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策划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7:27

旅游策划总结篇1

abstract:tourisminantuCountyhasbecomethepillarindustry.ButautuCountyisasmall-mediumcity,itstourismplanningconsciousnesswasweakforalongtime.ithasrarelymentionedplanningintheirmasterplanningandleadstoaweakenedeffectoftourismontheeconomy.inthispaper,throughdescrib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antuCountytourismplanningandthemasterplanning,itdrawsupthetourismplanningstrategyinantuCounty.itprovidesanimportantreferencefortourismplanningdesignandmasterplanningdesignofantuCountyandothersmall-mediumtouristcities.

关键词:安图县;总体规划;旅游业规划

Keywords:antuCounty;masterplanning;tourism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252-03

0引言

由于近年来长白山风景区及县域民族特色旅游的风靡,旅游业为安图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已逐渐成长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然而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距今时间较长,尤其是对旅游业的规划已无法满足现有的发展需求,因此文章采用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选择和制定了安图县旅游业的规划策略。该策略若能切实有效地结合到下一轮的县域总体规划设计中,使之与安图县迅猛发展的旅游经济相适应,将对安图县今后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1安图县旅游业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的关系

安图县的城市发展已离不开旅游业的繁荣,反之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依赖于安图县的规划建设,旅游业的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如图1所示。首先,安图县所特有的众多旅游资源将使安图县必然地承担起东北亚地区的旅游职能,而旅游经济将加快安图县的产业结构调整,二者对安图县的城市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再者由于相对集中的旅游季节、旺季爆发式的游客数量,安图县已无法参照常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进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旅游业发展所需的配套建设深刻影响着安图县的用地结构规划;同时为了适应和满足大量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安图县的空间布局从发展方向、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等方面亦将收到旅游业规划的影响[1]。

2安图县旅游业重点规划策略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旅游业规划是县域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总体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业应与其他相关产业统筹统规,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策略。

2.1规划目标

安图县旅游业的发展要以长白山旅游开发为主,辅以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生态风光旅游、历史古迹旅游、边境旅游、冰雪漂流娱乐项目等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模式[2],确立旅游业在安图县域总体规划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业软硬件建设,实现旅游市场规范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服务质量标准化、旅游合作国际化、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通过实现这“五化一体”来使安图县成为新兴的旅游强县,让旅游业成为全县经济起飞的全新动力。

2.2旅游业布局规划策略

2.2.1空间布局规划

安图县旅游业的总体格局是“两镇两村”、“两湖两园”、“一线一岸”为主线,沿线8个重要旅游景区、23个重要景点构成的四个各具特色的旅游。一起构成了安图县旅游业“一线四区23景”的叶脉状布局结构,如表1所示。

将上述重要的布局节点平铺开共有23景,分别是:长白山、虎林园、美人松园、园池、古洞河浪漫漂流、长白山药园、长白山文化博览城、宝马古城、泰安寺、“安图人”遗址、刘建封县衙、森林狩猎场、森林小火车、药水泉、浮石林、二龙山公园、五峰山森林公园、明月湖风景区、龙顺雪山飞湖旅游景区、福满生态沟、红旗朝鲜族民俗村、海沟“黄金城”、双目峰口岸。

2.2.2交通布局规划

加快各级公路网的建设,以S203省道为县域旅游的交通主干线,构建县城明月镇-长白山旅游风景区的S型主干线和叶脉状辅线的公路、铁路交通路网络,如表2所示。

2.2.3旅游服务中心布局规划

根据各景区的重要性,将安图县旅游布局的各重要节点规划为五个级别的旅游服务中心,如表3所示。

2.3旅游路线规划策略安图县域旅游的一般行程普遍是从明月镇出发终到二道镇长白山旅游风景区、沿途经过各景点的“传统路线”。为了充分开发淡季旅游资源,突破安图县传统旅游的固有模式,应依托于长白山的特点强化冬季旅游项目的建设,根据季节特点进行旅游路线规划,如表4所示。

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根据安图县内各处旅游景区的特点规划出相应的特色旅游路线,以S203省道为主线呈叶脉状的空间布局,如表5所示。

为了满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游客对于时间成本和旅游日程的要求,根据各景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联和交通状况,以日为单位规划出多层次的日程旅游路线,如表6所示。

2.4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规划策略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因素,根据安图县现有情况合理强化交通路网、能源、水电、通讯、环卫、餐饮、住宿、商业、娱乐休闲、医疗卫生、安全防灾等等一系列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重点是加强各景区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缩短旅客在途时间[3]、提高景区周边便利性,对于长白山北坡以外的其他旅游景点,应加强景区排污和垃圾处理、完善景区引导标识、公厕及停车位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中心建设[4]。各主要景区周边的城镇要加强绿化建设、游客步行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特色景观建设[5],加快与旅游相关各行业的升级转型,尤其是随着游客数量层次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应在中低档餐饮住宿设施为主的基础上,增加高档旅游餐饮住宿设施的建设,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使安图县内旅游产业链上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机结合,互促互进。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安图县新一轮总体规划即将开展之际,旅游业的规划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介绍安图县总体规划与旅游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制定了涵盖旅游业布局、县域旅游路线、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规划策略,为安图县的总体规化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提高其他旅游型中小城市的对于旅游业规划的认识,发挥起旅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波.旅游业对小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37-38.

[2]苏阳.凸显地域自然特色的小城镇规划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6-39(3):251-254.

[3]赵秀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

旅游策划总结篇2

关键词:自然旅游资源;休闲度假旅游;旅顺口

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连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基本要素之一。在旅顺口区的旅游资源单体中,虽然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不如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多,但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总体品质相当高。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优势,可以成为旅顺口区旅游的招牌和原生动力。本文在对大连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类型、赋存、开发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希望能对旅顺口区旅游发展实践能有所裨益。

一、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一)总体描述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介于黄海和渤海之间,陆域面积506.77平方千米(包括龙王塘街道80平方千米)。属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境地形是六丘半水三分半田,共有山丘292座,最高峰为海拔465.6米的老铁山。www.133229.com海岸线长169.7千米,有岛屿礁砣13个。森林覆盖率为46.44%,是第三批部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11万人次,总收入6.2亿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自然旅游资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完成的大连旅游资源普查结论是:旅顺口区拥有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1个,优良级22个.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优于数量见长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类型与赋存状况

1、数量与品质

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单体总数量为209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占31个单体。

本表统计中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1可以看出,水域风光类资源数量最多,其次是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数量虽然不多。数量上在全区中不占优势,但在品质上优于全区和大连市。

2、空间分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在5个镇、7个街道(未含龙王塘街道)、1个开发区的分布情况见下页表2。

本表统计中未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2可知,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全部13镇、街道和开发区中,除3个单体为共有外,只在7个镇(街道、开发区)中有分布,分布不平衡。德胜、铁山两街道和双岛湾镇都是5个单体,北海镇是4个单体,主要集中在这4个镇(街道)。

二、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及开发潜力

在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中。其优良级(三级以上单体)景观资源主要有:

水域风光类:月亮湾浴场(五级单体)、老铁山温泉(五级单体)、黄渤海分界线(四级单体,评价时放人地文景观中,但从景观效果角度放人此类中)、老虎尾海滨(四级单体),北海大潮口海滨浴场、黄金山海水浴场、西湖山庄浴场和龙引泉均为三级单体。

地质地貌类:蛇岛和老铁山为四级单体,鸟岛和白玉山为三级单体。

生物景观类:蛇岛一老铁山自然保护区(五级单体)、老铁山鸟栈(四级单体)、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和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三级单体。

天象气候景观类:旅顺口避暑地为四级单体。

可以看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特点和开发潜力:

一是数量不多,类型较全,品质较高。这便于综合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开发。

二是可供开发的海滨浴场资源丰富,这与旅顺口区三面环海有关,可以充分的开发。海滨浴场的旅游开发方向主要是休闲度假。

三是生物景观资源分布较集中。蛇岛上的黑眉腹蛇、老铁山“鸟栈”及鸟岛上的海鸥、渤海中的班海豹等景观特色鲜明,具有开发的潜力。基本上都分布在区内的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部级森林公园。这一类景观资源可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等。

四是地质地貌景观具有一定品级和开发潜力。这类景观资源主要有蛇岛、鸟岛、老铁山、老虎尾、白玉山等。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园区(金石滩、大黑山、南部海滨、旅顺口)之一。这类景观主要可以开发为观光旅游,但也可以同其他景观资源组合开发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

五是温泉和气候景观资源品级较高,可以进行休闲度假旅游和保健养生旅游开发。

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同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三、开发对策

