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十篇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十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3:27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篇1

关键词:农村资源环境问题;地方政府冲突管控;资源环境管控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2-0110-0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农村自然资源开采利用中冲突抗争甚至的频发,就管理而言表明地方政府资源管控遭遇到新挑战。资源环境管控,是地方政府依法依规的履职行为,然而这一行为不但未能获得民众的认同,反而受到农民的普遍质疑,甚至引发冲突;本应是资源企业与农民权益纠纷的民事行为矛盾,却演变为农民与地方政府间的冲突,甚至地方政府成为了冲击的对象、焦点。地方政府资源管控似乎成为冲突发生的催化剂、导火线?

地方基层政府介入前,资源环境事件本身可能更多的是资源环境利益直接当事者的纠纷,规模小、人数有限、处于可控状态。随着地方基层政府介入,资源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大量“非利益相关者”即资源利益无关者或非直接关联者的参与,此时冲突却变成了规模增大、人数增加、整个局面超出地方政府可控能力范围的状况,甚至地方政府自身已成为了矛盾焦点和冲击对象。比如针对基层政府资源管控不满的越级上访、网络申诉;通过各种表演秀式的“闹大”、以致自杀事件,甚至违法方式如冲击地方政府、关扣政府工作人员、损毁公共财物等行为(其本意是期望引起高层对基层政府资源管控问题的关注,从而获得事件的解决)等。一种正向的合法的管理行为,为何会演变为完全负面的抗争活动呢?冲突管控中的一些小事件或偶发事件,却有可能演变为大规模。资源环境及冲突管控的“蝴蝶效应”即非线性影响,基层政府资源冲突管控随时有可能演变为资源区农村的“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或“”;这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为什么农民对于地方政府资源管控会出现普遍质疑,以致如此激烈的抗拒、抗争?资源环境纠纷更多的是农民与企业问题,为什么农民不是针对企业却转而针对着政府,反映了农民对地方政府怎样的心态?地方基层政府资源管控为什么会被农民理解为农民利益的剥夺者、对立面(尽管这是片面的)?等等。这些是管控困境形成的根源性问题。

二、管控困境分析

资源冲突管控归根到底是资源所形成利益的管控问题。地方政府应如何理解资源所形成的利益关系并分配利益,成为困境分析的重点。就目前资源区冲突而言,相当程度上都是地方政府未能满足资源区农民资源环境利益诉求引发的,以致引起农民以抗争方式表达不满并阻挠地方政府的资源管控行为。这些诉求未能满足正是地方政府目前困境所致,也由此成为问题溯源与分析的基点。具体而言,主要有:

1.地方政府的资源监管者与资源利益者双重角色杂糅困境。资源作为现实经济利益,自然成为经济指标考核压力下的地方政府的关注对象。事权下移带来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业绩经济化考核等,地方政府有了更多的经济利益需求,从而与资源企业在资源利益上具有更多的一致性,并形成事实上的“利益联盟”。因此在农村资源环境冲突中,地方政府管控的中立角色往往被其利益角色所代替,从而对于农民资源环境维权冲突表现为对资源企业利益的更多偏袒,甚至不惜以违规违法手段对农民诉求进行压制,替资源企业开脱。

事实上,农村资源环境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90年代剧烈爆发,进入新世纪后更加严峻。这种态势正好与GDp主义背景下地方政府角色杂糅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在地方经济压力之下,通过资源开采提高地方GDp成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捷径和共识。因此资源监管就成为了资源的地方政府效益实现的手段和方式,农民的资源环境维权被认为是给政府添乱予以压制。农村资源环境冲突之所以从起因很小、事态升级爆发,迅速到基层政府无法控制而成为,几乎都与基层政府出于狭隘政绩利益考量,意欲压制、打压农民合理诉求有关。结果导致农民普遍质疑地方政府,甚至集体性抗争,加剧管控的难度。

2.寡头式资源管控的负面效应。在农村资源冲突管理中,地方政府是绝对管控者,而农民是被管控者,农民在资源问题上似乎只能服从、执行。地方政府的寡头式资源管控表现为政府内部的“决策―宣布―执行”这种自上而下封闭管制的政府决策执行模式。寡头式管控是权力的单向度输出,隐含政府权力的绝对权威性,始终以政府为出发点来建构问题及解决方案,从而表现为“管”与“被管”、“命令”与“被命令”关系。绝对权力也意味着绝对责任,当地方政府未能承载其相应责任时,冲突指向地方政府就成为了必然。正如农民在回答之所以参与资源冲突行为所说:谁都知道(冲突、闹事)是违法的,但没人听我们(农民)的(诉求),没人帮我们(说话);因此我们只能以我们自己的(冲突或上访)方式来解决问题。农民在资源管控上的边缘化,导致农村资源冲突陷入一种“封闭决策―农民反抗―强制执行―抗争升级―高层关注―项目暂缓或撤销”的怪圈。而“震惊高层”后得到迅速平息强化着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和对上级政府更公正、更体谅民情的集体共识,刺激着各种以期引起高层关注而解决问题的表演性“闹大”即“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上演,加大着地方政府管控的难处。

寡头式管控往往与简单化归因管控结合在一起。地方政府对冲突因素溯源时,受地方政府追求“业绩”影响,会有意无意屏蔽一些“不利”因素并强调与“业绩”有关的其他因素。如经济业绩下强调经济,维稳下突出稳定,而经济或稳定外的其他因素被忽视。当原本复杂的资源利益关系纳入到地方政府的单一性预设(业绩)的场域(思维、目标、目的等)后,资源冲突问题就简单化为与地方政府“业绩”关联的问题,成为了地方政府可解释、可左右的问题。现实中不少冲突就是地方政府基于对冲突作利于政府(利益、权威等)考虑,却对农民不公正对待而引发的。地方政府的“自利”引发农民的怨气、不满,许多小纠纷成为怨恨宣泄甚至冲突抗争的导火索。

