识,依法合规办事,确保改革不走形、不变样。

(二)加强财力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市财政局要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确保各项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强化资金监管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政府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安全、有效。

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篇8

一、工作目标

我院组织开展对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三家区域医疗中心驻点帮扶,为三家中心卫生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项服务项目”,显著提高乡镇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急诊急救处置能力,逐步完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内、外、妇产、儿科、康复和中医等一级诊疗科目,开展和扩大相应住院服务和一、二类手术,不断提高受援乡镇卫生院的整体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其重点专科、特色科室建设,满足当地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医疗专家诊疗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一)驻点工作领导组

为切实加强紧密型医共体专家驻点工作,现成立县中医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区域中心驻点专家工作领导组。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制定科室基层排班计划,具体负责安排驻点专家的相关事宜及上报驻点工作的进度和总结。

(二)医疗质量指导督查组

为切实加强紧密型医共体专家驻点工作,提高紧密型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医疗质量管理,同时成立县中医医院医疗质量指导督查领导组。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质控办,梁发俊同志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医疗质量考核标准,负责县中医医院紧密型医共体医疗质量督查考核工作。

三、实施内容

1、帮扶单位:

2、帮扶方式:

①明确区域中心卫生院驻点工作负责人。主要负责镇中心卫生院;主要负责镇中心卫生院;主要负责镇中心卫生院。

②采取“科室对科室”、“团队对团队”、免费接收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进修轮训学习、选派驻点专家,并结合三家乡镇卫生院实际需求,制定科室基层排班制,组建医疗专家团队,实行常态化管理,(暂定一月调整一次)开展专家资源下沉驻点工作,专家驻点工作期间,由对接院领导(组长)负责管理。

③选派人员资质与组成:各科室主任、副主任、高年资医师护师及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3、帮扶内容:

驻点专家主要开展坐诊查房、示范操作、业务培训、技术推广,指导区域内中心卫生院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护理、院感质量的管理,协助区域内中心卫生院提高主要临床科室熟练掌握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培养技术骨干,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完善一级诊疗科目和扩大相应住院服务和一、二类手术,不断规范区域内中心卫生院的医疗行为,提高区域内中心卫生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4、帮扶责任科室

内科、骨伤科、外科、妇产、儿科、中医、康复、医务、质控办、护理、院感

5、第一批次帮扶队员(后期按照科室基层排班表轮流下派):

四、工作要求

1、驻点人员严格按照工作实施方案、按计划开展帮扶工作,并做好工作日志,详细记录驻点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内容,由对接院领导(组长)负责收集并按时上报。

2、每月各专业工作开展情况须有文字总结报告和图片说明。

3、每次下乡驻点工作队员和协助完成帮扶任务的人员需到我院医务科备案。

4、驻点帮扶工作结束后,各组长负责收集上报驻点工作日志、工作总结。

5、医院每月对派驻的医务人员进行督查考核,将驻点帮扶工作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结果绩效挂钩。

6、医院将完成驻点工作任务的情况作为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区域中心卫生院工作意见及驻点人员工作总结,按照有关规定审核后,纳入个人档案,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

7、专家驻点工作办公室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协调安排帮扶人员,同时按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8、专家驻点全体成员要严格遵守驻点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严肃纪律,严格要求,全面执行“八项规定”,严禁工作期间违规饮酒、玩手机和打牌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者将按照县中医医院“三岗制”严格处理。

五、实施的效果和效益

1、提高区域内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增加服务项目,规范诊疗操作。

2、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篇9

摘要:目的了解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现状,针对存在的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贵州省50个贫困县中按地理位置抽取4个贫困县,每个县按照50%的抽样比例随机抽取了73所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结果卫生院基本设施的配备情况低于1998年国家平均水平;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年提供诊疗人次为9114人次;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20.32%,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15.75%。结论应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培训,改善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条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现状

analysisofcurrentconditionsofseventy-threetownshiphospitalsinpoverty-strickenruralareasanddiscussiononthemeasures.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currentstatusofhealthserviceoftownshiphealthsectionsinpoverty-strickenareasandputforwardpropersolutionsforsolvingtheproblems.methodsaninvestigationof73townshiphealthsectionsin4povertycountiesinGuizhouwasmadebymulti-stagestratifiedsamplingandrandomclustersampling.Resultsinfrastructureofsam-plingtownshiphealthsectionsarebelowthenationalaveragestandardin1998;thenumberofvisitsperyearis9114ineachtownshiphealthsection;thepercentofsystematicchildrencareof3and7yearsoldis20.32%and15.75%,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trainingofhealthworkersinthetownshiphealthsectionsoughttobestrengthenedsoastoimprovetheconditionofinfrastructureanenhancetheabilityofpublichealthservice.

