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8:58

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篇1

关键词:共享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人员编制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现模型中,人员因素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重点关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构成、人员编制、人员获取、人员职业发展和绩效薪酬等方面的内容。人员的构成是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各类岗位的岗位任职资格所进行的分析。人员的编制通常会采用基于历史数据预测的业务量所进行的数据测算、基于岗位性质所进行的业务分析以及和其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标的方法来进行具体编制数量的核定。人员的获取是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招聘的渠道以及各渠道的人员招聘方式。人员的职业发展应结合人员的层次序列分别进行设计。人员的绩效和薪酬是人员管理的重中之重,绩效指标的设计应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战略定位导向一致并具有可执行性,薪酬结构和绩效结果的关系需明确清晰。另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项目团队也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需要组织不同专业的人士共同完成财务共享服务的组织建设工作。

本文以上海ZX集团为例来说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建和运行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海ZX集团成立于2004年5月,是为各通讯运营商提供无线信号的室内覆盖产品及相关工程服务的中小企业集团,下设多家子公司,并在各地设立了数量较多的办事处。该集团设财务总监,并在财务总监下设财务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建之前共有财务人员65名,其中办事处及子公司有财务人员49名,集团公司财务部有财务人员16名,其中有约55人从事会计及资金结算相关工作。财务人员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部分具有硕士学历。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合计达60%。从年龄分布来看,财务人员平均年龄29岁。财务人员学历水平较高,且年龄处于相对黄金的时期,在财务贡献服务中心建设中能够实现人员转型或提升。

近期上海ZX集团设计并开始实施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基于职责划分和管控关系的考虑,上海ZX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如下所述:上海ZX集团财务服务中心下设会计核算处、资金结算处、运营支持处和质量管理处,为所有办事处和子公司提供会计核算、辅助核算及管理控制、运营管理等信息。会计核算处下设应收业务组、应付业务组、费用组、总账及其他业务组和票据及档案管理组等五个组;资金结算组下设资金结算组和资金综合管理组两个组;运营支持处下设客户服务组、人员管理组、综合行政组、标准化管理组和系统需求管理组等五个组;质量管理处下设质量管理组和绩效分析组两个组。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人员的管理策略和组织架构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管理方案包括人员来源渠道、人员编制、员工考核、职业发展通道以及培训体系等多个方面,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方案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集团模式中,分治模式对于人员招聘渠道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地域分治集团来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如在各地域分别设置,员工从当前工作地迁移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在地的迁移成本较低,顾虑较少。因此,内部招聘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而对于其他模式来说,内部招聘难度较大。

在人员编制方面,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涉及大量作业型业务,对于作业类岗位可以采用量化测算的方式来进行人员编制的需求评估。而对于一些作业量小的岗位可直接采用分析法测定编制。

对于量化编制测算来说,需要采用标准单的概念。“标准单”是指某一特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单据,将其作为基准,其他各类业务的业务量,均通过系数折算为标准单量。这样,在编制测算以及后续人员绩效考核中均能够基于同一尺度进行衡量。在具体测算中,ZX集团通过分析及对标方式明确了具体参数(见表1)。

在明确参数后,基于以下三个算式测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数量:

算式一:每人日均标准工作量=日均有效作业时间/标准单基准作业时间;

算式二:日总标准工作量=平均日单据量×标准工作量系数;

算式三:人员编制=日总标准工作量/每人日均标准工作量。

通过采集2010年6月1日-2011年6月30日的业务量进行测算,以及对部分岗位进行定性评估分析后,在考虑未来业务增长的情况下,上海ZX集团2012年形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编制。会计核算处的应收业务岗编制3人,应付业务岗3人,费用审核岗8人,总账业务岗5人,票据档案管理岗6人,复核岗5人;资金结算处的资金结算岗5人,综合资金岗2人;运营支持处的客户服务岗3人,人员管理岗1人,综合行政岗1人,标准化管理岗1人,系统需求管理岗1人;质量管理处的质量管理岗1人,质量稽核岗5人,共计50人。也就是说,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启动阶段,就可以节约财务人员编制15人。随着业务规模扩大,财务人力资源相对节约的数量将会更大。

上海ZX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自上而下,由整个组织的绩效考核目标分解至各处室的绩效考核目标,再进一步分解至各岗位的绩效考核目标。上海ZX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及岗位绩效设置了包括效率、成本、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四个方面的具体指标(见表2)。

针对上述具体考核指标,分别设置了各组织、岗位的考核标准。基于考核标准,按月进行岗位绩效考核,并按季度进行组织绩效考核。

在员工职业发展方面,参考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模型,上海ZX集团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置了三条职业发展通道,分别为作业通道、专业通道和管理通道。这三条通道分别设置不同的纵向起点和终点。其中作业通道起点和终点较低,管理通道起点和终点均较高,而专业通道起点处于中间位置,终点和管理通道重点相同。处于三条职业发展通道中的员工,除了能够实现纵向的向上发展外,还能够在满足条件时,实现横向的跨越,从而给员工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培训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培训重点在于作业类人员。一方面此类人员任职要求较低,需要通过持续培训以提升其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此类员工流动性较大,需要能够以一套规范标准的培训体系快速的将员工培训上岗。针对上述情况,上海ZX集团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业人员设置了职业技能类课程和职业素质类培训课程。职业技能类培训课程主要是财务共享服务基础知识、财务总体情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及岗位职责介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业务流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业务操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制度等与财务共享服务直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上海ZX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中心和处室层面都设立了人员管理岗,明确了持续培训的组织和管理职责,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体化的培训体系。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项目团队策略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项目团队需要融合各方面的资源,方能够有效地保障项目的成功。具体来说包括了财务类人员、it类人员、人事行政类人员以及咨询顾问。这些不同类型的人员互补配合发挥出协同作用。

财务类人员是项目团队的核心,需要负责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相关设计和推动。此外,未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最为核心的作业团队也需要由此类人员负责带领。在进行人员选择的过程中,财务类人员需要由集团财务部人员和办事处及子公司财务人员共同构成。集团财务部人员能够站在集团的角度考虑项目问题,但由于缺少基层工作的实际经验,难以充分发现业务中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而办事处和子公司财务人员的加入,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实现相互补充。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优化是重要一环,需要有it人员参与进来,与系统供应商一同完成相关系统的开发工作。这种方式下,一方面,能够明晰沟通需求,并进行系统开发的过程控制;另一方面,能够在项目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运维能力,以保障后续的日常维护。在人员的构成方面,it类人员由集团it部、财务部负责系统需求管理的人员以及系统供应商人员共同构成。

