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研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9:16

企业技术研发篇1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研发人员激励机制

随着技术更新加快、市场竞争全球化,企业逐步意识到构建技术能力的战略意义。企业提高技术能力、增强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充分发挥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许多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研发人员激励机制,导致企业对研发人员的吸引力小,研发人员积极性低,最终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因此,如何对我国企业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成为众多管理者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进行激励的意义

研发人员在企业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发人员是技术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

技术企业的知识资本即智力资本,已成为公司业务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表明,企业60%的价值可以由有形的价值体现出来,其余的均由企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智力资产来体现,即便是传统的制造业,其财富、工作、竞争优势也不是由生产工具全权控制,而是由大脑所有者利用大脑创造的。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把知识转化为财富,能够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超额价值,控制财富的最终创造水平,这是企业成功的潜在的影响力。

2.研发人员是技术企业生产要素的核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这样论述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而劳动者包括操作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人、物是生产要素包括的两个核心。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两个核心要素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便成为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发展的立足点。因此,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不断创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一知识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得以实现,更确切的说人的因素指的就是研发人员,因此,在当前环境下,研发人员就是生产要素的核心。

3.研发人员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应该说技术企业面临的风险最大,其生产和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是一般企业无法比拟的,领先的技术是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这就要求研发人员不仅是项目技术攻关者,还要是项目的重要管理决策人员;他们不仅是实施产品开发的主体,还要掌握业界最先进的技术知识,能结合自己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不断为企业的产品注入新的技术活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发人员主宰着公司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他们的主要作用不仅体现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同时还要具有将先进技术和市场结合起来的超强素质,只有对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我国企业研发人员的激励现状

我国对研发人员激励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2001年对141户企业有关科技人员分配问题的调查,现行分配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为:(1)目前广泛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制,实际上没有直接与贡献挂钩。(2)研发人员工资主要取决于工龄而非人力资本存量。(3)平均主义仍是主要倾向,没有把科研人员的收人与技术创新效益挂钩。(4)分配的是企业的正常平均利润,忽视了对研发人员创造性劳动带来超额利润的分配。(5)缺乏股权、期权等长效激励等问题。因而在当前现实背景下,研究研发人员激励机制,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相关内容

1.薪酬激励

(1)知识经济时代薪酬特殊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薪酬不再是简单的收入分配问题,而成为知识型人才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是吸引和留住一流知识型人才的前提,也是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重要基础。那么,对于研发人员来说,什么是最合理的、令人满意的薪酬制度?换言之,研发人员期望从企业得到什么样的薪酬呢?美国《财富》杂志在一次对100家大公司的雇员调查中发现,在回答“为什么你留在公司?”的答案是五花八门,但最令人吃惊的是没有任何人提到“钱”这个因素,由此可见,令员工满意的薪酬并不单纯意味着高收入,还包括许多金钱以外的东西。

(2)全面薪酬理念

为满足知识型员工的薪酬需求,目前发达国家企业普遍推行一种称为“全面薪酬战略”的薪酬支付方式。所谓“全面薪酬战略”,即公司将支付给雇员的薪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两者的组合即为“全面薪酬”。“外在的薪酬”主要指为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比如,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股票期权、认股权、购买公司股票、股份奖励等长期激励薪酬,退休金、医疗保险等货币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各种货币性开支。“内在的薪酬”则是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比如,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完成工作而提供的各种便利工具(如电脑),培训的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如为著名的大公司工作),吸引人的公司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绩效考核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现代企业对研发活动越来越重视。只有对研发人员实施科学、合理、公正的考核和评估,才能使分配制度更合理,激励机制更健全。研发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他们的工作成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对于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结果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结合,以结果考核为主

对于研发人员来说,在考核中如果过于强调对行为的考核,会带来一系列的错误导向。因为如果过于强调行为,员工会更关心做事的方式,而不是做事的结果。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不准时开会、从不加班加点、不注意搞好人际关系的研发人员却能够为企业设计新的工艺,为企业节省巨额资金、取得数项专利等;另一个研发人员与他相反,行为上循规蹈矩,完全符合考核的要求,但没有什么实际的贡献。假如过于重视行为评价,后者的得分会高于前者,显然是不合理的。结果应该用四个维度来测量:质量、数量、时间和成本,强调投资回报。

(2)外评与内评相结合,以外评为主

内部评价,包括进度、预算等评估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内部评价是很危险的,因为内评很可能不太关心研发对企业的实际价值。内部评价作为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工具是很重要的。但是,评价的目的应该强调外评。外评非常重要,作用比较大,比如说用新工艺设计带来的收益来衡量研发的效果。

(3)价值评估与产出评估相结合,以价值评估为主

只对研发产出进行评估是不够的,必须对研发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进行评估,即研发效果的评价。赢利性是企业的本质特征,企业不会容许研发经理只用如下指标进行考核:拟订了多少研究方案、发表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设计、设计出了多少产品、做了多少次展示、获得了多少专利、完成了多少项目等,研发的效果更重要地体现在新产品的开发、成本降低、销售量上升、产品改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

(4)评价系统要尽量客观

在评价研发业绩时,数量是非常客观的指标,但是,质量和成本数据往往是十分主观的。尽管不可能用十分客观的方式测评质量,但在设计评价过程时可尽量减少主观性。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尽可能用外在的数据来评价研发业绩的质量。

3.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在认识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组织的全部活动,影响组织的全部工作,决定组织中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个组织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企业文化的本质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而正确的价值观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好的教育氛围就能有好的价值观,也就会有好的文化。企业文化是员工工作动力的源泉。

4.培训激励

研发人员都希望工作在一个可以持续提升自已的“学习型组织”中,有更多的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由此获得终身就业能力,为个人需要的满足、自我评价的实现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培训和教育正成为企业吸引和留住研发人员,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新视角。

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使知识更新加快,知识沉淀越来越快。知识陈旧期的加快,决定了培训的必然。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企业员工的学习将普遍意识化和行为社会化,企业要营造学习型企业气氛,就要让培训成为企业的一项基本活动,企业管理者就要把管理变革与创新作为企业利润的来源,把培训作为人力资本增值的增长点。

四、结语

总之,我们必须以全新管理理念,努力营造一个优良、自立、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企业的研发人员能愉快地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才智,真正从实处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从而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方红:基于职业生命周期的软件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71~174

[2]李勇郑垂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5):74~77

[3]胡利利许刚全王方伟:研发人员绩效考评[J].企业管理,2005(3):65~66

企业技术研发篇2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研发支出

一、高新技术企业与研发支出

(一)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经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认定的依据是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于2008年共同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等规章条例,它们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服务规定的范围、研发人员的要求及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等。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企业,同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以下特点包括科学技术、人才密集、投入高、风险高与收益高、成长迅速及创新性强。

(三)研发支出的概念

研发支出是指研究开发活动中的支出。通常,人们认为广义的研开发活动(简称研发活动)包括全社会的所有科研活动,狭义的研究开发活动指企业为了经营的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研发活动按照活动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试验研究。

