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共16篇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共16篇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共16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9:59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一篇

江苏金迪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

企业优势分析

产品/服务特色

公司经营状况

公司发展规划

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

企业优势分析

产品/服务特色

公司经营状况

公司发展规划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

企业优势分析

产品/服务特色

公司经营状况

公司发展规划

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

企业概况

企业优势分析

产品/服务特色

公司经营状况

公司发展规划

国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

企业优势分析

产品/服务特色

公司经营状况

公司发展规划

大连雅立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

企业优势分析

产品/服务特色

公司经营状况

公司发展规划

中逸安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

企业优势分析

产品/服务特色

公司经营状况

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

企业优势分析

产品/服务特色

公司经营状况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二篇

.带状疱疹疫苗:国内市场有待开拓,首款国产疫苗上市在即

.带状疱疹疼痛难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带状疱疹通常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发感染时会引起水痘,水痘痊愈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便会长期潜伏于人体的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该病毒便会迅速再激活并且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传导至皮肤表层引起带状疱疹。研究数据显示:高达80%的病例发疹前有疲乏、发热等前驱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持续3至5天。

而由于带状疱疹的前驱症状通常是非特异性的,根据皮损前疼痛和不适的位臵会被误诊为心脏病、胆囊炎、鼻窦炎等病症。发疹后,患处皮肤有发痒或明显刺痛感。带状疱疹2~3周后,水疱干涸、结痂脱落。根据BmJJournals的数据,带状疱疹在各国的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趋势相似,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在50岁以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急剧上升,60岁人群发病率增长至6~8‰,80岁人群发病率则高达8~12‰。

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即皮疹痊愈后仍存在灼痛和刺痛感,该并发症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据研究,30%-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甚至可达10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指出,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70岁及以上者中则高达75%。综上所述,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中老年人为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易感人群。

中国老龄化程度加重,带状疱疹预期发病人数或将上升。近年来,中国60岁以上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高达。同时,中国65岁以上常住人口及其占总常住人口的比重也保持上升趋势,2021年65岁以上常住人口已突破2亿人。由于易感人群基数持续上涨,带状疱疹预期发病人数或将上升。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为有效预防手段

目前尚无针对带状疱疹的特效药,现存治疗方式效果有限。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及镇痛药物为主,尚无针对带状疱疹的特效药。全球带状疱疹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为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及溴伏定,其中首选药为阿昔洛韦。这些药物的治疗持续时间较长,需连用7-10日,患者仍需忍受较长时间的痛苦,并且用药后可能无法完全消除并发症。止痛治疗常用药物分为三类: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钙通道调节剂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外用止痛药如扶他林,利多卡因喷雾剂。除此以外,也可辅以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该类治疗方法仅能控制疼痛,治疗效果有限。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可行的预防手段。目前已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的技术路线分为两类:减毒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其中减毒活疫苗的产品包括默沙东的Zostavax、SK化工株式会社的SKyZoster(仅在韩国获批上市);重组蛋白疫苗的产品为GSK的Shingrix。Shingrix对于各年龄层,降低感染的效力均稳定于90%以上,而Zostavax的效力则随接种人年龄上升而急速下降,因此Shingrix一经获批上市便快速取代Zostavax,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亿英镑,同比增长超过100%。Shingrix于2019年5月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并于2020年4月获得首次批签发,成为国内唯一在售的带状疱疹疫苗。由于Zostavax作为带状疱疹预防的有效性低且市场竞争力疲弱,现已停产。2021年,Shingrix国际上就销售收益而言占据100%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外均形成寡头垄断。

.认知程度与疫苗可及性提升有望进一步提升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率

我国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率与美国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美国CDC,美国2008~2016年60岁以上成人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率急速上升,2017年~2018年趋于稳定,平均渗透率为左右。分地区来看,全美各地区接种率差异较小,即使是接种率最低的中部东南地区也达到了的接种率。而中国于2019年才首次引入Shingrix,中检院数据显示,2020年与2021年批签发总量仅224万支,2022年上半年暂无批签发。Shingrix在国内适用的接种对象为50岁及以上成人,由于我国中老年群体的疫苗接种意识相对较弱,对带状疱疹疫苗的认知度低且疫苗价格高昂等原因,带状疱疹疫苗在我国的渗透率极低。

首个专家共识发表,推动疫苗科学合理化接种。2022年4月《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我国首个《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此《专家共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尹遵栋、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等在内的20余名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撰写,肯定了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作为预防的重要性,明确推荐年龄在50岁及以上且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同时鉴于常见慢性基础疾病是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针对特殊健康状况人群提出了合适的接种建议。此次《专家共识》将指导我国带状疱疹疫苗科学、合理化接种,逐步提升民众对该款疫苗的认知,疫苗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国有五种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带状疱疹疫苗,其中百克生物进展领先。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于2022年4月获得受理,并获得优先审评,审评时限为130个工作日,截至6月抽样工作已完成,6、7月需要进行现场检查,样品送检及CDe技术审评,预计2022年末至2023年初实现销售;同时,百克生物已启动定价调研,承诺会比进口价格更有优势。与Shingrix相比,百克生物采用减毒活疫苗技术,安全性更高,且只需接种一针,对接种人群而言依从性更高。

此外,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绿竹生物、中慧元通/上海怡道、迈科康生物的研发进度也已进入临床ii期,其中绿竹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其带状疱疹疫苗与Shingrix相比,具有价格低廉(零售价预计为500-800元/针,每个疗程注射2针)、副作用小、在BaLB/c小鼠的研究中能够诱导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等优势,预计于2024Q2向nmpa提交nDa。若国产厂商的带状疱疹疫苗顺利上市,将以较高的性价比及更优的销售策略抢占部分市场份额,同时国产疫苗更低的全程接种价格也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需求。

随着公众对带状疱疹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可用的带状疱疹疫苗数量的增加,预计中国的带状疱疹疫苗市场会显著增长。根据绿竹生物招股书及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销售收入计中国的带状疱疹疫苗市场在2020年及2021年约为6亿元,并预计在2021年至2025年按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5年的108亿元,此后将以的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增长至2030年的人民币281亿元。

系列多联疫苗:对单苗替代明显,接种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引发多种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疾病,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

流感嗜血杆菌是嗜血杆菌属中最常见的对人有致病性的细菌,可引起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和呼吸道继发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其中有荚膜流感嗜血杆菌根据荚膜多糖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a、b、c、d、e和f六个血清型,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influenzaetypeb,Hib)致病力最强,约95%的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疾病由Hib引起。Hib的荚膜含磷酸多聚核糖基核糖醇(pRp),能逃避补体介导的杀菌作用和脾的清除作用,躲避细胞吞噬,利于其在人体内传播。

Hib可导致多种侵袭性疾病,其中流感杆菌脑膜炎患者或将面临严重后遗症。Hib直接传播至邻近部位通常引起非侵袭性中耳炎、鼻窦炎、结膜炎等,进入血液继发传播至其他部位,可引起侵袭性脑膜炎、肺炎、会厌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包炎、骨髓炎、蜂窝组织炎等。3个月至5岁的儿童因为血液中缺乏杀菌活性,易感Hib型脑膜炎。根据《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全球<5岁儿童Hib脑膜炎的年发病率为19-69/10万;流感杆菌脑膜炎患者可能会面临严重后遗症,流感杆菌脑膜炎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听力损失(),严重听力损失(),智力迟钝(),癫痫发作()和痉挛/麻痹();此外,长期随访研究显示,45%的Hib脑膜炎患儿存在行为或教育障碍。