3.地方政府解决农村资源环境问题处于有心却无力的财力困境。农村资源环境冲突是由于资源开采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导致的,它表现为资源开采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利益受损等。这些问题在资源区不是个别、局部问题,往往需要大量经费进行支持。以“世界钨都”的江西赣州大余县为例,《大余县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2013-2020年)》用一组数据说明了大余县生态环境面临的实际情况:长期的矿山开采,给大余县留下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全县共有5595.9万吨含重金属的废石和尾砂,淤积堵塞河道258公里,占用损毁土地3.45万亩,污染影响农田林地22.5万亩。全县废弃矿山破坏的土地总面积约15.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21.51平方公里[1]。如此规模的民生任务,绝不是地方政府能够承担得了的。以稀土一个项目的开采为例,就整个赣州来说,若对开采稀土等矿产破坏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预计资金投入将高达380亿元以上。如果要恢复到未开采稀土前的状态,整个赣州市的稀土矿区至少需要1000亿元资金。而赣州市在2011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就只有180.32亿元[2]。赣州作为钨、稀土等有色金属的重要矿藏地,其最终的生态环境破坏与恢复的任务及其经费将是十分巨大的。而这些生态环境破坏却是实实在在被转嫁于农民身上。比如江西省大余县左拔村(农民反映)上千亩农田灌溉用水就是尾砂库排放的,水稻比邻村的矮一截,粮食也减产了。“我们把米拿去卖,人家听说是左拔村的,不敢要”“河流被截排污后,我养的鱼不时死亡,感觉是水出了问题”[3]。地方政府有心但却无力,尽管能够缓解农民眼前的一些现实问题,但要彻底解决农民因资源开采所带来的伤害、损失,其差距是很大的,因而对于农民而言,对现管的地方政府的怨气、不满也是可理解的。

4.管理惯性思维暴露出地方政府资源冲突处置能力不足。管理惯性思维与传统管理经验等取向有关。地方政府沿袭以往的管控惯性导致农村资源冲突管控失灵失效,表明了地方政府管控与农村资源环境冲突(变化了冲突的主体、价值诉求、冲突方式等)之间未能有效嵌入。在现实中,“做工作”和“给钱消灾”就是这种管控惯性主要表现。

“做工作”是地方政府冲突管理惯常思维。“做工作”,就是通过思想上的疏通达到工作目的。在农村资源冲突中,地方政府往往以国家利益作为对付农民利益诉求的手段,利用了农民的善良、见识相对不足等,去说服农民放弃利益或抗争。比如“国家也不容易,国家需要大家的贡献”等;盛赞农民为国家所作贡献,等等。这一说教式方式由于忽视农民所遭受是经济甚至生命损害的事实,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收效甚微。

“给钱消灾”,是资源冲突化解中地方政府的普遍作法,因此人们也习惯地将农村资源环境冲突起因、化解简单化为“经济问题”,认为冲突管理就是花钱消灾的事,或者认为农民见钱眼开,贪婪成性。然而花钱消灾却没有化解冲突。比如资源区的水污染,调查发现,农民诉求中第一位的是停止污染,恢复原状。“连命都保不住,有钱有啥用?”是农民非常朴素的一句话,表达了农民的基本立场。事实上,在农村这一特定区域,人们的诉求是多样的。冲突本身或许是因经济利益而起,但其深层次的根源或许还有文化、政治、社会的根源。比如在资源开采利用中,面对风水山、风水树等影响,往往无法用经济来解决问题。再如受农村家族文化影响,经济利益问题往往会衍生出家族、宗族问题,从而形成社会不同族群关系问题。在冲突的集体动员中,调查研究发现,不少人参与其中并非出于经济而是族群的文化认同或者社会文化(如对贪腐的痛恨)认同或者亲情、族情所致。

习惯性管控,暴露出地方政府在资源冲突管控中的适应性问题。就是说,资源区政府无论是对冲突的判断还是采取的化解方式,不能务实并针对性进行改进提升。事实上资源区农村社会变化注定了资源冲突的诉求、目的等的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必然应与时俱进。

5.冲突管理多头化形成政策抵消。资源的管理,地方政府主要采取对口管理方式。以水资源为例,就有水利、农业、环保、防疫卫生等部门;矿产资源也有矿产、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它们作为管理部门,虽然有各自的职能范围,但是对于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这些部门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倾向还是有差别的。调查发现,针对资源区水资源污染影响农民生产生活而引发的冲突管理中,乡村管理组织及农业环保部门往往是同情农民,而不希望有关部门对农民过激行为采取强硬措施;国土矿产资源部门则更多地站在维护资源企业利益角度,主张应该维护矿产资源秩序而对农民采取强制措施。因此,冲突当中的农民往往会注意政府部门间的差异而力求争取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力量。这些部门彼此的管理目标何以统一?各级政府和政府不同部门的资源利益如何在管理中得到平衡?等等。这无疑考验管理者对这些复杂关系的把握和控制。

三、困境出路:农村资源环境冲突治理转向

面对地方政府资源冲突管控困境,地方政府应该转变管控思维,注重资源环境的公共性及管控中民众的参与性,其核心就是应该突破冲突管理的政府单一性思维,形成多元治理结构。农村社会及治理的转型,必然伴随社会问题和矛盾突出。目前国家及地方的管理体系无法及时有效应对下,这些问题和矛盾就以各种形式在社会的各个场域里表现出来[4]。因此,治理转向即通过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共同建立起协作、对话的治理关系。具体而言,治理主要体现在管理思维目标由同一到和谐,资源利益由独享到共享,管理主体从单一到多元,管理理念和手段从人治到法治,管理方式从权威控制到协商对话,把冲突管理视为政府、资源企业与农民共同事务,维护各自主体合理利益诉求。就是说,农村资源冲突管控困境之化解,应是治理转向。它主要表现在:

1.理顺管控关系,构建资源冲突的多主体性管控体系。政府为单一主体的资源冲突管控难以应对复杂化的资源及冲突的现实,促使人们在多主体共治上取得了普遍共识。这就意味着需要重新梳理资源冲突中的管控关系,构建政府与社会力量有机合作方式的网状管理系统。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它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就都有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5]。当前农村资源冲突的政府管控现状,如资源所引发的利益多元化、冲突的暴力化和无序化、冲突的政府指向等,暴露了政府资源管控的“失灵”“失效”。政府独大会演变为“村庄似乎被纳入政府的直接管理体系”[6],从而表现为政府单一的管理活动,如凭借权力的武力镇压、行政管制、意识形态教育、舆论压制、直接干扰村庄事务等。意图使“农民敢怒不敢言”的做法,随着国家民主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失去作用;甚至于农民也运用官方话语(如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及其有关法律政策等工具,来与地方政府违规做法叫板。客观地说,农民资源环境抗争更多体现维权性质,行为出发点及追求结果更多地体现“群众性”。任何压制、控制其合理性的作法不仅在法理上无法立足,甚至违背基本道义。但是问题的症结是,当地方政府与资源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构成利益共同体时,政府的控权、集权从而使农民权益缺失就成为了必然,其结果就是地方政府陷入公正性危机、信任危机,以致资源区农民往往只相信上级政府,不与乡村官员对话。