人事行政类人员主要负责项目中的人员招聘、办公场地及设备准备等后勤保障工作。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后成功的上线必须要依靠人员的到位以及办公场地和设备的准备到位。在项目人员招聘期间,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招聘难度非常大。因此,项目团队中,需要安排专职的人员招聘和行政保障人员,同时还需要协调人力资源部和办公室安排兼职人员予以配合,以提高相关准备工作的效率。

除上述人员外,外部力量的合理运用,能够加速项目的推进进程,并有效地控制项目风险。通过与咨询公司的合作,选择有经验的咨询顾问,能够快速的吸取外部的优秀实践经验,并考虑到更多的风险细节。咨询顾问的配备也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专家,分别在组织人力、系统、财务专业流程等各方面实现支持。

与上述人员分类相匹配,项目团队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见图1),以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转。

在项目团队的组织架构中,业务设计及实施组是团队的主体,并进一步细分为组织、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三个模块。项目支持与业务设计、实施并行,重点落实人员招聘以及办公场地、办公设备等行政支持工作。质量控制负责项目过程中的质量的定期审阅和把控。整个项目团队设置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由以财务总监为主导,it、人力资源及办公室分管领导作为成员构成的战略层面的领导组;另一个层面则由项目的执行项目经理及咨询公司项目经理共同构成,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整个项目团队的有机配合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功的保障。

在财务人员职能方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出现使财务人员对于财务职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大多数的作业人员对于财务知识的需求已经远远不如传统财务模式那么重要。而团队中,需要出现更多懂得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需要在组织策划、学习推广、协作方面形成相应的能力,财务人员职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卡普兰,戴维・p・诺顿著.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张瑞君,陈虎,胡耀光,常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及实践[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6):19-27

3.李常青,卞晶晶.集团公司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J].当代经济,2011,(10):122-123.

作者简介:

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篇2

关键词:共享服务;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施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为了保持持久前进的动力,施工企业要不断向集中的方向发展。现阶段,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和体制逐渐被淘汰,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营运而生。

一、传统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较低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素质不一、会计基础工作执行不够到位,导致基础工作质量一直处于低下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会计凭证不全、会计资料不规范、台账登记不及时、核算科目不统一等。

(二)项目管控水平不高从理论来的角度看,当施工企业可以严格按照企业财务管理流程来进行财务管理时,其财务管理水平就会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在实际的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往往会过于重视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管理,而忽视了责任目标管理、审计监管以及财务控制等工作,这导致工程项目在开展中,通常都会存在很多无法被及时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从而造成项目最终的收益严重脱离预期目标。

(三)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现阶段,很多大施工企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通常都会倾向于质量管理,而忽视了风险管理,再加上会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较低、风险管理意识较差,因此无法正确地识别和预防财务风险,这给自身带来了税务检查、法律诉讼等财务风险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办法的优势

(一)财务管理工作和信息技术的衔接更加密切目前,我国很多发展顺利的施工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重要性,并已逐渐将其引入到自身的管理体系中。在信息时代,应用该模式,可以帮助施工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过于依赖人工操作,导致数据统计错误问题时有发生。针对此,使用共享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帮助施工企业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从而明显地提升自身的财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

(二)财务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在共享服务模式下应用财务管理办法,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类资源的良好整合,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资金和信息的流动效率,以及新一步促进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为此,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适应该方法,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从而确保可以熟练的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三)促使企业的财会内部分工更加细化应用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办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施工企业来分类内部的财务信息进行分类,以更好地保障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的独立。不仅如此,这意过程很大程度地实现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再分工,进一步细化了企业的财务分工。

(四)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财务共享模式更具独立性和客观性,可以实现对所有经济业务的严格监控。通过规范流程、强化审核,可以杜绝一切不合规的票据进入到会计档案中,从而大大地降低企业面临审计风险和涉税风险的几率。对此,施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规范合同管理,加强合同内容的控制,禁止一切法律风险问题的发生。(2)财务共享模式内资金预算模块,严格落实资金的规划和审批,控制好资金的使用范围,让资金的使用过程更加透明,降低资金使用风险。(3)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模式的分析预警功能,建立动态分析模型,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还可以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科学化和自动化水平,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数据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解决企业内部职能建设重复投入的问题,同时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优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开展高附加值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财务共享模式更符合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其应用能够全面地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财务共享中心还可以成为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让施工企业的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在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创造更高价值的同时,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管理办法的实施路径

(一)加速财务人员的工作转型想要更好的发挥基于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管理办法的优势,必须加速财务人员的工作转型。针对此,管理者要充分全面的地了解共享财务模式的应用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基础,为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切实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对此,施工企业可以做到:(1)根据专业和能力,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类,做好财务人员的合理统筹和调整,让企业财务部门的智能不断向着管理型会计方向转变,为实施战略会计打好基础。(2)选择一些基础知识扎实、能力水平较高的财务人员,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提高其资本运作能力和战略规划水平等。(3)针对业务性财务人才,则可以引导其向着财务共享服务的方面转型,将其真正的培养成财务会计能力,发挥其核算优势,助力企业良性发展。(4)对于非共享中心财务人员,除了要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外,还要向其宣导物资设备、造价管理、合同管理等内容,旨在提高项目内容水平,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平稳的发展。

(二)引进新兴的工作理念施工企业要积极引入先进的财务工作理念,转变财务人员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这是因为,传统的财务人员培训工作大多比较关注技能方面的培养,忽视了理念、思想等内容,导致很多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正确的认识自身的工作职责,而实际工作中也容易发生开小差的问题。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在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重视新型的工作理念的引入和财务共享工作理念的渗透,让所有的财务人员都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未来工作的定位,从而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财务人员消极怠工的问题的发生。另外,共享服务中心财务人员应深入到施工现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实际情况,以便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渗透新兴思想。同时,施工现场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以确保可以熟练地应用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核算软件,并应用相应的数据来完成具体的财务分析工作,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财务参考和依据。作为所有财务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从而保证其知识和能力可以满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相关要求。

(三)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会计与项目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1)打通财务管理工作和项目管理工作之间的通道,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会计和项目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2)为了更好的发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作用,施工企业不仅需要精通业务知识、熟悉企业内控流程的共享服务中心会计,还需要了解项目实际情况,具有充足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管理会计。(3)打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计与项目管理会计的流通通道,培养出一批精通业财管理理念的综合型管理会计,进而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整体水平。(4)作为企业管理者,要积极和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者进行沟通,以招聘或者选拔的方式,将具有一定会计核算能力的工作人员调配至财务共享中心,加强财务、业务知识培训,培养一批具备综合管理能力的项目财务总监,负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篇3

