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7:14

语言教育的意义篇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是帮助幼儿更好的发掘语言天赋。

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时期,它既是上小学的衔接,又是孩子适应学校生活的开始,所以语言就更为重。语言是孩子沟通的重要工具,能让孩子学会正确和适当的语言表达,帮助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衔接,进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语言教育的意义篇2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育研究

新课改极大地关注语文生成活动与学习过程。由此可以看到,语文要立足于课程教学,听说读写相互融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经验、生长、生活”的课程理论,指出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和方法。强调“生长”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目标。不仅关心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维能力的“生长”,而且注重他们的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的“生长”。“生活”,指有教育意义的日常生活,或日常问题的解决,并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的教育。所以说,语文的本质,就在于以“语言和意义”的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语言和意义”是语文本体的核心,从来是语文教育学领域论争的焦点。在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好多偏差和挫折,曾经过分地强调“文以载道”,尤其“”之中,语文成了政治的附属品。随后语文教学一度严重的“工具性”倾向化,突出语文知识性。新课程实施以来,加强了语文教学新思维、新观念和新方法的探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要充分考虑汉语言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言和意义”呈现于语文课程教学中,其实质在于如何对待解“语言和意义”与客观世界的对应关联,解决“语言和意义”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所言的“当代语文教育”,就是在当前实施“课程标准”教学,中掌握语文及其教育的内在规律,科学而有效地进行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循序渐进地提供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

当前语文教育要针对语文教学现状,应该基于“课程”和“教学”的元因素,排除不良倾向的影响,突现语文本体的特征,扎实而有效地搞好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强调语文思维活动特征,注重学习的过程,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以认知语言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试图对“语言和意义”给予新的解读,探讨在该理论框架下语言使用中意义建构的特征和过程,进而对“当代语文教育”的深度阐释和审视,形成切实可行的教育观。语文教育要凸显语文学科学理特征,以至“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从“教育”宏观研究着眼,“行走”微观入手,树立“语言和意义”的目标,适应课改背景下语文发展路子;针对当前语文教育中语言教学的问题和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可操作性强;开拓语文教育的理论视阈和实践视阈,建构科学而丰富的“语文世界”建构,是语文教育者重要的工作和使命,实验行之有效的知识综合化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反映语文学习的整体面貌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完整体系。

语言教育的意义篇3

【关键词】双语理念;转变;新疆;跨越式发展;文化教育;重要性

2010年,随着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喀什地区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及长治久开了新的序幕,全区上下团结一致为描绘新的蓝图而努力奋斗。但是,喀什地区毕竟是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直接制约着全区的整体发展。因此,实行双语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的重要体现,还可以促进民族间的融洽与互补、增进了解,共同缔造一个和谐繁荣稳定的社会。

一、转变双语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1、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文化是人类从事物质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果,文化从一开始就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由人创造,使用,发展和完善,它的产生又使人有了文化、语言的这种功能,确定了其文化属性。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所以研究语言离不开研究社会文化。

语言系统本身体现文化。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语义构成的音义结合符号系统。语义是核心,它通过语法和词汇以语音的形式展现。语言符号本身虽不具意义,但它与意义之间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就被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接受,用来记录、传播该民族的文化。人们可以从一种语言中发现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渊源、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语言信息的发送、传递、接收都以文化为背景,因此人的沟通是文化的沟通,人们的交际是文化的交际。

2、从双语教育的目标与特性看

(1)从双语教育的目标来看:在双语教育中,学科知识的获取是主要目的;但由于在获取学科知识时所使用的媒介不是母语,而是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所以,势必会增强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使用量及掌握程度。从这一点上说,采用双语教育更大程度上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他们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而双语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以便在精通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使他们具有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意识。

(2)从双语教育的特性来看:①双语教育具有跨文化性。双语教育与单语教育不同,它要以两种语言为媒介,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其目的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懂得两种不同语言的人,而且还要把他们培养成为与两种语言相关联的跨文化人。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既有密切的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初始的文化。但语言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并非文化的全部。在双语教育中,学生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传统。所以,任何一个民族实施双语教育,都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语言、民族传统、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以及民族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这就使双语教育具有跨文化的特性。②双语教育具有生成性。在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突破原来单一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建构新的知识,生成新的意义,培养和形成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精神与理念。所以双语教育过程不应再是一个客观文本的解读过程,而是师生双方利用两种语言进行对话、交流、理解和意义的生成过程。意义不是从文本中直接显示出来的,而是从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理解”不由“别人”告知,不由“文本”直接呈现,它是师生双方对话、交流和进行意义建构的产物。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建构了新的“知识”、“意义”和“理解”,从而使不同的个体生成崭新的自我。③双语教育具有整合性。双语教育不仅是两种民族语言的学习。而且还是两种民族文化的习得。双语教育中如何既让学生学会两种语言,又能习得两种文化?这就要求双语教学人员尽量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整合课程中的有关种族和族群文化的内容。目前,国外著名的“贡献途径”和“附加途径”两种方法,已对此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贡献途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插入种族和族群文化的一些专门知识(如有关英雄人物),但并不改变课程的计划和单元。“附加途径”方法中课程组织和结构仍未真正改变,但教师在教学中可增加一定主题的特殊单元,如女权运动等。课程内容的整合化,将是双语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④双语教育具有现代性。现代社会,要求人具有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具有开放性、创造性、进取心和开拓精神等等。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现代观念和现代行为方式的人,其发展必然要回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秉持现代化取向。双语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有四种最基本的品质,即求变化、尊重知识、有自信和开放性。双语教学作为以两种语言为媒介的教学实践活动,它需要教师、学生具有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而人的现代化是双语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

3、从喀什地区双语教育的现实看:双语教育中文化目标的缺失

要搞好喀什地区的双语培训,首先要弄清楚喀什地区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长期以来,喀什地区双语教学深受工具主义语言观的影响,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武器,人们利用它只是为了日常交际和交流思想;所以很多专家学者以及双语教育工作者似乎已经达成了如下共识:对学生进行双语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而基于这种认识,长期以来,在喀什地区广为使用的双语教学法,实际上是授课者以民族语言作为手段,解释汉字的音、形、义,教学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言文字。

在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指导下,我们培养出了一大批会说、会读、会听汉语,但不知所说、所读、所听究竟是什么意思的半成品。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双语培训中缺失了文化目标。

