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3:14

移动支付概念篇1

分析人士表示,微信支付作为一个独立的支付产品,不仅能实现微信公众账号内的支付功能,比如话费充值、火车票和飞机票购买、数字内容或虚拟物品消费等,还可以让用户在其它应用中或者在线下产生购买行为时利用微信完成支付。微信支付将推动移动支付行业发展,涉及移动支付的相关上市公司或将再次迎来发展良机。

从市场表现看,卫士通(3.87%)、国民技术(2.29%)、东信和平(1.03%)等多只移动支付概念股昨日上涨。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与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全球移动支付产业迅猛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2.47亿人,较2011年数据2.03亿人,同比增长21.7%。预计今年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将达到3.1亿人。与此同时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将达到1.36亿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而据支付清算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其中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快速增长,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04.56亿笔,金额6.89万亿元。移动支付业务处于蓄力发展阶段,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1.13亿笔,金额1811.94亿元。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两种,其中近场支付是手机与受理端通过非接触式近距离通讯技术进行通信实现的,其应用技术主要有Simpass和nFC。东方证券表示,近场支付应用领域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nFC-Swp方案将有望成为国内主流。远程支付主要由网购需求产生,年交易额已达千亿元级别,近场支付定位于替代现金,应用场景要丰富得多,但由于涉及产业链较长,协调成本较高,近年来发展较为缓慢,目前近场支付年交易额尚在百亿级别,目前近场支付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预计后续有百倍成长空间。中移动和银联移动支付最终选择nFC-Swp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协调了产业链各方利益,将有望成为国内移动近场支付主流解决方案。

移动支付概念篇2

以下为报道全文:《央行公告降温零售业“无现金”概念》

此前火热的“无现金日”,如今有了降温的迹象。

7月13日,根据央行公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要求或者诱导其他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

此外,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

对此,腾讯于7月15日晚间回复第一财经称,“用户需求和商业规律决定了移动支付不可能代替现金,而是作为现金的补充,将与多种支付方式长期并存,我们一贯尊重用户和商户的多样化选择。今年8月8日我们将不再围绕‘无现金’展开相关活动,主题和形式都将全面升级。”

在业内人士看来,央行新规可能会对支付机构的市场推广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对零售行业的影响则较为有限。

2015年8月8日,微信支付提出“无现金日”概念,喊出“现金,再见”的口号。按照活动规则,用户可以在微信支付制作的H5页面提前领取随机发放的“无现金日活动体验金”,8月8日在有“无现金日”标识的商户门店使用微信支付,体验金可以抵扣现金使用。

到2017年,微信支付“无现金日”已经举办了3年。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和2016年,参与微信支付“无现金日”活动的商户门店数量分别为8万家和70万家。

2017年,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劲敌支付宝也提出“无现金”概念,宣称希望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当年蚂蚁金服发起成立了无现金联盟,称未来两年将提供60亿元来帮助联盟成员推进无现金进程。

随着支付宝的入局,2017年的无现金声势格外浩大。支付宝当年7月底宣布发起首个“无现金周”,微信支付“无现金”活动维持了整整一个月。

8月只是每年市场推广的巅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直在用补贴换市场。

支付宝会给申请收款码的小商贩一并寄送红包码,付款前扫描红包码,消费者和店主能同时获得奖励,2018年6月,支付宝再度推出数字红包;微信支付则有摇摇乐,周六、周日及特定节日、活动期间,在合作商户使用微信支付完成付款,即有机会获得当笔免单或微信支付到店红包。

无现金是非银行机构推广移动支付工具的一大卖点,但移动支付工具的推广到了过犹不及的地步。伴随着央行的一纸公告,2018年无现金活动将不复往年风光。

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消费者支付需求多种多样,现金支付习惯和偏好仍然广泛存在。但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上述负责人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时,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央行公告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要求或者诱导其他单位和个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

“央行公告出来以后,支付机构的市场推广活动肯定会受到影响的。”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他说,央行通知的意义在于明确人民币法币意义,“移动支付的确很方便。但是法币不能游离在交易之外,90后以前的人都知道货币、钱是什么样子,但00后、10后很有可能不知道钱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另一方面,上述公告是否会对零售行业造成影响也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传统零售行业面临着一场数字化变革,无人零售、电子支付是这场变革的一大卖点。比如,永辉超市打造的超级物种一度被视为零售变革中的标杆店铺,这类门店的一个卖点是不收现金。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平交易的核心原则是保障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电商平台、无人销售、自助服务、网络政务等场景,可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移动支付概念篇3

国企改革和新经济是主线。在国企改革投资大主线上,军工改革爆发主升浪,教育、海运改革浪潮风生水起。在新经济投资主线上,移动支付、在线教育概念股执牛耳,智能机器、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概念股全面开花,京津冀一体化再起风云,市场呈现全面繁荣状态。

军工改革开启暴龙大升浪。从催化剂的因素分析,主力机构基于对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和试点细则、国防工业改革具体措施、军品定价体制调整有望加快提出等政策性利好将于四中全会前推出的预期,以及对天和防务上市后的美好期待效应,以航空发动机、军工信息化、军工证券化为三大核心的军工改革概念股连续飙升,成为大盘突破2248点的主力军团。本轮军工改革的市场新龙头是洪都航空(飞机发动机)和国睿科技(军工信息化),走势和上波大龙头成飞集成有异曲同工之处,呈现大级别的牛市主升浪走势,带领以宗申动力、成发科技、中航飞机为代表的航天发动机概念股,以高德红外、中国卫星、北方导航、杰赛科技为代表的军工信息化概念股,以航天通信、北方国际、航天长峰、航天科技为代表的军工证券化概念股的涨停潮。此外,受国家发改委预计2016年北斗终端实现20倍增长目标预期,在北斗星通连续一字涨停板的带动下,烽火电子等北斗导航概念股值得重点关注。

