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6:52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篇1

[关键词]农村金融;信用担保;担保体系

积极地构建具有较高层次性和差异性的信贷担保体系,将长效的信贷担保机制建立起来,对有效的信用担保方式和担保物进行创新和拓展,是解决农村信贷约束、缓解农民融资瓶颈的重要方法。

1.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分析

现在农村金融市场正在不断深化,而农村信用担保品则呈现出有形与隐形并存、动产与不动产交互的显著特点。与此同时,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格局呈现出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等一系列的特点,逐步的形成了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要想对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首先必须要将划分担保体系的标准和依据明确下来,这同时也是对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进行完善的基础性工作。在不同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中信用担保体系的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在信贷需求者的信贷特征、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和特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偏好等属于对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起到制约作用的重要因素,农民的信贷担保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信用担保物。一般来说,可以立足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农民等角度对信用担保体系进行划分,同时也可以从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存在形式、契约结构和产权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划分。现在在划分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时候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立足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就会产生不同的结论。笔者认为,信用担保体系属于构成农村金融体系的一项要素,然后与担保内容的相关法律规定相结合,结合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二元结构,然后以此为根据将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划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非正式制度下的信用体系和正式制度下的担保体系。

2.我国农村金融正式制度下的担保体系分析

在债权保障措施中担保贷款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信贷业务在我国农村机构得以开展的重要条件。现在常见的担保形式一般包括3种,也就是质押、抵押和保证等。在合约缔约的过程中担保内容需要通过书面契约的形式得以实现,所以其属于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其保障功能除了具备法律层面的强制性和约束性之外,还可以将现代金融制度的契约精神充分地体现出来[1]。

2.1我国农村金融担保体系中的保证分析

所谓的担保主要指的是由金融机构和保证人共同约定,保证人需要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时候以约定为根据承担责任或者履行债务的行为。保证属于一种外部激励措施,其属于对借款人履行贷款约定行为进行约束的一种倒逼机制,同时还是对道德风险进行防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保障。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保证具有比较久远的发展历史,而且在农村金融不断发展的同时保证也相应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现在担保公司担保、基金互助担保以及农户联保等属于最为主要的保障形式。

2.2我国农村金融担保体系中的抵押分析

农民将一定财产作为担保,从而能够得到信贷支持的这样一种金融行为就是抵押,作为一种国际金融业的通行做法,抵押在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中最为主要的形式就是“物”。从1995年开始我国正式实施抵押担保,然而农村金融市场由于受到了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出现了进展缓慢的局面。我国在近年来正在试图将抵押物的范围扩大,比如提出了要严格的按照法律规定开展风险可控、具有清晰权属的“四荒地”使用权、林权、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等抵押贷款。与此同时,一些省市还相继开展了不动产抵押试点工作,并且还制定了比较详细的相关配套措施,从而不断的寻找可以将现有法律制度禁止突破的可行性较高的路径。

2.3我国农村金融担保体系中的质押分析

农民向金融机构移交动产,并且以此为据得到信贷支持的一系列的金融行为就是所谓的质押,立足于质押的特点和性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理论上来说,相对于保证和抵押担保行为而言,农民通过质押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信贷支持概率;然而通过实证的方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抵押物由于较低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显得比较匮乏,因此农户具有较低的发生质押的行为机会,所以,质押这种行为在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中相对来说仍然比较滞后。我国在近几年来开始对质押担保信贷模式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并且相继提出了关于商标专用权、专利权、可转让股权以及应收账款等权利质押贷款,同时还对农业科技专利质押融资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

3.我国农村金融中非正式制度下的信用体系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信用担保的发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相对于正式制度下的信用担保而言,非正式制度下的信用担保发展的更早,而且直到现在非正式制度下的信用体系仍然存在,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抵押品替代机制。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受到了我国特殊的农村社会网络结构和农户“抵押品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因为合约的缔约形式属于并不具备具体体现担保条款的借条形式或者口头形式,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同时社会资本在乡土网络中本身具备较高的保障、监督和约束功能,因此其能够促进信用体系的不断深化和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的普惠制金融体系中小额信贷属于一种有效路径和关键一环,我国在1992年正式引进这一模式,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减贫、扶贫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具有较小的数额以及较低的门槛等优势,因此可以使低收入人群的信贷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使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得以有效改善,最终使得农户的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显著提升。但是因为受到了收益和风险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小额信贷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渐的与本来的价值和原则相偏离。现在的小额信贷不仅与贫困的农户信贷请求越来越远,而且还将用户的信用功能抛弃了。这一现象正是小额信贷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出现的失误,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纠正,使其能够将应有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4.构建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有效途径

4.1构建相辅相成的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二元结构

从本质上来说,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二元结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然而这种路径除了并不具备绝对性之外,同时也不可能将国家政策安排下的交叉性排除掉。与现代金融制度相符合的运行理念和机制对正规金融机构来说正好是契约性因素主导地位的决定因素,所以理性经济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就是对担保物的偏好,对信用的偏好不仅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同时也具有理论的可能性。立足于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发展格局来说,农村金融以及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二元结构的匹配具有业务操作上的可执行性、比例上的科学性以及结构上的对等性,因此与农村金融的发展规律和运行特点相符合。

4.2对农村金融担保体系进行创新

偏好契约性质的担保贷款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所以作为与金融契约精神相符合的一种重要内容,担保期限是解决农村、信贷缺口、信贷配给以及信贷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的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因素。在我国新型城镇不断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今天,对农村金融担保体系进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要在反复论证、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之上,立足于配套同步和统筹规划的原则,对抵押担保制度创新进行全面的推进[3]。

4.3对农村金融信用体系进行培育

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言,非正式制度下的信用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担保品必须要具备交易成本属性、耐用性、损失感、可销售性以及可处置性等基本特点,但是现在农户可以利用的担保品普遍具有成本高昂、市场短缺、法律盲区、不耐保存、评估困难等一系列的特点,因此长期以来并不属于金融机构的理想担保品。而且现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没有将大量的蕴藏在农村的信用资源充分的开发出来,并没有真正地形成相关的管理机制和识别机制。现在对于农村非正式金融部门来说,与“物保”形式比较起来,“人保”形式更为重要,因此在我国的整个农户贷款格局中信用贷款始终属于一种主流的地位。所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下一阶段的突破点就是对农户信用评价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将农民的信用精神激活,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培育。

5.结语

作为一种连接金融机构和信贷农户的介质,信用担保同时也是建立信贷关系、评估信贷风险、识别身份信息和传导信贷需求的非常重要的条件,因此其可以使现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供求矛盾得到有效的缓解。为此,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构建相辅相成的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二元结构,对农村金融担保体系进行创新,对农村金融信用体系进行培育,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

参考文献

[1]马九杰,周向阳,陆建云.担保抵押制度改革与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篇2

论文摘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机构,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其特有的优势,健康优良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民奔入小康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村金融承担着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时期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然而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又是关系国民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下文中,将对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信用合作进行详细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构建还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功能不健全,金融体系的服务不能解决“三农”经济发展和农村建设出现的体制问题。

1.小城镇建设融资不畅:据调查以小额信用贷款为主的金融政策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按照我国现有的金融政策,3万元以下的农户,有小额心痛贷款项目,50万元以上的有工商企业担保贷款项目,3-50万元的信贷支持就缺乏了,这是融资不畅的一个表现。3万元以下的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项目,50万以上的有工商企业担保贷款项目,这样一来3-50万元的信贷支持就缺乏了。

2.金融需求范围广:首先是资金的问题,由于我国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部分,所以需要金融的资金总量也大,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拥有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三农”建设的需要;其次是金融支持的客户少,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分布的比较散,每个客户需要的支持金额少,但客户却多,所以应该加大金融支持者的分布;每个客户需要的支持金融少,所以应该加大金融支持者在农村的分布;最后是资金的需要急,农民播种时买农具和农药,不能延误时间,需要大量资金亟需补助,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及时的给予资金。www.133229.Com

3.农村金融工作复杂:农村的金融针对的是农民,大多数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对贷款的各个规定理解的不够充分,办理时对业务流程也不能快速的熟悉,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更细微的服务。农民贷款借资额度小而且频繁,大大影响了工作的效率。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可控制性,农民经常遭受其危害影响了经济收入,不能及时的还贷,又加大了银行的工作量和工作的难度。

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举措

1.推出抵抗自然灾害的政策,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我国各个地区的农民在耕种时节遭受自然灾害机极其严重,秋冬春三季会连续出现干旱少雨的重大旱情,此时农民银行应该适量的下发紧急通知,实地监测灾害地区和春耕的工作动态,国家提倡金融机构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支持春耕抗旱,粮食生产和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农村信用社应该与国家水利部相关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相联和,深入研究开发对大型水利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大力发展水利项目工程收益权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

2.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加大县域信贷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要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要解决当地农民的贷款资金问题,减少贷款去大银行的的难度。

3.创新机构的服务模式: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目前我国的创新产品种类多,其中经过实践带来效益最好的包括: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信贷+保险”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2010年7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由此可见创新服务模式是国家越来越关注的课程,各个银行应该引起警惕,要全面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

4.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三农”发展的信贷投入:我国的政策工具很多,比如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来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的支持方式,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政策等方式、加大对“三农”信贷的投入。

