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十篇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十篇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6:30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要面向市场,加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管理,提高诚实守信的水平;运用市场机制,强化诚信管理的内部约束和利益激励机制,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在法律的框架内,建立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的诚信监管保障体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诚信评价体系。

2、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推动和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和评价机制的建设。按照守法经营、承诺兑现、失信必惩、保障有力的原则,创造良好建筑市场诚信环境,提高诚信水平,推进建筑市场诚信建设。

二、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通过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使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能够做到依法经营,依法活动,形成知法守法,诚实守信,兑现承诺,失信必惩,奉献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起有力的失信惩罚机制,诚信激励机制;诚信评价和机制主体的市场化初步建成,评价和手段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诚信评价标准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更加合理完善。

阶段目标:

实施全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20*年-20*年)规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年-20*年),重点抓教育宣传、抓标准制定、抓机制建设、抓试点示范,制定相应的推进计划和措施。建立诚信评价标准和体系框架,在全省范围内按照先经济发达地区,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先经济建设任务量大的地区,后经济建设总量相对少的地区逐步建立。各省辖市、县(市)开展试点工作的面不小于20%,总结积累经验。第二阶段(20*年-20*年),全面开展建筑市场诚信评价和诚信,建立起有力的失信惩罚机制,并使诚信建设与信用经济(包括信用担保)、法制经济、职业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建筑市场有关法律法规,使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所以说,不讲信用就没有资格搞市场经济。为此,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目标责任制,加强领导。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将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全过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起步阶段要加强宣传工作,并把宣传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深入社会、深入人心。

2、精心组织,分步推进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建设厅全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20*年-20*年)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精心指导,精心实施。具体工作可分为宣传动员,提出方案,试点总结,全面推进等工作步骤;试点上可采用先中心城市、后一般地区,先建设任务重的地区、后向其他地区发展的方式逐步推进。总之,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务求实效。

3、科学实施,监控有力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本着依法规范,合法评价,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建筑业企业和建筑市场生产要素在全国自由流动,促进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为重要保证。评价标准必须依法设置,科学合理,体现市场主体的行为合法,经营自由,兑现承诺,失信必惩;评价手段采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操作和监控由先政府为主,然后向由市场中介评价机构为主转变。在实施中,试点阶段(20*年-20*年)将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主承担诚信评价和工作,到全面推进阶段(20*年-20*年)转向由政府和市场中介共同承担为主,到20*年后,全部转由市场中介评价机构承担。

4、勇于实践,不断开拓

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工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各地必须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和摸索出既体现时代特色,又突出建筑市场特点,既有利于建筑业发展,又能调动市场各方主体积极性的好机制、好方法。深入持久地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建设诚信建筑市场秩序。

四、信用评价内容及依据

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是对建筑市场各主体,包括业主、承包商、建设监理单位、招标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建筑市场中守法行为的评价。评价的依据是国家有关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法定建设程序、招投标交易、合同签订履行、强制性标准、业主工程款支付、承包商履约担保、劳务人员(农民工)工资支付、质量安全管理、保修服务等行为以及职业道德的综合评价。

五、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标准(内容见附件)

六、建筑市场信用评价的

在试点阶段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工作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承担,以后随着工作的深入将逐步过渡到市场中介评机构按市场化运作。为此现阶段:

1、建筑市场信用评价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具体组织实施,各地应当指派专门机构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评价工作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敷衍塞责。

2、建筑市场信用评价应作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评价结果以省、市、县三级为基础进行,建设厅掌握全省评价情况,各省辖市应将结果报建设厅,对在全省境内建筑市场信用情况由建设厅汇总。

评价结果按半年作出汇总,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按上述要求将评价结果在当地有关媒介或专用信息网站上公布,并上报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篇2

智慧中枢:让城市管理“全面响应”

从本质而言,智慧城市可以被比喻为一个生态系统,由市民、社区、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等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又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科技不够发达的过去,这些子系统无法互联互通,也无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借助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it技术,城市中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物理基础设施、商业基础设施等联结成新一代智慧化基础设施,构建起跨领域、跨子系统的综合应用信息系统。这犹如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城市中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拥有了“智慧中枢”,从而能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做出最佳的城市发展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智慧社区如同智慧城市中的一个个“小细胞”,是应对城市化发展新挑战、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基石。它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以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建设思路。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统筹各类服务资源,满足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需求。从实践成果来看,智慧社区是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模式,为辖区居民和单位、社会组织提供“全面响应”的智慧生活状态,真正实现寓管理于服务,在服务中体现管理的社区治理目标。

作为构成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共经历了非可视楼宇对讲、联网的非可视楼宇对讲、可视的楼宇对讲终端、智能化小区、数字化社区、智慧社区六个阶段(见图1),为优化社区资源配置,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帮助。在政府公共政策的指引下,构造智慧社区先进的信息化应用环境,能引导公共部门、市民、企业进入信息化时代,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三网一云”:信息技术构建人文社区

智慧社区是在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无线网)的基础上,使用高性能计算机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整合巨量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复杂计算,最终形成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社区发展新模式。概括而言,智慧社区就是“三网”与“一云”的有机结合及广泛应用。

智慧社区的结构主要包括访问层、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见图2),相应地,智慧社区拥有四个核心特征:

更深入的智慧化感知。社区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建设智慧社区可通过分布在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公共环境中部署的传感系统、自动监测和监控设施等快速获取城市所需信息并进行分析,实现社区信息与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存储,便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方案。

更全面有效的互联互通。通过城市高带宽的固定网络、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可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信息及数据进行连接、交互、多方共享和协调,帮助用户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使工作、任务通过多方协作或远程操作成为可能,从而彻底改变城市社区管理与运作方式。

更深入的协同关联应用。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障,构建身份认证、目录交换、结算清分、信用评估等技术平台的体系性建设,确立信息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性,促进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大量数据的流转、交换、共享、比对,形成城市社区治理“主动发现问题一功能自协调一及时处理问题”的良性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以获取更新颖、系统且全面的结论解决特定问题,更好地支持城市发展决策、行动和创造新价值。

更人性化的人文关怀。以人(社区用户)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以生活更美好为根本目标,力求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涵盖社会管理、服务、建设、动员、组织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最终实现智能、人文、宜居的现代新型社区。

谋篇布局,打造“一盘棋”管理模式

根据调查,当前社区居民的需求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生存需求,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就业、医疗保障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第二层次为生活需求,包括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所需的服务如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科技教育、网络购物等。第三层次为民主参与需求,包括居民参政议政、参与社区民主管理、民生服务调查等。为此,上海智慧社区建设以人为本,以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全市通办、全年无休、全程公开”、满足居民全方位需求为最终目的,统筹利用社区服务资源,扩展多元化服务渠道,加快推动社区信息化带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步伐,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总体架构以社区事务服务、生活服务为核心,协同政府各类相关业务系统,统筹各类社区服务资源,形成“6+n类服务渠道、2大专业服务平台、10个应用支撑系统、1套业务协同体系、1个社区综合资源库”的总体架构(见图3),构建联通各类社区信息化资源,实现面向社区民居和基层组织的数字智慧社区。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篇3

社区地处__市中心区域,面积0.3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商业居住混合型社区,社区有居民4018户,常住人中8350余人,暂住人口900余人。有企事业单位158家,大型服装市场2家。社区党总支下属居民区支部4家,联合支部2家,非公企业党支部2家,党员总数890多名。近年来,社区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立足区域共建,充分发掘现有党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党建工作”的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多年来一直保持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今年又获得省级文明社区、市集体劳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主要工作有:一、夯实基准点,加强社区党组织的班子建设,增强社区党建的战斗力

1、成立社区党总支部,配强选好班子成员。

九九年社区经街道党工委批准,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党支部,一直以来,我们在勤学习、促提高、抓制度、强核心上狠下功夫。社区现有工作人员8名,其中党员占有6名,2名为入党积极分子。新建立的党总支部班子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70以上是高中文化程度,其中一名是大专文化程度,领导、组织、管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进一步适应了形势发展和社区建设的需要。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班子战斗力。

一是学习到位。社区始终把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增强班子整体思想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每周一次的定期学习、会议期间的文件传达、空余时间的时事阅读,使班子成员及时得到“充电”,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提高。二是制度到位。党总支部相继建立了总支会议、党员议事、“一人一岗”活动、党员责任区、流动党员管理等一整套12项比较规范的制度,并制订了党总支的工作规章和各项工作职责。三是工作方法到位。新时期下,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促使我们要不断确立新的工作方法,社区党总支在延承原工作方法精华的同时,又确立了一套新的社区党总支工作法,即:核心在总支、基础在支部、骨干在党员、目的在群众的组织管理法,退休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兼管的党员管理法,理论先学、目标共定、责任到人、服务群众的班子示范法,融合沟通、优势互补的文明共建法,以及党支部、居委会、共建单位、物业公司理顺关系法。同时在工作中抓好教育引导,鼓励全体居干敬业、奉献、自觉为社区建设作出贡献。如由于天一广场的合并,居委会工作量急剧增大,工作人员又相对不足,党总支把工作及时进行了调整,社区副主任孙玉辉同志就承担起了社区阅览室的管理工作,计生专干张爱军把内勤工作也主动承担起来,一人承担两人的工作,毫无怨言。充分体现了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突出着力点,深入开展党员“一人一岗”活动,增强社区党建的吸引力

社区党总支积极发挥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及直管党员在社区党建中的主体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一人一岗”活动为重要抓手,推动社区党建向“深”层次发展,主要做好“四抓”。

1、抓组织领导。党总支把开展党员“一人一岗”活动贯穿社区的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社会公益、扶贫帮困等各项工作中去,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设立总支书记为“一人一岗”活动的总负责人,组织委员主管。列入党总支工作的中心内容。

2、抓队伍建设。社区党总支在抓好支部党员队伍的同时,又采取上门采走访交流、发放公开信、召开座谈会、开辟宣传窗等多种形式和办法,广泛地宣传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工员每一位在职党员和辖区单位党员按自己特长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先后发出《致共产党员的倡议书》共300余份,并使辖区内在职党员都填上了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项目。充实了原已建立的10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人一岗”活动不断得到深化,在职党员参与率达100,辖区单位的参与率呈逐年上升的势头。

3、抓活动制度。党总支在切实加强对“一人一岗”活动领导的同时,制定相应制度,使“一人一岗”活动真正成为党员的自觉行为。(1)支部大会汇报制度。每月一次由党员本人直接或先由党小组长收集情况向支部大会汇报,并交流经验,取长补短。(2)支委会分析会制度。每季召开一次“一人一岗”活动专题分析会,分析“一人一岗”活动中取得的成绩