体育、海运成为国企改革新军。第一,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得若干意见》,海运、港口、物流等领域股票全线上涨,港口股涨幅最大,其领先代表为:以渤海轮渡、天津海运为代表的航运股,以怡亚通为代表的物流概念股,以营口港、唐山港、珠海港、大连港、天津港为代表的港口概念股。第二,受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等新举措驱动,以雷曼光电、江苏舜天、信隆实业、中体产业为代表的体育改革概念股为国企改革投资主线增添新亮点。

新经济产业链全面爆发,小盘高成长享受牛市盛宴。本周市场,受苹果6将推出手机钱包刺激,移动支付概念股成为新经济投资主线最靓丽的风景,南天信息连续4连扳无疑成为移动支付最大的受益者。以新开普、天喻信息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概念股,以拓维信息、珠江钢琴为代表的网络教育概念股,以文峰股份、大杨创世、大连友谊为代表的超级电商概念股,以大华股份、中大股份、东方网力为代表的安防概念股,以智云股份、蓝英装备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概念股,以千山药机为代表的基因测序概念股等新经济领域龙头股表现也十分出色。

展望后市热点,笔者重点推荐十大科技规划中的人脑工程概念股,以及新兴的移动医疗概念股。据媒体报道,百度打造世界最大的用于语音盒图像查询的计算机大脑,未来的人脑工程产业链将走向互联网模式;腾讯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标着着腾讯正式布局医疗健康领域,相信将带来医疗健康新革命。综述,笔者建议投资者中线布局相关概念股。

移动支付概念篇4

“互联网金融”这一提法最早出自it行业,从狭义上理解,指互联网企业(通常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向公众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在最初阶段,此类机构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自有电商平台的支付需求,简单提供与各家银行之间的网关接口。但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蓬勃发展,尤其随着海量用户数据的积累,互联网企业逐渐了解到用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和偏好,其提供的金融服务便开始从简单的支付渗透到了转账汇款、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基金和保险代销等银行核心业务领域。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这种渗透尤为显得令人担忧,意味着金融业和互联网企业的转型方向出现了战略重叠,均朝着“金融服务方案提供者”这条高附加值的路线进军。

在现今中国市场,根植于互联网行业的“类金融公司”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平台依托型。此类互联网金融公司拥有成熟的电商平台和庞大的用户基础,通过与各大银行、通信服务商等合作,搭建“网上线下”全覆盖的支付渠道,在牢牢把握支付终端的基础上,经过整合、包装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从中赚取手续费和息差,并进一步推广其他增值金融服务。代表企业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腾讯集团旗下的财付通、盛大集团旗下的盛付通等。

行业应用型。面向企业用户,通过深度行业挖掘,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包括金融服务、营销推广、行业解决方案等一揽子服务,获取服务费、信贷滞纳金等收入。代表企业包括汇付天下、快钱和易宝。

银行卡收单型。此类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发展初期通过电子账单处理平台和银联poS终端为线上商户提供账单号收款、账户直冲等服务,获得支付牌照后转为银行卡收单盈利模式。拉卡拉为其中较为成功的典型。

预付卡型。通过发行面向企业或者个人的预付卡,向购买人收取手续费,与银行产品形成替代,挤占银行用户资源。代表企业包括资和信、商服通、百联集团等。

2005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可谓风起云涌。近年银行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开闸发放支付结算、金融产品代销等牌照,更为此类公司的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创新、整合、定制化服务方面拥有核心优势。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定位服务等前沿信息技术大量进行金融服务创新;通过打通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商户、用户等产业链各环节进行金融服务整合;通过数据挖掘,精确把握产业链资金流向,以此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充满创新精神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沿着数据的路线,迅速侵吞传统银行业的版图。

便捷与安全,互联网金融的两要素

互联网金融企业优势种种,最终落实在用户端只简化成两个字:便捷。“关注用户体验”“致力界面友好”,互联网产品的设计理念在金融支付应用中亦体现得淋漓尽致。“小额快捷支付”使用户摆脱了U盾等安全防护产品的繁琐操作,二维码扫描、语音支付等近场nFC应用使“无磁无密”概念延伸到线下,阿里金融甚至革新了传统的信贷理念,以商家在淘宝或天猫上的现金流和交易额作为放贷评估标准,建立了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小额信贷模型,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便捷”成为多数用户的首选,这一点还体现在金融支付工具的功能集成化。与单独某一家银行或基金公司所能提供的产品相比,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的虚拟钱包有更多接口,所能集成的功能更加多元,这无疑简化了用户的支付界面,更容易赢得使用者的青睐。

然而就金融这一特殊产品而言,便捷性与安全性存在显著的矛盾对立。如何保证自有资金、客户备付金、客户信息、运行和业务系统的安全,强化客户身份的识别,规范业务运作,是跨界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此外,以全新的信贷模式涉足贷款领域,未来究竟是否会积累巨大风险,新兴的网络金融公司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目前,互联网支付公司只有客户交易数据,没有资金流向数据,数据库不能有效掌握贷款人的资金流向,信用风险判断可能发生失误。交易数据是否能支撑金融模型,金融模型是否能确定把违约率降到一定概率,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就风险控制而言,传统银行毫无悬念地完胜了互联网支付公司。此外,富有操作经验、对软硬件投入巨资的商业银行在处理大批量订单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持系统稳定性。“双十一”网络购物节当天,由于百万订单同时涌入,支付宝一度无法正常支付。根据易观智库预测,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13.9万亿元,对于资本短缺、盈利渐薄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是否有能力提升安全和稳定性,迟早会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或者也为传统商业银行参与竞争提供了砝码。

信息,决战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价值

过去,企业通过与it公司、银行、物流公司三方合作来整合“三流”,如今出现了跨界于it和银行之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其本身就已做到“合一”,天然比银行更具有数据挖掘方面的优势。除资金流信息以外,互联网金融公司还留存了海量的结构和非结构化交易信息,包括历史交易记录、客户交互行为、海关进出明细等,可为精准营销和定制服务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增加客户黏性。

