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3:25

新闻学的前景篇1

关键词:数据新闻学;发展路径;前景

在公共信息不断公开透明化发展的情况下,数据新闻学通过数字化受到来收集、各种信息,是新闻传播方式、模式等发生改变的重要需求,不但能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等,还能促进各行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对“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于前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促进新闻业可持续发展。

1“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

根据相关研究和分析可知,与传统新闻学相比较而言,数据新闻学在社交媒体时代中,可以提高新闻记者的竞争力,即其有如下两种特性:第一,新闻“嗅觉”非常敏锐;第二,数据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强,可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信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专业化、有深度、有感染力和逻辑性。因此,为了满足大众对新闻报道提出的如下要求:第一,直观;第二,深入;第三,精确,专业记者需要对如下两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第一,数据的挖机需要转化诶生动的故事;第二,数据的挖掘需要由深邃的见解,以在利用新媒体的基础上,使新闻报道的如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一,纵深性;第二,可视性;第三,互动性。总的来说,数据新闻的内容包括的范围非常广,不但有国计民生方面的额,也有公共事务方面的,并且,只依靠文字、图片等元素是不能全面阐释的。所以,当前数据新闻的应用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财经;第二,政治;第三,环境;第四,能源,等等。本文探讨的“数据新闻学”发展路径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利基模式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对新闻数据进行如下处理:第一,筛选;第二,整理;第三,挖掘,以提高新闻资讯的定制化、细分化,并在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确保新闻互动服务的易用性、直观性,以便公众可以自由选择、监督各种新闻。对世界各国的知名媒体进行分析发现,在数据新闻学的发展中,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即aBC是最先推出数据新闻的,并运用利基模式。例如: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推出的“用数字解读煤层气”这个专题,是数据新闻的一种体现,而“多平台报道工程”、“aBC在线新闻”等多个网站,是由五个页面组成的,其包括的内容有:第一,可视化数据;第二,交互地图;第三,文本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煤层气,即瓦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其与公众安全、生态环境等有着紧密联系,但是每个群体关注的重点不一样。针对上述内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记者进行大范围的调查、研究,收集多方面的数据,并对各种新闻数据进行整理、过滤,最终在利用多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将其展示出来。

根据公众使用“澳大利亚煤层气开采”中交互地图的情况来看,用户在查看煤层气管道、矿井等的建设情况时,可以点击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并且,开采活动的频次、密度等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块与深浅展示出来,以便公众可以从宏观还哦度了解澳大利亚煤层气的分布情况、开采情况等。与此同时,不同的人群想要自主查看某个指定的煤层气矿藏的发现者时,可以通过点击“Zoomin”,即深入这个功能来完成,并且,公众可以了解到如下信息:第一,开凿的具体时间;第二,开采的最新情况;第三,开采的具体进度,等等,对于保证信息公开化、公众的监督权与知情权等有着极大作用。在上述模式下,环保人员可以利用“澳大利亚煤层气”专题网站,了解其给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部分地方人员可以查阅到相关信息,以确定是否在其附近买房、定居,等等。

(二)类比模式

通常情况下,类比模式指的是对报道主题中的各种“变量”进行确定时,采用质化、量化等多种研究方法,并根据上述“变量”进行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进一步挖掘,如不一样的社群、国家、族群等,以掌握他们的数据信息,从而便于公众通过如下方式来纵向类比、横向类比:第一,互动化方式;第二,直观化方式,是在充分了解、从全球角度出发的基础上,理性的分析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对于避免“臆断”、“坐井观天”等现象出现有着极大作用。因此,与“利基模式”相比较而言,“类比模式”可以引导公众进行更深层的数据挖掘,并发现跟多可用的数据,对于促进全球公民的意识、媒介素养提升有着极大作用。

在社会不断发展、各国相互交流的新形势下,谷歌公司、行业组织“全球媒体总编协会”联合提出“数据新闻奖”,不但有利于世界各国进行数据新闻相关经验的交流,还有利于增强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企业、个人更深层的进行数据挖掘、报道。根据2013年颁布“数据新闻奖”来看,参与报名的新闻网站、机构、自媒体已经超过三百加,最终评选出来的获奖项目有:第一,数字解读阿根廷内阁2004-2013支出状况;第二,美国各州同性恋权益交互地图;第三,威尔士儿童关怀状况;第四,英国社会层级数字计算器,等等。与此同时,评选主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数据驱动的移动应用软件,即app;第二,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新闻;第三,数据新闻站点与机构;第四,数据化叙事报道,可以将数据新闻在新闻业中的发展现状、实践层面情况等充分反映出来,并且,会在新闻业不断发展的情况适当增加新的奖项。

2“数据新闻学”的发展前景

在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业想要更长远发展,需要合理调整发展战略,并创新新闻学教育观念、理念、内容等,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很多国家在数据新闻学的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性、前瞻性的研究:第一,专业教育;第二,行业培训;第三,学术研究。

本文就如下案例进行分析,以了解“数据新闻学”的发展前景:2014年“欧洲新闻学研究中心”推出了一门网络公开课,其课题是“数据新闻学的关键步骤、技能和工具”。同时,执教的专家是社交媒体上的业内人士、高校的新闻学教授等,而在线教学模块一共五个,以通过视频、讲义等方式讲解如下内容:第一,大数据的获取方法;第二,从大数据中挖掘故事,深层见解;第三,数据新闻学的制作技巧,等等。由此可见,数据新闻学在新闻业的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具有的如下特点:第一,大数据信息非常精准;第二,多媒体技术具有可视性、交互性等,已经代替很多传统报道模式。所以,我国新闻院系、高校需要对媒体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方法等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在各个媒体加强数据新闻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如搜狐数字之道、新浪图解新闻等,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3结束语

总之,数据新闻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不但需要媒介提高自身的素养、专业水平等,还需要它们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才能更好的挖掘出数据新闻的深层故事,从而促进数据新闻更广泛的传播,对于促进媒体、公众之间的深层互动有着极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晓科.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J].编辑之友,2013,08:87-89.

[2]金梅珍,丁迈.我国数据新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3:157-158.

[3]罗曼.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356.

新闻学的前景篇2

[关键词]新闻背景材料背景报道运用电视宣传水平

所谓新闻背景,就是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密切联系的条件和环境。新闻背景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闻人物看,可能会涉及他的成长经历和社会关系;从新闻事件看,可能有它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任何事物都有值得报道的背景材料。

但在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中,有些新闻背景报道的配合还显得不够及时,观众得不到与新闻事件密切相关的有关背景信息,不能够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立体的、全面的、整体性的了解;有的新闻报道是内容过于平面化、存在报道形式单一等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新闻背景报道还比较薄弱,往往就会影响宣传的效果。

新闻背景材料是提高新闻含量的重要元素,它的运用可以达到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由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加强新闻背景报道意识,提高新闻报道整体水平。