这些问题表明了寡头式管理在农村资源环境冲突中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变化,单纯依靠“管、压”很难起到管理效果。事实上,资源区农村作为资源开采、利用的具体承载区域,已经成为以资源为中心,涉及政府、企业、农民、社会组织等多主体的利益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只有各群体间的协调互动、协商、对话,使得各个利益主体参与到系统整合协调之中、各自合理利益得到保障,才能真正的使系统达到和谐状态,实现冲突及矛盾的化解。具体而言,就是政府、企业、农民等主体之间,都应以主体角色参与到资源区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之中。实质上,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就明确指出公民(当然包括农民)享有资源环境方面信息的权力,第53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在这当中,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确立表明了农民参与资源的公共管理既是权力也是作为公民的义务,同时体现着农民的主体角色。

弗里德里克森在《公共行政精神》中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权力分享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中,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私人组织共同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执行[7]。这种权力主体尤其是利益者的参与,实质上是治理的合作共治,体现着主体间的协商合作,而农村资源冲突管控中的协商“本身就是对基层民主的群众性、有序性、自治性与参与性的充分体现”[8]。因此,农民作为资源区管理平等主体必须参与资源区公共事务,就其实现方式而言,主要是资源区管理政策参与制度、公示制度、资源区农民申诉处理平台建设(如政府、媒体热线、便民服务、处理公示等),建立各种农民参与资源环境利益的维权机制、农民参与资源环境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建立资源环境问题公开的处理机制、责任机制、问责机制等。这些措施必定使农民切身感受他们在资源环境问题上被重视,促使其以主人翁地位参与其中,从而全面推进资源区治理的法制化进程。

2.正视农民资源环境利益,推进资源利益的多主体共享性转向。农村资源环境冲突的复杂性,往往归于利益。每个主体都希望利益分配上获得更多份额。农民相对于资源企业和地方政府而言,无论在话语权、解释权,还是控制力、操控力等,都是弱势者;加之农民原子化、分散式的生存方式,农民在利益博弈中必定处于不利状况。现阶段农村资源环境冲突频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利益分配中的农民群体的“失言”“被分配”,或者说农民群体被屏蔽、被去除之后,被迫通过集体行动方式进行维权努力的表现。因此,冲突形式尽管有许多偶然因素,但是利益的不平衡,以此衍生出心里不平衡,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不能正视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诉求,特别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群体所进行的抗争活动,而将其排斥于体制性利益表达之外,将在客观上积累社会动荡和爆发的能量[9]。冲突管理从其根本上而言,应该是利益共享式治理即平衡治理。

平衡治理,是指资源利益在法律框架下各利益主体共享资源利益,共同管理资源,资源成为大家公共利益。这就意味着需要通过发挥公共政策的平衡功能,去化解或减弱由资源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协调资源利益关系和利益纠纷。也就是说,应该通过公共政策工具来实现利益在主体间的平衡,公共政策是实现利益分配的工具。通过利益分配而谋求在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从而达到公共政策期望实现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当然,利益平衡不等于利益均等,它更多的是依据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目标,并在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中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农村资源冲突管理视野中的平衡治理,其实质主要就是保障弱势的农民资源利益的问题。具体说,主要表现在:注重农民的显性、隐性损失的补偿。如资源开采利用所征用的土地、森林及其他附着物,从显性视角而言,农民确实得到了补偿,但是大量的边际效益及其随着经济转型所带来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等隐性影响就压在农民身上;另一方面,注重资源后续损失补偿及保障补偿资金安全。如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污染等现象在资源区非常普遍,涉及补偿资金很大。如何在第一时间把钱补偿到农民手里,是农民生产生活顺利展开的关键之一。目前也存在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收益及GDp考虑偏袒企业而使农民无法获得合理补偿;“财富拿走,贫穷留下;资源拿走,污染留下”这一状况已成为不少资源枯竭区现状,大量资源后续的负面效应已造成农民生产生活巨大损害。这后续损失如何补偿,农民权益如何保障,也是一个大问题。针对这一复杂局面,基于经济社会获得很大发展,资源可持续、社会和谐目标稳步构建的社会秩序下,资源区农民的资源环境损益补偿及合理利益诉求回应,应该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给予肯定。这种肯定不应该是作为政府或其他群体的施舍,应该是农民未得到的但应享有社会回报,是资源区农民在长期资源开采利用中奉献和付出的补偿,是社会公正公平的实现。确认了这一基本认识前提,平衡治理中保障农民合理利益就有了必然性、合理性。

实现多主体共度享性治理,首先,必须制定资源区信息沟通机制,建立信息公示制度。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10],意味着其具有的约束性、制约性和服从性。因此通过制度及机制建立,资源区不同利益主体能充分了解有关资源开采利益的规划、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也有了农民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反映沟通机制,让农民充分表达他们的诉求,倾听他们的呼声;有问题处理信息公开制度,让农民了解问题解决的结果,消除各种误会。其次,完善各种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通过资源使用者在资源环境利益和生态环境破坏时通过付费来对资源和环境主体及其相应受影响群体的补偿,它体现了资源、环境及发展的公平。农民在资源环境利用中的损失就需要通过利用者的付费得以补偿。在这当中,需要建设资源利用保证金制度,确保资源利用者切实履行有关赔偿。最后,完善各种资源环境的保障制度,如资源区农民的养老保障,各种资源突发性变故保障(如尾沙坝垮塌,大面积水污染事故等),各种与资源的疾病治疗保障等。政府应该加大对资源区农村民生的投入,积极帮助农民提升摆脱资源依赖的生产能力。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资源区农民的权益真正得到体现。

3.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职能,促使地方政府“有为”而不乱为。多主体的共同参与、权益共享的治理,并不意味否定“政府”的存在价值。事实上政府在化解农村资源环境冲突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无法代替的。当前阶段的社会治理不是不要政府,而是需要“强政府”,要求强政府进行战略的规划,要求政府既掌舵又服务,而且更需要一个“善治”政府,是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强政府”之“强”在于“善”之下给资源区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冲突的升级,正是政府权力异化,包括不作为、乱作为和自我本位的利己作为,以及官员在资源上的腐败、作风霸道等所致。于建嵘先生对此类事件指出,冲突或抗争是“反应性的或应对性的,它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困苦或不满寻找解释的方式和解决的路径,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利益受到损害”[12]。事实上,绝大部分资源区农村资源冲突本身并没有明显的政治意图或诱因,几乎都是由于实际利益受到影响所致,他们始终相信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寄希望于政府维护他们的权益,而农民这种草根式资源环境权益维护的行动抗争,更多的是农民对基层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缺们和错位)的不满,以致促使农民希望通过“闹大”引起更高层政府注意,以达到问题的解决[13]。因此,在治理转向下,地方政府资源管控如何转型呢?