5.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2009年,人民银行出台《关于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此项政策的出台对农村的金融机构的发展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所以以后还要加强基础设施,更好更快的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

三、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金融主体业务单一:从我国目前的可以放贷的品种看,贷款的主要对象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及抵押贷款等,可是一些贫困的地区的乡镇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存贷业务,新型的比如像,保险,基金,咨询等很少,这不能满足现代农民的需要,所以应该投入更多的具有新时代创新的业务服务。

2.农户企业贷款流程繁琐: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企业也由原来的小型逐渐转化为中大型企业,小的贷款额度满足不了产业的经营,而且贷款的审批越来越严格,阻碍了一大批有前景、效益高的中型企业。

3.法律意识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低,社会诚信意识不强,导致农业贷款难以收回的现象逐渐增多,有些不法分子只管借钱,却不肯还钱,这是法律意识不强的表现。杜绝此恶劣现象的产生必须加强对农民法律认识的宣传,让农民了解到拖欠还款应受到公安机关的制裁。

4、金融支农力量薄弱:我国乡镇的主要银行是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中国的“四大银行”并未参与到农村的金融建设,这使信用社的资金有限,不能帮助更多需要贷款的农民放贷,而且邮政储蓄一直以“谨慎信贷”为经营思路,进一步造成农村经济主体融资的艰难。

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与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

最近几年国家政府大力支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策略,比如重庆和山东地区成立了农村土地交易中心,尝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山林全等“固化的物权”转变为“活化的资本”,这都是新型政策的体现,是我国建设新型农村的好榜样。以下是几点切实的方案。

1.深入研究修改相关法律: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有时代意义,现如今我国对于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的一些有关规定已经没有意义,必须修改相关的政策,比如改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木承包权不能抵押的现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等配套改革,加快农村的金融发展。大部分农民进城创业时,没有资金,在城里贷款十分的繁琐,建议我国承认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所有权的确权领证,提倡固有资金合理流转。

2.建立“信用担保中心”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信用担保”的建立可有效的切实为农民服务,农民可以通过该中心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担保中心可以直接调查农民实有资产,落实农民是否具有还款的能力,并催还欠款,这也可以节省银行的资源。

3.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银行在农民无法还贷时,可以将农民的农村房屋及土地当做抵押物抵押给银行,交易中心将国有资产变成“现金”。农民可以在自己的乡镇创业,也可以带着现金去城里创业。

4.制定农村发展整体规划,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农信社至始至终要坚持支农主力军的地位和作用,保持县级法人地位,要深入研究金融机构整体表现的问题,对银行化改革要结合实际,并慎重和稳妥的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加大政策的实施力度,严格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完善相关有缺陷的制度。

5.明确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开办建设“三农”贷款和农村的基础设施信贷业务,帮助贫困地区的发展,是提升金融服务,实现社会效益的经济最大化措施,把“三农”作为业务经营的第一要务,结合农民需要的优惠政策,不断的调整信贷结构,放宽贷款的政策,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结

建立新型农村体系对于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起到主导的作用,农村金融和“三农的发展”密不可分,必须深刻认识和研究农民实际贷款的需要,积极应对和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对于金融机构服务的迫切需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的金融整体结构。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篇3

关键词:涉农金融;互联网p2p;农村信用体系;思考

一、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信息采集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

一是部分农民缺乏金融知识,对金融机构贷款认识不到位,不易达到贷款需要的标准,多数短期借贷都通过私下的民间借贷或亲戚朋友的短期筹措,与金融机构难以发生借贷关系,导致很多农民在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报告都毫无信息。二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农业经济不发达,农民外出务工人数日益增加,部分村庄几乎变成了“空村”,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而留下的群体除了偶尔与金融机构发生存取款关系外,很难产生借贷关系,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人员的征信信息很难采集到位。三是大部分农民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不愿意过多透露个人信息,在金融机构采集征信信息时,不愿填报或少填报个人信息,涉及信用、工商、保险等信息难以获得。四是信息采集人员个人工作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农村信贷人员对农民信息采集不够重视,甚至存在主观推断等情况,使部分关键信息缺失或失真,使得相关信息无法有效使用。

(二)农民信用意识淡薄,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不足

我国农村地区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再加上我国金融信用产品的推广使用起步晚发展慢,对于农村地区的信用观念推广与农民信用意识教育还不到位,很多农民对信用记录还不够关注,重视程度不高,对信用记录不良造成的后果还未有充分的认知。同时,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整体信用意识不高,逃废债务、合同违约、商品交易主体之间失信现象依然屡见不鲜,甚至为了逃避信用记录的制约,一些人不愿意参与信用信息征集、评级等业务,或者消极对待信息征集,提供虚假信息。

(三)金融机构信贷门槛高,多数农民被排除在信用体系之外

多年以来,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主要是由金融机构来完成,民营机构几乎很难插足,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工作。长期以来,金融机构为防范信用风险,多数信贷产品是以足值的抵押物、质押物或担保为前提的。但农村地区由于土地使用权、房产等物品无法进行抵押,无法有效流转变现,导致大量农户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服务,无法使用金融机构信贷产品。而为增加金融信贷服务成立的担保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业务滞后、发展不充分,现有的多数担保机构未能惠及农村地区。此外,大部分担保公司已经基本放弃了农户贷款的担保业务,更加关注县级以下企业信贷,这就使多数农民无法通过信贷服务进入到征信体系内,也无从被采集相关信用信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难以快速发展完善。

(四)社会参与度较低,农村信用体系创建氛围较弱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部门、环节较多,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硬性制约,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涉及企业及个人的工商、税务、电信、法院判决、缴水电费、拖欠工资等相关信息的采集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虽然从农村居民到涉农政务机关都深知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不仅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和安排,也需要确定牵头部门组织各机构共同推进。同时,农村民间信用体系多以亲戚、朋友或同乡、同村的口碑为主,多是隐性的民间口传信用的形式存在,缺乏固定的记录载体和记录机构,海量的数据采集、分析、使用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更需要大量资金和各种成本的投入。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碍于牵头部门和资金约束,信用体系建设推广难度高居不下,社会参与度大大下降,严重影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二、涉农互联网金融p2p的征信建设特点

(一)立体化,提升了征信的全面性

一是信息内容更广泛。涉农p2p,如翼龙贷网,除了传统的人民银行征信报告中反映的情况,还记载了农村借款人的家庭人口信息、职业信息、经营项目信息、学历知识水平、家庭房产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现金流情况、经营能力情况,基本上尽可能全面反映借款人真实的农业项目经营情况。二是图像化保存。除了采集的信息以纸面和表格形式保存外,翼龙贷还以照片和视频形式进行征信信息采集,主要包括其长期居住地、住所、经营场地、家庭人员等方面的照片信息,同时还在借款人注册申请贷款时对其进行视频录制,采集动态信息,并在确认借款时二次采集借款人视频信息,打破了原有纸面记载的模式,实现了纸面、照片、视频三种形式的信息采集。

(二)关联化,解决了信息采集难问题

翼龙贷网的信息采集和贷款审批前置条件是以家庭为单位,借款人需要提供全部家庭信息资料,户口本、夫妻双方身份证、土地使用证、农村房产证等资料,而且借款的相关资料文书必须有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才能生效,在夫妻双方不足以达到借款条件时,可以采取担保人担保形式,增加至少一个人的信息采集和签字确认。这样,一次借款申请就可以采集到一个家庭至少夫妻双方的征信信息,有担保人的情况下还能再增加一个人的征信信息。

(三)普惠化,扩大了征信采集覆盖面

作为涉农p2p,翼龙贷网95%的客户来自于农村地区,其特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信息采集和风控模式不断扩展了其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涉农互联网金融p2p企业,对银行流水、可抵押资产等原有金融机构必须达标的部分风控指标进行了弱化处理,充分利用了农村地区农户血缘关联关系密切、重视乡村内社会声誉等特点,转而采用具有农村特色的家庭化、立体化等风控手段,将大量被传统金融机构信贷产品高门槛拒绝的但资质优良的农户,通过特有的产品模式和风控手段,纳入到互联网金融p2p的服务范畴内,有效扩展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四)模型化,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科学发展

大多数p2p企业都通过数据模型对借款用户进行评级,以翼龙贷为例,通过借款用户的年龄、学历、家庭人口结构、联系人反映情况、住房和经营情况等数据,结合众多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模型设计,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采集的数据外,还将借款用户在互联网中留下的信息与痕迹作为征信信息进行收录与分析,形成综合化大数据。通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对借款人进行自动化的网络评级,翼龙贷将众多借款人分为a、a+、aa、aa+、B等十二个级别,对不同级别的借款人结合借款期限审批不同的借款额度和利率。

三、进一步推进涉农p2p征信发挥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充分发挥引导、推动和管理作用,推动地方市县两级政府积极构建地方征信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对地方建设征信体系的建设,人民银行要提建议、做方案,积极协调配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突破原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常用的宣传教育、强化惩戒等原有套路,将相关p2p征信信息系统纳入地方社会信用建设的工作规划和方案中。

(二)鼓励规范合法p2p在农村地区落地

作为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应主动接近和认知互联网金融,更要深入了解本地p2p企业的运营模式和风控模式,鼓励规范合法的p2p在本地落户,尤其是主动深入扎根三农的p2p企业,更要鼓励其发挥为农村地区输血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作用,在人才供给、办公、工商、税收、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条件,以此弥补其对地方传统金融的服务空白,从宏观层面延展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宽度和深度,提供更多更符合市场机制和科学风险定价的金融产品,使其从市场角度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提供持续、稳定、深入的资金支持。