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下一步活动需要,着重抓好的工作。(3)支部大会讲评会。每季在支委分析会的基础上,召开总支部大会,对阶段性“一人一岗”活动进行评讲,评讲会突出表扬好人好事。同时社区党总支还对在职党员实行“五个一”、“四个员”与“三卡”制度,“五个一”即要求党员在社区一年内做到“出一个好主意、做一件好事、交一个知心朋友、美化一片环境、当好一名标兵”;“四个员”即在党员中开展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当好市场经济的“信息员”、当好企业形象的“示范员”、当好社区建设的“服务员”活动;“三卡”即“服务记录卡”、“邀请卡”与“感谢卡”,并在年终参与党员“一年一评”,提供意见反馈。三、找准切入点,营造良好的社区共建氛围,增强社区党建的凝聚力

1、借力,探索社会化运作机制。

社区党总支一是抓好党内共建、党团共建,根据区域实际,明确社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职责,形成驻地单位和社区党总支部区域性横向抓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网络体系和整体合力。如辖区单位市政公用局65名党团员发挥职业特长,专门上门为居民提供自来水管道、煤气灶修理等服务,并对社区绿化进行修剪;海曙供电局的党团员也经常为社区居民无偿提供用电线路检查服务和用电常识义务咨询服务。二是抓好社区共建,发挥党组织优势,促成共建事业。有28家大单位组织的党建联席会和32家单位组成的共建理事会,在组织、协调各单位参与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去年“富而思乐”群众文艺晚会和建党八十周年大型歌咏会,得到辖区14个单位的大力支持,参与人数有700人之多。同时,又通过资源共享的途径开辟了社区教育基地,党员活动基地、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基地等,社区资源整合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2、搭台,探索共建实效机制。

为使社区共建活动不流于形式,要建出实效,建出成绩,社区党总支以社区党建联席会与社区共建理事会为依托,发挥社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建设和服务中的作用,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事务共管、文明共创”的工作目标。

(1)规范党建共建工作制度。一是党建共建联系制度,原则上做到三点:①社区主动加强与共建单位的联系,经常通报情况;②对通报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做到相互了解;③社区筹备重要活动,及时与共建单位交流、互通信息;建立例会制度。党建联席会联络员每季召开一次会议,回顾上季度工作情况,布置下季度工作任务;定期评估反馈。社区每年对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情况实行评比,并把评比结果向他们的上级党组织进行反馈;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社区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与先进事迹进行表彰奖励,今年经民主评议,评议出城士管理局,区教委、区财税局、区供电局、华中大酒店、医药控股公司、中包公司等10家单位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同时对大力支持社区建设的60名党员发了感谢信,20名表现突出的发了荣誉证书,同时借助媒体力量进行宣传。一年来共对8家单位在电视、报纸上宣传了6次,激发了辖区单位的参与积极性。

(2)设立党建共建联络员。党总支部委员分别兼任辖区34家单位党建共建工作联络员,分片包干定期联络沟通社区共建单位。社区要求各联络员每月一次深入责任单位联系、沟通与服务,并将各联络员工作情况作为居干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通过多项制度的设立,一年多来共为社区内失业下岗人员谋得就为岗位32个,就业信息90余条,为单位排忧解难10余次。

(3)、设计党建共建工作载体。我们从辖区内各单位的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出发点,坚持长效与短效相结合以及互利共惠的原则,设计了“六联六共”这一有效活动载体,即“思想工作联做、共育‘四有新人’,一年二次请辖区单位青少年上法律培训、德育讲座课,并组织青少年到单位参观接受感观教育、社区治安联防、共创社会稳定,与辖区单位达成共识,管好自家门,看好自家人;文体活动联办、共同陶冶情操;辖区单位多次派人利用节假日为居民中爱好文艺者进行指导。环境卫生联抓,共保社区清洁;今年会同物业公司派出所利用晚上对大梁巷、握兰巷出租车棚进行大规模整治清理,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经济建设联搞、共图社区繁荣;去年共完成协税护税120__元,群众工作联做、共解社区难题;”如针对社区内有些居民热爱养花,缺乏种养经验,园林处就专门派花卉园艺师进社区指导示范。

四、把握结合点,推动社区的其他各项建设,增强社区党建的影响力

1、推动与社区文明创建,党组织始终把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与生活动质量作为社区创建工作的第一要务。首先,健全思想教育网络。社区党组织建立了以“四室一场”为主体的教育阵地网络;以社区妇联、共青团、德育讲师团等为主体的教育组织网络;以社区党组织、党建联席会、社区居委会、共建理事会为主体的社区舆情分析网络;以宣传栏、阅报栏为主体的舆论宣传网络。我们依托这些网络,把主题性思想教育与经济性思想结合起来,把思想素质教育与科技教育结合起来,把组织开展思想教育与组织道德

实践结合起来,如为贯彻实施《道德》纲要,我就利用物业公司的广播,全文播读《纲要》内容,在社区显要位置树立社区党员风采榜,一年来共对党员和群众教育14次,召开舆情分析会24次,专题座谈会四次。再如针对青少年素质教育问题,我们坚持做到学校放假,社区开学,一年来共举办各种生动扎实的活动12次,几乎所有的社区青少年都参与了社区实践活动,并写了《我眼中的社区》等文章20多篇,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其次是完善思想工作机制。根据“思想工作社会化”的思路,组建由社区党员、居干组成的骨干队伍,由楼群小组长、“一代四员”组成的群众工作队伍以及由各方面人才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形成“居民困难有人帮、邻里纠纷有人劝、事故隐患有人除”的快速反应制作。同时,坚持开展文明家庭、特色楼群的创建活动,倡导思想教育、科学知识、文化艺术、健身体育“四进家庭”活动,进一步营造互敬互爱的新型邻里关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进楼入户。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中,我们强调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亲自接待,今年以来共受理案件15件,接待来访咨询180件,在化解矛盾中,坚持狠抓一个“早”字,着眼一个“细”字,体现一个“情”字,突出一个“最”字,贯穿一个“快”字,使案件做到有着落,有回音,有结果。最后是挖掘文化教育工作。社区党总支坚持用先进文化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年来,利用区域共建力量,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情系社区、爱我家园”、“名家书画进社区”、“法律知识竞赛”、“梨园区”等丰富多、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30余次。据粗略统计,社区内90以上的居民不同程度地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效地把思想教育与文艺载体结合起来。在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社区居民与社区共同创出了一条文明之路。2、深化社区服务。社区党总支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生命线”,从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立足一个“实”字,建立起“理念驱动、党员带动、精神鼓动、项目推动、载本轮动,多向互动”的服务体制并构建起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1)、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党总支在充分发挥党团员志愿者作用基础上,大力挖掘社区内有专业特长又热心于社区公益事业的人员,扩充了去年已建立的便民服务网络,并与海曙区经济服务中心连网,引进了美乐门家政服务公司、江北甬械家政服务公司,随时可提供各类维修服务人员,家政工作人员,扶老托幼,婚庆嫁娶等各类服务。法律服务、医疗咨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党员在社区开展的党员“一人一岗”的四定服务活动中,一年半来没有一次间断,累计共进行服务18次,受益群众120__余人。

(2)、扶贫帮困服务体系。我们主动适应企业转制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一是齐心协力结对扶贫。发动社会力量,共献爱心,如在2月份开展的党建联席会和共建理事会成员单位与社区的特困生、德困生大结对活动中,共计结对28对,落实资金20__0余元,此项活动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区群众的高度拥护。各种新经济组织也积极参与帮困解难,如开明街服装行业为社区内弱势人群捐衣捐物100余件,捐款1500余元。二是多方筹集扶贫基金。二年来我们共筹集帮困基金4900余元。如社区老党员毛绳祖利用自己原做过人民银行行长一职的优势,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冒着酷暑走访了辖区内的三家商业银行,捐得资金3400元,在职党员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韩信国不但自己多次主动捐款,还向单位职工发动捐款1500元,更令人感动的是党员志愿者叶静珍在上午与原单位理顺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下午的党员大会上也积极捐款100款,还替她丈夫捐款100元。三是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就业。我们一方面想方设法为200余名下岗失业职工提供了技能培训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关系为他们谋求就业机会,一年来在辖区单位谋求就业岗位165个,现已有15人被推荐到区域外单位上班,15人实现区域内再就业。四是共驻共帮,形成制度。社区内28家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与34家共建理事会成员单位携手,定期走访贫困家庭,时刻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一年来共走访困难户20多户,发放慰问金20__0余元。五是精神帮扶,为了让每个弱势群众都能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仅今年上半年社区党总支就精心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4次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人生观,极大限度的激发他们参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如4月份举办的社区残疾人运动会就吸引了社区60多名残疾人参与,此项活动的开展已被中央级刊物《中国残联》进行了图片刊登。六是邻里互助。社区党总支针对一此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对象分批上门做他们邻居的解释和说服工作,动员邻居进行邻里互助,取得了明显成绩。如丝户巷的五保户徐秀英婆婆,行动不便,我们对她的邻居说明情况后,邻居愉快的接受了,不但给了她生活上的帮助,在徐秀英婆婆生病时还给予经济上的接济。对特别突出的大梁巷10#=201谢小翠婆婆几年如一日的帮助残疾人专门在晚报《我们身边的真善美》栏目进行了宣传表扬。

3、推进城区管理工作。社区党员志愿者在党总支的统一组织下,一起加强对小区的治安夜巡,每天组织两名党员志愿者与2名群众参与义务值班“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已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共识。同时,我们又会同物业公司积极开展各种环境整治活动,针对辖区内车辆乱停放,群众反映较强烈的问题,党总支多次召开有12个区职能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议事委员会主席姚松林还通过政协提案,邀请交警2次现场办公,终使得新街两旁的车辆乱停放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为创建平安社区,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设立社区110服务电话,协且有关部门强化对社区内街巷管理与主要道路管理,形成区域联防、齐抓共管的治安服务网络和保洁保稳的体系。

五、消除空白点,坚持系统管理的理念,形成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1、坚持党群工作联动,巩固群众基础。党总支高度重视群团组织在凝聚各自所联系群众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实现社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在“广”度上覆盖的同时,积极把社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往“深”处拓展,定期组织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回头看,积极做好优秀职工的推优入党工作,组织新经济组织多方位参与社区创建工作,从而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号召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2年来新经济组织共参与

社区创建活动20余次。其中,德国骏马支部在一次社区捐款捐衣活动中,一次性就捐出价值7万余元的暂新套装。在去年又建立健全了社区工会、团总支与妇联组织体系,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在社区工会建设上,我们按照“立足区域、灵活建工”的原则,探索了“单独组建型、区域联建型、行业联建型、楼宇联建型”等多种建工模式,新建企业工会3家,被列为市总工会的试点单位,并被评为“五个一先进基层组织”。在社区妇女工作上,我们加快“提高女性整体素质”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两大工程建设的步伐,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在社区共青团工作中,社区服装行业团支部联合宁波电大信息系团总支共建“青年文明一条街”,充分展示了青年在商贸经济建设中的先进模范作用。2、强化综合协调,巩固体制基础。党总支积极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参与中介团体,开发社区组织的结合协调功能,从“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入手,推进和保障了社区管理体制的良好运作。一是协调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关系,即坚持上级党委领导为核心,又注重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活力。二是协调社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关系,促进“教育、科普、计生、卫生、文化、司法、民政”等各条线进行社区的工作。三是协调社区内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将社区福利、治安调解、文化教育、公共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社区工作机构统一于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四是协调与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关系,按照“党建促共建,共建促发展”的宗旨,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

