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9:50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篇1

关键词职业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技术教育;人才类型;教育类型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01-0023-05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出版了一套有关工程教育研究的丛书,共九部,其中第七部为H.w.French所著的《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职业带”的概念。本文通过对英文原始文献的阅读理解、“职业带”理论及相关参考文献的分析研究,对“职业带”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并根据该理论建立了“职业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示意图模型,其目的是使该理论能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所帮助。

一、“职业带”理论分析

(一)“职业带”理论模型概述

“职业带”理论是将工程领域的技术职业范围表示为一个连续带,如“图1”[1]所示。第一个三角形左侧短边表示手动和机器操作的技能与技巧;另一个三角形代表科学知识和工程原理。由一条直线表示的一个特定职业可以由斜线切成两部分,斜线是两个三角形共同的边。代表特定职业的直线被斜线分割的比例表示手工技能与技术知识在不同职业中所占的比例。

图1中处于职业带最左端的直线aB表示机器操作员的工作,这表明他的工作基本是手工操作的,涉及的技术知识可以忽略不计。处于职业带最右端的直线CD表示以理论方法从事工程研究分析人员的情况,他们涉及高度的理论知识,不要求太多的实际操作能力。工程领域中各种类型的人才分布在职业带的不同区域和位置。例如,技术工人主要是通过已掌握的手工技能作出贡献,其由直线e-G表示,他们需要一定程度的理论知识,用G-F表示;可见他们的理论知识通常是有限的,本身的经验经常与特殊的工艺技能密切相关。可以看出,如将能工巧匠都分布在图上,就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区域。这表示技术工人在其区域内,手工技能与需要的理论知识之间的比重也存在差异。如新合格的技工可能会处于左端边缘;有经验的技工更大程度与积累的知识相关,则可能处于技术工人区域的右端边缘。

像“技术工人”区域一样,图1中表示“大学水平的工程师覆盖的区域,显示出所需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比例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处于工程师区域左端和在右端边缘线之间的差异。这源于两个原因,首先,工程师有不同的类型;其次,对于实际需要的教育培训程度也不一致。

对于技术人员(技术员或技术师)区域及其边界,是介于技工活动的上限和大学水平工程师活动下限之间的工程活动范围。技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手工业行会,实际还要早一些,而工程学位水平的学制也已存在一个多世纪了,有些国家还要更早些。中间人员或称技术人员相对来说概念较新,五十多年来只有少数国家承认这种工作水平是工程领域的一个独立部分,大多数国家在更短的时间里才承认了这一点。事实上有些国家还没有对这种水平人员着手制定教育和训练法规,说明不同国家对技术教育是否是独立的教育类型还存在争议。

(二)“职业带”理论与人才分类

职业带是一个既连续又分区域的职业分布理论模型,对分布带上各种类型的职业进行定位并显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两个方面的能力结构要求,愈靠左边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愈高,对理论知识要求愈低;愈靠右边对理论知识要求愈高,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愈低。而对居于这两类人才之间的技术型人才,则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相对而言,对技术型人才中技术员的实践操作技能比理论知识要求略高,而对技术师的理论知识要求明显高于实践操作技能。

严格地说,仅仅通过职业带理论模型来表述复杂的社会人才结构和类型分布有不够精准的方面,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日益呈现明显的综合性、各类人才在职业带上的重叠区域不断变宽,专业内涵不断深化,特别是技术类岗位对专业技术复合程度的要求愈来越高,技术人员区域在职业带上的分布持续向高端前移的现象,更会不断显露出不能完全反映时代特征而需要研究的问题。关于社会人才结构分类、人才培养的分类以及教育的分类问题,一直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但从事教育的学校类型的差别应该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类型的差异来反映,而人才培养的类型又应该根据社会分工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来决定这一逻辑关系是始终存在的。

关于人才分类,虽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人力资源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根据不同层次或工作范围,又可分为三类: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2]。《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以及“职业带”理论虽然也存在需要丰富和完善的内容,但它毕竟对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三种类型人才的命名、分类,工作职责的定义、学历要求、资格认定与注册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特别是在对30多个国家进行调查研究并广泛收集资料的情况下,对容易混淆,在“职业带”中上下重叠的技术型人才的职业分类界限、主要职责、需要具备的能力和工作内容以及教育状况,进行了说明和分别介绍。所以说“职业带”理论毕竟是迄今为止能够得到广泛认同和比较完整的人才结构和分类理论,特别是通过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的比例关系研究人才分类,便于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相联系,从而建立起反映应用型人才结构类型与职业内涵以及教育类型的对应关系。

二、“职业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

各种类型的教育都是科学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密切相关。“职业带”理论能体现人才结构伴随着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变化过程。《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发表后,在中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学者对“职业带”理论进行研究,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三种不同类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教育培训、发展变化及其不同特性,并不断对其进行充实和完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反映人才结构发展变化与教育层次变化在“职业带”上对应关系的“职业带”示意图,这虽然是对“职业带”理论的充实和进一步完善,但与图1比较,却难达意原,本文在参考文献[2]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根据原始的“职业带”理论示意图模型,建立了“职业带”上不同历史时期人才结构与教育层次发展变化关系示意图,见图2。

众所周知,古代的工匠技术是一种经验技术,这种经验技术的传播不是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实现,直到大工业出现前都主要采用学徒制方式培养工匠型人才,“职业带”上的人才结构以单一的技能型为主。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3]。在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开始应用于工业领域,产生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工程师。技术工人虽然重点还是掌握熟练技能,但要学会看懂图纸,操作机器,因此,出现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职业带”上开始显现工程师类和技术工人类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工程师负责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以及其他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技术工人负责产品制造。当时对工程师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要求并不很高,所以这两类人才在“职业带”上是直接相交并形成共有的区域。