二、抓住双语教育的特点,实现从双语教学到双语文化教育的转化

1、充分重视在双语教育中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要实现从单纯双语教学到双语文化教育的转化,首先,需要从理论和思想认识上,充分意识到在双语教育中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语言的教育,当作是一件传播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大事,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一,多年的传统的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已经证明了,在双语教育中我们必须要实现从单纯双语教学到文化教育地转化;第二,现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决定了,在双语教育中我们必须要实现从单纯双语教学到文化教育的转化;第三,我们现阶段面临的任务,也决定了在双语教育中我们必须要实现从单纯双语教学到文化教育地转化。

2、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双重文化教育的实施

首先要确立双语文化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保证其能够健康发展。我们知道恰当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事物健康发展的动力源并起着重要的导向激励作用。反之,则将对事物发展起负面作用,甚至会导致走向反面。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双语教育发展,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培养面向世界的高素质双语人才。我们应依据这一目的来确定双语教育的考核、评价标准,发挥它的导向、鉴定、调控与激励、改进等功能。既然双文化教育是双语教育的本质属性,那么,双文化教育就应该是双语教育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

所以,从国家层面上讲,应制定一套双文化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并把它体现在双语教育的教材建设、学科建设及教学大纲和各级各类的考试中;从学校层面上讲,应自觉将双文化教育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对老师的评价不应再是双语表达的是否准确流畅,两种语言的转换和衔接是否巧妙,而主要应该评价的是双文化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是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双文化教育。

3、努力构建双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平台

(1)要努力构建双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课堂平台。我们应鼓励老师在课堂上多用第二语言教学,并辅之以必要的肢体语言和身体语言,尽可能的减少母语的使用数量。因为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学母语的过程十分相似。都是由先会听、能听懂到会说的过程。学生从闻其言不知其义,通过老师的肢体动作、表情暗示,到闻其音知其义,最后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用来表述自己的意思,这是一个十分正常的语言学习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重在学生的语言习得和感受,语言输出听其自然。强调通过视觉和听觉吸收和学习第二语言,使学生在大量的语言感受基础上自然的输出语言。

(2)努力构建双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环境平台。语言环境对学生的刺激,往往会成为他们的语言积累。校园环境应“逢语必双”,适当的双语课外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也能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的环境。

同时生活双语化也很重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双语,从小培养他们运用双语交往的能力。除在校园环境布置体现双语特色,在师生交往,同学相处要求使用双语外,我们应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学双语口语,练习会话,操练能力。比如可以使游戏双语化。组织学生做游戏,要求运用双语交流和表达意向。也可使艺术双语化。组织学生唱双语歌,排练双语童话剧,欣赏双语卡通片和电影,陶冶身心,提高听说能力。在艺术的氛围中,让学生进入新的语言境界和文化境界。

【参考文献】

[1]推进新疆双语教育的纲领和行动指南.新疆日报网,2011-04-21.

[2]王斌华.中外比较: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教育发展研究,2005.6.

[3]姜宏德.关于双语教育评价的理性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5.6.

语言教育的意义篇4

【关键词】幼儿园;戏剧教育;语言教育;学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20-05

在我国,“戏剧”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联系主要在故事表演和表演游戏两种教育活动中得到体现。在故事表演中,人们关注学前儿童的语言“复述”能力;在表演游戏中,人们关注学前儿童的语言“对话”能力。但是,与此相关的研究仅仅将戏剧作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手段,尚未深入挖掘和分析戏剧对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价值。

在西方,儿童戏剧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形成了创造性戏剧(CreativeDrama)、戏剧教学(Dramaineducation)、剧场教育(theatreineducation)、过程戏剧(processDrama)等多种戏剧教育流派。这些流派从不同角度和层次阐述了戏剧与语言教育的紧密联系。尤其是戏剧教学流派,将戏剧视为一种教学的手段(DorothyHeathcote&GavinBolton1995),〔1〕强调戏剧教育的过程性而非结果性。这一流派从多种维度分析和探究了戏剧对于语言教育的意义,包括戏剧对于语言教育重要性的研究(edmiston,enciso&King,1987;RatrickVerriowr,1985)、〔2〕戏剧教育中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研究(RichardCourtney,1968)、〔3〕戏剧与口头语言教育研究(Johnw.Stewig,1973;GeraldineB.Sik,1977;BrownVictoria,1990;ButtonStuart,2006)、〔4〕戏剧与第二语言教与学的研究(maleyalan&alanDuff,1982;Byrammichiael,1998)〔5〕以及戏剧与文字、文学教育的研究(JaneileneDavidson,1996;Janewagner,1994)〔6〕等。这些研究全方位地展示了戏剧对于语言教育的价值以及戏剧在语言教育中的具体教学方法。但是,目前理论界尚缺乏有关戏剧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价值的专门研究,也没有系统地从儿童语言学习的整合观的角度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自2001年以来,笔者开始进行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专门研究,试图挖掘戏剧教育对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价值,并探寻其形成的本质原因。笔者以幼儿园戏剧主题活动“三个和尚”为例,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戏剧教育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价值。

一、研究设计

“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是由艺术作品(动画片《三个和尚》)导入的主题活动。动画片《三个和尚》是由故事《三个和尚》(由民间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发展而来)改编而成。动画片《三个和尚》因其幽默的漫画、诙谐的音乐和个性鲜明的人物造型,备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戏剧主题活动一般包括主题开启、生活体验、戏剧工作以及模拟剧场四个环节。就“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来看,在主题开启环节,教师要引导儿童整理他们对于动画片《三个和尚》的各种已有经验,使他们已有的经验向戏剧经验转化和拓展。具体活动有“我们一起看动画片”、“故事《三个和尚》真有趣”等。生活体验环节包括角色体验、行为体验和情感体验等活动,儿童可以在生活情境中获得多种知识经验,并尝试利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具体活动有“到栖霞寺认识和尚”、“我眼中的三个和尚”、“和尚的衣食住行”、“挑水和抬水”等。戏剧工作是整个戏剧主题活动的核心,包括儿童“演员”的表演工作以及从中逐步分化出来的舞台美术、音乐音响、剧本、导演等工作。具体活动有“我是小和尚”、“我演的和尚像不像”、“创编《三个和尚》剧本”、“我们的‘大五班剧场’”等。在模拟剧场环节,儿童通过演出充分体验到演员、导演、道具师、音响师等各种戏剧艺术家在剧场里的创作与合作。具体活动有“‘大五班剧场’开演了”、“创造性表演:寺庙着火以后”等。

