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十篇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十篇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4:54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篇1

【关键词】经营管理商业银行产品定位为题反思

与市场定位不同,产品定位是指企业通过相关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者目标市场的相关需求,从而将目标市场的选择与企业产品进行有机结合,以达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产品定位的概念和任务进行研究,并针对商业银行产品定位中出现的问题,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商业银行产品定位的策略进行了具体阐述。

一、商业银行产品定位简述

(一)商业银行产品定位概念

所谓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位是指在商业银行确定目标金融市场后,通过对自身的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和开发,使其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特色,从而激发客户对商业银行产品和银行自身的认同感,以此来促进银行的经济发展。

(二)产品定位的主要任务

所谓产品定位的主要任务是指通过对多个银行产品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从而将本银行自身的产品与其他银行的相关产品进行区分,因此,商业银行产品定位的实质是通过取得取得自身产品在目标金融市场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得本银行的产品在金融市场和目标顾客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增加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二、经营管理对商业银行产品定位的影响

经营管理是指为了使企业内部的生产、营业、劳动力和财务等各种业务可以按照企业本身的经营目标顺利执行而采取的相关的管理和运营活动。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在行业中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在生产和营业环节中,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其在市场中的优越性,有必要利用经营管理的相关办法强化产品的研发工作。另一方面,在对相关产品进行定位的过程中,需要银行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对产品投入市场后的各方面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从而全面掌握自身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从整体上提高商业银行的行业竞争力。

三、商业银行产品定位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一)营销产品过于传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的金融产品过于传统,且主要以与存款和贷款业务相关的产品为主,传统的产品和经营模式不仅局限了商业银行产品的种类,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负债类业务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产品主要以定期和活期存款为主,并不能较好地满足客户对产品的相关需求。有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缺乏市场经济中的实际运营经验,使得相关营销产品的开发和定位均是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出发的,忽略了客户和市场对相关产品的真实需求,从而阻碍了商业银行自身的经济发展。

(二)产品种类较少

由于受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无论是资产业务产品、负债业务类产品还是金融类产品,其不同产品所包含的产品种类都过于单一。我国商业银行在产品定位和研发的过程中,经营者并未对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相反的,其只是从促进自身经济利益增长的角度出发进行产品的定位和研发活动,其中,部分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虽然名称新颖,但却只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简单加工,并未形成对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整合的完整体系,因此,经营产品种类较少不仅忽略了顾客和市场在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力。

(三)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由于受到和技术的限制,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产品的智能化和电子化水平较低,产品中所蕴含的的现代化知识和科技含量不高,一方面较低技术含量的产品逐渐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另一方面,研发技术和银行经营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使得商业银行产品的内部管理与研发工作止步不前,久而久之,使得商业银行失去了在市场中的行业竞争力。

三、经营管理视觉下商业银行产品定位策略

(一)市场产品领先者定位策略

所谓产品市场领先者的定位策略主要是指银行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需要根据其所在银行在行业中的整体发展情况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市场和客户的相关需求,选择尚未被其他商业银行发现的目标金融市场,并加大符合新市场发展的相关产品的研发力度进而抢占市场先机,通过强化营销人员素质,从整体上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二)市场产品跟随者定位策略

所谓产品市场跟随者定位策略是指包括营销人员在内的银行所有员工通过对金融市场的长期观察,在发现目标产品的金融市场和相关的金融产品已经被他行先行抢占和应用后,为他行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本银行也通过引进符合目标金融市场的相关产品的研发技术进行产品的定位工作。

(三)产品市场挑战者的定位策略

产品市场挑战者的定位策略是商业银行利用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产品定位的主要方法。首先银行需要改变和创新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其次,通过强化对业务人员和产品研发人员的技能培训,从而提升银行整体的综合实力,在保证银行具有稳定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对当前已经被占据的相关金融市场发起冲击,并加大符合目标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产品研发力度,从根本上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结论

本文通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定位的概念和任务进行分析,并针对产品定位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从市场产品领先者、跟随者和挑战者的定位策略等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定位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可见未来加强经营管理视觉下商业银行产品定位问题的解决力度,对于促进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曾薇.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

[2]李爱喜.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博弈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1-0052-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1.12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11年末,小企业占全部工商注册登记企业的99%以上,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完成全国创新总量的70%以上,贡献纳税额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吸纳新增社会就业总量的80%以上。小企业不仅在发展的过程中壮大了自己实力,而且还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伴随着小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稳步有序积累,小企业客户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对象。截至2012年6月末,银行业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2.6个百分点。显然,商业银行作为小企业金融服务最重要的力量,已经成为金融支持小企业发展的主渠道。

创新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压力,随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型股份制银行陆续启动小企业金融,原本不受重视的小企业逐渐备受银行青睐,多数小型城市商业银行也将未来的发展定位在小企业金融领域,大中小商业银行共同角逐小企业金融业务市场,竞争程度异常激烈,竞争手段多种多样,并且各家商业银行都坚持将金融产品创新作为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动力源泉和战略支撑点[1]。因此,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抢占或扩大小企业金融业务市场份额至关重要,研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在小企业金融产品上的创新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银行小企业金融产品的创新要素

现代创新理论的奠基者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将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因此,商业银行的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可以界定为银行通过各种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为小企业客户所创造的新金融产品或新服务方案。按照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的定义,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的要素构成包括基本要素和功能要素。前者包括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定价、贷款担保、贷款用途等要素,后者包括贷款申请方式、贷款发放方式、贷款借款方式、贷款还款方式。通过对基本要素或功能要素或二者同时的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实现小企业金融产品的创新,进而通过产品之间的交叉搭配和灵活安排实现小企业金融服务方案的创新。

三、我国银行业小企业金融产品比较

(一)国有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产品简述

1.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简称农行)是国内较早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专业化管理的商业银行,在2006年成立总行小企业业务部的基础上,2008年开展了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从城乡两个维度打造小企业金融服务团队,采用差异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城市和县域小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农行从两个层面为城市和县域小企业客户提供两个维度的金融产品服务,一是对公业务项下的小企业金融产品,二是三农金融事业部项下的专门服务三农的小企业金融产品。

对公业务项下的小企业金融产品又可以归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总行标准产品,具体包括:厂房贷(小企业工业厂房按揭贷款)、简式贷(小企业简式快速信贷业务)、智动贷(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第二种是分行特色产品,农行各分支机构根据本区域小企业业务特点,积极研发富有区域特色的小企业金融产品,如江苏分行、浙江分行、广东分行、河南分行、云南分行、厦门分行分别推出“金科通”、“小企业透支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小企业多户联保”、“小企业‘四方一体’”、“善贷且成”等一百多个小企业金融产品,在区域内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小企业产品品牌;第三种是小企业金融服务方案,包括产业链型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方案、专业市场型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园区型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方案、辅助小企业香港上市、成长快道—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在满足城市小企业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准入难、担保难的问题。截至2011年末,农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5752亿元,比年初增加1141多亿元,增幅24.75%,比全行平均贷款增速高近12个百分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客户数超过4.5万户,占全行法人贷款客户数的60%。

农行组建了“三农”产品研发中心、分中心和创新基地,不断加大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目前“三农”金融事业部项下的小企业金融产品统一在“金益农”大品牌下,具体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服务“三农”的个人金融产品,主要面向农户家庭内单个成员发放的小额贷款和规模化经营的大额贷款,具体包括:金穗惠农卡、惠农信用卡、农户小额贷款、地震灾区农民住房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二是服务“三农”的对公金融产品,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分为惠农特色金融产品和一般“三农”对公金融产品,其中前者包括县域中小企业动产质押融资、农业产业化集群客户融信保业务、季节性收购贷款、县域商品流通市场建设贷款、化肥淡季商业储备贷款、农村城镇化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流动资金贷款、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后者包括循环额度授信和流动资金贷款两种小企业金融产品。三是服务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又可分为总行标准产品和分行特色产品,其中前者包括县域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县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多户联保信贷业务、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后者包括县域中小企业特色农产品抵押贷款(黑龙江分行)、县域特色中小企业多户联保贷款(湖南分行)、仁怀市白酒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方案(贵州分行)、小企业多户联保贷款(山东分行)、中小企业厂房按揭贷款(厦门分行)、“金光道-园区”小企业产品(重庆分行)、不动产抵押贷款—贷捷通(江苏分行)。

