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十篇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十篇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0:14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篇1

关键词:藏区;中小水电;设计施工总承包;质量管理

1概述

1.1工程概况

觉巴水电站位于澜沧江右岸一级支流登曲中下游河段,坝址位于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曲登乡纳写村上游1.0km处,采用引水式开发,正常蓄水位3228.00m,装机容量30mw,年均电量1.47亿kw•h,电站厂址位于坝址东北方向的澜沧江边竹卡村觉巴组(真达自然村),距离澜沧江干流如美水电站直线距离约10km,距离芒康县城直线距离约27km。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为长引水高水头冲击式水电站,枢纽布置方案为:混凝土闸坝+沉沙池+有压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地面厂房。工程于2013年7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合同工期为开工后38个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开工后40个月内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开工后52个月内完成竣工验收。2014年上半年,业主结合电站开工后工程建设在安全、质量受控的前提下进度不断超前的良好态势,明确提出了2015年底首台机发电的节点目标要求,即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工期调整为30个月。

1.2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简介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单位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单位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按照过程内容可分为epC模式(设计+采购+施工)、epCm模式(设计+采购+施工管理)、D-B模式(设计+施工)等。觉巴水电工程采用的是epC模式,其优势在于可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积极性、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成本;可充分利用工程全部资源,均衡生产,推动关键线路工程;对外协调统一,有利于工程顺利推进,同时可减少业主的管理工作。但在该模式下总承包单位为追求利润减少投资,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过度优化,设计质量不高,业主对总承包单位控制力度减弱,必将按照最低成本建造,施工过程中过分盲目追求进度,这些都会导致工程设计质量及实体质量降低。

1.3觉巴水电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选择

觉巴水电工程地处藏东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长期高寒缺氧的工作环境易引发高原职业病,考虑到工程属四等小(1)型,建设无较大技术难题,为减少业主单位管理成本,同时又能调动施工单位社会资源参与工程协调,通过业主组织招标,对投标方案评选择优,最终确定电站主体工程采取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建设。

2工程质量管理的难点与重点

2.1自然环境差,社会环境复杂

芒康县地处、四川、云南三省交界处,受地形、地貌限制,交通运输不便,给施工原材料供给造成影响。工程地处藏东高寒缺氧地区,人员易疲惫,反应迟钝,质量、安全意识下降,设备、机械也降效严重,查阅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07),在海拔3200m地区人工、机械效率理论降低系数分别为1.2、1.45。加之当地社会环境复杂,当地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划地为界、强买强卖、垄断地材供应”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对工程建设质量管控带来风险。

2.2高寒地区施工质量管控难度大

藏东地区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混凝土浇筑保温防裂要求高。引水隧洞平均海拔3200m,地质复杂,开挖断面为3.0×3.5m,单工作面掘进长度达2km,大型开挖支护及运输设备难以开展,通风散烟困难,人工及设备降效严重,隧洞开挖及衬砌难度大。压力钢管道边坡高差超过600m,地形坡度较陡且地质条件差,设计、施工难度大;压力管道施工无永久道路,机械、材料及人员通行困难,安全及质量管控难度大;现场施工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输出电压不稳定,压力管道焊接质量难以保证。觉巴水电站为高水头冲击式机组,转速高达750r/min,相应要求机组安装精度高。

3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经验

觉巴水电站主体工程于2013年7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10月11日工程截流,2015年1月29日主关键线路引水隧洞顺利贯通,实际进度较投标总进度合同工期提前约9个月,2015年12月首机发电;截至目前,觉巴水电工程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件;土建工程优良率为93.5%,金结工程优良率为98.8%,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优良率为100%;荣获“2013~2014年度全国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经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专家组现场质量专项咨询后认为“工程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电站质量管理成绩得到专家认可。

3.1注重管理体系建设,保证体系运行有效

以创一流为目标,结合管理提升和达标投产工作需要,业主按照公司基建项目管理要求建立了业主、监理、总承包单位、地方政府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业主积极组织设计方案评审,有效防止设计过度优化,严控设计产品质量。电站建设施工中,业主编制印发混凝土浇筑一条龙考核办法、样板工程考核评比办法等15项质量管理制度,以工艺、工序为出发点全过程考核奖惩,使现场质量管控体系化、制度化,做到奖罚分明。组织开展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评审,确保技术措施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积极推行“架子队”模式建设,现场全部施工厂队均为“架子队”。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三方检测工作,鉴于压力管道焊接质量及机组安装精度高、难度大的特点,特委托水利部水利机械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进行压力钢管无损检测、残余应力测试、钢岔管振动时效测试及机组安装过程检测检查、试运行及甩负荷试验等工作,确保压力钢管及机组安装质量。为确保设计及施工质量,特委托水规总院开展了质量专项咨询,委托自治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中心开展了质量监督,保证工程设计及实体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2加强系统专业培训

为确保工程施工满足合同目标,业主主导监理单位及总承包单位开展了质量管理系统培训。业主从各参建单位进场开始,定期组织监理人员、总承包单位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制度及达标投产宣贯,狠抓监理人员资质,重注总承包单位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及能力提升,现场从工艺控制入手严格管控施工质量,业主管理得到有效延伸与覆盖。总承包单位每周组织一线队伍进行工艺、工法及作业技能培训,业主对各工种分别编制了试题,随机抽取现场作业人员集中进行闭卷考试,清退不合格人员,考试人员累计覆盖达80%以上;总承包单位每月组织对地方参建藏族群众进行工艺培训,业主安排藏族员工对培训内容进行现场藏语翻译,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参建藏族群众的技能水平,同时也加深了企地共建中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有效推动了和谐工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加强现场工艺质量控制,结合工程施工特点,业主编制下发各类施工工法,针对各工种单独进行培训。同时制作各类质量控制牌(卡),并下发至现场一线人员,现场各工种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均能随身携带及随时查看,质量过程控制显著提高。业主还积极组织“样板工程”考核评比工作,评比前,要求参建单位相关专业队伍进行现场观摩,互相参观学习,通过样板工程的示范作用,带动工地施工质量整体提高。在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觉巴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免装修”水平,得到了质量巡视专家组和政府质检部门的高度评价。业主根据其他工地的实际案例编制幻灯片资料,开展现身说教培训工作,展示国内外水电工地优良的施工效果图片,曝光偷工减料及违规施工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一线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质量管控的重要性。为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业主还不定期组织参建单位管理人员到流域内各典型水电工地参观学习,吸取其他工地的成功经验,总结不足,在本工地施工中做到取长补短,提高施工质量。

3.3严格遵循技术先行原则

按照“提前介入、符合实际、经济可靠、重点管控”原则,业主高度重视技术研究,积极组织开展重大设计方案及施工措施评审论证,确保设计方案及施工措施科学合理,避免总承包单位过度优化设计,切实做到技术先行,为工程建设质量保驾护航。通过对坝基防渗、混凝土施工温控防裂、压力钢管道高边坡处理、压力钢管道钢管焊接及外包混凝土、地下隧洞围岩分类及永久衬砌支护施工方案等进行超前咨询研究,明确了有针对性的设计技术要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其中合理安排工期,避开冬季极端低温施工,春秋季节采取搭设保温棚、室内加热保温、覆盖保温被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因昼夜温差过大的混凝土温控防裂;引水隧洞开挖结束后重新组织围岩分类鉴定,根据围岩分类将隧洞衬砌段调增400余米;压力钢管道结合基础地质情况及运行安全稳定实际,新增钢管镇墩6个,既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又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度。