关键词:财务共享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财务共享,是指依托信息技术,通过不同企业、不同地点的财务业务有效整合,将财务管理从纷繁、琐碎、重复的会计事务中剥离出来,以期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一种管理手段。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建立起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在国外企业间运用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面临转型发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为引领财务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近年来,中兴、海尔、万科等企业纷纷开始尝试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的财务管理逐步由分散式、标准式或者集中式的信息化系统转变为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即将大量重复的、有规律可循的、标准化的会计处理和交易业务,放到一个专门的服务组织中进行独立、集中的业务处理。这将极大地缩短会计人员日常的会计核算时间,并使其工作转向企业决策、投资管理、风险和内控等方面。这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从传统的财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等财务会计工作向管理会计角色转变。管理会计的工作需要全面的统筹分析,对商务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和普通的核算型会计相差甚远,管理会计人才的工作很难被机器所取代,管理会计的优势逐步凸显。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目前,有80%的会计人员要将精力放在应对会计记账、核算、审核等日常的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中,真正用于企业经营决策上的时间不足20%。而且,会计人才偏重于会计核算能力,高端会计人才相对不足,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更为匮乏。我国会计人员队伍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管理会计成为行业急需的紧缺人才。究其原因,与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无相关。我国主要从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考试和在职培训三个层面进行会计人才培养,均侧重于对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后劲不足。

(一)学历教育以财务会计课程教育为主

一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强化财务会计,注重会计核算能力培养。随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不断推进,企业财务部门的结构、人员能力需求必定发生转变,企业更倾向于既掌握会计核算技术又有着较强财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管理会计师。截至2017年3月,仅有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六所国内知名高校正式获得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课程认证,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开发。管理会计相关研究薄弱,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培养出的管理会计人才达不到合格标准。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中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解答考试题的技巧上,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融会贯通。

(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欠缺管理会计内容

根据会计职业从事人员的不同层次需求,目前我国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等。然而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尚在建设完善中,缺乏考核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具体标准,管理会计知识并不是我国各项职业资格考试考核的重点。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然而各项职业资格考试主要从会计基础及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财务会计的内容上予以考核,不论是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应用,抑或是管理会计的综合知识、咨询服务知识,均无法得以体现。对于要求较高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涉及管理会计知识的部分也相对不足,不能完整地体现管理会计人才的胜任能力,无法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以满足企业的迫切需要。

(三)企业缺乏对会计人员的转型规划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会发生流程再创造、财务重分类、会计再分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互分离。会计人员的手工核算量减少,优秀的会计人员将从基础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更多支持经营决策的分析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数量可削减1/3至2/3,会计人才的价值和竞争力的标准将面临重新洗牌,会计人员必然面临分流或者转型。目前提出的向传统的管理岗、财务专家型或“业务财务人员”和“销售财务人员”等综合型人才发展转型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亟待提出更加详细的规划。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项变革,具备管理会计能力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管理会计人才的严重缺失,国家自2010年起相继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并鼓励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管理会计培训,并向国外学习管理会计先进经验。2016年,财政部相继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2017年,财政部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并力争在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将管理会计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在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需要高校、企业、政府等各界协同创新合作,在学习、培训、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不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全面壮大我国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一)高校开发课程培养体系

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为了满足当前的管理会计人才需求,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实现教育与实践要求的匹配对接,需要参照国内外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多维性创新思考,研究并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在本科阶段,根据学校特点,适当开发管理会计相应课程,加大管理会计课程比重,打下管理会计基础,深化管理会计认识,鼓励学生进行管理类学科的学习辅修,成为跨学科专业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可以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方向的研究,加强管理会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实践管理会计提供理论基础。对于会计硕士(mpacc),则可以加强对管理会计实务方向的具体案例学习和实践学习,使其成为管理会计储备人才。

(二)改革职业资格考试内容

一方面,考虑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在我国已运行多年,相对比较成熟,应改革现行考试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相应增加管理会计知识考核重点。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一般的会计人员需要对成本会计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中间层次的会计人员至少需要了解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以应对日常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高层次会计人员则应加强对战略管理决策能力等管理会计综合能力的考核。注册会计师应发挥其独立性,准确把握管理会计咨询服务。通过不同层次的考试重点,实现人才分流,培养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合格会计人才,尽快达到培养一批具备管理会计能力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进行专门研究,借鉴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等国外管理会计考试制度,发展我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选拔奠定科学基础,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企业推动财务会计人员转型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的。首先,企业要将管理会计培训纳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之内,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可以考虑结合自身需求,组织专题探讨,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与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外训,促进企业价值的持续提升。其次,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会计人员转型理论研究,推动传统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以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人员可以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部分会计人员需要向业务前端转型,企业应设置对应的管理会计岗位,全面促进会计人员转型。

(四)探索校企合作、政企合作、企企合作

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必须多元化发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培训机会,以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为企业提供大量潜在的管理会计人才,帮助企业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实现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双赢。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利用政府影响力,创建管理会计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积极与行业间其他企业交流合作,学习先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该模式为企业带来的便利,培养适合企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管理会计人才。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需要不断深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国外对于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体系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与方法。在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参加国外管理会计实习培训,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管理会计先进工作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可行的方法。宣传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踊跃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开展国际间管理会计合作,有助于实现“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1]李红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7,(12).

