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术教学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50:19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篇1

校园美术室开展教学活动工作计划

一年来,为了能使我校的美术室在新学年里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就需要制定一个完整而周密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美术的兴趣爱好,结合我校本学期美术教育工作的计划,以艺术节为契机,面向全体学生,丰富学生艺术生活,增强学生的美术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同学们在愉悦、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活泼健康地成长,也使我校的艺术之星能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美术室的特殊功能,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任务目标

1、合理安排美术室的使用时间,保证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在美术室上课。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好各种美术器材和教具,辅助美术教师开展好美术教学活动。

3、配合美术教师开展好学校的第二课堂——美术兴趣活动,为老师提供必要的美术器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定期开展学生美术作品展示,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5、认真搞好美术室的管理工作。

三、具体措施

1、美术室由兼任美术教师担任管理员并承担相关责任。

2、美术室的使用,须征得管理员的认可,并按规定制度使用。

3、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

4、室内仪器、设备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美术仪器设备应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并根据仪器不同要求做好通电、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防火工作。

5、美术器材保管室要经常保持整洁,注意通风换气,妥善处理垃圾杂物,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操作安全。

6、凡出借的美术用品如有损坏、丢失,要按价赔偿。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篇2

河南省发展(成长)最快高校

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高校

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高校

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

黄淮学院简介

黄淮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学校位于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交通极为便利,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连通东西。占地2460亩,校舍面积57.8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区、体育活动区、师生生活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已经形成了集数字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现代大学园区,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75亿元,图书馆藏书265万册。设有15个教学院系,5个公共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304人,博士硕士71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管优秀专家、省级骨干教师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7人,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聘请91名兼职教授,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119名。依托学科专业,建有26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18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研究所。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强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以“合作、发展、共赢”为宗旨,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与国内191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3所知名大学和台湾地区4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近3年,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632项,其中奖项98项,5个学生社团被命名为优秀团队,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行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高校”、“河南发展(成长)最快的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等荣誉称号。

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数码影像、图形设计、版式设计(一)、招贴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二)、广告策划、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

就业方向:为专业设计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装祯设计、印刷品设计、网页设计等各类高级人才。

环境设计(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与透视、技法表现、室内设计原理、人机工程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设计与工程管理、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

就业方向:为新闻出版、各大建筑设计院、环境规划局、室内外装饰设计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从事建筑设计、房产策划、城市环境规划、展览会场设计、室内设计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各类高级人才。

美术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造型基础、色彩、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基础、装饰雕塑、材料工艺等。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从事美术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报刊、宣传媒体等从事美编、美术设计工作。

动画(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动画概论、游戏概论、视听语言、动画剧本创作、角色造型、原画设计、场景设计、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游戏道具与场景设计、游戏美术创作、数字合成、特效制作、二维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类文化宣传部门、文化创意类公司、影视公司、游戏公司、电视台、动漫杂志编辑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设计制作、影视特效、后期合成、虚拟空间表现、动画应用、动画推广、游戏策划、游戏开发、游戏设计、游戏美工和游戏制作、动画创意与策划、编剧与导演等工作。

音乐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音乐作品分析、基础和声、音乐教学法、声乐基础、钢琴基础、中外乐器、歌曲编配与弹唱、音乐论文写作、合唱指挥、文艺晚会编导、舞台语言基础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到大、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也适合在政府职能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从事文艺宣传、群众文化等与音乐有关的工作。

音乐表演(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声乐表演、钢琴演奏、舞蹈、舞蹈编导、中外乐器、钢琴即兴伴奏、表演与台词、合唱指挥、小乐队编配、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应用和声、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文艺晚会编导、舞台表演艺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到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的部门、机构从事音乐表演、编导及教学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摄影摄像艺术、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在地方广播电视系统、宣传和文化部门,以及其他媒体单位从事策划、编导、摄录、制作及新闻采编、影视创作、广告创作、信息传播等方面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就业方向: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播音与主持、新闻报道、节目主持、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工作;在新闻网等新兴媒体行业从事播音与主持、新闻报道、节目主持、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工作;在传媒公司从事商业策划、礼仪主持、拍摄制作等工作;在平面媒体从事采访、写作、编辑、策划等工作。

美术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设计基础、造型基础、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户研究方法、商业摄影、着色与色彩表现(paintingandColour-basedRepresentation)、绘画表现(GraphicRepresentation)、视觉基础(BasicVisual)、版画(printmaking)、雕塑(Sculpture)、制陶(Ceramics)、材料方法(materialsandtechnique)、产品设计表现技法(sketchbook)、插画(illustration)、产品设计专业项目实践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设计公司、美术馆、各类媒体、策划公司、各地方中小学校等单位从事产品视觉设计、艺术活动策划与管理、中小学美术教学等工作,或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或研究所进一步深造。

广播电视编导(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戏剧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摄影摄像艺术、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媒体研究(Studyingmedia)、电影研究(StudyingFilm)、媒体制作(mediaproductionworkshop)、电视制作(televisionproduction)、媒体粉丝学(mediaFandom)、短剧形象设计(imaginingtheShort)、儿童与媒体(Childrenandthemedia)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传媒公司、文化宣传部门以及其他媒体单位从事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后期制作、剪辑等工作。

招生计划

我校2016年本科艺术类专业拟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收新生1210人。其中包括美术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动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美术学(合作办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专业。

艺术类(计划1210人)面向全国招生计划如下表:

专业名称

学制

招生计划

美术学

4

100

视觉传达设计

4

200

环境设计

4

100

动画

4

180

广播电视编导

4

150

播音与主持艺术

4

80

音乐学

4

70

音乐表演

4

80

美术学(合作办学)

4

150

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

4

100

注:各省、市自冶区分专业招生计划详情,届时请参阅本省、市招生办公布的我校艺术类招生计划。

录取原则

文化分达到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分达到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联考(统考)本科控制分数线。高考后根据文化分和专业分参照以下录取原则报考专业志愿:

(1)音乐学、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专业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2)美术学、动画、广播电视编导、美术学(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专业:按文化分与专业分相加后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3)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按文化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填报志愿

专业成绩合格,在普通高校文化考试报名时间内到户口所在地的招生办公室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参加美术类校考的考生可根据专业分与高考文化成绩参照录取原则综合考虑同时兼报美术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动画专业、美术学(合作办学)专业。由于我校多年来艺术类专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热忱欢迎艺术类考生填报我校第一志愿。

学费标准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篇3

一、海南师范大学简介

海南师范大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规划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学校。是海南省办学历史悠久、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省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49年秋,坐落在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

学校设有18个学院,26个科研机构。现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点,52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法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现有师资869人,教授、副教授47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57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356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人,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4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3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7人。

学校现有龙昆南、桂林洋、灵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059.39万元,建有各类实验室69个,其中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学校有各类实习实训基地187个。学校图书馆是目前海南省规模、藏书总量最多、海南地方文献资料最丰富的图书情报中心。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各类学生2万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98人,全日制本科生16270人,留学生140人。毕业生素以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而深受社会欢迎。海南省80%以上的中学教师,90%的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和教学骨干均是我校毕业生。学校被誉为“琼岛名校,教师摇篮”。近年,我校学生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一大批优秀学生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服务定位,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已经与五大洲58个国家、一百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与境外35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姐妹学校关系,与九所大学合作培养人才。2009年,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将东南亚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落户我校,成为国家汉办目前在我国南方重点建设的基地。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我校师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平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继续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积极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师范大学。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海南师范大学!

二、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简介

随着学校艺术类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2008年学校由原来的艺术系分设出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现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60余人,他们分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重点艺术院校,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5人,中级职称教师33人,40岁以下博士、硕士20人,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900人,是海南省艺术人才培养、培训重要基地之一。2009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基于黎锦文化传承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0年艺术设计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美术学院现有美术学、美术学(书法教育方向)、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分设多个专业方向。中国画、素描、色彩、油画、工艺美术、艺术概论等为学校重点课程,美术学一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美术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色彩》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

美术学院近年来在教学、科研、创作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在美术、书法、设计创作中:先后有数百件作品参加国家、部级展览,百余件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部分作品被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多件作品参加全国美展、设计展、书展,人民大会堂海南厅的国画、海南航空标志、博鳌亚洲论坛标志及其视觉形象、纪念建国50周年*大型彩车设计、与制作均由美术学院教师设计,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作品参加全国高校美术展并获奖。

在理论研究方面,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教材、画册百余部。有数百件设计成果被企业采纳,对国家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现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51人,他们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十多所院校。其中教授、副教授26名,讲师16名。我院还聘请了李双江老师、王炳锐老师、刘敏老师、姚峰老师为客座教授。现有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博士、硕士20人,在校学生618人,是海南省艺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专业,声乐、视唱练耳、艺术概论等课程为学院重点课程,2009年音乐学成功申报省级特色专业。

近年来,音乐学院在教学、科研、创作、表演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成就。由音乐学院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2001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舞蹈大赛一等奖;2012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文艺展演艺术表演类甲组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中国合唱节银奖;海南省首届大、中专文艺汇演专业组合唱、舞蹈、男生小组唱一等奖;海南大中专文艺汇演一等奖;获海南省第三届、第四届大学生文艺汇演舞蹈比赛专业组一等奖、器乐一等奖等。声乐、舞蹈、钢琴教师多次参加全国、海南省文艺大赛和演出,均取得较好成绩。音乐学院学生参加海南省大学生艺术团赴泰国演出,反响强烈,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理论研究上,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教材等十多部。

三、招生计划类别

专 业

计 划

美术类

美术学(师范类)

70

美术学—书法教育方向(师范类)

20

绘画(非师范)

50

视觉传达设计(非师范)

40

环境设计(非师范)

40

服装与服饰设计(非师范)

20

音乐类

音乐学(师范)