只有拿到更多的信息,做到精准定位和推送,才能设计出对客户更有吸引力的金融服务方案,这就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之间的核心战略冲突——谁都想将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通过信息挖掘发现的增值业务拿在自己手中。在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未来蓝图中,金融业将会划江而治:银行的市场定位是金融基础网络、业务骨干和金融后台,支付公司则是业务触角和支付前端。它们将这种合作描述为“小江小河最终汇入大海”,商业银行的角色将成为只是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备付金和自有资金托管服务的工具。

这样的界线无疑切断了银行和客户之间的联系,因为谁掌握了支付终端,谁就掌握了客户的全部信息,以及基于数据挖掘而产生一系列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如果客户不再使用信用卡,银行就不再掌握用户支付通道和该通道所连接的全部用户信息,无论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交叉销售都成为了无根之源。当银行彻底丢失丰富的前端信息,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工具,其业务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以目前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paypal为例,该公司网上支付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终端、交换器、买卖处理器、清算和结算,只有最后一环连接到银行处理器,这一环节的清算结算业务免费提供给客户,前三个环节才是真正的数据业务,通过获得信息和交易细节形成收费解决方案。免费的基础业务与收费的数据增值业务,这也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如果银行继续放弃对用户支付终端和信息的争取,其信贷转型(偏向零售和小微企业)和经营转型(成为提供金融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将会遭遇来自行业外的强有力的冲击。

在巨大压力下,商业银行和物流行业纷纷往“三流合一”的方向探索,前者自建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后者自建电商平台和金融服务公司。这不一定代表了通往未来的正确方向,毕竟行业分工精细化才是最终趋势,“大而全”的企业很难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但它体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度,即在对“信息”这一宝贵资源的争夺中,必须超越行业的概念,与互联网公司、物流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充分竞合,尽量将自身划入“信息掌握者”这一疆域,才能确保在未来有蛋糕可分。

移动支付,零售银行如何破局

就目前而言,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掌握“支付通道”而对银行产生威胁主要落在零售方面(个人和小微企业)。在B2B领域,由于交易单笔金额较大,交易双方对资金安全顾虑较多,客户更愿意选择安全信用度更好的传统商业银行。然而在零售业务方面,如何通过握住支付终端来黏住客户,却是商业银行亟需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企业经常提到“aBC”这个概念,即application(应用)-Bank(银行)-Customer(客户),希望通过牢牢掌握“应用”(支付终端),确保自身“客户”不流失。身处这个链条中的“银行”需要考虑的则是,未来如果“应用”意味着唯一终端,“客户”要么选择多功能银行iC卡,要么选择手机虚拟钱包,究竟要如何在这场非此即彼的零和竞争中胜出,避免有朝一日客户跳开银行,“aBC”简化成为“aC”。

在上一轮线上支付终端的竞争中,商业银行无疑失去了先机,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失去机会。事实上,目前第三方支付已进入战略转型期,趋势之一是o2o(onlinetooffline从线上到线下),通过全业务线满足用户的整体支付需求;趋势之二是从自营电商到助力传统行业电商化,由满足需求向创造需求转型。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同样也看到了机会。所谓o2o,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3a”(anytime,anywhere,anyway,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和任何方式)的消费需求,围绕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展开。由于2013年将要出台移动支付国家标准,银行、第三方支付、移动运营商从去年起就蓄势待发开始布局。

2010年,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方块刷卡器的出现引领了一场支付革命。丢弃了繁琐的现金交易和名目繁多的银行卡,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完成付款,无现金、无卡片、无收据。其后,谷歌钱包和paypal扫码技术出现,开始与移动刷卡器Square争夺市场份额。

可以说,即使在成熟的美国市场,移动支付市场也仍处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今天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在成长性和竞争激烈程度上亦是如此。拉卡拉刷卡器采取类似Square便携刷卡器的发展模式,支付宝钱包类似于谷歌钱包,微信扫码类似于paypal扫码,它们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全银行支付功能的聚合。在信用卡刷线下poS机的时代,银联提供了这种聚合;在网上支付的时代,第三方支付提供了这种聚合;而在尘埃尚未落定的移动支付时代,究竟哪种产品更受欢迎,是“移动刷卡器”,“虚拟钱包”,还是即将换代的可实现nFC近场支付功能的“金融iC卡”;究竟哪种合作模式更容易胜出,是“第三方支付+银行”“银联+通讯”“银联+银行”“银行+手机制造商”,还是跨平台的广泛合作,所有人都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简便易用是永恒的方向。现金的发展用了300年,银行卡的发展用了50年,网络支付发展已经有10年,而移动支付成为主流,也许速度会更加惊人。

从互联网金融角度重新审视商业银行运营

立足客户体验提升,重新审视金融产品设计。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异军突起,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提供了更加简便和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介质单一化、功能多元化是未来的大方向,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重新思索“用户界面”,是在柜面摆满琳琅满目的信用卡、理财或者其他产品,还是给客户提供一个唯一的使用终端。这个终端(可以是卡,手机或者其他)的初始状态或许只加载了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如果需要其他附加功能模块,可以到“在线商店”自助添置,选择是单币种还是多币种卡,是货币基金信用卡还是特约商户信用卡,是可以在线购买贵金属还是扫描支付出租车费在理想状态下,它应该做到“一卡走天下”。自2013年起,新一代金融iC对磁条信用卡的替代将会持续提速,给银行支付终端的更新换代提供了绝好契机。在掌控支付终端和提供增值信息服务的战争中,银行的“国界线”究竟怎么勘定,勘定在哪里,需要银行充分地参与竞争合作,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参与并力争主导用户习惯的培养和跨行业标准的制订,并将之体现在产品设计理念中。