一、认真研究分析背景材料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作为一名编辑、记者,研究分析背景材料是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增加才智,提高业务素质的需要,也是运用好新闻背景的前提。研究分析背景是采访的入手点,是为采访而进行的采访。其作用在于提高认识,增强洞察力,发现线索,吸收使用;同时进一步开掘报道的深度,避免停留在一般性了解水平上做报道。很多有丰富经验的编辑和记者十分重视研究背景材料,并将这一工作作为采访的开端。运城电视台《运城新闻》栏目一位记者,在今年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热爱运城,共谋发展”演讲比赛采访报道中,发现其中一个贫困县在全球经济危机风暴中,逆势而上使县域经济稳步增长的线索。由于记者善于研究分析,报道及时,使得本是一次常规性的新闻报道,挖掘出了更有价值的深度报道线索,给在经济危机困境中艰难前行的企业和部门提供了发展思路,提高了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有效地发挥了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这样有效运用新闻背景材料的的新闻报道就不失为一条有价值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离不开历史知识、时代背景、科学知识等等材料的运用。许多对比性报道、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正是由于背景材料运用贴切,才使报道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新闻背景的运用还涉及到背景材料的选择问题,这样才能将背景材料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实践证明,新闻背景的选择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紧扣主题选择典型背景材料;根据交待清楚新闻事实的需要,选择背景材料;根据受众的需求选择背景材料;为新闻增色添辉,选择背景材料;根据新闻内容、表现形式,选择背景材料。

所以综合分析新闻背景材料,既可使编辑、记者获得判断事物的可靠依据,也可使编辑、记者挖掘出更好的新闻报道线索,提升新闻报道的水平。

二、准确灵活运用背景材料

目前,在电视新闻中,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大体有两种方式。

1.叙述式背景材料的运用。主要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表述、被采访者对记者提问的解答,或者记者直接转述有关文章、史料和有关文件中引出的与新闻事件有关联的资料,或者通过解说道明与新闻事实相关的环境、条件等,像这种记者出现场解释、现场提问采访、配音解说等表现方式都具有较强引证性与说服力。叙述式背景材料在运城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中经常用到,在电视新闻的结构中可以在开头、结尾、中间穿插等灵活的方式出现,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2.插入式背景材料的运用。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进入后期编辑阶段时,所插入的与新闻事件有关的电影、电视、图片、绘画、图表、音乐、文字等具有直观性的影像资料。插入式背景材料的显着特点是形象,它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很强的感染力。运城电视台某专题栏目中,有一期节目是关于某县科技示范园区的采访报道,当被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说到该县西瓜大面积种植成功时,插入了县政府组织敲锣打鼓游街庆祝西瓜种植丰收的宏大场面的画面资料,画面语言的说服力就很强。

在运用背景材料时,一定要注意紧扣主题,使背景材料和新闻主题配合恰当。背景材料要灵活穿插,要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三、加强新闻背景材料的积累和管理

新闻背景材料的积累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运作方式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新闻背景材料的管理。比如,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分工合作,但是记者出去采访一般是单打一,既没有前期策划,也没有后期资料的补充,记者的精力主要用来应付现场的采访和拍摄,根本无暇顾及背景资料的准备;再比如,电视传播最具有开放的特点,但是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却是以部门和栏目为单位,相互封闭,缺乏沟通,有时在同一事件采访现场出现来自同一家电视台不同栏目的好几组记者,采访的角度也是雷同的,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源共享的实现,加大了电视记者获取背景资料的难度,使新闻资源的利用率很低。不过,这样的管理弊端正在被各级地方电视台所认识,并且正在逐步改革这样的管理模式。运城电视台在总编室设置了专门的资料管理部门,指定由专人管理全台的播出节目资料带,这种做法初步实现了全台的资源共享。实践证明,合理的分工、有效的合作,加上开放的胸怀,实现新闻资源共享,才会提高新闻宣传的整体水平。

四、做好新闻背景材料的开发利用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也可以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新闻背景”,不仅如此,文艺类、专题类等各类节目,包括其他媒体、其他记者采制的新闻节目和电视作品都有可能成为电视新闻中难得的背景资料。影视文献资料,特别是许多纪实性的东西,就是活动的、形象的、最生动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它在很多方面具有文字资料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要想提高电视新闻背景报道水平,必须做好影视文献资料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否则,背景报道将成为无米之饮。同时这又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不仅能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提高背景报道水平创造广阔的空间,而且也将对整个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电视研究.

新闻学的前景篇3

自央视《东方时空》推出第一批“情景再现”节目以来,“情景再现”这种方式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受到了大量的质疑和指责,但这种叙事方式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在纪实类电视节目中得以广泛运用。当前备受争议的“情景再现”是指用“扮演”等虚构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设计,将曾经发生过却没有记录下来的情景、事件重现出来,并把它运用到非虚构的电视节目中去。而电视新闻中对“情景再现”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曾经的新闻场景或过去某一事件过程或细节进行复原、重现,其本质为弥补及时报道缺位造成的叙事断点,再度还原原本已经消逝的现场。一、“情景再现”与违反电视新闻真实性的辨析在进行“情景再现”申辩之前,需以电视新闻真实性的界定为前提。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是指电视新闻以新闻事实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是新闻细节(包含时间(when)、地点(where)、任务(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下称5w)存在、完整与准确的有机统一。然而,“情景再现”作为虚构叙事手法运用于电视新闻这类纪实节目是否影响新闻真实性的争议,将“情景再现”推向争议的风口浪尖。本文认为“情景再现”本身并非为令电视新闻失实的根本原因,理由如下:“情景再现”是弥合电视新闻“叙事断点”的有效手段。从叙事表达“话语”出发,“断点”为叙事中的一种省略或空缺,在文字新闻中断点似乎无处不在。断是为了减少冗余,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消息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悬念式结构”等方式对“断点”的使用,都使断点恰到好处。与之相反,电视新闻以画面与音响为主,“断点”会使没有严密叙事逻辑的电视新闻画面之间产生他意,严重违背电视新闻将新闻事件完整、真实表达的内在属性。“情景再现”通过扮演场景和事件,有效协助电视对新闻事件进行完整地表述。新闻真实性目前尚无统一界定,新闻本质上是一种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一件完整的新闻事实是由不同的事项构成,通常表现为新闻报道中的5w的完整。就叙事结构完整性而言,“情景再现”是弥补新闻镜头现场缺位,实现电视新闻完整传播的重要手段。电视新闻是传播者主观选择过滤后的媒介真实。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得到普遍认同,即认为在大众传播极其发达的现代社会,受众通常接触到的、经过传媒(包括电视)等中介构建出的有选择加工后的拟态现实,其实质仅客观现实的部分内容。就传者而言,在电视新闻的生产过程中,从选题、文案、拍摄、后期各环节无不渗透着电视新闻主编的主观倾向,在对社会议题设置进行选择性引导的同时,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包含电视新闻制作者世界观的媒介真实。虽然电视新闻中的真实是以新闻事件的客观存在为基础,以5w的完整、准确为表现,但这种真实是以媒介真实为前提,并非以客观真实为前提。因此,“情景再现”的失实应以是否有违电视新闻的对真实的要求为准绳。“情景再现”陷入“审核陷阱”。“情景再现”以其弥补叙事缺陷、增强叙事张力的内在特性,成为电视新闻应对媒介竞争、获得高收视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然而“情景再现”的频繁、无创新地滥用,使电视新闻尤其电视专题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新闻类电视节目“舍本逐末”风气盛行,难以达到电视新闻所要求的新闻事件的客观存在、5w的完整、准确等基本媒介真实要求。著名的虚假新闻———“纸包子”事件、“后母虐童”事件即为审核把关不严,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的。“‘成都打假人第一人’刘江敲诈300家电视台”,其举报对象虽为广告而非新闻,但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电视信息把关人审核新闻事实及其它信源时的失职。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线人、热线电话、网络来源等电视新闻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新闻信息把关人一旦疏忽、失职,电视公信力便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缺失审核的“情景再现”无疑会受到新闻真实性的质疑。诚然“情景再现”的过度使用,难免对电视新闻时效性造成巨大冲击,并使电视新闻不免有偏向猎奇隐私,流于低俗之嫌,影响观众审美观,从而对电视新闻真实性造成一定影响。但本文认为“情景再现”并非为影响电视新闻真实性的根本原因。要合理运用“情景再现”,需要做到的是将其使用规范化。二、电视新闻节目中“情景再现”运用的建议“情景再现”画面的处理应更加统一和规范化。首先,在进行“情景再现”的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对“情景再现”的使用提出了“适度”的原则,其中包括不能出现对话、基本上不用真人摆拍、以局部代整体等。如央视《科技博览》现在则很少使用“情景再现”,而在“真实”上下功夫。“情景再现”使用的谨慎不仅仅体现在“再现”部分的谨慎,随着观众文化水平和欣赏品位的提高,“再现”以外部分的制作也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包括对历史资料的考证、事物内在逻辑的挖掘、旁白或解说的表达都会比现在严谨得多。其次,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已经将在“情景再现”部分的画面打上“情景再现”或者“现场模拟”等类似字眼的字幕作为必需的技术规范严加要求。这种技术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对于新闻五要素不确定而造成的对新闻真实性的疑虑。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3D、特效等科技手段使“情景再现”得以延展与丰富,势必要求监管部门尽快在全行业对技术标准进行规范与统一,这种统一的技术规范将会对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情景再现”的创作应由对具体的再现转向对氛围的营造。在“情景再现”使用之初,大多数电视新闻还是停留在完全还原真实场景的阶段。随着民生新闻、新闻故事等软新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栏目开始积极探索,已从追求完整还原新闻事件具体场景转移到一种情绪的渲染和氛围的传达。周兵执导的《梅兰芳》的拍摄中,完全没有还原人物当时存在历史的场景、道具和背景,而是用一条飘舞的带子制造了一个虚拟的却足以引起观众认同的历史氛围和情绪。#p#分页标题#e#坚守新闻底线,提高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媒介素养。新闻的本质是真实,这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制作新闻的基本要求。当前,激烈的竞争、电视机构的庞杂、从业人员专业的缺乏与道德的失范使“情景再现”成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导演”新闻场景、谋取私利的工具。作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有责任从自身做起,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维护电视媒体的公信力。为此,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强化电视新闻业务学习与运用,不断增强自我约束力,以公正客观的态度组织电视新闻报道。同时还应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将“情景再现”对氛围的营造,适时运用到电视新闻制作中,以增进受众对新闻事件了解,实现电视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

