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信息化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7:28

工厂信息化方案篇1

关键词:电厂;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包含了传统的档案工作,还包括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软件技术。电厂应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给予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应有的重视,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实现电厂的现代化管理,为电厂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助力。

1电厂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来临,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要求企业能够对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以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电厂也应按照相关规定来对系统档案管理实施信息化建设,将电厂的全部档案都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利用档案管理软件与互联网进行录入,以便日后有需要时进行查询,为电厂实现无纸化办公奠定良好基础。一旦电厂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能够大大提高电厂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档案的存储容量,让档案能够被更长久的保存,且这种档案的录入也更加便捷,能让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地对档案进行分类与查询,为企业实现高效管理奠定基础。

2电厂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工作录入环节存在问题。当前的电厂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大多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使得硬件设备老化问题严重,对电厂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一定阻碍。这是由于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电厂各科室与车间都拥有较为先进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办公电脑、打印机、碎纸机、扫描仪、网络、U盘、摄影机和照相机等,还应确保配套数量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并不断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来进行硬件设备。但是,当前我国电厂的硬件设备大多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1)电脑更新换代不及时,落后的电脑配置不能进行大型的编辑操作,影响信息数据的编辑速度。(2)打印机的性能不高。当前电厂中所使用的打印机多为简易机,这种打印机的打印速度较慢,且硒鼓的质量难以保证,极易出现损毁,故障率较高。(3)扫描仪的性能问题。较为陈旧的扫描仪扫描出来的图像清晰度较低,且不能满足电厂的大批量扫描要求。(4)摄影机与照相机的配置数量不够。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领导以手机功能较全的理由,拒绝进行摄影机与照相机的采购,因此在实际工作人员,只能频繁利用手机来完成这一操作,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拍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5)U盘的质量问题。当前,电厂在档案系统化建设中所使用的U盘大多是工作人员自行配备的,价格较低、存储空间较小,甚至还存在信息损坏的危险。(6)无线网的覆盖效果不好。工作人员通常情况下,需要先将信息化的档案资料上传到计算机电脑上,但是,受到无线网络的限制,移动电脑与手机等都不能在电厂的任意位置进行档案信息的录入。最后,档案管理软件较为落后,不能满足电厂当前的档案信息管理要求。2.2档案管理工作交接环节存在问题。电厂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各部门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共同协作。往往在电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发生岗位变动的时候,档案管理工作的交接环节极易出现问题,新来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全面掌握电厂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为电厂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带来难度。2.3档案管理工作维护环节存在问题。电厂在实施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后,还应对档案网站进行必要的后期维护,以确保档案信息的保存能够更加完善。但是,部分电厂都没有对建立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站进行必要的维护,对档案信息网站的功能发挥造成不利影响。导致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如下。(1)工作人员的负荷较大。电厂负责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数量有限,面对庞大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工作人员的负荷较大。(2)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当前在电厂任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3)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基层没有得到落实。

3强化电厂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3.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档案录入工作的质量。电厂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电厂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备的设备基础。电厂应做到4点:①为电厂各部门与车间的配套设备等提供充足的专项资金支持,确保电厂各车间与各科室等都具备先进的设备与充足的配套设备,如专用终端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打印机等终端设备,以及恒温恒湿防磁柜、刻录机、移动存储介质等辅助设备等。②为设备提供充足的维修维护预算。这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设备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办公耗材,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维修与维护。③选择合适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当前常见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中间件与全文检索以及光学字符识别(oCR)等。电厂应根据自己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软件的选择,还应优先选用关系型数据库等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以满足电厂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④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率,让工作人员能够在电厂内的任何地点,随时都能够进行档案信息的录入与上传,提高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水平。3.2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责任制度。电厂还应加强对档案管理责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通过采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方式,来彻底贯彻落实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让电厂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贯彻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以实现实时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还应在全体员工内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杜绝私自销毁档案,或者归档不及时的情况。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追究责任。3.3加强对交接环节的控制。在电厂工作人员发生职位变动时,不能立即交接完成,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交接制度,由老员工带领新员工适应一下本职工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交接提供充裕的时间,避免交接的太仓促而出现疏漏,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电厂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专门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手册,在其中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全部内容与工作流程等进行规范性要求,以便新员工能够以此为依据自行完成上岗培训,帮助新员工熟悉新的工作内容与要求,避免对交接后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造成阻碍。3.4强化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站的维护。电厂还应加强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站的维护力度,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站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应加强4方面的工作。(1)应加强对专业人才的招聘管理力度,为电厂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备的人才保障。(2)应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现有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3)应对电厂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评估检查与督促各部门落实好档案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任务。(4)应加强对档案信息化网站的维护力度,为档案信息化网站的投入使用提供必要的保障。

4结语

电厂应严格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当前的电厂系统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电厂应加强对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并为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专项资金保障,以达到提高电厂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

作者:张瑞春姜玲玲关键单位: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中国工程院

参考文献

[1]郭晓丹.如何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黑河学刊,2013(2):177.

[2]张欣.浅谈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J].企业档案,2013(S5):113.