140

舞蹈类

舞蹈学(师范)

45

舞蹈表演(非师范)

25

合计

450

注:1、学制:四年制本科。学费标准:8800元/年,如有变动,按海南省物价局最新批复的标准执行。

2、该计划为拟定计划,最终招生计划待省里下拨的招生计划总数下发后确定。

四、专业考试科目

1、美术学:素描、色彩、速写

2、美术学(书法教育方向):临摹1、临摹2、创作

3、绘画:素描、色彩、速写

4、视觉传达设计:素描、色彩、速写

5、环境设计:素描、色彩、速写

6、服装与服饰设计:素描、色彩、速写

7、音乐学:主项(声乐或器乐)、听音、视唱。

8、舞蹈学:自备表演剧目或组合、软开度、动作模仿、即兴表演。

9、舞蹈表演:自备表演剧目或组合、软开度、动作模仿、即兴表演。

五、招生对象及条件

1、凡有志于从事美术、设计事业,音乐、舞蹈事业,符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者均可报考;

2、报考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绘画的考生要求无色盲;

3、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凡有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不宜报考音乐表演、表演各专业;凡有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报考音乐学专业;凡有重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不得报考舞蹈专业。

4、若生源省艺术类计划不分文理,则我校执行生源省的规定,文理兼招;若生源省艺术类严格区分文理计划,则我校美术学、绘画、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专业只招艺术类文科考生,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文理兼招。

六、奖助学金

学校每月发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补贴,同时设置了若干类奖学金,如:国家设立的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海南省设立的奖学金:海南省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学校自主设立的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社会设立的奖学金:黄华康奖学金、保险公司奖学金、李兴福优秀学生奖学金、黄群岚优秀大学生奖学金、建设银行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奖学金、孝廉奖学金、吴多泰创新奖学金等。

另外,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包括“奖、借、助、补、减”和“绿色通道”在内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通过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等方式对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资助范围面广。2006年,我校设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无息借款,每次借款达3000元。

七、报考办法

1、考生须参加我校在考生所在省组织的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专业考试,不得跨省考试、重复考试。按生源省要求必须使用省联考成绩录取的省除外。

2、参加校考的考生须提前登陆“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类校考报名系统”(网址:hainnu.edu.cn/zhaosheng/)进行网上报名,打印报名表,在各省指定的考试报名时间内持该系统打印的报名表到我校在各省指定的考点进行现场确认,方可最终确认考生身份。

3、在各省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考生需按照生源省相关规定的要求提供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准考证等)、“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类校考报名系统”打印的报名表到我校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报名确认考生身份。

4、广东艺术考生必须通过“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类校考报名系统”报名,且在考试前12天完成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手续。

5、除广东外,其他省份未进行网上报名的考生,现场报名时需填写《报考登记表》一份,交近期免冠2寸正面照片3张,方可确认考生身份。

6、专业考试时,美术类、舞蹈类考生可以同时兼报多个专业。

八、专业考试成绩公布及查询

1、专业考试成绩按校考总成绩分省份、类别从高分到低分排名,按招生计划数的4倍颁发合格证(另,我校将遵循部分省份的规定,即取得生源省统考合格证的,院校才能颁发专业考试合格证)。所有应试考生的专业成绩都在海南师范大学网站上公布(hainnu.edu.cn/zhaosheng/)。专业成绩公布时间:4月初。请考生们按以上指定网址自行查询。

2、我校将取得专业考试合格证考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函告本人,其他没有取得专业考试合格证考生的成绩在网上查询,不另行通知。

九、录取办法

1、取得我校专业考试合格证的考生,须在本人户口所在地参加2013年普通高校统一文化课考试;

2、考生在文化课成绩符合所在省二本艺术类出档条件的前提下,除海南等省考生采用本省2013年艺术专业统考成绩外,其他省份的考生必须取得我校在当地组织的专业加试入围通知书,按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按美术类、音乐类和舞蹈类分类分别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专业录取时,根据考生填报我校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专业志愿的具体情况,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安排第二、三专业志愿,直到满足计划为止。

3、在文化成绩入围,校考成绩和填报志愿均相同的情况下,录取文化成绩较高的考生;

4、我校将遵循部分省份规定:取得生源省统考合格证同时取得院校合格证的考生,招生院校才能录取。

十、联系电话及地址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邮编:571158

联系电话:0898—65888710(校招生办)

0898—65882704(美术学院)

0898—65801730(美术学院传真)

0898-65813072(音乐学院)

0898-65813172(音乐学院传真)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篇4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装备,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教学活动,在南京的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中,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投入与装备,已经普及到了每所学校。通过不断地投入与更新完善,今天的教育技术装备,尤其是信息技术类教育装备,在常态化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网络机房的建设,在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的同时,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语音教学、英语听力的训练与考试、数据采集、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给教学活动带来的种种便利。如何让信息技术、网络机房更好地为学科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服务,提升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率与使用空间,让我们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成功,这是我们教育部门所需要思考与研究的,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数字技术在美术课标教学的目标实现与要求,可以围绕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具体要求,结合课标中所涉及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软件运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表现形式所要求的思考与运用,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进行学科问的试验与尝试。

南京市教育装备在服务教学、服务学校的同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中,就数字美术画板的装备,如何结合网络机房的特于美术教学活动做了这个项目的整合计划,在该学科的拓展与实践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设计,并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使整个项目从项目的论证,政府采购到装备、验收,再到培训、竞赛以及课题的研究与总结,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装备理念创新的尝试,为探索和诠释新课改过程中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做一些实践。

通过实践,明确目标:在数字化环境下数字美术画板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与应用。体现教育活动中技术装备的新理念与管理模式上的探索。

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通过加强与教学课标、教学研究、技术应用、科技研发等领域专业人员的共同研究与探索,积极寻找一条适合新课改要求的装备与研究、管理与培训的模式与方法,体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研究、培训、竞赛等内容的具体体现。

二、研究方法与方式

(1)座谈与研讨。通过与课程编委、学科教研、教学一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师、产品研发等专业人员座谈、研讨,同时通过积极组织撰写文章等形式收集意见与建议,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框架研究与素材构思。

(2)对数字美术产品的了解与实验。针对教学要求,通过与产品研发人员的沟通,引进、推荐不同产品进行对应功能的了解与认识,在向使用产品的学校教师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调研与产品性能试验,收集整理出适合教学需求的功能与要求。

(3)策划培训计划与量化培训内容,明确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应用数字美术画板的教学要求与技能要求的掌握程度及实现目标。

(4)组织竞赛活动与作品(论文、课件、作品)的收集。

(5)课题的研究。新技术应用与学科整合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为形成新的装备理念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三、项目的实践

1.认识阶段

2009年度至2010年度初期,我们在主任室领导下,根据教学的需求与目标实现,在美术教学课标的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注意到未来美术课标中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与要求,为能够准确地达到这个环节的要求,主动与课标组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其教学课标的要求以及目标的实现,并结合对数字技术产品的研究与了解,针对数字美术画板系列产品,加大了研究力度,通过不断深入研究与研讨,对数字美术教学活动的情况及目标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信息技术的特性与产品本身所特有的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活动,并通过专家、教师的一些前期试验结果的分析与验证,得出了充分的论断,明确了数字美术画板这个新项目装备对美术教学所产生的意义与价值,为后期的试验项目装备、项目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依据。具体内容参见参考文文献[1][2][3]。

2.筹划与启动阶段

2010年度,为了让学校教学人员更好地了解与使用该系列产品,使其更好地服务教学、融入教学,在主任室的领导下,我们在进行装备计划编排的同时,针对这个新项目的特点,做了全面推进的思考,并使该项目的建设与研究完整地呈现出技术装备与管理应用的体系特色。具体做法为:项目的标准制定工作、项目的装备过程管理工作、项目的教师培训计划工作、项目的应用拓展与作品竞赛等实践工作、项目的课题研究工作,内涵形式整体提出并分阶段地进行,最终将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系列,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根据项目设计与布置,在完成数字美术画板装备启动的同时,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与活动:

(1)下发《宁教备通知[2011]14号》。

(2)汇总并落实区县学校申报教师培训名单。

(3)培训计划的实施。

(4)培训人员情况:分别组织了3个班(a,B,C),安排了近10位优秀教师、专家讲座,其中计划培训人数为126人,a班每人分别达20课时;B,C班每人12课时。

(5)落实数字美术画板教师技能培训课程。

(6)“数字绘画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开题、结题会议。

3.计划实施与过程管理阶段

第一阶段:

装备先行。在将此系列工作计划做了充分准备后,2011年下半年启动了10所试点项目学校的装备工作,并根据装备计划采取了1+1模式f即每所学校1套网络版数字美术画板+1套单机版,含软件),并通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项目招标公示、产品展示推荐、政府采购、装备事实与验收等),完成了该项目的调试、验收等装备工作。同期,召开“数字绘画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的开题会议,启动工作正式开始。

第二阶段:

整体推进。在2011年度,依据工作整体计划,我们通过联合市教研室、电教馆、小教培训中心和白下区进修学校、区装备办和南京茂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与专业人员,组织专家与学科人员集体讨论研究,在做好常规技术应用培训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份相对完整的《2011年南京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数字化美术教育培训计划》。在培训计划与项目中,针对已装备项目的学校以及没有装备该项目的学校教师,分别组织了不同课时、不同要求的技术培训计划。并分别在玄武区南师附小启动了一期基础培训,组织在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后五期系统性和三期基础性的技能培训班的计划落实工作。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在执行的计划中,根据培训内容的进展情况再结合项目的验证工作,在培训计划完成的同时,我

们还进行论文、课件、作品的提交、评比等工作。2011年9月,组织专家、评委,分别就教师的论文、课件、作品和学生作品进行了收集整理,通过评选推荐出一批教师与学生的优秀作品,并于2011年10月10日在鼓楼区芳草园小学,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数字美术作品颁奖活动,为该系列活动的圆满结束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