“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在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大班展开。该班执教教师2名①,儿童38名。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笔者与执教教师一起作为研究者,共同深入到教室活动现场,进行合作性研究。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她们亲身投入到行动―反思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出疑问,寻找并设计解决方案,反思行动结果。研究者在现场记录该班儿童的所有语言行为,并根据以下研究内容加以归纳:(1)关于主题语义的理解类型。将儿童戏剧表演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整体归类,并呈现有代表性的描述性资料。(2)关于新词和句法结构。呈现全班儿童戏剧表演中出现频率达到2/3及以上的新词和句法结构。(3)关于语言运用能力。呈现在全班2/3及以上儿童中出现的相关语言行为。

二、结果与讨论

(一)关于语言内容:戏剧教育与学前儿童的语义理解

1.对于主题的语义理解

“三个和尚”这一主题的含义渗透于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之中。在“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中,教师没有利用谚语字面的含义与儿童探讨该主题的含义,而是通过师幼共同建构的欣赏、体验、戏剧工作以及模拟剧场演出等一系列戏剧教育活动,让儿童以戏剧符号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感悟、体验、发现这一谚语的深刻内涵,进而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呈现对主题语义理解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见表1)。从表1来看,对于“一个和尚挑水喝”,大班儿童表现出“高兴型”、“辛苦型”和“认真型”三种语义理解,他们的动作和表情生动地再现了这一语句的内涵,深刻地反映了“一个和尚挑水喝”时的愉悦、辛劳和坚持不懈。对于“两个和尚抬水喝”,大班儿童作出了“安静型”、“游戏型”和“理智型”三种语义理解,生动地诠释了两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各种情形。“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主题活动的核心,大班儿童以“生气型”、“逃避型”和“烦恼型”的语义理解,出神入化地演绎了这一语句所蕴涵的人物内心微妙的情感,有的不想让自己吃亏,却为“没水喝”生气;有的对“没水喝”的局面漠不关心;有的看到谁都不愿吃亏而为之烦恼。“戏剧通过动作来创造意义,并通过做与体验想法来提供理解方式。”〔7〕本研究正是充分发挥了戏剧在意义理解与意义创造方面的双重功效,鼓励学前儿童用戏剧符号理解意义和表达意义,从而实现对语义的深刻理解。

2.对于词义的理解

有研究表明,儿童早期语言的词义很难达到概念水平,儿童的词义理解过程是将词的语音形式与事物引发的表象建立某种等值关系,这种关系常常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8〕学前儿童必须依赖词语出现时所发生的活动或现象等综合情境才能真正理解词义。在“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中,研究者发现戏剧教育有助于儿童在新词的语音与其所代表的表象之间建立一种体验性的联系。比如大班儿童最初以为“和尚”就是剃着光头、穿着袍子的人,在参观栖霞寺时还错把正在表演武术的光头小演员当作“小和尚”,但是通过感受和扮演各种各样的和尚等一系列活动,儿童知道和尚不仅剃着光头,穿着长袍,而且头顶上要有戒疤,只能吃素食,还必须住在寺庙里拜佛、打坐、念经。由此儿童对“和尚”这一名词与该词相关的活动和情境建立了联系。表2说明,大班儿童在本次主题活动中出现的主要新词涉及名词、动词、副词和形容词等,这些新词与儿童的看、听、闻、做等直观体验相应地联系在一起,进而融入儿童的语言体系中。同时,研究者发现,每组新词分别类属于“佛教”、“打水”、“身体感觉”等范畴,形成了各自的语义场(见表2)。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9〕比如围绕“打水”这一范畴,大班儿童学会了一系列相关词语,与打水工具有关的“扁担―滑轮”,与盛水器具有关的“水缸―水桶―水瓢”,与打水方式有关的“挑水―抬水―舀水”。正是由于戏剧情境的相互联系性与丰富性,学前儿童才能围绕某一个新词扩展出其他多个相关词语,不仅丰富了词汇量,而且在各个词语间建立联系,充实了词语的意义。

(二)关于语言形式:戏剧教育与学前儿童句法结构的掌握

在“三个和尚”戏剧主题活动的行动研究中,教师随时记录儿童在戏剧表演中的台词,尤其是被重复使用的句法结构,并且结合记录资料,有意识地提醒儿童多次使用这些句法结构。由于角色特点及其相关情节发展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角色的语句在内容与结构上也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学前儿童在扮演这些角色时,会主动完全模仿或选择性模仿同伴在扮演相同角色时的语言。以“小和尚”这一角色为例,儿童呈现出许多经常被重复使用的句法结构(见表3)。例如,对于句子“我一个人在庙里……”,许多儿童重复了主语部分“我一个人在庙里”,替换了不同词性的谓语部分“害怕”、“多冷清”、“闷死了”等。研究者发现,正是这些固定的句法结构帮助学前儿童学会创作不同意义的句子。另外,大班儿童的句法结构在多次戏剧表演中逐步得到完善,比如“就”字出现在复合句“你来了,我就有朋友了”中,使得句子结构更加紧凑,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又如出现在动词谓语与补语之间的“得”字,使“把”字句“你这样把我压得很痛的”更加规范和明确。

(三)关于语言运用:戏剧教育与学前儿童的语言交流能力

在戏剧情境中,角色之间的对白为学前儿童创造了虚拟的语言交流场景,他们以戏剧角色的身份去“听”与“说”。这尤其符合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需要。在模拟剧场活动中,为了使小和尚、瘦和尚和胖和尚这三个角色之间的对话顺利进行,儿童逐渐提高了自己的三种语言运用能力,即外部环境感知能力、语言操作能力和心理预备能力(见表4)。有关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研究表明,在学前儿童的“回答”语言行为中易出现答非所问、有问无答、回答滞后等现象。〔10〕这与学前儿童对话题的理解和扩展能力存在局限有关。但是本研究发现,戏剧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包含人物和事件的话题,即提供了语言交流的线索(人物、地点、事件),儿童可以根据这些线索,清楚地表达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话语,更容易地理解对手或其他角色(第三方角色、第四方角色等)的话语,从而比较流畅地开展后续的角色对话,使得角色交流能围绕主题展开,形成一个有效的语言交流空间。

本次行动研究证明,幼儿园戏剧教育可以在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三个方面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戏剧教育成为语言教育重要媒介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为学前儿童提供以角色身份进行语言表达的虚拟场合和有意义的语言环境。同时,幼儿园戏剧主题活动还有助于学前儿童对于活动主题语义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幼儿园教师可以依据戏剧主题活动的四个环节,设计实施大量戏剧主题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DoRotHYHeatHCote,GaVinBoLton.Dramaforlearning:DorothyHeathcote’smantleoftheexpertapproachtoeducation〔m〕.portmouth,nH:Heinemann,1995.