立足客户结构层次演进,重新审视金融渠道建设。在线上支付时代,电子银行与物理网点两种渠道属于互为补充的并存关系。当电子支付从线上进入线下,可以随时随地满足任何环境下的金融服务需求,物理渠道因时因地制宜的个性化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银行网点不应该也不能再“千人一面”,从最初选址到产品陈列,从前台风格到后台处理,未来银行物体渠道应当体现精准定位和区别化服务的概念,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力争客户服务效率改善,重新审视银行管理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开放合作的契机。“三流合一”的非金融企业通过精准定位零售客户的偏好,向其推送包括金融产品在内的各种消费品和服务,这种毛细血管的发达也许可以降低银行微零售的成本,或者间接带来银行日常涵盖不到的客户,从而使银行变得更加高效。未来,零售业务的标准化和批发化运作,可能离不开与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其他非金融机构的广泛合作。当客户越来越要求服务的个性化和集成化,银行或许需要重新考虑管理的“集中”和“分布”概念。在业务需求挖掘、客户评价反馈、产品回收机制方面,贴近客户的各地分支机构与手握海量数据的数据中心或许可以承担更多的职责。如何依托数据挖掘和信息平台,个性化满足每一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商业银行仍需细化思考的问题。

移动支付概念篇5

基于平安集团的战略协同和文化底蕴,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2016年继续深入开发“人脸识别”、“移动支付”和“由你卡”的个性化定制应用。其在市场中敢为人先却不失严谨的创新态度,受到持卡人的一致好评,在《投资者报》“最佳信用卡评选”中以高于第二名20000票的绝对优势,赢得了“2016年度最佳创新信用卡银行”奖项。

全面推广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正悄然推动着中国的金融创新,特别是在移动金融的新兴领域。平安银行即是最早探索“刷脸”技术应用的传统金融机构之一。据悉,自2015年7月平安信用卡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上实现业内首创以来,已有超505万信用卡客户在超过30个城市体验了这项5秒就可完成的“刷脸”科技。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把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审批模型相结合后,秉承后台精细、前台简化的专业化服务理念,人脸采集自然嵌入现有办卡业务流程,不仅安全,而且快捷。

“办卡时仅需将摄像头对准客户,5秒即可完成人脸拍摄及比对过程,无需客户进行任何繁琐操作。后台结合人脸评分应用,在综合其他征信手段的基础上能更快锁定客户真实身份,帮助更多优质客户快速获得审批结果,可为客户带来更高效的审批体验。”该负责人说道。

据悉,人脸识别作为互联网金融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未来有望成为进军“互联网+”的利器,并被运用到更多的应用场景里,特别是信用卡新型密码服务、Vip客户识别和人脸快捷支付等业务,以此助力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上的突破。

移动支付多“pay”覆盖

在《投资者报》“2016年最佳信用卡评选”中,平安银行因支付的便捷广受持卡人好评。2016年9月1日,平安银行推出mipay。至此,平安云闪付平台也完成了云闪付HCe、applepay,Samsungpay,mipay、Huaweipay等主流移动支付领域的全覆盖,在移动支付领域全面开花。

借助平安集团的3.0平台优势,平安信用卡将互联网概念和传统金融紧密结合,立志为更多客户带来优质体验。

据悉,国内主流的移动支付方式主要分为两大派别:一种是以手机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扫码派;另一种就是包括云闪付HCe、applepay和Samsungpay在内的闪付派。持卡人向本报评选委员会表示,虽然前者已推出很久,市场普及率较高,后者问世时间不长,但比扫码支付更安全、更便捷。

“在安全便捷的前提下尽量丰富移动支付服务,希望有更多的产品加入到移动支付阵营中来,以开放的态度与产业各方合作,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最优用卡体验。”上述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快速反应、积极尝试、保障安全成为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标签。据记者了解,接下来平安信用卡还会与中国银联合作,推出更多的创新支付。

首款私人定制“由你卡”酷炫上线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通过差异化创新刚推出的首款“私人订制”信用卡――“由你”系列信用卡同样大获好评。

据了解,由你卡是一款专门为年轻客群量身定做的创新信用卡产品,设计完全围绕年轻客群的喜好和需求展开,重磅推出“卡面由你”、“权益由你”、“分期由你”及“掌控由你”四大亮点。持卡人不仅可以根据喜好在音乐、运动、动漫、节日等多种风格中选择卡面,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挑选权益,真正做到“由你决定”。

“年轻客群成为我们重要的经营对象。在由你卡产品的设计理念中,我们为传统的信用卡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以创新、定制的形式和年轻人展开沟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和年轻客群的不断沟通中了解他们的需求,由你卡的上线可谓厚积薄发。”

据介绍,由你卡的“卡面由你”、“权益由你”不仅满足了年轻客群对于服务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也彻底打破了传统信用卡的产品体系。

移动支付概念篇6

1.炒概念赚钱

大家咋一看,炒概念也能赚钱?估计好多人有点看不懂,我就给各位看官详细道来,其实每一个概念火的时候总有一批炒概念赚钱的人,比如之前微信火的时候,有个人以微信营销大师自居,到处讲微信营销,收听课费,一堂课将近一万,很多传统行业人士不懂,但是又想学,于是就花高价听这些人演讲,于是乎这些人都赚了很多钱,除此以外,具体的形式,还有写书的,有做培训的,自封为大师,内容无非就是怎么开通微信号,怎么推广,以及微信是什么,微信对企业发展有什么意义,微信对未来的变革,标题一般看起来非常邪乎,搞的门外汉直掏钱,我曾经看过一个人写的微信营销的书籍,看了一半写的就是微信的意义,以及怎么开通微信号的,一查作者的资料,是个搞营销的,如果让这些人去做个微信大号,他一般做不出来,但是这些人就是会忽悠,就会炒概念。与之同理,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也有很多人炒,之前炒微信营销概念的那些人开始转行炒移动互联网了。比如有的人还出了书,移动互联网营销几大法等等,还有开培训班的,网络卖课程的,一堂课299,今天才遇见。所以,各位看客,要明白,炒概念也是能赚钱的。