3、继续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巩固执政的基础。我们始终把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任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召开议事委员会会议,社区党组织通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委员会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他们的决议,实施政治领导。社区居委会每月一次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工作,建立起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涉及社区的重大问题在提交社区议事机构决策前共同讨论,以形成一致意见。

以上是我们在紧密结合区域实际的基础上探索社区党总支和辖区单位共同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些作法,明年社区党总支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首先化大力气抓好班子成员对党建理论和现代科技,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拓展今后党建工作的视野,提高班子成员素质,提升社区管理理念,跟上新形势的需要。

2、确立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使党建工作层层落实,加强对自治组织的核心领导,帮助他们以法自治开展各类社区创建活动。发挥好社区义务宣传员的作用,及时收集信息,确保社区稳定。

3、根据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使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区党总支要抓紧建立个私非公企业党员详细档案,针对这些流动性大的党员的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与三级网络工作跟踪制,发挥好党员的非公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使非公企业中的团员青年、积极分子参与到社区开展的党员“一人一岗”活动中来。文秘站版权所有

4、建立党建共建基地。与区财税局和区教委协商,开辟社区党建共建基地,来扩充社区党员的文化教育场所。

5、针对目前企业改革和城市管理体制转变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寻找党建与非公企业主合作共建,共谋企业发展的结合点,为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提档升级夯实基础。

6、邀请社区内各类派、非党人士参加我们党的各种组织活动,增强对社区组织的凝聚力,感受组织活动的气氛,年底终结考评,较好的同志发给“党建之友”证书。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篇4

“十五”期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财力的支持下,青藏铁路二期、青钾百万吨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43亿元。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下,海西州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引进签约项目296个,累计到位资金达100亿元;在全球性资源枯竭,能源告急的形势下,柴达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季节,产品销量和价格快速攀升,工业销售产值累计达到520亿;在国家重点项目和大规模资源开发的带动下,各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7l亿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辖内资金流量迅猛增加,此期间,银行支付清算体系日趋完善,为资金的安全、迅捷流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

“十五”期间海西州支付清算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经济的支持

(一)支付环境极大改善,支付体系日臻完善。2005年末,海西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111家,基本遍布城乡,奠定了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的机构网络基础。近年来,各银行机构依靠各自的网点、网络优势积极加快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现代支付系统为核心,各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系统、卡基支付系统、邮政汇兑等并存的支付清算体系。这些系统基本上覆盖了所有支付工具的应用,为社会资金的快速运动提供了主要渠道。五年间银行资金结算量达到171万笔,其中签发87万笔,金额314亿元,交易84万笔,金额404亿元,票据清算资金89亿元,银行发卡量达到8万余张,银行自助设备56台,刷卡消费1.5亿元。

大额支付系统以电子化方式实时全额处理跨行及跨区域支付业务,是支付体系中的核心应用系统。2005年6月27日人民银行顺利完成了电子系统向支付系统的过渡,目前为止已接入直接参与者2家,间接参与者18家,该系统建成后,极大地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到60秒,极大地提高了资金周转的速度和使用效率,实现了实存资金、即时划拨、头寸控制、集中监督的功能。截至2005年末,大额支付系统为各金融机构清算资金72亿元,其中发送往账33亿元,接收来账39亿元,日均清算资金0.5亿元,海西地区金融机构的支付清算能力迅速提高,进一步加速了社会资金的流转速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支付工具呈多元化发展,现金结算量趋小。海西地区支付结算工具主要有支票、汇兑、汇票、银行卡和现金等。据统计2005年,非现金交易笔数12万笔,金额已近百亿元,汇兑在笔数和金额上均占到了非现金支付交易量的一半,其次是支票、本票和信用卡。青藏铁路二期于2001年开工后,非现金支付工具交易量和交易品种逐年增加,在2002年和2003年的建设高峰期交易金额均超过百亿元,显示了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性。

汇兑业务一直是当地笔数最多、金额最大和使用最频繁的结算工具,银行汇票自2003年起发展速度急剧放缓,受理笔数明显下降。银行卡业务自2003年开办以来,受到了客户的广泛青睐,开办当年发卡量就达到5万张,截至2005年发卡量已近10万张,占到全区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2005年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又先后推出了本票和信用卡业务,开办当年信用卡发卡量就达到近万张,金额超过3亿元,签发本票1.1万张,金额2.5亿元。异地物资采购和结算交易多采用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异地委托收款、异地托收承付、汇兑等,本地结算主要以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为主,银行卡多为个人使用,企业使用银行卡进行转账结算的功能尚未发挥。

“十五”期间,现金净投放呈现出了不规则态势,在青藏铁路建设高峰期的2002年、2003年以及西格复线建设的2005年,现金净投放年均接近十亿元,其它年份均在6亿元左右,五年内现金净投放年均增长6.7%,如果剔除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影响,说明现金结算已不是主要结算工具,非现金结算工具占据了结算的主要地位。

海西地区的地域结构和资源分布结构决定了支付清算体系和支付结算工具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西部地区是资源集中、工业化相对较发达的地区,也是商业银行相对集中,银行体系相对健全的地区,机构众多,支付清算网络成形,基本保证了社会资金顺畅运行。而东部地区主要以农牧业为主,经济不发达,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撤出,农村信用社系统由于没有自己的支付结算体系,与其他金融机构及异地资金的清算汇划均需通过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支付系统来实现,造成经济不发达县的资金清算渠道不畅、矛盾异常突出。

(三)银行账户管理更趋规范,结算监督更加严格。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于2005年6月30日在辖内推广运行工作圆满完成,清算核实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截至目前为止共清理核实各类银行结算账户729755户,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结算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2005年相继完成了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和会计事后监督系统的运行工作,在监督规范结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效完善的支付网络体系尚未形成。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从不发达县域的退出,导致近30%的地区没有建立银行清算网络,加上农村信用社机构尚未建立自身的资金汇划体系,使不发达县域机构的资金清算矛盾突出,大额支付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后,海西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尚未接入大额支付系统。

(二)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发展缓慢,现金支付占整个支付交易金额的比重较高。网上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一些现代化支付工具还未被广泛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在企业交易中还未被认可,银行卡功能尚未完全释放,受理环境较差。广大的工矿企业、农村牧区还没有poS机及atm自助设备,现金交易的大量使用为犯罪分子实施洗钱、逃税、贪污等犯罪行为提供了方便,商业承兑汇票等商业性支付工具的不发展,使大量结算风险集中子银行。

(三)农村信用社支付清算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偏远地区农牧区和工矿企业资金汇划结算的需要。目前,信用社尚未建立本系统全省联行体系,从海西地区来看,异地资金汇划主要是通过三种渠道,一是通过省辖特约电子汇兑。为了解决异地资金汇划难的问题,部分信用社相继开办了省辖特约电子汇兑

业务,但覆盖面小,且仅限于县联社营业部使用。未开通省辖特约电子汇兑业务的信用社,结算凭证以信汇或人送票的形式划至联社营业部,再由联社营业部汇往异地,一般资金到账要超过几个工作日。二是委托商业银行代办。据调查,在异地支付结算中,大部分信用社仍委托基层商业银行代为办理;三是以县市联社营业部为单位,跨系统异地支付结算均通过当地人民银行转汇,但由于目前省辖特约电子汇兑网络未到乡(镇)信用社,只能汇至所在地农联社营业部,通过农联社营业部再转汇或人工送票,致使结算资金传递缓慢,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自身及农牧区经济的发展。

(四)支付结算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2003年修订的《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规定,支付清算系统的监管权由人民银行行使,支付结算规则的制定由人民银行全国银行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其他结算纠纷、结算举报的受理和处置以及结算违规行为的查处由银行监督管理部门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支付体系的内在联系,弱化了支付体系监管的协调成本,削弱了支付体系监管的效率,对当前结算秩序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五)落后的社会信用环境阻碍了支付工具的正常发展。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发展不均衡,银行积聚了所有支付结算的风险。不法分子利用银行承兑汇票使银行机构遭受几次诈骗后,贴现行为更加谨慎,部分机构被勒令贴现停牌,企业也产生了拒收心理。

加快支付体系建设,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服务

2005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六部委批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列入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是一种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以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得到了青海省和海西州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具体规划和一系列措施。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工业发展规划已初步安排项目152个,总投资906.74亿元。这些项目建设在海西州境内各地均有分布,循环经济建设必然需要多元化的结算工具和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支撑,为此提出如下推进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快农村信用社支付体系建设。农村信用社担负着辖内三分之一农村牧区及偏远工矿区的支付结算服务,但农信社自身联行体系建设的滞后,无法解决偏远地区支付结算困难的现状。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应加快省内信用社联行体系的建设工作,并做好接入农信社资金清算中心的各项准备工作。人民银行要积极协助农村信用社创造条件尽快进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切实改善农村牧区结算环境。在农村信用社支付体系尚未建立之前,商业银行应充分运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借助信用社机构分布广的特点,推行网上银行服务,把支付结算服务的柜台前移到农村信用社机构。

(二)大力推广应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建设以票据、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满足不同经济活动需求的支付结算工具体系。减少现金使用,大力推动票据业务发展,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并逐步使商业承兑汇票成为企业融通短期资金的主要形式及主要的票据市场工具。鼓励移动支付、电子货币等支付工具及结算方式的创新和运用。政府应在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中发挥作用,结合省情制定《银行卡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银行卡受理市场,在商业、旅游、餐饮、医疗、公用事业、航空、铁路售票等个人支付领域全面推广使用,在可能的范围内广布poS终端机具和atm自动机具,加快推进受理网络延伸,积极向有条件的王矿集中区和农牧区延伸,不断改善偏远工矿区及农牧区的受理环境。农村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要充分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为农村外出务工、求学、经商人员提供银行卡服务,推进农村银行卡市场的发展。