首先,界定地方政府资源利益定位和职能定位。资源利益定位,就是界定政府与农民资源利益边界。事实上,国家在法律层面已经明确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比如《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指出: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第二十一条指出:探矿人取得临时使用土地权后,在勘查过程中对耕地造成损害的,根据受损的耕地面积前三年平均年产量,以补偿时当地市场平均价格计算,逐年给予计偿。就是说,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由于资源开采利用必然与资源所依附的土地等发生关系,并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当土地是集体性质尤其是土地承包之后,农民依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物权法律规定,农民应该是作为主体资格与资源企业进行对等议价的。比如《物权法》第42条指出: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补助安置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资源利益的明确界定,间接明确了政府的利益边界。职能定位,是地方政府应该管什么的问题。“管”需要的是公正,因此应该从与资源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中摆脱出来;只有摆脱利益纠结的政府才能真正基于公共管理角度来进行资源冲突管理。“管”必须客观,就是依据资源开采对农民损失的实际,包括显性和隐性损失,由于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长期性、持久性影响的损失。“管”需要担当,目前资源企业既有央企,也有省属企业,“都有一定来头”。地方政府的担当,就是敢于对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叫板,成为农民的“头人”。重建农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也减轻政府资源管控的压力。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

其次,政府应从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机制入手,让农民对政府“有善感”。化解冲突必须从解决资源区农民遭遇出发,让农民对政府的“善”有感。为此地方政府应依法依规筹措资金,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目前资源开采区解决污染等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的支持,但仍有大量资金缺口。虽然有关法律法规确立了“谁开采,谁破坏,谁收益,谁补偿”的基本原则,但企业环境损益外化,地方政府由于机制、技术等操作导致征收到补偿款项,难以从企业直接获得资金。为此,需要完善生态补偿等政策,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机制。生态补偿作为对资源开采区由于资源开采而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经济、生态、环境和发展机会等)损失的一种直接经济补偿,体现资源、环境及发展的公平,是减少资源环境冲突的一种手段。生态补偿除了通过国家层面的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支持和环境税费等方式来进行,更多的从资源企业与农民之间直接进行,政府应更多的是做好监督、协调等,督促资源企业切实履行对农民的资源和环境损失的补偿。为此,地方政府可通过资源保证金制度,做好资源充分利用(如避免滥采滥挖、破坏性开采、弃贫采富等)、环境保护与恢复、地质灾害防治及农民损益赔偿等方面事务。资源保证金制度,就是确保资源企业对资源开采区农民权益损失,如资源权益损失、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由资源开采所引发的健康问题等进行赔偿。这既约束了企业对农民权益的重视及其开采义务的履行,又能切实解决民生工作所需要的大量资金,避免企业在资源开采结束后将大量民生问题,如水污染、废矿井填埋、地表塌陷、环境恢复治理问题交由地方政府来“埋单”。资金的到位,农民真切感受政府为农民办事,必定支持政府分担风险。

最后,建立各种与农民沟通的平台,使政府在第一时间了解资源区农民生存困境及其生存焦虑状况,尤其是了解资源环境问题对农民生产生活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以便在第一时间提出对策。同时,地方政府在工作中的公开透明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本要求,是农民愿意接近政府、支持政府的重要因素。现实中不少冲突都是沟通不畅所引发的。通过有效的沟通不断完善各种风险预警机制,逐渐使农民与政府关系从管理转向服务关系,从政府对农民的“防”到“帮”,从压制到协调,从独治到共治,从给政府添乱的官僚认识转向政府为农民维权的职能认识。

总之,地方政府对农村资源冲突的管控,一方面需要切实从农民利益、权益保障入手,充分理解和尊重农民,肯定农民利益诉求的正当性;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把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从管控转向治理,确立地方政府资源管理而非利益参与角色。只有这样,冲突管控困境及农村资源环境冲突才能得到切实化解。

参考文献:

[1]“世界钨都”大余之困:现有钨矿至多还能开采10年[n].每日经济新闻网评论,20140301(1).

[2]“江西稀土整合:老板官员共富村民承受生态灾难”[n].时代周报,20120322(时事版).

[3]江西章源钨业截断三条河流排污饮用水污染[n].新华日报,20110724.

[4]余彪.土地征收中的问题类型、解决途径和经验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18.

[5]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9.

[6]刘亚伟.给农民让权[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2327.

[7]乔治・弗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5.

[8]詹姆斯・博曼.公共协调: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162.

[9]于建嵘.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eB/oL].[20050908].http://.

[10]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

[11]麻宝斌,任晓春.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挑战与变革[J].学习与探索,2011(3):59.

[12]于建嵘.精英主义束缚底层政治[J].人民论坛,20100721(3):.

[13]熊小青.农村环境冲突化解:治理理念及实践创新[J].行政论坛,2014(3):7478.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循环经济;关系

农业是与自然界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本身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而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现代我国农业困境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致富的可行途径;是整个社会实现大循环的必要环节;是解决环境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之路。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全面小康社会的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内容,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综合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以往我国政府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是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形成新农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风貌为目标,以加强农村道路、水电、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综合建设计划。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物质不断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和减少废弃物优先原则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从根本上消除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换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用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通过农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将生态农业建设和提倡绿色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

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潮流和趋势,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虽然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名词,但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生态专家王如松指出:“循环经济是中国人创造的,我国具有7000余年发展历史的传统农业就是一种典型的循环经济。”他的论述表明,国内具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基础,在我国农村与城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大有作为。

2.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我国城郊融合的需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尽快实现城郊融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受城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郊区经济结构大部分已实现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变。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与农争地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土地的使用和土地的收益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新热点,尤其是农民失地、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优化生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发展生态农业。

3.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改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污染问题。由于多年来片面地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带来的消极面是农业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要改善修复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必须积极走循环型生态农业、生态城市之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农业体系方面,要求以“绿色种植”和“有机种植”为主,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杀虫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逐渐走向生态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按照我国的发展目标,我国的经济总量将在未来的20年里再翻二番,然而,按照我国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和环境都无法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开发