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出现的新兴技术已经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形成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工程师,但也有中等工程教育承担了对技术人员(本文指技术员或技术师)的培养。20世纪,技术人员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人才类型,这是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技术领域的新型人才。“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把第二级学校改为专业技术学校,培养完全精通本行业务的专家。1928年,苏联进一步明确中等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员”[4],发达国家陆续将工程师在技术领域的工作交给技术员这种新型人才担任,于是他们常被称为工程师的助手。这时的技术教育尚处于中等教育层次。美国在1946年开始用高等教育的2年制专科培养技术员,理论知识在技术领域受到重视。理论技术的形成并不像经验技术那样主要来自生产实践,而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论知识在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发展了现代高新技术,工程师与技术工人这两种类型人才在“职业带”上的交叉消失,逐渐分离并在中间出现了空隙,技术型人才就填补了这一空隙并与其他两类人才分别形成交叉。

不少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开办技术员学制,1965年,美国以本科四年制高等教育培养技术师,这属于高级技术型人才。在60年代,很多国家开始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根据《教育研究》1984年11期《世界职业教育学制研究》一文的统计数字,在世界117个国家与地区中,设置培养技术员类人才学校的有116个”[5]。说明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区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用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已经很普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技术人员跨国(境)流动日益频繁,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工程技术教育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认定也趋向国际化。于是成立了“国际工程联盟”(internationalengineeringalliance,iea),并举行两年一次的“国际工程会议”。“国际工程联盟”包括的六个国际协议中:华盛顿协定(washingtonaccord,wa)、悉尼协定(Sydneyaccord,Sa)、都柏林协定(Dublinaccord,Da)等三个协定主要是对工程技术教育及工程技术人员培养质量进行认定,“wa要求完成4年或4年以上大学的系统学习,而Sa和Da则分别是3年和2年的高中后教育,即相当于我国大学专科[现iSCeD(2011)的5级]的教育要求。wa主要从事的是工程教育,旨在培育未来的专业工程师。……而Sa、Da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6]。这说明在20世纪下半期,技术型人才在“职业带”上虽然仍与其他两类人才分别形成交叉,但区域却进一步扩大,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历从中等教育的高级[iSCeD(2011)的3级]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的本科[现iSCeD(2011)的6级]层次。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信息时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掌握高新技术的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容易正确理解工程师的意图并传达给技术工人,同时,其又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能够正确理解生产工艺、发现问题并向工程师反馈。所以技术越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高,他们必须接收系统的、高层次的且不同于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内容的技术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21世纪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学历有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工程会议上,许多国家已计划未来将要求准专业工程师(professionalengineer,pe)的第一个学位自学士提升至硕士[现iSCeD(2011)的7级],专业工程师须具备硕士学位正成为国际趋势[7]。英国和爱尔兰已将从事专业工程师职业的学历提高到硕士研究生层次;美国证照机构也要求将硕士级教育视为专业工程师的第一个学位;而Sa对工程技术师的要求也在近几年要求提升至四年以上水平,即学士学位作为工程技术师的第一学位要求;我国也已在上海电机学院等院校试点开办技术本科培养技术型人才,博士学位获得者从事工程领域工作(含工程应用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已为数不少。再看技能型人才的变化,现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智力技能型人才,因为原先在手工和机械操作时期,许多由普通技术工人就能胜任的设备操作和维修工作,由于在自动化运行中提出了较高的智能要求,使他们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一些应用高技术的设备,特别是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维护,也陆续改由大学专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甚至本科层次的技术型人才担任。因此,“职业带”上在技术人员区域不断扩大并持续高移的同时,其他两类人员在“职业带”上的分布及其对应的教育层次继续高移,这些都反映了现代科技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客观要求。

三、“职业带”理论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技术型人才是发展经济的核心。技术型人才处于社会人才体系的较高层次,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又是社会经济运行和技术方案的具体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技术型人才的忽视,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层次结构、基本制度、国际化程度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2014年5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组织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但要实现这些决定和规划,不论是在理论层面或是实践操作层面,都是教育系统和人才管理系统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

社会人才既分层次又分类型,层次区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深度,类型区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将培养人才的分类和教育的分类等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中统一考虑;我国教育体系又是世界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人才的分类和教育的分类等还应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教育培养的人才又是服务于社会的,因此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应与社会人才体系形成对应关系。

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高技能岗位大量产生,技能型人才在职业带上的区域也进一步扩大并出现层次上的分化,对于普通技术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仍可由中等层次职业教育培养,而“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应上升到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包含两类:一类是多工种的不同技能复合;另一类是技能与智能的复合,这类人才也可归入技术型人才,因为他们符合技术型人才兼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特点。所以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就成为了职业带上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重合交叉区域,本科层次高等教育就成为职业带上技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重合交叉区域,而且这一区域在职业带上会继续向右延伸。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承担职业和技术教育的高等学校必然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其中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转型为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型前后培养的人才在职业带上都是处于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中工程型与技术型的交叉结合部分,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同属“iSCeD(2011)6级‘学士或同等学位’”[8];若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由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型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转型前后培养的人才在职业带上也是同处于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交叉结合部分,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同属“iSCeD(2011)5级‘短期高等教育’”[9];因此人才培养的层次都不发生变化,但是人才培养的类型却都要发生变化。因工程型、技术型、高技能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有区别的,转型后必须重新按新的人才培养类型要求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确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和课程内容。所以对于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学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和转型的本科院校以及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等,首先都应找准自己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准确设计自己的发展路向。

我国是宏观控制能力比较强的国家,但人才管理中对人才的类型和层次结构研究和制度建设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专业人员是根据专业技术职务确定各种待遇和薪酬,而目前却还没有处于社会人才体系重要位置的技术型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只是把技术员作为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最低层次,缺乏“技术员”“技术师”“高级技术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上升通道;而又把“技师”和“高级技师”不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对待,列入技术工人系列,走的是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型人才升职通道。因此“技术型人才”的独立地位和重要作用容易被忽视,这也是影响技术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巨大障碍。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篇2