二、研发支出价值相关性的理论基础

研发支出价值相关性是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的一部分,都属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领域的研究,所以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涵义和内容以及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理论进行阐述,有助于理解研发支出的价值相关性。

(一)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理论

相关性是主要的财务报表质量特征之一。当信息有助于使用者通过评价过去、现在或是未来的事件或者通过确证或纠正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决策,此时信息具有相关性。

1、直接关联性

会计信息和市场价值在统计上具有关联,尤其是在一个较长的窗口内,可能只意味着会计信息和投资者使用的信息是相关的。这并不要求财务报表的信息是最早的信息来源(及时性要求),它与财务报表的信息相关性来源于财务报表的内容或是其他如管理层的盈利预测等公开披露的信息是一致的。

2、增量关联研究

研究的主要是在给定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在长窗口内的特定会计收益是否能够解释股价或收益。具体的来说,增量关联研究是检验单个财务报表部分或披露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如果估计的回归系数在显著性的水平上不等于零,则具有解释力,表明特定会计收益的数据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如研究采用公允价值是否可以增加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理论

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源泉来自于企业拥有的两类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工业经济时代,有形资产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源泉,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形资产逐渐的取代有形资产成为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因素。这种促使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无形资产价值驱动因素。但企业在利用无形资产价值驱动因素获取收益的过程当中也需要付出成本或者代价,这是由无形资产的价值抑制因素决定的。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主要就是由无形资产价值驱动因素和无形资产抑制因素构成。

1、无形资产价值驱动因素

(1)使用的非竞争性。资产的竞争性可以理解为资产使用的排他性,某项资产不能同时用于不同的用途,只能用于某一用途。如金融资产和有形资产就是竞争性的资产,但是大部分的无形资产都是具备非竞争性,它们能够同时用于多种用途,或是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地方使用。

(2)盈余引导价格。财务报表的信息通过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来引导股价,股价围绕着股票的内在价值波动,投资者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可以通过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会计利润进行衡量。

2、无形资产价值抑制因素

(l)收益的部分独占性。有形资产的产权明晰,所有者可以有效的占有其所拥有的有形资产所带来的全部收益。但是无形资产的所有者往往难以获得或者控制其所拥有的无形资产预期带来的所有收益,难以制止所有者之外的其他人会利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收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产权的不明晰,或者是经营管理存在漏洞,或者是所有者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其应有的控制权。

(2)投资的固有风险。在现代市场环境下,所有的投资都需要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但是,与有形资产相比较而言,对无形资产的投资显然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很多公司进行自行研发创新的行为都可能在未来得不到任何回报。公司的创新活动需要承担很高的风险。显然,无形资产的价值抑制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无形资产在公司中迅速增加。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分析

在全球仍然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一些依靠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且不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高新技术企业仍保持平稳的发展,呈现相对较快增长的趋势。如2013年广东省对广州、深圳等地的调查显示,在受宏观经济疲软冲击比较严重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最少,并且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受到的冲击最小。山东省青岛市对高新技术领域规模以上的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上呈现平稳的态势。各方面的信息都显示,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面前不仅能够生存,而且能够发展,有的甚至找到了新的机遇,能够发展得更好。经济危机的出现,更证明了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主要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要形成核心自主的知识产权,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到研究开发活动中进行技术创新。这样研发直接承担了价值创造功能,是产品的重要增值环节。企业将更多的资本投入研究与开发活动中,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创新形成高度的依赖。研究与开发活动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创造价值以及创造价值大小的关键,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所以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创造必须以研发活动为基石。

此外,在实际经营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的利润提高主要来自于研发活动形成的差异优势,具体的运行机制是: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到研究与开发活动中,做好研发就可以推动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而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就形成了产品的差异化,为价格的提升创造了条件,相应地利润就能得到提高;而利润的增长反过来又可促使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由此可实现良性的循环,促使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的发展。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之间应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从财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来看,经过资本化处理的研发支出会计信息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研发活动投入的实际资本,而且可以反映出研发活动的效果以及对企业贡献的大小,有助于评价企业现有的研发能力,并预测未来的研究水平及技术价值,使会计信息具备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这在理论上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加真实的反映。由于研发支出会计信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也会关注有关研发支出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中列示和披露的研发支出会计信息应具有价值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刘远.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

[2]陈兴华,陈旭东.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技术行业与非信息技术行业研究[J].财会通讯,2011,(4).

企业技术研发篇3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高企认定;加计扣除

1引言

国家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工作指引,由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按照认定条件与程序组织与实施对持续进行研究开发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境内居民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实务中,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享受国家政策红利,加强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至关重要,这也是本文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的初衷所在。

2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的重要性

2.1研发费用影响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后续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研发费用是高企认定的必要条件之一,被细化为研究开发费用占比、境内研究开发费用占比和其他费用占比等具体指标,只有同时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8个条件的方可向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年的有效期内的每年5月底前需要填报研发费用、经营收入等数据,向认定机构报送企业年度发展情况报表。

2.2研发费用影响企业计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规定的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范围与《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的研发费用范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研发费用范围不同,税前加计扣除口径对研发费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如果归集错误,将影响企业加计扣除基数的计算,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3研发费用影响企业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优惠

研发费用归集影响加计扣除,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高新技术企业在年度汇算时享受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后,只要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同时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的,可以选择适用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如果归集错误,只能适用减按15%税率征税,不利于企业节约税收成本。

2.4研发费用影响企业取得政府补助

各地先后出台研发费用财政补助办法,如根据宁夏《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财政后补助办法》,对已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在500万元范围内给予企业年度研发费用15%的研发费用后补助,对连续2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给予新增研发投入10%不超过500万的新增研发费用后补助。江苏省出台《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事后发放研发奖励资金。可见,研发费用的归集不仅影响高企认定、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还影响政府补助金额的计算。

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存在的问题

3.1归集的研发费用过大

3.1.1会计科目设置合规但不合理企业根据《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设置会计科目,未考虑不同口径归集的研发费用具有一定差异性,未设置体现差异的明细科目,如通讯费、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福利费等,影响不同口径下研发费用的归集,进而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后续管理,也不便于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3.1.2各归集口径的研发费用均偏多部分企业财务人员不能准确核算研发费用,将生产成本、企业对产品的常规性升级、售后提供的技术支持、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对现有技术进行的简单改变、市场调查、常规控制、测试分析等活动发生的费用计入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上归集的研发费用过大。部分企业财务人员不知道高企认定和加计扣除归集的研发费用与会计核算归集的作用不同,未区分3个口径下研发费用的范围,导致加计扣除归集的研发费用比高企认定归集的研发费用大、高企认定归集的研发费用比会计核算归集的研发费用大。

