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益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2:39

企业效益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企业供电;智能化管理;经济效益

供电智能化管理是现代企业供电管理的最新手段,通过将现代先进技术与供电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对供电系统进行高效监管,以达到改变供电质量、优化供电服务、减少供电成本的目的。本文就供电智能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与经济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供电智能化管理的概念

供电智能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对供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供电管理更为有效。

企业供电智能化管理包含了企业与供电系统有联系的所有功能数据集控制,主要有两个方面:

1.10KV和低压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可以用来完成线路的监测、故障诊断、控制、故障隔离和网络重置,其功能主要包括:在线运行监测、远程控制、现场控制、事故区封闭、负荷转移、恢复供电、无功补偿和调整电压等。

2.供电站自动化

供电站自动化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供电站自动化以信号自动化等现代技术为特点,替代传统的供电站二次设备领域,利用其先进性优势,取得了显著效益。供电自动化的功能有:①控制、监视功能;②自动控制功能;③测量表计功能;④继电保护功能;⑤与继电保护有关功能;⑥接口功能;⑦系统功能。

二、供电智能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办公设备全面电器程度不断提高,在工矿、企事业单位及楼宇大厦中,电力的供应对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电气控制,主要通过各种中低压电器、仪表组合成中低压开关控制柜来实现供电、控制、保护、监视等功能。但是这种电气控制以手动操作为主,实现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且效率低下。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对电气设备控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全新的配用电智能化管理必将在今后配用电管理领域成为主流,而供电自动化管理这种方式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成熟、可靠、安全、高效,由于其强大的监控、显示、信息分析与处理、预警和统计功能,必然为电器化时代带来更高效、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

所以,将先进的供电智能化管理方式引进工矿企业企业中,是非常必要的,也一定会给企业的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供电智能化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意义

1.直接经济意义

(1)优化供电质量

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设备的普遍应用要求有不间断的供电服务,停电或限电都将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甚至有的电器设备会因电压不足或经常断电而被损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电力的不间断需求,要求供电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供电质量,才能满足城乡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需求。经过深入研究和多次试验,发现供电自动化,可以减少故障率,缩短事故诊断与维修时间,其强大的功能,为恢复正常供电、诊断事故原因、提供快速且精准的依据。比如,某电视配件厂在没有引进供电自动化之前,平均每月出一次电路故障,每次维修时间为2小时,按每小时生产配件的价值为6000元来算,每年造成的损失为2*1*6000*12=144000元。引进供电自动化设配后,电路事故率大幅降低,自动化的检修功能能提前检测到隐患,在不用断电停工的状态下就可维修,避免了停电检修的几率,每年可减少经济损失十多万元。

(2)降低网损率

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消耗在电网中的能量也是不可忽视的数字。而供电自动化可以通过电压和武功优化控制,有计划地、合理地提升电压等措施有效降低电能在传输过程的各种消耗,据有关统计表明,通过供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可降低3%的网损率。比如,一个矿企一年要消耗3000万Kwh电能,那么通过电压和无功优化控制,可节约的电量是3000*3%=90万Kwh,节约费用按0.42元每千瓦时来算可节约37.8万元。

(3)节约了设备管理支出

传统的供电管理,定期要对设备进行检修,由于工作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供电管理系统的使用,可以将设备检修简单化,供电自动化系统可以使设备检修更有针对性,以便快捷地检查到故障原因,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劳动量。

通过对各个区域用电负荷的监控,可以自动化合理分配负荷,还能更科学地保护供电设备,避免了过高或过低电压对设备的损坏。按照对电量的需求,合理配备适合需要的供电设备,不仅节约了购买不恰当设备的费用,也可有效保障用电的需求。例如,某个企业每年因损坏电力设备、动力设备造成的经济损失为8万元(一台一般的变电设备价格在10万元以上,一台10KV开关柜价值在5到8万元之间,电动机的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不等)。引进供电自动化之后,就可以有效避免烧坏变电设备等事故的发生,每年节约不少设备维护费。

(4)提高用电管理

传统的用电管理人员就是我们所说的电工,电工对用电管理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经验、职业道德、技能水平甚至情绪等。在厂矿制造行业中,电工师傅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旦电路出现了故障,全部厂区机器都无法运行,需要电工师傅的检查与维修后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在这类公司中,甚至公司的一些管理制度到了“电工大佬”这都要开绿灯,因为老板深知“电工大佬”的心情就可以影响公司的效益。但是电工最多也是对工厂起保证用电的作用,根本谈不上安全、可靠(质量)、高效的用电管理层面,有些电工技术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有些技术故障还无法解决,拖延了维修时间,给厂矿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不可估量。

与传统的电工管理相比,自动供电管理系统是为现代化工矿企业提供的一套适合信息化时代使用的供电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准确、快捷地提供厂矿实时的用电数据和信息,而且可以通过监控对全厂内任何地方、任何设备的运行情况一览无余,科学地制定停电、供电计划,实现全局把控。为企业准确把握自己用电的高峰与低谷,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与此同时,值班电工在监控室对各个供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已经全部掌握;维修人员也可以根据电脑画面的自动提示,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检修;电气工程师通过报表参数分析,精确制定或整改计划;管理者可依据详尽的用电情况核算、调整运营方案;为企业eRp提供充足完整的数据信息。如此一来,企业供电管理在不增加人员成本的基础上,也可大大提升管理水平。

(5)减少用人成本

传统的供电站需要检修电路、供电设备,出现故障后要多方查找原因并尽力维修,一个中等规模的供电站至少需要十个工作人员,但自动化供电系统所具备的强大功能,使电工的工作量减小、分工更明确。因其对设备运行的监控更为清晰、全面,可见减少运行及维修人员的数量。有关调查数据表明,一个35KV的变电站,引进自动供电系统后可节约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

2.间接经济利益

(1)减缓供电设备的损坏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电磁波等对供电设备产生了干扰,使用寿命有所降低。自动化供电系统可精准诊断出产品合格率低、电脑与功控设备寿命短等疑难为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精准的数据参考。

(2)降低电工人员职业病的发病率

自动化供电系统的监控主机一般安装在远离电气设备的办公区值班室,与高压设备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可降低电磁波对工作人员身体的危害,减少他们职业病的发生,从而减轻了企业的医疗负担。

总之,供电智能化管理凭借其强大功能,从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网损率、节约设备管理支出、提高用电管理、节约用人成本等方面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又从减缓设备损耗和降低电工的职业病发病率为企业带来了间接的经济效益,也切实体现了“强调人权、关爱生命健康”的人文理念。可见,在现代工厂供电管理中,采用智能化工供电管理系统,其效益是巨大和多方面的,确实值得企业了解并采用。

参考文献:

[1]迟亮刘宇:配用电智能化管理经济效益分析[J].北方经贸.2011(02).