儿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疾病者为易感人群。小于24月龄儿童对纯多糖抗原尚不具备有效免疫应答能力,因此极易罹患侵袭性Hib疾病。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方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2022年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2017年5岁以下儿童约有万人感染Hib感染性疾病,其中约5万为重症感染者。据《柳叶刀健康》,2015年全球<5岁儿童Hib严重病例为34万例,而中国仍有3400名<5岁儿童死于Hib,死亡人数位列全球第三。除婴幼儿、儿童外,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HiV、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包括免疫球蛋白G2亚类缺乏症)患者等也属于Hib的高危人群。

疫苗为有效预防手段,其渗透率仍有待提高

Hib疫苗可有效减少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病发病率。美国于1985年批准首个Hib多糖疫苗上市(由于效力低下1988年后不再使用),1987年首个Hib结合疫苗获批上市,大大提高了疫苗在婴幼儿中的免疫原性,此后美国Hib发病率快速下降。根据aCip的统计,在xxx-2000年期间5岁以下儿童Hib疾病的年发病率下降了99%至每10万名儿童中不到一个病例。根据美国CDC,2010-2019年美国Hib发病率已下降至仅占所有流感嗜血杆菌疾病发病率的1%至。《Hib疫苗接种wHo立场文件》显示在已将Hib结合疫苗纳入本国免疫计划的国家中,Hib疫苗的使用已使侵袭性Hib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下降至90%以上。在Hib疫苗免疫接种已经实现高覆盖率的地区,Hib鼻咽部定植率也大大降低。

Hib疫苗渗透率仍有待提高。根据北京大学方海教授课题组2022年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发表研究成果,2010年中国Hib疫苗渗透率为,2017年上升至,2010年至201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17年各地区之间渗透率差距较大,上海Hib疫苗渗透率高达,而部分西部地区渗透率不足10%,西藏、新疆渗透率仅达2%左右,这给西部地区带来了较大的疾病负担,2017年西部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数量占全国总数的约,但全国约57%的Hib感染死亡病例发生在西部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在《Hib疫苗接种wHo立场文件》(2013)中建议所有婴儿免疫规划应纳入Hib结合疫苗,截至2020年6月,全球194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地区)中已有193个成员国(地区)将Hib疫苗纳入本国免疫规划中,而中国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证据等原因始终未能将Hib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据wHo统计,截至2020年底,3剂Hib疫苗的全球覆盖率估计为71%,地中海区域和东南亚区域估计各有82%的覆盖率,可见中国Hib疫苗渗透率较全球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联合疫苗对单苗替代明显,欧林生物三联苗欲加入竞争

Hib多联苗可同时预防多种疾病,减少婴幼儿注射疫苗次数。中国用于预防Hib疾病的疫苗主要包括单价Hib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aC-Hib,三联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Hib,四联苗)、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Hib,五联苗)四种,均为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指出接种含Hib成分的联合疫苗对Hib疾病的保护效果与接种单价Hib相似,除Hib外,三联苗还可预防a群和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四联苗还可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五联苗还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脊髓灰质炎。与分别接种单苗相比,三联苗、四联苗和五联苗可以减少的接种次数分别为4次、4次和8次;需额外支付的接种费用(不考虑接种服务费)分别为350元/人(假设单苗选择aC多糖疫苗)、1132元/人和2040元/人。

Hib多联苗批签发占比逐步提升。尽管接种多联苗需要较单苗额外支付一定的费用,但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多联苗一方面可以减少孩子的注射痛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契合父母疼爱子女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父母陪护接种的次数,节约时间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多联苗的价格敏感度已然偏低,多联苗也成为越来越多父母的首选。2013年以来Hib单苗批签发批次占比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多联苗所占市场份额逐步增大。自2019年智飞生物三联苗未获再注册后,单苗批签发占比在2020年和2021年小幅上涨。2022H1赛诺菲巴斯德的五联苗市场份额扩大明显,批签发批次占比已高达65%。

欧林生物三联苗待申报生产,智飞生物三联苗有望获得再注册。多联苗研发壁垒较高,企业首先要有相应单苗才能进行联合,其次各单苗的接种程序需要相近或相似,最后还需考虑各抗原之间的兼容、配比等因素,对联苗的联合工艺、安全性、滴度等都有更高要求。目前,除智飞生物在按药监部门要求开发aC-Hib疫苗冻干剂型外,仅有欧林生物三联苗进展较快,其他多联苗的研发进度大多仍处于早期。据欧林生物2021年报,公司的aC-Hib联合疫苗处于待申报生产状态;智飞生物于4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冻干aC-Hib三联疫苗也已处于pre-nDa阶段。在三款多联苗中,三联苗预防疾病的差异化相对明显,在2019年智飞生物停产三联苗前,2018年三联苗的批签发量约占Hib系列疫苗批签发量的26%,智飞生物、欧林生物三联苗获批后有望争取部分市场份额。同时,随着康泰生物及巴斯德等企业不断加强学术推广,Hib系列疫苗的接种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肺炎结合疫苗:全球最畅销的疫苗品种之一,国产厂商打破进口垄断

.肺炎球菌性疾病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婴幼儿为该疾病的高危人群

肺炎球菌感染可引发多种疾病。肺炎球菌性疾病是指由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疾病,可分为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ipD)和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nipD)两大类,其中ipD是指肺炎球菌侵入原本无菌的部位和组织所引发的感染,主要包括脑膜炎、菌血症和菌血症性肺炎等;nipD即肺炎球菌感染原本与外环境相通的部位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和非菌血症性肺炎等。

肺炎球菌性疾病多发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人群。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人群较易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在欧美地区约30%~50%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病例与肺炎球菌感染有关。此外,婴幼儿也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高发和易感人群。wHo2019年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立场文件显示,75%的ipD病例和83%的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病例发生于小于2岁的儿童;至52.4%的肺炎病例发生于小于6月龄的婴儿。根据2018年在theLancetGlobalHealth公布的最新研究,2015年全球<5岁死于肺炎球菌感染儿童约为29.4万名,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和亚洲。根据theLancetRegionalHealth-westernpacific,2017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约有55万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其中约有22万为重症感染者。

.适用于儿童接种的多糖结合疫苗渗透率较低,提升空间广阔

现有肺炎疫苗可有效针对多数致病的血清型。全球已上市的肺炎疫苗可分为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和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肺炎球菌有90种以上的血清型,但造成侵袭性感染的血清型相对集中在部分亚型。根据《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虽然肺炎球菌致病血清型分布在地理区域、年龄和临床表现上有一定差异,但是从系统评价研究的结果看,现有各种疫苗所包含的血清型覆盖了包括中国在内各地大多数致病的血清型,其中pCV7覆盖约60%,pCV10覆盖约70%,pCV13覆盖约80%,ppV23覆盖>85%。