(三)推进金融生态建设,改善结算工具的使用环境。支付工具多样化、支付手段多元化是支付结算系统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海西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社会信用环境欠佳。少数单位和个人为谋取不法利益,利用银行账户逃废银行债务、洗钱、金融票据诈骗、随意拒付、无理退票及恶意签发空头支票等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支付结算秩序,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代码、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失信惩戒等一系列信用制度,把企业间支付结算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接受银行对企业诚信的监督,把信用社区、信用村镇的创建活动与企业结算信用有机结合、共同推广,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加快支付体系安全建设。国家应尽快建立支付清算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支付清算行为。建立支付危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灾备系统。人民银行支付结算部门要把保证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直接参与者的适时管理,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支付系统监测和维护制度。重视支付结算工具推广使用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提高票据的防伪水平和鉴别能力,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结算工具进行诈骗、洗钱等犯罪行为。

(五)理顺支付结算监管体制。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管理部门应将安全和高效作为核心目标,由侧重具体业务管理向注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转变,由以现场检查和日常监管为主向以制定安全规则、调研分析、风险监测为主转变,由重事后监督向重事前防范转变。银监局作为支付结算的日常监管机构,应指定专人担任结算监管员或结算管理协调员,具体负责结算举报的受理、结算违规行为的查处以及与人民银行结算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人民银行与银监局要建立结算管理信息互通共享制度,定期联合召开银行结算工作联系会,形成监管协作机制。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篇5

关键词建设用地配置;区域差别化;指标;信息熵求和最大化;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2-0119-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2.018

2003年以来,土地政策开始与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列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1]。通过运用土地供应、土地规划、土地价格、土地税收等政策工具[2],土地政策调控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4]。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土地政策普适性过强而差异性不足[5],不利于发挥区域资源禀赋优势,从而制约了调控效果。因此需要在宏观调控中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政策[6-8],以适应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据此结合主体功能区分别对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提出了差别化的土地利用策略。

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各种政策工具中处于综合和基础地位[9]。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区域建设用地指标是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依据,进而影响区域建设用地供应量及结构。可见,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区域差别化对于构建差别化的土地调控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建设用地总量、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多项指标。我国的建设用地管理将从以增量管控为主转向以总量管控为主[6,10],因此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应成为构建差别化土地政策体系的重点。

鉴于此,本文以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为切入点,在明确其内涵及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试图求解13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总量配置方案,以期为江苏省差别化土地政策体系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1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的内涵及方法1.1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的内涵

所谓差别化配置是相对于绝对平等配置而言的,即不能是等量分配或等比例分配,而是在充分承认区域差异基础上的差额分配。建设用地总量受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政策制度[11-12]等多种因素影响。但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配置多在现状建设用地指标基础上依据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确定[13],并伴随较强的主观性和行政性[11],难以充分体现区域差异。

据此可以将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定义为:在一定的建设用地总量约束下,综合考虑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生态环境约束及土地资源禀赋特征基础上,差别化确定一定时期内各区域建设用地总量的过程。其内涵包括:①各区域建设用地总量首先要反映区域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增量,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②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限制因素,不能放任区域建设用地规模无限制扩张;③立足于区域当前的土地资源禀赋,积极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

刘琼等: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2期依据以上内涵,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首先,应当建立涵盖经济、社会、生态、土地资源禀赋4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全面体现区域差异;其次,应当选择合适的方法依照各指标在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实现建设用地总量的区域差别化配置。

1.2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指标体系

现有关于建设用地区域配置的指标体系多侧重于区域经济和社会指标[14-15],注重对土地利用经济社会效益的考量[16],很少包含区域生态环境及土地资源禀赋指标。因此,考虑到与已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衔接,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同时兼顾指标的实用性,选择目标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年总人口、“建设用地容量”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4项指标分别代表各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及土地资源禀赋差异,作为建设用地区域差别化配置的依据(见表1)。其中,“建设用地容量”参考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土地开发强度指标,借鉴环境绝对容量概念,代表某个区域建设用地达到其生态底线的距离,以30%土地开发强度国际警戒线[17]计算得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则依据1993年颁布的《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按人均150m2计算。

evaluationfunction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4经济4目标年地区生产总值x14――社会4目标年总人口x24――生态4建设用地容量x34土地总面积×0.3-现状建设用地面积土地资

源禀赋4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x44现状农村建设用地面积-(现状农村人口×150m2/人)1.3建设用地总量区域差别化配置的方法

为依照各指标在区域间的差异程度确定各区域所应配置的建设用地数量,采用信息熵求和最大化方法[18,19]求解配置方案。

首先,利用信息熵评价系统的均衡,度量单位指标值所负荷的建设用地量在区域间的差异程度,信息熵越大,单位指标值所负荷建设用地量的区域差异性越小,反之越大。以x1为例,“目标年建设用地总量/目标年地区生产总值”的信息熵越大,说明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负荷的建设用地量的区域差异越小;其次,计算信息熵达到最大值时各区域的建设用地总量。同样以x1为例,当“目标年建设用地总量/目标年地区生产总值”的信息熵最大时,各区域“目标年建设用地总量/目标年地区生产总值”趋于相等,但由于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存在差异,区域建设用地总量便会与其指标总量相协调,从而实现差别化配置。

x2、x3、x4单位指标值负荷建设用地量的信息熵意义与x1类似。但x4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取值为实值的倒数,因为若区域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较大,则理应更注重内涵挖潜,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相应配置较少的建设用地总量。

1.3.1目标函数

maxe=∑n4j=1ej(1)

式中ej(j=1,2,…,n)为第j项分解指标单位负荷建设用地量的信息熵,可依据信息熵的计算公式(2)、(3)、(4)计算得到。其中xij为第i区域内第j项指标的值,Qi为第i区域内分配的建设用地量(决策变量),Xij为第i区域内第j项指标单位指标所负荷的建设用地量。

ej=-14lnn∑n4i=1pij・lnpij(2)

pij=Xij4∑n4i=1Xij(3)

Xij=Qi4xij(4)

1.3.2约束条件

Q1+Q2+…+Qn≤Q(5)

Qi现状≤Qi≤Qi需求(当Qi需求≤0.3×Si)

(6)

Qi现状≤Qi≤0.3×Si(当Qi需求>0.3×Si)

(7)

其中,Q为待分配的建设用地总量,Qi现状为第i区域的建设用地现状值,Qi需求为第i区域的目标年建设用地预测值,Si为第i个区域的土地总面积。

2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2.1研究区域概况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是近代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发祥地和开放型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依据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到2005年底全省土地总面积1067.42×104hm2,其中建设用地183.15×104hm2,土地开发强度为17.16%。同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8272.12亿元,总人口7474.50×104人,城市化水平50.50%,人口密度高达700人/km2,为全国各省之最。

从区域来看,江苏省下辖的13个地级市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苏南地区指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5市,苏中地区指南通、泰州和扬州3市,苏北地区指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和宿迁5市),三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苏南地区城市化、工业化速度远高于苏中、苏北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的差距也十分明显。1997-2005年苏南地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等增长幅度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苏中、苏北地区。到2005年,13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均超出上轮规划目标,其中苏南地区偏差量最大,其次是苏北,苏中最低。

可见,对于江苏省这一建设用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且区域差异明显的省份,通过建设用地差别化配置,推动苏南地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苏中崛起和苏北振兴,进而推动全省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2.2数据来源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篇6

一、“十五”期间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1.金保工程经国家正式批准立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7号)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列为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和完善的十二个业务系统之一。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金保工程在国家整体立项。之后,国家发改委相继批复了金保工程中央本级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和西部地区补助方案。

2.全国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规划标准已基本完成。劳动保障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或完善了社会保险、劳动力市场等业务系统指标体系以及社会保障卡、劳动保障业务专网ip地址等方面的标准规范;针对全国联网工程、数据中心建设、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城市建设等具体建设任务,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制定了金保工程调度制度、社会保障卡发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这些文件、标准、方案和制度,明确了金保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建设原则以及各项建设任务的具体要求。许多地区根据部里的文件也制定了本地区金保工程实施的具体方案。金保工程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全国网络框架已具雏形。“十五”期间,劳动保障部与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了联网;20个省区市实现了与所辖全部地市的联网。在全部地市级以上城市中,80%实现了与省数据中心的联网,市域网覆盖达到65%的经办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已延伸到街道、社区,部—省—市三级网络结构已初步形成。借助部—省—市网络开展了养老保险监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等联网应用,监测数据分别覆盖到829%的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和约100万失业人员,对于及时、客观地采集社会保险决策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部省间及部分省市间视频会议系统已投入使用。

4.统一软件开发及应用取得可喜进展。劳动保障部组织开发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已经推广到340个以上统筹地区,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劳动99)已经推广到200多个地市。特别是一些省区在上述两个软件基础上,统一进行核心应用软件的全省本地化实施,不仅加快了全省统一软件的推广应用,也对统一标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以社会保险五保合一、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整合工作已经在很多地区开展。

5.各项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全国大部分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及177个地级以上城市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中心机房,通过数据整理和整合,数据中心的统一程度逐步提高,数据质量显著提高。全国已有14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开通了12333专用服务号码,其中80个建立了电话咨询服务中心或依托全省统一的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全国已有12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了政府网站。一些地区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网上职业介绍、网上社会保险申报和查询等业务,为社会公众足不出户办理相关劳动保障业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社会保障卡已在近70个地区有序推广使用,持卡人数已达到2000万人。通过示范城市建设,已经出现了一批符合全国统一建设要求,取得一定建设成果和应用效果,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的城市。

6.机构、队伍建设得到较大加强。全国绝大部分省级劳动保障部门、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信息中心)。尚未建立专门机构的地区,也基本明确了负责信息化综合管理的部门。通过引进和培训,信息化队伍的规模和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一支熟悉业务,钻研技术,能够吃苦,甘于奉献,热爱劳动保障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队伍已经初步建立。

通过金保工程建设实践,与“十五”期初相比,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系统应用效果初步显现,已经成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的重要支持手段。数据集中管理、系统整合、体制创新已成为当前金保工程建设的新特点,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呈现了积极、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

(二)基本经验

“十五”时期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1.领导重视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一直十分关心金保工程建设,国务院领导专门对金保工程建设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加速推进”。劳动保障部党组将金保工程列为劳动保障部的“一号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也都非常关注和支持金保工程建设。各地区的劳动保障厅(局)普遍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工作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保证了金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2.统一认识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建立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系统整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已经逐步成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普遍共识,形成了集全系统之力,共建金保工程大业的良好局面。

3.健全机制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保证。各地区建立专门的、统一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技术力量进行有效整合,统一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管理、协调和组织实施,为金保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促进和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完整和统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许多地区信息化管理部门、规划财务部门、业务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分工明确,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形成了部门间良性互动,技术与业务相互促进的工作氛围。

4.体制创新是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方向。许多地区利用建设金保工程的契机,按照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信息化管理的特点,通过机构、岗位、职能的调整和业务流程的重构优化,建立了更加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了劳动保障管理服务能力。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完善制度、加快发展和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和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对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被纳入到国家信息化总体发展战略当中