企业效益的重要性篇2

摘要: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的一部分,是对传统审计模式的升华。为了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审计工作的重点发生了转移,由传统单一的财务审计转为更加具有全面性的经济效益审计,从而实现了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框架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引言

现代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制定市场需求计划,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企业的组织生产活动。然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内部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审计监督。本文首先界定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和主要内容,并详细介绍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最后构建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框架,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审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

所谓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现代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依据审计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审计程序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情况的经济性、有效性以及后果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和考核,然后根据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结果,建立相应的完善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活动。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1.经济效益审计的一般性内容

经济效益审计的一般性内容包括企业的销、经营决策、目标计划、内部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科技开发等活动;对外投资、兼并、重组及资本运作等活动。

5b9

(1)管理职能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管理职能活动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经济效益审计活动在经营决策阶段应用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对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保证决策过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经济效益审计在目标计划阶段应用的主要作用是协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和目标,为计划的长远性提供基本论据;经济效益审计活动在控制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强化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从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技术改造、科研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科研活动。因为经济效益审计是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审计标准的。

(3)产销全过程的经济效益审计。首先是生产资料的设计活动。通过定量分析,掌握有效利用率,加强对生产资料使用情况的监督。其次是成本和资金的审计。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条件,应全面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2.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1)从现代企业整体利益出发,有重点地选取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在选择经济效益审计项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经济效益审计项目选择与经济责任制相关。经济责任制是现代企业经济责任人必须履行的经济责任,因此,在选择经济效益审计项目时应该以经济责任为出发点,重点应在企业决策责任、投资经济效益责任等。第二,经济效益审计项目选择与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关。由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因此,在选择审计项目时,重点应放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第三,经济效益审计项目选择与企业战略相关。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企业总体计划目标的保障机制。因此,在选择经济效益审计项目时要站在企业长期效益的高度,重点对经济战略效益进行审计。

1742

(2)从完善经济效益评价标准出发,解决经济效益审计依据科学化难题。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制定能够有效地对审计过程进行评价,是经济效益审计结果的重要参照标准,因此在编制评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审计过程中的各种决定因素,并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进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建立。第一,要充分考虑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充分考虑经济系统中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从而提高系统运作的衔接性和全面性。第二,要充分考虑评价标准的可行性。评价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检测经济效益审计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是企业努力的方向、目标,制定可靠的评价标准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构建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框架

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框架主要由八部分组成,分别为审计目的、审计职能、审计主体、审计对象、审计标准、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和审计时间组成。

1.审计目的。现代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审计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手段和控制制度,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从管理要效益;其二,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系统风险、经营风险以及投资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实现从风险中要效益;其三,有助于企业进行结果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发现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从而实现从经营中要效益。

2.审计职能。经济效益审计职能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体现。定量方面,企业效益的实现是以货币的时间价值为基准进行度量的,这种方法能够直观的体现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定性方面,企业效益的实现是以规避风险所降低的风险程度和损失为基准进行衡量的,直观性较差。

3.审计主体。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主体为具备专业技能和素质的,专门从事审计工作的机构或个人。

4.审计对象。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主要为企业的管理活动、生产活动、经营活动、投资理财、经营决策以及技术研发活动。

5.审计方法。开展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审计查证法、经济效益比较法、经济活动分析法、技术经济论证法以及审计评价方法等。

6.审计标准。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主要有两类:其一,内部审计准则、规范;其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后者主要包括企业各种计划、定额标准、业务规范和各种技术经济指标。

7.审计程序。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程序分为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后续审计阶段以及审计评价阶段。

8.审计时间。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时间应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同。可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从而确保经济活动的安全运行。

五、结语

经济效益审计过程是企业审计过程的主流趋势。因此,现代企业应该根据市场机制的特点,不断调整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完善企业审计结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发挥企业的优势,实现企业的利润增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苑小英.试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1).

[2]莫肇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浅析[J].企业财务与审计,2008(05).

企业效益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经济效益;内部审计;企业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已基本建立。企业只有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现代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实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运用系统的专门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效益状况和影响经济效益的诸因素进行审查、分析并评价经济效益优劣和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提出意见建议,以促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经济效益审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新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审计监督、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和研究,大力推进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企业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www.133229.com

现代企业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保驾护航的有力手段,必须围绕现代企业核心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是时展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我国审计界对经济效益审计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初步形成了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体系。但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经验已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国际经济效益审计方兴未艾,在发达国家,经济效益审计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达到了一个新高潮。如美国的绩效审计、加拿大的综合审计、德国经济性审计中横向审计方法的运用等,都是这些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审计为适应这种发展状况,在审计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这些审计方法也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2005年6月初,原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四个字:“管理+效益”。2006年1月,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又进一步强调:“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对内部审计做出的与时俱进的定位,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但是,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开展现代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是时展的要求。

(二)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是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性质、产权制度发生了变化,国家不再扮演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而完全成为投资者参与企业利润分配,而企业则完全成为经营者。在这种体制下,传统的财务审计只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已不能满足经营管理需要。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的审计延伸,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数据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前提,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诸方面展开有纵向、有横向并纵横结合的公正、客观、全方位审计,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内部审计监督应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把审计重点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作出科学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促进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维护国家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使现代企业查找漏洞、挖掘潜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审计方法上,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经济效益审计从评价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做出相应评价,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出积极性、建设性的建议。

(四)内部经济效益审计能够控制现代企业决策、计划的实施,及时防范控制风险、减少执行损失,达到预期效果。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企业决策、计划实施的主要力量,因而其在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经济效益审计能有效分析风险因素,识别风险,帮助企业防范各类风险,实现经营目标。

(五)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尤其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很多,开展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评价指标。企业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1)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2)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一)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经济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的延伸审计,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数据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前提,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诸方面展开有纵向、有横向并纵横结合的公正、客观、全方位审计。

提高现代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有许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便是其中之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仅仅关注企业财务收支真实合规等,更为关注的是评价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同时评价企业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此,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对于推进企业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审计监督、反馈与促进作用。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企业的管理和经济效益作出评价,可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从而实现自我约束,为企业有效经营、健康发展服务,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另外,经济效益审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以法规和制度规定为评价依据,对企业经济活动及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监察控制,促进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促进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并有效执行,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和查处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从而督促企业遵守法规,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审计评价与鉴证作用。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审核检查,评价与鉴证企业的计划、预算、决策、实施方案等是否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既定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好坏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由此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审计控制与风险警示作用。对于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来说其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管理层次多级化,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企业最高管理层不可能对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直接检查监督。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种促进手段,及时关注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包括企业经营现状带来的风险和计划规划、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经济效益审计同时将承担风险管理的作用,为企业规避风险服务,通过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控制系统的审查和评价,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漏洞,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解剖问题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因此,经济效益审计一方面可对潜在的风险提出警示,另一方面更可促进企业实现有效控制管理,最终达致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4.审计咨询的作用。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审计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程序、风险及发展战略有较全面的了解,接触面亦较广,具有提供咨询的优势。因此,通过审计工作发现问题,可以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控制、制度、管理等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建议、协调、过程或流程设计等工作,给企业领导作为其在经营管理方面做决策的依据,防止出现较大的管理漏洞,促进企业资产增值并提高经济效益。

5.审计参谋与沟通的作用。通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及发展战略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同时亦可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把有关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公正地反映给企业领导,发挥上下之间信息沟通的作用。因此,经济效益审计人员也是企业管理层可靠的情报提供者,是参谋,也是助手。