(三)规范涉农p2p用户信息采集的管理

当前多数p2p企业都将客户信息纳入到上海资信成立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中,p2p企业可以通过查询服务共享其他企业提交的客户征信信息。一方面,要对纳入系统的涉农p2p企业应进行严格的约束与管理,划清个人信息采集的范围与界限,保持对p2p企业信贷客户的个人人格和隐私的尊重,严防信息的泄露对借款与理财客户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征信管理部门也要对涉农p2p企业开展的征信业务进行管理,对没有纳入nFCS系统的,要尽快要求其加入系统,对未经允许私自采集并泄露或公开售卖客户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管控与打击,严防负面效应。

(四)强化征信信息交流共享与对接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108—03

一、导言

金融服务体系是指主要运用资金价格形成机制及相关的法律规则、政策和宏观调控机制等,通过金融机构体系、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对融资主体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作为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内涵也大致相同。但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着特殊性,一方面要充分反映农村金融的特殊性以适应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国家实现保护、支持、发展农业经济的目标。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尚不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越来越突出的农村融资难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三农”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相比较而言,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较为成熟,有较好的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并且各金融机构问有着严格的职能分工,在政府参与和监管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多层次、可持续、广覆盖的特点,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农村金融机构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自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发展,形成了以传统正规金融为主导、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非正式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传统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创新型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非正式金融机构主要有私人钱庄,当铺,私人借贷,高利贷和合会。2006年以来,各类资本在我国政府引导下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产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了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至2012年5月底,全国已经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817家,80%的贷款投向“三农”和小企业,成为我国农村金融领域新的生力军。

2.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

近几年来,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在各涉农金融机构影响下加快推进。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开办农户的联保贷款和创业贷款等贷款业务。从资本市场来看,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到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以及股票主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通过银行问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这些措施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建设虽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供给严重不足的总体状况依旧存在。例如在许多地方出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家独大,在垄断经营的过程中出现贷款资金少,贷款成本高,贷款条件高等问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多元化的改革仍然没有改变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农独撑庞大的三农”的局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下逐渐精简银行从业人员,陆续撤离其县级区域业务网点,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逐步转向城市地区,因此,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的严重情况。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有2945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2.金融服务方式单一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需求的品种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目前多数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存在贷款品种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金融产品范围主要集中在“存、贷、汇”业务上,结算、保险、咨询、外汇等其他服务很少,这种金融服务体系完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农民金融的多元化要求,制约了金融发展。

3.农村信贷资金不足,资金外流严重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农村信贷收益率低,农村中小企业缺乏抵押担保品,农村金融环境不够完善,信贷交易成本过高、风险大,使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意愿不足。很多金融机构将本来用于农村市场的资金转移到收益较高的地区和行业,比如城市地区或工业。目前,农村高利贷普遍和民间金融活跃恰恰说明了正式金融机构资金有效供给的不足。

4.农村金融信贷缺乏信用支撑

在制约农村信贷投入的因素中,社会信用环境差的影响最为突出,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故意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进展缓慢,农户的信用信息基本处于零散分布状况。良莠不齐的民间借贷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同时也加大了农村金融的运行风险。

5.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为了提高经营能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但农村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不明确,产权结构不清晰。

三、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是“复合信用模型”的典型,其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并存,架构层次分明,是职能协调的有效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农村资本能够相对独立运行

美国政府在不同农作物的生产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12个农业信贷区,从而达到农业信贷规范化的目的。在每个农业信贷区内,美国政府专门设立农贷专业银行,而每个农贷专业银行在农业信贷管理局监督和管理下都是独立经营的实体。农贷的专业银行经营拥有独立性,有效地保持了农业资金运行的相对独立性。

(二)农村金融拥有强大的财政支持

在农村信贷发展初期,美国政府给予其大量拨款,以此来保证并促进信贷事业的快速发展。比如政府的拨款是美国联邦土地银行最初主要的股金,其比重占总股金的80%,而且财政部门的拨款或借款是政府农贷机构资金的绝大部分来源。

(三)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

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层次结构比较分明,以私营信贷机构等农村的商业金融作为基础,以合作性的农村金融作为主体,而政策性的农村金融起到补充的作用。私营的农村信贷机构特点是产权明晰,可以专门向具有一定偿付能力的农村金融需求者,比如大型农场主,提供借贷资本。而政府创办农业信用合作体系,其最初由政府进行全部出资,而后政府再进一步公开出售股权,使其逐步实现由合作社或农场主所有。为了达到向灾民提供救济方面贷款,向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支持的目的,同时为了弥补农村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缺陷,政府还建立了政策性的农业信贷机构。

(四)信贷管理机制完善

美国农村的信贷管理机制相当健全,信贷机构以风险控制和盈利作为两大目标,非常侧重于贷款的流程,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不同对象贷款的流程,并在发达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组建了全球最发达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查询系统。并且美国还建立了拥有独立的、比较健全的,包括监管机构、行业自律协会、资金融通清算中心和互助保险集团的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系。针对农村市场的金融需求具有信贷金额小、风险大的特点,政府把农村的金融机构监管与其他的商业银行监管进行分离,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监管措施。

四、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创新与培育农村金融组织

在立足于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的基础上,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美国建立了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组织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这些农村金融组织之间层次分明,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它们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出发,满足了农村的金融需求,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我国应在国内农村的金融需求新变化和新特点的基础上,加快创新与培育农村金融组织,以达到建成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非正规性金融四者共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确保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地位

可以借鉴美国在发展农村金融方面的两条基本经验:一是民主决策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合作金融组织的代表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重大决策和政策开会讨论并民主决策。二是来源于社员并服务于社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社员互助机构,为社员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项目。具有强制性的契约性是各级社员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关系的体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方面为了满足社员对小额、零星资金需要,提供小规模的贷款,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社员的闲散资金投资增值的机会,向社员筹集资金。我国改革农村合作金融,应坚持合作制原则和合作制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固定性;在农村合作金融中引入市场机制,对合作金融的微观经营机制进行改进,提高合作金融的运行效率,使得业务运作适当商业化;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有效监管,使之独立发展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三)加大农业保险发展力度

美国扶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支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效工具是农业保险。美国设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并为了达到支持农民参加农作物保险的目的,通过联邦的农作物保险公司向农民提供保费补贴,而且为了鼓励私营保险公司承担农作物的保险业务,通过联邦的农作物保险公司向私营保险公司提供费用补贴和再保险支持。我国也应该加大农业保险的力度,把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美国政府主要以五种方式支持农村金融市场:(1)政府直接出资,比如在经济危机中,主要由政府出资发起成立的美国联邦土地银行曾出资认购股票救助农村金融市场;(2)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如信用社不被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3)政府提供担保帮助募集资金,如在政府和央行担保下,美国的农业信贷银行发行债券用来筹集稳定的长期的信贷资本;(4)实行有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美国的信用社免交存款准备金;(5)农业贷款普遍贴息制度。参考美国做法,当前应确立我国政府导向型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模式,待市场经济发展成熟后,再循序渐进地向市场导向型模式进行过渡。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篇5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蔓延到了农村地区,很多农户都逐步脱离了原先的农作方式,转而向农村个体化商业和产业发展,使得农村经济由原先的单一经营模式向着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转变,农村经济也逐渐变得活跃起来。农民的消费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而出现了较大金额的资金需求,同时,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也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农村创新性金融服务需求,此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让农村的商品流通、农村水利、住房改造等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然较为落后,乡镇上拥有的金融网点少的可怜,一些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上几乎没有一家金融机构或金融网点,但是,他们的贷款需求却是非常巨大的,真正贷到款的仅仅占不到10%。这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一大短板。

(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现状。

农村金融产品品种一直以来都缺乏创新,没有众多的品种供农民选择,而且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也明确给出了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意见,但是,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与城市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总体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是因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层次低,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专业人才匾乏,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不到位,鼓励农村金融创新的环境还不具备等,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产品种类贫乏,难以充分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农村经济系统性风险也偏高,进而大大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开辟新产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现状。

虽然说我国农村信用体系服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农村信用环境的提升是一项长期工程,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农村金融信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正如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相应的信用体系也存在着城乡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信用和信用供给长期处于量小零散的状态,从而使得农村信用缺失,同时又影响到了金融资源在农村的合理配置。这是因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村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以往信用情况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情况。同时,农村征信协调机制建设滞后,没有或并为全面展开征信业务,导致了信息共享存在较大的困难。此外,配套软件系统开发滞后,操作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征信保障机制也较为滞后,使得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的信息核准评估难。

(四)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现状。

由于农村金融风险复杂多样化,我们必须建立相应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但是,我国农村风险防范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是因为我国农村风险防范体系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其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金融支持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有:农村金融保险机制建设滞后,基本上还处于脆弱、萎缩的状态,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建设要求,一些农村急需的险种并没有开发出来,大大降低了农民和涉农企业对金融保险的兴趣。同时,涉农金融机构的经营宗旨出现偏差,要么就是风险绝对转移,要么就是风险规避,没有积极的市场参与性。此外,担保机构的资金能力和服务能力缺位,比如说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偏小,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缺乏足够的担保专业人才。最后,农户承担风险的能力极为脆弱,加之当前的土地管理还存在着土地的价值评估不够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缺乏或不完善,贷款风险难以掌控等问题。