【论文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启示

一、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

黄炎培因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行职业教育而闻名于世。在黄炎培所处的时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种种弊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一方面学校毕业生学不致用,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经济生产领域急需各种技术人才奇缺。黄炎培针对当时现状,改良中国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作用从理论价值来讲在于;“谋人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从对社会影响来讲,在于通过提高国民的职业素质,使学校培养之材无不可用,社会从业者无不得到良好训练。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来讲,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重要、最困难、最急需解决的人民生计问题,进而使国家每一个公民享受到基本的自由权利。在当时现状的中国,黄炎培的主张虽然充满了幻想,但的确表达了他力求改变中国教育和社会现状的美好心愿。

(二)职业教育的目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职教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但他又意识到职教在使受教育者获得谋生并服务于社会的同时,还须注重其个性的发展。而后,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黄炎培的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理论,是从人与社会的双重意义来阐述的。即对个人来说,职业教育具有求生存、求发展的意义;对社会来说,职业教育具有利国富民的意义。

(三)职业教育的方针

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黄炎培还远见卓识地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是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所谓社会化,在他看来即“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所谓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并用科学管理方法组织职业教育机构自身建设,力争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科学之态度处理职教的种种问题。所谓平民化,是指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这说明了他把职业教育的对象关注到广大平民的身上,已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

(四)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在不断的实践、总结、探索以及结合职业教育特征的基础上,倡导且努力贯彻实施“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主张,来作为职业教育中开展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他发现办学的弊端在于学校功课设置重理论轻实习,学生富于欲望而贫于能力。于是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想达到这种境界,需手脑并用。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他批评了过去实业教育中“重理论而轻实习”、学生“有读书之惯习,无服劳之惯习”。黄炎培从课程设置、师资聘用等各个环节加强了应用与动手的分量。如学生行半工半读,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在三十多年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形成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其中一些理论成果在今天看来依然十分具有前瞻性,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改变旧的社会观念

由于传统的封建陈腐观念残留,因此,教育体制的改革、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封建思想,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蔓延到历史的各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应提高人们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改变在人才、劳动就业上的旧观念,使职业技术教育扎根于社会。

(二)顺应社会需求

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都是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学校与社会组织、生产企业之间,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社会性。黄炎培认为,在生产中,绝大部门所需要的,必须是受过职业训练的中等技术人员。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熟练技艺和高超手艺的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才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实际运用,才能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职业学校应培养社会和用人单位急需的有用人才,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职业生活中得到充分应用。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

整个教育都有一个现代化的要求,这是世界性的趋势,职业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科技革命的发展,特别是各个领域知识的不断更新,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具体反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在教学内容上,不管是文化基础学科,还是专业基础学科,都应该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增加基础理论知识的比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扩大学生学习容量,培养提高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篇3

>>优雅生存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探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对策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思考工具理性视阈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论略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新媒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初探职业素养培养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探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回顾与发展思考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改革探讨“慕课”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变革探究“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试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矛盾关系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内实践教学如何突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瓶颈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3]罗国杰自选集[m].学习出版社,2003:21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60:329.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篇4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培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相互渗透可以通过“单元教学模式”和“四结合”的方法来实现。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培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两者的相互渗透是目的。“单元教学模式”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这一模式和方法为教育学教学的改革、学生教育素质的提高、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做到“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键在教师,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素质的教师如何培养出来。以培养未来教师为主要任务的师范院校。应在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师范生素质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高师院校所特有的教育类课程应发挥其突出的优势。但从目前的教学及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看,教育学作为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没有在培养师范生的师范素质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育学的教学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大多数学生学习教育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素质教育思想观念并未完全确立,教育教学能力差。出现这种情况与我们目前的教学有关。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的不紧密。教学方法陈旧。内容与方法脱节。为了使教育学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教育理论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5年前。笔者把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相互渗透作为研究课题。就如何在师专公共教育学课中既向学生传授现代教育思想。又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改变教育学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深人的探讨。目的是从理论上探索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培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结合点:在实践上探索提高教育学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益。这一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培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结合点—“单元教学模式”.通过教育学课,在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和技能训练、知识和能力、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师范院校的学生通过这座桥梁,可以达到做一个合格教师的目的。这是该成果的现实意义,至于它对未来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其意义恐伯更为深远。

二、探索实践了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培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相互渗透的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依据正确、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结合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教育教学技能这一目的出发。实践和探索出了“单元教学”模式。“单元”是指一个教学单元。小到一堂课。大到教育学的一个子理论体系,都可以视之为一个单元。在进行单元教学时,采用“四结合”,即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见习相结合;走出去学习与请进来学习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声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学生正确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与教育能力、技能的形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达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目的。一般地说、这一方法操作的基本程式为:灵活式讲授—思考式自学—观摩式见习—专题式讨论—创造式作业。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教育学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养成教育机智都有现实意义和较为深远的影响。

灵活式讲授一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根据不同内容采用提要式、引导式、答疑式等方式讲授。或先叙述案例再讲授理论,或先讲授观点,再进行启发式讲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人脑人心,帮助学生形成素质教育观即现代社会教育功能观、青少年身心协调发展观、全面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正确的师生观、教育改革观、全面的教学质量观和正确的育人观等。在课堂组织上,或带着问题深人实践,或对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答疑,使教学内容变得灵活而不呆板,鲜活而不枯燥。

在思考式自学这一环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针对教学内容,或向学生推荐书籍和报刊上相关文章、或联系中小学教学实际,提供一种教育现象,要求学生在自学时用自己掌握的前沿理论加以分析。以此丰富学习内容,开阔眼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既能掌握又能探化、既能联系实际又能有自己的理解。

观摩式见习主要是配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中学去观摩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分析解剖一堂课,分析得失,总结、认识内容与本质、现象与规律之间的关系;见习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见习的目的在于使所学的理论形象化,教学内容具体化。