2.资本运作赚钱

这个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什么行业火,就到什么行业进行资本运作,具体方式比较简单,就是倒买倒卖项目,投资项目,比如低价投资一个项目,占一定股份,然后拉个a轮,B轮,然后一退基本就发了,这有就是收购比较火的比如手机游戏,炒作抬高股价,然后大赚一笔,这些例子很多了,前段时间一些传统企业赶集一样,大量收购手机游戏,抬高股价,估计都赚发了。还有的就是做项目忽悠钱的,现在移动互联网热钱很多,一些人做了一个项目,搞一些假数据,然后高价卖给投资人,大赚一笔走人。比如曾经有人在朋友圈曝光一个奇葩的案例就是做个游戏,第一月安排马甲充400万,第二个月充800万,第三个充1000万,这样上线三月流水就过了千万,然后一个亿卖给某煤老板,然后赚大了。之所以叫炒项目,就是很多人不是投资项目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好它,只是为了赚钱,买进买出,就像投资股票一样。这些人做项目只是为了倒买倒卖项目,只是为了赚钱而已。

3.运营app赚钱

在这个时代,能沉下心来做事的人,还是有的,就是真正在产品上下功夫,真正做产品,运营app的人,找到准确的市场定位,安心做产品,发展起来的也有一部分,比如墨迹天气,老虎地图,掌阅等app,都是经过三四年不断的发展而起来的,同时积累的用户基本都过了五千万,运营一个app,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情,这些app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行业,创造了新兴的市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颠覆了陈旧的传统市场,这才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它的存在是一种科技的进步。通过不断的探索市场,寻找变现的机会,一方面他们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一方面获得了用户的认可,通过广告或增值业务等其他方式获得了收入,这也是赚钱的一条路。这条赚钱路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赚钱方式,值得更多人的学习,这样的道路容易走成像苹果这样的公司,但是这样的公司很少,成功的就更少,但是一旦成功了就像阿里巴巴的ipo,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4.做app工厂赚钱

自从app市场火了之后,app外包也火了,外包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项目制,通过接单开发,这个和传统的网站建设外包一样,一般比较慢,因为每个app的功能基本不一样,但是还挺赚钱。这样开发出来的app相对质量高一些,体现在Ui,功能,架构方面是比较好的。

另外一种,就是app的批量生产工厂,他们是统一的模板,你只要输入XXX理发店,或者XXX超市,就能生成一个app,具有资讯,留言,栏目建设等基本的功能,还可以在后台改模板,生成一个app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专门忽悠传统行业人士购买,他们通过会议营销等方式大讲移动互联网如何赚钱,并且还拿李开复,马云,马化腾的话来给大家洗脑,专门忽悠传统行业人的钱,不过,这种方式确实很赚钱,就是app的质量烂了一点,没有用户体验,没有界面设计,没有创新,说他是本地化app,有点过。但是他们通过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开发传统行业转型移动互联网那些人的腰包,也都赚了不少钱。

5.单机游戏开发与运营赚钱

游戏开发赚钱是很容易想明白的,就是开发各种游戏,包括休闲游戏,益智游戏,网络游戏,一般单机游戏通过关卡道具收费,支付方式一般是支付宝、运营商或者第三方支付通道,直接向用户收费,这种方式,见效快,收益高,同时,游戏还能卖,比如之前笔者就碰到很多专门卖游戏的团队,一个游戏几万,据猜测就是开发一些游戏,或者模仿一个游戏,运营不好,就换个皮卖给很多想拿游戏发财的人。

另一条路,利用游戏赚钱的就是运营,自己开发自己运营,通过渠道获得大量的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通过向用户收钱,比如你过个关,要收道具费,买个宠物要充什么金币,就是拿人民币购买,这个如腾讯的天天酷跑,很多都是赤裸裸的掏用户口袋里的钱,还有的单机游戏会挂上广告,当然还有可能含有暗扣等通道,这样的赚钱方式是当前单机游戏的资金来源。

不过,单机游戏的市场机会逐渐被手机网络游戏的市场侵蚀,单机游戏不再那么受用户青睐,赚钱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

6.手游网络游戏赚钱

上面说的是手机单机游戏赚钱的方法,接着我就说说手机网络游戏的赚钱模式,和电脑网游一样,手机网游属于手机游戏里面的重度游戏,对用户的粘性很大,容易使人上瘾,大家知道曾经的网络游戏戗害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如今的手机网络游戏也是如此。笔者曾经玩过一款手机玩游,里面的很多道具都是收钱的,通过人民币购买虚拟货币的形式不停的鼓励用户通过支付方式充钱,据说这款游戏上线76天流水就过了1亿大关,随着智能手机的配置不断的升级,手机网游市场机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大,来自360手游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预计2014年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5亿,手机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人民币,可想而知,手机网游游戏是多么赚钱。

7.开发者服务赚钱

移动互联网的市场上除了一些做产品,做项目的赚钱之外,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服务型赚钱的,如果把开发者当做移动互联网的掘金者的话,那这些做开发者服务的就是“送水者”,目前以移动互联网开发者为服务对象的产品有很多,有卖云主机的,云存储的,app测试的,app统计的,app开发后台的,app语音识别的,app的im模块的,app的推广中介广告联盟的,app安全的等等,以移动互联网开发者为对象形成的开发者服务产品数量已经超过了100家,这些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型开发者,通过移动互联网的长尾效应抓住了大量的中小开发者,在数量上形成了行业规模,进而达到“积沙成塔”的商业效应。

这些企业除了赚钱之外,还特别容易受到资本青睐,比如这些企业都相继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专做app测试的testin云测,专做云存储的七牛和又拍云,专做游戏云主机的ucloud和金山云,专做推送的个推……在以开发者为主体,是这些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

8.移动电商赚钱

移动电商不是很新的概念,早年的wap购物时代就是移动电商的雏形,电商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购物方式,只不过随着智能终端的出现,移动电商显得更加便利性。早期传统的pC电商转型缓慢和对移动互联网的轻视,给了许多新兴电商创业者带来了一些市场机会,比如美丽说,蘑菇街,口袋购物之类的电商app,其实,他们只不过是淘宝客类型的app,因为他们没有商品,没有内容,只能通过对淘宝链接的优化进行导流,不过,随着淘宝加大移动终端的投入,必定会对这些app打击,所以自建自有品牌的商品,是他们未来的出路。