〔2〕CeCiLYo’neiLL.Dialaogueanddrama:thetransformationofevents,ideaandteachers〔J〕.Languagearts,1989,66(5):528.

〔3〕RiCHaRDCoURtneY.play,drama&thought:theintellectualbackgroundtodramaticeducation〔m〕.2nded.London,Cassell,1968.

〔4〕BUttonStUaRt.Dramaandlanguageintheclassroom〔J〕.Forumforpromoting3-19Comprehensiveeducation,2006,48(1):79.

〔5〕BYRammiCHiaeL.Languagelearningininterculturalperspective:approachesthroughdramaandethnography〔m〕.Cambridge,U.K.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6〕JaneiLeneDaViDSon.emergentliteracyanddramaticplayinearlyeducation〔m〕.albany:Delmarpublishers,1996.

〔7〕CaRoLtJoneS.teachinglanguageartsskillsthroughdrama:theshortdialogue〔J〕.DramaandLanguage:Learninginaction,englishLanguageartsBulletin,1985,26(2):17-19.

〔8〕魏锦虹.低龄儿童词义理解度的发展及其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7.

语言教育的意义篇5

关键词:双语教育;教育国际化;战略意义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以及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文化、教育走向世界。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从法律上确立了教育国际化的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中国将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的战略部署。”

当前,世界教育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突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二是重视外语教学;三是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四是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改革创新英语教学,培养汉外兼通、中西文化兼容且具有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的国际化、专业化双语人才为目的,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与国际理解以及促进汉英双语教育,正是教育国际化的应有之义。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与此同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加入wto的成功,“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我国将在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各领域全方位地融入国际社会,这些同样需要语言的沟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以及国际化教育的实施。在此背景下,双语教育的功能价值与战略意义得以凸显。

一、双语教育战略意义之“他山之石”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培养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语言的国际化与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印度双语教育的启示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科技大国,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了16.7%的份额。在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印度占软件销售市场的份额高达60%以上。比尔·盖茨认为,“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而是印度。”印度的成功有赖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但不可忽视语言的作用。印度是一个双语国家,官方语言是英语,在印度大多数人都会说英语,并把它当做一种交流工具。在开发研制软件方面印度人没有任何语言障碍,可以直接和国际接轨,和合作方进行对话交流,这大大加快了科研开发的速度。由此,语言的价值得以彰显,双语教育的战略意义不言自明。

(二)亚洲四小龙双语教育的成效

上世纪,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实现了经济腾飞,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他们的成功取决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其中语言与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都是双语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中,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并且大力推行双语教育,通过双语教育的实施,提高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国民文化素质,增强了学生国际意识和竞争力,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双语教育的独特优势拉近了他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使之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辉煌。

(三)结语

无论是软件超级大国印度双语教育的启示,还是亚洲四小龙双语教育的成效,培养精通英语的国际化复合型双语人才都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这些人才没有语言障碍,可以自由、轻松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对话;其次,英语是大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高科技用语一般都是英语,所以,他们在高科技领域能够直接与国际进行合作交流,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最后,他们都是双语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习得语言和掌握专业的同时,也了解了西方文化、历史、社会、教育和科技等方面情况,这对他们养成尊重、包容等品质和多元文化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对认知、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亦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由此,双语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以及教育国际化的价值与意义可见一斑。

二、双语教育战略意义之社会功能

教育具有社会功能,双语教育亦不例外。双语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培养复合型双语人才,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如上文所述,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专业化、复合型双语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双语教育正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教育活动,因而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与价值。

(二)双语教育是文化交流和民间外交的一种有效形式

顾名思义,双语教育是两种语言的教育。通过双语教育,中外学校、研究机构、学术组织、社会团体之间将会在语言、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与对话,建立进一步的友好关系。双语教育发挥着民间外交与文化交流的功能与作用。

(三)双语教育加强国际理解和文化多元意识

语言代表文化,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交融的,具有一体性和互动性。双语教育是两种语言与两种文化的融合与理解,注重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感受文化。在文化沐浴中习得语言,进而培养学生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以及养成尊重、宽容与理解的道德修养和具有全球责任感的心态与品质。

三、双语教育战略意义之教育价值

教育除了社会功能以外,还对人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双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同样如此。在双语教育领域,很多理论都揭示了双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基础

语言教育的意义篇6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独具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开展这一专业课程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展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应当将转变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改革与建设中的重点内容。

一.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

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意义后现代教育思想中的教育观念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首先,后现代教育提倡教育的人性化与个性化,即关注人的生存环境与个性发展,使人能够主动对自身以及身边环境进行改善。汉语言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使汉语言文学的特征显露出来。其次,后现代教育提倡提问式与对话式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一问一答中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引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思考。再次,后现代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化发展,这种观念有利于形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深入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后现代教育提倡创新观念,创新是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将对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了突出位置,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总的来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应当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才能力与思维的全面发展,促进汉语言文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二.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途径

1.调整教学计划。

传统教学活动完全依照教学计划执行,缺乏灵活性与实用性,课堂节奏完全由教师掌控,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以被动的形式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差。汉语言文学内容繁多复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因此为了将其特点充分的展示出来,教师应当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予以调整。教学计划应当具有灵活性,应当让计划适应实际教学活动,而不是让教学活动迎合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专业特征、学生、教师三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2.转变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涵盖内容丰富,包括诗词、小说、曲赋、散文等,单凭直白的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的,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将单向的输出模式转化为双向互动模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与探究,通过交流学生能够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对汉语言文学有着更为深入的体会与了解,使看似枯燥的文学课变的生动活泼。另外,通过面对面交流与探究能够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加深彼此的了解,为教学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3.明确教材意义。

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但是却并没有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内容大多为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这些文学作品与自身的相关性以及与生活实际的相关性,因此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素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中应当对教材进行研究,明确教材内容设置的实际意义并将学生的思想意识、实际生活以及教材内容联系一起,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意识到汉语言文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在专业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有效利用知识。

教育教学开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予以利用,提高学生的实际素质与能力。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知识,学生要对知识予以深入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养成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可以主动投身到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汉语言文学涵盖的内容丰富,仅凭课堂教学难以将让学生完全了解该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需对课堂知识予以有效利用,并将课堂延伸到课下。

三.结语

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教育、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思想的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创新教育思维,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都要对教材的含义进行深入探究并可以对知识予以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石慧.论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语言教育的意义篇7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语言与文化;教材观;第三空间