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篇4

【关键词】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保障策略

一、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高职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有2个部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60余个校级实训基地、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拥有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电子商务3个实训基地;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拥有旅游管理、生化制药2个实验实训基地。众多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目前高职实训基地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政府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缺陷

由于政府宏观层面的指导规划政策相对匮乏,实训基地建设存在不同主体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缺乏有效衔接与合作的现象。资金的分流,导致实训项目场地过小,实训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内容和设备的高新技术含量不充分,设备利用率较低,使用、管理和维护成本过高等问题。

(二)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目前,实训基地的管理手段信息化水平较低,管理理念及思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没有真正体现“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这严重制约了实训基地更好地发展。

(三)开放性程度不足,实训未达到预期效果

从对内开放程度来看,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实训做法,除了课表上规定外,实训基地闲置时段较长,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低;从学生实训角度来看,学生没有任何自主选择的余地;从对外开放的程度来看,部分共享型实训基地虽然与外部企业、院校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却没有设立专门的服务部门和高效的服务团队,结果造成很多合作项目虎头蛇尾。

为了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努力提升实训基地建设的水平,提高实训资源开放程度,优化管理模式,改善优秀实训教师有限的现状,根本方法是通过实现实训基地区域共享,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集约化构建、发展与运行公共实训基地。[2]

二、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

公共关系即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主要是指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环境、主体、客体、媒介”四大要素。而实训基地正如同组织机构与外界公众环境的沟通与传播,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公共关系的研究。

为保障实训资源实现共享,借用公共关系“环境、主体、客体、媒介”的要素构成,将实训资源共享机制概括为四大目标要素:宏观环境、共享战略联盟(主体)、实训资源(客体)和管理、技术支撑平台(媒介)(见图1)。

图1实训资源共享机制目标要素

其中,宏观环境指区域内高职教育尤其是实训基地发展相关宏观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共享战略联盟是实训基地的各使用主体,各主体间通过有效紧密的衔接构建起战略联盟,以实现共建、共管、共用、共发展;[3]实训资源指实训基地中的各项实训设备与模拟软件等;管理、技术支撑平台是实现查询、管理、规划、分配、使用、评价实训资源等功能的媒介。

四大目标要素作为实训资源共享机制的基本研究对象,直接关系着实训资源共享机制的优劣。按照四大要素内部及相互间的作用机制,可将实训资源研究共享机制细化为六大机制(见图2)。为充分实现实训资源的共享,下面从这六大机制着手,对实训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过程进行研究阐述。

(一)政策引导机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涉及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要实现区域内实训资源的共建共享,首要是建立覆盖社会的高职教育共享合作战略,建立有利于实训资源合作共享的政策引导机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实训基地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家与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资源的配备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4]

《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国家将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开放实训基地;《江苏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指出,从2004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被认定为省级实训基地的,省财政每个基地资助400万元,对列入部级实训基地的,省财政按与中央财政专项1∶1比例投入配套经费;《连云港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把连云港科教创业园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职教园区,把市、县(区)六个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国家和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

(二)战略联盟机制

建立实训资源共享战略联盟机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渠道与手段,充分吸纳各地、各类实训基地建立联盟,利用各类机构的独特实训资源和人才等优势,逐步建立全新的、合作共享的研究工作体系。具体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开展完成(见图3)。

图2实训资源共享保障机制架构

图3双维度开展战略联盟机制

纵向上,主要依托市政府机关,大力发展和争取区域内从事高职教育、实训实践、鉴定认证的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加入共享战略同盟;横向上,通过特色资源会员专享的方式,争取和吸引区域内各实训需求主体加入共享战略同盟。[5]希望借助各个共享战略联盟的资源优势和协调合作,逐步健全和完善实训资源共享体系,进而探索出一条良性竞争、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创新型机构发展模式。

(三)资源整合机制

完善实训资源整合机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全社会的实训资源,实现高效益的投入产出,并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实训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仅要解决目前实训环节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此外,还须关注不同形式的资源整合问题。整合内容不仅涉及实训仪器设备、实训项目、实训数据与软件等显性资源的整合,同时,对于职业实训教育人才、技术和研究经验等隐性资源,[6]更应给予关注。

具体整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资源库,主要整合区域内共享联盟机构的各类实训仪器设备、实训项目等显性资源,并以静态形式提供资源共享及查询;二是构建一个动态的互动交流平台,对于一些无法直接作为成果使用,需要继续提炼和综合的经验知识、人际网络等隐性资源,平台以BBS、研究探讨、合作室、项目单元合作的形式,提供多种途径促进资源共享。会员可在平台上项目实训需求、问题探讨等信息,与他人进行互动与交流,有针对性地获得研究所需的信息以及人力资源或实训资源。

(四)技术支撑机制

技术支撑机制,是通过建立、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实现面向各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服务的保障,是加强与政、校、企合作,提高实训基地运作效率的重要媒介。[7]该机制是将实训资源通过系统或软件的方式共享,使资源的获取、转化和共享效益最大化,促进资源在各个共享主体之间的顺畅、广泛交流。着力改善技术支撑机制,重点是搭建四大服务平台,提高面向区域需求的服务能力,如图4所示。

1.搭建面向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实训服务平台

该平台旨在充分发挥实训资源的教学功能,为区域在校生提供实训服务。增强专业知识系统性构建,重点培养岗位需求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毕业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平台负责教学相关信息,如实训进度与安排、实训成绩评估、在校生预约实训、在线学习、在线答疑。

2.搭建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服务平台

该平台的搭建使实训基地可以迎合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需求,根据实际闲置情况适时对外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吸纳社会培训需求者前来参加技能培训。这不仅提升了实训资源的使用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提升了社会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满足了部分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3.搭建面向社会的技能鉴定服务平台

通过该平台使实训基地与区域内劳动局、财政局、卫生局、教育局等部门实现无缝衔接,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基地鉴定站、考评点的作用,为校内学生、企业员工、下岗工人等提供良好的职业技能鉴定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平台对外鉴定安排与进度、鉴定等级、政策法规、区域鉴定工作相关报表统计等。

4.打造技术创新发展平台

通过平台的搭建,进一步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为纽带,形成横向多元化、纵向多层次校企合作新境界。企业技术人员与实训教师可以项目探讨的形式共同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教师实训教学服务能力,[8]完成校企合作项目的技术研发任务。

(五)管理运行机制

实训资源共享机制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它既包括各主体间的协调与管理,同时也涉及各类共享资源的管理与控制,因此亟须从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办法不同层面协调配合,建立起共享保障体系框架并协同约束督促。[9]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在实训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当中,都建立和贯穿相应的制度性体系框架,以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或战略联盟会员章程等形式指导和管理整个平台中各参与单位以及共享资源的正常运行。

2.加强联盟成员的资格审查,保证后期共享资源的质量。

3.加强实训资源使用的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主要是通过加强实训过程监视、监管环节,设备盘点、检测、维修专人负责,台账登录及时、翔实,实训后评价真实客观,[10]来保证共享资源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六)利益激励机制

利益激励的关键在于使不同主体能够持续从中获取自己关注点刺激,[11]因此针对校企实训资源共享利益激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优质资源激励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方可以借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一套指标评价体系,评估量化某企业的实训贡献度,[12、13]并根据各企业贡献度的不同将联盟中不同主体划分若干等级。企业等级越高,那么校方将推荐越优秀的人才到企业实习或就业,优惠甚至无偿为该企业人员提供技能拓展培训等。相反,企业亦可通过评估院校的实训贡献度,决定是否为实训基地贡献特色资源。

2.项目合作激励

如上所述,通过技术平台项目合作需求,促进区域内不同机构人员横向合作,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使社会关注实训基地资源,[14]吸引各实训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注释】

[1]徐国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建设与共享水平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9-33.