3.4以质量为中心,加大过程管控力度

业主以满足施工工艺及质量管控要求的标准时间指导进度计划编排与审核,以质量过程控制及工艺无缝衔接促进进度提升,同时结合藏区自然、交通条件情况,业主要求总承包单位加大资源配置,加强设备保养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特别是关键线路的主要设备要求两倍配置,以确保现场施工连续性。现场监理严格各工序验收,以有效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时间控制施工,业主对进度情况实时跟踪了解“,红、黄”牌制度进行考核纠偏,促使总承包单位配置优质资源,不断提高人员熟练度和机械效率,缩短各工序间隔时间,以质量管控促进进度。截至2015年11月,工程整体工期提前约9个月,为确保顺利实现2015年底首台机组发电目标,兑现华能集团对自治区“十二五”电力承诺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主关键线路引水隧洞于2015年1月29日顺利贯通,较合同工期提前约10个多月,主关键线路1#、2#施工支洞间主洞月平均进尺116m/月,1#施工支洞下游月平均进尺128m/月,最高月进尺达168m/月,与类似工程相比,在施工进度上有明显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是保证质量管控的基础,业主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大力度开展标准化设施建设,整治现场作业环境,使作业人员在良好、整洁、有序环境下工作,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业主颁布并下发了混凝土浇筑一条龙管理办法,使混凝土施工从源头的原材料加工到最终浇筑成型、质量评定进行全过程考核,使混凝土浇筑质量逐步提高,混凝土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遏制。机电安装方面,业主根据觉巴电站机电安装特点并借鉴其它电站安装经验制定了《觉巴电站机电安装控制标准》,主导机组安装过程质量管控,对重要设备及金属结构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驻厂监造。现场压力钢管安装焊接人员严格持证上岗,配置稳压器确保柴油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现场焊缝实行100%无损检测,对焊接质量不合格、技术不过关的焊工及时清退更换,以高于行业标准的工序管控提升了机电安装质量水平。业主还制订了《如美及觉巴水电工程“样板工程”考核评比办法》,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按照相关设计及规范要求精心组织施工,细化工艺过程控制与管理,强化现场检查及工序验收,积极策划创建质量样板工程。业主组织现场择优选评,评定安装间排架柱、副厂房继电保护盘室、1#水轮机配水环管、压力管道支岔管工程等项目“样板工程”。通过样板工程评比,极大提升了现场作业及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规范了施工工艺与过程管理,为促进提升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3.5严谨细实,切实抓好合同及财务管理工作

业主结合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积极协调处理,切实做好合同工程结算、资金拨付、资金监管、台账建立等工作,使资金用于现场。严格落实设备招投标结果备案登记制,确保招标合规,保障设备到货及质量。积极推进“架子队”建设,有效杜绝工程非法转包,严格把关“架子队”队长及施工管理人员资质,对不合格人员予以清退。持续开展农民工工资及质量奖励资金发放情况检查,有效调动现场一线人员积极性,为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提供了有利保障。

4地区中小水电建设质量管理建议

随着内地水电开发完毕,我国水电开发重点将逐渐向、青海等高海拔地区转移。推进水电清洁能源开发,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觉巴水电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管理取得的成功经验,总承包模式是适用于藏区中小水电开发的,鉴于国家对水电开发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藏区社会环境特殊,结合多年藏区工作探索,对藏区水电开发建设质量管理提出以下建议:(1)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重在质量控制,尤其在设计质量控制,业主单位必须建立完善总承包管理模式下质量管理办法,避免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为追求效益过度优化,影响工程质量及安全运行。(2)地区高寒缺氧,人员、机械降效严重,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应充分考虑降效因素影响,以满足施工工艺及质量管控要求的标准时间指导编排节点工期,合理资源配置。(3)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管理项目,在招标前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做好项目可研论证工作,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设计变更。(4)藏区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生产、生活条件与内地相比都存在较大差异,参与工程建设的主要劳动力及技术管理人员都从内地引进,当地人力资源缺乏,建议加强与政府沟通,引导吸纳当地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水电工程建设队伍中,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当地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语言、身体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保障水电开发建设及后期运行所需的各类人力资源。(5)总承包模式下以联合体形式投标的,在招标评审阶段应重点对联合体章程及内部沟通协调机制作详细评审并提出明确要求,在实际建设施工时联合体必须委任一名强有力项目经理,能统一协调设计、施工各方,避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总承包单位内部推委、扯皮现象。(6)高海拔地区总承包模式下的招标既要考虑合理的中标价格保障工程建设,又要考虑选取有藏区工程建设经验的单位和队伍承担工程建设。同时为减少公司投资,还应积极研究藏区水电开发政策,争取获得国家政策及财政扶持。

作者:唐宜盛贺永锋席隆海单位: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如美水电工程筹建处

参考文献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篇2

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大,也暴露出许多施工技术、质量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风电工程项目的管理经验,对在山地风电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施工中质量控制重点予以提炼总结,尤其是风电建设中“建设规模小、施工现场面积广、场地地形复杂、道路陡峭曲折,山顶密树丛生,岩石坚硬密实,施工工程量大、难度大、建设工期短、地点偏僻、信息传递困难、易发生质量事故”等各项特点,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风力发电场施工中技术、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以确保风电场施工的技术、质量、工期等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山地风力发电爆破开挖大体积砼浇注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人类在公元前就有利用风能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风能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开发和应用,其中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风电工程项目的管理经验,对风电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施工中质量控制重点予以提炼总结,尤其是山地风电建设中“建设规模小、施工现场面积广、场地地形复杂、建设工期短、地点偏僻、信息传递困难、易发生质量事故”等各项特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风力发电场施工管理中技术、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山地风力发电场施工的难点

1、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恶劣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的草原、戈壁滩以及东部的沿海地带和岛屿。理想的风电场地理位置都比较偏僻,场地地形复杂,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交通不便,施工物资及人员进出很不便利。

2、土石方爆破难度大

风机承台及基础地基土岩性以风化花岗片麻岩为主,麻岩坚硬密实,需要爆破开挖,根据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环境和施工要求,拟采用深孔松动爆破法。

3、施工位置分散,地形复杂

风力发电场设计中考虑风机尾流的相互影响,风机之间的水平距离需达到3~4倍塔高(塔高80多米),稍有规模的风电场占地区域便有几平方千米,大型风电场甚至几百平方千米。施工区域的扩大,给施工及施工管理都带来难度;同时风场内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施工机械从一个风机位置到另一个风机位置转场造成很大的困难。