3.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研发费用占比计算错误

3.2.1研究开发费用占比计算有误企业向认定机构提交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计算的研究开发费用占比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计算有误,中介机构未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取数,而是简单依据企业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取数,未考虑委托境外研发费用限额,也未考虑财务报表和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差异,企业采用修订后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纳税申报表营业利润金额不执行表内逻辑关系,按照利润表营业利润项目直接填报,研发费用、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取数错误最终造成研发费用占比、销售收入占比计算错误。3.2.2境内研究开发费用占比计算有误企业境内研究开发费用取数错误,导致计算错误。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既包括企业内部自主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实际支出的全部费用,又包括通过合同形式与其他单位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知识产权的合作研发发生的由本单位分担的费用,还包括委托境内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所支出的费用。3.2.3其他费用占比计算有误除前文所述的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导致的计算错误外,还有对“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20%”理解错误,研究开发总费用未包括其他费用,进而造成的计算公式错误,影响其他费用占比的计算,最终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3.3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忽略细节

3.3.1加计扣除基数偏大除未掌握会计核算与加计扣除口径差异造成的归集研发费用过大外,还有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忽略细节性规定造成的加计扣除基数偏大,如未对生产与研发共用料、工、费进行合理分摊;烟草娱乐、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负面清单行业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加计扣除;未确认应税收入的政府补助部分未冲减;研发形成的残次品、试制品、下脚料取得的特殊收入部分未冲减;研发产品或产品组成部分对外销售取得销售收入的未冲减对应的材料费用。上述情形均按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计算加计扣除基数,造成企业加计扣除基数偏大。3.3.2加计扣除基数偏小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受企业研发进度影响,误认为只有结题取得成果的研发费用方可加计扣除,当年未结题项目发生的研发费用在当年未进行加计扣除;受经营状况影响,误认为经营亏损企业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受企业已享受的其他税收优惠的影响,误认为企业享受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不可再加计扣除。因此,当年发生的研发费用未进行加计扣除,以上原因也会造成企业加计扣除基数偏小。

4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的完善对策

4.1准确归集高企认定的研发费用并计算各项指标

4.1.1准确归集高企认定的研发费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人员人工费用时,对于无法达到全年在企业累计实际工作时间183天的人员应从职工总数中剔除,此部分科技人员的人员人工费用亦应剔除。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的折旧与长期待摊费用不仅有仪器设备的折旧费,还应包括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和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4.1.2准确归集高企认定研发费用的各项指标计算研究开发费用占比时,研究开发费用金额包括内部研究开发投入、境内的外部研发费和可计入研发费用的境外的外部研发费,不能直接取数委托境外发生的研发费用作为境外的外部研发费,而是需要用实际发生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与《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a107041)第17+18+…+22+23+26行的合计数×40%÷(1-40%)进行比较,取较小值。销售收入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选取《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第1行次营业收入金额,即行次2主营业务收入与行次9其他业务收入合计数,不考虑营业外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金额。计算境内研究开发费用占比时,境内研究开发费用应按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口径计算,选取a107041表第16行次内部研究开发投入和第26行次境内的外部研发费用之和。计算其他费用占比时,其他费用应包含在研究开发总费用之中,假设某一项目的其他相关费用为X,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归集的高新研发费用金额之内部研究开发投入的第1项至第6项费用之和为Y,那么其他费用的限额X≤(X+Y)×20%,应采用计算公式X≤Y×20%/(1-20%)计算其他费用的限额,而不能直接用计算公式X=Y×20%计算。

4.2准确归集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

4.2.1准确归集加计扣除的人员人工费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属于用人单位的外聘研发人员,由此产生的工资薪金、五险一金均可以作为人员人工费,不受支付方式的影响,不论用人单位直接支付还是通过派遣单位支付,均可计入加计扣除基数,但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服务费,不在可加计扣除的范围之内,此部分金额需从人员人工费中剔除。4.2.2准确归集加计扣除的直接投入费用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可加计扣除,但是企业研发活动直接形成产品或作为产品组成部分对外销售取得收入的,应冲减研发费用归集的对应的材料费用。投入材料归集计入研发费用年度和对外销售年度不同的,在销售当年剔除,不足冲减的,结转以后年度冲减。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租赁费,与高企认定口径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同,加计扣除口径不包括建筑物,应取得税收分类编码为经营租赁、税率为13%或者征收率为3%或1%的增值税发票。如建筑类高新技术企业租入配备操作人员的建筑施工设备,取得税收分类编码为建筑服务、税率为9%或者征收率为3%或1%的增值税发票的,且无法在租赁费与人员人工费进行分配的,不符合加计扣除规定,此部分金额应从租赁费用中剔除。4.2.3准确归集加计扣除的折旧费用折旧费用仅指研发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与高企认定口径不同,既不包括建筑物折旧,也不包括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如果没有独立的研发部门,生产与研发共用生产线、仪器、设备的,应按机器工时、产成品占比等合理方法对实际发生的折旧费进行分配,分别归集计入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4.2.4准确归集加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用其他相关费用包括分析、评议、评估、职工福利费、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不包括通讯费。未列明的其他研发费用,即便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会计核算已归集、高企认定已归集,仍不能计入其他费用计算加计扣除基数,此处采用正列举方式严格限定其他费用的范围并且实施限额管理,计算其他相关费用限额时,其他相关费用包含在研发费用总额之中,假设其他相关费用的限额为X,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规定的第1项至第5项费用之和为Y,需要依据X≤(X+Y)×10%计算公式计算,即X≤Y×10%/(1-10%),而不能直接用X=Y×10%计算公式计算。4.2.5准确归集加计扣除的委托研发费用委托研发成果归受托方所有的,委托方只能据实扣除不能再加计扣除;委托方按独立交易原则确定委托费用,并且研究成果归委托方所有的,委托方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发生额的80%作为加计扣除基数,委托境外机构的研发费用按发生额的80%和符合条件的境内研发费用的三分之二孰低计算加计扣除基数。关联方交易的,受托方还需提供研发项目费用支出明细情况。

5结语

综上所述,研发活动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企业研发,释放税收红利并给予财政支持。做好研发费用的归集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和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优惠至关重要,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为研究对象,以高新技术企业与研发费用重要性为出发点,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存在的问题,提出准确归集高企认定和加计扣除对研发费用的具体对策,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准确归集不同口径的研发费用,依规计算研发费用指标申请高新计算企业认定,充分享受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裘志英.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研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1(3):32-34.

【2】胡明卫.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关键点探索[J].会计师,2021(1):100-101.

【3】蔡江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探讨[J].财会学习,2020(36):174-175.

【4】唐娟娟.企业研发费用财务核算与管理研究[J].纳税,2020,14(31):99-100.