工厂信息化方案篇2

关键词:电厂电气;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在不断改革进步的潮流下,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电厂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对降低电厂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社会效益的提高以及电厂电力系统技术的整体提升有着极大的作用。

1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目前存在问题

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主要指的是使用网络通信技术、利用工程软件以及相关通信协议等先进技术来实现电气系统的自动控制、安全监测、系统保护以及信息的有效管理等新型的自动化系统。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不仅包括了升压站的子系统、机组的子系统,还包括了厂用子系统中的大部分电气子系统的统计,可以说是较为独立的电气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合理的应用,进而来实现对于电气设备的信息采集以及监控工作。另外,电厂电气的自动化通信系统需要更先进的网络技术来不断的完善,应用于经济性、通用性以及可扩展性方面,在这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得到最好的结果,其中以太网的使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度快、信息容量大、整体成本较低以及网络结构方面使用灵活等特点,这一特点的充分发挥使其在工业领域以及商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仍不足以在通信协议技术标准的多样性方面体现其优势。在工业领域使用的以太网已经大部分能够满足电气自动化系统在信息传输方面的所有信息需求,进而能够有效的促进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应用效果方面的提升,这也使其在电力系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现代的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存在突出的问题是设备和布置较多而且非常分散,在维修方面非常困难,所以这些方面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工作,进而实现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先进技术应用的目标。

2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方案设计

2.1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不同于热工操作系统,在操作频率上较低,但是系统的保护性能可靠性较高,在结构上简单易连锁,只要两台相关的电气控制系统就能保证其控制的自动性,所以,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需要及时的构建合理的联网方式和操作系统来提高其可靠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安全的运行下去。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组成是分层分布式系统,主要包括通信控制层和站控层以及间隔层。首先,第一部分是通信的控制层,需要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实现不同装置之间的数据转换工作。也可以说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比如通过以太网技术实现数据与工作装置之间的数据转换工作,还可以通过现场的总线以及其他的一些主要设备来实现对于主控单元以及间隔层的通信工作,进而实现现代智能且有效的管理模式。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在逐步的向现代与智能控制的方面发展,其中主要的表现有两个方面,即间隔层和站控层。其次,在站控层方面,它是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的主控装置,不断的收集并有效处理相关的数据对于整个的控制系统进行监视和有效控制的作用,所以监督和控制系统也在逐步的向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其全面高效运行的水平。最后,在间隔层方面,存在智能设备和相关的保护装置,这些装置主要需要通过现场的总线以及其接口进行通信工作,这一趋势主要向着系统的综合化以及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所以,需要根据间隔层对设备不同程度的特殊要求,另外还可以采用以太网来实现通信。

2.2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意义

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与传统的电厂自动化系统相比较,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的与电波的脉冲信号连接起来,进而能够发送出电力报表信号,这也就能实现厂用系统的智能功能,同时也能够显示出发电机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进而能够更加精准的进行定值管理以及在线审核功能。除此之外,能够对故障的出现进行及时的诊断和维修工作,有效提升电气系统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最重要的设计意义就在于,将各个独立运行的电气装置通过连线或者是以太网来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而减少传统连接方式的缺点,而造成的高成本,这对与企业的稳定性发展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这一通信科技技术来减少员工的劳动量或者是降低整个的运行成本并且提高其经济的效益,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能够为电厂的技术带来了进一步的提高。

2.3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案

传统的电厂电气监控系统主要能够实现对于电气部分信息的采集以及远程控制功能的实现。但是总体来讲,其信息量还是比较小的,而且信息的类型也比较单一。但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案主要侧重在电气系统的监控方面以及自动化监控技术的有效运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监控的模式分为两种,其一是,优于传统的监控方案集中模式,有效集中而且非常易于管理但是可靠性很弱。其二是,对于不同的分层结构继续进行管理以及数据的交换。进行装置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站控层的转发以及工作站来实现,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要通过有效的方式连接。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需要通过主控单元以及双向数据进行交换,另外一些不重要的信息要通过站控层的转发或者是相关的工作站来实现交换。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案有很高的实时性以及可靠性。在电厂自动化技术以及监控方案的应用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监控系统主站设备,整个系统的装置分组以及主控单元的保护等等。

3结束语

近年来,电力市场的发展脚步在迅速加快,而且网络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这就要求电厂要加快其技术水平的改革与创新,进而能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在加快我国电力市场化的进程的同时也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水平,进而保障我国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还能够对我国的整体电力系统技术的提升有着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焦邵华,李娟,李卫,等.大型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实现模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

工厂信息化方案篇3

在精细化的生产流程中,反应釜中的配料、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各种参数,成品与半成品的测试数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与数量。将前几年所建成的一些信息监控孤岛整合在一起,使整个生产流程贯通一气,提高生产与管理档次,向大型化工集团的生产模式靠拢,一直是厂领导的奋斗目标。