6.教育的作用。从经济效益审计结论中吸取经验,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推广和通报,为各层次、各方面的经济活动提供借鉴。

(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对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作用。

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经营成果及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等,确定已经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是否真实;与计划进行比较审查目标完成情况;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存在差距;从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等多方面审查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开展此类审计还必须与同行业生产规模、环境相当企业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优劣,找出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建议,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提供信息。

(三)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控制的作用。

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经营活动审计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经营活动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

常规经营活动的审计,即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1)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储业务审计。主要审查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3)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4)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

(四)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对企业经营效果实现的作用。

所谓经济效益实现的结果就是对投入与产出、所消耗和所得之间比值的实现结果。审查评价这一比值的优劣主要包括生产成果、销售成果、财务成果、技术改造和更新成果等几个方面。审查时要按照相关标准,使用科学合理的相关指标,做出对经济效益实现结果质和量的定性、定量评价。这一评价要求尽量明确,并尽可能准确,更不能出现方向性失误。

三、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关注方向。

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是未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顺应这一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调整审计思路,积极推进审计工作由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在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深化和发展。为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出谋划策。现代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应关注以下方向:

(一)在注重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履行经济业务合法、合规性审计程序。

(二)在确定经济业务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利润实现的评价分析。审计人员应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分析利润实现的各项组成部分及影响利润实现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提高利润水平的成本费用控制的主要方面及增加收入的主要部分,提出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重点。

(三)在了解分析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分析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及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措施及规避生产经营风险的主要办法。

(四)审计人员在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帮助被审计单位在利用国家政策方面争取有利条件。

(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审计应用工作,确保审计手段不断革新。

(六)变常规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逐步完善企业经营者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工作的重心,企业要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完善行之有效、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而经济效益审计旨在对企业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审查,分析、评价其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在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紧迫性。

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是未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顺应这一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调整审计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整个审计工作由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转变。在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深化发展,以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促进经济效益审计体系持续完善,为经济效益审计的全面、有效开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秦晓。制度变迁中的实践与思考[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1.

[2]任红林。关于起我国审计机关效益审计实践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7,(5)。

企业效益的重要性篇4

一、效益审计的重要性

1.加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有市场就有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利益在不同竞争者之间的重新分配。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只有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资本才能保值增值,经济效益才能不断增长,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只有加强效益审计,才能达到以上目的。目前,我国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经验较少,存在审计理论不完善、操作方法不科学、测评指标不健全等问题,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体系有待进一步的探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加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内部审计的目标和方向就是要以效益审计为主,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这是对内部审计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定位。

2.加强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经营的三个主要目标是“效益”、“经济”和“效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努力实现“效益”目标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的“经济”与“效率”。内审人员要将企业的发展目标贯穿于企业的内审工作中,加强效益审计,为企业发展服务。首先,经济效益审计对于推动企业制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效益审计可以维护出资人的利益,防止企业资产流失,促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其次,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企业找出漏洞,挖掘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调整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再次,经济效益审计能够监控企业决策、计划的实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范控制风险,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最后,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政治和经济坏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许多问题通过自身的努力难以解决。这样,企业希望内部审计能够发现和揭露本身存在的弊端,推动企业内控的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企业的一个增值途径,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加强经济效益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随着经营坏境的变化,企业的审计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计职能由查错防弊向防护性和建设性转变。企业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整合现有资源,控制经营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资源,作为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保驾护航的手段之一,必须围绕企业的战略核心来开展工作。另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注重质量,讲求效益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内审部门开展效益审计,审核评估制度执行、经营管理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快速、持续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如何加强效益审计

1.经济效益审计与各项专业审计相结合,全面开展效益审计。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应以财务审计为基础,首先审计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定和确认有关财务数据。没有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就会导致虚假的效益审计,审计报告的分析和评价就会发生错误。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应将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财务收支审计的工作成果。在此基础上,切实开展效益审计;另一方面,效益审计可以依据财务审计方面的准则和方法,进而利用财务审计在某一领域的技术参数和标准,以保证效益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提高审计效率。

在效益审计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加强与其他各项专业审计的结合,积极利用各项专业审计的成果,提高效益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效益审计中对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准确性和资产保值增值的审计,可以与专业审计结合起来。另外,效益审计与专业审计在审计方法上也可以更好的结合。专业审计采用的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计算机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技术方法,都可以运用在效益审计中。

经济效益审计与各项专业审计相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专业审计的成果。为了能够充分利用专项审计的成果,一方面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数据库,把其他各项专业审计的相关资料和成果录入资料库中;另一方面可通过建立数据链接,将效益审计资料库中的与其他专业审计的数据链接起来,做到数据共享,高效利用企业的经济资源。

2.把握经济效益审计各个环节,提高效益审计质量。

首先,在审前调查环节,应关注审计立项的重要性和增值性。效益审计立项的准确性恰当与否,关系效益审计的成败。开展审前调查的目的和主要任务就是正确选择效益审计项目。

其次,在审计方案编制环节,应重点确定审计的目标和内容。审计人员应根据每个效益审计项目的不同目的,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审计事项。在确定审计事项的过程中,应重点掌握可证实性原则。一方面,效益审计不能机械的按照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项目确定审计事项;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抽象地确定审计事项。这两个方面是两个极端。工作中不能走极端,应善于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利用现有的审计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审计的目标和内容,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报告。

最后,在审计评价和报告环节,应重点把握效益审计的可比性和建议的可操作性。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既要具有可比性,又要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就是要解决跟谁比,怎么比的问题。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正确的选择比较的参照物。科学性就是评价时,既要运用量化指标,又要选择适当的指导性评价标准。在起草和复核审计报告环节,审计意见的提出要建立在客观数据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不能太空洞,审计建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的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效率。

首先,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审计项目是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对象和载体。没有审计项目,审计工作无从开展,审计的范围和目标就无法确定,审计标准和指标就无法选择。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有选择的针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某一环节以及某项活动做出评价。因此审计项目的确认与选择是搞好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环节。

其次,经济效益审计应以加强企业管理为出发点。从企业管理入手是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在要求。经济效益审计关注的是企业的效益,关注经济效益必须关注企业管理,而关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再次,经济效益审计应以效益为主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降低消耗、降低成本;二是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应服从企业管理的目标,整个审计工作要以效益为主线。

最后,经济效益审计要以提倡节约,揭露损失,防止浪费为重点。节约就是效益,省下的就是赚到的。损失和浪费是效益的减项,在合理的成本之外,尽可能减少损失和浪费。

企业效益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十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可见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出版社大部分已经完成了改制工作,由出版事业单位转变为出版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管理模式及发展目标等都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出版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已经不能全面有效地评价出版企业的绩效,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适应出版企业角色转变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1.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版单位由原先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在此过程中,如何改善企业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出版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要改善企业绩效、增强竞争实力,首先必须了解企业已有的绩效水平,并通过与业内其他企业的横向比较,分析发现企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决策中有的放矢,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企业绩效与竞争力的双重提高。而这客观上需要一套具有行业可比性和可行性的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出版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出版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制造企业等其他行业。出版社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特征决定了它不仅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这种意识形态属性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行为等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行业特殊性要求出版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社会效益的实现,即出版企业对文化方面的贡献。而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普遍忽视对社会效益的评价,例如唐溯(2010)重点针对5家出版企业的市场表现及经营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和评价就没有考虑出版企业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制定针对行业特殊性的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尤为重要。