进入21世纪之后,信息化对经济社会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列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劳动保障信息化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到国家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布局当中。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了“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的工作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保障工作、对金保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为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期间要建立健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就业比较充分,分配格局比较合理,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发展目标。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要适应劳动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努力满足事业发展中的新要求。这就迫切需要将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将系统的覆盖人群从城镇参保人员和就业职工扩展到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村参保人员等,部分地区的覆盖人群还要从从业人员逐步扩展到全体城镇居民,甚至全体城乡居民;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三)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跨地区业务办理需求愈发迫切

目前劳动力和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地区间迁入迁出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者跨地区求职,跨地区进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跨地区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等,都变得愈发迫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在**期间要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探索解决人员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问题的有效办法。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要与这一要求相适应,为跨地区的人员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社会保险待遇享受及跨地区的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四)社会各界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劳动保障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势必要求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这一理念。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和办事程序,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网上直接办理各项劳动保障事务的服务,通过网络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劳动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实现从面向机构管理向面向社会服务的转变,实现对劳动者“记录一生、管理一生和服务一生”,仍是**期间需要面对的和完成的重要课题。

(五)信息安全变得愈发重要

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管理着数以万亿计的资金和数以亿计的人员信息,牵涉到每一个劳动者和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出不得半点问题。**期间,数据集中管理和各系统的整合将成为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趋势,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就变得愈发重要。与此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系统的用户范围将急剧扩大,通过互联网的访问和信息传递将逐步增多,系统面临的风险逐步增大。我们要主动应对信息安全的挑战,在信息化建设中同步实现信息安全。

(六)当前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短缺。一些地区金保工程尚未得以正式立项,没有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特别是部分中西部地区,资金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二是人才短缺。据统计,目前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从事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员,平均每个城市只有5人,远远满足不了系统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一些地区尚未设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已经设立的,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地位以及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在确保一体化建设的前提下,如何在管理机制上适应各业务分险种办理以及**期间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部分省份垂直管理等业务发展趋势,是**期间需要解决的课题。四是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一些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在地区整体信息化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明确,与其他政府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关系有待理顺。

三、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适应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任务,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坚持统一建设、应用为先、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

1.按照《**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将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纳入到国家信息化整体布局当中,确定**期间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2.围绕**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认清劳动保障业务的发展趋势,坚持信息化建设服务全局,确保信息化工作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适应。

3.适应劳动保障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树立“两个服务对象”的理念。一方面,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为业务经办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人民群众。要增强劳动保障信息化的服务功能和手段,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4.以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建立科学管理模式为方向,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实效。

(二)总体目标

以全面提高劳动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为目标,在金保工程一期建设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劳动保障事业的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全面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并通过系统整合和信息共享,为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及跨地区协作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基本统一的面向社会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在内的多层次的宏观决策支持和基金监督模式,为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1.信息系统覆盖城镇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以及农村社会保险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覆盖城乡各类参保人员、城镇从业人员以及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等人群。

2.信息网络覆盖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就业服务机构、就业培训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等各类经办机构和服务机构,并延伸到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

3.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劳动关系及劳动保障监察等主要业务系统有机整合,通过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之间的衔接和协同办理。

4.跨地区业务协作的技术支持环境基本具备,为实现地区间劳动保障业务协作提供支持。

5.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一体化的、面向社会的、集多种接入方式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门户系统和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6.基金监管系统进一步完善,非现场监督成为基金监管的重要手段。

7.宏观决策支持水平提高,实现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和精算等在内的多层次决策支持模式。

8.系统的安全体系基本建立,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进一步加强。

9.实现与相关部门电子政务系统的衔接,逐步实现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平台的衔接。

四、重点任务

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开展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强化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全网整合,突出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信息化水平。

(一)完成中央、省、市三级数据中心建设

1.完成各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按照成熟先进、经济实用、持续稳定的原则,配备硬件设备,并实现硬件设备的物理集中,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共用同一个机房。建立健全各项数据中心运行管理制度,完善专职人员配备,提升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级别。充分发挥数据中心的作用,形成搭建一个统一平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从网络管理中心,到数据管理中心,最后到决策支持中心的功能扩展。

2.实现数据在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数据和决策数据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通过数据整理和整合,建立统一的个人基本信息库、单位基本信息库和机构基本信息库,将各类参保人员及城镇从业人员、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各用人单位和参保单位全部纳入到系统中统一进行管理。取消区县独立设置的工作库,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全市范围的数据集中,最终实现“同人同城同库。”研究制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情况下的数据分布策略,逐步提高业务数据库的集中层次。根据跨地区业务协作的需要,建立异地数据交换平台。适应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的建立,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数据档案,实现对用人单位守法情况的动态监控和分类重点管理。

3.进行异地灾备中心建设。完成中央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建设,有条件的省可以省为单位建设全省统一的异地灾备中心,将省内所辖各地市的业务数据全部集中备份到灾备中心。灾备中心应首先实现数据级容灾备份,条件成熟的,可实现应用级的容灾备份。

(二)完善中央—省—市三级网络

1.进一步加快市域网建设步伐。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中心在将网络联接到各类社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就业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将就业培训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等联接到网络当中,并向街道、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乡镇延伸。力争到**末期,各类经办机构和服务机构纳入市域网的比率达到90%以上,街道、社区纳入市域网的比率达到70%以上,农村乡镇纳入市域网的比率达到50%以上。

2.进一步提高部—省—市主干网络的性能。实现部—省—市主干网络的三级网络贯通,确保信息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之间以及跨地区间的无障碍传输,满足各项监测数据上传和跨地区业务协作的需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保证网络的畅通。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总体部署,逐步实现与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衔接,实现与人口、公安、财政、税务、金融、教育、卫生、民政等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

3.构建信息系统安全信任体系。结合劳动保障实际业务需求,确定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并按照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兼顾安全与应用、兼顾安全与投入的原则,在充分考虑现有安全保护基础,合理利用现有安全设备基础上,采取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数据、网络和应用安全。完成系统安全测评认证工作,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劳动保障系统pKi基础设施的实施策略,建立全国统一的,基于pKi/Ca技术的信任体系和安全体系。

(三)加强应用系统建设

1.扩大业务系统覆盖范围。根据扩大覆盖面、做实个人账户、改革计发办法、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工作的要求和“五保合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并根据业务发展要求,适时实现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包括部分地区建立的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的技术支持。全面实现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对接,实现单位和人员管理的信息流及资金流的有效衔接,在完善以信息管理和记录为核心的业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资(基)金管理为核心的会计核算系统。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确保满足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和职业培训等业务开展的需要。开发劳动关系管理及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监管信息系统,支持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调控、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处理等业务的办理。开发农村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将系统覆盖到所有农村参保人员。逐步支持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各项劳动保障行政业务的电子化,并实现与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功能,实现各项业务之间的有效衔接、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扩大全国统一应用软件的覆盖面,力争覆盖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统筹地区。

2.为跨地区业务协作提供技术支持。适应跨地区人员流动的需要,结合跨地区相关业务政策制定状况和工作条件的成熟程度,研究确定跨地区业务技术支持方案,开发跨地区业务协作信息系统,形成对劳动者跨地区求职、参保人员跨地区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续接、退休人员异地安置社会化服务和管理、参保就医人员跨地区医疗费用结算、工伤人员及遗属跨地区领取待遇和就医等业务的技术支持能力。

3.加强基金监管系统建设。依托金保工程信息网络,建立多部门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支持部、省、市、县各级社会保险基金非现场监督工作,实现微观监管目标(及时发现社会保险基金薄弱环节和疑点问题,加强基金管理)和宏观监管目标(及时了解掌握基金运转情况和支撑能力,实现制度平稳运行),促进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

4.加强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全面建立通过网络采集信息的采集机制,形成常规统计、抽样调查、网络采集等多渠道相结合的决策信息采集模式;建立中央、省、地市三级劳动保障宏观决策数据库,对各类统计调查信息及通过网络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和分析;建立模型库、方法库,建立针对劳动保障各项业务的、制度化的分析、预测机制,实现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和精算在内的多层次决策支持模式。进一步完善和统一劳动保障统计分析数据指标体系、在线数据采集手段和联机数据分析。

(四)建立基本统一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1.构建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整合,地级以上城市全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12333公益热线服务,实现全国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互联,形成“一地呼入、全国咨询”的服务模式。加强劳动保障系统政府网站群建设,形成完整统一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信息门户体系,积极推进基于统一的安全信任体系和互联网技术的自助式网上业务办理,逐步扩大应用的业务范围。建立电话服务和网上服务互为补充,集成多种接入方式和服务手段,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体现劳动保障系统统一的面向社会的整体公共服务形象和品牌。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与业务系统、基金监管系统及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的联动机制。

2.大力开展劳动保障基层信息平台建设。在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建立综合的劳动保障信息窗口,实现劳动保障业务在街道社区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将尽可能多的服务功能通过网络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为开发就业岗位、面向失业人员开展就业服务、面向退休人员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以及其他各项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3.稳妥有序地推进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应用。推进社会保障卡在劳动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应用。配合跨地区业务协办的开展,实现社会保障卡的跨地区通用。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管理。

(五)切实提高应用水平

1.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监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扩大上传数据的覆盖面,其中养老保险监测数据要覆盖到全部参保人员,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覆盖到全部失业人员。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增强数据的时效性,做好上传数据的分析和深加工。

2.逐步启动其他各项联网应用。研究确定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及医疗费用监测、工伤保险管理服务监测、生育保险管理服务监测、劳动力市场供求监测、劳动关系管理监测、农村养老保险监测等实施方案,适时启动上述联网监测应用。根据跨地区业务协作的需要,适时开展异地业务联网应用,并逐步扩大覆盖地区和人群。探索各项联网应用的整合方案,实现各项联网应用的整合。

3.加强已建系统的应用。研究建立信息系统应用效果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系统的使用价值。探索劳动保障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部署,实现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交换。

五、保障措施

(一)形成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证机制

完成金保工程二期立项,将硬件升级、网络扩面、应用软件深度开发、安全加固、公共服务系统全面建设等主要建设任务,纳入到金保工程二期中。各地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和国家财政部的有关要求将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纳入财政预算科目,由各级财政提供经费保障,确保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对部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在中央财政适度补贴、地方财政主体承担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渠道,多方筹集系统建设和维护资金。

(二)实施三项重点行动计划

一是实施示范城市建设推进计划。在金保工程一期示范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在金保工程二期建设中建立起一批金保工程推进示范样板城市,形成示范带头、整体推进的建设局面。二是实施中西部地区重点援助计划。通过资金补贴、政策倾向、重点指导、对口协助等方式,提高部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三是实施劳动保障系统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普及计划。对劳动保障系统各类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在全劳动保障系统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建立业务人员信息系统应用能力考核上岗制度,把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作为衡量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纳入人员考核范畴。

(三)理顺信息化工作机制

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进一步促进劳动保障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良性互动,努力建立政策制定及业务调整的技术论证制度。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上的协作配合,逐步建立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