概括教学内容中有代表性的间题,组织学生专题讨论,鼓励学生对当前教育改革、教育教学实际、某些教育教学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这些讨论围绕教学内容,又远远超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讨论,不但可以深人理解教学内容,面且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活跃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一个阶段性内容完成之后,让学生完成创造性作业。所谓创造性作业,就是运用所学的理论模拟教育教学工作,如观摩式见习之后,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还要模拟教学过程,根据初中的教材写模拟教案;根据所写的教案进行10分钟的说课;支持召开主题班会,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等。备课的教案要求规范化,但允许有创新。当着全班同学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上好一堂课,要求在讲授、提间、启发等方面力避俗套,必须有所创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的教育观点,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具有敏锐的教育观察力,丰富的教育想象力,填密的教育思考力,良好的教育创造力,以及灵活的教育机智,形成教育教学技能。这些作业不是抄一遍书,凑几页字,而是从认识到实际,从理论到实践,是对学生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教育理论掌握与否的检验,它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理论掌握和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创造性作业较好的完成,说明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相互渗透的成功。

在这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培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两者的相互渗透是目的,“单元教学模式“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四结合”是使用这一方法的形式。如思考式自学就运用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观摩式见习运用了校内教学与校外见习相结合等等。没有方法,目的无法达到。同样,没有可操作的形式,再好的方法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可行的方法和可操作的形式,使目的的实现成为了可能和必然。

三、理论具有的意义

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培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相互渗透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了“单元教学模式”和“四结合“的教学方法,找到了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培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两者的结合点,其意义:

1.理论上的科学性和独创性。“单元教学模式”和“四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相互渗透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理论意义。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篇5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的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促进教育的改革,优化教与学,职业教育更是需要这一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是关系到培养技能人才的战略任务,也关系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文章对如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1.职业教育的概念

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主要是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2.职业教育的特点

(1)职业教育的应用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大,经济和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

(2)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即其培养学生的目的偏重于目前的实际应用,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并熟悉其应用环境。

(3)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即要关注市场对劳动者要求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新课程,将适用性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在国外己有近百年的历史,名称也几经修改。我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电化教育的名称从国外引进,至今也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开始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应用,但随着学科、专业建设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也越来越多地为广大专业教师所接受。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与一般意义的教育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冠以“现代”二字是为了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相区别,而着重探索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具有时代的特色。

2.现代教育的特点

(1)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质与内容: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强调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只要能和学习资源发生联系,学生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

(2)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运用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展性教学,应用教育技术不仅传授知识,更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此外,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

(3)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有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等。

(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批有技术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但是,职业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职业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仍然是当务之急。

1.可能性

(1)教育技术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

它要求教师要把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教师要按照教学设计理论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认真设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讲解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来使用教学媒体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学生逐渐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得到正确发挥。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求转变教育思想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新型教学模式。转贴于

(2)教育技术促进了职业教学方法的变革,提高了教学效率

传统的职业教育方法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严重阻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去获取知识,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教育技术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需要,现代教育不仅把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本身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思考、主动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教育技术为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育技术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课本知识,通过网络还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必要性

(1)使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代人面临的不是知识危机,而是本领和技能的危机,传统的教育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陈旧,使毕业生理论有余,专业技术不足。而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这要求职校学生要具备在不同工作岗位之间流动的高度适应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会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变通能力大大加强。

(2)使用教育技术来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职业教育多停留在技能培训上。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它强调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将教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推向了极限,为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服务提供了条件。

(3)使用教育技术增强职业教育的操作性

当今世界,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和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它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在于实践性强,强调学用结合,重视把学习成果直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提供实践和亲自操作的机会。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技术、远程实时技术,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4)使用教育技术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

由于师资场地等因素的制约,传统职校教育不能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效的学习。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有助于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教学的效率。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理论问题

作者简介:宫雪(198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教育师资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5-0039-05

一、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明确

职业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涉及两个维度,一方面是指作为一个知识门类的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理论体系的明确、建构及完善;另一方面是指生产、创新、传播职业教育知识以及培养本学科研究人员的组织机构的成立、运作及其制度的建设。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伴随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实践的产生而起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助推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还较为薄弱,对实践的指导能力不强,这是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提,是基本概念的明确与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即对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职业教育学科著作是学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研究的集中反映,是明确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重要依据。有研究者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若干职业教育著作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1]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若干本影响较大,研究较为全面、系统的职业教育著作进行了考察,通过对这些著作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梳理,可以对职业教育的研究领域做如表1所示的类别划分。

表1的框架结构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已有的职业教育研究主题:自右向左是对存在着交叉或包含关系的各具体研究主题进行归纳的过程,自左向右则反映了职业教育研究者们在设计研究框架时所选择的切入点及演绎。

职业教育历史研究,实际上是对“职业教育是什么”的追溯和阐释。从职业教育的社会活动属性入手开展研究,实际上是对“为什么发展职业教育”即职业教育与个体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它触及的是职业教育的价值。从职业教育的教育活动属性入手,则面临的是“职业教育怎么办”以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的问题,涉及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

由此,本文将“职业教育是什么”(职业教育的本质)、“为什么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价值)、“职业教育怎么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界定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它们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是“源”与“流”、本原与派生的关系,它们是职业教育中自在的、原生的、能够支配和决定其他问题的问题,是各个历史时期、各具体领域的职业教育研究者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要充分反映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一般原理的普适性,同时也要关注当代社会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给出理论上的指导,这也正是职业教育学科的生命力所在。

二、职业教育本质的分析与探讨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决定着职业教育研究对象及逻辑起点的划定,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厘清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路径提供了指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语境中,“本质”与“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反映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水平和深度的一对哲学范畴。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差别与矛盾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从事物的现象入手,将一事物与他事物区分开来,从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比、比较中了解该事物的属性,把握它的质,进而从其本质属性入手,把握其本质,了解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探讨则为我们提供了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上的借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发现,包含着这样一些结论: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本质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2]据此,本文选择了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路径,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内、外部的联系来揭示职业教育的一般(普遍)本质和特殊本质。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篇7

一、“四个全面”对促进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

1.指明了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行动,更加详细规划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这六幅宏伟蓝图,拓展了建设教育大国、教育强国的主航道,点亮了引导高等教育事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航标灯,拉响了促进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启航笛。高职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思考谋划理论研究问题、应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才能确保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才能使高职院校发挥人才培养、学生创业、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艺创新、产业助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能作用。