(五)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现状。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市场化程度应该是高的,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偏低,从而大大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具体来说,发展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制度安排并未明确。事实上,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大量且客观存在,就已经说明了农村金融发展的严重失衡,它必然在正规金融无法满足农村需求的时候,以更为灵活、便捷的优点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它没有相关法律约束,也没有严格的监管,金融风险是较大的。此外,利率市场化程度偏低,参与资本市场的规模偏小。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对策

(一)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必然需要较为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我们应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积极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努力建成一个能满足农业经济需求的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政策性银行稳定农村金融安全的骨干作用,发挥商业性涉农金融机构的多元功能,即遏制商业银行的机构业务萎缩的趋势,强化商业性涉农银行的支农责任,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善对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扩大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还要把完善农村信用社功能作为农业金融组织建设的重心,突破对传统农村信用社改革路径的依赖,为农户金融合作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强化财政税收对互助合作金融的扶持,加大农村金融互助合作组织的市场准入监管,还要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的治理结构,明晰自身的职能,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确立自身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某几个细分市场中的优势,保持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引入竞争机制,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素质,从而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多层次性,积极吸引更多资金流向农村,并建立较为完善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提升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优势。

(二)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我们应该根据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农业社会文化特点,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为现代农业打造出有特色、高效率、能控险、可持续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统分结合、运转高效的涉农和县域业务组织管理体系,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加大对现代农业和县域的经营资源投入,选准切入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不断创新服务现代农业的新模式,从而形成一个为现代农业服务的现代化金融管理体系,从组织保障上推动农村全部金融机构现代化,设计出高附加值具有个人特色的金融产品,帮助农村经济主体分散经营风险,从而使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备方便性、全面性、合理性等特点,让其成为科学有效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对于现代农业发展来说,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我们必须在认真分析农村金融市场一些特点的基础之上,不断细化农村金融市场,创新适应农村产业化发展的生产性贷款,创新拓展农村发展需要的建设性贷款,创新鼓励农业发展的保险类产品,创新适合于农民生活需求的消费类贷款,探索社团贷款业务。其中,我们必须着重于创新并发展小额贷款项目,主要是针对那些低收入阶层开设的贷款和存款服务,又被称作为小额金融,它在经济扶贫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已经试点经营了小额贷款业务,但是,发展中仍然有着制约因素存在,比如说,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急待定位,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体制有待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后续资金不足。我们必须针对这些情况,明确小额贷款的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功能定位,坚持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化、商业化运作,从而扩大农村金融产品的服务范围。

(四)构建农村金融信用体系。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说,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来推进其构建的进程。这三个方面就是:建设公共性质的农村征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事业,把土地使用权抵押作为农村信用化建设的突破口。就第一个方面来说,我们应该制定整体规划,加大推动力度,加快系统程序开发和征信网络建设,稳步推动配套机制建设,确保数据库信息准确齐全,加快相关机构信用信息资源联网步伐,进一步营造重信用、讲诚信的社会风气,加快农村信用文化建设;就第二个方面而言,我们应该创造条件,组建各类农村信用共同体,加大对农村信用共同体的支持力度,建立新型的信用担保组织模式,采取相应的信用担保运作机制,从而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制的建设;就第三个方面而言,我们应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建立土地流转要素市场,从而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这个新生事物在农村的顺利构建。

(五)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充满了金融风险。我们必须构建积极的风险防范应对机制。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高效运行机制和网络体系,完善市场化体制的目标,完善互助保险与担保多主体地分担、分散和对冲风险的联动机制,立专门的农业政策性保险部门经营再保险,从而建立新型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同时,我们应该强化业务发展、风控先行的经营理念,提高风险定价和补偿能力,开发出多元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从而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内控机制。此外,我们还应该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建立农业巨灾证券化体系,从而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另外,我们还应该健全农业保险监管体系,营造农业金融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六)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成熟的市场机制和高度的市场化。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够的现状,开放农村金融市场,这就需要我们制订相应的配套法规,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完善监管手段和监管机制,保证监管的独立性和监管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也应该建立利率内部协调机制,策略地确定利率水平,启动主动型利率管理模式,向中间业务要效益,从而逐步实现农村资金利率市场化。最后,我们还应该发展包括发行股票、债券和资金信托等直接融资方式,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创新投资,运用投资银行手段推进农村直接融资市场的形成,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从而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三、结语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篇6

1.1农业贷款水平偏低、不良贷款比例较高。当前形成农村金融机构主力部门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自身实力较差,它难以满足农村信贷的需求,存在严重的资金缺口,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末,三农贷款增速明显回落。同时在加上农村信贷回报率不高,导致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将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经济,而是更愿意投放于回报率较高的房地产行业、资源开采等行业。

1.2农村经济缺乏信心体系,信用环境建设落后。虽然今年我国提出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可以进行抵押的政策,但是具体的实践中,农村土地经营权被抵押的现象还非常少,大部分金融机构不愿意以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这样一来导致农民江南西信贷抵押的实物非常少,而依靠信用体系进行信贷的模式,又因为农村没有完善的应用体系而没有办法实施。

1.3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经济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东部地区的农村经济最发达,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则比较落后,对照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分布图:农村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金融机构就越多,金融政策就越完善,而且非金融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以我国温州地区农村为例,当地的民间信贷非常的普遍。而经济越落后的地区,金融机构就越少,金融机构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也就越少。

1.4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随着金融机构竞争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将营业网点布置在农村,但是他们的经营目的并不是为农村经济服务,而更多是吸取农村的流动资金,进而转移到城市经营网点,用于进行信贷业务、购买理财产品等,这样的结果是造成农村信贷投入越来越少,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很大的原因就是缺少真正为农村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农民的投资渠道比较缺乏。

2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的具体对策

2.1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首先放松农村金融管制,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主体。之所以造成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匮乏的主要原因就是金融准入门槛比较高,因此要加大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区域性中小型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并尽快放宽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对其他资本的限制,赋予其在利率定价方面更大自;其次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推出机制。只有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推出机制才能够将不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稳定的金融机构推出农村市场,当然实施农村金融机构推出机制需要经过试点检验才能够实施。

2.2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农村非金融组织体系的存在与农村金融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健全的非正规金融组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非正规金融组织体系应该要合理的引导,从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一是要健全完善的非正规金融体系法律法规;二是合理引导非正规金融体系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三是实施民营金融准入制度。

2.3优化农村金融环境。首先国家要积极地制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宏观政策,为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农村地区成立民营金融组织;其次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基于农村信贷可抵押物价值的缺失,我国要积极为农村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信贷用户的信用等级给予其相应的信贷金额。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篇7

关键词:农村 金融体系 改革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至关重要的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质上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建设,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而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能否为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因此,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地区的持续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况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较为齐全的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前,我闻农村金融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信贷和农村信用社业务组成。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后,由中国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社,从而确立了中同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1994年从中同农业银行分离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金融增加了政策性金融部门。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标志着农村金融体制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1986年开始设立的邮政储蓄机构被界定为其他金融机构,但因得益于政策优惠,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成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供给方为农发行,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而需求方则主要包括了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农户和农村企业。金融产品受制于供给水平、能力及意愿等因素,目前品种较为单一,对于各种类型的农户和农村企业千差万别的金融需求则显得供不应求。还有,客观上由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短缺和抑制,供给方在市场体系中基本处于垄断者的地位,加之资金的价格未能市场化,由此导致金融交易行为扭曲现象普遍存在。

(三)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对农村金融的监管主要是按金融机构的类型来划分的,既包含银行监管部门也包括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其中银行监管部门主要监管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农发行、农行以及邮政储蓄等。而合作金融监管部门主要监管数量众多的农村信用社,在监管的同时还负责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行业管理。另外,银监会等其他金融组织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也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不足之处

目前虽然建立了以政策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但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完全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尚未发育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不稳定,筹资成本较高,与优惠贷款形成较大反差;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是扮演着“粮食银行”的作用。

2.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信贷业务重点向城市倾斜,农业银行信贷资金已基本从农村市场退出。

3.农村信用社“支农”力不从心,其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三会”制度形同虚设,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率较高。

4.农业保险不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目前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一是受到国家财力限制补偿不足;二是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农业保险的要求;三是不利于培育农户参与保险的秘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5.民间金融依然活跃,且缺乏必要的规范。农村的民间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其运行极不规范,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1)存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后劲;(2)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二)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不足之处

1,资金供求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未确立,影响资金的优化配置。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实行十分严格的金融管制,资本的基本价格――利率形成机制还未完全市场化,在民问借贷市场活跃的情况下,资金市场存在两个价格,即利率的“双轨制”,导致资金供求基本信号被扭曲,影响了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本身也是导致农村资金抽往城市和地下金融禁而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存在明显的供给短缺,局部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由于农村金融的供给方仅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且资金供给长期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需要,资金的卖方市场长期存在。

3,金融产品供给不足,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户和农村企业由于经济活动内容和规模不同,其金融需求也表现出多层次性的特征。而以农信社为主力军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仍然停留在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上,且资金规模有限、金融产品创新少、结算手段落后,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农村经济和农民的需求。