随着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小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也随之改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农行抓住时机、顺势而为,主动将小企业金融服务内容转向贸易融资、电子商务、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理财服务等高附加值业务,通过“信贷+咨询”、“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投行+商行”等多样化方式,为县域小企业客户提供多渠道融资帮助和个性化咨询服务。截至2011年末,农行县域小企业客户比年初增加2489户,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71.3亿元。县域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比县域全部法人贷款增速高10.7个百分点,比全行贷款平均增速高11.2个百分点。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三农金融产品为农行在拓展城乡小企业客户提供了有力的抓手,迅速提升了城乡小企业贷款的满足率、覆盖率和服务满意率,实现农行小企业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2.中国银行

“中银通达”是中国银行(简称中行)为了优化客户结构、风险结构和收入结构而推出的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金融服务品牌,致力于诠释“中小企业伙伴”的品牌内涵,是“中银信贷工厂模式”的另一种诠释方式,是根据中小企业客户“短、频、快”的融资需求特点,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技术和理念,通过工厂式端对端的流程、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服务手段,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高水准、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包括传统融资产品和特色融资产品。其中,传统融资产品又分为三个融资系列:贷款融资系列(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外汇贷款、委托贷款)、票据融资系列(开立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买方付息商业汇票贴现)、贸易融资及保函系列(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出口商业发票贴现、出口双保理、授信开证、进口押汇、国内信用证、国内商业发票贴现、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关税保函);特色融资产品包括中小企业置业贷款、随借随还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融易达、融信达。

中行除了构建基于“中银信贷工厂模式”的“中银通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之外,还依托中行多元化经营优势,整合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投资、租赁、资产管理等金融产品,向客户提供覆盖其“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发展期”的全面金融解决方案,方案包括“中银创业通宝”、“中银助业通宝”、“中银展业通宝”三个中小企业周期性产品系列。其中,“中银创业通宝”重点面向初创期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以银行帐户结算类产品为主的基础公司金融服务。“中银助业通宝”重点面向快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的公司授信业务。“中银展业通宝”重点面向稳定发展期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债权与股权相结合的公司金融服务。

3.交通银行

2006年交通银行(简称交行)开始将小企业金融服务从对公业务板块中剥离,全方位、多层次为小企业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交行在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有两大优势:一是创新,除了从组织架构、体制机制、考核激励、授信审批等方面加以创新,产品创新也是交行抢占小企业金融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二是整合,既包括政府机关、金融同业等社会资源的整合,又包括交行依托全牌照优势为客户提供授信业务、结算业务、供应链金融、投资租赁、资产管理、电子银行以及理财服务等在内的立体化、一站式金融服务方案。两大优势都涉及到小企业金融产品及其创新,可见其在交行小企业金融业务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交行为小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产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总行标准产品,包括展业通、展业通快车、小企业法人账户透支、分期还款、小企业e贷在线、小企业e贷卡、创业一站通、卓业一站通、小企业银保通、网上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其中,“展业通”是交行最有影响力的小企业金融产品,该产品以其为不同类型的小企业客户提供相适应的产品组合服务包而闻名,并根据小企业资金分期回流特点创新还贷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担保方式,开发推出六个系列产品:厂商联动一站通、贸易融资一站通、工程建设一站通、结算理财一站通、生产经营一站通、个人投资一站通,每个不同的系列又可依据不同的生产阶段提供相适应的金融产品。第二个层次是分行特色产品,包括投融通、税融通、小企业联保融资、商标权与专利权担保贷款、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小企业信用贷款、服务外包企业贷款、小企业“银典直通车”、小企业物业融资、政府采购一站通、小企业风险基金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担保贷款、应收账款封闭贷款、非标准仓单质押贷款、科贷通、惠农通等多种产品。第三个层次是小企业特色服务方案,包括专业市场服务方案(商惠贷)和产业园区服务方案(携手通、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型小企业信托平台、南京新科园一站通、张江企业易贷通)。交行未来小企业金融产品研发的重点是依托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客户。

“e贷在线”是交行在我国银行业首创的电子化、综合性贷款服务申请平台,是一种全新网络贷款申请渠道,是集个人贷款业务和小企业贷款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品牌,能够让小微企业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银行提交自己任一层次的贷款需求。

(二)代表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产品简述

浦发银行是我国最早将中小企业金融业务作为战略目标、探索中小企业业务专营化发展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年率先设立总行中小客户部,2009年新设总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开启服务中小企业的新的里程碑。截至2012年6月末,浦发银行中小企业表内外授信总额已突破12000亿元,授信客户数近40000户。

浦发银行基于“传播、分享、共同成长”的信仰和“携手创富”的愿景,在多年来对所服务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需求了解和分析整合的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灵活多变的经营特点和快速发展中多元化的实际需求,推出了“助推器”产品系列——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方案,致力于为不同阶段、不同业务领域、不同业务模式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为企业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浦发银行推出了“助推器”十六大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特色产品,具体包括政府采购贷、易贷多、玲珑透、中期抵押贷、黄金水道、共赢联盟、财务智多星、动产融资速、供应链融资、票据融资流、企业按揭宝、网上贸易行、网上自助贷、循环融资易、财务安心理、综合授信。

2012年6月,浦发银行推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吉祥三宝”,它是浦发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聚集区——园区、交易市场(流通领域)、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共性特征设计的“搭建多方共赢金融平台,提供成长全程金融服务”的批量客户开发的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包括针对园区中小企业的“银元宝”、针对交易市场(流通流域)中小企业的“银通宝”、针对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银链宝”等三种综合服务方案,能够联合基金、风投、信托、保险、证券等多方机构,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从初创期到稳定期,从创业顾问、银行贷款到集合融资、上市服务等全程一揽子金融服务。

(三)典型性城市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产品简述

金色池塘是宁波银行中小企业全面金融综合服务品牌,宁波银行“e家人”是其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金额小、频率高、用钱急”特点推出的国内首个小企业专属金融社区平台,该平台集“金融、商务、社交”三大功能于一身,小企业客户既可以在线提交贷款申请、咨询业务,还可以结交生意伙伴、免费产品及供求信息,该平台通过多样化的担保方式,为小企业客户量身定做各类融资产品,如信用贷款“诚信融”、专业投保公司担保贷款“专保融”、企业透支账户“透易融”等10种小企业金融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小企业客户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四、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特征

(一)国有商业银行依托主营传统优势业务研发高品牌影响力的小企业金融产品

国有银行进军小企业金融市场不管是出于对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政府部门政策的响应,还是出于对自身业务结构调整的考虑,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建有完善的小企业金融产品体系,依托其主营传统优势业务研发出高市场占有率和高品牌影响力的小企业金融产品。截至2012年6月末,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五大行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约为33%,五大行最倚重的始终是大客户、大企业、大项目,但是凭借其庞大的规模体量,只要稍微向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倾斜,就会对小企业金融市场产生重大的扰动,五大行作为我国小企业金融市场主要力量的地位已经奠定。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供给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中流砥柱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处于1~3.5万亿之间,属于中型或小型商业银行,全部将中小企业业务提升至总行的战略高度,从代表性股份制银行对小企业金融产品开发上可看出,股份制商业银行始终处于小企业金融市场的最前沿,是我国小微企业金融革命的拓荒群体和中坚力量,它们具有前沿最新的小企业金融业务经营理念,建有完整系统的小企业金融产品研发机制,拥有国内首创的最先进的小企业金融产品,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方案,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一小微企业业务的供给者无疑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商群体[2]。

(三)城市商业银行拥有各自的小企业金融产品体系

城市商业银行数量众多,资产规模多数处于1000亿元以下,只有少数几家城商行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真正能够体现当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产品研发水平的应该是宁波银行,当然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包商银行以及泰隆商业银行也都可以称之为典型代表,其研发能力、产品设计理念和机制与宁波银行相差无异,不可以说它们都建有成套路的小企业金融产品体系,绝大多数也没有一个涵盖所有小企业金融产品的整体品牌,即使有整体品牌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有相对有限或者仅局限在城商行属地。城商行小企业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不够,但是由于城商行数量众多,且多布局小企业比较稠密、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为属地小企业提供比较普通的小企业金融产品,满足了多数小企业一般的融资需求,从这一意义上讲,城市商业银行也是我国多层次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实力决定小企业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

一是从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实力而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分属不同的规模等级阵营,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其天量的资产规模优势,稍微偏向小企业金融市场即可获得不小的市场占有率。二是从银行的技术实力看,国有商业银行相较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具有先进的技术实力,国有商业银行和某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凭此优势设计出以网络为载体的小企业金融产品,使其产品延伸至市场上的各个小企业客户,从而打破以往做小企业客户时所采用的人海战术,以往的扫街模式可能在初期和当前有利于小企业市场份额的提高,但不适合未来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本源,基于网络和移动支付的小企业金融产品研发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五、银行业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路径探索