新闻学的前景篇4

关键词:电视灾难新闻情景再现与新闻真实性虚拟与真实

近年来,我国灾难性事件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群众对于灾难新闻的关注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电视灾难新闻中合理的应用“情景再现”手法,能良好的还原灾难场景,增强新闻报道的力度,让人民群众了解灾害现场,达到新闻报道的目的。

一、我国电视灾难新闻报道概况

“灾难新闻”是指对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1]近年来我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灾难性事件,自然灾难如08年的南方大雪灾、汶川大地震,10年西南五省大旱灾、青海玉树大地震等,人为灾难如04年的非典,10年的王家岭矿难等。可见,灾难就在我们的周围,值得我们时刻关注与思考。由于灾难具有不可预知的突发性,不可抗拒的破坏性,会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必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新闻业界认为灾难新闻是最具报道价值的新闻。

灾难新闻报道依然不够及时。灾难事件的确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灾难事件传播会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政府会采取延后公布的方法,无疑,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这样的做法已经不可取。事实真相报道不足。目前我国的灾难报道中,有少量、部分、重大、许多、相关等大量的概括性词语出现,它们代替的是许多准确的数据;再者,新闻媒体公布的官方数据往往和其他机构所公布的数据有较大的距离。所以新闻媒体不仅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事实真相,更要通过其他相关的辅助手段还原事实现场,这样才能保证受众的知情权,督促相关责任人做好本职工作,利于社会的良好发展。

事实上,灾难报道毫无层次和深度可言。目前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只停留在对于灾难本身的详细报道,而深层次的如探究灾难原因,对于受灾群众的心理干预等报道鲜见报端。正如香港大学新闻及传播研究中心钱钢所言:“媒体在追求眼球的时候也应该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2]这点,国外的媒体做很是出色。从报道的对象而言,从受灾群众到政府领导都有报道,关注的群体更多更广泛,从报道时间长度而言,灾难过后很久仍有相关的报道登上头条,或关于灾难反思或关于科学知识普及等,从报道内容而言,不仅仅有灾难的正面报道,也会提出相关的不足之处给决策者。

二、电视新闻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一)电视新闻使用“情景再现”的缘起

目前,电视新闻中“情景再现”这种表现手法已被接受并广泛的使用。央视是我国“情景再现”的开创者,也是对“情景再现”运用最为纯熟的电视媒体。央视的几个知名栏目,如《今日说法》、《新闻调查》、《见证》等都大量使用了“情景再现”这种手法。这些电视节目有效的运用了“情景再现”,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并且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情景再现”能从画面和声音两方面来补充不能被捕捉的场景,使难以想象或是难以理解的事物得到直观的展现,特别是许多精彩刺激的画面,更激发了观众对此“情景再现”的欲望。《东方110》等纪实类节目就非常乐意使用这种手法,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场景是不会被摄像头记录下来的,但观众的关注点往往就是作案过程,所以编制组就通过得到的大量信息资料,让演员模拟再现了当时的情形,使原本单一的节目可观性大大增加。可见“情景再现”不仅能清楚直白的表达事实,而且适合观众的口味,增添节目收视率,这就是“情景再现”在节目中被广泛使用的最大原因。

(二)“情景再现”的特征

“情景再现”最突出的特征是能有效地缝合叙事断点。[3]一般在缺少现场事发信息资料的情况下,常用当事人或者旁观者讲述回忆的方式还原现场,但是由于画面的大量缺失,讲述者表达的模糊,传播质量令人失望,失去了电视的吸引力,弥补了关键性场景的缺失,很大程度上的增加了电视节目的表现能力。

三、“情景再现”在电视灾难新闻中的作用力及应用

(一)正确把握虚拟再现与真实的辩证关系

“情景再现”将过去的事实模拟再现出来,然后作为事实陈诉,这似乎和新闻追求事实真相的原则是矛盾的,但其实并没有违背新闻的本质,已经被新闻界,尤其是纪录片创作中广泛使用。

以“7.23”动车事件为例,事故发生之后抢救出来的乘客,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遭受了极大的创伤,短时间内很难准确地将事故发生时的一些情况告诉新闻工作者。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通过三维动画,模拟事故发生当晚两辆动车的运行情况,以及当时事故发生地点信号灯出错的情况,将事故发生原因解释的清清楚楚,让群众了解到了事故的真相。可见在灾难事件中,合理的使用“情景再现”,虚拟的再现并不是对真实的曲解,反而是事实真相最佳的阐述。