Keywords:povertyareas;townshiphospital;measures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卫生承上启下的枢纽,其成败兴衰,事关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和九亿农民健康的大局。为了解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现状,特展开调查,为针对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与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进行调查,从贵州省50个贫困县中按地理位置分层随机抽取4个贫困县,每个县按照50%的抽样比例随机抽取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资料的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乡基本情况调查的73个乡镇卫生院大多位于山区(占98.6%),有57.5%的乡是地方性氟中毒病区,34.2%的乡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2003年乡镇财政卫生拨款为7.9289万元,卫生基本建设费用为6.0292万元,卫生事业费支出总数是35.9723万元,其中乡镇卫生经费为23.7194万元,占65.93%。2003年乡合作医疗经费预算为3057元,实际支出为2843元,占预算经费的92.99%(所调查的4个县中,只有1个县开展了合作医疗)。

2.2调查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调查的73个乡镇卫生院所有制形式全部为全民所有制,管理方式全部为院长负责制,服务项目以医疗服务以预防保健为主,占89.0%。

2.2.1卫生院人员构成与分布情况2003年,被调查卫生院的总人数为1046人,平均每院14.3人(低于2003年贵州省乡镇卫生院人员数平均值14.9人),其中卫技人员占96.27%(高于2003年贵州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比例90.31%)。年龄分布情况为:25~34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45.41%,45岁及以上占17.29%,25岁以下者占3.63%,可见所调查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分布情况为:本科及以上5人占0.47%,大专134人占12.81%,中专643人占61.47%,高中111人占10.61%,初中及以下91人占8.69%,提示低学历者占绝大部分,应加强人员的在职培训,并注意新进人员的学历水平。

2.2.2卫生院资金来源、使用情况卫生院固定资产总额平均为258.0538千元,2003年调查卫生院收入总计平均为306.81958千元,上级拨款占29%,其中业务收入占39.19%。业务收入中,医疗收入占33.52%,药品收入占59.25%,防保收入占4.63%。2003年上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项拨款4049.91千元,之前年份均为零投入。

2.2.3卫生院的基础设施73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平均为530.93m2,远低于全国水平(1998年第二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国平均:1353.67m2)。73所乡镇卫生院,一般都设有内科、妇儿科、外科、急诊科和预防保健科等科室。在所调查的仪器设备中,平均每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一件及以上的设备有产床、保冷背包、冰箱和消毒锅。

2.3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状况

2.3.1业务工作的情况2003年所调查的乡镇卫生院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卫生服务覆盖率结果见表1。其中,乡镇卫生院年诊疗人次数为665346人次,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年提供诊疗人次为660.72人次。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20.32%,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为15.75%。可见,乡镇卫生院对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儿童的系统保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表12003年乡镇卫生院基本卫生服务情况(略)

2.3.2乡镇卫生院上报的主要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发病总数为3042人,死亡总数为29人,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公共卫生事件是痢疾、肝炎、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和乙脑,发病人数分别为1892、641、267、116和81;死亡人数分别为2、3、0、12和4。这些都与农民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有关。提示医务工作者应针对性的加强农民的健康,以增强其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3.3乡镇卫生院开展的服务项目由表2发现乡镇卫生院对提供预防接种服务、新法接生、喂养指导、健康教育宣传、急性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儿童体检等方面的工作完成得较好,在健康咨询服务、消毒灭鼠工作以及协助上级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做的一般,但在妇科病普查、为村民提供体检服务等方面尚还存在一定不足,有待加强。表22003年乡镇卫生院开展的服务项目情况项目开展的乡镇卫生院数目百分比(%)进行妇科病普查2838.4进行喂养指导6893.2提供新法接生73100.0进行儿童体检5778.1提供预防接种服务73100.0提供健康教育宣传服务6791.8提供健康咨询服务3852.1为村民提供体检服务1317.8开展艾滋病宣传1520.5开展急性传染病的疫情监测6893.2开展消毒、灭鼠工作3446.6协助上级开展公共卫生服务3345.2