年初,在厂生产规划会议上,确定整合主要生产车间的计算机监测、监控系统,要求信息中心金主任尽快拿出方案来,争取年内完成系统整合,作为实现奋斗目标的第一步。春节一过,金主任在本厂进行实地考察,开了近二十次调研会,相关单位填报了各种数据表格,多个不眠之夜,完成了厂领导所要求的建设方案初稿。

接着,通过正规渠道,向社会上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了“佳维精细化工厂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公告”。公告一经发出,立即招来了十多家公司的响应,申请承建此项目。

金主任他们从这些公司中,选出了五家专业资质相当的公司。不到十天,各家公司通过实地勘察,相继提交了项目建设方案。信息中心分别听取了各公司的方案介绍。金主任亲自领着信息中心及厂相关单位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对所选定的五家公司,逐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建设成果及承建单位服务质量等。信息中心再次分别与每家公司,进行了第二轮技术方案交流会。

两次技术交流会,使本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方案更趋完善,加上实地调研所得资料,信息中心经反复比较,写出了相关报告,报告中认为这三家公司都具备建设本项目的能力,但各有千秋。

a公司技术力量强,所建成的项目用户反应良好,售后服务周到;B公司资历较长,技术沉淀较厚,所承建的项目众多,但近期有失误的记录,有时服务不到位;C公司成立较晚,人员较新,但目前正在上升阶段,用户反应良好。最后,信息中心建议厂领导采取议标的方式,选a公司作为承建方。

一周后,万副总答复金主任:厂领导决定,采取正规的招标流程来确定承建单位,而且要聘请五到七位专家来评标。信息中心及厂相关部门有关人员,紧锣密鼓地准备了起来,发标书,请专家,拟定开标程序等。一切就绪后,即进行了开标活动。a、B、C三家公司各自提交了商务及技术方面的文档,分别派出代表作了限时的述标发言,最后根据专家意见及综合打分,确定由B公司中标。

工厂信息化方案篇4

关键词:信息化;设计方案;缺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17-0000-01

UtilizationofplantproductionprocessinformationtechnologySolutions

wangKun1,SunGuangpeng1,LiuLi1,YangXiaohui2,YanLi3

(1.HuaJuenergynantunminepowerplant,Jining273500,China;2.HuaJuenergySecurityministryofSupervision,Jining273500,China;3.nantunmineenvironmentalmeasurementCenter,Jining2735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powerofinformationtechnologysolutionstothespecificmeaningthatthecurrentshortcomingsofplantinformationsolutions,andgivesthecorrespondingsolutions.

Keywords:informatization;Design;Shortcomings;measures

一、引言

电厂的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依据,建立电厂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即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行管理,使企业人、财、物及信息流处于最佳配置,以实现电厂企业生产管理的整体优化,从而以最佳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信息技术在电厂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普及,如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建设信息化电厂?怎样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电厂生产的计算机应用进行规划和实施,使整个应用系统配置科学合理?如何及时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信息化的不足,并准确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漏项,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电厂信息化的概念及内容

(一)电厂信息化的概念。电厂信息化是在电厂数字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数字化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又不完全相同。网络技术发展及网络传输速度的提高,为电力系统内网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电力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是其他产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对电厂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很高,电厂信息化的目的是提供可靠的、合格的、廉价的电力资源。在电力系统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宽带、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等技术,把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等有机集合起来,从而实现电厂生产、办公的信息化管理。(二)电厂信息化的内容。从软硬件的角度分析,电厂信息化内容包括: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两方面内容。硬件部分由电厂的网络布线、计算机的硬件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分布结构、服务器的具体架设等组成。软件部分是指操作系统、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在内的完整软件系统,即电厂信息化的整个软件系统。

三、电厂生产过程信息化应用存在的不足

(一)缺少系统的规划,系统目标不明确。信息化管理是时展所趋,但是,目前很多电厂采用信息系统只是一种形式,投资大量资金建立的现代化信息化系统,往往只是为了应付竣工、创一流、先进化等验收。因为缺乏对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电厂的信息化系统往往既没有起到信息技术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还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金和人力资源。(二)系统划分不合理,存在着信息孤岛。研究表明,目前很多电厂信息化系统没有真正得到运用的原因是,电厂的信息技术还不够成熟,系统信息比较凌乱。国内大多数电厂的建立信息化系统时,往往根据专业的划分或根据职能的划分来确定系统的划分,并且都按照各自的编码系统来建设自己的数据库。而很多信息的不一致性,往往导致信息化系统存在信息的孤岛,以至于很多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厂信息系统的运用。(三)软件商品化程度低,水平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控制系统已经成功的运用到了社会的很多行业。电厂的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软件开发商根据电厂的需求,面向电厂企业总体设计而开发的,针对电厂现有工作流程的软件系统。经调查研究,这类系统一般均有比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较好的解决电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但是,其运用的范围仅是用机械操作代替手工劳动,档次和技术含量都比较低,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效果不明显。而且,很多新开发的软件,由于没有经过电厂企业生产经营的检验,存在问题较多,运行不稳定,导致很多电厂不敢去尝试。另一类则是软件开发商在做了多个电厂miS的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和修正,与上一种软件相比,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存在问题较少,运行相对平稳。