小企业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地推出和小企业金融市场的迅速扩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大环境和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但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已成为事实,并且未来将延续这一态势,这种适度放缓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利于我国小企业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并且当前追求数量和规模扩张的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思路也不符合未来商业银行精细化经营、流程化管理的发展思路。因此,探讨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的路径选择,既能够适应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又能够体现银行精细化经营、流程化管理的发展思路,构建层次鲜明、分工明确的小企业金融体系,开发小企业金融产品,实现我国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3]。

对于我国小企业金融产品研发的路径,既有路径依赖的问题,也有技术实力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不能在短时期内解决,但可以根据上文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产品研发特征及评述的分析,探讨什么样的小企业金融产品才不能被模仿移植,才是属于产品研发行独一无二的产品,鉴于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现状,暂且不谈小企业金融产品的专利权保护问题。路径选择无非有两种:一是根植属地,凭借技术,体现特色;二是适于大众,凭借技术,体现特色。根植属地是从某些城市商业银行获得“区域割据的隐形红利”得来的启示,只有真正适合区域的才是无法复制的,因为区域和区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差异。适于大众的小企业金融产品才能迅速在市场铺开,这种产品设计路径要求银行在推出产品时能够迅速大份额占领市场,即使在其他银行模仿复制成功时也不能够撼动其市场份额。当然,拥有核心技术或者能够获得强大的技术支持是小企业金融创新的必要环节,因为基于网络和移动支付的小企业金融产品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而基于网络和移动支付的小企业金融产品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汪兴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特征与银行竞争行为比较分析[J].新金融,2011(11):18-21.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篇3

关键词:金融体系资本配置效率结构变迁金融改革

从金融功能说的角度出发,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价值和功能就是积累资本、配置资本。资本的配置效率取决于金融体系的效率:只有将资源/资金配置到经济体中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和部门中去,金融体系自身才具有竞争力,才能获得丰厚的、持续的回报,才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来回顾与分析1979年至2007年的中国金融体系结构变迁,看它是否符合上述规律。笔者认为,1979年至2007年我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一、1979年至1986年是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打破“大一统”的旧体制,建立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体制。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唯一的金融机构,它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办理对企业、个人的具体金融业务。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体制再也无法适应中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我国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对“大一统”的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二、1987年至1993年是第二阶段

在这一阶段,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是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开始允许经营综合化。许多中小银行和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涌现,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和迅猛发展是符合当时的经济需求的,它们为地方和企业经济的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发挥了较大的作用。1985年,中央银行下发文件,允许四大专业银行突破各自业务范围,进行业务交叉,鼓励相互竞争,市场形象地称为“工行下乡、农行进城、中行上岸、建行破墙”。随后,又允许金融机构进行混业经营。例如交通银行不仅经营银行业务,还经营证券和保险业务。

三、1994年至2007年是第三阶段

在上述背景之下,我国政府开始了大规模整顿金融秩序的工作。这一阶段的改革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到1997年。该阶段主要工作是治理“三乱”:乱设金融机构、乱集资和乱拆借。经过四年左右的努力,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或者有效控制。

从1997年开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对金融体系的改革基本进入以整顿金融秩序、控制金融风险为主的新阶段。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领导人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专门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防范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的方针、政策,以保证金融和货币的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东亚地区经济的恢复做出了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与此同时,金融整顿也集中于加强金融监管。一是中央银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稳定金融。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以风险控制为中心,把银行内控机制的建立及其贯彻执行作为监管重点,改变以合规性为中心的做法,并将巴塞尔协议的监管原则作为中央银行监管的主要参考。二是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的上升,并狠抓不良贷款存量的下降,建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收够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的1.4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资产。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处理这些不良资产,现金回收率约为21%。三是增加银行经营的透明度,按时、真实披露银行经营信息。四是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开发新业务品种,促进金融创新。五是精简经营机构,削减和分流冗员,提高经济效益。

经过上述改革,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9家城市商业银行、1049家城市信用社、38057家农村信用社、83家信托投资公司、71家财务公司、12家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近20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现在已经有外国银行的分行、独资或者合资银行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390多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独资或者合资银行及其分行就有181家。这些机构的总资产为380多亿美元,其外汇贷款占我国外汇总贷款的40%。虽然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总资产中仅占2%左右,但外资银行已经是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应该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变迁是相当快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四、我国金融体系未来的改革目标

麦金农教授认为,金融体系演化的内在规律是,顺应经济结构变迁的需要,不断地把资本配置到特定发展阶段里最符合比较优势的生产活动中去。金融体系自身的变迁内生于产业结构和资源(要素)禀赋结构。

按照上述规律,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还不尽合理,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我国金融体系未来的改革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包括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的改革,二是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各类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改革。

对前者来说,主要是完善并改进现已形成的监管机构组织结构,加强监管,将监管重点放在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及其执行上。中央银行已经了《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指引》等,要求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治理。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还要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央银行取消了不符合审慎监管原则的行政审批制度,推广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备案制度,支持商业银行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拓宽盈利渠道。同时中央银行还要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特别是信息和科技支持体系的建设,使之尽早建成投入运行。此外,还要稳步推进利率体制改革,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建立更加完善的打击洗钱的制度。

五、结束语

总之,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的变迁要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我国经济的发展规律,走自己的路。让我国金融体系在资源/资本配置方面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篇4

关键词:泛资产管理;制度评述;现状分析;混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160-03

2012年是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年。一方面,信托业在一片质疑声中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双丰收。截至2012年底,全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和实现的利润总额分别达到7.47万亿元和441.4亿元,与2011年底相比,同比增速分别高达55.30%和47.84%,在信托资产规模上首次超过了保险业7.35万亿的资产管理规模,一跃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部门。对于信托业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一方面,自2012年5月以来,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一轮监管放松、业务创新的浪潮。新一轮的监管放松,在扩大投资范围、降低投资门槛,以及减少相关限制等方面均打破了金融各子行业之间的竞争壁垒,使资产管理行业进入竞争、创新、混业经营的“泛资管”时代。本文对当前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和评述,然后通过统计数据分析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当前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评述

(一)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评述

2012年10月18日,证监会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办法》主要从取消行政审批、扩大资管的投资范围和使用方式、取消双10%的限制、允许转让、鼓励自身办理登记结算等方面对证券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放松管制、放宽限制,使其更有利于客户需求和适应市场情况。这一系列以“松绑”为主题的新法规将推动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并提升其在资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012年11月2日,证监会《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该业务规范要求简化直投子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增加直投业务范围,允许负债经营,也首次明确了直投子公司和直投基金可以参与股权相关的债权投资。以上变化更加符合股权投资行业的市场惯例,为券商直投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评述

2012年7月16日,保监会了《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同意符合一定资质的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委托给符合条件的投资管理人,开展定向资产管理等投资业务。允许各类资产管理公司参与竞争,不仅能通过竞争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还能通过机构间的竞争促进保险资管公司的转型发展。

2012年10月12日,保监会进一步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明确符合一定要求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境内依法发行的、符合一定要求的金融产品。这一法规扩大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拓展了保险业资产管理的发展空间。

2012年10月22日,保监会了《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将首次实现与银行、证券、信托的对接,同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将借机逐步淡化保险资管的行业局限。保监会新出台的这一系列规定大大扩展了保险资产管理的业务范围,也为保险资金与其他非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作提供了依据。

(三)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评述

2012年9月26日,证监会修订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该办法已于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根据此办法,证投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基金公司”)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而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可以投资于“未通过证券交易所转让的股权、债券及其他财产权利”,这意味着基金公司首次获准进入pe领域。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证投基金法》)。该办法将于2013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此次修改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将私募基金纳入了调整范围,填补了此前的监管法律空白。《证投基金法》首次将私募基金纳入调整范围,意味着私募基金终于获得合法地位,为将来进一步完善私募基金监管体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期货公司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评述

2012年5月22日,证监会《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该办法已于2012年9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允许国内期货公司以专户理财的方式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期货公司除了能够投资于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外,还可以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票据等金融资产。《期货资产管理试点办法》主要从以下方面规定了期货公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活动:一是期货资产管理试点制度;二是业务规范制度。

这一新规将改变目前期货公司单纯倚靠经纪业务手续费的单一盈利模式,有助于推动期货公司向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型,培养未来新的盈利增长点,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要并满足市场的需求。

(五)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评述

200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设立证投基金管理公司就此开闸。2012年5月中旬,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在之前的2005年4月人民银行、银监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是中国资产证券化正式开展试点的标志,但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出于审慎,监管机构暂停了资产证券化的审批。这一通知的出台意味着信贷资产证券化大幕终于再次拉开。