二、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王海云等(2007)、王关义(2009)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两个方面分别对中国出版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筛选与重构,尹章池等(2011)从服务规模与水平、运作机制、产品与服务创新、品牌力与影响力、社会满意度五个维度对公共出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构,文鹏等(2012)以我国东部一家出版社为案例研究对象,阐述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出版社绩效考核方案。但是,前者的指标体系过于笼统,而且通过主观判断选择评价指标以及确定指标权重,缺乏对客观数据的充分使用和定量分析,后两者的指标体系过于复杂,可操作性较差,并且上述的指标体系中都有部分指标不易取得或者难以量化,笔者认为这样虽然建立起指标,但是不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无法客观准确地对出版企业进行业绩评价。结合出版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并分析借鉴已有文献的合理部分,笔者认为在构建出版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应该遵循下述原则:

1.数据可得性原则

一套好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在于指标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这一指标体系是否简单明了,指标是否从根本上反映了待评价企业的经营特点与实现的绩效,指标是否容易获得。如果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过于全面与繁杂,并且指标不具有可获得性,那么研究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中,这样就没有达到研究的目的与实际意义。因此,构建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注重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

2.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原则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出版行业具有特殊的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在构建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其行业特殊性。《出版管理条例》第四条“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的规定,更是明确要求出版企业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尤其要关注社会效益,以督促出版企业更好的提供服务,更好的服务于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对社会效益的衡量大多采用定性指标,这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量化,以便与经济效益指标一起全面、系统地评价出版企业的整体绩效。

3.客观性原则

以往的研究大多都是通过主观判断来选择指标以及对指标赋权重,这种方法明显不能恰当准确地评价出版企业的整体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基于主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具有可比性,不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

总之,我们认为,在构建针对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一定要立足于出版企业的行业特殊性,深入了解出版企业,在数据可得的前提条件下,找出真正能够体现出版企业经营特点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指标,并客观地对指标赋予权重,这样才能客观有效地评价出版企业的绩效。

三、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1.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基于上述构建原则,本文构建了反映出版企业行业特殊性和内在发展要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两大类。

(1)经济效益指标

本文主要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进而应用公司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对出版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评价出版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其中权益净利润的分母是股东的投入,分子是股东的所得,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具有非常好的综合性,概括了企业的全部经营绩效和财务绩效,可以用杜邦分析体系来分析各因素对这一指标的影响。

评价出版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这些财务指标可以考察出版企业资产管理效率与资产的运营能力。

评价出版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成数、利息保障倍数。在分析这些指标时,不能仅停留在指标本身,而应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等。

评价出版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和技术投入比率。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上述三个能力的综合体现,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积累扩大的发展潜能。

在用以上指标来评价出版企业的经济效益时,要注意各指标的内在联系,并且结合表外信息与行业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企业内部的纵向比较和同行业的横向比较来分析本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发展方向。

(2)社会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反映了出版企业的整体社会责任,多是采用定性指标加以衡量,因此社会效益指标的数据可得性、量化问题和权重问题是本指标体系构建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基于出版行业的特殊性,本文通过服务规模、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度这三个来评价出版企业的社会效益。

评价出版企业服务规模的指标主要有:地区覆盖范围、出版语种、主题学科类型、发行网点、市场份额、版权输出。其中主题学科类型这一指标衡量出版企业的出版物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大类中的分布,这一标准具有客观性与可比性;我们每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当年全国出版印刷发行营业收入总额为基础(例如2011年这一数据为14568.6亿元人民币),用各个出版企业涉及出版印刷发行业务的营业收入在这一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各出版企业的市场份额。

评价出版企业服务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出版工程入选项目图书数量、获奖图书数量、再版率。其中出版工程入选项目数量与获奖图书数量这两项指标要与出版企业的经营规模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即用图书数量的绝对数与整个出版企业的图书数量的比率进行比较,以使在不同经营规模的出版企业之间具有横向可比性。由于各省市所设的针对出版行业的奖项有所不同,评奖的比例也有所差异,出于对这方面的考虑,笔者认为只评价各出版企业在相应年度所获出版企业三大部级奖项较合适,它们分别为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五个一”出版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

出版企业的社会满意度可政府对出版企业的满意度、社会公众对出版企业的满意度以及企业内部员工对其满意度三分方面进行评价。一方面,如果政府对出版企业满意度高的话,必然会增加对其的经费投入来支持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的活动,因此,本文用政府投入经费这一指标来评价政府满意度。与此类似,如果消费者对出版企业的产品与服务评分高,说明出版企业得到了消费者的满意,并且出版企业加大公益捐赠的力度也会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因此,本文用顾客满意度与公益捐赠两个指标来评价社会公众对出版企业的满意度,其中顾客满意度用出版企业的产品在卓越亚马逊上的评分汇总来衡量。同时,如果出版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绩效以及工资福利满意,企业必定会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因此本文用员工学历构成这一指标来衡量内部员工对出版企业的满意度。

由此,本文构建的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中所示。

2.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在已经确定的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价结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出版行业中对社会效益尤为重视。有鉴于此,为了使评价的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原则上就要求,应该对每一个评价指标赋以不同的权重,对社会效益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赋予权重,同时还要给其内部各个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

尽管指标权重的确定在综合评价中的意义非常明显,但是怎样给评价指标赋权,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目前比较常用的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相关系数法等,由于出版企业的行业特殊性较强,对社会效益的要求比较高,利用行业内多名专家的个人经验与主观感受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更加具有行业代表性,得到的权重结果也比较客观,因此本文建议用专家咨询法给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赋权重,以此得出对出版企业的综合评价结果。

四、结语

建立起一套针对出版行业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出版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出版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财务绩效与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够推动出版企业更加重视社会效益的实现,使其能够抓住发展重点,更好的发挥出版行业在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当然,尽管本文在构建出版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但是在指标体系的严谨性和实际操作中仍然有不足,如基于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量化问题的考虑,剔除了一些能更好地体现出版企业社会效益的指标,例如出版物合格率、品牌影响力等。事实上,如果这些指标的数据可得并可以量化,会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出版企业的综合绩效,这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唐溯.我国出版上市公司绩效综合评价[J].出版发行研究.2010(08)

[2]王海云,刘益,付海燕.经营性出版单位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05)

[3]王关义.中国出版社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9(05)

[4]尹章池,王雷.公共出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模式和模型[J].科技与出版.2011(04)

[5]文鹏,王亚琼.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出版社绩效考核――以H出版社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2(04)