课题开题。课题开题是伴随着项目的启动,同时结合整个项目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计划的执行同步进行的,在执行项目开展与活动落实中结合着课题内容。体现在课题实施计划、课题研究内容等项目上,明确课题目录、名称等,确定任务与要求。

4.成果展示与展望

通过这次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计划和落实中注意收集整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收获一:各类作品

(1)作品上缴情况

根据装备计划的落实情况,要求10所试点学校及前期参与过装备的学校,在对该项目的试验装备与管理应用培训的同时,对教师、学生进行论文、课件、作品的收集与上交,作为培训与学习考核的成果。共收到258份作品(经过筛选后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作品获奖情况

通过专家评选,分别优选出:

①教师论文: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

②教师课件:二等奖2名。

③教师作品:一等奖8名,二等奖15名。

④学生作品:一等奖24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48名。

收获二:资料与队伍建设

(1)资料的收集

①教学光盘。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做好计划的同时,同步收集相关教学活动的录像,将每节课程都做了高清录制,并分别整理,形成了一个系列的教学模板,为后期教师的进修与学习、观摩与赛课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与样板,为今后数字美术学科的交流互动与推广提供了基础数据与资料。

②课件、论文、作品。通过对课件、论文、作品的收集,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学习与体验新技术的应用,通过不同形式的阐述,分别对信息技术产品与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让教学理念在新的技术载体中能充分展现出来,让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③艺术鉴赏与学习途径的拓展。通过网络技术环境的搭建与应用,增加了对艺术鉴赏条件的改观。通过网络进行资料、作品的收集与整理,扩充了教学鉴赏途径,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更便捷的鉴赏环境与学习条件,让更多的名家与作品展现在教师与学生面前,让视野更加宽阔。

(2)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一线教师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学习与应用,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技能掌握和学生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数字美术画板培训计划在学校装备建设与学科整合应用的实践中启动,只是该项目在装备过程的一个阶段,就组织培训情况而言,有几点体会与感受。

①区县装备部门在配合报名上积极性很高,报名人员踊跃,体现了学校教师对该项目的重视与关注,也体现了对新技术与学科整合及应用方面的关注。

②教师冒着酷暑积极参与这个培训活动,让人感动,尤其是高淳、溧水、六合等路远区县的教师,体现了教师队伍自身对业务知识提升的愿望。

③培训中,教师态度认真,求知欲强。表现在有一定美术功底的教师身上,他们在掌握基本要领后,能很快地运用新技术手段达到培训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达到了培训的目的,为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期的学科发展与推广提供了借鉴。

④通过此次培训与活动的开展,让一部分教师在得到基础知识学习与掌握的同时,也让一批孩子得到了对该项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为后期新课程的学习、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收获三:课题成果

课题的成果是在结合装备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各个项目成果,也是这次数字美术画板项目装备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与课题的研究成一个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①经教学实践检验,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案例及其配套使用的教学课件;

②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③数字绘画课程产生的美术创作作品;

④数字绘画课程教学教程录像;

⑤课题组在综合实践课程与课外活动方面的经验总结;

⑥数字绘画课程公开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录像;

⑦数字绘画教程发表。

收获四: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与实践

教育技术装备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互动)与成效。加强课标学习,加强与教研、教学一线教育专家、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同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做好新技术在数字校园环境下的学科整合与应用的整体项目策划与方案实施。为使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提供技术装备硬件的同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多部门联合做好指导、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效率。

5.感悟

数字美术画板的装备工作,是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2010年度工作计划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学科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尝试性建设工作。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研究与方案论证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组织并形成了采购计划与标书。通过政府采购,分别在南京市的10所不同学校(高中、初中、小学)进行了装备,加上此前一些已经试验过学校,通过数字美术画板在学校装备建设与学科整合应用实践计划的实施与应用研究,整理并总结出了一些装备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体会。在得到区县、学校装备与教学人员一致好评的同时,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在应对未来新课改要求与装备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研究与项目建设,应在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牵头的形式下,以信息技术装备为龙头,由各有关教育理论研究部门、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教学一线的专业人士和科技研究、产品研发企业等部门、人员共同组建一支队伍,通过对技术装备的研究,形成指导、利用技术装备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全新现代教育模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此次对数字美术项目的装备管理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实践,收集并获得了一些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方面的资料与体会。希望这次的实践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信息技术服务学科方面走得更远,使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知识的学习能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我们作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一员,有信心、有能力使技术装备服务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为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彭博,信息、美术共创奇葩冲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6:21-23.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篇5

为了建设新时代艺术设计实验室,国内艺术院校在传统“包豪斯”教学模式的“艺术工作室”基础上融合时代特征,以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深化教育理念,从精英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当今社会已经不再适合推行精英教育,也无法拷贝过去选拔“精英”标准和素质。另外,具有优秀教学资源的专业美院如果还抱着精英教育的理念不放,客观上是对教育发展动力的本源———社会需求的漠视。正确理解精英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美院扩大办学规模绝不是权益之计,而是历史给予的新的发展平台。大学的责任是为学生营造成长的环境、条件和氛围,使他们有能力成为日后社会拼搏竞争的成功者。大学教师的责任是以精英的标准鞭策自己,以自身的实践、能力、成就和人格影响,带动、陪伴学生成长并帮助他们日后的成功。

1.2科学规划主体教学与实验教学,优化师资结构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教学建设已在国外成功运作多年,在我国也有成功案例,该模式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科学地规划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有助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建设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艺术设计实验室是符合时代特征的,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艺术院校应从科学配置教学机构和师资队伍管理工作抓起,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师资结构和梯队建设,在教学管理方面,注重基础教学和实验教学并行发展;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除了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外,还要将设计市场化理念贯穿其中,承担起艺术设计衍生品的深度研发;在人员配置上安排资深教授授课,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在低年级教学中就贯穿实验室教学理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室教学是工作室教学的延伸,并以高水平师资保障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由注重产学研结合,具备高水平实验教学经验的团队组成。

1.3打破地域限制,引进优秀企业,深化校企合作,解决实验室建设的发展问题艺术类专业是实践性强、创造性高的专业,艺术院校可以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根据专业特点吸引企业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同时工作室、实验室需要提升内化能力,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扎实的设计技能以及美学理论和文化素养的水平,谋求校企之间更高层次的合作。实验室应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引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学术论坛、社会实践,形成立体化培养,并通过实践增加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参与实际项目运作,为企业创收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能力。企业为实验室投资设备,提供资金、项目,能为培养优质人才做铺垫。

1.4推广优秀的实验室案例,创造“百花齐放,轻重分明”的局面面对多数艺术院校内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状,可以选择性地将有成功经验的实验室的建设模式推广到其他专业,使整个学校里的实验室教学既有重点,又不单一,形成“百花齐放,轻重分明”的局面。这种教学交流是彼此作用的。图1—图3是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的部分实验室照片。

2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的办学实践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2002年开始在黄海之滨进行校区建设,并于2011年成功举行了首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其学科建设宗旨是遵循国际先进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倡导高素质、综合型、点面兼顾的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条块式学科分布结构,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和创业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学校所推行的低年级打通基础,高年级进入工作室的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在对专业理解和兴趣点相对成熟的条件下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专业发展方向。

2.1校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大连校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包括艺术设计和动画2个专业,由专业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学院(筹建)、传媒动画设计学院(筹建)40个工作室构成实施教学的终端平台。第一学年(专业基础a段)2个专业平台相互打通,共同教学。第一学期的教学单位是基础教学部的相关工作室/实验室,课程内容是素描、色彩、综合材料、摄影、数码图像编辑。教学目的是发挥专业美术院校的特点和优势,打通造型艺术与艺术设计学科、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之间的传统壁垒,注重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展和专业兴趣的提高。课程架构为各门课程平行展开,学生分批、分阶段、不同步地接受全部教学内容。第二学期前段课程内容和架构与上学期相同,但教学要求有层次上的递进。教学目的是,为形成学生创意性思维模式及培养跨学科造型能力提供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本专业的高端课程、师资等信息,为第二学年选择进入专业设计工作室或实验室做准备。第二学年(专业基础B段)学生在各自专业框架内经双向选择进入艺术设计和动画设计所属的专业设计工作室,工作室主任教师将根据校区教务管理委员会的要求组织教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逐步偏重与本专业高年级设计课程相关联的基础知识。

第三学年(专业设计C段)的专业设计工作室教学是校区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工作室的主任教师依据其自身的学术研究成果、社会实践的业绩和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影响力组织工作室的教师队伍,制订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科研方向及目标。引导学生在专业设计课程及实践中应用和深化,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力争取得阶段性的实践成果(如参展、参赛、项目应用及获奖等)。第四学年(专业设计D段)专业设计工作室将在第一学期末举办教学成果展和总结汇报,由校区教授委员会与主任教师共同审定学生进入工作室以来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方向和内容。第二学期是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阶段,各设计工作室主任将按照教授委员会确定的方向和计划,带领教学团队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及组织毕业展览和论文答辩工作。鲁美大连校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坚持东西方艺术的融会贯通。在课程设置里,除专业课程还有文化课、体育课,使学生获得艺术理论、语言、文学、哲学等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艺术设计创新人才。