企业技术研发篇4

[关键词]企业技术联盟和谐管理理论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加剧,建立技术联盟成为企业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建立技术联盟,企业可以达到风险共担、知识共享、合作研发、降低交易成本等目的。企业技术联盟的价值和魅力逐渐被人们所认同,自1990年以来,企业技术联盟形成的数量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长,全球500强企业平均每家拥有60个主要的联盟关系。虽然从理论上企业间的技术联盟能够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但在实践中却看到,在联盟组织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障碍和困难。据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报告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调查的800多家参与技术联盟的美国企业,仅40%的联盟维持在4年以上,大部分都在短期内解体。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从绩效的角度看,子公司比联盟更为成功也更为稳定,这无疑对联盟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中国的企业技术联盟也面临着同样问题,居高不下的失败率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技术联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企业技术联盟和谐发展急需新的理论支撑。

一、企业技术联盟和谐发展研究的现状

目前,企业技术联盟研究正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著名的《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managementinternationalReview》等杂志上,有关企业技术联盟的文章日渐增多。从企业技术联盟研究演进角度来看,影响企业技术联盟和谐发展的内部因素已经成为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早期的研究中,针对企业技术联盟在商业领域的迅速兴起与发展,国内外学者们对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特征和作用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主要包括形成机理、竞争优势等。其后,企业技术联盟的高失败率成为了另一个被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试图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探索影响企业技术联盟和谐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技术联盟的组建策略、联盟成员的选择、企业层次与业务层次的战略、联盟成员的资源构成与联系等。但这两方面的研究都是将联盟本身作为静态的结构来处理的,直到1994年Ring在文章中提出企业技术联盟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合作结构,还是一个发展和演化过程的观点,学术界才认识到只有深入到联盟合作的过程当中去,才能分析出如何通过恰当的联盟管理来确保联盟和谐发展。一些学者研究分析了企业技术联盟中的信息不对称、联盟中的冲突、沟通与学习、技术的定价、稳定性、利益分配机制、治理机制、控制机制、信任机制等。总体上,国内外对影响企业技术联盟和谐发展的内部因素研究还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

二、企业技术联盟理论层出不穷但仍有局限性

企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适应“超竞争”要求的复杂组织形式,不仅能使企业迅速取得生存发展的市场空间,同时因其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创新、刺激新型市场或业务的出现从而加速了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组织的不断进化。因此,企业技术联盟的产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人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目前,有关企业技术联盟的理论主要有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竞争战略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社会关系理论、博弈论等,这些理论研究主要研究了联盟的形成动因。国内外很少有学者对联盟组建以后的运作进行分析研究,至今学术界仍不能对大部分联盟在短期内解体的原因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而有人将其称为“理论孤儿”。

三、西方现代管理理论难以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与西方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面临经济和市场全球化挑战过程中,还要应对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对利益格局进行一系列地调整,这会改变企业的外部环境,使中国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中国已经进入后wto时代,中国企业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在自己不十分熟悉的规则下展开国际化竞争尚不够成熟,竞争环境也更为严峻。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来看,我们引进并学习了不少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但在应用中经常不是走样就是失灵。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原因导致的:一是中国企业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的能力不够强;二是西方的理论不能适应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三是西方管理理论本身已经过时。其中,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不能适应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关键原因,因而中国企业急需中国学者能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指导企业技术联盟对联盟进行有效的管理。

企业技术研发篇5

[关键词]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制高点”,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14年,陕西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96家,总数达到1540家。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省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但其国际化发展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经营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1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1.1优势1.1.1较为雄厚的科技资源陕西省高校众多,科研实力雄厚,知识源丰富,培养了大量中高级人才。同时,陕西还是我国航空航天等领域重要的科研基地。2014年,陕西共有科技机构115个,拥有两万余名在职科技人员。其中,中科院在陕3家、中央在陕21家、省属国有制35家、市属国有制46家。共2006年至2011年,陕西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增长了13.47个百分点,达到58.17%,居全国第7位。1.1.2政府的政策扶持陕西省政府一直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并实施一系列配套政策。如建立创新型市县试点、将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纳入考核体系、推动科技园区和平台创新发展;制定实施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税收、金融、人才政策,开展企业创新政策培训。陕西省发起设立的西北首支天使投资基金———西科天使基金,募集资金1.3亿元,首批支持初创企业超过30家,探索了财政资金引导、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新路径。1.1.3以开发区和产业基地为依托陕西现拥有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宝鸡高新区、杨凌示范区、西安经开区、渭南高新区、咸阳高新区、安康高新区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区)和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宝鸡新材料基地等6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实验区、先行区和示范区,极具发展活力和后发优势。2015年,6个国家高新区和2个省级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3万亿元、工业总产值9000亿元、工业增加值33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1.2劣势与存在的问题1.2.1缺乏国际化经营意识陕西省的高新技术企业较为注重国内市场的开发,但国际化意识较为淡薄。有的企业虽有走向国际市场的意愿,却缺乏进入国际市场的魄力和策略指引。此外,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加强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也不够重视。1.2.2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而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还有待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虽多,但与企业之间的结合度不够紧密,缺乏完善的产学研链条。此外,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经济规模相对较小,比较缺乏独立的承担产品研发项目的实力和科技创新的动力,企业主要倾向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1.2.3资金不足,人才流失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尤其是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来源单一,由于资金问题,不能及时进行成果转换。另外,虽然陕西有明显的人才优势,但生活环境和福利待遇与沿海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造成科技人才、外贸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外流。

2国际化发展的机会与威胁

2.1机会2.1.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于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党的十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陕西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方案提到,在2017年要基本建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培育200家创新型企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1.2“一带一路”加速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一带一路”辐射范围涵盖东盟、南亚、西亚、中亚、北非和欧洲。陕西省省会———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该战略的实施,将为陕西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而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将为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注入新鲜血液。面对机遇,高新技术企业要乘机而上、顺势而为,积极学习和吸收国际研究新成果,加快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以更强的国际竞争力走好国际化之路。2.2威胁2.2.1基础设施与国内其他城市存在差距陕西地处西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其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科研条件与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相比,还存在差距。2.2.2国际经济和贸易政策存在不确定因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过程中会受到其他国家的阻力,因此,在国别对话中,营造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国际市场环境是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3促进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树立国际化经营观念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家们进行学习,通过培训和实地考察,了解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途径。使企业打开思路,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市场、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实施国际化进程。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环境、科研环境,留住高技术人才。同时还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企业落户陕西。加强对陕西科技资源的宣传,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把陕西以及陕西省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出国门,还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3.3优化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从法律层面,保护技术创新的成果。认真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技术合同法》,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入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营造企业之间良好有序的生产、经营、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华丽.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2]陈劲,景劲松.从Zt公司看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国际化之路[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1):37-40.