由于免疫学原理与覆盖血清型的不同,pCV13与ppV23分别适用于6周龄以上儿童和2周岁及以上易感人群。目前我国的肺炎疫苗有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和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两种,其中前者适用人群为2周岁及以上易感人群,后者则可用于6周龄以上儿童。适用人群差异由两点原因导致:1)结合疫苗与多糖疫苗的免疫机制不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由多糖抗原构成,肺炎球菌多糖是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诱导t淋巴细胞非依赖性免疫反应,可有血清型特异性抗体形成但没有免疫记忆,在2岁以下婴幼儿体内难以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且不同血清型应答高低不一;而多糖结合疫苗通过化学方法将多糖抗原与载体蛋白共价结合,抗原类型从胸腺非依赖性抗原转变为胸腺依赖性抗原,可产生血清型特异性抗体和记忆B淋巴细胞,使婴幼儿在免疫后能产生良好的抗体应答,并产生免疫记忆;2)覆盖血清型不同:成人与儿童的主要致病菌不同,其中成人致病菌多属1-9及12型,而儿童致病菌为6、14、19及23型。pCV13较ppV23多覆盖了儿童致病菌中的6a,而ppV23则多覆盖了成人主要致病菌中的2、8、9n、12F。

全球超半数的国家和地区已将pCV纳入免疫规划,美国将pCV纳入免疫规划后疫苗渗透率上升与ipD发病率下降明显。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全球各国均应将pCV疫苗纳入本国的儿童免疫接种规划,以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肺炎链球菌相关疾病的感染及发病。截至2020年6月,全球194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地区)中已有144个成员国(地区)将pCV疫苗纳入本国免疫规划中。美国于2000年将7价肺炎结合疫苗纳入免疫规划,2010年以13价疫苗取代7价疫苗,受益于此美国各年龄段儿童pCV渗透率快速增长,2008年至2017年美国19-35月龄儿童pCV渗透率稳定在90%以上。在美国引入pCV7之前,其<2岁、2-5岁和65岁以上人群ipD发病率分别为167/10万、万和万。随着pCV引入免疫规划,美国肺炎疫情显著下降,2013年美国<2岁、2-5岁和65岁以上ipD发病率降至万、万和万。

13价肺炎结合疫苗在我国上市后批签发快速增长。2014年之前,我国上市有辉瑞的7价肺炎结合疫苗,2014年批签发约120万支。但在2014年以后,辉瑞没有就7价肺炎结合疫苗进行国内的再注册认证,进而导致2015-2016年我国2岁以下婴幼儿的肺炎球菌免疫预防处于空白状态。2016年11月,辉瑞13价肺炎结合疫苗在我国获批上市,批签发量实现了快速增长,2020年批签发约1089万支,2017至2020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7%。

中国pCV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由于我国并未将pCV纳入免疫规划,仍需自费接种,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北京大学方海教授课题组、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和iVaC于2022年在《theLancetRegionalHealth-westernpacific》上发表的合作研究成果显示,2017年,中国pCV的渗透率仅为,且存在较大地区差异,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达、,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西藏、青海、内蒙古的渗透率低至0%。即使按照2017年至2020年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每年的批签发量的增长进行估计,2021年中国pCV渗透率也仅为(一般而言批签发量大于实际销售量,渗透率应低于该数值),与现阶段美国的渗透率有较大差距,仍有提升空间。

.国产厂商打破pCV13市场进口垄断,多款肺炎结合疫苗进入临床中后期

沃森生物、康泰生物打破pCV13市场进口垄断,产品批签发快速增长。2020年3月,沃森生物的pCV13疫苗沃安欣上市打破辉瑞在国内长期以来的垄断,2020年批签发447万支,占市场份额的41%;2021年沃安欣批签发495万,较2020年同期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康泰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的双载体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维民菲宝于2021年9月获批上市,2021年共批签发万剂。国产13价和进口13价覆盖血清相同,保护效力近似,而国产13价将适用人群较辉瑞的6周龄至15月龄扩展至了6周龄至5岁,同时价格较辉瑞更低,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批签发批次来看,2022H1沃森生物批签发34批次(同比增长55%,占比),康泰生物批签发22批次(占比),而辉瑞仅批签发1批次(同比下降97%,占比),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多款肺炎结合疫苗进入临床中后期。目前,国内多家公司布局pCV13,其中康希诺、艾美疫苗与兰州所的研发进度较为领先,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康希诺采用CRm197+tt双载体技术,可减少与其他疫苗共注射时对免疫原性造成的免疫抑制。此外,智飞生物的pCV15涵盖了亚洲地区检出率最高的15种血清型,于2020年12月29日正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三代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的黄金标准疫苗,对二代苗替代空间可观

.狂犬病死亡率极高,暴露后处臵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蝙蝠),狂犬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然后通过咬伤或抓伤,经过与受到感染的唾液密切接触传播至人。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

嗜神经性是狂犬病病毒自然感染的主要特征,病发后死亡率接近100%。病毒最初进入伤口时,不进入血液循环(通常在血液中检测不到狂犬病病毒),而是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侵入外周神经系统。病毒进入外周神经后,以运输小泡为载体,沿轴突以逆轴浆运动的方向向中枢神经系统“向心性”移行,而不被感觉或交感神经末梢摄取。病毒在轴突移行期间不发生增殖,当到达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增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在感染末期,心、胰腺、肾上腺和胃肠道等神经外组织也同时受累。临床发病时,病毒已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神经外的器官中。如无重症监护,患者会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1至5xxx亡。目前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狂犬病发病后的死亡率接近100%,因此接种疫苗预防狂犬病具有临床刚需性。

狂犬病在全球广泛分布,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均有人间狂犬病报告。进入21世纪后,狂犬病仍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威胁,全球每年约有60000人死于狂犬病,是致死人数最多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每年由此引发的经济负担约为40亿美元。消除狂犬病必须免疫动物,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除许多太平洋岛国无狂犬病报告外,仅有澳大利亚消除了肉食动物狂犬病,西欧、加拿大、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少数拉丁美洲国家消除了犬狂犬病;99%的人间狂犬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亚洲的狂犬病病例数居全球首位,估计年死亡人数达30000人。

我国养犬、养猫总量较大,为民众带来了较大的狂犬病患病风险。我国狂犬病的流行呈现周期性,1960-1996年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第一个流行周期,发病率峰值出现在1981年;1996年至今是第二个流行周期,发病率峰值出现在2007年,2021年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为157人、死亡人数为150人,虽然目前国内狂犬病的流行趋势处于下行通道,但由于中国接种疫苗的动物比例较少,养犬、养猫总量的较大基数仍然为民众带来了较大的狂犬病患病风险。根据《2018年宠物行业白皮书》,2018年我国城镇养宠人数达到7,355万人,其中养犬、猫人数合计5,648万人,占养宠人数的,城镇共有约5085只狗和4064万只猫,此外还有大量猫狗在农村散养。

暴露后处臵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狂犬病的预防包括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指出,推荐所有持续、频繁暴露于狂犬病病毒危险环境下的个体进行暴露前预防性狂犬病疫苗接种,如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涉及狂犬病患者管理的医护人员等;狂犬病暴露后,需要按照wHo划分的暴露的三级程度进行对应的预防处臵,其中ii级暴露需要接种狂犬疫苗,iii级暴露需要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与接种狂犬疫苗双重保险。