一、引言

现代教育的范式,其科学思想是奠基在笛卡尔和牛顿的世界观基础上的,讲究平衡、对称、公正的秩序,但往往局限于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往往因其过分强调序列性的因果关系,被学界批为封闭的教学系统。后现代主义产生源于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审视,批判现代主义的技术理性缺乏人文关怀,主张对世界理解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我们解决现代性所带来的弊端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视野,对现代社会的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领域均有深刻地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它的形成受现代西方哲学各流派影响,兴起标志是后结构主义、哲学解释。同时期还有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主要哲学思潮之一,为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1.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后现代首先出现于西方各国,继而波及到全世界。比如说法国的解构主义,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唯一性,但却排斥整体。这被描述成为后现代的大略性表述文本。相对现代主义崇尚总体的一致性、规律性,追求中心的一种哲学思维,后现代主义是构建了一个新的哲学文化,包括综合和开元开发的方式。

2.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

传统“独白”式教学由于“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观众;体现了权力,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忽视了意义。”[1]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现代教育的知识观发生了转向,由本体论的知识观转向主体论的知识观。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倡导,教学的重心不应囿于知识的授受,而应在学习活动的展开,研究的中心也应实现从“如何有效地体现学科中心的教学”到“如何支持学生中心的教学”的转移。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流行的哲学文化思潮,它的教育理念是新颖的、超前的,影响深远,而且,通过对课程观念,师生观念和评价观念的反思等,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后现代主义教育馆,其核心是教育多元化。它强调对事物的多元理解,角度不同,理念也不同。它强调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运用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达到教育目的。主张教育主体的鲜明性,重视人文精神,坚持终身教育。后现代课程观以美国后现代课程理论家,路易斯安娜大学小威廉姆•e多尔为代表。多尔认为现代课程是封闭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经验是脱节的,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课程标准应包括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cursion)以及严肃性(rigor),简称4R。具体来说,是指课程的深度和对课程的多重解释;循环性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环境、文化反思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关联性是说结构的内在联系和外面世界的文化观、世界观。[2]。多尔的严密性并不是指一般学术意义上的逻辑性与科学性,而是与诊释不确定性相关。在处理不确定性时严密性意味着有目的地寻找各种可能备选(alternative)和联系[3]。

三、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外语教学理念的影响

后现代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学习观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有着许多一致性,学习借鉴后现代教育理论的精髓能拓宽我们审视问题的思路,后现代教育思潮对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和正在产生着较大影响。

1.后现代视域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在当前社会文化转同影响下,教学不能只是简单传递知识技能,而要培养多元意思,培养世界公民。培养创造力。后现代视域下语言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提升文化意识和自我意识,培养他们检验知识和反思知识的能力。外语是异域文化的产物,但外语学习可以用来表达本土的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故文化型语言教学必然是外语教学的一种重要类型。外语教学应以让学生超越教材文本对其观念的束缚,体现当代主体性外语教学精神内涵[4]。语言学习是“渗透着文化的交际行为”,任何语言交流都是对文化的表述、阐释和新的构成[5]。以往的外语教学目标是培养掌握目的语体系和规范的人。但在后现代教育理论视域下需要学习者灵活开放,多元的视角,准确、恰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6]。后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外语学习最终是要形成国际视眼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重视本国语言。后现代反对“非此即彼”的二元论[7],认为不同文化互相应该影响和渗透,用灵活、动态的视角来看待语言社会现象。这要求我们认识到文化是存在于使用过程中的,而不仅仅是成果和形式。在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的指导下,人们在各场合与对象进行意义协商[8]。这就要求贯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进行意义创造和协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发现新的方式表达个人情歌和文化。

2.后现代视域下的教材观

教科书作为课程知识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和教学的重要中介。在传统教育观中,教科书被奉为“圣经”,拥有着“话语霸权”。教科书被看作客观真理和权威知识的载体是因为教育的目的以知识的传授和继承为最高旨意。根据后现论的观点,教材文本应避免过多清晰的解释,而应尽量采用隐喻的方式表达教材内容。传统教材文本通过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设计以便于转化为可控的知识传授,但这样势必造成教学的呆板性,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多尔认为,“就激发对话而言,隐喻(metaphor)比逻辑更有效。隐喻是生产性的:帮助我们看到我们所没有看到的。隐喻是开放性的、启发性的、引发对话的。逻辑是界定性的: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已经看到的。它旨在结束和排除。用塞利的话来说,‘是扼杀’”[9]。就外语教学来说,隐喻的方式有利于保持对话的继续,而对话是语言学习展开的必要条件。此外,开放的对话型教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对培养学生批判力和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10]。对于偏见,伽达默尔认为若无偏见和理解的前结构,理解就不可能发生”。[11]偏见构成了理解者的特殊视野,主要由理解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决定的,而文本作者赋予文本以原初视野,理解的过程就是两种“视野的融合”,进而形成新见解的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反对文本理解的偏见纠正,因为偏见可以激发读者的创造性。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不是解读文本作者原意,理解的出发点不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性,因而与传统解释学所秉持的一切对阅读文本的理解都是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划清了界限。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对现代英语阅读教学材料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英语教学中阅读材料的理解不能脱离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去理解,更不能脱离学习者学习前对阅读材料已经形成的先前理解、认识,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其原因就在于英语学习是一个三体互动的过程,而加入它的依托是对语言文本的“前见”[12]。当前外语教材本土文化缺失问题不仅是文化交流层面的消极因素,也是因对外语教学规律缺乏科学认识的负面影响。外语课程资源的生活化,兴趣化,本土化是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文化意识和促进学生积极建构语言知识的动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内化。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课程内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学生与教材相互作用并形成见解的过程,主张教材内容结构的开放性。教材内容结构是是教材的基本构成要素,教材的功能应该与教材内容的选择协调统一。以后现代观教学目的为指导,教材的主要功能不再是作为知识、技能或是生活经验的载体,而是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基点。学生在教材的引导下,受社会需要及自我需求的驱使,主动从教科书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解构、重组,从而内化为认知、情感、意志。因此,教材内容应是开放的,应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的有意义的问题融入教材中以便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融入问题情景中[10]。当然,教材内容在注重内容结构的开放性时,教材组织结构也应遵循学科的逻辑性和学生心理特征原则。后现代教学观提倡教材建设理念“学材化”,即教科书和其他教学资源从主要为教师教服务的“教材”向主要为学生学服务的“学材”转变。“学材化”要求外语教科书应从过程的角度来理解教科书,突破以往线性化、序列化的封闭系统,减少可预测可控制的结果,更加注重学生身上产生的转变性过程,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自组织,从而使教科书成为促进个体对话、探究、转变的过程[13]。教材的设计如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线,把教材编写的预设引入到课堂之中,为学习者创设能够激发学习情趣和探究动机的情景,在教育者的帮助和有效引导下,关注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潜能,从而主动完成知识建构[14]。教材设计关注学材化,要求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总结经验,培养独立研究思考的能力。同时,要注意与实践结合。教材观从“教材”向“学材化”的转向让学习者从感官和情感的角度对课文进行体验,互动和反馈,以促进学习者个人认知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完成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