(二)如何在电视灾难新闻中应用“情景再现”

首先,灾难新闻的“情景再现”事关重大,所以要求媒体工作人员能有一套应急机制及应急设备,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与灾难事实相关的信息资料,然后据此制作出高水准的灾难“情景再现”。

其次,灾难新闻中“情景再现”更应遵循人性化原则。从根本上说,“情景再现”对分寸的把握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是人性化因素的凸显。2008年央视的《讲述》栏目介绍了有关汶川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情况,没有直接通过“情景再现”表现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地动山摇的场景,而是巧妙的通过学生的漫画,以漫画的形式“情景再现”。这种另类的“情景再现”有效的避免了青少年经历“二次灾难”,或者说是“二次伤害”,无法想象让这些孩子再次面对这辈子最惨痛的经历时,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怎样的伤害。因此,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该特别注意对于受众心理的把握,切记一切节目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心理干预。

再者,电视灾难新闻中的“情景再现”应该是对悲剧的直面,而不是对血腥暴力或恶心的宣扬。所以编导在制作电视灾难新闻中的“情景再现”时应当格外注意每一个画面或声音所能带来的影响。要在保证“情景再现”手法基本原则的条件下,做出科学、健康的灾难新闻的“情景再现”。

(三)电视灾难新闻中“情景再现”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影像技术已经能够非常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的种种细节,这些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再现灾难事实真相变得更加全面完整,让“情景再现”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观众的认知过程更加富有切身体验的生动性。

在未来“情景再现”能够运用高科技完美的模拟出灾难事实,但这并不能完全代替灾难的事实真相。用事件现场有价值的画面再现新闻事实,才是电视工作者的第一要务,现场取材、拍摄是第一性的,而“情景再现”永远是弥补画面缺失的一种手段而已,只能作为万不得以时的第二选择。此外,“情景再现”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具体说就是在还原灾难现场的同时,要注重受众感受和社会影响,愈是逼真的“情景再现”,愈是意味着伤痛悲剧的重演。任何的“情景再现”,我们都必须把人摆到最重要的位置,所有脱离人文精神的“情景再现”,都是违背新闻原则和人文精神的。

“情景再现”作为新闻报道的辅助方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务必遵循真实的原则,使用不可过滥,要注重方法。电视灾难新闻中的“情景再现”更要秉承适度、有限使用、真实的原则。我们使用“情景再现”都是为了更好的向受众传播确实可靠的信息,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所谓完美而臆造的再现。电视灾难新闻报道要运用科学思维,通过正确地使用“情景在现”反思灾难,警戒后人,同时树立正确的灾难新闻报道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电视灾难新闻的发展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万慧.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审美引导[D].武汉大学,2008(6).

新闻学的前景篇5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媒体沟通;舆论引导;干部培训;应用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媒体化的新传媒时代。因此,着力提升党政干部媒体沟通和舆论引导的实战能力,成为摆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专题课程中,也是本校前所未有的一次尝试。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理论内涵及实际意义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以案例分析派生出角色扮演的一种极具实际操作性的仿真培训教学法。其教学特征呈现多样性;其教学理念新颖,现已被广泛应用到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且受到一致好评。笔者将这种教学法应用在《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专题课程中已经在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整个过程体现出学员“理论―实践―经验”运作模式。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要素,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案例。其次,结合学员实际工作的职务职责安排模拟角色。

二、情景模拟教学课程的流程设计

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于2013年建成情景模拟教学基地,通过实战演练来提升学员的媒体素养。近年来,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我校多名青年教师积极地实践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从最初的青涩日趋走向成熟。

依据教学对象和班次主题,课程总体按“常态”和“非常态”分类设计。“常态”针对广大需要提升媒体沟通素养和能力的学员,安排新闻会、电视专栏访谈等教学模块,着重提升领导干部在媒体镜头前的仪态举止、形象设计与表达技巧。“非常态”针对的学员是专职新闻发言人角色的设定,设置符合学员本职实际工作的突发事件,提升其新闻处置及非常规和敏感问题的危机公关能力。其教学流程设计为知识讲解,案例回顾、实战演练、评价总结四步。下面以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的专题课《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为例,介绍说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情况。

1、媒体沟通策略的知识讲授

我国自2000年后分别颁发《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已有十余年。期间营造了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使得领导干部与媒体接触不再陌生。但教学实践表明,干部的媒介素B仍然参差不齐。因此,很有必要铺垫理论知识来调整和统一学员的认知。笔者主要根据危机沟通七要素(7w)来深入探讨“危机事件的新闻处置与舆论引导”策略,特别是面对爆发后如何做好公众舆论引导。通过大量的视频案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让学员了解举行新闻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及现场流程;能清晰掌握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

2、情景模拟构思与设置

首先,要做好案例的编撰。教师要密切跟踪社会热点舆情与时政要闻,立足于传播学理论知识,以“典型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情景模拟的主题案例。其次,案例的情节编撰与角色设置要符合学员的真实身份即工作性质、职务级别等特点。总之,设置贴近真实身份的角色才能增加学员模拟的真实感。

设计实践:针对党校主体班次的不同,教师关于案例的编写和提供都是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焦点事件作为主题。例如政法系统培训班是以“警务危机事件”为主,并且设计司法执法领域相关话题展开电视专栏访谈;文广系统培训班围绕“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等相关议题展开新闻调查与舆论引导。针对学员的多元化,通常选取“非常态”的公共危机事件如“生产安全事故”、“环境保护”等引发的设定为(盟)市级领导身份进行角色扮演召开新闻会。

3、组织实施与实战演练

首先做好课前准备。一是教师在课前须将教学案例及新闻会流程发给学员并详细说明教学主旨、着装要求及流程等内容。二是学员要在课前熟悉案例材料、教学流程,明确角色定位。例如,模拟新闻发言人的学员要通过网络提前搜集与案例相关的信息,准备新闻发言稿。模拟主持人的学员要和其他发言人协商答记者问的统一口径。此外,模拟媒体记者的学员要熟悉材料后找出争议点以备作为专业的记者问题进行提问。

其次,实战演练过程。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室的空间布局、灯光摄影及同步录放系统给学员营造出新闻会的真实氛围,犹如身临其境。教师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引导员,催化师、记录者的角色,为点评总结做准备。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作为旁观者,始终不干涉学员表现,让学员充分展现个人才能,使得新闻会的平台发挥“为我所用”。包含以下内容:

角色设置:(新闻、专栏访谈)官员组:主持人、(牵头单位)主要新闻发言人、“××事件”相关部门负责人。媒体组:匿名制设八位学员扮演来自本地、省部级、港澳、海外媒体。观察组:部分学员通过观摩及时发现问题,用于事后点评。嘉宾组:根据学员实际的工作背景设定相关话题进行采访。主持人:教师扮演。

流程设计:主持人设置新闻会议题,并介绍参加领导的身份及姓名。主要发言人作开场,包括事件回顾、采取措施、政府表态。现场答记者问,确保一人一问,一人一答。主持人适时宣布新闻会结束。