4、设备体积大,运输不便,施工困难

随着单机容量的增大,风机塔筒越来越高,叶轮直径和风力发电机重量不断增加,风机部件在运输中大部分超长和超重,同时对吊装机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山地风力发电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2、风机基础环质量控制

基础环安装完成后顶面平整度的控制,是风机基础施工中关键的质量控制点,直接影响到风机基础的使用,要严格加以控制。一般来说,在基础环安装完成后进行第一次基础环顶面平整度测量,此时,应尽可能的使基础环顶面平整度误差为零。在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第二次基础环顶面平整度测量,此时,基础环顶面平整度误差应较设计允许误差小±1mm,在每次测量时形成测量记录。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对基础环顶面平整度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对基础环顶面平整度进行测量时,所选用的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并检验合格,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

3、风机塔筒吊装质量控制

风机塔筒施工是风电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塔筒各节之间通过法兰、高强螺栓连接,若高强螺栓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将会导致塔筒在安装中或者运行中,出现风机倒塌、坠落、高强螺栓断裂、塔筒断裂等质量事故。因此在高强螺栓的管理上强调以下几点:

(1)高强螺栓在施工用前应按照出厂批号,检验其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对连接副做光谱分析复查材质,合格后方可使用。复验用的高强度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2)紧固高强螺栓用的手动、电动、气动和液压扭矩扳手均应检定合格;检验用的力矩扳手必须进行计量鉴定,鉴定合格方可使用。

(3)安装高强螺栓时,严禁强行穿入螺栓(如用锤敲打)。

(4)风机塔筒高强螺栓施工,采用十字交叉方式按照五组螺栓一组进行,分为初拧、复拧、终拧三个阶段。初拧扭矩为施工扭矩的70%左右。终拧后的高强螺栓用颜色在螺母上标记。初拧、复拧、终拧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复查应在螺栓终拧后1小时后,24小时之内完成。

山地风力发电场施工的应对措施

针对风电工程施工的难点和特点,为确保风电场施工的工期、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借鉴同行的先进施工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应对措施;

1、严格执行施工图纸会审编制作业指导书

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图纸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结合实际情况及困难,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前编制作业有效的作业指导书,并在开工前对全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施工质量。

2、优化施工工序安排

施工测量定位控制土方开挖石方开挖垫层施工基础环安装基础钢筋施工模板支设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土石方回填基础交安

3、避免大型设备二次搬运

塔筒(塔架)因其重量和尺寸太大,需要重型的运输车和大型的起重机械吊运,应避免排二次搬运;其他风机部件的二次搬运可以接受,但尽量减少为宜。

4、严格按规程规范进行验收

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重点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的落实,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整改,把事故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总结

风电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在规模较大的风电装机项目中,使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尤其重要。风电工程施工项目必须从施工中各环节分析、制定控制措施,按照规程规范要求,圆满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确保山地风电场施工的工期、质量等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杜贵成,《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实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2.李世荣,《项目质量管理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年。

3.宫靖远,《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4.魏春利,《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篇3

关键词: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

1电力通信工程建设和管理现状

一般情况下,电力通信工程主要涵盖土建工程和网络工程两方面工作,是电网系统和通信网络的生存发展的根基,所以人们难以想象这两个方面所负担的巨大责任。就当前的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而言,主要存在下面的几个问题:一,工程建设工作实施过程复杂。就电力通信工程的工作流程而言,建设实施过程相对复杂,工作开展需要的工作人员较多,不同建设环节的跨度也比较大,导致需要不同环节施工队伍的密切合作,不同管理结构的良好配合。二,建设管理资金需求巨大。电力通信工程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建设环节复杂,需要各种专业化的队伍,所以在进行建设管理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这也是导致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滞后问题和不全面的现象。三,技术更新迭代较快。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电力通信网络快速更新,给建设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这也需要相关建设管理的同步发展。综上所述,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基本情况就是:投入非常大,效果却较差。

2强化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策略

目前,电力通信工程领域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电力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十分紧急。本文主要提出了几方面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对于一个通信工程项目而言,不管它的生产规模、设计等各方面各方面如何改变。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相似工程都具有参考性。建设单位要充分参考借鉴经验数据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进行管理。要想加强电力通信工程建设与管理,第一步要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原则上应实施负责人制度。将每一项建设管理的责任分放到具体的人员身上。避免出现一些建设管理任务无人承担责任的现象和责任“空洞”。所以落实责任人制度将有利于管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

2.2完善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的缺陷、落后将会影响工程建设管理,所以完善管理模式以迎合现代电力通信工程需求显得非常重要。对于管理模式的完善有以下4点要注意:首先要明确管理目标,以便相关人员及时做好准备工作,确定工作方向。其次,要划分管理范畴,将工作进行分类,便于项目化管理运作,提高工作效率。然后,制定工作计划并据此安排具体工作,按季度安排工作和人员调配。最后一点,对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并且模式化,使管理工作进一步的简化,协调运转。

2.3优化管理人力资源

正如上文所讲述的,电力通信工程的管理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加强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都难以想象,所需要的人力也必将是一个较大的数字,所以要实现这一管理目标就要合理的优化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点,选择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大部分采用的是人力资源的定岗定责定编,这种模式在当下先进的运行模式下很难体现他原有的优势,难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难以满足需要,所以需要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大胆优化管理制度。

2.4改善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电力系统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部分,其对电力系统工程的管理有非常重要的驱动作用,牧酱蠓矫娑越度管理的改善提出建议:第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好工程项目的进度总计划。即在项目开始之前,旨在方便工程建设,对项目进行的总体规划。进度总规划需要注意几点:(1)从实际出发,多维度考察,保证项目进度的可行性。(2)计划安排要有科学的依据,并依照实际情况进行,也要随机应变。第二个方面做好阶段性的进度安排计划。简单来讲就是说如果要很好地完成进度管理,除了总进度的安排,还要有各阶段详细的进度安排。需要注意的是阶段计划也要严格服从项目总规划。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即将阶段进度计划细致到月计划,周计划,甚至于每天的计划的详细安排。最后一点就是在完成项目计划的基础上,也要保证计划的周转空间,进度计划的安排不应该过于密集,要考虑到各种天气,人为因素的耽搁,确保计划有一定的余地。

2.5完善沟通机制

对于电力项目的建设管理的总体情况,沟通机制的不到位也使得工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因此加强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庞大的工程。首先项目内部相关人员要及时的沟通,其次不同项目之间的负责人也要及时沟通。这样才能了解已经取得的成果,掌控进度的适当。此外,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会,项目推进会将强沟通。总项目的各个子项目负责人提供交流的平台,了解项目的落实情况,方便及时调整项目进度。

2.6确立评估机制

加强建设管理一方面需要注意外部影响,另一方面还需对人员进行强化的管理,即建立人员评估机制,管理和评估员工的绩效,并为奖励机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样在确立评价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下面几点:第一点,确认评估的内容,评估包括的内容以及具体细节问题。第二点,要确定评估的标准,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第三点是要建立配套的奖励方案。这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

3总结

电力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是一个全面而又复杂的系统,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协作真正的实现目标,本文经济与实际情况综合其现状总结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和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电力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有帮助,为社会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永玲.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研究.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11期.