资源与能源利用率高的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与能源。因此,我国政府以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基本国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恰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摒弃粗放式经营,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这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行集约化经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品种,深化农产品的加工,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防治污染,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了农产品污染问题。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进产业的生态转型,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寻各种模式的循环链式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化农业、观光农业,带动相应的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关税被逐步降低,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更大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也逐渐走出国门,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去。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利益,频频设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境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这给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清洁生产,以此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应该将各地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将循环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的水资源、耕地资源、草场资源的严重不足,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节约资源的集约增长转变,可以起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改进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的作用,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运用减量化的原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节约农业生产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近30年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获得了迅猛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染、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资源枯竭等严峻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我们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走发展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尽量化解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难题,使新农村建设建立在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生活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是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指导农业生产,提倡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保护,有效地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遏制了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与机械作业,可以避免耕地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要统筹规划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进行总体规划,对农村的土地、水资源、肥料、农药、能源、饲料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产生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真正做到“吃干、榨净、无害回归自然”。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各种各样的循环链式发展模式,促进各种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高效利用,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善。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的民主建设的需要。农业循环经济在农业系统内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农业及相关产业生产的产品及废弃物通过衔接,使农业生态产业链得到延长,并形成了闭合循环、协调发展的产业链。这样的一条产业链能够将单个的农民联系在一起,强化、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与沟通渠道,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推行的仍然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家庭承包模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民是以个体的身份,通过选举、民意测评、表决等方式参与农村的发展决策,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影响的程度相对较低。通常情况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高,民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就越多,农民的意愿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决策中获得的体现就越可能充分。

农业循环经济是现代化的农业经济,要求建立起相应的组织形式,使农民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计划、决策、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程度,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家.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j].四川农业科技,2005,(4).

[2]曹邦英,涂文明.基于优势农业集群、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4).

[3]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崔和瑞.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

[6]何发理.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若干思考[j].西部大开发,2005,(10).

[7]谷曼.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河南农业,2006,(2).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篇3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农业跟自然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说农业就是一种生态产业。随着社会生态的危机的出现,它的发展跟生态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农业的经济效益在环境生态日益严重中相对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日益明显,并且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和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因此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减少生态环境对农业的饿影响势在必行。同时,我国加入wto,对农业的生态化要求越来越严格,更应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的农业只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也是我国解决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生态资源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是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农村人口多,尽管消耗的资源所占比例很小,但是消耗量还是巨大的。与此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村的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将会使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也会使农村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我国农村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来保证水土资源和能源资源支持我国城市工业的发展,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更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农民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农民多,农村劳动力剩余过多,农民的劳动边际效率低,引起严重的农民就业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隐性失业,劳动报酬很低,有力无处使,农民收入低,生活困难。这是造成农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循环经济能够重构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这样既可以为农村造就更多的就业机会,安置许多无业和隐性失业的农民,又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效率,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机会。

二、农村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就整个社会来讲,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资源审视,密切关注资源循环中的开采、消耗、废弃物产生、农业产业链延伸、资源再生等各个环节的基本途径和重点领域,农村循环经济也不例外。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为重点,尤其是对生物质能和微生物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方面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时时处处考虑节能降耗;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畜禽养殖业低排放与粪便利用的资源化;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再生资源环节方面: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地农药用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过量、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污染地下水,使湖泊、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同时,施用的氮肥中有很多以温室气体氧化亚氮形式逸失到空气里。

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利用能源,减少外部能量输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干净化”消费,改善生活环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近期,应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高效利用与废弃物再生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小城镇建设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绿色技术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

三、农村循环经济的合理框架和典型模式的探索

生态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生态系统,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就是要根据生态循环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链的原理来抓农业生产,发展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探索和推广农村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只有从资源、环境、产业与消费以及综合循环经济的角度,探索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统筹规划农业与农村产业、农村生产与生活、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深入研究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与重点领域,才能合理构建循环型农村经济体系。

农业是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因此,农业循环经济框架可以从“四个方面”为主线来形成,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原料,加工企业要采取先进节能、无污染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企业的比较效益;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一书,总结了我国农村循环经济的主要产业发展模式以及障碍与对策,认为目前农村循环经济主要呈现四大产业发展模式: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循环生产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生产模式、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循环模式、区域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北方的“四位一体”系统模式、南方的“猪-沼-果-猪”系统模式等,都是我国农民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比较具体而典型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可贵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

四、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农村循环经济更被专家称为化解“三农”问题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在我国被提出并重视后,大都把视角放在城市工业上,其正确性是毫无怀疑的。由于循环经济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工业不循环发展造成了严重工业污染而逼出循环经济的。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70%以上的农业大国,存在严重的“三农”问题。我国的农业生态、农村污染、农民人均资源贫乏,都有待循环经济解决。因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要突出农村,要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来解决“三农”问题。建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促进循环型农业发展。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的粪便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与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在全国开展示范工程建设,以带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广泛应用。

国家应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辟资金渠道,建设若干领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工程,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政策。总之,农村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和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方式,在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当前突出的“三农”问题的有效经济模式,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农村的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篇4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篇5

   管制依据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监管必须依据合理合法的政策和规则,对规则的遵从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监管实施程序上的效率性,做到有法可依,也可以树立规则的权威性,保障依法而治。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大型工业企业内部及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上,农村环境问题并不突出,相应的环境立法在目标价值选择上也是以城市为中心,以工业预防为主,而并未将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及农村居民的环境权益予以考虑,对环境问题逐步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辐射发展的趋势也缺乏深度认识。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无论是污染防治还是资源保护,对农村环境都少有涉及或考虑不够。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而对农村大量发生的面源污染问题难以规制。对遍布乡村的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因成本过高难以实现。专项适用于农村的《农业法》虽有一些关于农业环境和农业资源的规定,但从立法目的上看,其关注的重点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及农民收入的提高,而少有直接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破坏方面。其他相关立法如《农业技术推广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也没有从专门视角对农村环境问题予以特别关注。立法的缺失造成农村环境监管无法可依,监管失效。管制缺乏体制上的保证。农村资源环境管制体制是关于农村环境管制机构的设置、职责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所形成的运行机制。体制的健全与完善是农村环境监管措施与制度能否在实践层面上得到有效执行的前提与条件。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远离工业文明,加上环境承载力较大,环境问题并不严重,对政府实施环保监管的需求也不高。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农村环境问题日趋恶化,农村环境监管机制的缺失与不足也逐渐凸显,表现在:一是基层监管主体缺位。监管主体是指依法具有管制职权、行使管制权力的行政主体。环保机构是我国享有环保监管职权的专门机关,但目前地方环保机构大多只延伸到市县级,环境保护缺乏乡镇以下的监督机制。