[2]李红贤.动态实训资源的使用共享――工商企业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使用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1(24):10-13.

[3]雷利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性实训基地的措施研究[J].职教论坛,2012(15):70-73.

[4]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28-30.

[5]廖亚斌,屈孝初.长株潭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共享机制探讨[J].消费导刊,2010(6):165-166.

[6]刘峰.高职院校校内隐性实习实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6-78.

[7]丁佟倩.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研究[J].商业会计,2011(7):75-76.

[8]刘友祝.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北京职业教育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09.

[9]李明珍,徐进.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机制探讨――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共享平台的构建与示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5-68.

[10]梁燕.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11]DyerJH,SinghH.theRelationalView:CooperativestrategyandSourceofinter-organizationcompetitiveadvantag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8,23(4):660-679.

[12]BlakeGumprecht.theamericanCollegetown[J].theGeographicalReview,2003(1).

[13]najlaScruple,DigitalarchivesResearchprojectareportandrecommendations[R].2003.

[14]Rabin,matthew.aperspectiveonpsychologyandeconomics[J].europeaneconomicReview,may2002,46(4-5):671.

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变革转型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由福特公司建立了全球第一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共享服务中心被世界500强公司广泛使用,目前我国境内已有超过450家共享服务中心,涵盖了各行各业。谈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规划,首先我们会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集中处理中心,基于报销审核、会计核算、报表出具、信息数据维护等基础职能。在此完善后,可以作为内部运营主体,向跨地区各内部部门和组织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业务完全成熟后则成为公司对外盈利部门,为企业创造价值。下面我们就如何构建财务共享中心介绍一下。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共享服务在财务领域,它需要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eRp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财务制度等来实现。借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财务共享中心的成功建设,必须围绕以下关键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具体包括:地点选择、流程设计、组织调整、政策法规、信息技术支持五个方面。

一、地点选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办公选址问题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共享服务质量和效率,且制约业务执行情况。决定将共享服务中心的办公地点设立在哪个城市,是相当复杂的一环,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因素,对所有候选城市进行评估。成本:人员成本、通信成本、办公场所等固定成本;环境:政府环境、发展能力、城市竞争能力;人力资源:人员技能、人员知识水平、人员流动性、教育和培训有效性;基础设施:it、通信设备可靠性、国际便利度、基础设施质量。企业共享服务中心选址在大城市或者其周边地区,呈现出与本地优势行业紧密关联的特点。公司在选址会首先考虑人力成本问题,将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人力成本较低地区,但同时也应考虑到人员基础素质以及该地区对公司整体业务的支持度。所以在共享服务中心初建时,公司也会选择与总部在同一地点或较近地区,总部人员可以随时协助和规范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业务部门也较容易接受和沟通。

二、流程设计

流程管理需要支持流程战略的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流程也不例外。通过对现有流程的充分理解,找到达成战略目标的关键瓶颈,有针对性的开展流程设计工作。流程设计是流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共享服务中心采用的是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必将引发流程传统流程的变革。看一下财务共享服务流程会涉及哪些模块?财务核算各项内容是紧密联系的,一般包括:总账管理、应收管理、应付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总账管理:包括总账类型记账、凭证过账、余额暂估、外币汇兑、出具财务单体报表。应收管理:订单及收入确认、发票开具、应收账龄分析、客户对账、坏账计提。应付管理:费用报销、生产性资金付款、员工借还款管理、供应商对账。资产管理:资产购置、转移和报废管理、月度折旧摊销、减值测试、盘点组织。成本管理:成本核算、非合同预提、人力成本、费用分摊、移动平均价维护。资金管理:收款核算、付款核算、资金调拨、贷款利息、银行账户管理。

三、组织的调整

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必须进行财务组织结构的深度变革。对原来财务机构和人员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涵盖的职能范围进行内部组织设计,包括架

构、关键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身的架构设计通常以职能作为主线,以流程、产品和地域作为补充考虑现有财务组织的调整和衔接考虑人员角色和职能的转变考虑培训计划。财务组织结构的变革,使本地财务人员可能仅会被保留下一小部分,譬如负责报销单据审核的人员,将大部分迁移至共享服务中心所在地。采用总部专业人员派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指导业务模式,直接在当地组建共享团队,同时按财务业务类型将同质业务归

并。该公司将重复性较强的日常费用报销作为共享先锋开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报销业务实现向共享服务中心转移后,总部和各子公司财务报销审核人员显著减少,而由共享服务中心人员替代,从而改变公司财务核算团队的人员组织分布。

四、政策法规的遵循

共享服务中心必须对业务所覆盖地域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研究,并定期收集地方政策法规以更新信息库,这个因素也是在地点选择时应该注意考虑的。包括财税法规的要求,资金、外汇等其它法规的要求,各地的差异性条款,如何应对相关审查等。

五、信息技术的支持

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和保障,系统平台的统一搭建和整合是实现共享服务的关键环节。统一的信息系统是保证共享服务平台顺利搭建的关键因素,同时还需完成共享服务平台中各财务系统的对接。如财务共享的费用报销系统与影像扫描系统、资金管理平台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移动终端应用等相对接,实现各信息系统的业务集成和数据共享。

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建立后其日常运营需要有效的绩效管理来实现。我们可以从成本维度、客户维度、流程优化维度和工作质量维度来进行评价。①成本维度。每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都有节约成本的初衷,那么成本指标自然成为考核中重要维度之一。比如初期投入的系统建设费用、新雇员费用、总部派驻差旅费用及各项培训费用,它们构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成本。同进还应考虑建成后每笔交易成本,现金预测情况、费用预算使用情况等。②客户维度。此维度体现了共享服务中心人员与客户的关系,以及客户对共享业务的认可程度。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投诉率等指标完成评价。一个从事积极客户体验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可以实现客户所需,主动做出为改善客户关系做出努力。③流程优化维度。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④工作质量维度。此维度是共享服务中心中评价最具体的部分。可从业务数量、差错率、改进计划实施等进行评价。