(一)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政策

旅游政策被列为旅游核心竞争力之一。在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世界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列第71位(全部124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竞争力仍不是很强,而在旅游政策一项评价中中国列第97位。这一方面说明旅游政策是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通过旅游政策来提升竞争力的余地非常大。旅顺口区如何培育自己旅游竞争力,这是值得政府、旅游企业、学术界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都需要有适应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规律的相应政策与法律法规。要大力发展旅顺口区的旅游业,就必须在政策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省、市和旅顺区政府先后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一方面提出了许多扶持旅游业政策措施,保障旅游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制定了许多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规范也是为了保障。现实中一提到政策或法律法规就与优惠挂钩,而对规范重视的不够。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地方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保障,用好政策,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和执行。相关的规范与标准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尤其旅顺口区拥有1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更应该贯彻落实和执行好国家和地方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旅顺口区旅游网站上还看不到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人宣传不到位之嫌。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尤其是《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件》等法律法规。

某项事业的发展有赖于良好政策的制定。好的政策会促进事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落后的政策会对事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对已有的政策要进行清理,凡是对旅游发展能继续发挥其作用,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要坚决取消。考虑到旅顺口区即将迎来全面开放,应该及时从战略层面制定旅游强区政策,进一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以增加旅游业在旅顺口区旅游业中的贡献率,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使用政策,如地热资源的使用问题等。

(二)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

策划、规划、开发、营销、管理等组成旅游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在旅游发展中不但缺一不可,还要做的好,有特色,有创新,最后才能有发展。

1、旅游策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方面旅游业要引领旅游消费。另一方面,旅游业又要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在这种旅游需求动态变化的时代,要想能不断适应旅游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仍停留在原来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和开发模式上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近年来.旅游策划这门技术性强、理论要求高的学科正在发展和完善。策划介入到旅游之中,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旅顺口区深度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必须重视策划工作,要舍得花钱请智引技,把旅顺口区的旅游大计用智慧和技术描绘出来。做好形象策划、项目策划、产品策划、营销策划等一系列策划工作。比如项目策划问题,旅顺口区缺乏具有旅顺口资源特点和高品质的旅游项目,这就需要大手笔、高水平的策划。等着开发商拿的项目是一种开发,但这究竟还是被动的,也有一些开发商在不断地找项目,我们把项目策划好了与开发商的对接或许更容易。如蛇岛开发策划、老铁山开发策划、地质公园开发策划、森林公园开发策划、气候资源开发策划等。

2、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旅游地的重视。关键是如何规划,又该如何根据规划去进行开发,实践中往往差距很大。旅顺口区已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旅顺口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8年7月举行了初稿汇报会。这是一个关于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全面的规划,希望能尽快完成,以使旅顺口旅游业发展有个总的遵循。就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应做好具体的规划。主要包括《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旅顺口区老铁山一蛇岛旅游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海滨观光游憩地开发规划》(或《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部级)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国家地质公园开发规划》,原则上应在《旅顺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来规划。

3、旅游开发

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前题下进行,没有策划就是盲目开发,没有策划的规划也是缺乏内涵的空规划。山林草兽、石洞海泉、日出日落、月色气候……移步换景,处处是资源,步步是景观。要有全新的资源观、规划观和开发观,不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要看到“全息的森林”。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这样五个子系统构成:气候予系统、海滨游憩子系统、森林生态子系统、地质地貌子系统和泉水地热子系统。具体见下图。

旅顺口区还有一些自然资源的价值和潜力虽然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老铁山岬观黄海日出和渤海日落、大潮口湿地等。

通过前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应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森林资源、蛇、鸟资源,以及海滨浴场和温泉资源。所以,未来旅顺口区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应在这几个资源上下功夫,而气候资源则是控制和影响着这些资源的面貌。

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到:

(1)选准开发方向(定位)——休闲度假;

(2)要引智创意策划——不能走简单的山水观光开发之路,创意要新、项目要新;

(3)科学规划、加强保护;

(4)加强环境建设和市场管理——建设标准要高,管理要到位;

(5)树立精品意识——推出重量级、高质量的产品;

(6)加强营销——要了解竞争对手,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

(7)进行资源整合——区内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深度开发自然资源,提升人文资源,系统开发),与区外加强合作。

(三)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建议

纵观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总结为:青山、碧海、茂林、温泉、地貌。在此基础上,大力构筑森林生态、海滨休闲度假、温泉养生度假三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1、充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

旅顺与大海相伴相依,应该发展亲海型休闲度假旅游,看海、玩海、吃海、闹海。旅顺口区拥有众多海滨浴场,但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在大连市众多海滨浴场中地位并不突出。旅顺口区旅游要发挥好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必须做好海滨浴场的文章。

海滨浴场的提升改造。按照《大连市夏季“3s”旅游示范单位评定暂行办法》的标准进行提升改造。主要包括海滨浴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保证海滨浴场的沙滩沙质、海水质量,同时,提高海滨浴场的服务质量,按照服务标准规范服务。

区分大众和高端海滨浴场。针对未来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区应坚持大众化,免费开放。同时,要对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细分,选取一定的区域或单独开辟建立高端海滨浴场。高端海滨浴场选址建议选择在月亮湾海滨浴场。

海洋体育休闲。海滨浴场不仅作为洗浴之地,在海上还可以发展海钓、游泳、帆船、帆板、摩托艇、冲浪、滑水、划船和水上飞机等运动;在沙滩可发展沙滩拔河、沙滩跳伞、沙滩排球等活动。

海洋美食休闲。旅顺沿海盛产鱼虾,蟹类和海珍品,用这些海产品制作出具有地方风味的海鲜佳肴,如烧海参、烤大虾、蒸鲍鱼、爆干贝、炒香螺、涮文蛤、扒鱼翅等。应根据不同消费层次游客开设高、中、低档海味餐馆,有条件的还可在高档餐厅席间辅以适当表演,介绍旅顺海鲜特色及传统趣闻。也可以建立美食街,形成观光、游览、水产购物、海鲜美食一条龙。

海洋民俗休闲。旅顺渔民在长期征服海洋、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渔家民俗风情,如起锚拉网吹号子、请海神等。可以举办“渔家乐”民俗体验游,让游人随船出海,开展垂钓和养殖等活动。还可以兴办海洋渔业展览馆,陈列各时期的渔船、渔具等实物模型,使游客全面了解渔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建立海滨旅游度假区

在旅顺口选取适当的地域,建立部级旅游度假区。大连市已拥有金石滩部级旅游度假区,金州区也正在开发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旅顺口区应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建立部级的旅游度假区。这个旅游度假区选址可以考虑包括老铁山温泉、月亮湾海滨浴场、老铁山海岬等。目标高端,兼顾大众。在度假区内要选择适宜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深挖温泉文化内涵,发展温泉养生度假旅游;建立高尔夫球场和海上游艇俱乐部;建立旅游度假酒店(村)和休闲度假主题公园;开拓探险、科考等专项旅游。

3、深挖森林文化内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立足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将老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开发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宗教文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在大连乃至东北地区有市场影响力的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议在森林生态旅游内涵上多做文章。少上开发建设项目,做到森林资源旅游价值的最大发挥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

旅游策划总结篇3

   关键词:自然旅游资源;休闲度假旅游;旅顺口

   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连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基本要素之一。在旅顺口区的旅游资源单体中,虽然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不如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多,但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总体品质相当高。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优势,可以成为旅顺口区旅游的招牌和原生动力。本文在对大连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类型、赋存、开发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希望能对旅顺口区旅游发展实践能有所裨益。

   一、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一)总体描述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介于黄海和渤海之间,陆域面积506.77平方千米(包括龙王塘街道80平方千米)。属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境地形是六丘半水三分半田,共有山丘292座,最高峰为海拔465.6米的老铁山。海岸线长169.7千米,有岛屿礁砣13个。森林覆盖率为46.44%,是第三批部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11万人次,总收入6.2亿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自然旅游资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完成的大连旅游资源普查结论是:旅顺口区拥有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1个,优良级22个.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优于数量见长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类型与赋存状况

   1、数量与品质

   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单体总数量为209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占31个单体。

   本表统计中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1可以看出,水域风光类资源数量最多,其次是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数量虽然不多。数量上在全区中不占优势,但在品质上优于全区和大连市。

   2、空间分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在5个镇、7个街道(未含龙王塘街道)、1个开发区的分布情况见下页表2。

   本表统计中未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2可知,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全部13镇、街道和开发区中,除3个单体为共有外,只在7个镇(街道、开发区)中有分布,分布不平衡。德胜、铁山两街道和双岛湾镇都是5个单体,北海镇是4个单体,主要集中在这4个镇(街道)。

   二、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及开发潜力

   在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中。其优良级(三级以上单体)景观资源主要有:

   水域风光类:月亮湾浴场(五级单体)、老铁山温泉(五级单体)、黄渤海分界线(四级单体,评价时放人地文景观中,但从景观效果角度放人此类中)、老虎尾海滨(四级单体),北海大潮口海滨浴场、黄金山海水浴场、西湖山庄浴场和龙引泉均为三级单体。