   据2010年全国环保系统能力建设数据统计,2010年乡镇环保机构的设置数量仅为1892个,占全国机构总数的14%;配备人员7154人,占全国环保系统实有总人数的3.6%;在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上乡镇一级仍为空白。农村环境是我国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监管力度不够难以使农村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管制主体分散,管制职能越位、错位。我国环境监管体制是统一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相结合的体制,管制体制层级多、主体复杂,各地各级管制机构都具有管制主体资格,有权力以自己名义制定标准,设定管制制度,实施管制行为。这样的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个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易造成管制政出多门、政令不统一或是出现管制真空,导致管制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管制主体过多还易造成监管权力分散,无法实现管制的专门化。如农村环境监管资源就被人为地分散在土地、农业、林业、渔业、牧业、水利等多个部门。分散监管虽然有利于环境管理与部门行业管理的协调,但由于各行业主管部门既有环境保护目标又有经济发展及业务经营目标,二者一旦发生冲突,各地各部门易首先考虑自身利益或管理需求,牺牲的往往是环境利益与价值,资源环境监管的正当性和公正性难以得到保证。三是管制政策运行成本过高,降低了管制的效率。管制是需要付出成本的,管制手段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机构、人员、设备,需要庞大的执法队伍和高额的执行费用。政府实施管制措施只有取得了效果,而且所付出的成本不高,政府的管制行为才是合理的。管制适用于被管制对象相对集中、具有公共性的事务。如果管制对象过多、过于分散,必然造成事务繁多、强制措施增多而使成本过高。管制的主要政策工具和法律手段在农村缺乏适用性。我国环境法采取了一系列以政府直接管制为主的政策工具和法律手段,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但从制度体系设计的主导倾向上看,其侧重点在于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的点源防治,而农村环境污染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因此这些制度在农村执行率低,缺乏适用性。以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依据的排污收费制度是整个环境控制的主体,但排污费的征收对象主要是企业。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必须专项用于重点污染源防治和区域性污染防治。重点污染源原则上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确定,而排放量较大的污染源大多分布在城市,区域性污染源主要是几大流域和酸控区,这样就忽视了对农村小水体、水源地、耕地等的治理和保护。限期治理制度是合理解决已造成的污染最有效的一项补救性的法律制度,但现行环保法将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限期治理的决定权赋予政府,不仅易使政府工作繁杂且效率难以提高,而且某些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当地经济效益,对治理污染久拖不决,而享有监管权的环保部门却无限期治理的决策权,很难及时进行环境治理并有效控制污染。目前,我国环评制度适用的对象主要是建设项目和规划,从建设项目环评的范围来看,需要进行环评的农业开发和建设项目范围太窄,一些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项目如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工程等尚未纳入环评范围。而且相对于工业项目、交通运输项目和水利项目,农业开发项目的环评不仅发展迟缓,其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也远远滞后。①因此,必须尽快健全农村环境管制的法律制度,使环境法的实施与农村环境保护相结合。

   二、重塑农村资源环境管制法律政策体系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有关农业资源以及相关管理问题至关重要,在当代,我们的一个思想误区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就要大规模的开发农业资源,以至于导致许多农业发展的矛盾出现,在进行农业经济开发时,解决当下的矛盾尖锐的农业资源问题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来。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发展会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要采取一种维护自然环境和维持自然资源的方式进行合理发展,不仅要确保农业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后代的发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农业永续性利用,对于水和其他动植物资源能够不构成影响,在资源上、技术上、经济上、、社会上都要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史称Fao会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早在国际会议开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为响应Fao会议的发展要求,中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保证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在提高食物生产以及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保证和改善农业环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农业资源,尤其是针对相关生物资源以及可再生环境,要做到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发展理念。

3.近年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发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又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农业利用,在农业经济可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的转换率,这种发展理念随着十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当下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在于发展。

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要义,因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注重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民发展的刚性需求,同时,要指出的是,农业的发展要在满足可持续的基础上,主要做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的同步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国民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农用土地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70%,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强调保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线主要就从三农问题开始解决。农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进行种植业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对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较为特殊,难以降解。在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发展放在首位,要以保护环境为主。

3.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要通过合理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我们当下所最为关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农业作为主要的发展途径,也是减缓环境压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三农问题的解决时,要进行合理控制农村的人口数量,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因此是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4.要进行合理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以及生物资源。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合理的开发农业资源,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合理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作用,将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环之中,因而在资源开发中,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减少农业资源的污染。

5.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

农业的发展方式是农业经济进步重要的发展限制因素,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较为普及的今天,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农业经济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式。此外,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增长的集约性进行合理分配,因为采用集约形式发展农业能够减少污染的面积,并且便于进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主要特点

1.发展目标的多元化。

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特点,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农业产出率等,同时也要满足农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方面结合,并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增加环境的污染。

2.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有各个方面,其中在农业生态发展上所要表现出来的是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在发展农业时保证遵循自然生态规则,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应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的生态调节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支撑和源泉,因而努力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针对其发展特性、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

参考文献:

[1]朱再清,张国忠.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技术体系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篇7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有关农业资源以及相关管理问题至关重要,在当代,我们的一个思想误区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就要大规模的开发农业资源,以至于导致许多农业发展的矛盾出现,在进行农业经济开发时,解决当下的矛盾尖锐的农业资源问题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来。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发展会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要采取一种维护自然环境和维持自然资源的方式进行合理发展,不仅要确保农业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后代的发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农业永续性利用,对于水和其他动植物资源能够不构成影响,在资源上、技术上、经济上、、社会上都要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史称Fao会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早在国际会议开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为响应Fao会议的发展要求,中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保证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在提高食物生产以及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保证和改善农业环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农业资源,尤其是针对相关生物资源以及可再生环境,要做到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发展理念。

 

3.近年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发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又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农业利用,在农业经济可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的转换率,这种发展理念随着十八大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当下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在于发展。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要义,因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注重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民发展的刚性需求,同时,要指出的是,农业的发展要在满足可持续的基础上,主要做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的同步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国民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农用土地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70%,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强调保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线主要就从三农问题开始解决。农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进行种植业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对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较为特殊,难以降解。在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发展放在首位,要以保护环境为主。