企业技术研发篇6

 

网络环境下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对企业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直接的现实意义。深入研究与开发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减少或避免网络信息系统的破坏与故障,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就现实发展来看,目前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优化企业网络安全,吸取前沿的安全技术,实现企业网络信息又快又好地发展成为众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目标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以及可控性。具体来讲市场化的发展背景,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出现盗取商业机密与核心信息的不良网络现象。企业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防止企业关键信息的泄露或者被非授权用户盗取。其次,保障信息的完整性,是指防止企业信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偶然或恶意篡改的现象发生。再次,实现数据的可用性,具体是指当企业信息受到破坏或者攻击时,攻击者不能破坏全部资源,授权者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可以按照需求使用的特性。最后,确保企业网络信息的可控性,例如对企业信息的访问、传播以及内容具有控制的能力。

 

二、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病毒入侵、蠕虫以及木马程序破坏是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原因。黑客攻击或者网络诈骗也是影响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当然部分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受到破坏是由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造成。总之威胁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来自方方面面,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破坏,结果都会对企业的生产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导致企业重大的损失。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才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三、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现状

 

当前企业在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为确保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时大都应用了杀毒软件来防止病毒的入侵。在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进行保护时,方式比较单一,技术比较落后。对于入侵检测系统以及硬件防护墙的认识不足,尚未在企业中普及。因此推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前提是提高企业对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增强企业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能力,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

 

四、促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一)定期实施重要信息的备份与恢复

 

加大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企业网络信息的管理。企业对于重要的、机密的信息和数据应该定期进行备份或者是恢复工作。这是保障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简单、基础的工作内容。当企业网络受到破坏甚至企业网络系统出现瘫痪,企业能够通过备份的信息保障生产工作的运行,把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实现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开发的实效性的基础工作是做好企业重要网络信息的定期备份与恢复工作。

 

(二)构建和实施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以隧道技术为核心的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是一项复杂的、专业的工程技术。该项技术对于保护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效果显著。它把企业专用的、重要的信息进行封装,然后采取一定的方法利用公共网络隧道传输企业专用网络中的信息,如此一来可以实现对企业网络信息的保护,避免出现对企业信息的窃取与恶意修改。当然提升虚拟专用网络的兼容性、简化应用程序是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重要课题。

 

(三)完善高效的防火墙技术

 

在企业内部网与外联网之间设置一道保护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屏障,即设置防火墙。这一技术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保障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但由于当前大多数的远程监控程序应用的是反向链接的方式,这就限制了防火墙作用的发挥。在进行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开发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防火墙的工作原理或者研发与之相匹配的远程监控程序,来实现防火墙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

 

(四)对关键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

 

增强企业对关键信息和数据的加密技术水平也是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的主要方面。更新加密技术,是保障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企业在对重要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时可以同时采取一些例如CD检测或者KeyFile等保护措施,来增强企业重要信息的保密效果。

 

五、结束语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动态的工程。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同时,新的破坏、攻击、入侵网络信息安全的手段也会不断出现。企业只有与时俱进,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投入力度,才能加强对企业核心信息与数据的保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在坚持技术策略与管理策略相结合的原则下,不断升级完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许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三新电力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工程。

企业技术研发篇7

abstract:Sincetheentranceof21stcentury,theglobaleconomicintegrationhasdevelopedfast,moreandmoreenterprisesbegantoorganizeproductionandmarketingaroundtheworld.inordertoseekgreaterdevelopment,enterprisesmustjo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withthegrowingscopeofcompetition,thedegreeofcompetitionwillintensify.thekeyfactorsforenterprisestogainaplaceinthefiercecompetitionarenotstrongcapital,advancedtechnologyorrichresourcesbutpeople.thepremiseforenterprisestowininthefiercecompetitionistoownasufficientnumberofexcellentqualityofpersonnel,whichdeterminesthecompetitivestrengthofenterprises,andaffectsthebusinessandmarketcompetition.

p键词:施工企业发展;技术性工人短缺;研究

Keywords:constructionenterprisedevelopment;technicalworkershortage;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62-0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但与此同时,社会上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前各行各业的企业都表现出人才短缺的态势,每个行业的企业都急需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21世纪缺的是人才,施工企业最缺的是技能人才。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和改变,人们对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施工企业,生产一线是主要利润的来源,然而生产一线各种环境相对恶劣,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工生产离不开一线从事具体操作和复杂劳动的技术工人和能懂图、看图将图文转换为真正产品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如拥有一批这样技术工人,才能产出优质、合格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目前施工企业中真正懂技术、会技术的一线工人越来越少,每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都会为没这样技术工人而头痛,总是因为没有这样技术工人造成施工进度滞后,施工安全质量难以保证,安全质量事故频发,导致企业一直处于救火救急状态,甚至在市场竞争中失败。

1技术短缺情况调查

据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技术工人供应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尤其是中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内部职工中技能人才更是短缺,年年招收本科学历人才,忽视基层人才建设,导致企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几乎为零。劳动社会保障部2014年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调查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比例是14%以上,供求差异太大,企业中最需要高级技工、技师、中高级技师为14%、12.1%、10.9%,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也较强烈,占企业需求8.9%,技术工人需求占31.9%。

2技术工人短缺的主要原因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过于重视学历教育,忽视了技能培训,并且企业也更加重视高学历人才,使得企业中一线技术工人地位不高,没有真正意识到一线技术工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导致技术工人短缺的主要原因。

自2006年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基本建设大上快上,企业管理模式改变,从原来的自主施工转变为劳务分包形式,而企业则转为重管理的一种施工模式,企业本身忽视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和招聘,同时社会发展也在不断改变,重学历轻技能,教育体制的失衡,只有高学历者才能就业,这些均是造成技能人才培养失去市场的客观原因。许多大学的专业课程安排不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盲目性较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而企业又有分包劳务队伍,为降低成本,基本以农民工为主,不愿聘用专业学校的毕业生,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的2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校因招收学员困难,导致经费严重不足、教育设施老化,而逐步倒闭消失。

施工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不够,只使用不培养,培养只为取证,应对施工检查或投标。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没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每年真正在员工技能培训方面投入较少,培训人数、次数均太少,培训时间太短,起不到实际培训效果,且因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员工自愿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据调查,很多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费用不到职工教育经费的20%。同时施工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待遇和升迁有着许多不合理现象。企业尚未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技能人员的回报和付出严重失衡,逐渐导致了技能人才的流失及技能人才市场的低迷。

3激励不够:造成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流失、断层

①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物质精神激励都不够,技能人才动力不足。企业管理人员的和中高级技术工人的之间的薪酬差距较大,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普遍高于中高级技术工人,也就是说即使高级技术工人的技术再好,为企业做出了如何大的贡献,其薪酬还是远远低于企业中层管理干部,这使得高级技术工人的心理严重失衡,感到前路无望,纷纷开始另寻他路,或是想方设法的进入管理队伍(可能不具备管理才能),或者放弃技术,另谋他业(其实是优秀的技能专业人才),只有少部分高等技术人工愿意坚持做技能专业人才,这无疑加剧了技术人员的流失,且若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未来技术人员短缺的形势将愈演愈烈。

②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忽视技术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多数企业都认为高学历高文凭人才的储备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不重视技术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实际上企业要想获取长远的发展,必须重视技术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因为这是激励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反之,若忽视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人即使工作多年,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也是一知半解,无法真正成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如此,很多企业现有的激励措施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很多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4企业激励技能人才的具体措施