四、电厂生产过程信息化应用的改进措施

(一)信息化系统建设应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电厂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浮于表面,急于求成。电厂信息系统的建设应为企业的核心业务服务,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在电厂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中,要分清主次、找出轻重缓急,解决制约电厂发展的主要矛盾。以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为目的,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二)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应以数据共享为核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对电力系统改造之前,必须以电厂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做好系统规划工作。目前,很多电厂没有分清状况,效仿其他的企业,盲目地采用信息化系统。结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电厂经济效益也没有任何提高。做好系统的规划工作,合理分配时间,不要一哄而上、一蹴而就。分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系统之间的关系,以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首先实现电厂核心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关系,然后逐步实现覆盖各专业和各应用领域的数据服务系统,实现通用的数据存取。(三)合理划分系统减少网络瓶颈。计算机网络就像一条高速公路,网络上的关口就像公路的收费站,路上的收费站过多,势必会降低车流速度,造成公路瓶颈。对于计算机网络,在保证网络传输质量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网络关口的数量。如果能够在底层实现的功能就不要移到上层网络中,这样既可减少网关两端的数据传输,又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敏性。

五、总结

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应用前景也非常好。尤其在火电站的生产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电厂生产过程中信息化应用方案存在不足,需要我们科技人员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利用率,其规划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通过根据电厂生产的情况,设计出高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隋刚.GiS技术在建设数字校园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

工厂信息化方案篇5

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不同于热工操作系统,在操作频率上较低,但是系统的保护性能可靠性较高,在结构上简单易连锁,只要两台相关的电气控制系统就能保证其控制的自动性,所以,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需要及时的构建合理的联网方式和操作系统来提高其可靠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安全的运行下去。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组成是分层分布式系统,主要包括通信控制层和站控层以及间隔层。首先,第一部分是通信的控制层,需要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实现不同装置之间的数据转换工作。也可以说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比如通过以太网技术实现数据与工作装置之间的数据转换工作,还可以通过现场的总线以及其他的一些主要设备来实现对于主控单元以及间隔层的通信工作,进而实现现代智能且有效的管理模式。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在逐步的向现代与智能控制的方面发展,其中主要的表现有两个方面,即间隔层和站控层。其次,在站控层方面,它是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的主控装置,不断的收集并有效处理相关的数据对于整个的控制系统进行监视和有效控制的作用,所以监督和控制系统也在逐步的向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其全面高效运行的水平。最后,在间隔层方面,存在智能设备和相关的保护装置,这些装置主要需要通过现场的总线以及其接口进行通信工作,这一趋势主要向着系统的综合化以及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所以,需要根据间隔层对设备不同程度的特殊要求,另外还可以采用以太网来实现通信。

2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意义

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与传统的电厂自动化系统相比较,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的与电波的脉冲信号连接起来,进而能够发送出电力报表信号,这也就能实现厂用系统的智能功能,同时也能够显示出发电机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进而能够更加精准的进行定值管理以及在线审核功能。除此之外,能够对故障的出现进行及时的诊断和维修工作,有效提升电气系统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最重要的设计意义就在于,将各个独立运行的电气装置通过连线或者是以太网来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而减少传统连接方式的缺点,而造成的高成本,这对与企业的稳定性发展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电厂电气的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这一通信科技技术来减少员工的劳动量或者是降低整个的运行成本并且提高其经济的效益,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能够为电厂的技术带来了进一步的提高。

3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案

传统的电厂电气监控系统主要能够实现对于电气部分信息的采集以及远程控制功能的实现。但是总体来讲,其信息量还是比较小的,而且信息的类型也比较单一。但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案主要侧重在电气系统的监控方面以及自动化监控技术的有效运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监控的模式分为两种,其一是,优于传统的监控方案集中模式,有效集中而且非常易于管理但是可靠性很弱。其二是,对于不同的分层结构继续进行管理以及数据的交换。进行装置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站控层的转发以及工作站来实现,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要通过有效的方式连接。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需要通过主控单元以及双向数据进行交换,另外一些不重要的信息要通过站控层的转发或者是相关的工作站来实现交换。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案有很高的实时性以及可靠性。在电厂自动化技术以及监控方案的应用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监控系统主站设备,整个系统的装置分组以及主控单元的保护等等。

4结束语

工厂信息化方案篇6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

1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常规监控方案

电气设备采用“通信+硬接线”的方式接入DCS,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工程采用的模式。主厂房电气各个回路的合、分闸命令,部分重要的i/o信息等通过硬接线的方式一对一送入DCS接口柜。其余的i/o信息,模拟测量等,则由各个回路的保护测控装置通过总线方式进入电气现场总线监测系统(eFCS)的通信管理机,eFCS后台通过100m以太网接口与DCS服务器进行通信。对于电气其余的自动装置如:自动准同期装置(aSS)、自动励磁调节装置(aVR)、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直流电源系统监控装置、不间断电源(UpS)装置、发-变组保护装置、发-变组故障录波器、柴油发电机、启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装置等,则专门设置机组通信管理机,将这些自动装置的信息通过RS485总线方式进入电气eFCS的通信管理机,eFCS后台通过100m以太网接口与DCS通信。