[2]李彦.如何加强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管理.通讯世界.2014年15期.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篇4

【关键词】自动化系统;弱电工程;施工方案;技术

电压相对较低、交流电小于36伏特,直流电小于24伏特并且不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的电力和电气系统便是弱电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可是系统工程、有线电视工程以及其他的一些电气系统都属于弱电工程种类。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弱电工程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重要竞争资源,弱电工程较强的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更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探索自动化系统中弱电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对于促进我国电气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弱电工程前期设计方案分析

前期沟通、弱电工程施工现场控制、判断弱电工程施工难度以及设计施工图纸等都是弱电工程的前期设计方案内容。了解工程用户的需求并满足用户需要是进行弱电工程施工的前提,在施工前期正确认知弱电工程的作用功能以及分析其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并运用合理的施工手段强化对其质量和工期的控制。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整体布局和结构形式,控制好有线网络传输形式和距离,监督管理好主要通信干道和工具是确定设计方案之前必须要做好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所建设的工程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在设计前期方案时还要强化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和交流,突破施工难点,提升弱电工程建设质量。其次,在设计阶段,还要从整体出发,在分析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强化对施工现场的控制管理并尽可能的消除不同工程和工种之间的矛盾,为弱电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最后,在设计前期方案时,还要科学确定各环节的施工难度,以及难度存在的具体部位并进一步确定布线形式、弱电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模块安装方法。在开展计划设计工作时要遵循方便维修和方便施工的原则,降低施工作业难度。此外,在设计弱电工程前期施工方案时还要做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在做此方面工作时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便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为了保证弱电工程作用的正常发挥,还需要充分利用CaD图纸设计技术,以此来确定模块安装和布线施工过程。

2自动化系统中弱电工程施工方案的技术重点分析

自动化系统中弱电工程施工方案的技术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前要先详细分析工程总体并对其进行深化研究,然后立足实际确认好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技术要点、器件控制、施工费用与施工设备等因素,做好前期的准备管理工作以便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2)确定好工程的布线要点。立足工程图纸和实际情况研究图纸的具体内容并确定好工程的基本机构,充分了解电气功能与器材类型是确定好工程布线要点的关键。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弱电工程的关键施工部位,做好穿线与埋管等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差异区域并进行调整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工程质量问题,提升施工效率。(3)控制好重点环节,前期的施工方案设计是掌握好弱电工程重点环节的第一步,在方案设计阶段控制好重点环节相对比较容易,准确性也更高。通常情况下弱电工程施工的重点环节主要体现在材料设备和工期等方面,在方案设计阶段这些方面的工作比较容易把控。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材料与设备的质量以及施工环境的安全性,要在采购环节就做好材料设备的控制管理工作,保证其符合标准规范。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密切建筑单位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强化二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满足业主需要。为了保证弱电工程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工并控制好施工进程,在施工过程中要为设备的进出预留一定的施工空间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保证图纸设计与实际施工的一致性。

3弱电工程施工方案管理工作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相前发展,自动化系统中的弱电工程施工方案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也愈来愈多。为了促进电气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必须采用新的方式方法强化对弱电工程施工方案的管理。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制定总体管理策略和强化施工过程控制来做好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

3.1制定弱电工程施工的总体管理策略

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为了保证弱电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建立健全弱电工程检查体系并严格检查各分项施工计划与施工进度,利用任务书下达施工指令,顺利推进施工过程。其次要在施工过程中确定好施工的主要任务,并按照施工要求做好计划任务书,严格对项目施工人员的管理以确保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并保质保量的完成弱电工程施工任务。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可以充分利用好弱电工程施工方案,根据前期所设计的施工方案和技术重点,有所针对性制定管理策略,提升施工效率和效益。最后,建设单位还要建立健全弱电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弱电工程项目管理小组,在明确各成员具体工作职责的同时促进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条理化发展。

3.2做好施工过程管理工作

自动化系统中弱电工程的施工过程是施工方案管理工作的重点,相关施工人员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并处理好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弱电工程施工建设质量。为了控制好施工过程,施工单位还要密切联系监察单位,多与监察单位进行正面、积极有效的沟通,配合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协调好分工交接点工作,遵循弱电工程施工程序,推进施工方案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弱电工程施工方案管理不仅包括前期的方案设计工作而且还涉及方案执行工作———施工过程。在控制管理施工过程时要强化各承包方和各施工环节的交流,重点落实分工交接点和检查验收工作,对于容易发生纰漏的地方要重点关注,避免人员行为的疏忽而带来大的工程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各项施工任务的书面记录,为检查验收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档案数据资料,降低验收工作的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4结语

在自动化系统中弱电工程占有重要地位,在进行弱电施工时要做好方案设计工作并借助科学的决策方法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以发挥弱电工程的全部价值。在施工管理中要抓住重点技术环节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推进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和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晓娇.自动化系统中弱电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3):6.

[2]商小亮.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电子制作,2016(18):31.

[3]廉士珍,许奎林.自动化系统中弱电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探究[J].硅谷,2014(17):90,86.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篇5

关键词:机房软件硬件

中图分类号:tp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7-0249-01

目前很多高校从事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的教师是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机房、如何提高机房的使用效率、如何保护系统安全等问题,这些教师大多经验不足。通常会产生系统安全性低、机器设备毁损率高等问题。本文从高校机房管理难点与对策思路角度进行一些分析,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1、机房管理的难点所在

机房经常出现的问题无外乎是电脑及服务器硬件设备和电脑及服务器中软件的设备,而这两点恰恰是机房管理中难点所在。

1.1硬件方面

机房中电脑、服务器等设备老化、损坏是较为常见的,但是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使用寿命能否延长却是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设备的加速老化与损坏是由实验室环境和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首先,实验环境造成的设备加速老化与损坏。机房的使用环境要考虑温度、湿度和清洁度。一般电脑的最佳工作温度10~35℃之间,温度过高,处于长时间工作状态下的计算机难以散发热量,硬件运行出错,容易死机,严重情况出现主板芯片烧毁。少部分高校机房并未安装空调,尤其在夏天,70多台电脑不断散热,很容易造成机器老化,极少部分实验甚至尚未安装窗帘等防止日光照射措施,加速电脑的老化。南方春夏季节湿度较高,如果不及时采取抽湿的措施,电脑中CpU、显示器等容易造成短路。清洁度一方面表现在环境卫生;另一方面表现在机器设备的清洁与否。有些学生将食品、饮料带入机房,造成机房环境卫生的损害,同时,食物残渣掉入电脑也影响机器设备的清洁。第二,人为造成的设备老化与损坏。部分学生会带入U盘进入机房下载各类文件,乱插USB接口,直接导致USB接口老化、损坏。有些对电脑感兴趣的学生凭兴趣随意拆开主机箱、乱动服务器,直接造成设备的损坏。