4、双向互动与点评总结

模拟“新闻会”结束,所有学员都会对演练过程产生一定的认识和感受,首先由学员相互评价激发彼此换位思考,最终达成共识。也可邀请部分具有媒体沟通实践经验的学员联合点评,进一步实现良好的互动教学成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为让参与模拟的学员能更明了自身表现,继而由教师选择同步录制的视频片段进行回放,再现学员的风采和不足。教师根据学员的视频回放,结合案例与媒体沟通的原则、策略进行客观点评。应包括以下几点:从教学目标出发,侧重于讲不足、找问题,针对新闻会演练过程中学员的仪容仪表、身势语、应答语、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明确危机公关目的是达到有效地舆论引导使学员在课堂上得到感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最终,站在“讲政治”这一意识层面从而增强与媒体沟通的实践能力。

三、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全方位、高难度的能力训练,它既需要硬件设施营造的教学环境,但更加是对教师和学员“软件”能力的考验和提升。同时也是对教师身份的转换教学艺术性的高要求的具体体现。此外,整个教学过程高度融合了领导干部注重合作、交往、分享、反思的成人学习特性,颠覆与重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徐改.情景模拟教学在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中的应用.中国成人教育,2009(07).

[2]刑振江,徐文涛.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的拓展和深化.未来发展,2010(09).

[3]王梅.善用媒体:领导干部应学会与媒体沟通.声屏世界,2010(07).

[4]李玮.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管理学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7).

[5]应方淦,高志敏.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中的成人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7(6).

[6]林艺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干部媒体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探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新闻学的前景篇6

关键词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newsListeningteachingStrategyattheBasicStageofenglishmajor

penGCui

(ChongqingnanfangtranslatorsCollegeof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Chongqing401120)

abstractthispaperistoanalyzethestylisticconstruction,thevocabularyfeatures,backgroundinformationofenglishnewsanditpointsoutsomeusefulteachingstrategies.theteachershouldguidethestudentstolistentothenewsandtoaccumulatethelinguisticknowledgeinordertoimprovethestudents'abilitytounderstandtheenglishnewseffectively.

Keywordsenglishnews;listening;teachingstrategy

中学教育对学生英语听力技能的培养仅仅局限于应对解题和考试这一层面,这决定了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学生听力水平的基本情况:听力水平普遍不高,英语听力技能参差不齐。《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针对英语新闻的听力教学,指出:二级的目标是使学生“听懂Voa慢速新闻广播和文化节目,抓住主要内容”;四级的目标是使“学生听懂Voa正常速度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然而,英语新闻听力对相当多的大学一、二年级本科学生来说,无疑是大难题和大挑战。其实教师只要针对英语新闻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新闻听力水平。

1英语新闻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英语新闻媒体众多,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能够收听到Voa慢速、Voa标准语速、BBC等新闻。这些新闻广播内容丰富,语速标准,用词规范,时事性强,并且载有具体而现实的知识和文化,反映世界最新动态,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学生要掌握其听力技巧并非易事。教学中应先向学生讲述英语新闻的特点,使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

1.1英语新闻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1.1.1新闻结构特点及教学策略

新闻报道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倒金字塔法和时间顺序法两种。绝大多数的新闻都会采取倒金字塔法。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按新闻内容的重要性递减的顺序安排全文段落:将最重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第一段,一般称为导语(lead);其次的放在第二段,依次排列,最次要的置于末尾。导语主要包括who?where?what?when?why/How?它是一则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听力教学中,应该提醒学生对新闻导语要给予最大的重视。教师需要找出各种题材的新闻,截取导语部分做成听力练习给学生收听,使学生首先能够听懂导语。练习的方式可以是:听第一遍,学生做笔记,然后让部分学生说出所做记录;听第二遍,学生再做笔记,让学生复述大意;听第三、四遍,做听写练习。这种练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顺序的调整或者删减,听力材料可以先易后难。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根据导语的特点做听力笔记,尽量多关注表达意义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及相关词组。

1.1.2新闻播送特点及精听泛听策略

Voa慢速新闻语速约为每分钟90个单词,句式结构简明扼要。慢速新闻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是有一定挑战性的材料,难度又不会过大,适合收听。教师可把长度在5分钟左右的健康报道、经济报道、教育报道等做成听力填空(spotdictation)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完整收听两遍后填完10到15个空。之后,对新闻的语言点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课后记忆。教师要把新闻音频和原文发给学生,在课后阅读、仿读。只有学生自己能流利的朗读了,才能听得懂慢速新闻。

Voa标准新闻用正常语速播送,每分钟不低于140个单词,句子较长且结构复杂。大多数新生认为新闻中间的停顿很短,理解难度很大。标准新闻可用于一年级学生的泛听练习,以及过了慢速英语关的学生用于精听。大学二年级时,教师让学生收听Voa标准新闻和BBC新闻,做精听训练。第一遍听大意、记笔记,让学生听完后复述;第二遍边听边完成事先设计好的客观练习题;第三遍听,完成一些涉及细节的主观问答题。

1.2新闻的词汇特点及教学策略

一般来说,英语新闻所采用的词汇可分为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1)基本词汇构成。Voa慢速新闻用词浅显,较严格地限定在美国人最常用的1500个基本单词内,可在听力课堂之外,要求学生自习背诵并定期听写检查。而标准新闻词汇量在4000以上,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不断积累,教师也要把总结的词汇告知学生,以奠定基本词汇基础。(2)专有名词构成。新闻报道与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密不可分,因此人名、地名、国家、政党、组织、传媒机构、宗教、武器装备、缩略语等专有名词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构成了新闻听力的巨大障碍。这些应该以教师归纳为主,作为辅助资料发给学生记忆,并要求学生增加日常收听过程中接触到的新词汇。(3)其他词汇。针对不对题材的新闻,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新闻,它们都有一个常有词汇范畴,但它们常常是一些领域的术语、专业词汇,这些词汇是学生最不熟悉,又最难掌握的。学生往往忽视了一点,这些词汇在同一类型新闻中反复出现的频率很高,例如:evaporation(蒸发),compost(堆肥)、estimate(估计)、military(军事)、launch(发射),平时注意积累,是完全可以熟能生巧的。

1.3新闻背景知识的积累及教学策略

Stevens(1980)给背景知识下的定义为对某门学科已有的知识(p151)。Biemans和Simons(1996)给其下的定义更为精确: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学习者所拥有的全部知识,这种知识可为其获取新知识提供潜在的联系,特别是新闻热点问题。新闻热点问题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指各个领略内的焦点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能了解到社会热点问题,但对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往往是一问三不知。教师可在听新闻前几分钟讲解有关的背景知识。或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外收集、课前讲解。狭义的热点问题主要是指地区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以黎冲突、印巴问题等,往往涉及到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或事物背景。教师需要集中收集整理这些问题,通过课堂讲授或者分发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有所了解。对于一些新闻中经常提及的热点问题,要以专题的形式向学生讲解。背景知识绝不是可有可无,当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的时候,理清了新闻的来龙去脉,让学生能够知其根,就能学会分析事件的走势,跟上时事新闻的步伐,就能更容易的听懂新闻。另外,穿插讲解一些反复使用的英语词汇、句式,为这类热点问题的听力理解打下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