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篇6

关键词:eip-CDio理念课程改革财务软件操作

中图分类号:F233;G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226-02

一、eip-CDio理念

eip是指道德(ethics)、诚信(integrity)和职业化(professionalism),注重做人和做事结合;CDio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现实(implement)-运作(operate),以研发到应用的产品生命周期为载体,使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合的方式进行学习。eip-CDio理念体现在“做中学”、“基于项目化的教育和教学”上,使学生不仅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还有自主学习、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创新和沟通能力。

二、《财务软件操作》课程实践教学情况分析

会计类专业课程一般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在学习时要面对很多的抽象理论和概念,使得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笔者所在的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有配套的实训室和实训课,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实训课时有限

相比其他会计专业课,《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更注重实务操作,但实训课程一般一周只有4课时,相比其他课程,分配的课时偏少。

(二)教学软件较单一

《财务软件操作》课程主要涵盖的为用友U8.72(U810.1)、t3等,这类财务软件使学生有助于掌握规范的企业的会计业务的处理,但是对小微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好会计、管家婆等)却不熟悉。另外,教学软件采用的是单机版,与企业实际使用的网络版也有差距。

(三)教学内容不宽泛

《财务软件操作》的授课,侧重于总账、报表业务、固定资产、薪资等模块处理,对供应链(购销存、应收和应付模块等)一带而过,使学生知识体系不完整。

三、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定位和建设思路

(一)课程定位

从毕业生历年就业情况来看,我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主要集中于中小微企业;因此培养目标为具备电算化业务处理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为中小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一线从事出纳、会计、财务管理等岗位工作的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信息化发展,多数企业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因此《财务软件操作》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同时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内容之一。

(二)建设思路

《财务软件操作》的先导课程是《基础会计》、《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会计实务》;其后续课程为《财务管理》、《会计综合实训》和《eRp沙盘》等。

课程建设思路,以任务为驱动,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主体,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建立一个集现代信息化网络、院级课程资源共享课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平台;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合作开发特色教材。将专业能力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以真实的会计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情景化教学,使学生认知岗位,在完成会计任务中学会协作;建立完整的企业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建立账套――审核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并设立专门的总账、薪资、固定资产、购销存、往来账岗位进行角色演练。

四、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在院级及市级课程资源共享课开发基础上,以会计岗位的信息化处理为重点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情景,将学生按出纳、会计等角色分组,现掌握基础知识后,再进行专项实际操作;最后进行综合实训演练,并到校内创业大学或者校外合作企业在企业专家或者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实战。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岱岳服饰公司”、“浩祺实业集团”、实训基地实战等电算化账务处理项目为载体,按照“以学生主体,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会计岗位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操作能力和诚信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注重培养具有8项能力、掌握9个知识点、具备5项素质,能适应会计员、出纳员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并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设计思路

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团队学习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等相结合,将学生全身心地带入到全真实战中;利用多媒体、实训平台、课程资源共享课平台、现场指导、企业实战等,培养出具备主动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会计人才。

五、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实施

(一)教学项目及进程

本课程一共包含四大项目,学习进程层层递进,使“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进程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实战演练及课外拓展中。

1.专项项目(项目一)对岱岳服饰公司(中小型生产类企业)2016年5月份的经济业务分专项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按角色进行业务处理,64课时。

2.综合项目(项目二)对浩祺实业集团(大中型生产类企业)2015年12月份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共计32个课时。

3.企业实战演练(项目三)在校创业实训基地(泰安市创业大学)、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如宝龙新时代商厦、致信联合事务所等公司进行集中实训,共32课时。

另外,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能力,将学生会计证考试、毕业定岗实习等也纳入学习进程的指导中。

(二)实践教学

科学设计实践教学进程,提升学生技能和素质,实现由学生角色转化为会计人员角色转变。

1.课前通过到实训企业参观和观摩。通过视频或者现场观察,了解企业的购、销、存基本活动和会计部门凭证的传递、业务处理。加深对企业整个生产流程和会计部门业务处理的理解。

2.专项技能、综合实训、企业实战相结合。按照岗位分组进行专项实训,并采用轮岗制,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财务软件操作的专项技能。再对综合业务进行演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在校内创业基地或校外实训基地全真企业实战,真正担任会计角色,使学生切身体会会计业务工作过程,培养其会计核算和管理能力。

(三)考核评价

1.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评价占总分70%,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纪律组织、过程实施等方面;成绩评定内容包括课堂考勤(15%)、课堂表现(15%)、作业(20%)和分项技能考核(20%)。

由教师打分和学生互评组成,所占比例为6∶4。

2.期末考核。期末综合技能考核占总分的30%,根据完成情况和质量打分,其中教师打分和小组内打分占比例为4∶1。

具体如表2所示。

另外,通过会计证、助理会计师等,可以酌情加分(分值占总成绩10%以内)。

六、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运行

(一)方法手段

1.教法和手段。将课程按照会计岗位分设,实施“项目化教学,任务型驱动”将授课内容层层分解:项目――子项目――任务,循序渐进,提升技能和素质。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课程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结合,单机财务软件实训和网络版财务软件比赛软件实训相结合,专项实训、综合实训和实战演练相结合,校内实训室(基地)和校外实习相结合。

2.学法和手段。课程体现“学生主体、任务为驱动、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学习。学习过程包括学生课前准备、模拟操作、组内讨论、成果展示、学生互评、总结提升等。

学习手段的多样性,使得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突破了传统,有更大自主性。利用手机、电脑等可自行到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学习,也可按组在实训基地或者课外自主学习。

(二)课程资源

1.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12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人。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高,学缘结构较远,是一支年轻、朝气蓬勃的业务队伍,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是本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的一大优势。全部教师均取得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资格,双师型比例为100%;专任教师9人,企业兼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均来自企业会计实务第一线,专兼职比例为3∶1;中青年教师占比为75%;研究生学历占比为70%。

2.教学资源。本课程有5个会计模拟实训室,配备了用友U8.72(U810.1)、t3、网中网等软件,2016年新建成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2个校内实训中心(五岳至诚会计咨询服务中心、泰安市创业大学),36个校外实训基地(宝龙新时代商厦、致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等)。校企合作开发《财务软件操作》教材一部。按照“碎片化资源、系统化设计、结构化课程”的思路,开发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丰富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日历、教案、ppt课件、习题、答疑、动画、视频、虚拟仿真等资源;现资源全部上线;学生可随时自主学习。