1.2软件方面

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打开一些软件,而软件出问题可以说完全是人为造成的。首先体现在电脑基本参数被修改。有些爱好玩电脑的学生使用删除命令、格式化命令,修改BioS参数、CmoS参数甚至注册表,极容易发生文件被破坏而导致系统崩溃的问题。其次是电脑病毒与流氓软件。有些学生偷偷在网上下载盗版游戏装进机器,而很多盗版游戏安装程序被植入病毒或流氓软件,还有携带病毒的U盘在机房的使用。这些情况很容易导致CpU负荷或是无法顺利操作winDowS。例如基于VB编写的1KB病毒,中毒者明知电脑中毒,但一般杀毒软件缺查杀不掉。

2、机房软件与硬件的维护

2.1加强机房使用环境卫生

在整个机房环境卫生方面,首先要求学生进入机房应套上防灰尘用鞋套,禁止带进食品与饮料。为了使机房保持一个适当并相对恒定的室温,机房内应增加空调设备以随时调节机房的温度与湿度;同时应配置交流稳压电源和UpS保持交流电压的稳定,并定期对机房进行清洁打扫。另一方面,在设备维护上,应主要注意防灰处理,在打开机箱后,先用吹风机仔细的吹去机箱内各个部位的积灰,积灰如果难以处理,就用毛刷子轻轻地掸。防污处理也是设备维护的一个关键,一般电脑污染表现在键盘、鼠标、显示器及机箱电源开关这些手经常触摸的地方,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每个月用软毛巾配专业清洁剂擦拭。

2.2软件维护管理

现代计算机水平日新月异地发展,杀毒软件慢慢地从收费转向免费,例如360和金山猎豹免费杀毒软件。除了杀毒软件之外,有很多值得运用,比如几年前联想慧盾系统,在机房软件安装时可以有效快速地克隆,当然现在机房建设中这类软件已经普及开。不仅如此,一些还原软件系统也在机房建设中被商家赠送。当然,对于有些年数的老实验室,像GHoSt、还原精灵还是必要的,下面以GHoSt为例,大致讲讲GHoSt在机房中的运用。

Symantec公司的GHoSt软件,是目前最常用的系统恢复与备份软件之一。目前最新版本11.2。系统备份:在安装好GHoSt后重启选择进入DoS系统,转到备份盘,进入备份目录,运行GHoSt程序依次选择“Localpartitiontoimage”项,屏幕显示出硬盘选择画面,选择分区所在的硬盘。之后选择镜像文件保存的位置,按下“Shift+tab”键可以切回到选择分区的下拉菜单,按上下键选择分区,选好分区后,再按tab键切到文件选择区域,用上下键选择文件夹,可以再按tab键,切到“Filename”文本框键入镜像文件名称。随后在压缩镜像文件上的选择一般都是选择“High”。系统还原:重启选择进入DoS系统,转到备份盘,进入备份目录,运行GHoSt程序,选择LocalpartitionFromimage恢复到系统盘。完成后ReSet重启。

这种还原软件的优点就在于所占空间小,保护电脑软件十分有效,一般来说学生用过电脑后在注册表、临时文件夹下都会留有占用空间的文件;并且有时病毒、流氓软件会入侵电脑,这些垃圾文件、程序主要集中在电脑C盘,GHoSt等软件能够做到关机后电脑恢复为使用前状态,不用人为手动清理,省时省力,是在软件维护管理必要手段。

3、结语

本文阐述了管理类机房在日常维护工作中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由于此类机房性质不能同于公共机房,除了上文提到的方法,管理手段也很重要,以广东药学院为例,我校和学院先后制定了《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机房安全制度》和《设备管理及报修办法》并严格要求师生及管理员执行。除此之外,我校各个学院都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系统,强化实验教学管理,另外设备处定期和各部门核对仪器设备帐,认真实施仪器设备年检制度;并将机房仪器纳入学校资产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刍议高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30):202-203.

[2]金银凤.财经类高校机房管理现状与对策思路[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27-129.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篇6

一、会计电算化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减少了会计人员抄写、计算等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度,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扩展了数据处理的广度,促使会计工作从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实务核算型转向参与预测、决策、控制的经营管理型,以便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我国非常重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培训工作。《会计法》规定“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财政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从制度上规定了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培训;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对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适应时展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推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普及电算化知识,在这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会计电算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个别培训点将培训的目的定位于取得高额利润回报或是补充经费不足,从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抢学员,办“短、平、快”班。更有甚者,对个别学员只收钱不培训,考试替学员代考,造成有些学员认为:“只要交了钱就能办证,课上不上无所谓,至于考试只是形式而已。”严重损害了会计管理部门的形象,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2.教学用计算机数量有限。相当多的培训点计算机数量有限,不能做到上课时单人单机,学员上机练习时间很难达到规定的课时。个别未配置专用机房的培训点,上机时间就更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租用营业性机房的培训点,经常出现教学用财务软件与机房配置不相容的现象。比如说:奥林岛教学用财务软件不宜采用网络计算机,而现在的营业性机房无一例外都是区域网。如果租用此类机房用于教学和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3.师资力量不强。因为培训班是阶段性的,许多培训点为了节约成本,不配备专业专职电算化教师,每次培训班开班时,临时聘请兼职教师授课。另外,个别培训点过多考虑外聘教师的报酬问题,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常常请一些非专业的教师授课,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影响了教学质量。

4.考试方法不完善。目前采用的是在各培训点设置考场,培训点提供考试机房及考试教室,会计管理部门派监考人员。由于各培训点极力提高考试通过率和会计管理部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不一致,加之各培训点与管理部门人员长期业务往来,大都比较熟悉,对考试作弊问题,培训点难脱干系,监考人员也有碍于情面的时候,考试结果就难以保证公平、公正、合理。

5.统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用财务软件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知识普及水平不协调。管理部门给培训点统一配发教材和教学用财务软件。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计算机及计算机知识在城市基本上已普及,而偏远县城,则差距较大。笔者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永寿监考时,大多数学员反映,在培训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培训时上机时间又太短,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更难以理解新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而在市区监考时,发现很多学员计算机操作相当熟练,有些学员家中已有计算机,有些单位很早就已使用计算机记账,而且本单位的财务软件版本远远超过教学使用的财务软件版本。对他们来说,现有的教材与教学用财务软件已不解渴,需要的是更高级别的培训学习。

三、解决会计电算化培训存在问题的途径

1.纠正各培训点办学指导思想,切实树立为广大会计人员服务的思想。建议会计管理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使培训点充分认识普及电算化知识的重大意义,明确培训的目的,从而端正办学态度,提高培训质量,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迎接会计的国际化、信息化。

2.加强各培训点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建议会计管理部门督促各培训点配置教学必需的计算机,保证培训过程中单人单机,让学员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特别是尚未建立专用机房的培训点,要尽快配置专用机房,保证教学软件的安全运行及学员上机操作时间。

3.建立培训师资队伍的档案库。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档案库。各培训点搞培训,从专业教师库中选用所需教师。管理部门根据各培训点的教学反馈状况,定期对入库教师打分评比,符合任教资格的,继续入库使用,否则,淘汰出教师库。专业教师库的建立使每期学员都能有合格、专业的教师授课,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对学员的最大负责。