同时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很多pC电商平移至移动电商。来自淘宝去年双11的数据显示,手机端的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37明了移动端购物趋势更加明显,原因在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以及中国无线网络3G4G的高速发展,这些外部环境的成熟,而对个人用户来说,移动端购物的时空便利性,以及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是一种潮流。

在移动互联网的潮流和购物碎片化的趋势之下,移动电商必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来自2014中国电商博览会的数据预测,2014年的移动支付交易额3万亿元,所以说,移动电商也是一块大金矿。

9.卖硬件赚钱

上面说的都是软件,都是内容行业,这个说的是硬件,自从移动互联网概念火了之后,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做手机的,做可穿戴设备的都火了。

做手机怎么赚钱,除了硬件的利润之外,大家还不知道的就是手机预装利润,一个手机在生产出来的时候,就会被手机厂商装上一大堆app,有的app其实非常烂,但是还会被预装,就是因为收了app厂商的钱,虽然政府出了政策禁止预装什么的,但是还是不管用,这个是一个生财之路。还有一个生财之路就是增值业务,什么是增值业务,说白了就是手机上装上收费的游戏或者应用,卖到用户手里,用户付钱了厂商和内容商分成。都说手机是消费品,用户的钱就是这样消费的。

再说说可穿戴设备,现在可穿戴设备很多,测血压的,计步的,计时的,防丢包等等,很多功能就是把手机上的功能搬到手表里,还有一次参加一个可穿戴设备展会,看到一个防丢包,就是把蓝牙做到包里,一离开一定距离就会报警,一问多钱这个包,六七百。

移动支付概念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联网;移动电子商务

装有药的瓶子,会通过应用提醒你去定时服药;植物盆栽会根据情况要求你为其浇水;如果你家院子前门被人打开过(如有邮件送达),手机应用上也会收到相关的信息提示;当你家洗衣机运行出现问题,应用会建议你选用当地的某家维修商的服务……这种电影里才会出现的画面,已经借助物联网技术成为现实。

一、物联网与移动电子商务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发展与成熟应用,现在的信息社会中又产生新兴概念--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和互联网有着密切联系,是互联网技术的升华。一提到互联网就能联想到电子商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就产生了新的商务模式--移动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二、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日新月异,众电子商务企业认识到,传统电子商务模式已无法适应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需要借助物联网、手机软件等新技术塑造新的企业形象与盈利模式。随着3G手机网络功能的普及以及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扎堆移动电子商务,布局移动电子商务成为众多商城一项重大部署,旨在全面实现其跨平台服务战略。众商家纷纷推出了android版本和iphone版本的手机端移动商务模式,并积极加紧开发ipad版本等系统的开发。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可登录手机app客户端实现手机购物。从目前的网上商城手机客户端看,许多商城的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商品查询、下单,还可以通过实体扫瞄价格条码,轻松比价。其实,以手机、掌上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电子商务,就是由电子商务的概念衍生出来的。

艾媒咨询研究数据显示,从手机物联网商务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其市场规模成级数增长,增长势头良好,手机物联网商务的前景一片光明,很有市场发展潜力。物联网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商业模式结合,即物联网与电商行业的变革与创新,共同造就了移动物联网商务成为机遇遍地的金矿。手机物联网既是一种创新技术,更是一种创新应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这就需要通过市场、网络、标准和政策创新,扩大市场规模,完善产业基础、加强技术研发、优化业务应用,进而推进手机物联网产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物联网技术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一)RFiD技术应用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也称为电子标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替代条形码走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今天,网络购物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对这种网络购物方式持怀疑态度,其主要原因是对产品的质量不放心。相比而言,消费者觉得在实体店的“实实在在”的购物比较踏实。消费者的这种对网络购物中商品质量的怀疑将在物联网中得到有效地解决。如从商品的产地包括原料开始,就在产品中加入epC标签,记录下整个商品的完整的生产、运输过程。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只需要根据商家提供的相应商品的epC标签,就能查询到该商品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及销售的全过程。有效解决了网络购物中商品信息单独来自于卖家提供的问题,消费者能主动了解产品的信息,提升对商品的监控水平。同时,通过RF技术可以明确买卖双方的权责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妥善的解决了电子商务的弊端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移动支付。与计算机支付系统相比,利用移动终端的移动电子商务进行支付的金额都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网民对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心存顾虑,而这也成为制约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原因。电子商务企业及相关部门为移动支付的发展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近期中移动、中联通、支付宝、财付通等争相尝试手机在线支付业务。以支付宝为例,为配合淘宝向手机等移动互联网业务拓展,其已了针对iphone、android、等客户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认为,未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移动支付的支撑,只有突破了支付这个瓶颈,移动电子商务才有可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根据国外成功的经验来看,手机在线支付与银行卡的绑定将会是移动电子商务支付解决的一个相对理想的方式,是未来移动支付发展的趋势。我国手机用户的银行卡普及程度已经不容质疑,这就需要通过互联网架起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通道,需要有国家金融背景的专业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进行。因此,对于移动电子商务领域而言,手机支付终端的建立远没有解决便利和安全支付的问题,手机支付涉及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值得科学合理的规划。

(三)物流跟踪。在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物流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的物流设施和以前相比有很大提高,但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网民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网上购物方便,省时省心。如果物流服务质量低下,导致送货不及时、送错目的地或者货物丢,这不但不会让消费者省时省心,反而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不便和对网上购物的恐惧,使他们对电子商务失去信心。物联网的应用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网民通过互联网读取包裹上的RF芯片,便可以实现对商品的实时监控和跟踪,并能准确推算出货物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即使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消费者也可以及时和物流公司进行沟通,这样就大大地增强了网民对电子商务的信心。

总结:物联网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但是物联网现在还是起步阶段,相关技术还远不成熟,这要求我们要着眼长远地发展物联网相关技术和制定相关标准。同时要立足当前,循序渐进地推动物联网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物联网”的应用,是在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又一次浪潮,它将带动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2)

[2]柴跃廷.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4)

移动支付概念篇8

下一代互联网将普及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研究制定的《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昨天印发。