(三)课程发展

基于eip-CDio理念的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该课程早在2009年成为我院院级精品资源课,2016年5月份将资源拓展开发后,建成了院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并申请了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2014年、2015年该课程学生分别获山东省会计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2014年、2015年分别获用友“新道杯”会计信息化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会计电算化》科目通过率在95%以上。

[本文系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eip―CDio理念的高职《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16SDJ1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孙颖.基于eip-CDio理念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2014(5)

[2]张楠.构建CDio模式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探究――基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8)

(作者单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篇7

按照传统的业务模式,每个法人单位会按照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建立功能齐全的各个职能部门,每个职能部门直接汇报公司的总经理或法人代表。但共享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不再直接横向汇报给公司总经理或企业法人,而是按各职能部门纵向管理、直接汇报给该业务的直接领导。她的成立,对于提高公司的合法合规、规范集团各子公司的操作流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加强总公司的管控方面起着日趋明显的作用。

财务共享中心作为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部分,顾名思义,就是将集团各个子公司的财务会计功能部分集中在一起进行核算,而不是散落在各个工厂或子公司。一般财务共享中心会包括以下职能部门:总账报告部门、应收应付、员工费用、税务、文档管理中心以及风险管控和流程改进等部门。

一、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如何构建财务中心

财务中心的构建是由集团决策层选取适合本集团公司的模式,建立相关的组织架构、选取新地址,同时需要技术平台的规划。在组建期,需要专门的项目组进行详细的流程设计,对新员工进行招聘和培训,安排老员工的转岗、交接工作,以避免新老交替的断档。同时需要制定共享中心与子公司之间的服务协议,这是日后沟通、工作的重要依据,协议需要由集团总部、共享中心和各子公司负责人共同商定服务范围和收费依据,以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已达到顺利交接。

在正常运行期,需要流程完善部门和风险管控部门对日常工作、流程进行审核和完善,以达到财务共享的核心――合法合规的标准化。

二、分享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点

(一)提高了集团总部的管控能力和集团上市公司报告的效率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会由于各个企业业务、地方的特色及管理风格的不同而略有差异,集团在统一数据报告一致性、真实性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会拖延集团尤其是上市公司报告的出具时间。现在,所有的财务职能归集在同一个职能部门、由同一个管理团队管理,并且由风险管控部门时时监控,流程改善部门可以随时按照实际情况作出合理有效的调整,这样所有的子公司都会按照一样的工作流程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又使整个集团的业务数据更加统一和真实,出具报告的时间也得到了保证,方便了管理高层和股东据此作出相应准确的战略判断;由于财务统一在中心进行核算,有效防止了下属企业财务与下属企业高管之间的串通舞弊,提高了集团总部的管控能力。

(二)规范了集团业务的标准化流程,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财务中心运行顺畅后,所有的操作流程规范化后,财务工作人员只需按照日常工作指导进行检查和输入,同时由于流程的规范统一和流程的精益化、信息化,也会减少非增值工作量,并将各业务单位聚集到更高附加价值的核心业务上,从而降低了后台运营成本并提高了整体效益和服务质量。譬如本公司财务部的凭证录入工作,原来由25个子公司各自为战,需要50个凭证录入员,自从设立了财务中心以来,凭证录入工作汇总到一起,录入人员由原来的50个减少到目前的26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减少了营运成本。

由于建立新的财务中心,集团总部会选择新的办公地点、会减少中间管理层级,这样就能达到大幅降低成本的目的;财务人员只要按照日常工作流程操作处理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对财务人员专业性和数量的要求,这也能降低整体薪资的支付从而降低成本。例如,原来25家公司都设有会计经理,但是财务中心纵向报告的管理经理就6个。此外,由于财务方面人员集中,对于集团和政府机构的培训,只需要集中培训关键人员,然后再内部培训,这样公司的培训费用和相关差旅费也会大大节省;对软硬件的更新也会更迅速、更省钱。

(三)提升企业的整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集团将非核心业务交由共享服务中心来运作,使管理层能够将重心集中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从而更好地为公司创造主营业务价值,提高核心竞争力;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使企业在收购和兼并其他企业时操作更为容易,比如本公司在近3年内收购、卖出了5家公司,财务中心为其财务交接免除了会计处理的后顾之忧。

三、就实际情况讲一下财务服务中心的局限性

(一)在开创初期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高额的启动成本支持共享服务

对于账务处理,需要功能全面的eRp系统来支持:如员工报账系统、应付票据的扫描和调用需要票据影像系统,这些都需要高额投入,在开创初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财务中心的建立由于考虑成本节约,会选择新的办公地点,原工作人员的安置以及新人员的招聘任职,组织架构的变化,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和规范,所以达到盈亏平衡点的耗时也会较长。

(二)不可避免会造成企业的文化冲击,可能会增加税务机会成本

财务中心要求不同国家、地区的财务业务聚集在同一个地方进行统一处理,但不同地方可能会涉及不一样的税务、外管政策,在具体处理业务时,有可能因为与当地政府政策沟通的不及时和非全面性,会导致企业失去一定的优惠机会成本、或增加某些地区当地政策的风险管控。

(三)财务共享中心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加速了员工的流失

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篇8

近年来,中央财政大幅度提高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形成了覆盖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学生资助、教师队伍建设等重要方面,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财政政策框架。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职业教育投入2053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4.45倍,年均增长28.3%,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58.3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约13倍,年均增长54.8%。

2004

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启动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支持各地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数控技术

汽车维修

计算机应用

电子电工

建筑技术

煤矿安全

护理技术

生物技术

现已达类约200多个专业。据统计,2004~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资金64.9亿元,支持了3806个实训基地。

2006

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支持培训15万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

开发80个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课程和教材;

支持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

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支持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

支持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基地重点建设300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

示范建设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单独招生试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使高职教育整体水平得以提升。一期计划结束后,中央财政又支持实施了二期,在100所示范校的基础上又建设100所骨干校。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资金42亿元。

2011

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启动实施了“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

目前,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以免学费为主,国家助学金、校内奖学金为辅”的助学政策体系。另外,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助学贷款贴息等方面资助。据统计,2007~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国家助学金447.6亿元,中职学校30%的学生享受了国家助学金资助;2009~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免学费补助资金195.3亿元,中职学校90%的学生享受了免学费政策。

此外,中央财政还支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内地举办新疆中职班,2010~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2.13亿元;支持四省藏区推行“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2010~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1.9亿元。

资料来源:财政部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129.2亿元支持中职发展

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2.2万亿元,如期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4%的目标。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3781亿元,比2011年增长15.7%。