4.实行考试与培训相分离的制度。为防止人为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干扰,提高考试透明度和公正、合理性,笔者建议改革现有考试办法,培训点专司教学培训工作,由管理部门定期举办考试,考试教室和机房由管理部门统一确定。通过这种教学与考试相分离的制度,提高考试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做到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合理。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篇7

   一、会计电算化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减少了会计人员抄写、计算等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度,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扩展了数据处理的广度,促使会计工作从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实务核算型转向参与预测、决策、控制的经营管理型,以便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我国非常重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培训工作。《会计法》规定“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财政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从制度上规定了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培训;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对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适应时展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推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普及电算化知识,在这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会计电算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个别培训点将培训的目的定位于取得高额利润回报或是补充经费不足,从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抢学员,办“短、平、快”班。更有甚者,对个别学员只收钱不培训,考试替学员代考,造成有些学员认为:“只要交了钱就能办证,课上不上无所谓,至于考试只是形式而已。”严重损害了会计管理部门的形象,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2.教学用计算机数量有限。相当多的培训点计算机数量有限,不能做到上课时单人单机,学员上机练习时间很难达到规定的课时。个别未配置专用机房的培训点,上机时间就更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租用营业性机房的培训点,经常出现教学用财务软件与机房配置不相容的现象。比如说:奥林岛教学用财务软件不宜采用网络计算机,而现在的营业性机房无一例外都是区域网。如果租用此类机房用于教学和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3.师资力量不强。因为培训班是阶段性的,许多培训点为了节约成本,不配备专业专职电算化教师,每次培训班开班时,临时聘请兼职教师授课。另外,个别培训点过多考虑外聘教师的报酬问题,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常常请一些非专业的教师授课,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影响了教学质量。

   4.考试方法不完善。目前采用的是在各培训点设置考场,培训点提供考试机房及考试教室,会计管理部门派监考人员。由于各培训点极力提高考试通过率和会计管理部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不一致,加之各培训点与管理部门人员长期业务往来,大都比较熟悉,对考试作弊问题,培训点难脱干系,监考人员也有碍于情面的时候,考试结果就难以保证公平、公正、合理。

   5.统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用财务软件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知识普及水平不协调。管理部门给培训点统一配发教材和教学用财务软件。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计算机及计算机知识在城市基本上已普及,而偏远县城,则差距较大。笔者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永寿监考时,大多数学员反映,在培训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培训时上机时间又太短,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更难以理解新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而在市区监考时,发现很多学员计算机操作相当熟练,有些学员家中已有计算机,有些单位很早就已使用计算机记账,而且本单位的财务软件版本远远超过教学使用的财务软件版本。对他们来说,现有的教材与教学用财务软件已不解渴,需要的是更高级别的培训学习。

   三、解决会计电算化培训存在问题的途径

   1.纠正各培训点办学指导思想,切实树立为广大会计人员服务的思想。建议会计管理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使培训点充分认识普及电算化知识的重大意义,明确培训的目的,从而端正办学态度,提高培训质量,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迎接会计的国际化、信息化。

   2.加强各培训点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建议会计管理部门督促各培训点配置教学必需的计算机,保证培训过程中单人单机,让学员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特别是尚未建立专用机房的培训点,要尽快配置专用机房,保证教学软件的安全运行及学员上机操作时间。

   3.建立培训师资队伍的档案库。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档案库。各培训点搞培训,从专业教师库中选用所需教师。管理部门根据各培训点的教学反馈状况,定期对入库教师打分评比,符合任教资格的,继续入库使用,否则,淘汰出教师库。专业教师库的建立使每期学员都能有合格、专业的教师授课,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对学员的最大负责。

   4.实行考试与培训相分离的制度。为防止人为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干扰,提高考试透明度和公正、合理性,笔者建议改革现有考试办法,培训点专司教学培训工作,由管理部门定期举办考试,考试教室和机房由管理部门统一确定。通过这种教学与考试相分离的制度,提高考试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做到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合理。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篇8

关键词:机电设备;点检制度;运用分析

abstract:theindustrialproductioninthemodernsocietywhenChinahasconstantlythehighspeeddevelopment,enterprisebyuseofmodernelectricalequipmentlevelalsoconstantlybeimproved,thispaperbrieflyanalyzesmechanicalandelectricalequipmenttallythecharacteristicofthesystem,pointsoutitsintheapplicationprocessshouldpayattentionsomematters,andeverybodydiscussestogether.

Keywords:mechanicalandelectricalequipment;tallysystem;By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近年来在工业企业当中广泛的使用了机电设备点检制度,这种制度的使用在现代社会机电设备管理当中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随着我国企业在当今社会当中不断的快速发展,那么对于在发展过程当中基础管理工作我们则需要不断的将其进行完善,对于机电设备点检的各项制度我们需要不断的进行认真贯彻各项有效制度,这样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才能够更好的取得成效,本文针对机电设备点检制度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机电设备点捡制度是现代化企业的客观需求

机电设备点检制,主要是对机电设备各部位进行技术状态的检查,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它通过点检人员借用一定的手段,按照制定的标准,定期、定点地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进而了解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趋势,并对点检过程中发现的异常进行及时处理,最终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因此,可以说,机电设备点检制度的存在与应用,是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效率,延长机电设备工作寿命的重要保障,对矿业企业生产连续,稳定,安全和经济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机电设备管理点检制更准确及更经济

机电设备点检制的特征之一是推行全员机电设备管理。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尽管也要求全员参与,而且制度很多,但实际操作中职责不清、难以操作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直接影响了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而新时期的机电设备点检制把与机电设备管理相关的各方分成操作、点检和维修三方,通过明确的分工,将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清晰化,更利于机电管理效率的提升。

比如,同样是巡视检查,传统的巡视检查工作主要由维修工人承担,操作工和技术人员很难做系统检查和技术分析。而点检的巡视检查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量化和标准化的作业制度,在这种制度的规定与制约之下,不管检查人员的实际情况如何,到了规定的时间就必须完成规定的检查作业,这就保证了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始终在管理人员的控制之内,不会出现因为忽视而造成损害的情形。在此基础上,点检人员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分析、处理、报告检查中发现的设备异常情况,做好点检记录,这是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机电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保证了机电设备持续良性的运行状态。

再如,同样是机电维修,传统的维修大多采取事后维修,这就直接加大了维修成本,为企业增加了负担。传统模式下,先进一些的机电维修模式为计划维修,或事后维修与计划维修相结合,这种维修体制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计划性,但由于计划制定的失误也可能为机电设备带来不良的结果。而机电设备点检制度提出的是预知维修,它用一种制度来保证我们取得比较准确的异常信息,为维修提供依据,从而避免机电设备维修不足和过剩维修,减少抢修,在这样的情况下,机电设备就会更好地保持良性运行的状态,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降低运行成本。