2总结

英语新闻除了告知听众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还兼具传递英语语言知识的功能,是英语专业本科生不可或缺的听力练习材料。教师要对各类新闻做好收集整理工作,选取不同体裁的新闻让学生收听,在听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怎样做笔记?怎样抓关键信息?怎样存储信息?在听之外,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或者辅助手段,让学生了解英语新闻的文体特点,语言知识以及新闻背景。通过一段时间的补充积累,内化这些知识,只有做好了这两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樊永仙.英语教学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新闻学的前景篇7

【关键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历史背景报道理念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二者间的关系在学界与业界一直有争议。由于二者同属于“软”性新闻,报道内容相近,因此有人将民生新闻划为社会新闻的一部分,认为“民生新闻一般是指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①或认为民生新闻是“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两类板块中各划出一块来合并而成。”②

笔者认为,尽管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内容、形式、受众对象上存在着交叉重叠,但历史背景与报道理念不同,决定了这两类新闻存在着差异。

一、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

何谓社会新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权威性的定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可谓社会新闻,即官吏起居、斗殴、回禄之事而已。”③“社会新闻一般指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与某些社会群体、个案、个人有着直接联系的社会突发事件及社会现象的报道。”④“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⑤综合这些定义,社会新闻即是报道整个社会状态的新闻,是对社会原貌的呈现。

社会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之前,党报占据绝对优势。“1953年全国有专区以上报纸258种,其中机关报就有151种,占总量的58.53%。”⑥且党报多有政论、公告、政府宣传等政治性的报道,在报道形式上多以教育灌输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身处社会变革中的人们对能反映社会风貌、反映群众真实生活的新闻报道的需求大增,社会新闻在这种变革的带动下孕育而生。此外,80年代初是晚报繁荣时期,此时媒介逐步重视自身的商品属性,报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夺读者,各大报纸首先实行的是扩版、增版,而为满足扩版、增版后对于新闻报道数量的需求,开始对社会新闻进行大量报道。但直到90年代,社会新闻在报纸上的主体地位才正式确立,并伴随着都市报的崛起发展到了顶峰。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新闻迅速发展的同时,一种新的新闻雏形出现,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同样也是社会变革的产物。90年代初,各种社会矛盾增加,产生了如物价上涨、企业倒闭、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涉及国民生计的问题。为了缓和社会中各种矛盾,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将国计民生作为党执政的重中之重。于是,作为党喉舌的报纸开始转变报道方向,将“民生”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民生新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现。直到2002年作为一档电视栏目的《南京零距离》正式打出“民生新闻”后,“谈民生、说民生”已经成为各媒体必备的一道家常菜,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开始在媒体上各占据一席之地。

从两类新闻产生的历史背景看,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前者是为了满足大众对社会信息的需求,后者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虽同是变革的产物,但发挥的社会作用不同。民生新闻产生于社会新闻发展上升时期,随着民生新闻的兴盛,社会新闻开始了平稳过渡并遭遇发展瓶颈。可以说,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并非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是出现于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社会功能的两种新闻样式。

二、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价值理念

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等“硬”新闻,它属于“软”新闻。社会新闻是媒介商品化的产物,是媒介争夺受众的利器,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这种背景决定了社会新闻报道是以市场、竞争和读者的最大化为理念。主要体现在:

1、报道选题上既有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又有街谈巷议、奇闻趣事。

2、报道特点突出新鲜性和趣味性。社会新闻要在竞争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能够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的需要。

3、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社会新闻在形式上讲求多样性,不拘一格。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形式多样性丰富了报道内容。

但在发展过程中,社会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社会新闻的发展遭遇瓶颈。

如果单从民生新闻的报道范围看,很容易将其与社会新闻混淆,因为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重叠,但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异于社会新闻。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⑦孙中山先生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⑧民生新闻因“民生观”的提出而产生,它以“民本思想”作为报道理念。主要体现在:

1、报道范围上除了与社会新闻相似的部分――对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进行关注,还包括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解读,经济形势剖析,新科技、新成果的介绍等,“硬”新闻与“软”新闻的特点兼具。

2、报道上注重“平民化”。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贴近百姓生活。报道以“排忧解难”为重点,不仅发现问题、报道问题,更帮助百姓解决问题。

3、民生新闻报道虽然以社会为背景,但它不像社会新闻把新鲜性和趣味性作为报道第一目的,它涉及民生问题,关注民生状态,杜绝卖弄玄虚、浮夸炒作。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不同,虽二者表面看起来相类似,但主体部分却存在着差别。两者都是适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从产生起就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发挥不同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①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②韩泽,《民生新闻小札》,《视听界》,2004年第1期

③郑旷:《当代新闻学》,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④侯德山,《拓展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新闻战线》,2003年5月

⑤陆勇初,《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及操作特点》,《新闻战线》,2003年5月

⑥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⑦王雪瑛,《多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视听界》,2004年第3期

新闻学的前景篇8

新闻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它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意义,为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服务。换句话说,新闻背景也就是关于新闻事件的历史和环境材料,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主题的内容。它通过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相关背景材料(横向和纵向的)简明扼要的报道,使新闻报道特别是使深度报道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展示问题和现象,从而增强深度报道的现实感、历史感和社会性。同时,新闻背景材料的灵活运用,有利于深度报道进一步挖掘新闻事件,让读者明白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与周围社会的联系,引导受众关注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背后的东西,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作更深层次的和更高境界上的思考。新闻背景材料在深度报道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为深度报道增辉添色呢?

一、水融、交织叙述

这种方式指在进行深度报道时,新闻背景材料和新闻事实放在一起,按事件的发展需要和逻辑顺序或记者观点的表达行文需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记者一边在叙述新闻事实,一边穿插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可以是相关背景材料(诸如历史动态,风俗掌故,轶事,常识等),以达到对新闻事实或强调、或解释、或比较、或否定的目的,在这种叙述方式中,背景材料融入事实之中,成为新闻深度报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以《南方周末》在2003年6月12日第一千零九期文化专栏对《纽约时报》丑闻的报道为例,主标题为“上帝失察或政治不正确”副题为“纽约时报丑闻背后”,整篇报道以《纽约时报》各重要主编因记者造假和侵犯合作者署名权而双双辞职的丑闻为中心展开论述,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给予详细的论述,同时又旁征博引《纽约时报》的历史史实、办报宗旨、发行制度、管理模式及其历史发展沿革,通过深入分析,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对西方报业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有了一个具体而清晰的认识。它既分析了丑闻发生的现实性,又分析了丑闻发生的深层原因,令人信服,同时行文中作者的思考和主张也寓于其中。这种方式使人们在阅读报道时,感到深度报道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材料丰富,观点有说服力。这样做,首先要求记者有整体的思维方式和把握全局的能力,能够全面细致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既看到目前状况,又能通过历史背景材料看到其往昔的发生、发展经过,还要能根据材料预见其发展趋势和影响。