2.提出了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

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国家由大向强加快发展的指导原则,确立了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对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研究《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找出问题、完善整改;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认真研究并如期完成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目标重点和主要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高职教育活力为目标,以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扎实有效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建立完善的适合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提供了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思想

方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研究高职教育理论问题、解决高职教育实践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它彰显出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中做到科学统筹、整体推进。它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中做到迎难而上、直面问题,想出应对问题的清晰思路和具体举措,攻坚克难、解决问题。它呈现出抓住主要矛盾、坚持重点突破的思维方式,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中做到牵住“牛鼻子”、勒住“马缰绳”,以重点领域和关键内容的有效突破,推动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均衡提升。

二、以“四个全面”促进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是时代的重任

1.研究破解高职教育当前面临的矛盾问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一些老问题尚未解决,新矛盾频频涌现。如招生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衔接、教学方式创新、办学机制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老问题;职业教育理念的推陈出新、系统培养人才的机制构建、各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高职教育与新兴产业的吻合对接、职教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等新问题。2015年6月17日,考察了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他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指示,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中,把研究面临的诸多矛盾、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置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作为首要任务去完成。

2.研究把握高职教育发展演变的特点规律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强化主观思维的时空观念,回眸过去、看清现在、望眼未来。分析研究当今国内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判断把握世界各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应把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放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准确定位、精心谋划、稳健实施;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各项改革举措,有些改革措施必须同时展开、齐头并进,有些改革措施只能先后进行、分步实施。唯此,高职教育工作者才能做到头脑清醒、思路清晰、理念清新、条理清楚,确保高职院校优质高效地全面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涉及的各项任务。

3.研究改善高职教育所处环境的对策措施

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但尚未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为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对此,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动脑筋想办法、勤思考提建议。经济环境方面,研究改善高职学院的资金资产来源对策措施,主要涉及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拨付、民间个人及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资捐赠、中外合作办学资金分担,等等。政治环境方面,研究改善高职学院的法制建设对策措施,主要涉及《职业教育法》的实施细则、《职业教育法》的相关配套行政法规和规章,等等。文化环境方面,研究改善高职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措施,主要涉及反映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影视作品,等等。社会环境方面,研究改善高职学院的办学载体对策措施,主要涉及学校搬迁、校园选址、规划建设、配套设施、校园绿化,等等。

三、以“四个全面”促进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

1.增强科学思维能力

由一个战略目标和三个战略举措组成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方法,其中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体现着科学方法论。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把增强科学思维能力作为一门必修课对待,并将其付诸实施、自觉践行、养成习惯,以此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力求做到善于观察世界、细心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未知、理性处理问题,勤于分析事物、正确解决问题。在高职教育领域内,妥善协调人才培养、学生创业、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艺创新、产业助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这八项职能作用之间的平衡关系,做到既要统筹兼顾、同步推进,也要重点突出、有所侧重。对高职教育领域外,同等看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层次及教育类型,做到既要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彼此尊重、互相支持,也要增强自身实力、办出专业特色。

2.担负时代使命任务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把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国强教目标作为自己的光荣任务和神圣使命。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当今中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当今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也是实现强国强教目标的行动指南,高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中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思想观念,以《中国制造2025》促进高职学院的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围绕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设置新专业、开设新课程,为制造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3.提增创新质量效益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

作者简介:薛栋(1979-),女,山东青岛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2011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47-04

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步走”战略明确提出,以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开发、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十个衔接”为纽带,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面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种种问题,实践表明,课程体系建设是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和落脚点。在此,笔者拟追溯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阐明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意蕴及其思维路径选择,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论域。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意蕴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历史钩沉

1.职业教育体系的发轫和发展。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历经了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年的壬戌学制,职业教育终于与普通教育并列为国民教育序列,同时也标志着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就其职业教育制度而言,这是“适应时势之需求而来的”、“应时而兴的制度”[1],代表着“一种历史的进步,它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渗透着要求职业教育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和生产发展及人民生计和生活的精神。我国倡导职业教育的前辈黄炎培先生1926年进一步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主张职业教育在学校制度上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要与职业教育相沟通。1951年颁布的《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联系和结构的完整性,显示出终身教育的萌芽。20世纪60年代,由于“”的教育浩劫,中专和技校被大量削减,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严重失调,从而把具有某种终身教育因素的社会主义新学制践踏得满目疮痍,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完全停滞进而倒退。

20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体系重新步入了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正确轨道,并一步步向终身教育制度的方向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再次强调,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进入新世纪,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此,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明确成为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2.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1922年壬戌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职业教育,在全部学制之地位亦明定矣”,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开始转向“如何设科,如何制订课程,如何立训育标准,如何培养师资,如何测验职业心理”。[3]面对大量中学毕业生的出路“成为教育界绝大的问题”[4],此时期对职业教育理论的探讨及实际推行中,认为要改革中等教育的课程和结构,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联结,从而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需要。1923年制定并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为兼顾升学与就业的双重需要,高级中学可根据地方情况分设普通科与职业科;普通科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职业科分农、工、商、师范、家事诸科,主要为就业做准备。同年5月,“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确定职业学校的科目:一为职业科,如农、工、商、家事等;二为职业基本学科,如农科须学习生物及化学,工科须学习数学及物理等;三是非职业学科,包括公民、体育、音乐艺术三类。[5]职业科、职业基本学科和非职业学科三类科目初步形成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雏形,并逐步发展成为“三段式”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193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拟订颁发《修正职业学校规程》,该规程规定职业学校的职业科分为工业、农业、商业、家事及其它(视地方需要酌量设立)五大类,课程设置依据分科情况安排初级和高级的科目内容,并要求每周的教学时数,职业科占30%,普通科占20%,实习占50%,商业、家事可酌减。[6]此规程已初见专业与产业、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端倪。纵观旧中国的职业教育,从1904年癸卯学制开始至新中国的成立,职业教育在学制系统中经过了附属-独立-混合-分离的演变过程。实践表明,“学制改革应由课程研究入手,学制的长短和初中高各类学校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关键在于课程的安排”。[7]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课程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课题,从“七五”《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八五”《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九五”《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及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研究》,到“十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十一五”《中职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下的课程衔接研究》,关于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一步步从走入中心,成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因。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国际视域的视角探索课程衔接的模式,如英国的课程单元衔接法、法国的课程分类衔接法、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德国的学制螺旋式上升和阶段梯式综合职业课程衔接、美国的课程学分互认及转换等。由于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在招生考试制度、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标准等各方面错位现象都比较严重,现阶段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仍然停留于学制,关于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并没有真正建立。