   地质地貌类:蛇岛和老铁山为四级单体,鸟岛和白玉山为三级单体。

   生物景观类:蛇岛一老铁山自然保护区(五级单体)、老铁山鸟栈(四级单体)、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和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三级单体。

   天象气候景观类:旅顺口避暑地为四级单体。

   可以看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特点和开发潜力:

   一是数量不多,类型较全,品质较高。这便于综合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开发。

   二是可供开发的海滨浴场资源丰富,这与旅顺口区三面环海有关,可以充分的开发。海滨浴场的旅游开发方向主要是休闲度假。

   三是生物景观资源分布较集中。蛇岛上的黑眉腹蛇、老铁山“鸟栈”及鸟岛上的海鸥、渤海中的班海豹等景观特色鲜明,具有开发的潜力。基本上都分布在区内的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部级森林公园。这一类景观资源可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等。

   四是地质地貌景观具有一定品级和开发潜力。这类景观资源主要有蛇岛、鸟岛、老铁山、老虎尾、白玉山等。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园区(金石滩、大黑山、南部海滨、旅顺口)之一。这类景观主要可以开发为观光旅游,但也可以同其他景观资源组合开发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

   五是温泉和气候景观资源品级较高,可以进行休闲度假旅游和保健养生旅游开发。

   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同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三、开发对策

   (一)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政策

   旅游政策被列为旅游核心竞争力之一。在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世界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列第71位(全部124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竞争力仍不是很强,而在旅游政策一项评价中中国列第97位。这一方面说明旅游政策是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通过旅游政策来提升竞争力的余地非常大。旅顺口区如何培育自己旅游竞争力,这是值得政府、旅游企业、学术界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都需要有适应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规律的相应政策与法律法规。要大力发展旅顺口区的旅游业,就必须在政策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省、市和旅顺区政府先后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一方面提出了许多扶持旅游业政策措施,保障旅游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制定了许多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规范也是为了保障。现实中一提到政策或法律法规就与优惠挂钩,而对规范重视的不够。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地方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保障,用好政策,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和执行。相关的规范与标准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尤其旅顺口区拥有1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更应该贯彻落实和执行好国家和地方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旅顺口区旅游网站上还看不到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人宣传不到位之嫌。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尤其是《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件》等法律法规。

   某项事业的发展有赖于良好政策的制定。好的政策会促进事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落后的政策会对事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对已有的政策要进行清理,凡是对旅游发展能继续发挥其作用,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要坚决取消。考虑到旅顺口区即将迎来全面开放,应该及时从战略层面制定旅游强区政策,进一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以增加旅游业在旅顺口区旅游业中的贡献率,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使用政策,如地热资源的使用问题等。

   (二)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

   策划、规划、开发、营销、管理等组成旅游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在旅游发展中不但缺一不可,还要做的好,有特色,有创新,最后才能有发展。

   1、旅游策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方面旅游业要引领旅游消费。另一方面,旅游业又要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在这种旅游需求动态变化的时代,要想能不断适应旅游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仍停留在原来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和开发模式上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近年来.旅游策划这门技术性强、理论要求高的学科正在发展和完善。策划介入到旅游之中,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旅顺口区深度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必须重视策划工作,要舍得花钱请智引技,把旅顺口区的旅游大计用智慧和技术描绘出来。做好形象策划、项目策划、产品策划、营销策划等一系列策划工作。比如项目策划问题,旅顺口区缺乏具有旅顺口资源特点和高品质的旅游项目,这就需要大手笔、高水平的策划。等着开发商拿的项目是一种开发,但这究竟还是被动的,也有一些开发商在不断地找项目,我们把项目策划好了与开发商的对接或许更容易。如蛇岛开发策划、老铁山开发策划、地质公园开发策划、森林公园开发策划、气候资源开发策划等。

   2、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旅游地的重视。关键是如何规划,又该如何根据规划去进行开发,实践中往往差距很大。旅顺口区已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旅顺口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8年7月举行了初稿汇报会。这是一个关于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全面的规划,希望能尽快完成,以使旅顺口旅游业发展有个总的遵循。就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应做好具体的规划。主要包括《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旅顺口区老铁山一蛇岛旅游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海滨观光游憩地开发规划》(或《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部级)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国家地质公园开发规划》,原则上应在《旅顺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来规划。

   3、旅游开发

   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前题下进行,没有策划就是盲目开发,没有策划的规划也是缺乏内涵的空规划。山林草兽、石洞海泉、日出日落、月色气候……移步换景,处处是资源,步步是景观。要有全新的资源观、规划观和开发观,不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要看到“全息的森林”。

旅游策划总结篇4

为了配合西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使规划出的西山风景名胜区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西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策划专家评审会。参加评审会的有市内外旅游和规划方面的专家、相关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负责人。首先,请允许我特别介绍莅临评审会议的全国著名旅游和规划设计专家:

国家旅游局计划财务长

中关村产业基地总工程师、教授

省规划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古典设计院总工,教授级高工

重庆市规划设计院副总工、教授级高工

成都市园林局原局长、教授级高工

邀请到的市内专家有:

今天的评审会会期一天,主要议程有:一、由参与竞标的中建西勘九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成都大全旅游策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作西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策划方案介绍;二、与会市内外专家对两套策划方案进行点评;三、相关市级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作简短发言;四、与会的市内外专家进行投票表决。

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一项目议程,请参与策划的两家公司作项目介绍。

首先,请中建西勘九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介绍;

接下来,请成都大全旅游策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介绍。

刚才,两家公司分别为我们演示了景区旅游策划方案,总的来说,两家策划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策划出的方案花费了大量心血,在此,我代表南充市七百二十六万人民对你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上午的议程到此结束,下午,我们将对两个策划方案进行专家点评和票决,散会!

名位专家、同志们,西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策划评审会继续进行下午的会议议程:

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二项议程,请市内外专家点评:

有请市外专家发言:

接下来,请市内专家发言:

刚才,市内外专家对两家公司作出的策划方案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指出了方案的优点、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的可行性的建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将对我市西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产生重要的影响,相信对最后中标的策划公司进一步完善策划方案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也会对在座各部门领导的思维启迪产生积极影响。

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三项议程,请相关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

刚才,各位领导和部门针对市情和西山的实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部门还表了态,相信大家一定会同舟共济、协调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外使,群策群力建设好美丽的西山!

下面进行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与会专家投票表决:

旅游策划总结篇5

中国旅游营销现在正处于山坳上,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不把握好,马上就会滑坡掉下去,只要再加把劲,就可以爬上一个新的高度。我对中国旅游营销有以下几个发问:第一,传统型促销,是否依旧灵?导游图、宣传册、录像带这些传统促销手段,现在是灵还是不灵。第二,促销大篷车,还能开多远?旅游促销大篷车从广西开始,然后是一阵风跟风而上,一时间到处是旅游促销大篷车。最后总结的结果是大同小异:走了多少城市,拜访了多少市长,散发了多少资料等等。到底吸引了多少游客?有可能明年比今年还少。第三,广告贫血症,症节在哪里?我们现在一讲到旅游宣传促销,首先想到的是新闻炒作,总希望能够不花钱又有最好的效果。很少想到投放广告,总认为广告投入是一种消费,而不是投资,能节约就节约。想不花钱办好事,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旅游营销必须要有广告的投入。第四,公关苦难为,诉与谁人听?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是通过《公关小组》这部电视来传播公关这一概念和意识的。应该说,旅游行业是最早导入公共关系的。但是,到现在,旅游行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包括政府公关、媒体公关和公众公关等等,做得都是很不够的。第五,专业化企划,何时成燎原?现在我们更多的策划,都是靠自己在拍脑袋。也许我们的点子、思想和战略思维有时确实高于某些策划公司,但是,你的技术操作水平,你的专业运作能力,你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你做得很细。往往我们为了省钱,许多专业化的工作没有交给专业化的公司去做。我相信,如果有专业企划公司的介入,给予我们决策者配合,那么我们的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的水平肯定会更高。第六,促销与营销,究竟谁主宰?目前在旅游行业更多的是讲促销,而我认为,促销是被动的,只有营销才是主动的。所以,我们以后更多的要考虑营销而不是促销。第七,营销新时代,好梦何时圆?一是要让整合营销的观念深入脑海;二是要让品牌营销的旗帜飘扬起来;三是要让整体营销的新风迎面吹来;四是要让社会营销的时代早日到来。总之,中国旅游营销正处在山坳上面,只有乘胜前进,才能迎来一个新时代。

二.“划”时代的旅游目的地营销

“划”时代就是三“划”:一是整体策划,二是科学规划,三是实战企划。

整体策划,就是我们在发展旅游时,首先要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战略和整体品牌进行策划,在这样的整体策划的指导下,然后再来做你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和旅游产品开发规划等等。如果没有整体策划就来做规划,那么你的规划就会偏离方向。你就会有了战术失去战略,找到了树木失出了森林。科学规划,就是在整体策划指导下的规划体系的建立。有了策划,有了规划,还要把它变成实实在在可以操作的东西,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实战企划了。策划不仅是纸上写的,规划不仅是墙上挂的,那么,你就要分年度地甚至每一个月做什么,都要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设计,通过实战企划来细化我们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实实在在的措施和策略来打造我们的品牌,营销我们的品牌。