三、点检制度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实践的生产以及生活当中,机电设备在运作的时候出现故障或者事故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客观存在现象。只要企业在正常的生产以及机电设备都是处于一种正常的生产状态,受到机电系统本身和操作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生产环境的影响,机电设备都无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免提,这样一些问题的出现也是符合机电运行规律的。但是,除出现意外及严重的动力干扰和不可抗力引起的突发机电设备事故外,企业机电设备的劣化趋势在其总体而言还是处于一种缓慢的状态,依旧是有规律可循的,专业的点检人员和点检工作就是通过这一点,进行有效的长期跟踪,针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的特征数据进行有效的记录,然后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绘制成为趋势图形,从而捕捉机电设备出现异常变化和故障的信息,将机电故障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四、推行机电设备点检制度,需要保证点检工作的核心地位

机电设备点检制度是一种以点检为核心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体制。同其他任何管理制度一样,要想顺利推行机电设备点检制度,必须有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只有这样,点检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践中,很多矿企等工业企业的做法是建立与之匹配的劳动组织形式,将机电设备管理的三方分开,集中管理,各自承担相应的工作,这样一来,保证点检处于机电设备管理的核心地位,也使点检工作不受其他部门或人员的影响,保证了点检工作的独立性。

五、推行机电设备点检制要循序渐进

机电设备点检制的形成,既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但需要注意的是,机电设备点检制度大量采用现代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管理手段,这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机电点检制度的实施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否则可能出现负面影响,甚至出现因主观原因导致的失误而否定机电设备点检制度的情况。而且,机电设备点检制对机电设备技术状况的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一些特殊设备因结构受力和工况复杂,因其故障特征参数的变化迅速和数据采集困难,可能造成点检数据的失误。因此,我们在推行机电设备点检制的过程中,应该把各种先进、实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真实的机电管理效果。

【总结】:机电设备点检制度在社会企业基础管理当中是一项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而且也是当今社会现阶段最为有效以及经济的机电设备管理体制,为企业后期的不断壮大发展,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以及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开刚,赵伟.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02).

[2]赵华,胡燕玲.像照顾老人一样照顾旧设备——孤东采油厂四矿实施设备“健康管理”新模式[J].现代职业安全.2009(01).

[3]黄亚洲.浅谈如何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利用效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5).

[4]时均龙,王伟,赵慧杰.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2008(05).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篇9

   才能够更好的取得成效,本文针对机电设备点检制度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机电设备点捡制度是现代化企业的客观需求

   机电设备点检制,主要是对机电设备各部位进行技术状态的检查,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它通过点检人员借用一定的手段,按照制定的标准,定期、定点地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进而了解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趋势,并对点检过程中发现的异常进行及时处理,最终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因此,可以说,机电设备点检制度的存在与应用,是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效率,延长机电设备工作寿命的重要保障,对矿业企业生产连续,稳定,安全和经济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机电设备管理点检制更准确及更经济

   机电设备点检制的特征之一是推行全员机电设备管理。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尽管也要求全员参与,而且制度很多,但实际操作中职责不清、难以操作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直接影响了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而新时期的机电设备点检制把与机电设备管理相关的各方分成操作、点检和维修三方,通过明确的分工,将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清晰化,更利于机电管理效率的提升。

   比如,同样是巡视检查,传统的巡视检查工作主要由维修工人承担,操作工和技术人员很难做系统检查和技术分析。而点检的巡视检查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量化和标准化的作业制度,在这种制度的规定与制约之下,不管检查人员的实际情况如何,到了规定的时间就必须完成规定的检查作业,这就保证了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始终在管理人员的控制之内,不会出现因为忽视而造成损害的情形。在此基础上,点检人员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分析、处理、报告检查中发现的设备异常情况,做好点检记录,这是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机电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保证了机电设备持续良性的运行状态。

   再如,同样是机电维修,传统的维修大多采取事后维修,这就直接加大了维修成本,为企业增加了负担。传统模式下,先进一些的机电维修模式为计划维修,或事后维修与计划维修相结合,这种维修体制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计划性,但由于计划制定的失误也可能为机电设备带来不良的结果。而机电设备点检制度提出的是预知维修,它用一种制度来保证我们取得比较准确的异常信息,为维修提供依据,从而避免机电设备维修不足和过剩维修,减少抢修,在这样的情况下,机电设备就会更好地保持良性运行的状态,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降低运行成本。

   三、点检制度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实践的生产以及生活当中,机电设备在运作的时候出现故障或者事故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客观存在现象。只要企业在正常的生产以及机电设备都是处于一种正常的生产状态,受到机电系统本身和操作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生产环境的影响,机电设备都无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免提,这样一些问题的出现也是符合机电运行规律的。但是,除出现意外及严重的动力干扰和不可抗力引起的突发机电设备事故外,企业机电设备的劣化趋势在其总体而言还是处于一种缓慢的状态,依旧是有规律可循的,专业的点检人员和点检工作就是通过这一点,进行有效的长期跟踪,针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的特征数据进行有效的记录,然后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绘制成为趋势图形,从而捕捉机电设备出现异常变化和故障的信息,将机电故障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四、推行机电设备点检制度,需要保证点检工作的核心地位

   机电设备点检制度是一种以点检为核心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体制。同其他任何管理制度一样,要想顺利推行机电设备点检制度,必须有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只有这样,点检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践中,很多矿企等工业企业的做法是建立与之匹配的劳动组织形式,将机电设备管理的三方分开,集中管理,各自承担相应的工作,这样一来,保证点检处于机电设备管理的核心地位,也使点检工作不受其他部门或人员的影响,保证了点检工作的独立性。

   五、推行机电设备点检制要循序渐进

   机电设备点检制的形成,既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但需要注意的是,机电设备点检制度大量采用现代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管理手段,这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机电点检制度的实施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否则可能出现负面影响,甚至出现因主观原因导致的失误而否定机电设备点检制度的情况。而且,机电设备点检制对机电设备技术状况的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一些特殊设备因结构受力和工况复杂,因其故障特征参数的变化迅速和数据采集困难,可能造成点检数据的失误。因此,我们在推行机电设备点检制的过程中,应该把各种先进、实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真实的机电管理效果。

   机电设备点检制度在社会企业基础管理当中是一项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而且也是当今社会现阶段最为有效以及经济的机电设备管理体制,为企业后期的不断壮大发展,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以及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开刚,赵伟.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02).

   [2]赵华,胡燕玲.像照顾老人一样照顾旧设备——孤东采油厂四矿实施设备“健康管理”新模式[J].现代职业全.2009(01).

   [3]黄亚洲.浅谈如何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利用效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5).