企业效益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绩效评价经济增加值技术创新

一、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顾客需求的动态多变,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虽然我国1999年四部委联合颁布实施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并于2002年修改制定了《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克服了过去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如设置了核心指标,设立多层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以统一的评价标准作基准值,应用系统论、运筹学、数理统计等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有其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但其选择的核心指标是以净利润基础上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为主,因此,难以公正、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绩效。同时,财务指标注重对结果的反映,带有静止、单一、被动的特点,不能全面动态地反映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管理,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1.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在会计收益基础之上的净利润评价为主的经营绩效评价系统,其中利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不管是基本指标中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还是修正指标中的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及成本费用利润率,都离不开净利润指标的计算。而利润指标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的成本,对于权益资本成本则作为分派处理,导致权益资本成本的隐含部分――占用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未加以提示。这就使得对外报告的净收益实际上包括权益资本成本和真实利润两部分。如果公司公告的净收益为零,阅读者就会认为所有资本都得到了补偿,但实际上此时获得的只是债务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并未获得补偿,依据这种会计信息做出的财务评估会误导财务决策。而且,依照现行财务会计方法,假设两个公司资本结构不同,即使他们的债务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以及真实利润都是相符的,但在损益表上表现出来的净利润也是不同的,权益资本比例高的企业将表现出更多的利润。由于未考虑权益资本成本,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利润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的增加。虽然修正指标中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但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并不一定是企业价值的增加,因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途径有两个:一是所有者的投入资本,二是这种投入资本的增值(利润)。增加投入同样可以带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而,这一指标也不能反映企业价值的真正增加。

实际上,在现代经济中,任何一项资本都是具有机会成本的,权益资本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来源,同样也是具有机会成本。如果一个企业的权益资本不具有机会成本,那么企业对资本的使用就没有任何约束,就会造成投资膨胀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权益成本的忽略问题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尤为突出,国有企业中国家作为所有者占有企业绝大部分权益资本,而在现行体制下,又存在一个所有者缺位问题,因此,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得不到保障。国有资本的使用者――企业经营管理者误认为权益资本是一种免费资本,可以不计成本,随心所欲地使用,结果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重视资本的有效使用,导致不断出现投资失误,重复建设,投资低效等到不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行为。

2.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计算的财务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失真和扭曲

首先,在应计制会计下,由于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具有相当的弹性,有些企业违规问题严重,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人为操纵利润,长期投资管理混乱,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不规范等,使得会计收益存在某种程度的失真,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单凭报表绩效决定企业和经营管理者的实际工作绩效和报酬是不恰当的。其次,会计收益是一种“静态指标”,在权责发生制下,利润的增加不一定就能导致现金流量的同步增加,注重利润而忽略现金流往往导致企业的虚假繁荣。现行财务指标涉及现金流量指标极少,对财务弹性分析及收益质量分析不够。第三,会计收益是一种“短视指标”,片面强调利润势必引发经营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期投机的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管理当局故意减少研发费用、设备更新费、机器维护费、环境保护费、职工培训费等支出,使企业逐步降低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企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基本目标相背离。现行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到发展能力状况的指标主要局限于财务方面(销售收入与资本),但没有囊括企业形象、文化等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另外,三年增长率对于一个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充其量只能作为一个中期目标。第四,绩效评价指标主要考核评价历史的情况,会计计量也主要针对过去的经营情况设计和使用计量单位,不能显示过去的绩效将对未来企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不能指导和预测企业完成未来价值的创造活动。

3.绩效评价指标具有片面性和不平衡性

首先,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局限于对有形资产应用成果的计量和描述,往往难以衡量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无形资产方面经营的成败。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拥有无形资产实力(包括员工技能,员工干劲和灵活性,顾客忠诚度,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商誉等),以提高长期竞争力,另一方面传统的仍然大量使用的财务成本模式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却显得无能为力。其次,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过分注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的价值方面,忽视非财务指标的非价值评估。然而,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经营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像市场知名度、人力资源素质、科技和产品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等非财务内容。

4.传统绩效评价内容与现代企业管理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和重点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下,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企业管理内容的重要部分。二是在信息社会时代,除了各种自然资源、生产工具和资本之外,信息正在逐步成为一种和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同等重要的新的生产力要素。三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科技成为企业生产要素之一,科技知识的创新和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和重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也要发生根本性变化。而目前的企业绩效评价却仍然是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信息、知识、人才及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的衡量评价仍多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作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一个指标。在我国现行的评价体系中虽然含有评议指标,但八项评议指标总共只占20%,比重太小,与企业经营管理内容的发展不适应。同时,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存在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

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

通过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知在设计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努力实现财务性指标与非财务性指标、前瞻性指标与滞后性指标、内部性指标与外部性指标、客观性指标与主观性指标的平衡。设计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着眼于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要能反映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努力做好的客观和全面。因此,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引入“经济增加值”(eVa)指标

“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业绩评价核心指标是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思腾思特公司(SternStewartCo.)创导的,简单地说,eVa就是税后净营运利润减去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注重资本费用是eVa的明显特征,管理人员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经济增加值”的特点在于用经济利润代替了会计利润,将研究开发费用、顾客与市场开发、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支出由费用化调整为资本化,并在受益年限内摊销。同时,向管理者灌输了新的资本增值理念,即强调只有当投资于现有资产上的实际收益大于资本供应者的预期收益时,资本才得到了增值。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明白增加价值只有三条基本途径:一是更有效地经营现有的业务和资本,;二是投资那些回报超过资本成本的项目(这样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就不会一味追求资产的规模和无限制的投入);三是解放资本沉淀(便于国有资产的有效流动)。由于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中都没有能直接反映权益资本成本的指标。因此可以将原基本指标中净资产收益率换成以权益资本机会成本为基础的eVa。eVa指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从股东的角度定义企业的利润,考虑了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本(包括权益资本)的成本,应当把它作为企业绩效评价和考核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核心指标。同时,eVa的应用创造了使经营管理者更接近于股东的环境,经营管理者甚至企业的一般雇员都会考虑企业的利益,引导管理者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委托问题及国企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2.构建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由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价中各有优劣,若只注重财务指标,则易造成企业短期行为,影响企业长远发展。若过分注重企业的非财务指标,企业很可能因财务上缺乏弹性而导致财务失败。同时,设计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人力资源绩效评指标价和企业文化绩效评价指标五个方面来构建,而二级指标由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构成,形成财务绩效评价与非财务绩效评价并重的局面。

企业效益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内部审计;效益审计;内容;方法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7.027

[中图分类号]F23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7-0058-02

企业效益审计的客体内容非常广泛,覆盖了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包括财务收支、内部控制到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管理效益审计的主要任务从揭露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到促进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转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一定的评价标准,选择有效的审计方式,运用科学的审计技术方法,对企业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以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管理层对效益审计高度重视,将管理效益审计作为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有效监督手段。

1企业效益审计的立项原则

(1)重要性原则:选定效益审计项目时应紧密围绕提高企业效益的审计目标,以财务资金为重点领域和范围,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和浪费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为重点问题,以促进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为主要目的。以资金投入大、监管机构重视的业务为关注重点。

(2)实效性原则:效益审计应从经营管理活动中选择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问题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改进的环节出发立项进行审计。

(3)可行性原则:效益审计要充分估计对被审计事项及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审计的复杂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应统筹兼顾所立项目的复杂程度和审计人员的能力,不要选择被审计事项不易观察和计量、信息和数据不易获取,没有统一明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项目。