我国批准“5针法”和“2-1-1”两种暴露后免疫程序。wHo推荐的暴露后免疫肌内注射程序包括“5针法”(essen法)、“2-1-1”程序(Zagreb法)以及aCip推荐的“简易4针法”三种。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后免疫程序包括“5针法”和“2-1-1”程序两种,其中“2-1-1”程序仅成大生物和长春所两家获批。与essen5针注射法相比,Zagreb2-1-1注射法能将必要的就诊次数由五次减至三次并将必要的剂量由五支减至四支,减少了一支疫苗和两次就诊的成本并将完成全程免疫的时间由28日缩短至21日,具有工作量更小,接种者依从性高,免疫保护更早等优势。

.三代狂犬疫苗被wHo称为预防狂犬病的黄金标准疫苗,有望逐步替代二代疫苗

根据基质细胞不同,人用狂犬疫苗可以划分为三代。一代、二代、三代狂犬疫苗分别以原代细胞(地鼠肾、狗肾、鸡胚细胞等)、传代细胞(以Vero细胞为主)、人二倍体细胞(mRC-5等)为基质细胞。其中,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被wHo称为预防狂犬病的黄金标准疫苗,具有“无引入动物源细胞残留Dna和动物源细胞蛋白”、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保护持续时间长等优势。

Vero细胞狂犬疫苗为国内使用的主流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疫苗批签发增长明显。2022H1,狂犬疫苗共批签发324批次,其中Vero细胞狂犬疫苗占比最大,共批签发249批次,占比77%;人二倍体狂犬疫苗批签发52批次,同比增长117%。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批签发自2016年以来持续增长,目前占比相对于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是由于产量低、大体积生物反应器培养人二倍体细胞难度较大等因素。

研究表明,三代狂犬疫苗具有相似的免疫原性水平。评估狂犬疫苗的免疫原性主要关注第7天的血清转化率和第14天的狂犬病毒中和抗体(RVna)滴度或浓度。根据《HumanVaccines&immunotherapeutics》中的研究:1)第7天的血清转化率:单个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人二倍体细胞疫苗的总血清转化率为(95%Ci:–),Vero细胞疫苗为(95%Ci:–),鸡胚细胞疫苗为(95%Ci:–),meta分析森林图的结果显示,三者的总血清转化率无显著差异。2)RVna滴度或浓度:通过比较三种狂犬病疫苗的RVna滴度或浓度的结果表明三种疫苗之间均没有显着差异;以RVna≥iU/mL为血清阳性标准,每项研究在第7天后的血清转化率都非常接近100%,表明在科学有效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前提下,三种狂犬病疫苗的保护率均可达到近100%。

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相比Vero细胞和鸡胚细胞狂犬疫苗更加安全。《HumanVaccines&immunotherapeutics》中的研究显示,通过比较人二倍体细胞和纯化Vero细胞狂犬疫苗局部和全身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现一种局部症状(局部疼痛)和两种全身症状(发热和疲乏无力)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前者的局部疼痛、发热和疲乏无力的发生率分别约为后者的二分之一、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通过比较人二倍体细胞和鸡胚细胞疫苗的相同指标,发现局部疼痛和发热两项症状的发病率同样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前者局部疼痛和发热的发生率分别约为后者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因此,在不良反应方面,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比其他两种疫苗更安全。此外,从疫苗制造原理和免疫学理论来看,Vero细胞疫苗可能残留宿主蛋白HCp及宿主细胞Dna等,存在致癌和致敏风险;而人二倍体细胞疫苗是采用健康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基质来培养狂犬病毒,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带入外源致病因子的可能,无潜在致瘤Dna残留和外源蛋白过敏风险,从而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

三代狂犬疫苗是行业的发展趋势,民海生物的研发进度处于领先地位。康泰生物子公司民海生物在研的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是在从赛诺菲巴斯德引进的全套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而来,具有生产工艺先进、质量稳定、产量大、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根据公司2022年半年报,该产品目前处于药品注册批件申请阶段,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及Gmp符合性检查。此外,智飞生物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于2022年1月获得了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成都所和成大生物的三代狂犬疫苗也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疫苗:首款可用于预防癌症的疫苗,市场有望维持高景气

.宫颈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几乎均由HpV感染所致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生殖道的常见恶性肿瘤。据iCo/iaRCHpVinformationCentre估计,2020年全球约有604,127个宫颈癌新发病例,共造成约341,831人死亡,死亡率/发病率约为57%,其中,中国报告了约109,741例宫颈癌新发病例和59,060例死亡病例,占全球宫颈癌确诊病例的和死亡病例的,宫颈癌已成为世界上15至44岁妇女中第二大癌症。此外,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女性宫颈癌发病率自2000以来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至2016年间的平均年百分比变化(aapC)为。

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之间具有高相关性。1995年国际癌症研究协会(iaRC)认定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临床证明,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是HpV感染所引起。此外,HpV感染不仅仅导致宫颈癌,85-90%的肛门癌、70-75%的阴道癌、30%的外阴癌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根据美国CDC的数据,在美国,每年大约有46,143例新的癌症病例的发病部位是经常发现HpV的身体部位,其中大约有36,500例病例由HpV导致。

HpV感染十分常见,其中高危基因型需要引起关注。根据CnKi,HpV是女性生殖道及皮肤黏膜常见病原体,有80%以上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HpV,虽然90%以上的HpV感染可在2年内自然清除,但也有少部分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且具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在持续感染的状态下逐步发展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甚至宫颈癌。目前已确定的HpV型别有200余种,根据有无致癌性,nmpa根据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建议,将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定义为高危型,而将HpV26/53/66/73/82定义为中危型,其中以HpV16/18诱发癌变的风险最高。

.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全国HpV疫苗渗透率仍有待提升

HpV疫苗是全球首个可用于预防癌症的疫苗。目前我国宫颈癌预防主要有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是病因学预防,即通过接种HpV疫苗、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来减少HpV感染;二级预防是通过宫颈癌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癌前病变;三级预防是对已确诊的宫颈癌进行治疗,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其中一级预防接种HpV疫苗是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方式。

全球已有超过半数的国家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根据preventivemedicine,截至2020年6月,55%(107/194)的wHo成员国将HpV疫苗纳入国家级或地区级免疫规划。美洲和欧洲是迄今为止开始实行免疫规划最多的地区,分别有85%和77%的国家已经实行。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将HpV纳入免疫规划的国家较多,在2006年HpV疫苗问世至2019的十几年间,已有88%的高收入国家将HpV纳入了免疫规划,中低收入国家自2009年开始才有国家开始实行免疫规划,且目前的覆盖率远低于高收入国家。考虑到HpV疫苗较高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我们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家或地区将其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我国HpV疫苗渗透率逐年增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宋祎凡等9人去年在《中国疫苗和免疫》上联合发表的文章,2018-2020年中国9-45岁适龄女性累计接种2,万剂次HpV疫苗,其中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接种万剂、万剂和1,万剂,累计估算接种率分别为、和,累计接种率的CaGR为173%。分地区来看,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和浙江累计接种率最高,西藏、青海和新疆的累计接种率最低。虽然各省级行政区在2018-2020年间接种率的增长均呈现提速状态,但我国HpV疫苗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接种成本较高且疫苗供应不足。