3.后现代教育理论视域下的跨文化教学的“第三空间”

受后现代主义对语言、文化和语言教学的影响,跨文化教学的诸多方面都发现变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Kramsch教授首次提出“第三空间”(thethirdplace)这个概念,具体是指在跨文化过程中学习者建立的一个中间地带,正好位于本族语和外来语之间。这个地带会融合母语和外来语文化并诞生新的文化,从而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这超越了传统外语教学中的二元论,是一种文化创新,在这一空间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进行碰撞、对话、冲突或认同[15]。这一理论倡导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的积极互动,主张外语学习中本族语具有与目的语同等地位。跨文化“第三空间”理念突破以往语言教学与文化、社会联系松散的缺陷,帮助学习者复合跨文化中的多种人格,适应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要求,也适应了学习语言中社会和文化的融合。学者叶洪(2012)认为,中国的外语教学可从学习者的本国语境出发,通过文化比较与跨文化协商,建造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不仅学习外来优秀文化,也保护本民族文化。如阅读外语文本的目的不是要求学习者追求所谓的“作者原意”,而是提倡学习者与文本的“视野融合”,即在自己的本土文化视野中,通过想象重新构造作者当时所建构的意义时所形成的第三种意义。这个“第三种意义”是既融入了目的语国家文化,又融入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新产物[16]。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法”(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approach),打破了以往单向的外语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多元开放的视野,鼓励学习者超越本族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束缚,根据不同文化情境选用准确、恰当的交流方式。跨文化教学“第三空间”提倡的重新审视自身文化的同时加深对外来语言和文化的学习理解,寻找跨文化的“第三空间”基础上进行文化探索和协商。不仅供应了丰富的资源,减轻学习者心理障碍,也培养了学习兴趣,推动了合作学习,为依托式教学贡献了必要的素材。“第三空间”在当今社会拥有重要现实意义,可以对培养拥有跨文化交际力和多元视眼的国际化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四、结语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不仅是一种教育文化思潮,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借鉴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来审视我国的外语教学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目前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在理念和目标上与后现代教育思想有着许多吻合之处。充分利用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构建外语课程教学。在后现代教育理论影响下,外语教学理论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外语教学领域的理论视域,外语教学应该站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上,鼓励学生掌握全球视眼和多元创新能力,注重多元文化对教学内容的积极作用,利用有利条件,促进学生的多元意识发展,成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2002,(2):49-52.

[2]吴金萍,张辉.后现代教育视角下的《高级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理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2-143.

[3]陈建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8,(2):1-6.

[4]郝林晓.解释学的历史形态与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教学,2006,(5):61-63.

[5]BiancoJpreface[a].inBiancoJ&CrozetC(eds.).teachinginvisibleCulture:Classroompracticeandtheory[C].melbourne:Languageaustralia,2003.3-6.

[6]BennettJ.transformativelearning:Designingprogramsforculturelearning[a].inmoodianm(ed.).Contemporary,LeadershipandinterculturalCompetence:exploringtheCross-culturalDynamicswithinorganizations[C].Losangeles:SaGe,2009.95-110.

[7]Saide.HumanismandDemocraticCriticism[m].Columbia:ColumbiaUniversitypress,2004.

[8]叶洪.后现代批判视域下跨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新理路——澳大利亚部级课题组对跨文化“第三空间”的探索与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1):116-126.

[9]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RuthBenedict,patternsofCulture[m].marinerBooks,2006.

[10]杨九民,吴丽娟.后现代教育观对教材结构设计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155-156.

[1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郝林晓.解释学视野中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7-110.

[13]谢小芸.教科书“学材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06.

[14]赵鑫.后现代教育观视域下电视教材编制的新理念[J].现代教育技术,2010,(5):154-156.

[15]Kramsc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Up,1993.

语言教育的意义篇8

语文教育人性教育人的发展一、语文教育的初认识

迄今为止,人与世界存在四种对象关系:第一种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种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种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而第四种关系,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世界的这四处关系都是借助语言符号来实现的。语言符号是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谈论人的本质时,海德格尔就认为“世界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立人之本。

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决定了语文课程在所有国家都是中小学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初步认识语文,首先要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它是语文课程赖以存在的价值意义所在。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在中国要追溯到清朝末期。1904年,由张百熙、荣庆和张之洞拟就,经清政府颁发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文学科的确立和现代语文教育的开始。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语文课程的宗旨是:“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并使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民志因之团结。”语文课程旨在学习语言、交际运用、道德教化和精神培育。

从早期的规定来看,语文课程除了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外,均包含育人的功能。最开始称之为“国语”或“国文”,旨在培养合格国民,国文教育蕴含了对人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性。后来反“国文”改称“语文”,一方面,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特征;另一方面,却在无形中淡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教育从国民教育偏向语言文字教育,这是从人的教育转向知识的传承。这种认识的偏差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争才算告一段落。现在,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特征,已经基本取得共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段话正式明确了在我国作为母语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二、语文教育的再认识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语言和文字的诞生为人类文明的演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语言和文字为人类文明的传播提供了媒介。语言的出现,消除了人类交流上的空间问题,而文字的发明则突破了人类交流活动的时间限制。人使用语言和文字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因此,语文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让人学会运用语言和书写文字,这也成为语文教育最基础的作用。人只有使用语言和文字,才能将自己的周边生活和心灵活动让他获知、感悟,进而达到身体言语和精神情绪上的“共鸣”。人在庞大的语言系统中,述说自己同自然、社会以及个人的关系,同他们进行交流,传达自己的认识和思想,语言是人存在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确实可以说,“不学语言(特别是母语)就不能成为人”。

三、语文教育的当代现实意义

语言教育的意义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己经走到了后教法时代,后教法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学习观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过程应该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但强调学习者对客观知识的内在建构,而且重视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因此该理论中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teaching)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被广为采用。