2012

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865.4亿元,全国约1.2亿名学生享受免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33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资助。

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82亿元,继续对已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地方以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地方给予奖励支持。

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篇9

关键词:运营管理;共享;管理效率

1运营管理的概念

运营管理是对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运行、控制和优化的活动。通过对操作流程中各项活动进行整理和分析,提高单位运作效率,协调各项活动不断优化。目前,兖矿共享中心运营管理主要负责对公司内部服务。

2兖矿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的职责

财务共享实训的目的篇10

面对如此困境,除了企业管理者进行的实践探索,不少管理学家也进行大量艰辛而富有成效的理论探索,随之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应运而生。

一、财务共享的现实基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必须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架构才能实现其功能和作用,而过去十多年来,人们探索出的最好的财务共享机制则是财务共享中心。moiler(1997)认为:共享服务必须有一个独立组织实体――共享服务中心(SharedServiceCenterSSC),为企业集团内的不只一个业务单位(分、子公司或业务部)提供明确的财务活动支持。SSC负责管理针对于内部顾客进行的财务服务活动的成本、质量以及时效。它拥有确定的资源,它的服务对象通常存在着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通常被称为服务水平协议。Schulman等(1999)给出财务共享服务定义:财务共享服务将公司内跨组织的资源集中在一起,以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优质的服务为多样的内部合作伙伴提供财务职能服务,以最终提升企业价值。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集团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使集团风险管控水平得到升级。企业经营中不怕有风险,怕的是有风险却不能及时发现。例如总部制定了制度要求下属公司执行,但是否执行,执行结果如何?在传统财务管控模式下,基本只能靠后期稽查才能发现问题,有的甚至发现不了问题。通过财务共享服务建设,首先使决策者能及时发现问题。在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所有的高风险业务与支出,CFo会第一时间知道。其次,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定期的报告,会发现存在哪些问题是共性的问题,哪些机构存在问题,在后续战略规划、政策和规则制定、问题改进等方面会更加具有针对性。

第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使集团对下属公司管控水平得到升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实施物理隔离、异地审核、多组织流程集中、任务和流程随机分配等,实现资金集中、核算集中、流程集中、人员集中、管理集中,并且能推动业务前端不断地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三,财务共享中心使得集团财务人员结构得到转型。没有共享服务中心之前,各地分公司都设有自己的财务部门,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要求每个财务人员都熟悉整套财务系统,能独立完成所有的账目处理。但在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中心,每个财务人员只需完成整个账目处理中的一个或某几个环节。比如应收账款一项,对中国、日本、韩国的分公司都是同样的业务内容,一个财务人员就不需要做一个国家的全套账目处理,而只是需要处理某几个国家的同一个账目处理环节。这就如同工业化的流水线,降低了对每个流水线上员工的要求,即使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能胜任。在大量节省人力资源及人力成本的同时,还保证了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明确了各人的责任,有助于员工的绩效考核。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财务人员的专业分工,让更多的优秀财务人员将精力和时间倾注在价值发掘和创造上。

二、财务共享中心的盛行及其在中国的现状

2005年中兴通讯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真正拉开了中国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序幕。目前,我国境内已有超过450家共享服务中心,涵盖各行各业,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群趋势。环渤海集群:该集群已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的中国最大内需市场和以大连为门户的东北亚服务外包中心。长三角集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以上海为核心,依托国际金融商贸中心的优势,发展以金融后台服务为特色的服务外包中心。珠三角集群:依托政策体制先行所积累的经济基础以及东南亚文化融合的地缘优势,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打造“东南亚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中心区域”。

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解决了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为企业提高效率、优化运营的同时,可以令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拓展,因此近年的发展格外迅速。从2005年开始,其每年在全球范围的发展速度均超过25%,预计这个快速发展时期还将持续数十年。

三、财务共享的利弊分析

与普通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在于其规模效应下的成本降低、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提高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升。具体表现为:

第一,运作成本降低。这可进行量化计算与比较,如分析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每月平均处理凭证数、单位凭证的处理费用等。这方面的效益主要通过减少人员数目和减少中间管理层级来实现。如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在一个新的地点,通常成本的降低效果更显著,原因是:通常选择的新地点,当地的薪资水平会较低;通过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新型的组织结构和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能显著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形成不断进取的文化。第二,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提高。比如,对所有子公司采用相同的标准作业流程,废除冗余的步骤和流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拥有相关子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数据汇总、分析不再费时费力,更容易做到跨地域、跨部门整合数据;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员相对集中,公司较易提供相关培训,培训费用也大为节省,招聘资深专业人员也变得可以承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的总体专业技能较高,提供的服务更专业。此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也使得it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和更新变得更迅速、更易用、更省钱。

第三,企业整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在新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收购其它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马上为这些新建的子公司提供服务。同时,公司管理人员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公司的核心业务,而将其它的辅助功能通过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成。

第四,通过向外界提供商业化服务增加公司利润。有些公司开始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般为独立的子公司)向其它公司提供有偿服务。例如,壳牌石油(Shell)建立的“壳牌石油国际服务公司”(ShellServicesinternational),每年约8%-9%的收入来自向外界提供服务。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把双刃剑,他具有很多令人迷恋的优点的同时还具有一些不能不加以警戒的弊端和潜在风险。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可能给会计信息质量带来风险

首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能接触实际业务,在同一项业务的核算上容易和下属财务人员产生分歧,下属财务人员会以其不懂实际业务为由,强制性地要求变更会计入账方式。此外,一旦下属财务人员有舞弊行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员工也很难发现,如:虚报费用、库存出入库得不到实地检验等。以上问题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加大了财务风险。

其次,个别业务往来单位发票开具不及时,容易造成入账延误,甚至会遇到系统强制性关账而不能入账。

第三,下属企业的地税业务各自处理,每个地税要求不统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处理反倒效果不好,容易造成一定的涉税风险。

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应对外部环境变更时显得不灵活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组织流程设计上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公司的业务内容、运作模式和流程不存在结构上的巨大改变,只是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和优化。而当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巨大变化或有新的业务要求会计及时支持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适应能力将受到巨大的挑战。比如政府“营改增”的政策正在逐步扩大范围,已经运行成熟的共享系统的,需要重新定义会计流程、编写相应的程序,然后从头给财务人员培训操作流程。虽然政策不会经常性的变更,但是只要变更一次就要对企业FSSC系统做一次大“手术”,既耗时耗力又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