(三)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

1.对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缺乏长远规划。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缺乏明确方向,政策性金融业务散布在多个金融机构。

2.农村金融监管力量有限,难以适应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监管要求。由于存在监管体制设置上的问题,监管结构呈现“倒三角”形态。在基层地市、县人行的金融监管力量最少,而监管任务却最重,情况最复杂,监管人员往往疲于奔波,忙于应付,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战略措施

(一)统筹考虑,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1.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使其真正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要改变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只负责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的格局,扩大其业务外延。一是把目前由农业银行经营的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划为农业发展银行;二是将国家开发银行农业信贷业务、国际金融机构农贷的转贷业务划为农业发展银行管理;三是改变目前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资金来源不稳定的现状,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农业发展基金面向农民筹资、境外筹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还可将邮政储蓄存款、社会保障基金等划为农业发展银行。

2.整合和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国农业银行,使其更好的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化

的优秀项目去吸引商业银行的投入;另一方面,国家可规定商业银行向农业投放贷款的最低限额或比例,或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的一定比例用于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另外,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实施,其国有银行业务逐渐从农村市场淡出是必然的趋势,可以考虑将其分支机构统一整合基础上,吸收民问资金参股,改组成地方性质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增强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3.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要进一步明确信用社改革的总体目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总体方向应是合作制,按照合作社原则进行改革,农村基层信用合作社应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其次,应明确信用社的财产的归属,即所有制性质。改革中应尊重农民社员的股权和集体所有财产的所有权,任何人不可平调,也不可随意改变其性质。第三,应进一步完善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

4.要尽快组建以地方政府为依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鉴于商业性农业保险尚缺乏市场基础,建议在政府推动下争取成立地方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该公司可以采取“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经营,并享受相应的税收和财政优惠。在经营中,公司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走“大农险”之路,在完善农村风险保障体系,开发培育农村保险市场的过程中稳步发展。

5.正确引导和充分利用民间金融,实现民间金融适度发展。对民间金融,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人手,在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准备金率和资金充足率及实行风险责任自负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民间私人借贷机构等有规范组织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满足“三农”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同时,对投机性民间金融组织和以民间金融为幌子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要予以严厉打击。

(二)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推动以农村资金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为中心的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起更加广泛的金融市场,包括农村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并实现正式的农村信贷市场与非正式农村金融市场间的有机联系。推动农村资金拆借市场的发育,为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提供便利。鼓励金融创新,产品创新,为农村客户提供包括存贷款、证券融资、证券交易、财产担保、租赁、人寿和再保险和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在内的多样化金融工具,以适应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

(三)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尽早实现对农村信用社金融监管和行业管理的分设

随着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分设,银行监管委员会将专职负责对农信社的监管工作;要积极推动成立信用社行业管理协会,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完善;要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长远规划;在监管体制设置上的问题,要加强基层监管力量,改变农村金融监管结构的“倒三角”形态;要加强关于金融监管的立法工作,做到金融监管有法可依。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控制;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5-0077-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5.18

一、引言

2006年农村金融新政实施以来①,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明显加速,进入一个重要转型期②。伴随着转型的持续深入,农村金融改革成效逐渐凸显: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初步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励,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局面有所缓解。但要看到,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并未真正建立,从需求者的角度而言,农户、农村小企业借贷难的现状依然很突出[1];从供给者的角度而言,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例,经营偏离、开展业务难、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壮大[2-3],并进一步影响到农村金融供给。

不少学者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并给出优化对策。何广文(2007)认为农村金融机构要准确定位,要立足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克服抵押品缺乏、有利于增加金融资源对农户的可得性、以市场化模式来增进金融效率等四个方面,才能真正实现有效供给[4];洪正、王万峰、周轶海(2010)则认为要通过有效融资机制设计解决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5];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不少学者也给出完善治理结构,减少主发起行干预[6]、准确定位,加大产品创新,提升定价能力等建议[7]。一个被忽略的问题是,现有对策多集中于农村金融机构本身优化,而缺乏对影响机构体系有效运行的因素的系统性对策研究,而这对当前农村金融改革而言,尤其在当前机构体系初步完善的条件下,显得愈发重要。本文认为,对于优化后的农村金融市场来说,风险控制是核心。因此,相关配套体系建设应围绕着风险控制这一核心进行。

二、农村金融转型中的风险控制及其表现

(一)风险控制对农村金融转型能否成功至关重要

风险控制是每个金融市场都要应对的,但对于经过优化后主要以中小型金融机构、乃至一些非正式金融组织为主体的农村金融市场来说,风险控制显得更为重要。风险控制不只关系到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更是这些金融组织能否继续生存,以及这种金融改革模式能否继续的关键。这是因为:对于各种金融组织来说,能否有效控制风险是其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对于农村金融需求者来讲,金融组织能否有效控制风险关系到其利益是否受损,也是他们是否信任该类金融组织的关键;最为重要的是,能否有效控制风险是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关键。综观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金融改革,并不能说政府没有尝试过类似农村金融新政(实际可以归为管制放松)的探索,农村合作基金会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其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风险控制不力,被监管部门进行了一刀切式的关闭。可以看出,在农村金融改革中,监管部门在进行各种农村金融制度供给时,首先考虑的便是风险控制,此次农村金融新政的各种政策以及实际操作过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①。因此,相关配套体系建设应围绕着风险控制这一核心进行。通过配套体系建设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中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风险表现

1.系统性风险。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使其更容易遭受系统性风险;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抵抗系统性风险的实力远远不够,也缺乏利用多种金融工具降低风险的能力;客户与业务集中于某一地域,造成风险难以分散。

2.运营风险。相比大银行和城市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管理和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加上部分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东监督权力无法得到有效行使,内部人控制严重等,使得农村金融机构运营风险加大。更多的运营风险来自于农村金融市场严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种问题。尽管经过优化设置后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关系型信贷等产品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避免此类问题,但对于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来说还不够。此外,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多和多样化,农户对金融机构的选择性增大,也会带来农户“窜贷”等一些降低关系型贷款的因素,增大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难度。

3.地方政府干预的风险。地方政府的一些不当干预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需要面对的另一风险。规模小、区域性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成长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有效支持对于机构成长壮大、进行各种创新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②。但与之相伴,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更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这类不当干预使得金融机构的独立性部分丧失,造成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加大金融机构的风险。

三、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路径选择

(一)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一,加快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有助于缓解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有助于保持农业投资收益的稳定,增强农户的投资积极性。应尽快研究对农业政策性保险进行专门立法,把其纳入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建立由政府主导、发挥政府财政补贴激励作用、由中外资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第二,健全农村抵押担保机制。根据“一行三会”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指导意见,抵押担保创新是其重要内容之一③。担保机构存在的理由是,相比贷款者,他们对借款者的信息更为充分。因此,在担保机构设立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其对信息的生产、利用程度。一些不具备信息优势的担保机构在农村担保过程中仍然会存在担保信贷配给问题,对缓解农村贷款难的意义并不大④。适合农村信贷担保的一些模式应该是在政府扶持下,有农户参与的互信贷担保机构,或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由农业产业化企业利用自身与农户交往中的各种优势,设立的商业性信贷担保机构⑤。此外,积极探索抵押创新,扩大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探索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动产抵押、权益抵押等业务。不过,在进行抵押创新的过程中(尤其是土地抵押创新),应充分保障农民的根本权益。第三,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分散风险的功能,缩减农产品价格波动范围,降低农民收入波动程度,进而提升农户投资收益,降低还贷风险①。

(二)农村征信体系的构建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为1.4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评定了9300万信用农户,8100万农户获得贷款,余额达1.5万亿元②。但这与我国总体农户规模相比还相差很远。此外,信息采集不完善、信息采集指标脱离农村实际、征信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主体不明确、信用信息共享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征信体系的发展。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第一,完善征信法律体系,使征信工作有详细法律可依,减少征信过程中的阻力;第二,明确征信监管主体,以人民银行为核心,统一征信标准,协调各方力量,建立联合公共征信体系。从近期来看,应将各个金融机构的内部征信信息统一接合公共征信体系内,实现不同机构间信息共享;从远期来看,则要将多个部门的征信信息共同纳入公共征信体系内部;第三,加强征信行业建设,建立以政府征信为主,社会多种中介机构参与建设的模式。征信体系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当前而言,加快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在原有农信社征信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包含农户基本状况和借贷信息的信息共享体系是当务之急。

(三)农村金融有效监管机制的构建

1.农村金融监管的一些基本原则。一是微观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当前农村金融监管中,更多的是在金融机构层面的监管,而对经济形势变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关注度不够。农村金融机构的小规模与三农经济的特点,使其受到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的程度更大,如不关注此类问题,有可能带来区域性的金融不稳定。要改变“监管只是做微观工作”的片面认识,做到微观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二是适当监管原则。金融监管必须把握好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农村可利用资金的匮乏,客观上要求对农村金融监管要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重要目标。通过监管鼓励更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促使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而不是因为监管机构过于严格的标准导致因噎废食。当前,还要防止因监管过严而给农村金融机构带来过多不必要的成本。三是差异化监管原则。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差异、农村金融市场区域间的差异以及区域内的差异,需要农村金融监管结合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状况做出适当调整。农村金融机构主体性质的多元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规模的多层次性也需要做到对不同金融机构实行分层次监管,使其更好发挥自身效率。