但是,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便是学生读写能力普遍过关,而会话能力、交际能力较差,很多大学生学的简直就是“哑巴英语”。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在口语教材和教学方法方面相对滞后。在使用教材方面,原有的大学英语教材过分强调词汇辨析、语法结构、写作方法等,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多沿袭讲解、联系、运用的传统pp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模式,仅在表面上体现了教学过程及上课的规律,压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在课堂回答、复述和对话中,暴露出语言功底薄弱的弱点,表现为词汇贫乏,语法错误频繁,时态、语态混淆不清,用词不当,等等。同时,还表现为语音语调不过关,跨文化能力的欠缺,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英语口语教学不能置身于素质教育之外,必须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对课程技能性的过分强调使得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性较差,知识与技能难以迁移;传统的教学思想抹杀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侧重话语的正确性和标准性而忽视了语境的作用;僵化的评价体制束缚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教材种类单一,难以适应语言的发展或多样性的需求;教学过程程式化,压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热情,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口语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然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知识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应在社会情境中积极地相互作用。知识是由个人自己构建的,而不是他人传授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建构主义为口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由此衍生出各种教学理论。这正是我们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所应当提倡的。

一、任务型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和Vigotsky的心理语言学理论为任务型语言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任务型教学以意义优先,以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也就是说,应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形式。任务教学法通过一系列语言学习活动,使用目标语或解决问题、或达成一致意见、或重组信息、或产生具体结果,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运用一系列认知和交际程序实现语言习得。“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是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

二、交际教学法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到教学领域,生成了交互性教学法。williamLittlewood(1981)把交际能力概括为4个方面:①具有自然而灵活地传递信息的语言能力;②能识别语言的形式和这些形式所能表达的交际功能;③具备在各种具体场合有效地进行交际的技巧和策略;④能意识到语言的社会交往含义。Littlewood(1981)还提出了交际性教学活动对语言学习的4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综合使用语言的能力;其次是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交际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意识到语言的交际功能,使他们的学习成效更大,学习动机更强;再次是交际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一个比较自然的环境下学习;最后是交际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师生关系。因而可以看出,交际性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交互。交互的核心在于给学生提供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和场所,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大量模拟实际交际的各种场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功能意义和社会交往意义上,强调使用流利、地道、得体而准确的语言进行交际。另外,人际间的交流除了通过言语行为来进行外,还要通过非言语行为来进行,而非言语行为的了解和习得是人际交流所不能及的,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才可以得到弥补。

语言教育的意义篇10

【关键词】聋校语言教育问题意见

语言教育历来是聋教育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领域,也是最关键的核心问题。语言能力是聋童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聋童的学习、生活、交往、就业无一不与语言能力相关。从这一点看,没有语言就没有聋童的一切。语言教育是聋教育的根本。聋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围绕语言教育努力地进行着探索和实践。没有语言教育,聋校的教育目的就难以实现。

目前,纵观我国大部分聋校的语言教育,都不同程度、或多或少存在不足。

一、聋校语言教育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具有聋校特质课程发生变化,语言教育边缘化

近些年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加速了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聋校课程改革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推出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以来,对于改变聋校原先教材使用不规范、推动聋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随着聋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义务教育阶段聋校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占据了绝对主角地位。虽然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强调“开发潜能,补偿缺陷”和“注重发展聋生的语言与交往能力”,但在教育实践中,聋校所特有的听力康复、语音训练、看(写)话训练……等,已逐渐淡化。

聋校之所以是特殊教育学校,不仅是教育对象是因为耳不能听口不能说的聋哑孩子,更因为在教育教学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不同于普通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上。聋人需要接受高等教育,也需要上大学。但为了让聋人上大学,舍本逐末,听力康复、语音训练、写话训练……等聋校所特有的教育教学内容淡化、边缘化,甚至被替代,不能不说是聋教育发展与改革让人感到遗憾之处。

(二)语言教育不均衡,缺乏教育合力

聋校语言教育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教育低年级紧、中年级松,高年级空。课程计划只在一至三年级开设了语训课,并且语训课的重点一般在听说训练和说话训练上;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对读和写的要求很高,由于应试教育的现实,无法拿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继续进行口语训练,结果低年级的语训成果得不到巩固,高年级聋生习惯于手语交流,口语能力反而下降。口语能力的下降直接造成了聋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反映在学业上就是我们常见到的中高年级聋生作文病句多、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写出来的句子别人看不懂,甚至连学习生活在一起的、熟悉的班上同学的名字只会打出手语而写不出汉字来。二是语言教育语文学科紧,数学等其它学科松。在课堂教学中,语文学科重视强调语言教育,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语文老师都抓得较紧,但其它学科老师缺乏语言教育的意识,在学科教学中对语言教育重视不够。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里,语文(含沟通与交往)学科课时占总课时比例不到32%,其它学科课时占总课时比例68%,语文以外的学科对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是部分家长对语言教育重视不够,或只重视口语,忽视书面语的状况。学校重视语言教育而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聋孩的语言教育不重视,造成聋生语言教育的成果在家里得不到巩固,这一点家住农村的家长表现特别明显。通常是学校整整一个学期语言教育的成果经过一个假期(寒暑假)的时间,聋孩开学回到学校时又回归到原点。

(三)投入不足,语训设备非常欠缺

投入不足,语训设备严重短缺是许多聋校存在的普遍问题。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特殊教育,许多聋校重新制订了新的发展规划,新盖了不少楼房,学校办学硬件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但资金投入不均衡,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重大,对内部设备特别是特教专业设备的投入明显不足。一些学校领导在“政绩观”的影响下也是热衷于盖新楼,忽视了对专业设备的投入。许多学校大楼是盖起来了,外表很漂亮,可是内部空荡荡的,语言教育专用仪器与设备很匮乏,有的甚至还是空白。专业设备甚至是空白。

(四)人才缺乏,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据一项调查表明,现阶段我国聋校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师资是从普教系统调入的教师。这些教师艰苦创业为发展我国特殊教育做出积极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专业知识的缺乏,制约这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制约着特教学校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目前,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随着医教结合成为实施特殊教育一项基本原则,对从事聋教育工作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即使是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存在知识更新的问题。教师较低的专业水平与社会对特殊教育师资较高水平的要求这一矛盾,现阶段犹显突出。如何打造一支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现阶段聋校要深入研究重要课题之一。

二、加强语言教育的对策

为了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聋人高素质的要求,聋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残疾孩子的特性,大力加强与改进语言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懂技能、会生活、受欢迎的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和各种有用之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时期聋校加强语言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开展学前教育,将语言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全国上下已形成共识。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目前,全国特殊教育正朝义务教育两头延伸。作为承担聋孩子教育骨干机构的聋哑学校,要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开展学前教育,开设学前班或学前教育部,积极举办聋幼儿早期语言教育,努力做到早干预、早教育,并将语言教育贯穿于聋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全过程。同时,在教育手段改革、教学模式更新、课程设置上应具体体现语言康复教育的时代要求。