2.2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

鲁美大连院校区打破传统院系管理体制,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基础部+工作室的教学管理模式,有的工作室与实验室是复合的。见图4、图5、图6。工作室设置顺应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人才紧缺的现状。实施教学的终端平台由平面、多媒体及展示艺术设计教学部、动画及多媒体艺术设计教学部、装饰及陶瓷艺术设计教学部、专业基础部、公共基础部的40个工作室构成。平面、多媒体及展示艺术设计教学部即下属的工作室包括:广告及视觉信息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包装设计、展示设计、手绘表现与空间设计、产品与会展、书籍设计、插图设计、影像艺术与设计。动画及多媒体艺术设计教学部下属的工作室包括:平面动画、虚拟立体动画、材料动画、多媒体/游戏动画、卡通读物、动漫文化创意产品、综合媒介与互动艺术。装饰及陶瓷艺术设计教学部下属工作室包括:玻璃、金工、织造、漆艺、塑形、网印制像、综合材料、家具与环境设计以及两个陶艺工作室。当代艺术、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信息设计等交叉学科方向的专业工作室目前已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大连校区的工作室体制与习惯认为的大师工作室或专家工作室完全不同,它是与扩招后的学生规模相对应的,是校区4千多学生教学管理的终端平台,其运营水平决定校区的经济效益、未来生源和发展模式。而其规模化的智力资源、科研实力、创造成果及其社会影响是对其教学水平的充实及放大,使其吸纳更多的社会项目、资金、设备及与之适应的管理方式进入。而在大连校区工作室体制中核心内容之一是使整个实验室体系形成艺术类之间多专业交叉发展的实验教学格局,并促使实验室的教学符合艺术类教育和人才培养特点,充分体现了弹性、灵活的特征。

2.3创办大连金州新区鲁美艺博产业基地

作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尤其是作为中国艺术设计领域的领军者,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具备深厚的艺术文化传统积淀、优越的周边生态环境、高品位的设计和建设理念、先进的教学管理体系、极具特色的专业和工作室设置等优势资源。为了加速大学教学科研成功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学校正在努力建设大连金州新区鲁美创意产业基地,见图7。

2.3.1项目主题

鲁迅美术学院具有悠久历史(延安—哈尔滨—齐齐哈尔—沈阳—大连),为传承延安鲁艺精神,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下,以建立“延安鲁艺在东北”主题展馆为契机,创建代表先进文化的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以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创意人才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集群;创建集艺术教育、文化产业、旅游资源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2.3.2鲁美艺博产业基地4大板块

(1)校园教学旅游区。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及文化品位的提升,著名大学的校园旅游成为热点已在国内外造就了众多成功的范例。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的建筑及规划设计是经国际招标产生的德国奥尔•韦伯建筑事务所的方案,该方案根据金石滩地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花园中的城市”的规划理念。目前校园区的建筑、道路、水体、绿化、公共艺术等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并日臻完善,将成为新兴的校园教学旅游风景区。

(2)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暨金州新区创意大厦。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是学院与大连市政府在金石滩共同投资建设的地标型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展馆之一。现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校区计划把博物馆其中两层作为金州新区创意大厦使用。鲁迅美术学院将以重量级艺术展览、国内外学术交流及人才资源带动创意大厦的蓬勃发展,建成以动漫创意产业、当代文化艺术、新兴信息多媒体交互设计研发为核心的产业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和多媒体交互设计与高端技术研发产业集群。同时,校企合作还将促进建成企业自主创新的孵化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金州新区创意大厦的建成,将加速大学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使大连金州新区快速跻身全国动漫产业前列,使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走在国际艺术设计教育的前沿。

(3)艺术文化长廊。依据国外设计师的理念,在鲁美大连校区的规划建设中没有校门和围墙,这与国内高校的管理模式存在矛盾,尤其安全问题无法回避。校区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企业投资,现已在校区周围建成艺术文化长廊。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审批后,学院计划将其统一规划为以画廊、书店、美术用品及鲁美师生作品及衍生产品为代表的艺术文化商业街,为金石滩旅游文化的品味提升填上浓重的一笔。

(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鲁迅美术学院校区大连利用紧邻博物馆、地貌优美的20万平方米校园预留区域,以政府扶持文化产业为推力,发挥校区自身专业优势,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纽带,打造有特色、有示范性、有辐射力的中国最大动漫游文化创意产业产学研基地。规划设计建设由动漫雕塑广场(鲁迅美术学院动画与媒体学院奖永久会址)、动漫游博物馆区、动漫游体验学习区、动漫游文化创意区、动漫游餐饮休闲区、动漫游特种影视区、动漫游演艺演播区、动漫游酒店区等区域组成的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现代主题乐园。该项目同时包括:陶瓷、玻璃、髤漆、金属、染织、服装、家具、木艺、平面设计、多媒体、公共艺术、油画、国画、版画、雕塑、艺术摄影等学科领域和若干个艺术家工作室。

艺术家工作室将由著名艺术家和美术学院的师生常年在此进行教学实践和艺术创作,作品可直接在园区的景点进行展览和销售。游客也有机会参与其中,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由此形成完整的艺术观光、创意体验、工艺参与相融合的园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还将联合周边院校,组成文化创意产业群,全面建成中国最大的动漫游文化创意产学研基地。

3结束语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篇6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美国;案例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9183

1引言

当前创业教育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研究者重视,很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探索,美国作为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美国高校有超过2200个创业教育课程,在超过1600个学校中,授予超过277个创业学学位,“创业就业”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美国的创业教育为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提升国家竞争力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创业精神成为个体就业与创新以及社会经济增长的一种驱动器。研究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2.1以培养企业主为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

在美国创业教育兴起阶段,创业教育是作为一种功利性的教育改革内容提出来的,主要面向商学院学生并针对个人创办小型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沿袭传统的管理教育,主要形式是以专门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直接的目标就是培养企业主。塞克斯顿等(DLSexton,1991)提出创业教育的两个重要目标是为学生的职业成功做准备,增强学生的未来学习能力,推动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为社会做出贡献。衡量创业教育的最终标准就是看能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抱负,并真正创办企业。西尔士(Hills,1988)在对15位德高望重的创业教育作者的观点和经验作深入考察研究后指出,创业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对创办企业程序的认识。

2.2以培养创业素质为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

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其直接指向对企业主的培养不如转向对创业者整体创业素质的提高,因为转向“非功利性创业教育”理念,侧重对创业者素质的提高,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承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使受教育者具有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雷法特(aaRefaat,2009)提出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创造和开发创业的能力,培育和发展个人的创业特殊品质,鼓励个人自我雇用做企业老板。强调创业教育兼备培养创业者和创业精神双重目标,发展年轻人的创新精神,以便他们能够识别机会、创造机会、抓住机会。

2.3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2.3.1培养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就是一种倾向,是一种易于发现商机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很敏感的倾向,关键是识别创业机会,这需要对宏观因素包括社会的、法律的、政治的、人口的和心理因素有所了解。与创业意识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网络意识、觉察风险的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当然还包括创业者应具备乐观的态度和富有创造性。

2.3.2传授创业知识

创业教育知识涉及创业理论、创业成就、创业激励、创业训练、机会识别、商务计划准备等方面。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创业者怎样发现别人容易忽视的有经济价值的机会;第二,创业者怎样识别最有潜力的产业;第三,创业者怎样配置资源创办新企业。第四,创业者怎样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2.3.3发展创业能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创业者必须全面发展,创业能力的获得需要在教育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创业背景给学习者以实践的机会,为以后的创业积累经验,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美国创业教育对能力的发展包括:销售与推销能力、资金运作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行政管理能力。

3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3.1创业教育课程

3.1.1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1947年2月麦勒斯-梅斯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的《新企业管理》被认为是美国创业教育课程的开端。创业课程分布在高等学校的每一个班级,从长青藤联盟商学院到小型私立学校,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各型各类学校都开设了本科和研究生创业课程,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农业学院和工程学院技术创业者中心。全美大约3000所设有商务计划的学院中,一半的学院已经开设创业课程。

3.1.2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美国创业教育课程涵盖了“从头脑到市场”活动或者“从创造性洞察力到成功创新”的方方面面。如芝加哥-布斯的创业教育课程综合所有的商务学科,包括营销、资金、运作策略,注重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真实的世界和环境中去检验他们的创业点子。设计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发展建立企业、投资企业、募集资本、评估商务机会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课程、竞赛、实验等获得开办企业、寻求资金支持、管理企业的实践工具和经验。

3.2创业教育活动

3.2.1商务计划活动

商务计划是帮助学生发现并探索机会的工具和探索各种创业点子的方法。美国创业教育教师常将商务计划作为一种学习活动贯穿于商务过程的模拟之。商务计划是学习过程的一次重要的体验,学生每做一次商务决策,他们开办公司的可能性就增大一成。其次,创业教育教师还经常设计一些商务计划问题给学生以机会学习怎样计划一个企业,怎样体验决策过程。

3.2.2创造、创新、解决问题活动

创新性思维是成功创业的关键。美国创业教育活动就为学生设计了很多像发明家一样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首先,努力从顾客的视角去看待顾客的问题和需求;应该关心的在于这些问题该用什么特别的办法得到最好的解决。其次,创业教育活动中学生需要自由讨论。整个团体中要使每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富有创造性地提出观点,然后是对所有的观点进行审视、选择、改进、修改等,以便能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受到鼓励花时间去尝试一些“知道不会有效”和“不知道是否有效”的方法。

3.2.3模拟创办企业活动

设计模拟练习使创业计划的所有参与者都介入到企业创建的活动中,可分成三个团队,管理团队、市场营销团队、融资团队,还设计任务供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根据学生的人数可以设计学生们组建多个企业。目的是在学生们学习创业技能并计划自己企业的时候给他们一次真实的创办企业的体验。教师充当公司的资金资助人或投资者,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决定投资或拒绝投资,或者给每个公司提供小笔种子资本和公司签定合同,定下投资的回报时间及回报额度。每个企业的开张营业常被安排在模拟活动的最后一天进行,教师也会寻求帮助,找一些教师、学生或社区人员充当潜在的顾客。面对这些顾客,每个企业的学生代表需要做20分钟的陈述介绍,向银行家、投资者介绍他们公司的现有情况、未来打算、存在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挑战等。最后,学生们模拟创办的企业只需要运行一天,但是提供的创业计划至少要能显示企业可以成功运行一年。