 

3.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要通过合理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我们当下所最为关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农业作为主要的发展途径,也是减缓环境压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三农问题的解决时,要进行合理控制农村的人口数量,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因此是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4.要进行合理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以及生物资源。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合理的开发农业资源,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合理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作用,将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环之中,因而在资源开发中,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减少农业资源的污染。

 

5.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农业的发展方式是农业经济进步重要的发展限制因素,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较为普及的今天,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农业经济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式。此外,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增长的集约性进行合理分配,因为采用集约形式发展农业能够减少污染的面积,并且便于进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主要特点

 

1.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特点,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农业产出率等,同时也要满足农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方面结合,并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增加环境的污染。

 

2.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有各个方面,其中在农业生态发展上所要表现出来的是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在发展农业时保证遵循自然生态规则,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应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的生态调节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支撑和源泉,因而努力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针对其发展特性、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篇8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遥感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6-02

一、引言

遥感技术是环境、城市、农业、林业、海洋、地质、气象、军事等探测研究的新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许多高校相关专业学习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高分辨率影像,以及3S集成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得到更加深入、全面的应用和发展。遥感课程是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原理方法,以及图像分析处理和解译的知识,并且能利用遥感技术解决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遥感课程的开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遥感课程的必要性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学习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具备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具有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农业、国土、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科研、管理等工作。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土地规划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这些都要求学生能有效的利用遥感技术方法,掌握遥感的基本技能,这也使得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遥感课程非常必要。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遥感课程存在的问题及特点

(一)课程部分内容抽象难懂,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遥感课程中遥感原理章节要求学生掌握遥感的物理基础,包括地物的电磁波特性、电磁辐射与地物波谱的基本概念与性质、遥感成像原理等,涉及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定理、概念。一般要求在学习遥感课程前,具备测量学、地图学、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对许多遥感课程涉及的重要知识内容仅限于高中的地理、物理知识水平上,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也仅限于一般的应用,这就使得在理论教学上,需要重新制定适合其能力水平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的教学手段

现在许多高校开设的遥感课程,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收,参与度不高。这就需要改革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更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另一方面,高校本科生很少参加老师的项目,科研工作仍以研究生为主,调动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可以促进其快速的了解遥感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重视度不够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在培养模式上,往往更注重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对配套的相应技术方法的掌握不重视;同时与本专业教师对遥感技术的掌握及重视程度也密切相关。在实习环节不设计相应的实习,要想单一的从一门遥感课程的学习中获取所需的本领面临很大困难。

四、课程简介

该课程理论课30个学时,实验上机10个学时,共计40学时。教学目标要求掌握遥感的概念、遥感的原理与方法、遥感的技术系统;熟悉遥感数据的特征和应用、不同卫星遥感数据及其影像信息提取的方法;了解遥感信息的应用以及3S(GiS,RS,GpS)技术的集成应用。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并辅以实验课上机操作。考核方法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成绩、作业、参加讨论次数占30%;期末考试70%,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五、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形式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般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遥感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及物体的波谱特性、彩色基本原理、遥感技术系统、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卫星遥感及其影像、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的应用、高光谱遥感与微波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与3S技术等内容。部分章节内容较深奥,对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来说,缺乏前期的专业知识储备,理解掌握困难,而且在实际中的应用性较小。因此,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将该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弱化了彩色基本原理、摄影成像、扫描成像等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突出遥感应用部分的知识讲解,尤其是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方面,更是增加了许多相应的实例,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深入的讲解,加深学生对遥感在本专业应用的理解。把3S技术集成应用章节也做为重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前沿性。另外在实验上机环节,将重点放在遥感技术的应用方面,以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与方式改革

在理论教学环节将传统的板书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公式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学生兴趣,增加互动。在实验上机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将重点放在遥感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上。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遥感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在课堂上不把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作为重点讲述内容。其次,要多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

(三)考核方式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考核方法为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成绩、作业、参加讨论次数等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笔试占7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课堂上参加小组讨论做汇报的情况,实验上机部分的课程作业为主。在实验课的学习中,要求以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某一方面的应用为内容,完成一份详实的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在考试内容上作出调整,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深奥的概念,不设计相关复杂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以理解为主,根据专业背景增加学生对遥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掌握。

六、总结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生在培养过程中要求掌握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要具有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其必须掌握遥感的基本技能,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规划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因此,培养单位要重视遥感课程的教学,使其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遥感专业技能,更好的服务于农业资源与与环境专业领域的各项研究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潘竟虎,赵军.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01:118-120. 

[2]奚秀梅,贺凌云.遥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设计[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3:110-111. 

[3]马丹.农业院校遥感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59-61.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篇9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环境是人类农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人类在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从客观规律,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因此,环境与发展并不是相互对立、不调和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

(一)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应遵从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因为农业包括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经济再生产受到经济、技术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农业是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结合的复合系统。因此,在发展农业时,不仅要遵从自然规律还要遵从经济规律。

(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遵从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之一是外部性理论。对于农业而言,如果采用低效率的方式配置资源,进行经济活动无疑会对外界环境产生负效应。比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提高单位产量,结果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土壤退化等加深层次的負面影响。因此,在发展农业时,应当遵从环境经济学理论。同时,生态经济学理论也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强调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按照生态学原理,使生产的过程按照生态链耦合的方式进行。因此,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更应强调物质、能量流动的合理性。

(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需遵从“3e-R-t”模式

所谓“3e-R-t”模式是指,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要考虑到5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技术、资源,即在技术可行、有利于生态恢复、环境保护的条件下,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调整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所以,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生产集约高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合理地进行生产区域布局,改进和完善传统的粗放型耕作方式,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的现代农业耕作模式,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道路,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农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才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要建设好生态环境,就必须加强城乡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把对环境的污染治理工作做在污染之中,而不是污染之后。

(1)要积极做好城乡工业布局的规划,只有实行好的规划,才能改善农业环境的污染现状,使农业环境的污染得到抑制。建立绿色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

(2)还要积极加强对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的治理,要采取分离垃圾的做法,把垃圾分成不同类别,然后积极探寻处理方法,要增加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处理做法;要尽量使垃圾能够得到利用,使垃圾变废为宝。