eFCS与DCS硬接线相结合的方案具有如下的特点。

a.该模式下的eFCS与DCS一体化控制除了信息融合以外,控制功能有所分工,对于断路器的控制仍沿用DCSi/o单通道硬接线方式,但是对于电气厂用电的非关键的信息传输则采用了eFCS的高速现场总线方式,eFCS还可通过网关将大量信息送给除DCS以外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

b.取消了原有的部分变送器、表计、电度表等传统设备,减少了DCS的i/o卡件、减少了一部分电缆与敷设电缆用的桥架等,节省了部分投资。

电气管理系统的另一种控制模式为eCmS,下面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eCmS方案的具体实施及特性。

2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全通信”监控方案

2.1eCmS的方案实施

某工程采用eCmS对单元机组和辅助车间所有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并在单元控制室设置eCmS操作员站,eCmS不与机组DCS通信。全厂电气系统设备直接在eCmS操作员站上实现监控。其与DCS一键顺控启/停功能相关的控制、机组保安负荷的控制、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相关的联锁信号等采用硬接线,其他监控信号以通信方式经测控装置送入eCmS,对于高低压厂用电源系统,所有电气量全部采用通信方式接入eCmS进行监控,取消所有硬接线。

eCmS由单元机组电气监控系统、公用电气监控网络组成,单元机组eCmS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采用分散布置。

监控主站层负责整个系统的集中监控,由双冗余的主机服务器、电气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SiS等其他系统通信的通信服务器等组成。

通信子站层主要由通信管理机和多串口通信服务器组成。它具有数据处理及通信功能,用于实现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的“上传下发”,并监视和管理各测控单元设备,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管理。通信管理机负责6kV开关柜内的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和400V动力中心(pC)开关柜内智能测控装置和400V电动机控制中心(mCC)开关柜内马达控制器等间隔层智能设备。aSS、aVR、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直流电源系统监控装置、UpS监控装置、发-变组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柴油发电机、启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装置等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进行规约转换后与电气监控系统通信。

间隔层负责各间隔就地监控,间隔层设备通过现场总线网络与通信管理单元连接。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电子设备间内的发-变组、启动备用变压器测控装置、6kV开关柜内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和400VpC开关柜内的智能测控装置、400VmCC开关柜内的马达控制器等。

2.2eCmS的方案特点

2.2.1高系统网络可靠性

为保证eCmS网络的高可靠性,采用了如下措施。

a.系统网络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在设备布置上分散。避免了由于部分系统设备故障引起的整个系统网络故障的可能性。

b.监控主站层设备间采用冗余的高速以太网连接,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全交换星型网状拓扑,主服务器双冗余,任意一个主站层网络设备故障不影响eCmS运行。

c.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通信管理机间采用冗余100mb/s光纤工业以太网连接,避免了网络布线路径的电磁干扰,提高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2.2.2高系统硬件可靠性

由于eCmS代替了DCS实现全厂电气系统的监控,对eCmS硬件可靠性要求比以往只实现监测功能的电气监测系统硬件的要求更高。体现在:采用高性能、多CpU、多内核架构的系统服务器,完全满足eCmS对可靠性和系统响应速度的要求;大量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保证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间的通信网络稳定、高效地运行;发-变组测控装置采用冗余配置,保证在一台测控装置故障或失电的情况下,仍能对发-变组等主要电气设备进行监控,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2.2.3高系统软件可靠性

对eCmS软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较常规电气监测系统有较大提高。eCmS的操作系统软件采用安全、稳定、可靠性高的UniX操作系统。为防止由于软件程序故障引起的电气系统误操作、提高机组安全运行的能力,eCmS软件系统设置了三个层次的防误操作功能,分别有发变组测控装置、系统主服务器和五防工作站内的闭锁软件实现。

2.3eCmS的技术优势

节约硬件数量与投资成本。取消了全部原有开关柜内的变送器、表计、电度表等传统设备,大幅度减少了DCS的i/o卡件,还可以用工控pC机作为操作站,从而节省了一大笔硬件投资。

全开放式的通信网络。由于规定了网络的通信协议,对遵循同一通信协议的不同供货商的控制产品,都可以实现通信互联,为实现现代电厂工业级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现场总线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与模拟信号相比,它从根本上提高了测量与控制的准确度,减少了传送误差,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减少了现场布线及投资。由于全部取消了厂用电6kV、380V开关柜至DCS的硬接线,大幅度减少了DCS的i/o卡件、减少大部分电缆与敷设电缆用的桥架等,节省了大量的投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现场总线方式的电气监控管理系统,不仅能节约大量的投资,也能使全厂的电气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实现了电厂电气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采用“全通信”的厂用电监测管理系统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依赖于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向实现数字化电厂和信息化电厂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今后电厂电气部分自动化控制的一种趋势,目前在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监控采用全总线方案从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工厂信息化方案篇7