二、分开陈述、互相辉映

这种方式是指深度报道将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材料单列开来,将新闻背景材料放在新闻事实之前,予以单独展开叙述,材料集中,内容多为该事件发生、发展、经过历史史实,篇幅一般较短,常以字体不同予以区分。然后再对新闻事件展开深入叙述和报道。例如《南方周末》2003年6月12日第二版《正义,迟到了12年》针对“杨志杰案”的发展始末给予了深入细致的报道。把“杨志杰案”的产生、发展和结局作为背景材料放在最前面,将该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提供给读者,使读者一目了然。同时也为后面的深入报道作了铺垫,提供了一个语境和平台。类似的报道还见于《南方周末》2003年7月10日第一千零一十三期关于淮河的报道。它以“治淮难,难在哪里?”的提问方式展开对新闻背景材料的论述;材料对建国以来历次治淮难的简要叙述,使读者对淮河的水患有了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这种方式,看似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分离,实则是有机联系,交相辉映。它对新闻记者的要求是要处理好两者关系,独立的新闻背景要简明扼要,中心要明确,主题要集中一致,后面的报道要对前面的事件进行深入阐述。

三、背景新闻,独立成章

背景新闻不仅是一种背景材料的处理方式,而且还是一种新出现的新闻体裁,它与作为新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背景材料有关,但又不尽相同,相同之处在于是前一种有关新闻的背景材料的扩展,不同点在于它信息更丰富,足以成为一条独立的新闻或深度专题报道。这种组合方式按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该背景新闻是一条相关新闻的背景材料的扩充,另一类是明确相应的新闻媒体对社会舆论和热点话题的回应。

在前一类形式中,常常是新闻事件的发生在现实中有一定影响,其背景材料必须加以详细而深入的阐释,才能使人全面深入该事实,它的作用无可替代。故要在新闻事件深入报道之后,又要对其背景材料做专门报道。又比如《南方周末》2003年4月3日第九百九十九期第一和第三版,关于我国渔船遭海盗袭击一事的报道,记者在第一版以《海盗向我们开炮》为题详细报道了海盗抢劫的经过。同时,在第三版以《中国:如何面对“海盗”行为?》和《海盗:文明社会的另一种野蛮》为题,从不同角度对海盗这一现象作了深入的介绍和分析,读者看完后便知道海盗是怎么一回事,反过来也就理解了前面关于我方渔船被劫事件的全部真相和意义。

新闻学的前景篇9

关键词:捕捉和运用;电视新闻细节;创新思维

一、树立细节意识,培养观察能力

1.加强学习,树立细节意识

生活的细节蕴含着新闻,通过新闻细节又向人们传递着信息。要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新闻记者首先要加强学习,学习和掌握电视新闻理论,提高记者对画面细节的发现能力。新闻事件发展“情节”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及其互动:一方面,作为新闻事件的主体“人”;另一方面,“人”所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在新闻事件中,“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最终以“情节”的方式表现出来,而理想的“情节”往往出现在新闻事件发展的“节点”上。电视新闻和其它平面媒体新闻一样,也要讲究事件发展的“情节”,要想“情节”生动、有趣、抓人,就要抓住“情节”线上的“关节”――精彩的细节。真知常常是被假象迷惑或掩盖的精彩的细节,也是常常被平常的平庸所掩埋,这就要求记者在进入新闻现场后,其“知觉”(发现)能力必须在新闻对象和新闻环境之间作出积极的选择。因此,记者在新闻现场中,不仅要根据新闻学的价值判断标准迅速地找出反映事件“价值点”、“兴趣点”的细节,还要结合电视的表现特征,选择最佳的表现方法。

2.超前预见,善于观察

预见性来自对事物的认真观察和分析,需要记者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需要在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研究背景材料。记者在采访前,应当从已经成文或成片的资料中获得并研究此次采访报道所涉及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现实状况、发展脉络以及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职业生涯等背景材料,有助于提高记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认识水平,有助于采访报道的深入进行。其次要制定拍摄方案。电视新闻的采访和摄制是分不开的,要想捕捉到以小见大的细节画面,记者在采访前还应制订拍摄方案,包括确定采访报道的表现形式,选择拍摄现场,考虑画面表现内容。如果有多套摄像机采访,还要设计机位及其运动方向。现场直播还应考虑背景资料的穿插运用。一套详细周密的准备方案是拍摄成功必不可少的保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复杂多变,记者不可能做到事先未卜先知,但对自己采访的对象和事件,要在采访前作出适当的预测,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到达采访现场后要纵观全局、理清思路,设计最佳采访报道方案,从而预见并捕捉到可能出现的触动人心扉的精彩细节。

二、捕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细节

1.培养用固定镜头展现画面细节的意识

固定镜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记者捕捉新闻事实的能力,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画面细节都必须用固定镜头,但用好固定镜头便可以在有限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言简意赅地表现主题。使用固定镜头进行画面的寻找和创造往往能体现出记者抢新闻和组织新闻画面的能力,反映他们在平时对业务知识的积累和升华。欲用好固定镜头,记者在深入采访过程中就要把握住新闻本源事实的细节镜头,只有这样,新闻画面才具有可看性。有一条批评“会海”的新闻,新闻画面上除了会场上有人打瞌睡、听随处听等细节之外,还有这样一个固定的细节镜头:一只脱了鞋的脚正在有节奏地磨蹭着前排凳腿上的一颗螺丝钉,这一固定镜头的运用,有效地加深了观众对新闻主题的理解。

2.坚持运用“等、挑、抢”的技法,提高对电视画面细节和现场语言的同步捕捉能力

电视新闻画面细节和现场语言的捕捉反映了记者的临场观察能力和职业素质。有的记者热衷于摆拍或补拍,其实这完全违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传播学研究表明,阅读只能记住10%,现场观看能让人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让人记住50%。因此,声音同步对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要加强对声音同步的捕捉。要更好地完成声画同步的捕捉,就要求记者要在新闻现场进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电视拍摄挑、等、抢的技法,将那些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新闻主题思想的素材挑出来。同时,还要按着新闻现场事态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走向,有预见性地抢拍那些能反映新闻事实的现场语言和画面,以增强新闻的价值和可信度。挑就是挑选,指记者通过对事物的观察、采访和分析,将最能体现事物本质、最能阐明事实且信息量大的拍摄素材挑选出来。新闻记者的采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去粗取精的挑选过程。电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挑”的难度更大,因为他们还需要把有表现力的画面细节用摄像机记录下来,更需要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是指等候,电视新闻的求记者必须捕捉富于表现力的新闻细节的最佳时机与角度,在时机出现之前,要求记者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准事物发展的脉络与走向,进行预见性等候。这个等的过程要求记者排除急躁、盲目等消极心态,以积极、进取的耐心等候最佳时机的到来。

三、强化声音意识,提高记者对声音细节的感悟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运用到如今的电视新闻报道当中。现场报道、直播新闻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荧屏之中,将突发事件和重大新闻与广大观众零距离、零时差同步共享。电视具有声音、图像双线传播的特点,其中它传播的声音具有可断性,图像传播具有不可断性,也就是说声音可以用来连接不同的时间、不同空间的镜头,而且还可以用一个连续着的声音作为背景,很自然地将不同场景的画面串联起来。现场的声音可以渲染气氛,记录新闻现场的真实情节,保证新闻真实性。采访前,按照事先确定的主题,对新闻现场环境进行认真观察,仔细研究被访人物的特点,查阅大量丰富的新闻背景资料等。