我国开始逐步推行HpV疫苗接种惠民政策,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wHo于2020年11月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种的目标,中国对此战略表示全力支持。HpV疫苗接种虽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但国家卫健委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当地惠民政策。广东、海南、福建3省先后启动实施全省适龄女孩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工作,将其纳入2022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此外,济南、厦门等城市相继出台了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政策,成都对适龄在校女生接种HpV疫苗给予600元定额补助,深圳将HpV疫苗接种纳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同时,全国各地通过日常诊疗、知识讲座、筛查义诊、主题活动等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宫颈癌防治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群众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和健康意识明显提升。

.多家厂商布局HpV疫苗,已有两款国产二价疫苗上市

我国已有三款进口和两款国产HpV疫苗上市,国产疫苗更具性价比。2016年,HpV二价疫苗Cervarix在中国大陆地区获批上市,结束了我国大陆地区无法接种HpV疫苗的历史。随后,四价HpV疫苗Gardasil于2017年获批上市,九价HpV疫苗Gardasil9于2018年获批有条件上市。2019年底与2022年3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二价HpV疫苗馨可宁、沃泽惠陆续获批准上市,成为全球第四、第五种进入市场的HpV疫苗。根据公司公告及投资者关系记录,相比之前上市的3种进口HpV疫苗,馨可宁和沃泽惠可对于9~14岁女性采用2剂次接种,全程接种费用低于进口厂商,且产能均已达3000万剂/年,其中万泰生物还可通过优化工艺、精益管理等方式再提升10%-20%左右的产能,很好地解决了进口疫苗昂贵且供应有限的问题。

我国HpV疫苗批签发逐年增长,馨可宁上市后实现快速放量。根据中检院的数据,我国HpV疫苗在2020年批签发约1543万支,2017年至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20%。从批签发批次看,我国HpV疫苗在2021年共批签发255批次,同比增长145%。从各厂商的批签发情况看,高价HpV疫苗及国产二价疫苗对二价Cervarix市场替代明显,与Cervarix批签发略有下滑不同,4价与9价HpV疫苗自上市以来呈现供不应求状态,馨可宁上市后批签发更是出现大幅增长,2020年就实现了46批次约246万支的批签发,2021年批签发163批次,同比大幅增长254%,全年累计批签发量突破千万。沃泽惠在2022年5月获得首次批签发,截至2022H1共批签发6批次。

多款HpV疫苗进入临床中后期阶段。国内处于临床阶段的疫苗可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2类,预防性疫苗占多数。目前处于Ⅲ期临床阶段的疫苗共有8种,其中三价疫苗为康乐卫士的独家产品;四价疫苗中北京所/成都所于2018年1月登记Ⅲ期临床,进度较为领先;九价疫苗中已有4家进入Ⅲ期临床,泽润生物也已经确定Ⅲ期临床试验机构,正在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受试者入组前的相关准备工作,预计年内可以进入Ⅲ期临床阶段,其中除已有二价疫苗上市的万泰生物和沃森生物可以以抑制HpV持续病毒感染为临床试验终点外,其余厂商仍需以防癌前病变为准,预计2025年及以后可能会有多款九价HpV疫苗陆续上市并形成竞争;国药集团HpV十一价疫苗于今年5月登记Ⅲ期临床,成为第1种进入Ⅲ期临床阶段的价数高于九价的疫苗。

.四价流感疫苗:持续替代三价疫苗,儿童型上市后可覆盖人群进一步拓展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易出现重症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目前正粘病毒科分为7个属: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甲型)、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乙型)、C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丙型)、D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丁型)、thogotovirus属、Quaranjavirus属和isavirus属。

其中,丁型流感病毒、isavirus属病毒尚未发现可以感染人类,thogotovirus属、Quaranjavirus属病毒虽部分被证实可感染人类,但病例极少,丙型流感病毒仅能够引起轻度甚至无症状的感染,因此对于人类而言,威胁主要来自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均会流行传染,甲型流感病毒甚至间隔不定时期便会引起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的抗原特性可进一步分为16个Ha亚型(H1-16)和9个na亚型(n1-9)。据《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目前引起全球人间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H1n1、H3n2亚型和乙型Victoria和Yamagata系。2013年,国家卫计委和CDC将H1n1、H3n2、乙型流感纳入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

流感多表现为全身症状,可引发多种并发症。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其并发症包括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其中肺炎为较常见的并发症,据《KlinmikrobiolinfekcLek》上实验可得,2018-2019年皮尔森大学医院中感染甲型流感的老年人中诊断为肺炎的占;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等,流感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虽不太常见,但《流感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研究进展》中提到流感相关脑病/脑炎病例有一定死亡及留有后遗症的几率。

婴幼儿、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肥胖者感染后易出现重症。《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指出年龄<5岁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等慢性病患者、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肥胖者、妊娠及围产期妇女感染流感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和多种并发症。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危重病例75例临床分析》发现其中为较肥胖者(Bmi>=25),18例(24%)为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患者,2例为孕妇。而且10例死亡患者中6例肥胖,4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10例死亡患者均合并了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课题组等学者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发表的研究显示,中国约有80%的流感相关超额呼吸性死亡出现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肥胖者的人群基数持续增加。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肥胖者由于较易发展为流感重症病例,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1998年至2018年中国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快速增长,老年人口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同时,中国慢性病患病率也急速上升,2018年患病率已增长至1998年的倍。据《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大幅上升,1992年超重及肥胖率为和(合计),到2018年已高达和(合计)。

2020-2021年流感发病率下降,今年6月病例数显著高于近几年同期水平。流感发病人数2019年全年高达万,自2020年新冠防控措施实行以来,人员交往减少且全员戴口罩,流感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由于今年6月部分南方地区夏季流感开始流行,国家卫健委报告的6月发病数均显著高于2020年、2021年同期水平。据国家流感中心,今年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与往年趋平,但2022年第19周至25周,南方省份的iLi%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2至29周其iLi%远超同期19、20、21年水平。此次部分南方地区进入夏季流感高峰的原因可能是流行的主要毒株为H3n2,具有流行强度高、感染率高、变异频率快等特点,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戴口罩、限制社交距离等多因素导致人群预存免疫力有所下降。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降低疾病负担,渗透率有待提高

流感疾病负担较重,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方式。《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指出,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但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

中国已上市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均可有效预防流感。全球已上市的流感疫苗分为流感灭活疫苗(iiV)、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和重组流感疫苗(RiV)。中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iiV和LaiV,均为基于鸡胚的疫苗,其中iiV包括三价iiV(iiV3)和四价iiV(iiV4),其中三价疫苗又分为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四价疫苗为裂解疫苗;LaiV则包括鼻喷三价LaiV(LaiV3),于2020年4月获批上市。目前上市的流感疫苗均可有效预防流感,其实际保护效果由当季流行毒株决定,与当年流行毒株匹配性越高,效果就更好。

美国流感疫苗接种率整体呈增长趋势,儿童及老人接种率高。由于在美国流感疫苗接种费用由医保全额支付同时美国对于流感的宣传较为全面,美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根据美国CDC的数据,近几年来,美国总体流感疫苗接种率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2020-21流感季接种率达。分年龄层来看,高危人群儿童和老人的疫苗接种率则更高,6月龄至4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已增长至70%左右的水平。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与其差距甚大。