2企业效益审计重点关注的内容

效益审计项目的内容宽泛,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应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模式,选择相应的审计内容。企业内部审计实务中应以企业某一单项或多项经济活动为基本对象,评估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分析和预测经济活动实现效益和未来效益。审计实务中应将以下内容作为审计重点。

2.1影响企业效益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从成本、费用等方面审查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审查各项成本要素的实耗水平,检查各项成本超支的原因,对照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以及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建议,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提供信息,促进企业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从影响收入因素的角度审查和分析产品销售过程中定价、销售费用控制、产品发运、销售收入核算等环节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估和分析影响效益进一步提升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2.2企业中可能存在的重大损失和浪费

从生产物料能源投入产出情况审计和评价企业物料、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物料能源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根据物料、能源平衡原理和成本分析原理,对企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以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效益的目的。

从评估采购活动对整体效益的贡献情况,分析和评估采购活动的效果。确定采购活动在提供质量保障的基础上,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

2.3重要投资项目的资金利用效率和效益

从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方面评审资金筹集的合理性、有效性,评审资金管理的可行性、风险性;评价企业资金分配、管理与占用方面存在的资金闲置浪费问题和薄弱环节。

2.4管理控制效益情况

从管理角度考察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效益情况,审计财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系统和责任机制是否健全,有无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管理是否科学,有无管理漏洞等,从而健全管理系统,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生产技术利用和创新情况

从推动技术改造、科技成果应用与开发实现增产增收、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评估企业生产技术组织、工艺流程、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利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内部潜力。审查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信息系统开发、应用和安全情况。

2.6人力资源的使用管理情况

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检查有关部门人力资源的使用管理情况,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关注企业员工合理化建议中提到的管理和效益的问题。

3选择恰当的效益审计评价方法

3.1经济性的审计评价方法

经济性是指投入的节约,即是否经济节约地获取和投入资源,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审计人员在评价经济性时要关注资源获取和投入的时间、种类、数量、质量、成本和相关的决策、管理等方面。方法包括:投入合理性的评价、投入充分性的评价、投入时机恰当性的评价、投入管理和控制的评价、投入环境影响的评价和利用本量利关系对投入分析评价。

3.2效率性的审计评价方法

效率性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一般用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来反映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效率使用资源的特征是:一定产出条件下的投入最小化;既定投入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或更多的产出消耗更少的投入。审查评价效率性时可使用的方法有成本收益法、成本效果法、价值分析法等。

3.3效果性的审计评价方法

效果性是指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即产出的结果和影响达到或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有时对产出的结果和影响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时可以认为目标是产出的正的结果与影响达到最大化,负的结果与影响达到最小化。在审查评价效果性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产出成果对环境的影响。方法包括:目标评价法、目标成果法、事前事后法、杠杆法、评分法等。

3.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审计评价方法

影响效益的因素复杂,一些评价项目很难用具体的数据去评定,需要用模糊分析理论进行审计评价。在企业效益审计过程中,能够量化的项目应坚持定量评价,不能量化的项目应结合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效益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资产结构企业绩效资产结构类型

一、引言

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是企业财务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内容。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结果,反映资金来源;资产结构是企业对资源的配置情况。虽然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息息相关,但其主要是从融资角度进行分析,易忽视融资之后资金的运作情况。资产结构能更直接地作用于企业绩效,优化资产结构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合理安排资源,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二、相关文献综述

资产作为企业运作的源动力,如何对资产进行配置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资产结构和企业绩效相关性的研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杨楠(2014)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发现偿债能力、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资产担保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张俊瑞、张健光(2012)研究了资产结构与资产效率、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资产结构与资产效率、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倒U型”规律,但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存在正U型关系。王鑫(2012)从公司资产结构及绩效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对绩效的影响,发现固定资产比率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流动资产比率、货币资金比率、长期投资比率、应收账款比率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周艳(2009)通过对不同行业企业分析发现,优化资产结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对资产结构的管理应注意保持各项资产的合理比例及资产结构的整体合理性。目前的研究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是对资产结构的分类较为单一,大多都是以资产流动性对资产进行分类,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绩效。

三、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分析

要对资产结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首先需要对资产进行合理分类,分析不同资产分类方式下的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同的划分方式,不仅反应了企业对各属性资产组合的侧重,也能使得企业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考察资产。资产常见的划分方式主要是根据流动性进行划分。这种方式较为单一,还有很多的分类标准,与之对应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结构。张俊瑞,薛旺辰(2007)在研究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及模式中,从资产的占用形态、占用期限、用途、资本形态、数量习性、投资方向、产业结构七个方面对资产进行了分类,这一分类方法较为全面的考虑了企业经营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本文将引用前三种主要划分方式,对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资产结构分类描述

资产按占用形态划分可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这三种存在形态不同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就是资产的占用形态结构。资产按占用期限划分是指不同占用期限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如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资产按用途划分是指收益性资产、保值性资产和支出性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重。

(二)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分析

1.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实物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原材料等生产经营所必须的资产,实物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重越大,越有利于生产经营,绩效就越好。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这些资产可以使资产保持较好的弹性和流动性,并具备一定的收益性,因此,一定条件下,提高金融资产比重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水平。但又因为该资产伴随着一定风险,如果风险大于收益,容易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可以推断,金融资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无形资产体现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益。

2.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与企业绩效相关性。流动资产的特点是流动性和周转能力强,但获利能力较弱。持有过多的流动资产,使得边际收益会小于边际成本,企业收益下降。合理的流动资产比例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长期资产变现周期长、风险大、获利多,在一定范围内,长期资产所占比重越大,意味着企业的生产能力充足,绩效越好。但是,长期资产占用资金较多,容易形成设备闲置、生产能力过剩等情况,抵减收益,影响绩效。

3.收益性资产、保值性资产和支出性资产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如存货、应收账款等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收益的资产均为收益性资产。收益性资产的比重越高,企业绩效越大。保值性资产是不能直接带来收益的资产,支出性资产是计入费用的、不断被消耗的资产。保值性资产和支出性资产所占比例越大,企业的收益越低。但是,并不是说要无限降低支出性资产,支出性资产的存在是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只要增加支出性资产所带来的收益低于其所带来的费用,那就是有益的。因此,企业需要保持一定的保值性资产的和支出性资产来维持企业正常运作,同时加大对收益性资产的投入,从而提高绩效。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资产结构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对资产划分依据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选择了三种主要的资产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结构与绩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物资产、无形资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金融资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在一定范围内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超过该范围则负相关;收益性资产、保值性资产和支出性资产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可见,相应地增加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收益性资产、保值性资产和支出性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重,合理安排金融资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所占总资产的比重,将有助于企业提高绩效。但由于不同行业情况不同,本文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分行业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楠.创业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36-143+164.

[2]张俊瑞,张健光,高杰,李金霖.资产结构、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J].管理评论,2012,01:127-138.