二、当前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

当前金融业中可从事或实际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行业范围涵盖了公募基金、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等,资产管理业务正跨入全面发展阶段。本部分将主要梳理和对比当前金融行业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目前获批的有,为单一客户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为多个客户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包含大集合、小集合两种)、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自2012年政策放松以来,券商资管集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大大增长,创新产品层出不穷。2012年全年,券商资管共计新发了54只创新型产品,其中的量化型产品和分级型产品受到投资者热捧。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以来,有数据可查的48只创新型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4.47%,其中最高收益率为26.24%。2013年以来,券商资管共发行了549只集合理财产品;而2011年同期仅有不到60只产品。

(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按照保监会的新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私募产品开闸,包括向单一投资人发行的定向产品和向多个投资人发行的集合产品。产品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及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刚刚起步,保监会新出台的一系列规定大大扩展了保险资产管理的业务范围,也为保险资金与其他非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作提供了依据。今后的发展趋势必然很有潜力,这与发达国家保险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三)基金管理公司

基金公司主要从事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为单一客户办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为特定的多个客户办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等资产管理业务。基金公司产品投资的领域也根据产品性质不同而涵盖了包括期货衍生品在内的所有金融市场产品。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行业已开展业务的72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合计36225.52亿元。其中,管理的非公开募集资产(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特定客户资产)规模为7564.52亿元,占全行业管理资产规模的20.88%;公募基金(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规模为28661亿元,占全行业管理资产规模的79.12%。

(四)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当前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主战场。据银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达7.61万亿元。2012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超过3.16万元,募集资金规模流量将达到20万亿元以上。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中国新兴的财富管理工具之一,其市场规模超过了证券投资基金(约3.6万亿)、信托产品(约7.5万亿)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近万亿)等的募资规模,已经成为我国资产管理市场上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的另一个资产管理亮点是重启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支持票据。2012年8月3日,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公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随后,上海浦东路桥、南京公用、宁波城建、天津房地产信托集团先后发行资产支持票据,规模合计40亿。

三、结论

(一)金融分业体制趋向混业经营的步伐加速

随着对资产管理行业管制的逐渐放松,资产管理行业将逐步进入新的竞争、创新和混业经营时代。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打破市场分割状态,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成为金融业的普遍诉求。信托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也说明,混业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符合时代的要求。而如何实现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的顺利转换,这需要有序地分步推进。从2012年资产管理行业的重大变革举措来看,资产管理行业将是这一转变的突破口,资产管理行业的变革正体现了中国混业经营趋势的步伐加速。在此基础上,多种资产管理机构将为投资者带来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有效地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二)各金融行业利润率水平平均化趋势

随着2012年资产管理新政的出台,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了“泛资产管理时代”。虽然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资管行业一方面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也将由平静的“蓝海”变成竞争激烈的“红海”。随着银行、证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等多个金融行业参与到资产管理行业中来,信托业的“制度红利”将逐步弱化,产生的替代效应也将冲击信托业当前的固有领地。但可以确定,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是,金融行业各个子市场的利润率将趋于平均化,近年来几乎垄断资产管理行业的信托业的高额利润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利润率水平也将逐步下降,资产管理行业将随着竞争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利润率虽然降低,但随着资产规模的增长,利润绝对数额仍然会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陈华良,王超,等.2011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价值;盈利模式;非利息收入

一、引言

商业银行经营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目标,探寻保持银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可持续盈利能力的举措,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恒久价值。商业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的服务型企业,因而银行价值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价值的形成是以国家金融制度安排为基石,由宏观经济因素决定货币的基本供求关系和银行业的行业价值,通过银行内部微观管理的作用决定上市银行个体的价值(刘宏,2010)。那么内外部因素对银行价值影响程度如何?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银行2003年~2010年数据,从整体层面和银行层面研究上市银行价值影响因素,考察非利息收入增长与银行价值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1.理论分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营环境下,商业银行追求的具体目标尽管有区别,但是终极目标都是实现价值最大化。根据公司估值的贴现法:

Vt=■

其中,Vt代表了公司价值;e(Dt)代表第t年预期净现金流入,i是与公司风险相适应的贴现率;t代表持续的时间。由于e(Dt)反映了公司的盈利状况,i表示公司的风险,因此,公司的价值与盈利状况和风险程度有关。

2.文献综述。早期的研究大多强调非利息收入的正向积极影响,认为非利息收入业务会提高银行的收益,同时有助于降低盈利波动性。eisemann(1976)和Brewer(1989)的实证研究都发现,银行发展非银行业务会获得大量的收益。Canals(1993)研究认为,新业务发展带来的收益显著提高了银行绩效。国外学者对欧洲银行业的实证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Rosieetal.,2003;Smithetal.,2003)。然而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文献逐渐质疑非利息收入业务的优势,认为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越高,其面临的风险可能反而越大。Lepetit等(2008)和Calmes等(2009)分别对欧洲和加拿大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都表明,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加大了银行收入的波动性周好文与王菁(2008)从投资组合理论视角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波动性,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收人波动性下降而非利息收入增长率的波动性却表现出强劲的增长。王菁与周好文(2008)根据我国12家商业银行1999年~2006年数据分析得出,银行非利息收入与股权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娄迎春(2008)研究表明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与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而盛虎等(2008)则得出相反的结论。张羽等(2010)的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增长对我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化效应,但非利息收入存在恶化风险与收益权衡关系的可能性。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目前我国已经有16家上市银行,这些银行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基本上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的全貌。本文选取了16家银行2003年~2010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于CSmaR数据库、wind资讯金融数据库,并且参照各上市银行年度报告。

2.银行价值的度量。经济学家托宾于1969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系数,即“托宾Q”。该系数是指资本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的比值,代表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及价值的预期,是衡量公司价值的重要参数。托宾发现,当Q>1时,市价大于重置成本,公司发行较少的股票而买到较多的投资品,因此,公司为了追求价值最大化,投资支出将增加。而当Q

使用托宾Q值可以克避免账面价值受公司会计政策的影响,有利于同行业比较。本文将采用此方法计算我国上市银行的托宾Q值。托宾Q值常用的计算公式为:tobinQ=(mVe+pS+DeBt)/ta,其中:mVe是公司的流通股市值,pS为优先股的价值,DeBt是公司的负债净值,ta是公司的总资产账面值。由于我国上市银行没有发行优先股,因而计算公式可以简写为tobinQ=(mVe+DeBt)/ta。

3.模型构建。构建模型如下:

model:Yit=?茁0+?茁1nLXRit+?茁2Bankit+?茁3macroit+?滋it(1)

其中,Yit为第i家银行第t年的价值,在此为tobinQ;nLXRit为第i家银行第t年的非利息收入/资产;Bankit为银行经营因素,包括规模因素(总资产的对数,简称Lna)、营运效率(成本收入比,简称CBSRB)、业务构成(利息收入/资产,简称LXR)、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简称BBnpL-R)、资本实力(资本资产占比,简称ZBZCB);macroit为宏观经济金融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率(简称Cpi)、GDp增长率(简称GDpGR)、m2同比增速(简称m2R)和金融市场筹资额占比(简称JRRZR)。

四、实证分析

1.相关性检验。在作回归之前,我们先对解释变量做相关性检验。如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多重共线性将会影响分析结果。本研究从各变量之间的Spearson相关性检验来看,所有变量相关系数均低于共线性临界值0.8。因此,模型就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的实证分析。在银行层面,回归结果显示,F值为3.89,调整后R2=0.1987。模型中非利息收入占资产比、利息收入占资产比和资本资产比通过了假设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息收入对银行价值的影响显著,其中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负相关。反映资本实力的资本资产比的系数为正且高度显著,反映了资本状况好的银行能够更加有效的抓住商业机会,在面对意外损失时,能够有更大的弹性和时间来应对冲击,因此价值较高。

将宏观经济因素加入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F值为30.00,调整后R2=0.8056,回归方程较单一层面的模型有更好的拟合度。结果说明,非利息收入占资产比对银行价值影响不显著。此外,利息收入占资产比、资本资产占比和拨备覆盖率与银行价值显著相关;宏观因素方面,除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m2增速与银行价值正相关外,金融市场的筹资额占比与银行价值负相关,表明直接融资已经对银行价值产生了负面作用。

3.进一步研究。前面的实证研究显示,在仅考虑银行内部经营管理因素时,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负相关;加上宏观因素后,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对提升银行价值在统计上不显著。企业价值是收益和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基于银行和整体层面数据进一步通过计量模型和方差分析来研究非利息收入增长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从而深入探讨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的关系。