(3)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的应用,农村沼气得到大力应用,就可以解决资源的循环利用。沼气使用量的增大,一方面可以净化农村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缓解能源的消耗,还能够为农村的植物增加有机肥料;使有机肥料得到大量利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这样就会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还要积极建立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施,要提倡节约用水,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这样才能够把有用的水用到实处。

这样才能改善农业环境的污染现状,使农业环境的污染得到抑制,建立绿色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

(三)要积极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失去了耕地,农民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在农村要对耕地资源实施合理开发和保护,农村耕地的红线要始终记在心中,实施在行动中,保护耕地是防止资源退化和缩减的有效揩施,因此,对于农村的耕地,要从保护农村耕地资源出发,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当地政府要把加强农村生产的建设用地,一定要加强规划管理,坚决不能触动底线,这样才能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基本农田建设,达到严格限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在调整中绝不占用耕地面积,这样才能使农村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保证。

此外,还要积极加强保护水资源,要对农村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模式,要利用高科技保护水的蒸发速度。主管的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节水技术,要组织农民,积极构建节水型的农业生产体系,这样就可以转变传统的大水灌溉农业的生产方式,建立创新的,可以提高农业灌溉利用率的农村生产方式。

(四)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可持发展

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它有利于缓解中国农业资源的短缺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利用中国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使农村资源得到大的收益,逐步转变只是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要从原有的观念的转化中,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这样才能使中国农业生产之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五)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农业

在发展农业模式方面不能搞“一刀切”,尽量避免“风格雷同的现象,应在不同地区发展具有优势特色的地方农业,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在平原地区,如果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因其农地稀少,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节约用地,利用高科技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农业;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扩大灌溉面积,大力推行节水和干早农业在贫穷落后地区,应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耕地的生产率,控制人口增长,以及加强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解篇10

(一)我市农村环境现状与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乡镇规划得到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能源建设、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步伐加快,测土施肥、秸秆还田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环境监管能力极为薄弱,农村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垃圾任意排放,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使食品安全令人担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成为影响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广大农村地区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让农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农村的具体行动;是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缩小城乡差别的具体措施。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的总体目标,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创建环境优美村、镇为载体,引导农民树立清洁生产理念,逐步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各级政府要把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作为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大力宣传、认真落实。要在充分尊重农村意愿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技术、物资和资金支持,发动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和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2、统筹规划,形成合力。各部门要集中力量,在原有规划、计划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统筹安排农村环境建设资金和项目,重点保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需要。

3、综合整治,和谐发展。坚持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创新适合农村特点的环境保护工作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在发展中改善环境质量。

4、重点突破,总体推进。在环境优美镇、村创建上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引导和推进一批具有较好基础的镇、村首先达到环境优美镇、村的标准。

5、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重点抓好村容、村貌、卫生、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村镇规划和环保能力建设。项目的安排要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先解决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工作目标

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趋势得到一定控制,农村饮用水源地得到保护,畜禽养殖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到2015年基本达到“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目标。

(二)主要任务

根据我市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近期治理目标,到2010年重点完成以下六项任务。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首先,要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特别是农村人口相对密集居住区的集中饮用水源。其次,要防治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第三,要建立农村水源水质监测制度。第四,要杜绝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化肥农药对水质造成污染。

(2)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积极开展土地退化和矿山植被破坏的生态修复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严格控制因不合理开发导致新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加强封山禁牧、封山育林。

2、强化乡村污染治理

(1)防治土壤污染。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根据不同土壤污染类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2)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环境监管,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重点保护的区域、流域和生态敏感区;要规范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超标排放的养殖企业进行限期治理;要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生产沼气、生产有机肥、堆肥等工艺处理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与达标排放率。

(3)治理乡村工业污染。制定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对乡村工业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乡村工业企业,给予限期治理、取缔或关闭;乡村工业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对污染实行集中防治。

3、开展村镇创优活动

要积极开展村镇环境创优活动。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较强经济实力、良好环境的村镇率先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村的标准。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的提高自然环境调节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积极开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乡村工业生态化,提高乡村工业档次和效益。新建乡村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秸秆等再生资源转化及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水平。

4、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采取市直部门包扶,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等综合措施,在全市广泛开展清垃圾、清柴垛、清路障、清宅侧、清违建和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及村屯绿化等“五清、五改、一绿”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5、提高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1)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通过秸秆气化为村民提供燃气。

(2)推行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工作。开展太阳能、民用炉灶、炕节能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6、推进农村环境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建设部门采用适用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要加强农村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监管,适当加强乡镇一级环保机构建设与人员配备。

四、重点工程

(一)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

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已纳入我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和较强经济实力的乡镇、村,率先开展环境创优工作。全市建设20个环境优美乡镇,100个环境优美村。

(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

建设5个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在县(市)进行农村饮用水源地周边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划定水源保护区,设置水源保护区标志,各建设1个饮用水源保护示范工程。同时,开展水源地周边截污、工业污染治理、农业生产污染防治等工程。

(三)再生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建设5个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各县(市)要组织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研发,选择经济适用技术,开展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各建设1个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

(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程。建设5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各县(市)要根据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因地制宜的选择生产有机肥、沼气、堆肥、粪尿处理、各类环境技术模式,各建设1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五)乡村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5个乡村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各县(市)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和完善乡村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各建设1个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六)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建设5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工程。各县(市)要开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编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开展产地水、土壤、大气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各完成1个(有机杂粮、野生茹、干鲜果品等)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七)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1、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2、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理。3、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做到达标排放。4、村庄道路要硬化平整,道路两侧栽树种花,要清除柴草堆、物料堆、垃圾、残土堆、粪肥堆,无散放的畜禽。

(八)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工程。完善8个县(市)区的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1、加大农村环境的监测和监管力度,加强县级环境监测站基础设施、装备和队伍建设,初步建立农村环境应急预警系统。2、加强农村环保科研能力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达标排放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加大农村科技人员培养与引进力度。3、深入开展科普与宣传教育工作,举办农村环保技术知识讲座,组织当地农民观看科普挂图、展板、宣传资料等,向农民传授农业环保实用技术,引导农民自觉保护农村环境,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要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卫生、民政、交通、建委、公用事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行动计划的组织与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调度、协调和考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

(二)政策措施与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政府补贴、部门支持、农民自筹、市场运作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各部门要统筹安排专项工作资金,形成合力;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要作为环境优美村镇的配套工程进行安排,根据国家规定,从排污费中解决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工程建设,确保农村环境保护有稳定的投入,并随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调整。

(三)科技支撑。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解决实施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强农村科技人员培养与引进,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大农村环保科普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