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流感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且人们对流感疫苗的认知度不足,我国流感疫苗的渗透率较低。2019年季节性流感防控策略学术交流会中指出2019年中国流感疫苗的总覆盖率不足2%,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15%,远低于其它国家的医务人员接种率中位数。若使用2020年儿童型疫苗和成人型疫苗的批签发量进行测算,可得出我国流感疫苗儿童型和成人型的2020年的接种率仍仅为和。国家卫健委于2021年10月发布《关于做好2021-2022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有序推进流感疫苗接种工作,鼓励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实施免费接种;同时,提升流感疫苗接种服务能力和接种便利性,加强流感防控科普宣传。通过实施这一系列措施,中国流感疫苗渗透率有望提高。

.四价流感疫苗逐步替代三价流感疫苗,儿童剂型上市进一步扩大四价覆盖人群

四价疫苗替代三价疫苗是行业发展趋势。三价疫苗仅包含乙型的一个系,依赖于wHo对于流行毒株的预测,但研究显示全球平均有25%的季节存在三价疫苗乙型病毒预测与实际不符合的问题。而流感疫苗的效果取决与当年流行毒株的匹配性,因此包含乙型两个系的四价疫苗能解决该不匹配问题,具有较完善的流感预防效果。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占比逐步提升,华兰生物、金迪克批签发批次占比较大。自2018年后,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逐渐上升,同时自2018年四价疫苗获批上市,其占流感疫苗总批签发批次的比例逐渐上升,2022年H1已高达。目前,四价疫苗的厂家有华兰生物、金迪克、科兴生物、长春所、武汉所和上海所。2021年四价流感疫苗的批签发批次显示,金迪克和华兰生物市场份额较大,合计占比达60%。

华兰生物四价流感疫苗(儿童剂型)获批,四价疫苗覆盖人群实现进一步拓展。华兰生物的产品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型)于2022年1月30日获批,同时华兰生物多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型)已获批签发,并向全国多地供货。该产品可用于6-35月龄婴幼儿及儿童,补充了此前四价流感疫苗无法用于婴幼儿和儿童的空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目前有多家厂商已布局了可用于6-35月龄婴幼儿及儿童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研发,其中赛诺菲进展最快,已完成临床Ⅲ期,若获批上市预计可与华兰生物共同做大四价疫苗儿童市场。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三篇

.全球:疫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呈现重磅产品为王的产品格局

全球疫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新冠疫情给行业带来深远影响。根据Statista的数据,全球疫苗市场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2016年的272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328亿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部分非紧急疫苗需求减少,行业增速有所放缓;随着2020年底以来多款新冠疫苗陆续获批上市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大规模接种,全球疫苗的市场规模在2021年激增至1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0%。

未来,随着全球药企不断进行研发,覆盖更多疾病,更多血清型/亚型的创新型疫苗日益普及,叠加全球经济水平、人均寿命和老龄化比例的提高,全球常规疫苗接种需求预计持续上升。同时,此次新冠疫情预计促进全球疫苗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容,一方面,全球对新冠肺炎疫苗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药企在技术创新上的发展,mRna、重组疫苗等新技术路线疫苗纷纷涌现;另一方面,此次新冠疫情让疫苗行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低收入国家居民接种疫苗意识的不断加强,群众对于疫苗的接受程度也有所提升,有望在长期提振疫苗接种需求。

全球疫苗市场为寡头竞争。近年来,前四大疫苗巨头(GSK、赛诺菲、默沙东、辉瑞)占据全球疫苗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2021年,四大巨头的常规疫苗业务(不含新冠疫苗)分别实现销售额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合计实现销售额亿美元。截至2022年8月22日,GSK、赛诺菲、默沙东、辉瑞市值分别高达682亿美元、1027亿美元、2276亿美元、2661亿美元。新冠疫情发生后,moderna和Biontech凭借mRna新冠疫苗的快速问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2021年分别实现了177亿美元和188亿欧元的收入,有望逐步成长为全球疫苗市场的新寡头。

全球2021年销售额top10(除新冠疫苗)的疫苗产品均属于前四大疫苗巨头。在2021年销售额top10的疫苗产品中,GSK、默沙东、赛诺菲、辉瑞分别有4、3、2、1款产品。从具体产品来看,默沙东的Gardasil/Gardasil9和辉瑞的prevnar系列销售额占据较大领先优势,其中Gardasil/Gardasil9为默沙东的主打疫苗,占疫苗总营收的比例高达,2021年同比增速高达。赛诺菲的明星产品流感系列疫苗2021年实现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三位。此外,GSK虽表示常规疫苗受新冠疫苗挤压销售额有所下滑,但仍有4项产品上榜,分别涉及带状疱疹、脑膜炎、流感和百白破等领域,其中GSK针对带状疱疹的疫苗Shingrix截至2021年底已在17个国家销售,销售额占疫苗总营收的。

各大药企仍有多款重磅疫苗品种在研或即将上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常见原因,虽然大多数年轻人感染时类似普通的感冒,但对于婴儿、免疫低下的人以及老年人来说,它可能会威胁到生命,根据美国CDC和《柳叶刀》,在美国估计每年有超过万名老年人因RSV住院治疗,其中万人死亡;2019年全球约有10万例5岁以下患儿因RSV死亡。目前市场上暂无上市的RSV疫苗,GSK于2021年2月启动RSV疫苗在60岁及以上成年人中的Ⅲ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6年前推出该产品;辉瑞于2021年9月启动RSV疫苗在60岁或以上成人中的Ⅲ期临床实验,并于2022年3月获得FDa的突破性治疗认定(BtD),若这两款疫苗成功获批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全球疫苗市场的规模。此外,除辉瑞已上市的prevnar系列(pCV13、pCV20)外,赛诺菲计划推出pCV21,2020年5月该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Ⅱ期。

.中国:重磅品种陆续上市,推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是否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我国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2005年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实施,确定了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概念。2019年12月1日实施的《xxx疫苗管理法》将疫苗进一步明确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其中,免疫规划疫苗由国家免费提供,强制接种,目前有卡介苗、百白破、乙肝疫苗等14种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是除免疫规划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通常由公民自愿、自费接种。

非免疫规划疫苗驱动中国疫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新冠疫情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疫苗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71亿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753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分疫苗品类来看,免疫规划类疫苗市场规模略有下滑,但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市场规模则由2016年的226亿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709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16年至2020年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占比由提升至,带动中国整体疫苗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全国新冠疫苗接种量达亿剂次,中国疫苗市场的总体规模大幅增长至约2000亿人民币。

此次新冠疫情将对疫苗行业带来深远影响:1)新冠疫苗的研发加速了腺病毒载体、mRna等新技术路线的应用,国内疫苗企业迎来技术创新升级的机遇;2)新冠肺炎疫苗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抗疫产品,民众的健康防范意识与疫苗预防接种意识有所提升,成人疫苗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展;3)全球抗疫促进了国产疫苗产品的出口,加速了中国疫苗企业国际化进程。在此背景下,我国疫苗产业有望在技术迭代升级、成人市场拓展、全球市场开拓等方面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疫苗市场规模有望以较疫情前更快的增速持续增长。