企业效益的重要性篇9

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分别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股东的诉求。股东对企业拥有所有权,换句话说,股东是企业的主人。股东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利润以及持续的发展能力,一个企业能够获利,而且发展潜力比较大,才算得上是个好企业。管理层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最关注的就是企业的获利能力,表现形式就是净利润数额。股东通过企业利润的多少,来判断管理层管理的水平。员工的诉求。员工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成员之一。员工通过契约和企业建立经济关系。作为企业员工,他们通常希望企业可以提供很好的经济保障、相对健全的劳资关系、条件好的工作环境等,与此同时,他们也希望企业盈利状况良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消费者的诉求。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就是购买和销售的关系,因此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好坏以及价格的高低比较关注。同时,消费者在购买企业商品时,比较容易受企业社会公益方面表现的影响。政府的诉求。政府为企业的正常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既包括政治环境,又包括经济环境。因此,企业也要按时纳税,不偷税、漏税,做个好企业公民。此外,还要求企业遵纪守法,时刻捍卫我国法律的尊严,不然就会受到惩罚。社区和团体要求企业在慈善方面以及企业参与社会活动比较积极,从而促进社会公益等事业的发展。各个利益主体的诉求是界定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社会绩效的重要依据。由此可以看出,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本身比较复杂,具有多种多样和竞争性的特点。企业要努力兼顾各方的利益,才能得到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绩效较高的评价。

二、社会责任及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一)社会责任及社会绩效内涵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多德认为企业不仅要为股东负责,而且还要履行社会责任。这一观点不再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力都是受股东委托,并且主导着学术界。目前,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对比界定和内涵界定。从整体上说,这两种界定方式无论是在观察角度上还是在争论点方面均是不同的,从而使企业的社会责任仍然没有确切的定义。笔者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结合对企业各个利益主体诉求的分析,进而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归结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遵纪守法、遵循一般的社会和商业规范、有效地对整个组织进行运营时,应当承担的经济、员工权益、社会公益和商业道德等方面的责任,从而维护多方的利益,实现财富的合理分配以及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包括:经济责任、员工权益、社会公益和商业道德。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均可以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社会绩效主要是指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及具体表现,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评价,主要用来评估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是企业参与社会责任的结果。本文社会绩效是指对企业经济责任、员工权益、社会公益和商业道德四个方面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

(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现状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整体水平比较低,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少之又少。2011年,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蓝皮书统计的300家企业中,处于卓越者位置,即社会责任得分在80分以上的企业只有中国远洋集团。该公司的社会责任指数从2009年至2011年期间连续3年排名第一。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管理比较完善,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较为完整。从整体来看,不同行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是不平衡的。相对来说,电力供应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比较好;电力生产业、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社会责任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其他行业不容乐观,多数行业只是处在旁观的位置。

尽管我国披露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但与国外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相比,我国上市公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远远落后的。自2009年以来,我国社会科学院经济部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连续3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蓝皮书》,对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现状深入评价,目的在于不断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据统计,2011年11月底为止,中国企业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已经有771份,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方面的提升并没有直接带动报告质量的相应提高。通过对我国国内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调查,可以看出90%的上市公司仅仅披露对本企业有利的信息,而对自身不利的信息却只字不提。同时,我国国内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格式不统一,信息披露要求不够规范,结构混乱,信息数量和质量不佳,且缺乏第三方认证审查,导致信息的可信度和实用性不高。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重市场、轻环境以及重实践、轻管理等问题,因此,不断加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规范,整顿社会责任市场成为当务之急。

三、上市公司社会绩效影响因素

(一)高管的社会责任态度上市公司的高管是负责和实施公司战略的关键管理人员,因此,高管在公司整个战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管在对整个公司进行运营时,有很大的自主决策权。而在做出自主决策时,主要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技能等。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也是如此,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最终决定企业对社会责任持何种态度的是管理者个人的价值观。另外,由认知理论可以得出,高管可以看到的只是非常有限的外部世界,他们通过选择性的感知来面对外界的各种现象,对种种现象的解释主要是依靠其价值观以及信仰。因此,管理者代表企业做出的抉择往往也反映了管理者在社会责任方面持有的态度。

(二)财务绩效企业业绩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业绩支撑企业便无暇顾及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资金提供假说的观点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即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才能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负担理论考虑到社会绩效的成本,认为参与社会行为成本是昂贵的,只有财务绩效良好的企业才有能力提高企业社会绩效,即良好的财务绩效是企业实现社会绩效的前提。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业绩支持是无法实现其社会责任的,同样,即使拥有雄厚的资产,企业也未必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短期来看,良好的企业绩效能够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物质基础。目前在大多数企业的目标体系中,企业社会责任的排位都较为靠后。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资源,如果企业绩效不佳,企业只能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实现排位靠前的目标,社会责任目标的实现也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缺乏必要的资源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最大的障碍之一。

(三)法律威慑力法律威慑力和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好坏密切相关。2011年,在中国投资的19家外资企业中,只有3家能找到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究其原因,这与我国的法律体系密切相关,法律的不健全致使法律对这些企业的威慑力不够、制约效果差,使这些企业的违法成本低,有些企业虽然是违反法律,但也能够赚取利润。因此,在考虑是违法还是合法操作时,便会选择对本企业有利的违法操作。

(四)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适合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有区别。在创业时期,企业生存比较艰难,因此,在这个时期,企业要以履行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为主。在成长阶段,企业的获利能力明显提高,相对而言,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要开始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成熟时期,企业逐步强大,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广泛和完善。在衰退时期,正常的企业通常会自觉缩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渡过难关。因此,企业的发展阶段也是影响上市公司社会绩效的一个因素,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其社会责任也会随之变化。

四、上市公司社会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一)上市公司社会绩效选择指标体系的原则为了客观和公正地对上市公司的社会绩效进行评价,在选取指标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在对上市公司社会绩效进行评价时,必须以统计和管理科学决策等公认的科学理论知识为依据。另外,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要做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这就要求选取的评价指标具有独立性,尽量避免指标之间存在重叠现象。(2)系统性原则。在进行具体指标设置时,要考虑各类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指标间的关联度。这样选取的指标不仅重点突出,而且可以保持相对的均衡和统一,最终实现整个评价模型的最优。(3)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的设置具有可操作性。首先,计量和评价的数据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其次,用于评价企业社会绩效的各项指标数据是可以取得的。否则,它会使整个社会绩效指标体系失去其实用价值。(4)重要性原则。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把握重点,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在对企业社会绩效进行评价时,不必涵盖企业各方面的问题,抓住关键性的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就可以完成任务。

(二)上市公司社会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笔者对上市公司的社会绩效指标进行设计,主要考虑上市公司的经济责任、员工权益、社会公益以及商业道德等四个方面(见表1)。

(1)经济责任。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履行经济责任,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是上市公司最本质、最重要的一项社会责任。参照1971年Davis提出的同心圆理论,经济绩效位于企业社会绩效的内圈。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企业的经济责任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及增长的潜力。因此,笔者将总资产报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销售利润率作为评价上市公司的关键指标。其中,总资产报酬率,是表示企业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主要是评价上市公司资产运营效益。营业收入增长率是用来评价上市公司的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都属于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是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2)员工权益。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源,维护员工权益,注重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开展员工培训,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作为企业,要尊重员工,维护和保障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努力解决员工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上市公司员工权益进行评价时选取的定量指标有:员工人均工资及福利水平、员工培训支出年增长率、职业健康体检率以及劳动合同签订率;选取的定性指标有员工工作环境和员工心理健康援助。其中,员工工资及福利水平主要是用来评价上市公司的员工工资及福利水平基本情况。员工培训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比物质资本投资更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而员工培训支出年增长率,是用来评价上市公司对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职业健康体检率可以很好地反映上市公司对员工健康的关心,这也是公司维护员工权益的一种体现。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能够很好的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那么,劳动合同签订率可以反映企业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状况。此外,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的心理健康援助也是体现员工权益的重要方面。