4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典型案例研究――以伊利诺伊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为例

4.1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2003年12月,学校以商学院下属“创业领导研究所”牵头,向考夫曼基金会提出500万美元创业和创业教育资金资助,这是伊利诺伊大学全面推进和提升创业教育的开端。“创业领导研究所”成立后就致力于创业教育新课程的创建,在由8名教授组成的董事会指导下,“创业领导研究所”带头致力于为非商务专业的学生创建创业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土要关注创业,如“创业的基础”、“小型企业咨询”、“创业与小型企业构建”、“创业公司的法律策略”等。

4.2创业教育计划

伊利诺伊大学提供的创业学习计划包括,①创业证书。商学院、法学院、农业-消费与环境科学学院联合提供生命科学领域创业与管理研究生证书计划。工业企业系统工程系提供“一般工程”本科学位,该学位要求学生必须选择第二领域。据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第二领域就是创业课程。②创业辅修计划。针对本科生的创业辅修计划于2008年获学校批准建立,由大学教师事务创业政策委员会起草设立;其次,还有商学院和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创业技术与管理”辅修。③创业本科学位。商学院商务行政管理系提供面向本科生创业专业本科计划。④技术商业化证书。“技术创业者中心”提供的技术商业化课程由工业与系统工程系的杰出教师、法律专家及著名创新改革者发展和提供。该计划包括一门学程及2小时的选修课,设计这些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技术商业化有基本了解,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创新实践。

4.3创业教育方法

第一,基于计算机的模拟教学。例如在“创业模拟计划”中,参与者创办并运营一个零售店12个月,所有的团队在开始时获得相同金额的启动资金,在模拟结束时整个商店卖出去所获得的价值就是评判他们经营业绩的依据。还有“模拟创办小型企业”计划给每一参与团队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创办生产爆米花的小型企业。第二,创业行为模拟。这是一种体验活动,设置了商务环境以供学生体验创业行为,发展创业素质和技能。参与模拟的团队之间相互竞争,发展策略以赢得最大可能的商务市场份额,目的是发展学生协商能力、说服力、形成网络(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及吸引合作者的能力。第三,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创业教育,如录像、生活故事、角色扮演、在线通信工具等方式。

4.4创业教育活动

伊利诺伊大学向全校学生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创业体验机会:

第一,创新团队商务计划大赛,此活动已进行10年。比赛中有一个“快速组队”环节,给那些有商务点子的学生以机会向其他有兴趣入队的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对希望入队者进行现场采访面试。第二,“伊利诺伊冒险行动”的领导团队,主要向基于伊利诺伊大学技术组建的新生企业提供经验与咨询支持。“伊利诺伊冒险行动”的领导小组选择5支学生团队,每队资助25000美元,提供办公场所让学生们在10周内生产一个软件雏形;10周结束的时候,“伊利诺伊冒险行动”领导小组就组织学生团队与风险资本家、天使投资人面对面商讨。

4.5创业学习活动

学校每学年考虑提供辅助课程与体验学习活动的时候,总是注重增大学生的参与面和内容的覆盖面,考虑为不同学术背景不同专业知识的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的平台。

第一,伊利诺伊-技术论坛。在芝加哥两月举办一次的伊利诺伊技术论坛由大学工程学院“技术创业者中心”赞助。借此机会,学生向创业者、天使投资人、风险资本家、服务提供商等展示自己创业才能,推销自己的商务点子。第二,学生创新孵化器。设在“技术创业者中心”的学生创新孵化器前身是学生创业学习实验室。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教师和创业家的支持帮助下追寻自己的创新发明点子,分析自己的创业计划,识别并评估市场机会。第三,“从高级发明到风险企业”活动,该活动是为期3天的研讨会,由创业经验丰富的创业家向即将创办企业的团队提供建议和咨询服务。创业家针对资本化、雇用员工、市场评估、商业化背景下的成长等问题解答疑惑。研讨会结束后,创业团队还和创业家一起共同完成创业计划。

4.6创业教育组织

第一,创业领导研究所。“创业领导研究所”于2004年在考夫曼基金会资助下成立,隶属伊利诺伊大学商学院。研究所有教职员5名,常驻合作者1名,设11名成员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其中7名院长,l名主任,2005年至2009年共接纳创业研究员54名。使命是在全校各学科激发创业意识和创业积极性;研究所全年赞助创业活动,举行创业讲习班、公开讨论、商务计划大赛、座谈会、创业讲座等。第二,技术创业者中心。成立于1999年的“技术创业者中心”隶属于工程学院,致力于技术创新及将创新的技术商业化。课程包括“工程创业讲座”“工程法律”“技术创业”“项目管理”“商务技术咨询”“工程师的营销”“跨学科高级设计”。其次,还有辅助课程如“风险企业”“产品竞争”“创业活动”。培养学生技术创新及技术商业化的创业意识,并使学生接触市场接纳过程本身固有的复杂性。

综合来看,基于学校的实际,伊利诺伊大学的创业教育选择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一方面伊利诺伊大学“商学院型”创业教育主要由商学院所属“创业领导研究所”推动和实施,从方法和目的上看,创业教育强调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商学院型”创业教育关注商业素质的培养,主张自我雇用、提升创业能力、培育创业文化。另一方面,伊利诺伊大学“工程学院型”创业教育向所有的工程及科学学生开放,以“技术创业者中心”为实施教育的主要机构,充分利用本校工程学科的领先优势,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始终围绕着自己的优势进行开拓进取,主要在创新技术的前提下实现技术的商业化,同时向学生传授技术商业化、基于高新技术的企业创建所涉及的知识。

5结论

创业教育是回应社会对创业的需求,以教育学生积极应对社会需要和市场变化,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创业要求我们关注现实,不断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从潜在的市场中寻求包括经济利益在内的同报;创业教育不同于创办企业的教育,它追求的是一种机会警觉和机会创造的创业精神。本文介绍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以及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能够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祥霞,黄文军美国创业教育发展及其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

[2]缪乾,殷伟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启示――以斯坦福大学和百森商学院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4(3)

[3]游振声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4]王琼花,张业平,秦风梅,邱玉辉美国创业教育体系构成和支撑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篇7

至2009年底,美国近90%的高校开展了网络教育,网络注册学生人数达到560万,占美国高等教育总人口的近30%,许多常春藤院校和公立院校也将部分传统课程改建为网络课程,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网络教育已经步入美国高等教育的主流。在网络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的同时,网络教育质量亦得到美国官方与民间的一致认可,美国教育部2009年的官方调研显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总体表现优于面对面授课的学生”。美国斯隆教育集团2010年的全国问卷显示,66%的美国高校学术负责人认为“网络教育质量与传统教育质量一样好”。此外,全美网络注册学生数量排名前25位的院校全部通过了区域性认证,5所院校通过了国家性认证,17所院校通过了专业性认证,认证是美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方式,院校内部发展支持服务为网络高等教育认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切实的保障,网络教育发展支持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院校管理、课程设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资源与技术支持。

一、院校管理

(一)制定院校网络教育战略性计划美国高校战略性计划着重于网络教育的结构、开支、课程等方面的筹划,为网络教学提供有效的行政和财政保障并有助于网络教育的发展、持续和推广,主要涉及:(1)企业与学校的科技需求;(2)学术监督;(3)课程范围;(4)财政支持;(5)师生支持服务;(6)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估。制定院校战略性计划的第一步是成立“网络咨询委员会”,专门负责计划的制定、协调与实施,产生的报告和建议将列入院校远期发展计划,咨询委员会的的人员一般包括:学术事务代表、教师代表、教师及学生支持服务系统代表、信息技术专家与其他相关机构的代表。委员会在研究与考察的基础上制定网络教育发展战略性计划,参与院校政策的协调与实施,扩大校园内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机会。

(二)建立高效的网络教学管理结构美国斯隆教育集团与全国州立大学与私立大学联合会(apLU)于2008-2009年间向全美45所高校发放了问卷,大多数被采访的院校采用了“中央式管理结构”(Cen-tralization),此结构主要包含三个层面:(1)行政事务层面。行政事务管理部门对网络教育的管理和监督主要集中于学术行政事务,如需求分析、市场调研、学生支持、注册、预算等,很少涉及教学与技术层面的事务;(2)课程控制与发展层面,主要由开设网络课程的学院和教师来负责,如学术标准、质量监控、课程发展等等;(3)技术层面,专业的网络部门负责提供硬件建设和课程设计、课程发展所需的各项技术支持。

(三)建立持续的资源划拨机制院校资源不仅包括财政和物质资源,还包括网络教育发展中的行政与技术支持,美国高校资源划拨机制的主要运作方式为:(1)所有网络教育相关人员都有权参与财政决策;(2)开展网络课程的院系可自主决定资金的重新投入;(3)院系公布年度财政预算,保证资金使用透明化与定期审核。美国高校网络教育财政划拨机制主要有“独立型”与“综合型”两种,前者由院系向网络学生收取“网络费”(e-rates)并专款专用于网络课程建设,利于院系及时对网络课程的发展或紧缩进行调整,具有很强的财政自主性与灵活性;后者是把“网络独立收入”(Stand-aloneRevenue)与“院系之间收入”(intra-departmentalRevenue)结合起来,所有院系上交学生的学费并分享网络教育资金。

二、课程设计

(一)专业化的网络课程设计团队美国高校网络课程设计分为“个人设计”和“团队设计”两种形式,由于个体研发的网络课程质量不太稳定,近期许多院校推行“团队式”网络课程研发设计,研发团队一般由课程专家构成,专业化程度很高。研发团队职责明确,包括管理人员、学科专家、授课教师、辅导教师、技术人员、课程推广人员等,先由学科专家确定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再由技术人员将其转换为网络课程。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网络课程设计团队是由优秀的学科专家和教学软件设计人员共同组成,他们不仅精通计算机技术,而且熟悉教学规律、具有远程教学经验,宾州大设计的网络课程曾多次荣获美国最佳教学软件奖。