(1)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的影响。下面我们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非利息收入增长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model:Yit=?茁0+?茁1nLXRit+?茁2Bankit+?茁3macroit+?滋it(2)

其中,Yit为第i家银行第t年的价值,在此为Roa;其他变量的含义同模型(1)。估计结果见表1。

在表1中,我们观察到在仅考虑银行内部经营管理因素时,非利息收入与盈利正相关;加上宏观因素后,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对提升银行盈利在统计上不显著。此外,无论是否考虑宏观因素,利息收入占资产比与Roa都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2)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分析。为了度量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我们对2003年~2006年和2007年~2010年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以及方差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表2,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提高,样本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平均数从2003年~2006年的8.96%上升到2007年~2010年的14.23%;与此同时,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方差也在增大,从2003年~2006年的0.00004上升到2007年~2010年的0.00071。这说明,随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收入结构变得越来越不稳定,风险加大。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非利息收入没有显著提升银行价值,主要是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阶段以及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有关。尽管近年来各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非利息收入占比大幅增加,但是净利息收入仍然是主要盈利来源。2010年我国主要上市银行利息收入比的平均值超过80%。除工行、建行、中行和招行外,各行2010年利息收入比均在80%以上,还有几家中小银行在90%以上,其盈利模式过分依赖利差收入的特点十分明显。同时,非利息收入增长波动性较大,如果控制不好,不但无法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收益,相反还有可能增加风险。此外,目前各银行普遍存在的“息转费”现象也是重要的原因。

五、结论及建议

上市银行价值的形成是以国家金融制度安排为基石,由宏观经济因素决定货币的基本供求关系和银行业的行业价值,通过银行内部微观管理的作用决定上市银行个体的价值。本文依据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3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并没能提高银行价值,净利差和资本实力与银行价值呈正相关关系。通过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这是由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利差主导的盈利模式决定的,并且与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和银行考核机制有关。研究还发现,金融市场的筹资额占比与银行价值负相关,表明企业直接融资已经对银行价值产生了负面作用。

1.拓展非利息业务。上市银行必须改变依赖高度垄断获取价值而由此带来的绝对利差的收入结构,大力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我国银行业未来的竞争业务将集中于投资银行业务、消费金融服务及外汇资金衍产品等,竞争领域将更多地转向高端客户及知识产权方面的创新,竞争渠道也将延伸到网络银行、电话银行、增设网点、参股、并购等多重通道。为此,上市银行应以客户为中心,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实现银行多元化发展,切实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而提升银行价值。

2.优化信贷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商业银行仍将处于净利差主导的盈利模式。因此,各银行应该积极优化信贷结构,从“源头”入手,综合运用信贷资源配置、经济资本控制等手段,根据风险收益水平,适时调节信贷资源在不同客户、行业、区域的配置机制,支持有效益、有前景的信贷需求,引导形成流动性强、收益结构好,境内外业务、表内外业务、传统与中间业务、信贷与非信贷业务等协同发展的优质高效信贷结构。

3.健全考核机制。当前存在的“息转费”现象不仅给银行提供了收入结构调节的空间,造成收入结构不真实,还变相降低了信贷准入门槛,逃避信贷规模的总量调控,可能引发声誉风险。因此,建议各银行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成熟程度、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的竞争力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考核指标,合理调整利润、中间业务收入等指标考核权重,从而形成与业务发展、客户需求相适应的中间业务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同业规范引导,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参考文献:

1.陆军,魏煜.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结构分析.金融研究,1999,(11):43-48.

2.王菁,周好文.非利息收入负向收益贡献度的实证解析—基于我国12家商业银行的模型检验.当代经济研究,2008,(11):49-52

3.姚勇,董利.中国商业银行盈利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5,(2):72-80.

4.RosieSmith,ChristosStaikourasandGeoffreywood,non-interestincomeandtotalincomestability,Bankofengland,workingpaper,2003.

5.周好文,王菁.从资产组合理论视角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经济经纬,2008,(4):155-158.

6.周好文,王菁.我国商业银行收入波动性的方差分解.经济问题探索,2008,(10):102-109.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篇6

【关键词】营销策略,团购,金融与证券

建国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业都是遵循的国有制的单一体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单一体制的银行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了,随着金融杠杆的不断波动,在中国也出现了股份制银行,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是民营资本第一次进入到中国经济命脉的协调之中。那么,这些新兴的股份制银行除了满足各自渠道的金融资本需求之外,如何才能做到创新发展并确保持久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第一,股份制银行要遵循一定的商业法则,适度的利用营销策略来开拓业务。现在的股份制银行,与以前的所谓的“钱庄”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虽然是在利用商业模式维持运作公司业务,但是它依旧处在央行的总体金融调控之内的,在这一点上,无论是股份制银行还是外国银行,只要是在中国境内开办的支行或者是代办处,这个“红线”是不能偏离的。那么,在这个红线的范围内,如何开拓业务发展呢?那就必须要遵循市场法则来进行,因为既然是把银行转型为公司化体制来经营,其核心利益还是要谋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这里最为突出的就是虽然整个金融领域是一个跟传统制造行业或者是生产行业不太一样的企业,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商业模式可以遵循。就目前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来看,一般的银行虽然也和第三方商务平台开办了资金往来项目,但是很少有银行独立对这些账目资金进行管理和结算,仅仅是作为第三方商务平台与电子商务用户之间的一个结算方式而已。其实在这里是由很大的商机可以操作的。其中,建设银行就开拓了很多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供大家借鉴。例如说,春秋航空公司作为中国首家低价位的民营航空公司,目前已经把相关的电子商务业务拓展的很宽了,其推出的特价机票和秒杀机票的活动都是需要用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结算的,建行营销团队就抓住了这一个商机,跟春秋航空公司实行了商务合作,由春秋航空公司指定建行的龙卡作为唯一会员结算使用交易平台。春秋航空36架飞机每天的飞行量都在4次左右,每次航班推出的特价机票数额不会低于30张,也就是说,每天通过建设银行龙卡交易的春秋航班的机票都在4400张以上,长此以往,会是一个客观的数字。上述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而已,而目前建设银行与淘宝网、腾讯网联合推出的类似的团购银行卡也已经大批量的面世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绝对是对资本市场的一个有利的冲击。

第二,证券领域亟待股份制银行介入其业务的发展。证券领域虽然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其发展的势头绝对超过了任何一个传统的产业和形式,在南方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甚至连到菜市场买菜的大妈都要关注一下随时波动的证券指数。一直以来,证券领域的业务拓展虽然离不开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业的支持,但是,由于国有银行资金放量受到一定的制约和限制,除了能满足证券业的一些基本需求之外,很难再保障有大笔的现金流供证券业进行相关的商务业务。但是作为股份制银行就不同了,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其核心目的就是以自由的资本进行最大化的扩张,进而产生最佳的效益值。这样一来,供需双方各有所需和各有所得的局面就产生了。以深交所为例,每天在深交所往来的资金都以千亿计算,这么庞大的一个资金平台如果得以合理的利用,那么将对整个资本市场是个很大的震撼。在这其中,许多中小银行一味地考虑到资金的资金流向问题,一直畏缩不前。其实这种观点和看法是错误的,正是因为这种畏手畏脚的思想,不仅导致了政府对整个证券业的整体调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还有可能将波及金融行业自身的发展。因为证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金融行业的资本市场充足。有的地方银行的银行卡发行量虽然突破了几千万张,但是整个系统的资金流向却不足千亿元,这种不正常的资金流向直接导致了整体信贷额度的总量一直呈现低谷状徘徊不前。那么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是有很多的资金还是以银行储蓄等形式在银行的账面上窝着,甚至有的资金往往都是不稳定的资金,在资本运作的市场上起不到任何的流动作用,几乎就是像台风过境一般的,热钱来的快、走得急。这种吸储的方式在传统型银行业里很盛行,也很实用,但是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证券业里根本行不通,只有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和信贷渠道,才能带动银行的快速发展。在这其中,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许多做法就值得我们推广。虽然这两家银行都有民间资本在其中,有的甚至是以民间资本作为发展的主体,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民间资本是最没有把握的一个资金渠道,但是从上述这两家银行在证券领域里拓展的业务来看,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是很可观的。光大银行不仅在证券交易平台上给予了光大证券上游资源加大了资金流动的保障,还给整个散户市场提供了一个及时互通交易的一个完美的链接。让整个资本市场的运作简单到甚至可以用手机就能完成。当然,这其中证券领域的技术研发部门的确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是如果没有平台商如此大手笔的支持,可能根本不能完成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