综上所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理念与特征

课程一体化是一体化的衍生概念,是按照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进而实现育人的目的要求。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是指为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形成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核心理念为:秉持类主体生存意义的自我建构是课程体系建构意义的价值原点。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生成,其意义决不是仅仅体现为开发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现代职业教育课程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个体在教育生活中的存在状态甚至生活方式。通过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把个体带入“生存”之中,让“生存”成为“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世界”。陌生于“生存”的个体受职业教育课程的导引,逐渐地进入“生存”之中,让“生存”不断地成为“我”的“生存”。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显著特征在于,以课程内部的各要素为纬,以中、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学历层次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了一个时间上具有连续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思维路径选择

系统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哲学家贝塔朗菲所开创,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以及其他各种系统、系统原理、系统联系和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系统理论把研究对象确定为复杂事物,并确认: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能将局部、要素从整体中孤立出来,研究其性质,再把它们“相加”,进而得出对整体的认识。对复杂事物,不能通过将其还原为简单事物的方法来认识,而是应该研究复杂事物本身。正是在方法论上对“原子论”和“还原论”的突破,使系统科学冲出传统思维方式的框架,形成了自己以“整体”为待征的研究对象和广阔的研究领域。[8]利用系统科学理论建构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主要体现在系统思维和设计理念两个方面。

(一)提供整体研究的系统思维原则

系统科学没有为教育科学提供现成的新结论,但确实提供了从整体角度研究教育现象的新思维原则。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从当代社会科学理论广阔的范围、普遍的混乱和矛盾之中出现了一个颇有把握的结论:社会现象必须被看成‘系统’”,[9]“任何决策与措施都应该纳入到系统的研究之中”。[10]系统理论和方法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同时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取得相当的进展,而研究教育问题,同样也要有系统思维。“传统的教育理论,多半是强调了一些要素又忽视了另一些要素,相对地说缺乏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做主要手段”。[11]运用系统思维模式分析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即对参与课程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批判性的研究,并协调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期获得最佳课程效果,达到预定目标。因此,系统思维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前提所在。

(二)建立生命主体视角的设计思想理念

在贝塔兰菲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科学和人的价值研究的特殊性的强调。他认为:“人类的实际价值不是他与生物体共有的价值,不是生物或动物群体的功能,而是出自个人思维的价值……它的基础是个人的成就,而且个人如果只是社会机器的齿轮,它注定要灭亡”。[12]这清楚地表明,贝塔兰菲并不想用系统共性研究来取代人类问题特殊性的研究。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构建要以系统的思想体现现代职业人的“作为积极的个性系统的人的模型”。[13]因此,课程的设计思想不仅体现在实现有关课程要素的组织问题,“重点是放在人的创造性方面,放在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方面,放在非功利主义的方面以及要超出存活的生物学价值之外”,贝塔兰菲认为“人的活动只能从积极的系统去考虑”,“人不是来自外部世界刺激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在很具体的意义上创造他的世界。”[14]这是系统设计思想的核心,也是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价值所在。

三、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研究的论域

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作为一个“教育问题”,应该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层次和高度,不仅关注“课程”本身,更要关注“课程”的“一体化”,研究与课程一体化相关的深层次的前提性、过程性、结果性问题。这些论域关系到中国职业教育体系课程改革的独立性、发展性和正义性,因而也关系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持续、健康、有效地发展。

(一)树立课程思维范式的中国意识

教育问题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中国的教育问题源于中国的教育实践,虽然教育问题的国际化日益呈现,但国际化不意味着趋同化。中国的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独立的话语体系。随着1983年德国的“双元制”引入我国之后,世界劳工组织meS课程、加拿大的CBe课程、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英国的BteC课程以及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陆续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借鉴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块课程(理论模块、实践模块)、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项目课程等课程理念,可始终没有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强调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中国意识”是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特殊性的要求使然。

确立“中国意识”,首先,要深入研究中国职业教育课程传统的接续问题。在以古代职业教育-实业教育-职业教育为研究线索的基础上,要对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实业教育课程的基本范畴、命题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索规律。其次,要对外国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进行话语转换。脱胎于外国文化母体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要想为我所用,不仅需要从语言上进行重构和改造,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生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树立课程思维范式的中国意识,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前提。

(二)实现课程从理论构想到个体经验的内化

根据俄国教育家克拉耶夫斯基的研究,对课程的关注必须从整个教育内容构建入手。他提出,教育内容的生成过程是有层次的,分为理论层次、课程层次、教材层次、教学过程层次和学生经验结构层次五个层次。理论层次是经过教育学解释的、关于所传授的社会经验在要素、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理论设计即教育内容的理论构想;课程层次是基于需求分析将教育内容的范围具体化,并以一定的学习结构序列加以呈现即教学的规范性文件构想;教材层次是具体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及构成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和其他师生共用材料的认知和实践练习;教学过程层次指教师在规划教学和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时要依靠有关教育内容的构想;学习者经验结构层次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教育内容并将之体现为学习的结果。教育内容生成的前三个阶段是设计构想阶段,当教育内容从教材层次进入教学过程之后,便由设计方案形态向现实实现形态转化,而这个转化过程发生于课程生成的第四层次和第五层次。[15]这一教育内容的构建层次理论与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课程层次理论和我国关于三个课程设计层面的阐释有异曲同工之处。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存在着五种不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该开设的课程,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其必要性;正式的课程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领悟的课程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16]我国将课程设计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设计成果分别为:学校课程的类别结构、课程的课类结构和各科目内的结构。[17]