重磅品种陆续上市,给行业带来明显增量。从批签发的情况来看,我国多种新型疫苗和多联多价疫苗(如HpV疫苗、多联苗、13价肺炎结合疫苗、四价流感疫苗、三代狂犬疫苗等)处于快速放量期,同时随着未来国产高价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三联苗的陆续上市,13价肺炎结合疫苗、三代狂犬疫苗、四价流感疫苗获批企业数量的增加,我国疫苗行业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四篇

2017-2021年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17-2021年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所属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我国流行性感冒疫苗所属行业工业总产值

我国流行性感冒疫苗所属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我国流行性感冒疫苗所属行业产销率

2017-2021年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所属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所属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所属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五篇

1)拥有重磅疫苗品种上市,研发管线布局丰富的行业龙头企业

智飞生物:代理+自研布局HpV、pCV15等多个重磅疫苗品种,研发管线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公司共有5款代理产品,2021年代理产品批签发数量均较上一年度显著提升,其中,四价HpV全年批签发约880万支,同比增长,九价HpV全年批签发约1021万支,同比增长,HpV疫苗中短期竞争格局良好,为公司贡献稳定业绩;此外,公司自主产品及在研管线布局丰富,其中公司重组新冠疫苗已在多国获批紧急使用,结核产品宜卡及预防性微卡开始商业化推广,23价肺炎多糖疫苗申请生产注册已获受理,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及四价流感疫苗已获得ii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15价肺炎结合疫苗、aCYw135多糖结合疫苗等多款产品进入iii期临床,有望驱动公司业绩长期增长。

万泰生物:核心品种二价HpV快速放量,九价HpV临床进度领先。公司的HpV二价疫苗于2019年12月获批,成为首个国产HpV疫苗,2022H1销量突破千万支;同时该产品为全球第四支HpV疫苗,已于2021年10月通过wHo的pQ认证,2022年5月和6月相继获得摩洛哥和尼泊尔的上市许可,后续出海销售值得期待。此外,公司在研管线布局丰富:九价HpV疫苗与佳达修9的头对头临床试验已完成临床试验现场及标本检测工作,正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小年龄桥接临床试验完成入组工作;鼻喷新冠疫苗海外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所有受试者的全程接种工作;pCV20已获得临床批件,正处于临床试验筹备阶段,即将开展临床,与现有的上市及在研肺炎疫苗项目相比,在保护范围及技术平台上依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康泰生物:四联苗及13价肺炎等多联多价疫苗领先优势显著,在研管线布局丰富。百白破-Hib四联苗为公司独家品种,2022H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产品短期内竞争格局良好,对单苗的替代率有望持续提升;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的双载体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于2021年9月获批上市,为国产第二家、国内第三家,市场空间广阔。此外,公司前瞻性布局多款新型疫苗,其中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已申请药品注册批件并完成注册现场核查,有望第二家上市;水痘、ipV等疫苗有望陆续获批,五价轮状疫苗、五联苗等产品研发进度逐步推进,公司有望在未来多个自主研发的重磅品种兑现中实现长期良性高速增长。

沃森生物:拥有pCV13和HpV两款重磅品种,九价HpV等在研品种值得期待。根据公司中报,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同时拥有pCV13和HpV上市的企业,2022H1,玉溪沃森pCV13获得批签发373万剂,同比增长,获得摩洛哥注册后已完成首批100万剂出口;双价HpV于3月获批上市,2022年5月及6月共获得批签发万剂,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公司九价HpV疫苗正在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受试者入组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新冠mRna疫苗Ⅲ期临床研究阶段现场工作已基本结束,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四价流感、Dtap-Hib四联苗等多个产品处于临床研究不同阶段。随着各产品研发进度和注册申报工作的推进,实现上市后将为公司的业绩提供稳定支撑。

2)重磅品种临床进度优势明显,创新型疫苗的领军企业

康希诺:13价肺炎处于临床Ⅲ期,吸入式新冠疫苗值得期待。公司产品管线包括针对预防埃博拉病毒病、脑膜炎、新冠肺炎、肺炎、百白破、结核病、带状疱疹等12个适应症的17种创新疫苗产品,其中pCV13已进入临床Ⅲ期。在新冠疫苗方面,公司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已在海外陆续获得多国的紧急使用批准,2022年2月该产品获批在国内用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公司正在国内进行上万人的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序贯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桥接试验,之前的临床结果显示吸入序贯对奥密克戎毒株的交叉中和保护效果的数据良好;mRna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入组于5月中旬开始。

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有望成为首款国产带状疱疹疫苗。公司目前上市的主要品种包括水痘疫苗和冻干鼻喷流感疫苗,其中水痘疫苗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处于领先地位,冻干鼻喷流感疫苗为国内独家经鼻喷接种的流感减毒活疫苗。公司重点开展的在研项目有14项疫苗和2项用于传染病防控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中,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于2022年4月获得受理,并获得优先审评,预计今年年末到明年年初实现销售,有望成为首款国产带状疱疹疫苗;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液体制剂)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三组分)联合疫苗已分别完成Ⅱ期和Ⅰ期临床研究现场工作。

欧林生物:aC-Hib三联苗待申报生产,重组金葡菌疫苗前景可观。公司目前有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3个产品上市销售,其中吸附破伤风疫苗目前国内只有公司和武汉生物生产,作为目前国内市场主要销售用于非新生儿破伤风的吸附破伤风疫苗,公司该产品未来的销量有望不断增长。此外,公司在单苗基础上研发了aC-Hib联合疫苗,正在准备申报生产,目前三联苗中仅公司与智飞生物进展较快,竞争格局良好。同时,根据公司中报,公司与陆军军医大学合作研发的重组金葡菌疫苗是目前国内唯一开展临床研究的重组金葡菌疫苗,目前已启动Ⅲ期临床试验。

3)较早入局热门赛道,已建立先发优势的细分领域头部公司

康华生物:核心产品三代狂犬疫苗为国内独家产品,产能建设将加速产品对二代狂犬的替代。公司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为国内目前唯一上市销售的三代狂犬疫苗,自2014年上市以来凭借首发优势抢占市场,拓展营销渠道。近年来,公司持续提升三代狂犬疫苗产能,病毒性疫苗二车间于2021年6月投产后,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环评产能达500万剂/年;公司募集资金投资的“康华生物疫苗生产扩建项目”目前处于建设安装阶段,实施完成后预计再新增三代狂犬疫苗600万支/年的产能。随着公司产能建设的逐步落地,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三代狂犬对二代狂犬的替代。

成大生物:深耕狂犬疫苗市场,在研品种将逐步丰富公司产品管线。公司主要在销产品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是我国首款可采用Zagreb2-1-1注射法的狂犬病疫苗,自2008年起一直占据国内市场领先地位,根据公司2021年年报,该产品已在全球累计使用超过4亿剂次,使用人群超过9千万人次。同时,公司三代狂犬疫苗已启动Ⅲ期临床工作,预计2023年申报nDa。其他在研产品方面,公司的四价流感疫苗Ⅲ期临床有序推进,pCV13已获得i期临床样品中检院检定合格报告,准备启动Ⅰ期临床实验,15价HpV疫苗于2022年3月收到批准临床实验的默示许可通知,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获批开展临床试验价次最高的HpV疫苗。