综上所述,股份制银行,虽然在中国整体的金融环境里起的作用是辅的补充作用,但是恰恰是这种辅的补充作用是让我们受益最直接、受益最大的。作为股份制银行,是一个特殊的经济体,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其工作重心和工作重点就是在于如何谋求利润最大化。那么,作为股份制银行的决策层,就应该把定位站的高一些,把步子跨的大一些,把思想开拓的远一些。只有跳出整个金融领域去回头来看金融领域的发展,才能得出企业发展的真谛。作为股份制银行的市场营销人员,应该适当的走出银行单一模式的定位的误区,以专业的市场的角度来为银行自身打造属于自己的市场产品。

参考文献: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创新能力风险管控经营绩效

一、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概述

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指的是银行有利于创新的内在组织能力及相关资料,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本质要求,决定着银行的总体创新及未来发展水平。其构成要素包括管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产品和业务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其中,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则是银行发挥其创新能力的结果。

二、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具有范围经济效应

当前的商业银行在客观趋势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已经显现出了创新冲动,以突破旧有监管制度的局限,并为其盈利性业务的发展和利润的获得提供可能。具体体现在创新能力方面为:采用研发推广新产品或服务的方式来拓宽获取资金的途径,并随着经营范围的增加和结构的相应变化,而分散并降低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由于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具有范围经济效应,因此会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助力。

(二)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具有制度经济效应

创新能力具有文化和制度的双重特性,一个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越高,其交易成本就会越低,但由于银行业务多属于多重委托,所以交易成本在银行成本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如果能通过创新能力来简便使用客户群体的交易过程,降低交易费用的话,将大大提高声音银行的业务量,银行绩效也会随之提高,这种创新能力是银行本身的自我价值和客户价值双重提升的体现。此外,我们还不应忽视商业银行业务的连带效应,如某个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的过程中让客户的体验感觉良好,还会产生连锁反应,顺带选择该银行的其他业务,但任何形式的新增业务都需要时间去适应和学习,由于客户本身都具有成本支付的惰性,受此影响他们他们在熟悉某种业务形式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将会惯性的继续使用该银行的其他业务,而不会随意转学其他银行的其他业务形式。这种附加影响在长时间的累积中也会转变成银行的经营效益。

(三)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

这种创新能力就是将人这一行为主体的智慧和知识进行开发升级,通过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文化建设等提升银行的利润和效率,以确保它和市场需求的动态水平相协调统一。从资源观的创新角度来说,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具有四重功效:一是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二是最大限度的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在价值;三是加大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四是将现有资源和新获取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通过资源结构的调整来进行优化配置,进而提升其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就是通过对资源的组织获取、转化重塑来为银行绩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提升中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受专柜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延续着“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补充资本”的旧有管理模式,因此银行多将规模扩张作为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我国银行的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都日趋激烈,并处以一个特殊的阶段,原有的粗放型增长发展模式已经与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这也就要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快速朝着内涵式、集约型的新模式转变,并利用创新能力来提高银行盈利。具体的措施包括:

(一)建立竞争环境下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平稳过渡,通过直接金融市场来提升资金利用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

(二)坚持走资本集约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以银行监管为基础,建立具有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和市场发展需要的特色监管体系,在使其趋于市场化的同时架构风险管控模型来推动银行业的转型发展。未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的进行相应的调整,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当前银监会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其中已经实施的很多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三)创新银行内部治理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以股份制改革为基点形成多元化股权的合理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需要注意的是,监事会的设立必须要独立在董事会及管理层之外,并确保两者规模和结构的协调适中;通过制定相应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使其转换成管理者进行内部创新的动力,激发其持续创新的行为。纵观当下,只有当银行公司治理和银行发展步调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占据竞争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值,确保银行的持续发展。

(四)进一步优化银行内生资源投入

基于我国银行业发展创新力不足的现实考虑,我国银行要获得长远发展,应在拓宽新型中间业务和非利息收入的来源方面做文章,尽可能的丰富金融服务形式和内容,积极转变业务结构;在减少机构分支的基础上加大银行渠道的扩建,走集约化之路;加大零售业务和私人银行、财务管理等中间业务的建设力度,通过物理网点的转型发展(如设置中高端客户的专属渠道等方式)来提高其服务效率;随着网络化的日渐深入发展,货币也在朝着电子化的方向转变,银行作为货币的经营企业,也必须根据网络化的深入发展来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

(五)以创新为基础强力建设银行软实力

通过资源创新来创新管理、中间业务、渠道建设、电子银行、人力资源配置和机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银行家风格和价值观念、流程银行和组织构架优化等多方面

四、结束语

总之,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是其经营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又表现在诸多的方面,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对银行绩效的营销是积极的、正面的,但只有找到有效的提升策略并加以实施,才能对使创新能力对银行的绩效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篇8

关键词:未来应收账款;追索权;债权转让通知

基本案情

2013年2月5日,光大银行常州支行(以下简称“光大银行”)与常州市德美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美公司”)签订《贸易融资综合授信协议》,约定光大银行为德美公司提供最高额1500万元的贸易融资。同日,光大银行与孙某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约定孙某为上述综合授信协议项下一系列债权提供1500万元的最高额保证。同日,光大银行与德美公司签订《有追索权国内保理业务协议》,约定德美公司将基础交易合同项下应收账款转让给光大银行并可以循环使用保理融资额度,光大银行有权将尚未收妥的应收账款无条件进行反转让。

同日,常州朗锐铸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锐公司”)与德美公司、光大银行签订《应收账款债权转让三方协议》,约定德美公司将其现在或将来基于与买方朗锐公司订立的基础交易合同项下所有应收账款转让给光大银行,德美公司签发的商业发票经朗锐公司确认后方可据此向光大银行申请贸易融资。同日,德美公司向朗锐公司发出《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书》,要求朗锐公司将付款汇至专门保理账户,朗锐公司确认并承诺将按要求付款。同日,德美公司以金额为18916610.27元的增值税专业发票、商业发票和应收账款转让声明及朗锐公司的确认回执,向光大银行申请开立金额为15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光大银行依约开立,上述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朗锐公司履行了付款义务。

2013年8月1日和2日,德美公司分别以金额为6455842.82元和14173687.24元的增值税专业发票、商品发票和应收账款转让声明及朗锐公司的确认回执向光大银行申请开立金额为400万元和1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光大银行依约开立,汇票到期后,光大银行实际垫付400万元和10994775.82元。2013年9月2日,光大银行与德美公司签订《应收账款质押/转让登记协议》,约定德美公司将对朗锐公司的应收账款质押给光大银行,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办理质押登记,质押财产价值20629530.06元。

代垫款项到期后,朗锐公司、德美公司和孙某均未履行还款义务。光大银行遂诉至法院,请求德美公司、朗锐公司共同向光大银行偿还垫款14994775.82及相应利息;孙某就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朗锐公司向光大银行清偿债务2120322.87元及相应利息,并对垫款本金14994775.82元及利息中超过2120322.87元的部分向光大银行承担赔偿责任;德美公司对上述债务承担共同清偿责任;孙某对上述德美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宣判后,朗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律评析

本案的法律焦点问题是,有追索权保理与无追索权保理的区别、保理合同明确约定转让未来应收账款条款的合法性问题。

一、有追索权保理与无追索权保理的区别

按照保理商在债务人无法偿付应收账款时,是否可以向债权人反转让并要求其回购应收账款或归还融资款项,保理业务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回购型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买断型保理),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主要区别如下: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第二项规定:“无追索权保理是指应收账款在无商业纠纷等情况下无法得到清偿的,由商业银行承担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综上可知,无追索权保理中的保理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绝对对商务合同债权人无追索权,追索权是相对的。一般而言,在因债务人的信用风险(无力支付或破产等情况下)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时,保理商对债权人无追索权,但在因商务合同纠纷争议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时,保理商对债权人仍享有追索权。因此,保理商承担的是买方的信用风险,而非卖方的履约风险,在产生商纠的前提下,无追索权保理商仍可向卖方行使追索权,追回融资款。

本案中,《有追索权国内保理业务协议》明确约定光大银行有权将尚未收妥的应收账款无条件进行反转让,因此德美公司应就光大银行融资款未受清偿部分承担还款责任。同时,根据最高额保证合同的约定,在债务人朗锐公司无法清偿债务时,保证人孙某应就德美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二、未来应收账款转让的合法性分析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篇9