2.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一是政府监管体系内部协调化。当前我国的几大监管部门显然协调不足,如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信息难以共享,地方政府有时超越权限造成银监会权利缺损等,金融监管的合力不足。应该对现有农村金融监管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提升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避免监管死角与漏洞。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行业自律体系。当前我国农村金融行业的自律组织是2005年底成立的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金融工作委员会,其主要规范对象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行业自律组织。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兴起,这一组织显然更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行业组织的缺失与农村金融机构较多、分散以及缺乏必要的发起机构和指导规则有关。国家应出台一些专门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指导性的内部规章、行业公约等,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各类金融行业自律组织的设立。三是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中介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管两个方面。社会中介监督主要指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财务评估、法律评估的会计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目前除部分较大农村金融机构接受严格评估,受社会中介监督程度较高外,绝大部分机构接受的评估并不正规甚至缺失。社会舆论监督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主体是金融服务接受者,但受农村金融机构国家隐形担保的存在,以及金融机构与需求者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社会舆论监督表现为异化乃至缺失。出台相关规定,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程度是形成社会监督的关键。四是金融机构内控体系的加强。有效的金融机构内控体系形成是金融监管的核心,也是金融监管的目的之一。对农村金融监管来说更是如此。有效内控体系的形成来自三个方面:通过行业自律组织进行同业监督,并制定行业内风险控制的相关标准;政府的合理引导与必要支持,可以是一些必要的金融培训或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建设。

(四)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

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保护农村存款者的利益、金融风险的化解和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稳定。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心,尤其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更是如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有助于改变国家以往对农村金融机构救助,由国家对全部风险兜底的做法,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硬约束①。

对于风险较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如何进入存款保险体系是关键②。一种合理的安排是针对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合理设置差别化的保险费率,依此实现“风险收益”对等化。在赔付标准上,实行存款保险的有限赔偿制度,以降低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应对金融机构经营起到正面激励作用,促使其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和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当然,相比城市金融机构较高的保费率,会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成本增加,尤其是刚成立的新机构。因此在运行初期国家可以给予一定保费补贴。未来随着机构运转不断完善,风险评级的降低,自然会带来保费率下降。

(五)市场退出机制的构建

在以上基础性配套设施构建的基础上,农村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的构建既具备可行性也具备必要性。市场退出机制是一个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之一。市场退出机制的构建对于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硬约束,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优胜劣汰,增加金融机构经营动力起到有效的推动。市场退出机制的构建也是多种资本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前提。首先,要严格市场退出纪律,对于在监管范围内的各类农村金融组织分别设置一定的底线,一旦突破底线限制,监管部门就需要对其严格监控,以防出现更大的风险。如果在一定缓冲期内没有好转迹象或继续恶化,则应及时坚决地执行市场退出。其次,在区域范围内设立金融产权交易平台,允许一些优质金融机构对即将退出的金融机构进行兼并重组等。这类行为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资产浪费,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优化重组,对于稳定区域金融市场、防止局部出现金融空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结束语

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农村金融市场各方主体(需求者、供给者、政府)的共同努力,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本文初步给出了当前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着力点与路径选择,且更多的是外部缓解措施。事实上,对农村金融改革而言,其改革的本质在于风险控制,核心在于控制农村金融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一影响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设置,合理的供给机构将通过市场竞争提供有效产品供给,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机构体系改革是核心,本文则进一步从配套体系建设来强化风险控制。当然,本文的研究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以期为农村金融改革持续深入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桑铁柱.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优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1.

[2]王修华,贺小金,何婧.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及优化设计[J].农业经济问题,2010(8).

[3]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2).

[4]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路径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7(8).

[5]洪正,王万峰,周轶海.道德风险、监督结构与农村融资机制设计——兼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J].金融研究,2010(6).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金融支持服务

“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上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结构不协调而产生的问题。而今,“三农”问题已经发展成一项更大的事业,即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过程,而金融支持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从历史和现实情况来看,浙江部分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不足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事业。因此,构建合适的新农村金融体系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有了农村优质金融体系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才能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金融带来广阔的市场,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农村发展平台。

一、经验做法与研究现状

针对新农村建设,国外一些国家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整合农村资源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借鉴的政策意见。欧盟曾于2007年提出把对农村地区投资合并到“欧洲农业农村基金”,由一个基金对欧盟农村发展资金的投入、管理和审计实施统一管理。欧盟利用一个专门基金、一个专门模式和一个专门网络把整个欧盟的农村发展控制在“欧盟农村共同政策”的框架内,从而实现农村的协调发展。同属亚洲和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国情与我国比较相近,但在印度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各金融机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印度金融机构普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商业银行已在农村地区建立了3.26万多家分支机构,而基层农业信贷协会的数量则达到了9万多家。它们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视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为了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鼓励和促进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印度还建立了存款保险和信货保险公司,向金融机构为农民贷款提供保险。同时,印度还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规定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保证农民能够以优惠利率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近几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有关人士与机构已经着手进行农村金融体系的初步探讨。关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颇受重视的城镇化)及其金融支持问题,普遍强调要对金融体系的建设实行区域性、多层次的创新制度改革。(1)通过区域中心城市实行金融资源集聚。如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的余宏、万东山(2005)认为,需要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龙头,打造区域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和一体化的经济金融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样就可以增强地方经济(包括农村地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实现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信贷支持,提高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2)对农村金融体系作分层次的制度改革。如王曙光、王东宾和慈峰(2010)认为,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不合理,解决的办法核心在于金融形式的综合与创新,要更多地以市场化手段,实现三个不同层面的金融成分制度创新。

二、浙江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服务:现实与差距

结合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与需求状况,可以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问题归为资金供给、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环境三个方面。

(一)金融支持资金缺口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资金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些需要在很多时候都遇到了金融有效支持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农村金融主体的缺位,另一方面则是稀缺金融资源的流失。

1农村金融主体供给不足。(1)大型商业银行撤出。由于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不高及资金盈利空间小,使得追求利润的大型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不再将资金投入见效慢、期限长、风险高的农业项目及分散、规模小、缺少抵押担保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中,相继从农村市场撤离。例如,曾作为支持“三农”为特征的中国农业银行已从县级以下地区撤出。(2)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不足。自农村信用社与我国的合作金融实践联系在一起后,经历过多次改革,在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建设与服务功能上都有了较大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与其他银行机构相比,仍存有较大差距。虽然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其多元化的经营目标造成了信用社内部经营的混乱和外部管理的机会主义,这些问题使其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上,都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3)小额贷款公司的局限性。小额贷款公司由于“只贷不存”的制度限制,使得其资金来源较为有限,同时其内控和贷款风险问题突出,因此虽然有支农、扶农、助农的政策设计,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当中,小额贷款公司的功能作用仍然表现出较大的局限。(4)民间融资的非规范化。浙江的民间金融以多种形式(包括民间自由借贷、私人钱庄、纯粹经营民间贷款业务的典当行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等)存在,其最大的致命伤是运作不规范,隐含的信用与投机风险巨大。同时,由于没有法律或制度的保护与约束,在现有金融制度框架下,民间融资用于支持“三农”、建设新农村,不啻望梅止渴。

2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由于商业银行相继从农村市场撤离,邮政储蓄银行急剧扩张,不少基层邮政局将邮政储蓄作为新的增长点,大量农村资金通过央行转存后流出农村。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吸收的存款并非全都用于支持“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比如也以转存和上缴存款准备金的形式流出农村地区,或者以购买金融债券或国债的投资方式而转出了对农业的生产性投入。

(二)金融支持服务滞后

在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许多人往往只看重资金的支持。其实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且深的概念,包含着不同的需求主体,他们的性质、规模和具体内容都不同,对金融的需求也表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金融服务。

1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低。首先,支付系统不畅。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信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并没有接人行内的综合业务系统。如农信社接入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的比例就较低,相关业务还需通过上级行代为办理,这当然就造成了资金汇划效率的降低。其次,结算手段落后。结算方式单一,现金结算在农村占绝对主导地位,非现金结算在全部业务量中占比偏低。而大部分异地结算则通过汇票进行,没有实现直接的联行资金汇划。最后,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制度也不尽合理。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包括信用社)的各项支付结算服务收费项目繁多,缺乏必要的优惠和政策倾斜。

2金融支持工具单一。农村金融机构基本上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贷款业务仅以联保及小额贷款为主。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逐步落实,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趋向多样化。如中短期小额贷款、中小规模的中长期贷款等。但由于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滞后,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仍缺少多样化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供给难以满足现实的农村金融需求。

3“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一是对日常金融服务需求增加。随着新农村的发展,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他们的现代金融意识和对便捷金融服务的需求与城市居民日益接近。二是对消费信贷需求的增加。随着网上购物的盛行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也快速增长。三是对促进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随着土地的开发利用,脱离土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的自主创业需要小额信贷和优惠贷款等金融服务的支持。四是对金融投资、理财方面的需求增加。现代农民的金融意识已是愈发具有现代观念,投资、家庭理财和专业金融知识的需求在农村日益兴盛,这也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相关方面业务的服务和信息咨询。