3讨论

3.1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队伍的建设是搞好农村卫生工作的根本保证。针对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员学历层次低、工作经验不足的状况,采取在岗培训、离岗进修、函授等多种形式,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不断引进较高学历层次的专业人员充实到现有的队伍中去,从而建立起高素质的乡镇卫生院工作队伍,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工作质量。

基层卫生院工作总结篇10

(一)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抓好《》、《准则》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区州市委全委(扩大)会议的学习贯彻工作,严格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条例》要求,认真抓好各级中心组学习和“”制度落实,继续开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活动,全年讲党课不少于4次。群众对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满意度在90%以上,群众对班子领导能力的满意度在90%以上。

(二)切实加强纪律建设。精心组织“纪律教育年”活动,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三重一大”“四个不直接分管”、党务政务财务公开的要求,修定完善落实议事、决策、监督、执纪问责等制度。全面实行班子成员联系(科室或党支部)制度,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向上级请示报告和与联系点党委委员沟通制度,力求决策民主、科学。继续落实每季度向党委汇报四项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各级干部请销假制度。群众对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满意度在90%以上,群众对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在90%以上。深入开展“”、“”隐形变异问题专题治理、干部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专项治理、基层党员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发生失职渎职行为被立案追究责任或通报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党员干部受党纪政绩处分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发现或接到举报有收受红包、礼品礼金、私设小金库、公款吃喝旅游、公车私用、挂床套取医保资金等违规违纪现象经核实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三)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创建“五好”

班子为目标,配齐配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明晰班子成员分工,加强各级班子履职尽责能力建设,群众对各单位班子的整体满意度在90%以上。以深入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口、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将市人民医院、一附院分院、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打造成党建示范点,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率达到75%以上,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口达标率80%以上,党员承诺、践诺、在职党员“双进”社区报到率均达100%。认真抓好党员组织关系清理工作,继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根据新经济组织党建管理工作的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建工作要向所属服务站延伸,抓好所属站党的理论政策宣传和党员管理。重视抓好党务干部、行政管理干部、后备干部能力建设,各举办一期培训班。

(四)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继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健全各单位工、青、妇组织机构,定期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扎实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培训”活动,群众对单位干部职工整体精神状态的满意度在90%以上。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讲堂、“去极端化”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医疗行业行为规范、文明礼仪、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卫生行业“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完善长效机制,助推全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到2016年底,市级文明单位达到14个、自治州级文明单位达到8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达到1个。

(五)持续抓好维稳、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党政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完善“管理责任、保障责任、岗位责任、监督责任”四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巩固平安县市创建成果,对已命名的平安医院、平安诊所进行复验,“平安家庭、平安科室”创建达标率均在95%以上,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干部职工对平安建设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95%以上。推广普法网络无纸化学法用法工作,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参与率达到100%。认真落实《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国卫办发【2015】86号)精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工作,杜绝发生越级上访事件,确保年内不发生刑事、治安、火灾等事故。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同时,对工作措施不力、履职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或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直至免职。

二、统筹联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一是破除以药养医,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市人民医院、一附院分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虚高药价。二是进一步推进市人民医院、一附院分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落实医院经营管理自。三是优化市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根据自治区、州卫生资源配置规划,制定《市卫生资源配置规划》,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仪器设备配备,大力发展社会办医,为社会办医预留足够空间,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四是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结合市实际,逐步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五是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市人民医院、一附院分院继续深入推进临床路径工作,增加实施临床路径病种数。截止2016年12月,市人民医院、一附院分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入院病例数的60%、出院病例数的40%。六是积极稳妥地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为切入点,逐步扩大分级诊疗试点病种,落实急慢分治。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完善双向转诊程序,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上转下转诊渠道。七是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市人民医院、一附院分院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工作,重点加强与总医院远程会诊平台建设,将临床路径管理、抗菌药物管理等纳入医院信息化建设内容。鼓励市乡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八是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与基层用药相衔接,市医院、一附院分院配备基本药物品种数达到50%,基本药物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40%。