4.1满足技能人才的物质需求,制定符合技能人才的薪酬制度

企业建立宽带薪酬结构,提升薪酬档次时不仅要关注学历,也应该注重绩效和能力,坚持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原则,每个人的薪酬都应该依据个人能力而定,谁为企业做出的贡献更大谁的薪酬就高,不能绝对的让管理人才的薪酬一定就高于技能人才,新的薪酬结构下那些有能力的、绩效高的技能人才的薪酬也有可能超过部分管理人才。依据技能人才不同专业水平,颁发相应等级的技术证书,建立企业技术等级体系。此外,企业还应该为技能人才建立相应的职业发展通道,让技能人才存在晋升机会,如此一来技能人才就不会想方设法的进入管理队伍,大大降低了技能专业人才的流失。同时在薪酬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实施长期激励计划,比如进入国外企业的股票期权等。

4.2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企业氛围,用心留人,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首先企业应取消工人和干部的界限,将工人称作生产操作人员,使包括领导者在内的全体员工都意识到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运营离不开管理人才,但同时也离不开高级技术人才,两者不可或缺,企业领导者在日常管理中应对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一视同仁,多多关心和关注一线技能人才的所思所想,使一线技能人才感受到碜云笠盗斓嫉墓鼗场m时企业可定期举办一些技能比赛或者设立一些技能奖项,领导亲自为表现优异的技能人才颁奖,如此不仅为技能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获奖人员还能够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使得很多技能人才都愿意参与其中。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企业氛围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领导对技能人才采取内外部激励,委以重任,使其在感受到领导信任的同时充分的展示其才华;二是制定激励性的福利制度,同管理人才,也为技能人才缴纳工伤、医疗等保险,完善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险制度;三是应依据员工实际情况,对技能人才采取人性化关怀,了解困难职工真正所需,然后给予适当补偿;四是为高等技能人才买商业人寿保险,并制定特种福利,比如档轿车的服务等,如此不仅从物质上给优秀技能人才带来了便利,也给其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满足。

企业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良好风气,建立起合理的人才评估、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每个在岗员工都能够胜任自身的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良好的用人机制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让员工感到有安全感和有前途,从而选择留在企业任职。

4.3注重技能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企业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有义务培养高技能人才,且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对于促进企业发展也大有裨益,因此企业应更加注重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尽快提高企业技能人才的专业水平。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培训内容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兼顾文化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旨在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企业可选择和大学合作,在企业建立相应的培训基地,安排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提升其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或者直接建立企业大学,比如海尔等大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学院,专门培养自身所需的技能人才,大大提高了企业技能员工的综合实力;三是实行师带徒制度,在传统技艺和技能复杂的岗位上,鼓励拥有技术绝活的老技工把技能传给徒弟,之后再转化成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理论知识;四是拓展境外培训渠道,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把有发展潜力的技能人才送到国外,去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来给我国进口机器设备配套;五是把培训与薪酬、晋升挂钩,鼓励技能人才参加培训。

5结语

施工企业要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彻底转变官本位的激励机制,用长远的、发展的创新精神,制定适合技术工人的循序渐进的、可操作性强的激励措施并制度化,对提高技术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我国技术工人短缺现状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普涛,朱英华.基于CDio模式下技师学院数控预备技师培养方式研究与探讨[J].华章,2012(15).

企业技术研发篇8

关键词:高新技术;研发费;加计扣除;税务风险

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具有差异,其研发费用的投入较高,研发活动定义、费用的归集、企业研发机构的设置等方面,都受到研发支出加计扣除规定的影响,这些方面都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要求,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使得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有着较大的优势。然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也存在一定的税务风险,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

一、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概述

1、研发费加计扣除概念

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时,会产生一定的研发费用,在这些实际产生的研发费用基础上,根据税法的规定加成一定比例,可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数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称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例如:《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可实行150%加计扣除政策,如果企业开发新产品研发费用实际支出为100元,就可按150元(100×150%)在税前进行扣除,从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研发费加计扣除意义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一方面,其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节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实行加计扣除也可以享受研发费的税前扣除,主要是在纳税前扣除150%,这两种优惠政策是可以同时使用的;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证书在使用期限满了之后,还需要重新审查才可继续使用,通常该证书使用有效期限为3年。而加计扣除项目如果申报成功,那么就可以成为企业组织开展研发活动的有效证明材料,有利于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其资格证书的通过率;此外,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继续进行汇总研发费用,从而确保企业研发活动的深入开展。企业依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相关规定,规范管理研发项目,明确汇总财务费用,从而能够给企业申报专利或其他政府补助项目提供充分的材料,最终确保企业申请批准的成功。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的税务风险

1、研发费用归集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加计扣除的备案制,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企业的所得税存在着巨大的税务风险,特别是在研发费用归集标准上的风险较大。通常高新技术企业和加计扣除的依据,分别为国科发火〔2008〕362号《高新技术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和国税发〔2008〕116号《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由于这两者之间的文件内容存在着差异,其对研发费用的归集标准是不一样的。例如:在设计费用的汇总方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汇总,主要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而加计扣除费用项目的汇总,主要是新产品的设计费、新工艺的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等,它们之间研发费用归集的范围不同,从而也就存在着一定税务风险。

2、申报材料准备风险

企业加计扣除材料的备案中,其项目材料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材料不齐全,可能导致企业不能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应该重视项目材料的完整性。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其申报方式主要是企业自主立项和省、市申报立项,企业自主立项的立项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往往容易出现立项但没有规范的立项书,或没有详细的项目内容、进度安排、设备及人员和经费预算等问题;而省、市申报立项相对而言管理较为严格,其申报税收优惠的材料比较齐全。

3、研发项目管理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管理中,往往也会存在较多的风险,其风险包括:其一,企业内部研发管理的风险。不合理的流程制度,会导致研发管理不成功而出现问题。其二,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衔接和费用汇总的风险。如果研发部门不配合,容易导致研发费用汇总存在偏差,从而给财务管理和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带来风险。其三,技术水平、时间、进度和成果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研发项目有研究预期,如果多项指标超出预期范围,项目管理就会出现失去管控的风险。其四,项目经费管理的风险。经费管理的关键是研发项目管理,如果研发费用无法准确核算归集,最终也会影响到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三、防范税务风险的策略

1、政府对税务风险的防范

一方面,企业研发费的会计核算比较专业且复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才能有效地加强研发费的管理。例如:可通过加强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党组织,来提高税务领导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技能,同时提高他们对风险识别、规避、化解、防范的意识,或者通过加强廉政、警示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反腐倡廉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依据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完善政策制度,使政策实施的流程更加简单化,从而确保企业能够最大程度地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最终实现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目标。