三.定位就是地位

世界无弃物,关键在定位。世上没有没有用的东西,只要它来到了这个世界,就像人一样,天生我才必有用,关键看你怎么用。策划的定位也是这样,一件事件、一样东西,关键看你怎样定位它。所以,做策划也好,做营销也好,首先要做的就是定位,市场的定位,品牌的定位。什么是定位呢?这里有一些很形象的说法。我的理解:第一,定位就是射击的瞄准。打靶时瞄得不准,三点不成一线,用力越大,速度越快,离靶心就越远。第二,定位就是忍痛割爱。例如,长沙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真正的王牌只有一张。我们在为浏阳做策划时,也强调要打王牌,经过认真调研,我们建议打出的王牌就是八个字:激情浏阳、狂欢之都。除此之外,都要依附于这张王牌,服从于这一王牌,这就是浏阳的品牌。所以,定位就要忍痛割爱,不能什么都当王牌打。有一位广告大师曾经说过,一个人尽管有满脑袋头发,但真正有个性魅力的头发只有一两根,所以如果要定位,你就要把你那满头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头发拔掉,只留下那一根与众不同的,让它在风中飘摇。那么,这一根头发就是你的旗帜,就是你的品牌。同时,定位还要保持一定的连惯性。第三,定位就是以点带面。在营销学里面,有一个著名的锥形射射原理。如果我们把要营销的东西做成一个锤子的形状而不是锥子的形状,尽管我们所用的总压力是一样的,但压强也就是单位面积上的受力却大不一样,锥子的力量远远大于锤子的力量。所以,营销就是要做锥子,追求的是钉子精神。定位的过程就是寻找锥尖的过程。例如浏阳,这个锥尖就是“狂欢之都”,其他的都是锥的面,包括花炮之乡、音乐之城等等,只有锥尖顺利深入,锥面才能顺利跟进。所以说,定位就是以点带面,以点的突破来带动全局的深入。

四.“划”时代的旅游目的地营销

旅游策划总结篇6

关键词:黟县西北地区 旅游形象 策划设计

一、问题导入

安徽省黟县是中国旅游百强县,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同时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黟县经济的主导产业。2003年统计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11万,旅游总收入2.7亿元,超过全县GDp的50%。面对西递、宏村、南屏等黟东南地区的国家4a级景区在国内强势的旅游形象和品牌,黟西北地区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紧抓创建部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战略机遇,创立本地旅游形象和品牌,并保持与东南地区的形象和品牌互补,形成“山外看文化,山内看生态”的旅游新格局,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理论基础

(一)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理论

区域旅游形象策划(tourismDestinationidentitySystem,tDis)是受企业Ci策划的启发和广告业的影响带动,以及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伴随有强大的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在对旅游地和旅游景点传统意义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形象识别和营销系统,

(二)旅游规划理论

旅游规划理论旅游规划可预测与调节系统内的变化,以促进有秩序的开发,从而扩大开发过程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规划成功的旅游地在经济、交流、环境和促进上将获益匪浅;相反,规划失败的旅游地往往导致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社会冲突等。

三、黟西北旅游形象策划

(一)黟西北的旅游文化背景剖析

1 农耕文化一男耕女织拼绘生活版图,阡陌交通编织天然绿网。黟西北人民依托本土土地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科技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勤劳耕作,构筑家园,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经济自相维系,孕育了农耕文化。中国人的主体一农民,大都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形成了安居乐业,循环生息的观念、民族心理和务实精神。

2 红色文化一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革命烈士千秋永存。皖南第一个红色政权――皖南苏维埃位于黟县柯村乡,革命先辈同志曾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来到这里指导苏区工作,进行革命斗争,中国革命的先驱在此留下光辉的印迹,激励后人勇往直前,不断开拓,创造新生活。

3 生态文化一古朴聚落点缀苍山绿谷,生态系统孕育勃勃生机。黟西北四乡拥有五溪山、打鼓岭、黄菇河等一批绝佳的生态旅游资源。连接山里山外的黟七线将全线贯通,从而将各个生态区串联起来,形成联动发展的优势。黟西北深厚的生态文化优势,将带动旅游产品结构升级,形成生态度假为主,旅游观光为辅的新型产品结构。

4 民俗文化一古徽文化灿若星辰,物质精神交相映。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物质和精神文化交相辉映。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已约有800年之久。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

5 山野文化一奇情野趣叹为观止,山野生活引人入胜,黟西北多为山地,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各类珍禽异兽,奇木怪林生长其间,与当地居民和谐共生。厌倦了城市的嘈杂和拥挤,厌倦了文明的虚假和繁缛,能够享受一段安静闲适的,乡野生活是现代人最奢侈的享受了。

(二)黟西北旅游形象定位

1 旅游形象定位理论。国内学者认为旅游形象是指旅游地内外部公众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区域内在和外在精神价值进行提升的无形价值,是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由理念形象、行为形象和视觉形象构成。理念形象是旅游地形象系统的基础、核心和灵魂,可比作旅游地的“心”。通过对旅游地的理念分析,形成对旅游产品准确而清晰的认识,由此进~步建立用以表达和传播旅游地形象的主题(或核心理念)及一系列宣传口号(核心理念的具体补充延伸)。王磊等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包括发射性目的地形象和接受性目的地形象,从旅游目的地客体和旅游者主体角度分析了目的地形象。国外学者劳森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人所有知识、印象、偏见和感情思维的表达。或者团体的特定目标。

2 旅游形象定位原则。尹隽认为旅游形象定位的指导原则包括:(1)资源特色和市场导向原则:一个地区的总体形象总是和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紧密联系,并且要从旅游者认知的角度去透视。(2)整体性和层次性结合原则:一个地区的形象总是包括外延广泛的总体形象和内涵深厚的分体形象。从而形成完整的形象体系,针对不同的市场人群进行营销。(3)易识别和排他性结合原则:一个地区形象要简洁易懂、朗朗上口、易于识别,并且和其他旅游目的地要易于区别,避免相互替代。

3 总体形象定位。黟县西北地区形象要素广泛,内涵精深,根据本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将黟县西北地区定位为部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形象定位包括概念引导和主题口号两个方面:(1)概念引导:中国最适合归隐的地方。(2)主题口号:诗意栖居黟西北,结庐归隐山水间。备选口号为:和陶渊明一样柄居;梦回古徽州,醉死黟西北。总体形象定位基于黟西北形象要素分析和文化现状分析,倡导黟西北清幽绵长、天人合一的文化哲学及当地居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哲学。

4 分体形象定位。美溪乡形象定位:绝美胜境,清溪宜居一中国美溪。宏潭乡形象定位:此地并非桃花潭,栖居尤胜桃花源一中国宏潭。洪星乡形象定位:花洪叶绿。观星赏月一中国洪星。柯村乡形象定位:皖南第一红色首府。

四、黟西北旅游形象设计

(一)感观旅游形象设计

1 视觉形象设计。黟县西北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无疑是吸引游客的最大因素所在。正如之前分析黟县西北地区的打鼓岭风景区、五溪山风景区都包含了众多吸引都市视觉疲劳人群的原生态美景,在开发过程中应当将视觉形象作为形象推广的核心环节。

2 听觉形象设计。潺潺流水、声声蛙鸣、百鸟朝凤的清脆鸟啼。正如一首森林交响曲,让都市中的人群如痴如醉。期待逃离都市,在这个无人打扰的清净之地畅谈人生,体味田园。可以举

办黟西北森林音乐节,邀请著名的乐团和音乐家参演,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将自然天籁和悠扬音乐融合,向外界宣传黟西北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3 味觉形象设计。黟县西北地区盛产灵芝、食用菌、笋干、茶叶、香菇、笋蕨、蚕茧等土特产品,这些原生态无污染的食品,对深受食品安全困扰的都市人群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进行生态食品推广。结合徽菜的知名度,让黟县西北地区成为生态安全食品的基地,名品徽菜的策源地。

4 嗅觉形象设计。结合黟县西北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联合大中型化工企业开发植物芳香产品,为这些企业提供良好的原材料和政策支持,努力让黟县西北之香蔓延全省甚至全国。可联合国内外大型芳香产品企业进行开发,并重视产品品牌和产权的保护。

(二)行为旅游形象设计

1 政府形象设计。政府形象是旅游目的性形象的代表,主要体现在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旅游节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旅游市场发展动态、旅游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府应当建立“公正、高效、廉洁、务实、敬业”的形象。管理者的形象直接关系到该区民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关系到对外的亲和力。因此必须强调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在管理体制改革、旅游管理法规等方面有所作为。树立起廉洁高效的形象。