[关键词]资源配置国有商业银行层次分析法

资源配置的效益,是指资源配置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配置实现产出最大;二是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配置资源使投入最小(杨涤,2002)。就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理论研究本身而言,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相对于其他经济资源配置,关于金融资源配置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研究的文献十分有限。而在国内,随着近几年来金融研究的深化,虽然有不少学者在研究金融问题时开始注意金融资源问题(如: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课题组(2001)提出运用成本认定制来优化银行资源配置;张锐(2004)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任务改革势在必行),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协调理论,但这只是金融资源理论研究的开始,而且绝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某些金融现象的分析,难以摆脱其空洞性和抽象性。但这也绝非是说,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从零开始,现在已有分散性的金融资源理论研究成果、大量的相关性经济金融理论和经济资源配置理论为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问题提供的理论支持和思路的启发。本文依托金融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借鉴师萍(2001)对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中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与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华夏银行2005年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

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是指国有商业银行按照系统方法构建的由一系列反映被评价行多个侧面的相关指标组成的评价资源配置效果的系统结构。客观、准确、真实的资源配置状况效率评价,不但是资源配置目标的衡量,同时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新一轮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郑垂勇,2001)。

1.指标的选择

在商业银行的整个经营活动中,其经营的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任何商业银行均关注其自身的“三性”,故本文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从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目标及“三性”要求出发。本文提出三类指标作为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

(1)综合效益状况指标。该类指标重点反映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效益状况,它是反映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状况的核心指标,由资产收益率、资产利用率、收入利润率3项指标组成。

(2)资产安全状况指标。是综合衡量被评价对象资源配置质量的重要指标。由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2项指标组成。

(3)资产流动状况指标。用来反映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由流动比率、存贷比率、长期贷款比率3项指标组成。

2.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对被评指标的权重设置过程中,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教授t.L.Satty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维决策方法,它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分解出问题的组成因素,其基本思路是按组成目标各要素的重要性,将这些要素排列成由高到低的相互关联的若干层次,并把每一层次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予以量化,然后按层分析,并依此作为决策的依据,最终获得最低层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重要性权值(彭澎等,2002)。这种方法通过两两比较来确定最后的综合权重,往往会得到更为客观和准确的结果,其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根据上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三类八项指标,可建立多级梯阶结构图如下(从上至下分别为目标层,主因素层和子因素层)

通过对上述八个因素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并参照层次结构图,可以构造判断矩阵。建立如表1所示判断矩阵F-S。

其中aij(i,j=1,2,…,n)表示Si与Sj相对于其上一层元素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并且aij=1/aji,aii=1。判断矩阵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在对aij的衡量中,本文采用惯用的九级量表,对上述八个指标两两之间的重要性程度赋值,表2为标度及其含义。

资料来源:廖泉文,《人力资源考评系统》,2001年

计算单一层次下元素相对权重时:

先计算矩阵F-S中各行元素的乘积,即并计算ni的n次方根;再对作归一化处理,即,所得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于上层次某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所给出的判断矩阵不可能完全保持一致,有必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其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若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10,则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3.指标数值标准化

由于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评价时不能直接利用实际指标值计算加权综合值,必须将量纲不同的实际指标值换算为量纲相同的规范值,这就要求构造一套规范化实际指标值的函数,即标准评价函数。该函数的构造直接依赖于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我们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将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分为a、B、C、D、e五档,分别为某行和某规模类银行中具体指标的最高均值、较高均值、总体均值、较低均值和最低均值。

设X1为某规模类银行中i银行的某一评价指标的属性值,i=1~n,n为该规模类银行的个数,即该指标的数据样本个数,m为下标集合K中的元素个数,则该指标的标准值可用下式计算:

(1)

当j=n时,nj取n,得X(3)为该指标的中间值(C);j=2时,nj为Xi中小于X(3)数值的个数,得出X(2)为该指标的较低值(D);j=1时,nj为Xi中小于X(2)数值的个数,得出X(1)为该指标的最低值(e);j=4时,nj为Xi中大于X(3)数值的个数,得出X(4)为该指标的较高值(B);j=5时,nj为Xi中大于X(4)数值的个数,得出X(5)为该指标的最高值(a)。

对于长期贷款比率、不良资产比率和存贷比率,采用公式(1)计算的结果要反向,即将最低值赋给X(5),较低值赋给X(4),较高值赋给X(2),最高值赋给X(1)。

有了标准值后,就可依据它们确定指标标准评价函数。通过调查分析给出五档标准值{X(1),X(2),X(3),X(4),X(5)}所对应的评价值为{0.2,0.4,0.6,0.8,1},这样,对某一评价指标的任意实际值X,有

对于存贷比率、长期贷款比率和不良资产比率,适合公式(3)

4.综合评价模型

设某被评银行八项单项指标的属性值集合为X={X1,X2,……X8},对应的指标数量值集合为w={w1,w2,……w8},复合指标的权重值集合为,那么复合指标的评价分值可根据加性加权法计算,即:

(4)

当K=1时,j=1~3,Dk为某银行的综合效益得分;当K=2时,j=4~6,Dk为某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得分;当K=3时,j=5~6,Dk为某银行的资产安全性得分。

对于某银行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评分分值,可为上述三个符合指标评分分值的加权和,即:

(5)

通过(4),(5)两式计算出每一个被评价银行的复合指标的评价分值和总体分值后,可按其大小排除它们分别在综合效益、资产安全性和资产流动性方面的排名及其在总体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排名情况。通过分项排名,各银行可以找到自身的劣势,以便促使其向在该项上处于最优的资源配置标准看齐。

二、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1.指标权重设置

由于股份制银行从设立之初,在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上都较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先进许多,故本文在实证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就此与国内股份制银行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找准自身与这些银行之间的差距。表3,4,5,6,7为层次分析法中各层元素的判断矩阵。

2.主因素层判断矩阵F1

通过对上述矩阵求解,求得特征向量w={0.6250,0.2385,0.1365},λmax=3.010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辨别判断矩阵F1求出的权系数是否合理。

Ci=(λmax-n)/(n-1)=0.05,表4为矩阵阶数及对应R.i值,通过查表得:当矩阵阶数n=3时,R.i=0.58,此时,CR=Ci/Ri<0.1,因此认为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通过层次分析法所确定的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是客观和可接受的。

根据表5对上述矩阵求解,求得特征向量w={0.6370,0.1047,0.2583},λmax=3.031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Ci=(λmax-n)/(n-1)=0.0155,查表得:当矩阵阶数n=3时,R.i=0.58,此时,CR=Ci/Ri<0.1,因此认为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表6对上述矩阵求解,求得特征向量w={0.5634,0.0907,0.3459},λmax=3.065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Ci=(λmax-n)/(n-1)=0.0325,查表得:当矩阵阶数n=3时,R.i=0.58,此时,CR=Ci/Ri<0.1,因此认为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通过对上述矩阵求解,求得特征向量w={0.7159,0.2841},λmax=2,n=2,此时,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3.指标标准化

本文对工、农、中、建四个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内四个股份制银行2005年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表8为上述八家银行2005年的相关财务数据,表9为运用(1)(2)(3)三式进行标准化后的指标值。

资料来源:各大银行的相关网站。

4.被评分值与综合评价值测定及其排名

本文运用(4)、(5)两式及表9数据,分别对主层因素的指标分值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测定,表10为主因素层各因素被评分值及其排名。表11为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评价值及其排名情况。

由表10可见,在综合效益分值上,招商银行(0.9571)和浦东发展银行(0.9035)远领先于其他商业银行,稳居第一、二位,国有商业银行中,综合效益分值最好的中国银行(0.6684)较之招商银行该项分值,低于其约30个百分点,而其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此项分值更少,农业银行(0.1712),低于招商银行78个百分点。

在资产流动性方面,深圳发展银行(0.908)、华夏银行(0.8450)和招商银行(0.8445)三家银行相差不大,分列第一、二、三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该项分值均在0.6以下,效率最好的中国银行也仅为0.5837,较之深圳发展银行低30多个百分点,分值最差的工商银行更使仅为0.2296,低于深圳发展银行68个百分点。

在资产安全性方面,招商银行(0.9796)遥遥领先于其余7家商业银行,另外三家新兴个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此项分值上相差无几,浦东发展银行(0.7957),深圳发展银行(0.7907),华夏银行(0.7713),分列二至四位。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此项分值较低,最高的中国银行为0.5997,最低的农业银行仅为0.2083,低于招商银行77个百分点。

综上三方面的分值情况,四家新兴的股份制并已在境内上市的商业银行的分值情况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且分项值最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比国有商业银行中同类分值最高的行高出30个百分点,比最低的行高出65个百分点以上。可见,差距十分明显。