2、企业对税务风险的防范

(1)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目前,企业中最常见的风险就是税务风险,由于我国对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会计和税法解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企业在进行各项研发活动时,就必须要加强防范税务风险的意识,尤其是企业管理层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因为加强企业管理层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能够有效地减少经营中决策的失误,从而促进企业员工也积极参与到防范税务风险的工作中来,最终使得这种对风险的防范,能够形成一种特色的企业文化。另外,企业还要做到诚信纳税、依法纳税,依法办理各项税务工作。例如:企业应该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研发项目的备案,完善内部会计核算系统,依法按时申报,按时缴纳税款,按照规定出示、索取发票和相应凭据等。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及时签订税务合同,而对于合同的签订,要重视其中条款的内容及法律效力,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等问题,尽量分散税务风险。

(2)建设企业信息系统。企业建设健全的信息系统,首先,应该定期对税法法规进行更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步,才能使会计信息的输出更加符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其次,企业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基本特点兼顾成本效益原则,将信息技术完全应用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此外,要想降低企业风险问题,则需要企业建立一种能够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的相关管理制度。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基础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风险管理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有效、全面的信息系统,能够减少税务信息的产生、处理以及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税务风险。

(3)健全企业内部制度。首先,制度对于风险防范有着重要的作用,且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影响着企业对税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其内部制度,以对其经营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从而促进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效益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制衡作用,既约束着企业管理层,又制约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人员配备、权限职责、机构设置;其次,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有利于防范企业税务风险发生。因此,企业应该制定相关的企业经营行为规范,对企业内部各种关系进行处理协调,并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再次,企业内部还可以引入税务风险防范制度,提高企业所有员工的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并有机地结合责、权、利三个方面,使得企业的税务风险能够分散;最后,企业还要加强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例如:企业将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落实到各个员工身上,同时加强考核企业经营效果、财务效益情况,适当地采用激励机制,对表现好的税务风险防范人员或部门进行奖励。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存在一些风险,而这些风险严重制约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才能使得高新技术企业正常运营。首先,企业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健全企业内部制度,从而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其次,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税收制度,使企业最大限度地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最终促使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杨薇: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之税务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金俊: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风险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3(7).

企业技术研发篇9

论文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前者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优惠,后者是对任何企业都适用的加计扣除,那么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如何进行研究开发费用核算,才能充分享受这两项税收优惠政策呢?首先需要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点,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开发费用核算体系设计。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核算与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核算的异同点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核算主要是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文件规定执行,而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核算主要是依据《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及《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执行。

(一)相同点

1、研究开发活动范围基本相同。《工作指引》和《管理办法》中均规定企业从事的研究开发活动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管理办法》中还要求必须同时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规定的范围,二者基本相同。

2、研究开发项目的确定基本相同。《工作指引》中的研究开发项目是指“不重复的,具有独立时间、财务安排和人员配置的研究开发活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研究开发项目是由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以决议文件形式批准立项的研究开发项目,二者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但其实质基本相同。

3、审计要求基本相同。《工作指引》中明确要求企业须填报《研究开发活动(项目)情况表》,并由具有资质、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管理办法》中则要求企业须填报《研究开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并未强调须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但实务中企业申请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时一般均须提供中介机构专项审计报告。

4、账簿设置基本相同。《工作指引》和《管理办法》中均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研究开发费用投入核算体系,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建立专项明细账。

5、科目设置完全相同。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设置“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费用化支出”及“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会计科目,用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

6、费用归集方式基本相同。《工作指引》和《管理办法》中均规定企业应按照不同研究开发项目分别归集直接费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费用。

(二)(二)不同点

1、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内容不尽相同。下面以《工作指引》中列举的研究开发费用核算内容为例加以说明。

(1)人员人工

《管理办法》中仅包括在职直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不含《工作指引》中“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如五险一金等。《管理办法》中所称研究开发人员是指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在职和外聘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为其提供直接服务的管理人员,并无《工作指引》中所要求的必须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全时人员及全年累计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临时人员等严格限制条件。

(2)直接投入

《管理办法》与《工作指引》的规定基本相同。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管理办法》中仅指专门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不含《工作指引》中的“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及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设计费用

《管理办法》中仅包括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范围明显缩小。

(5)装备调试费

《管理办法》中此项应包含在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中,并未单列。

(6)无形资产摊销

《管理办法》与《工作指引》的规定基本相同。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管理办法》中要求对委托开发的项目,受托方应向委托方提供该研究开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否则,该委托开发项目的费用支出不得实行加计扣除。但并无《工作指引》中“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说法。

(8)其他费用

《管理办法》中仅指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不含《工作指引》中的“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其他费用,内容相对较少,但并无《工作指引》中“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的限制条件。

(9)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管理办法》中单列,而《工作指引》中未明确涉及。

2、其他限制条件

《工作指引》中还要求企业应符合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人员比例、高新技术收入比例、研究开发费用比例、境内研究开发费用比例等多项限制条件,而《管理办法》中并未涉及,但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异议的,可要求企业提供政府科技部门的鉴定意见书”。

从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工作指引》涉及内容较宽泛,且有较严格的时间、比例等限制条件,而《管理办法》则对研究开发项目的认定更严格,且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口径明显小于《工作指引》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核算实务问题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核算实务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兼顾会计核算、加计扣除、高新技术资格复审等不同文件的要求,满足企业不同业务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

(一)正确界定企业研究开发活动

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应符合《工作指引》和《管理办法》规定范畴,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规定的研究开发活动。

(二)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的管理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对研究开发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管理,对研究开发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经费管理、项目验收、知识产权等实行全过程管理。

(三)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

企业应建立研究开发费用核算体系,结合研发“项目负责制”,从项目预算的编制、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实施过程跟踪、项目决算的编制、项目验收评审等各个环节入手,正确核算研究开发费用。

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费用,应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采用收益化、资本化不同的核算方法。

1、科目设置

企业应在“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和“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科目下根据需要设置以下三级明细科目:职工薪酬、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折旧费、长期待摊费用、设备调试费、租赁费、修理费、设计费、试制费、检验费、技术协作费及其他等科目。

2、账簿设置:

企业应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建立研究开发费用项目辅助账,对每个研究开发项目单独进行费用登记,并以此为基础归集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支出情况。

3、报表设置及信息披露:

企业报表体系应增设《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情况表》、《研究开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汇总表》、《研究开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四张报表,用以反映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情况。

企业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须就研究开发费用的相关财务信息区分研究费用与开发支出分别进行适当披露。

(四)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进行多个研究开发活动的,应按照不同研究开发项目分别归集研究开发费用。选择适当的方法将间接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如工时、直接材料等)分配到研究开发项目中,使得各项目分配间接费用的份额与其受益大小成正比。

企业生产单位同时承担研究开发任务的,对研究开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须分开进行核算,准确、合理地计算各项研究开发费用支出。

对外委托开发的项目,须要求受托方提供该研究开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

(五)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审批与控制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使用必须遵守内部控制文件的各项规定,并取得合法有效的发票等原始单据,实行财务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联签制。各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授权审批权限。