四、合理选择细节

1.围绕主题选择细节

一个细节能否运用,先要放在主题背景下加以考察,要选择那些能说明主题、深化主题的细节。

2.要着眼现实针对性选用细节

作为新闻作品,纯客观报道事实,而不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限制什么,不去引导人们判断是非,回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没有多少读者的。而新闻事实的说话功能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用有针对性的典型细节“说话”。

新闻学的前景篇10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效应

传播效应是指通过某一中心点,向周围辐射传播的过程中感应到各种影响因素影响的情况。其不仅可以充分反映受众人群的需求,更能深入反应各媒体在媒介融合情况下发展的优劣。当前,我国各研究人员立足在我国媒介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针对其传播感应情况,将新闻传播融合效应大致分为叠加效应、波纹效应、窗口效应和长尾效应等四类。

(一)叠加效应叠加效应就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媒体传播媒介与传统传播媒介相结合,对其传播方式进行一个叠加的结果,此不仅扩大了新闻传播覆盖率,更能拓展受众面积,提高社会影响力。比如,在2017年的四川九寨沟地震时,除了四川新闻电视台、报纸等进行官方数据播报之外,更有贴吧、抖音、微信、直播等开始纷纷报道转述,让更多的人民了解到九寨沟灾情,也让更多的社会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这样的叠加效应下,新闻信息传播更加全面,传播效率更高,受众面积更大,影响力更加深远。

(二)波纹效应波纹效应就是在新闻数据信息传播过程中,各媒介之间传播一些相符合或者是相似的信息,从而增强新闻传播的范围及公信力,发挥出新闻的社会舆论引领力。比如,在疫情期间,有部分自媒体人员断章取义,编纂不实信息获取流量,这时候官方新闻需要出面对其信息进行澄清,以消除民众恐慌。因此,官方媒体需要通过多重渠道,来对其谣言进行澄清,以便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舆论引领力。

(三)窗口效应窗口效应就是新闻媒体立足在新闻媒体的优势和受众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最大面积的传播“窗口”,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社会影响力与新闻的覆盖面积,为提高社会公信力与凸显社会新闻价值创造条件。比如,在“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失踪事件”这个新闻上面,我国法治新闻正是通过互联网、微博、公众号等媒介,让受众及时了解到我国侦查此案件的决心与进度,并全程将案件发生到嫌疑人抓捕过程转播给受众,并将侦破最新消息公布给受众,让广大市民朋友提供相关信息,从而更快地侦破此案。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也想社会传播了积极正能量,并宣传了我国法治、保障每位公民人身权益的决心。

(四)长尾效应长尾效应就是充分开发媒介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并全面提高新闻媒体传播效率,不断拓展新闻采编内容,从而引导新闻市场的“长尾”区域。此主要是通过研究新闻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在当前的市场之中,新闻媒体的传播仍然是以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也是人们印象中真实、可靠新闻的来源渠道。在这样背景下,网页、微博、公众号、自媒体视频等在公众间的公信力较小,也就是市场需求下的“长尾区域”。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只有充分提高各个媒介间的新闻传播公信力,提高民众新闻获取宽度,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新闻媒体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路径

(一)明确融合目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路径需要明白信息处理的目标。首先,要充分运用当代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全面挖掘新闻素材,提高新闻的真实度与整合性;此外,还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受众的喜好,立足在新闻采编原则的基础之上,尽量满足受众的需求,引起受众的观看新区,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主播说联播》之中,就充分利用了传统新闻的模式融合现代短视频传播形式,让严肃、枯燥的新闻联播变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播报形式,更通过自媒体的互评功能,及时了解到受众的意见,快速获取网络热点新闻,以提高新闻的影响力;其次,要充分开发新型媒体优势。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主要是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播放,这样严重阻碍了新闻的实效性,且对受众的时间有巨大的要求。这不仅仅是新闻媒体需要进行前期数据处理以及新闻审核、采编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更是传统新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的结果。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改变传统新闻媒体传播模式,将其向新型媒体延伸,以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拓展受众面积,使之更好的引导社会舆论方向;最后,更加贴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快节奏生活之中,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仅需要满足其快速了解重要事态发展之外,更多的是满足其阅读时间。新型媒体由于短平快的特点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开发新型媒体优势,结合自身特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流程,从而提高受众面积。综上,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需要明确融合受众喜好、新型媒体传播模式、新型媒体生产流程目标。

(二)加强媒介互动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人们习惯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传统新闻媒体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进行传播,这样情况下,观众只能被迫接受新闻信息,对很多事件不能发表自己的言论,降低了受众的观看兴趣。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充分开发新型媒体优势,借助新型媒体平台传播的快速性与影响力,增强互动性。比如,可以将新闻媒体内容制作成为短视频,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播放,让受众发表自己的言论,并依据受众的喜好,提高新闻播放的详细度;通过此方法,也可以充分了解到人民所关心的事件内容。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主播说联播》短视频之中,主要是针对当前“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述,并对受众提出的意见及热点事件进行剖析与报道,这样提高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改变了传统新闻传统媒体距离远的印象,让播出的新闻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公众的发展需求以及心理诉求,从而更好地促进新闻媒体的发展。

(三)提高技术升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传播路径的研究必须奠定技术基础,要充分开发现代技术手段,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首先,要充分保证信息传输的真实性与效果呈现的完整性。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要依据传统新闻严谨性、科学性的原则,通过网络分类管理,并方便民众依据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提高受众观看效率;其次,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成为了媒体行业的主要技术植株,其不仅能为新闻媒体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资源指出,更能提高传统媒体在自媒体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在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还能促进两者信息的交流与发展。最后,完善新闻传播渠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上,更多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网页、贴吧等现代渠道进行传播,这样不仅能充分展示新闻媒体的信息资源,更能延伸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提高传统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比如,在当前“共享单车扫码对账户的安全影响”的事件之中,我们可以得知人们关注的是在进行扫码骑行共享单车的时候,由于泄露了自己的支付账号以及支付方式,若是有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获取不正当利益,将对我们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新闻媒体需要针对这一事件深入分析,并针对民意调查、解决方案收集或者收集观众的建议,并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荐给受众,这样切实提高了民众的安全意识,也能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四)完善人才培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需要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具备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首先,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改变传统思想观念,要认清当前是“流量为王”的时代,要及时转变传统新闻媒体的运营模式,要不断把握新型媒体的发展与变化,全面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优势,更好地促进新闻媒体的发展;其次,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学习新型媒体的发展理念、营销手段、运营模式等,使之充分与传统媒体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社会影响力与影响范围。最后,要打造专业全媒体人才队伍。既要引进具有高素质的互联网专业人才,也要培养一批精通媒体业务的专业人才,为新闻媒体传播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五)注重层级开发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虽然媒体发展有利推动新闻媒体在社会公众间的影响力,但是其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隐私问题、法律问题。因此,新闻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方向仍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把握。要充分优化媒体应用环境,切实提高全媒体时代信息数据技术的升级与发挥在那。首先,要建立全媒体研究院校,广泛吸收西方国家的技术经验,实现国内信息技术的快速升级;其次,要对媒体系统进行层级开发,充分保证受众的隐私安全;最后,政府部门要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媒体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与整合,切实保证新闻媒体是国家政策方针“宣传员”的作用;此外,还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我国各地文化差异、喜好偏爱等进行定制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