2 旅游服务形象设计。旅游服务形象是旅游目的性形象的旗帜,优美的风景、美味的食物、舒适的住房都无法替代旅游产品的核心――旅游服务。服务设计的核心是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建立完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在当地文脉基础上的地方特色服务,会让旅游者产生文化距离,从而产生很强的文化吸引力。徽派文化是古徽州地区独有的文化范式,应当在服务中尽量体现徽派文化的精髓。旅游服务形象的重点在于旅游企业服务形象,应当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实施持证挂牌上岗制度,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能体会到旅游员工的文化素养,使旅游企业树立起自觉服务、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3 旅游目的地居民形象设计。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语言、服饰和性格都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要素。应当体现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勤劳奋发的精神风貌,从而给旅游者带来强烈的归家的感觉。着力提高居民的素质。对居民实施“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资源”意识的教育,要求居民对游客做到热情、礼貌、宽厚待人、义务咨询等,使游客能体会到黟西北文化对居民性情的熏陶和感染,

旅游策划总结篇7

关键词:旅游发展策略研究和谐旅游

⒈关于安庆市旅游发展研究的综述与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庆市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展。随着安庆市的地位不断得到凸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安庆市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引起了不少研究者对安庆市旅游发展的关注。

但关于安庆市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一直是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消费结构转型,推动了中国旅游整体发展浪潮,优化旅游发展策略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建立在此基础上,在探讨了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⒉安庆市旅游资源概况和旅游发展现状

2.1安庆市旅游资源概况

安庆市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与潜力的旅游资源共有85处(种),而且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其中自然旅游资源39处(种),占到总体旅游资源总数的46%;人文旅游资源46处(种),占到总体旅游资源总数的54%。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其中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18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21%;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10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12%;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6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7%;气候与气象景观类旅游资源5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6%。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其中历史文物古迹遗产类旅游资源36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42%;现代与抽象人文类旅游资源10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12%。总体来说,安庆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是安庆市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

2.2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

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安庆市在201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67.28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32.27%;实现旅游总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40.03%。安庆市旅游发展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与安庆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发展举措是分不开的。

2.2.1安庆市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安庆市旅游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类型多样,全市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正在着手开发的旅游资源以及极具开发价值的潜在旅游资源极具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庆市山环水绕的地缘优势和皖江文化的发源地,使得安庆市可挖掘的旅游资源品牌是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安庆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性,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品牌,如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被汉武帝封为“古南岳”的天柱山,传遍四海的黄梅戏以及着名黄梅戏艺术家(如马兰、韩再芬等),桐城派故里,长江孤岛——小孤山,南国小长城——白崖寨,高山出平湖的花亭湖,中国佛教第一山——司空山等等,举不胜举。

2.2.3安庆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尤其是在“十一五”时期,确立了“打造旅游文化休闲基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通过出台《关于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工作举措和政策保障等。2008年制定了《安庆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三山两水”(天柱山、司空山、妙道山、花亭湖、潜河)旅游扶贫项目规划及《城区人文旅游资源暨大龙山风景区综合开发规划》等,并研究制定了《当前抓旅游促消费十项措施》,全力支持旅游市场振兴。各县(市)、郊区及重点景区(点)也在规划制定及修编完善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着当地旅游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全民参与的良好旅游发展局面。

⒊安庆市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3.1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这里所要阐述的“人”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客源市场层面的旅游者。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以吸引旅游者为目的,这就使得旅游发展应客观全面的了解旅游者的空间流动,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客源市场。其次是旅游管理者层面的政府。安庆市旅游发展总体上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旅游系统的自身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为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确保旅游业有序、高效、持续发展。再次是旅游目的地层面的社区居民。旅游发展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利益,探索社区居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地居民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加了旅游发展的和谐环境。最后,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遵循旅游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探索低碳、节能、环保的旅游发展的新道路,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

3.2抓住机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构建区域旅游圈

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崛起和宜(安庆)宁(南京)城际铁路的建设,给安庆市旅游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是安庆市旅游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面对旅游市场竞争的一种战略性选择,是在时代和历史推动下的必然趋势,为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安庆市应以皖江城市带和宜宁城际铁路为契机,通过区域政府搭台,加强区域旅游发展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和构建皖江城市带旅游圈,乃至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圈。

3.3利用地方高校优势资源,加快旅游人才建设

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今天的旅游发展中,旅游领域的竞争已经凸现为旅游人才领域的竞争,因而拥有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旅游人才的培养开发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长远大事,如果旅游人才短缺,发展旅游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安庆市旅游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安庆市旅游发展的严重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出路可以采取加强建立地方政府或企业(包括旅游管委会)与地方高校的长效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安庆师范学院的优势旅游人才资源,尤其是安庆师范学院近来设置的涉外旅游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安庆市应抓住机遇,大力引进旅游人才,建立旅游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⒋结论

旅游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旅游系统的各个方面,当然安庆市旅游的发展也不例外,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旅游业及其发展环境与旅游者、政府(政策)、企业和当地居民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将是实现旅游业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安庆市旅游发展实际上就是实现安庆市“和谐旅游”发展。

[1]方百寿,王玉瑜.安庆市旅游市场开发:现状与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6):25—29.

万绪才,冯学钢.安徽省安庆市山水旅游开发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9):117—119.

旅游策划总结篇8

关键词:农业旅游;管理体制;政府作用;旅游发展

农业旅游的概念: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得到了较快发展。尽管我国的农业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产业化经营也处于初级阶段,但农业旅游在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显现无疑。

纵观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其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因此,政府如何在农业旅游发展中起到适当的作用就成为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在农业旅游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阻碍我国农业旅游向高水平发展的因素

尽管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对发展农业旅游的认识比较明确、发展农业旅游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发展农业旅游已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开展农业旅游业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说才刚刚起步,农业旅游产品也仅仅为雏形,仍存在着诸多阻碍其向高水平发展的因素。

(一)观念落后,对发展农业旅游的作用认识不清

目前,长期的封闭落后造成农民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没有意识到农业资源还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认为发展旅游与种植农产品相比,风险较大,农民参与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再加上,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开放程度较低,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顾虑多;对发展农业旅游的持续性看法片面。即使在开展农业旅游较为成功的地方,也多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潜在的社会效益和品牌形象效益,缺乏多效益性的认识,更多看重门票、服务和直销产品的收入。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农民加大开发旅游的积极主动性,使农业旅游能够顺利快速的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发展农业旅游的投入问题

农业旅游的投入问题,一直成为阻碍农村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配套设施落后,基础条件差。主要表现为农村路网、水电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相对落后。这种配套设施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三)管理体制不到位

1.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关于规范农业旅游管理方面的专门法规,缺乏对农业旅游主体的基本规范。没有有效的协调和数量控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市场秩序混乱。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门槛低,缺乏统计和评估机制,使农业旅游产品的质量较差,服务不规范,游客的怨言很多。

2.缺乏农业旅游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

3.行业管理和相关制度不健全,助长了农业旅游市场的无序;

4.农村“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形式,松散的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和薄弱的基础条件,也使农户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从而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以上各种阻碍因素要得到根除,仅*市场、企业运作、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农业旅游的发展也必不可少。也就是说,在农业旅游发展的现有阶段,政府可以在创造一个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政策扶持、管理体制改革等各方面发挥作用,扮演好政府应有的角色。

二、发挥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在农业旅游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应建立在积极审慎地把握当前农业旅游发展形势的基础之上,应当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问题,即政府的作用应当有合理边界,在农业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当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是必要而有效的。由于目前看来,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仍然停留在初期萌芽阶段,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观念先导,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完善和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

(一)合理规划,提高认识

在农业旅游发展初期阶段,农业旅游的发展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各个农业旅游点各自为战,产品单

一、重复雷同等现象严重,这给农业旅游的深度开发造成了困难,不利于农业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规划的制定单*某个企业是无力完成的,需要政府直接或间接介入。

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国家发展农业旅游总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各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普查,编制合理的农业旅游总体发展规划,进而形成省、县、乡各级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并将其融入整个旅游产业规划当中。由政府牵头编制的规划应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发方向,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起到宏观指导的作用。

规划不能停留在为“规划”而“规划”,不能流于形式,要结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使其能真正地发挥指导作用。也就是说,在规划过程中,应加强学习和调研,避免闭门造车,既要学习和借鉴农业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的成功做法,如阿根廷政府从2000年开始制定和推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计划,推出了“马背上的阿根廷”、“南美土著部落”、“农庄生活”、“乡村手工制作”、“乡村美食”以及“乡村节日之旅”等旅游项目,并在全国20个省、44个城市举办这方面的巡回展览和专题研讨会议,向全国的农牧业生产者提供乡村旅游知识培训;还成立了“阿根廷乡村旅游网”,鼓励所有农牧业生产者加盟。也要考虑本国的国情、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明确农业旅游的功能定位。