由此可见,课程从规划、设计到实施,从课程决策者、编制者到教师和学生,经历了多次转换,课程层次性体现着从一般到个别的课程生成的连续性。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不能只注意某一层次而忽略其他,课程最终价值是实现从理论构想到个体经验的内化。

(三)反思课程理念的发展性与正义性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一体化”的经典性定义是: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aprocess),又是一种状态(astateofaffairs)(Balassa,1961)。就过程而言,一体化意味着采取种种措施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就状态而言,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各种经济歧视的消失,体现了过程的结果状态,强调了静态性质。“一体化”应用于课程领域,体现了发展性与正义性的课程改革评价标准。

发展性表征着一体化的过程,首先,表征课程改革的适应性。适应性是指课程改革是否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相契合。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是变化的,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当今时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对接现代产业体系,这是对外的适应性;对内适应性则是强调人的终身发展。外部适应性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内部适应性是根本目的。其次,表征课程改革的进步性。“看课程改革是否具有进步性,要求我们评价某次或某项课程改革时,把它放在历史的进程中,与过去的课程改革进行比较。当新的课程改革解决了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发现了新的尚待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则可以说这一课程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性”。[18]这意味着课程改革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地反思与批判。

正义性表征着一体化的状态。“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19]什么是最大的平等?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认为,一种正义的制度应该通过各种社会安排来改善社会底层人们的处境,增加他们的希望,缩小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分配差距。课程的改革虽然不能与社会制度的建立相提并论,但是著名哲学家波普尔就曾反对对社会进行的总体规划或设计,而主张“零碎”的社会工程,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一体化改革,其意义决不是仅仅体现为课程要素的一体化设计,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的受众群体在教育生活中的存在状态甚至生活方式。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不断通过科学、规范的决策参与机制和对话反馈机制来保证更多的改革主体参与到决策中,并尊重他们的改革意愿或意志,实现课程结果的正义性。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2.

[2]金林祥.评六三三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3(01).

[3]黄炎培.第七届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里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1928(107):18-22.

[4]周予同.对于新学制系统草案的我见[J].教育杂志,1922(14):3.

[5]廖承琳,吴洪成.近代中国学制演变与职业教育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94-99.

[6][7]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7,268.

[8]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95.

[9][12][13][14][美]冯·贝塔朗菲著,林康义,魏宏森译.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5,43,161,162.

[10]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9.

[11]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9.

[15][俄]弗.弗.克拉耶夫斯基著,张男星,曲程等译.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3-44.

[16]施良方.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

[17]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9.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能力素质

一、职业道德修养与创新能力建设

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职业下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传道”是三大任务中的首要。而要向人传道自己的道德就要高尚,这也是老师受人尊敬的原因。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责任感、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有效开展职业教育的必要前提。所谓“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怎么样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呢?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素质是指构成自身能力的要素,一是天生的,二是后天养成的。后天养成主要是靠学习教育,这里就涉及到学习力和教育力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很重要。学习能力是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力表现在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尚处在探索阶段,要求教师不断探索、超越和创新。高职教师多数从学校到学校,接受的是传统的学科型教育,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观念深深地植根于其经验、习惯之中。面对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新要求,面对新职业、新技术频出,面对“教学做一体”、“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不少教师难以适应。尤其是不少青年教师,具有知识面广博、理论水平较高、观念较新、创新意识较强等优点,但由于走上工作岗位时间较短,对教育教学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技能相对缺乏,亟待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是教育和培养人的职业,要教育和培养好学生,首先教师自己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不少青年教师多为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研究生阶段接受的都是普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认识不清,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理解,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致力的方向可能不是学生的技术、技能,而是学生的学历、学位,不自觉地以自身学习经历为参照,重学科体系、轻动手实践,追求“精、专、深”,这样就偏离了高职教育的办学要求,必须引起我们高职青年教师的注意。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能力是学生能力发展的灵魂,也是教师教学的灵魂。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求教师创新。教师自身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前者是指创新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索。如求知欲望、创新意识、勇敢精神、顽强毅力、科学态度等;而后者是指创新能力中的智力因素,如逻辑思维方法,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能。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创新教学观念开始。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把教学从因循的、模仿的、解释的、记忆的模式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创造中去。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从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抛弃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实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其创新能力表现在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能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有独到见解,并将其科学地、恰当地运用在教学活动之中;表现在善于吸收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并不断充实补充教学内容。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具有高度的事业心、使命感和创新精神,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创造新知识。

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联系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专门人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它也是决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做好示范和指导,把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进而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包括职业能力和非职业能力前者如专业设计能力、解决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后者包括社交能力、使用现代化通讯设备及办公设备的能力、公文写作能力、谈判能力、外语能力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就要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下实验室、实习场地,深入实际,积极参加工程设计,参与科研活动,将理论、实践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实践能力源于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作基础。教师要不断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要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样才能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丰富的经验。

三、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业务能力

传统模式下的教育与教学活动,是低技术的密集型劳动,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依赖于粉笔和黑板进行教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新知识体系的积累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增长,其质、量、形态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知识体系的变化,现代教育环境的变化,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的变化,给现代教育和现代教学领域带来的将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使人类社会的教育方式产生了飞跃,从“小生产”方式进入到现代化“大生产”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如幻灯、录像,特别是多媒体视听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等,将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与要求,也使得教学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学生具有现代职业能力现代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既要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与教学相关的现代技术,优化组合各种资料与素材,从而达到充分个性化的、创造性的交互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之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教师要切实提高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广大教师要做忠诚于教育事业的践行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的人才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教师必须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传统教师的基本功。要对常规教学的基本环节熟练掌握,轻松驾驭;第二,教育人、塑造人的能力。如何有效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第三,按照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完成从教师为中心的普通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育的角色转换,使之从一名普通教育的教师迅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人员和服务人员,并尽快熟悉和掌握作为指导和服务人员的必须具备的技能技巧,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开展全新的工作。