关键词:水电厂;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的持续改革和深入,企业用工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企业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企业员工的人事档案是员工历年来学习、工作等社会活动的真实、完整记录,也是企业人事部门在招用、调配、考核、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材料,对于促进企业人才引进、培育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企业员工人事档案的存放和管理,我国在各地相继建立了人才市场,但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管理混乱、档案损毁丢失等现象屡见不鲜,其员工档案管理问题尤为突出。以我国水电厂为例,全国各地大中型水电厂不下百家,在职员工多大数百万人,如此庞大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因此,加强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配置,已成为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员工档案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目前,我国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整体上观念相对落后。由于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没有明显的联系,使得一些单位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误区,也就是造成了企业对于员工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企业对员工档案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其不能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投入再多也做不出明显成绩,对于档案管理,保存得当、不丢失缺损就好,也因此,在对于员工档案管理上,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相对欠缺,造成档案存放和管理条件较差,管理人员投入力度不足,档案管理场所、经费以及人员投入得不到有效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自然出现问题百出的情况。

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给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认识,管理人员也就并不把档案管理工作当回事,并不积极主动,从而工作中屡见失误,造成了一些员工档案的丢失、破损等现象;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整体学历不高、老龄化现象严重,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相对单调乏味,其相关福利待遇也不高,具备专业管理素质的年轻人员并不热衷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在职管理人员多为临近退休、学历不高的高龄工作人员;此外,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然而,在我国水电厂企业中,除一些相对效益较高的大型水电厂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素质之外,多数水电厂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能力,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

3.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标准和统一规范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机制相对欠缺,并未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条例和准则规范,同样会给档案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标准,各水电厂对于员工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混乱,对于档案编号、排序、接受、调离等业务程序缺乏科学的标准流程,使得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错拿、错改等各种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限制,也使得企业员工档案操作违规现象严重,企业员工档案属于机密资料,管理人员缺乏规范意识,也会造成档案被私自打开、更改、带离等现象出现。

4.档案管理方式的落后

管理方式的落后也是目前我国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出现问题的一大因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也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转变。然而,目前我国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方式整体相对落后,其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普及程度较低,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由于企业员工档案信息量大,经常出现档案繁冗及积聚量大等问题,如果硬软件跟不上,则很容易造成系统迟钝、缓慢,甚至出现系统崩溃;此外,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是一项较为繁琐庞大的工作,而我国大多数企业档案管理使用的软件缺少信息管理功能和信息通用功能,到目前为止,企业员工档案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还比较落后。

二、提高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效率的有效对策

1.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对员工档案管理的重视

企业只有认识到了员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促使企业领导增加对档案管理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优化档案管理环境,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条件和人员配置,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法律法规,提高做好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加强人才培训,建立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

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存放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既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扎实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尤其是对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更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档案科学化管理的能力。为此,首先要提高档案管理岗位的福利待遇,吸引年轻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举办档案管理相关基础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企业还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到先进单位学习交流,提升档案管理经验和操作技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平稳发展。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建立健全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效率。首先,要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档案工作相关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操作流程;其次,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对员工档案的分类、编目等执行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做到档案文件排列有序、保管期限准确易查、案卷封面美观统一,以方便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再次,加强对档案管理的法制规范,严厉禁止员工档案被私自查阅、更改和带离,一经发现,严惩不贷,保证员工档案的信息安全。

4.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应转变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和方式,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此,企业应在员工档案管理中尽快普及电子文件归档以及档案管理数字化,实现档案存储的信息化,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为提高档案管理的快捷服务和工作效率,企业应加快数字化档案管理进程,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完美应用,不但加强档案管理相关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的投入,强化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相关软、硬件的研发工作,如内部局域网的构建、各种通信子网、宽带网的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操作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储存设备等等,以实现数字化管理软、硬件的及时更新与支持。

三、结束语

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对于企业人才建设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管好、用好员工档案是企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水电厂企业具备接受员工档案资质,就必须对员工档案安全管理负责,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效率,确保企业员工档案的信息安全。

作者:张云单位:湖南省电力公司东江水力发电厂

参考文献:

[1]张庆瑜.提高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理性思考和路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6):254.

工厂信息化方案篇8

根据电力企业档案工作的实际,我们针对该标准制订了一些补充性的规定,使执行者更便于操作和掌握。

一、解决标准自身的存在矛盾,保证标准的有效执行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从总体来讲,给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提供了规范化管理的依据。但是由于在制订标准中不可能事天巨细,面面俱到,需要在实际中进行细化。