由表11可知,2005年度被评八家银行资源配置效率综合排名第一位为招商银行、其次是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然后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从具体综合效率值可见,招商银行为0.9492,而国有银行中,综合效率值最高的中国银行也仅为0.6347,与招商银行相比,相差31个点,最低的农业银行更是只有0.3184,差距高达63个点。由此可见,对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评价中,国有商业银行与我国新兴股份制银行的差距相当大,缩减差距,改革势在必行。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本文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我国现已成功上市的四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2005年资源配置效率的进行测定,发现就资源配置效率的整体状况而言,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远不及四家上市商业银行,从综合效益、资产流动性、资产安全性三方面的分项测定中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述三方面的均值均在0.4左右,而四家已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均值却都超过0.8,差距十分明显。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是深化公司治理结构,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产权主体多元化和上市使其自身由原来的机关式管理向法人公司治理结构过渡,从而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银行制度,同时,增加商业银行扩张资本金的途径、加快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和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也是使国有商业银行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总之,资源配置就是不断扶优限劣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贯彻效益为核心的原则,改善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回报率,争取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涤:金融资源配置论[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课题组:运用成本认定制优化银行资源配置[J].金融论坛,2001(3)

[3]张锐:银行改制:在路上[J].现代商业银行,2004(3)

[4]师萍:科技资源配置与制度安排的关系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4)

[5]郑垂勇: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问题研究.河海大学博士生论文,2001

[6]彭澎胡兴娥:层次分析法在科研课题遴选中的应用[J].中国三峡建设,2002(7)

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篇10

[关键词]监管资本;经济资本;RaRoC;绩效评估

一、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银行绩效评估还属于一项相对简单的活动。商业银行以存贷款及资产增长速度作为判断银行实力的重要标准,主要关心业务发展规模和收益水平,强调以业务扩张带动资本扩张,商业银行所奉行的战略基本上可以定性为“增量战略”、“速度情结”和“扩张规模”。在这种发展战略指导下,商业银行的资本问题越来越突出,对银行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商业银行本身是一种驾驭风险并获取风险收益的金融企业,通过对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的合理承担、分解、组合和转化,提供市场上不同客户所需要的不同风险层次和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真正运作良好的银行,应该是能够长期坚持较好资本收益率和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均衡发展能力较强的银行。

(二)以资本为基础的现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内部模型极大地提高了银行计算风险损失的精度,并通过风险损失映射资本承担,国际银行业实现了资本管理从监管资本到经济资本的飞跃。经济资本管理将是未来银行风险和价值管理的核心,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建立以经济资本为中心的绩效评价系统成为促进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基于RaRoC的绩效评估模型

在商业银行中,传统上绩效评估使用的是会计数据,如资产收益率(Returnonasset,简称Roa)或者权益收益率(Returnonequity,简称Roe)。但在金融领域,如果没有用风险表示支付价格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估。因此,只有将风险一收益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才有意义。在现代银行绩效度量的发展中,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模型(Risk-adjustedperformancemeasurement,简称Rapm)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模型是基于经济资本(CaR)的。由于CaR是以单个数值度量各种类型的风险,所以把CaR作为风险调节收益的基础。RaRoC即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是当前国际先进银行最常用、最信赖的一个测评指标,该指标充分考虑了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巨大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RaRoC=(收入-支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净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目前,RaRoC已在国际先进银行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其内部各个层面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单笔业务处理上,RaRoC可衡量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为银行决定是否开展该笔业务以及如何进行定价提供依据。在资产组合方面,银行在考虑单笔业务的风险和资产组合效应之后,可依据RaRoC衡量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通过RaRoC模型验证对呈现不利变化趋势的资产组合进行及时处理。在银行总体层面上,RaRoC可用于目标设定、业务决策、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等。高级管理层在确定银行能承担的总体风险水平即风险偏好之后,计算银行需要的总体经济资本,以此评价自身的资本充足状况;并将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业务部门和各类业务之间进行分配,即进行资本配置,以有效控制银行的总体风险,并通过分配经济资本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将股东回报要求转化为对全行、各业务部门和各个业务线的经营目标用于绩效考核,使银行实现在可承受风险水平之下的收益最大化,并最终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三、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绩效评估的比较分析

度量资本收益是进行绩效评估的关键,合适的度量模型能够准确地测度银行资产的经营业绩,帮助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目前在银行绩效评估体系中,有两种常用的资本收益度量模型,一种是基于监管资本,一种是基于经济资本。笔者通过实证分析建立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绩效评估度量模型。

假设银行资产组合p由三笔贷款组成,分别表示为a、B、C。这三笔贷款的基本信息均是已知的,具体如表1所示。假设这三笔贷款资产的违约相关系数pij是已知的(如表2),笔者在该已知条件下,根据巴塞尔协议中的标准法和经济资本计量模型(违约模式)分别计算该资产组合的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以及两者的收益率并进行比较。

(一)监管资本的计量

每一笔贷款所应该分配的最低监管资本是基于最低资本充足率来计算的。首先确定该笔贷款在新资本协议中所属的类别及信用评级,确定出该笔贷款在巴塞尔协议中对应的风险权重Rw;然后乘以该笔贷款的风险敞口eaD,即可以计算得到该笔贷款的风险资产数额Ra;再乘以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即得到该笔贷款应该占有的最低监管资本RC。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a=eaD×Rw(1)

RC=Ra×8%(2)

新巴塞尔协议标准法计量加权风险资产时对各类信贷资产的风险权重作了明确的规定。表3、表4是新协议中对银行贷款和公司贷款两种信贷资产按照信用评级所规定的风险权重。

根据表3和表4中信用评级所对应的风险权重,运用公式(1)和(2),即可计算得到a、B、C三笔贷款的监管资本,结果如表5所示:

(三)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收益率的计算

在上述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基础上,利用下面的公式即可以得到两者的收益率:

监管资本收益率=净利润/监管资本经济资本的收益率=RaRoC=(净利润—预期损失)/经济资本

表7是利用上述模型和各个参数计算得出的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收益率。表7中三个资产的监管资本收益率都为正值,且绝对值都很大,说明资产组合的监管资本收益率也为正值,表明该资产组合及组合中的每个资产的资本收益率都很高,贷款资产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但资产及资产组合的RaRoC值却不如监管资本收益率表现得那么好。表7显示资产a和B的RaRoC值分别为8.29%、7.34%,均为正值,而资产C及资产组合p的整体RaRoC值分别为-12.09%、-2.80%,均为负值。如果设定银行资本的最低收益率为6%,则上述数据表明,资产a和资产B均能为银行创造价值,带来价值增值;而资产C则会减损银行的整体价值;资产组合p也无法为银行带来价值增值。如果设定银行资本的最低收益率为15%,则所有资产及组合p均无法给银行创造价值,反而会缩减银行股东价值。

(四)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收益率的比较分析

进一步分析监管资本收益率与基于经济资本的RaRoC,两者在度量银行资产业务绩效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监管资本收益率高的资产,其RaRoC值可能会很低,或者是负值。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RaRoC考虑了资产的预期损失。监管资本收益率直接用净利润除以监管资本,而没有考虑资产的预期损失。实际上,尽管单个贷款资产到期时仅有两种状况:按时还本付息或者违约,不存在预期损失的发生;但多笔贷款资产组合在统计意义上是有一个预期违约率的概念,即贷款资产组合在某个时点的违约额除以该时点到期的贷款总额。因此,银行贷款资产作为一个整体组合来说,每笔贷款应该分摊该组合的部分预期损失。RaRoC值则在银行净利润的基础上扣除每笔贷款所应该分摊的预期损失,得到该笔贷款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以更好地反映贷款给银行带来的价值。

2.RaRoC中的经济资本更灵敏更准确地测度了资产风险。监管资本的计算仅仅考虑了每笔贷款资产的信用评级及其对应的风险权重,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风险权重仅有5个~6个取值,这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同资产的各种不同风险属性。因此从本质上讲,监管资本不具有风险敏感性,即无法准确度量每个资产的实际风险大小。而RaRoC模型中的经济资本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不仅考虑了每笔资产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而且通过测算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考虑了资产风险分散效应,并且把这种效应分散到各个资产,以成分经济资本的概念测度了每笔资产在组合中的风险贡献。

综上所述,RaRoC模型与监管资本收益率相比,综合考虑了每笔贷款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具体表现在:RaRoC模型的分子在计算收益中剔除了预期损失风险;在分母计算中,采用经济资本更精确地度量了其非预期损失及为了缓冲该非预期损失而需要准备的资本数额。所以,从理论上和实际计算公式来看,RaRoC模型能够更好的度量银行资产收益和风险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