(四)健全劳动保障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体系

根据劳动保障业务发展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按照系统建设要求,建立较为完整的劳动保障信息化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修订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业务指标体系,制定劳动关系与劳动监察信息系统、农村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业务指标体系,制定药品及诊疗项目编码,制定并出台个人基础数据库、单位基础数据库、机构基础数据库标准、统一的交换区数据标准、决策区数据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以及跨地区信息交换、与其他业务部门接口、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等。加大标准规范的执行力度,确保劳动保障相关业务系统中各类业务代码的标准、规范和统一,确保各业务系统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根据劳动保障业务发展需要,按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制定或修订各项业务流程规范,逐步统一和规范各地的业务流程。

(五)建立和完善信息化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全国性的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一是制定劳动保障系统部—省—市全国主干网网络运行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和使用制度等;二是建立ip地址备案制度、应用软件项目验收备案制度,完善技术支持商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卡注册管理、密钥管理及CoS核准制度等,对各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和控制;三是配合安全信任体系建设,制定电子证书分发、使用和管理制度;四是制定监测数据采集及使用制度,落实信息资源管理责任制,建立信息交换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系统建设调度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期间,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金保工程的项目管理。

(六)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坚持多渠道培养与高起点引进并举,壮大劳动保障系统信息化队伍,力争信息技术人员数量在“十五”期末的基础上增加50%以上。建立信息技术培训机制,强化对信息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省、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也要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做好对劳动保障业务人员系统应用水平的培训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于劳动保障信息化队伍的奖励激励机制,为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与技术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篇7

关键词:

数字化社区社区主体公众参与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p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如今,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据初步统计,全国15个数字省区建设顺利推进,300多个地级市正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其中半数已经建成并在60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启动了100多个数字县域建设和3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数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数字城市应该包括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社区和个人四个层次,目前许多城市启动的项目主要局限在政府管理部门,而将来"数字城市"的核心则是企业和社区。社区是连接政府与个人的纽带,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数字化社区”将起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数字社区是数字城市框架中与居民关系最密切的基本单元,是数字城市在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具体化、数字化以及日常生活、管理和服务的全面信息化。一个个数字社区的建立,就像被点亮的盏盏明灯,点亮了数字城市,丰富了数字地球。数字社区概念的实施,将使人们生活和居住的社区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

二、数字化社区的概念界定

数字化社区是数字城市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社区范围内,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建立起来的服务于政府、物业管理机构、居民和各种中介组织的整合社区资源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其核心是社区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物业管理等社会基础服务机构与居民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的搭建。其目的旨在运用现代互联网、多媒体、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手段,营造一个丰富多彩、便捷高效的虚拟社区。

三、数字化社区的主体构成

社区一般是指实行了物业管理的小区、生活区、居民区等,其主体构成主要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及业主,各主体的相关需求见表1。

社区各主体间存在双向的信息流,如右图所示。社区信息交流平台集成了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业主委员会等基层管理机构的相关服务信息,居民则通过该平台获取社区管理信息、社区服务以及生活资讯等服务。

表1社区各主体需求一览表

四、数字化社区的功能结构研究

数字化社区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宏观管理模式向微观管理领域转变渗透的载体,加强了社区主体中政府管理部门与社区的联系,使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更加有效,其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它突破了管理者与业主之间的所有交流障碍,真正实现了“无距离、无时差”的信息资源共享与管理服务,使物业管理服务运行更便捷高效,社区网络的建设以及电子商务的开展为房地产开发商、it企业以及物业公司提供了新的商机,同时也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图2数字化社区功能结构图

五、数字化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层面

目前我国在社区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健全,各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清晰,权责不分明,社区物业管理、社区公益事业部门、社区政务管理、社区中介服务以及社区商务服务等各自为政,各个主体之间没有协调、合作,社区居民则被动地接受各主体提供的服务。如水、电、气、暖等公共事业部门仍属于各个不同的部门,各自为政,造成系统维护升级等难度加大,此外,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物业管理机构在处理社区紧急报警等情况实际操作困难。

2、建设层面

首先,社区数字化建设无章可循,许多社区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明晰、统一的标准,在系统建设中,出现各方利益无序竞争的现象;其次,社区数字化处于盲目建设阶段,对数字小区建设及系统集成存在理解误区,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和先进技术,往往导致社区资源配套跟不上发展,数字化社区的区域网与市政网脱节。

3、公众参与层面

数字化社区的建设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而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居民对于社区数字化管理与服务的参与意识并不强,表现在他们对社区数字化参与度不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宣传力度不够,数字化社区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它并不是很了解,即使了解也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二是居民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虽然有参与意识,但是没有受到专门的培训,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经济条件不允许,数字化社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暂且不说,一个月几十甚至上百元的费用对于一些家庭也是不小的负担。

4、管理层面

日前国内物业管理尚未进入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物业管理公司不成规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低下成为社区管理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在数字化社区的创建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利用”等现象,许多社区重建设轻管理,在方案的总体规划阶段没有考虑系统建成后需要多少物业管理人员、所需费用等,导致因物业管理费用偏低或物业管理人员素质差,造成某些系统关闭、停机现象。

六、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建议与展望

未来的数字化社区必须从数字化社区的本质、原则、具体内容出发,系统地对数字化社区进行研究,凸显社区的人文关怀。纵观国内外在数字化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种种现象及问题,结合前人对数字化社区的研究总结,笔者认为其解决措施可以概括为建好两大平台:信息集成平台和管理系统平台;做好两个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和信息资讯服务。以下笔者具体从体制改革、建设、公众参与以及管理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改革管理模式,加强法制建设,为社区数字化建设正常运行提供法律保障

原来的社区管理模式采取单向交流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亟待改革。在社区数字化建设中,必须采取双向服务流模式,即水电气暖等服务部门,社区中介组织,社区社团组织等和居委会通过契约方式结成一种联盟,互惠互利,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提倡鼓励居民自治模式。

此外,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明确规定社区管理主体和服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避免纠纷发生时无法可依,无法可查;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保证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符合法律程序,才能使得社区的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2、重新认知数字化社区,重视社区基础资源建设,保证区域、市政共同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数字化社区的规模、类型,政府还应组织行业单位制定数字化社区的标准或指南,明确数字化社区实施内容。深圳最近率先在全国的城市中公布了深圳市数字化社区评价规范,这对数字化社区建设有着重大意义。社区数字化建设既要注重软环境的建设,硬件设施的建设也不容忽视,建立完善协调与配套的资源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3、重视宣传,鼓励号召社区居民参与数字化社区的建设。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基本组成单元,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数字化建设无法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信息知识水平,加强其对数字化社区信息交流平台的应用,使他们对数字化社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激发其参与社区数字化建设的热情,从而真正参与到数字化社区建设中来。

4、加大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培养专业的数字化管理人员。

数字化社区科技含量高,对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也很高。专业的社区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数字化社区运转的基本流程,还应学会操作先进的设备,掌握各种设备的安装、调试跟维护等技术。社区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太低,数据整理工作不精确等都是现实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要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技能,切实推行数字化社区进程。

参考文献:

[1]白黎光.“数字化社区”功能设计及典型应用[J].职业时空,2010,6(007):141-143.

[2]许克祥.社区数字化的问题与策略[J].特区经济,2006,10:309-31i.

[3]刘叶冰.数字城市中的数字社区建设[J].建设科技,2002(3):41-43.

[4]陈宏伟,闫辉.数字化社区建设框架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0-42.

[5]盘红华.数字化社区解决方案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03):84-84.

[6]李景湧.我国数字社区建设的思考[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1):12-15.

[7]侯建.论数字化社区建设[J].山西建筑,2008,34(32):43-44.

[8]崔凤生,宋瑛璐.我国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反思与展望[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83-84.

[9]曹海涵.居民小区数字化社区构建方案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篇8

一、总体情况

(一)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改革试点工作开局良好。深化供销社改革,既是中央及各级政府对供销社的要求,更是供销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这轮深化改革中,我们超前准备,精心筹划,为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争取了主动。2013年11月全国总社深化改革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我们即在认真总结近年来改革发展工作基础上,与各相关区委、区政府和供销社反复沟通研究,确定了各区供销社改革重点。全国总社召开综合改革试点动员部署会后,我们立即召开了全市供销社系统加快改革发展工作推进会,确定了市社系统改革总体目标。我们按照中央“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要求和全国总社“积极稳妥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的精神,以“改造自我、服务城乡”为统领,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确定了大力推进“镇村发展与服务一体化、系统联合合作多元化、为农(民)服务规模化、城乡流通现代化”建设的改革总目标,制定了《供销社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科学发展实施方案》,并分解为2014年--2015年完成的13项具体任务。各区供销社根据市供销社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任务项目化、责任部门化、进度节点化、推进网格化”的要求,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具体方案,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市供销社派出推进改革工作组,与各区供销社共同研究工作思路和落实措施,全系统上下紧盯目标任务,抓住关键节点,明确路线图、进度表、责任人,并采取有力措施,逐项工作、逐个节点抓好落实,高标准地落实改革举措,完成改革任务,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坚持加快发展不松劲,全系统经济保持健康稳定运行。改革既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也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与问题、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添活力、增效益。开年以来,全系统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坚持加快改革和加快发展并举,制定了2014年全系统主要经济目标,以工作大纲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区社和企业,签到目标责任状,强化考核。1-11月份,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775.69亿元,同比增长29.77%,完成年度目标的103.43%;其中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1.68亿元,同比增长29.32%,完成年度目标的 102.62%;实现农副产品收购额210.89亿元,同比增长25.17%,完成年度目标的105.44%;实现连锁企业销售额155.05亿元,同比增长24.6%,完成了年度目标的100.03%;实现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252.33亿元,同比增长25.17%,完成年度目标的100.93%。

(三)坚持狠抓自身建设不懈怠,积极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一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市供销社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青奥”安全管理要求,开展迎“青奥”安全生产200天专项整治行动,狠抓安全生产,实行市社机关、企业、具体区域三级安全生产网络化监管体系,通过“四定”,即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指标、逐一落实到三级体系中,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化管理体系。供销社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组成9个督查小组入驻企业,深入一线跟踪督促,做到了靠前指挥、事前预防。通过“青奥”期间的安全生产整治专项行动,供销社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即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取得不少成效;二是开展“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从机关到各直属企业、参股企业直至企业基层门店,三级联动,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一处空白。向市社直属企业、参股企业和改制企业,发放门前三包宣传单500多份,清理垃圾722.5吨,拆除破旧广告牌、破旧雨棚、违建1530平方米,粉刷墙面6000平方米,平整地面11550平方米,种植草坪6720平方米,合计投资203万元。三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制定了《市供销社机关参加2014年全市机关作风建设评议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四解四促”、“三个服务”、“万名党员帮万家”等活动,制定和实施好《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2014年为人民办实事项目》、《南京市供销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批联动工作方案》、《南京市供销社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实施细则》等。