企业技术研发篇10

关键词:技术资料;企业要求;专业管理;辅助管理;微缩技术;动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中对于技术资料的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管理科学化和档案化,更是要求时效性和动态性,对技术资料的高效管理是整个工程从前期到完工运行的基本保障。做好技术图纸的管理,可以良好的利用各个时段的资料,提高工作的效率。技术资料管理需要有专业的管理团队,更是要有紧跟时代的专业技术,提高整体的工作成效。

一、专业的管理流程

企业想要有效的进行技术资料管理就必须要有一个专业的团队,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管理。专业的管理团队是保障企业技术资料管理效率的重要前提。

(一)专业的管理机构

技术资料管理中,资料部和技术部是不可缺少的两个部门;两部门之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技术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技术部参与了整个项目技术设计资料的编制和修改,对资料产生的时间有准确的了解,能保证技术资料的完整。当然,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部门间的相互合作,其他部门(开发部、工程部等)需要对他们提供辅助配合,确保整个工作的顺利完成。设计技术资料最后由资料部门进行收集、整合、归档。

(二)具体的管理流程

1、技术资料的收集

任何一个开发项目的基本流程主要为五个阶段:取得土地――规划――设计――施工――完工交付运行。第一阶段的资料主要是土地使用权相关资料;第二阶段的资料主要是规划部门对项目的意见、规划文件、规划指标、规划方案、规划审批意见等;第三个阶段的资料主要是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图纸、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意见及批复、施工图设计图纸、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及合格报告书等;第四个阶段的资料主要是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纪要、工程设计变更等;第五个阶段的资料主要是项目竣工验收相关资料。资料部应对每个阶段的资料进行仔细、及时的收集与保存。整个工程完工后,对技术资料装订成册、归档,提高资料管理的档案化。资料的收集是技术资料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资料收集过程的严谨性直接决定了技术资料后期储存的完整性,应该让资料部门人员树立更加严格的做事观念,确保资料收集能够细致有效的完成。

2、技术资料的确认

资料部门应将所收集的技术资料整理完毕后,经技术部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确认,去掉那些无效的、被替换的资料,对有效资料进行重新归档,保证资料的准确度和完整度。此外,在确认的过程中要对有问题的资料进行及时的修改和整理。资料确认是资料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确保了技术资料在储存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必须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技术资料的归档

要将经确认后的技术资料进行统一的整理和修订,按照阶段和专业的不同进行分类,方便后期查阅和寻找。技术资料在不同的时段具有不同的要求,将这些特殊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整合,力求在保障整体图纸的连贯性的前提下,完成对这些特殊图纸的管理,方便在后期进行借鉴和翻阅。

4、技术资料的动态跟踪管理

资料部工作人员需要对已归档的技术资料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做好记录,以确认技术资料所处的状态。在检查过程中,要对外借得得资料跟踪记录,资料归还后及时确认并修改状态。

(三)对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要求

技术资料的管理人员有首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区分不同阶段和不同专业的资料,了解相应专业的整体知识,了解项目开发的流程;必须具有细致、耐心、负责的工作态度。资料部门的负责人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加强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沟通,保证资料管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二、技术资料管理的现代化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技术资料管理办法在某些场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技术资料管理办法也呈现新的方式。主要表现为电子资料存档及微缩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纸质技术图纸中存在的弊端,利用新技术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使传统管理和新技术科学管理完美结合,的在保障整体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减少企业的资料管理成本。

(一)简单实用的现代技术资料管理方法

目前来讲,最简单实用的现代技术资料管理办法为电子存档。项目开发过程中,很多资料都是有电子文档,实现电子存档比较方便。对于一些没有电子文档的资料,可以采取转换为电子文档的措施,变为电子文档后存储。电子文档的存储方便,按照不同项目、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等分别建立独立的文件夹,将技术资料存入相应的文件夹中,查找方便,快捷。对于重要资料还可以采取刻盘的方式,以作为备份,安全可靠。电子存档能节省纸质文档的成本,节省文件存放的实体空间,更方便资料的共享。

(二)实现技术资料管理科技化的重要途径是微缩技术

缩微技术是一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综合性强且技术成熟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起源于1838年,至今已发展了上百年。它采用专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把原始信息原封不动地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摄影记录在感光材料(通常是胶片)上,经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传播和使用。微缩技术拥有传统的纸张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节省大量的空间

企业在进行技术资料的管理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收藏纸质资料的难题,微缩技术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传统的纸质图纸需要大量的空间来储存,微缩技术则不需要,可以通过使用芯片大大降低对空间的占用率。

2、节约查阅时间和管理人力

传统的纸质图纸管理中,由于人类自身的限制,越来越多的技术资料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管理,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增加了企业的开支。同时,大量的纸质资料堆积在一起,在需要查阅的时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翻阅,严重阻碍了整体上的工作效率。而微缩技术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微缩技术通过储存芯片将各个不同时期的技术资料整理储存在计算机中,在需要使用时可以通过查阅关键字词进行寻找,大大减少翻阅资料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节约了成本

大量的纸质资料需要消耗很多的原材料,包括纸张、笔墨等。这些资源的消耗是可以避免的。微缩技术虽然在一开始的投资量较大,但是在后面的使用中会更加的方便和便宜。在节省企业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

4、可储存时间长

纸质的技术图纸不管怎样细心的保管必然会受到很多非故意的破坏,空气的湿度、气候的变化、虫子的叮咬等都会影响到纸质技术图纸的完整性,而且每一次查阅都会造成纸质技术图纸的损坏。这样一来,纸质技术图纸的保存时间过短,容易造成资料的缺失。使用更为科技化的微缩技术,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和芯片的保护,长时间的保存下来,而且不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5、记录更为准确

微缩技术是通过直接拍摄的方式进行资料储存的,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在使用中对资料的磨损导致的资料变形或者数据不精确的现象。

6、方便资源共享

纸质的技术图纸想要进行资源分享必须要使用很多的人力来进行搬运,这样不仅工作效率地下,更是容易在搬运过程中造成数据资源的流失。使用微缩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资源进行共享,创建有一定保密性的共享平台,在保证不会外泄的前提下进行资源共享。

微缩技术具有大量的优点值得推广,各大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和条件建立相对应的微缩系统,推动技术图纸管理的现代化和科技化。

另外,在使用微缩系统时应当注意保密问题,防止企业内部技术的外泄,可以建立相应的安全防护系统,在充分发挥微缩技术的优点同时也保护好自己技术的版权。

(三)实现技术资料管理现代化的经济效益

实现技术资料的现代化管理,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技术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是企业想要向前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企业必须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让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树立起科技化和现代化管理的观念,各方相互配合,达到最大最好的效益。

结束语

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不断革新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技术资料的管理效率,使技术资料能够在需要时能及时查阅、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对高科技微缩技术的利用,减少技术图纸的资源消耗并增加技术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断的推动企业技术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步伐。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技术图纸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2)

[2]尹涛,卢金滇,江峰等.继电保护的图纸管理及图纸管理系统[J].继电器,2009(8)

[3]谭夏梅,李冰.用objectaRX实现设计图纸的管理[J].工程图学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