总之,通过合理规划,达到整合农村各类旅游资源,解决农产品的季节生产与全年观光经营的矛盾的目的,使以规划为指导的农业旅游的开展能真正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

(二)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农业旅游管理

发展农业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要围绕“上质量”、“上档次”、“上规模”的要求,对农业旅游的市场、价格、服务质量、经营管理制定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和行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对农业旅游点的开办条件、审批办法、管理制度等事宜予以明确等方式,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并依据法规整顿农业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农业旅游产业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创造优良的旅游软环境。如各级地方政府可根据国家农业示范点的评选标准细则,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台《农村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促进标准统一的规范化开发和管理。

对开展农业旅游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即开展农业旅游须到各级政府旅游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并通过考核后发放许可证书。同时,对各种形式的农业旅游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管理,如农业生态园区可纳入全国旅游景点(区)的评级管理中,“农家乐”可按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制度进行管理,开展星级“农家乐”的评定工作等。如成都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和《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两个地方标准,对农家乐以进行规范化管理。成都市旅游局和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共同制定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施细则》等做法,值得全国各地政府效仿。

(三)加强组织管理,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由于农业旅游是新生事物,涉及行业和领域比较广泛,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组织管理、制定一系列强有力的优惠扶持政策。

1.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农业旅游开发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理顺管理关系,建立各旅游相关机构分层管理、互相协作的组织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农业旅游从无序发展、规模分散、粗放经营管理向规模效益型的有序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根据旅游业联动性强,涉及的产业和部门多,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配合的特点,应从“大旅游、大农业”的角度来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严格行业管理。各职能部门、经济杠杆部门、管理部门要更新观念,明白发展农业旅游会带动本部门的发展,打破行业界限。

政府应在加强农业旅游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建立以政府和旅游局为主导,由农业、林业、城建、文化、国土、工商、税收、交通、环卫等部门组成的农业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对农业旅游开发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在开展农业旅游的各村设立景区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处、投诉举报站,负责景区经营管理、安全卫生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督,加强景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然后,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成立必要的农业旅游协调机构和行业协会,为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随着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可能全由政府部门出面解决,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鼓励农民建立行业协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协调、妥善处理,以规范农业旅游的经营与管理。

2.制定农业旅游开发的优惠扶持政策。政府应为发展农业旅游制定出台一系列关于促进农业旅游的若干政策建议,在合理布局、农业旅游的投入产出、价格、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这些政策,从财政、税收、土地、人才引进、筹资、奖励、培训引导、项目审批等方面,鼓励支持农业旅游项目的内外资引进,促进农业旅游的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以农业结构、旅游产业结构、商品结构为主的农业旅游经济结构;还可以设立农业旅游发展基金,对重点农业旅游项目进行贴息贷款支持与奖励等。

同时,政府要在利益协调、资金投向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利用优惠的产业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吸引投资者参与农业旅游的开发。通过相关项目审批政策与税收的优惠,支持传统农业进行产业转型改造,鼓励农村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并在新建旅游设施、旅游商品生产、旅行社组建等方面,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和优惠政策支持。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改革现行投资体制

一方面,基础设施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农村地区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路网、水、电、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困扰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政府应承担牵头开发农业旅游线路的职责,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以消除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新晨

要加快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进行:

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涉及农业旅游发展的公路、铁路、民航等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或整体、局部使用权招标等方式,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旅游的硬件环境,提升景区景点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可以采用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方式,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在依*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也要争取内资、外资、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及其它资金的投入。三是在引资方式上力求多样化,通过组织和参加投资会、洽谈会、招商引资会,宣传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对开发农业旅游的投入,形成全方位发展农业旅游业的新格局。对于资源条件较好的农村,政府可以通过营造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来进行招商引资,投入资金进行项目包装,建立开放性、多元化的市场融资渠道与运营机制,为我国农业旅游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三、结语

总之,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能管得过多,管得过死,在发展初期扶持引导,起主导作用。但农业旅游的发展要进一步成熟,向更高层次提升,最终还得*市场的力量,政府职能转向服务为主,政府作用的重心有所转变,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旅游中的作用,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陈素谊,等.广东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

[2]胡卫华,王庆.“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开发方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旅游策划总结篇9

【关键词】农业旅游;管理体制;政府作用

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得到了较快发展。尽管我国的农业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产业化经营也处于初级阶段,但农业旅游在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显现无疑。

纵观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其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因此,政府如何在农业旅游发展中起到适当的作用就成为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在农业旅游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阻碍我国农业旅游向高水平发展的因素

尽管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对发展农业旅游的认识比较明确、发展农业旅游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发展农业旅游已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开展农业旅游业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说才刚刚起步,农业旅游产品也仅仅为雏形,仍存在着诸多阻碍其向高水平发展的因素。

(一)观念落后,对发展农业旅游的作用认识不清

目前,长期的封闭落后造成农民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没有意识到农业资源还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认为发展旅游与种植农产品相比,风险较大,农民参与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再加上,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开放程度较低,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顾虑多;对发展农业旅游的持续性看法片面。www.133229.Com即使在开展农业旅游较为成功的地方,也多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潜在的社会效益和品牌形象效益,缺乏多效益性的认识,更多看重门票、服务和直销产品的收入。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农民加大开发旅游的积极主动性,使农业旅游能够顺利快速的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发展农业旅游的投入问题

农业旅游的投入问题,一直成为阻碍农村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配套设施落后,基础条件差。主要表现为农村路网、水电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相对落后。这种配套设施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三)管理体制问题

1.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关于规范农业旅游管理方面的专门法规,缺乏对农业旅游主体的基本规范。没有有效的协调和数量控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市场秩序混乱。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门槛低,缺乏统计和评估机制,使农业旅游产品的质量较差,服务不规范,游客的怨言很多。

2.缺乏农业旅游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

3.行业管理和相关制度不健全,助长了农业旅游市场的无序;

4.农村“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形式,松散的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和薄弱的基础条件,也使农户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从而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以上各种阻碍因素要得到根除,仅靠市场、企业运作、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农业旅游的发展也必不可少。也就是说,在农业旅游发展的现有阶段,政府可以在创造一个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政策扶持、管理体制改革等各方面发挥作用,扮演好政府应有的角色。

二、发挥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在农业旅游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应建立在积极审慎地把握当前农业旅游发展形势的基础之上,应当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问题,即政府的作用应当有合理边界,在农业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当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是必要而有效的。由于目前看来,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仍然停留在初期萌芽阶段,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观念先导,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完善和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

(一)合理规划,提高认识

在农业旅游发展初期阶段,农业旅游的发展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各个农业旅游点各自为战,产品单一、重复雷同等现象严重,这给农业旅游的深度开发造成了困难,不利于农业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规划的制定单靠某个企业是无力完成的,需要政府直接或间接介入。

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国家发展农业旅游总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各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普查,编制合理的农业旅游总体发展规划,进而形成省、县、乡各级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并将其融入整个旅游产业规划当中。由政府牵头编制的规划应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发方向,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起到宏观指导的作用。

规划不能停留在为“规划”而“规划”,不能流于形式,要结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使其能真正地发挥指导作用。也就是说,在规划过程中,应加强学习和调研,避免闭门造车,既要学习和借鉴农业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的成功做法,如阿根廷政府从2000年开始制定和推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计划,推出了“马背上的阿根廷”、“南美土著部落”、“农庄生活”、“乡村手工制作”、“乡村美食”以及“乡村节日之旅”等旅游项目,并在全国20个省、44个城市举办这方面的巡回展览和专题研讨会议,向全国的农牧业生产者提供乡村旅游知识培训;还成立了“阿根廷乡村旅游网”,鼓励所有农牧业生产者加盟。也要考虑本国的国情、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明确农业旅游的功能定位。

总之,通过合理规划,达到整合农村各类旅游资源,解决农产品的季节生产与全年观光经营的矛盾的目的,使以规划为指导的农业旅游的开展能真正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

(二)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农业旅游管理

发展农业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要围绕“上质量”、“上档次”、“上规模”的要求,对农业旅游的市场、价格、服务质量、经营管理制定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和行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对农业旅游点的开办条件、审批办法、管理制度等事宜予以明确等方式,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并依据法规整顿农业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农业旅游产业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创造优良的旅游软环境。如各级地方政府可根据国家农业示范点的评选标准细则,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台《农村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促进标准统一的规范化开发和管理。

对开展农业旅游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即开展农业旅游须到各级政府旅游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并通过考核后发放许可证书。同时,对各种形式的农业旅游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管理,如农业生态园区可纳入全国旅游景点(区)的评级管理中,“农家乐”可按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制度进行管理,开展星级“农家乐”的评定工作等。如成都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暂行规定》和《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两个地方标准,对农家乐进行规范化管理。成都市旅游局和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共同制定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施细则》等做法,值得全国各地政府效仿。

(三)加强组织管理,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由于农业旅游是新生事物,涉及行业和领域比较广泛,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组织管理、制定一系列强有力的优惠扶持政策。