聋校语言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要在医疗康复支持下充分发挥聋儿残余听力的作用,重点要发展聋儿口语能力,全力以赴争取让聋儿开口说话。在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三年级低年段,要按《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足课程上好课,充分发挥《沟通与交往》课程在发展聋孩语言教育中积极作用,要强化口语,读写并举,重点发展聋儿口语能力;在义务教育中高年级的语文等学科教学不仅要巩固低年级听、说能力,进一步提高口语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引导学生多读多抄多写,重点培养聋生读、写能力,切实改变口语教学存在着低年级紧、中年级松、高年级空的情况,切实提高聋孩的语言能力与认知水平。

同时,要高度重视语文以外学科开展语言教育工作,要让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具有语言教育的意识,时刻牢记发展语言是聋教育核心任务,要以聋人一辈子生活幸福与否的高度充分认识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聋校要努力营造语言教育良好氛围,每一个年段、每一门学科、每一位老师都必须意识到肩负语言教育的任务,都必须高度重视语言训练,要坚持口语教学,全方位、无缝隙地做好学生语言教育工作。

(二)课堂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发展聋生语言

课堂是聋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学习语言的主阵地。聋生语言习得与否关键就在课堂。因此,除了专门的语言训练课,聋校课堂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特别要注意做好:

1、强化口语,让聋童从朗读中感受语言

在正常人听来,聋生发音模糊不清,分辨不出什么字词。但聋生口语朗读对于发展聋童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对锻炼聋生的思维都是很有益的。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甚至不讲,‘哑巴课’,上课安安静静,听不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实际上聋生在努力作出不同的口形、力争准确地发音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回忆及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式各样的读(读题、读句等),强化学生的口语朗读能力。

有许多措施可以让聋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课前小卡片练习,老师出示卡片要求学生口语朗读,大声朗读;比如出示新的例题、出示小结时,全班齐读,发出声来读。这样,无声世界的课堂时时充满着朗朗的口语声,让聋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正确表达方式,养成有意识发音的习惯。

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培养聋生看话的能力,注意自己的口语表达,每一句话,应该自己口形正面对着全体学生,说话时口型略带夸张,发音清晰,语速均匀,口部动作、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自然结合,完整地表达每一句话。

2、完整板书,充分利用聋生视觉功能感受语言

由于聋童的特殊身心特点,听觉功能丧失,发展他们的语言必然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聋童视觉功能,让他们正确感受语言。课堂上教师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板书是否完整,对发展聋童语言都有直接的影响。

教学中不仅注意板书合理设计,更注重课堂板书的完整性。最好在黑板左边专门预留一块‘问题栏’,把要提的每个问题清清楚楚、一字不漏地写在问题栏内。对于中高年级文字题的教学,不仅要聋生会使用手语读题、口语读题及必要的阅读课文,还要弄懂每个字词的含义,教给聋生相应的词语和句子,这是聋生掌握语言必要基础,也有利于发展聋生思维。教学中遇到学生易混淆、不易理解的重点字、词、句子,板书在黑板的‘问题栏’,给出3分钟,对学生或演示、或比较、或解释,直到学生都能理解掌握为止。

课堂教学中,只要能让聋生语言得到发展,老师不择手段让学生听、读、说、写,无论怎样做,都不为过。

(三)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保障语言教育的开展

语言教育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语言康复专用专用仪器与设备是语言教育有效开展的必备条件。目前,全国各地区正开展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评估,聋校要抓住这难得机遇,多方筹措资金,配好、配齐语言康复训练专用设备,保障语言教育科学开展,提升语言教育水平。

语言教育康复设备主要有:

1、听觉康复的专用仪器设备

听觉康复的专用仪器与设备主要用于对聋生的各项听觉功能的评估和训练,按照聋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听觉功能发展的顺序,对聋生普遍的听觉障碍进行康复。

2、言语矫治的专用仪器设备

言语矫治的专用仪器设备是对聋生各项言语功能进行评估和训练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呼吸障碍的评估与训练、发声障碍的评估与训练、共鸣障碍的评估与训练、构音障碍的评估与训练、以及语音障碍的评估与训练等组成部分。

3、语言康复教育的专用仪器设备

语言康复教育的仪器设备专用用于对聋生的各项语言能力进行个别化评估、训练和集体教学康复,包括主题教育、康复活动、生成课程等三个组成部分。

这些专用仪器与设备,有详细的配备目录,各聋校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逐步配好、配齐,让聋童充分享受到医教结合的成果,得到更科学、更全面的语言教育,促进聋生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并与语文等学科教学相衔接,实现“发展聋生的语言和交往能力”的要求,为全面地接受素质教育提供真正的保障。

(四)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

做好语言教育的前提是必须具有高水平专业的师资队伍。语言教育领域的挑战性决定了从事语言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特别是必须具备康复、教育、心理三大领域基础理论知识,能正确使用听力检测、听觉康复、言语矫治、语言教育、认知训练、心理与行为干预以及学科学习能力训练的相关配套设备,能正确应用现代化的康复教育技术与装备,对聋生进行相应的教育与康复训练。

因此,学校要根据新形势发展要求,要加大师资专业教育力度,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建立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综合培养体系,对教师专业培训无论是采取在职培训还是专业脱产培训的方式,只要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这样的培训就是必需的。总之,要不择手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五)重视对家长的教育培训

语言教育需要家校的有效配合。实践表明,父母经常与其进行口语(书面语)交流的聋童,其语言水平大大高于父母不经常甚至从未与其进行口语(书面语)交流的聋童。家长是聋童的第一任老师,是聋童学习说话的好帮手。我们要高度重视对聋童家长教育培训工作,指导聋童家庭为聋童创设一个有丰富语言的、自主开放的家庭语言教育环境。

如:在学前教育及低年段,要指导家长给家里的物品上标签,要求他们教聋童认读,并准备一些词语卡与孩子玩亲子游戏或情景会话,将学说话融于浓浓亲情之中;指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与孩子一起收集所喜爱的食品包装盒、图画、小卡片等,制作成美观的玩具或剪贴本,使聋童在玩玩、认认、剪剪、贴贴中主动交流,快乐地认读汉字,体验成功的快乐。在中高年段,要指导家长要养成与聋生笔谈好习惯,对于笔谈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予以纠正。此外,还要指导家长要善于抓住契机,如观光、散步、远足、游玩、购物等一切机会,让聋孩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总之,家校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聋孩的语言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2009、

2、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聋校教学文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第56页。

3、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