华兰生物/华兰疫苗:流感疫苗领先地位显著,独家品种儿童型四价流感疫苗贡献增量。公司四价流感疫苗于2018年首批上市,2018-2020期间批签发数量均居国内首位;独家品种四价流感疫苗(儿童剂型)已于今年1月30日获批,进一步扩大了四价流感疫苗的覆盖人群,有望逐步替代儿童三价流感疫苗。华兰疫苗目前拥有6个流感疫苗原液生产车间,具备年产一亿剂四价流感疫苗的产能,且近年来逐步建立了mRna疫苗研发平台,正在积极开展mRna流感疫苗前期研发工作。除流感疫苗外,根据华兰疫苗中报,二代狂犬疫苗及吸附破伤风疫苗现场检查已结束,预计2022年上市,上市后有望给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量。

金迪克:深度研发四价流感系列产品,积极拓宽产品管线。公司研发并产业化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为满足儿童和老年人等流感高危易感人群接种更安全、优质、高效疫苗的需求,公司正在深度开发四价流感疫苗系列产品,包括专注于6月至3岁以下儿童接种的儿童型四价流感疫苗和专注于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高剂量型四价流感疫苗,截至2022半年报,四价流感(儿童)完成了i期临床试验,四价流感(高剂量)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此外,公司积极拓宽产品管线,二代狂犬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产品注册申请中,pCV13、冻干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三代狂犬疫苗等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六篇

2017年第2季度,赛诺菲疫苗市场增长了,销售额超过10亿欧元。2016年在疫苗市场上创下了15亿欧元流感疫苗市场的记录,而2016年第四季度儿科联合疫苗市场则达到了亿欧元,增长了,全年疫苗销售达到亿欧元,同比增长。

近年重点事件:

赛诺菲于2014年与韩国SKChemical公司合作共同开发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掘金40亿美元的全球pCV市场。

赛诺菲和默沙东2016年3月表示,负责在欧洲销售疫苗的合资公司赛诺菲巴斯德将结束22年的合作,并称将各自对其产品线进行更好得管理。赛诺菲巴斯德mSD合资公司是由法国赛诺菲和美国默沙东制药公司建立的,两家公司各有50%的份额,该公司2015年销售额达亿欧元。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七篇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结构分析

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流行性感冒疫苗上游行业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产品成本构成

2017-2021年上游行业发展现状

2022-2028年上游行业发展趋势

上游供给对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的影响

流行性感冒疫苗下游行业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下游行业分布

2017-2021年下游行业发展现状

2022-2028年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下游需求对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的影响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八篇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供给分析

2017-2021年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供给分析

2022-2028年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供给变化趋势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区域供给分析

2017-2021年我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需求情况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需求市场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客户结构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

流行性感冒疫苗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

流行性感冒疫苗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

(1)流行性感冒疫苗应用市场需求特征

(2)流行性感冒疫苗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

2022-2028年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

重点行业流行性感冒疫苗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九篇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定义及分类

行业定义

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特征分析

产业链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2)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生命周期

最近3-5年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赢利性

成长速度

附加值的提升空间

进入壁垒/退出机制

风险性

行业周期

竞争激烈程度指标

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十篇

2022-2028年流行性感冒疫苗市场发展前景

2022-2028年流行性感冒疫苗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022-2028年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发展趋势

2022-2028年流行性感冒疫苗市场规模预测

2022-2028年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2022-2028年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供需预测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十一篇

我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发展阶段

我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我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2017-2021年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发展现状

2017-2021年我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市场规模

2017-2021年我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发展分析

2017-2021年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企业发展分析

区域市场分析

区域市场分布总体情况

2017-2021年重点省市市场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分析

细分产品/服务特色

2017-2021年细分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重点细分产品/服务市场前景预测

流行性感冒疫苗产品/服务价格分析

2017-2021年流行性感冒疫苗价格走势

影响流行性感冒疫苗价格的关键因素分析

2022-2028年流行性感冒疫苗产品/服务价格变化趋势

主要流行性感冒疫苗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十二篇

目前,默沙东是全球新疫苗研发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大型药物研发企业之一。因此,默沙东享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疫苗学家之家”的美誉。目前国内主要有两款产品:维康特®[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纽莫法®[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维康特®适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卓越的纯化工艺获得美国生化技术(Biot)局颁发的工业奖。纽莫法®可有效预防常见的23种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可使90%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免于发生。FDa唯一批准在美国使用,国内唯一原装进口,全球近30年的使用经验证实其高效安全。

近年重点事件:

默克于2014年底收购newLink公司的埃博拉病毒实验性疫苗的全球商业化权利。

2017年8月,默克将收购natrixSeparations加速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生产服务。

2017年8月默克与贝勒医学院推动被忽略疾病的疫苗研发与生产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十三篇

prevnar13是辉瑞疫苗产业管线的重要产品,是一款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型疫苗(2009年辉瑞在收购惠氏后将其收入囊中),是全球最畅销的疫苗产品。辉瑞在近两年也稳坐top10全球疫苗生产公司的第三位,超过老牌疫苗厂家赛诺菲。

据Fiercepharma分析,prevnar13在2016年全球销量额达到60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高达,预计到2022年份额将有所减小,全球销量也将减至57亿美元,但其仍然是2022年疫苗市场领域的“销售之王”。

近年重点事件:

辉瑞先后收购了Baxter公司和RedvaxGmbH公司,获得C脑疫苗产品neisVac-C、森林脑炎疫苗产品ticoVac和CmV疫苗。

2015年6月,辉瑞以亿欧元收购葛兰素史克旗下两大脑膜炎疫苗nimenrix和mencevax,增强脑膜炎疫苗的产品线。

2016年11月,辉瑞肺炎疫苗prevenar13(沛儿13)获中国CFDa批准,用于6周至15月龄婴幼儿的免疫接种,预防由13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导致的相关侵袭性疾病,包括菌血症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及菌血症等。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十四篇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产业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流行性感冒疫苗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技术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技术发展水平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十五篇

近年来,我国疫苗批签发量整体呈波动态势。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新冠疫苗成为2020年市场最关注的领域之一。但实际上,除了新冠疫苗,国内疫苗行业也迎来了一轮景气期。

2020年,我国疫苗批签发量为亿支,同比增长15%。根据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透露,如果不含新冠疫苗,2020年国内疫苗的市场规模达到了350亿人民币。

2020年我国一类疫苗批签发量亿,二类疫苗批签发量亿,占疫苗总批签发量的比重分别为、。从2013-2020年疫苗结构变化来看,2020年二类苗快速崛起,占比有较大的提升。此前受山东疫苗事件、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等影响,疫苗批签发明显趋严;但这一趋势在2020年得到了改变,特别是二类疫苗。

疫苗行业的发展报告范文第十六篇

行业总体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现有企业间竞争

(2)潜在进入者分析

(3)替代品威胁分析

(4)供应商议价能力

(5)客户议价能力

(6)竞争结构特点总结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集中度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Swot分析

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竞争概况

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行业竞争力分析

流行性感冒疫苗市场竞争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