工程竣工图是建设项目的实际反映,是对工程进行交工验收、维护、改建、扩建的重要依据,是国家重要的技术档案。由于项目竣工图从形成、编制到出版,涉及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而各单位在竣工图编制工作中所负的职责不同,所承担工作内容不同,因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了提高竣工图质量,规范竣工图编制与出版,电力行业1996年颁布的《火电发电厂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在行业内规定竣工图的编制出版工作由设计单位承担,施工(调试)单位做好变更记录,提供完整的变更资料给设计单位进行竣工图的编制出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标准在制订时,兼顾到电力行业规定,在档案该标准的6.2.1条中规定:“如行业主管部门规定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的,应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审核和签字认可责任。”对由设计单位编制出版竣工图的,提出必须经施工和监理单位审核内容的,这对加强竣工图管理,确保竣工图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的6.4.1条款提供的竣工图章的式样中,该标准里所提供的竣工图章是按照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图的情况制订的,而电力行业规定竣工图是由设计单位编制。因此,竣工图章签署的编制单位不是施工单位,变成设计单位。为此,经与档案专家进行沟通与探讨,我们制订了相应的企业规范,明确规定:设计单位的责任在竣工图标上体现,施工与监理审核的责任在竣工图章上体现。从而确定了各单位在竣工图编制的各自责任,解决执行中的实际问题,保证档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标准的有效执行。

二、明确国外设备图纸与来往文件、厂商提供的设备文件签署、建材出厂证明文件的复印件等问题的管理规定,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1、关于档案纸张的质量问题。在建设项目文件形成和整理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几种情况:归档的国外进口设备图纸是那些用复印纸打印的白图,纸张质量差,不利于长期保存;且来往的技术文件签署大多数不是亲笔手签的,不符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标准归档要求。例如电力企业的脱硫项目设备、燃机项目主机等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经了解,国外设备图纸的管理基本上采用无纸化管理,所有的设备安装图纸是在厂家规定的网站下载的,来往技术文件多数是通过电子邮件传输,签署是用采用电子笔签署的,因此归档文件是以电子文件为主。由于国内外图纸管理的方式不同,不符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标准归档要求。

2、关于厂商提供归档的设备文件。按惯例厂家提供的设备文件,是按厂家所在行业规定要求出具的,其中如合格证、试验报告等文件材料其责任人有用代号章或印章在文件上确认责任的。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归档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归档文件不允许用印章,更不允许用代号章。

3、关于由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建材出厂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问题。在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由于材料生产厂家只给材料供应商提供一份原始证明,因此供应商只能提供给各材料购买单位复印件了。由此建筑材料质量保证文件出现了大量的复印件存档的现象,这同样是不符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文件归档要求的。

对于以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三、对于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管理作出具体规定,充实与完善标准的内容

随着建设项目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项目管理软件、设计软件等广泛应用于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项目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越来越多。同时网络技术又为档案提供利用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国家档案局2002年提出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网络为基础,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扩大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为目的,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信息网络服务的进程,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将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一项重要工作。

工厂信息化方案篇9

二、发展趋势

伴随着XX电厂的迅速发展,为了更好适应档案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我们要要从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和工作环境出发,不断改善和优化档案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需要。并始终坚持把档案管理当作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按照档案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提高档案工作水平为目标,重视和开展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活动,不断从组织管理、设施设备、基础业务建设、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巩固和加强。同时,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手段,开发应用档案管理系统,早日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为企业生产经营及改革发展工作提供更优质服务,创造更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具体工作思路

根据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发展趋势,制定具体工作思路如下:

1、对于纸质档案。要在进一步健全收集档案信息和完善收集网络的基础上,注意在收集材料的完备、及时、准确三方面下功夫,坚决把好“入口关”,切实提高归档材料的质量,做好纸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xx发电厂档案整理工作细则》、《xx发电厂事档案工作检验考评标准》的要求,切实做好档案的整理工作,保证每卷档案的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

2、对于电子档案。在系统结构结构方面,要在全系统使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并按照访问快捷准确、安全可靠的原则,建成公司系统的数据库实体,使档案信息查借阅、转递及数据的提取和统计分析等工作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在多媒体档案材料方面。要将工作、学习和生产一线的动态影像、声音、图片与考核、考察材料融为一体,通过计算机系统或投影设备显示出来,从而提高知人、识人的深度和广度。在多媒体档案材料保管和维护方面。要以大容量、高速磁盘或光盘介质为电子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介质,并按照科学的备份和保管制度进行备份和保管。同时注意对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分类、更新和维护;在多媒体档案材料使用方面。要通过实用、良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对有关材料的查询和使用。注意对整个电厂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为以后各项工作的决策提供参考;在多媒体信息系统保密和安全方面。要建立网络防火墙,通过引进安全可靠的防攻击系统,建立科学的访问、利用管理体制,来保证电子档案材料的保密和安全。

3、对于基础建设。要对现有库房进行装修改造,同时添加购置档案设施设备。争取实现库房、办公、阅览、机房“四分开”;库房的“六防”(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安全措施工作到位;增添库房专用密集架**组,计算机*台、空调*台、去湿机*台、复印机*台,使库房保管达到“八防”的要求;同时,充分运用网络技术,配备专用的档案管理专用计算机系统及数据备份设备,实现档案的微机管理。按照目标管理的有关规定,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多经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各个分类实现“三室分开”(库房、办公室、阅览室)。

四、主要目标及措施

1、主要目标

以为xx发电厂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服务为目的,狠抓基础建设,做好信息的采集和维护,为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使企业的档案工作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目标。