二、主要举措及工作成效

(一)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在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服务“三农”是供销社的立社之本,基础组织体系是供销社的活力源泉。我们始终坚持以“三社”建设为抓手,坚持扩大覆盖与提升质量并重,恢复重建与创新发展并举,不断完善基础组织体系。今年以来,着眼密切与农民利益上的联结,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理念,激发为农服务活力,不断创新组织体系、服务模式、经营机制。按照“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充实功能、规范管理”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基层社重组改造工作,在激发活力上狠下功夫。在全系统继续开展为农服务“四·十示范工程”典型培育活动,即:“为农服务社十大标兵社”、“专业合作社十大典型社”、“基层中心社十强社”和“供销社系统十大骨干企业”。目前,已创建3家为农服务社标兵社,4家专业合作社典型社;已培育2家基层社十强社,1家骨干企业。这些示范社企的带动引领作用逐步显现。1-11月全系统新建和提档升级为农服务社71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6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0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00%。截至目前,全系统领办、参办、协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达346家,入社成员37012人,带动农户113479户,培育出了南京桥州蔬菜、高淳区青松水产、六合区大圣水芹等一批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专业合作社,这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规范化生产,增产增收,保障城乡居民需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以服务城乡为宗旨,在探索为农(民)服务模式上取得新突破

积极发展新型为农服务载体。以系统化、信息化、公司化为抓手,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主导作用,依托镇、村两级组织力量,按照“供销社搭台、镇村共建”的思路,全面融入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选择溧水区进行试点,在陈卞村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5.2亩、建筑面积1300平米的集生产、生活、文化、社区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为民服务中心,年底前再开工建设两个中心村为民服务中心、一个中心镇综合商贸体。在此基础上用信息链、物流链贯穿区、镇、村三级并形成网络,逐步实现区有信息集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每个中心镇有一个5000平米的综合商贸体和信息呼叫中心、每个中心村有一个1000平米以上的新型为农服务中心和信息采集点,构建起信息化程度高、综合配套完善、便捷优质高效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积极推进为农服务规模化建设。按照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要求,由六合区供销社牵头,联合社会力量,组建农机具、农业植保等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对大田作物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的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按照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要求,发挥供销社牵头组建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资源优势,在江宁区试点,积极推动基层供销社、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三社合一”的深度融合,确保管理科学、运营规范、监管有力、风险可控;按照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整合系统专业合作社、农合联、农合会等资源,大力组建由基层供销社牵头领办的、跨区域、跨行业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并突出基层供销社在联合合作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已在六合区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个,购置各类农业机械设备60台套,入社社员106人,全面托管大田1350亩,半托管式服务面积10000亩;成立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一个,吸纳9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395人,购置农机植保设备126台套,全托管大田7813亩,服务大田面积28000亩;今年截止8月底,全市新建各类专业合作联合社11家,另有9家正在筹备之中,确保年底前完成;江宁区资金互助合作社“三社合一”工作已完成实施方案的拟制,目前正报市有关部门审核。

积极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民增收致富带头人。全年组织2期共计200名农产品经纪人参加农产品经纪人中级培训并取得了执业证书,近年来,先后有2名农民经纪人荣获“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称号,7人荣获“江苏省百佳农产品经纪人”称号。通过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培训,进一步加快了我市农产品生产营销队伍健康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经纪人素质,为规范农产品经营行为,搞活农产品流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市供销社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为“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在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上呈现新亮点

拓展销售渠道,搭建淘宝网“特色中国·南京馆”。通过市社入股的形式,将高淳区社建成的淘宝网“特色中国·高淳馆”升级为“南京馆”,联合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同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目前淘宝网“高淳馆”升级为“南京馆”的各项前期工作已完成。电商平台已链接72个专业合作社和企业,8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参与农户321户,社员1420人,运营10个月以来集聚网销商户337家,累计完成网上交易额1.6亿。

对接“智慧社区”,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终端。以市社宁供农业产业发展集团为主体,依托已建成的40余家实体门店和冷链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公司物联网技术优势和系统产销对接优势,对接政府“智慧社区”项目,2014年在建邺区200余个社区工作站开始布设具有社区服务、农产品销售等功能的电子商务终端,实现鲜活农产品由生产基地直销居民,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农产品营销体系。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篇9

关键词:北方干旱地区节水型社会水资源

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北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主要“瓶颈”。与区域水资源先天不足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仍然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用水浪费、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等问题。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为此,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在刚刚通过的新《水法》当中,也明确提出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内容。

针对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特殊的水资源及用水背景,同时为配合国务院批复的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水利部决定在甘肃省张掖市开展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建设时间为2002~2004年。通过这一典型地区的试点建设,探索北方缺水地区基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现代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为“十五”期间全面推进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提供技术、经济、体制、政策和法规等的示范。

一、节水与节水型社会

节水是指采取现实可行的综合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节水型社会不是在现有的社会系统上加上节水的内容,而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都以节水作为其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可以看出,节水型社会较传统意义的节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二、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宏观层面上,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保障区域或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其二是实现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对于张掖来说,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一方面要保证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目标的实现,完成国务院批复的黑河省际分水方案;另一方面还要维持张掖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工程措施、科技措施和宣传教育措施等五个方面。

1.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性措施。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管理措施内容包括管理体制建设、运行机制建设、法制体系建设、规划体系建设、技术体系建设和参与机制建设六个方面内容。

(1)管理体制建设

逐步建立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成立张掖市水务局和各县、区水务局。全社会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和水质,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管理以及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2)运行机制建设

建立以用水和纳污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以总量控制下的取水、排污许可制度。运行机制的内容和技术支持主要包括规划机制、评价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制度、机电井管理及监督制度、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督制度、干旱期动态配水管理(即危机管理)制度、用水定额管理制度、节水补助制度、信息交换制度、公众参与管理制度等。

(3)法制体系建设

在新《水法》的大框架下,制定一系列节水型社会配套管理办法,出台相关地方管理办法和地方性法规,同时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4)规划体系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规划体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掖节水型社会规划体系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如区域节水规划、灌溉面积总量控制规划、灌溉制度改革规划、节水工程规划、人工林面积发展规划等。

(5)技术体系建设

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带有明显的探索性,需要全面技术支持。张掖节水型社会技术支撑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水循环演变过程与规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需水量、水权制度、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水资源调配与节水管理信息系统、用水需求管理的配套经济手段和技术政策、区域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制定、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行业用水水价制定与收取体系、水市场研究等等方面。

(6)参与机制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发动全社会各个部门不同行业共同参与,因此公众参与和参与机制的建设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关键。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参与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民用水者协会制度、分水协调制度、重大水问题听证会制度、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水信息社会公布制度等。

2.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内容中最主要的部分,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经济结构调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来改善用水结构,提高单方水的经济产出。对于传统农业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点内容是种植结构的调整。二是相关节水经济机制的建立,通过经济杠杆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

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济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结构调整

①产业结构调整

张掖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区,2001年全市GDp为68.8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7.8∶30.0∶32.2,二、三产业总值比重较全国低22个百分点。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具体来说,应大力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重点抓好60万t草粉加工、15万t的柠檬酸、10万t药用葡萄、2万t葡萄酒、7000t颗粒啤酒花、10万t高烹油、5万t马铃薯淀粉、2万t真空冻干食品等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加速发展,2004年三产比例调整为34∶34∶32左右。

②种植结构调整

张掖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2001年人均产量为819kg,商品粮率高达60%。这种“一头沉”的种植结构造成张掖单方水GDp产出仅为2.8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在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过程中,加大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围绕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扭转传统的单一粮食主导种植结构,准备利用5~8年时间,逐步形成农作物制种、优质牧草、经济作物和粮食等4个百万亩的新型“四元”种植业格局,2004年粮经草比例调整到42∶46∶12左右,实现产粮大区向草畜强区跨越。

③相关地方政策

坚决继续贯彻落实地区“三禁三压三扩”政策,即禁止开荒、禁止移民、禁止种植高耗水作物;压缩耕地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2003年争取取消全部水稻种植面积。

(2)相关经济机制建设

张掖节水型社会经济机制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建立合理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合理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建立与取水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二是建立与排污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水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制度,即排污收费制度。

②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水价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基于供水成本的水价形成机制的建设;二是分类与累进制水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三是基于用水户实际承受能力水价调整方案制定,尤其要考虑困难群众的基本用水水权,制定出相关的经济补助政策和保障措施。

③建立节水激励制度

根据初始水权分配结果和水资源使用状况评定节水水平,制定相关经济鼓励政策,建立节水激励制度。

④改革节水投入机制

确定节水受益主体,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改革节水投入渠道与比例,建立合理的节水投入机制。

⑤初步建立水权(水量)交易制度

从非正式水市场交易入手,探索和逐步规范符合地区区情的水权或是水量交易制度。

3.工程措施

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工程措施实施内容将以《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中相关工程措施为基本内容,新增一部分对于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有重要意义而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中未能考虑到的工程。

(1)祁连山水源区保护工程

祁连山水源地是张掖和内蒙古额济纳绿洲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和国防科研基地赖以生存的命脉,保护水源的工程意义非同寻常。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列入《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中的祁连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封山育林9000余hm2,落实森林管护面积26万hm2;二是为保障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需要加大祁连山水源区退耕还林力度,考虑实行一定数量的生态移民。

(2)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

张掖黑河干流张、临、高三县(市)及肃南县重点完成《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确定的灌区节水工程项目;山丹、民乐两县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挖潜改造为主,重点完成洪水河灌区、马营河灌区、大堵麻灌区及寺沟灌区的节水挖潜改造。

(3)引水口门改建工程

黑河中游现有引水口门62处,根据《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在减少引水口门的基础上,尚有口门41处。这些口门大部分为无坝引水,已有的部分骨干水利枢纽和分水闸建成多年,老化失修严重,闭口困难,严重影响水量的统一调度和用水总量的控制。近期引水口门建设总体规划内容根据工程的现状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三部分:一是改建引水口门15座,二是改建张掖市的龙洞、张家寨和石庙子3座分水闸,三是改建加固黑河草滩庄及梨园河2座引水枢纽。

(4)黑河河道治理工程

根据2000~2001年张掖黑河6次“全线闭口,集中下泄”调水实践,中游河道暴露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该段河道河床宽浅、汊沟交织,水流分散,蒸发渗漏损失严重,集中下泄效果差;二是闭口期间,填挖封堵工程量大,人、财、物耗费巨大。黑河中游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张肃公路黑河大桥上游分洪枢纽工程改建,右岸堤防延长新建22.99km及现状堤防加固8.07km,左岸控导工程13座总长9km和部分河道主槽疏浚等4个部分。