1.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农业旅游开发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理顺管理关系,建立各旅游相关机构分层管理、互相协作的组织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农业旅游从无序发展、规模分散、粗放经营管理向规模效益型的有序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根据旅游业联动性强,涉及的产业和部门多,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配合的特点,应从“大旅游、大农业”的角度来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严格行业管理。各职能部门、经济杠杆部门、管理部门要更新观念,明白发展农业旅游会带动本部门的发展,打破行业界限。

政府应在加强农业旅游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建立以政府和旅游局为主导,由农业、林业、城建、文化、国土、工商、税收、交通、环卫等部门组成的农业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对农业旅游开发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在开展农业旅游的各村设立景区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处、投诉举报站,负责景区经营管理、安全卫生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督,加强景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然后,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成立必要的农业旅游协调机构和行业协会,为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随着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可能全由政府部门出面解决,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鼓励农民建立行业协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协调、妥善处理,以规范农业旅游的经营与管理。

2.制定农业旅游开发的优惠扶持政策。政府应为发展农业旅游制定出台一系列关于促进农业旅游的若干政策建议,在合理布局、农业旅游的投入产出、价格、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这些政策,从财政、税收、土地、人才引进、筹资、奖励、培训引导、项目审批等方面,鼓励支持农业旅游项目的内外资引进,促进农业旅游的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以农业结构、旅游产业结构、商品结构为主的农业旅游经济结构;还可以设立农业旅游发展基金,对重点农业旅游项目进行贴息贷款支持与奖励等。

同时,政府要在利益协调、资金投向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利用优惠的产业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吸引投资者参与农业旅游的开发。通过相关项目审批政策与税收的优惠,支持传统农业进行产业转型改造,鼓励农村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并在新建旅游设施、旅游商品生产、旅行社组建等方面,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和优惠政策支持。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改革现行投资体制

一方面,基础设施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农村地区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路网、水、电、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困扰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政府应承担牵头开发农业旅游线路的职责,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以消除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

要加快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进行:

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涉及农业旅游发展的公路、铁路、民航等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或整体、局部使用权招标等方式,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旅游的硬件环境,提升景区景点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可以采用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方式,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在依靠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也要争取内资、外资、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及其它资金的投入。三是在引资方式上力求多样化,通过组织和参加投资会、洽谈会、招商引资会,宣传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对开发农业旅游的投入,形成全方位发展农业旅游业的新格局。对于资源条件较好的农村,政府可以通过营造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来进行招商引资,投入资金进行项目包装,建立开放性、多元化的市场融资渠道与运营机制,为我国农业旅游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三、结语

总之,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能管得过多,管得过死,在发展初期扶持引导,起主导作用。但农业旅游的发展要进一步成熟,向更高层次提升,最终还得靠市场的力量,政府职能转向服务为主,政府作用的重心有所转变。

【参考文献】

[1]陈素谊,等.广东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

[2]胡卫华,王庆.“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开发方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旅游策划总结篇10

作者简介:程金龙(1981― ),男,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市旅游和旅游策划。

摘要本文在分析城市旅游形象评价主体(旅游者)与城市旅游形象赋予主体对城市旅游形象诸多层面上认知的差距,及对城市旅游形象策划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旅游形象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并从常态管理、战略管理、危机管理和优化管理4个层面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旅游;旅游形象;监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75(2006)―05―0013―07

随着城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旅游和旅游形象研究中的新热点。通过研究回顾不难发现,国内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表现出如下特点:与旅游营销紧密相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借鉴相关理论,结合各种方法,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研究成为趋势。

在研究方法上,当前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多属于应用研究,多结合特定的某个或某类城市进行研究;在成果类型上,多属于个案研究或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常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在理论研究的诸多成果中,对城市旅游形象管理的研究尤为薄弱,并且形象管理上的弱势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旅游形象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城市旅游形象管理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旅游城市的分类是多层次、多类型的,按功能类型可分为资源型城市、历史文化型城市、经贸型城市、宗教型城市等。显然,不同类型旅游城市的形象监控管理策略也应有所不同。本文探讨城市旅游形象监控管理策略时,旨在从宏观上总结其一般性规律和理论模式,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对象城市的性质、特点、职能、产业状况等在微观策略上有所深入和侧重。

一、城市旅游形象管理的依据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目的就是充分挖掘城市的特色,设计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确定城市独特的旅游形象,并通过针对目标旅游者的宣传促销,帮助旅游者更清晰、更方便地了解该城市的特点及与其它旅游城市的差异之处,促使其产生旅游动机,增强其购买信心,缩短其出游决策时间,使其由潜在游客变为现实游客。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客体是城市,而主体有两个,一个是赋予城市旅游地形象的主体(如城市旅游服务机构、城市管理机构和市民),另一个是对城市旅游地形象进行评价的主体(如旅游者)。由此可以认为,城市旅游形象运行的效果是受城市旅游形象开发者和旅游者共同影响的,即取决于地方性和受众。

(一)城市旅游形象认知差距分析

旅游者作为城市旅游形象的主要目标受众,是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的主要对象,也是城市旅游形象评价的主体。旅游者对城市旅游形象的认知与偏好将是确定城市旅游总体形象、选择城市旅游形象战略及城市旅游有关部门对形象进行管理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前提。

明确城市旅游形象评价主体(旅游者)与城市旅游形象赋予主体对城市旅游形象诸多层面上认知的差距,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管理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一般而言,在城市旅游形象的运行过程中,旅游者与城市旅游形象设计部门之间可能会产生如下5种差距,在这5种差距中,最主要的差距是旅游者期望形象与实际经历形象的差距。

1.旅游者预期形象与形象设计者认知的顾客期望形象之间的差距。由于管理者未能正确认知旅游者需求,或不了解旅游者如何评价城市旅游形象,因而存在差距。

2.形象设计者认知的旅游者期望形象与其设计出的形象管理规范之间的差距。

3.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旅游服务所传递出的形象与形象设计者制定的形象管理规范之间的差距。

4.旅游服务传递中的形象与形象管理部门对外宣扬的形象间的差距。如果形象管理部门在对外宣传中提供的材料超出实际形象,可能误导旅游者,形成过高的形象预期,从而使体验形象与预期形象存在差距。

5.旅游者的体验形象与预期形象之间的差距。由于旅游者衡量形象的标准存在差异,或是没有真实体验到提供的旅游服务,有可能过高或过低评价城市的旅游服务质量,这一差距对城市旅游形象可能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

为了清晰展示这5种差距的形成原因及相互关系,本文构建了城市旅游形象认知差距分析模式(见图1)。模式的上半部与旅游者有关,期望的形象受到旅游者旅游经历、旅游偏好和口碑沟通以及城市旅游形象营销沟通活动的影响。下半部涉及城市内部的一系列活动与决策:首先,城市旅游形象管理者对旅游者期望的认识对确定城市旅游形象管理规范标准起到指导作用;其次,既定的形象管理规范标准对旅游服务的传递过程发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旅游者实际经历形象的形成;最后,城市旅游形象的对外营销沟通在影响旅游者期望形象的同时,也影响着旅游者实际经历到的形象。

(二)城市旅游形象影响因素分析

在城市旅游形象策划设计和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有以下6个因素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旅游者形象认知与偏好、城市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城市形象、区域内外其它城市旅游形象、形象赋予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形象管理主体的决策行为(见图2)。这些因素可归结为主客观两个层面。

客观层面主要包括两个必要条件和两个限制条件,必要条件是旅游者形象认知与偏好和城市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它们关系到城市旅游客源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条件、城市旅游产品状况和城市旅游的吸引能力;限制条件是城市形象和区域内外其它城市的旅游形象,它们影响着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主观层面是形象赋予主体的决策行为和形象管理主体的决策行为:前者包括形象导向模式的确定和形象实施策略,后者主要关系到形象策略的微观实施以及相关的政府管理与评价。

只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关系协调,城市旅游形象的策划才会成功。不具备客观因素,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注定要失败;客观因素具备了,但主观因素不协调,也难以成功。因此城市旅游形象管理及相关部门在策划、设计城市旅游形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监控管理工作,以使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关系协调。

在城市旅游形象运营的过程中,形象监控管理部门要及时搜集形象信息。如果形象过时陈旧,要策划崭新形象;如果形象模糊不利,要改造不利形象;如果形象独特优良,要强化良好形象。

二、城市旅游形象管理的内容

城市作为现代旅游的重要支撑点,其旅游资源的范畴和旅游者活动地域正逐渐扩大,城市旅游已渗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市旅游形象已与整个城市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城市本身就是巨大的系统,城市旅游所蕴涵的要素也很复杂,这就必然要求在城市旅游形象的管理过程中将城市旅游形象看作是一个不断演变的系统,应充分认识到系统的动态性、循环性特征。