(二)市场化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美国高校网络课程注册学生有很多在职成年人,院校网络课程设置和设计理念也因此紧跟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凤凰城大学的网络学位与培训课程,学校先在公司雇主和成人学生中进行广泛的调查与分析,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课程,再由200多名营销、管理、财务、就业顾问和教师组成研发团队,基于集中开发的市场化理念进行网络课程模块化设计,教师上课前只需在课程模块中加入个人观点和立场即可。凤凰城大学的网络课程在美国企业中有着很高的认可度,毕业学生推荐率达到94%。

(三)以“互动性”与“协作学习”为特色的课程设计内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并提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以弥补非面授式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知识及情感交流缺失,通过建立虚拟学习团队来推动这一理念,把个体的有效学习和团队的共同认知结合起来,促进个体学习者产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形成自主、开放、平等和生态性的网络教学环境。例如马里兰大学的大学学院在网络教学中通过小组学习来实现交互式教学效果,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师生、生生之间沟通快捷而频繁。哈佛大学的tFU教师培训课程在设计中贯穿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每节课都让学习者通过网络虚拟小组活动学习教学理念,实践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wiDewoRLD平台支持教师用不同方法进行定期反思、创新与表达。

(四)以实用性和便捷性为主的技术应用美国高校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增进教育水准、节省经费开支需要不断更新网络技术平台以保证自身的竞争力,近年来网络课程使用较多技术平台的是oSS,即开放源代码软件系统(openSourceSoftware),学校和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对这种免费的源代码资源进行数据更改,非常实用和便捷。最普遍使用的oSS系统是LmS、Balckboard、webCt、moodle等网络教学管理技术平台。但是许多老牌远程教育院校坚持将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结合起来,以服务学习者为宗旨,优先考虑技术的实用性与便捷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课程设计中针对教学内容对教学手段进行精心选择,把互联网技术与实用性强的传统媒介(如图书、报刊、录音录像带、光盘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的网络课程广受社会欢迎。凤凰城大学网络教学技术的优先考虑项也是可操作性和便捷性,而非最先进的科技。

三、教师支持服务

美国高校网络教师一般分为管理教师(administrator)、教学设计教师(instructionalDesigner)、技术师(technologist)和辅导教师(instructor),网络教师需要一个完善的支持服务系统来满足他们技术上、经济上和情感上的需求,这对于网络教育是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网络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美国高校对网络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一般由“课程设计中心”或“综合性教学中心”进行,通过授课、讲座、视频会议、网络论坛等方式向教师提供课程设计与教学中的专业与技术辅导,使教师熟悉设计、授课、评估、交流等各个环节,帮助教师学会开发教学模块、使用评估软件等技能,甚至包括对教师心理上的辅导。例如福罗里达中央大学近年来建立起“三层次教师培训计划”,第一层为教师提供模板并教他们学会设计和使用入门级的网络课件,学会使用论坛、网络实验室等基本网络授课功能;第二层帮助教师上一门由其他教师研发的课程,目的在于让教师理解现有的课程设计并熟练操作已有的教学程序,强调网络课程中的技术技能、教学法、逻辑等等相关要素;第三层是“教师自我步调工作室”,帮助教师对传统课程进行网络课程的转换。网络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教育计划顺利开展的基础,美国近年来网络教育发展较快的公立及私立院校如:纽约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伊利诺斯大学、马萨诸塞州大学、上爱荷华大学、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华盛顿州立大学、凤凰城大学、西部州长大学和卡佩拉大学等,都有计划、分阶段对网络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和后续培训,使教师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在远程学习平台及网络课程和学习资源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

(二)对网络教师的激励性措施美国高校对网络教师的激励性措施差别很大,大部分学校向网络教师提供经济上的奖励,例如发奖金(Stipends)或特殊补偿(SupplementaryCompensation)。美国高校网络教师工资为每门课2000~7000美元,而且通常是在课程开发之初(或是拿到教育部及州政府的拨款)就发放下来,这一宽松和慷慨的政策弥补了教师在网络课程中的困难和压力。一些院校提供网络课程专项基金或网络专项奖,例如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向每个通过网络技术培训的教师提供2500美元的奖金;乔治梅森大学向每个参加“教师伙伴计划”的教师提供5000美元的额外津贴,该计划旨在提高网络教师的教学互助与合作能力;北卡州立大学的网络教育基金在2001~2002年共支持了40多个项目,拨款超过150万美元。近年来美国高校开始推行非经济型激励措施,包括提供免费培训、缩减课时、将网络教学经验纳入学校的晋升政策和终身教职政策、在确定教师工作量时优先考虑网络课程等,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教师的积极性。(三)对网络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对网络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是指向教师提供必要的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技术服务,美国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除了功能强大的教学管理服务以外,还向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素材、教学课件、教学评估等,并提供技术支持来帮助教师获取资源。教学评估服务是教学支持中重要的一环,例如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向教师提供评估工具、同行评估、评估档案库等服务,供教师随时审视教学效果、反思不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学术和技术问题也可以求助于学校网络平台,例如华盛顿大学建立了一个教师学术支持网站———Catalystwebsite,采用多重反馈机制(如在线教学评估、在线调查、应用性研究、教学兴趣团队等)帮助教师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和网络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软件供教师随时进行教学评估。四、学生支持服务(一)导学服务导学服务(orientation)是向学习者在学习开始阶段提供的一系列指导,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有的院校给新生发放网络学习指导手册或开展导学培训,对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详细的功能介绍,例如如何注册、登录、获取学习资料、参加讨论、参与网络课程及进行网络测试,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网络课程的学习;有的学校向学生提供导学顾问服务,例如凤凰城大学的每个网络学生都专门配备一个导学顾问,顾问通过网络或电话及时回答学生的有关学业、财政援助、学习计划等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全盘学业规划;有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导学网站,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设计的一站式导航网站提供管理导航、课程导航、技术导航、网络图书馆导航、网络选课导航、在线辅导等服务,随时向学生提供帮助。(二)学习咨询与辅导学习咨询与辅导主要是指教师(或学生助教)解答学生提问、回复学生邮件、组织和参加讨论、批改作业、答疑与辅导。例如凤凰城大学向网络学生提供24小时教师在线辅导,通过网络或电话随时解答学术问题、批改作业、组织专业讨论、提供考试与评估,以保证学生的问题与困惑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圣利奥大学向网络新生提供“导师制”学习咨询与辅导,导师团队由优秀学生和教师组成,学长通过论坛发帖和参与讨论的形式向新生提供帮助,教师随时向学生提供答疑支持、参与学习讨论并帮助学生第一学期的学习。

(三)学习评价服务美国高校的在线学习评价服务一般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前者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评价,包括教师的表扬、测验成绩、作业分数、小组讨论、课程参与度等内容,网络教师运用网络数据库和双向交互功能,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状况进行跟踪、记录与分析。例如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在网络硕士课程开发时嵌入了学生自我打分系统,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就可以进入打分系统进行自我学习评价。自我打分系统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了解自身不足,还可以让教师及时观察和监测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在自我打分之后也需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种双向的评价有利于课程的更新和改进。总结性评价指的是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参加的学业考核,美国高校在网络课程评价中通常使用标准化考试来测量网络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美国西部州长大学、凤凰城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等院校要求网络学生必须达到专业要求的能力级别才能毕业,包括一些通识性课程(如写作、数学)以及专业性课程。一些高校自行开发网络课程质量评价工具,如美国院校常用的网络课程评价工具———马里兰大学的Qualitymatters、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Chico’sRubric和黑板公司的网络课程模板量尺。

(四)管理支持服务管理支持服务是学校为网络学生提供的有关学分转换、财政援助、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政策。美国大学生流动性很强,大部分高校都有一份学分转换的院校清单并只接受通过认证的院校学分,而且很多院校对转学分也有数量上的限制。例如凤凰城大学只接受通过区域性或全国性认证的院校学分,或者是来自“美国军人机遇学院组织”成员的院校学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对网络学分转换有着严格的规定,只有被区域性组织认证的院校学分才可以转换。美国高校的财政援助政策比较成熟,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助,学校负责向网络学生提供申请助学资金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申请表,帮助学生咨询申请获准的情况,并向网络学生提供职业咨询与职业规划。

五、资源与技术服务

(一)校园网络建设完善的校园网络是网络教育开展的硬件基础,美国高校非常重视校园网络建设,美国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帮助建设校园网络,很多高校的校园网络都是由州政府建设的。例如纽约州立大学从1995年开始建设SLn校园学习网络,到2005年该校64个校区中的40个校区都加入了SLn网络,从最初的8门网络课程逐渐发展到85门网络学位课程,网络学生注册人数达到106,000人,成为美国州立大学网络教育发展的佼佼者,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效而完善SLn网络系统;伊利诺斯大学因其“科技推动的学习办公室”而著名,许多伊州以外的学生也慕名前来,网络注册人数在2005年达到20,000人,成为美国公立院校中网络教育发展最快的院校之一。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篇8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史课程教学计划师资教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1951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会议,提出“办好正规的师范教育,主要是调整、整顿和发展各级师范学校”,奠定了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基本格局。其后政府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多次调整,“从1952年的院校大调整至今,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科的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一直在进行。这使得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科的变化错综复杂,难以理清脉络”。[1]