(三)信用与金融环境仍然较差

1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农村,也还没有真正建立有效的市场化的征信系统以及有保证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这就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对无担保、无抵押的农村金融需求难以做到具有风险管理效果的业务拓展。在农村,广大农民、个体养殖户和小企业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信用观念,制度上又缺乏较健全的信用登记、评估、信用风险预警和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在这样的农村信用环境中,农村金融机构也就难以做到对当地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充分利用,农村金融体系的金融服务功能自然也就受到信用风险的极大制约与限制。

2信贷运行机制不灵活。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如农信社)贷款手续繁杂、时间长、环节多,相比较农民、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资金需求来说供求差距明显。二是贷款利率较高,不论期限长短或用途,农村贷款较多实行上浮利率(也因信用环境较差造成),加大了信贷的资金成本与负担。三是信贷审批机制不灵活。银行农村网点往往就是银行网络系统的末端,而且还是最低层级的分支机构,因此农村基层行无法直接通过贷款审批。加上上级行并不重视农村地区的业务份额,信贷人员又缺少了审贷激励,这也造成了农村信贷审批制度的僵化、对“三农”贷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3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在抵押方面,农村客户所能提供的抵押物品(小企业厂房设施、没有房产证的民房、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等),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普遍难以接受。在担保方面,大多数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少,运作机制不规范,存在挪用被担保企业贷款资金、抽逃资本金的现象,因此农村担保公司(国有除外)的信誉度也不高。

三、发展金融服务支持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笔者也从信贷支持、金融服务和金融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积极发挥各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

1扩大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支农范围,拓展职能手段和资金来源渠道,推进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工作的进行。为推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农业发展银行除为国家粮棉油储备提供资金外,还应用市场化手段来弥补政策性支农资金的不足,为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充分发挥其政策支农作用。

2发挥地方商业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地方商业银行(包括农信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区性金融机构)应在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上加强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个体养殖户、个体种植户以及农产品加工、运输、储存等。同时,积极支持面向新农村社区服务的各类机构,尤其是就业容量大和有需求潜力的服务业,促进部分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地方商业银行应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形势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地方商业银行需抓住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业务拓展机会,努力成为农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助手和业务伙伴。

3民间融资规范化。在浙江的金融改革试验区(温州、丽水),尝试制定规范化政策,指导和约束民间借贷行为,加强金融监管。对民间借贷可限定最高可浮动利率水平,规定以自由资金进行放贷,严禁非法吸存,逐步引导民间金融步入正规化经营的轨道。另外,还可依据市场化的原则,在达到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条件下,允许建立自愿性、互助合作性的金融组织,以灵活的方式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4完善农村资金外流补偿机制。为防止资金过度外流,区域金融主管部门可考虑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外流比例做出必要限制,比如规定用于支持“三农”的最低比例,建立监督和激励约束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农村资金能尽可能地在当地发挥经济循环、资源投入的作用。

(二)努力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

为了支持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需不断接受并提高农村金融业务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从支付体系、金融产品,到业务处理、服务手段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项目中,开发出具有农村金融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

1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和地方商业银行加入支付清算系统,扩大支付清算系统的覆盖面。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等业务,发达地区推广银行卡业务,发放适应农村需求的借记卡和贷记卡。加快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便捷高效的资金汇划系统,进一步完善对农村客户的支付结算服务,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改善信贷制度。改进贷款评估、审查、发放的工作流程,建立限时服务制度,对申请贷款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应及时审查,对农村地区的重点优质企业实行贷款营销“绿色通道”。在符合信贷管理制度和有关贷款条件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审批环节,满足农民“短、频、快”的贷款需求。对已经批准的贷款,应按照客户需要,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3创新信贷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断创新贷款方式,开发出适合农民的各类信贷产品。例如:自主创业的农民,可为其提供培训类、教育类和创业类的贷款;对于比较富裕的农户,可尝试为其开展住房类、大型消费品类和投资型贷款;对资金需求比较大的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可尝试推出大额联保农业贷款;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道路建设等,可提供大额的中长期贷款。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还应积极提供生源地学生助学贷款,并在额度、利率及期限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

4鼓励多种融资方式。为了满足新农村建过程中的各类融资需求,各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充分发挥诸如票据贴现、出口信贷、对外劳务承包贷款、境外项目融资、银团贷款、保理业务等新型信贷方式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特色和经济发展水平,探索出更多的新型融资手段。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把握住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趋势,满足农村客户和“三农”问题的多方面金融需求,加强银行、保险、证券在机构和业务上的接合。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提高的是综合化的金融服务能力,适应农村金融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的金融需求特点。

(三)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1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一是从完善贷款审批、内部财务制度和利率定价等方面人手,真实准确地对账务进行核算并如实反映,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入良性运作机制。二是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情况下,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积极支持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要降低对“三农”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由地方财政对农业贷款实行贴息,支持新农村建设。

2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政府信用、企业信用、社区信用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多层次的社会信用体系,并同时努力实现征信体系的市场化运作。为农村信用体系建立信用评定机制、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深化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立农户个人信用制度,通过农户个人信用等级评定来决定该农户是否能够取得贷款以及相应的额度,切实防范信用风险。

3大力发展农村担保事业和强化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以农村为重点的多主体、多层次担保体系,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既要鼓励现有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开拓农村担保业务,也要鼓励小生产者、乡镇企业创建针对中小农业贷款的担保公司,并给予一定时期适当的税收优惠。需要强调的是,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金融监管较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体系应创新监管模式,适当放松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同时,也将其充分置于适当分层的金融监管体系之下。

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防范;风险化解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2904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01-08

注: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村资金配置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研究》(70603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温涛(1975-),男,重庆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美国SeattiepacificUniversitymBa,主要从事农村金融与技术经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宏观方向性结论已经基本确定,一些基本政策也相应稳定下来(刘仁伍、吴竞择,2006),农村金融自身运营也有所改善。然而,农村金融在具体组织与操作层面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农村金融风险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健康运行的一大障碍(吴晓灵,2006),并进一步导致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据央行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呆坏账为5000亿元,截至2004年,3万多家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亏损面高达85%以上,全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仍高达30.3%,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率都远远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数在50%以上,最高的甚至高达80%以上,资本金严重不足。农村非正规金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但是,由于其长期受到政府的限制,始终处于“黑市”状态(张杰,2003),呈现出非规范化发展的局面,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2001年的江苏省通州“标会”风暴,涉及金额3-5亿元左右,席卷了超过60%的家庭,使当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遭受严重的影响;2004年福建福安市发生“合会”大规模倒会,涉及会款7-8亿元,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个别地区的民间借贷甚至对正规金融机构产生了挤出效应,干扰了国家金融的稳定运行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县乡政府财力不足所引发的债务问题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以重庆市大足县为例,2001年末县乡两级负债总额达53873万元,2002年增加债务6133万元,2003年又增加债务5234万元,债务总额达到65240万元,是当年财政收入的4.69倍,可用财力的1.89倍(王东京,2004)。此外,冉光和等2006年对重庆市33个乡镇的抽样调查表明,平均每个乡镇显性负债余额高达808.20万元;而且,地方政府通过控制当地金融机构转移政府债务所引发的农村金融风险积聚与扩散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林林总总,显示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已经受到严重危害,农村金融自身的脆弱性正在不断地加剧,如果在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农村金融、经济的安全运行将难以保障。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入世后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以及中央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

二、解决“增量”风险问题: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一)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微观约束机制的建设

1.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农村金融机构自我风险管理的强有力保障。第一,保证业务部门的相对独立和职责分工的明确,从而便于发生问题时能及时地暴露和得到解决,以达到内部控制制度所要求的双重控制和交叉检查的效果。第二,实行严格的授权和审批制约制度。对农村金融机构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活动必须有严格的审批、授权制度,对越权、违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对造成的损失也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第三,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会计部门是内部控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因为其所搜集、掌握的资料都是具体业务活动的反应,同时也是决策的原始依据,因此会计部门能否真实、全面、及时地反馈信息对内部控制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第四,科学有效地收集和分析管理信息。现代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及时地收集各个部门的信息,借助预警模型进行科学的分析为最终的决策提供依据。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能降低一些人为因素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第五,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稽核系统。通过内部的审计、稽核以及时了解金融机构的内部运行情况,发现是否存在违规、违法的操作,是确保金融组织安全、稳健运行的必要手段。

2.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机构对于风险动态监测与防范的任何一个步骤都离不开组织管理工作,组织管理体系是风险防范机制有效运行的支柱,它涉及部门协调、人事安排、权责划分等制度性安排,保障风险动态监测的及时、准确和全面。目前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动态监测与防范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垂直系统。这种监测方式的组织形式及风险警报的传递都是一个垂直系统,工作次序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两种。垂直系统的特点是运行简单快捷(当所监测对象不复杂和相关因素不多时),但由于这种系统一般只能应对一个信号系列,因此采用这种系统就不能同时控制较多监测对象和领域。二是横向系统。一般这是以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为监测中心所采取的方式,监测对象可以沿着水平同时展开而面向许多不同的监测。横向系统与被监管的金融机构密切配合,可以保证风险信息的传递在时间上的及时性、在实施上的可操作性、在总体上的完整性,构成高效率的组织体系。三是交叉系统。为保证相对成熟的农村金融机构能在更复杂的环境和条件下追逐更高的风险和资本利差,可以采用既有垂直系统又有横向系统的监测体系。尽管采用这种方式的监测体系在适用方面较为复杂,但可以根据不同监测对象和领域采用最适合的一种方式,做到既能保证监测的及时和快捷,又能保证监测的广泛和完整性。总之,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构建对自己最有效的风险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充分发挥自身预警体系的监控作用。