(5)用水取水计量设施体系

用水取水计量设施体系包括地表水引水口门的取用水计量设施和机电井井口地下水取用计量设施。其中地表水引水计量设施包括干、支、斗渠三级,其中干渠、支渠两级安装自动测水仪,斗渠设量水堰。另外张掖目前有机电井4489眼,通过采取关闭措施,仍有工业、生活和农业深井共计2710眼,试点阶段拟在这些机井口安装水表。

(6)生态建设和退耕封育保护

利用3年的时间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完成《黑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中确定的退耕还林还草2万hm2。

(7)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工程

在水循环结构特殊的内陆干旱地区,污水资源化有着水资源和环境上的双重意义。为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拟在甘州区新建日处理能力6万t的污水处理厂1座,其他县城则新建规模为1万t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城镇绿化和农业灌溉,甘州区还可用于电厂冷却等方面。

(8)关闭自备水源,实行集中供水

张掖目前城镇有生活及工业自备水源井250眼,为实现对用水总量的控制,必须实行集中供水。张掖将在2004年之前关闭全部企业和单位的自备水源,实行统一供水。

4.科技措施

(1)加强科学基础研究

结合流域水循环特征和主要水资源问题,深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为区域水资源决策与管理提供相关依据。研究必须从现代流域水循环的科学理论出发,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进行相关专项课题研究,如流域水循环过程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需水研究、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用水需求管理的经济手段和技术政策研究、区域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研究、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行业用水水价研究、水权水市场研究等,为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2)机构能力的建设与提高

以水务局为主体的水利系统的机构能力建设,以及涉水部门如农业、林业、环保、计划、经贸等部门的机构能力建设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同期加强对这些部门的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

(3)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张掖水资源调配与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由调度管理中心决策支持系统和各县(市)调度管理分中心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调度管理中心和分中心的控制系统;水量水质监测信息的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综合数据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在信息系统建设中,为落实黑河干流县市间的水量分配方案,拟在临泽和高台两县黑河干流断面增设水文站一个(张掖和临泽之间干流断面已有高崖水文站)。另外为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拟在现有地下水水文观测站网基础上在相应井灌区新增布设一定数量的地下水水文观测井。另外还要增设水质监测断面,以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

(4)节水技术、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应用

以《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所确定的2.7万hm2高新技术节水面积为基本规模,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同时还要突破传统框架,引入适宜区情的高新技术,如生长期与区域降水时期相匹配作物的培育和引进、耐旱草种树种的引进等等。生活用水方面在新建住宅楼全面推行生活节水器具,对现有住宅逐步进行改装;引进工业节水新工艺,推广工业节水设备。

5.宣传教育措施

(1)普及节水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积极采取编发制作易于大众理解和接受的宣传标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教育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使全社会转变用水和节水观念,树立节水型社会的新型价值观,普遍接受、理解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2)提高参与意识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全社会的任务,而不单单是水务局或是政府职能,因此群众参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培育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热情,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倡导一线干群积极开展方法和实践上的创新。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评价体系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系统评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通过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性指标来评估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整体效果,二是通过节水指标来评估节水措施落实效果。评价体系主要由宏观整体评价和微观指标评价两部分组成。评价具体操作需要通过指标来实现,指标选取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指标的典型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1.宏观整体评价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为了实现区域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节水、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是统一协调的关系。本次将从经济发展、资源状况和生态系统三方面来对比试点前后的社会状态,以评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宏观效应。初步选取的宏观评价指标见表1。

2.微观节水评价

在宏观整体评价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考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状况,还需对具体的节水效果进行微观指标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综合指标评价、农业节水指标评价、工业节水指标评价、生活节水指标评价、生态用水指标评价以及水环境指标评价等方面,其中第三产业用水和节水归并到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当中。初步选取的微观评价指标见表2。

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目标实现,必须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最为迫切和重要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制

有效的各级领导和工作机制是试点建设的首要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由地方行政首长亲自挂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统一有序的工作机制,协调各县(市)之间、水务局与各职能交叉部门之间、行政区水资源管理与城市水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保障具体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必须建立起由上而下的运转灵活、信息通畅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机制,协调处理上下各级之间、地方政府和流域机构之间的各方关系,切实做到沟通及时、工作高效。

2.配置稳定的技术咨询力量,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原创性很强的综合工作,既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也无成熟经验可供参考,但试点建设时间短,实践要求高,因此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应当广泛吸纳省内外和国内外高水平的水利科研单位,配置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技术力量,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既作为试点工作技术常务咨询和协调机构,在节水型社会的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和重大技术问题提供指导,同时也负责开展相关科学问题研究,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社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篇10

一、总体要求

年州金融机构信贷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原则,以“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综合评价”、“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和“金融生态县建设”为抓手,继续引导辖区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结构调整优化,风险有效控制,环境不断改善。

二、信贷增长预期目标

年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8%;财政收入增长21%;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年州信贷增长的预期目标:全年信贷增长力争18%,,预计年新增贷款31.4亿元,年末贷款余额达到205.97亿元;各项存款增长20%,年末存款余额达到292.49亿元。

三、优化融资结构,促进全州经济跨越式发展

年全州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中,继续保持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主动挖掘和培育新的信贷切入点,把握好信贷投放的力度、结构和节奏,建立完善信贷行为自我把握、自我约束的弹性机制。积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充分发挥金融在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信贷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突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各涉农金融机构要深入了解春耕备耕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金融服务需求,切实做好支持工作;要合理增加信贷投入,支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出台的考核办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做好监测和分析工作,将新增存款60%用于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金融机构要切实按照省、州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围绕城镇化建设,完善辐射带动功能,着力推动以五条产业带、九大特色产业基地、三个园区为重点的现代高效农牧业集中区建设为主的金融服务。同时,要充分运用国家民委确定的“十二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按照人民银行总行的有关规定,掌握优惠利率贷款的种类、范围、期限和补贴标准,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各涉农金融机构在积极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同时,要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投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要及时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对水利建设项目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评估、优先安排资金规模的“三优先”服务,重点支持一批我州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水利建设和项目,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

三是继续支持绿色农牧业发展。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围绕六大产业、四个园区的发展规划,不断创新金融服务,重点做好柴达木枸杞、基地蔬菜、绒山羊繁育等特色优势农牧业产业的品牌服务,尤其要加大枸杞精深加工、马铃薯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引进和培育向精细化俄及产业化发展。

四是支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充分运用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切实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按照已出台的《州财政资金建立支农信贷担保体系实施意见》,采取“信贷+保险”的支农联动模式,重点支持培育壮大一批与特色农牧业发展相适应、与终端市场相连接、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企业,提升州农牧产品加工的层次和水平。加大对工厂化农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解决符合信贷条件的养殖户、合作社和加工企业的短期流动资金需求问题,促进全州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积极配合政府对农村产权制度和林权制度的改革。按照《州推进农牧区土地草场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等办法,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农村有效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支持在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农村信用社要在总结推广部分市、县林权抵押贷款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集体林权业务试点,加快建立林权贷款抵押制度和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

六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对劳务经济的信贷支持。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培训、外出务工和回乡创办农业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七是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开办[]29号)的精神,积极探索扶贫贴息贷款运作模式,努力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和覆盖面,增强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二)继续加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要继续满足全州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围绕推动支柱产业加快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全面实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六大产业发展为重点,努力增加信贷投入,加快培育壮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主要资源开发区配套的综合交通、电网、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金融需求,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大对特色资源综合开发、集约开发、系列开发金融扶持,培育和发展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循环经济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围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引导信贷资金重点支持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等具有优势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信贷增长点;重点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调整的有力时机,有效配置信贷资源,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柴达木盆地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大力支持经济跨越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实施中小企业信贷客户培植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有关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各金融机构要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努力提高中小企业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不断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继续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合理下放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和信贷模式,简化中小企业贷款程序,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规模,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市场前景较好、资信状况较好、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协作,推出更多适合中小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同时,按照《州中小企业联贷联保管理办法》的内容,对运作规范、信用良好、资本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担保机构承保的优质项目,适当下浮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财务成本负担;对基本面和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要适当放宽信用评级标准,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帮助企业渡过暂时困难。

(四)大力支持民生金融工程。一是认真落实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改进住房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支持合理住房消费,推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二是继续推动小额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和扶贫贴息等贷款业务的加快发展,提高贷款覆盖面和比重。三是积极开展和扩大消费信贷业务。各金融机构要结合当地消费特点和消费市场的变化,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开办医疗消费贷款和推广耐用品贷款,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四是大力推进银商合作,推广银行卡的结算和支付,促进扩大银行卡消费市场。着力培育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开发满足农民不同特点、不同层次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

(五)积极做好重点区域的金融服务。把加快“一区多园”建设作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德令哈、西部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天峻、都兰、马海等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群体,开发附加产品及服务项目,延长产业链,完善配套链,推进产业集聚群和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完善信贷评价和考核机制,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围绕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积极推广科技企业信用贷款、专利权和股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促进科技和金融的融合。

(六)加大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年,各金融机构要继续落实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及时调整信贷投向,加大信贷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在积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再就业的基础上,对符合要求和条件的残疾人、返乡农民工、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及零就业家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自主创业。要加大对符合贷款条件、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小企业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稳步推进信用社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就业再就业的作用。同时,在保证小额担保贷款安全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各类失业人员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七)全力支持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围绕打造“一圈两核三带”的旅游格局,加大对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的信贷投入,重点扶持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市场的开拓及辐射产业的培育,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四、合理、均衡把握信贷增速,确保实现信贷增长目标

(一)加强监测、分析研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建立金融机构执行货币信贷情况报告制度,采取定期报告报表、约见谈话、检查或调查的方式,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互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调整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和金融的良性发展。要不断完善经济金融监测指标体系,在现有金融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经济金融监测指标体系,密切关注产业政策、价格指数、就业数量和经济增长等宏观情况,及时分析研究和反馈辖区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工作措施,逐步形成适应辖区特点的系统化分析思路和分析框架。

(二)强化人民银行信贷“窗口指导”作用,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金融机构重点研究如何支持当地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对信贷资金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查分析,根据货币信贷增长形势,合理把握贷款投向和节奏,加强对各园区、重点项目、中小企业的资金供求衔接,保持信贷投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银政企合作平台,配合政府经济职能部门,不断改进银企合作的方式,在增强推介品牌化、实效性上下工夫,切实把项目推介和金融产品推介工作做实、做细,责任落实到签约银行,促进信贷合理增长。适时向企业宣传货币信贷政策,积极向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宣传短期融资券、企业集合债等融资新品种,扩大直接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三)培育、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情况进行连续的动态监测和实地考核,帮助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产权关系,增加支农服务功能,以壮大农村信用社支农的资金实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及外向型农业发展,创新适合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建设需求的信贷品种和服务方式,拓宽业务范围,增加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