一、美术史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尹少淳先生在《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五十年》一文中指出:1953年至1954年教育部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把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计划内容科目的教学大纲全部制订出来,然而事实上,美术科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始终未能制订出来。各师范院校美术系科的教学长期处于不规范的状态,既无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又无统一编制的教材。[2]“1966年‘’开始,全国高等师范美术系(科)终止招生。1970年高等师范院校艺术系均改为‘革命文艺系’,招收工农兵学员。专业课的开设是为了‘培养思想宣传员’,美术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为批判而开设的报头、漫画、标语、美术字等,美术和美术教育成为宣传‘’的工具”。[3]1980年3月,教育部首次印发《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美术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该《教学计划》“将美术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类。并把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列为专业必修课,中外美术史各99课时”。[4]

2005年3月,教育部制订并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方案》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程包括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美术鉴赏与批评;选修课程包括美学、中国画论、西方美术理论、现当代美术思潮等。2009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规定:中国美术史60课时,外国美术史60课时,美术概论60课时,美术鉴赏与批评60课时,等等。[5]

二、美术史课程师资与教材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史课程师资由兼职教师逐步向专职教师转变。按照年龄结构来分,美术史教师可以粗略地分为四代人:第一代是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从教,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美术史教育的开拓者和骨干;第二代是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第三代是恢复高考制度后出现的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第四代人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现行教育制度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美术史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执教高校的第一代美术史教师,在新中国成立前即从事美术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在其深厚的学术修养基础上,全力或以主要精力从事美术史教学研究。比较著名的有中央美术学院王逊先生,南京师范学院傅抱石先生,南京艺术学院俞剑华先生,等等。林树中在回忆恩师俞剑华时说道:“他的学术还在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学人。很多人评价他常喜欢用‘筚路蓝缕’和‘筑基铺路’的词,这首先是肯定他作为建国后第一代中国美术史论家、美术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地位和承前启后的作用。”[6]

王逊先生是新中国美术史教育的开拓者,1957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主持创办了第一个美术史系,培养了大批新一代美术史工作者,如薄松年、奚传绩、李福顺、薛永年等。王逊先生长期致力于美术通史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1956年他的中国美术史讲义由中央美术学院油印供内部参考使用,近三十万字的《中国美术史讲义》成为五十年代最有影响的美术史教材之一。[7]傅抱石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国画家,而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美术史家。

傅抱石1926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1930年在江西省立第一中学担任国画教师时编写了《中国绘画变迁史纲》,该书于1931年由南京书店出版。1932年傅抱石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帝国美术学院,师从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专攻东洋美术史。1935年回国后在中央大学、国立艺专、南京师范学院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研究工作。“傅抱石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担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期间,曾领导教师们制定了一整套中国画教学大纲,包括两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和四年制本科。而且他还编写了上、下册的四年制本科教材《中国美术简史》,五年制专科美术史讲座教材《中国绘画简史》和两年制专科讲座教材《中国的绘画》,并配合这些教材制作了《美术史图录》幻灯片400余幅”。[8]

第二代美术史教师的求学期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所处的环境与同时代的文学家很类似,“这一代人身上具有开国初期的朝气、勤奋的学风、认真负责的精神和献身事业的品德……1980年代以来,这一代人倾其所积、忘我耕耘、补习新知,调整知识结构,无论在批判‘左’的思想,拨乱反正,或在创造新学术成果,培养接班人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成就。这代学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他们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没的”。[9]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福顺先生1958年就读中央美院美术史系,1978年起至今执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李福顺一直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2000年出版了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中国美术史》(上、下册)经教育部专家评审组评选,该书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为了适应教学需要,李福顺先生把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中国美术史》改写为50万字的教材,2003年出版了适合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学的《中国美术史》。[10]

第三代美术史教师的求学期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他们所处的环境与同时代的文学家很类似,“这一代人大都是恢复高考制度后出现的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在学术上和思想上包袱较轻,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加以成长期中社会上、学术上,一时形成的追求创新的风尚,使他们能挟其优势,迅速抢占学术研究的高地”。[11]

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史教师们在承担美术史基础理论课之余,大都选取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教学研究,如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长孔新苗先生出版有《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高中美术鉴赏》等,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左庄伟先生出版有《西方绘画史话》、《美术鉴赏》等。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皮道坚先生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研究生班美术史论专业并留校任教,1992年至今执教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7年皮道坚主持编写了《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12],被教育部体卫艺司确定为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编写通用教材。

第四代美术史教师被誉为是“改革开放的一代”,“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全球化的时代使他们很快能够了解世界的变动,了解西方学术思潮的变化,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他们有较高的外语能力,也有出国学习、考察的机会”。[13]我认为对第四代美术史教师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他们的发展前景与新世纪美术史课程改革紧密相连。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余年里,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史课程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2010年2月,教育部确定国内48所高校作为试点学校,我们期待着试点高校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并完善美术史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2][8]尹少淳.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五十年[C].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编.2005年高等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建构国际研讨会・论文与课程计划集(内部刊印),2005:121,117,118.

[3]朱淑娥.中国百年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88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

[6]林树中.怀念建国第一代美术史论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7,(1):43.

[7]王逊的学生薄松年和陈少丰对讲义进行重新修订并更名为《中国美术史》.上海美术出版社,1989.

[9][11][13]黄修已.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5,326,327.

[10]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策略

一、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教师根据本校的教育目标或办学宗旨,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的科学评估,以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的途径,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等方式,在校内实施并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美术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不足的基点上,实现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协调均衡发展。美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所以开发适用于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美术基本知识技能的要求,又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1]

二、中职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1.明确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剩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学习动机,传统的课程学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因此需要开发出能够满足中职生的学习需求、适应学校特点、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专业特色,我们制定了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即课程要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充分体现地方人文特色,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满足学生将来就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2]

2.依据学生及教师的特点,开发个性化美术校本课程

在所有教育资源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美术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此外,美术教师也要学习转化其它学科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在美术教学中的知识渗透,丰富课堂教学氛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每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和专业需求开展不同的校本课程。例如针对幼师一年级的学生,他们需要提高和强化造型能力,我们开发了手指添画,黑白装饰画课程,对于幼师毕业班学生,他们需要为走上幼教岗位做好准备,我们开发了幼儿作品欣赏、纸服装制作等课程。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策略展开教学。如对于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我们安排其在学习活动中担任组长,对于善于动脑筋的学生,我们安排其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设计和策划,这样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3]

3.慎重选择美术校本课程内容

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为了明确学生的学习志趣,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对我校一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和了解,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美术相关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关注热点,了解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和美术技能水平,为中职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指引方向。其次我们调查了一些就业的学生,了解了其职业发展中对美术的需求。我们还参考了其他一些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的内容,并将其进行了分类,从中挑选了一些能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学生较感兴趣的、学校有条件实施的作为美术校本课程的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课程开展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4]

4.合理规划美术校本课程

目前我校的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分为四大模块:以美术基本技能练习为基础的“绘画模块”,以学生志趣为基础的“设计制作模块”,以提升艺术修养为基础的“美术作品欣赏模块”和以乡土特色为基础的“探寻家乡的艺术瑰宝模块”。每学期我们会按计划开展校本课程内容,并在学期末举办美术作品汇报展。我们对美术校本课程的规划如下:

第一部分绘画模块。

课程目标:运用线条、色彩、明暗和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和载体,以绘画的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5]

课程安排:

第二部分、手工设计制作模块

课程目标:在设计制作中,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通过设计、制作和展示,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课程安排: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欣赏模块

课程目标:采用直观的教学,从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出发,引导学生获得欣赏不同艺术作品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各抒己见,通过思想的碰撞使教学内容得以拓展。

课程安排:第四部分、探寻家乡的艺术瑰宝

课程目标:本单元是综合探索课程,以美术为依托,让学生了解家乡民间艺术的特色和发展状况,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课程中穿插美术技能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美术技能和知识。

课程安排:

三、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以下成效:

1.学生的变化

由于美术校本课程内容都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并在实施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在参与过程中,他们的潜能被激发,特长也被充分展示出来,这使学生看到光明和希望,从而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在我校举办艺术节时,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参与设计制作纸服装,他们以宿舍为单位,一个宿舍制作一套纸服装,大家在一起商讨策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最后使纸服装展示会顺利进行。这个活动之后,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更高了,与老师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2.教师的变化

对教师而言,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教育反思的机会和平台,这有助于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促进教育改革的开展。教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2.1开发美术校本课程提高了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2.2让教师从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成为一个研究者;

2.3教师了解了自己的潜力,并发现了个人的价值和定位。

3.学校的变化

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实际生活以及学校与当地社会的联系,即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推动了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招生状况。

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的需求为主体,为他们的未来就业而备战,促进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及中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贺佳.职业高中“适用型”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2]鲁海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李静.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学校美术教学计划篇10

关键词:“外培计划”;国际化;多元化;人才培养

北京印刷学院坚持特色发展,以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印刷、包装、出版等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承担重要职责。学校初步形成了髅娇萍肌⒋媒文化、传媒艺术、传媒管理四大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数字印刷、数字出版、数字媒体技术的新型数字媒体专业群,被誉为“中国内地最具特色的五大热门院校”之一。近年来,学校紧密契合国家和北京市发展建设需求,重点落实北京市教委主导实施的“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重大改革举措,以“外培计划”为引领,探索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北京印刷学院探索“外培计划”引领路径,在上级部门的政策引导下,不断激发学校自身教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促使改革成果不断惠及到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专业发展,对推动北京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激发内在发展动力,探索“外培计划”体制机制创新

1.办学理念:一个核心,两个强化

在北京市确立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城市定位的宏观国家战略引领下,北京市教委酝酿出台了一项深化北京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交叉培养计划”。“外培计划”作为其中重要的子项目,要求市属高校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行和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培养,实现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深刻领会国家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改革精神,在全方位、多层面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凝练了国际化办学理念、思路和内涵,成功提出和实践了以搭建国际化办学平台,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图景。