《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为,“十二五”期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推动实现三网融合,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实现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ipv6地址获取量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从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来看,2013年底前为现网商用试点阶段,2014-2015年为全面商用部署阶段。

ipv6板块表现抗跌

本周以来,大盘连续走弱,继前天沪指创下今年来单日最大跌幅后,昨天再度大幅下挫。在此背景下,各个板块几乎全部飘绿。不过,与下一代互联网相关的板块,如ipv6板块昨天则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ipv6板块跌幅几近最弱,仅下跌0.37%。

个股方面看,半数个股收红,紫光股份早盘小幅低开,但伴随着上述消息的,午后突然崛起,盘中一度涨停,尾盘涨停板打开,最终逆市大涨7.62%。此外,星网锐捷、重庆路桥等概念股也逆市飘红。

策略看好ipv6相关设备商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付永翀认为,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逐步落实,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3G行业等发展速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相应看好ipv6、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机会。

付永翀分析,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不仅关系到一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地位,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ipv6产业链快速发展首先要涉及运营商基础网络、业务平台以及终端的全面改造,其中数据通信设备供应商、服务器提供商是最大也是最早的受益者,业务平台及it支撑系统供应商也将受益。如中兴通讯(微博)、烽火通信等。另外,相应的一些概念股如紫光股份等也可以关注。

银腾前瞻财讯分析师孙旭东也认为,可关注ipv6的相关设备制造商。就网络建设而言,2012年应该是主体规划全面推进的过程,明年相关设备有望全面爆发。

云计算尚属较新概念

付永翀认为,云计算相对而言,是比较新的一个概念,随着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个子行业在未来必将受到市场的关注。短期之内云计算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传统it设备的改造和转型、新型应用软件的升级、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本土的软硬件生产商、系统集成商、3G应用提供商和云计算平台提供商将在新型产业中迎来巨大商机。相关个股包括浪潮信息、华胜天成等。

移动支付概念篇9

关键词: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一、移动支付的概述及几种支付方式的对比

(一)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

移动支付,即手机支付,是利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服务,从而实现商业交易。

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实现的重要环节,它依赖于货币电子化、支付电子化、商务电子化。货币电子化--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实货币从发行者处兑换处代表同等金额的数据,通过电子化的方法将数据转移给支付对象实现商品支付。电子货币通常在银行专用网络上传输。支付电子化--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或多方,通过信息网络,使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实现商务交易。电子支付采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先进技术的数字流转技术来完成信息传输,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移动电子商务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利用移动终端实现商业活动的电子商务模式,是随着技术发展与市场变化出现的新的商务模式。

(二)电子商务环境中几种支付方式的比较

1、第三方平台支付

第三方平台支付模式下,付款者和收款者首先必须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账户,并提供银行帐号。商务交易前,付款人将资金转移到支付账户中。交易是,付款人发出支付请求,第三方平台将付款人帐户中的相应资金转移到自己的帐户中,通知收款人发货,到货后付款人确认,第三方平台将该资金划拨到收款人账户中。

2、虚拟货币支付

虚拟货币支付是商家自己发行的支付工具,用于支付自己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用户需要通过其他支付方式购买如现金、银行卡等购买虚拟货币,购买完成后资金已经向商家支付完成,后面的消费只是交易的确认。

虚拟货币对于商家的好处是吸引会员、吸纳资金,也便于管理和调整,有效保障了商家的利益。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虚拟货币可以在特定平台上消费和享受一定的服务,但虚拟货币不能兑换成现实货币,通用性差。

3、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比起其他支付方式,有以下优点:1,使用更加方便、速度快。移动支付是目前速度最快的支付方式,付款人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完成支付,移动支付甚至比银行卡更加便利。2,安全性好。比起计算机,手机对病毒的免疫力更强,使得不法分子获取用户帐户信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大于网上支付。但由于移动支付技术暂时还不够成熟,有时无法保证交易的实时性。

二、移动支付的发展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规模的庞大用户群、成熟的技术以及合理的运营模式。我国的手机用户群体庞大,近年来的信息技术发展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二是金融机构主导的商业模式,第三是第三方平台提供商主导的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的业务发展方面,移动支付主要有以下几种商业模式:1,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下,运营商常将交易费用直接从用户话费中扣除,以减少与金融机构的业务联系。2,以金融机构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用户直接通过扣除银行帐户中的资金进行移动支付。3,以支付机构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这些支付机构独立于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以移动支付作为其支付业务的延伸,如支付宝手机支付,利用支付宝帐户实现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的发展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0亿,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超过5亿。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持续增长,根据艾瑞的统计,近几年移动购物同比增速达到400%,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意识也不断上升。第二,技术标准不一。移动支付业务技术方面,不同机构的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如银联主要拓展银行卡的使用,中国移动则自己进行技术标准的研发。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2012年6月,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国内外移动支付的应用状况

(一)国内移动支付的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对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各参与主体都在积极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应用,除了手机银行业务,还有移动支付功能如网购、充值等。除了远程支付,部分银行开展了手机近场支付应用。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移动运营商对手机也积极投入近场支付业务,部分运营商开始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实现金融帐户与移动终端结合。第三方支付也通过开发智能手机客户端支付软件,涉足移动支付,如支付宝,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使用第三方平成支付。

(二)国外两种移动支付发展模式的简述

1、日韩为代表的手机现场支付发展模式

手机现场支付发展模式的特点是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成熟、运营商地位强势以及用户有着良好的终端消费习惯,这些因素有利于现场支付业务的开展。同时,现场支付发展也依赖于丰富的应用作为支撑,如日本nttDoComo手机支付,它围绕电子支付,不断丰富手机支付业务,其应用延伸到了信用卡、电子票据如机票和电影票、合作商家会员卡等功能,覆盖了多家餐厅、便利店及自动售货机,带动了手机支付业务的全面发展。