2、具体措施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档案工作是发电厂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光荣感和紧迫感。

二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强对档案的科学管理。要运用专门的档案网络管理系统,使多媒体档案材料的采集、维护、检索和利用更加方便。稳步推进图象、声音和录像和考核文字材料相结合的多媒体档案材料的采集和管理。

工厂信息化方案篇10

在做好收集整理历史性材料的同时加强对现实工作中企业发展各重要阶段的关注,积极收集整理第一手的档案资料,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及时可靠的档案服务。我们采取“应收尽收”方案,拓宽收集领域。在时间上不受年度限制,不仅收集本年度档案材料,对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资料也都进行收集,采取定期收集和不定期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在空间上不再限于本单位的归档文件,扩大到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我公司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在载体上不仅限于纸质材料,对照片、录音录像带、实物等都进行收集;在内容上注重收集以产品研发设计档案、生产档案和产品档案为主以及有关企业信誉、产品质量、销售业绩、员工满意度等反映企业信用和企业形象的档案,还将社会对企业的评价,顾客对产品的反映、对品牌的喜爱度等方面的资料收集起来形成企业形象档案。

二、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形成具有丹纤特色的企业档案文化精品

以文化服务为诉求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形成高品位的档案文化精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丹纤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馆藏档案。公司综合档案室室藏档案包括两个全宗,四大门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共保管档案53761卷,底图档案15479张,照片档案621张,声像档案452盘,实物档案274件,证照265本。室藏档案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记述和反映了丹纤的技术资质、科研成果、技改历程、管理水平、业绩评价、荣誉记载以及职工素质、人才建设、文化建设、财务状况、经营现状等重要内容。这些档案资料是企业珍贵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参考史料。我们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高质量、高效率地为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服务。档案室与有关部门合作,先后编制了反映公司发展历程的《公司发展史》;反映公司经历和重大事项的《大事记》;依据企业历年获得的国家、省、市荣誉编纂的《企业荣誉汇编》;反映公司基本建设的《基建工程简介》;通过挖掘企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成果,编纂出《品牌产品介绍》;根据公司技术改造情况编纂的《技术改造造价》;宣传公司劳动价值观的《劳动模范事迹汇编》;利用专业技术干部考绩档案编纂的《科技人员简介》;直观反映公司发展的《照片集锦》,其中收集了百幅老照片,最早的是1947年安东纺织厂(公司前身)的生产厂房、设备、工人生活的照片,它翻开了我国化纤工业历史的首页,记录了老一代化纤人勇于吃苦、实干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档案室以文化建设为目标,开发利用企业诚信档案,塑造企业诚信文化。企业诚信文化是丹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自始至终贯穿公司的各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建立并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对于维护企业信用资质非常重要,因此,档案部门十分注重收集与企业信用资质有关的资料,如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审计报告、财务报表、银行信用等级、环保体系认证等等,这些资料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对其有效开发利用,将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发挥档案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作用。企业产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企业档案是产品生产的伴生物,它真实记录了产品的生产信息。我们开发利用产品档案,宣传安全生产第一、质量第一的理念,塑造企业安全文化。

三、创新服务手段,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翔实的档案信息

企业档案要为企业特色文化建设和优势文化建设服务。为了更好地传播与传承企业文化,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树立大档案服务意识。近几年,丹纤进入全面发展快车道,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档案室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服务。利用档案为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企业总体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等提供决策服务;为进行企业形象策划、设计企业标志、提炼企业理念、谱写企业之歌提供服务,成功地展示了企业形象,并经有关部门登记注册,使企业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经营领域得到有效拓展,企业产值、利润连年攀升。为适应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完善服务手段,改变过去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为档案室添置计算机、复印机、扫描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为档案工作向信息化、数字化迈进提供了物质保障。档案室依托公司局域网建立了档案管理网站,对室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扫描文书档案中部分文件795件,依据公司人事档案将职工个人信息全部录入微机管理,扫描照片、奖章、奖状、证书、题词等1590多件,同时开通网上查询利用功能,为职工提供便捷的查阅与浏览工具和平台。由“你查我调”的被动服务方式变为主动服务,利用大量编研成果,通过多种途径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2009年丹东市举办“丹东工业发展辉煌六十年”大型图片展览活动,丹纤作为丹东市最早、最大的工业企业被列入其中参加宣展。档案室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室藏档案资料,挖掘企业发展的历史文化,从《照片集锦》编研成果中精心挑选了几组能反映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历史的专题照片进行展览。展览分五个部分:

1.名称牌匾照片。从建厂到现在的五张不同的牌匾照片反映了公司的发展沿革。

2.厂区厂貌全景照片。展示了六张不同年代的照片,使人们了解公司由建厂初期占地三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一百四十四万平方米的过程。

3.厂房、机器设备照片。对建厂初期破旧落后的机器设备,改革开放以来的国产机器设备,特别是近几年引进的国外先进纺丝机器设备进行了展示。

4.产品照片档案。反映了公司由建厂时期的年产四千吨单一人造毛产品,发展到如今年产七万吨的粘胶和涤纶四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