(3)社会公益。公司财富来源于社会,理应回报社会。企业从事社会公益,说明企业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从事社会公益,能够增加该企业的美誉度,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虽然从短期来看,企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可能会减少了企业的资金,但从长期来看,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对社会公益进行评价时选取的定量指标有慈善捐赠率和社会活动参与次数;选取的定性指标是企业支持自愿者活动的政策和措施。慈善捐赠率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社会公益情况,同时,社会活动参与次数能够反映企业对社会公益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参加社会公益的积极性。此外,企业支持员工参加自愿者活动制定的政策以及采取的措施也是企业社会公益方面的表现之一。

(4)商业道德。商业道德也是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商业道德主要包括企业商业活动中的诚实守信状况、纳税过程中依法纳税的情况等。对商业道德进行评价时选取的定量指标主要有罚款(违约款)支出率、税金缴纳率。其中,罚款(违约款)支出率是从企业诚实守信方面对企业商业道德进行评价。税金缴纳率是从政府角度评价企业在商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另外,企业采取的用于保证产品安全的措施则可以从另一方面衡量上市公司的商业道德。

五、上市公司社会绩效评价方法

(一)上市公司社会绩效评价指标比重确定方法在上市公司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对于定量指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中取得数据,将各指标按照公式代入相关数据;对于定性指标就要采用专家打分法,由多位专家对该指标进行打分,来确定该指标的具体比重。

(二)专家评分法原则专家评分法主要是针对定性指标而言的,旨在将定性指标定量化。(1)客观性。专家在对上市公司社会绩效评价指标的比重进行打分时,一定要客观。企业在选取专家时,一定要保证该专家学识渊博,对该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客观地对待该问题。必要时可以对专家进行短时间的培训或者是详细的介绍该评价对象。由于专家评分法是根据各个专家的经验进行的,所以要求选择的专家比较客观和理性。(2)专业性。在运用专家评分法时,专家要具有专业性。他能够对评价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若邀请打分的专家对该评价对象不甚了解,加上运用专家评分法本来就有主观的因素在里面,势必会影响最终的结果。(3)重要性。评价对象有许多评价项目,有的项目比较重要,而有些项目相对来说不太重要。在运用专家评分法进行评价时,对那些重要的评价项目,专家要在分值上给予重视。而对那些不太重要的评价项目,则可以以小分值来呈现。

参考文献:

[1]党红:《CFo准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未来》,《首席财务官》2011年第6期。

企业效益的重要性篇10

目前,国内外会计界公认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投资者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源自传统财务管理阶段仅从企业所有者和企业自身经济利益角度对财务管理目标所作的狭义定位;随着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渐趋狭隘、片面,无法满足社会进步对企业高标准、全方位的责任要求。构建广义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社会化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使命要求,决定着企业未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向,是企业一切管理绩效殊途同归的最终反映。

一、构建广义财务管理目标的原则

现代企业具有获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追求经济性目标的前提条件和约束条件,也是企业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和成熟的标志,体现了现代企业社会经营、永续经营以及确立社会成本、信用成本、机会成本的理财观念,已成为财务管理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要求遵循如下三项原则:

(一)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应从企业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效益或损害这一外部效应出发,来实施财务预测、决策,组织财务活动。

(二)社会责任必要原则

社会责任的履行、社会效益的提高是无限的,而它们要受企业内外环境的制约,同时又和一定的企业社会成本密切相关。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资金实力、经营管理水平等内部理财环境,结合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竞争、金融市场等外部理财环境,本着降低社会成本,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美化企业的社会形象,这也是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投资行为。

(三)利益关系全面协调原则

在现代企业型社会中,企业财务活动日益频繁,财务关系日益复杂。企业利益相关者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国家财税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职工,而是延伸扩展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作为社会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突破传统财务关系框架,全面协调自身与自然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社会需求、社会公众(消费者)、社会就业、社会公益等方方面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达成外在社会效益和内在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在这个统一点上,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创造的社会效益既是完全必要的又是最适宜的,所以也是最优化的。与该最优化社会效益相对等的经济效益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经济效益,而是企业社会化经济效益,它不仅达到了量的最大化,最为重要的是达到了质的最优化。这标志着现代企业社会化永续经营的形成。适应并遵循企业这一科学经营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必须构建广义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社会化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二、广义财务管理目标实施的保障

以盈利为目的,仅考虑以最少成本,收获最大的利润;危害生态环境、伤害公平、牺牲员工福利、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不仅国际社会难以接受,在中国也将不受欢迎。广义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期望是要求企业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平等地保障各方的相关利益,企业的社会责任从利己主义向利他主义转变。在依靠倡导无法奏效的社会环境下,要规避自由放任的竞争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法制约束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积极手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如修改公司法等,依法加强对企业行为的限制,通过积极的干预,让法律成为最有效的调节者,让法律更成熟地规范企业行为,是广义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施的根本保障。

三、广义财务管理目标的指标评价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全面组织内外常规或特殊的财务活动,协调处理由此所产生的企业同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因而构建广义财务管理目标需围绕企业利益关系全面协调原则建立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

(一)综合性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1.从企业同自然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的利益关系看,应确立“绿色产品”、“环保产品”、“节能产品”的生产率和产出率指标。这些指标比值越高越好,以反映企业适应“绿色产业革命”大趋势,充分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自觉开展技术环境分析,降低能源消耗,从而达到消费者、社会、企业利益三位一体的和谐状态。

2.从企业与科技环境的利益关系看,应确立新产品构成比率、新工艺构成比率、新设备构成比率。这些指标比值越高越好,以反映企业新产品研制、新工艺应用、新设备引进等科技开发、应用和创新能力,表明企业科研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从企业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的利益关系看,应建立依法筹资、投资、经营、纳税稽查等审计档案,建立经营规模与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变动的正相关指标,建立健全企业资信评估、证券信用评级制度,全面评价企业对外筹资、投资能力,促进企业对外部理财环境的适应性。

4.从企业与社会需求、社会公众(消费者)间的利益关系来看,应确立顾客对有形产品及无形服务的满意程度。设立市场占有率、渗透率、拓展率、新产品上市率等指标,以反映企业产品或服务满足并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与此同时,企业还须以市场主体身份倡导科学消费观,配合社会建立先进的消费文化。

5.从企业与社会就业、社会公益间的利益关系看,应确立吸收就业率、社会公益支出率指标,以评价企业解决社会就业的能力以及在承担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所作的贡献。

(二)综合性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从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国家、职工间的利益关系来看,应确立综合性的薪、息、税前利润最大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