(七)扎实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参合率保持在99.5%以上,个人缴费提高到160元,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80元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和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和80%,住院实际补偿比达到65%。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稳定门诊费用、慢性病和特殊病种报销水平,降低基金透支风险。不断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结合实际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覆盖60%以上的出院病例数。继续做好22类64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全面实施好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工作,确保由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50%以上。继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HiS系统的使用,使用率达到100%,即时结报率达到100%。

(八)巩固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和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完成4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量化考核和效果考核,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分配相挂钩。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经费,并认真做好村卫生室运行保障经费的落实。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着力加强日常监督、年度校验等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识及命名。继续推行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辖区签约服务率达到50%以上。认真落实乡村医生待遇、养老相关政策,以乡镇为单位在岗乡村医生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九)不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真执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增加使用总量不超过15%目录外药品,并实行零差率销售的政策。继续加强基本药物配送管理,扎实做好合理用药培训工作。

三、提升公共卫生和卫生应急工作水平

(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0%以上,规范化电子档年度使用率达到90%以上,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达到9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保持在80%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以上,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

(十一)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预防接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一票否决”制度,巩固免疫规划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成效,继续实现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积极做好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法定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将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600/10万以内。加强麻疹防控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学校消毒隔离、疫情报告等传染病防控制度。同时,继续做好两轮脊灰疫苗补充免疫活动,持续保持无脊灰状态。继续完善结核病新型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结核病人(疑似)总体到位率、新涂阳患者治愈率达到90%以上等各项防治工作质量指标任务。巩固自治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成果,完成扩大检测、新增抗病毒治疗任务及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核指标。继续做好鼠疫、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人民医院、一附院分院要开设精神卫生科或心理治疗门诊,做好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完善以市疾控中心管控、综合医院精神科技术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管理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以碘缺乏病为主的地方病防治能力建设,做好人间布病和包虫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巩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确保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40%,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35%。扎实做好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相关知识宣传工作,全市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5%,居民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达到80%。

(十二)不断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妇幼卫生绩效考核,扎实开展产科质量管理年活动,不断加强爱婴医院监管力度,深入推进孕产妇危重症评审工作,进一步加强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确保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8%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2/10万以内,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18‰以内,出生缺陷发生率较上一年度明显降低。继续推行孕产妇、0-6岁儿童保健“撕票式”购买服务。完成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各项指标任务。继续巩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婚检率达到90%以上。

(十三)全面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巩固自治区卫生应急示范市成果,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强化卫生应急管理、培训和演练。争取年内与红十字会联合在一附院分院建立卫生应急培训基地,年内举办2次卫生应急知识培训班,组织考核型应急演练1次。加强各医疗卫生单位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库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等现有资源,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着力构建以市人民医院、分院专业救治机构为骨干,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医疗救治网络,全面提高各基层医疗单位急救能力。

(十四)持续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各项工作。以强化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为目标,认真做好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公共场所监督覆盖率及量化分级率均达100%。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对市乡镇医疗机构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加强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特别是学校卫生的监督工作,积极开展消毒产品的监督检查,保持监督覆盖率及建档率达100%。持续做好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做好涉水产品的监督检查,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覆盖率保持100%。

四、积极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十五)健全人才引进机制,重点抓好学科带头人、急需紧缺的高层次、高学历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高校选拔毕业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绿色通道引进等多种途径引进卫生人才30名,以满足全市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市人民医院、一附院分院建立医师转岗培训临床实践基地。继续开展福建卫生智力援疆工程。

五、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强化中医民族医药工作内涵建设

(十六)落实支持和鼓励中医事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中医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医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到2016年年底,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73%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8%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开展5项适宜技术服务;项目单位按要求完成中医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好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普及70%以上社区、50%以上的村及50%以上家庭,居民对本辖区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在85%以上。

六、继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

(十七)继续积极协调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条件。争取援疆资金,启动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启动8家乡镇卫生院(除硫磺沟、庙尔沟外)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新建硫磺沟卫生院、庙尔沟卫生院消防水池建设项目。

七、巩固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果,扎实推进城乡爱国卫生工作

(十八)认真落实《市城乡爱国卫生及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考评办法》,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按照《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标准及职责分工》,协调组织爱卫会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市容市貌、重点场所、病媒防制、农村改厕、健康教育、控烟履约等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