2、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移动支付发展模式

欧美发达国家地区主流的移动支付业务以远程为主,多用于wap(无线应用协议)业务、电子票务等。近年来,围绕和信用卡的直接或间接合作,欧美地区移动支付有创新发展的趋势,如Square公司,提供小额现场支付的手机刷卡产品,使用Square软件可以将手机变成poS机,接受银行卡进行小额支付,同时还可为商家提供数据分析,每次刷卡商家可通过软件查看对方是否自己的老客户等信息。

综上可发现各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结合了当地金融和产业发展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四、移动支付发展的挑战及展望

(一)移动支付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移动支付面临几大挑战:首先是资源整合。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多个主体,终端用户、商户、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产业链极为复杂,对运营商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其次,运营商面临着盈利模式的挑战。移动支付产品本身带来的收益十分有限,以艾瑞预测数据为例,到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而运营商最多能达到的总收入只有10亿元,且三家运营商之间还需再分配,结合硬件成本与推广费用,运营商的投入与产出处于极度失衡状态。第三,移动支付的发展面临着业务应用模式单一的挑战,以手机刷卡为例,对于用户而言仅仅是刷银行卡形式转变成刷手机的形式,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吸引力使用移动业务。

(二)移动支付发展趋势

对应上述分析,长远来看,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趋势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合作模式方面,产业链各方涌现较多竞争者,在分担营销成本同时积极探索出各方共赢的商务模式,为消费者全面提供便捷的应用。其次在技术标准方面,最终出现一种主导的技术标准。再次在支付实现方式上,线上的远程支付与线下的现场支付双重应用整合,提供综合化服务。最后,政策层面更加完善监管,做到市场公平,推动移动支付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华强,吴道义等,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金融实务》,2013年第三期

[2]樊鹏,移动支付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社科纵横》,2011年第11期

[3]李尤,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电子支付方式比较分析,《企业技术开发》,2006.06

[4]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建议,2013年05月22日

移动支付概念篇10

【关键词】微信红包;移动支付;微信支付;互联网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开始走入我们视线,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对金融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形式,有效的结合了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精神,其以互联网为依托,借助于互联网低价及快捷的交易通道,并根据对方资信来对交易者提供交易。当前互联网金融以p2p小额信贷、第三方支付、众筹融资网站、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为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交易互联网化,办事效率快,而且信息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交易成本低,产品十分丰富,金融服务更具多样化,与传统的金融媒介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强的优势。

二、微信红包促进移动支付的普及

微信红包于2014年1月上线,上线后抢红包就开始迅速流行。微信派发红包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等额红包,即将固定等额的红包对一或是一对多进行发送;另一种是拼手气拼红包,即用户先设定好总金额及红包个数,由系统随机生成不同金额的红包。用户想使用微信红包的发红包和抢红包功能时需要与银行卡绑定,同时开通微信支付,这样才能顺利提现。这样随着微信红包的兴起,微信红包业用户不断增长,从而产生了数量十分庞大的移动支付新客户。大量的移动支付新客户的产生,有效的推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移动金融模式规模不断扩大,不仅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更多便捷性,而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互联网金融用户就能够方便进行各种金融交易,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普惠的意义。微信对移动支付起到了催生的作用,而且在微信红包对移动支付的带动作用下,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始出现,以此进一步激发移动支付新用户普惠大众。

在当前微信支付中,微信用户需要在微信中关联一张银行卡,同时完成身体认证,这样装有微信的手机即成为一个全能钱包,可以购买合作商户的商品和服务。支付时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微信内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支付,不需要其他的刷卡步骤,十分简捷和便利,微信支付场景中支付产品也具备多样化的特点。

微信红包作为当今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个缩影,但在这种百家争鸣的发展阶段,微信红包业务必然会给个人用户和社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微信红包就将社交与移动支付巧妙的进行结合,受到人们的青睐,但也导致诸多风险事故发生。从微信红包引发的各类风险事故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共性风险,如心理风险、道德风险、资金风险及法律风险等,这也只是微信红包背景隐藏的风险的冰山一解,因此需要用户做好相关的防范,以便于更好地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

微信支付利用线上线下金融支付手段,使接入微信支付的商家完成线上购物和线下购物的闭环,微信成为较为完整的商业新模式,支付方式更加便利。而且微信支付的开放,有效的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生态系统进行完善,激活了现有的产业链,催生了一些新兴产业和新兴服务模式,并形成新的商业规则。同时,在微信支付开放过程中,微信与社交账号体系实现了有效的整合,不仅能够面对海量客户,而且实现了精准管理,促进了微信支会付o2o模式的完善。目前,各传统行业已相继推出微信支付平台,利用上线公众号内支付和线下扫码支付两种支付方式,微信用户直接利用微信支付扫码即可完成各种付款结算。

一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都处于被几家国有银行长期垄断的情况,微信支付出现后,微信支付接口的开放,不仅有效的带动了相关方共同构建一个十分庞大的产业生态,而且为被垄断的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竞争因素,有效的改善了金融市场垄断的情况,而且为大量商家和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益处。

三、移动支付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微信红包的产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移动支付新客户。目前的移动支付以移动通信设备为载体,主要依靠手机,电子货币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基础,移动支付借助无线通信技术,是货币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支付体系为金融系统提供核心的基础设施,移动支付可谓互联网金融的血管,从根本上塑造着互联网金融的形态。当前各相关行业都开始涉及支付业。各类机构之所以对支付牌照如此青睐,源于移动支付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基础性地位,如果没有了支付,金融其他业务将无从谈起。

移动支付在未来可能会凭借其交易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势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逐渐取代现金与银行卡。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货币需求形式。同时,移动支付涉及到的私人货币问题,使得货币供给主体呈现出多样化。互联网金融本身作为一个追求高效便捷的金融产物,只有辅助以同样高效便捷的支付方式才能积极发展,而移动支付恰恰就是能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佳辅助。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新产品不断在市场上涌现,这对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而且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与当前我国倡导的普惠金融概念相吻合。其实,从长远发展眼光来看,微信红包只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的新起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一直存的需求,当其与移动互联网有效的结合后,就会展现出全新的生命力,更好地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跃,刘黎.从微信红包看互联网金融[J].时代金融,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