(二)中国农村金融风险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设

1.建立与农村金融业信息化状况相适应的预警信息系统。农村金融风险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是数据信息,因而必须建立灵敏的预警信息系统,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终端的联网,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采集、传递、分析系统,为实时、动态、全面、持续的风险管理奠定基础。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使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系

统终端联网,实现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预警以及建议方案等生成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尽量减少人工操作,以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监管人员结合非量化信息,针对计算机生成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运用VaR模型和加压测试(Stresstesting)模型对金融机构的各类业务风险、临界范围和现实风险进行检验对比,评价金融机构在一定风险程度下的承受能力。农村金融预警信息系统有两个主要用途:一是判断区域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变动趋势。利用预警模型,可以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走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区域内农村金融体系未来健康状况进行预测。二是标识高风险农村金融机构,以进一步加强监管。金融监管当局在对各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测量并做出风险评估报告的基础上,要及时向有关金融机构及其整个体系发出风险警告,提醒各金融机构予以高度警惕,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和防范。

2.逐步缔造健全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良好的农村信用文化和诚信的社会环境不但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也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所必需的。在一个不讲诚信的社会中,由“道德风险”演变成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要远大于一个以诚信为本的社会。健全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可以屏蔽农村金融运行中的道德风险给农村金融带来的冲击。从当前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加强农村信用的法制建设。通过健全经济立法和金融立法,对于恶意违约的失信者和破坏金融信用关系的经济部门或个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要加大对已判决信用案件的执行力度,确保法院的判决能够及时执行,全面树立法律威严。要使法律制度能够真正维护社会信用关系,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良好金融环境。其次,要完善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制度。作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农户、乡镇企业和乡村政府的信用状况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控制至关重要,因此,要推动建立全国农村统一的乡镇企业和农户信用代码、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失信惩戒制度。在守信奖励方面,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乡镇企业和农户较高的信用额度和更为优惠的存贷款利率,在失信惩戒方面,使失信者求贷无门,建立有法律依据的“黑名单”,将失信者行为公布于众。再次,加快农村信用评估系统的建设?农村信用评估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各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在信用社内成立专门行使信用管理职能的机构负责管理,并负责与当地其他有关部门(税务局、公安局、财政局、电信局、工商局、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乡镇有关部门等等)联系,获取农户和乡镇企业的相关资料,建立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数据库。各地区农村信用社建立的信用数据库汇总在一起,就可形成全国的农村信用数据库。整个系统的结构框架如图2所示。农户或乡镇企业申请贷款时,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调用信用数据库的资料,利用评估模型,只需要输入待评估的农户或乡镇企业的相关指标参数,就可以输出该农户或乡镇企业的信用等级,然后再将其信用信息给信贷部门,以便于其决策,信贷部门所获得的信息通过外部的监督管理机构再反馈到信用数据库,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库资料的准确性。

3.强化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联动关系。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和合理调整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农村金融业整体发展与农村金融企业个体自身发展之间,农村金融企业和其他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共生与共存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没有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或者缺乏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都难以实现。因此,农村金融的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联动机制,保障农村金融给予农村其他产业发展充分的支持。农村金融业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整个农村金融业的经济利益有赖于单个企业利益的实现,但是整个农村金融业的经济利益目标并不总是等同于所有企业利益的总和,有可能出现个别企业的经济利益与整个农村金融业的利益目标不相符合,这时农村金融管理部门必须进行有效调控,做到既有利于激励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使企业以整个农村金融业的经济利益为重。农村金融企业之间是平等竞争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各自的利润目标,它们在客户、市场、服务和技术上展开全面竞争,农村金融风险的宏观调控机制要能够合理调节金融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使它们的竞争在合法、有序的轨道上进行,不让恶性竞争的状况在农村金融内部出现。

三、解决“存量”风险问题:建设风险化解机制

(一)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处置的长效机制

1.农村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处置要设置专门机构并进行专业运作。从其他国家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国外银行业不良资产重组的主体有三个,即政府、银行和第三方。但是无论以哪一方为主进行资产重组,都设立了专门机构,采取不同商业银行正常业务手段的特殊的手段来实现对不良资产的重组。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一是不良资产的规模十分庞大,金融体系内部正常的呆账核销或者未来的盈利已经不能化解这些不良资产;二是由于分业经营的限制、专业人员的缺乏,金融机构处理不良资产总是遇到种种限制和困难。中国农村金融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对付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保全、呆坏账冲销等问题上已经是力有未逮,因此,构建专门机构处置农村金融不良债权是一种必然选择。

2.现阶段农村金融不良债权重组要建立以政府资源为主,其他资源为辅的模式。金融资产剥离和重组总是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入和损失的承担。从各国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和作法看,政府资源是一个主渠道,政府是大量资金的提供者和损失的承担者,而其他资源,如银行自身资源、新的投资者等相对处于次要地位。同时,中国农村金融的现实情况表明,其不良资产的形成总是与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有关系,许多情况下,不良资产的形成就是这种导向或计划指令的结果。当然,在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重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本身未来盈利也可以冲销一部分不良资产,但大凡重组,都是金融机构本身的能力解决不了问题时才进行的。如果没有财政的支持,农村金融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根本不可能实施。

3.农村金融不良债权处置要做到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制度创新的结合。所有国家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非常重要。立法支持是处置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是处置顺利实施的基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剥离和重组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外部环境同样要求有相应的立法支持,以确立专业处置机构的法律地位和具有的权力上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便有效顺利地剥离和处置不良资产;还要有制度

创新,以改变目前体制和运作不适应不良资产剥离和处置的方面,推动和促进不良资产剥离和处置工作。

(二)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解决农村金融风险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产权利益主体的多层次,造成了其管理上的多头管理与缺位管理并存,同时也带来了农村金融内部运营风险问题的产生。当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较好时,各利益主体竞相争夺其利益;而当经营困难时,各利益主体就会相互推诿。对于利益主体中的各级政府和监管当局――中国人民银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成熟,他们对农村金融的干预和利益索取应逐步降低,并将最终消失。目前的关键是农村金融机构内部人控制问题,如何将产权制度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达到有机统,既能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又能实施有效的监督,这便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其难解之处在于,无论是作为地方政府还是行业主管部门(人民银行)都不能做到让经营者获得权益与其承担的责任密切相关,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拥有金融机构的控制权。虽然完全的控制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但这时的农村金融机构就不再是集体性质的企业,而成为经营者所有的企业了。从发展趋势看,要想使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应按产权制度的要求,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机构成员间相互制衡的关系。从当前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情况来看,重新构建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主任的法人治理结构已势在必行。具体实施的程序则应包括:社员大会选举理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理事会聘主任;社员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是决策机构,主任是执行者,监事会监督理事会和主任的工作,各权力层次独立行使职权,不得兼任,各负其责,无论是社员大会、理事会还是监事会都不能于预主任的日常工作。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各级地方政府要像对待一般企业一样对待农村金融机构,让其拥有充分的自,不得任意干预其活动,更不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转嫁债务风险。人民银行作为业务监管部门不能越位,监管不是分管,也不是主管,不能干预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工作。

(三)构造地方金融与经济健康成长的协调机制

构造地方金融与经济健康成长的协调机制是当前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化解区域性农村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而构造这一协调机制的基础在于制度创新。一方面要致力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制度本身的创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应当包括创新产权制度和农村经营制度、创新粮食流通和科技投入体制、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运作,应主要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夯实农村经济实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并逐步在农村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化解县乡政府债务风险。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公司+农户”、“商社+农户” 、“集团+农户”等是可选择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要结合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展开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是解除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约束的根本手段,也是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从目前来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首先应放松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管制。取消对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的制度歧视,允许民间资本以掺股形式开办农村商业银行,减少国有资本的参股比例;引导民间金融机构建立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的金融监管,使之成长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金融企业。其次要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更多的税收优惠,适当降低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注册资本限制,给予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必要的开业辅导;建立中小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救援机制,为处于经营困境的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拓宽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地缘优势,控制中小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资信调查成本。逐步全面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自,减少对农村金融机构不必要的利率管制。在当前分业垂直监管体制下,地方政府要加强银行、保险、证券监管部门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财政、税务、工商和相关法律部门的协调,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对接;依靠制度建设规范农村金融监管行为。再次要成立专门为龙头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为乡镇企业中的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协助龙头企业改善财务结构和生产设施;建立开放式的农业投资基金,该类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农业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债券、商业本票以及农村金融机构所发行的各种票据,增强农业上市公司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成立专业的农业证券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对于龙头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给予适当优惠,允许龙头企业以设备抵押的方式发行抵押债券,鼓励龙头企业以商业本票等金融工具进行融资;放松对金融性租赁融资的限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以设备租赁的方式进行融资合作。建立农业风险投资银行,投资和辅导知识密集型的农业科技企业,扩大二板市场容量,为农业风险资本提供赢利和退出的市场通道。总之,在制度创新基础上实现各地农村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有效化解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风险,从而提升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农村金融要适度竞争[n],国际金融报,2006-03-23.

[2]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温涛,王煜宇,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1952―2002年的经验验证[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