四、提高行业专业知识技能与理论基础

从事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综合、广博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高新技术学习和跟踪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媒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并能将美学和艺术教育有机融于教学之中,科学预测知识演变趋势、对知识的动态发展反应灵活。应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特别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修养,以减少实践活动的盲目性,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是他们在教育实际中能否很好地把握学校“软环境”中各要素基本原则的重要前提,所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应该成为贯穿每个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基本任务。提高高职教师的理论修养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训练与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掌握从事某一职业或承担某项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相应的就业能力和资格。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反复训练而形成的,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把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了解社会、用人部门对本专业、工种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注意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并能正确完成技能操作示范。教师应主动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生产过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主动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不断汲取新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特别是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有益的知识与经验。及时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并进行有目的研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成为理论上颇有造诣的学者型教师。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解决从事教师职业的思想认识和业务基础问题。二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使之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基本任务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和特色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有效地区别职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的异同,为顺利地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打下基础。三是专业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有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专业理论,而且要有高等技能,而这些都与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相关。作为教师必须要在专业理论上广博坚实,才能胜任工作,得心应手。授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否则就会愧对社会、学校、家长的重托,完不成可承担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丁钢.比较视野中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期

[2]潘杨文.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篇10

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概略探讨。

一、对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学生现实状况

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有减弱。

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

(2)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或智力、记忆能力,与以往入学分数较高的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

(3)有部分学生虽然显得聪明伶俐,但对以课堂、书本为主的灌输知识的教育接受方式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

(4)也不排除部分学生有“读写困难症”。国际上有研究认为,此症并非疾病,也不是学习者智力低下或不健全,而是对常规教育的读写理解方式不能适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就是读写困难症者。美国报道有20%的儿童有此症候。此类人可能需要特殊的教学方式。解决此类问题后,常常显示他们特别聪明或具有创造力。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

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中的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

二、对职业教育特点的初步认识

职业教育应当是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理论性、研究性教育的,其特点可作如下分解:

1、专业技能性要求较高,而理论性要求相对较低

做为技能性教育,职业教育可以说如同学游泳。只会背诵在水中漂浮和划水前进的理论知识,往往并不会自然就能游泳;而即便不知道在水中沉浮和划水前进的知识,只要主动、反复实践,往往一定会游泳。

职业教育,面向社会职业的具体工作需要,以职业技能为主。培养的是百步穿杨的神箭手、有卖油翁那样的注油绝技的能手、福尔摩斯式的侦探能手或熟练操作者,而不是培养射击理论专家、侦探理论家、流体灌注理论家。

2、面向具体工作职业的实用性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性教育不同,是直接面向具体工作实用技能的教育,所教、所学要更紧密地联系实际,要实用、有用、管用。

3、以反复训练、熟能生巧的技能性为主,以不断创新、不断研究发展为辅

职业教育在培训内容、时间、难度上相对短平快。最需要的是反复“操练”,以足够的时间、相关的技术指导进行专注的专门教育训练。是以“熟”生“巧”,以“练”求“精”。

4、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工作,应当也正在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现代社会,相当部分的社会职业工作的技能复杂性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益求精,分工越来越细化、专门化。不但“隔行如隔山”,而且相当一部分工作技能,如果不专门学、专门练,不成为“熟手”乃至能手,就适应不了工作需要、竞争需要。

并且,当代社会管理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人的能力培养。近年来,国际上管理理论也在从“经济人”的物本管理,发展到“社会人”的人本管理之后,出现了“能力人”与能本管理的新趋势。现代社会,发达国家正在把塑造“能力人”,作为新的追求。

这也使对人的职业技能教育训练更见其必要,更凸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有价值乃至不可替代性。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探讨

1、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概括地说,应当是: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状况,强化职业的实用性技能教育。

近期,结合社会现实需要,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实施就“业”、就“高”、不就“理”。——少讲乃至不讲过于高深的“理论”,多讲“操作”,多搞“实训”,偏重学技能、出能手。

中长期,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发展和研究多门类职业技能、技巧,进一步体现和实现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职业专项技能对职业工作者的全员必备性。

2、实现这一思路的可能性

(1)社会有现实的需要

去年以来,社会对职教毕业生需求有较大上升的趋势,正说明社会需要本来是有层次的,说明社会对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实用人才的需要是现实的。

用本科生当操作工,在现实条件下,既是浪费,又是不必要和不可能持久的。

(2)学生素质条件有现实的可能性

职业学校是有部分学生对传统理论教学接受理解能力不够强,但他们对反复操作即可实现的技能要求,还是能够较好地达到的。

部分可能有“读写困难症”的学生,在技能教育实训中,不但不会“困难”,可能正好“如鱼得水”,可以大展身手。职业学校出“能手”,有学生素质方面现实的可能性。

(3)职业教育应当开拓和激发社会对职业技能乃至“能手”教育的需求

社会职业工作需要熟练的工作者乃至能手。职业教育如果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必然会激发社会对这一类教育的新一轮的需求。

(4)职业教育应可成为基础、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

职业技能乃至职业工作“熟手”、“能手”的教育,应当和可以成为以基础知识、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以专业理论和创新研发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因为,三者各自实施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及其用途(与实用联系的程度)是不同的。

3、对职业教育近期、远期目标的初步解析

(1)近期目标: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就“业”,就“高”,不就“理”。

这是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和社会、家长与学生现实状况和心态的近期目标。由于几千年“唯有读书高”等历史传统和现实评价与相关政策的影响,学生和家长对学业,还是非常执着地“就高不就低”的。这也是目前普高热还在“热”的重要原因。

职业教育,目前也需要顾及这现实状况,以就“业”为主,同时兼顾就“高”。在主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开通学生提高学业水平的可能通道。使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在职教学习阶段,根据各自能力和可能,“各得其所”的机会。实现职业教育的“左右逢源”,扩大生存空间,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和积蓄力量。