为进一步落实这一办学理念,学校正式出台新版本科人才培养的政策指导文件《关于修订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该文件着重确立了“遵循国际办学、合作交流的培养指导原则”,突出国际化人才培养这一主线,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印刷出版传媒企业的交流合作,增加更多的国际教育元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鼓励试点开展国际化教学实验班,参考国际知名大学同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引进、消化和使用国际优秀教材;引入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高水平国际师资的外聘力度。积极推行各专业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环境,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拓宽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空间和途径。鼓励和支持跨院校、跨区域、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不断向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输送学生,联合培养,科学合理制定培养方案。

“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体现了国际化办学理念的“一个核心”和“两个强化”。“一个核心”:一切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核心。两个强化:一是强化带有明确培养目标地开展与国外大学的联合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强化国际化的内化性、普适性,内化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从根本上增加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以点带面,促使国际化联合办学模式的成效在全校师生中推广和共享。

2.制度创新:综合配套,整体设计

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创设有利于人才辈出的制度环境。“外培计划”很大程度上要求学校破除现有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内生激发办学自,最终实现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外培计划”的实施,抢抓机遇、亲自协调,密切关注该计划的落地部署,校长办公会专题听取“外培计划”工作汇报,着重强调“外培计划”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责成相关部门积极创设有利于计划实施的制度环境,综合配套相关管理制度,从学校层面整体设计,有政策、有规划、分步骤、多层面地予以持续推进。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亲自部署下,面对“外培计划”带来的巨大挑战,学校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重重阻力,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突破政策限制,将现有学籍管理制度与“外培计划”有机衔接连贯,重点引导、激励“外培计划”准入机制,完善保障退出机制,有效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和工作脱节现象,自此“外培计划”工作有序、持续开展推进。教务处先后制定了《“外培计划”实施方案》《“外培计划”实施细则》《“外培计划”学籍管理规定》等相关配套制度,逐步完善与外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遴选优质生源、共同研讨课程设置和衔接,以及与学生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共同拟定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出境各项事宜等多层面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宣传教育,制定遴选方案和选拔标准,通过校园网通知、各校区海报、学工系统的通知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宣讲。为了使“外培计划”高考招录新生和遴选在校生能够顺利地被录取和适应境外学习生活,学校着力加强外培计划学生的访学教育,多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邀请外方高校管理者,组织召开学生家长见面会,从外培计划的背景、基本情况以及培养模式、学习要求,到境外高校的学校情况、英语水平要求、申请条件及学生到校后的衣食住行情况为学生及家长详细介绍和答疑解惑。对于学生出国后,学校按照“学生管理不断线”和“组织关怀不断线”的工作思路加强学生思想和组织管理,关心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成长。

“外培计划”为引领,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依托优势和特色专业,以“外培计划”为引领,探索国际化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构建独具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与国外高校共同创建专业教育以及共享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模式,克服了传统单一将学生送出去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夯实了新时期国际化办学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益和社会效益。

1.“外培计划”:与国外高校共商课程体系,培养印刷出版特色专业人才

作为引领性工程,学校对“外培计划”的合作高校进行了严格筛选,既要增强自信,选择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接合作,也要o密契合学校印刷出版优势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立足于“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传媒类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在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新闻学、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绘画11个专业,积极对接传媒技术、艺术等领域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教育资源优质的高校,如瑞典林雪平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国鲍尔州立大学以及台湾艺术大学等。经过多次交流协商,学校与合作高校相继签署了“外培计划”合作协议,并就录取条件、课程替代和学分互认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双方还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磋商,详细了解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矩阵的要求以及印刷出版行业学术前沿技术的发展,双方初步拟定了学生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相关指导意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两年来学校通过高考招生和在校生遴选两种途径,稳定规模,择优选派近50名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享受学费资助赴合作境外高校修读1年~2年。

2.实验班:国际化教学资源与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在“外培计划”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下,学校启动了另一项教育教学改革重大举措,即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中美管理实验班和中美艺术实验班。2014年和2015年,校长办公会相继通过了《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经管类)实施方案》和《中美联合培养国际班(艺术类)实施方案》,实验班的设立彰显了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整体提升。国际化实验班采取“1+2+1”模式,第一学年和第四学年学生在学校学习,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学生在国外高校学习,学生可获两校的毕业证书。为满足国外合作高校的入学标准和要求,促使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第二学年国外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学校对第一学年的课程进行精品化设置和精细化管理。摒弃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常规设置,外语部为国际实验班配备了高水平师资,集中讲授听说读写专项课程;在专业课设置上,与国外合作高校共同协商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选定国际通用的英文原版教材;采用全英文教学和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渐进方式,逐步推进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国际通行的教学方式、方法;邀请合作高校教授来校面授至少两门全英文课程,配备学校优质的双语教学师资主讲专业课程和担任班主任。与此同时,在国际实验班的招生宣传、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对接、学分认定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实现了国际化教学资源与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推动了学校国际化办学向规范化、规模化的有序发展。

3.工作坊:项目驱动,聚焦学术前沿,拓宽国际化视野

在学校层面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格局下,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其中,在境外举办的工作坊项目颇具特色。工作坊以项目为驱动,聚焦学术前沿,在外方教授指导下,中外学生合作完成,极大拓宽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美国田纳西大学工作坊项目,从筹划商讨到落地实施,历时3个月,中美双方参与学生各25人,混排编成4组,在3名美方教授的指导下,围绕“设计规则和方法”完成项目设计。期间,前期调研、数据分析与整理、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等过程,均需要中美学生研讨合作完成,学校学生切身体验到以问题为导向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工作坊项目设计最终要经过严格的评审,田纳西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及多名评审专家,对中美学生项目作品在设计理念、表现技巧、材料分析、模型制作等方面展现的较高设计水准,给予了一致认可。英国知山大学国际设计工作坊项目总结会上,展示了学生创作的优秀动漫作品,学校学生也充分表达了通过国际化工作坊活动切身感受到重要国际动漫学术活动,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日本玉川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与北京印刷学院工作坊项目,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实地体验文化碰撞的奇妙及与境外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实训的机会,在工作坊的设计与执行过程中,充分融入当地代表性的人文艺术、区域文化、形态表现等内容,藉由收集文化、设计文化、创作文化的三个过程,激发产生更多的创新思维与表现形式。

4.学科竞赛:以赛促练,融合国际实践教育模式

学校深入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和“互联网+”的国家行动计划,搭建北京高校数字媒体设计交流平台和创新设计平台,促进北京数字媒体设计高级人才培养和新媒体产业发展。2015年4月,学校向北京市教委提出主办“北京高校大学生数字媒体设计邀请赛”的申请,开创了北京地区高校又一项全新的学科竞赛项目,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都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学校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湾景文科技大学共同倡导发起了“首届两岸四校电子书app创作竞赛”。首届大赛邀请两岸四所高校学生,分别针对“北京主题、杭州主题、台湾主题、不限主题”四个方面进行电子书的创作。此后,每年将定期举办两岸电子书app创作竞赛活动,并不断扩展参与高校,集合两岸学者和业界精英,加强电子书app新媒体开发,长期培养两岸电子书app的高端人才,实现中文内容开发的国际领先地位。境内外联合开展学科竞赛,着眼国际化视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融合高等教育和业界优秀智力资源,打通境外与境内、校内与校外、学校与行业良好的合作通道,在新平台、新模式、新思路下合力培育学生,实现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有力探索。

改革经实践检验,人才培养取得一定效益

经过两年的不断努力,立足于印刷出版传媒行业,以特色为基础,以管理为保障,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学校“外培计划”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访学学生成绩优异、收获颇丰,受到访学学校和教师的好评。

伦敦艺术大学访学a学生排名全班第二,同时她的学年总成绩在全专业100多人中排名第7;伦敦艺术大学访学B学生在“杂志经济与金融管理”课程学习中,完成的课程论文《健康女性杂志成本预算》,获得了任课教师的高度评价;伦敦艺术大学访学C学生和D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与团队合作,在新闻专题制作和书籍制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收获颇丰。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访学e学生在丝网印刷课程的期末展示中,设计的中国字图案布袋被美国鲍尔州立大学作为学生优秀作品收藏;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访学F学生除了两门成绩为a-外,其余均获得a,该校成绩绩点满分为4,其获得了综合平均绩点3.8的优秀成绩;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访学G学生通过“网站制作”课程学习,在实践应用环节,为unsilencedfilms影视公司制作了公司网站,该网站得到雇方公司和用户高度认可,目前已投入使用。台湾艺术大学访学H学生与i学生在任课教师指导下撰写的《what’sprintplus?》发表在《中华印刷科技学会会讯》,《从印刷产业趋势看服务创新商机之探讨》一文收录到《2016中华印刷科技年报》,同时两位学生在台湾著名印刷股份公司成功拿到资格从业证书;台湾艺术大学访学J学生成绩优秀,许多课程都获得90分以上的高分,排名班级前列,获得台湾艺术大学教授的高度评价;台湾艺术大学多位访学学生在“数位创意行销”课程的学习中,详细学习镭射雕刻、UV喷墨等制作流程和工艺,所制作的作品在台湾艺术大学校庆时被抢购一空,广受推崇。

此外,学校还多次举办暑期国际交流项目,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组织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暑期海外教学活动;与美国卡罗莱纳海岸大学合作举办首届“中美国际公开课”暨暑期交流项目;组织师生赴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暑期海外教学项目等。

学校扎实推进高水平交叉培养计划,不断激发内在发展动力,探索机制体制创新,以“外培计划”为引领,以点带面,构建“外培计划”项目、国际化实验班、工作坊、学科竞赛以及海外暑期项目等多层次、立体式国际化办学体系,不断扩大合作院校的层次与规模,积极拓展国际化培养途径,进一步推动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升了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入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