在实践操作中,城市旅游形象监管部门应从城市旅游形象专家队伍的成立、城市旅游形象调查分析诊断、城市旅游形象导向模式确定、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策略、城市旅游形象主题确定到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传播、评价,切实负起监管的责任。

总体而言,城市旅游形象管理部门应主动及时获取、分析形象的最新信息,预测可能出现的形象问题,对已经出现的形象问题与形象危机预备纠正措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纠正措施,从而为旅游者提供优良的实际体验形象质量,并制定出符合形象实际的科学的形象管理标准(见图3)。

三、城市旅游形象的管理策略

(一)常态管理――建立城市旅游形象信息系统

详细的城市旅游形象信息是城市旅游形象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形象诊断分析和实施策略分析的依据,并由此选择营销机会和管理措施。同时,形象信息也是城市旅游形象战略设计、差距分析、控制评估的基础。因此,建立城市旅游形象信息系统是旅游形象管理过程的必要环节。

1.城市旅游形象信息

城市旅游形象信息是反映城市旅游形象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及形象营销、评价、管理的现状和特征的各类信息、数据的总称。城市旅游形象信息可分为外部形象信息和内部形象信息,外部形象信息一般从城市旅游形象的宏观环境中采集,内部形象信息则主要从城市旅游形象的微观环境中采集。城市旅游形象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技术、人口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城市旅游形象微观环境包括旅游者、城市旅游软硬件因素、竞争对手、形象策划塑造评价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等因素。

2.城市旅游形象信息系统

由于城市旅游形象的策划、塑造、评价、管理对形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非常高,城市旅游形象的管理部门有必要建立一个形象信息系统,为城市旅游形象的决策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准确的形象信息,而不能使城市旅游形象信息的流动处于毫无管理的自然状态之下。这样的城市旅游形象信息系统由旅游形象策划、营销、评价、管理人员,信息处理机器设备以及运作程序构成。

城市旅游形象信息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内部报告系统、形象信息情报系统、形象信息调研系统和形象信息决策支持分析系统(见图4)。内部报告系统主要用于向城市旅游形象策划、营销、评价、管理人员提供城市旅游形象内部运营的“结果资料”;形象信息情报系统则用于向城市旅游形象相关决策人员提供城市旅游外部环境的“变化资料”,指明城市旅游形象面临的新机会及问题;形象信息调研系统则系统地设计、搜集、分析和报告与城市旅游形象特定营销环境有关的资料和研究结果,用以开展、修正和评估与城市旅游形象相关的活动,监视城市旅游形象绩效;形象信息决策支持分析系统由软件和硬件支持的数据、系统、工具和技术所构成,形象决策部门可以通过它收集和解释形象经营及环境中的相关信息,并将之转化为现实的形象活动。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这些子系统从城市旅游的内、外部环境中收集各种形象信息,形象信息经过信息系统加工之后传输给旅游形象相关管理部门,作为形象决策的依据。

(二)动态管理――追踪监控城市旅游形象状态

在市场经济的动态竞争条件下,城市旅游形象状态将会随着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实力的变化而变化,而在良好状态、一般状态和较差状态三个状态之间相互转换。成功导人城市旅游形象后,城市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该跟踪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所处的状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努力保证旅游形象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经营战略管理的角度讲,旅游形象处于不同状态时应采取的战略应该是扩张战略(白色状态)、稳定战略(灰色状态)和收缩或撤退战略(黑色状态),这三种状态用下图表示,则更为直观(见图5)。

黑色状态时,首先是更新观念,调整形象战略,明确形象导向模式,采取切实可行的形象实施策略,实行有效的具体措施;二是进行战略性策划,以发展促调整;三是引入新的形象理念,创新形象发展模式。

灰色状态时,首先是审视分析城市的旅游环境条件,进行总体形象战略的调整,增强旅游发展动力;二是强化旅游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扶持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优势功能区的发展;三是构筑新的城市旅游框架,延伸旅游产业价值链,提高城市旅游的综合实力。

白色状态时,需要实施形象领先者战略,进行长期的战略性规划,积极培育形象品牌,扶持特色产品,将优质企业和优势项目做大做强,促进城市旅游全面发展。

(三)危机管理――避免或减轻危机事件的影响

1.城市旅游形象危机的提出

城市旅游形象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收集和调研旅游形象信息情报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影响旅游者对城市的信心并扰乱城市旅游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信息,如公共卫生危机、恐怖事件、严重治安问题等。这类信息可能以无限多样的形式在许多媒体中不断出现,并导致城市旅游形象受损、吸引力下降、旅游从业人员流失等不利状况的出现,这类信息我们称之为城市旅游形象危机信息。

城市旅游形象的危机管理就是针对城市旅游形象危机信息和危机事件而提出的(见图6)。从危机产生的根源,可以将城市旅游形象危机分为旅游业受波及引起的危机和旅游业内部的危机两大类。旅游业受波及引起的危机,是指发生在其它行业里的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波及到旅游行业,使旅游业客源骤减、城市旅游形象受损,如战争、金融风波、恐怖主义、公共卫生危机等。旅游业内部的危机,是指发生在旅游业运营的范围内,直接对游客或旅游从业人员发生威胁、影响旅游活动的危机,如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饭店火灾、旅游娱乐设施发生意外等。从总体上看,危机事件主要通过三个因素影响城市旅游业:安全性因素、社会经济性因素和物质性因素。

2.城市旅游形象危机管理

城市旅游形象危机管理是指为避免和减轻危机事件给城市旅游形象带来的严重威胁,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危机救治,以恢复城市旅游经营环境、恢复城市旅游消费信心为目的,而进行的非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城市旅游形象危机管理体系包括政府(主要是城市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公众(旅游者)等多个行为主体;其主要途径包括沟通、宣传、安全保障和市场研究等多个方面。

(1)政府危机管理

政府是危机管理的核心。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为预测和识别可能遭受的形象危机,采取防备措施,阻止危机发生,并尽量使危机的不利影响最小化的系统过程(见图7)。具体说来,政府旅游形象危机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主要任务:在危机前兆阶段,致力于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或将其及早制止于萌芽状态;在危机紧急期和持久期,致力于危机的及时救治;在危机解决阶段,及时地进行危机总结。政府旅游形象危机管理的具体措施及主要事项如图7所示。

(2)企业危机管理

实践表明,企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危机管理。旅游企业的危机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立企业危机管理的领导机构,建立企业危机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危机预警系统和危机应对处理系统;培养和强化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的危机意识;及时评价企业应对危机的计划、决策,建立完善的危机学习机制;建立与媒体、公众的良好、高效的信息沟通系统。

(3)从业人员危机管理

从业人员的危机管理包括:树立危机意识,正确认识危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政府与企业的危机救治;加强职业培训与学习。

(4)公众(旅游者)危机管理

危机事件不仅是对政府能力的挑战,更是对社会整体能力的综合考验。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公众是危机事件直接威胁的对象。因此,公众也应该成为危机管理系统当中的积极参与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形成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

在旅游业危机管理中,公众(旅游者)危机管理包括:提高个人应对危机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危机心理素质;调整个人行为模式。

(四)优化管理――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功能

1.城市旅游形象优化管理框架

城市旅游形象优化管理的核心体系是理念形象、战略形象与技术形象。理念形象是对形象思想、形象战略的归总和提升。战略形象是对城市旅游形象的长期谋划和思考。技术形象是具体操作实施中的形象策略。当形象思想被提升到哲学高度并作系统化的理论阐述时,即演绎为形象哲学,它指导并体现形象研究中的形象战略、形象组合及形象竞争。

形象哲学培育并影响形象战略;形象战略重塑并完善技术形象;技术形象的运作机制构成形象优化管理模式的运作核心,它既受制于形象哲学和形象战略,又积极影响着形象哲学和形象战略。我们似乎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公式:城市旅游形象优化管理框架=形象哲学+战略形象+技术形象+运转机制(见图8)。

2.城市旅游形象优化管理策略

城市旅游形象要想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树影响、求特色,必须从旅游产品、旅游员工、形象职能组织、旅游服务、形象战略、形象实施策略等方面注入新的认识和新的工作内容,实行优化管理,发挥综合效应,令旅游者满意。其具体策略应包括:旅游产品全满意、形象谋略全方位、形象职能全组织和形象服务全时空。

旅游者在一次旅程中所追求的是一次成功的旅游经历;城市旅游形象的最终目的是在让旅游者满意的基础上,协助其完成一次圆满、成功、值得回味的旅游经历。

作为城市旅游形象的管理者,应从城市旅游形象认知调查的过程人手,积极发现现实形象中的各类问题,并找出关键问题所在,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有效措施,以提高旅游者的综合满意度,让旅游者体验受让价值最大化(见图9)。

四、小结

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本身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内容,其管理也必然涉及城市旅游的方方面面。本文仅从常态管理、动态管理、危机管理、优化管理4个层面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和思考,而对城市旅游形象管理的其它领域尚未涉及,如管理组织、规划管理、营销管理、管理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