机电设计管理要点及难点篇10

【关键词】:电力营销;市场化;精细化;效益最大化

一、当前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

受传统思维习惯、市场不断变化、营销人员素质不高及现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居民用电市场开拓难。当前居民用电

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替代能源与电能竞争加剧,特别是天然气、太阳能等逐步进入居民家庭。如何迎接挑战,提高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当前电力营销的重中之重。目前,居民用电市场开拓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市场不敏感,供电产品多年不变,产品的策划、设计、销售手段远远落后于能源市场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国家能源政策及现行能源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力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二)电费回收工作面临较大的压力。一是由

于收费人员收费不力和责任心不强,容易产生用户欠费。二是用户资金周转困难时,容易产生用户欠费。三是季节性排灌用电、临时性用电户,容易产生用户欠费。四是“五小”企业及一些私营企业,由于政策性的调控、政府强制关停或出现突发事件,容易产生用户欠费。五是法律的漏洞及用户交费意识淡薄,容易产生用户欠费。如《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九条之规定,“逾期未交付电费的,自逾期之日起计算超过30日,经催交仍未交付电费电费,供电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停止供电”,如果大量用户都拖欠电费一个月之后停电,将给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三)供电合同管理的现状。一是从事供用电

合同管理工作的环节及人员多,没有专职的合同签定人员,并且人员变动频繁,合同签定工作标准难以统一,工作质量不高。二是由于供用电合同涉及到所有用电客户,签约数量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合同签订率、轻签订质量;重高压合同、轻低压合同;重城市、轻农村;重电子签约、轻书面签约的现象。三是修定流程不够规范,相关部门管理缺位。在合同续签时仅由营销部门负责把关,企业法律顾问、安监、纪委等部门没有参与进来。

(四供电所的职工队伍管理急需加强。一是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部分综合素质不高,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不适应。二是管理模式比较陈旧。由于工资、奖金的差额不大,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的多的不如少干的人拿的多,极大的挫伤了少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心理的不平衡,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农电工队伍的稳定。

(五)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一是关口抄表纪律问题,存在着不按时抄表的现象,特别是恶劣天气下情况更严重;部分单位为了完成线损指标,采取少抄关口电量,或通过调整关口电量的办法来完成任务指标。二是计量问题,部分计量设备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电能表不走字、跳码;低压动力表超期服役现象严重。三是素质问题,新型表轮显内容多、投放快、培训少,造成错抄现象较多。四是线损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岗位与一线生产岗位脱节,管理降损与技术降损脱节,营销、稽查、计量、生产、调度等线损关联部门信息及管理脱节。五是线损管理的绩效考核,存在重指标考核、轻计划管理、轻统计分析、轻机制创新的现象,线损管理专工在某种程度上仅发挥了线损统计员的作用。

(六)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风险和不足。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四大安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如非法用户或电脑黑客可轻易地入侵系统、电费统计有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等;二是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因出错而造成的电费误算;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七)供电服务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缴费难。最近几年来,由于“一户一表”改造及新装用户增加,用电客户数量增长过快,供电营业网点不足,满足不了客户缴费的需要,排队缴费的现象在部分营业厅还继续存在。不少客户对一些新的缴费方式(如网上缴费、手机交付,poS机刷卡等)还不能很快接受,仍习惯于到营业窗口缴纳现金。缴费难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主要是所设计的缴费方式还没有真正从便民角度考虑,方式尽管多,但方便的少。二是故障抢修问题。用电高峰时期,故障点多,故障大,特别是遇有雷电大风天气时,在短时间内出现抢修速度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计划检修的统筹安排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延长了故障抢修时间,客户对此意见较大。三是业扩报装问题,大用户报装手续较为繁杂,跨期较长。一些企事业单位、破产企业和商品房开发商因各种原因要进行户表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供配电设施,导致这部分用户的改造工作难度大。四是服务质量问题,部分员工服务意识有待增强,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建议及对策

(一)关于居民用电市场开拓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刺激居民用电消费,如采取消费积分方式,对达到一定积分的客户赠送礼品,维护客户的忠诚度。二是加大用电知识宣传倡导用电新观念。开展居民生活用电知识宣传,用传播科学知识的方法引导和促进电力消费。开展电能示范小区的建设,邀请客户代表参观示范家庭的用电情况,帮助客户了解和树立现代、时尚的生活观念,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三是积极开展市场分析,应对可替代能源的竞争。加大对可替代能源的研究和分析,抓住天然气管道还未大范围铺设的时机,积极抢占家庭炊事能源市场。大力宣传电热水器、蓄热电锅炉的优势,应对太阳能热水器、燃油燃气燃煤锅炉的推广。

(二)关于加强电费回收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加大电费回收考核力度,严格落实《电费回收考核办法》,确保电费回收。二是采用技术手段,确保电费回收,积极推广iC卡装置,对新增、新装用户、老户启用、交费不积极的用户推行预付费装置,避免用户发生欠费,从而降低电费回收风险。三是运用法律手段,利用法律的武器对恶意的欠费用户进行催收,确保电费回收。四是建立电费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电费按时回收。针对季节性排灌用电、临时性用电户,采取预收电费的办法防止用户欠费。五是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电费回收工作的困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电费回收工作顺利进行。

(三)关于加强供用电合同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健全供用电合同管理机制,完善人员体系建设,应组成工作专班,实行领导包片挂点,确保合同修签工作正常开展;按照《甘肃省电力公司供用电合同管理办法》机国家电网公司的合同模板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完善合同分级管理模式。二是实行分级审核制、分项签字制、专工审查制、责任追究制等四制,规范高压供电合同和低压供电合同的管理,提高合同修订质量;建立合同内部会签制、流转分级审核责任,严把合同签约质量关,降低和杜绝合同修订错误和遗漏。三是建立合同计算机管理系统平台,统一模式,提升供用电合同管理水平。

(四)关于加强合同工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完善用人机制,严格招聘纪律和制度,稳妥做好合同工招聘工作。将社会上年纪轻,学历较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优秀人员吸纳到职工队伍里来。二是完善薪酬体系,合理提高合同工待遇,实行台区竞标、考核及补贴的方式来提高合同工的收入水平。三是健全完善培训机制,采取个人自学和举办各种培训班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提升合同工的整体素质。四是引进竞争机制,严格业绩考核,实行淘汰制,增强农合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五)关于加强线损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明确工作责任,强化考核管理。将各单位线损管理工作纳入单位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重点是强化对分公司、基层营业所线损管理工作的考核。二是完善tmR(电能量计量管理)系统,强化过程管理,实现“分区、分压、分线、分元件”统计分析及各变电站母线电量平衡分析。三是加快改造步伐,打造降损硬平台,加快“三高”台区改造及后续管理;加大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项目及重损变压器、线路的改造;严格计量装置改造计划管理,严格轮换制度的执行与考核;严格抄表日程,消除因抄表时间差出现的线损波动。四是加强地调、县调两级网损管理。加强无功设备的投运管理,确保无功设备的高可用率和投运率;抓计划检修管理,统筹计划检修,合理安排检修时间。五是建立分公司一把手负责的线损分析例会制度,规范分析标准,形成科学的线损指标统计及考核体系。六是深入开展反窃电专项活动,不断打击窃电行为。加大内稽外查力度,注重用营业分析成果指导营业检查和用电检查,提高稽查工作成效,确保经营成果颗粒归仓。

(六)关于加强营销信息系统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二是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三是开展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要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局性瘫痪、系统全局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等突况下的事故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

(七)关于加强供电服务的建议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